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遊心安樂道 (No. 1965_ 元曉撰 ) in Vol. 47

[First] [Prev]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965

遊心安樂道
 釋元曉撰 
遊心安樂略開七門。初述教起宗致。二定彼
土所在。三明疑惑患難。四顯往生因縁。五出
往生品數。六論往生難易。七作疑復除疑
言述教起宗致者。然夫衆生心性。融通無礙。
泰若虚空。湛猶巨海。若虚空故。其體平等。無
別相而可得。何有淨穢之處。猶巨海故。其性
潤滑。能隨縁而不逆。豈無動靜之時。爾乃或
因塵風。淪五濁而久轉。沈苦浪而長流。或承
善力截四流而不還。至彼岸而永寂。若斯動
寂皆是大夢。以覺言之。無此無彼。穢土淨國
本末一心。生死涅槃終無二際。然歸原大覺
積功乃致。隨流長夢不可頓開。所以聖人垂
迹有遠有近。所設言教或衰或興。至如牟尼
世尊現此娑婆。誡五惡而勸善。彌陀如來居
彼安養。引九輩而導生。斯等權迹不可具陳

今此所明極樂國者。蓋是感願行之奧深。現
果徳之長遠。十八圓淨越三界而超絶。五根
相好併六天而不嗣。珍香法味遂養身心。誰
有朝飢夜渇之苦。玉林芳風温涼常適。本無
冬寒夏熱之煩。群仙共會。時浴八徳蓮池。由
是長別偏可厭之時皺。勝侶相從。遠遊十方
佛土。於茲遠送以難慰之憂勞。況復聞法響
音入無相。見佛光明悟無生。悟無生故無所
不生。入無形故無所不形。極淨極樂。非心意
之所度。無際無限。豈言説之能盡。如是淨土
十方諸佛之所歎勸。三乘聖衆之所遊居。然
審察如來歎勸意者。爲欲攝護中下根故。娑
婆世界雜惡之處於縁多退。安養寶刹純善
之地唯進無退。故起信論云。復次衆生初學
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
界。自畏不能常値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
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
護信心。謂以專念佛因縁故。隨願得生他方
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説。若人
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
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
有退。若觀彼佛眞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
生。正定聚故。一切凡夫雖念佛。未至十解。體
是退位。若在穢土。逢四退縁即使退轉。若
生西方。有四縁故終不退還。言四縁者。一由
長命無病故不退。穢土由短命多病故退。二
由諸佛菩薩圓善智識故不退。如經言。得與
如是諸上善人會一處故。穢土由多惡知識
故退也。三由無有女人。六根境界並是進道
縁。故不退。如經曰。眼見色即發菩提心等。穢
土由有女人故退。四由唯有善心故不退。經
云。無毛端計造惡之地。穢土由有惡心無記
心故退也。又彼二經皆説。其往生者皆得不
退。不言但不退人乃得往生也。猶如此間具
三受人。若生彼土。則無苦捨唯有樂受也。總
而言之。初地以上。悲願自在無所不生。更何
須勸。十解以去種姓決定。復無悲退。亦非正
爲。十信以前及諸凡夫。發心未固。昇降隨縁。
厭穢欣淨。故佛勸攝。西方長壽一生修行登
地。娑婆短命。多劫劬勞猶退。故華嚴曰。如此
娑婆世界一劫。於西方安樂世界。爲一日一
夜。如是乃至百萬阿僧祇世界。最後世界一
劫。於勝蓮華世界賢首如來刹爲一日一夜。
教起意致略述如此
第二定彼土所在者。佛土圓滿融。本無東西。
扣機多端。方現此彼。由是試論。彼界所在一
乘三乘分齊不同。若依一乘。極樂淨土。是屬
華藏世界海攝。何以故。以是十佛之土。圓融
不可説故。普賢因分所見無分齊故。若依三
乘。西方淨土通成四土。一法性土。二實報土。
三受用土。四變化土。於中法性實報。一味樂
等。周遍法界。非餘所測。受用變化。酬願乘
感。隨機所歎。指方可得。故小無量壽經曰。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今將之彼界淨與不淨。略以四對顯其階降。
謂因與果相對故。一向與不一向相對故。純
與雜相對故。正定與非正定相對故。所言因
與果相對者。謂金剛已還。菩薩所住名果報
土。不名淨土。未離苦諦之果患故。唯佛所居
乃名淨土。一切染患無餘滅故。依此義故。仁
王經言。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
一切衆生暫住報。登金剛原居淨土。第二一
向與不一向相對者。謂八地已上菩薩住處
得名淨土。以一向出三界事故。亦具四句一
向義故。七地以還一切住處未名淨土。以非
一向出三界故。或乘願力出三界者。一向四
句不具足故。謂一向樂。一向淨。一向無災。一
向自在。七地以還出現之時。或時生起報
無記心。末那四牛時現行故。非一向淨。非
向世善。法功能所生。釋曰乘善名出
世。從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世。出世法
爲世法對。出世法爲出世法對治。以四縁
爲相。從出善功徳生起此淨土故。不以集
諦爲因。乃至廣説故
第三純與雜相對門者。凡夫二乘雜居之處。
不得名爲清淨世界。唯入大地菩薩生處。乃
得名爲清淨世界。彼非純清。此純清故。依此
義故。瑜伽論云。世界無量。有其二種。謂淨不
淨。清淨世界中。無那落迦傍生餓鬼。亦非欲
界色無色界。純菩薩衆於中止住。是故説名
清淨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力故。於彼
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若非異
生菩薩。得生於彼。解言。此第三地是歡喜地。
以就七種門地。第三淨勝意樂地故。攝十三
位。立七種地。具如彼論之所説故
第四正定與非正定對門者。非正定相三聚
衆生苦生之地是爲穢土。唯正定聚所居之
處名爲淨土。於中亦有四果聲聞。乃至復有
四疑凡夫。唯無邪定及不定聚耳
言正定等者。總説衆生界略有三聚。如無量
壽經曰。其有衆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
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
聚。如是三種。其相云何。若總説者。一闡提人
爲邪定聚。二乘頂位以上。菩薩初發心住以
上。判爲正定。若已起入。未至其位。爲不定
聚。決定不退。無斷善根。如是名爲正定聚義。
依瑜伽論。正定二。一本性正定。二習成正定。
五種性中。菩薩性人。不依五逆。及斷善根。是
名本生正定聚也。其二乘性。及不定性。得作
五逆。及斷善根。斷善根時。名邪定聚。即是彼
人。續善根後。未趣入時。爲不定聚。已趣入
時。則有三品。本來上根而趣入者。即作正定。
中根至燸。下根至頂。各作正定。餘屬不定。若
是不定種性之人。直向大乘而入趣者。修行
信心。逕一萬劫。信心成就。方爲正定。如起信
論即明此義。是約習成正定聚説。若其本來
菩薩種性。直向大乘而趣入者。始趣入時。永
得不退。不由業力墮於惡趣。依此而言。入十
信位便得不退。不同前説不定性人。如是等
説。皆就穢土。若就得生彼淨土者。定性二乘
則不往生。從無餘後或可往生。不定性中。三
品之人。皆發心者。皆得生彼。生彼之時即入
正定。由外縁力所住持故。三聚分別略義如
是。今此經説無量壽國。就第四門説爲淨土。
所以然者。爲欲不容大小。兼引凡聖。並生
