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莊嚴論偈云。譬如工畫師。畫平起凹凸。如是
虚分別。於無見能所。譬如善巧畫師能畫平
壁起凹凸相實無高下而見高下。不眞分別
亦復如是。於平等法界無二相處。而常見有
能所二相。是故不應怖畏。云何不須怖畏。以
自心變故。如畫凹凸。由自手畫故
宗鏡録卷第十一
 *丙午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唯一心法。云何教中廣立名字
答。如來名號十方不同。般若一法説種種名。
解脱亦爾。多諸名字。故大般若經云。如一切
法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
至去。亦無所住。一切法中無名。名中無一切
法。非合非散但假施設。所以者何。以一切法
與名倶自性空。大方等大集經云。爾時佛告
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善男子。第一義者。謂無
有諸法。若無諸法云何説空。無名字法説爲
名字。如是名字亦無住處。名下之法亦復如
是。是以法從心生。名因法立。所生之心無處。
能生之法亦然。則心境皆空倶無處所。論云。
心能爲一切法作名。若無心則無一切名字。
當知世出世名字。皆從心起。以心隨縁應物
立號。略有五義。而立假名。一從義故。二隨縁
故。三依俗故。四因時故。五約用故。云何從
義。無量義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故知因
義立名。因名顯義。云何隨縁。涅槃經云。其味
眞正停留雪山。隨其流處得種種名。隨其流
處者。即是隨染淨之縁。得凡聖之號。云何依
俗。經云。一法有多名。實法中即無。不失法性
故。流布於世間。云何因時。涅槃經云。佛性因
時節有異。説淨不淨。何者。在垢染時稱衆生。
處清淨時名諸佛。云何約用。如因心立法隨
法得名。處聖稱眞。居凡號俗。似金作器隨器
得名。在指曰鐶。飾臂名釧。則一心不動。執別
號而萬法成差。眞金匪移。認異名而千器不
等。若知法法全心作。器器盡金成。名相不能
干。是非焉能惑。又如圓器與方器名字不同。
若生金與熟金言説有異。推原究體萬法皆
空。但有意言名義差別。動即八識凝爲一心。
得旨忘縁觸途無寄。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
男子。如來所有一切善行。悉爲調伏諸衆生
故。譬如醫王所有醫方。悉爲療治一切病苦。
善男子。如來世尊。爲國土故。爲時節故。爲他
語故。爲人故。爲衆根故。於一法中作二種説。
於一名法説無量名。於一義中説無量名。於
無量義説無量名。云何一名説無量名。猶如
涅槃。亦名涅槃。亦名無生。亦名無出。亦名無
作。亦名無爲。亦名歸依。亦名窟宅。亦名解
脱。亦名光明。亦名燈明。亦名彼岸。亦名無
畏。亦名無退。亦名安處。亦名寂靜。亦名無
相。亦名無二。亦名一行。亦名清涼。亦名無
暗。亦名無礙。亦名無諍。亦名無濁。亦名廣
大。亦名甘露。亦名吉祥。是名一名作無量名。
云何一義説無量名。猶如帝釋。亦名帝釋。亦
名憍尸迦。亦名婆蹉婆。亦名富蘭陀。亦名摩
佉婆。亦名因陀羅。亦名千眼。亦名舍脂夫。亦
名金剛。亦名寶頂。亦名寶幢。是名一義説無
量名。云何於無量義説無量名。如佛名爲如
來。義異名異。亦名阿羅訶。義異名異。亦名三
藐三佛陀。義異名異。亦名船師。亦名導師
亦名正覺。亦名明行足。亦名大師子王。亦名
沙門。亦名婆羅門。亦名寂靜。亦名施主。亦名
到彼岸。亦名大醫王。亦名大象。亦名大龍王。
亦名施眼。亦名大力士。亦名大無畏。亦名寶
聚。亦名商主。亦名得脱。亦名大丈夫。亦名天
人師。亦名大分陀利。亦名獨無等侶。亦名大
福田。亦名大智慧海。亦名無相。亦名具足八
智。如是一切義異名異。善男子。是名無量義。
中説無量名。復有一義説無量名。所謂如陰。
亦名爲陰。亦名顛倒。亦名爲諦。亦名四念處。
亦名四食。亦名四識住處。亦名爲有。亦名爲
道。亦名爲時。亦名衆生。亦名爲世。亦名第一
義。亦名三修。謂身戒心。亦名因果。亦名煩
惱。亦名解脱。亦名十二因縁。亦名聲聞辟支
佛。亦名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亦名過去現在
未來。是名一義説無量名。善男子。如來世尊。
爲衆生故。廣中説略。略中説廣。第一義諦説
爲世諦。説世諦法爲第一義諦。云何名爲廣
中説略。如告比丘。我今宣説十二因縁。云何
名爲十二因縁。所謂因果。云何名爲略中説
廣。如告比丘。我今宣説苦集滅道。苦者所謂
無量諸苦。集者所謂無量煩惱。滅者所謂無
量解脱。道者所謂無量方便。云何名爲第一
義諦説爲世諦。如告比丘。吾今此身有老病
死。云何名爲説世諦爲第一義諦。如告憍陳
如。汝得法故名阿若憍陳如。是故隨人隨意
隨時。故名如來知諸根力。善男子。我若當於
如是等義作定説者。則不得稱我爲如來具
知根力。善男子。有智之人。當知香象所負非
驢所勝。一切衆生所行無量。是故如來種種
爲説無量之法。何以故。衆生多有諸煩惱故。
若使如來説於一行。不名如來具足成就。知
諸根力故知。法本無名因心建立。是以大聖
隨順世諦。曲徇機宜。廣略不同一多無定。將
有説攝歸無説。用有名引入無名。究竟咸令
到於本心寂滅之地。故經云。佛告舍利弗。汝
愼勿爲利根之人廣説法語。鈍根之人略説
法也。又名因體立體逐名生。體空而名無所
施。名虚而體無所起。名體互寂萬法無生。唯
一眞心更無所有。永嘉集云。是以體非名而
不辯。名非體而不施。言體必假其名。語名必
藉其體。今之體外施名者。此但名。其無體耳。
豈有體當其名耶。譬夫兎無角而施名。此則
名其無角耳。豈有角當其名耶。無體而施名。
則名無實名也。名無實名。則所名無所名。所
名既無。則能名不有也。何者設名本以名其
體。無體何以當其名。言體本以當其名。無名
何以當其體。當無當而非體。名無名而非
名。此則何獨體而元虚。亦乃名而本寂也。然
而無體當名。由來若此。名之有當何所云爲。
夫體不自名。假他名而名我體。名非自設。假
他體以施我名。若體之未形。則名何所名。若
