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
二謂行入。理入者。深信衆生不異眞性不一
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
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
二。金剛心地堅住不移寂靜無爲無有分別。
是名理入。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於所
有處靜念無求。風鼓不動猶如大地。捐離心
我救度衆生。無生無相不取不捨。菩薩心無
出入。無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爲入。菩薩如
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虚棄。何以
故。不無之法具足功徳。非心非影法爾清淨。
又云。佛言。從闡提心乃至如來。如來實相住
五等位。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眞如種子爲妄
所翳。捨離妄心淨心清白。知諸境界意言分
別。二者思位。思者觀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
分別隨意顯現。所見境界非我本識。知此本
識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三者修位。修者
常起能起所起同時故。先以智導排諸障難。
出離蓋纒。四者行位。行者離諸行地心無取
捨。極淨根利不動心。如決定實性大般涅槃
唯性空大。五者捨位。捨者不住性空正智流
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虚心不
證。心無邊際不見處所是至如來。善男子。五
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衆生從其本處。如上
經論所言諸佛菩薩四加行位唯識五位等。
皆從一心分其深淺。從本起末似現初心。因
末顯本復歸元地。所以經云。五位一覺從本
利入。若化衆生從其本處。如上諸位但是一
心。因智有淺深。證分初後。於行布中似有階
降。如愨疏云。首楞嚴經。於一念上立六十位。
如珠中影像物類雖多。珠全是一。一中含衆
像。衆像還入一珠中。如六十位中。一一位含
六十位。且如位位全是心證。一心能生多心。
多心還入一心。心心互含有何障礙
宗鏡録卷第八十七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八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證唯識理而登佛果。從初資糧位至究竟
位。具幾智而得成就 答。唯一無分別智。約
初後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謂尋思等智即
是道因。二無分別智。即是道正體。三無分別
後智。即是出觀智。謂道果 問。此三智行相
如何 答。攝論云。無分別智自性應知離五
種相。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
滅想受定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於眞實
義離異分別故。此智若由離思惟故名無分
別智。熟眠放逸狂醉同離思惟。應得此智。若
由過覺觀地故。名無分別智。從二定以上已
過覺觀。應得此智。若依此二義凡夫應得此
智。是處能離心及心法。應説名無分別智。謂
想受滅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無分別智。此
則不成智。何以故。於滅定等位無心及心法
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鈍無
知。此智應鈍無知。若於眞實義由已分別顯
現。是分別應成無分別智。何以故此分別能
分別眞實義。謂此義眞實。若智離五相縁眞
實義起。若不異分別眞實義。謂此法眞實。但
縁眞實義。如眼識不以分別爲性。是名無分
別智。無分別智衆行中最爲上首。更以偈顯。
諸菩薩自性。五種相所離。無分別智性。於眞
無分別。菩薩以無分別智爲體。無分別智與
菩薩不異無分別智自性。即是菩薩自性。由
於眞無分別故。離五相得無分別名。又三智
總以喩顯頌曰。如五求受塵。如五正受塵。如
非五受塵。三智譬如是。釋曰。譬如人在眼等
五識中求覓五塵。或縁實或縁虚。意識與五
識相間起故。加行無分別智亦爾。或證一分
爲實。或不證爲虚。譬如人正在五識中得眞
實境無分別無言説。根本無分別智亦爾。得
眞實境無分別。無言説。譬如人在意識中但
縁先所受塵。名縁虚境。有分別有言説。無
分別後智亦爾。縁虚境有分別有言説。又偈
云。如人初開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閉目。
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眼。後得智亦爾。應知
如虚空。是無分別智。於中現色像。後得智亦
 問。此無分別智從何而成 答。了一切
名義無所有故。能成無分別智。攝論頌云。鬼
畜人天等。各隨其所應。一切意有異。故知義
不成。過去等及夢。并餘二影像。無有爲攀縁。
然彼攀縁成。釋曰。若義成於境。無無分別
智。此智若不有。佛果無可得。於一物中各
隨其意見有差別。是故應知義無所有故彼
等所取既不成就。若爾義無所有故。識應不
縁境而生。答。亦有識不縁境而生。如夢及過
去未來等。無實攀縁即自攀縁。如境像及定
境。謂自心爲境而攀縁。若義有自性爲境。則
無無分別智。此智若有。有佛果可得 問。於
宗鏡中最初信入有何位次 答。若圓信人
初有五品位。台教據法華經分別功徳品。依
圓教立五品位。第一品初發一念信解心。第
二品加讀誦。第三品加説法。第四品兼行六
度。第五品正行六度。從初品須依靜處建立
道場。於六時中行四三昧。懺六根罪修習
