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龍舒増廣淨土文 (No. 1970_ 王日休撰 ) in Vol. 47

[First] [Prev]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人出寶珠集
  夢佛遂得聰辯
隋慧思禪師因夢阿彌陀佛與之説法。其後
聰辯過人。祥瑞不一。出往生傳
  念佛治病得愈
近年秀州一僧常念阿彌陀佛。爲人治病。有
病者請。往常得痊愈。秀州人皆能言之
  念佛孫兒免難
予郷村落間有一老人。毎有事。必合掌至額。
念阿彌陀佛。其孫兒方二三歳。因隨母至田
野。忽失之。老人尋訪不見。後數日人告之云。
在溪外。果尋得之。見足跡。遍於灘上。其溪甚
深。不知此兒何縁過。彼又久而無恙。人以爲
其祖至誠阿彌陀佛所感也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八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九
 國學進士王日休譔 
  十六觀經云。上品上生者。讀誦大乘經典。
解第一義。然則修上品者佛之深旨不可
不知。今淺者尚不能知。況其深乎。故此卷
自淺及深切於日用者皆載焉。名曰助修
上品
  習説
孔子化三千之徒。其要旨不出一部論語。而
首以學而時習之一句。則此一句之義豈不
爲急先務哉。蓋學者學其爲君子爲聖人。習
者如習射習儀之習。學君子聖人者不可驟
爾而至。故必以時而漸習之。若學寛大。則於
褊隘時習之。若學温和。則於忿怒時習之。若
學恭敬。則於傲慢時習之。若學良善。則於狼
戻時習之。若學辭讓。則於忿爭時習之。若
學勤敏。則於懈怠時習之。然則所謂時習者。
當其事之時而習則不虚習矣。其習必成。成
則自有可喜。故曰不亦悦乎。能悟此理。則盡
論語中所言之善皆可以盡。是知。以此一句
冠于一書之首者深有意也。修西方而進乎
道者尤貴乎習。故此不可不知
  葛守利人説
大觀間一官員買靴於京師市中。見一靴甚
大。乃其父送葬者。問其所得之由。答云。一官
員携來修整。問何時來取。遂往候之。果見其
父下馬留錢取靴。其子拜。不顧復乘馬去。其
子追隨二三里許將不及。乃呼曰。我與父生
爲父子。何無一言以教我。其父曰。學葛繁。
問。葛何人。曰。世間人。遂訪問所在。其時爲
鎭江大守。乃往見之言其故。且問。葛何以見
重於幽冥如此。答曰。予始者日行一利人事。
其次行二事。又其次行三事。或至十事。于今
四十年。未嘗一日廢。問。何以利人。葛指坐間
脚踏子云。若此物置之不正。則蹙人足。予爲
正之。亦利人事也。又若人渇。予能飮以一盃
水。亦利人事。惟隨事而利之。上自郷相下至
乞丐。皆可以行。唯在乎人而不廢耳。其子拜
而退。葛後以高壽坐化而去。觀此則利人之
事不可不勉。害人之事豈可爲哉。所謂愛人
利物之謂仁者。葛得之矣。葛兼修淨業。以是
迴向。後有僧神遊淨土。見葛在焉
  施報説
儒家言施報。佛家布施果報其實一也。佛言。
欲得穀食。當勤耕種。欲得智慧。當勤學問。欲
得長壽。當勤戒殺。欲得富貴。當勤布施。有四。
一曰財施。二曰法施。三曰無畏施。四曰心施。
財施者。以財惠人。法施者。以善道教人。無畏
施者。謂人及衆生當恐懼時。吾安慰之使無
畏。或教以脱離恐懼。使之無畏。心施者。力雖
不能濟物。常存濟物之心。佛以孝養父母亦
爲布施。是凡施於外者皆爲布施。故爲下而
忠勤事上。爲長而仁慈安衆。爲師而謹於教
導。爲友而誠於琢磨。一言一話之間必期有
益。一動一止之際必欲無傷。種種方便利物。
勿使有所損害。皆布施也。所爲如此。存心又
如此。後世豈得不獲富貴之報。古語云。人
人知道有來年。家家盡種來年穀。人人知道
有來生。何不修取來生福。是今生所受之福
乃前世所修者。猶今歳所食之穀乃前歳所
種者。人不能朝種穀而暮食。猶不能旋修福
而即受。所以穀必半歳。福必隔世也。孔子
謂。貨惡其棄於地。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
