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勅修百丈清規 (No. 2025_ 徳煇重編 ) in Vol. 48

[First] [Prev]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1151 1152 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戲笑習以爲常。惱亂禪寂住持首座力戒違
者示罰
  坐禪儀
夫學般若菩薩起大悲心發弘誓願。精修三
昧誓度衆生。不爲一身獨求解脱。放捨諸縁
休息萬念。身心一如動靜無間。量其飮食調
其睡眠。於閒靜處厚敷坐物。結跏趺坐。或半
跏趺。以左掌安右掌上。兩大拇指相拄。正身
端坐。令耳與肩對。鼻與臍對。舌拄上腭唇齒
相著。目須微開。免致昏睡。若得禪定其力最
勝。古習定高僧坐常開目。法雲圓通禪師呵
人閉目坐禪。謂黒山鬼窟。有深旨矣。一切善
惡都莫思量。念起即覺。常覺不昧不昏不散。
萬年一念非斷非常。此坐禪之要術也。坐禪
乃安樂法門。而人多致疾者。蓋不得其要。得
其要則自然四大輕安。精神爽利。法味資神
寂而常照。寤寐一致生死一如。但辦肯心必
不相賺。然恐道高魔盛逆順萬端。若能正念
現前。一切不能留礙。如楞嚴經天台止觀圭
峯修證儀。具明魔事。皆自心生非由外有。定
慧力勝魔障自消矣。若欲出定徐徐動身安
詳而起。不得卒暴。出定之後常作方便。護持
定力。諸修行中禪定爲最。若不安禪靜慮。三
界流轉觸境茫然。所以道探珠宜靜。浪動水
取應難。定水澄清心珠自現。故圓覺經云。無
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法華經云。在於閒處
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是知超凡越
聖必假靜縁。坐脱立亡須憑定力。一生取辦
尚恐蹉跎。況乃遷延將何敵業。幸諸禪友三
復斯文。自利利他同成正覺
勅修百丈清規卷第五



勅修百丈清規卷第六
 大智壽聖禪寺住持臣僧
徳煇奉    勅重編
大龍翔集慶寺住持臣僧
大訴奉    勅校正 
  ◎坐參
齋罷。堂司行者覆首座。僧堂衆寮前各掛坐
參牌。將晡時僧堂内裝香點燈。鳴衆寮前板。
先一聲大衆入堂。二聲以次頭首入。三聲首
座入不鳴首座寮前板。若
大坐參時却鳴三下
却覆住持鳴方丈板。
與坐禪同。有處不披袈裟非法也。堂司行者
候晩粥熟。覆首座云放參轉聖僧後右出下牌。
鳴堂前鍾三下。衆就位普同和南。住持頭首
次第出堂。衆下床各出半單前輩住持頭首亦
同歸衆寮藥石。蓋古者毎晩必參住持。以求
開示。故率衆齊集坐。待鼓鳴而往參之。名曰
坐參。因汾州地寒昭公罷之。遂有放參之説
  大坐參
今時叢林有多衆處。猶特講晩參以存古意。
謂之大坐參。與常坐參同。但首座入堂不燒
香。便歸位待住持入堂坐定。堂司行者鳴首
座寮前板三下。大衆轉身向外坐。首座下地
從後門出。復轉從前門入。聖僧前燒香如常。
巡堂歸被位坐少定。若住持晩參則不鳴堂
前鍾。方丈客頭鳴法鼓三下。住持出堂。首座
領衆隨至法堂。或寢堂住持據座。侍者兩序
東西堂各出班。問訊開示畢。衆散歸寮藥石。
若不晩參則堂司行者進首座前問訊云堂頭
和尚
今晩
放參
轉聖僧後。右出令喝食行者中立問訊長
聲喝云放參鳴堂前鍾三下。大衆下地普同和
南。首座先出堂。次住持出。頭首出衆。各出全
單歸衆寮藥石。若講行時須講一參一免使
後學知之。毎日如有縁故不坐參時。供頭行
者代首座出半單與大衆同。至晩衆寮前鳴
板三下。衆出寮歸堂。昏鍾鳴如居城市
則候鼓鳴
頭首入
堂。首座待鍾鳴。入燒香巡堂。次住持入燒香
巡堂。候定鐘鳴。住持出堂。次頭首出。如坐再
請禪住持後門入。歸位不巡堂。頭首隨衆。或
抽解者即歸被位。更深住持出。聞首座開枕
響。衆方偃息。在道兄弟不以此拘。次早三下
板鳴衆起。聖僧侍者牽堂内手巾轆轤。驚酣
眠者。起洗面衆歸堂已。首座入燒香巡堂。次
住持入燒香巡堂。四鼓鳴住持出。鍾鳴首座
出。以次頭首與大衆暫從後門出。換衣換頭
袖抽解即歸守被位。或首座再入堂巡被位。
鍾絶開靜板鳴衆方摺被。惟首座被係供頭
摺。衆各隨意出堂。禮念亦兼修也
  請益
凡欲請益者先禀侍者。通覆住持。某甲上座
金晩欲詣方丈請益。如允所請定鍾後詣侍
司。候方丈秉燭裝香。侍者引入住持前問訊
挿香。大展九拜。收坐具進云某爲生死事大無
常迅速。伏望和
尚慈悲方
便開示
肅恭側立諦聽垂誨畢。進前挿香大
展九拜。謂之謝因縁。免則觸禮。次詣侍司致

  赴齋粥
早晨聞開靜板。後齋時候巡火板鳴。先歸鉢
位。入堂時聖僧前問訊訖。合掌歸位。上床時
問訊隣位。先以右手斂左邊衣袖腋下壓定。
復以左手斂右邊衣袖。然後兩手按床。兩足
撥鞋入床下。先縮左足。次收右足。竦身上床
近裏一尺許正坐。敷袈裟蓋膝上。不得露内
衣。不得垂衣床縁詳見日
用軌範
都監寺維那直歳侍
者等位。在外堂上問。知客知浴知殿化主堂
主等位。在外堂下間。古規毎日住持赴堂。早
粥時先於堂外坐。待堂前鳴鍾即入堂。大衆
齋下床普同問訊就坐。近時諸方住持大鍾
鳴時。先入堂坐。至堂前鍾鳴。方下地普同問
訊。只遇五但望講行一次。新入衆者不知所
自。先輩嘗議。下床問訊者。謂諸寮與大衆普
同問訊也。以此論之。凡有衆處。必當日日早
晨下床問訊爲允
  赴茶湯
凡住持兩序特爲茶湯禮數勤重。不宜慢易。
既受請已依時候赴。先看照牌明記位次。免
致臨時倉遑。如有病患内迫不及赴者。托同
赴人白知。惟住持茶湯不可免。慢不赴者不
可共住
  普請
普請之法蓋上下均力也。凡安衆處有必合
資衆力而辦者。庫司先禀住持。次令行者
語首座維那。分付堂司行者報衆掛普請牌。
仍用小片紙書貼牌上云某時
某處
或聞木魚或聞
鼓聲。各持絆膊搭左臂上。趨普請處宣力。除
守寮直堂老病外。並宜齊赴。當思古人一日
不作一日不食之誡
  日用軌範
無量壽禪師述序曰。脱塵離俗圓頂方袍。大
率經歴叢林。切要洞明規矩。擧措未諳法度。
動止不合律儀。縱有善友良朋。詎肯深錐痛
箚。循習成弊改革固難。致令叢席荒涼。轉使
人心懈怠。屡見尋帝目前過患。遂集百丈成
規楷模。原始要終從朝至暮。要免頭頭敗闕。
直須一一遵行。然後敢言究己明心了生達
死。世間法即是出世間法。行脚人可貽未行
脚人。庶幾不負出家身心。抑亦同報佛祖恩
徳。謹列于后
入衆之法睡不在人前。起不落人後五更鍾
未鳴輕輕擡身先起將枕子安脚下未要拗恐
驚隣單。抖擻精神將身端坐。不得扇風令人
動念。覺困來將被推脚後。取手巾轉身下地。
巾搭左手念偈云從朝寅旦直至墓。一切衆生自回
互。若於脚下喪身形。願汝即今生
淨土輕手掲簾出後架。不得拕鞋咳嗽作聲。古
掲簾須垂後手出
堂。切忌拕鞋
輕手取盆洗面。湯不宜多。右
手蘸齒藥揩左邊。左手蘸揩右邊。不可再蘸。
恐牙宣口氣過人。漱口須低頭。吐水以手引
下直腰吐水。恐濺隣桶。不得洗頭。有四件自
他不利一汚桶。二膩巾。
三枯髮。四損眼
不得鼻内作聲。不得噴
水撲面。不得高聲嘔吐。不得以唾涕汚面桶。
