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慧普覺禪師語録 (No. 1998A ) in Vol. 47

[First] [Prev+100] [Prev]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
是定。如今思惟。實無心想而入三昧。如人學
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
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繋心一縁。
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常與定倶。佛與祖師
所受用處。無二無別。近年叢林有一種邪禪。
以閉目藏睛。觜盧都地作妄想。謂之不思議
事。亦謂之威音那畔空劫已前事。纔開口便
喚作落今時。亦謂之根本上事。亦謂之淨極
光通達。以悟爲落在第二頭。以悟爲枝葉邊
事。蓋渠初發歩時便錯了。亦不知是錯。以悟
爲建立。既自無悟門。亦不信有悟者。這般底
謂之謗大般若斷佛慧命。千佛出世不通懺
悔。左右具驗人眼久矣。似此等輩。披却師子
皮作野干鳴。不可不知。某與左右雖未承顏
接論。此心已默默相契多年矣。前此答字。極
不如禮。今專遣法空禪人。代往致敬。故不暇
入善思惟三昧。只恁麼信手信意。不覺葛藤
如許。聊謝不敏而已
大慧普覺禪師書卷第二十九



大慧普覺禪師書卷第三十
 宋徑山能仁禪院住持嗣法
慧日禪師臣蘊聞 上進 
  ◎答榮侍郎
承留心欲究竟此一段大事因縁。既辦此心。
第一不要急。急則轉遲矣。又不得緩。緩則怠
墮矣。如調琴之法。緊緩要得中。方成曲調。但
向日用應縁處。時時覷捕。我這箇能與人
決斷是非曲直底。承誰恩力。畢竟從甚麼處
流出。覷捕來覷捕去。平昔生處路頭自熟。生
處既熟則熟處却生矣。那箇是熟處。五陰六
入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無明業識思量
計較心識。晝夜熠熠如野馬無暫停息底是。
這一絡索。使得人流浪生死。使得人做不好
事。這一絡索既生。則菩提涅槃眞如佛性便
現前矣。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故古徳契
證了便解道。應眼時若千日。萬象不能逃影
質。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如此等
事。不假他求。不借他力。自然向應縁處活鱍
鱍地。未得如此。且將這思量世間塵勞底心。
回在思量不及處。試思量看。那箇是思量不
及處。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
無。只這一字。儘爾有甚麼伎倆。請安排看。請
計較看。思量計較安排。無處可以頓放。只覺
得肚裏悶心頭煩惱時。正是好底時節。第八
識相次不行矣。覺得如此時。莫要放却。只就
這無字上提撕。提撕來提撕去。生處自熱。熱
處自生矣。近年以來。叢林中有一種唱邪説
爲宗師者。謂學者曰。但只管守靜。不知守者
是何物。靜者是何人。却言靜底是基本。却不
信有悟底。謂悟底是枝葉。更引僧問仰山曰。
今時人還假悟也無。仰山曰。悟則不無。爭奈
落在第二頭。癡人面前不得説夢。便作實法
會。謂悟是落第二頭。殊不知。潙山自有警覺
學者之言。直是痛切。曰研窮至理。以悟爲則。
此語又向甚處著。不可潙山疑誤後人要教
落在第二頭也。曹閣使亦留心此事。恐其被
邪師輩所誤。比亦如此書。忉忉怛怛寫。與
此公聰明識見。有大過人處。決不到錯認方
便語作實法會。但某未得與之目撃。私憂過
計耳。聞老居士亦與之是道友。因筆不覺葛
藤。無事相見時。試問渠取書一看。方知妙喜
相期。不在眼底。彼此氣義相投。又非勢利之
交。寫了一紙。紙盡又添一紙。不暇更事形迹。
此書亦如是。前書託是箇中人。故曰。切不可
道老老大大著甚來由。若如此則好事在面