勝處。同趣大道故。如下文云。設我得佛。國中
人民。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又言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知其數者。不
取正覺。乃至廣説故。而論説曰。女人及根缺。
二乘種不生者。是説決定種性。二乘未入無
餘。未發大心。非謂不定根性聲聞。及趣寂性。
出無餘後。爲簡此故。言二乘種。由是道理。不
相違也。又言女人及根缺者。謂生彼時。非女
非根缺耳。非此女等不得往生。如韋提希而
得生故。然鼓音聲王陀羅尼經曰。阿彌陀佛
父名月上轉輪聖王。母名曰殊勝妙眼等。乃
至廣説者。或曰是説化佛所居化土。論所説
者。是受用土。或言是法門父母。如維摩説。由
是道理。故不相違。上來四門所説淨土。皆是
如來願行所成。非生彼者自力所並不如穢
土外器世界。唯由衆生苦果所成。是故通名
清淨土也
第三明疑惑患難者。於中初明所疑境。次明
對治疑想。後明生彼化胎優劣。言明所疑之
境者。如下文曰。若有衆生。以疑惑心修功徳
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
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
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業。願生彼國。此諸
衆生生彼宮殿五百歳中不聞三寶。故説邊
地。乃至廣説。此言佛智。是總標句。下之四句
各顯四智。不思議智者。是成所作智。此智能
作不思議事。謂如不過丈六之身。而無能見
頂者。不増毛孔之量。而遍十方世界。一念稱
名。永滅多劫重罪。十念念徳。能生界外勝報。
如是等事。非其所測。是故名爲不思議智。不
可稱智者。是妙觀察智。此智觀察不可稱境。
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絶慮。非
逐言者所能稱量。是故名爲不可稱智。大乘
廣智者。是平等性智。此智廣度。不同小乘。謂
遊無我。故無不我。無不我。故無不等攝。以此
同體智力。普載無邊有情。皆全同至無上菩
提。是故名爲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者。正是如來大圓鏡智。始轉本識。方歸心原。
一切種境。無不圓照。是名爲大圓鏡智。此一
中智。有五殊勝。如解脱身。二乘同得。如是
鏡智。此一智中。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
名無等。是一勝也。如前三智。菩薩漸得。大圓
鏡智。唯佛頓證。更無餘類。故名無倫。是二勝
也。過於不思議智爲最。踰於不可稱智爲上。
寛於大乘廣智爲勝。是爲第三四五勝也。是
故名爲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是顯四疑所迷
境也
次明對治疑惑相者。謂如有一性非質直。邪
聰我慢。薄道心人。不了四智而起四疑。一者
疑成所作智所作之事。謂同經説十念念佛
得生彼國。由不了故。生疑而言。如佛經説。善
惡業道。罪福無朽。重者既礙。理致無差。如何
一生無惡不造。但以十念能滅諸罪。便得生
彼。入正定聚。永離三途。畢竟不退耶。又無始
來起諸煩惱。繋屬三界。而相纒縛。如何不斷
二輪煩惱。直以十念出三界外耶。爲治如是
邪思惟疑。是故説名不思議智。欲顯佛智有
大勢力。故能以近爲遠。以遠爲近。以重爲輕。
以輕爲重。雖實有是事。而非思量境。所以直
而仰信經説。不得以自淺識思識。若欲生
信。應以事説。譬如千年積薪。其高百里。豆計
火燒。一日都盡。可言千年之積薪。如何一日
盡耶。又如躄者。自力勤行。要逕多日。至一由
旬。若寄他船。亦因風勢。一日之間。能到千
里。可言躄者云何一日至千里耶。世間船師
之力品依如是絶慮之事。何況如來法王
也勢。而不能作不思議事耶。是爲對治第一
疑也
第二疑者。謂以妙觀察智所觀之境。經中讃
佛智云。妙觀察智。諸法非有無。遠離二邊。
不著中道。由不了故。生疑而言。如今現見稱
量。物重則低。物輕必擧。若言輕而不擧。重而
不低。如是説者。有言無義。因縁生法。當知
亦爾。若實非無。便隨於有。如其非有。則當
於無。若言非無而不得有。非有而不墮無。則
同重而不低。輕而不擧。故知是説有言無實。
如是稱量。則墮諸邊。或執依他實有。墮増益
邊。或執縁生空無。墮損減邊。或計俗有眞空。
雙負二邊。墮相違論。或計非有非無。著一中
邊。墮愚癡論。如釋論云。非有非無是愚癡論
故。爲治此等邪稱量執。是故安立不可稱智。
欲顯諸法甚深。離言絶慮。不可尋思稱量。如
言取義。如瑜伽論説。云何甚深難見之法。謂
一切法。何以故。第一甚深難見法者。所謂諸
法自性。絶諸戲論。過言説道。然由言説爲依
正故。方乃可取可觀可覺。是故諸法甚深難
見。是爲對治第二疑也
第三疑者。謂疑平等性智等濟之意。如同經
説。一切衆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當得菩
提。由不了故。生疑而言。若言衆生皆有佛性。
悉度一切有情。令得無上菩提者。是則諸衆
生雖多。必有終盡。其最後佛。無利他徳。所化
無故。畢不成佛。功徳闕故。無他有功。不應
道理。闕功成佛。亦無是處。作是邪計。誹謗大
乘。不信平等應度之意。爲治如是狹小疑執。
是故安立大乘廣智。欲明佛智無所運載。運
載一切。皆入無餘。故曰大乘。其所運載。無限
無際。故名廣智。所以然者。虚空無邊故。衆生
無數量。三世無際故。生死無始終。衆生既無
始終。諸佛亦無始終。若既諸佛有始成者。其
前無佛果。無聖教。無聖教故。無聞薫習。聞薫
習無而成佛者。則無因有果。但有言無實。由
是道理。諸佛無始。雖實無始。而無一佛本不
作凡。雖皆本作凡。而展轉無始。以是准知衆
生無終。雖實無終。而無一人後不作佛。雖悉
後作佛。而展轉無終。是故應信平等性智無
所不度。而非有限。是以安立大乘廣智。是爲
對治第三疑也
第四疑者。謂大圓鏡智遍照一切境義。云何
生疑。謂作是言。虚空無邊故。世界亦無邊。世
界無邊故。衆生亦無邊。衆生無邊故。心所差
別根欲性等皆無邊際。云何於此能得盡知。
爲當漸漸修習而知。爲當不修。忽然頓照。若
不修習。忽然頓照者。一切凡夫皆應等照。等
不修故。無異因故。若便漸修。終得盡知者。即
一切境非無邊際。無邊有盡。不應理故。如是
進退。皆不成立。何得普照。名一切種智。爲治
如是兩關疑難。故立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欲
明如是大圓鏡智超過三智而無等類。二諦
之外。獨在無二。兩關之表。超然無開。只應
仰信。不可比量。故名最上勝智。云何於此起
仰信者。譬如世界無邊。不出虚空之外。如是
萬境無限。咸入一心之内。佛智離相。歸一心
原。智與一心。渾同無二。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故無萬境出於智外。由是道理。無境不盡。而
非有限。以無邊智照無邊境故。如起信論云。
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衆生妄見
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相念。不稱法性。
故不能了。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
眞實故。則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
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衆生所應得解。悉