古云五更洗面本爲修行。
嘔吐拕鞋喧堂聒衆
拭面不得爭扯手巾。不
得以巾拭頭。用畢須攤掛。或焙火上。在上堂
左足先入。在下堂右足先入。上被位。眠單收
一半坐定。若換直裰須將新者覆上抽去舊
裰。不得露白不得扇風。若欲燒香禮拜。宜於
鍾鳴時。將袈裟藏袖内。出後門外披。平常亦
離被位披袈裟。合掌頂戴。想念偈云善哉解脱
服。無相
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
常得披。唵悉陀耶娑訶
摺袈裟先摺搭手處後
解環。不得以口銜袈裟。不得以頷勾袈裟。摺
了亦當問訊而去。如殿堂禮拜不得占中央
妨住持人來。不得出聲念佛。不得行禮拜人
頭邊過。須行後面空處。五更鍾鳴。想念偈云
願此鍾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
三途離苦罷刀輪。一切衆生成正覺
住持并首座坐
堂時。不得從前門出入。開小靜方摺被抝枕
子。摺被之法先尋兩角以手理伸向前。先摺
一半。次摺身前一半。不得横占隣單。亦不得
抖擻作聲。不得以被扇風。或歸衆寮喫湯藥。
或茶堂經行次第歸鉢位。以上肩順轉謂左
肩也
前門從南頬入。不得行北頬并中央。蓋尊住
持也。木魚響不得入堂。或令行者取鉢。堂外
坐。或歸衆寮打給入堂歸鉢位。須低頭問訊
上中下座。若已先坐上中下座來須合掌。古
不敬上中下座。
婆羅門聚會無殊
聞木魚後長板鳴。下鉢擡
身正起立定。然後轉身。亦要順上肩合掌方
取鉢。一手解鉤左手提鉢。轉身令正蹲身放
鉢。免將腰背撞人。堂前鍾鳴下床爲迎住持
入堂大衆普同問訊。不得以手左右搖曳。下
床時須近前問訊。莫令袈裟搭床縁。仍須低
細。上床不得頓身取鉢安座前。聞椎聲想念
偈云佛生迦毘羅。成道摩竭陀。
説法波羅柰。入滅拘絺羅
展鉢之法先合掌
想念偈云如來應量器。我今得敷展。
願共一切衆。等三輪空寂
然後解袱帕
展淨巾覆膝。帕摺轉三角。莫令出單外。先展
鉢單。仰左手取鉢安單上。以兩手大拇指。迸
取鐼子。從小次第展。不得敲磕作聲。仍護第
四第五指爲觸指不得用。鉢拭摺令小。并匙
筯袋近身横放。入則先匙出則先筯。手把處
爲淨頭。向上肩。鉢刷安第二鐼子縫中。出半
寸許盛生飯。不得以匙筯出生飯。不過七粒。
太少爲慳食。凡受食則用出生。或不受食。却
不可就桶杓内撮飯出生。維那念佛合掌。手
指不得參差。須當胸高低得所。不得以手托口
邊。古云參差合掌不當胸。兩手交加挿鼻中。
拕履掲簾無疑細。嘔聲泄氣逞英雄
兩手捧
鉢受食想念偈云若受食時。當願衆生。
禪悦爲食。法喜充滿
或多或少
則以右手起止之。聞遍食椎看上下肩。以面
相朝揖食。不得正面以手搖曳兩邊。揖罷作
五觀想念云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徳行全缺
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爲宗。四正事良藥
爲療形枯。五爲成
道業故應受此食
次出生想念偈云汝等鬼神衆。我
今施汝供。此食
遍十方。一
切鬼神供
喫食之法不得將口就食。不得將食
就口。取鉢放鉢并匙筯不得有聲。不得咳嗽。
不得搐鼻噴嚏。若自噴嚏當以衣袖掩鼻。不
得抓頭。恐風屑落隣單鉢中。不得以手挑牙。
不得嚼飯啜羹作聲。不得鉢中央挑飯。不得
大搏食。不得張口待食。不得遺落飯食。不得
手把散飯食。如有菜滓安鉢後屏處。不得以
風扇隣位。如自己怕風。即白維那於堂外坐。
不得以手枕膝上。隨量受食。不得請折。不得
將頭鉢盛濕食。不得將羹汁於頭鉢内淘飯
喫。不得挑菜頭鉢内和飯喫。食時須看上下
肩不得太緩。未再請不得刷鉢盂。不得吮鉢
刷作聲。食未至不得坐煩惱。古云獃獃四顧起
悲嗔。念食
呑津咳嗽頻。摝粥啜
包滿口。開單展鉢響諸隣
洗鉢以頭鉢盛水。次第
洗鐼子。不得頭鉢内洗匙筯并鐼子。仍屈第
四第五指。不得盥漱作聲。不得吐水鉢中。不
得先以熟水洗鉢未折鉢水。不得先收蓋膝
巾。不得以膝巾拭汗。不得以餘水瀝地上。折
水想念偈云我此洗鉢水。如天甘露味。施與鬼神
衆。悉令得飽滿。唵摩休羅細娑婆訶
鉢以兩手大指。迸定次第而入複畢。合掌想
念食畢。偈云飯食已訖色力充。威震十方三世雄。
回因轉果不在念。一切衆生獲神通
前板鳴歸寮。問訊不歸位。爲輕侮大衆。入門
歸位如僧堂之法。立定候寮主燒香畢。門訊
上下。若有茶就座不得垂衣。不得聚頭笑語。
不得隻手揖人。不得包藏茶末。古云登床宴坐。
不得垂衣。
隻手揖人。是何道理。私藏茶末。取笑
傍觀。時中隣案道人。切忌交頭接耳
茶罷或看經。不
得長展經
面也
不得手托經寮中行。不得垂經
帶。不得出聲。不得背靠板頭看經。古云出聲
持誦
&MT03749;喿稠人。背靠
板頭輕欺大衆
須預先出寮。莫待打坐禪板。若
抽脱古例披五條即掛
絡也
以淨巾搭左手。解絛繋
笐竿上。脱五條直裰令齊整。以手巾繋定作
記認。不得笑語。不得在外催促。右手提水入
厠。換鞋不得參差。安靜桶在前鳴指三下。
驚噉糞鬼。蹲身令正。不得努氣作聲。不得涕
唾。不得隔壁共人語話。古云戸扃只合輕彈指。
人擁那堪亂作聲。
入厠用籌分觸淨。
出時脱履忌縱横
不得以水澆兩邊。左手洗淨護
大指第二第三指。不得多用籌子。古云浴湯
少使
籌子
休拈
有者使了。以水洗之安厠邊空處。人多則
妨衆。不宜長久。淨桶安舊處。以乾手安内衣
入袴。以乾手開門。左手提桶出。不得濕手拏
門扇并門頬上。右手挑灰後挑土。不得以濕
手拏灰土。不得吐唾和泥。洗手然後用皂角。
洗至肘前須一一念呪。按大藏纓絡經云。夫
登溷者不念此呪。假使以十恒河水洗至金剛
際。亦不能淨。凡登殿堂瞻禮並無利益。奉勸
受持毎誦七遍。是故鬼神常相拱護。入厠
魯陀耶
娑訶
洗淨唵賀曩密
栗底婆訶
淨手唵主伽囉
耶娑訶
淨身唵室利曳
娑醯娑訶
去穢&T072162;折囉曩
伽吒娑訶
末用。水盥漱律中小遺亦洗淨。
仍嚼楊枝歸堂坐禪火板未鳴不得先歸寮。
齋前不得洗衣。粥前齋前放參後不得開函
櫃。如有急切白主事人。寮中白寮主。僧堂白
聖僧侍者。齋罷不得僧堂内聚頭説。話。不得
在僧堂中看經看册子。不得上下間行道穿堂
直過。不得席上穿錢。不得床上垂脚坐。床前
一尺爲三淨頭。一展鉢。二安袈裟。三頭所向。
不得床上行。不得跪膝開函櫃。不得脚踏床
縁下地。草履五條。遊山不得經行佛殿法堂。
古云衩袒登溷草履遊山。
莫踐法堂回互耆舊
不得赤脚著僧鞋。不得
把手共行説世諦是非。古云別了雙親棄本師。訪
尋知識擬何爲。不曾
説著宗門事。白
首無成過在誰
不得殿堂倚靠闌干。不得猖狂
急走。古云行須緩歩習馬勝之威儀。
語要低聲學波离之軌範
不得佛殿閑
行。古云無事不須登佛殿。等閑莫向塔中行。
不因掃地添香水。縱有河沙福也傾
齋後漿
洗衣服。不得&MT03527;袒。不得傾瓶湯泡衣。竹竿熨
斗使了安元處。洗脚板鳴不得爭奪脚桶。有
瘡疥則隨後洗。或屏處洗之。各行方便免動
衆念。莫待打板。次第歸堂坐參了。各出半單
下地。講大放參。首座寮前板鳴。即時轉身向
外。須當及時赴堂。板鳴後不得入堂。亦不得
堂外立。住持首座出堂。開單下床問訊歸寮。