於身。不必爲己。老子謂。既以爲人。己愈有。
既以與人。己愈多。皆布施之謂。曾子謂。出乎
爾者反乎爾。老子云。天道好還。皆果報之謂。
是儒道二教皆言施報。但不言隔世爾。所謂
愛人者人常愛之。敬人者人常敬之。災人者
人必反災之。皆現世之施報也。知是以修淨
土滋培善根多矣
  至人延年説
予嘗聞。至人云。人生衣食財祿陰司皆有定
數。若儉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
終。譬如人有錢一千。日用一百則可十日。日
用五十可二十日。若恣縱貪侈立見敗亡。則
若一千之數一日用盡。可不畏哉。易稱。天地
之數五十有五。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是天
地之大變化之妙鬼神之粤。猶不乖於數。況
於人乎。或謂。人有廉儉而命促貪侈而壽長
者何也。廉儉而命促者當生之數少也。若更
貪侈則愈促矣。貪侈而壽長者當生之數多
也。若更廉儉則愈長矣。且天地於人無私。何
謂當生之數有多少乎。此皆前世所爲耳。故
曰。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唯現世多爲吉
善則増福壽。故曰。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現世
多爲罪惡則減福壽。故曰。多行不義必自斃。
且修淨土者。固不在福壽之多。然損福壽之
事則是薄徳耳。豈可不戒哉。増福壽之事則
是厚徳耳。豈可不勉哉
  食肉説
佛告大慧菩薩云。有無量因縁。不應食肉。我
今爲汝略説。謂一切衆生從本以來。展轉因
縁常爲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不淨氣分
所生長。故不應食肉。衆生聞氣悉皆恐怖。故
不應食肉。令修行者不慈殺。故不應食肉。凡
愚所嗜臭穢不淨無善名稱。故不應食肉。令
諸呪術不成就。故不應食肉。以殺生者見形
起識深味著。故不應食肉。彼食肉者諸天所
棄。故不應食肉。令口氣臭。故不應食肉。多惡
夢。故不應食肉。空閑林中虎狼聞香。故不應
食肉。令人飮食無節量。故不應食肉。令修行
者不生厭離。不應食肉。我常説言。凡所飮食。
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不應食肉。聽食肉者。
無有是處。大慧。凡諸殺者。爲財利故殺生
屠販。彼諸愚癡食肉衆生。以錢爲網而捕諸
肉。彼殺生者。若以財物。若以釣網。取彼空行
水陸衆生。種種殺害。屠販求利。大慧。亦無不
教不求不想而有魚肉。以是義故不應食肉。
佛復説偈略云。爲利殺衆生。以財網諸肉。二
倶是惡業。死墮叫呼獄。若無教想求。則無三
淨肉。彼非無因有。是故不應食。酒肉葱韮蒜。
悉爲聖道障。食肉無慈悲。永背正解脱。及
違聖表相。是故不應食。衆生肉本非所食之
物。以耳聞目見慣熟。不知其非。如能斷肉。固
爲上也。如不能斷。且食三淨肉而減省食。若
兼味且去其一。如兩飡皆肉。且一飡以素。人
生祿料有數。若此自可延壽。如早晨食素。其
利甚多。一省業縁。二可清淨。三不妨善業。四
至晩食葷時。不至厭此而欲彼。如此自可延
壽。若以食素爲難。宜以食葷之費爲素食。則
易行而可持久。若縱口腹之欲。亦無了期。語
曰。世上欲無刀兵劫。須是衆生不食肉。斯言
可不畏哉。不免食三淨肉者。次日可爲所食
之肉衆生。念西方四聖號并眞言。以資薦往
生。庶幾可釋寃滅罪。據閻羅王告鄭隣之言。
則至誠念四聖號以追薦者。必得往生。詳載
在第八卷。三淨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爲己
殺。及自死。鳥殘。爲五淨肉
  戒殺盜婬説
楞嚴經佛謂。想愛女色。心結不離。故有婬慾。
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絶。是等則以欲
