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
二謂行入。理入者。深信衆生不異眞性不一
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
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
二。金剛心地堅住不移寂靜無爲無有分別。
是名理入。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於所
有處靜念無求。風鼓不動猶如大地。捐離心
我救度衆生。無生無相不取不捨。菩薩心無
出入。無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爲入。菩薩如
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虚棄。何以
故。不無之法具足功徳。非心非影法爾清淨。
又云。佛言。從闡提心乃至如來。如來實相住
五等位。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眞如種子爲妄
所翳。捨離妄心淨心清白。知諸境界意言分
別。二者思位。思者觀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
分別隨意顯現。所見境界非我本識。知此本
識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三者修位。修者
常起能起所起同時故。先以智導排諸障難。
出離蓋纒。四者行位。行者離諸行地心無取
捨。極淨根利不動心。如決定實性大般涅槃
唯性空大。五者捨位。捨者不住性空正智流
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虚心不
證。心無邊際不見處所是至如來。善男子。五
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衆生從其本處。如上
經論所言諸佛菩薩四加行位唯識五位等。
皆從一心分其深淺。從本起末似現初心。因
末顯本復歸元地。所以經云。五位一覺從本
利入。若化衆生從其本處。如上諸位但是一
心。因智有淺深。證分初後。於行布中似有階
降。如愨疏云。首楞嚴經。於一念上立六十位。
如珠中影像物類雖多。珠全是一。一中含衆
像。衆像還入一珠中。如六十位中。一一位含
六十位。且如位位全是心證。一心能生多心。
多心還入一心。心心互含有何障礙
宗鏡録卷第八十七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八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證唯識理而登佛果。從初資糧位至究竟
位。具幾智而得成就 答。唯一無分別智。約
初後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謂尋思等智即
是道因。二無分別智。即是道正體。三無分別
後智。即是出觀智。謂道果 問。此三智行相
如何 答。攝論云。無分別智自性應知離五
種相。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
滅想受定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於眞實
義離異分別故。此智若由離思惟故名無分
別智。熟眠放逸狂醉同離思惟。應得此智。若
由過覺觀地故。名無分別智。從二定以上已
過覺觀。應得此智。若依此二義凡夫應得此
智。是處能離心及心法。應説名無分別智。謂
想受滅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無分別智。此
則不成智。何以故。於滅定等位無心及心法
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鈍無
知。此智應鈍無知。若於眞實義由已分別顯
現。是分別應成無分別智。何以故此分別能
分別眞實義。謂此義眞實。若智離五相縁眞
實義起。若不異分別眞實義。謂此法眞實。但
縁眞實義。如眼識不以分別爲性。是名無分
別智。無分別智衆行中最爲上首。更以偈顯。
諸菩薩自性。五種相所離。無分別智性。於眞
無分別。菩薩以無分別智爲體。無分別智與
菩薩不異無分別智自性。即是菩薩自性。由
於眞無分別故。離五相得無分別名。又三智
總以喩顯頌曰。如五求受塵。如五正受塵。如
非五受塵。三智譬如是。釋曰。譬如人在眼等
五識中求覓五塵。或縁實或縁虚。意識與五
識相間起故。加行無分別智亦爾。或證一分
爲實。或不證爲虚。譬如人正在五識中得眞
實境無分別無言説。根本無分別智亦爾。得
眞實境無分別。無言説。譬如人在意識中但
縁先所受塵。名縁虚境。有分別有言説。無
分別後智亦爾。縁虚境有分別有言説。又偈
云。如人初開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閉目。
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眼。後得智亦爾。應知
如虚空。是無分別智。於中現色像。後得智亦
 問。此無分別智從何而成 答。了一切
名義無所有故。能成無分別智。攝論頌云。鬼
畜人天等。各隨其所應。一切意有異。故知義
不成。過去等及夢。并餘二影像。無有爲攀縁。
然彼攀縁成。釋曰。若義成於境。無無分別
智。此智若不有。佛果無可得。於一物中各
隨其意見有差別。是故應知義無所有故彼
等所取既不成就。若爾義無所有故。識應不
縁境而生。答。亦有識不縁境而生。如夢及過
去未來等。無實攀縁即自攀縁。如境像及定
境。謂自心爲境而攀縁。若義有自性爲境。則
無無分別智。此智若有。有佛果可得 問。於
宗鏡中最初信入有何位次 答。若圓信人
初有五品位。台教據法華經分別功徳品。依
圓教立五品位。第一品初發一念信解心。第
二品加讀誦。第三品加説法。第四品兼行六
度。第五品正行六度。從初品須依靜處建立
道場。於六時中行四三昧。懺六根罪修習
五悔。五悔者。一懺悔。破大惡業罪。二勸請。
破謗法罪。三隨喜。破嫉妬罪。四迴向。破諸有
罪。五發願。順空無相願。所得功徳不可限量。
譬算校計亦不能説。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
開觀門。一心三諦豁爾開明。如臨淨鏡遍了
諸色。一念心中圓解成就。不加功力任運分
明。正信堅固無能移動。此名深信隨喜心。即
初品弟子位也。分別功徳品云。若有聞佛壽
命長遠解其義趣。是人所得功徳無有限量。
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乃至若聞是經。而不毀
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爲深信解相。即初品文
也。以圓解觀心。修行五悔更加讀誦。善言妙
義。與心相會。如膏助火。是時心觀益明。名第
二品也。經云。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爲
頂戴如來。又以増品信心。修行五悔更加説
法。轉其内解導利前人。以曠濟故化功歸己。
心更一轉。倍勝於前。名第三品也。經云。若有
受持讀誦爲他人説。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
