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門。現跡同凡示行殺害。後見佛悟道惡業頓
消。令一切衆生知得。道業亡不生邪執。皆令
仰慕佛法難量不可思議有大威力。所以鴦崛
魔羅經偈云。如來所變化。衆生悉不知。如來
所作幻。衆幻中之王。大身方便身。是則爲如
 問。一切法如幻。云何有垢淨能所對治
答。只爲如幻故垢淨不定。由心迴轉凡聖法
生故。思益經云。垢法説淨。見垢實性故。淨法
説垢。貪著淨相故。又莊嚴經論云。問。若諸法
同如幻。以何義故。一爲能治。一爲所治。偈答
云。譬如強幻王。令餘幻王退。如是清淨法。能
令染法盡。釋曰。彼能治淨法亦如幻王。由能
對治染法得増上故。彼所治染法亦如幻王。
由於境界得増上故。如是清淨法能令染法
盡者。如彼強力幻王能令餘幻王退。以染淨
法各有増上力隨境自在轉。故稱爲王。所以
圓覺經云。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男子。
彼新學菩薩及末世衆生。欲求如來淨圓覺
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
堅持禁戒安處徒衆。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
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
腦垢色。皆歸於地。涕唾膿血津液涎沫淡涙
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煖氣歸火。動轉歸
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
畢竟無體。和合爲相實同幻化。四縁假合妄
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縁氣於中
積聚。似有縁相假名爲心。善男子。此虚妄心
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
中縁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縁心可見。善男
子。彼諸衆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
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
幻不滅。譬如磨境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
心。皆爲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
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
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説淨圓覺實
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
幻化。釋曰。珠中無五方之色。因光所映。性中
無五趣之身。隨業而現。迷珠者。執珠。中實
色。昧性者。認性内虚身。法喩皎然。眞僞可

宗鏡録卷第七十九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八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入此宗門。云何了一切法如化 答。以萬
法無體名相本空。無而忽有。名之曰化。如華
嚴經十忍品云。佛子。云何爲菩薩摩訶薩如
化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皆悉
如化。所謂一切衆生意業化。覺想所起故。一
切世間諸行化分別所起故。一切苦樂顛倒
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間不實法化。言説所
現故。一切煩惱分別化。想念所起故。復有
清淨調伏化。無分別所現故。於三世不轉化。
無生平等故。菩薩願力化。廣大修行故。如來
大悲化。方便示現故。轉法輪方便化。智慧無
畏辯才所説故。菩薩如是了知世間出世間
化。現證知。廣大知。無邊知。如事知。自在知。
眞實知。非虚妄見所能傾動。隨世所行亦不
失壞。譬如化不從心起。不從心法起。不從業
起。不受果報。非世間生。非世間滅。不可隨
逐。不可攬觸。非久住。非須臾住。非行世間。非
離世間。不專繋一方。不普屬諸方。非有量非
無量。不厭不息。非不厭息。非凡非聖。非染非
淨。非生非死。非智非愚。非見非不見。非依世
間。非入法界。非黠慧非遲鈍。非取非不取。非
生死非涅槃。非有非無。有菩薩如是善巧方
便行於世間。修菩薩道了知世法。分身化往。
不著世間。不取自身。於世於身無所分別。不
住世間不離世間。不住於法不離於法。以本
願故不棄捨一衆生界。不調伏少衆生界。不
分別法。非不分別。知諸法性無來無去。雖無
所有而滿足佛法。了法如化非有非無。佛子。
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如化忍時。悉能滿足
一切諸佛菩提之道。利益衆生是名菩薩摩訶
薩第九如化忍。故知善不善法從心化生。以
無作之因受忽有之果。故六祖云。思惡法即
化爲地獄。思善法化爲天堂。毒害化爲畜生。
慈悲化爲菩薩。乃至皆是自性變化。大智度
論問云。若一切法皆空如化。何以故有種種
説法別異。答曰。如佛所化及餘人所化雖不
實。而有種種形像別異。夢中所見種種亦如
是。人見夢中好惡事。有生喜者。有生怖者。如
鏡中像雖無實事。而隨本形像有好醜。諸法
亦如是。雖空而各各有因縁。如佛此中説。於
是化法中有聲聞變化。有辟支佛變化。有菩
薩變化。有佛變化。有煩惱變化。有業變化。又
云。如化者化主無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
皆無有實。人身亦如是。本無所因。但從先世
心生今世身。皆無有實。以是故諸法如化。問。
不應言變化事空。何以故變化心亦從修定
得。從此心作種種變化。若人若法。是化有因
有果。云何空。答。如佛説。觀無生從有生得
脱。依無爲從有爲得脱。雖觀無生法無而可
作因縁。無爲亦爾。變化雖空亦能生心因縁。
復次空不以不見爲空。以其無實用故言空。
以是故言諸法如化。故知一切法皆從心生
悉如幻化。雖幻化不實。亦可作善惡之因縁
受昇沈之報應。不可生於斷見。但了體虚
莫生取捨。問。凡有相法皆從變化。心無形
相云何化現。答。心本是化理不思議。從心
現心如化起化。佛地論云。心化唯二。一自身
相應。謂自心上化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
別。二他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
心法影像差別。此並相分似見分現。有義定
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