前。定放過矣。寫時雖似率易。然亦機感相
投。亦不覺書在紙上荷。公信得妙喜及便把
做事。日用應縁處。便恢張此箇法門。以報
聖主求賢安天下之意。眞不負其所知也。願
種種堪忍。始終只如今日做將去。佛法世法
打作一片。且耕且戰。久久純熟。一擧而兩得
之。豈非腰纒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乎

示諭。鐘鳴漏盡之譏。爲君上盡誠。而下安百
姓。自有聞絃賞音者。願公凡事堅忍。當逆順
境。政好著力。所謂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
爲報佛恩。平昔學道。只要於逆順界中受
用。逆順現前而生苦惱。大似平昔不曾向箇
中用心。祖師曰。境縁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
若不彊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眞心任
遍知。請於逆順境中。常作是觀。則久久自不
生苦惱。苦惱既不生。則可以驅魔王作護法
善神矣。前此老老大大著甚來由之説。言猶
在耳。豈忘之耶。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縁。
以居士前十餘載閑。自有閑時時節。今日仕
權在手。便有忙底時節。當念閑時是誰閑。忙
時是誰忙。須信忙時却有閑時道理。閑時却
有忙時道理。正在忙中。當體主上起公之意。
頃刻不可暫忘。自警自察。何以報之。若常作
是念。則&T055114;湯鑪炭刀山劍樹上。亦須著向前。
況目前些小逆順境界耶。與公以此道相契。
故不留情。盡淨吐露
答黄門司節夫
收書并許多葛藤。不意便解如此拈弄。直是
弄得來。活鱍鱍地。眞是自證自得者。可喜可
喜。但只如此。從教人道這官人不依本分亂
説亂道。他家自有通人愛。除是曾證曾悟者
方知。若是聽響之流。一任他鑚龜打瓦。更批
判得如來禪祖師禪好。儘喫得妙喜拄杖也。
且道。是賞伊罰伊。一任諸方更疑三十年
答孫知縣
蒙以所修金剛經相示。幸得隨喜一遍。近世
士大夫。肯如左右留心内典者。實爲希有。不
得意趣。則不能如是信得及。不具看經眼。則
不能窺測經中深妙之義。眞火中蓮也。詳味
久之。不能無疑耳。左右詆諸聖師翻譯失眞。
而汨亂本眞。文句増減。違背佛意。又云。
自始持誦。即悟其非。欲求定本是正舛差。而
習僞已久。雷同一律。曁得京師藏本。始有據
依。復考繹天親無著論頌。其義脗合。遂泮然
無疑。又以長水孤山二師。皆依句而違義。不
識左右敢如是批判。則定甞見六朝所譯梵
本。盡得諸師翻譯錯謬。方始泮然無疑。既無
梵本。便以臆見刋削聖意。則且未論招因帶
果毀謗聖教墮無間獄。恐有識者見之。却如
左右檢點諸師之過。還著於本人矣。古人有
言。交淺而言深。招尤之道也。某與左右素
昧平生。左右以此經求印證。欲流布萬世於
衆生界中種佛種子。此是第一等好事。而又
以某爲箇中人。以箇中消息。相期於形器之
外。故不敢不上禀。昔清涼國師造華嚴疏。欲
正譯師訛舛。而不得梵本。但書之于經尾而
已。如佛不思議法品中所謂。一切佛有無邊
際身。色相清淨普入諸趣。而無染著。清涼但
云。佛不思議法品上卷。第三葉第十行。一切
諸佛舊脱諸字。其餘經本脱落。皆註之于經
尾。清涼亦聖師也。非不能添入及減削。止敢
書之。于經尾者。識法者懼也。又經中有大瑠
璃寶。清涼曰。恐是吠瑠璃。舊本錯寫。亦不
敢改。亦只如此註之經尾耳。六朝翻譯諸師。
皆非淺識之士。翻譯場有譯語者。有譯義者。
有潤文者。有證梵語者有正義者。有唐梵相
校者。而左右尚以爲錯譯聖意。左右既不得
梵本。便妄加刋削。却要後人諦信。不亦難
乎。如論長水依句而違義。無梵本證。如何
便決定。以其爲非。此公雖是講人。與他講人
不同。甞參瑯琊廣照禪師。因請益瑯琊。首楞
嚴中。富樓那問佛。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
大地之義。瑯琊遂抗聲云。清淨本然云何忽