名之未設。則體何所明。然而明體。雖假其名。
不爲不名而無體耳。設名要因其體。無體則
名之本無。如是則體不名生名生於體耳。今
之體在名前。名從體後辯者。此則設名以名
其體。故知體是名原矣。則名之所由縁起於
體。體之元緒何所因依。夫體不我形。假縁會
而成體。縁非我會。因會體而成縁。若體之未
形。則縁何所會。若縁之未會。則體何所形。體
形則縁會而形。縁會則體形而會。體形而會。
則明形無別會。形無別會則會本無也。縁會
而形。則明會無別形。會無別形即形本無也。
是以萬法從縁無自體耳。體而無自故名性
空。性之既空。雖縁會而非有。縁之既會。雖性
空而不無。是以縁會之有。有而非有。性空之
無。無而不無。何者會則性空。故言非有。空則
縁會。故曰非無。今言不有不無者。非是離有
別有一無也。亦非離無別有一有也。如是則
明法非有無故。以非有非無名耳。不是非有
非無。既非有無。又非非有非非無也。如是則
何獨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也。如是則名
體既空言思自絶。可謂萬機泯跡獨朗眞心
 問。唯心妙旨一切無名者。若衆生之號
乃假施爲。諸佛之名。豈虚建立 答。因凡立
聖聖本無名。從俗顯眞眞元不立。並依世俗
文字對待而生。文字又空。空亦無寄。若是上
機大士。胡假名相發揚。對境而念念知宗。遇
縁而心心契道。如大智度論云。如經説。師子
雷音佛國寶樹莊嚴。其樹常出無量法音。所
謂一切法畢竟空無生無滅等。其土人民生
便聞此法音。故不起惡心得無生法忍。當此
之時何處有三寶名字。但了無生之旨自然
一體。三寶常現世間。若取差別之名。即失眞
常之理。但了一切法無自性。則一切處佛出
世。無一法而非宗。如先徳云。佛出世者。今如
來出現。全以塵無性。法界縁起菩提涅槃。以
爲如來身也。此身通三世間。是故於一切國
土。一切衆生。一切事物。一切縁起。一切業
報。一切塵毛等。各各顯現菩提涅槃等爲佛
出世也。若一處不了即不成佛。亦不出現。何
以故。由不了處仍是無明。是故不成佛不出
現也。是以諸佛出世知機知時。俯爲下根示
生減劫。空拳誘引黄葉提撕若上上機人則
諸佛不出不沒。故經云。有佛無佛性相常住。
華嚴經頌云。如心諸佛爾。如佛衆生然。心佛
與衆生。是三無差別。只是一法名別理同。何
者覺此無依無住絶待不思議心不動時。入
十信之初號不動智佛。不覺此絶待眞心不
守自性隨縁差別時名法身。流轉五道。號曰
衆生。但有迷悟之名。不離一心之體。更有何
法而作凡聖名字爲差別乎。如文殊般若經
云。佛言。佛法無上耶。文殊答。無有一法如微
塵許名爲無上。又經云。如世尊説此法時。無
有菩薩得是三昧諸陀羅尼門。亦復無彼諸
佛所説語言句義。乃至不説一文字句。無人
聽聞。無人得解。無人成佛。如此等法是實言
者。於後末世五百歳時。此經法門弘閻浮提。
遍行流布熾然不滅。是眞實語 問。既萬機
泯跡獨朗眞心者。云何教中説此是凡夫法
此是聖人法 答。以一切法縁生無性故。不
得凡夫法。不得聖人法。以無性縁生故。若眞
若俗不相混濫。如云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
即一切因果歴然。雖即歴然不失無性之理。
雖即無性不壞縁生之道。然又雖但了一心。
而於諸法一一了知分明無惑。如華嚴經云。
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皆同一性。所謂無性。
無種種性。無無量性。無可算數性。無可稱量
性。無色無相。若一若多皆不可得。而決定了
知。此是諸佛法。此是若薩法。此是獨覺法。
此是聲聞法。此是凡夫法。此是善法。此是不
善法。此是世間法。此是出世間法。此是過失
法。此是無過失法。此是有漏法。此是無漏法。
乃至此是有爲法。此是無爲法。是爲第七如
實住 問。一心之法云何盡能周遍含容出
生圓具一切法耶 答。夫心者。神妙無方至
理玄邈。三際求而罔得。二諦推而莫知。無像
無名。不可以測其深廣。無依無住。不可以察
其指蹤。細入無間之中。不可以言其小大包
乾象之外。不可以語其深。至道虚玄。孰能令
有。幽靈不墜。孰能令無。迹分法界而非多。性
合眞空而非。體凝一道而非靜。用周萬物
而匪勞。如如意珠天上勝寶。状如芥粟有大
功能。淨妙五欲七寶琳瑯。非内畜非外入。不
謀前後不擇多少。不作麁妙稱意豐儉。降雨
瀼瀼不添不盡。利濟無窮。蓋是色法。尚能如
是。豈況心神靈妙寧不具一切法耶。故經云。
佛言。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
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
密意説言。唯有一乘。乃至譬如虚空遍一切
處皆同一味不障一切所作事業。如是世尊。
依此諸法皆無自性皆同一味。不障一切聲
聞縁覺及諸大士所修事業。寒山子詩云。余
家住此號寒山。山巖栖息離煩喧。泯時萬像
無痕跡。舒即周流遍大千。光影騰輝照心地。
無有一法當現前。方知摩尼一顆寶。妙用無
窮處處圓。還原觀云。定光顯現無念觀者。謂
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此珠
體性明徹十方齊照。無思成事念者。皆從雖
現奇功心無念慮。若人入此大妙止觀門中。
無思念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分
明顯現廓徹虚空。不爲二乘外道塵霧煙雲
之所障蔽。清涼疏云。猶一日宮千光並照。隨
擧一法有無量門。然有二義。一約相類。如一
無常門。有生老病死。聚散合離。得失成壞。三
災四相。外器内身。刹那一期。生滅轉變。染淨
隱顯。皆無常門。餘亦如是。二就性融不可盡
也。謂法性寂寥雖無諸相。無相之相不礙繁
興。是以依體普現。若月入百川。尋影之月月
體不分。即體之用。用彌法界。體用交徹。故不
思議。輔行記。問云。一心既具十法界因果。
但觀於心何須觀具。答。一家觀門永異諸説
該攝一切十方三世若凡若聖一切因果者。
良由觀具。具即是假。假即空中。理性雖具。若
不觀之。但言觀心則不稱理。小乘奚嘗不觀
心耶。但迷一心具諸法耳。問。若不觀具爲屬