能開示一切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是爲
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無所見故。無所不見。如
是對治第四疑也。若不得意。如言取義。有邊
無邊。皆不離過。且依非有邊門。假説無邊義
耳。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雖生彼國。而在邊地。
如其有人。雖未明解如前列四智之境界略。
而能自謙。心眼未開。仰推如來。一向伏信。如
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土。不在邊地。生彼
邊地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
疑惑後明生彼化胎優劣者。如無量壽經説。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汝見彼國從地
已上至淨居天。其中所有微妙嚴淨自然之
物。爲悉見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汝寧復
聞無量壽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衆生不。
阿難對曰。唯然。已聞。彼國人民乘百千由旬
七寶宮殿。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汝
復見不。對曰。已見。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
見不。對曰。已見。其胎生者所處宮殿。或百由
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
天上。亦皆自然。爾時慈氏菩薩白言。世尊。何
因何縁。彼國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
衆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徳願生彼國。不了
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智。無
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
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衆生。生彼
宮殿。壽五百歳。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
薩聲聞聖衆。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若有
衆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徳。信心迴
向。此諸衆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
坐。須臾之須。身相光明。智慧功徳。如諸菩
薩。具足成就。復次慈氏。他方佛國諸大菩薩
發心欲見無量壽佛。恭敬供養。及諸菩薩聲
聞之衆。彼菩薩等命終得生無量壽國。於七
寶華中自然化生。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
勝故。其胎生者。皆無智慧。於五百歳中。常不
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諸聲聞衆。無由供
養於佛。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徳。當知
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佛語彌
勒。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牢獄。種種莊嚴。張
設床帳。懸諸繒幡。若有諸小王子得罪於王。
王輒内彼宮中。繋以金鎖。供養飮食。衣服床
褥。華香妓樂。如轉輪王。無所乏少。於意云
何。此諸王子寧樂彼處不。對曰。不也。但種種
方便求諸大力欲自免出。佛告彌勒。此諸衆
生亦復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寶胎生
宮殿。無有刑罰。乃至一念惡事。但於五百歳
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諸善本。以此爲苦。
雖有餘樂。猶不樂彼處。若此衆生識其本罪。
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往詣無量壽
佛所。恭敬供養。亦得遍至無量無數諸餘佛
所修諸功徳。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
爲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如
來眞言。無合致怪。後悔難追。可不愼哉
第四顯往生因縁者。凡諸所説往生之因。非
直能感正報莊嚴。亦得感其依報淨土。但
如來本願力故。隨感受用。非自業因力之所
辨。是故説名爲往生因。此因之相。經論
不少。若依觀經。説十六觀。往生論中。説五門
行。今依此無量壽經。説三輩因。上輩之中。説
有五句。一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此顯返起
正因方便。二者發菩提心。是明正因。三者專
念彼佛。是明修觀。四者作諸功徳。是明起行。
此觀及行即爲助業。五者願生彼國。此一是
願。前四是行。行願和合乃得生故
中輩之説有四句。一者雖不能作沙門。當發
無上菩提心故。是明正因。二者願生彼國。前
行此願。和合爲因也
下輩之内。説説二種人。二人之中。各有三
句。初人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徳。當發
無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二者乃至十念。專
念彼佛。是爲助業。三者願生彼國。此願前行。
和合爲因。是明不定種性人也。第二人中有
三句者。一者聞甚深法。歡喜信樂。此句兼顯
發心正因。但爲異前人。擧深信耳。二者乃至
一念念於彼佛。是爲助因。前人無深信。故必
須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三者
以至誠心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爲因。此
就菩薩種性人也。經説如是 今此文略辨
其相。於中有二。先明正因。後明助縁。所言正
因。謂發無上菩提心也。即不願世間富樂。及
與二乘菩提。菩薩一向志願三身菩提。名無
上菩提之心。總標雖然。於中有二。一者隨事
發心。二者順理發心。言隨事者。煩惱無數。欲
心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衆生無邊願
悉度之。於此三事決定期願。初是如來斷徳
正因。次是如來智徳正因。第三心者恩徳正
因。三徳合爲無上菩提。即是三心。總爲無上
菩提之因。因果雖異。廣長量齊。等無所遺。無
不苞故。如經言。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