貪爲本。貪愛血味。心滋不止故。有食肉則諸
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呑食。是等則
以殺貪爲本。以人養羊。羊死爲人。人死爲
羊。食餘衆生亦復如是。死死生生互來相噉。
惡業倶生窮未來際。若此則以盜貪爲本。汝
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縁。經百千劫常在
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縁。經百千
劫常在纒縛。此殺盜婬三者爲之根本。以是
因縁。惡業果報相續不已。如西方淨土。受清
淨身。不因婬欲而生。食清淨食。不因殺害而
得友清淨人。不因染著而交。是皆脱去此等。
然修上品者此等亦不可不知
  飮食男女説
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無。斯爲聖
人。節而不縱。可爲賢人。縱而不節。可爲下
愚。蓋此二者皆造業之所。殺生以資口腹。非
造罪而何。婬慾以喪天眞。非造罪而何。況二
者更相助發。因美飮食則血氣盛。血氣盛則
婬慾多。婬慾多則反損血氣。血氣損則又頼
飮食以滋補。是二者更相造罪也。若欲省口
腹。必先節婬慾。若能節婬慾。即可省口腹。此
乃安身延年之道。若能節而絶之。則麁糲亦
自美矣。若縱之則人生受用之數有限。限盡
則早終也。慈覺禪師云。飮食於人日月長。精
麁隨分塞飢瘡。纔過三寸成何物。不用將心
細校量。若能如是思省。自可省口腹矣。務實
野夫云。皮包骨肉并尿糞。強作嬌嬈誑惑人。
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塵。若能如
是思省。自可省婬慾矣。果了得此二者在生
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後何由有地獄畜生。雖
不免此。而修淨土亦脱去輪迴。然修上品者
不可不戒此
  貪折前程説
有官員二人。求夢於京師二相廟中。以問前
程。其夜一人夢見有人持簿一扇。掲開版云。
此汝同來之官人前程也。視之。乃自小官排
至宰相。仍有句之者。其官員問云。句之者何
也。持簿者答云。此官人愛財。世間不義取一
頃。此間句一頃。若急改過。尚可作監司。其人
聞之。更不敢妄取財。其後果至監司。又何仙
姑在世間。有一主簿。家忽有天書降。爲不識
字畫。乃往見仙姑問之。仙姑設香案。拜而後
看。看畢微笑。主簿云。持來拜問。何故乃笑。
仙姑云。天書言。主簿受金十兩。折祿五年。以
此觀之。不義之財誠可畏也。移是心於淨土。
其熟善縁多矣
  福慧説
人不可不兼修福慧。種種利物。常行方便。作
一切善。戒一切惡。所謂修福也。知因果識罪
福。觀釋氏書内明性理。觀儒家書外明世道。
所謂修慧也。修福得富貴。修慧得明了。修慧
不修福。明了而窮困。修福不修慧。富貴而愚
癡。福慧若兼修。富貴而明了。二者皆不修。愚
癡而窮困。佛以福慧兼修故謂之兩足尊。謂
福慧兩足也。昔有二人同修行。一人專修福。
一人專修慧。經數世後。專修福者因受福而
作惡墮於象中。以有餘福。人乘之以戰。有勝
敵之功。國王賜以瓔珞。其專修慧者得阿羅
漢果。以不曾修福故。爲僧而乞食。多不得
之。故偈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修慧不
修福。羅漢應供薄。此福慧所以不可不兼修
也。必不得已。寧使慧勝於福。莫令福勝於慧。
若慧勝於福。則知罪福而戒愼。故無墜墮。若
福勝於慧。則因受福而作惡。故有墜墮。楞伽
經云。受現在樂種未來苦是也。偈云。兼修福
與慧。又復念阿彌。九品蓮花裏。第一更何疑。
齋戒明了人修者必上品上生故也。又偈云。
雖修福與慧。不知念阿彌。未得阿羅漢。輪迴
無了時。在此世界修行得阿羅漢果。方脱輪
迴故也
  習慈説
觀世音菩薩謂。萬善皆生於慈。老子言三寶。
以慈爲首。儒家言五常。先之以仁。其意皆同。
