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得是種。和合作種種事言語坐起去來。空六
種和合中。強名爲男。強名爲女。若六種是男。
應有六男。不可以一作六六作一。既於地種
中無男女相。乃至識種亦無男女相。若各各
中無。和合中亦無。如六狗各各不能生師子。
和合亦不能生。無性故 問。經説所有我見
一切皆縁五取蘊起。實我若無。云何得有憶
識誦習恩怨等事。若實無我憶識等事不成。
誰爲主宰 答。五蘊之法約衆生界説。情有
邊事。以智推檢五蘊倶空。經云。是身如聚沫。
不可撮摩。即色蘊空。是身如泡不得久立。即
受蘊空。是身如焔從渇愛生。即想蘊空。是
身如芭蕉中無有堅。即行蘊空。是身如幻從
顛倒起。即識蘊空。五蘊既空誰爲主宰。所有
分別是妄識攀縁。言語去來唯風力所轉。離
情執外中間唯有空性。故知我但有名。名亦
無性。名體倶空。我法何有唯識論云。又諸
所執實有。我體爲有作用。爲無作用。若有作
用如手足等應是無常。若無作用。如兎角等。
應非實我。故所執我二倶不成。又憶識等事。
皆從本識熏習之力而得成就。乃至所執實
我既常無變。後應如前是事非有。前應如後
是事非無。以後與前體無別故。若謂我用前
後變易非我體者。理亦不然。用不離體。應常
有故。體不離用。應非常故。然諸有情各有本
識。一類相續任持種子。與一切法更互爲因。
熏習力故。得有如是憶識等事。故寶積經偈
云。法同草木無覺知。若離於心不可得。衆生
自性無所有。一切諸法亦如是。若現在陰入
界是念念不住。何以故。世法無有一念住者。
若有一念。是一念中住亦有生住滅。是生住
滅亦復不住。如生住滅中有内外陰界入。是
内外陰界入亦有生住滅。若如是不住者。即
是非我非我所。又佛言。從本已來無我無人
無有丈夫。但是内心見有我人。内心起時彼
已害我。即名爲害。乃至是中無有一法。和
合聚集決定成就。得名爲佛名法名僧。名父
名母。名阿羅漢。定可取者。又頌云俯仰屈申
立去來。瞻視言語中無實。風依識故有所作。
是識滅相念念無。彼此男女有我心。無智慧
故妄見有。骨鎖相連皮肉覆。機關動作如木
人。内雖無實外似人。譬如熱金投水中。亦如
野火焚竹林。因縁和合有聲出。華嚴經頌云。
菩薩一切業果報。悉爲無盡智所印。如是無
盡自性盡。是故無盡方便滅。菩薩觀心不在
外。亦復不得在於内。知其心性無所有。我法
皆離永寂滅。彼諸佛子如是知。一切法性常
空寂無有一法能造作。同於諸佛悟無我。大
集經云。若復有言眼色因縁故有我者。是義
不然。何以故。眼中無我。色亦如是。而和合中
亦復無我。和合因縁生於眼識。如是識中亦
復無我。風中空中悉亦無我。如是推尋竟不
可得。此識但是十二因縁。猶環流轉。離十二
因縁識不可見。但因識生名色。乃至則有衰
老及以病死。如是等法因眼識生。而是眼識
非東方來。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所
因之念生根識者。是念亦滅。眼識不住。第二
念中亦不語念。汝住我滅。而是滅法亦非復
去至十方面。亦復不專一處住止。是故諸法
因縁故生。若離因縁則不得生因因縁生。因
因縁滅。如是因縁名相續法。是故當知實無
有我。而是因縁。亦無作者。無有受者。無有起
者。無他起者。是故無我。若無我者我既是空
我所亦空。何以故。然體性爾故。是故眼性無
我我所。無有積聚。非合非散。即生滅故。一
切諸法亦復如是。是風因縁。亦入根中。左旋
右轉。清淨照了。彼風如幻。亦不可捉。又雖似
有能作所作二事相成。但從縁生倶無自性。
不知唯識之人。盡執爲實我。如大涅槃經云。
佛言。比丘。譬如二手相拍聲出其中。我亦如

宗鏡録卷第六十五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六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既無我亦無於人乃至衆生壽者十六知見
等。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如説名色繋縛衆生。
名色若滅則無衆生。離名色已無別衆生。離
衆生已無別名色。亦名名色繋縛衆生。亦名
衆生繋縛名色。師子吼言。世尊。如眼不自見。
指不自觸。刀不自割。愛不自受。云何如來説
言名色繋縛名色。何以故。言名色者。即是
衆生。言衆生者。即是名色。若言名色繋縛衆
生。即是名色繋縛名色。佛言。善男子。如二手
合時更無異法而來合也。名之與色亦復如
是。以是義故。我言名色繋縛衆生。若離名色
則得解脱。釋曰。如二手合時更無異法者。二
手雖有相合。以但是一身之用。故無異法。雖
非異法。若以一手合義不成。如名色衆生。雖
然不異。要因名色繋縛衆生。要離名色方得
解脱。一切諸法離合縛脱亦復如是。維摩經