何教。答。別教教道從初心來。但云次第生於
十界。斷亦次第故不觀具。或禀通教即空但
理或禀三藏寂滅眞空。如此等人何須觀具。
何者藏通但云心生六界觀有巧拙。即離不
同。是故此兩教不須觀具。尚不識具。況識空
中。若不爾者。何名發心畢竟二不別。成正覺
已何能現於十界身土。又復學者。縱知内心
具三千法。不知我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
亦爾。苟順凡情生内外見。應照理體本無四
性。心佛衆生三無差別。能知此者。依俙識心。
華嚴論云。以一心大智之印。印無始三世。總
在一時。無邊諸法智印咸遍。以智等諸佛故。
以智等衆生心故。以智等諸法故。以智無中
邊表裏三世長短近遠故。爲智過虚空量故。
如世虚空無所了知。如無分別智虚空。一念
而能分別過虚空等法門。是故經頌言。一切
虚空猶可量。諸佛説法不可説。又頌云。普光
明智等虚空。虚空但空智自在。所以無量義
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即知一法能生無
量義。所謂一心。一一法皆生無量義者。以心
遍一切法一一法無非心故。以略代總。故知
略心能含萬法歴一切教。若境若智。若人若
法。隨諸事釋一一向心爲觀。觀慧彌成如海
呑流。似薪益火。以不能深達故爲遍爲小。以
不能諦觀故住有住空。是以聲聞覩斯大事。
自鄙無堪。或號泣而聲振大千。或云同共一
法中而不得此事。若菩薩聞茲妙旨懺悔前
非。或云從無量劫來爲無我之所漂流。或言
我等歸前盡是邪見人也。如上所失。皆是不
達自心廣大圓融能包能遍故。何以能包能
遍。以無相故。如太虚無相不拒諸相發揮。能
含十方淨穢國土。所以昔人云。夫萬化非無
宗。而宗之者無相。虚相非無契。而契之者無
心。内外並冥縁智倶寂。是故若能如是體道
千萬相應。可謂正法中人眞佛弟子。若違斯
旨妄起有心。悉墮邪修不入宗鏡。如古徳謌
云。只爲無心學無學。亦復正修於不修。若人
不知如此處。不得稱名爲比丘。洞山和尚云。
吾家本住在何方。鳥道無人到處郷。君若出
家爲釋子。能行此路萬相當。所以初祖大師
云。若一切作處即無作處。無作法即見佛。若
見相時則一切處見鬼。何者若作時無作者
無作法。即人法倶空。覺此成佛。若迷無作法
則幻相現前。故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
熱病所見。豈非鬼耶。所以古徳云。萬法浩然
宗一無相。又云。念滿一萬八千遍。遍遍入於
無相定。亦云。無相道場無相法門等。是以若
於宗鏡發眞最省心力。華嚴經云。以少方便
疾得菩提。古徳云。學雖不多可齊上賢。即斯
意矣。又此一心皆因理事無礙。得有如是周
遍含容。如理事無礙觀云。但理事鎔融存亡
逆順通有十門。一理遍於事門。謂能遍之理
性無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別。一一事中理
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彼眞理不可分故。
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眞理無不圓足。二
事遍於理門。謂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
理。要無分限。此有分限之事於無分限之理
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無體還如理故。是
故一塵不壞而遍法界也。如一塵一切法亦
然。思之。又一理性不唯無分故在一切處。而
全體在於一内。二不唯分故。常在一中全在
一切處。一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恒在他方。
二不唯無分故。遍一切處而不移本位。又一
由理性不唯無分故。不在一事外。二不唯分
故。不在一事内。一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處
而無在。二不唯無分故。常在他處而無在。是
故無在無不在。而在此在彼。無障礙也。此全
遍門。超情離見。非世喩能況。如全一大海在
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匝於大海。而波
非大。同時全遍於諸波。而海非異。倶時各匝
於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時。不妨
擧體全遍諸波。一波全匝大海時。諸波亦各
全匝互不相礙。思之。釋曰。以海爲眞理。以波
爲事。況理事相遍而非一異。則海處波而不
小。同濕性而廣狹無差。波匝海而非大不壞
相而一多全匝。問理。既全遍一塵。何故非小。
既不同塵而小。何得説爲全體遍一塵。一塵
全匝於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廣大。何
得全遍於理性。既成矛盾義甚相違。答。理事
相望各非一異。故全收而不壞本。先理望事
有其四句。一眞理與事非異故。眞理全體在
事中。二眞理與事非一故。眞理體性恒無邊
際。三以非一即非異故。無邊理性全在一塵。
四以非異即非一故。一塵理性無有分限。次
事望理亦有四句。一事法與理非異故。全匝
於理性。二事法與理非一故。不壞於一塵。三
以非一即非異故。一小塵匝於無邊理性。四
以非異即非一故。一塵匝無邊理性而塵不
大。思之。問。無邊理性全遍一塵時外諸事處。
爲有理性。爲無理性。若塵外有理。則非全體
遍一塵。若塵外無理。則非全遍一切事。義甚
相違。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無礙故。得全在
内而全在外無障無礙。各有四句。先就理四
句。一以理性全體在一切事中時。不礙全體
在一塵處。是故在外則在内。二全體在一塵
中時。不礙全體在餘事處。是故在内則在外。
三以無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時。是故亦在内