人有多嗔怒者。蓋不思此意。未言害物造業。
先自損氣傷和人若能到慈仁之境。方知嗔
怒不佳。當其在嗔怒中。則不自知其苦。正如
行荊棘中趍一大厦安居之所也。方其矯宿
性之嗔怒。如行荊棘中。及習成慈仁。則如入
大厦安居矣。此不可以言盡。但當嗔怒時。習
之久久自有可喜。釋道二教固已戒嗔。儒家
亦然。桓魋欲害孔子。孔子曷嘗嗔乎。臧倉毀
隔孟子。孟子曷嘗嗔乎。韓信不報胯下之辱。
安國不怨溺灰之言。此皆爲可師法。況凡待
貧下御僕妾詆忤己者。易致嗔怒。尤當戒謹。
蓋彼亦人也。但以薄福而事我。豈可恣其情
性而造惡業哉。究而言之。慈和者於自己大
得便宜。藏經云。今生見歡喜者。前世見人歡
喜故。此慈和之所致也。修淨土者烏可不以
是爲心哉。如一切衆生爲大罪惡。亦勿生嗔
以汚吾清冷之心。念彼以愚癡故爾。使有智
慧。必不爲此。當生憐憫其愚癡之心。故曾子
曰。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如是以修淨土。
其圓熟善根甚矣
  爲君子説
人皆可以爲君子。而不肯爲君子。不須爲小
人。而必欲爲小人。若誠信恭敬。若温和方正。
若推賢揚善。若隨宜利物。凡此之類皆君子
之事也。爲之亦不難者。人不肯爲何哉。若欺
詐傲慢。若麁暴諂曲。若説短揚惡。若縱意害
物。凡此之類皆小人之事也。爲之又何利益。
人必爲之何哉。爲君子則人喜之。神祐之。禍
患不生。福祿可永。所得多矣。雖有時而失命
也。非因君子而失。使不爲君子亦失矣。命有
定分故也。爲小人則人怨之。神怒之。禍患將
至。福壽以促。所失多矣。雖有時而得命也。非
因爲小人而得。使不爲小人亦得矣。命有定
分故也。孔子謂。不知命無以爲君子。小人不
知天命。又謂。得之不得曰有命。能審此理。所
謂君子羸得爲君子。小人枉了爲小人。如是
以修淨土。必不在下品下矣
  爲聖爲佛説
子嘗謂。孔子所以爲聖人。固非一端。然其要
在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惡者亦爲師。何適
而非師乎。見識如是。烏得不爲聖人。又嘗謂。
釋迦佛所以爲佛者。固非一端。然其要在於
山中修行時。國王出獵問獸所在。若實告之
則害獸。不實告之則妄語。沈吟未對。國王怒
斫去一臂。又問。亦沈吟未對。又斫去一臂。乃
發願云。我作佛時。先度此人。不使天下人傚
彼爲惡。存心如是。烏得不爲佛。後出世爲佛。
先度憍陳如者。乃當時國王也。若如是以修
淨土。立與諸大菩薩等矣
  阿羅漢説
佛言。阿羅漢雖能受天人供。而福及人也劣。
假使有人。百年供養四天下阿羅漢。不如發
菩薩心一日供養佛。蓋佛自無量劫來救度
衆生。無非得福。而福利人也勝。阿羅漢了生
死。遂入涅槃獨善其身。故福及人劣矣。佛又
言。若人有福。曾供養佛。亦勿謂。供佛乃身後
事。近年秀州一僧專念阿彌陀佛。爲人祷病
即得痊愈。豈可謂佛不利於生前。既可祷病
則亦可祈福。但恐信心不至耳。若修淨土期
於復來化度者。尤不可無福。故此不可不知
  楞伽經説
楞伽經説。淵源理致除一切妄想。此一經有
三譯。其十卷者太繁。四卷雖達磨發揚東彼
所書。譯得大晦。難讀難曉。唯七卷者分明。修
淨土欲上品上生者。須讀誦大乘經典解第
一義。故此不可不知在四字號
  二天人説
華嚴經云。人生有二天人隨人。一名同生。二
名同名。天人常見人。人不見天人。此二天人
豈非善惡二部童子之徒歟。人之擧意發言
動歩常念此二天人。見人而能無愧。如此修
淨土。則必上品上生。或曰。一人尚有二天人。
何二天之多也。曰。一月普現一切水。豈必月
之多哉
  小因果説
有修橋人。有毀橋人。此天堂地獄之小因也。
有坐轎人。有荷轎人。此天堂地獄之小果也。
觸類長之皆可見矣。常如是存心以修淨土。
上品往生復何疑哉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九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十
 國學進士王日休譔 