云。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肇法師曰。天生萬
物以人爲貴。始終不改謂之人。外道以人名
神。謂始終不變。若法前後際斷則新新不同。
新新不同則無不變之者。無不變之者則無
人矣。既前際無人後際無壽者。中際無我無
衆生世。間凡所有法。皆是意言分別。立其名
相。都無實義。衆生不了妄有所得。沒在其中
不能出離。是以諸佛方便説人法二空唯識
正義。於虚誑名相中而能拔出。如大智度論
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空無根本。
如夢如幻等。衆生在何處住。而菩薩拔出。須
菩提意。謂如人沒深泥而得拔出。佛答衆生
但住名相虚誑憶想分別中。佛意一切法中
無決定實者。但凡夫虚誑故著。如人暗中見
似人物。謂是實人而生畏怖。又如惡狗臨井
自吠其影。水中無狗。但有其相而生惡心投
井而死。衆生亦如是。四大和合故名爲身。因
縁生識和合故動作言語。凡夫人於中起人
相生愛生恚。起罪業墮三惡道。菩薩行般若
波羅蜜時。憐愍衆生。種種因縁教化令知空
法。而拔出之。作是言。是法皆畢竟空無所有。
衆生顛倒虚妄故見似有。如化如幻如乾闥
婆城。無有實事。但誑惑人眼。乃至佛告須菩
提。若諸法當實有如毫釐許。菩薩坐道場時。
不能覺一切法空無相無所有。得成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亦不能以此法利益衆生等。
又云。如人遠行獨宿空亭。夜中有鬼擔一死
屍來著其前。復有一鬼從後而來。瞋罵前鬼
云。是我屍。何以擔來。前鬼復言。本是我物。
我自擔來。二鬼各以一手爭之。前鬼語曰。可
問此人。後鬼即問。是誰死人。誰擔將來。是人
思惟。此之二鬼皆有大力。實語虚語皆不免
死。我今不應妄語答鬼。便答後鬼。前鬼擔來。
後鬼大瞋拔其手足出著地上。前鬼愧之。取
屍補之。補之便著臂手足等。擧身皆易。於是
二鬼共食所易活人之身。各各拭口分首而
去其人思惟。父母生身眼見食盡。我今此身
盡是他肉。爲有身耶。爲無身耶。如是思惟。心
懷迷亂不知所措。猶如狂人。天既明矣。尋路
而去。至前國土見有佛塔。凡見衆僧不論餘
事。但問己身爲有爲無。諸比丘問。汝何人耶。
答曰。我亦不知是人非人。即爲衆僧廣説上
事。衆僧皆云。此人自知己身無我。易可化
度。即語之言。汝身本來恒自無我。但以四大
和合聚集。計爲本身。如汝本身與今無異。時
諸比丘度爲沙門。斷煩惱盡得阿羅漢。是故
有時於他人身亦計爲我。已無我故。有時於
我謂爲他人。故文殊問經云。有老人夜臥。手
捉兩膝。而便問云。那得有此兩小兒耶。身若
有我。云何不識。謂爲小兒。故知横計皆無定
實。又云。菩薩作是念。諸法空無我無衆生。而
從因縁故有四大六識。是十法各各有力。能
生能起。能有所作。如地生持水能爛火能消
風能迴轉識能分別。是十法各有所作。衆生
顛倒故謂是人作我作。如皮骨和合故有語
聲。惑者謂人語如火燒乾竹林出大音聲。此
中無有作者。又如木人幻人化人。雖能動作
無有作者。此十法亦如是。廣百論云。若隨自
覺執有我者。豈不但縁無常身等。虚妄分別
執爲實我。所以者何。現見世間但縁身等前
後隨縁分位差別。虚妄計度我肥我痩我勝
我劣我明我暗我苦我樂。身等無常可有是
事。常住實我無此差別。由此比知。一切我見
皆無實我以爲境界。唯縁虚妄身等爲境。隨
自妄想覺慧生故。如縁暗繩顛倒蛇執。寶行
王正論偈云。如人依淨鏡。得見自面影。此
影但可見。一向不眞實。我見亦如是。依陰得
顯現。如實檢非有。猶如鏡面影。顯揚論問曰。
若唯有蘊無別我者。誰見誰聞誰能了別。乃
至偈答云如光能照用。離光無異體。是故於
内外。空無我義成。論曰。現見世間即於光體
有能照用説爲照者。離光體外無別照者如
是眼等有見等用。説爲見者乃至了別者。無
別見者等。是故内外諸法等無有我。問。若實
無我。云何世間有染有淨。答。染淨諸法從因
縁生。不由實我。何以故。頌曰。如世間外物。
離我有損益内雖無實我。染淨義應成。論曰。
如世外物雖無有我。而有種種災横順益事
業成就。如是内法雖無有我。而有種種染淨
義成。是故無過 問。既人法倶空。若實無我。
誰受生死依正果報。或復厭苦求趣涅槃。縛
解去來昇沈等事 答。雖無作者。而有作業。
以衆縁力。至於後世相續不斷。但以識爲種
能有厭求記憶等事。大涅槃經云。師子吼菩
薩言。世尊衆生五陰空無所有。誰有受教修
集道者。佛言。善男子。一切衆生皆有念心慧
心發心勤精進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雖念
念滅。猶故相似相續不斷故名修道。乃至如
燈雖念念滅而有光明除破闇冥。念等諸法
亦復如是。如衆生食雖念念滅。亦能令飢者