藥石各就案位。不得先起盛食。不得高聲呼
索粥飯鹽醋之類。食罷出寮。不得出三門。不
得入小寮。不得衩袒歸僧堂并廊下行。不得
候打板出寮。昏鐘鳴即合掌默念。偈云聞鐘
聲煩
惱輕。智慧長菩提生。离地
獄出火坑。願成佛度衆生
須先歸單位坐禪。不得
床上抓頭。不得床上弄數珠作聲。不得與隣
單語話。隣單生疎當以善言誘喩。不得生嫌
惡心。打定鐘後不得於前門出入。候首座開枕
後。困重者就寢。睡須右脇。不得仰臥。仰爲屍
睡。覆爲&MT03354;睡多惡夢。以被巾裹袈裟安枕前。
今人多安脚後於理不便。如開浴浴具携右
手。入下間門内問訊歸空處揖左右人畢。先
以五條手巾。掛笐竿上。展浴袱取出浴具放
一邊解上衣。未卸直裰。先脱下面裙裳。以脚
布圍身。方可繋浴裙將褌袴捲摺安袱内。次
第脱直裰與五條作一處。將手巾繋之。古云
三通鼓響入堂時。
觸淨須分上下衣
其所脱衣作一袱覆轉方換拕
鞋不得赤脚入浴。須於下間空處待次而浴。
不得占頭首老宿坐處謂上
間也
不得以湯水濺人
身上不得桶内泡脚。不得室内小遺。不得架
脚桶上不得笑語。不得槽上揩脚。不得戽水。
不得起身裰桶澆身上。前後有人須當遮護。
脚布不得離身。有脚不入桶者。不得多用湯。
或有瘡。或洗灸瘡。或使疥藥。宜後入浴。不得
攙先。不得以兩邊公界手巾拭頭面。公界手
巾係著衣後淨手拭之以披五條也。出浴揖
左右。上床面壁少坐。先著上衣并直裰。都遮
了下地。却著下裳。解浴裙以脚布摺浴裙内。
恐濕浴袱。手巾携左手揖左右出。看設浴施
主名字。隨意課誦經呪回向。寒月向火先坐
爐圈上。然後轉身正坐。揖上下肩。不得弄香
匙火筯。不得撥火飛灰。不得聚頭説話。不得
煨點心等物。不得炙鞋焙屩烘衣裳。不得攬
起直裰露袴口。不得吐唾并彈垢膩於火内。
如前所集。一日事件衆中威儀。非敢聞於老
成聊以誘於初學。升堂入室小參諷經念誦
巡寮解結人事裝包頂笠送亡唱衣應係微細
軌則清規既已具載。尊宿各有明文。不再備
陳徒爲贅語
  龜鏡文
慈覺大師賾公述。夫兩桂垂陰一華現瑞。自
爾叢林之設要之本爲衆僧。是以開示衆僧
故有長老。表儀衆僧故有首座。荷負衆僧故
有監院。調和衆僧故有維那。供養衆僧故有
典坐。爲衆僧作務故有直歳。爲衆僧出納故
有庫頭。爲衆僧典翰墨故有書状。爲衆僧守
護聖教故有藏主。爲衆僧迎待檀越故有知
客。爲衆僧請召故有侍者。爲衆僧守護衣鉢
故有寮主。爲衆僧供侍湯藥故有堂主。爲衆
僧浣濯故有浴主水頭。爲衆僧禦寒故有炭
頭爐頭。爲衆僧乞丐故有街坊化主。爲衆僧
執勞故有園頭磨頭莊主爲衆僧滌除故有淨
頭。爲衆僧給侍故有淨人。所以行道之縁十
方備足。資身之具百色現成。萬事無憂一心
爲道。世間尊貴物外優閑。清淨無爲衆僧爲
最。迴念多人之力。寧不知恩報恩。晨參莫請
不舍寸陰。所以報長老也。尊卑有序擧止安
詳。所以報首座也。外遵法令内守規繩。所以
報監院也。六和共聚水乳相參。所以報維那
也。爲成道業故應受此食。所以報典座也。安
處僧房護惜什物。所以報直歳也。常住之物
一毫無犯。所以報庫頭也。手不把筆如救頭
然。所以報書状也。明窓淨案古教照心。所以
報藏主也。韜光晦迹不事追陪。所以報知客
也。居必有常請必先到。所以報侍者也。一瓶
一鉢處衆如山。所以報寮主也。寧心病苦粥
藥隨宜。所以報堂主也。輕徐靜默不昧水因。
所以報浴主水頭也。緘言拱手退己讓人。所
以報炭頭爐頭也。忖己徳行全缺應供。所以
報街坊化主也。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所以報
園頭磨頭莊主也。酌水運籌知慚識愧。所以
報淨頭也。寛而易從簡而易事。所以報淨人
也。是以叢林之下道業惟新。上上之機一生
取辦。中流之士長養聖胎。至如未悟心源。時
中亦不虚棄。是眞僧寶爲世福田。近爲末世
之津梁。畢證二嚴之極果。若或叢林不治法
輪不轉。非長老所以爲衆也。三業不調四儀
不肅。非首座所以率衆也。容衆之量不寛愛
衆之心不厚。非監院所以護衆也。修行者不
安敗群者不去。非維那所以悦衆也。六味不
精三徳不給。非典座所以奉衆也。寮舍不修
什物不備。非直歳所以安衆也。畜積常住減
剋衆僧。非庫頭所以贍衆也。書状不工文字
篾裂。非書状所以飾衆也。几案不嚴喧煩不
息。非藏主所以待衆也。憎貧愛富重俗輕僧。
非知客所以賛衆也。禮貌不恭尊卑失序。非
侍者所以命衆也。打疊不勤守護不謹。非寮
主所以居衆也。不閑供侍惱亂病人。非堂主
所以恤衆也。湯水不足寒暖失宜。非浴主水
頭所以浣衆也。預備不前衆人動念。非爐頭
炭頭所以向衆也。臨財不公宣力不盡。非街
坊化主所以供衆也。地有遺利人無全功。非
園頭磨頭莊主所以代衆也。懶墮併除諸縁
不具。非淨頭所以事衆也。禁之不止命之不
行。非淨人所以順衆也。如其衆僧輕師慢法
取性隨縁。非所以報長老也。坐臥參差去就
乖角。非所以報首座也。意輕王法不顧叢林。
非所以報監院也。上下不和闘諍堅固。非所
以報維那也。貪婪美膳毀訾麁飡。非所以報
典座也。居處受用不思後人。非所以報直歳
也。多貪利養不恤常住。非所以報庫頭也。事
持筆硯馳騁文章。非所以報書状也。慢易金
文看尋外典。非所以報藏主也。追陪俗士交
結貴人。非所以報知客也。遺忘召請久坐衆
僧。非所以報侍者也。以已方人慢藏誨盜。非
所以報寮主也。多嗔少喜不順病縁。非所以
報堂主也。桶杓作聲用水無節。非所以報浴
主水頭也。身利温暖有妨衆人。非所以報爐
頭炭頭也。不念修行安然受供。非所以報街
坊化主也。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非所以報園
頭磨頭莊主也。涕唾牆壁狼籍東司。非所以
報淨頭也。專尚威儀宿無善教。非所以報淨
人也。蓋以旋風千匝尚有不周。但知舍短從
長。共辦出家之事。所冀獅子窟中盡成獅子。
旃檀林下純是旃檀。令斯後五百年再覩靈山
一會。然則法門興廢繋在僧徒。僧是福田所
應奉重。僧重則法重。僧輕則法輕。内護既嚴
外護必謹。設使粥飯主人一期王化。叢林執
事偶爾當權。常宜敬待同袍。不得妄自尊大。
若也貢高我慢私事公酬萬事無常。豈能長
保。一朝歸衆何面相看。因果無差恐難迴避。
僧爲佛子應供無殊。天上人間咸所恭敬。二
時粥飯理合精豐。四事供需母令缺少。世尊
二千年遺蔭蓋覆兒孫。白毫光一分功徳受
用不盡。但知奉衆不可憂貧。僧無凡聖通會
十方。既曰招提。悉皆有分。豈可妄生分別輕
厭客僧。旦過寮三朝權住盡禮供承。僧堂前
暫爾求齋。等心供養。俗客尚猶照管。僧家忍
不逢迎。若無有限之心。自有無窮之福。僧門
和合上下同心。互有短長遞相蓋覆。家中醜
惡莫使外聞。雖然於事無傷。畢竟減人瞻仰。
譬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身中肉。非天魔
外道所能壞也。若欲道風不墜
佛日長明。壯祖域之光輝。補
皇朝之聖化。願以斯文爲龜鏡焉
  病僧念誦
凡有病僧。郷人道舊對病者榻前。排列香燭
佛像。念誦賛佛云水澄秋月現。懇祷福田生。惟有佛
菩提。是眞歸依處。今晨則爲在
病比丘某甲。釋多生之冤對。懺累劫之愆尤。特運至誠
