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念故。順法即念除。我見是妄心。違法故生死。
是知法無動念。不可以有念求。又非無念。不
可以無心得。應可玄會取其意耳。如説有不
有無不無等。但動心即寂。是彼法故名順法
也。若以心順於法。即有能所。非順法也。故維
摩經云。法離一切觀行。肇師云。法本無相。非
觀行之所能見。見之者。其唯無觀乎。如赤水
求於玄珠。罔象而得之。故云藏於身。不藏
於川在於心。不在乎水。故莊子云。黄帝遊
於赤水之北。登崑崙之丘。南望遺其玄珠。使
智索之。而不得。使离婁索之。而不得。乃因罔
象得之。黄帝曰。異哉罔象。乃可得之。夫眞不
可以定求。故無心以得之。如弄珠吟云。罔象
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虚僞。然雖不落見
聞。又非無知覺。如融大師信心銘云。惺惺了
知見網轉彌。寂寂無見闇室不移。惺惺無妄
寂寂寥亮。寶印眞宗森羅一相。所以無念者。
即念而無念。以念無自性。縁起即空又縁起
者。皆是眞性中縁起。豈屬有無。乃至即生無
生。即滅無滅亦復如是。故寶藏論云。若言其
生。無状無形。若言其滅。今古常靈。又云。是
以斬首灰形。其無以損生。金丹玉屑。其無以
養生。故眞生不滅。眞滅不生。可謂常滅。可謂
常生。其有愛生惡滅者。斯不悟常滅。愛滅惡
生者。斯不悟常生。永嘉集云。故知妙道無形。
萬像不乖其致。眞如寂滅。衆響靡異其原。迷
之則見倒惑生。悟之則順違無地。閴寂非有。
縁會而能生。峨嶷非無。縁散而能滅。滅既非
滅。以何滅滅。生既非生。以何生生。生滅既虚
實相常住矣。華嚴疏云。生之無生。眞性湛
然。無生之生。業果宛然。是知若即念存有
念。即是常見。離生求無生。即是斷見。皆不
達實相無生無滅之理。若正了無生則無生
無不生。豈定執有生無生之二見乎。所以云。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
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晩成。若以息念歸無念。
如同寒木死灰。與木人何別。豈有成佛之期
耶。斯乃尚未知即念而無念。寧知一念。頓圓
乎。如有問言。夫妙行者。統唯無念。今見善見
惡。願離願成。疲役身心。豈當爲道。答。若斯
見者。離念求於無念。尚未得於眞無念也。況
念無念之無礙耶。又無念。但是行之一也。豈
成一念頓圓。此一念頓圓之旨。非意解所知。
唯忘情可以契會。如悟玄序云。夫玄道者。不
可以設功得。聖智者。不可以有心知。眞諦者。
不可以存我會。至功者。不可以營事爲忘言
者。可以道合。虚懷者。可以理通。冥心者。可
以眞一。遺智者。可以聖同。雖云道合。無心於
合合者合焉。雖云聖同。不求於同同者同焉。
無心於合則無合無散。不求於同則無異無
同。超非於百非之外。非所不能非焉。忘是於
萬是之前。是所不能是焉。是所不能是。則無
是矣。非所不能非。則無非矣。無異無同則怨
親不二。無非無是則毀讃常一。是以忘言者
捨。筌罤也。虚懷者。離取著也。冥心者。不己
見也。遺智者。泯能證也。若運心合道則背道。
若起念求同則失同。若爲是所是則沒是。若
爲非所非則沈非。以要言之。但得直下無心。
則同異倶空。是非咸泯。斯泯亦泯。茲空亦空。
此猶寄言因跡對待。若得絶待頓悟一心。唯
契相應不俟更説
宗鏡録卷第三十七
 *丁未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三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初後之位不離本覺。能所之化唯是一心。
若悟本稱覺則本不可得。若不可得行位徒
施。得與不得其旨如何 答。得而不得始本
之覺無差。不得而得妙證之時玄會。如金剛
三昧經云。佛言。善男子。五位一覺。從本利
入。若化衆生從其本處。舍利弗言。云何從其
本處。佛言。本來無本處。於無處本際入實。發
菩提而當成聖道。何以故。善男子。如手執彼
空。不得非不得。論釋云。擧疑發起云。若本處
應得入。若得入非無本處。爲遣是疑故引喩
釋。手執彼空者。手執喩能入之行處。空喩所
入之本。不得者。虚空無形可握故。非不得
者。握内不無虚空故。本利亦爾。本來無本處
性故不可得。無本之本不無故非不可得也。
斯則悟本稱得。非向外求。若有所求即是失
本。又若有所得不得菩提。以無得故。出生菩
提故。又無得之法非在得外。要求一切法方
盡無得之原。如發菩提心論云。於無法中説
諸法相。於無得中説有得法。如見之事諸佛
境界。然雖求一切法。以了無得故即無所依。
無所求中吾故求之耳。故大寶積經云。佛問
文殊。依何正修行。文殊曰。正修行者。爲無所
依。釋曰。凡有言教所詮。並證一心之義。若心
外見法。是邪修行。則有所依故。若正修行不
依一物。所依既寂。能依亦亡。能所倶空。邪正
雙泯即正修行矣。無生義云。經言。法離眼耳
鼻舌身意。是故六根不能取。故言學者無取。
大智度論言。譬如𧉑&MT04929;蟲處處能集。唯不能
集火中。衆生意識亦復如是。預是可聞見法
悉皆能縁。而不能縁般若。故知般若性離意
不能取。又能取之人。性復自空故不能取。
若以眼取。如經言。眼性復空。若以耳取耳性
又空。若以手取手性又空。若以意取意性又
空。人與法共是一如。如不能取得如也。空不