而得飽滿。譬如上藥雖念念滅。亦能愈病。日
月光明雖念念滅。亦能増長草木樹林。善男
子。汝言念念滅云何増長者。心不斷故名爲
増長。如淨名經偈云。雖無我無造無受者。善
惡之業亦不亡。失善惡之業因。苦樂之果報。
非有人我能作能受但是識持因果不亡。如
古師云。衆生爲善惡而受其報者。皆由衆生
心識三世相續念念相傳。如今世現行五蘊。
猶前世識種爲因起今世果。今世有作業熏
種。而爲來世現行因。展轉相續爲因果故。又
善惡之業皆由心識而起。謂前念造得善惡
業。然此一念識雖滅。而後念心識生。既心識
相傳不斷。即能任持善惡之業而亦不亡。以
由識持故。識論云。然有情類。身心相續。煩惱
業力。轉迴諸趣。厭患苦故求趣涅槃。由此故
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
因果相續。由妄熏習似我相現。愚者於中妄
執爲我。故知厭苦求樂捨此生彼。則驗知無
我。若定有我有體則不能去來隨縁起滅。以
定有故不可移易。只爲識心如幻無定故。乃
有從凡入聖之理。厭妄求眞之門。則不壞因
縁能含正理。大莊嚴論問。有縛則有解。無我
則無有縛。若無有縛誰得解脱。答。雖無有我
猶有縛解。何以故。煩惱覆故則爲所縛。若
斷煩惱則得解脱。是故雖復無我猶有縛解。
問。若無我者誰至後世。答。從於過去煩惱諸
業。得現在身及以諸根。從今現世復造諸業。
以是因縁。得未來身及以諸根。譬如穀子衆
縁和合故得生芽。然此種子實不至芽。種子
滅故芽便増長。子滅故不常。芽生故不斷。佛
説受身亦復如是雖復無我業報不失。問。若
無我者。先所作事云何故。憶而不忘失。答。以
有念覺與心相應。便能憶念三世之事而不
忘失。又復問。若無我者。過去已滅。現在心
生。生滅既異。云何而得憶念不忘。答。一切受
生識爲種子。入母胎由。愛水潤漬身樹得生。
如胡桃子隨類而生。此陰造業能感後陰。然
此前陰不生後陰。以業縁故便受後陰。至滅
雖異。相續不斷。如嬰兒病與乳母藥兒患得
愈。母雖非兒。藥之力勢能及於兒。陰亦如是。
以有業力便受後陰。憶念不忘。又大智度論
云。問曰。心所趣向。心爲去。爲不去。若去此
則無心。猶如死人。若不去云何能縁。如佛言。
依意縁法意識生。意若不去則無和合。答。心
不去不住而能知。如般若中説。一切法無來
無去相。云何言心有來去。若有來去即墮常
見。諸法無有定相知心不住。爲無常相結使
未斷。或生吾我。如是思惟。若心無常誰知是
心。心爲屬誰。誰爲心主。而受苦樂。一切諸物
誰之所有。即分別知無有別主。但於五陰計
有人相而生我心。以我心故生我所。我所心
生故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而生瞋
恚。愛等諸煩惱假名爲縛。若修道解是縛而
得解脱。即名涅槃更無有法名爲涅槃。如人
被械得脱而作戲論。是械是脚何者是解脱。
是人可怪。於脚械外更求解脱。衆生亦如是。
離五陰滅更求解脱。故知有識則繋縛。無識
則解脱。若離五陰空別求解脱者。如離此方
空別求他方空。故思益經云。愚於陰界入而
欲求菩提。蔭界入即是。離是無菩提。華嚴
會意問云。若準六根無我。誰造誰受耶。答。佛
説作善生天爲惡受苦者。此但因縁法爾。非
是我能爲受也。若言是我非因縁者。作惡何
不生天。乃墮地獄耶。我豈愛彼地獄故受苦
耶。我既作惡而不受樂者。故知善惡感報唯
因縁非是我也。如論云因縁故生天。因縁故
墮地獄。是此意也。問既言無我誰感因縁。若
言無我但是因縁自爲者。草木亦禀因縁何
不生天與受苦耶。答。内外雖但禀因縁因縁
有二。一善惡増上業因縁。但感生天及地獄
異熟等。二善惡等流業因縁。生天者感寶地
金華。墮地獄者感刀林銅柱等。此是因縁業
作。非我能爲。豈謂受報不同而計有我也。故
經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問。
若言造業受報但是因縁非由我者。何故有
證無我者。雖有已造惡業因縁。而不感受報
耶。既得無我即不受報者。故知我造惡業受
報。非是業因縁也。答。由得無我已即斷惡業
因縁。無彼因縁故不受報。非謂有我無我受
不受也。故經云。因縁故法滅等。此之謂也。即
以如實推究我不可得。是故無我唯六根也。
外我所執外分有六塵也。非實我所有。問。若
言唯是色聚等無實財寶非我所者。即我等
遍有。何得世人。有富饒財寶。有貧無一錢等。
答。財寶是色從業因生。以業増勝故即財寶
豐盈。由業不清淨故貧無一物也。此則有無
因業。非是我所能爲也。若言財寶實有非由
業因縁有者。即一切衆生執有我所。何故有
貧富不同。故知由業因縁。非我實有也。説長
者多盈財寶。餓鬼無一毛覆身業是也。破中
間見聞等病故。於中間分爲六識也。見聞等
病空無所有也。若言見聞等是我非是識者。
如聾盲人。有我何不得見聞等耶。既聾盲等