令愚昧者解深細法。令失念者得正憶念。名
化他心。然心無化無形質故。如論説言。心
無形故不可變化。又説化身無心心法。此就
二乘及諸異生定力而説。彼定力劣。不能化
現無形質法。諸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現。
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云何聲聞
及傍生等知如來心。云何經説化無量類皆
令有心。云何此論説諸化意業。云何經説有
依他心。但諸化色同實色用。化根及心但有
相現。不同實用。又就下類故作是説。若爾云
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現。非情已是心等相分。
云何復令有心相現。若心相現則名有情。非
非情攝。是故化心但説二種。一自身。二他身
化等 問。此一心門理無異轍。約機對法教
有多門。於一法中名字差別。或名佛性。或稱
如來藏。云何成藏義。云何名佛性 答。如來
藏者是眞識心。是眞心中具有一切恒沙佛
法。如妄心中具有恒沙染法。是心與法同一
體性。故名如來藏。即一切衆生有如來藏。能
爲佛因。名有佛性。如睡心中有覺悟性。如黄
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
中。皆有涅槃性。此性即是衆生自實。故名爲
我。我即佛性。隱則名爲如來藏。顯則名爲法
 問。若衆生自實名爲佛性。覺此性故名
爲佛者。但了一性即契本原。云何教中或説
二三四五種等佛性不同 答。大涅槃經云。
正因佛性衆生心是也。又云佛性者。不名一
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萬
法。未得菩提時一切善惡無記。皆名佛性。故
知未得菩提時。一切諸法尚非名數。豈況悟
了更説二三。然雖開合一性無差。約本末因
果而分多種。佛性論云。佛性有三種。所謂
三因三種佛性。三因者。一應得因。二加行
因。三圓滿因。此三因。前一因則以無爲如理
爲體。後二因則以有爲願行爲體。三種佛性
者。應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
出性。三至得果性。此三性復成三藏。一所攝
藏。二隱覆藏。三能攝藏。一所攝爲藏者。佛
説約住自性如如。一切衆生是如來藏。言如
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並不倒故名
如如。言來者。約從自性來。來至至得。是名
如來。故如來性雖因名應得果名至得。其體
不二。但由清濁有異。在因時爲違二空故起
無明。而爲煩惱所雜故名染濁。雖未即顯必
當可現。故名應得。若至果時與二空合。無復
惑累。煩惱不染説名清淨。果已顯現故名至
得。所言藏者。一切衆生悉在如來智内。故名
爲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衆生決定
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爲如來之所攝持。故名
所藏。衆生爲如來藏。二隱覆爲藏者。如來自
隱不現。故名爲藏。言如來者有二義。一者現
如不顛倒義。由妄想故名爲顛倒。不妄想故
名之爲如。二者現常住義。此如性從住自性
性來至至得。如體不變異故是常住義。如來
性住道前時爲煩惱隱覆。衆生不見故名爲
藏。三能攝爲藏者謂果地一切過恒沙數功
徳。住如來應得性時。攝之已盡。若至果時方
言得性者。此性便是無常。何以故。非如今得
故知本有。是故言常。雖説三因佛性。但是一
性。何以故。正因是本有。以衆生不覺故爲客
塵所蔽。如金在礦金體不現。要假其功方成
金用。此正因佛性亦復如是。在纒不現處煩
惱礦中。須先假了因智慧知有開發。次藉縁
因方便助顯方成大用。縁用雖分體恒一味。
不動衆生性而成佛性矣。以住自性之理。在
凡而即眞。以引出性之事。成果而不虚。以
應得之文。處染而何失。以至得之道。證聖而
無疑。又因自性有故能引出。應得至果剋證
非虚如大涅槃經云。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家
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實
非酥。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酥。衆生亦
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説。一切衆生
悉有佛性。又經論通明四種佛性。初因性。即
染淨縁起。二因因性。即内熏發心。三果性。即
始覺已圓。四果果性。即本覺已顯。又初隨縁
隱顯。二徴起淨用。三染盡淨圓。四還原顯實。
又初自性住性。即正因。二是引出佛性。即了
因。三四皆是至得果性。即縁因。又初二因中
理智。後二果中理智。因果雖異。智不殊理。契
同無二。唯一心轉。絶相離言無不包融。故名
佛性。又涅槃疏云。涅槃正性有五。一正性非
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二因性十二因縁。三
因因性十二因縁所生智慧四果性三藐三菩
提。五果果性大般涅槃。雖復分別只是一法。
又古釋有三種性。一理性。謂眞如。二行性。謂
無漏種子。三隱密性。即塵勞之疇。三性隱顯
雖分一體凡聖共有。又約常住隨縁。而分二
種佛性。一常住義。經云其藥本味停留山中。
如常不輕菩薩敬四衆等。以此佛性混煩惱
而不汚。顯菩提。而不淨。以常住不變故。所以
菩薩不敢輕一小衆生。以佛性不壞故。二隨
縁義。經云。隨其流處成種種味。如常慘菩薩
愍四衆等。以眞心不守自性擧體隨縁而作
人法。經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衆生。以衆生
隨縁失性不覺不知。所以菩薩常生悲慘。又
衆生佛性皆有二義。一是所依佛性。如上二
義。一是常住。二是隨縁。二能依雜染。一縁成
似有義。二無性即空義。由染法有即空義故。
所依佛性常淨不變也。由染法有似有義故。
所依佛性隨縁成染也。故知以衆生無性即
空故。在凡不凡。以法身隨縁故。處聖非聖。又
以衆生縁成似有故。聖不是凡。以法身常住
不變故。凡不是聖。則眞俗一際染淨恒分。凡
聖兩途生佛無異。如是鎔融方明一心佛性。
古徳問。一切衆生佛性常住。爲現爲當。答。
三世皆常。問。若現常者衆生即佛耶。答。如胎
中子豈不同父姓。若問父姓寧責耆少。又佛
性非當現者。只見此理不可推當修道乃得。
不可言現。只見此理則約理無差。修道乃得
則隨事不濫。又涅槃經明六盲摸象各説異
端。雖説不諦亦不離象。如各執五陰空大
等六法爲佛性。雖説不著亦不離六法如頭
足之中。既無有象不可即也。頭足之外亦無
別象不可離也。非即非離。非内非外。而得言
象。衆生佛性亦復如是。非即六法。非離六法。
非内非外。故名中道。名爲佛性。若取六法爲
佛性者。乃是衆盲之佛性。若離六法爲佛性
者。如指虚空爲佛性。如諸婆羅門所謗爲仙
預所害。取不即不離中道爲佛性者。如大王
智臣所見佛性。十地經云。衆生身中有金剛
佛性。猶如日輪。佛者是覺。人有靈知之覺今
