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祖統紀 (No. 2035_ 志磐撰 ) in Vol. 49

[First] [Prev+100] [Prev]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屢感祥瑞。駕幸燕之仰山。有金色界中
兜率境碧蓮華内梵王宮之句。承安四年
以太后遺命詔下和龍府起大明寺。造
九級浮屠。度僧三萬。施以度牒及五萬
人也。束海侯諱允濟。世宗第九子。章宗無
嗣。群臣擧遺詔立之。改元大安。在位四
年。栴檀像至金國十二年還上京禁庭
供養。金九主一百十九年
金國誌曰。浮圖之教。雖貴戚望族。多捨
男女爲僧尼。在京曰國師。帥府曰僧
録。在州郡曰都綱。縣曰維那。披剃威儀
與南宋等。所賜之號曰大師曰大徳。並
賜紫。國師服眞紅袈裟。都綱亦以三年
爲任。有師號賜紫。無如常僧。維那僧
尼訟杖以下決遣之。杖以上者並申解僧
録都綱司



佛祖統紀卷第四十九
 *宋咸淳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名文光教志第十八之一
維智者以斯道盛行當世。古今名賢賛徳
之文如柳顧言國清碑。皇甫毘玉泉碑二文見
國清百
亡名玉泉實録碑是再刻之
文曾獲墨本
唐梁肅荊溪大師
碑。宋張商英關王祠堂記。胡昉法智法師碑。
晁説之明智法師碑。皆摭取要事參入紀
傳。不復別録全文。至若自唐迄今。黼黻
大教碑記論序。何其多乎。今録其尤著者。
爲名文光教志
  天台禪林寺碑  唐翰林學士梁肅
天台山西南隅一峯曰佛隴蓋智者大師得
道之所。前佛大教重光之地。梁陳崇之置寺
曰修禪。及隋創國清。廢修禪號號爲道
場。自大師入滅一百八十餘載。長老大比丘

光昭大師之遺訓。以啓後學門人。安定梁
肅聞上。易名禪林。乃銘勒大師之遺烈以
示後世云。大師諱顗 字徳
號智者。其先頴川
陳氏。世居荊州之華容。感縁應迹載在別
傳。夫治世之經。非仲尼則三王四代之制。
寢而不彰。出世之道。非大師則三乘四教
之旨。晦而不明。昔如來乘一大事因縁。菩
薩以普門示現。自華嚴肇開至雙林高會。
無小無大同歸佛界。及大雄示滅學路派
別。世既下衰教亦陵遲。故龍樹大士病之。乃
用權略制諸外道。乃詮智度發明宗極。微
言東流。我慧文禪師得之。由文字中入不
二法門。以授南岳思大師。當時教尚簡密不
能廣被。而空有諸宗扇惑方夏。及大師受
之。於是開止觀法門。其教大略即身心而
指定慧。即言説而詮解脱。大中一實之宗
趣。無證眞得之妙旨。自發心至於成道。行
位昭明無相奪倫。然後誕敷契經而會同
之。煥然氷釋示佛知見。窺其教者修焉息
焉。蓋無入而不自得焉。大師之設教也如
此。若夫弛張用舍開闔默語。高歩海宇爲
兩國宗師。大明在天光被四表。大雲注雨
旁施萬物。繇是言佛法者。以天台爲司
南。而殊塗異論往往退息。縁離化成示滅茲
山。是歳開皇十七年也。夫名者實之賓。教者
道之門。大師溷其賓闢其門。自言地位示
有證入。故感而應之之事。可得而知也。當
是時也。得大師之門者千數。得深心者三
十有二人。纂其言行於後世者。曰章安禪師
灌頂頂傳縉雲威。威傳東陽。東陽縉雲同
號。時謂小威威傳左溪朗禪師。自縉雲至
左溪。以玄珠相付。向晦宴息而已。左溪門
人之上首。今湛然禪師。行高識遠超悟辯達。
凡祖師之教在章句者。以引而信之。後來
資之以崇徳辯惑者不可勝數。蓋嘗謂
肅曰。是山之佛隴。亦鄒魯之洙泗。妙法之耿
光。先師之遺塵。爰集*於茲。自上元寶歴之
世。邦寇擾攘緇錫駭散。可易名建寺修持
塔廟莊嚴佛土回向之徒有所依歸。繄衆
人是頼。汝吾徒也。蓋記諸文言刻於金石。