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衆僧。又
以増進心修行五悔。兼修六度。福徳力故倍
助觀心。更一重深進。名第四品也。經云。況
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六度。其徳最勝無量
無邊。譬如虚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
邊。是人功徳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
種智。又以此心修行五悔正修六度。自行化
他事理具足心觀無礙。轉勝於前不可比喩。
名第五品也。經云。又爲他人種種因縁。隨義
解説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
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
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
難。乃至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坐道樹下。始自初品終至初住。一
生可修一生可證。不待位登七地爾乃修習。
何假歡喜始入雙流。前教所以高其位者。方
便之説。圓教位下者。眞實之説。法華經云。
如此之事是我方便。諸佛亦然。今當爲汝説
最實事。即此意也。又約藏通別圓四教論位
高。以言優劣。如圓教圓修至十行中第二行。
便與別教妙覺位齊。若登三行。所有智斷。別
人不識其名。況知其法。大乘別教詮中道佛
性不空之理。尚此懸殊。何況藏通但空灰斷
之果。若從圓教第三行乃至十向十地等妙
二覺。所有智斷皆非境界。別教但知至十行
第二行中。只斷無明爲己家之極果。不知是
他家之下因。譬如構甎石爲基以金寶飾上。
豈如從基至頂悉累金剛。非唯高位有殊。亦
乃寶非寶別。乃至約斷惑門論斷不斷者。
別教但明斷不論不斷。圓具二義。若教道明
斷。證道不斷。例如小乘方便論斷證眞。不論
斷不斷。今亦如是。若不思議觀者内不見有
煩惱可斷。煩惱性不障菩提。菩提不障煩惱。
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故淨名云。佛爲増
上慢人説斷婬怒癡名爲解脱。無増上慢者
婬怒癡性即解脱。六根六塵而無限礙。只眼
中見色。亦眼中入三解脱門。華嚴明十眼乃
至六根。皆明於一塵中具十方三世諸佛八
相成道轉法輪度衆生。皆不斷而明了。又五
品位同小乘五停心觀。今五品以四弘誓願
四種三昧。以明五停心。四弘誓願明四種停
心。四種三昧明第五停心。四弘誓願者。一者
未度令度。二者未解令解。三者未安令安。四
者未滅令滅。四種三昧者。一常行。二常坐。
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且四弘誓願明四
種停心者。生死苦諦即是涅槃無二無別。此
即信事順理。信是道元功徳母。此是第一誓
願。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是初品信理停心。煩
惱即菩提無二無別。是爲未解集諦令解集
諦。是第二品讀誦解脱停心。即是大悲拔苦
興前兩誓願。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即是以無
悋之慈而爲説法。即第三品説法停心。未入
滅諦令入滅諦。即是兼行六度六度蔽此岸生
死。即第四停心。大慈與樂興此兩誓願。四種
三昧明第五停心者。此四三昧。皆修念佛破
障道罪。自有人數息覺觀不休。若念佛若稱
名。即破覺觀怗然心定。故經云。若有衆生多
於貪欲。常念觀音即便得離。破根本無明。又
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皆是念佛法門也。
即常行三昧諸佛停立。現前覩法界佛也。
常坐三昧者。繋縁法界一念法界而念佛也。
半行半坐三昧者。思惟諸佛實法。法華經云。
當成就四法爲諸佛護念。此語初心行人。若
人行道者。常好坐禪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名
大懺悔。非行非坐三昧者。行住坐臥語默等。
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若三藏中以事觀
縁事。謂數息不淨慈悲界分別念佛五停心
觀等。今圓教五品之位。以理觀縁理。生死即
涅槃。煩惱即菩提。生命是衆生之息命。涅
槃是法身之息命。雖不可數而可散動。明寂
對於數息也。煩惱是底下之穢惡。菩提是尊
極之淨理。對前顯後故。以文字解脱。對不
淨停心也。若大悲誓願拔因果苦者。若有我
所。尚不自出。況拔他苦。謂無我所故。所以發
慈悲心自拔拔他。若大慈誓願與因果樂者。
若於十二因縁起無明癡愛。尚自無樂。況與
他樂。今自無癡故。能與他樂耳。若小乘念
生身應佛相好。今念法身相好。事理永殊。乃
至藏教佛與圓教十信心位齊。以同除界内
四住煩惱故。十信雖與三藏佛同除界内煩
惱齊。而十信又圓伏界外根本無明。藏教尚
未識住地無明。云何稱伏。三藏佛位猶稱爲
劣。況二乘乎。所以云。同除四住。此處爲齊。
若伏無明三藏即劣。佛尚猶劣。二乘可知。今
略明圓信初入之位。其五十二位智斷行相。
廣在彼明。故知圓信頓修與漸證權機。功行
錬磨日劫相倍。入此宗鏡功徳無邊。是以祖
師云。即心是者疾。發心行者遲。故台教云。
大機扣佛譬忍辱草。圓應頓説譬出醍醐。又
頓教最初始入内凡。仍呼爲乳呼爲乳者。意
不在淡。以初故。本故。如牛新生血變爲乳。
純淨在身。犢子若嗽。牛即出乳佛亦如是始
坐道場。新成正覺無明等。血轉變爲明八。萬
法藏十。二部經具。在法身大機犢子先。感得
乳乳爲衆味之初。譬頓在衆教之首。故以華
嚴爲乳耳。如大涅槃經云。雪山有草。名曰
肥膩。牛若食者純得醍醐。無有青黄赤白黒
色。穀草因縁則有色味之異。是諸衆生。以明
無明業因縁故生於二相。若無明轉則變爲
明。一切諸法善不善等亦復如是。無有二相。
則法華一乘之教爲醍醐耳。華嚴論云。此華
嚴大意一乘正宗。但識滅時亡情塵頓絶。唯
眞智境一念則。五位齊明爲全將佛果以爲因
故。設凡夫住世百年。及以多劫而於自見。不
見須臾。可遷不見當成佛不。見已。成佛不見
現成佛。十住之位法既如是更。有何生不成
佛耶更有何生。而成正覺此華嚴經是本。法
界門一切。諸佛本住大宅一切佛子。究竟所歸
化身權乘。總居其外若有入者。一入全眞此
位中初。發心住菩薩見道住佛。知見入佛知
見直與如來同身心性智相。故頓印五位行
相總。在其中如持明鏡普。臨衆色此經法門
法合。如是所有歎説。應如是知。應如是信解
爲法界法門圓。無始終於一念。中歳月晦。明
重重無盡一毫之。内佛境衆生境色相。無邊
一成。一切成。一壞一切壞。又華嚴經。即以
普門法界普見法門。如來藏身三昧境因陀
羅網莊嚴法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一時同得。
爲一證一切證一斷一切斷故。即自身之内
有十方諸佛刹海莊嚴。佛身之内即自身之
境。重重隱現十方世界。法合如斯。猶如衆
流歸於大海。雖未入海潤性無差。若入大海
皆同鹹味。一切衆生亦復如是。迷之與悟雖
然有殊。本來佛海元本不出 問。眞如寂滅。
本無次第之殊。法界虚玄。豈有階降之別。云
何一眞體上。而分五位十地之名 答。若以
唯識眞性。則性融一切尚不指一。何況分多。