第一義空與之爲性。故名佛性。非情無覺。但
持自體得稱爲法。今眞性與之爲性。故名法
性。故云假説能所而實無差。云何無差。同一
性故外典亦云。天地萬物同禀陰陽之元氣也
 問。夫言佛性。境智倶收。故云菩提菩提斷
倶名爲菩提。説智及智處倶名爲般若。云何
教中云。在有情數中稱佛性。在無情數中稱
法性 答。在心稱佛性。在境稱法性。從縁雖
別能所似分。約性本同一體無異。如瓶貯醍
醐。隨諸器而不等。猶水分江海逐流處而得
名。一味眞心亦復如是。凡聖境智一際無差。
所以法王經云。一切衆生一心佛性平等。等
諸法故。只爲眞心不守自性隨縁轉動。於轉
動處立其異名。古徳云。譬如珠向月出水向
日出火。一珠未曾異。而得水火之名。以珠體
是一。能應二縁。且如月爲水縁時月中未曾
無火性。日爲火縁時。日中未曾無水性。何以
故。二性相冥故。但縁水火事有優劣。故使二
性冥伏不現。各從自體得水火名。非全無性。
眞如一心亦復如是。在有情中名佛性。在無
情中名法性。一如未曾異。而得法佛之名。以
眞如體一能應二縁。且如有情正爲佛縁時。
有情未曾無法性。無情正爲法縁時。無情未
曾無佛性。何以故。二性相冥故。但猶色心事
有優劣故。二性冥伏不現。各從自體得法佛
名。非全無性。清涼記云。法性即佛性者。故經
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若以心性爲佛性者。
無法非心性。則不隔内外。而體非内外内外
屬相。性不同相。何有内外。然迷一性而變成
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無實。故説牆壁
言無佛性。以性説相無非性矣。如煙因火煙
即是火而煙欝火。依性起相相翳於性。而相
即性。如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
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眞性。
眞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内外。
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令有覺知。修行作佛。即
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
異無所惑矣。故知佛性非内非外。隨物迷悟
強説昇沈。又今爲遮妄執一切無情有佛性義。
就計此義自有淺深。一謂精神化爲土木金石。
梟獍負塊以成於子。情變非情非情變情。斯
爲邪見。不異外道衆生計生草木有命。故不
可也。若説無情同一性故。則稍近宗。亦須得
意。彼本立意。約於眞如自體遍故。眞實之性
無有二故。涅槃經説。第一義空爲佛性故。一
切法中有安樂性。攝境從心。無非心故。色性
智性體無二故。如是等文諸經具有。今謂此
釋太即太過。失情無情。壞於性相。若以涅槃
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涅槃可以簡於瓦礫言
無性耶。今直顯正義。謂性與相非一非異。情
與非情亦非一異。故應釋言。以性從縁則情
與非情異。一如涅槃簡去牆壁瓦礫等故。二
無覺不覺者。眞性之中無心境故。三無非覺
悟。以無情性融覺性故。故起信論。問云。若諸
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種種色相。答
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
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説
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説名法身遍一切處。
今取二性相即互融之義説耳。百門義海云。
謂覺塵及一切法。從縁無性。名爲佛性。經云。
三世佛種以無性爲性。一切處隨了無性即
爲佛性不以有情故有。不以無情故無。今獨
言有情者。遍世勸人爲器。常於一毛一毫之
處。明見一切理事。無非如來性。是開如來性
起功徳。名爲佛性。是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
情與非情皆同一性。如世尊最後垂示應盡
還原品三告之。又經云。爾時世尊如是逆順
入。諸禪已。普告大衆。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
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
本性離畢竟寂滅。同虚空相。無名無識。永斷
諸有。本來平等無高下想。無見無聞無覺無
知。不可繋縛。不可解脱。無衆生無壽命。不生
不起。不盡不滅。非世間非非世間。涅槃生死
皆不可得。二際平等等諸法故。閑居靜住無
所施爲。究竟安置必不可得。從無住法法性
施爲。斷一切相一無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
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衆
應斷無明滅生死始。又復告大衆。我以摩訶
般若。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
竟無繋縛者。無解脱者。無主無依。不可攝持。
不出三界。不入諸有。本來清淨。無垢無煩惱。
與虚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盡諸動念思想
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眞見此法。名爲解
脱。凡夫不知。名曰無明。作是語已復入超禪。
從初禪出乃至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乃至
入初禪。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衆。我以
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
脱。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無故。所因枝葉
皆悉解脱無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
以是因縁我今安住常滅寂光名大涅槃。如
上眞實慈父廣大悲心不可思議三告之文。
或有偶斯教者。可以折骨爲筆剥皮爲紙刺
血爲墨。而書寫之。不可頃刻暫忘刹那失
照。且如第一文云。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
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
滅。第二文云。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
