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明覺禪師語録/附、明州雪竇山資聖寺第六租明覺大師塔銘(呂夏卿) (No. 1996_ 惟蓋竺編 ) in Vol. 00

[First] [Prev]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明州雪竇山資聖寺第六祖明覺
大師塔銘
 尚書度支員外郎直祕閣兼充
史館檢討賜緋魚袋呂夏卿撰 
夫眞空不空。是有無證。寂滅不滅。是往來相。
佛以權實一法。開頓漸之徑。使隨器而趨之。
有不離道場得大智慧。有難行苦行爲人天
業。日月爲明矣。而盲者不見睫毛。舟枻可濟
矣。而溺者淪於波浪。人之未有惡明而忘濟
者。其心一也。其途異矣。昆蚑之性群行食啄。
倦則息觸則避。求所以安樂。不待教而能也。
人之於貴賤貧富壽夭得喪。不知自然之分。
愛惡悲欣。廉貪靜躁。紏纒桎梏。無所解脱。晝
勞形骸。夜動夢寢。至於老死。且不知息。彼
昆蚑知所以安樂。人顧不能也。佛之教人。推
性命之際。以極天地之外。乃至觀身如掌中
物。傳付法寶不寓文字。是謂禪那。山嶽之大
有時而泐。金石之剛有時而刓。形器之用也
我則異。於是無去無住。無取無離。不見于内。
不見于外。不見中間。自利義也。利他仁也。
是謂涅槃妙心諸佛法印無上微妙祕密圓明
眞實正法眼藏。佛以授摩訶迦葉。傳僧伽梨
衣。以待補處出世。爲成道之符。自是衣法相
傳二十有七世香至王子。初入中國。諡曰圓
覺。圓覺傳大祖。大祖傳鑑智。鑑智傳大醫。大
醫傳大滿。大滿傳大鑑。大鑑藏衣傳法而已。
大慧繼之。大寂承之。其後皆以所居稱。若天
皇龍潭徳山雪峰雲門香林智門。其世次也。
禪師諱重顯。字隱之。大寂九世之孫。智門之
法嗣也。俗姓李氏。母文氏。以太平興國五年
四月八日。生大師於遂州。始生瞑目若寐。三
日既浴。乃豁然而寤。屏去葷血不習戲弄。七
歳有僧過其門。挽持袈裟。喜不自勝。聞梵唄
之聲。輒泣下。父母問其故。懇請出家。父母執
不可。師不食者累日。咸平中終父母喪。詣益
州普安院仁銑師。落髮爲弟子。大慈寺僧元
瑩。講定慧圓覺疏。師執卷質問大義。至心本
是佛。由念起而漂沈。伺夜入室請益。往復數
四。瑩不能屈。乃拱手稱謝曰。子非滯教者。吾
聞南方有得諸佛清淨法眼者。子其從之。彼
待子之求也久矣。師於是東出襄陽。至石門
聰禪師之席。居三歳機縁不諧。聰諭之曰。此
事非思量分別所解。隨州智門祚禪師。子之
師也。師乃徙錫而詣之。一夕問祚曰。古人不
起一念。云何有過。祚招師前席。師攝衣趨進。
祚以拂子撃之。師未曉其旨。祚曰。解麼。師擬
答次。祚又撃之。師由是頓悟。尋往廬山林禪
師道場。問之曰。法爾不爾云何指南。林曰。只
爲法爾不爾。師遂拂衣而退。衆皆股栗。有毀
於林者。林諭衆曰。此如來廣大三昧也。非汝
等輩以取捨心可了別也。師辭往池州景徳
寺爲首座。爲衆解肇法師般若論。知州曾公
會。以果子抵于地曰。古人云。不離當處常湛
然。即今在何許。師指景徳長老曰。只此長老
亦不知落處。曾公云。上座知也不得無過。師
曰。明眼人難瞞。師南遊杭州。住持蘇州洞庭