生山河大地。長水於言下大悟。後方披襟自
稱座主。蓋座主多是尋行數墨。左右所謂依
句而不依義。長水非無見識。亦非尋行數墨
者。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經文大段分
明。此文至淺至近。自是左右求奇太過要立
異解求人從己耳。左右引無著論云。以法身
應見如來。非以相具足故。若爾如來雖不應
以相具足見。應相具足爲因得阿耨菩提。爲
離此著故。經言。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
相成就得阿耨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等者。
此義明相具足體非菩提。亦不以相具足爲
因也。以相是色自性故。此論大段分明。自
是左右錯見錯解爾。色是相縁起。相是法界
縁起。梁昭明太子謂。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
足相故得阿耨菩提。二十二分中。以此分
爲無斷無滅分。恐須菩提不以具足相則縁
起滅矣。蓋須菩提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多不
住縁起相。後引功徳施菩薩論末後。若相成
就是眞實有。此相滅時即名爲斷。何以故。以
生故有斷。又怕人不會。又云。何以故。一切法
是無生性。所以遠離斷常二邊。遠離二邊。是
法界相。不説性而言相。謂法界是性之縁起
故也。相是法界縁起故。不説性而言相。梁昭
明所謂無斷無滅是也。此段更分明。又是左
右求奇太過。彊生節目爾。若金剛經可以刋
削。則一太藏教凡有看者。各隨臆解。都可
刋削也。如韓退之指論語中畫字爲畫字。謂
舊本差錯。以退之之見識。便可改了。而只
如此論在書中何也。亦是識法者懼爾。圭峯
密禪師。造圓覺疏鈔。密於圓覺有證悟處。方
敢下筆。以圓覺經中一切衆生皆證圓覺。圭
峯改證爲具。謂譯者之訛。而不見梵本。亦只
如此論在疏中。不敢便改正經也。後來泐潭
眞淨和尚。撰皆證論。論内痛罵圭峯。謂之破
凡夫臊臭漢。若一切衆生皆具圓覺。而不證
者。畜生永作畜生。餓鬼永作餓鬼。盡十方世
界。都盧是箇無孔鐵鎚。更無一人發眞歸元。
凡夫亦不須求解脱。何以故。一切衆生皆已
具圓覺。亦不須求證故。左右以京師藏經本
爲是。遂以京本爲據。若京師藏本。從外州
府納入。如徑山兩藏經。皆是朝廷全盛時賜
到。亦是外州府經生所寫。萬一有錯。又却如
何改正。左右若無人我。定以妙喜之言爲至
誠。不必泥在古今一大錯。上若執己見爲是。
決欲改削要一切人唾罵。一任刋版印行。妙
喜也只得隨喜讃歎而已。公既得得遣人。以
經來求印可。雖不相識。以法爲親。故不覺忉
忉怛怛相觸忤。見公至誠。所以更不留情。左
右決欲窮教乘造奧義。當尋一名行講師一
心一意與之參詳。教徹頭徹尾。一等是留心
教網也。若以無常迅速生死事大己事未明。
當一心一意。尋一本分作家。能破人生死窠
窟者。與伊著死工夫厮崖忽然打破漆桶。便
是徹頭處也。若只是要資談柄。道我博極群
書無不通達。禪我也會。教我也會。又能檢點
得前輩諸譯主講師不到處。逞我能我解。則
三教聖人。都可檢點。亦不必更求人印可。然
後放行也。如何如何
答張舍人状元
左右決欲究竟此事。但常令方寸虚豁豁地。
物來即應。如人學射久久中的矣。不見達磨
謂二祖曰。汝但外息諸縁。内心無喘。心如
牆壁。可以入道。如今人纔聞此説。便差排。向
頑然無知處。硬自遏捺。要得心如牆壁去。祖
師所謂。錯認何會解方便者也。巖頭云。纔
恁麼便不恁麼。是句亦剗。非句亦剗。這箇便
是外息諸縁。内心無喘底樣子也。縱未得啐
地折嚗地破。亦不被語言所轉矣。見月休觀
指。歸家罷問程。情識未破。則心火熠熠地。正
當恁麼時但。只以所疑底話頭提管。如僧
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只管提
撕擧覺。左來也不是。右來也不是。又不得將
心等悟。又不得向擧起處承當。又不得作玄
妙領略。又不得作有無商量。又不得作眞無