悉皆究竟。第三文云。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
明本性性本解脱。是以遍法界内盡十方中。
若有情若無情。若有性若無性。山河大地草
芥人畜。不在三界不出三界。不隨生死不住
涅槃。皆同眞如一心妙性。如是信解頓入一
乘。更無祕文能出斯旨。離此有説皆是權施。
誘引提携咸歸宗鏡 問。既云一切衆生皆有
佛性。云何涅槃經云。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
根人無等 答。一切衆生實有佛性。經約善
惡無記理果等。互説有無。薦福疏云。今准經
明佛性略有五種。謂善不善無記及理果等。
今言一闡提有善根人無者。此是不善佛性
也。然善根人有其二種。一是離欲善根人。
離欲斷一切不善故。二是五住已上。五住已
上無不善性故。此之二人倶無不善性也。善
根人有闡提人無者。此是善佛性也。闡提斷
一切善故云無也。二人倶有者 理及無記
也。二人倶無者。倶無果性故。涅槃經云。如
來佛性則有二種。一有二無。有者所謂三十
二相乃至無量三昧。是名爲有。無者所謂如
來過未諸善不善無記業因果報煩惱五陰十
二因縁。是名爲無。乃至闡提佛性亦爾。是則
上從于佛。下至闡提皆有有無二性。非全無
性。是知但約三性及果而論有無。若言理性
尚無凡聖。豈説有無。則約理無不具者。所以
生法師云。夫禀質二儀。皆是涅槃正因。闡提
含生之類。何得獨無佛性。蓋是此經度未盡
耳。故生法師。忍死十年。以證斯旨。及涅槃後
分到後。果有斯文。遂踞師子座因而坐蛻
問。如上決定説一切衆生有佛性者。衆生既
具。云何不免沈淪 答。衆生雖具正因而無
縁了。所以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
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故先
徳頌云。圓成沈識海。流轉若飄蓬是以眞如
本覺不守自性。以無性故但隨縁轉。如云法
身流轉五道。故號衆生。應須以善巧方便發
之。以智照助之。以良縁了了見時方逃境縛。
如起信鈔云。且夫眞之與妄。皆依一法界心
所説。蓋以此心本來有體有用。即用之體則
蕩然空寂。即體之用則了然覺知。以無始時
來迷故。於空寂之處。確然根身塵境。於覺知
之處。則紛然分別縁念。故肇論云。法身隱於
&T021400;之中。眞智隱於縁慮之内。然其形&T021400;
念元來體空。空寂覺知元來不變。不變之眞
元來隨縁。體空之妄元來成事。非因造作法
爾如斯。衆生身心現今若此。即約此義以明
染淨縁之義相也。大涅槃經云。佛告。善男子。
如汝所言。若一闡提有佛性者。云何不遮地
獄之罪。善男子。一闡提中無有佛性。善男子。
譬如有王聞箜篌音。其聲清妙。心即耽著喜
樂愛念情無捨離。即吉大臣。如是妙音從何
處出。大臣答言。如是妙音從箜篌出。王復語
言。持是聲來。爾時大臣持箜篌置於王前。而
作是言。大王當知。此即是聲。王語箜篌出聲
出聲。而箜篌聲亦不出。爾時大王即斷其弦。
聲亦不出。取其皮木悉皆拆裂。推求其聲了
不能得。爾時大王即嗔大臣云。何乃作如是
妄語。大臣白王。夫取聲者法不如是。應以衆
縁善巧方便聲乃出耳。衆生佛性亦復如是。
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以可見故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不見佛性。
云何能遮三惡道罪。善男子。若一闡提信有
佛性。當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
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惡。故名一闡
提。是知一切衆生雖有正因。不得了縁枉沈
生死。爲不知故甘稱下凡。爲不聞故不親善
友。常迷智眼。豈有了因。恒習惡縁。何成善
本。今爲未聞者。廣搜祕藏發起信心。爲未知
者。直指心原了然無滯。爲已聞者。智慧開發
萬善資熏。爲已知者。一向保任理行成就。
有斯深益。豈厭文繁。普望後賢廣重傳授
問佛性若定有無。即成斷常之見。如何體會
理合正因 答。非一非異。能契一乘之門。亦
有亦無。不謗三因之性。如大涅槃經云。佛言。
善男子。若有説言一切衆生定有佛性。常樂
我淨。不作不生。煩惱因縁。故不可見。當知是
人謗佛法僧。若有説言一切衆生都無佛性。
猶如兎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
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説言衆生非有如虚
空非無如兎角。何以故。虚空常故。兎角無故。
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破兎角。無破虚空。如
是説者。不謗三寶 問。教説一心佛性之理。
有何因縁獲何善利 答。佛眼諦觀正理不
謬。若人決定信受。則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
徳。佛性論云。如來爲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
徳故。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除五過失者。一
爲令衆生離下劣心故。有諸衆生未聞佛説
有佛性理。不知自陰必當有得佛義故。於此
身起下劣想。不能發菩提心。二爲離慢下品
人故。若有人曾聞佛説衆生有佛性故。因此
發心。既發心已。便謂我有佛性故能發心。作
輕慢意謂他不能。爲破此執故佛説一切衆
生皆有佛性三。爲離虚妄執故。若人有此慢
心。則於如理如量正智不得生顯。故起虚妄。
虚妄者。是衆生過失。過失有二。一本無二
是客。一本無者。如如理中本無人我作人我
執。此執本無乃至故知能執皆成虚妄。由於
此執所起無明諸業果執並是虚妄無。受者
作者。而於中執有是虚妄。故言本無。二是客
者。有爲諸法皆念念滅無停住義。則能罵所
罵二無所有。但初刹那爲舊。次刹那爲客。能
罵所罵起而即謝。是則初刹那是怨。次則非
怨。以於客中作於舊執。此執不實。故名虚
妄。若起此執正智不生。爲除此執故説佛性。
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眞如。由眞如故
無能所罵。通達此理離虚空執。四爲除誹
謗眞實法故。一切衆生過失之事並是二空。
由解此空故所起清淨智慧功徳。是名眞實。
言誹謗者。若不説佛性則不了空。便執實有。
違謗眞如。淨智功徳皆不成就。五離我執故。
若不見虚妄過失眞實功徳。於衆生中不起大
悲。由聞佛説佛性故知虚妄過失眞實功徳。
則於衆生中起大悲心。無有彼此故除我執。
爲此五義因縁。佛説佛性生五種功徳。一起
正勤心。二生恭敬事。三生般若。四生闍那。
五生大悲。由五功徳能翻五失。由正勤故翻
下劣心。由恭敬故翻輕慢意。由般若故翻妄
想執。由生闍那俗智能顯實智及諸功徳故
翻謗眞法。由大悲心慈念平等故翻我執。乃
至由般若故不捨涅槃。由大悲故不捨生死。
由般若故成就佛法。由大悲故成就衆生。
是以若了一切衆生皆有佛性。自然不謗不