  造至深之理者雖居濁世。與淨土何以異
哉。故此卷載至深之理名淨濁如一。然亦
不可恃此而不修淨土之業。恐易渉於空
談。又若參禪者之弊故也
  情説
喜怒好惡嗜慾皆情也。養情爲惡。縱情爲賊。
折情爲善。滅情爲聖。甘其飮食。美其衣服。大
其居處。若此之類是謂養情。飮食若流。衣服
盡飾。居處無厭。若此之類是謂縱情。犯之不
校。觸之不怒。傷之不怨。是謂折情。犯之觸之
傷之。如空反生憐憫愚癡之心是謂滅情。悟
此理則心地常淨。如在淨土矣
  即是空説
佛言。受即是空。受謂受苦受樂及一切受用
也。如食列數味。放箸即空。出多騶從既到即
空。終日遊觀。既歸即空。又如爲善。事既畢。
其勤勞即空。而善業倶在。爲惡。事既畢。其快
意即空。而惡業倶在。若深悟此理。則食可菲
薄。無過用殺害之寃債。出可隨分。無勞心苦
人之煩惱。遊觀可息。無放蕩廢事之愆尤。善
根可勉爲。無懈怠因循之失。惡可力戒。無
恣縱怨讐之罪。予喜得此理。故欲與人共之
及一切受用。即所謂
不苦不樂受者是也
  六根説
千般裝點只爲半寸之眼。百種音樂只爲一
豆之耳。沈檀腦麝只爲兩竅之鼻。食前方丈
只爲三寸之舌。妙麗嬌嬈只爲臭腐之身。隨
順迎逢只爲狂蕩之意。若能識破此理。便是
無煩惱快樂之人。佛言。衆生無始以來認賊
爲子。自劫家寶。謂惑六根之賊。而喪眞性也。
孟子曰。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蓋不惑於此
矣。有婬女得道。文殊問云。如何不嗔。答云。
見一切衆生不生。又問。如何見十八界。答云。
如見劫火燒諸世界。妙哉言乎。蓋謂一切衆
生本來無有。唯因妄想中生。又何嗔之有。十
八界謂六根六塵六識。因有此種種故。生無
量事。造無量惡。是故如劫火燒諸世界。若悟
此理。雖未生淨土。已如生淨土矣
  眞性説
金剛經二十七段。其大意不過言眞性皆無
所有如虚空。然此虚空謂之頑空。頑空者眞
無所有。而眞性雖如虚空。而其中則有。故曰
眞空不空。頑空則可以作。可以壞。若此地。實
掘去一尺土則有一尺空。掘去一丈土則有
一丈空。是頑空可以作也。若此器本空。以物
置之則實矣。此室本空。以物置之亦實矣。是
頑空可以壞也。若眞性之空。則不可作不可
壞。本來含虚空世界。烏可作乎。無始以來至
于今日。未嘗變動。烏可壞乎。眞性中倶無所
有。無得而比。故不得已而以頑空比之。是般
若心經云。是諸法空相。謂諸法皆空之相
乃眞性也。繼之以空中無色以至無智亦無
得。謂眞性中皆無所有。如頑空中皆無所有
也。既皆無所有。然有一切衆生者。乃眞性中
所現之妄縁耳。大概言之。眞性如鏡。一切有
生者如影是眞性中所現之影也。影有去來。
而鏡常自。若衆生有生滅。而眞性常自若。生
滅既除。眞性乃現。蓋生滅者妄也。眞性者眞
也。故楞嚴經云。諸妄消亡不眞。何待此性。上
自諸佛下至蠢動含靈。初無有異。其異皆妄

  心乃妄想説
楞嚴經第一卷。佛與阿難七次論心。終之以
尋常。所謂心者乃妄想耳。非眞心也。眞心即
性也。圓覺經謂。衆生妄認六塵縁影爲自心
相。是尋常所謂心者乃六種塵縁之影耳。謂
此心本無。唯因外有六種塵縁故。内現此心。
若外因有色。内則起愛色之心。外因有聲。内
則起愛聲之心。外因有香味觸法。内則起愛
香味觸法之心。蓋眞性如鏡。六種塵縁如形。
此心如影。若外無此六塵。則内亦無此心矣
此心豈不爲六種塵縁之影乎。形來則影現。
形去則影滅。而性鏡則常自若。故金剛經云。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
得。此三心皆謂妄想心也。故有過去現在未
來。若眞心則無始以來未嘗變動。烏有過去
未來現在乎。不可得者謂無也。若飢而思食。
得食則此心過去矣。正食而知味乃現在心。
未思食則此心未有。故爲未來心。此三心皆
隨時壞滅。故云不可得
  五蘊皆空説
般若心經云。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
一切苦厄。五蘊謂色受想行識也。色謂色身。