前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發心。
此心果報。雖是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
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
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
命。除菩提心無能當被。故説此心爲彼正因。
是明隨事發心相也。所言順理發心者。信解
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絶慮。依此信
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
可斷可修。是故雖願悉斷修。而不違於無願
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有能度所
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如經云。如是滅度無
量衆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乃至廣説故。如
是發心。不可思議。是明順理發心相也。隨事
發心有可退義。不定性人亦得能發。順理發
心即無退轉。菩薩性人能乃得發。如是發心
功徳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説。彼諸功徳猶
不能盡。正因之相。略説如是
次明助因。助因多種。經論往往。不須委述。一
一准知。今且明其下輩十念。此經中下輩十
念。一言之内。含有二義。謂顯了義。及隱密
義。隱密義者。此望第三對純淨土果以説下
輩十念功徳。此如彌勒發問經言。爾時彌勒
菩薩白言。如佛所説阿彌陀佛功徳利益。若
能十念相續不斷念彼佛者。即得往生。當云
何念。佛言。非凡夫念。非不善念。非雜結使
念。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樂國土。有凡十
念。何等爲十。一者於一切衆生常生慈心。於
一切衆生不毀其行。若毀其行。終不往生二
者於一切衆生深起悲心。除殘害意。三者發
護法心。不惜身命。於一切法不生誹謗。四者
於忍辱中生決定心。五者深心清淨。不深利
養。六者發一切種智心。日日常念。無有廢忘。
七者於一切衆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
言説。八者於世談語不生味著心。九者近於
覺意。深起種種善根因縁。遠離憒擾散亂之
心。十者正念觀佛。除去諸疑。釋曰。如是十
念。既非凡夫。當知初地以上菩薩乃能具足
如是十念。於純淨土爲下輩因。是爲隱密義
之十念。言顯了義十念相者。望第四對淨而
説。如觀經言。下品下生者。或有衆生作不善
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遇善知
識。爲説妙法。教令念佛。若不能念者。應稱無
量壽佛。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後。即得往生。乃至廣説。以何等心名
爲至心。云何名爲十念相續者。什云説言。
譬如有人。於曠野中値遇惡賊。揮戈拔劍。直
來斷殺。其人勤走。視度一河。爾時但念渡河
方便。既至河岸。爲著衣度。爲脱衣度。若著衣
納。恐不得過。若脱衣納。恐不得暇。但有此
念。更無他意。當念度河。即是一念。此等十
念。不雜餘念。行者亦爾。若念佛名。若念佛
相。無間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爲十
念。此是顯了義十念相也。今此兩卷雖説十
念。亦此隱密顯了二義。然於其中顯了十念
與觀經意少有不同。彼觀經中。不除五逆。
唯除誹謗方等之罪。此兩卷經。除其五逆。誹
謗正法。如是相違。云何通者。彼經説其雖作
五逆。依大乘教。得懺悔者。此經中説不懺悔
者。由是義故。不相違也。或有説言。彌勒所問
經十念者。非而純淨土説。亦同觀經
第四對淨土而説。所以然者。所説十念。雖言
非凡夫念。而是十信三賢菩薩之所修習慈
悲心等以爲十念。故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
説。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説阿
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徳利益。若有衆生發十
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阿彌陀佛。是人命終。
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爲發十種
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佛告彌勒
菩薩言。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
具煩惱者之所能發。何等爲十。一者於諸衆
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衆生起於
大慈。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
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
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六者求
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衆生
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
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
之心。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彌
勒。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彌勒。若人於此十種心
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
無有是處。解云。即此經者。與彌勒所問同本
異譯。所言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之者
所能發者。凡謂無性一闡提者。愚謂趣寂二
乘種性。誹謗正法。造五逆等。名不善士具煩
惱者。除此餘人成一心。得生彼國。必有是
處。是故應知彌勒所説十念非凡夫念等者。
非但地上所修十念。若不爾者。地前菩薩何
無慈悲。豈不往耶。若觀經中修十六觀當生
彼國。廣如彼説九品之行。次門當述。若往生
論明五因行。如彼論云。若善男子女人。修五
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
陀佛。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讃嘆門。
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云何
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爲生