之無卜度。又不得坐在無事甲裏。又不得向
撃石火閃電光處會。直得無所用心。心無所
之時。莫怕落空。這裏却是好處。驀然老鼠入
牛角。便見倒斷也。此事非難非易。除是夙曾
種得般若種智之深。曾於無始曠大劫來。承
事眞善知識。熏習得正知正見。在靈識中。觸
境遇縁。於現行處。築著磕著。如在萬人叢裏
認得自家父母相似。當恁麼時。不著問人。自
然求覓底心不馳散矣。雲門云。不可説時即
有。不説時便無也。不可商量時便有。不商量
時便無也。又自提起云。且道不商量時。是箇
甚麼。又怕人不會。又自云。更是甚麼。近年
以來。禪有多途。或以一問一答末後多一句
爲禪者。或以古人入道因縁。聚頭商搉云。這
裏是虚。那裏是實。這語玄那語妙。或代或
別。爲禪者。或以眼見耳聞和會。在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上。爲禪者。或以無言無説。坐在黒
山下鬼窟裏。閉眉合眼。謂之威音王那畔父
母未生時消息。亦謂之默而常照。爲禪者。如
此等輩。不求妙悟。以悟爲落在第二頭。以悟
爲誑謼人。以悟爲建立。自既不曾悟。亦不信
有悟底。妙喜常謂衲子輩説。世間工巧技藝。
若無悟處。尚不得其妙。況欲脱生死。而只以
口頭説靜。便要收殺。大似埋頭向東走欲取
西邊物。轉求轉遠。轉急轉遲。此輩名爲可憐
愍者。教中謂之謗大般若斷佛慧命人。千佛
出世。不通懺悔。雖是善因。返招惡果。寧以
此身碎如微塵。終不以佛法當人情。決要敵
生死。須是打破這漆桶始得。切忌被邪師順
摩捋。將冬瓜印子印定。便謂我千了百當。如
此之輩。如稻麻竹&T033759;。左右聰明有識見。必不
受這般惡毒。然亦恐用心之切。要求速效。不
覺不知。遭他染汚。故信筆葛藤如許。被明眼
人覷見。一場敗闕。千萬相聽。只以趙州一箇
無字。日用應縁處提撕。不要間斷。古徳有言。
研窮至理。以悟爲則。若説得天華亂墜。不悟
總是癡狂外邊走耳。勉之不可忽
答湯丞相
丞相既存心此段大事因縁。缺減界中虚妄
不實。或逆或順。一一皆是發機時節。但常
令方寸虚豁豁地。日用合做底事。隨分撥遣。
觸境逢縁。時時以話頭提撕。莫求速效。研窮
至理。以悟爲則。然第一不得存心等悟。若存
心等悟。則被所等之心障却道眼。轉急轉遲
矣。但只提撕話頭。驀然向提撕處。生死心
絶。則是歸家穩坐之處。得到恁麼處了。自然
透得古人種種方便。種種異解自不生矣。教
中所謂。絶心生死。伐心稠林。浣心垢濁。解
心執著。於執著處。使心動轉。當動轉時。亦
無動轉底道理。自然頭頭上明。物物上顯。日
用應縁處。或淨或穢。或喜或怒。或順或逆。如
珠走盤。不撥而自轉矣。得到這箇時節。拈出
呈似人不得。如人飮水冷煖自知。南陽忠國
師有言。説法有所得。是爲野干鳴。此事如青
天白日一見便見。眞實自見得底。邪師走作
不得。前日亦甞面言。此事無傳授。纔説有奇
特玄妙。六耳不同謀之説。即是相欺。便好拽
住劈面便唾。書生做到宰相。是世間法中最
尊最貴者。若不向此事上了却。即是虚來南
閻浮提。打一遭收因結果時。帶得一身惡業
去。教中説。作癡福是第三生寃。何謂第三生
寃。第一生。作癡福不見性。第二生。受癡福
無慚愧。不做好事。一向作業。第三生。受癡福
盡不做好事。脱却殼漏子時。入地獄如箭射。
人身難得。佛法難逢。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
何生度此身。學此道須有決定志。若無決定
志。則如聽聲卜者見人説東。便隨人向東走。
説西便隨人向西走。若有決定志。則把得住
作得主宰。懶融所謂。設有一法過於涅槃。吾
説亦如夢幻。況世間虚幻不實之法。更有甚
麼心情。與之打交渉也。願公堅此志。以得入
手。爲決定義。則縱使大地有情盡作魔王。欲
來惱亂。無有得其便處。般若上無虚棄底工
夫。若存心在上面。縱今生未了。亦種得種子
深。臨命終時亦不被業識所牽墮諸惡趣。換
却殼漏子轉頭來。亦昧我底不得。察之
答樊提刑
示諭。能行佛事。而不解禪語。能與不解。無別
無同。但知能行者。即是禪語。會禪語而不能
行佛事。如人在水底坐叫渇。飯籮裏坐叫飢。