俾千歳之下知吾道之所以然。小子稽首受
命。故大師之本迹。教門之繼明。後裔之住
持。皆見乎辭。其文曰。諸佛出世。惟一大事。
天台教源。與佛同致。赫赫大師。開示奧祕。
載弘道要。安住圓位。白日麗天。天下文明。
大師出現。國土化成。無生而生。生化兩冥。薪
盡火滅。山空道行。五世之後。間生上徳。微言
在茲。徳音允塞。明明我后。易名淨域。此山
有壞。此教不極
  天台止觀統例  唐翰林學士梁肅
夫止觀何爲也。導萬法之理而復於實際
者也。實際者何也。性之本也。物之所以不
能復者。昏與動使之然也。照昏者謂之
明。駐動者謂之靜。明與靜止觀之體也。在
因謂之止觀。在果謂之智定。因謂之行。果
謂之成。行者行此者也。成者證此者也。原
夫聖人有以見感足以喪志動足以失方。
於是乎。止而觀之。靜而明之。使其動而能
靜靜而能明。因相待以成法。即絶待以照
本。立大車以御正乘。大事多而總權。消
息乎不二之場。鼓舞於説三之域。至微以盡
性。至&T049418;以體神。語其近則一豪之善可通
也。語其遠則重玄之門可窺也。用至圓以
圓之。物無偏也。用至實以實之。物無妄
也。聖人擧其言所以示也。廣其目所以
告也。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擬而議之。使
自至之。此止觀所由作也。夫三諦者何也。
一之謂也。空假中者何也。一之目也。空假
者相對之義。中道者得一之名。此思議之説
非至一之旨也。至一即三至三即一。非
相含而然也。非相生而然也。非數義也。
非強名也。自然之理也。言而傳之者迹也。
理謂之本。迹謂之末。本也者聖人所至之地
也末也者聖人所示之教也。由本以垂迹。
則爲小爲大爲通爲別爲頓爲漸爲顯爲
祕爲權爲實爲定爲不定。循迹以返本。
則爲一爲大爲圓爲實爲無住爲中爲妙
爲第一義。是三一之蘊也。所謂空者通萬
言。假者立萬法*爲言。中者妙萬
爲言也。破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
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擧
中則無法非中。目假則無法非假。擧空
則無法不空。成之謂之三徳。修之謂
三觀。擧其要則聖人極深研幾窮理盡性
之説乎。昧者使明。塞者使通。通則悟。悟則
至。至則常。常則盡矣。明則照。照則化。化則
成。成則一矣。聖人有以彌綸萬法而不差。
旁礴萬劫而不遺。燾載恒沙而不有。復
歸無物而不無。寓名之曰佛。強號之曰
覺。究其旨其解脱自在莫大乎極妙之徳
乎。夫三觀成功者如此。所謂圓頓者。非漸
次非不定。指論十章之義也。十章者。恢演
始末通道之關也。五略者。擧其宏綱截流
之津也。十境者。發動之機立觀之諦也。十
乘者。妙用所修發行之門也。止於正觀而
終於見境者。義備故也。闕其餘者非所修
之要故也。乘者何也。載物而運者也。十者
何也。成載之事者也。知其境之妙不行而
至者。徳之上也。乘一而已矣。豈藉夫九哉。
九者非他相生之説。未至者之所踐也。故
發心者發無所發。安心者安無所安。破遍者
遍無所破。爰至餘乘皆不得已而説也。至
於別其義例判爲章目。推而廣之不爲繁。
統而&T077350;之不爲少。如連環不可解也。如
貫珠不可雜也。如懸鏡不可弇也音奄
蓋也
如通
川不可遏也。義家多門非諍論也。案經證義
非虚説也。辨四教淺深事有源也。成一事
因縁理無遺也。噫止觀其救世明道之書乎。
非夫聖智超絶卓爾獨立。其孰能爲乎。非夫
聰明深達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今之人乃