慢無失無違。何者以衆生妙故皆不可思議。
如佛在竹林中説法。授白鴿鳥劫國名號八
相之記。諸大菩薩等皆申懺悔。咸云。若智
未齊如來。我等自此已後。更不敢稱量衆生
寶。堅和尚云我。見老鵶在生槃上迴頭轉腦
便。全體見渠法身。又有俗官入寺與盤山和
尚登殿。問云。此雀兒還有佛性不。師云有。
問。既有佛性。爲甚麼向佛頭上阿。師云。是
何不向鷂子頭上*阿 問。佛性於五眼中何
眼能見 答。涅槃經云。佛眼見故而得明了。
以佛眼見一切美惡差別等事。悉皆不動爲
見性故。維摩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
義而不動。此是心鑒無礙爲眼。非取根塵所
對是以肉眼見麁天眼觀細。慧眼明空。法眼
辯有。佛眼觀不二相一實之理。華嚴經離世
間品説十眼。所謂肉眼見一切色故。天眼見
一切衆生心故。慧眼見一切衆生諸根境界
故。法眼見一切法實相故。佛眼見如來十力
故。智眼見諸法故。光明眼見佛光明故。出
生死眼見涅槃故。無礙眼所見無障故。一切
智眼見普門法界故。又慧眼所見無法可見
故名爲見者。見法空故名爲慧眼。非獨慧眼
能見。五眼倶現。如是五眼照如千日。十方之
中無處不見。於一切處地平如掌。無諸穢惡。
若有可見即是生盲。何以故。無所有故。當知
無空。色空倶遣。又見一切塵全是眼。更不可
見。聞一切聲全是耳。不復更聞。所以云。一切
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又云。離心之外更
無一法。縱見内外但是自心所見無別内外。
此無過也。乃至若了塵時塵。全是知也。終不
以知知於塵即有所知也。若知於無知不異
知也。今塵即知不復更以知及不知知於無
知。但無能所之知。非無知也。此方顯無知
也。經云。顯現一切法。各各不相知。見亦如是
又聞者圓教明我。我即聞故。能聞所聞皆法
界故。故使我外更無別聞。是以若見若聞若
知若覺。皆一心故。華嚴經云。所見不可見。所
聞不可聞。所知不可知。一心不思議 問。五
眼凡聖共有。則衆生具佛眼。如來有肉眼。云
何唯佛眼能觀。十住菩薩等不見佛性 答。
以十住菩薩有行有住故。所以不了了見。若
見性了了證實之時。不見。已外更有菩提可
行可住。以十住位縁觀未盡故。心有所在。心
有所在故有所不在。是故不能覺一切法。至
佛位息縁。眞心平等無處不在。無不在故無
有一法在於心外亦無一心在於法外。心與
法界同體照明。故覺一切。又此心性是眞實
了知義。遍照法界義。以本有爲所照。以
眼智明爲能照。如涅槃經云。見性肉眼即名
佛眼。大涅槃經明二種見佛性。一相貌見。二
了了見。相貌見者。謂登地菩薩方便權智識
變似空。名相貌見。了了見者。謂地上菩薩
根本正智親證眞理不變相縁。名了了見。即
是親證。相貌見者。比量知。了了見者。現量
 問既云佛眼能觀佛性。如何教中又言
我以五眼不見。三聚衆生狂愚無目而言見
 答。若約實相體性遍法界。以實相無相
故則不可見。若論照用相遍法界。以無相之
相亦可得見。又五眼圓照三諦之理。諸境
分明。雖云洞鑒未必是有。雖云不見未必是
無。斯乃無相之相。不觀之觀。當知相中無相。
只勿相觀中無觀。只勿觀。體萬物而自虚。同
一道之清淨。豈同執實隨塵作能所斷常之
見耶 問。夫佛眼者。皆是圓修圓證方具。十
住菩薩尚未分明。云何無明。煩惱凡夫尚未
得天眼。云何得同佛眼 答。如來五眼衆生
悉具。非待證聖方有。涅槃經云。若學大乘
人。雖是肉眼而名佛眼。二乘雖具天眼不名
佛眼。又云。見如來性者。雖有煩惱如無煩惱。
若實明宗見性。即肉眼而明佛眼。以智照爲
眼故。台教約五。品初位中。以凡夫心同佛所
知。用所生眼齊如來見。若論明味淺深即
落修證。今直論見性即無前後。所以鴦崛摩
羅經偈云。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
無減修。了了分明見者。止觀釋云。彼是九
法界眼根也。於如來常者。九界自謂各各非
眞。如來觀之即佛法界無二無別。無減修者。
觀諸眼即佛眼。一心三諦圓因具足無有缺
減也。了了分明見者。照實爲了了。照權爲
分明。三智一心中五眼具足圓照。名爲了了
見佛性也。見論圓證。修論圓因。又具足修
者。觀於眼根捨二邊漏。名爲檀。眼根不爲二
邊所傷。名爲尸。眼根寂滅不爲二邊所動。名
爲羼提。眼根及識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爲
精進。觀眼實性。名爲上定。以一切種智照眼
中道。名爲智慧。是爲眼根具足無減修。無減
故了了分明。見眼法界乃至彼意根。於諸如
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於一一根。即
空即假即中。三觀一心名無減修。證慧眼法
界。佛眼一心中得名了了見。皆如上説。根既
如此。塵亦復然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是爲圓
教調伏諸根滿足六度。此則究竟調伏究竟
滿足。如是助道助究竟道。當知六度遍能調
伏一切諸根也。又若論差別者。則諸天是報
得。二乘是修得。我此宗門非報非修。是發得。
五眼以本圓具故。若悟佛乘人。雖具煩惱性。
能知如來祕密之藏。即肉眼而名佛眼。二乘
人雖證滅修道具漏盡通。即天眼而爲瞖眼。
所以志公云。大士肉眼圓通。二乘天眼有瞖。
融大師云。不取天眼等五通造事外道。唯取
入理凡夫耳
宗鏡録卷第八十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八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眞如一心平等法界。衆生不了妄受沈淪。
今悟此宗欲入圓覺位。於六度萬行莊嚴門
中。以何法助道保任速得成就 答。若論莊
嚴無非福智二業。於六波羅蜜中。前五是福
徳業。後般若是智慧業。前五福徳業中。唯禪
定一門最爲樞要。前以廣明。今更再述。此宗
鏡所集禪定一門。唯約宗説。於諸定中而稱
第一。名王三昧。總攝諸門。嚢括行原。冠戴智
海。亦名無心定。與道相應故。亦名不思議定。
情智絶待故。亦名眞如三昧。萬行根本故。亦
名一行三昧。一念法界故。亦名金剛三昧。常
不傾動故。亦名法性三昧。恒無變易故。諸
佛智光明海無量觀行皆從此生。若不體此
理非佛智故。以此佛智證斯本理。理則不待
照而自了。智則必資理而成照。若本覺性智
性自了故。以平等性智了本性故。故知理無
興廢。寂照靈知。弘之在人覺有前後。人有
照分。功由理發。失理則失照。要見此理方成
佛耳。此理即是一心。總該萬有。頓悟頓修更
無漸次。爲未了不入者。於一心法分出多門。
義演恒沙乃至無盡。故法華經偈云。少智樂
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説諸果。
是以信心是佛罕遇其機。乃諸佛出世之本
懷。祖師西來之正意。自古先徳一聞。即心是
佛之言。疑根頓盡。或欲燈傳後嗣。便坐道場。
或樂灰息遊心住深蘭若。其或障濃信薄唯
思向外馳求。隨他意似鸚鵡之徒。借彼眼
如水母之屬纔生不信便起謗心。今則廣引
遍搜探微撮要。所冀證成後學決定無疑。頓
悟自心成佛妙軌。若論法利功徳無邊。虚空
可量斯旨難盡。所以台教云。若人欲得一切。
佛法相好威儀説法音聲十方無畏者。當行