五悔。五悔者。一懺悔。破大惡業罪。二勸請。
破謗法罪。三隨喜。破嫉妬罪。四迴向。破諸有
罪。五發願。順空無相願。所得功徳不可限量。
譬算校計亦不能説。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
開觀門。一心三諦豁爾開明。如臨淨鏡遍了
諸色。一念心中圓解成就。不加功力任運分
明。正信堅固無能移動。此名深信隨喜心。即
初品弟子位也。分別功徳品云。若有聞佛壽
命長遠解其義趣。是人所得功徳無有限量。
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乃至若聞是經。而不毀
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爲深信解相。即初品文
也。以圓解觀心。修行五悔更加讀誦。善言妙
義。與心相會。如膏助火。是時心觀益明。名第
二品也。經云。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爲
頂戴如來。又以増品信心。修行五悔更加説
法。轉其内解導利前人。以曠濟故化功歸己。
心更一轉。倍勝於前。名第三品也。經云。若有
受持讀誦爲他人説。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
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衆僧。又
以増進心修行五悔。兼修六度。福徳力故倍
助觀心。更一重深進。名第四品也。經云。況
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六度。其徳最勝無量
無邊。譬如虚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
邊。是人功徳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
種智。又以此心修行五悔正修六度。自行化
他事理具足心觀無礙。轉勝於前不可比喩。
名第五品也。經云。又爲他人種種因縁。隨義
解説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
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
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
難。乃至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坐道樹下。始自初品終至初住。一
生可修一生可證。不待位登七地爾乃修習。
何假歡喜始入雙流。前教所以高其位者。方
便之説。圓教位下者。眞實之説。法華經云。
如此之事是我方便。諸佛亦然。今當爲汝説
最實事。即此意也。又約藏通別圓四教論位
高。以言優劣。如圓教圓修至十行中第二行。
便與別教妙覺位齊。若登三行。所有智斷。別
人不識其名。況知其法。大乘別教詮中道佛
性不空之理。尚此懸殊。何況藏通但空灰斷
之果。若從圓教第三行乃至十向十地等妙
二覺。所有智斷皆非境界。別教但知至十行
第二行中。只斷無明爲己家之極果。不知是
他家之下因。譬如構甎石爲基以金寶飾上。
豈如從基至頂悉累金剛。非唯高位有殊。亦
乃寶非寶別。乃至約斷惑門論斷不斷者。
別教但明斷不論不斷。圓具二義。若教道明
斷。證道不斷。例如小乘方便論斷證眞。不論
斷不斷。今亦如是。若不思議觀者内不見有
煩惱可斷。煩惱性不障菩提。菩提不障煩惱。
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故淨名云。佛爲増
上慢人説斷婬怒癡名爲解脱。無増上慢者
婬怒癡性即解脱。六根六塵而無限礙。只眼
中見色。亦眼中入三解脱門。華嚴明十眼乃
至六根。皆明於一塵中具十方三世諸佛八
相成道轉法輪度衆生。皆不斷而明了。又五
品位同小乘五停心觀。今五品以四弘誓願
四種三昧。以明五停心。四弘誓願明四種停
心。四種三昧明第五停心。四弘誓願者。一者
未度令度。二者未解令解。三者未安令安。四
者未滅令滅。四種三昧者。一常行。二常坐。
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且四弘誓願明四
種停心者。生死苦諦即是涅槃無二無別。此
即信事順理。信是道元功徳母。此是第一誓
願。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是初品信理停心。煩
惱即菩提無二無別。是爲未解集諦令解集
諦。是第二品讀誦解脱停心。即是大悲拔苦
興前兩誓願。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即是以無
悋之慈而爲説法。即第三品説法停心。未入
滅諦令入滅諦。即是兼行六度六度蔽此岸生
死。即第四停心。大慈與樂興此兩誓願。四種
三昧明第五停心者。此四三昧。皆修念佛破
障道罪。自有人數息覺觀不休。若念佛若稱
名。即破覺觀怗然心定。故經云。若有衆生多
於貪欲。常念觀音即便得離。破根本無明。又
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皆是念佛法門也。
即常行三昧諸佛停立。現前覩法界佛也。
常坐三昧者。繋縁法界一念法界而念佛也。
半行半坐三昧者。思惟諸佛實法。法華經云。
當成就四法爲諸佛護念。此語初心行人。若
人行道者。常好坐禪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名
大懺悔。非行非坐三昧者。行住坐臥語默等。
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若三藏中以事觀
縁事。謂數息不淨慈悲界分別念佛五停心
觀等。今圓教五品之位。以理觀縁理。生死即
涅槃。煩惱即菩提。生命是衆生之息命。涅
槃是法身之息命。雖不可數而可散動。明寂
對於數息也。煩惱是底下之穢惡。菩提是尊
極之淨理。對前顯後故。以文字解脱。對不
淨停心也。若大悲誓願拔因果苦者。若有我