何異。當知禪語即佛事。佛事即禪語。能行能
解。在人不在法。若更向箇裏覓同覓別。則是
空拳指上生實解。根境法中虚掜怪。如却行
而求前。轉急轉遲。轉疎轉遠矣。要得徑截心
地豁如。但將能與不能。解與不解。同與不同。
別與不別。能如是思量。如是卜度者。掃向他
方世界。却向不可掃處看。是有是無。是同是
別。驀然心思意想絶。當恁麼時。自不著問人

答聖泉珪和尚
既得外護者存心相照。自可撥置人事。頻與
衲子輩作佛事。久久自殊勝。更望室中與之
子細。不得容人情。不得共伊落草。直似之以
本分草料。教伊自悟自得。方是尊宿爲人體
裁也。若是見伊遲疑不薦。便與之下註脚。非
但瞎却他眼。亦乃失却自家本分手段不得
人。即是吾輩縁法只如此。若得一箇半箇本
分底。亦不負平昔志願也
答鼓山逮長老
專使來。收書并信香等。知開法出世唱道於
石門。不忘所從來。爲嶽長老拈香。續楊岐宗
派。既已承當箇事。須卓卓地做教徹頭徹尾。
以平昔實證實悟底一著子。端居丈室。如擔
百二十斤擔子。從獨木橋上過。脚蹉手跌。
則和自家性命不可保。況復與人抽釘拔楔
救濟他人耶。古徳云。此事如八十翁翁入場
屋。豈是兒戲。又古徳云。我若一向擧揚宗教。
法堂前草深一丈。須倩人看院始得。巖頭毎
云。向未屙已前一覷。便眼卓朔地。晏國師不
跨石門句。睦州現成公案放爾三十棒。汾陽
無業莫妄想。魯祖凡見僧入門便轉身面壁
而坐。爲人時當不昧這般體裁。方不失從上
宗旨耳。昔潙山謂仰山曰。建法幢立宗旨。於
一方五種縁備。始得成就。五種縁。謂外護縁。
檀越縁。衲子縁。土地縁。道縁。聞霜臺趙公。
是汝請主。致政司業鄭公。送汝入院。二公天
下士。以此觀之。汝於五種縁稍備。毎有衲子
自閩中來者。無不稱歎法席之盛。檀越歸向。
士大夫外護。住持無魔障。衲子雲集。可以
趁色力未衰時。頻與衲子激揚箇事。垂手之
際須著精彩。不得莽鹵。蓋近年以來。有一種
裨販之輩。到處學得一堆一擔相似禪。往往
宗師造次放過。遂至承虚接響。遞相印授。誤
賺後人。致使正宗淡薄。單傳直指之風幾掃
地矣。不可不子細。五祖師翁住白雲時。甞答
靈源和尚書云。今夏諸莊。顆粒不收。不以爲
憂。其可憂者。一堂數百衲子。一夏無一人透
得箇狗子無佛性話。恐佛法將滅耳。汝看。主
法底宗師用心。又何曾以産錢多少山門大
小爲重輕。米鹽細務爲急切來。汝既出頭。承
當箇善知識名字。當一味以本分事接待方
來。所有庫司財穀。分付知因識果知事。分司
列局令掌之。時時提擧大綱。安僧不必多。日
用齋粥。常教後手有餘。自然不費力。衲子到
室中。下刃要緊。不得拕泥帶水。如雪峯空禪
師。頃在雲居雲門相聚。老漢知渠不自欺。是
箇佛法中人。故一味以本分鉗鎚似之。後來
自在別處打發。大法既明。向所受過底鉗鎚。
一時得受用。方知妙喜不以佛法當人情。去
年送得一册語録來。造次顛沛不失臨濟宗
旨。今送在衆寮中。與衲子輩看。老漢因掇筆
書其後。特爲發揚。使本分衲子爲將來説法
之式。若使老漢初爲渠拕泥帶水説老婆禪。
眼開後定罵我無疑。所以古人云。我不重先
師道徳。只重先師不爲我説破。若爲我説破。
豈有今日。便是這箇道理也。趙州云。若教老
僧隨伊根機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接他
了也。老僧這裏只以本分事接人。若接不
得。自是學者根性遲鈍。不干老僧事思之思

大慧普覺禪師書卷第三十
  謝降賜大慧禪師語録入藏奏箚
臣僧蘊聞。昨於乾道七年三月中。不懼天
誅。以先師大慧禪師臣宗杲語録投進。仍
乞特旨。送福州入藏。伏准。五月十九日。聖
旨已送福州東禪寺入藏訖者。冒昧上陳。
方虞罪戻。恩光下逮。俯賜矜兪。梵釋重輝。
山澤増氣。凡居聞見罔不歡欣。恭惟。皇帝
陛下。如天鑑觀得佛心法。念微言之易泯。
參祕藏以並傳。先師臣宗杲。植百劫之勝
因。逢千載之嘉會。么微有幸。得叨預於殊
榮。焚誦何功。冀仰酬於大造。臣無任瞻天
望聖激切屏營之至。乾道八年。正月日。徑
山能仁禪院住持慧日禪師臣蘊聞奏箚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