仰投清衆。稱揚聖號蕩滌深殃。仰憑尊衆念。清淨法身
毘盧十
號云云
回向云伏願。一心清淨四大輕安。壽命
與慧命延長。色身等法身堅固。再勞尊衆念。
十方三
世云云
如病重爲十念阿彌陀佛。念時先白賛
阿彌陀佛眞金色。相好端嚴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曰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衆亦無
邊。四十八願度衆生。九品咸令登彼岸。今晨則爲在病比
丘某甲。釋多生之冤對。懺累劫之愆尤。特運至誠仰投清
衆。稱揚聖號蕩滌深殃。仰憑尊衆念。南無阿彌陀佛一
百聲。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衆菩薩各十聲
回向云伏願在病比丘某甲。諸縁未盡早遂輕
安。大命難逃徑生安養。十方三世云云
當念
佛時衆宜攝心清淨。不得雜念攀縁
  口抱病僧某。右某本貫某州某姓幾
歳給到某處度牒爲僧。某年到某
寺掛搭。今來抱病。恐風火不定。所
有隨身行李合煩公界抄剳。死後
望依叢林清規津送
年 月 日抱病僧 某甲口詞
  亡僧
抄剳衣鉢 凡有僧病革。直病者即白延壽
堂主。禀維那請封行李。堂司行者覆首座頭
首知事侍者。同到病人前抄寫口詞。直病者
同執事人。收拾經櫃函櫃衣物。抄剳具單。見
數一一封鎖外。須留裝亡衣服直綴掛絡内外衣
裳數珠香合脚絣
篾淨髮巾
收骨綿子等
合用之物併作一處包留。延壽堂
主同直病者收掌。或病者不能分付。維那首
座力當主行。無行李者亦須盡禮津送。單帳
鎖匙封押納首座處所封行李。首座維那知
客侍者四寮人力擡歸堂司。若單寮勤舊行
李多者封起。只留本房庫司差人看守。亡僧
非生前預聞住持兩序勤舊。及無親書不可
擅自遺囑衣物大川和尚住淨慈時。首座維那
僞作亡僧遺囑衣物。嘗被擯逐
如病
僧瞑目。延壽堂主即報維那。令堂司行者報
燒湯。覆首座知客侍者庫司。差人擡龕浴船。
安排浴亡浴畢。淨髮拭浴衣被。酌量俵浴亡
人。手巾與淨髮人。維那提督著衣入龕。置延
壽堂中鋪設椅卓位牌。牌上書云新圓寂某甲上
座覺靈。或西
堂則書前住某寺某號某禪
師之靈。餘隨職稱呼書之
備香燈供養。現前僧衆
諷大悲呪。回向安位。夜點長明燈。堂司行者
預造雪柳幡花。直靈行者毎日上粥飯。知事
三時上茶湯。燒香齋粥殿堂諷經罷。及放參
罷。堂司行者即鳴手磬前引。首座領衆至龕
前。住持燒香畢。維那擧大悲呪。回向云上來
諷經
功徳奉爲新圓寂某甲上座
莊嚴報地十方三世云云
次郷人擧呪。郷長出燒
香。毎日三時禮同。除公界回向稱雙字名。餘
只稱單字名。回向同前。如遇旦望及景命日
免諷經。未可出喪
請佛事 秉炬必請住持擧佛事。其餘鎖龕
起龕起骨入塔佛事。維那禀首座。商量依資
次。輪請頭首爲之。仍用小片白紙。寫帖子云
新圓寂某甲上座某州人 秉炬 佛事 堂頭和
尚堂司比丘云某 拜請 其餘佛事並准此寫
若亡
者是西堂單寮勤舊衣鉢稍豐。則添奠茶湯
轉龕轉骨等佛事。輪請單寮西堂首座及本
山江湖名勝。維那備盤袱爐燭香一片。帶行
者詣方丈。挿香觸禮一拜。禀云某甲上座圓寂
某日茶毘。拜請
和尚
秉炬
呈納帖子而退。請頭首禮同。堂司置佛事
簿。以備稽考輪請
估衣 維那分付堂司行者。請住持兩序侍
者就堂司。或就照堂對衆呈過包篭。開封出
衣物。排地上席内。逐件提起呈過維那。估直
首座折中知客侍者上單。排字號就記價直。
在下依號寫標。貼衣物上入篭。仍隨號依價。
逐件別寫長標。以備唱衣時用。方丈兩序諸
寮舍。並不許以公用爲名分去物件。常住果
有必得用者。依價於抽分錢内准。或亡僧衣
鉢稍豐。當放低估價利衆以薦冥福
大夜念誦 來早出喪。隔日午後堂司行者
覆住持兩序報衆。掛念誦牌。預報庫司造祭
食差人。鋪排祭筵。郷人法眷作祭文納庫司
錢回祭。備小香三片。上祭用。若亡僧是大
方名徳。西堂單寮勤舊。有功山門。住持兩序
有祭。維那讀祭文。放參罷。鳴僧堂鐘集衆。龕
前念誦知事先燒香上茶湯。住持至燒香居
東序上首立。維那出燒香請鎖龕佛事。受請
人出班燒香退身問訊。次住持前問訊。轉東
序前問訊。巡至班末問訊。次西序前問訊。然
後與大衆普同問訊。從西序末過。若見職頭
首。各依本位空處過至龕右側立。堂司行者
以柈托鎖候。擧佛事畢。行者以鎖鎖龕畢。住
覆位。維那出几前左邊揖住持兩序。上香
畢。維那向龕念誦云切以。生死交謝寒暑迭遷。其
來也電撃長空。其去也波停大
海。是日則有新圓寂某甲上座。生縁既盡大夢俄遷。了諸
行之無常。乃寂滅而爲樂。恭裒大衆肅詣龕幃。誦諸聖之
洪名。薦清魂於淨土。仰憑
大衆念清淨法身毘盧云云
擧大悲呪。回向云上來
念誦
諷經功徳。奉爲新圓寂某甲上座。伏願。神超淨域業謝塵
勞。蓮開上品之花。佛受一生之記。再勞大衆念十方三世
一切
云云
知客平擧楞嚴呪。回向云上來諷經功徳。奉
爲新圓寂某甲上座
莊嚴報地。十
方三世云云
住持仍歸東序上首立。江湖道舊
郷人法眷次第設祭。末擧大悲呪。回向與知
客同
送亡 凡出喪庫司預分付監作行者。辦柴
化亡。差撥行僕。鐃鈸鼓樂幡花香燭擡龕喪
儀一切齊備。堂司行者隔宿覆住持兩序。掛
送亡牌。次早行粥遍食椎後再鳴椎一下云
白大衆。粥罷普請送亡。除
守寮直堂外並當齊赴。謹白
又鳴椎一下出聖僧前
問訊。次住持前問訊畢。從首座板起巡堂一
匝。至外堂歸内堂問訊而出。如遇
聖節内。不可白椎。堂司行者徑覆住持兩序。
粥罷報堂云請首座大衆。聞鐘
聲延壽堂諷經
鳴僧堂鐘衆集維
那念誦。宜略緊念云欲擧靈龕赴茶毘之盛禮。仰憑
大衆誦諸聖之洪名。用表攀違
上資覺路。念清淨
法身毘盧遮那
畢住持轉東序上首立。維那
出燒香請起龕佛事擧畢。行者鳴鈸抬龕出山
門首。若奠茶湯轉龕。龕則向裏安排香几。首
座領衆兩行排立。維那炷香請佛事。候擧佛
事而行。如不轉龕。徑出門外維那向裏合掌
而立。擧往生呪。大衆同念。兩兩次第合掌而
出。各執雪柳。行者排立門外。低頭合掌。待揖
僧衆行盡。亦隨後送。維那隨龕。都寺押喪
茶毘 喪至涅槃臺。知事燒香上茶。次住持
上香歸位。維那出燒香請住持秉炬佛事。直
歳問訊度火把。候擧佛事畢。維那向龕念誦
是日則有新圓寂某甲上座。既隨縁而順寂。乃依法以
茶毘。焚百年弘道之身。如一路涅槃之徑。仰憑尊衆
資助覺靈。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十聲
罷。上來稱揚十念資助往生。惟願。慧鏡分輝眞風散彩。
菩提園裏開敷。覺意之花。法性海中蕩滌塵心之垢。
茶傾三奠香爇一爐。奉送雲程。和尚聖衆
 知事
候念茶傾香爇時。躬出傾爇。表山門禮。維那
就行之非禮也。擧大悲呪。回向云上來念誦諷
經功徳。奉爲
新圓寂某甲上座茶毘之次莊
嚴報地。十方三世一切云云
知客平擧楞嚴呪。回
向同前但無念
誦二字
郷人法眷諷經回向亦同
唱衣 茶毘後堂司行者覆住持兩序侍者。
齋罷僧堂前唱衣。仍報衆掛唱衣牌。候齋下
堂排辦僧堂前。住持首座分手位兩序對坐。
入門向裏横安卓橙。卓上仍安筆硯磬剪掛
絡合用什物。地上鋪席倶畢。堂司行者覆住
持兩序侍者鳴鐘集衆。維那知客侍者同入