所。尚不自出。況拔他苦。謂無我所故。所以發
慈悲心自拔拔他。若大慈誓願與因果樂者。
若於十二因縁起無明癡愛。尚自無樂。況與
他樂。今自無癡故。能與他樂耳。若小乘念
生身應佛相好。今念法身相好。事理永殊。乃
至藏教佛與圓教十信心位齊。以同除界内
四住煩惱故。十信雖與三藏佛同除界内煩
惱齊。而十信又圓伏界外根本無明。藏教尚
未識住地無明。云何稱伏。三藏佛位猶稱爲
劣。況二乘乎。所以云。同除四住。此處爲齊。
若伏無明三藏即劣。佛尚猶劣。二乘可知。今
略明圓信初入之位。其五十二位智斷行相。
廣在彼明。故知圓信頓修與漸證權機。功行
錬磨日劫相倍。入此宗鏡功徳無邊。是以祖
師云。即心是者疾。發心行者遲。故台教云。
大機扣佛譬忍辱草。圓應頓説譬出醍醐。又
頓教最初始入内凡。仍呼爲乳呼爲乳者。意
不在淡。以初故。本故。如牛新生血變爲乳。
純淨在身。犢子若嗽。牛即出乳佛亦如是始
坐道場。新成正覺無明等。血轉變爲明八。萬
法藏十。二部經具。在法身大機犢子先。感得
乳乳爲衆味之初。譬頓在衆教之首。故以華
嚴爲乳耳。如大涅槃經云。雪山有草。名曰
肥膩。牛若食者純得醍醐。無有青黄赤白黒
色。穀草因縁則有色味之異。是諸衆生。以明
無明業因縁故生於二相。若無明轉則變爲
明。一切諸法善不善等亦復如是。無有二相。
則法華一乘之教爲醍醐耳。華嚴論云。此華
嚴大意一乘正宗。但識滅時亡情塵頓絶。唯
眞智境一念則。五位齊明爲全將佛果以爲因
故。設凡夫住世百年。及以多劫而於自見。不
見須臾。可遷不見當成佛不。見已。成佛不見
現成佛。十住之位法既如是更。有何生不成
佛耶更有何生。而成正覺此華嚴經是本。法
界門一切。諸佛本住大宅一切佛子。究竟所歸
化身權乘。總居其外若有入者。一入全眞此
位中初。發心住菩薩見道住佛。知見入佛知
見直與如來同身心性智相。故頓印五位行
相總。在其中如持明鏡普。臨衆色此經法門
法合。如是所有歎説。應如是知。應如是信解
爲法界法門圓。無始終於一念。中歳月晦。明
重重無盡一毫之。内佛境衆生境色相。無邊
一成。一切成。一壞一切壞。又華嚴經。即以
普門法界普見法門。如來藏身三昧境因陀
羅網莊嚴法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一時同得。
爲一證一切證一斷一切斷故。即自身之内
有十方諸佛刹海莊嚴。佛身之内即自身之
境。重重隱現十方世界。法合如斯。猶如衆
流歸於大海。雖未入海潤性無差。若入大海
皆同鹹味。一切衆生亦復如是。迷之與悟雖
然有殊。本來佛海元本不出 問。眞如寂滅。
本無次第之殊。法界虚玄。豈有階降之別。云
何一眞體上。而分五位十地之名 答。若以
唯識眞性。則性融一切尚不指一。何況分多。
以解行證入之門。不無深淺。如太虚空本
無差異。嬰孩之時觀唯不遠。長大之後見則
無邊。非彼空之有短長。乃是眼之自明昧。又
如大摩尼寶。處礦雖淨。無良工巧治。焉能成
器。如蘇迷盧山。雖寶所集。無日輪迴照何
以出光。又如指畫虚空。是無數量之數量。猶
心量法界。乃非淺深之淺深。如華嚴論云。初
地菩薩。多百法明門。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
菩薩。多千法明門。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
權教實有分限。如前數法互相徹入。又如人
以指畫空作百千微塵數。復以手除之令盡。
然彼空中無有増減。以情量故見彼虚空數
有増減。此經亦爾。所有菩薩安立諸地。法
門増減亦復如是。爲成諸有情故使令進修。
若也一概皆平無心進也。凡夫無有策修之
心。發心修至不修。方知萬法無修也。而實教
菩薩一得一切得。爲稱法體中無前後故。猶
如帝網光影互相參徹相入無前後際也。亦
如百千寶鏡同臨妙像。一一鏡中影像相入
色像齊平。如佛果位中。諸菩薩爲從性起法
身根本智。爲十位之中創證心故。所有法門
境界皆悉依本。以體用通收皆悉徹故。還以
性齊即時齊故。更有餘不齊之法。爲不可也。
又云。十住以來菩薩所行。皆是助道非是正
位。故意欲明行所行者是爲助道。無住無行
任眞自體。名之爲正果故。若以初發心住以
法性無相根本智。不離無作用之體。行諸萬
行。菩薩與佛因果本來體齊。若簡佛果無作
無修。菩薩正加行已來。總名助道。以動寂
無礙。正助元來不異一法門也。眉目不可不簡。
體用圓寂正助全同。此即全別全同門。還以
重玄門思之可解。聞所未聞之法。聞之不疑。
全別全同境界難解。佛及凡夫各自別有。是
全別義。故二見恒存。若全同故便成滯寂。圓
融道理事理不礙。若也法門全分兩向。是凡
夫法。全合一體。是二乘法。但以理事自在。其
道在中。留心滅之此亦不可。以心存之此亦
不可。此助道行門與正智果徳無作之門體
合無二。事中軌則不可不分。以其體用不可
一向全別。以全同作全別。以全別作全同。不
可全別無全同。不可全同無全別。如迷此同
別二門即智不自在。又經云。智入三世悉
皆平等者。明智能隨俗言入三世。即俗體本
眞故言平等。以總別同異成壞門六相義該
括。即總而全別。即別而全總。即同而倶異。
即異而恒同。即成而倶壞。即壞而倶成。皆非
情繋一異倶不倶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生滅相
故。如是皆是如來理智體用依正悉自在故。
以自體無念力大智。照之可見。是以若上上
根人。頓了心空。入眞唯識性。現行餘習種子
倶亡。則何用更立地位。只爲中下之根。或有
縁信。或有正信。或有解悟。或有證悟。根機莫
等。見解不同。於妄功用中分其深淺。雖即明
知信入唯識心境倶空。以微細想念不盡。未
得全除。分分錬磨。於昇進中故有地位差別。
以根塵五陰微細難亡。若得識陰盡。方超地
位。了無所得究竟圓成。如淨瑠璃内含寶月。
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及諸大衆。汝等當
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
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爲咎。癡
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