以解行證入之門。不無深淺。如太虚空本
無差異。嬰孩之時觀唯不遠。長大之後見則
無邊。非彼空之有短長。乃是眼之自明昧。又
如大摩尼寶。處礦雖淨。無良工巧治。焉能成
器。如蘇迷盧山。雖寶所集。無日輪迴照何
以出光。又如指畫虚空。是無數量之數量。猶
心量法界。乃非淺深之淺深。如華嚴論云。初
地菩薩。多百法明門。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
菩薩。多千法明門。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
權教實有分限。如前數法互相徹入。又如人
以指畫空作百千微塵數。復以手除之令盡。
然彼空中無有増減。以情量故見彼虚空數
有増減。此經亦爾。所有菩薩安立諸地。法
門増減亦復如是。爲成諸有情故使令進修。
若也一概皆平無心進也。凡夫無有策修之
心。發心修至不修。方知萬法無修也。而實教
菩薩一得一切得。爲稱法體中無前後故。猶
如帝網光影互相參徹相入無前後際也。亦
如百千寶鏡同臨妙像。一一鏡中影像相入
色像齊平。如佛果位中。諸菩薩爲從性起法
身根本智。爲十位之中創證心故。所有法門
境界皆悉依本。以體用通收皆悉徹故。還以
性齊即時齊故。更有餘不齊之法。爲不可也。
又云。十住以來菩薩所行。皆是助道非是正
位。故意欲明行所行者是爲助道。無住無行
任眞自體。名之爲正果故。若以初發心住以
法性無相根本智。不離無作用之體。行諸萬
行。菩薩與佛因果本來體齊。若簡佛果無作
無修。菩薩正加行已來。總名助道。以動寂
無礙。正助元來不異一法門也。眉目不可不簡。
體用圓寂正助全同。此即全別全同門。還以
重玄門思之可解。聞所未聞之法。聞之不疑。
全別全同境界難解。佛及凡夫各自別有。是
全別義。故二見恒存。若全同故便成滯寂。圓
融道理事理不礙。若也法門全分兩向。是凡
夫法。全合一體。是二乘法。但以理事自在。其
道在中。留心滅之此亦不可。以心存之此亦
不可。此助道行門與正智果徳無作之門體
合無二。事中軌則不可不分。以其體用不可
一向全別。以全同作全別。以全別作全同。不
可全別無全同。不可全同無全別。如迷此同
別二門即智不自在。又經云。智入三世悉
皆平等者。明智能隨俗言入三世。即俗體本
眞故言平等。以總別同異成壞門六相義該
括。即總而全別。即別而全總。即同而倶異。
即異而恒同。即成而倶壞。即壞而倶成。皆非
情繋一異倶不倶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生滅相
故。如是皆是如來理智體用依正悉自在故。
以自體無念力大智。照之可見。是以若上上
根人。頓了心空。入眞唯識性。現行餘習種子
倶亡。則何用更立地位。只爲中下之根。或有
縁信。或有正信。或有解悟。或有證悟。根機莫
等。見解不同。於妄功用中分其深淺。雖即明
知信入唯識心境倶空。以微細想念不盡。未
得全除。分分錬磨。於昇進中故有地位差別。
以根塵五陰微細難亡。若得識陰盡。方超地
位。了無所得究竟圓成。如淨瑠璃内含寶月。
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及諸大衆。汝等當
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
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爲咎。癡
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
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
頑妄想安立。當知虚空生汝心内。猶如片雲
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發
眞歸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殞。云何空中所有
國土。而不振裂。次消五陰之文。如經云。此
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
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消色陰
文云。佛告阿難。當知汝坐道場消落諸念。其
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
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
闇。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爲色陰區宇。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
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爲
其本。盡受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
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
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
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
此則名爲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
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
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虚明妄想以爲其
本。盡想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
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
已能成就。從凡身上歴菩薩六十聖位。得意
生身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
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
咸悟其語。此則名爲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
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
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
由。融通妄想以爲其本。盡行陰文云。佛告阿
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
夢想消滅寤寐恒一。覺明虚靜猶如晴空。無
復麁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
鑒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虚受照應。了罔陳
習。唯一精眞。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