亦在外。四以無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内
非外。前三句明與一切法非異。此之一句明與
一切法非一。良爲非一非異故内外無礙。次
就事四句。一一塵全匝於理時。不礙一切事法
亦全匝。是故在内即在外。二一切法各匝理
性時。不礙一塵亦全匝。是故在外則在内。三
以諸法同時各匝故。是故全内亦全外無有
障礙。四以諸事法各不壞故。彼此相望非内
非外。思之。釋曰。以理在一爲内在多爲外。事
亦以一爲内以多爲外。何故如是。一多内外相
遍相在而無障礙。唯是一心圓融故。寄理事
以彰之。以體寂邊。目之爲理。以用動邊。目之
爲事。以理是心之性。以事是心之相。性相倶
心。所以一切無礙。如上無邊分限差別之事。
唯以一理性鎔融。自然大小相含一多即入。
如金鑄十法界像。若消鎔則無異相 如和融
但是一金。以理性爲洪爐。鎔萬事爲大冶。則
銷和萬法同會一眞。三依理成事門。謂事無
別體要因眞理而得成立。以諸縁起皆無自
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如波要因於水能
成立故。依如來藏得有諸法。當知亦爾。思之
四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虚而理
實。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猶如波
相虚令水體露現。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之。
五以理奪事門。謂事既攬理成。遂令事相皆
盡唯一眞理平等顯現。以離眞理外無片事
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此則水存於已
壞波令盡。六事能隱理門。謂眞理隨縁成諸
事法。然此事法既匝於理。遂令事顯理不現
也。如水成波動顯靜隱。經云。法身流轉五道。
名曰衆生。故令衆生現時法身不現也。七眞
理即事門。謂凡是眞理必非事外。以是法無
我理故。事必依理。以理虚無體故。是故此理
擧體皆事。方爲眞理。如水即波動而非濕。八
事法即理門。謂縁起事法必無自性。擧體即
眞故。説衆生即如不待滅也。如波動相擧體
即水無異也。九眞理非事門。謂即事之理而
非是事。以眞妄異故。實非虚故。所依非能依
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動濕異故。十事法非
理門。謂全理之事。事恒非理。性相異故。能依
非所依故。是故擧體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
水之波。波恒非水。以動義非濕故。華嚴經云。
如色與非色。此二不爲一。又云。生死及涅槃。
分別各不同。釋曰。理事逆順自在者。事理相
望各有四義。四義中皆二義逆二義順。謂依
理成事眞理即事順也。以理奪事眞理非事
逆也。事能顯理事法即理順也。事能隱理事
法非理逆也。欲成即成欲壞即壞。故云自在。
成不礙壞。壞不礙成。顯不礙隱。隱不礙顯。故
云無礙。正成時即壞等。故云同時。五對皆無
前却。故云頓起。又上四對何以約理望事。但
云成等不云顯等。約事望理但云顯等不云
成等。深有所以。何者事從理生。可許云成。理
非新有。但可言顯。事成必滅。故得云壞。眞理
常住。故但云隱。其即之與一離之與異大旨
則同。細明亦異。理無形相。但可即事而事有
萬差。故言。與理冥一理絶諸相。故云離事事
有差異。故云異理。上約義別有此不同。若統
收者應成五對無礙之義。一相遍對。二相成
對。三相害對。四即相對。五不即對。五中前四
明事理不離。後一明事理不即。又五對之中
共有三義。成顯一對是事理相作義奪隱及
不即二對是事理。相違義。相遍及相即二對。
是事理不相礙義。又由第二相作故有第四
相即。由相即故相遍。由有第三相違故有第
五不即。又若無不即無可相遍。故説眞空妙
有。各有四義。約理望事即眞空四義。一廢己
成他義。即依理成事門。二泯他顯己義。即眞
理奪事門。三自他倶存義。即眞理非事門。四
自他倶泯義。即眞理即事門。由其即故而互
泯也。又初及三即理遍事門。以自存故。擧體
成他故遍他也。後約事望理。即妙有四義。一
顯他自盡。即事能顯理門。二自顯隱他義。即
事能隱理門。三自他倶存義。即事法非理門。
四自他倶泯義。即事法即理門。又初及三即
事遍於理門。以自存故而能顯他故遍他也。
故説約空有存亡無礙。眞空隱顯自在理事。
鎔融者。鎔冶也。謂初銷義。融和也。謂終成
義。以理鎔事。事與理融觀之於心即名此觀。
觀事當俗。觀理當眞。今觀理事無礙。中道第
一義觀。自然悲智相導成無住行。又理事十
門總分五對。一理事相遍。二理事相成。三理
事相害。四理事相即。五理事相。非理即性空
眞理一相無相。事即染淨心境互爲縁起。起
滅時分此彼相貌。不可具陳。相遍二門是全
遍全同。理不可分故。華嚴經頌云。法性遍在
一切處。一切衆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
亦無形相而可得。三句即全遍。末句即不可
分。相成二門依理。成事則如因水成波。似依
空立色。眞如不守自性。能隨萬縁。事能顯理。
則如影像表鏡明。識智表本性。華嚴經頌云。
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諸法。即見
盧舍那。相害二門。以理奪事。如水奪波。事能
隱理。似煙欝火。相即二門眞理。即事如水不
離氷。若但是空出於事外。則不即事今即法。
爲無我理。離事何有理耶。事法即理則縁起
無性。一切衆生亦如也。相非二門能所有異
眞妄不同。則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相即
則非二。相非則非一。非一故不壞俗諦。非二
故不隱眞諦。此眞諦性空之理空而不空。斯
俗諦幻有之事有而不有。不有之有。有不礙
空。不空之空。空不絶有。彼此無寄遞互相成。
若心内定一法是有。即墮常。若心外執 法
是無。即沈斷。倶成見網。不入圓宗。如上圓融