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
頑妄想安立。當知虚空生汝心内。猶如片雲
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發
眞歸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殞。云何空中所有
國土。而不振裂。次消五陰之文。如經云。此
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
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消色陰
文云。佛告阿難。當知汝坐道場消落諸念。其
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
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
闇。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爲色陰區宇。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
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爲
其本。盡受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
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
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
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
此則名爲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
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
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虚明妄想以爲其
本。盡想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
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
已能成就。從凡身上歴菩薩六十聖位。得意
生身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
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
咸悟其語。此則名爲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
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
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
由。融通妄想以爲其本。盡行陰文云。佛告阿
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
夢想消滅寤寐恒一。覺明虚靜猶如晴空。無
復麁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
鑒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虚受照應。了罔陳
習。唯一精眞。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
方十二衆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
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爲浮根塵究
竟樞穴此則名爲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
元性。性久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爲澄
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衆生濁。觀其所由。
幽隱妄想以爲其本。盡識陰文云。佛告阿難。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
清擾動。同分生幾倐然墮裂。沈細綱紐補特
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絶。於涅槃天將大明
悟。如雞候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靜
無復馳逸。内内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
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
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祕。此則名
爲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消磨六門。
合開成就。見聞通隣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
與身心。如吠瑠璃内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
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虚無顛倒妄