專用章句文字從而釋之。又何疎漏耶。或
稱不思議境與不思議事。皆極聖之域。等
覺至人猶所未盡。若凡夫生滅心行三惑浩
然。於言説之中推上妙之理。是猶醯雞而
説大鵬夏蟲之議曾氷。曾層
其不可見明
矣。今止觀之説文字萬數。廣論果地無益
初學。豈如暗然自修功至自至。何必以早
計爲事乎。是大不然。凡所謂上聖之域。豈
隔闊遼夐與凡境天絶歟夐虚正反
遠絶之義
是唯一性
而已。得之謂悟。失之謂迷。一理而已。迷
而爲凡。悟而爲聖。迷者自隔。理不隔也。失
者自失。性不失也。止觀之作。所以辨同異
而究聖神使群生正性而順理者也。正性
順理。所以行覺路而至妙境也。不知此
教者則學何所入。功何所施。智何所發。譬
以無目昧乎日月之光。行於重險之處。顛
蒲目
反僵
墮落。可勝紀哉。噫去聖久遠賢人
不出。庸昏之徒含識而已。致使魔邪詭惑
諸黨並熾空有云云。爲坑爲阱。膠於文句
不敢動者。有流於&T072366; 音莽水
大貎
浪不能住者。
有太遠而甘心不至者。有太近而我身即
是者。有枯木而稱定者。有竅號而稱慧者。
有奔走非道而言權者。有假於鬼神而言
通者。有放心而爲廣者。有罕言而爲密者。
有齒舌潜傳爲口訣者。凡此之類自立爲
祖繼祖爲家。反經非聖。昧者不覺。仲尼
有言。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由物累也。
悲夫。隋開皇十七年大師去世。皇朝建中垂
二百載。以斯文相傳。凡五家師。其始曰
灌頂。其次曰縉雲威。又其次曰東陽威。又
其次曰左溪朗公。其五曰荊溪然公。頂
於同門中慧解第一。能奉師訓集成此書
蓋不以文辭爲本故也。或失則繁。或得則
野。當二威之際緘授而已。其道不行。天寶
中左溪始弘解説。而知者蓋寡。荊溪廣以傳
記數十萬言。網羅遺法。勤矣。
備矣。
荊溪滅後。知
其説者適三四人。古人云。生而知之者上
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夫生而知之者。蓋性徳者也。學而知之者。
天機深者也。若嗜慾深。耳目塞。雖學而不
能知。斯爲下矣。今夫學者。内病於蔽外
役於煩。沒世不能通其文。數年不能得
其益。則業文爲之屨校音教
械也
姑沃反
械手也
足也。
音汾
治絲
句爲之簸穅眯目眯莫貝反
目不明
也。以不
能喩之師。教不領之弟子。止觀所以未光
大於時也。予常戚戚。於是整其宏綱撮其
機要。理之所存教之所急。或易置之。或引
伸之。其義之迂其辭之鄙。或薙除之或潤
色之。凡浮疎之患十愈其九。廣略之宜三存
其一。是袪鄙滯導蒙童。貽諸他人則吾
豈敢。若同見同行且不以止觀罪我。亦無
隱乎爾。建中上元甲子。首事筆削。三歳歳
在析木之津功畢云耳
  智者大師傳論  唐安定梁肅敬之
論曰。修釋氏之訓者務三而已。曰戒定慧。
斯道也始於發心成於妙覺。經緯於三乘
導達於萬行。而能事備焉。昔法王出世。由
一道清淨用一音演説。機感不同所聞蓋
異。故五時五味半滿權實偏圓小大之義。播
於諸部粲然殊流。要其所歸無越一實。故
經曰。雖説種種道其實爲佛乘。又曰。開方
便門示眞實相。喩之以衆流入海標之以
不二法門自他兩得同詣祕密。此教之所由
作也。曁鶴林滅而法網散。神足隱而宗塗
異。各權所據矛盾更作。其中或三昧示生。四
依出現應機不等。持論亦別。故攝論。地持。
成實。唯識之類。分路並作。非有非空之談。
莫能一貫。既而去聖滋遠。其風益扇。説法
者桎梏於文字桎音質足械
梏姑沃手械
莫知自解。習禪
者虚無其性相不可牽復。是此者非彼。未
得者謂證。慧解之道流以忘返。身口之事
蕩而無章。於是法門之大統。或幾乎息矣。
既而教不終否。而至人利見。慧文慧思或
躍相繼。法雷之震未普。故木鐸重授於天台