彼國故。云何讃嘆。口業讃嘆。稱彼如來名。如
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
應故。云何作願。心常願。一心專念。畢竟往
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云何觀
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毘婆
舍那故。一觀佛國功徳。二觀佛功徳。三觀
菩薩莊嚴功徳。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衆
生。心常作願。迴向爲首。得成就大悲心故。廣
説如彼。往生因縁。略説如是
第五出往生品數者。唯觀無量壽經説往生
彼土不過九品。故彼經言。唯願世尊爲我廣
説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
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
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
業處。爾時世尊故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
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爲金臺。如須彌山。
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
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
在天宮。復有國土如頗梨鏡。十方國土皆於
中現。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
提希見。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
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
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佛告
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
繋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爲汝廣説衆
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
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一者不殺生。修
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
者。如是三事。名爲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
不。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
正因。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
衆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
爲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
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衆生當得
往生。何等爲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
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
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徳。一日乃至七日。即
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
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
聲聞大衆。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
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
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讃嘆行者。勸進
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
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
已。見佛色身衆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
光明寶林演説妙法。聞已。即悟無上法忍。
逕須臾間。歴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
次第授記。還到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是名上品上生者。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
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
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徳迴向願求生
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
世音大勢至無量大衆眷屬圍繞。持紫金臺
至行者前。讃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
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
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讃嘆諸佛。如一念
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華。
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
寶蓮華。佛及菩薩倶時放光明照行者身。目
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衆聲。純説甚深第一
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讃嘆世尊。經於七
日。應時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
飛至十方。歴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
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是名上品中生
者。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