想。以爲其本。乃至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
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
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内含寶月。如是乃超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
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
菩提。歸無所得 問。既論初心入道。何用廣
録上地行位 答。若論其道必有其果。若無
行位即是天魔外道。經論所説微細難知。台
教有六即之文。仁王具五忍之位。恐墮上慢
執解不修。皆是古聖所詮。不敢不録。非是叨
濫自立異端。唯望後賢願遵先製 問。佛地
功徳都具幾法成就圓滿 答。成就五法具
攝一切佛地功徳。故佛地論云。一清淨法界
者。一切如來眞實自體無始時來自性清淨。具
足種種過十方界極微塵數性相功徳。無生
無滅猶如虚空。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
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一
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淨聖智之所證。二
空無我所顯眞如。爲其自性。諸聖分證諸佛
圓證。二大圓鏡智者。能現生一切境界諸智
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任持一切佛地功徳。
窮未來際無有斷盡。三平等性智。謂觀自他
一切平等。建立佛地無住涅槃。四妙觀察智。
謂於一切境界差別常觀無礙。於大衆會能現
一切自在作用。斷一切疑雨大法雨。五成所
作智。謂能遍於一切世界。隨所應化成熟有
情。釋曰。清淨法界者。則無垢淨識眞如一心。
即此正宗凡聖共有。此一法界是四智之體。
四智則一體之用。以諸佛現證衆生不知。以
不知故。執爲八識之名。以現證故。能成四
智之相。若昧之則八識起執藏之號。七識得
染汚之名。六識起遍計之情。五識變根塵之
境。若了之。頼耶成圓鏡之體持功徳之門。末
那爲平等之原。一自他之性。第六起觀察之
妙。轉正法之輪。五識興所作之功。垂應化之
迹。斯則一心匪動識智自分。不轉其體但轉
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 問。於五法中。
一清淨法界者。即是自性清淨圓明之體。從
本已來性自滿足。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
所了。此則不論心境。其四智等行相不同。於
妙用時各縁何境 答。識論云。圓鏡智相應
心品。有義但縁眞如爲境。是無分別智。非後
得智。行相所縁不可知故。莊嚴論説大圓鏡
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又此決定縁無漏種
及身土等諸影像故。行縁微細説不可知。如
阿頼耶識亦縁俗故。縁眞如故。是無分別智。
縁餘境故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
俗由證眞故説爲後得。平等性智相應心品。
有義但縁第八淨識。如染第七縁藏識故。有
義但縁眞如爲境。縁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
遍縁眞俗爲境。莊嚴論説。縁諸有性自他平
等。隨他勝解示現無邊佛影像故。由斯此品
通縁眞俗。二智所攝。於理無違。妙觀察智相
應心品。縁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
所攝。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縁五種現
境。莊嚴論説。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故。
有義此品亦能遍縁三世諸法。不違正理。佛
地經説。成所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決擇
有情心行差別。領受去來現在等義。若不
遍縁。無此能故。又後得智攝。此四心品雖皆
遍能縁一切法。而用有異。謂鏡智品。現自
受用身淨土相持無漏種。平等智品。現他受
用身淨土相。成所作智品。能現變化身及土
相。觀察智品。觀察自他功能過失。雨大法雨。
破諸疑網。利樂有情。如是等門差別多種
 問。成所作智與第六識相應起於化用。與
觀察智性有何差別 答。識論云。觀察智觀
諸法自相共相。此所作智唯起化故有差別。
此二智品應不並生。一類二識不倶起故。同
體用分。倶亦非失。或與第七淨識相應。依眼
等根縁色等境。是平等智作用差別。謂淨第
七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平等品攝。起變化者。
成事品攝 問。説有爲法皆蘊處攝。如來純
無漏法。還具蘊處界不 答。識論云。處處
經説。轉無常蘊。獲得常蘊。界處亦然。寧説如
來非蘊處界。故言非者。是密意説。又佛身中
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此轉依果又
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
内證故 問。此智是佛知見無師自爾。何假
因縁稱揚開示 答。此智雖不約縁生。而從
縁顯。若執無因皆成外道。如古師云。佛法
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眞理。要假縁
顯則亦因縁矣。法華經云。佛種從縁起。楞伽
經云。大慧白佛。佛説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
有常不思議。何以異耶。佛言。彼諸外道無