方十二衆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
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爲浮根塵究
竟樞穴此則名爲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
元性。性久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爲澄
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衆生濁。觀其所由。
幽隱妄想以爲其本。盡識陰文云。佛告阿難。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
清擾動。同分生幾倐然墮裂。沈細綱紐補特
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絶。於涅槃天將大明
悟。如雞候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靜
無復馳逸。内内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
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
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祕。此則名
爲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消磨六門。
合開成就。見聞通隣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
與身心。如吠瑠璃内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
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虚無顛倒妄
想。以爲其本。乃至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
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
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内含寶月。如是乃超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
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
菩提。歸無所得 問。既論初心入道。何用廣
録上地行位 答。若論其道必有其果。若無
行位即是天魔外道。經論所説微細難知。台
教有六即之文。仁王具五忍之位。恐墮上慢
執解不修。皆是古聖所詮。不敢不録。非是叨
濫自立異端。唯望後賢願遵先製 問。佛地
功徳都具幾法成就圓滿 答。成就五法具
攝一切佛地功徳。故佛地論云。一清淨法界
者。一切如來眞實自體無始時來自性清淨。具
足種種過十方界極微塵數性相功徳。無生
無滅猶如虚空。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
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一
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淨聖智之所證。二
空無我所顯眞如。爲其自性。諸聖分證諸佛
圓證。二大圓鏡智者。能現生一切境界諸智
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任持一切佛地功徳。
窮未來際無有斷盡。三平等性智。謂觀自他
一切平等。建立佛地無住涅槃。四妙觀察智。
謂於一切境界差別常觀無礙。於大衆會能現
一切自在作用。斷一切疑雨大法雨。五成所
作智。謂能遍於一切世界。隨所應化成熟有
情。釋曰。清淨法界者。則無垢淨識眞如一心。
即此正宗凡聖共有。此一法界是四智之體。
四智則一體之用。以諸佛現證衆生不知。以
不知故。執爲八識之名。以現證故。能成四
智之相。若昧之則八識起執藏之號。七識得
染汚之名。六識起遍計之情。五識變根塵之
境。若了之。頼耶成圓鏡之體持功徳之門。末
那爲平等之原。一自他之性。第六起觀察之
妙。轉正法之輪。五識興所作之功。垂應化之
迹。斯則一心匪動識智自分。不轉其體但轉
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 問。於五法中。
一清淨法界者。即是自性清淨圓明之體。從
本已來性自滿足。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
所了。此則不論心境。其四智等行相不同。於
妙用時各縁何境 答。識論云。圓鏡智相應
心品。有義但縁眞如爲境。是無分別智。非後
得智。行相所縁不可知故。莊嚴論説大圓鏡
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又此決定縁無漏種
及身土等諸影像故。行縁微細説不可知。如
阿頼耶識亦縁俗故。縁眞如故。是無分別智。
縁餘境故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
俗由證眞故説爲後得。平等性智相應心品。
有義但縁第八淨識。如染第七縁藏識故。有
義但縁眞如爲境。縁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
遍縁眞俗爲境。莊嚴論説。縁諸有性自他平
等。隨他勝解示現無邊佛影像故。由斯此品
通縁眞俗。二智所攝。於理無違。妙觀察智相
應心品。縁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
所攝。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縁五種現
境。莊嚴論説。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故。
有義此品亦能遍縁三世諸法。不違正理。佛
地經説。成所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決擇
有情心行差別。領受去來現在等義。若不
遍縁。無此能故。又後得智攝。此四心品雖皆
遍能縁一切法。而用有異。謂鏡智品。現自
受用身淨土相持無漏種。平等智品。現他受
用身淨土相。成所作智品。能現變化身及土
相。觀察智品。觀察自他功能過失。雨大法雨。
破諸疑網。利樂有情。如是等門差別多種
 問。成所作智與第六識相應起於化用。與
觀察智性有何差別 答。識論云。觀察智觀
諸法自相共相。此所作智唯起化故有差別。
此二智品應不並生。一類二識不倶起故。同
體用分。倶亦非失。或與第七淨識相應。依眼
等根縁色等境。是平等智作用差別。謂淨第
七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平等品攝。起變化者。
成事品攝 問。説有爲法皆蘊處攝。如來純
無漏法。還具蘊處界不 答。識論云。處處
經説。轉無常蘊。獲得常蘊。界處亦然。寧説如
來非蘊處界。故言非者。是密意説。又佛身中