堂歸位向裏列坐。堂司行者供頭喝食衆行
者一行排列。向住持兩序問訊。轉身向維那
知客侍者問訊畢。扛包篭住持兩序前。巡呈
封記。於首座處請鎖匙呈過。開取衣物照字
號。次第排席上。空篭向内側安。維那起身
鳴磬一下。念誦云浮雲散而影不留。殘燭盡而光自
滅。今茲估唱用表無常。仰憑大衆
奉爲某甲上座資助覺靈往生淨
土。念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云云
十號畢鳴磬一下
夫唱衣之法蓋禀常規。新舊短長自
宜照顧。磬聲斷後不許翻悔。謹白
再鳴磬一下。
拈度牒。於亡僧名字上。横剪破云亡僧本名度
牒一道對衆

鳴磬一下。付與行者。捧呈兩序。維那解袈
裟安磬中。却換掛絡。堂司行者依次第拈衣
物。呈過遞與。維那提起云。某號某物一唱若
干。如估一貫。則從一伯唱起。堂司行者接聲唱
衆中應聲。次第唱到一貫。維那即鳴磬一下
打與
一貫
餘號並同。或同聲應同價者行者喝住

再唱起鳴磬爲度。堂司行者問定某人
名字。知客寫名上單。侍者照名發標。付貼供
行者。遞與唱得人。供頭行者仍收衣物入篭。
一一唱畢鳴磬一下。回向云上來唱衣念誦功徳。
奉爲圓寂某甲上座
莊嚴報地。再勞尊
衆。念十方三世云云
近來爲息喧亂。多作鬮拈
見住
持章
衣物過三日不取者照價。出賣造板帳」
  増輝記云。佛制分衣意。令在者見其亡物
分與衆僧。作是思惟。彼既如斯。我還若此。
因其對治息貪求故。今不省察。翻於唱衣
時爭價喧呼。愚之甚也
塔 茶毘後執事人郷曲法眷同收骨。以
綿裹袱包函貯封定迎。歸延壽堂位牌上
去新字
三時
諷經。第三日午後出板帳於僧堂前。令衆通
如不合成式及有侵欺。許以禮覆上下覆實改。若
無實迹不得紊繁。違者合擯罰。爲住持及執事者。須
公廉平允。以身
率先服衆。可也
出板帳畢。堂司行者預報衆掛
送灰牌。至期鳴鐘集請起骨佛事送至塔所
請入塔佛事。入畢知事封塔。維那擧大悲呪。
回向云上來諷經功徳。奉爲圓寂某上座
入塔之次莊嚴報地。十方云云
知客平擧
楞嚴呪。郷人諷經回向並同
勅修百丈清規卷第六終




勅修百丈清規卷第七
 大智壽聖禪寺住持臣僧
徳煇奉    勅重編
大龍翔集慶寺住持臣僧
大訴奉    勅校正 
  ◎板帳式
今具估唱亡僧某甲稱呼衣鉢鈔收支下項
  一收鈔一千貫文係唱衣鈔收到。或別有
收鈔名目。逐一列寫
  支鈔九十一貫文係板帳
支行
開具内一十五貫文
回龕
  三貫文回祭三貫文設粥
一貫文龕前燈油十貫文筆紙造單
幡花雪柳
一貫文淨髮二貫伍伯文移龕擡亡
伍伯文燒浴湯二貫文浴亡
一貫文直靈上
粥飯
伍伯文庫司客頭
報造祭
伍伯文釘掛祭筵伍伯文管計出
椀楪
伍伯文庫子出
給造祭
伍伯文監廚造食
伍伯文庫司茶頭
上茶湯
伍伯文參頭差
撥行者
二貫文堂司行
者報衆
伍伯文監作差
又力
伍伯文方丈聽叫
捧香合
十貫文行堂諷經
一貫文貼堂司行
者鳴廊板
二貫文四寮茶
頭供應
一十伍貫文舁龕一貫文打鈸
三貫文鼓樂三貫文扛香卓
幡燈六人
伍伯文俵雪柳
柴枝
一貫文化亡
三貫文方丈一行
人僕送喪
一貫文四寮人力
扛橙卓
伍伯文貼堂司行
者呈衣
伍伯文堂司行
者唱衣
伍伯文貼供頭遞
唱衣標
伍伯文供頭收衣
伍伯文唱食
者撮鬮
伍伯文收骨
一貫文擡灰函一貫文直塔共支行
支鈔二伯七十貫文係板帳支行外三七抽分
歸常住。計上件支行
支鈔一伯三十伍貫文佛事錢
開具内二十貫秉炬
  一十貫貼秉炬
佛事
四十貫鎖龕起龕
起骨入塔
二十貫貼上四
項佛事
三十貫維那山頭佛事
知客侍者把帳
一十伍貫貼上三
項佛事
共支行
  支鈔一十伍貫文首座主喪。都寺押喪。維那主
磬。各伍貫文。計上件支行
支鈔九貫文知客擧經侍者捧香。合各三貫。聖僧侍者
收唱衣錢二貫。直歳度火把一貫計上件

支鈔一十伍貫文方丈兩序堂司行者。抄剳估衣造單
三次次點心方丈雙分。計上件支行
支鈔二十貫文方丈兩序僉單。方丈
雙分。計上件支行
支鈔四伯四十四貫伍伯文係俵衆經錢觀音大士
聖僧方丈雙分。僧衆
約四百員。各一貫文。堂司行者隨僧嚫在假
并暫到。約七十九人半分。各伍伯文。共支行
除支外見管鈔伍伯文收堂司
公用
右具如前
  年 月 日堂司行者 某 具
把帳 侍者 某押 知客 某押
  直歳知殿
典座知浴
副寺藏主
維那藏主
副寺書記
監寺首座
都寺首座 某押兩序
並同
住持
  板帳之設。蓋古者凡立成式必書諸板。示
不可移易也。故叢林亡僧有板帳焉。凡僧
亡以其所有衣物。對衆估唱懲貪積也。估
唱得錢必照板帳。支用外其錢作三七。抽
分歸常住百貫抽三十貫。不
滿百貫則不抽分
餘則均俵僧衆。
經資一伯則佛事一貫。方丈倍之。以一千
貫爲率條列于前。約其成式多則増而上
之。少則降而殺之。臨時又量衆。隨宜以斟
酌之或勤舊有田地米穀房舍床榻卓橙當盡歸常住。
仍量唱衣錢寡多。則排日俵嚫諷經看經添奠
茶湯轉龕
骨等佛事
大衆章終
  節臘章第八
僧不序齒而序臘以別俗也。西域三時以一
時爲安居。出入有禁止。凡禪誦行坐依受戒
先後爲次。而制以九旬策勳于道。以三旬營
資身之具。使内外均養身心倶安也。剋期進
修不捨寸陰。護惜生命行兼慈忍。旨哉聖訓
萬世永遵。而五竺地廣暑寒霖潦氣候之弗
齊。故結制有以四月五月十二月。然皆始以
十六日。所謂雨安居者。因地隨時惟適之安。
或曰坐夏或曰坐臘。戒臘之義始此。如言驗
蝋人氷以坐臘之人。驗其行猶氷潔。或謂埋
蝋人於地。以驗所修之成虧者。類淫巫俚語
庸非相傳之訛耶。且吾所修證聖不能窺。豈
外物可測其進退哉。今禪林結制以四月望。
解以七月望者 若先一日講行禮儀而期内
得專志於道故略繁文。亦隨方毘尼。或議不
如法而不知其得法外意也。中土以冬爲一
陽之始。歳爲四序之端。物時維新人情胥慶。
禮貴同俗化在隨宜故。以結解冬年爲四大
節。周旋規矩。聳觀龍象之筵。主賓唱酬。兼聞
獅子之吼。禮文秩猗歟盛哉
  夏前出草單
叢林以三月初一日。出草單。見後方丈止掛
搭。堂司依戒臘牌寫僧數。令行者先呈首座。
次呈住持。兩序掛僧堂前。備卓子列筆硯于
下。凡三日皆齋後出。或有差誤請自改正。蓋
防初上床暦。一時恐有錯亂。又衆多或致漏
落。將寫圖帳故先具草單。各當自看本名戒
次高下。近來好爭作閙者。往往恃強挾私。爭
較名字。是非互相塗抹。喧譁撓衆犯者合擯。
果有冐名越戒者。惟當詳禀。維那首座。覆住
持處置
  草單式戒次朱書
名字墨書
  清衆戒臘 威音王戒 陳如尊者
 堂頭和尚 至元幾戒 元貞幾戒
 某甲上座 某甲上座 大徳幾戒
 至大幾戒 某甲上座 某甲上座
右具如前。恐有差誤請自改正。伏幸衆悉
 今月 日 堂司 某 具
  新掛搭人點入寮茶
新掛搭人入寮後。照列納陪寮錢若干。候寮
元輪排。當在何日。掛點茶牌報衆。書云今晨
齋退
某甲上座某甲上座列寫
或三人六人九人爲度
須各備小香合具威儀。預
列衆寮前右邊立候衆下堂。茶頭即鳴寮前
板。衆至揖迎歸位立定。點茶人列一行問訊。
揖坐坐畢。分進中爐上下間爐前。燒香人多
不過九人。則三三進前退歩。轉身須相照顧詳
緩。列一行問訊仍分進爐前問訊退。仍一行
列問訊而立。謂之揖香。鳴寮内小板二下。行