此一行三昧。勤行不懈則能得入。如摩尼珠
隨磨隨光。證不思議功徳。一行三昧者。繋縁
法界。一念法界。信一切法皆是佛法。無前無
後無復際畔。住佛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
法界祕密藏中。則理無不圓。事無不足。故稱
祕密。亦號總持。究竟指歸自他倶利。云何倶
利。以平等故。云何平等。以無相故。如入佛境
界經偈云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
等故。敬禮無所觀。又一切諸法有事有理。具
體具用。不可偏執乖此圓乘。以自性定爲理。
用引發定爲事。因事顯理理則昭然。因理成
事事方圓足。以性實之理相虚之事體用交
徹隱顯同時。無礙雙行能契宗鏡。若唯修
事定但集世禪。雖曰修行猶生惡覺。以不
制意地未斷其原。長劫練磨返沈苦道。所
以大涅槃經云。一切凡夫雖護身心。猶故生
於三種惡覺。三惡覺者。欲覺恚覺害覺。以貪
欲故即生瞋恚。因瞋恚故便行損害。夫修行
趣道本爲出五欲之泥。翻求利養名聞。如踐
蛇虺之地。凡修禪定護念之人。尚被外縁覺
觀破壞。何況縱情放逸之人。故知日夜常爲
煩惱欲火焚燒。覺觀怨賊侵害。是以欝頭藍
弗。以世俗智伏下地惑。獲非想定具五神通。
時君敬重就宮供養。欝頭藍弗毎來與去。皆
乘神通赴宮供養。王因出巡。命其愛女依前
舊儀供養藍弗。王女珍敬接足作禮。欝頭藍
弗觸女身手。因茲起貪便生欲覺。遂失神通。
飯食已訖矯施異計。語王女言。我頃來去皆
乘神通。國人思敬莫由見我。我今食竟。意欲
歩歸令國内人咸得見我。王女謂實。送出閣
門。歩遊歸山。既失神通。情懷悵怏端坐林藪。
潔志安禪林間。鳥鳴喧噪。鬧亂久不得定。移
就池邊安布求禪。池中魚遊驚聒禪思。又不
得定。因茲起瞋便生恚覺。遂發惡願。願我來
生作著翅水獺身。上樹害鳥入水食。魚報魚
鳥怨誓不相放因茲便。起害覺現前復移異。
處專志習禪久方得。定依前證。得非想三昧。
命終之後。生非想天順生受業八萬大劫。受
異熟。果八萬劫滿順後受。業酬前惡願生于
欲。界作水獺。身亦云飛狸身若到所在。水陸
空行一切物命悉皆喫盡。故經云。雖斷煩惱
生非想處。猶故還墮三惡道中。即其義也。故
須先入宗鏡達一心萬行根本然後福智莊
嚴。則不枉功程永無退轉。得其旨則大智圓
明。得其事則大。用成就。如師子奮迅。成熟法
界衆生。猶象王迴旋。啓發十方含識。故華嚴
論云。師子奮迅三昧者。於十方世界。普同一
切衆生想念。作用而成熟之。大用而無作。是
奮迅義。夫入宗鏡萬事周圓。鏡外更無一法
可得。如遺教經云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制之
一處無事不辦。若不制心無有是處。一念纔
起生死如煙。駕五陰六入之舟航。結十二種
類之窟宅。如從一妄念中結成十二類。根塵
相對發識造業。因色有情見時生想。於此情
想二法。各生四相。從情上。生一有色二無
色三非有色四非無色。從想上生一有想二
無想三非有想四非無想。胎因情有。卵爲
想生。情想合爲濕生。情想離爲化現。情上無
色則是空散消沈。想上無想則爲土木株杌。
此二雖屬無情。然皆從識變若一念不生則
諸類皆絶。所以信心銘云。心若不異萬法
一如。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又如云。譬如動
目能搖湛水。以眼勞觀水。見水有動。眼若不
瞬池水則不搖。妄見若除亦無草木成壞之
相。若擧眼見色由有色陰。擧身受苦樂由有
受陰。擧心即亂由有想陰擧眼見生滅由有
行陰。精明湛不搖處即識陰。又若以遍身針
刺倶知。不帶分別則是識陰。若次第分別則
餘識陰。故知一念纔起五陰倶生微識未亡
六塵不滅。若唯識之義燈常照。妄何由生。
一心之智鏡恒明。旨終不昧 問。四弘十度
皆可發行。云何須依一心具足菩提之道
答。若不依一心。求大乘之人疑情不斷。古徳
云。求大乘者所疑有二。夫大乘法體爲一爲
多。如其是一即無異法。無異法故無諸衆生。
菩薩爲誰發弘誓願。若是多法即非一體。非
一體故物我各別。如何得起同體大悲。由
是疑惑不能發心。今爲遣此二疑。立一心法。
開眞如生滅體用二種門。立一心法者。遣彼
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
法。但有無明迷自一心。起諸波浪流轉六道。
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動
作六道。故得發弘誓之願。六道不出一心。故
能起同體大悲。如是依於一心能遣二疑。得
發大心具足佛道。華嚴演義記。云釋如來
法身觀者。先觀發起普賢菩薩微妙行願。復
應以三密加持身心。則能入文殊師利大智
慧海。然修行最初。於空閑處。攝念安心。閉
目端身。結加跏坐。運心普縁無邊刹海。諦
觀三世一切如來。遍於一一佛菩薩前。殷勤
恭敬禮拜旋遶。又以種種供具雲海。奉獻如
是等一切聖衆。廣大供養已。復應觀自心。心
本不生。自性成就。光明遍照猶如虚空。復應
深起悲念哀愍衆生。不悟自心輪迴諸趣。我
當普化拔濟令其開悟盡無有餘。復應觀察
自心。諸衆生心及諸佛心本無有異。平等一
相成大菩提。瑩徹清淨廓然周遍圓明皎潔
成大月輪。量等虚空無有邊際。是以垢淨世
界大小法門。乃至六度萬行。皆從凡聖心現。
故經云。菩薩摩訶薩以離垢心。現見無爲眞
如法界。以自在心現生三界。爲教化彼諸衆
生故。又經云依自虚妄染心。衆生染。依自性
清淨心。衆生淨。諸法無行經云。雖讃發菩提
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雖讃大乘經。而知一
切諸法皆是大相。雖説菩薩道。而不分別
阿羅漢辟支佛諸佛。雖讃布施。而通達布施
平等相。雖讃持戒。而了知諸法同是戒性。雖
讃忍辱。而知諸法無生無滅無盡相。雖讃精
進。而知諸法不發不行相。雖種種讃歎禪定。
而知一切法常定相。雖種種讃於智慧。而了
智慧之實性。雖説貪欲之過。而不見法有可
貪者。雖説瞋恚之過。而不見法有可瞋者。雖
説愚癡之過。而知諸法無癡無礙。雖示衆生
墮三惡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獄餓鬼畜生
之相。如是諸菩薩雖隨衆生所能信解。以方
便力而爲説。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故知心外
無法。於第一義而不動。爲未信者。以方便
力雖説種種道。其實爲一乘。所以般若説。一
切法皆摩訶衍。靡不運載。思益明。解諸法是
菩薩遍行。華嚴入法界。不動祇園。淨名。一
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故知一法周備無事不
該。可謂圓滿菩提成就佛道。乃至坐禪見境
諸魔事起。但了一心境界自滅。可謂降魔妙
術治惑靈方。匪用心神安然入道。起信論云。
修行止者。住寂靜處結加趺坐。端身正意。
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不依地水火
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分別想念皆除。