人。雖有於我。而不得見聞者。故知見是識。非
是我也。是知於此根塵識三處推擇。唯有法
而無我人。問。或言有我由迷似生非實有者。
何不迷他爲自。今既以自爲自。不得爲他。以
他爲他。不得爲自者。故知自他實有。非由計
生也。又但是迷心非實有者。何不於水迷見
爲火於火迷見於水。故知水火實有不是迷
生也。答曰。有二初者。然此分別計我藉三
縁生謂邪師邪教邪思惟等。由此三縁久久
熏力慣習。遂計彼爲他。執自爲我。此但由計
有實有故。若言實有非熏習而計有者。初出
胎時何不執自及以他身。既初出胎時。未熏
習故不計自他。故知計有自他。由妄熏故也。
如説分別我執藉三縁生故。又云。惡見熏習
等。二者凡所見執實。必迷似生。離似則無所
執性。故知如計水火由執似生也。何者以水
火似有但是虚相。誑心以不了相。虚執爲實
有。何以故。所得冷熱但是觸塵。所見青黄赤
白是色法故。流相騰焔是法塵故。執實水火。
但唯法塵妄見有也。如説從自心生與心作
相等是也。問。既親驗水火但唯塵等。云何有
水火相別。答。六塵不別但是虚似有殊。即
此似相由迷執所起故。是故似之與執但有
迷生。如説餓鬼恒河見水爲火喩等。此但從
自心生。外非實有也。又云。凡有見自見他。皆
是迷心自現。如迷東爲西。然迷人西不離悟
人東。但爲迷人迷故。不見悟人東也。非謂迷
見西處無彼東也。若言迷見西處無實東者。
即見西是悟不是迷也。以無悟人東無所迷
故。既知實東謂爲西者。何以人不離東也。信
知衆生不離佛界。佛界不離衆生界。但爲迷
故。癡盲對目不知見。深自悲哉。如大涅槃經
云。外道先尼言。瞿曇。若無我者。誰見誰聞。
佛言。善男子。内有六入外有六塵。内外和
合生六種識。是六種識因縁得名。善男子。譬
如一火因木得故名爲木火。因草得故名爲
草火。乃至衆生意識亦復如是。因眼因色因
明因欲。名爲眼識。善男子。如是眼識不在眼
中。乃至欲中四事和合故生是識。乃至意識
亦復如是。若是因縁和合故生。智者不應説
見即是我乃至觸即是我。善男子。是故我説
眼識乃至意識一切諸法即是幻也。云何如
幻。本無今有。已有還無。乃至内外六入。是名
衆生我人士夫。離内外入無別衆生我人士
夫。又言。瞿曇。如汝所言。内外和合誰出聲言
我作我受。佛言。先尼。從愛無明因縁生業。從
業生有。從有出生無量心數。心生覺觀。覺觀
動風。風隨心觸喉舌齒脣。衆生倒想聲出言
説我作我受我見我聞。善男子。如幢頭鈴風
因縁故便出音聲。風大聲大。風小聲小。無
有作者。又百論云。我若是有應如色等從
縁而生。生定歸滅則非常住。若非縁生應如
兎角無勝體用。何名爲我。又念念滅所以非
常。相似相續所以非斷。如是佛子。遠離二邊
悟入縁生處中妙理 問。既無我人云何有
生有死 答。但生是空生死是空死。畢竟無
有我人可得。如經云。一切世間法唯因果無
人。但是依空法還生於空法。是知衆生果中
但有名數。名數本空萬法何有。如法性論云。
數盡則群有皆虚。名廢則萬像自畢。因茲以
觀。斯乃會通之津徑。反神之玄路。是以境因
名立。名虚則境空。有從數生。數虚則有寂。名
數起處皆是自心。心若不生萬法何有。所以
華嚴經頌云。世間一切法。但以心爲主。隨
解取衆相。顛倒不如實。若能如實觀之。則見
自心之性。可謂會通之津徑。反神之玄路矣。
又淨名疏。智者廣釋六大性無我。如經云。是
身無我爲如地。此正約地種明無我也。今例
作兩釋。一作破外人解。二約内觀明義。一破
外人者。外人計云。若言身無神我。那得能擔
輕負重。内人破言。地亦能荷負山嶽。可有神
我耶。次約内觀解者。若毘曇明。衆生是假名。
地大是實法。成論明。地大亦是假名。四微是
實法。今明雖復假實之殊。同是苦諦下無我
行觀門所攝。如地是四微所成。若一微是主。
三亦是主。若一非主。三亦非主。當知無主。
若内地四微所成無主者。外地四微所成亦
無有主也。若内外地無主者。此三事所成何
得有主。若無主即是無我。故云此身無主爲
如地也。又請觀音經云。地大地無堅性。地若
是有者。爲自性有。他性有共性有無因性
有。四種中隨計一性。即是有見。若謂是事實
餘妄語。實即是剛義。是性是主義也。若檢四
性不得。此爲見地是無。是事實餘妄語。實即
是剛是性是主。若見地亦有亦無是事實餘
妄語。實即是剛是性是主。若見地是非有非
無是事實餘妄語。實即是性是主。若於此四
句有所計執者。即是性實是剛是主。金剛般
若經云。是諸衆生若心取相。則著我人衆生
壽者。若取法相。亦著我人衆生壽者。若取非
法相。亦著我人衆生壽者也。若不取四句則
是觀地無剛性。若無剛實則無主無我。故説
是身無主。猶如地也。經云是身無我爲如火。
亦作兩釋。一作破外人解者。外人計有神我。
云何知耶。見身能東西馳走及出音聲。故知
有神我也。内人破曰約火一法破其兩計。所
以者何。火燒野草亦能東西自在。亦是我也。
又燒著竹木出諸音聲。亦是有神我也。次約
内觀釋者。火爲二微所成。無有定性。無性即