能取得空。即是學者無取。故言無得。又一念
心起有二種覺。一約有心者。察一念纔起。後
念不續。即不成過。所以禪門中云。不怕念
起。唯慮覺遲。又云。瞥起是病。不續是藥。以
心生即是罪生時故。是以初心攝念爲先。是
入道之階漸。如諸經要集云。攝心一處。便是
功徳叢林。散慮片時。即名煩惱羅刹。所以曇
光釋子。降猛虎於膝前。螺髻仙人。宿巣禽
於頂上。乃至森羅不能自觸要須因倚諸根
内想感發。何以知然。今有心感於内事發於
外。或縁於外起染於内。故知内外相資表裏
遞用。君臣心識不可備捨。故經云。心王若
正則六臣不邪。識意惛沈則其主不明。今悔
六臣。當各慚愧制禦六根不令馳散也。法句
經心意品云。昔佛在世時有一道人。在河邊
樹下學道。十二年中貪想不除。走心散意。但
六欲目色耳聲鼻香口味身受心法。身靜
意遊。曾無寧息。十二年中不能得道。佛知可
度化作沙門。往至其所。樹下共宿。須臾月
明。有龜從河中出來至樹下。復有水狗飢行
求食。與龜相逢。便欲噉龜。龜縮其頭尾及
其四脚。藏於甲中。不能得噉。水狗小遠。復
出頭足。行歩如故。不能奈何。遂便得脱。於是
道人問化沙門。此龜有護命之鎧。水狗不能
得其便。化沙門答言。吾念世人。不如此龜。
不知無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壞神去。
生死無端。輪轉五道。苦惱百千。皆意所造。
宜自勉勵求滅度安。於是化沙門即説偈言。
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是
以意地若息則六趣倶閑。一切境魔不能爲
便。如龜藏六。善護其命。起信論云。若後念覺
知前念。此雖名覺猶爲不覺。故約有心説。以
是初行凡夫故。二約無心者。知初起時即無
初相。不待後念更滅。以正生一念之時畢竟
不可得故。如五十校計經云。菩薩問佛言。罪
生復滅。何以故。我了不見。佛問諸菩薩。汝曹
心寧轉不。諸菩薩報佛言。我心轉生。設我心
不轉生。亦不能與佛共語。佛問諸菩薩言。若
心生時。寧還自覺心生不。諸菩薩言。我但識
見因縁時。不覺初起生時。佛言。如汝所説。
尚不能知心初生時。何能無罪。故知不察最
初一念因成之假。寧免後念相續成事之過
乎。以一切生死煩惱皆因不覺故。若智爲先
導。咎何由生。又若了心外無法。則情想不
生。不用加功。直入不思議地。如清涼鈔云。
經明十地法體心言路絶。釋不思議。謂言語
道斷心行處滅。據法望情名不思議。以其法
外本無情故。其義云何。情相之興原由妄想。
妄想故便有相生。以依相故復起心想。隨名
取實。即是覺觀。依此覺觀便起言説。依言説
已復起妄心想。取所説法。此即言語。以之
爲道。心以爲行。於是相想熾然不息。今契
法實滅除妄想。相即不生。相不生故立名心
滅。名心滅故名即不生。名不生故覺觀不起。
覺不起故言説隨亡。言説亡故不復依言取
於所説不取説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行
滅故名不思議。以法出情心言不及故不思
議。是知妄想心亡境界縁滅。如炙病得穴永
斷病原。可謂覺寶之良醫矣問。諸法所生
唯心所現者。若從心現即自性癡。若執縁。生
即他性癡。若心縁和合而生即共性癡。若非
心非縁而生即無因癡。如何通明免墮四執
答。若論四性實智。於自相門中倶不可説。
若以四悉檀智。於共相門中亦可得説。如止
觀問。心起必託縁。爲心具三千法爲縁具。爲
共具。爲離具。若心具者。心起不用縁若縁
具者。縁具不關心。若共具者。未共各無。共
時安有。若離具者。既離心離縁。那忽心具
四句尚不可得。云何具三千法耶。答。地人云。
一切解惑眞妄依持法性。法性持眞妄。眞妄
依法性也。攝大乘論云。法性不爲惑所染。不
爲眞所淨。故法性非依持言依持者。阿頼耶
是也。無沒無明盛持一切種子。若從地師則
心具一切法。若從攝師則縁具一切法。此兩
師各據一邊。若法性生一切法者。法性非心
非縁。非心故而心。生一切法者。非縁故亦應
縁生一切法。何得獨言法性是眞妄依持耶。
若言法性非依持頼耶是依持。離法性外別
有頼耶依持。則不關法性。若法性不離頼耶。
頼耶依持即是法性依持。何得獨言頼耶是
依持。又違經。經言。非内非外亦非中間。亦
不常自有。又違龍樹。龍樹云。諸法不自生。
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更就譬檢。爲當依
心故有夢。依眠故有夢。眠法合心故有夢。離
心離眠故有夢。若依心有夢者。不眠應有夢。
若依眠有夢者。死人如眠應有夢。若眠心兩
合而有夢者。眠人那有不夢時。又眠心各有
夢。合可有夢。各既無夢。合不應有。若離心
離眠而有夢者。虚空離二。應常有夢。四句
求夢尚不得。云何於眠夢見一切事。心喩法
性。夢喩頼耶。云何偏據法性頼耶生一切法。
當知四句求心不可得。求三千法亦不可得。
既横從四句生三千法不可得者。應從一念
心滅生三千法耶。心滅尚不能生一法。云何
能生三千法耶。若從心亦滅亦不滅生三千
法者。亦滅亦不滅。其性相違。猶如水火二倶
不立。云何能生三千法耶。若謂心非滅非不
滅生三千法者。非滅非不滅。非能非所。云何
能生三千法耶。亦縱亦横求三千法亦不可
得。非縱非横求三千法亦不可得。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大涅槃經云。
生生不可説。生不生不可説。不生生不可説。
不生不生不可説。即此義也。當知第一義中