大師。大師象身子善現之超悟。備帝堯大舜
之休相。賛龍樹之遺論。從南岳之妙解。然
後用三種止觀成一事因縁。括萬物於一
心。開十乘於八教。戒定慧之説。空假中之
觀。坦然明白可擧而行。於是教無遺法。法
無棄人。人無廢心。心無擇行。行有所證。
證有其宗。大師教門所以爲盛。故其在世
也。光昭天下爲帝王師範。其去世也。往來
上界爲慈氏輔佐。卷舒於普門示現。降徳
於如來所使。階位境智蓋無徳而稱焉。
於戲應迹雖往微言不墜。習之者猶足以
抗折百家昭示三藏。又況聞而能思。思而
能修。修而能進。進而不已者歟。斯人也雖
曰未證。吾必謂之近矣。今之人正信者鮮。
啓禪關者。或以無佛無佛法何罪何善之
化化之。中人以下馳騁愛欲之徒出入衣
冠之類。以爲斯言至矣。且不逆耳私欲不
廢。故從其門者。若飛蛾之赴明燭破塊
之落空谷。殊不知坐致焦爛而不能自
出。雖欲益之而實損之。與夫衆魔外道爲
害一揆。由是觀之。此宗之大訓。此教之旁
濟。其於天下爲不侔矣。自智者傳法五世
至今湛然大師。中興其道。爲予言之如此。
故録之以繋於篇一名天台
法門議
  聖安寺無姓和尚碑
 唐禮部員外郎柳宗元 
維年月日。岳州大和尚終於聖安寺。凡爲僧
若干年。年若干有名無姓。世莫知其閭里
宗族。所設施者有問焉。而以告曰。性五姓
也。其原無初其胄無終。承於釋師以系道
本。吾無姓耶。法劍云者我名也。實且不有
名惡乎存。吾有名耶。性海吾郷也。法界吾
宇也。戒爲之墉。慧爲之門。以守則固。以居
則安。吾閭里不具乎。度門道品其數無極。
菩薩大士其衆無涯。吾與之戚而不吾異
也。吾宗族不大乎。其道可聞者如此。而止
讀法華經金剛般若經。數逾千萬。或譏以
有爲。曰吾未嘗作。嗚呼佛道逾遠異端競起。
唯天台大師爲得其説。和尚紹承本統以
順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生物流動趣
向混亂。惟極樂正路爲得其歸。和尚勤求端
慤以成至願。凡聽信者不惑其道。或譏以
有迹。曰吾未嘗行。始居防州龍興寺。中徙
居是州。作道場*於楞伽北峯。不越閫者五
十祀。和尚凡所嚴事。皆世高徳。始出家事而
依者曰卓然師。居南陽立山葬岳州。就受
戒者曰道頴師。居荊州。弟子之首曰懷遠
師。居長沙安國寺爲南岳戒法。歳來侍師。
會其終遂以某日葬於卓然師塔東若干
歩。銘曰。道本於一。離爲異門。以性爲姓。
乃歸其根。無名而名。師教是尊。假以示物。
非吾所存。大郷不居。大族不親。淵懿内朗。
冲虚外仁。聖有遺言。是究是勤。惟動惟默。
逝如浮雲。教久益微。世罕究陳。爰有大智。
出其眞門。師以顯示。俾民惟新。情動生變。
物由湮淪。爰授樂國。參乎化源。師以誘導。
俾民不昏。道用不作。神行無迹。晦明倶如。
生死偕寂。法付後學。施之無斁。葬從我師。
無忘眞宅寫是昭銘。刻茲眞石
  無姓碑陰記  龍城柳宗元
無姓和尚既居是山。曰凡吾之求非在外
也。吾不動矣。弘農楊公炎自道州以宰相
徴過焉。以爲宜居京師強以行。不可。將以
聞曰。願閒歳乃往。明年楊去相位竄謫南
海上。終如其志。趙郡李萼辨博人也。爲岳
州盛氣欲屈其道。聞一言服爲弟子。河東
裴藏之擧族受教。京兆尹弘農楊公某。以其
隱地爲道場奉。和州刺史張惟儉。買西峯
廣其居。凡以貨利委堂下者不可選紀。
受之亦無言。將終命其大弟子懷遠。授以
道妙。終不告其姓。或曰。周人也。信州刺史
李某爲之傳。長沙謝楚爲行状。博陵崔行儉
爲性守一篇。凡以文辭道和尚功徳者。
不可悉數。弘農公自餘杭命以行状來。懷
遠師自長沙以傳來。使余爲碑。既書其
辭。故又假其陰以記
  龍興寺淨土院記  龍城柳宗元
中州之西數萬里有國曰身毒漢書法音乾
篤即天竺也