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前
心依境*以捨於境。後念依心復捨於心。以心
馳外境攝住内心。後復超心。不取心相。以離
眞如不可得故。乃至魔事現前。念彼一切皆
是思惟。刹那即滅。遠離諸相入眞如三昧。心
相既離眞相亦盡。摩訶衍論釋云。若眞若僞。
唯自妄心現量境界無有其實。無所著故。又
若眞若僞皆一眞如皆一法身。無有別異。不
斷除故。是以但了一心不忘正念。一切境界
自然消滅。可謂應念斷除豈勞功行。此乃西
來的旨諸佛正宗。圓信圓修不同權漸。直下
得力。如師子就人一槌便成。猶王之寶器。可
謂等賜高廣大車。悉與如來平等滅度。豈同
貧所樂法下劣之乘者哉。若有人不信此宗
鏡正義。反墮邪思。徇假執權而迷眞實。如金
易鋀石鳳換山鷄。如此愚盲過在無眼。如昔
人乘馬腰著金帶。見乘驢者著驢絛帶。即便
問之。或中何物貴。彼即答云。驢絛甚貴。其
人即易之。或爲色聲而棄正法。其猶如
問。既一心圓滿覺道。云何又發菩提等諸心。
若有能發則有所證。能所既成。唯一之義即
 答。夫言發者即無所發。終不離心有菩
提。離菩提有心。大寶積經云。菩提中心不可
得。心中菩提亦不可得。離菩提心不可得。離
心菩提亦不可得。乃至若言見有菩提而取
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増上慢人。若能如是信
解。乃爲眞發菩提之者。般若經云。若菩薩知
心性即是菩提。而能發起大菩提心。是名菩
薩。又無所發菩薩云。知一切法皆無所發。而
發菩提心。然於所證眞如如外無智。能發妙
智智外無如。雙照雙遮不存不泯。不二而二。
理智似分。二而不二。能所倶寂。則是一心菩
提萬行之本。既能通達法爾利他。運同體
之大悲。豈有能所。以無得之方便。誰立自
他。止觀云。發眞正菩提心者。既深識不思議
境知一苦一切苦。自悲昔苦起惑耽湎麁弊
色聲。縱身口意作不善業。輪環惡趣嬰諸熱
惱。身苦心苦而自毀傷。而今還以愛繭自纒。
癡燈所害。百千萬劫。一何痛哉。設使欲捨三
塗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博換。翻更
益罪。似魚入箄口。蛾赴燈中。狂計邪黠。逾迷
逾遠。渇更飮醎。龍鬚縛身入水轉痛。牛皮繋
體向日彌堅。盲入棘林溺墮洄洑。把刃抱炬
痛那可言。虎尾蛇頭。悚焉悼慄。自惟若此。悲
他亦然。假令隘路叛出怨國。備歴辛苦。絶而
復穌。往至貧里。傭賃一日。止宿草庵不肯前
進。樂爲鄙事。不信不識。可悲可怪。思惟彼
我。哽痛自他。即起大悲。興兩誓願。衆生無邊
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雖知衆生如虚空。
誓度如虚空之衆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誓斷
無所有之煩惱。雖知衆生數甚多。而度多多
之衆生。雖知煩惱無邊底。而斷無底之煩惱。
雖知衆生如。如佛如。而度如佛如之衆生。雖
知煩惱如實相。而斷如實相之煩惱。何者若
但拔苦因。拔苦果。此誓雜毒。故須觀空。若
偏觀空則不見衆生可度。是名著空者。諸佛
所不化。若偏見衆生可度。即墮愛見大悲。非
解脱道。今則非毒非僞。故名爲眞。非空邊
非有邊。故名爲正。如鳥飛空。終不住空。雖不
住空。跡不可尋。雖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誓
與虚空共鬪。故名眞正發菩提心。即此意也。
又識不思議心。一樂心。一切樂心。我及衆生。
昔雖求樂。不知樂因。如執瓦礫。謂如意珠。妄
指螢光。呼爲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
兩誓願。謂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
成。雖知法門永寂如空。誓願修行永寂如空。
雖知菩提無所有。無所有中吾故求之。雖知
法門如空無所有。誓畫繢莊嚴虚空。雖知佛
道非成所成。如虚空中種樹使得華得果。雖
知法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而修非證非得。
以無所證得而證而得。是名非僞非毒名爲
眞。非空非見愛名爲正。如此慈悲誓願。與不
可思議境智。非前非後同時倶起。慈悲即智
慧。智慧即慈悲。無縁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
苦自然與樂。不同毒害。不同但空。不同愛見。
是名眞正發菩提心義 問。華嚴經頌云。禪
定持心常一縁。智慧了境同三昧。云何悟入
一心。能令根境悉成三昧 答。内外一切境
界。皆從眞如一心而起。眞心不動故稱爲三
昧王。以統御一切萬法萬行故。得稱爲王。無
有一法不從一心眞如三昧起。此是一切三
昧根本。了此根本。則從本所現念念塵塵盡
成三昧。以本末無異故。寶積經偈云。如鑚
木出火。要假衆縁力。若縁不和合。火終不得
生。是不悦意聲。畢竟無所有。知聲性空故。瞋
亦不復生。瞋不在於聲。亦不身中住。因縁和
合起。離縁終不生。如因乳等縁。和合生酥酪。
瞋自性無起。因於麁惡事。愚者不能了。熱惱
自燒然。應當如是知。究竟無所有。瞋性本寂
靜。但有於假名。瞋恚即實際。以依眞如起。了
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又偈云。是大夜叉身。
從於自心起。是中無有實。妄生於恐怖。亦無
有怖心。而生於怖畏。觀法非實故。無相無所
得。空無寂靜處。現此夜叉身。如是知虚妄。是
夜叉三昧。且夜叉一身。於外相分甚爲麁。惡
令人怖畏。瞋之一門。是根本煩惱。最能煩
亂。此内外二法尚成三昧。擧一例諸。可爲龜
鏡。其餘一切心鏡即無非三昧矣。楞伽經云。
佛言。大慧。云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
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
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界性
非性。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故知了境即
心更無一物。會於本寂即心海常安分別不
起即是正受。是以無物可納名爲正受。無境
可動名爲正定。首楞嚴三昧經云。問現意天
子。菩薩當修何法得是三昧。天子答。欲得三
昧當行凡法。若見凡法不合不散。是名修行
楞嚴三昧。又問。諸佛法中有合散耶。天子曰。
凡法尚無合散。況佛法耶。云何修習。若見凡
法佛法不二。是名修習。是以了一心成現之
門。則無修而修。達萬法具足之體。乃不習而
習。出入無際心境一如。即於一切差別法中。
念念入。念念起故。所以華嚴經云。佛子。菩薩
摩訶薩入一切衆生差別身三昧。於此三昧
内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内身起。同身入異身
起。異身入同身起。乃至眼處入耳處起。耳處
入眼處起。鼻處入舌處起。舌處入鼻處起。身
處入意處起。意處入身處起。自處入他處起。
他處入自處起。一微塵中入無數世界微塵