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此轉依果又
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
内證故 問。此智是佛知見無師自爾。何假
因縁稱揚開示 答。此智雖不約縁生。而從
縁顯。若執無因皆成外道。如古師云。佛法
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眞理。要假縁
顯則亦因縁矣。法華經云。佛種從縁起。楞伽
經云。大慧白佛。佛説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
有常不思議。何以異耶。佛言。彼諸外道無
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説常不思議有因。
因於内證。豈得同耶。是則眞常亦因縁起。故
知無有一法不從心而生。三乘之道悉皆内
證。若心外立義。任説幽玄皆成外道。又若入
唯識智。雖不執前境。不同愚闇無知無見。雖
照境虚。智眼斯在。能斷金剛般若論頌云。雖
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所以永嘉集云。夫境
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則了境而
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
了境而生。生無能生。生無能生。雖智而非
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無即不無。有
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如火得薪彌加
熾盛。薪喩發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其
詞曰。達性空而非縛。雖縁假而無著。有無
之境雙照。中觀之心歴落。又頌曰。若智了
於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空華。是了空華眼。
若智了於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
眼空眼。智雖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無了境
智。境空智。猶有了境智空智。無境智不了。如
眼了空華及以了眼空。非無了空眼華空眼。
猶有了華眼空眼無華眼不了
宗鏡録卷第八十八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八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諸佛唯一法身。云何説三身差別 答。約
用分三。其體常一。識論云。如是法身有三相
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眞淨法界。受用變化
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絶諸戲論。具無邊際眞
常功徳。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
法身。大功徳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
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修集無量福慧資糧。
所起無邊眞實功徳。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
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
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徳
身。居純淨土。爲住十地諸菩薩衆。現大神通
轉正法輪。決衆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三
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
化身。居淨穢土。爲未登地諸菩薩衆二乘異
生。稱彼機宜現通説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
是以轉滅三心得三身。一根本心。即第八識
轉得法身。二依本心。即第七識轉得報身。三
起事心。即前六識轉得化身。又一斷徳。斷一
切煩惱。即法身。二智徳。總四智爲報身。三恩
徳恩憐悲育一切有情爲化身。則八解六通
一心而起。三身四智八識所成。終無一理一
行而從外來。皆從自識施爲一心而轉。乃
至一身無量身。如華嚴所明無量身雲重重
無盡。皆從性起無礙圓融。又古徳問。夫法
身者。法是軌持義。軌謂軌則。令物生解即
法身。能令三根本智而生解故。持謂任持不
捨自性。謂持法身凝然之體。不捨無爲之自
體故。且如根本智。正證如時不作如解。能所
冥合一體。如日光與虚空合不分彼此。是無
分別如何得明軌解。若有軌解義即有分別。
若有分別即與後得智何別。答。凡論分別有
其三種。一隨念分別。刹那後念續於前念。二
計度分別即。周遍計度。三自性分別。任運縁
境不帶名言。今本智證如。但無隨念計度二
分別名無分別。然不妨有自性分別。如人飮
水雖無言説。然冷煖自知。故知亦有軌義
問。變化身與他受用身。爲是眞實心。是化現
 答。此二身是化。然化不離眞。識論云。此
二身雖無眞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
法。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
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久已斷故。云
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如來實心等覺
菩薩尚不知故。由此經説。化無量類皆令有
心。又説如來成所作智化作三業。又説變化
有依他心。依他實心相分現故。乃至自性法
身。唯有眞實常樂我淨。離諸雜染衆善所依。
無爲功徳無色心等差別相用。自受用身具無
量種妙色心等眞實功徳。若他受用及變化
身。唯具無邊似色心等利樂他用化相功徳。
是以如來妙體清淨法身。不去不來如影如
像。猶四王天之日月。顯清淨水中不出不入。
似憍尸迦之宮殿現瑠璃地内非有非無。涅
槃無名論云。法身無像應物以形。般若無
知對縁而照。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
殊對而不干其。慮動若行雲止猶谷。神豈有
心於彼。此情繋于動靜者。乎既無心於動。靜
亦無像於去來。去來不以像故。無器而不形。
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然則心生於有
心。像出於有像。像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燋。
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勤。紜紜自彼。於我何
