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淨土論 (No. 1963_ 迦才撰 ) in Vol. 47

[First] []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963

淨土論序
 帝京弘法寺釋迦才撰 
夫淨土玄門。十方咸讃。彌陀寶界。凡聖同欣。
然則二八弘規。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遲東
夏。余毎披閲群典。詳撿聖言。此之一宗。竊爲
要路矣。其達之者。觖之稽頴。未悟者。矚而躊
躇。若不馮此栖神。終恐沈淪永夜。今者總閲
群經。披諸異論。撮其機要。撰爲一部。名淨土
論。然上古之先匠。遠法師。謝靈運等。雖以僉
期西境。終是獨善一身。後之學者。無所承習。
近代有綽禪師。撰安樂集一卷。雖廣引衆經
略申道理。其文義參雜。章品混淆。後之讀之
者。亦躊躇未決。今乃搜撿群籍。備引道理。勒
爲九章。令文義區分。品目殊位。使覽之者。宛
如掌中耳。所願三福之教長弘。四誓之經永
範。二八之觀齊闊。一九之生同歸。庶令六
道孜孜長辭穢刹。四生擾擾。永處蓮臺。未及
餘輝。倶遊淨域矣
    稽首西方極樂界 阿彌陀仙佛世尊
    巧立弘誓救群生 我願往生頭面禮
    端處蓮華臺王座 身放八方妙光明
    五眼遍視無餘界 我願往生頭面禮
    五分圓明性常住 大悲應接壽無量
    以無縁慈攝衆生 我願往生頭面禮
    寶界莊嚴含萬色 皆從如意珠玉生
    見聞甞嗅觸滅罪 我願往生頭面禮
    水鳥林管發清歌 其音演説甚深法
    衆生聞者獲不退 我願往生頭面禮
    觀音菩薩大慈悲 等視衆生同一子
    寶手接引如慈母 我願往生頭面禮
    勢至菩薩大自在 行坐傾動大千界
    化佛菩薩皆雲集 我願往生頭面禮
    佛子衆集量如海 猶如衆星拱北辰
    等觀三界救諸苦 我願往生頭面禮
    我今披閲佛大藏 總集句義爲九章
    讀者皆發菩提心 普願往生安樂國



淨土論卷上
 帝京弘法寺釋迦才撰 
有滯俗公子。問淨土先生曰。蓋聞佛教沖虚。
語言路斷。法門幽簡。心行處滅。此則言語出
自妄情。心行無非倒想。今乃欲寄西境專讃
彌陀。路斷之語容非。處滅之言罕是。但情近
滯未達大方。請扣雷門。發斯蟄戸。然域内非
穢。淨自是心。注想西方。曉所未曉。十方咸
淨。偏觖一隅。用此纒情。願爲開決
先生曰。快哉子之問也。非夫哲士熟能示乎。
然法門幽&MT05423;。誠如來旨。終慚不敏。試復論
之。夫達人利見。寓目皆是。凡夫智淺。觸途生
滯。但聖教弘規。位階八萬。要而論之。無過理
事。此之二門。其猶車有兩輪鳥有二翼。若闕
其一則不能沖虚遠逝。如起信論。有止觀二
門。止則縁理。觀則縁事。如未達此二。則搆虚
生滯耳。而語斷心滅者理也。期西念佛者事
也。然三界唯心。域内非穢。若未階十地。且將
境淨心。雖十方咸淨。而境界普散。欲令專
想往生。所以偏觖一隅矣
第一定士體性一明體性二明
三界攝不攝
問曰。其土之門。凡聖同踐。彌陀寶界。十念可
登。既許大小倶遊庶類齊往。未知土之體性
状類如何
答曰。夫綺色眩目。巧言翳理。今欲令愚智同
解。所以且消去浮辭。指陳而説也。一明體性
者。自有三門。一法身淨土。二報身淨土。三化
身淨土。法身淨土者。有其二義。一出能住人
體。二出所住土體。能住人者。依起信論。釋如
來藏。體具三大義。一者體大義。謂一切法。眞
如平等不増減故。此即是一味眞如。此體何
但非包含内外。亦乃貫通凡聖也。二者相大
義。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徳故。此即是恒
沙萬徳差別義也。此即有情處有。無情處無
也。故涅槃經云。非佛性者。謂牆壁瓦礫無情
之物也。三者用大義。謂能生世間出世間善
因果故。此即是前相處用也。今既相用二大
義爲能住人體。論差別。依一味而存故也。二
出所住土體者。即取前一味眞如體大義。爲
所住土體。謂與恒沙萬徳。爲依止故。此即人
土同體義分二也。報身淨土者。有其二種。一
者實報土。二者事用土。實報土者。亦人土同
體。謂始起萬徳。爲其土體。如攝大乘論十八
圓淨中云。大空無相等爲門。三慧爲路也。及
維摩經中。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等也。若
論能住人者。即總攬萬徳。成一佛人也。此人
及土。一切下位乃至金剛心菩薩。亦不得見。
唯佛與佛自相見耳。言事用土者。此即人土
別體。謂頗梨柯蓮華藏世界等。爲所住土
體。故攝大乘論云。淨土以蓮華王。爲依止也。
大定大悲妙色相好等。爲能住人體。故攝大
乘論云。應身以大定大悲。爲體也。此人及土。
初地已上菩薩。隨分得見。乃至十地。見皆不
同。謂地即上下之別。見亦麁妙之異也。故攝
論云。若離應身初地已上菩薩。菩提資糧即
不具足。此或名報身。或名受用身。或名應身。
酬還曰報。答理名應。爲他飡味。稱爲受用。或
名食身。與受用相似。化身淨土者。亦有二種。
一者將三大僧祇利他行。盛即是常隨之化。
此身及土。此界他方恒現不絶。或一劫或百
年。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等。謂新新生世。數
數涅槃也。二者無而忽有化。謂依此化身。更
起多化。如釋迦如來。即是常隨化。更起分身。
即是無而忽有化也。或現&T026260;猴鹿馬等形。不
必唯現佛也。身既有二。土亦然也。如妙喜世
界諸妙蓮華。即是常隨化淨土。如維摩經中。
如來足指案地。三千皆淨。即是無而忽有化
淨土也。此兩身二土。唯是地前菩薩。二乘凡
夫得見。故攝大乘論云。若離化身。聲聞痩澁。
及願樂位初發心修行。皆不成就也。法身及
土。即五眼中慧眼法眼佛眼得見。報化身土。
即肉眼天眼見也
問曰。土既有三者。未知西方是何土也
答曰。亦具三種。若入初地已去菩薩正體智
見者。即是法身淨土。若加行後得智見者。即
是報身淨土。若是地前菩薩二乘凡夫見者。
即是化身淨土也。如龍樹等菩薩往生。具見
法報化三種淨土。由上得見下故。由此義故。
諸經論中。或判爲報。或判爲化。皆不失旨