中起。無數世界微塵中入一微塵中起。不唯
根境盡成三昧。萬法咸作智門。承此宗鏡之
光。可謂盡善盡美。何者體含虚寂。不能讃其
美。理絶見聞。不能書其過。降茲已下皆墮形
名。則難逃毀讃矣。如昔人云。夫大道混然無
形寂然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非可以影
響知。不得以毀譽稱也。降此以往則事不雙
美。名不並盛矣。雖天地之大。三光之明。聖賢
之智。猶未免於毀譽也。故天有坼之象。地
有裂之形。日月有謫蝕之變。五星有勃彗之
妖。堯有不。慈之誹。舜有誷父之謗。湯有放君
之稱。武王有弑主之譏。齊桓有貪婬之目。晋
文有不臣之聲。伊尹有無君之迹。管仲有僣
上之名。以夫二儀七曜之靈。不能無虧濔。堯
舜湯武之聖也。不能免嫌謗。桓文伊管之賢
也。不能遣纖過。由此觀之。宇宙庸流奚能自
免怨謗。而無悔悋也。若以心智通靈成無爲
之化。則萬累不能干矣 問。一心旨趣。蓋是
總門。法義難明。廣須開演。如何是法。如何是
 答。法本無差隨義有別。從法生義差別
難明。因義顯法一心易了。禪原集以況解釋
法義二門。如眞金隨工匠等縁作鐶釧等物。
金性必不變爲銅鐵。金即是法。不變隨縁是
義。設有人問何物不變。何物隨縁。只令答云
金也。以喩一藏經論義理只是説心。心即是
法。一切是義。故論云。所言法者。謂衆生心。
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然無量義統唯二
種。一不變。二隨縁。諸經只説此心隨迷悟縁
成垢淨凡聖等。亦只説此心垢淨等時元來
不變。常自寂滅。眞實如如等。設有人問何法
不變何法隨縁。只答云心也。不變是性。隨縁
是相。當知性相皆是一心上義。今性相二宗
互相非者。良由不識眞心。毎聞心字將謂。只
是八識。不知八識但是眞心上隨縁之義。故
馬鳴以一心爲法。以眞如生滅二門爲義。論
云。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心眞如是體。心
生滅是相用。只説此心。不虚妄故云眞。不變
易故云如。不守自性故隨縁。以隨縁故成無
量義。又由不變故始能隨縁。由隨縁故方能
不變。何者謂若變自體將何隨縁。如無水豈
能成波浪。故知一心不動義遍恒沙。雖遍恒沙
皆是一心之義 問。欲淨其土當淨其心。則
心外有土。何成自淨 答。至極法身常寂光
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依報是心之相。正報
是心之體。體相無礙。依正本同。所以攝境歸
心。眞空觀中則攝相歸體。顯出法身。從心現
境。妙有觀中則依體起用。修成報身。若心境
祕密圓融觀中。則心境交參依正無礙。心謂
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謂無礙境。諸
佛證之以成淨土。淨名疏中。觀心釋四種境
界者。一因縁境。二空境。三假境。四中道境。
境是心所依住。即是上也。衆生者。佛告比
丘。汝等日夜常生無量百千衆生。今因縁心
多境亦多。心少境亦少。觀心照少境。即是小
國土。觀心照多境。亦是多國土。如是觀因縁
境。即是化衆生。或調惡境而悟。即是穢土入
佛智慧。或觀善境而悟。即是淨土入佛智慧。
起菩薩根者。隨所觀善惡之塵。了知此塵即
是一切法此法本來畢竟常寂。常寂之境發
於眞智。眞智所依佛土即常寂光土也。復次
行人觀是四境。非爲貪著境界。但化伏煩惱
心數衆生。用此四心而起誓願。願法界衆生
皆得如我化此心數悉令清淨。即是淨土安
立有爲縁集衆生也。行人當知。一切菩薩淨
佛國土根本從此而起。合抱之樹起於毫末。
又凡聖共居同一妙土。眞俗所依唯一法身。
所依不二能依自殊。所既不殊。能亦何別。無
始妄習謂依正殊。若能一切皆融。豈有身土
別見。如此觀心實眞淨土。是眞了義。若離此
者。多是執文隨語生見。義海云。塵毛刹海是
依。佛身智慧光明是正。今此塵是佛智現。擧
體全是佛智。是故光明中見佛刹等。又刹海
塵等全以佛法界如如爲塵體。是故塵中現
一切佛事。當知依即正正即依。乃至一事一
法一毛一塵。各各如是合佛依正也。故知萬
像繁興唯一致矣
宗鏡録卷第八十一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八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云何一心而成止觀 答。法性寂然名止。
寂而常照名觀。非能所觀但是一法。若台教
總論二種止觀。一相待止觀。二絶待止觀。前
是拙度。後是巧度。相待止觀者有三止三觀。
三止者一止息義。二停止義。三不止止義。三
觀者。一觀穿義。二觀達義。三不觀觀義。絶待
止觀者有三止三觀。三止者。一體眞止。二方
便隨縁止。三息二邊分別止。三觀者。一從假
入空名二諦觀。二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三二
觀爲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
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
今宗鏡所明。唯論一心圓頓之旨。圓頓止觀
相者。以止縁於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繋於
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雖一
念心而有三相。止諦亦如是。所止之法雖一
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也。以觀觀於境則
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如
摩醯首羅面上三目。雖是三目而是一面。觀
境亦如是。觀三即一。發一則三不可思議不
權不實。不優不劣。不前不後。不並不別。不大
不小。故中論云。因縁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
又如金剛般若經云。譬如人有目日光明照
見種種色若眼獨見不應須日。若無色者。
雖有日眼亦無所見。如是三法不異時不相
離。眼喩於止。日喩於觀。境喩於色如是三法。
不前不後。一時論三。三中論一。亦復如是。若
見此意。即解圓頓教止觀相也。何但三一一
三。總前諸義皆在一心。其相云何。體無明顛
倒即是實相之眞。名體眞止。如此實相遍一
切處。隨縁歴境安心不動。名隨縁方便止。生
死涅槃靜散休息。名息二邊止。體一切諸
假悉皆是空空即實相。名入空觀。達此空
時觀冥中道。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如實而見。
名入假觀。如此空慧即是中道無二無別。名
中道觀體眞之時五住盤石砂礫一念休
息。名止息義。心縁中道入實相慧。名停止
義。實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義。又此一念能
穿五住達於實相。實相非觀。亦非不觀。如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