爲。所以智周萬物而不勞。形充八極而無患。
益不可盈。損不可虧。寧復痾癘中達壽極雙
樹。靈竭天棺體盡焚燎者哉。是以諸佛不出
世。亦不入涅槃。本悟眞心成道。眞心無形。豈
有出沒耶。但隨有心機熟衆生。感見報化之
身。所有見聞皆是衆生心中之影像。故云心
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則諸佛無心無身。豈
有勞慮疲患者乎。復禮法師述三身義云。法
身猶虚空之性雲蒸即翳霧歛即明。其性本常
矣。報身若乘空之日。赫矣高昇朗然大照。其
體恒在矣。化身如鑒水之影。沚清即現流濁
乃昏。顯晦不恒往來無定。夫化佛者。豈他歟。
報身圓應之用。報身者何哉。悲智所成之體
也。悲以廣濟爲理。智以善權爲業。所以因時
降跡隨物現身。身跡者用也。悲智者體也。體
是其本。用是其末。依體興用攝末歸本。欲求
其異。理可然乎。報身即化也。化身即法也。化
身即法理微矣。還寄影喩而述焉。夫水中之
日影也。不從外來不從内出。不此不彼。不異
不一。不無其状不有其質。倏然而存。忽焉而
失。像著而動。性靈而謐。執實者爲妄。知妄者
了實。日何謂也。日若從外來者。水外寧在乎。
若從内出者水内先有乎。若言在此者。於彼
不見乎。若言在彼者。於此不覩乎。若言是
異者。一見有二乎。若言是一者。二見豈一乎。
若言是無者。於見可亡乎。若言是有者。求體
曾得乎。謂其生。生無所從。謂其滅。滅無所
往。不生矣。不滅矣。性相寂然心言路斷。斯可
謂見水影之實性也。見影之性者。可見化身
實性。見化之性者。即證法身之體也。淨名
云。佛身即法身也。又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般
若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離一切諸
相即名諸佛。是以擧足下足道場觸處而無
盡。開眼閉眼。諸佛現前而不滅。如上所説一
體三身理事相成體用交徹不出不在隱顯同
時。皆是一心本宗正義。是以一身多身皆是
法界。所悟一法。即無礙法界。即事之理。全
在多中。所現乃是即理之事。全居一内。又成
壞一際縁起同時。如始造衆寶像時。十年像
成百年像壞。初得一寶之時。十年像成百
年像壞。總在得寶縁起之時。以百年不去現
在不住。衆寶縁中無成壞體。以明智慈萬行
諸波羅蜜三十七道品衆善法中以成如來
身。然一一縁中無我無作者。無成壞體。方
名正覺 問。諸佛法身湛然明淨。如何起六
根之相 答。一以即相明眞。何乖大用。二
以利他勝業。不斷化門。如寶性論云。依自利
利他成就業義故。説偈云。無漏及遍至。不滅
法與恒。清涼不變異。不退寂靜處。諸佛如來
身。如虚空無相。妙色常湛然。六根甚明淨。
佛眼見衆色。耳聞一切聲。鼻能嗅諸香。舌能
練衆味。身覺三昧觸。意知一切法。除諸稠
林行。佛離虚空相。又偈云。如虚空無相。而
現色等相。法身亦如是。具足六根相。又偈
云。如來鏡像身。而不離本體。猶如一切色。
不離於虚空。如法華經中明六根清淨。眼見
一切色。耳聞一切聲。鼻嗅一切香。舌了一
切味。身現一切境。意知一切法等 問。若衆
生可度則諸佛界増衆生界減。若不可度諸
有行願皆悉唐捐。如何會通斷其邪見 答。
經云。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故。不
如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爲衆生界増衆
生界減。所以只爲不如實了一法界心。故見
増減。又經云。衆生定相不可得故。又經云。
衆生界無性故。衆生界無邊故。古徳云。以要
言之。衆生界猶如虚空。假使無量勝神通者。
各無量劫行於虚空。求空邊際。終不可盡。非
以不盡不名遊行。非以遊行令得其際。當知
此中佛度生道理亦爾。非以當得令其有終。
非以無終説有無得。是故若難一切衆生皆
當作佛。是則衆生雖多。必有終盡之疑。無
不通也。起信論明。不思議業相。則諸佛境界。
云何不思議。以非一非異不有不無非言思
可定情解所測故。稱不思議之業相。此不思
議之業相者。謂與衆生作六根境界故。寶性
論云。諸佛如來身如虚空無相。爲勝智者作
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顯妙音聲。令嗅佛
戒香。與佛妙法味。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
法常化衆生。是眞如之用。故云不思議業也。
此本覺用與衆生心本來無二。但不覺隨流
用即不現。用則於彼心中稱根顯現。而不
作意我現差別。故云隨根自然相應見無不
益。是隨染本覺之相。所以菩薩能行非道通
達正道。若入宗鏡門。究竟之道。則染淨由
心。無非無正。若入方便門。分別之道。則菩薩
大悲力故常行無礙。古徳問云。非道之行是
煩惱業。菩薩應斷云何行之答。有。三義一。
漸捨門止。惡行善。二捨相門。善惡倶離。三隨
相利益門。染淨倶行。此第三門更有三意。一
約行。自行修淨。化他隨染。二約人。化凡同
染。化聖同淨。三約法。隨世間法。必須現染。
修菩薩法必須修淨。又問。菩薩行非通修何
道。答。道有三種。一證道。謂二空眞如正體智
證。二助道。縁修萬行助顯眞理。三不住道。即
是悲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菩薩示行。
現同其事。爲欲同惡止惡同善進善。若其疎
異教化即難。故須行非而度脱之。皆令悟
入同體眞心耳。所以入楞伽經云。出世間上
上波羅蜜者。如實能知。但是自心虚妄分別
見外境界。爾時實知唯是自心。見内外法不
虚妄分別。不取内外自心色相故。菩薩摩訶
薩如。實能知一切法故行檀波羅蜜爲令一
切衆生得無怖畏安隱樂故。乃至菩薩如實
觀察自心分別之相。不見分別不墮二邊。
依如實修行。轉身不見一法生。不見一法滅。
自身内證聖行修行。是菩薩般若波羅蜜。還
原觀云。智身影現衆縁觀者。謂智體唯一能
鑒衆縁。縁相本空智體寂照。諸縁相盡。如如
獨存。謂有爲之法無不倶含眞性。故知眞心
遍一切處。無縁不具。無法不隨。所以華嚴經
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衆生前。隨縁
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大智度論云。
如日照天下。不能令高者下下者高。但顯現
而已。佛亦如是。於諸法無所作故。經云。佛
身。無爲不墮諸數 問一心實相福智同如。
云何分眞化虚實之佛身。有供養福田之優
 答。佛非眞化。眞化從心。心眞則眞福無
邊。心假則假報有限。如惡心出佛身血。執佛
身實有。則血從心生。若敬心欲見佛化身。則
佛從心現。故知隱顯在我佛身無爲。優劣唯
心。福田平等。如大智度論問云。佛若無分別
者。供養眞佛乃至無餘涅槃。福故不盡。供養
化佛亦爾不。佛答。供養化佛。眞佛其福無
異。何以故。佛得諸法實相故。供養福無盡。化
佛亦不離實相故。若供養者。心能不異。其福
亦等。問曰。化佛無十力等諸功徳。云何與眞
佛等。答曰。十力等諸功徳。皆入諸法實相。若
十力等離諸法實相。則非佛法。墮顛倒邪見。
問曰。若爾眞化中定有諸法實相者。何以言
惡心出佛身血得逆罪。不説化佛。答曰。經中
但説惡心出佛身血。不辯眞化。若供養化佛
得具足福者。惡心毀呰亦應得逆罪。惡人定
謂化佛是眞而惡心出血。血則爲出。便得逆
罪。故知隨心虚實。佛無定形。實相理中罪福
倶寂 問。報化既同實相。云何教中説佛壽量
有其延促 答。一心眞如性無盡故。即十方諸