翠峰。嗣智門也。未幾曾公出守明州。手疏請
師。住持雪竇資聖。蘇人固留不可。師曰。出家
人止如孤鶴翹松。去若片雲過頂。何彼此之
有。雪竇本智覺禪師道場。智覺亦雪峰五世
孫。備傳琛。琛傳益。益傳韶。而壽繼之。智覺其
號也。一法同源。而地有盈虚。師之至猶家焉。
決潢汗變清泚。掖躄偃爭迅馳。州邦遠近輻
輳座下。駙馬都尉和文李公。表錫紫方袍。侍
中賈公又奏。加明覺之號。師住持三十一載。
度僧七十八人。先是門弟子建壽塔於寺之西
南五百餘歩。一日命侍者。灑掃塔亭。行至山
椒。歴覽久之曰。自今過此。何日復至。左右皆
大驚。衆迎師還。師堅指塔所。衆皆號泣。隨至
塔前。或曰。師無頌辭世耶。師曰。吾平生患語
之多矣。翌日出杖屨衣盂。散遺其徒。有問疾
者。留食殷勤與之約曰。七月七日復來相見。
其夜盥浴整衣側臥而滅。時皇祐四年六月
十日。俗壽七十三。僧臘五十夏。以七月初六
日入塔。如師之約。嗚呼師得妙用善機。不取
諸法。能知去來達性命。故方是時陞堂皇。遊
牆藩者。悟性相體空。頓息萬縁。爲大乘法器。
曰義懷在和。凡百五十人。傳其法於天下。彼
遮護意根。網絆初心。背覺合塵。逐念流徙。得
少爲多。妄立知見。雖三詣投子九陟洞山。師
亦援手濡足。而無以救之。是猶孔子之有宰
我。孟子之有盆成括。非其師之過也自師出
世門人。惟益文軫圓應文政遠塵允誠子環。
相與裒記提唱語句詩頌。爲洞庭語録。雪竇
開堂録。瀑泉集。祖英集。頌古集。拈古集。雪
竇後録。凡七集。師患語之多。而其徒愴然。猶
以爲編捃有遺。蓋利他之謂也。余得其書而
讀之。二十餘年雖瞻仰高行。而祿利所縻無
由親近。使得稽首避席。霑彼法雨覺悟塵勞。
庶幾可教者。今蔑如之何。師辭世十有三年。
碑表未立。餘杭僧惠思。撰行業録。與其徒元
圭覺濟大師。悟朋繼踵。褒文請銘。以予跂慕
之心重之。以門人之請之勤。抑有待耶。愚公
叩壤以移山。雖不量力。其誠則至矣。謹焚香
再拜。繋之以銘曰
  噫憃愚背本源一念異生二根
勝與劣駟馬奔嗜所得自詐諼
失大道南北轅艾至老愉朝昏
正遍覺人天尊迷者挽溺者掀
朝暾出彗霾雲渇得漿寒得薪
悟報化知非眞趣安隱擺客塵
王叔生廣佛事破六宗應彈指
法來東非會際信衣傳隻履逝
頂五山眞法器立積雪殊其臂
忍非忍得法髓債必償有裔嗣
皖公潜佛日翳翩南遊立如椔
乞解脱彊哉慧攘蜂蠆神嶽衞
破頭峰衆雲從横六氣釃二宗
教任意任懶融黄梅兒陌上童
闕七相了諸空聖服勞杵臼傭
和心偈掊爭鋒夜南騖懷是逢
帝稽首晞下風舟復新葉歸叢
有道得無心通世有承四衆依
燈相續塤應篪師異禀自孩提
斤喉俊蹈聖梯慈固挋不得施
起恭孝終苴縗銑落髮瑩質疑
漢之東得我師抉盲瞶柞荒菑
昔無有今委蛇遇霑洽發萌荑
淫蛙鳴鍾未簴魚目藏明珠吐
巋二山下檐聚來萬里足繭踽
訇春雷披蟄戸辯縛解決去住
沃醍醐㪺甘露百五十胄蕃廡
窮車轍誦句語瞻骨目軸繪素
遠胡越近杖屨捐麁相悉開悟
山茀鬱泉咿幽虎迹交鼪猱啾
塔門閟松柏樛天南垂海彪彪
嚢破褐笈單裯來環繞五體投
名彊身祿飽喉狃怨憎甘鮑鱐
睨眞乘等贅疣慶我生辯薫蕕
蘄誘掖邈無由瑑堅石攄我憂
  治平二年乙巳歳二月五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