問曰。已知西方具有三土。未知即今凡夫念
佛願生得何土也
答曰。依如攝論。唯生化土。不見法報土也。
就化土中有其二種。一是胎生。二是化生。胎
生土者。復有二種。一狐疑人。生極樂邊城七
寶宮殿中。五百歳不見佛。名之爲胎。此是
無量壽
經説
二者實有父母。名之爲胎。如鼓音聲王
陀羅尼經説。此即阿彌陀佛亦有父母等。經
云。城名清泰。十千由旬。於中充滿刹利之種。
父名月上轉輪聖王。母名殊勝妙顏。子名月
明。奉事弟子。名無垢稱。智慧弟子名攬光。神
足弟子名主化。魔名無勝。提婆達多名寂也
此自別化一切衆生。非今念佛往
生者也。此即處一。見有異也
化生土者。依*如
經論。具有三種。一者純是大乘土。二者純是
小乘土。三者大小乘雜土。純大乘土者。此處
衆生。純學大乘。即生彼土。如九品生中上輩
三品人是也。故往生論云。大乘善根界。等無
譏謙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也。純小乘
土者。此處衆生。純學小乘。即生彼土。如九品
生中中輩二品生者是也。故智度論中云。有
妙淨土。出過三界。諸阿羅漢。當生其中。大小
乘雜土者。此處衆生。雜學大小乘。即生彼土。
如九品生中中輩下生。及下輩三品生者是
也。如中品下生經云。孝養父母。行世仁慈。遇
善知識。爲説四十八大願等。於此願中。雜聞
大小乘。至彼雖悟阿羅漢果。後乃迴心向大
乘也。下輩三人。亦聞四十八大願。或聞十二
部經。或念阿彌陀佛。生到彼土。皆發菩提心
也。麁論有此三土。若委曲分別者。衆生起行。
既有千殊。往生見土。亦有萬別也。若作此解
者。諸經論中。或判爲報。或判爲化。皆無妨
難也。但知諸佛修行。具感報化二土也。如攝
論。加行感化。正體感報。若報若化。皆欲成就
衆生。此則土不虚設。行不空修。但信佛語。
依經專念。即得往生。亦不須圖度報之與化

