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龍舒増廣淨土文 (No. 1970_ 王日休撰 ) in Vol. 47

[First] [Prev]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在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惡者亦爲師。何適
而非師乎。見識如是。烏得不爲聖人。又嘗謂。
釋迦佛所以爲佛者。固非一端。然其要在於
山中修行時。國王出獵問獸所在。若實告之
則害獸。不實告之則妄語。沈吟未對。國王怒
斫去一臂。又問。亦沈吟未對。又斫去一臂。乃
發願云。我作佛時。先度此人。不使天下人傚
彼爲惡。存心如是。烏得不爲佛。後出世爲佛。
先度憍陳如者。乃當時國王也。若如是以修
淨土。立與諸大菩薩等矣
  阿羅漢説
佛言。阿羅漢雖能受天人供。而福及人也劣。
假使有人。百年供養四天下阿羅漢。不如發
菩薩心一日供養佛。蓋佛自無量劫來救度
衆生。無非得福。而福利人也勝。阿羅漢了生
死。遂入涅槃獨善其身。故福及人劣矣。佛又
言。若人有福。曾供養佛。亦勿謂。供佛乃身後
事。近年秀州一僧專念阿彌陀佛。爲人祷病
即得痊愈。豈可謂佛不利於生前。既可祷病
則亦可祈福。但恐信心不至耳。若修淨土期
於復來化度者。尤不可無福。故此不可不知
  楞伽經説
楞伽經説。淵源理致除一切妄想。此一經有
三譯。其十卷者太繁。四卷雖達磨發揚東彼
所書。譯得大晦。難讀難曉。唯七卷者分明。修
淨土欲上品上生者。須讀誦大乘經典解第
一義。故此不可不知在四字號
  二天人説
華嚴經云。人生有二天人隨人。一名同生。二
名同名。天人常見人。人不見天人。此二天人
豈非善惡二部童子之徒歟。人之擧意發言
動歩常念此二天人。見人而能無愧。如此修
淨土。則必上品上生。或曰。一人尚有二天人。
何二天之多也。曰。一月普現一切水。豈必月
之多哉
  小因果説
有修橋人。有毀橋人。此天堂地獄之小因也。
有坐轎人。有荷轎人。此天堂地獄之小果也。
觸類長之皆可見矣。常如是存心以修淨土。
上品往生復何疑哉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九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十
 國學進士王日休譔 
  造至深之理者雖居濁世。與淨土何以異
哉。故此卷載至深之理名淨濁如一。然亦
不可恃此而不修淨土之業。恐易渉於空
談。又若參禪者之弊故也
  情説
喜怒好惡嗜慾皆情也。養情爲惡。縱情爲賊。
折情爲善。滅情爲聖。甘其飮食。美其衣服。大
其居處。若此之類是謂養情。飮食若流。衣服
盡飾。居處無厭。若此之類是謂縱情。犯之不
校。觸之不怒。傷之不怨。是謂折情。犯之觸之
傷之。如空反生憐憫愚癡之心是謂滅情。悟
此理則心地常淨。如在淨土矣
  即是空説
佛言。受即是空。受謂受苦受樂及一切受用
也。如食列數味。放箸即空。出多騶從既到即
空。終日遊觀。既歸即空。又如爲善。事既畢。
其勤勞即空。而善業倶在。爲惡。事既畢。其快
意即空。而惡業倶在。若深悟此理。則食可菲
薄。無過用殺害之寃債。出可隨分。無勞心苦
人之煩惱。遊觀可息。無放蕩廢事之愆尤。善
根可勉爲。無懈怠因循之失。惡可力戒。無
恣縱怨讐之罪。予喜得此理。故欲與人共之
及一切受用。即所謂
不苦不樂受者是也
  六根説
千般裝點只爲半寸之眼。百種音樂只爲一
豆之耳。沈檀腦麝只爲兩竅之鼻。食前方丈
只爲三寸之舌。妙麗嬌嬈只爲臭腐之身。隨
順迎逢只爲狂蕩之意。若能識破此理。便是
無煩惱快樂之人。佛言。衆生無始以來認賊
爲子。自劫家寶。謂惑六根之賊。而喪眞性也。
孟子曰。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蓋不惑於此
矣。有婬女得道。文殊問云。如何不嗔。答云。
見一切衆生不生。又問。如何見十八界。答云。
如見劫火燒諸世界。妙哉言乎。蓋謂一切衆
生本來無有。唯因妄想中生。又何嗔之有。十
八界謂六根六塵六識。因有此種種故。生無
量事。造無量惡。是故如劫火燒諸世界。若悟
此理。雖未生淨土。已如生淨土矣
  眞性説
金剛經二十七段。其大意不過言眞性皆無
所有如虚空。然此虚空謂之頑空。頑空者眞
無所有。而眞性雖如虚空。而其中則有。故曰
眞空不空。頑空則可以作。可以壞。若此地。實
掘去一尺土則有一尺空。掘去一丈土則有
一丈空。是頑空可以作也。若此器本空。以物
置之則實矣。此室本空。以物置之亦實矣。是
頑空可以壞也。若眞性之空。則不可作不可
壞。本來含虚空世界。烏可作乎。無始以來至
于今日。未嘗變動。烏可壞乎。眞性中倶無所
有。無得而比。故不得已而以頑空比之。是般