一法不可得。況三千法。世諦中。一心尚具無
量法。況三千耶。如佛告徳女。無明内有不。
不也。外有不。不也。内外有不。不也。非内非
外有不。不也。佛言。如是而有。大涅槃經云。
有因縁故亦可得説。謂四悉檀因縁也。雖四
句冥寂。慈悲憐愍。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説。或
作世界説心具一切法。聞者歡喜。如言三界
無別法唯是一心造。即其文也。或説縁生一
切法。聞者歡喜。如言五欲令人墮惡道。善知
識者是大因縁。所謂化導令得見佛。即其文
也。或言因縁共生一切法。聞者歡喜。如偈
言。水銀和眞金。能塗諸色像。功徳和法身。應
現處處往。即其文也。或言離生一切法。聞者
歡喜。如言十二因縁非佛作。非天人脩羅作。
性自爾。即其文也。此四句即世界悉檀説。心
生三千一切法。云何爲人悉檀。如言佛法如
海。唯信能入。信則道原功徳母。一切善法
由之生。汝但發三菩提心是則出家。禁戒具
足。聞者生信。即其文也。或説縁生一切法。
如言若不値佛。當於無量劫墮地獄苦。以見
佛故得無根信。如從伊蘭出生栴檀。聞者生
信。即其文也。或説合生一切法。如言心水澄
清珠相自現。慈善根力見如此事。聞者生信。
即其文也。或説離生一切法。如言非内觀得
是智慧。乃至非内外觀。得是智慧。若有住
著。先尼梵志小信尚不可得。況捨邪入正。聞
者生信。即其文也。是爲爲人悉檀四句説心
生三千一切法也。云何對治悉檀。説心治一
切法。如言得一心者。萬邪滅矣。即其文也。
或説縁治一切惡。如説得聞無上大慧明。心
定如地不可動。即其文也。或説因縁和合治
一切惡。如言一分從思生一分從師得。即其
文也。或説離治一切惡。我坐道場時不得一
法。實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即其文也。
是爲對治悉檀心破一切惡。云何第一義悉
檀。心得見理。如言心開意解豁然得道。或説
縁能見理。如言須臾聞之即得究竟三菩提。
或説因縁和合得道。駛馬見鞭影即得正路。
或説離能見理。如言無所得即是得。已是得
無所得。是名第一義四句見理。何況心生
三千法耶。佛旨盡淨。不在因縁共離。即
世諦是第一義諦也。又四句倶皆可説。説因
亦是。縁亦是。共亦是。離亦是。若爲盲人説乳
若貝若粖若雪若鵠。盲聞諸説即得解。乳即
世諦是第一義諦。當知終日説。終日不説。終
日不説。終日説。終日雙遮。終日雙照 即破即
立。即立即破。經論皆爾。天親龍樹内鑒冷然。
外適時宜各權所據。而人師偏解學者局執。
遂興矢石各保一邊。大乖聖道也。若得此意
倶不可説倶可説。若隨便宜者。應言無明法
法性生一切法。如眠法法心則有一切夢事。
心與縁合則三種世間三千相性皆從心起。
一性雖少而不無。無明雖多而不有。何者指
一爲多。多非多。指多爲一一非少。故名此心
爲不思議境也。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
心。非一非一切。乃至遍歴一切皆是不可思
議境。已上依台教所説。今依華嚴無礙法界
自性縁起説不思議境界者。如華嚴入法界
品中。善財童子。於毘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
前。五體投地。暫時斂念。思惟觀察。以深信
解大願力故。入遍一切處智慧身平等門。普
現其身。在於一切如來前。一切菩薩前。一切
善知識前。一切如來塔廟前。一切如來形像
前。一切諸佛諸菩薩住處前。一切法寶前。一
切聲聞辟支佛及其塔廟前。一切聖衆福田
前。一切父母尊者前。一切十方衆生前。皆如
上説。尊重禮讃盡未來際無有休息。等虚空。
無邊量故。等法界。無障礙故。等實際。遍一切
故。等如來。無分別故。猶如影。隨智現故。猶
如夢。從思起故。猶如像。示一切故。猶如響。
縁所發故。無有生。遞興謝故。無有性。隨縁轉
故。又決定知一切諸報皆從業起。一切諸
果皆從因起。一切諸業皆從習起一切佛興
皆從信起。一切化現諸供養事。皆悉從於決
定解起。一切化佛從敬心起。一切佛法從善
根起。一切化身從方便起。一切佛事從大願
起。一切菩薩所修諸行從迴向起。一切法界
廣大莊嚴從一切智境界而起。離於斷見。知
迴向故。離於常見。知無生故。離無因見。知正
因故離顛倒見。知如實理故離自在見。知不
由他故離自他見。知從縁起故離邊執見。知
法界無邊故離往來見。知如影像故離有無
見。知不生滅故。離一切法見。知空無生故。
知不自在故。知願力出生故。離一切相見入
無相際故。知一切法如種生芽故。如印生文
故。知質如像故。知聲如響故。知境如夢故。
知業如幻故。了世心現故。了果因起故。了
報業集故。了知一切諸功徳法皆從菩薩善
巧方便所流出故。善財童子。入如是智。端心
潔念。於樓觀前。擧體投地慇懃頂禮。不思
議善根。流注身心。清涼悦澤。從地而起。一
心瞻仰目不暫捨。合掌圍遶經無量匝。作是
念言。此大樓閣是解空無相無願者之所住
處。是於一切法無分別者之所住處。是了法
界無差別者之所住處。是知一切衆生不可
得者之所住處。是知一切法無生者之所住
處。是不著一切世間者之所住處。是不著一
切窟宅者之所住處。是不樂一切聚落者之
所住處。是不依一切境界者之所住處。是離
一切想者之所住處。是知一切法無自性者
之所住處。是斷一切分別業者之所住處。是
離一切想心意識者之所住處。是不入不出
一切道者之所住處。是入一切甚深般若波