迦牟尼如來示現之地。彼佛言。西方過十萬
億佛土有世界曰極樂。佛號無量壽。其國
無有三毒八難。衆寶以爲飾。其人無有十
纒九惱。群聖以爲友。有能誠心大願歸心
是土者苟念力具足則往生彼國。然後出三
界之外。其於佛道無退轉者。其言無所欺
也。晋時廬山遠法師。作念佛三昧詠。大勸
於時。其後天台大師著釋淨土十疑論。宏宣
其教。周密微妙。迷者咸頼焉。蓋其留異迹
而去者甚衆。永州龍興寺前刺史李承眰
音質
大也
及僧法林。置淨土堂*於寺之東偏。常
奉斯事。逮今餘三十年。廉隅毀頓圖像崩
墜。會巽上人居其宇下柳集余學零陵重巽。求
其道積三十年。吾獨有

始復理焉。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義。
無體空析色之跡。而造乎眞源。通假有借
無之名。而入於實相。境與智合。事與理并。
故雖往生之因亦相用不舍。誓葺茲宇以
開後學。有信士圖爲佛像。法相甚具焉。今
刺史憑公作大門以表其位。余遂周延四
阿環以廊廡。繢二大士之像繒蓋幢幡
以成就之。嗚呼有能求無生之生者。知舟
筏之存乎是。遂以天台十疑論書於牆宇。
使觀者起信焉
  法智大師行業碑  宋清獻公趙抃
法智大師。名知禮。字約言。金姓。世爲明人。
梵相奇偉性恬而器閎。初是父母禱佛求息。
夜夢神僧携一童遺之曰。此佛子羅睺羅
也。既生以名焉。毀齒出家。十五落髮受具
戒。二十從本郡寶雲通法師傳天台教觀。
始三日首座謂曰。法界次第若當受持。師曰。
何謂法界。座曰。大總相法門圓融無礙是
也。師曰。既圓融無礙。何得有次第耶。座無
語。幾一月自講心經。人皆屬聽而驚。謂教
法之有頼矣。居三年。常代通師講。入文銷
義益闡所學。出住承天。繼遷延慶。道法大
熾學徒如林。日本國師遣徒持二十問來
詢法要。師答之咸臻其妙。眞宗皇帝久知
師名。遣中使者至寺命修懺法。厚有賜予。
歳大旱。師與遵式異聞二法師。同修金光明
懺以爲禱。三日雨未降。徹席伏地自誓以
告曰。茲會佛事儻未應禱。當各然一手以
供佛。已而雨大洽。嘗與奉先清源梵天慶昭
孤山智圓。爲書設問往復辨析。又遣門人
神照大師本如。與之講論。卒能取勝。其所
製指要妙宗二鈔。觀音品別行。金光明諸記。
大悲懺儀。悉傳於世。嘗偕十僧修法華懺
三年。約共焚身。以起精進。翰林學士楊億。
駙馬都尉李遵勗。薦以紫服師號。心尤敬仰。
知欲自焚致書勸止。復委天竺式師。自杭
至明面沮之。皆不聽。郡守李夷庚。密戒
隣社常察之。師願既莫遂。乃復集十僧修
大悲懺。三年後於歳旦結光明懺七日。爲
順寂之期。方五日趺坐而逝。實天聖六年正
月五日也。享年六十有九。僧夏五十有四。其
亡經月發龕以視。顏膚如生。爪&MT05516;倶長。既
就荼毘舌根不壞。舍利不可勝數。三主法
席。專事講懺。四十餘年。脇不至席。授教
唱道者。則全覺琮尚賢本如崇矩仁岳慧才
梵臻之徒。三十餘人。當時從化以千計。今
江浙之間。講席盛者靡不傳師之道。其於
開人之功亦既博矣。元豐三年冬十月。余謝
事多暇。自衢抵溫。法明院忠法師者。頃嘗
遊衢。余未第時曾與之接。忽斂裓而前曰。
四明法智大師。釋門之木鐸也。繼忠實爲其
孫其示寂六十三年矣。達宦之士。言可信
於世者乃無述焉。吾徒竊自羞之。既而状
其行請碑於余。余乃歎曰。人生之初虚一而
靜。本無凡聖之別。逮交戰於事物之境。而
莫之能返。此佛祖不得已而來震旦。繁其
名相以化之。豈苟而已哉。設之以法而可
行。示之以戒而不可犯。如目之有華他
人莫得見。耳之有磬他人莫得聞。欲其自
降乃心而求復初本也。其後導師繼繼而
興。騁智慧之辯談眞實之理。不離當念以
超最上乘。不離文字以示解脱相。其究
竟則無一法之可説。無一字以與人。法智
師已達乎此。則何假於人言而後傳者哉。