茶遍。瓶須從穿堂入。仍如前進前問訊復退
作一行。問訊謂之揖茶。鳴小板一下收盞衆
起立定。寮元出爐前對點茶人代衆謝茶。衆
人就位同時合掌謝畢。寮元復位。點茶人復
一行列問訊。再各分進鑪前問訊。謂之謝衆
臨。仍退作一行問訊。鳴寮前板三下。大衆
和南而散。寮元隨令茶頭請點茶人獻茶。候
點入寮茶畢寮元逐日衣戒具名點戒
臘茶。行體並同前
出圖帳 草單已定。堂司依戒臘寫楞嚴圖
念誦巡堂圖被位圖鉢位圖式前後
互見
戒臘牌。惟
鉢位圖當分十六板餘隨僧堂
大小不拘
除單寮西堂首座
勤舊。排板頭外。其餘並依戒臘。舊以送蒙堂
者排副鉢。後因爭兢不排。悉依戒次具草本。
呈首座。次呈住持看定方寫諸圖。正本再呈。
惟鉢位圖遍呈單。寮浴佛日並鋪大殿前。被鉢位圖
叉當預出。書小榜報衆云。粥罷排被鉢位
伏幸 悉衆今
月日堂司某白
貼僧堂前後門
  衆寮結解特爲衆湯附建散
楞嚴
四月初待衆詣方丈謝掛搭罷。堂司圖帳已
定。寮元依戒排經櫃圖。茶湯問訊圖。清衆戒
臘牌。入寮資次牌淨髮牌。夏中行茶湯瓶盞
兄弟結縁
隨意書名
圖成大衆和南時倶出於穿堂。十
二日午後堂司行者覆住持兩序。諸寮掛諷
經牌報衆寮元洒掃衆寮預具状見後。貼寮
前下間。請合寮尊衆。特爲湯鋪設照牌。觀音
前設供養。上下間排香爐燭臺。預煎湯寮元
親送方丈。令茶頭分送諸寮。倶畢鳴寮内小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板。先講小座湯亦設照牌。特爲寮主副寮楞
嚴頭行瓶盞人。請寮長光伴揖坐。燒香揖香
歸位坐行湯畢。方鳴寮前板。寮長大衆入座。
請維那侍者。光伴與寮元分手位。寮長對面
位。大衆依戒四案位。寮主副寮分案行禮。皆
巡問訊。入座揖坐燒香揖香。鳴寮内板二下。
行湯遍揖湯。又鳴板一下收盞畢寮長進爐
前謝湯畢。鳴寮前板三下退座。兩序入寮首
座都寺各燒香歸班位立。寮元於門外右立。
伺迎住持入燒香立定。寮元於西序班末後
立。出燒香禮拜楞嚴頭擧呪。回向畢。寮元送
住持出。七月十二日禮同
  状守寮比丘 某 右某啓取今晩就寮煎湯
一中特爲 合寮尊衆聊旌 某制之儀伏
望 衆慈同
光降謹状 今月 日守寮比丘 某 状
可漏子状請 合寮尊衆禪師 守寮比丘
某謹状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楞嚴會
四月十三日啓建。堂司預照大衆戒臘寫圖
見後。浴佛日諸圖帳倶同出鋪殿前。請書記
製疏語。維那先期擇有音聲者爲楞嚴頭。引
詣方丈庫司問訊。皆請點心。維那光伴至期
寫普回向偈偈見後乃眞
歇了禪師製
貼殿内左右柱上。有處
見成刻碑則掛牌。堂司行者隔宿報衆云來晨
粥罷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倶威儀詣大殿
啓建楞嚴會諷經
就掛諸寮諷經牌。次日粥罷。
候殿上排辦畢。覆兩序次覆住持。自衆寮前
鳴板。起巡廊鳴遍。鳴方丈板。住持出。鳴庫堂
前大板三下。鳴大鍾僧堂鍾殿鍾。住持至佛
前燒香上茶湯畢歸位行者鳴鈸。維那揖住
持兩序出班燒香大衆無拜此舊規所載近時有。謂大
衆同展三拜。住持跪爐。並與聖
節佛誕禮同。不知何所祖述。原夫大衆拜與住持跪爐。宣
疏者以祝聖壽報佛恩。當嚴其禮以示特重。楞嚴會乃祈
保安居。於禮可殺。
不若從舊爲允
白佛宣疏畢。楞嚴頭唱。楞嚴
衆和畢。仍作梵音。*唱念經首序引畢。方擧
呪。呪畢唱摩訶。衆和畢。維那回向云上來諷經
功徳。回
向眞如實際莊嚴無上佛果菩提。四恩總報三有
齊資。法界有清同圓種智。十方三世一切云云
毎日粥
罷少歇。伺衆更衣。堂司行者覆兩序。次覆住
持。然後巡廊鳴板各三下遍。住持出則鳴大
板三下。不出則不鳴。鳴僧堂鐘殿鐘不鳴大
鐘。集衆諷呪畢。楞嚴頭擧普回向偈。大衆同
聲念。如遇旦望則祝聖壽。係維那回向至
七月十三日。滿散禮同。但楞嚴頭唱
念呪尾之末章維那回向而散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普上來現前比丘衆 諷誦楞嚴祕密呪
回向護法衆龍天 土地伽藍諸聖造
三塗八難倶離苦 四恩三有盡沾恩
國界安寧兵革銷 風調雨順民康樂
一衆熏修希勝進 十地頓超無難事
山門鎭靜絶非虞 檀信歸依僧福慧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
疏語啓建金由淬礪之精其鋒莫挫。鏡假錬磨
之瑩則照不昏。故 先聖顯抑揚之機 爲
衆生破微細之惑。摩登慶喜 妙協冥權 世
尊文殊特彰化軌 闡一代教觀則有觀有教
 示密因修證而無證無修 明眞見而息諸
塵。空花無蒂 居正定以制群動。止水不波。
顧末裔之何知。誦 遺言而自警。伏願促恒
河沙劫爲一念。無間長期。會十方刹土以同
居。咸成 正覺 滿散睠此林園宛爾 祇桓
精舍 現前海衆儼然 一會靈山 括大千
於微塵 融三際於當念。屬休夏之自恣。無
犯無持。總萬象以交參。孰凡孰聖。人人妙覺。
刹刹毘盧 示現千百億身 超越五十七位。
以指喩指之非指。指亦倶亡。似空藏空而合
空。空寧可餉 爲憐幼穉 特奬愚蒙。遵
遺教以受持。頼 安居之無障。伏願奢摩寂
靜具足諸塵勞門 大用繁興等入首楞嚴定
  戒臘牌
堂司侍司衆寮預依戒臘寫造。至十四日午
後。堂司牌列僧堂前上間。侍司牌列法堂下
間。衆寮牌列寮内。各備香几爐燭供養。大衆
各炷香展拜畢。仍各收牌掛起
  方丈小座湯
四節講行按古有三座湯。第一座分二出。特
爲東堂西堂請首座。光伴第二座分四出。頭
首一出。知事二出西序勤舊三出。東序勤舊
四出。西堂光伴第三座位。多分六出。本山辦
事。諸方辦事。隨職高下分坐。職同者次之。首
座光伴侍司預備草圖。呈方丈議定。至日依
名書照牌。午後備卓袱。作一二三座。陳列寢
堂下間。東西堂前堂首座都寺係請客侍者。
各詣寮觸禮拜請云。堂頭和尚請今晩就寢
堂。特爲獻湯。餘頭首辦事名勝方丈客頭行
者請云。方丈和尚參前請就寢堂。特爲獻湯。
寢堂釘掛排位。秉燭裝香畢。客頭行者覆侍
者。次覆方丈鳴鼓。初座客集侍者揖引。至住
持前問訊依照牌入位立定。燒香侍者請客
侍者分往特爲人前。巡問訊揖坐已。復位並
立。燒香侍者進前燒香。仍歸位。與請客侍者
同時轉身分巡問訊揖香。候鳴板二下行湯
遍。仍巡揖湯畢。燒香侍者進燒光伴香。鳴板
一下收盞鳴鼓五下退座。三座行禮並同。叢
林以茶湯爲盛禮。近來多因爭位次高下。遂
寢不講。住持當力行之。江湖老成當力從臾
之。庶將來知所矜式云
  小第主 第主 第主 三 五
座一   二   三
圖座伴 座伴 座伴 四 六
  四節土地堂念誦
凡遇節。先一日午後土地堂嚴設供養。排香
燭臺凡爐瓶。堂司行者報衆掛念誦牌。巡廊
鳴板與三八同。衆集相對雁立。住持先祖堂。
次大殿炷香三拜。鳴大板三下。鳴大鍾。住持
大衆俛首合掌爲迎住持。
侍者隨後。只當叉手而過
燒香歸位。行者鳴鈸
維那出揖班上香畢。念誦回向見後
 四節念誦回
  切以。薫風扇野。炎帝司方。當法王禁足之辰
乃釋子護生之日。恭裒大衆肅詣靈祠。誦持
萬徳洪名。回向合堂眞宰。所祈加護得遂安
居。仰憑大衆念云云