羅蜜者之所住處。是能以方便住普門法界
者之所住處。是息滅一切煩惱火者之所住
處。是以増上慧除斷一切見愛慢者之所住
處。是出生一切諸禪解脱三昧通明而遊戲
者之所住處。是觀察一切菩薩三昧境界者
之所住處。是安住一切如來所者之所住處。
是以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一劫而不壞
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刹入一切刹。以
一切刹入一刹。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
以一法入一切法。以一切法入一法。而不壞
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衆生入一切衆生。
以一切衆生入一衆生。而不壞其相者之所
住處。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一佛。
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於一念中而知
一切三世者之所住處。是於一念中往詣一
切國土者之所住處。乃至爾時善財童子。恭
敬右遶彌勒菩薩摩訶薩已。而白之言。唯願
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時彌勒菩薩前詣
樓閣。彈指出聲其門即開。命善財入。善財心
喜入已還閉。見其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虚空
乃至自見其身。遍在一切諸樓閣中。具見種
種不可思議自在境界。彌勒三生行菩薩行
八相成道之事。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即攝
神力。入樓閣中彈指作聲。告善財言。善男
子。起法性如是。此是菩薩知諸法智因縁聚
集所現之相。如是自性如幻如夢如影如像
悉不成就。乃至譬如幻師作諸幻事。無所從
來。無所至去。雖無去來。以幻力故分明可
見。彼莊嚴事亦復如是。無所從來。亦無所
去。雖無來去。然以慣習不可思議幻智力故。
及由往昔大願力故。如是顯現。釋曰。彈指出
聲其門即開者。創發明處豁見性時。名之爲
開。入已還閉者。所悟如本非從新得。故云
還閉。或云。慈氏菩薩彈指出聲其門即開者。
明聲是震動啓發之義。彈指者。去塵之義塵
亡執去法門自開。善財入已其門還閉者。以
迷亡智現。名之爲開。智無内外中間。無出無
入。無迷無證。名爲還閉。見其樓閣廣博無量
同於虚空者。智境界也。如是自性如幻如夢
如影如像悉不成就者。總上一切不思議無
邊佛事境界。以眞如之性法爾隨縁。雖即隨
縁法爾歸性。以隨縁時似有顯現。如看幻法
不有而有。猶觀夢境不見而見。若水中之影
非出非入。似鏡裏之像不内不外。以無性隨
縁故。理不成就。以隨縁無性故。事不成就。
若理事不成。即一切法倶不成。故云悉不成
就。但如是如是顯現。如是如是證知。了了分
明。還同宗鏡。光光渉入。影影相含。如十玄門
重重無盡。十玄門者。一同時具足相應門。智
儼師釋云。此約相應無前後説。此十玄門一
一皆具十法同時具足。一教義。二理事。三境
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
九逆順。十感應。隨有一處即具此十法。悉皆
同時具足。今且據因果同時。若小乘説因果。
即轉因以成果。因滅始果成。若大乘因果亦
得同時而不彰無盡。如似舍縁以成舍。因果
同時成而不成餘物。以因有親疎故。所以成
有盡也。若一乘宗明。因果同時者。擧疎縁以
入親。是故如舍成時一切法界皆一時成也。
若有一法不成。此舍亦不成。如似初歩若到
一切歩皆到。若有一歩非到者。一切歩皆非
到也。故經云。雖成等正覺不捨初發心。所以
一成一切成。爲一際法門也。二因陀羅網境
界門。此約譬説。如帝釋殿上珠網一一珠中
互現一切影像。無盡一寶珠内千光萬色重
重交映歴歴區分。況此一心法界中一切人
法境智重重渉入。以眞如性畢竟無盡故。重
重復重重。無盡復無盡也。論云。帝網有別
者。唯智能知非眼所見。帝網者。此網乃是衆
寶絲縷所共合成。其善住法堂。縱廣四十由
旬。亦是衆寶所共合成。其網一一絲孔之中。
皆有明珠。其珠體瑩淨。寶網交羅互相映現。
一一珠網之中。皆有珠網全身及四十由旬
寶殿各各全身。於中互相顯現。如珠及網所
有影現。其殿一一梁棟。一一椽柱。一一牆
壁。一一栱枓。一一鏡像之中。皆有全身殿網
珠影。重重互相映現。故云。如天帝網重重無
盡。今此法門亦復如是。一一位中。一一法中。
一一塵中。一一境像中。一一名字中。及以九
世十世。一一互周法界。並以眞俗二智。互體
交參周遍法界。如法界品中云。善財所參。始
於文殊。末至彌勒普賢。五十三善知識。其
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仙
人外道。婆羅門。長者居士。天神地神。夜神
晝神。國王王妃諸大菩薩等。各各處大道場
互爲主伴。同説舍那境界。若佛出世若不出
世。此法界法爾常住無有變異。又如善財至
彌勒佛所。初登一閣。入已見其閣中。廣博無
量同於虚空。別有不可説樓閣布列其中。一
一亦等虚空。一一閣中皆聞。彌勒菩薩轉一
生菩薩所有法門。一一閣内境像之中。會三