是無火也。今身爲名色所成。身無定性。若身
無定性即無我也。復次此身中諸煖即是火。
若外火無我内火亦無我也。又請觀音經云。
火大火性從因縁生。若從縁生即無自性無
實。即無我破性。及四句類地可知。經云。是身
無壽爲如風。亦作破内外觀釋。破外人者。外
人計有壽者。云何知耶。若無壽者何得有出
入息相續不斷。内人破曰。出入息者。但風相。
外風無壽者。内風豈是壽者也。次内觀解者。
風相觸撃故輕虚自在遊中無礙。有何壽命。
大集云。出入息者名爲壽命。若觀此出入息。
入無積聚。出無分散。來無經遊。去無履渉。
如空中風求不可得。風既非壽息亦何得是
壽也。又請觀音經云。風性無礙。今以四句觀
風。若言有性有生四句可得者。即是礙相。不
得入道。若四句觀風風不可得。即是無礙。無
礙故即是入如實之際。觀身三事。息非壽命。
如風故説是身無壽爲如風也。經云。是身無
人爲如水。此約水種破人。亦作破外人内觀
解。初明破外人者。外人計有神即是人。云何
知耶。若身中無神。何能慈恩潤下曲隨物情
也。内人破曰。我見水能下潤隨器方圓。水無
神無人者。而汝能恩潤順物。亦無神無人也。
今明内觀解者。水爲三微所成。無有定性。無
性即無水。三事成身無有定性。無性即無身。
無身即無人。故説是身無人爲如水也。又解
如小兒水中見影。謂言水裏有人。入水求人
終不可得。凡夫三事中生身見。謂身是人。深
觀三事不見身相。即無人也。又如請觀音經
云。水性不住以其住者。池沼方圓礙之即住。
非水有住性也。今檢人亦如是。隨諸法。得人
名。無定性。若四句檢水有性有著。即是住義。
若檢水四句無性無著。即是無住。無住故入
如實際。經云。是身不實四大爲家。此是總約
四大破我。説無我行也。若作破外人解。外人
計云。若身中無實有神我者。今現見六情依
身而住。故知實有神我也。内人破曰。現見六
情依四大住。無別我神之所依也。若約内觀
解者。身名是一。一身不應在四我住。若一大
我住。三大應無假名身。若各有者即有四身。
若即若離四句約四大中檢身不得。故知身
無有實。若不得身實即身見破。身見破即我
見十六知見皆破也。經云。是身爲空。離我我
所者。此是第二約空種破。説無我行也。若作
破外人解。外人計有我所。若無神我何得所
有。國土人物是實所。若見實當知我亦是實。
内人破曰。若爾所是空我亦應空。如身中空
種。空種及一切外空。是所所空故。我亦空也。
若約内觀解者。即是正約空種破身見也。四
大造色圍虚空故假名爲身。離空即無身。若
外内空不名身。今約空種檢身不可得。即身
見破。身見破即離我我所也。經云。是身無
知如草木瓦礫者。此是第三檢識種破我。是
知説無我行也。若作破外人解。外人計云。若
身中無神。那得知四時氣序等事也。内人破
曰。如草木瓦礫。亦猶陰陽氣候逐時轉變。似
有所知而非神知者。令身雖有知。如草木瓦
礫。無神知也。又外人計身内有神神使知知
之。内人破曰。若神使知知復誰使神知。遂無
使神何須使。若無神使即無知者。無知者即
如草木瓦礫也。若約内觀的觀識種。所以者
何。三事成身。命煖無知。知只是識。若謂識能
知者。過去識已滅。滅故不能知。現在識刹那
不住。無暫停時亦不得知。未來識未有。未
有之識豈得有知。三世求識知不可得。離三
世無別有知。故説此身無知如草木瓦礫也。
經云。是身無作風力所轉。次約風動助成。破
識有作。説無我行也。若作破外人解。外人計
身内有神我故。能執作施爲作一切事。内人
破曰。此非神作身有所作。皆風力轉也。若約
内觀心解。妄念心動身内。依風得有種種所
作。故大集經云。有風能上有風能下。心若念
上風隨心牽起。心若念下風隨心牽下。運轉
所作皆是風隨心轉作一切事。若風道不通
手脚不遂。心雖有念即擧動無從。譬如人牽
關棙即影技種種所作捩繩若斷手無所牽。
當知皆是依風之所作也。今觀此依風。不自
生亦不他生。若無生即是空。尚不能自有。令
三事成身不可得。誰是作也。釋曰。夫外計内
執我者。皆於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種中及身
内識煖息三事等起執。今觀六大三事内。唯
是識之一大。世多堅執以爲實我。今只用於
内外三世中推自然無我無識。内外推者。只
如執識實在身内者。且何者是識。若言身分
皮肉筋骨等是識者。此是地大。若言精血便
利等是識者。此是水大。若言身中煖觸是識
者。此是火大。若言折旋俯仰言談祗對是識
者。此是風大除四大外唯是空大。何者是識。
各各既無。和合豈有。如一砂壓無油合衆
*砂而豈有似一狗非師子聚群狗而亦無。此
四大種現推無體。即是内空。死後各復外四
大。一一歸空即是外空。内外倶空識性無寄。
又内推既無識應在外者。外屬他身自無主
宰。及同虚空有何分別。内外既空中間奚有。
以因内外立中間故。但破内外中間自虚。若
識内外空者應在心世。何者因三世以辯識。