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説常不思議有因。
因於内證。豈得同耶。是則眞常亦因縁起。故
知無有一法不從心而生。三乘之道悉皆内
證。若心外立義。任説幽玄皆成外道。又若入
唯識智。雖不執前境。不同愚闇無知無見。雖
照境虚。智眼斯在。能斷金剛般若論頌云。雖
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所以永嘉集云。夫境
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則了境而
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
了境而生。生無能生。生無能生。雖智而非
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無即不無。有
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如火得薪彌加
熾盛。薪喩發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其
詞曰。達性空而非縛。雖縁假而無著。有無
之境雙照。中觀之心歴落。又頌曰。若智了
於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空華。是了空華眼。
若智了於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
眼空眼。智雖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無了境
智。境空智。猶有了境智空智。無境智不了。如
眼了空華及以了眼空。非無了空眼華空眼。
猶有了華眼空眼無華眼不了
宗鏡録卷第八十八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八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諸佛唯一法身。云何説三身差別 答。約
用分三。其體常一。識論云。如是法身有三相
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眞淨法界。受用變化
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絶諸戲論。具無邊際眞
常功徳。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
法身。大功徳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
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修集無量福慧資糧。
所起無邊眞實功徳。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
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
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徳
身。居純淨土。爲住十地諸菩薩衆。現大神通
轉正法輪。決衆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三
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
化身。居淨穢土。爲未登地諸菩薩衆二乘異
生。稱彼機宜現通説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
是以轉滅三心得三身。一根本心。即第八識
轉得法身。二依本心。即第七識轉得報身。三
起事心。即前六識轉得化身。又一斷徳。斷一
切煩惱。即法身。二智徳。總四智爲報身。三恩
徳恩憐悲育一切有情爲化身。則八解六通
一心而起。三身四智八識所成。終無一理一
行而從外來。皆從自識施爲一心而轉。乃
至一身無量身。如華嚴所明無量身雲重重
無盡。皆從性起無礙圓融。又古徳問。夫法
身者。法是軌持義。軌謂軌則。令物生解即
法身。能令三根本智而生解故。持謂任持不
捨自性。謂持法身凝然之體。不捨無爲之自
體故。且如根本智。正證如時不作如解。能所
冥合一體。如日光與虚空合不分彼此。是無
分別如何得明軌解。若有軌解義即有分別。
若有分別即與後得智何別。答。凡論分別有
其三種。一隨念分別。刹那後念續於前念。二
計度分別即。周遍計度。三自性分別。任運縁
境不帶名言。今本智證如。但無隨念計度二
分別名無分別。然不妨有自性分別。如人飮
水雖無言説。然冷煖自知。故知亦有軌義
問。變化身與他受用身。爲是眞實心。是化現
 答。此二身是化。然化不離眞。識論云。此
二身雖無眞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
法。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
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久已斷故。云
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如來實心等覺
菩薩尚不知故。由此經説。化無量類皆令有
心。又説如來成所作智化作三業。又説變化
有依他心。依他實心相分現故。乃至自性法
身。唯有眞實常樂我淨。離諸雜染衆善所依。
無爲功徳無色心等差別相用。自受用身具無
量種妙色心等眞實功徳。若他受用及變化
身。唯具無邊似色心等利樂他用化相功徳。
是以如來妙體清淨法身。不去不來如影如
像。猶四王天之日月。顯清淨水中不出不入。
似憍尸迦之宮殿現瑠璃地内非有非無。涅
槃無名論云。法身無像應物以形。般若無
知對縁而照。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