世事無有前後。彌勒是當來成佛。善財即始
發心。一念之間而能相會。此乃依於法界智
乘成佛。非論前後。以古印今。以今通古。融
合無二。又以一閣是總一智含其萬善。多閣
爲別。體用重重自在無礙。此是善財。乘本不
動智乘從凡入聖。至此樓閣中與三世佛會
同無二。總別同異帝網之門。一切衆生有能
發心乘者。亦復如是。未見普賢起等虚空廣
大心。即聞普賢名字。便見自身入普賢身。觀
普賢一一毛孔中。皆有廣大刹土地水火風
輪。咸在其中。於一念中。擧不可説不可説
歩。一歩過不可説不可説佛刹。如是念念經
過不可説劫。不能盡其一毛孔之邊際。反觀
自身一一毛孔。普賢亦在其中。一一毛孔悉
同虚空。不相障礙。斯乃法爾之門恒眞法界。
行依理現。用稱體周。即是善財常行。普賢行
滿。如華嚴經十定品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
有一蓮華。其華廣大盡十方際。以不可説葉
不可説寶不可説香。而爲莊嚴。其不可説寶。
復各示現種種衆寶。清淨妙好極善安住。其
華常放衆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無所
障礙。眞金爲網。彌覆其上。寶鐸徐搖出微妙
音。其音演暢一切智法。此大蓮華具足如來
清淨莊嚴一切善根之所生起。吉祥爲表。神
力所現。有十千阿僧祇清淨功徳菩薩妙道
之所成就。一切智心之所流出。十方佛影於
中顯現。世間瞻仰猶如佛塔。衆生見者無不
禮敬。從能了幻正法所生。一切世間不可爲
喩。菩薩摩訶薩於此華上結加趺坐。其身
大小與華相稱。一切諸佛神力所加。令
薩身一一毛孔各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
刹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現百萬億那由他
不可説佛刹微塵數摩尼寶。皆名普光明藏。
種種色相以爲莊嚴。無量功徳之所成就。衆
寶及華以爲羅網。彌覆其上。散百千億那由
他殊勝妙香。無量色相種種莊嚴。復現不思
議寶莊嚴蓋。以覆其上。一一摩尼寶悉現百
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樓閣。一一
樓閣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蓮
華藏師子之座。一一師子座現百萬億那由
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現百
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色相。一一
色相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光
明輪。一一光明輪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説
佛刹微塵數毘盧遮那摩尼寶華。一一華現
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臺。一一
臺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佛。
一一佛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
神變。一一神變淨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
刹微塵數衆生衆。一一衆生衆中現百萬億
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諸佛自在。一一
自在雨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佛
法。一一佛法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
微塵數修多羅。一一修多羅説百萬億那由
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法門。一一法門有百
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金剛智所入
法輪。差別言詞各別演説。一一法輪成熟百
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數衆生界。一
一衆生界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説佛刹微塵
數衆生。於佛法中而得調伏。佛子。菩薩摩訶
薩住此三昧。示現如是神通境界無量變化。
悉知如幻而不染著。夫蓮華者。則表因果同
時清淨無染。況自性清淨心能起普賢無盡
之因門。圓滿舍那無作之果海。理事交徹舒
卷同時。起盡隨縁而無染著。又十定品云。譬
如有人爲鬼所持其身戰動不能自安。鬼不
現身令他身然。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
如是。自身入定他身起。他身入定自身起。佛
子。譬如死屍以呪力故而能起行。隨所作事
皆得成就。屍之與呪雖各差別。而能和合成