上道心。以此功徳。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者
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
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
化佛一時授手。讃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
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
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
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
雖見佛身。於衆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
乃了了見。聞衆樂音聲皆演妙法。遊歴十方。
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
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
上輩生相。名第十四觀
中品上生者。若有衆生。受持八戒齋。修行諸
戒。不造五逆。無衆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
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
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説
苦空無常無我。讃歎出家。得離衆苦。行者見
己。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
爲佛作禮。未擧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
華尋開。當華敷時。聞衆音聲。讃嘆四諦。應時
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
品上生者。中品中生者。若有衆生。若一日一
夜。受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
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徳。迴向
願求生極樂國。戒香薫修。如此行者。臨命終
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
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見空中有聲。讃言善
男女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法。我來
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
方極樂世界。在寶地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
即敷已。開目合掌。讃嘆世尊。聞法歡喜。
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
生者。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
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爲
其廣説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説法藏比丘四
十八大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
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生*逕七日。遇
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過小一劫。成
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下品上生者。或有
衆生。作衆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
人。多造衆惡。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
識。爲讃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
諸經名故。除滅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
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
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
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讃言善男子。汝稱名
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
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
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
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放大光明
住其人前。爲説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
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是名下品上生者。得聞佛名法名。及聞僧名。
聞三寶名。即得往生。下品中生者。或有衆生。
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是愚人。偸僧祇
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説法。無有慚愧。以諸惡
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
命欲終時。地獄衆火一時倶至。遇善知識。以
大慈爲説阿彌陀佛十力威徳。廣説彼佛光
明神力。亦讃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見。此人聞
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爲清
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一
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内。經於六
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
彼人。爲説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