佛之壽量。是以山斤海滴尚可比方。空界地
塵猶能知數。況如來常樂我淨法身慧命。豈
窮邊際乎。故云法性壽者。非得命根亦無連
持。強指不遷不變。名之爲壽。此壽非長量。亦
非短量。無延促。強指法界同虚空量。此即非
身之身。無壽之壽。不量之量也。故金光明經
偈云。一切諸水可知幾滴。無有能數釋尊壽
命諸須彌山可知斤兩。無有能量釋尊壽命。
一切大地可知塵數。無有能算釋尊壽命。虚
空分界尚可盡邊。無有能計釋尊壽命。法華
疏釋如來壽量品云。壽者受也。若法身。眞如
不隔諸法故名爲受。若報身。境知相應故名
爲受。若應身。一期報得百年不斷故名爲受。
法身如來以如理爲命。報身如來以智慧爲
命。應身如來以同縁理爲命。法身如來如理
命者。有佛無佛性相常然不論相應與相續。
亦無有量及無量經云。非如非異非虚非實。
蓋是詮量法身如理命也。詮量報身如來者
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發智爲報。智冥境爲
受。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函大
蓋大。經偈云。我智力如是。久修業所得。慧光
照無量。壽命無數劫。此是詮量報。身如來
智慧命也詮量應身者。應身同縁縁。長同長。
縁促同促。紜紜自彼。於我無爲。經云。數數
現生。數數現滅或復自説名字不同年紀大
小。此是詮量應佛同縁命也。無生義云。性自
爾者。即是法性空。空即菩提。今生身命從過
去貪取中生意。既是法性空。當知今生身命。
亦即是從法性空中出。法性既空。所生身命
亦還法性空去。故涅槃經云。如八大河及
諸小河悉入大海。如是一切人中天上地及
虚空壽命大河。悉入如來壽命海中。又如阿
耨達池出四大河。如來亦爾。出一切命。命既
從如出還如去。六根亦如是。從如出。還如去。
若信如上所説如來壽量。佛親校量功徳。譬
如有人於無量億劫行五波羅蜜。不如以般
若正智發一念信心。比前功徳百千萬倍。
故法華經偈云。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
此諸功徳。如上之所説。有善男女等。聞我説
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 問。既立一
心正報之身。須有一心依報之土。身已具三。
土有幾種 答。隨義區分相亦多種華嚴具
十土。或一二三等開合不定。台教云。佛國有
四。一染淨國。凡聖同居。二有餘國。方便人住。
三果報國。純法身菩薩居。即因陀羅網無障
礙土。四常寂光。即妙覺所居。又經論通辯有
五。古釋云。一法性土眞如爲體。或五法中以
清淨法界爲體眞如與法界。總相門中即不
殊。別相門中即有異。眞如遍一切因果兼該
通即廣。清淨法界即狹。唯果位故。二實報土
力無畏等一切功徳無漏。五陰以爲體性。攝
相歸性以眞如爲體。因修萬行。果起酬因。眞
實果報之所招感。名實報土。於佛自受用身
中。以四智爲身。所依十力四無所畏功徳。以
之爲土。三色相土。攝境從心自利後得智爲
體。最極自在淨識爲相。第八無垢名爲淨識。
大圓鏡智後得智中之所變。攝相歸性。亦以
眞如爲體。若約相別四塵爲體。四他受用土。
攝境從心利他後得智爲體。攝相歸性。以眞
如爲體。若約相別四塵爲體。五變化土。菩薩
變化土有漏者同前。攝境從心本識。爲體。無
漏者同前。自利後得智爲體。佛亦同此體。約
性眞如爲體相別四塵五塵爲體然變土者。
若第八識中從種子變生。四塵五塵現行者。
名因縁變。佛唯無漏。菩薩有漏通淨穢。若
六七識所變者。名分別變。佛唯無漏。報化二
土或通淨穢。若第七識有漏位中。但内縁第
八識見分不能變土。若無漏六七後得智中
能變之者。唯通影不可受用。爲不從種生
故。但可現淨穢之相教化衆生。上諸身土言
總體則皆以一心法界如來藏性爲體。以法
爾故約別體則如上所辯 問。淨穢二土。爲
當同體異見。爲當別體異見。爲當無體妄見。
爲當有體妄見 答。非同非異。不有不無。但
隨自心因業所現。安法師云。淨穢二土。四句
分別。一質不成淨穢虧盈。異質不成一理齊
平。無質不成縁起萬形。有質不成搜原即冥。
故楞伽經偈云。不知唯心現。是故分二見。如
實但知心。分別即不生。密嚴經偈云。是心有
二性。如鏡含衆像。亦如水現月瞖者見毛輪。
毛輪瓔珞珠。此皆無所有。但從病瞖眼。若斯
而顯現。瓶衣皆自識。衆生亦復然。虚妄計我
人。不知恒執取。衆生及瓶等。種種諸形相。内
外雖不同。一切從心起。依止頼耶識。一切諸
種子。心如境界現。是故説世間。世間非作者。
業及微塵作。但是阿頼耶。變現似於境。清涼
記云。此上分別淨穢二土四句。是一向遮過。
實則即異即同即有即無。若互相形奪則一
異而兩亡。有無雙寂。若圓融無礙。則即一即
多即無即有。有是無有。無是有無。多是即
一之多。一是即多之一。有無即事理無礙。一
多兼事事無礙。由此重重故。華嚴藏刹一
一塵中皆見法界。又依正無二四句渾融。一
佛身即刹者。佛體即是法性土故。廢他從己。
佛體虚故。土外無佛。法性無二故。二刹即
佛身者。刹體即是法性身故。廢己從他刹體
虚故。佛外無法性無二故。由性無二以性融
相故身刹相即。三倶者。謂有身有土。不壞
相故。若無身土無可相即故。四泯者。謂佛。
即刹故非佛。刹即佛故非刹。以互奪故
問身土既總唯一心法界之體。如何是自他
各受用身土之行相 答。一體雖同不妨互
遍同中有異。自入於他。異中有同。他遍於自。
古徳問云。自受用身土一一無邊。諸佛身
土不相障礙。行相如何。答。如水乳一處其體
無別。鵝王飮之但得其乳不得其水。乍見將
謂水乳是一。若飮已即知有異。又如衆燈光
同處一室。自色不可分。若論光體元來各別。
自受用身雖合一處。元來各各有異。皆自受
用法樂。則一一皆具八識故。所以得互遍非
同一體無異。非一非異可辯佛身 問。既是
眞如。何分身土耶 答。據義立之。於眞如中
以性成萬徳爲身。以空之理爲土。約義即別
體不相離。又眞理中具四徳。常淨二徳爲土。
我樂二徳爲身。故云我此土淨而汝不見。則
眞身含萬法爲土耳。若心外取土。見相迷眞。
成妄想之垢。故稱爲穢。若見心性則名淨耳。
是以一法不動。異見常生。迷有作塵勞。悟
空成佛國。非移妙喜。匪變娑婆。亦非神力
所爲。法性何曾遷變。猶眩瞖之者同處。各觀。
蠅髮毛輪。所見差別。如執外境界皆是妄心。
如經云。例如今目覩山河。皆是無始見病
問。心外無法。道外無心。云何諸佛自稱出
世得道廣説教門 答。只爲衆生不了唯心
妄生外境以不實故。所以諸佛出世。若有一
法是實。則諸佛終不出世。所説方便教門。
不爲知者説。但爲未知者破執除疑。似形言
教。若執喪疑消。則無道可得。無法可説。思益
經云。佛言。我坐道場時。唯得顛倒所起煩惱
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又
思益梵天問文殊師利。得何法故名爲得道。
文殊師利言。若法不自生。不彼生。亦不衆縁
生。從本已來常無有生。得是法故説名得道。
又問。若法不生爲何所得。答言。若知法不生
即名爲得。是故佛説。若見諸有爲法不生相
即入正位。又問。云何名爲正位。答言。我及涅
槃等不作二。是名正位。夫正位者。即自眞
心。入此位中諸見自泯。入佛境界。經云。如
來不應以色見。不應以法見。不應以相見。不
應以好見。不應以法性見。大集經云。爾時
衆中有一天子。名曰勝意。語不可説菩薩言。
善男子。若一切法不可説者。衆生云何而得
言説。不可説言。善男子。汝寧知響有言説不。
勝意言。善男子。響者皆從因縁而有。善男子。
是響之因。爲定在内。爲定在外。天子言。善男
子。如是因者不定在内不定在外。天子。一切
衆生強作二想而有所説。諸法之性實不可
説。天子言。善男子。若不可説。云何如來宣説