就彼事。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同
境入定異境起。異境入定同境起。佛子。譬如
比丘得心自在。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多身
作一身。非一身歿多身生。非多身歿一身生。
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一身入定
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佛子。譬如大地其
味一種。所生苗稼種種味別。地雖無差別然
味有殊異。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
無所分別。然有一種入定多種起多種入定
一種起。乃至譬如妙光大梵天王所住之宮。
名一切世間最勝清淨藏。此大宮中普見三
千大千世界諸四天下。天宮龍宮。夜叉宮。乾
闥婆宮。阿脩羅宮。迦樓羅宮。緊那羅宮。摩睺
羅伽宮。人間住處及三惡道。須彌山等種種
諸山。大海江河陂澤泉源。城邑聚落樹林衆
寶。如是一切種種莊嚴。盡大輪圍所有邊
際。乃至空中微細遊塵。莫不皆於梵宮顯現。
如於明鏡見其面像。菩薩摩訶薩住此一切
衆生差別身大三昧。知種種刹見種種佛。
度種種衆。證種種法。成種種行。滿種種
解。入種種三昧。起種種神通。得種種智
慧。住種種刹那際。又入法界品云。爾時善財
童子發是念已。即詣喜目觀察衆生夜神所。
見彼夜神在於如來衆會道場。坐蓮華藏師
子之座。入大勢力普喜幢解脱。於其身上一
一毛孔。出無量種變化身雲。隨其所應。以妙
言音而爲説法。普攝無量一切衆生。皆令歡
喜而得利益。乃至又出一切世界微塵數身
雲。普詣一切衆生之前。念念中示普賢菩薩
一切行願。念念中示清淨大願充滿法界。念
念中示嚴淨一切世界海念念中示供養一切
如來海。念念中示入一切法門海。念念中
示入一切微塵數世界海。念念中示於一切
刹盡未來劫清淨修行一切智道。念念中示
入如來力。念念中示入一切三世方便海。念
念中示往一切刹現種種神通變化。念念中
示諸菩薩一切行願令一切衆生住一切智。
如是所作恒無休息。所以漩洑頌云。時處帝
網現重重。一切智通無罣礙。如上帝網之行
無盡之宗。若以縁起相由門。則隱顯互興一
多相入。若以法性融通門。則空有鎔融理事
相即。乃至一切自在神通之慧。出入妙定之
門。皆不離無盡眞心致茲無礙。須歸宗鏡法
爾照明。更以六相十玄該之。歴然可見。三祕
密隱顯倶成門。此約縁説。是以如來於一念
中八相成道。不出刹那際。以降生時。即是成
道時。即是度人時。即是入滅時。何以故。以
一切法同時倶成故。一成一切成所以稱祕
密。是故隱則一心無相。顯則萬法標形。性相
同時。空有無礙。四微細相容安立門。此就相
説。微細有二。一所容微細以毛孔稱性能容
諸刹。諸刹存相既不能遍。是以所容微細
也。二能容微細。以一塵一毛即能容故一切
理事主伴一多染淨等。皆從一心中齊現。若
諸門隱映互相顯發。重重復重重成其無盡
者。即是帝網門中攝。若諸門一時炳然齊現。
猶如束箭齊頭顯現不相妨礙者。即是此微
細門中攝。如經明。一微塵中見不可説差別
淨穢國土。又云。無盡佛國不出一塵。五十世
隔法異成門。此約三世説。如是十世以縁起
力故。相即復相入。而不失三世前後短長之
相。故云隔法。一切教義理事等十法。相即復
相入。而不失始終差別。故名異成。十世者。三
世遞相即入即成九世。束爲一念。一念即是
平等世。合前九爲十世。如五指成拳不失五
指。十世一念不壞短長。華嚴經頌云。無量無
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
無量諸國土。一念悉超越。經於無量劫。不動
於本處。不可説諸劫。即是須臾頃。莫見短與
修。究竟刹那法。心住於世間。世間住於心。於
此不妄起。二非二分別。又迴向品頌云。有數
無數一切劫。菩薩了知即一念。於此善入菩
提行。常勤修習不退轉。六諸藏純雜具徳門。
此約諸行説。如似就一施門説者。則一切萬
法。皆悉名施。則是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等
萬行名雜。如是純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徳。以
純雜義絲毫不濫。主伴互立能所相生具徳
圓融。資攝無礙七。一多相容不同門。此約理
説。如是一多縁起。皆是法界中實徳法性海
印力用故得如然。非是方便縁修所成故。隨
湛寂則論一義。隨智用則顯多門。非一非多。
恒不失體。而多而一。豈礙隨縁。此大縁起陀
羅尼法若無一即一切不成。所言一者。非自
性一。縁起成故。乃至十者。皆非自性十。由縁
成故。是故一切縁起皆無自性。隨去一縁即
一切不成。是故一中即具多者。方名縁起一
耳。是以一中多。多中一。相容無礙。仍不相
是。問。一多義門。爲一時圓具。爲前後不同
耶。答。即圓具。即前後。逆順同體徳用自在。
問。所明來去即入之義。其相如何。答。自位
不動而恒去來。何以故。去來不動即一物故。
但爲生智顯理故説去來等義。問。爲由智耶。
法如是耶。答。同時具足故。以一入多多入
一。故名相容。即體無前後而不失一多之相。
故曰不同。又一與多互相生起。且一依多起。
則一是所起而無力也。多是能起故有力也。