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下品下生者。
或有衆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
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逕歴多劫。受
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智識種種
安慰。爲説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能念
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
如是至心。如是令聲不絶。具足十念。稱南無
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
生死之罪。命終之後。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
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
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
以大悲音聲爲其廣説諸法實相。除滅罪法。
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解云。總分
九品。略有二家。一釋。此之九品。並是十信菩
薩。約進約退。造善造惡。昇降不同。分成九
品。初三人是十信位。從本不退直趣入者。行
有淺深。成上三品。中三品人。退大乘心。發小
乘意。退大乘行。修小乘業。行有淺深。成中品
三。下三品人。退大乘心。趣生死流。退大乘
行。造生死罪。罪有重輕。成下品三。二釋。言
發大菩提心。修行菩薩行。行有淺深。成上三
品。發菩提心。修行聲聞行。行有淺深。成中三
品。不發大小二乘心。不修大小二乘行。唯趣
生死心。唯造生死罪。造罪重輕。成下三品。此
即麁分九品也。若細別論。上品上生者。發
三種心。則起信論曰。信成就發心位。在十信
終心也。生彼便得無生法忍者。是謂縁觀無
生忍。以本業經説無生忍在解位故。上品中
生者。位在十信初。此間一劫是彼一日故。經
一小劫得無生忍者。謂證理無生忍。則當初
地也。上品下生者。是十信以前。信歸三寶受
菩薩戒以去是也。以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
發無上道心。故七日之中。唯見佛身。而心不
了。三七日後了了見聞者。謂此人未得依業
識門而見如來故。三七日後。方入十解。見佛
唯從心起故。經三小劫住歡喜地者。謂彼小
劫當此僧祇。所以中品*逕一小劫。下品*逕
三小劫。同入初地者。以勝解行地諸菩薩者。
根有利鈍。行亦勒怠故。唯長短異。而功行等。
下餘品中准之可知。中三品内。上者。是煗頂
忍決擇分位也。中品者。前三方便解脱分也。
下品者。五停以前趣善凡夫。此三品人並是
現般。但以生便半劫分爲三品耳。下三品者。
總是一切趣惡凡夫。造衆惡逆。輕重不同。遇
縁聞法滅罪。有成三品。更無位別。若依無量
壽經。總説三品。如彼經説。佛告阿難。其有衆
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聚。所以者何。彼
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諸佛
如來。皆共讃嘆無量壽佛威神功徳不可思
議。諸有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
除五逆誹謗正法。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
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
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無量壽佛。修諸功能。願生彼國。此衆生臨壽
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衆現其人前。即隨彼
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
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衆
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心。
修行功徳。願生彼國。佛語阿難。其中輩者。十
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
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徳。當發無上菩提之心。
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
立塔像。飮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華燒香。以此
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
身。光明相好。具如眞佛。與諸大衆現其人前。
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徳智慧。
以如上輩者也。佛語阿難。其下輩者。十方
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
能作諸功徳。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
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
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
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
往生。功徳智慧。次如中輩者也。當熟之思
之。能於其中。端心正行。擧要言之。三乘聖
人。及地前三賢。並二乘七方便發心以去。假
名菩薩。乃至方便道前。四衆男女。無根二根。
至於龍鬼八部。但能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
佛。厭惡穢刹。欣樂淨土。臨命終時。正念現
前者。皆得往生也。若勇猛精進。觀行分明。臨
終最後心不亂者。並得上生。乃至臨終最後
十念相續現在前者得下品。此中菩薩往生
自有三輩。二乘往生自有上中下。凡夫往生
自有上中下。各有九品。但經中不能委細分
別。大小凡夫。合論九品。究實即有無量差別
也。詳四十八願及觀經旨。凡夫是正生。聖人
是兼生。彼經唯言爲未來世一切凡夫爲煩
惱賊之所害者。説清淨業處。勸人往生。不論
菩薩。於凡夫中謗大乘人不得往生。以斷善
根故。二乘人中。惡法學人不得往生。不信有
十方淨土故。菩薩不願生者亦復不生。以懸
願自在故。若二乘無學。不問*惡與不*惡。
皆得往生。以三界穢土中無受生處故。生人
品類。略義如是
六往生難易。於中有二。先明二處優劣。後述
往生難易。言優劣者。夫總讃實徳。誰劣。是故
齊是法王。倶稱善逝。身充萬能。土盈衆美。但
以爲化衆生。或居穢土。則近墟滿野。或處
淨刹。則奇寶盈封。若論其處。非無優劣。兜卒
天宮。則搆虚而立。極樂世界。則就地而安。此