八萬四千法聚。令諸聲聞受持讀誦。天子。如
來世尊實無所説。無所説者即是如來。天子。
汝知何等爲如來耶。將不謂色受想行識是
如來乎。將不説佛是去來現在有爲無爲陰
界諸入三界所攝是因是果是和合耶。或想
非想亦想非想非想非非想耶。不也。善男子
天子。若如是等非如來者。云何可説。若不
可説。如何而言如來世尊演説八萬四千法
聚。是故八萬四千法聚實不可説。聲聞受
者亦不可説。不可説者即是正義。若無説即
是眞實。楞伽經云。我唯説無始虚僞妄想習
氣。種種諸惡三有之因。不能覺知自心現量。
而生妄想攀縁外性。斯則但了自心外境無
性。以不覺心量故妄取外縁。若知心即是
道心即是法。豈於心外有法可説耶。所以
華嚴經頌云。諸佛不説法。佛於何有説。但隨
其自心。爲説如是法。廣百論云。諸有行願。隨
順世俗。所見所聞。強假施設。勝義理中二倶
不許。一切分別戲論絶故。非諸如來有法可
説。亦無有法少有所得。問。若爾精進則爲唐
損。應棄如來甘露聖教。答。爲欲方便除倒見
執。施設二事倶無有過。問。既言一切所見能
見皆無所有。云何無過。答。雖無眞實所見能
見。而諸愚夫顛倒爲有。除彼増上慢見。隨順
世間施設無過。若能隨此聖教修行。隨俗説
爲眞佛弟子。世俗愚夫隨自心變顛倒境相
而起見心。佛非其境於彼無用。乃至謂佛
世尊在昔因位。爲欲利樂一切有情。發起無
邊功用願行。由此證得無分別慧。因此慧力。
發起無量利樂有情作用無盡。諸有情類用
佛願行所得妙慧爲増上縁。自心變現能順
世間最勝生道。及順上縁又本願行。亦非
顛倒以能了知諸法實義。於一切法無所執
著。能爲無上妙果生因。雖復發心起諸勝行。
求無上果利樂有情。然似幻師起諸幻事都
無所執。故非顛倒。又古徳問。衆生即佛心衆
生。衆生心佛自教化佛心衆生。何故説言佛
悲願力。答。即此眞心是佛悲願。謂同體大
悲及自體無障礙願等。即性起大用也。又
衆生者。即是諸雜雜心識念念起滅。故號衆
生。經云。佛告比丘。汝等日夜常生無量百
千衆生。若能智照不起相續之念。即是度
衆生。又了念即空無有起處。即是度盡無量
百千衆生。不見有一衆生而得滅度者。台教
云。無明爲父。貪愛爲母。六根爲男。六塵爲
女。識爲媒嫁。出生無量煩惱爲子孫。故經云。
有念即生死。無念即尼洹 問。若如上説。
成佛度生不離一念。諸佛何以發願更度他
衆生 答。雖發願度生。皆令倣此眞修究竟
同此指歸一念。所以先發誓度盡一切衆生。
方成正覺。則念盡心澄天眞獨朗。即成佛義
也。先佛已如是自度竟。然後轉示他人。即是
眞實之慈。離此興悲皆成妄想。如舍利弗問
菴提遮女。何不轉女身。偈答言。自男生我女。
徒生妄想悲。則是不了自是非男。錯認衆生
之相。却乃執生他女。徒興彼我之情。於一眞
内而妄立自他。向同體中而強分愛見。如古
師云。有二義門倶無可度。一契空。如性空寂
滅故無可度。二契不空。同一法性。法性平等
故無可度。故金剛三昧經云。若化衆生。無生
於化。不生於化。其化大焉。又大虚空藏菩
薩所問經偈云。猶如於幻師。害多幻化衆。實
無有所害。所度生亦然。幻化及有情。諸佛法
亦爾。若悟同一性。無自性爲性。所以先徳云。
八地已上菩薩得無生忍。恒河沙世界外有
衆生求救。菩薩都不起念。衆生自然見菩薩
到其前與其説法。四事供養。菩薩得如是智。
由是無心之心量故。我説爲心量。亦爲無量
之量耳 問。大涅槃經云。解脱之法亦非涅
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
如何是涅槃正義 答。欲知涅槃正義。即我
眞如心性。故經偈云。如無生性佛出興。如無
滅性佛涅槃。言辭譬喩悉皆斷。一切義成無
與等。是以非即三法。非離三法。不縱不横。
不並不別。豈可言一言三而指斯妙道乎。
清涼記釋云。法身爲所證。般若爲能證。解
脱爲離障。又佛身者。即是法性。有佛身義。作
二所依故。有智慧義。遍照法界光明故。有解
脱義。性離一切障故。此三亦不相離。今三倶
不思議焉可縱。倶不思議。焉可横。倶不思
議。焉可並。倶不思議。焉可別。意云。即一而
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雙照三一。焉可作一
三等思故肇論云。菩提之道不可圖度。高而
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包天
地細入無間。故謂之道。又涅槃無名論云。夫
涅槃之爲道也。寂寥虚曠。不可以形名得。
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超群有以幽昇。量
太虚而永久。隨之弗得其蹤。迎之罔眺其
首。六趣不能攝其生。力負無以化其體。潢漭
愡恍若存若往。五目莫覩其容。二聽不聞其
響。冥冥窈窈誰見誰曉。彌綸靡所不在。而獨
曳於有無之表。然則言之者失其眞。知之者
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躯。乃至
何者本之有境則五陰永滅。推之無郷而幽
靈不竭。幽靈不竭則抱一湛然。五陰永滅
則萬累都捐。萬累都捐故與道通同。抱一湛
然故神而無功。神而無功故至功常存。與
道通同故沖而不改。沖而不改不可爲有。
至功常存不可爲無。然則有無絶於内。稱謂
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洎。四空之所昏昧。恬焉
而夷。泊焉而泰。九流於是乎交歸。衆聖於是
乎冥會。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郷。而欲以有
無題牓。標其方域而語其神道者。不亦邈哉。
是以心道孤標神無方所。豈在有無之朕迹。
見聞之影響乎。所以般若波羅蜜經云。文
殊師利。如是應知。彼一切法不起不滅。名爲
如來。又梵王問經云。第一義中。佛不出世。亦
不涅槃。從本已來無起滅故。般若燈論偈云。
不應捨生死。不應立涅槃。生死及涅槃。無二
無分別。乃至如般若波羅蜜經云。佛告極勇
猛菩薩言。善男子。色無縛無脱。受想行識無
縛無脱。若色至識無縛無脱。是名般若波羅
蜜。又如梵王所問經云。佛言。梵王。我不得生
死不得涅槃。何以故。言生死者。但是如來假
施設故。而無一人於中流轉。説涅槃者。亦假
施設。而無一人般涅槃者 問。宗鏡唯心者。
何分始末乎 答。始末是述心之義用約。
行布門中。相雖歴然體常融即。起信鈔 問
云。據其論旨初是一心。後亦一心。初後何
 答。初之一心。心當能起。後之一心。心當
所歸。雖前後體同。且爲始終義異。由是行布
諸門歴然。又云。但以本是一心離名絶相。任
其迷悟萬法隨生。生法本空但唯一體。宗鏡
亦爾。爲廣義用前後不同。然是一心之前後。
前後之一心耳。所以理事平等。何者非初。無
以立後。初等於後。非後無以成初。後等於
初。又理從事顯。理等於事。事因理成。事
等於理。故云。萬法雖殊不能自異也。況宗
鏡中一尚不能一。豈況異乎。所以起信論云。
一切諸法平等平等。鈔釋有二。一謂眞性於
一切法中平等如像中鏡。二即諸法本空故
平等如鏡中
宗鏡録卷第八十九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九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如上所説。涅槃非有。故經云。設有一法過
涅槃者。我亦説如幻如夢。即後學之人徒勞
景慕 答。斯言破著非壞法性。如觀和尚云。
難一切法如幻者。妄法縁生可許如幻。涅槃
眞實又不從縁。如何同幻。故牒釋有二意。一
明雖眞而亦從縁。雖非縁生而是縁顯。亦空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