以多有力能攝一。以一無力入於多。是故此
一恒是多。多依一起。准上知之。是則此多
恒在一中也。以倶有力及倶無力各不並故。
無彼不相在也。以一有力一無力不相違故。
有此恒相在也。縁起法界理數常爾。如大涅
槃經云。爾時樹林其地狹小。以佛神力如針
鋒處。皆有無量諸佛世尊及其眷屬等坐而
食。所食之物亦無差別。八諸法相即自在門。
此約用説。若帝網門即互映重現。若微細門
即一時齊現。若此相即門。就三世間圓融無
礙自在即入而成無盡。如彌勒閣中現三世
之事。如上自在法門即是其法界縁起如理
實徳。非是變化對縁方便故説也。若是大乘
宗所明者。即言神力變化故大小得相入。或
云菩薩力故入。又云不二故入。不同此一乘
實教所説。問。若此宗明即入不論神力。乃言
自體常如此者。斯則渾無疆界。無終無始。何
縁得辯因果教義等十法耶。答。只以隨智差
別故。擧一爲主。餘皆爲伴。猶如帝網擧一
孔爲首衆孔現中。一孔既爾。一切孔現亦如
是。又如諸方菩薩皆來證誠。同其名號。一
切十方證誠皆亦如是。所以成其無盡復無
盡。而不失因果先後次第。而體無増減。故經
云。一切衆生成佛。佛界不増。衆生界不減。九
唯心迴轉善成門。此約心説。一切義門無盡
等。諸理事並是如來藏性。清淨眞心之所建
立。顯現無礙。若善若惡。若凡若聖。隨心所
轉。世尊所説華嚴身。遍七處九會乃至十方
法界虚空界一切塵中毛道。皆不離最初成
道處。經云。雖復七處九會而不離寂滅道場。
又云。不離菩提樹而昇忉利天。此則萬境萬
縁。皆不出一眞心矣。如迴向品頌云。如是
一切人中主。隨其所有諸境界。於一念中皆
了悟。而亦不捨菩提行。又頌云。一切諸佛
刹。佛子悉充遍。平等共一心。所作皆不空。
一切毛端處。一時成正覺。如是等大願。無
量無邊際。虚空與衆生。法界及涅槃。世間
佛出興。佛智心境界。問。若一切染淨萬法皆
由心成者。如人先見障外有物。別有人去物
時。心猶謂有。爾時物實無。何名由心成耶。
答。若隨虚妄心中。轉此障外物。亦隨心之有
無。此亦心隨去物。不失物而轉矣。若論如來
藏性眞實淨心説者。此物不動本處。體應十
方。性常不轉。縱移到他方。而常不動本處也。
又迷時境攝心。悟時心攝境。何者迷時但隨
境轉。境正心正。境邪心邪。著邪正之縁。成善
惡之業。若悟時知唯我心。心有境有。心空境
空。不定空有之縁。豈成物我之別。則非空非
有能有能空。一一皆自在轉也。所以淨名經
云。天魔外道皆吾侍也。此猶約對治教中。爲
被物轉者。方便言轉。若直見心性之人。既
無所轉之物。亦無能轉之智。總上十玄門。皆
於此唯心迴轉門成就。不出一心之義。以平
等心是一義。差別心是多義。以一心即一切
心。是相即義。是同時相應義。以一切心入一
心。是相入義。以一心攝一切心。是隱義。以
一切心資一心。是顯義。以不壞差別心而現
平等心。是多中一義。以不隱平等心而現差
別心。是一中多義。又微細心不礙廣大心。廣
大心不礙微細心。是一多不同義。以一實心
是純差別心是雜差別心即一實心雜恒純一
實心即差別心。純恒雜。即諸藏純雜義。以一
心帶一切心還入一心。是帝網義。因心現境
見境識心。是託事顯法義。長劫短劫延促時
量。皆從積念而成一心所現。是十世義。因一
心正義演難思法門。究竟指歸言亡慮絶。即
唯心迴轉義。自心既爾。彼心亦然。渉入交
羅重重無盡。十託事顯法生解門。此約智説。
以智觀照則萬法如鏡。能生正解不起邪倒。
如經最初擧金色世界。顯始起於實際之心。
所見法界中一切幢一切蓋等事。皆顯無生
智行。如善財所見樓觀園林皆入法界。如上
十玄門自在無礙。皆是縁起相由。具有力無
力有體無體。即入相持似有顯現。此宗鏡是
法界大縁起門。皆因即入二義。得有諸門成
就顯此一心無礙。以體用二法成其即入二
義。一據體。有空不空。皆同體故有相即義。
二約用。則有有力無力。互相交徹。有力持
無力故有相入義。又以用收體。更無別體。故
有相入。以體收用。更無別用。故唯相即。以
體用無二故常相即入。又體即是理。用即是
事。無分是理。分即是事分與無分皆無障礙。
各有四句。先理四句。一無分限。以遍一切處
故。二非無分。以一法中無不具故。三具分無
分。謂分無分一味故。以全體在一法而一切
處恒滿故。如觀一塵中。見一切處法界。故四
倶。非以自體絶待故。事四句者。一有分。以隨
自事相有分劑故。二無分。以全體得理故。大
品云。色前後際不可得。三具分無分二義無
礙。是故具此二義方是事故。四倶非。以二義
融故。以一切縁起不出理事。以事故非一。以
理故非異。於無差之性。隨有差之相。則性
隨相異。此是不異而異。於有分之事。隨無分
之理。則事隨理一。此是不一而一。不一而
一。方成其一。不異而異。方成其異。又理事
諸法。由不異方得不一。何者若異即妄有體。
不依眞立不依眞故。即不有妄。今有妄者。由
不異故得成不一。以妄無自體故全依眞成。
明妄成故與眞不一。如波依水。由不異水遂
得成波。以成波故與濕不一。又不一方成不
異。由有能依所依故。交徹不異。如有波故説
波即濕。由有濕故説水即波。是故一異無性
全體相收。不壞大小之形。而成即入之勢。以
理事各無性故。互相成立。以事無定體故。長
非長相。短非短相。既無長短即不用壞。以
即相無相故。所以長劫即短劫。短劫即長劫。
以無相即相故。大塵入小塵。小塵入大塵。
以即故理同。以入故事異。以理即事故。非異
即是非一。以事即理故。非一即是非異。由
非一即非異故。令此事法不離一處而全遍
十方。由非異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動一