若心經云。是諸法空相。謂諸法皆空之相
乃眞性也。繼之以空中無色以至無智亦無
得。謂眞性中皆無所有。如頑空中皆無所有
也。既皆無所有。然有一切衆生者。乃眞性中
所現之妄縁耳。大概言之。眞性如鏡。一切有
生者如影是眞性中所現之影也。影有去來。
而鏡常自。若衆生有生滅。而眞性常自若。生
滅既除。眞性乃現。蓋生滅者妄也。眞性者眞
也。故楞嚴經云。諸妄消亡不眞。何待此性。上
自諸佛下至蠢動含靈。初無有異。其異皆妄

  心乃妄想説
楞嚴經第一卷。佛與阿難七次論心。終之以
尋常。所謂心者乃妄想耳。非眞心也。眞心即
性也。圓覺經謂。衆生妄認六塵縁影爲自心
相。是尋常所謂心者乃六種塵縁之影耳。謂
此心本無。唯因外有六種塵縁故。内現此心。
若外因有色。内則起愛色之心。外因有聲。内
則起愛聲之心。外因有香味觸法。内則起愛
香味觸法之心。蓋眞性如鏡。六種塵縁如形。
此心如影。若外無此六塵。則内亦無此心矣
此心豈不爲六種塵縁之影乎。形來則影現。
形去則影滅。而性鏡則常自若。故金剛經云。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
得。此三心皆謂妄想心也。故有過去現在未
來。若眞心則無始以來未嘗變動。烏有過去
未來現在乎。不可得者謂無也。若飢而思食。
得食則此心過去矣。正食而知味乃現在心。
未思食則此心未有。故爲未來心。此三心皆
隨時壞滅。故云不可得
  五蘊皆空説
般若心經云。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
一切苦厄。五蘊謂色受想行識也。色謂色身。
受謂受用。想謂思想。行謂所行。識謂辨識。此
五者蘊積不散。以壅蔽眞性。故謂之蘊。又謂
之五陰。謂陰暗眞性也。色身終歸於壞。受用
隨時即過。色受豈不空乎。且如思想一物。既
得之則無想矣。想豈不空乎。所行之事回首
尚如夢幻。行豈不空乎。識盡千種事物。再生
不復能識。識豈不空乎。一切苦厄皆從五者
生。若能照見色身爲空。則不泥於色身而畏
死亡。是度過此一種苦厄也。照見受用爲空。
則不泥於受用而貪奉養。又度過此一種苦
厄也。照見思想爲空。則不泥於思想。而意乃
無所著。又度過此一種苦厄。照見所行爲空。
則不泥於所行。而可以息跡。是又度過此一
種苦厄也。照見辨識爲空。則不泥於辨識。而
可以坐忘。是又度過此一種苦厄也。故照見
五蘊皆空。則度過一切苦厄。此五者皆不是
眞實。乃眞性中所現之妄縁也。若六根六塵
六識十二縁四諦。皆此類也
  廢心用形説
列子謂。孔子廢心而用形。謂心已不養於物
而廢之矣。唯用形以應物。予深愛此語。故雖
勞苦憔悴而不以爲失意。榮華奉養而不以
爲得意。蓋心不著於物也。因念菩薩了生死。
乃託生於一切衆生中以設教化者。以心不
著於物。唯用形以應之耳。然則孔子於此菩
薩之徒也
  用形骸説
天人禮枯骨偈云。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開。
寶衣隨念至。玉食自然來。謝汝昔勤苦。令吾
今快哉。散華時再拜。人世莫驚猜。又餓鬼鞭
死屍偈云。因這臭皮嚢。波波劫劫忙。只知貪
快樂。不肯暫迴光。自業錙銖少。黄泉歳月長。
眞須痛棒打。此恨猝難忘。此言化俗則可以
爲誠然則不可。何則人神託於形骸之中。
所以用形骸者皆神也。譬如匠人用斧斤。用
之而善則爲善器械。用之而不善則爲惡器
械。故爲天人者前世善用形骸者也。爲餓鬼
者前世不善用形骸者也。其得其失皆在當
時。及其受報而禮之鞭之亦何益
  齊生死説
想右脚大指腫爛流惡水。漸漸至脛至膝至
腰。左脚亦如此漸漸爛。過腰上至腹至胸以
至頸頂。盡皆爛了唯有白骨。次分明歴歴觀
看。白骨一一盡見。靜心觀看。良久乃思看。白
骨者是誰白骨是誰。是知。身體與我常爲二
物矣。又漸漸離白骨觀看。先離一丈。以至五
丈十丈乃至百丈千丈。是知。白骨與我了不
相干也。常作此想。則我與形骸本爲二物。我
暫住於形骸中。豈可謂此形骸終久不壞而
我常住其中。如此便可濟生死矣。況我去此
則往淨土乎。日日作此想。更別有所得。如人
飮水冷熱自知。不假於言傳也
  我説
我之所在不可以無我。無我則逐物矣。理之
所在不可以有我。有我則蔽理矣。孔子無我
菩薩無我相能至於此。則與虚空等矣。豈復
有淨濁之辨乎。但恐不易到耳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十此卷後附周大資劉侍制
大慧杲禪師題跋三段
龍舒王虚中學力深至。所解六經語孟老莊
要爲不蹈襲前人。一言一字其用志勤矣。一
旦棄去專修西方之教。作淨土文。精粗淺深
且有條理。以是印施有縁奔走於江浙諸郡。
又將親往建安刊版於鬻書肆中。汲汲然若
不可一日緩者。我聞。無量壽經。衆生聞是佛
名。信心歡喜。乃至一念。願生彼國。即得往
生。住不退轉。不退轉者。梵語謂之阿惟越致。
法華經謂彌勒菩薩所得報地也。一念往生