姑閲其所紀。衆所共聞者爲之實録。將以
答忠師之勤懇也。復讃之以文曰
大雄覺世垂微言。磅礴日月周乾坤。智者才
辯窮化元。時爲演説開迷昏。河沙佛法雖
紜紜。倶入天台止觀門。法智遠出揚清芬。
志堅氣眞貎且溫。少而敏悟老益勤。或懺或
講忘晡昕。中興教觀眞軼群。縱横言論妙
入神。遺文粲若可討論。辭淳理正道不煩。
邇遐學徒日駿奔。冀茲正覺消波旬。佛祖
之道彌加尊。如流欲清必&MT04537;源。如葉欲茂
必培根。行高名重上國聞。天子遣使來中
閽。賢蒙勳戚固所忻。命服錫號回天恩。知
身變滅如浮雲。誓勇棄舍甘趨焚。素願莫
適仍修熏。衆生嗜好隨貪嗔。三塗轉徙如
膏輪。有能頓悟報施因。罪福苦樂岐以分。
説本無説誰其人。師心了了所夙敦。言能
觀忘寧非眞。身雖云亡寧非存。江浙蕃蕃
其子孫。詔億萬世觀斯文
  止觀坐禪法要記  宋忠肅公陳瓘瑩中
本自不動。何止之有。本自不蔽。何觀之有。
衆生迷蕩去本日遠。動靜倶失。不昏即散。
此二病本出生衆苦。令彼離苦而獲安
隱。當用止觀以爲其藥。病瘳藥廢醫亦不
立。則止觀者乃假名字。即假即空言語道斷。
以大悲故無説而説。此摩訶止觀之所爲
作也。然其文義深廣汪洋無涯。譬如大海
孰得其際。以大悲故復作方便。使嘗一
滴知百川味。使由一漚見全潮體。故於
大經之外又爲此書。詞*&T077350;旨要。讀之易
曉。應病之藥盡在是矣。善用藥者不治己
病。止乎其未散。觀乎其未昏。方止方觀。而
未嘗昏未嘗散也。如鳥雙翼如車兩輪。
窮遠極高無往不可。及其至也不出於
此。嗚呼不知則止。知止觀之可以入者。可
不勉哉。此書智者親造。而未行於世。明智
大師中立鏤版以傳師之高行人所尊敬。
此書流傳其必廣矣
  三千有門頌  陳 瓘
不思議假非偏假。此假本具一切法。眞空
不空非但空。圓中圓滿非但中。是故四門
之初門。即是不可思議假。初門即三三即一。
非一非三又非四。一二三四指一月。四點
似別唯一空。門門一一爲法界。攝一切法
皆無餘。不以妙假有門觀。誰知法界具足
法。聞思修證無不妙。心能觀此體具故。若
秖觀心不觀具。則於一觀分二家。一家觀
門異諸説。諸説雖異觀自一。彼迷一心具
諸法。墮在通別次第中。次第而生次第斷。豈
知十界本來一。三千本一亦如是。皆非世
數可分別。妙境元無空假中。而亦不離空
假中。空即是心假是色。非色非心名曰中。
色心絶處中體現。於一一法體皆具。凡夫心
具即佛具。取著不圓則不具。唯一具字顯
今宗。入此宗者甚希有
  與明智法師書  陳 瓘
瓘頓首再拜上啓南湖延慶堂上講主明智法
師。人回伏奉書教。獲審道體安隱無惱。下
懷良慰。向承寄示觀音玄義并記。且荷開發
妙旨以袪愚*蔽。深佩提奬之意感徳無
已。有門頌。但隨順古意過蒙采覽。仰見法
師收*&T077350;自在。來諭云。以有題之。恐鈍者
不領。誠如所慮。然智者以有門爲圓門之
相。又謂此相四門皆妙無粗。若有門爲法
界攝一切法。況復三門法相平等無復優
劣。是故若論具足佛法。則見思假即法界也。
若論法性因縁。則第一義亦因縁也。故此妙
門以有召之。即生死之有。是實相之有。一
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出法界外更無可論。
此即止觀有門之大旨。而前書妙假之意也。
有未領者亦當以妙假之義開曉之耳。
智者解大經之語云。因滅無明則得熾然
三菩提燈。即有門也。有門即是妙假。妙假即
是有門。其或未領。則於此有門不能無
惑。然而前病後藥無兩有也。病去惑亡則
有門豁矣。一指二指三指不待更説。然則有
之一門純妙無粗具足萬善。豈非三千之
性乎。所云此之三千性。是中理。不當有無
有無自爾。茲乃古師詮具之微言也。自非