因識以立三世。若無有識誰分三世。若無三
世何以明識。以此三識若不思過去。即想未
來。過未不縁即住現在。離三際外更無有識。
故祖師云。一念不生前後際斷。今則念念成
三世。念念識不住。念念唯是風。念念無主宰。
故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以因現在立過去因過去立
未來。現在既不住。過未亦無生。互檢互無徹
底空寂。但有微毫起處皆從識生。今推既無
分別自滅。分別既滅境界無依。如依水生波
依鏡現像。無水則波不起。無鏡則像不生。故
知非關法有法無。但是識生識滅。如金剛三
昧經偈云。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是諸
分別。是法非生滅。如是洞達。根境豁然。自覺
既明。又能利他普照。故經偈云。究竟離虚妄。
無染如虚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是以
世間麁浮。不於自身子細明察。妙觀不習智
眼全盲。執妄迷眞。以空作有。若能善觀即齊
諸聖。如圓覺經云。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善
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於
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説種種方
便。汝今諦聽當爲汝説。時普眼菩薩奉教歡
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善男子。彼新學菩薩
及末世衆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
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
處徒衆。宴坐淨室常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
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
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淡涙精氣大小
便利。皆歸於水。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
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
和合爲相。實同幻化。四縁假合。妄有六根。六
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縁氣於中積聚。似有
縁相假名爲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無六塵
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縁塵各
歸散滅。畢竟無有縁心可見。善男子。彼之衆
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
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
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爲幻
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
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
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説淨圓覺實有如是身
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
我説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説名菩薩。垢盡對
除即無對垢及説名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
世衆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
清淨。無邊虚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