位。一無性理自在義成。微細相容無礙安立。
如上理事融通非一非異非有非無。不墮邊
邪方能悟入。如理無分限總曰無邊。事有分
限故名有邊。若依理成事。理性全隱。則無
邊即邊。若會事歸理。事相全盡。則邊即無
邊。今則不爾。不失理而事現。云無邊之邊。
不壞事而理顯。云邊之無邊。若定言一異非
一非異非非一非非異等。盡同戲論。不契眞
如。故三無性論。復次無戲論故。名爲眞實。
無戲論者。於相等離一異虚妄故。乃至若眞
如與相等異。即有三過失。一者此眞如則非
相等實體。二者修觀行則不依相等爲方便。
得通達眞如。三者覺眞如已。則應未達相等
諸法。不相關故也。若眞如與相等是一。亦有
三過。一者眞如既無差別相等。亦應無差別。
二者若見相等即見眞如。三者若見眞如不
能清淨。如見相等則無有聖人。無得解脱。無
有涅槃世出世異。是故由離一異等無戲論。
故無變異。無變異故。即是眞實性也。是知
非一非異非有非空。此宗鏡奧旨自在圓融。
謂欲一則一。欲異則異。欲存即存。欲泯便
泯。異不礙一。泯不礙存。方爲自在。常一常
異。常存常泯。名爲圓融。又如弄珠鈴之者。
其珠不住空中。不落地上。不在手裏。既不在
三處。亦不住一處。不住空中。即喩不住空
觀。不落地上。即喩不住假觀。不在手裏。即
喩不住中觀。既不住三亦不成一。則非一非
三而三而一。斯爲妙矣。若未偶斯旨。所有
見聞皆墮斷常不成玄妙。若入宗鏡無往不
眞。昔所不知而今得知。昔所不見如今得見。
如大涅槃經云。於一心中則具足現五趣身。
所以者何。以得如來大涅槃經。之勢力故。是
則名爲昔所不得而今得之。乃至於一念中
遍知六趣衆生之心。是名菩薩昔所不知而
今得知
宗鏡録卷第三十八
 *丁未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三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覺王明勅大教指歸。末法比丘須於四念
處修道。其旨如何 答。此出大般涅槃經最
後垂示。總前教迹同此指歸。以四念處即是
宗鏡所明一切衆生身受心法。如經云。佛告
阿難。如汝所問佛涅槃後依何住者。阿難。依
四念處嚴心而住。觀身性相同於虚空。名身
念處。觀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間。名受念處。觀
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名心念處。觀法不
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處。阿難。一切
行者應當依此四念處住。又云。譬如國王安
住己界身心安樂。若在他界則得衆苦。一切
衆生亦復如是。若能自住於己境界則得安
樂。若至他界則遇惡魔受諸苦惱。自境界者。
謂四念處。他境界者。謂五欲也。華手經云。
佛告跋陀婆羅。於爾時世一切善人應作是
念。我等當自依四念處。四念處者。於聖法
中。一切諸法。皆名念處。何以故。一切諸法
常住自性無能壞故。一切諸法皆名念處者。
故知即法是心即心是法皆同一性。豈能壞
乎。若有二法則能相壞。大寶積經偈云。得無
動處者。常住於無處。無動處者。則自心境
界。此境界即無處所。如金剛三昧經云。心無
邊際不見處所。論釋云。心無邊際者。歸一心
原。心體周遍。遍十方故無邊周三世故無際。
雖周三世而無古今之殊。雖遍十方而無此
彼之處。故言不見處所。大法炬陀羅尼經云。
夫念處者。云何念義。當知是念無有違諍。隨
順如法趣向平等。遠離邪念無有移轉。及諸
別異。唯是一心入不動定。若能如是。名爲念
義。如天台智者廣述眞詮。大小兼弘教觀雙
辯。末後唯説觀心論章。意亦如是。亦如祖師
馬鳴菩薩廣釋經造論。末後唯製一卷略論。
名大乘起信論云。有摩訶衍能起大乘信根。
立心眞如心生滅二門。總論一心。別開體用。
若了此一心大旨。即是起一切衆生大乘信
根。若未信者。設經無量億劫廣大修行。不入
祖佛正宗。皆是假名菩薩。以此一論之要義。
總攝諸部之廣文。以源攝流。有何不盡。亦是
諸聖製作大意。亦是宗鏡本懷。乃諸佛所知。
群賢所證。衆徳所備。萬行所弘。妙義所詮。
究竟所趣。此四念處破八顛倒。一不淨中作
淨想。二苦中作樂想。三無常中作常想。四無
我中作我想。此是外道凡夫四倒。又一淨中
作不淨想。二樂中作苦想。三常中作無常想。
四我中作無我想。此是二乘四倒。共成八倒。
是以修四念處觀破八顛倒。於中而般涅槃。
是十方諸佛出世本懷。究竟指歸祕密藏中。
最後放捨身命之處。正當宗鏡大旨一心法
門。輔行記云。四念處觀者。一一念處。皆悉
先明空假破倒。次以中道結成祕藏。自他倶
滿義兼大小。言倶破者。既以中道顯祕密藏。
故四念處咸皆破倒。何者。以即空故破常倒。
義兼於小。以即假故破無常倒。義兼於大。中
道爲正。故曰義兼大小。以即中故。雙照大
小雙非大小。即是雙照雙破八倒。三諦相即。
兼無前後。破無次第。即破即立。即照即遮。四
榮四枯者。大涅槃經云。東方雙者喩常無常。
南方雙者喩樂無樂。西方雙者喩我無我。北
方雙者喩淨不淨。四方各雙。故名雙樹。方
面皆悉一枯一榮。榮喩於常等。枯喩無常等。
如來於中北首而臥入般涅槃。表非枯非榮。
榮即表假。枯即表空。即是於其空假中間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