切以。金風扇野白帝司方。當覺皇解制之辰
是法歳周圓之日。九旬無難一衆咸安。誦持
萬徳洪名。仰答合堂眞宰。仰憑大衆念云云
切以。時臨亞歳節屆書雲。當一陽來復之辰
乃萬彙發生之始。恭裒大衆肅詣靈祠。誦持
萬徳洪名。回向合堂眞宰。仰憑大衆念云云
切以。化工密運歳暦云周。咸忻四序之安。將
啓三陽之慶。恭裒大衆肅詣靈祠。誦持萬
徳洪名。回向合堂眞宰。仰憑大衆念云云
上來念誦功徳回。向當山土地列位護伽藍神
合堂眞宰。所冀。神功協賛。發揮有利之勛。
梵苑超隆。永錫無私之慶。再勞尊衆念十方
三世一切云云四節並同
  庫司四節特爲首座大衆湯
念誦罷。就僧堂講禮。都寺預於齋退具湯榜
見後。即令客頭行者備柈袱爐燭。詣前堂首
座前。挿香觸禮一拜。禀云今晩就雲堂。特爲首
座大衆點湯。伏望慈
悲特垂
光降
以榜呈納首座。隨令本寮茶頭遞付供
頭。貼僧堂前下間。庫司客頭隨覆云拜請湯罷
就座藥石
都寺懷香詣方丈。觸禮一拜請云今晩就雲堂特
爲首座大衆點
湯。伏望和尚
慈悲特垂降重
仍分付客頭。請勤舊蒙堂諸寮。各
掛點湯牌。逐一請已。僧堂前列照牌。設首座
與住持對面位。上下間安大衆位。差行者專
直特爲人。念誦畢。即鳴齋鼓一通。大衆歸鉢
位。頭首一班齊歸前板。都寺隨入揖首座離
位。却揖以次頭首進板首。隨送首座歸位。從
聖僧後。右出堂外。迎住持入堂。供頭緩鳴堂
前鍾七下。送住持入位。仍往首座前揖坐。仍
如前出從首座板。起巡堂一匝。外堂上下間。
歸堂中立問訊衆坐。進前燒香次上下間外
堂歸香合安元處。即往特爲人前問訊。右出
住持前問訊。仍巡問訊一匝。及外堂歸堂中
問訊側立。鳴堂前鍾二下。先進特爲人與住
持湯。次行大衆湯遍瓶出。往特爲人前問訊。
右出聖僧前。大展三拜。仍巡堂一匝。出外堂
巡畢。引全班入住持前行禮。初展云此日粗湯
特沐慈悲
降重。下情不
勝感激之至
再展云即日時令謹時恭惟。堂
頭和尚尊候起居多福
退觸禮
三拜畢。轉身引從聖僧後轉。右出堂前排立。
首座隨出對觸禮一拜謝湯。復從上間入特
爲位。都寺復歸中燒香爲藥
石故
而退。堂司行者喝
請大衆
下鉢
行者進住持特爲人卓。大衆展鉢
不下鉢庫
司備碗楪
行藥石食畢鳴鼓三下退座。方丈預
出免人事榜云某節並就來日法堂上人事例免到
方丈伏希衆悉 住山某 咨白
僧堂上間。不鳴放參鍾各郷曲依所出
榜詣各處團拜
四節並同。
惟冬節湯罷行糍果。方行藥石
  湯庫司今晩就雲堂點湯一中。特爲首座大衆。
聊旌某節之儀。伏望衆慈同垂光降
今月 日庫司比丘某等敬白
  結制禮儀
至日五更兩序大小勤舊。江湖辦事郷曲法
眷小師。皆當詣方丈挿香展禮。若見僧堂前
出免人事榜。則不必往。侍者覆方丈令行者
報衆掛上堂牌。粥罷。住持説法畢。詳白行禮
始末云下座先與西堂人事觸禮一拜。次與知事人事兩
展三禮。次與首座大衆人事兩展三禮。知事先
歸庫司。首座領大衆詣庫司。人事觸禮三拜。首座歸僧堂
前上間。後堂領大衆歸僧堂下間。與首座人事觸禮三拜
畢。依念誦圖立。首座領衆巡入堂内立定。首座離位聖僧
前燒香大展三拜。巡堂一匝歸位。行者喝云。首座禮謝大
衆觸禮三拜。次知事入堂燒香大展三拜。巡堂一匝。至聖
僧板頭排立。行者喝云。知事禮觸大衆觸禮三拜不出堂。
住持入堂燒香大展三拜。巡堂一匝歸位。行者喝云。堂頭
和尚與大衆人事普觸禮三拜。又喝云。大衆普同作禮觸
禮三拜。次
第巡寮
下座行者即進香燭臺几爐瓶。作一
字排列畢。西堂進前人事。次知事進挿香。初
展云此際安居獲奉巾瓶。惟
仗法力資持願無難事
再展云即日孟夏謹時恭。
惟堂頭和尚尊候
起居
多福
退觸禮三拜。住持答一拜。次首座領衆挿
香。勤舊諸寮皆隨後。次第挿香。展禮致詞並
與前同。衆退住持趺座侍者小師挿香展拜。
次參頭領衆行者挿香禮。拜。次作頭領老郎
諸直廳轎番人僕等參拜。首座領衆。詣庫司。
人事觸禮三拜。後堂首座領衆。歸僧堂前下
間。立定。前堂首座居上間。堂司行者喝云
與首座
人事
對觸禮三拜畢。依念誦圖立。首座領衆。
巡入堂内歸位立。侍者暫到巡半堂。侍者於
聖僧龕後立。暫到向侍者立定。首座離位進
聖僧前燒香。大展三拜。巡堂一匝。復位喝云。
首座禮謝大衆。對觸禮三拜畢。知事入燒香
展拜巡堂畢排立聖僧板頭。喝云知事禮
謝大衆
對觸
禮三拜畢不出堂。住持入堂燒香展拜巡堂歸
小師輩必當迴避從後門
出。侯講禮畢復位喫茶
喝云堂頭和尚與
大衆人事
普觸禮
三拜。喝云大衆普
同作禮
觸禮三拜舊規載。知事出堂後往
持入堂。則不曾答得知
事禮。蓋禮無不答者。近希叟和尚
一山和尚皆如此講行。識者是之
知事退身出堂外。
侍者暫到隨後出。大衆就坐。侍者歸中問訊
揖坐。進中鑪上下間至外堂燒香。香合安元
處。退身當中問訊。上下間外堂問訊了歸中
立。鳴鐘二下。行茶遍瓶出復如前問訊中立。
鳴鐘一下收盞。鳴鐘三下。出堂衆散。住持次
第巡寮。各寮嚴設坐椅香几。於門外候住
持。從東廊第一寮巡。起至各寮香几前。寮主
同衆。挿香云此日禮當拜
賀返沐降重
畣香云適辱禮賀
專此致謝
送住
持數歩。復側立香几之右。合掌問訊待衆行
盡。就隨其末次第巡過。各寮人隨後接巡。至
法堂上。住持於香几内中立。大衆三人一引
問訊而過。巡至本寮香几之側。各各依次合
掌立定。一一巡遍而散。四節並同
  四節秉拂
住持小參時白云來晨齋退。煩都寺維那侍者。齎牌
拂詣首座。各處拜請。來晩爲衆秉
次日齋退燒香。侍者即令客頭行者携主
杖牌拂人僕捧柈袱爐燭約都寺維那。同詣
各頭首寮。炷香觸禮一拜。禀云方丈和尚慈旨。
令某等謹齎牌
拂。專此拜請。
今晩爲衆秉佛
一一請已。首座約同受請頭首。帶
行者將牌拂主丈。隨詣方丈禀辭。住持當力
勸勉送出。首座轉身就禀云尊命既嚴不容辭却。
敢借法座。伏望慈。
悲。古來秉拂多別設座。
今習爲常。後昆無聞
次就燒香侍者處。借法
鼓。秉拂人令茶頭行者。請聖僧侍者禪客。燒
香獻茶畢云今晩秉拂。輒煩侍
者燒香禪客問話
復令行者僧堂前
掛秉拂牌。方丈請秉拂人藥石。免赴當送往。
堂司行者排辦法座左手敷罘罳。設住持位。
昏鍾鳴時。行者覆秉拂人。次覆住持鳴鼓一
通衆集。小參禮同。住持出徑歸位立定。都寺
維那侍者同往秉拂人前問訊。秉拂人往住
持前問訊。次知事前問訊。巡至班末。次至同
班前問訊。亦巡至班末即擧手與大衆普同
問訊。登座坐定。秉拂侍者同方丈侍者出座
下問訊。兩序西堂次第問訊。住持問訊秉拂
人當起身仍就座云侍者請堂頭
和尚趺坐
秉拂侍者至住
持前問訊。轉身登座燒香。提坐具問訊。叉手
側立。秉拂人索語問答了。提綱叙謝方丈及
兩序勤舊諸寮大衆畢。擧方丈小參公案。或
拈或頌畢下座。住持前問訊復元位。以次秉
拂人並如前禮。秉拂罷。方丈客頭唱請湯果。
如小參時。秉拂人即懷香。同詣方丈拜謝。就
坐湯果。次日方丈請茶。如都寺辦齋併請茶。
半齋點心。別日上堂叙謝管待。或請立班西
堂在第二夜秉拂。住持小參時小委曲勸請
擧揚。隨意拈頌公案。遞相激揚此道。近時叙
謝循襲繁贅。使人厭聽取誚識者。蓋秉拂以
法爲施。苟徇時儀但總標名。或略提過足矣
  方丈四節特爲首座大衆茶
至日粥罷請客侍者寫茶榜見後。備柈袱鑪
燭詣寮炷香。觸禮請云堂頭和尚今晨齋退。就雲