則人天趣別。若據此土法論彼界。則天優人
劣也。若論淨穢者。兜率是穢界。極樂則淨刹。
粗分此彼。有其十四異。謂兜率天界地挾
隘。亦男女雜居。亦有現行欲染。亦有退轉。亦
壽四千歳。仍有中夭。身量亦爾。又三性心
起。故以惡心或墮地獄。又三受互起。又六塵
境令人放逸。又男生在父膝。女在母膝。又
唯以菩薩爲説法主。又或得聖果。或有不得。
若西方土。反此爲相。若就此義。西方大優
也。後論往生難易。或説西方易生。兜率難
生。且有七種差別。一極樂是人易生。兜率是
天難生。二極樂但持五戒得生。兜率具修十
善方往。三極樂乃至十念往。兜率具施戒修
往。四西方終憑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往。兜率
可憑唯自力往。五西方有觀音菩薩等當來
此土勸進往。兜率無此事。六西方經論具讃
勸。兜率但一經讃説。七古來大徳向西方多。
向兜率者少。由此義故。西方易往生。兜率
難上生也。或説兜率易生。極樂難生。所以
知者。知止天宮同在此内。不大小所共信
許。既是化在。故定得生。准上生經。四衆
行六度事法。八部聞名喜讃。懺悔惡業。修十
事行。迴願生彼。一切皆得。極樂世界。准對法
論別時意趣者。如説若有願生極樂世界得
往生意在別時。猶貨一錢而得千錢。故彼經
言。非小善根因縁而得生彼。天親論云。女人
及根闕。二乘種不生。可彼佛毫相。如五須
彌。豈凡夫類。能見此相。如是等義成證非
一。是故願西方萬一不生。或説在前二説並
不盡理。凡其往生難易。一任因縁。縁謂諸佛
菩薩同體大悲。因是四衆九輩所起願行。同
體之悲。雖無局人。衆生之業。猶是參差。若是
業因熟者。願隨便生。非以人天如難往。亦
以淨穢如有礙。若其願行闕聞者。在前無
誠。豈由同界而易生。復以化身而輒謁。由
是王舍城内。三億餘家。同居一城。而不聞如
來之名。那落伽中。九十億人別住。難家猶
來見金色三相。則知衆生起行。良由勝縁之
相屬。有失不失。或有性自屬彌陀。或有本來
繋慈氏。如逐所屬。各得道速。強於無屬。多
勞少益。是故長者之婢母。受化於羅云。非想
*三天子。悟道於遣身。然則委心所尊。競務
其業。往之易。早于彈指。何爲徒交難易之
論。如其發心決定無疑。六事易是辨。九品非
難修。罪業雖多。銷過朝陽之却暗界。趣雖幽
阻。通逾王印之開塞。但以剋舟之學徒。守
株之行者。疑乎覆千界之舌相誠言。信乎愚
一心之井蝦説。豈非藏遺燕石。疑慮隋珠。
悲復哀哉
第七解妨除疑者。問。如攝大乘論釋作別時
意。豈不覺彼耶。答。彼論所明。有別時。有不
別時。若唯空發願。即是別時。若行願兼修非
是別時。若天親菩薩判十念行作別時意者。
何故造往生論勸人往生。又觀經教興意者。
縁韋提希生阿闍世五逆子。因厭五濁。願生
極樂。佛即爲説三福業。十六觀門。勸無生
往生。乃至十惡五逆悉勸往生。既淨土請主。
身居五濁。復生逆子。佛説皆生。即知現居五
濁凡夫悉得往生也問。韋提希是大菩薩。
爲化衆生。現受女身。生於逆子。豈實是凡夫
類耶。答。縱令實是菩薩。現受女身。化衆生
者。必須隱其實能。現同凡夫。攝化同類。即現
同凡夫。身居五濁。常知即引五濁凡夫往生
極樂也。攝論曰。由唯發願是別時意。故知三
福十六觀七日念佛等那別時也
問。如往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不生。云
何女人等三亦得往生。答。理實可然。若無種。
定得往生。言正種者。一於此土中。或有男
子。或有女人種。於女人因決定招女根者。此
人縱修淨土行。亦不得往生。以淨土中無女
人故。此是定業。不可復勸。即是業障也。盲聾
等缺根可知亦爾也。若有悔除。不入其類。二
乘者。種二乘因。不信大乘。及十方淨土。亦不
得生也。彼論所明種者。定業種也。問。若爾。
何故觀經曰。受持五戒。即生至彼。聞説四諦。
罪漢果等。答。此不愚法人。信有十方諸
佛。及淨土發願往生。若悟果竟。佛爲説法華
經。並迴心向大。是智度論之所判也。問。衆生
惡業甚重。能障於淨土。非小善能除。何故觀
經云。臨終十念即往生得也。答。心是業主。
受生之本。臨終之心。猶如眼目。能導一切業。
若臨終心惡。能引一切惡業。若心善者。能引
一切善業。如龍所行。雲即隨之。心若西逝。業
亦隨之。問。如彌勒所問經説十念中云。非凡
夫念。不雜結使念。今此衆生體是凡夫。結使
不斷。云何念佛而得生耶。答。或云若如彼經。
唯佛一人得生。餘皆不得。以十地後心菩薩
獨有二種無明故。今解彼經云。凡夫念者。
若不發菩提心。求出三界作佛。而直爾但念
佛求生者。是凡夫念。彼不得生。故皆須發菩
提心也。不雜結使念者。唯須一心相續。觀佛
相好。而若口念佛。心縁五欲者。是雜結念也。
念佛是淳淨心。與結使相違也。或有異義見
同。問。衆生罪業。大積如山。何得十念須
滅爾許惡業。假令百千萬遍。猶是太少。若不
滅惡業。復何得往生淨土乎。答。有三義。一者
若臨終時正念現前者。此心能引無始以來。
及一生所作善業。共相資助。即得往生也。二
者諸佛名號。總萬徳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
即一念之中總念萬徳。則滅罪業。惡業礙往。
除罪何繋。故下品生中云。稱佛名故。於念念
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三者無始惡業。從
妄心生。念佛功徳。從眞心起。眞心如日。妄心
如闇。眞心暫起。妄念即除。如日始出。衆暗悉
除。由此三義。乃至臨命終時十念成就者。定
得往生。問。淨土勝妙。是法王所居。蓮華藏。
非凡夫行處。理須凡行凡地。聖踐聖場。寧得
底下凡夫。生斯妙處。答。是凡夫即不得遊於
淨土。既是法王。何得踐於五濁。雖是法王。爲
化衆生故。遊於五濁。亦雖是凡夫。爲供養佛
故。生於淨土。又四十八大願。初先爲一切凡
夫。後兼爲三乘聖人。故知淨土宗意。本爲凡
夫。兼爲聖人也。又十解以去。不畏生惡道。故
可願生淨土。故知淨土奧意。本爲凡夫。非
爲菩薩也。問。親遇善縁。預九品生。頻見文
義。憤心雲披。若有衆惡。不識修善。已入三途。
爲有方便。救彼亡靈。令除業障。生極樂界以
不答。愚情難通。聖教有術。故不空羂索神變
眞言經。第二十八卷。灌頂眞言成就品曰。爾
時十方一切刹土。三世一切如來。毘盧遮那
如來。一時皆伸右無畏手。摩清淨蓮華明王
頂。同説不空大灌頂光眞言曰。唵唯中擡
聲引呼一
伽廢無計
嚕者娜 摩訶畝能乙
囉麼抳
鉢頭二合入縛攞二合&MT06286;嚲野𤙖
若有衆生。隨處得聞此大灌頂光眞言。二三
七遍經耳根者。即得除滅一切罪障。若諸衆
生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諸罪。猶如微塵。滿斯
世界。身壞命終。墮諸惡道。以是眞言加持土
沙一百八遍。屍陀林中。散亡者屍骸上。或散
墓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獄中。若餓鬼
中。若修羅中。若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來不
空毘盧遮那如來眞言本願。大灌頂光眞言
加持土沙之力。應時即得光明及身。除諸罪
報。捨所苦身。往於西方極樂國土。蓮華化生。
乃至菩提。更不墮落。此等經文。往往而在。悔
哉。罪業自造。苦果影追。痛哉。獨因獨厄。無
人救護。自非同體大悲。弘濟祕術。誰能遠開
幽鍵。昇華臺。雖無他作自受之理。而有縁起
難思之力。則知以遇呪沙即有縁。若不被沙。
何論脱期。惟夫大悲無方。長舌無雜。不行不
信。後悔無反。然則不信用者。徒負厚恩。報
日轉遠。有順行者。接魂華蓮。孝順便立。幸逢
眞言。令出不難。凡百君子。誰不奉行。散沙墓
上。尚逝界。況乎呪衣著身。聆音誦字
遊心安樂道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