約理事無礙訖
宗鏡録卷第十二
 *丙午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前已明一心理事無礙。今約周遍含容觀
中事事無礙者。如法界觀序云。使觀全事之
理隨事。而一一可見。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
可融。然後一多無礙大小相含。則能施爲隱
顯神用不測矣。乃至欲使學人冥此境於自
心。心慧既明。自見無盡之義。此周遍含容觀
亦具十門。一理如事門。謂事法既虚相無不
盡。理性眞實體無不現。此則事無別事。即全
理爲事。是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説
此事爲不即理。釋云。由此眞理全爲事故。
如事顯現。如事差別。大小一多變易無量。又
此眞理即與一切千差萬別之事。倶時歴然
顯現。如耳目所對之境。亦如芥瓶。亦如眞金。
爲佛菩薩比丘及六道衆生形像之時。與諸
像一時顯現。無分毫之隱。亦無分毫不像。今
理性亦爾。無分毫隱。亦無分毫不事。不同眞
空但觀理奪事門中唯是空理現也。故菩薩
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説此事爲不即理者。
以事虚無體而不壞相。所以觀衆生見諸佛。
觀生死見涅槃。以全理之事恒常顯現。是以
事既全理。故不即理。若也即理是不全矣。如
金鑄十法界像。一一像。全體是金不可更言
即金也。二事如理門。謂諸事法與理非異故。
事隨理而圓遍。遂令一塵普遍法界。法界全
體遍諸法時。此一微塵亦如理性全在一
法中。如一微塵。一切事法亦爾。釋云。一一事
皆如理普遍廣大。如理徹於三世。如理常住
本然。例一切諸佛菩薩縁覺聲聞及六道衆
生一一皆爾。乃至一塵一念性相作用行位
因果無不圓足。三事含理事門。謂諸事法與
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爲廣容如一微塵。其
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由刹等諸法既
不離法界故。倶在一塵中現。如一塵。一切法
亦爾。此理事融通非一非異故。總有四句。一
一中一。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
一切。各有所由。思之。釋云。一中一者。上一
是能含。下一是所含。下一是能遍。上一是所
遍。餘三句一一例知。四通局無礙門。謂事與
理非一即非異故。令此事法不離一處即全
遍十方一切塵内。非異即非一故。全遍十方
而不動一位。即遠即近。即遍即住。無障無礙。
五廣狹無礙門。謂事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不
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刹海。由非異即非一
故。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是則一塵之
事。即廣即狹。即大即小。無障無礙。六遍容無
礙門。謂此一塵望於一切。由普遍即是廣容
故遍在一切中。時即復還攝一切諸法。全住
自中。又由廣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塵還則
遍在自内一切差別法中。是故此塵自遍他
時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時遍攝無礙。思之。
七攝入無礙門。謂彼一切望於一法。以入他
即是攝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時。即彼全一
還復在自一切之内。同時無礙。思之。又由攝
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時。還令一
切恒在一内同時無礙。思之。釋云。此上無礙
猶如鏡燈即十鏡互入。如九鏡入彼一鏡中
時。即攝彼一鏡還入九鏡之内。同時交互。故
云無礙。八交渉無礙門。謂一望於一切。有攝
有入。通有四句。謂一攝一切。一入一切。一切
攝一。一切入一。一攝一。一入一。一切攝一
切。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礙。釋云。一攝一
一入一者。如東鏡攝彼西鏡入我東鏡中時。
即我東鏡入彼西鏡中去。一切攝一切一切
入一切者。圓滿常如。此句但以言不頓彰故。
假前三句句皆圓滿。九相在無礙門。謂一切
望一亦有攝有入。亦有四句。謂攝一入一。攝
一切入一。攝一入一切。攝一切入一切。同時
交參無礙。釋云。此與前四句不同。前但此彼
同時攝入。今則欲入彼時。必別攝餘法。帶之
將入彼中。發起重重無盡之勢。攝一入一者。
如東鏡能攝南鏡帶之將入西鏡之中。即東
鏡爲能攝能入。南鏡爲所攝。西鏡爲所入也。
此則釋迦世尊。攝文殊菩薩入普賢中也。攝
一切入一者。如東鏡攝餘八鏡帶之將入南
鏡之中時。東鏡爲能攝能入。八鏡爲所攝。南
鏡爲所入。則一佛攝一切衆生帶之同入一
衆生中也。攝一入一切者。如東鏡能攝南鏡
帶之將入餘八鏡中。攝一切入一切者如東
鏡攝九鏡帶之將入九鏡之中時。東一鏡爲
能攝能入九鏡爲所攝。亦即便爲所入也。此
句正明諸法互相渉入一時圓滿重重無盡
也。今現見鏡燈。但入一燈當中之時。則鏡鏡
中各有多多之燈無前後也。則知諸佛菩薩
六道衆生不有則已有。即一刹那中便徹過
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凡聖中也。十普融無
礙門。謂一切及一普皆同時更互相望一一
具前兩重四句。普融無礙。准前思之。令圓明
顯現稱行境界無障無礙。深思之令現在前。
是以前九門文不頓顯故。此攝令同一刹那。
既總別同時。則重重無盡也。又華嚴演義云。
夫能所相入心境包含。總具四義。能成無礙。
一稱性義。二不壞相義。三不即義。四不離義。
由稱性故不離。由不壞相故不即。又如諸刹
入毛孔。皆有稱性及不壞相義。今毛上取稱