受謂受用。想謂思想。行謂所行。識謂辨識。此
五者蘊積不散。以壅蔽眞性。故謂之蘊。又謂
之五陰。謂陰暗眞性也。色身終歸於壞。受用
隨時即過。色受豈不空乎。且如思想一物。既
得之則無想矣。想豈不空乎。所行之事回首
尚如夢幻。行豈不空乎。識盡千種事物。再生
不復能識。識豈不空乎。一切苦厄皆從五者
生。若能照見色身爲空。則不泥於色身而畏
死亡。是度過此一種苦厄也。照見受用爲空。
則不泥於受用而貪奉養。又度過此一種苦
厄也。照見思想爲空。則不泥於思想。而意乃
無所著。又度過此一種苦厄。照見所行爲空。
則不泥於所行。而可以息跡。是又度過此一
種苦厄也。照見辨識爲空。則不泥於辨識。而
可以坐忘。是又度過此一種苦厄也。故照見
五蘊皆空。則度過一切苦厄。此五者皆不是
眞實。乃眞性中所現之妄縁也。若六根六塵
六識十二縁四諦。皆此類也
  廢心用形説
列子謂。孔子廢心而用形。謂心已不養於物
而廢之矣。唯用形以應物。予深愛此語。故雖
勞苦憔悴而不以爲失意。榮華奉養而不以
爲得意。蓋心不著於物也。因念菩薩了生死。
乃託生於一切衆生中以設教化者。以心不
著於物。唯用形以應之耳。然則孔子於此菩
薩之徒也
  用形骸説
天人禮枯骨偈云。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開。
寶衣隨念至。玉食自然來。謝汝昔勤苦。令吾
今快哉。散華時再拜。人世莫驚猜。又餓鬼鞭
死屍偈云。因這臭皮嚢。波波劫劫忙。只知貪
快樂。不肯暫迴光。自業錙銖少。黄泉歳月長。
眞須痛棒打。此恨猝難忘。此言化俗則可以
爲誠然則不可。何則人神託於形骸之中。
所以用形骸者皆神也。譬如匠人用斧斤。用
之而善則爲善器械。用之而不善則爲惡器
械。故爲天人者前世善用形骸者也。爲餓鬼
者前世不善用形骸者也。其得其失皆在當
時。及其受報而禮之鞭之亦何益
  齊生死説
想右脚大指腫爛流惡水。漸漸至脛至膝至
腰。左脚亦如此漸漸爛。過腰上至腹至胸以
至頸頂。盡皆爛了唯有白骨。次分明歴歴觀
看。白骨一一盡見。靜心觀看。良久乃思看。白
骨者是誰白骨是誰。是知。身體與我常爲二
物矣。又漸漸離白骨觀看。先離一丈。以至五
丈十丈乃至百丈千丈。是知。白骨與我了不
相干也。常作此想。則我與形骸本爲二物。我
暫住於形骸中。豈可謂此形骸終久不壞而
我常住其中。如此便可濟生死矣。況我去此
則往淨土乎。日日作此想。更別有所得。如人
飮水冷熱自知。不假於言傳也
  我説
我之所在不可以無我。無我則逐物矣。理之
所在不可以有我。有我則蔽理矣。孔子無我
菩薩無我相能至於此。則與虚空等矣。豈復
有淨濁之辨乎。但恐不易到耳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十此卷後附周大資劉侍制
大慧杲禪師題跋三段
龍舒王虚中學力深至。所解六經語孟老莊
要爲不蹈襲前人。一言一字其用志勤矣。一
旦棄去專修西方之教。作淨土文。精粗淺深
且有條理。以是印施有縁奔走於江浙諸郡。
又將親往建安刊版於鬻書肆中。汲汲然若
不可一日緩者。我聞。無量壽經。衆生聞是佛
名。信心歡喜。乃至一念。願生彼國。即得往
生。住不退轉。不退轉者。梵語謂之阿惟越致。
法華經謂彌勒菩薩所得報地也。一念往生
便同彌勒。佛語不虚。應皆信受
  紹興壬午閏四月七日 唯心居士荊溪周
葵跋
  状元劉侍制跋
昔六祖與韋史君説西方相状。其言甚簡。其
旨甚明。既無間於東西。何相状之可述。及觀
王虚中淨土文。何其諄諄也。蓋聞。法無頓漸。
根有利鈍六祖爲上智説第一義。故移西於
東。在刹那間。言下便領。不容擬議。虚中將以
開悟下根。泛爲是論。惟西方之歸。故汲汲於
刋行。而恐行之不廣。其愛人之心可謂勤且
切矣。有能因虚中之文而悟入者。豈不爲魚
兎筌蹄乎
  紹興壬午六月六日 木訥翁劉章書
妙喜老人跋
龍舒王虚中日休博覽群書之餘。留心佛乘。
以利人爲己任。眞火中蓮也。佛言。自未得度
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