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
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
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
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
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
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
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
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
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
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
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
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
方衆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
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虚
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善男子。虚
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
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
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
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
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
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
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
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
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
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善男子。覺成就故
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脱。不厭生死。不
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
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
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
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衆生。修習此
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
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説阿僧祇恒
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
離無縛無脱。始知衆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
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
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
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
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
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
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
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所以凡夫
迷夢怕怖生老病死。以二乘偏見厭離成住
壞空。若頓悟之時不厭不怖。全將生死法。度
脱於群生。以生死性空故。如釋迦如來不離
不著。生則王宮降誕。演獨尊之文。老則壽八
十年。示遷壞之法。病則背痛偃臥。警泡幻之
身。死則示滅雙林。顯無常之苦。令小根者悟
其遷變。俾大器者頓了圓常。故知生老病死
之中盡能發覺。行住坐臥之内倶可證眞。豈
同怖厭凡小之見乎
宗鏡録卷第六十六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六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雖説我相起盡根由。皆是外道凡夫麁重
情執。如何是内教修行之人。微細法我之見。
答。法執難亡更是微細。以法執爲本人執爲
末。所以法愛不盡。皆爲頂墮之人。圓證涅槃。
猶是我見之者。如圓覺經中。淨諸業障菩薩
白佛言。大悲世尊。爲我等輩廣説如是不思
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衆得未曾
有。覩見調御歴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
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世尊。若此覺
心本恒清淨。因何染汚使諸衆生迷悶不入。
乃至佛言。善男子。一切衆生從無始來。妄想
執有我人衆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爲實我
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虚妄體重執虚妄。
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
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
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
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何以故。由有無始。本
起無明爲己主宰。一切衆生生無慧目身心
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
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
怨。爲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衆生心所證者。善男
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支絃緩
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
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
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善男子。云何人相。謂
諸衆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
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
悉爲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倶是
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善男
子。云何衆生相。謂諸衆生心自證悟所不及
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衆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