性義。故知法性之無外。刹上取不壞相義故。
不遍稱性之毛。以一毛稱性故能含廣刹。以
廣刹不壞相故能入一毛。又内外縁起非即
非離亦有二義。一約内外共爲縁起。由不即
故有能所入。由不離故。故得相入。二約内外
縁起與眞法性不即不離。此復二義。一由内
外不即法性有能所入。不離法性故。毛能廣
包。刹能遍入。二者毛約不離法性。如理而包。
刹約不即法性不遍毛孔。思之。此事事無礙
觀。如群臣對王各各全得王力。猶諸子對父
一一全得爲父。又如百僧同住一寺各各全
得受用而寺不分。若空中大小之華一一遍
納無際虚空而華不壞。則十方一切衆生全
是佛體而無分劑。以不知故甘稱眇劣。禀如
來之智徳。反墮愚盲。具廣大之威神。而跧小
器。所以志公云。法性量同太虚。衆生發心自
小。如上無礙但是一心。如海涌千波鏡含萬
像。非一非異周遍圓融。互奪互成不存不泯。
遂得塵含法界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廷促同時
等事現前。此乃華嚴一部法界縁起自在法
門。如在掌中爛然可見。又非獨華嚴之典。乃
至一代時教。難思之妙旨。十方諸佛無作之
神通。觀音祕密之悲門。文殊法界之智海。一
時顯現洞鑒無疑矣。若非智照深達自心。又
焉能悟此希奇之事。如先徳云。證佛地者。爲
塵空無我無性是也。乃至稱理而言非智所
知。如空中鳥飛之時跡。不可求依止跡處也。
然空中之跡既無體相可得。然跡非無。此跡
尋之逾廣。要依鳥飛方詮跡之深廣。當知佛
地要因心相。而得證佛地之深廣。然證入此
地不可住於寂滅。一切諸佛法不應爾。當示
教利喜學佛方便學佛智慧。夫佛智慧者。即
一切種智。所以般若經中以種智爲佛。則無
種不知。無種不見。斯乃以無知知一切知。以
無見見一切見。如華嚴離世間品十種無下
劣心中云。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三世所有
一切諸佛一切佛法一切衆生一切國土一切
世間一切三世一切虚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語
言施設界一切寂滅涅槃界如是一切種種諸
法。我當以一念相應慧悉知悉覺悉見悉證
悉修悉斷。然於其中無分別。離分別。無種種。
無差別。無功徳。無境界。非有非無。非一非
二。以不二智知一切二。以無相智知一切相。
以無分別智知一切分別。以無異智知一切
異。以無差別智知一切差別。以無世間智知
一切世間。以無世智知一切世。以無衆生智
知一切衆生。以無執著智知一切執著。以無
住處智知一切住處。以無雜染智知一切雜
染。以無盡智知一切盡。以究竟法界智於一
切世界示現身。以離言音智示不可説言音。
以一自性智入於無自性。以一境界智現種
種境界。知一切法不可説。而現大自在言説。
證一切智地。爲教化調伏一切衆生故。於一
切世間示現大神通變化。是爲第十無下劣
心。如上微細剖析理事根源。方見全佛之衆
生惺惺不昧。全衆生之佛歴歴無疑。悟本而
似達家郷。得用而如親手足。云何迷眞抱幻
捨實憑虚。辜負己靈沈埋家寶。高推上聖
自鄙下凡。都爲但誦空文未窮實義。唯記即
心是佛之語。親省何年。只學萬法唯識之言。
誰當現證。既乖教觀又闕明師。雖稱紹隆但
成自誑。宗鏡委細正爲斯人。使了其義而識
其心。披其文而見其法。感諸聖苦口。愧先賢
用心。覽卷方知終不虚謬。如高拂雲霧豁覩
青天。似深入龍宮親逢至寶。始悟從來未諦
學處麁浮。可驗時中全無力量。未到實地莫
言其深。未至劬勞莫言其苦。唯當見性可以
息言。且諸聖所以垂言教者。普爲生盲凡夫
令不著生死。眇目二乘令不住涅槃。夜視小
菩薩令捨於權乘羅縠。別菩薩令不執教道。
此爲未知有自心即具如是廣大神徳無邊妙
用者。分明開示令各各自知。十方諸佛莫不
承我威光。一切異生莫不頼我恩力。勸生忻
慕進道弘修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然後以
定慧力内外莊嚴。發起本妙覺心眞如相用。
似磨古鏡。如瑩神珠。光徹十方。影透法界。無
令一小含識不承此光。猶如善財一生可辦。
又如龍女親獻靈山如來印可。故云我獻寶
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
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是知纔悟此法
因果同時。成道度生不出一刹那之際。如法
華經信解品云。疾走往捉。又譬喩品云。其疾
如風。豈滯多生抂修功行。有如是速疾念念
相應之力。而不肯承當。故諸聖驚嗟廣爲開
演。布八教網備三乘車。大小倶收權實並載。
提携誘引密赴機宜。或見或聞。而前而後。悉
令入此一乘金剛寶藏。以爲究竟。如方便品
中引。十方三世諸佛。皆以無量無數方便種
種因縁譬喩言詞。而爲衆生演説諸法。是法
皆爲一佛乘故。是諸衆生從佛聞法。究竟皆
得一切種智。則不可迷諸佛方便門。執其知
解領成現之語起法我之心。如般若經中。佛
言。我於一切法無所執故。得常光一尋身眞
金色。是以但於人法二執倶亡。一道常光自
現。還同釋迦親證金色之身。所以諸佛教門
皆爲顯宗破執。依前住著反益迷心。如熱金
丸執則燒手。令甘露聖教出苦良縁。若遇斯
人有損無益。如方便品偈云。舍利弗當知。諸
佛法如是。以萬億方便。隨宜而説法。其不習
學者。不能曉了此。汝等既已知。諸佛世之師。
隨宜方便事。無復諸疑惑。心生大歡喜。自知
當作佛。故知若不習定學慧。且不知隨宜之
説。妄認爲眞。不可徇文以爲悟道。直如善財
登閣龍女獻珠。當此之時自然親見。應須剋
己辦事曉夜忘疲。若問程而不行。家郷轉遠。
似見寶而不取。還受貧窮。所以古徳頌云。學
道先須細識心。細中之細細難尋。可中尋到
無尋處。方信凡心是佛心。故知即於一念生
死心中。能信有諸佛不思議事。甚爲難得。如
大涅槃經云。佛言。若有人。能以藕根絲懸須
彌山。可思議不。不也世尊。善男子。菩薩摩訶
薩。於一念頃悉能得量一切生死。是故復名
不可思議 問。理唯一道。事乃萬差。云何但
了一心無邊佛事悉皆圓滿 答。出世之道
理由心成。處世之門事由心造。若以唯心之
事。一法即一切法。舒之無邊。以唯心之理一
切法即一法。卷之無跡。因卷而説一。此法未