便同彌勒。佛語不虚。應皆信受
  紹興壬午閏四月七日 唯心居士荊溪周
葵跋
  状元劉侍制跋
昔六祖與韋史君説西方相状。其言甚簡。其
旨甚明。既無間於東西。何相状之可述。及觀
王虚中淨土文。何其諄諄也。蓋聞。法無頓漸。
根有利鈍六祖爲上智説第一義。故移西於
東。在刹那間。言下便領。不容擬議。虚中將以
開悟下根。泛爲是論。惟西方之歸。故汲汲於
刋行。而恐行之不廣。其愛人之心可謂勤且
切矣。有能因虚中之文而悟入者。豈不爲魚
兎筌蹄乎
  紹興壬午六月六日 木訥翁劉章書
妙喜老人跋
龍舒王虚中日休博覽群書之餘。留心佛乘。
以利人爲己任。眞火中蓮也。佛言。自未得度
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
來應世。予嘉其志。爲題其後。若見自性之阿
彌。即了唯心之淨土。未能如是。則虚中爲此
文功不唐捐矣
  庚辰八月二十日。書于劉景文嬾窠云。雙
徑妙喜宗杲 跋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十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十一
  天台智者大師勸修行人專修淨土
設文曰。諸佛菩薩以大悲爲業。若欲救度衆
生秖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塗中。救苦衆生。
因何求生淨土。自安其身捨離衆生。則是無
大慈悲。專爲自利障菩提道。智者答。菩薩有
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
斯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菩薩者。
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内。於
惡世中救苦衆生。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
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衆生者。無有是處。何
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
色所縛。自墮三塗。焉能救衆生。假令得生人
中。聖道難得。或因持戒修福得生人中。得
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
用。貪迷放逸廣造衆罪。乘此惡業一入三塗
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
識。還墮地獄。如此輪迴至於今日。人人皆如
是。此名難行道也。故維摩經云。自疾不能救
而能救諸疾人。又智度論云。譬如二人各有
親眷爲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爲無方
便力故彼此倶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
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難。新發意菩薩亦
復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衆生。爲此常須近
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衆生。如得船者。又論
云。譬如嬰兒不得離父母。或墮坑井。渇乳而
死。又如鳥子翅羽未成。祇得依樹附枝。不能
遠去。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凡夫無
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
臨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見彌陀佛。證無生
忍。已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救苦衆生。廣施
佛事任意自在。故論云。遊戲地獄。行者生彼
國。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國。教化地獄救苦
衆生。以是因縁求生淨土。願識其教。故十住
婆沙論名易行道也
  眞州長蘆賾禪師勸參禪人兼修淨土
夫以念爲念以生爲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