來應世。予嘉其志。爲題其後。若見自性之阿
彌。即了唯心之淨土。未能如是。則虚中爲此
文功不唐捐矣
  庚辰八月二十日。書于劉景文嬾窠云。雙
徑妙喜宗杲 跋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十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十一
  天台智者大師勸修行人專修淨土
設文曰。諸佛菩薩以大悲爲業。若欲救度衆
生秖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塗中。救苦衆生。
因何求生淨土。自安其身捨離衆生。則是無
大慈悲。專爲自利障菩提道。智者答。菩薩有
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
斯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菩薩者。
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内。於
惡世中救苦衆生。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
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衆生者。無有是處。何
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
色所縛。自墮三塗。焉能救衆生。假令得生人
中。聖道難得。或因持戒修福得生人中。得
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
用。貪迷放逸廣造衆罪。乘此惡業一入三塗
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
識。還墮地獄。如此輪迴至於今日。人人皆如
是。此名難行道也。故維摩經云。自疾不能救
而能救諸疾人。又智度論云。譬如二人各有
親眷爲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爲無方
便力故彼此倶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
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難。新發意菩薩亦
復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衆生。爲此常須近
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衆生。如得船者。又論
云。譬如嬰兒不得離父母。或墮坑井。渇乳而
死。又如鳥子翅羽未成。祇得依樹附枝。不能
遠去。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凡夫無
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
臨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見彌陀佛。證無生
忍。已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救苦衆生。廣施
佛事任意自在。故論云。遊戲地獄。行者生彼
國。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國。教化地獄救苦
衆生。以是因縁求生淨土。願識其教。故十住
婆沙論名易行道也
  眞州長蘆賾禪師勸參禪人兼修淨土
夫以念爲念以生爲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