曾一。因舒而説多。此法未曾多。非一非多。有
而不有。而多而一。無而不無。一多相依互爲
本末。通有四義。一相成義。則一多倶立。以互
相持有力倶存也。二相害義。形奪兩亡。以相
依故。各無性也。三互存義。以此持彼不壞彼
而在此。彼持此亦爾。經頌云。一中解無量。無
量中解一。四互泯義。以此持彼彼相盡而唯
此。以彼持此此相盡而唯彼。經云。知一即多
多即一。又由彼此相成資攝無礙。是故得有
大小即入一多相容遠近互持主伴融攝。致
使塵塵現而無盡等帝網以參差。故得事事
顯而無窮若定光而隱映又一多無礙之義。
古徳以喩顯示。如數十錢法。此有二體。一異
體。二同體。就異體中有二。一相即。二相入。
又以諸縁起法有二義。一空有義。此即自體。
二有力無力義。此望力用。由初義故約相即。
由後義故得相入。初空有義中。由自若有時
他必無故他即自。何以故。由他無性以自作
故。二由自若空時他必有故自即他故。何以
故。由自無性用他作故。以空有無二體故。所
以常相即。若不爾者。縁起不成。有自性等過。
二力用中。自有全力。所以能攝他他全。無力
故所以能入自不據自體。故非相即。力用交
徹故成相入。十數爲譬者。復有二門。一異體
門。二同體門。就異體門中復有二。一者一中
多。多中一。如經頌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
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此約相説。二者
一即多多即一。如經頌云。一即是多多即一
義味。寂滅悉平等。遠離一異顛倒相。是名菩
薩不退住。此約理説。問。既其各各無性。那
得成其一多耶。答。此由法界實徳縁起力用
普賢境界相應。所以一多常成不増不減也。
次明一即多多即一者。如似一即十縁成故。
若十非一。一不成故。何但一不成。十亦不成。
如柱若非舍。爾時則無舍。若有舍亦有柱。
即以柱即是舍。故有舍復有柱。一即十十即
一故。成一復成十也。問。若一即十。此乃無有
一。若十即一。此乃無有十。那言一之與十。復
言以即故得成耶。答。一即非一者。是情謂一。
今所謂縁成一。縁成一者。非是情謂一故。經
頌云。一亦不爲一。爲破諸數故。淺智著諸法。
見一以爲一。問。前明一中多多中一者。即一
中有十。十中有一。此明一即十有何別耶。答。
前明一中十者。離一無有十。而十非是一。若
此明一即十者。離一無有十。而十即是一。縁
成故也。二同體門者。還如前門。相似還明一
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今就此門中説
者。前異體門言一中十者。以望後九故名一
中十。此門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
中十也。問。若一中即有九者。此與前異體門
中一即十有何別耶。答。此中言有九者。有於
自體九而一不是。九若前異體説者。一即是
彼異體十。而十不離一。問。一中既自有九者。
應非縁成義。答。若非縁成。豈得有九耶。問。
一體云何得有九。答。若無九即無一。次明同
體門中一即十者還言一者。縁成故一即十。
何以故。若十非一。一不成故。一即十既爾。一
即二三亦然。問。此中言自體一即十者。與前
同體一中十有何別耶。答。前明自體中有十。
而一非是十。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以此
爲異。問。此明一體即十。爲攝法盡不。答。隨
智差別故。亦盡亦不盡。何者如一若攝十。即
不爲盡若具説。即無盡也。問。爲攝自門無盡。
爲攝餘門亦無盡耶。答。一無盡餘亦無盡。若
餘不盡。一亦不盡。若一成一切即成。若一不
成一切即不成。是故此攝法即無盡復無盡。
成一之義也。於三四義猶若虚空。即是盡。更
不攝餘故名無盡。故知亦攝盡不盡也。問。既
言一即能攝者爲只攝一中十。亦得攝他處
十。答。攝他十亦有盡不盡義。何以故。離他無
自故一攝他處。即無盡而成一之義。他處十
義如虚空。故有盡。經云菩薩在於一地。普攝
一切諸地功徳。此宗鏡録是一乘別教。不思
議門。圓融無盡之宗。不同三乘教中所説。如
上一多無礙之義。不可以意解情思作限量
之見。唯淨智眼以六相十玄該之。方盡其旨
耳。則知融攝無邊。包含匪外。如法華神力品
云。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
於此轉于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又經云。
慈悲爲佛眼。正念爲佛頭。妙音爲佛耳。香林
爲佛鼻。甘露爲佛口。四辯爲佛舌。六度爲佛
身。四攝爲佛手。平等爲佛指。戒定爲佛足。種
智爲佛心。金光明經疏云。法性身佛者。非是
凡夫二乘下地之所能見。唯應度者。示令得
見。此即無身之身。無相之相。一切智爲頭。第
一義諦髻。八萬四千法門髮。大悲眼。中道白
毫。無漏鼻。十八空舌。四十不共齒。弘誓肩。
三三昧腰。如來藏腹。權實智手。定慧足。如此
等相。莊嚴法性身佛也。牛頭初祖云。諸佛於
此得菩提者。此是心處得菩提。色處轉法輪。
眼處入涅槃。若爾者。身中究竟解脱法身。常
在淨土具足。更少何物復更何求。初發心時。
便成正覺。此宗鏡中所有智行主伴皆同一
際。纔有信者。悉同法流。但如一圓鏡之中。無
別分析。如華嚴論云。此經法門。總是十方諸
佛同行共行。更無新故。如大王路。發跡登之
者即是。無奈不行之何。一念隨善根。少分見
性智慧現前。總是不離佛正覺根本智故。不
離普賢行故。如普賢一念中少分善心。總是
向法流者。故經云。聞如來名號及所説法門。
聞而不信。猶能畢竟至於金剛智地。何況信
修者也。又云。此華嚴經中解行法門修學悟
入。必能成就十住法門。住佛種性。生一來
家。爲佛眞子。不同權教初地菩薩以誓願成
佛。此華嚴經直論實證位。不論誓願。爲此教
門總一時一際一法界無異念前後情絶。凡
聖一性不論情繋。應以無念無作法界照之
可見。若立情見不可信也。設生信者。玄信佛
語。故非是自見。若自見者情絶想亡。心與理
合。智與境冥。方知萬境性相通收。若不如斯。
心常彼此。是非競作。垢淨何休。若也稱性情