深領其旨未易解此。夫三千也者世間之
數也。若三千性則離世間矣。離而復即。即
而復離。不一不異。非有非無。三千而一。一
而三千。此不可思議數。即是不可思議境。
若觀若智倶不思議。此數即是止觀。故云千
性即中理。此境即是此數。故中理即三千性。
若但三千則是一切一切法耳。一切法但有
名字。何能具乎。若一切法性則本具矣。故
三千即是一切法。一切法性即是三千性也。
此性不當有無。有無自爾。夫不當有無者。
泯妙外之一執也。有無自爾者。開離執之
一妙也。於有爲妙有。於無爲眞無。眞無則
空而不空。妙有則有而不有。有無自爾。非
有無也。在假則假具。在空則空具。在中則
中具。無不在無不具也。然則妙假之有。豈
情有乎。假不待空泯絶無對。説有説無
皆不待絶。今乃設有待之言讃歎妙假之
説。豈免爲巧度之所訶乎。且一念心起則
有三千世間之相。國土一千則山河大地是
也。五陰世間一千則染淨一切色心是也。衆
生世間一千則六凡四聖假名是也。一念心
起三千性相一時起。一念心滅三千性相一
時滅。念外無一豪法可得。法外無一豪念
可得。此乃本住不遷。不遷者中理圓明之
體。此體如理爲念其壽無量。非得命根亦
無連持。本無名字而不失諸名。名其土
曰極樂國。名其身曰阿彌陀。身土交參融
乎一妙。故能使説法之音不離彼土。而廣
長舌相具足周遍。其具如是。是體具乎。是性
具乎。是佛具乎。是衆生具乎。若有能知具
彼之樂者。其有不願往生者乎。向實際
之中要在不往而往。於方便之内何妨去
已還來。機熟縁深定須成辨。此瓘之有得
於祖意者也。瓘屏迹丹丘老病待盡。千里
相望淨願不隔。更祈慈蔭以師法見攝。而
終教之。未由會面以究盡此旨。臨風但
極瞻嚮之切。瓘頓首再拜上啓
  鑰舊讀了翁集。見有門頌一篇。莫知其
旨。有二沙門來扣門。袖出有門頌眞績
及與明智講主論此頌二帖。讀之恍然。
因問天台教觀之説。始知智者大師所説
四門。一曰有門。一曰空門。一曰亦空亦
有門。一曰非空非有門。其實一可貫四。
四實歸一。公之爲有門頌。蓋謂此也。近
世士大夫用力不及前輩。秖 如學佛。僅
能渉獵楞嚴圓覺淨名等經及傳燈語録。
以資談辨。若唐之梁補闕諸公本朝楊文
公楊無爲張無盡及了翁輩。皆留心教觀
深入其趣。讀此頌及書。可以知其所造
之實。惟公忠言大節。照映千載。身罹百
謫。視生死如旦晝。平時學問自得之效。
固自應爾。方在丹丘時逆境尤多。而心地
泰然深入不二法門。公之學佛得力。豈易
測哉。二沙門欲刋石以傳之人。謹書諸
後。以歸之妙珣了怡二沙門之名云。慶元
二年中秋。四明樓鑰題
士大夫當患難則學佛。得志則有用夏
變夷之説。蓋於佛無所得也。了翁有門
頌。其於佛有所得歟。攻媿其知之者歟。
景定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天台法照。爲四
明學子可登。題*於月桂峯下
  南湖淨土院記  陳 瓘
明州延慶寺。世有講席。以天台觀行爲宗。
自法智大師行學倶高。聽徒心嚮。繼其後者
又皆得人。今百有餘年矣。間有苦行精修之
士。來依道場。元豐中比丘介然。修西方淨
土之法。坐而不臥。以三年爲期。期滿謂同
修慧觀仲章宗悦曰。我輩各據一室成此
勝縁。後之來者加衆。而室不増多。今寺之西
隅尚有隙地。若得錢二千餘萬。構屋六十
餘間。中建寶閣立丈六彌陀之身。夾以觀
音勢至。環爲十有六室。室各兩間。外列三
聖之像。内爲禪觀之所。殿臨池水水生蓮
華。不離塵染之中。豁開世外之境。念處倶
寂了無異縁。以堅決定之心。以顯安樂之
土。所以順佛慈而報國恩者。豈獨我四人
而已哉。所欲如是其可成乎。慧觀等同辭以
之曰。以無作任運之心。作有爲利益之
事。四明多檀信。何患乎不成。自是日營月