堂點茶。特爲伏望降重
以榜呈納貼僧堂前上間。客頭行者請以次
頭首諸寮。及請知事。光伴掛點茶牌。長板鳴。
請客侍者入堂聖僧前燒香一炷。大展三拜。
巡堂一匝。至中問訊而退。謂之巡堂請茶。堂
前排特爲照牌。首座與住持對面。上首知事
與住持分手位。維那次之。以次知事與受特
爲人分手位。鳴鼓集衆。燒香侍者行禮並與
庫司
特爲湯
禮同
首座至住持前謝茶。兩展三禮。初展云。
茲者特蒙煎點。下
情不勝感激之至
再展云即日時令謹時恭惟。堂
頭和尚尊候起居多福
退觸
禮三拜住持毎一展。則約止之。至觸禮則答
一拜。首座轉身從聖僧後右出。住持略送復
位。侍者燒光伴香。鳴鍾收盞鳴鼓退座。亦同
前。首座先往法堂。候住持拜謝。免則問訊
  榜堂頭和尚今晨齋退就雲堂點茶一中特爲
首座大衆聊旌某節之儀仍請
諸知事同垂 光
今月 日侍司 某敬白
  庫司四節特爲首座大衆茶
遇節之次日粥罷。庫司具茶榜與湯
請茶報衆
掛牌。長板鳴入常請茶。與侍者同。齋退排照
牌。設位鳴鼓集衆。揖坐揖香揖茶巡堂問訊。
住持前行禮致詞。並同湯禮
前堂四節特爲後堂大衆茶
遇節之第三日。首座具茶状見後詣後堂首
座寮及詣方丈。請茶講行禮儀。次第並與庫
司。特爲茶同。但添設知事位次
  茶前堂首座比丘某 右某啓取今晨齋退就
雲堂點茶一中特爲 後堂首座大衆聊旌
 某節之儀仍請 諸知事同垂 光伴
今月 日具位某状
可漏子 状請 後堂首座大衆 具位
謹封
  旦望巡堂茶
住持上堂説法竟。白云下座巡
喫茶
大衆至僧堂前
依念誦圖立。次第巡入堂内。暫到與侍者隨
衆巡。至聖僧龕後。暫到向龕與侍者對面而
立。大衆巡遍立定鳴堂前鍾七下。住持入堂
燒香巡堂一匝歸位。知事堂排列聖僧前問
訊。轉身住持前問訊。從首座板起巡堂一匝。
暫到及侍者隨知事後出。燒香侍者就居中
問訊揖坐。俟衆坐定。進前燒香及上下堂外
堂。先下間。次上間香合安元處爐前逐一問
訊揖香畢。歸元位。鳴鐘二下。行茶瓶出復如
前問訊。揖茶而退。鳴鐘一下收盞。鳴鍾三下。
住持出堂。首座大衆次第而出。或迫他縁。或
住持暫不赴衆則粥罷。就座喫茶。侍者行禮
同前
  方丈點行堂茶
節臘僧堂茶罷。侍者同客頭至行堂點茶。客
頭預報參頭掛點茶牌報衆。燒湯出盞請典
座光伴。方丈預送茶。侍者至庫司。典座接入。
參頭堂主領衆行者門迎。侍者居主位代住
持也。典座右位侍者出中燒香一炷。復位以
手揖衆坐。喫茶畢典座送出。參頭堂主門送。
即詣方丈謝茶
  庫司頭首典行堂茶
庫司候方丈點茶罷。知事詣行堂。點茶知事
居主位。典座分手行禮與方丈侍者同。送出
門喝云參頭大衆詣
庫司謝茶
庫司客頭報云知事傳語
免謝茶
頭首
候點僧堂茶見兩
序章
罷。令堂司行者報參頭掛牌
報衆。請典座光伴行禮與庫司同出門
喝謝喝免亦同
  月分須知
正月 初一日有處。四孟月大衆行道諷經
祈保。次具門状。官員檀越諸山賀歳。十七日
 百丈忌
二月 初一日僧堂内閉爐。或山寺高寒母
拘。十五日 佛涅槃
三月 初一日堂司出草單。清明日祖堂諸
祖塔諸檀越祠庫司。預報洒掃嚴備供養。集
衆諷經。此月出榜禁約山林茶筍
四月 初一日鎖旦過。初四五間
告香普説初八日
佛誕浴佛。庫司
預造黒飯。方丈請大衆。夏前點心。十三日建
楞嚴會。十五日結制候天氣僧堂内
下暖簾上涼簾
五月 端午日早晨知事僧堂内燒香點菖蒲
茶。住持上堂次第建青苗會。堂司預出諸寮
經誦經單。直歳點檢諸處整漏。疏浚溝
渠。方丈詣諸寮諸庵塔。各作一日點茶温存。
僧堂内掛帳
六月 初一日隆暑首座免鳴坐禪板。入伏堂
司提調晒薦。炭頭或庫司打炭團
七月 初旬堂司預出盂蘭盆會諸寮看誦經
單。預率衆財。辦斛食供養。十三日散楞嚴會。
十五日解制。當晩設盂蘭盆會。諷經施食
八月 初一日開旦過。知客預晒寮内薦席。
此月修補本色衲子未遽起單。僧堂收帳
九月 初一日首座復鳴坐禪板。堂司提調
糊僧堂窓。下涼簾上暖簾。重陽日早晨知事
燒香點茱萸茶。住持上堂許方來相看
十月 初一日開爐方丈大相看
初五日
達磨忌
十一月 二十二日 帝師忌。冬至庫司預
辦糍果。此月或進退職事。或在歳節。方丈請
大衆冬前點心
十二月 初八日 佛成道庫司預造紅糟。
歳終結呈諸色簿書
節臘章
勅修百丈清規卷第七




勅修百丈清規卷第八
 大智壽聖禪寺住持臣僧
徳煇奉    勅重編
大龍翔集慶寺住持臣僧
大訴奉    勅校正 
  ◎法器章第九
上古之世有化而無教。化不足而禮樂作焉。
撃壤之歌不如九成之奏。窪樽之飮不若五
齊之醇。然文生於質貴乎本也。吾天竺聖人
最初示化。謂人人妙覺本無凡聖。物物全眞
寧有淨穢。無假修證不渉功用。而昧者茫然
自失。若聾瞽焉。於是隨機設教撃犍椎。以集
衆演之爲三藏。修之爲禪定。迄于四十九年
而化儀終矣。梵語犍椎凡瓦木銅鐵之有聲
者。若鍾磬鐃鼓椎板螺唄。叢林至今倣其制
而用之。于以警昏怠。肅教令導幽滯而和神
人也。若夫大定常應大用常寂。聞非有聞覺
亦非覺。以考以撃玄風載揚。無思無爲化日
自永。雍雍乎仁壽之域。清泰之都矣
  鍾
大鍾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撃則破長夜警睡
眠。慕撃則覺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緩揚聲欲
長。凡三通各三十六下。總一百八下。起止三
下稍緊。鳴鍾行者想念偈云願此鍾聲超法界。鐵
圍幽暗悉皆聞。聞塵
清淨證圓通。一
切衆生成正覺
仍稱觀世音菩薩名號。隨號扣
撃其利甚大。遇
聖節看經上殿下殿。三八念誦佛誕成道涅
槃。建散楞嚴會諷經齋粥過堂人定時。各一
十八下。如接送官員住持尊宿。不以數限。庫
司主之 僧堂鍾。凡集衆則撃之。遇住持毎
赴衆入堂時鳴七下。齋粥下堂時放參時。旦
望巡堂喫茶下床時。各三下住持或不赴堂。
或在假則不鳴
前念誦時念佛一聲。輕鳴一下。末疊一下。堂
司主之 殿鐘。住持朝*慕行香時鳴七下。凡
集衆生殿。必與僧堂鐘相應接撃之。知殿主

  感通傳云。拘留孫佛於乾竺修多羅院。造
青石鍾。於日出時有諸化佛與日倶出。密
説顯演十二部經。聞法證聖不可勝數。増
一阿含經云。若打鍾時一切惡道諸苦並
皆停止。又金陵志云。民有暴死入冥司。見
有五木縲械者。告之曰。吾南唐先主也。以
宋齊丘之誤殺和州降者致此。毎聞鍾聲
暫息吾苦。仗汝歸白嗣君。爲吾造鐘。民還
具聞後主。因造大鐘於清涼。寺鐫曰薦烈
祖孝高皇帝脱幽出厄
  版
大版齋粥二時長撃三通。木魚後三下疊疊
撃之。謂之長版。念誦楞嚴會儆戒火燭。各鳴
三下。報更則隨更次第撃之。方丈庫司首座
寮及諸寮。各有小版。開靜時皆長撃之。報衆
時各鳴二下。衆寮内外各有版。外版毎日大
衆問訊時三下。坐禪坐參時各三下。候衆歸
堂次第鳴之。點茶湯時長撃之。内版掛搭歸
寮時三下。茶湯行盞二下。收盞一下。退座三
下。小座湯長撃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1151 1152 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