亡。法界重玄之門自達。一多純雜自在含容。
總別之門圓融自在。於利生之法。善達諸根。
隨所堪能悉皆成益。敬承親近者。皆能拔之。
所以稱性。故凡行一事悉遍法界。若隨事作
則有分限。如摩訶般若經云。欲以一食供養
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諸佛及僧。當學般若波
羅蜜。欲以一衣華香瓔珞粖香塗香燒香燈
燭幢幡華蓋等供養諸佛及僧。當學般若波
羅蜜。論問曰。菩薩若以一食供養一佛及僧。
尚是難事。何況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及僧。
答曰。供養功徳在心不在事也。若菩薩以一
食大心悉供養十方諸佛及僧。亦不以遠近
爲礙。是故諸佛皆見皆受。是知但運一心廣
大無際。功徳智慧二種莊嚴。六度萬行無不
圓滿。則知一毫空性法界無差。一微塵中具
十方分。是以法華會上十方佛國通爲一土。
分身共座同證一乘。亦如華嚴教明。此土説
法十刹咸然。仰先聖之同歸。令後學之堅信。
偶斯教者莫大良縁。如秉大炬以燭幽關。炳
然見性似駕迅航而渡深濟。倏爾登眞。故云
一句染神必當成佛二字經耳七世不沈。所
利唯人。所約唯己。百福殊相同入無生。萬善
異流倶會平等。今宗鏡中亦復如是。正直捨
方便。但説無上道。一切諸法中。唯以等觀入。
若執方便廣辯諸乘。則失佛本懷違於大旨。
如法王經云。若定根機。爲小乘人。説小乘法。
爲闡提人。説闡提法。是斷佛性。是滅佛身。是
説法人當歴百千萬劫墮諸地獄。何以故。衆
生之性即是法性。從本已來無有増減。云何
於中分別藥病。如是解者。即一切法無非佛
法矣 問。如何是一切法皆是佛法 答。一
切法唯心。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如學人問忠
國師。經云。一切法皆是佛法。殺害還是佛法
不。答。一切施爲皆是佛智之用。如人用火香
臭不嫌。亦如其水淨穢非汚。以表佛智也。是
知火無分別。蘭艾倶焚。水同上徳。方圓任器。
所以文殊執劍於瞿曇。鴦掘持刀於釋氏。豈
非佛事乎。若心外見法而生分別。直饒廣作
勝妙之事。亦非究竟
問。心性本淨寂照無遺。何假智光而爲鑒達。
答。心是正因。雖然了照。以客塵煩惱所遮。若
無智慧了因而不能顯。古徳云。智照心原。即
是了因。如空與日。略有十義。以辯難思。一謂
日與空非即非離。二非住非不住。三如日善
作破暗良縁顯空之要。四雖復滅暗顯空。空
無損益。五理實無損。事以推之暗蔽永除。性
乃無増空界所含萬像皆現。六而此虚空性
雖清淨。若無日光則有暗起。七非以虚空。空
故自能除暗。暗若除者必假日光。八日若無
空無光無照。空若無日暗不自除。九然此暗
性無來無去。日之體相亦不生不滅。十但有
日照空則乾坤洞曉。以智慧日照心性空亦
復如是。釋曰。一智與心非即非離。云何非即。
以智是能照心。是所照能所異故。云何非離。
智是心之用。用不離體故。二非住非不住。云
何非住。智性離故。云何非不住。與心相應故。
三智能破客塵顯了心性。四智雖去塵現性
而心本無隱顯。五心雖本空要盡客塵方能
普現法界。六心雖清淨若無智光則爲客塵
所蔽。七非心自空不染客塵。塵若除者要因
智光。八智無心不照心無智不明。九客塵雖
盡本無來去。智雖起照亦無生滅。十但得智
光則心性湛然寂照。法界洞朗究竟清淨。故
知萬法無修。策修而至無修。本性雖空亦由
修空而顯空。今宗鏡所録深有所以。只爲衆
生無智不修。而墮愚闇不照心性。枉陷輪迴。
若不得宗鏡之智光。何由顯於心寶。且衆生
無漏智性本自具足。以客塵所蔽。似鏡昏塵。
但能知鏡本明。塵即慚盡。客塵盡處眞性朗
然。如大涅槃經云。如大村外有娑羅林。中有
一樹。先林而生。足一百年。是時林主灌之以
水隨時修治。其樹陳朽皮膚枝葉悉皆脱落。
唯貞實在。如來亦爾。所有陳故悉已除盡。唯
有一切眞實法在。所以一鉢和尚歌云。萬代
金輪聖王子。只者眞如靈覺是。菩提樹下度
衆生。度盡衆生出生死。不生死眞丈夫。無形
無相大毘盧。塵勞滅盡眞如在。一顆圓明無
價珠
宗鏡録卷第十三
 *丙午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釋迦文佛。開衆生心成佛知見。達磨初祖。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若體此一心。云何是成
佛之理 答。一心不動諸法無性。以無性故。
悉皆成佛。華嚴經云。佛子。如來成正覺時。於
其身中普見一切衆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
切衆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無何等
性。所謂無相性。無盡性。無生性。無滅性。無
我性。無非我性。無衆生性。無非衆生性。無菩
提性。無法界性。無虚空性。亦復無有成正覺
性。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續
救度衆生。佛子。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
壞常無増減。何以故。虚空無生故。諸佛菩提
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増減。何
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佛子。
假使有人能化作恒河沙等心。一一心復化
作恒河沙等佛。皆無色無形無相。如是盡恒
河沙等劫無有休息。佛子。於汝意云何。彼人
化心化作如來凡有幾何。如來性起妙徳菩
薩言。如我解於仁所説義。化與不化等無有
別。云何問言凡有幾何。普賢菩薩言。善哉善
哉。佛子。如汝所説。設一切衆生於一念中悉
成正覺。與不成正覺等無有異。何以故。菩提
無相故。若無有相則無増減。佛子。菩薩摩訶
薩應如是知。成等正覺同於菩提。一相無相。
疏釋云。所以知佛智遍者。無一衆生不有本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