積。更七寒暑。凡介然之所欲爲無一不如
其志者。初介然然手二指。誓必成此。元符
二年三月落成之日。設千佛之供。復然三
指以増淨誓。既成所難成。又捨所難捨。
而原其用心無私己之意。於是見者聞者
莫不隨喜。淨習之士踊躍欣慶。而十有六
室常無虚位。期滿者去。發心者來。依勝境
而獲善利者。不知其幾何人也。夫淨土之
教。古佛所説。誠心之士。諦受不疑。如來之
叙九品。以至誠爲上上。智者之造十論。
破疑心之具縛。縛解情忘。識散智現。則彌陀
淨境何假他求。若臨明鏡自見面像。得者
不由於識受。昧者安可以情曉。超識習而
不惑。度情塵而獨造者。其唯誠乎。故曰。誠
者成也。成自成他。唯此而已。譬猶清淨滿
月普現諸水影像非一月體無二。攝流散
而等所歸。會十方而總*於一。亦如十鏡
環遶中然一燈光體交參東西莫辨。然而方
有定位非無西。鏡名隨相立西不自西。智
與理融境將誰執。安可以在纒執方之見
而測度如來無礙之境乎。慈恩有言曰。凡
夫業重處處生貪。若不定指一方何以繋
心專注。此善知識隨方扶教專護相宗。然
論安養知足之勝劣。則以偏勸往生爲最
勝。乃知通人無吝。吝則多私。境強習重。蓋
由觀淺心浮。易往無人。良以疑深障重。
若欲盡除障垢當以決定爲心。濕薪如
山豆火能爇。千年闇室日照頓明。釋迦文方
便至深。無量壽説法無間。觀世音如母念
子。大勢至如子憶母。古聖軌轍安可不遵。
幻境虚無有何可捨。解脱長者不往安樂
土。普賢大士親覩無量光。親覩者初無動
移。不往者如是而往。普融無礙。自然空假
倶中。分別未忘。寧免權實互諍。若此則心
安無日。得忍何期。乃知念念現前。然後決
不退轉。故曰。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者。我誓
不取菩提。於菩提心有退轉者。我誓不
取正覺。此乃法藏比丘之本願。而諸上善人
之所隨學也。發如是心。行如是行。起如
是願。趣如是果。而不違法藏之大誓。則
寓跡於茲刹。棲心*於此室者。皆阿鞞跋致
之士也。其爲勝利。豈有窮哉。比丘介然唱
一善念。四明信士應答如響。而所以利益
一方者。其廣若是。可不記其事乎。今教
主明智大師法智之曾孫也。行業淳實人所
信服。能以誠心修淨土觀。於介然之事有
助爲多。故并記之。大觀元年八月一日。延
平陳瓘記
佛祖統紀卷第四十九



佛祖統紀卷第五十
 宋咸淳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名文光教志第十八之二
  ◎仁王般若經疏序 待制晁説之
陳隋間。天台智者遠禀龍樹立一大教。九
傳而至荊溪。荊溪之世。有新羅來學者。曰
法融理應純英。故此教播於海外諸國與中
原並盛矣。唐室喪亂典籍蕩滅。雖此教爲
不可亡者。亦難乎其存也。然杲日將出而
曉霞先升。眞人應運而文明自見。我有宋之
初此教復杭海入呉越。今世所傳三大部之
類是也。然尚有留而不至。與夫至而非眞
者。仁王經疏先至有二本。衆咸斥其僞。昔
法師既納日本信禪師所寄辟支佛&MT05516;。答
其所問二十義。乃求其所謂仁王經疏。信即
授諸海舶。無何中流大風驚濤。舶人念無
以息龍神之意。遽投斯疏以尉安之。法智
乃求強記者二僧。詣信使誦文以歸。既而
二僧喪乎日本。至元豐初。海賈乃持今疏二
卷來。四明有沙門如詢。因縁得之
智者慈
霔盡法性爲止觀。而源流釋迦之道。今方
盛於越中。異日會當周於天下。豈獨是書
之不可掩哉。大抵吾宗所以永異他家不
容同世並語者。其唯三千乎。其唯觀具乎
  明智法師碑論  晁 説之
世尊鶴林法付迦葉。二十四傳至於師子。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