問曰。法身淨土。理遍可知。報化二土。應有封
疆。西方既具有報化土。據何文證
答曰。報化二土。或有封疆。或無封疆。如報土
中實報土者。即無封疆。謂如來行圓八萬。時
滿三僧祇。二教獨備。五分明顯。相窮海渧。好
盡岳塵。三明既朗。二智雙照。其猶龍吟雲應
虎嘯風隨。寧得以殊寶飾。不可以封疆限。此
土唯佛自矚其美。菩薩未之寓目也。事報土
者。謂下&T016254;金剛之柱。上瑩瑠璃之地。外圍七
寶欄楯。内盈八徳清池。珠寶筏於翠林。寶網
絡於綺殿。既是身充萬徳。亦乃土盈衆美。如
此土者。即有封疆也。化土之中。據大悲願力。
等衆生界。無所不遍。則無封疆。若據身爲化
衆生。新新生世。數數涅槃。則有封疆也。而西
方是報土者。出大乘同性經。經云。智通菩薩
問佛世尊。何等是如來報身。佛言。如汝現見
我者。此是如來報身。復有清淨刹中。取正覺。
及當成正覺者。彼等一切皆是報身。釋曰。淨
土中成佛。作判爲報者。是受用身。非實報身
也。若作化身。即是細化身也。經云。汝現見我
者。是報身者。即穢土中亦見報也。即此經云。
五濁中成佛。有正法像法末法。是應化身也。
經判穢土中成佛皆是化身。而復言汝現見
我者。是報身。既穢土中得見報身者。何故淨
土中不得見化身也。故知淨穢二土皆具兩
身也。言是化土者。出觀世音受記經。經云。善
男子。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百千億劫當有終
極。佛涅槃後。正法住世。等佛壽命。善男子。
阿彌陀佛正法滅後。過中夜分。明相出時。觀
世音菩薩。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號普光功
徳山王如來。其佛國土無有聲聞縁覺之名。
其佛國土號衆寶普集莊嚴。普光功徳如來
涅槃正法滅後。大勢至菩薩。即於其國成佛。
號善住寶王如來。國土光明壽命。乃至法住。
等無有異。又出鼓音聲王陀羅尼經。阿彌陀
佛有父母子。及舍利目連提婆達多等也
二明三界攝不攝者
問曰。報土淳淨妙絶三有。所化衆生已超分
段。此土出乎三界。理亦易信。而化土雖淨。其
淨未妙。所化衆生復在地前。此土爲當在三
界攝。爲當不攝耶
答曰。若就佛論。則妙絶三界。若從衆生。具有
二義。或攝不攝。初明攝者。若據凡夫及三果
學人往生者。此即在三界攝。以此等衆生未
出三界故
問曰。此義云何可知
答曰。如無量壽經云。阿難白佛言。世尊。彼土
既無須彌山等。四天王忉利天。依何而住。佛
答曰。依業力而住。既有人後有四天王等。
當知。即有欲界也。即此經復云。告彌勒。汝見
從地已上。乃至淨居天。所有莊嚴事不。答曰。
已見也。當知。即有欲色二界。但不論無色
界也
問曰。何故不論無色界耶
答曰。意欲讃歎淨土妙色莊嚴。引物往生。所
以不論也。而體則有也
問曰。此身彼土。同是欲界者。何故大聖勸人
往生也
答曰。雖欲界名同。義即別也。此處欲界。具有
二義。一有上心欲。二有種子欲。由具二義。則
有男女雜染。貪遂色聲。樂住三有火宅中
也。西方欲界者。唯有種子欲。無有上心欲。既
無上心欲。即無前等過失。亦無惡心及無記
心。唯有善心也。故攝論十八圓淨中云。淨土
唯有樂受。無苦及捨受也。如大法鼓經云。苦
受是不善。樂受是善。捨受是無記。既唯有善
心。則無起惡之地也。故無量壽經云。彌陀國
中。無毛髮許造惡之地。雖云欲界。豈得同乎。
如欲界。色界亦爾也
問曰。淨土殊妙。物咸欣仰。既欲勸人往生。何
故須判是三界攝耶
答曰。此是經判。非關人也。又若是三界攝者。
未斷三界惑衆生即得生。若出三界者。凡夫
學人。此則絶分也。不可將在三界中衆生。皆
具足煩惱。令生三界外報土中也。由在三界。
故往生則易。仍無上心欲。故畢竟不退
問曰。既是三界攝者。此則應退。何名不退耶」
答曰。三界名通。非唯一種。如東方妙喜世界。
有閻浮提忉利天。有男有女。而名淨土。豈出
三界。既在三界有女人。故亦是欲界。可與娑
婆欲界同耶。彼名淨土此名穢刹也。今判但
化淨土。化界内衆生者。並在三界中。若是報
淨土。化界外衆生者。則出三界。由淨土有三
品優劣故耳。如東方妙喜世界。是下淨土。雜
男女故。西方極樂世界。是中淨土。雜二乘故。
上方衆香世界。是上淨土。無二乘故。此三品
淨土。並在欲界中。由在人天別住處故。妙喜
世界有人天者。如維摩經云。從閻浮提至忉
利天也。極樂世界有人天者。如無量壽經云。
佛告彌勒。汝見從地已上乃至五淨居天所
有莊嚴事不也。衆香世界。有人天者。如維摩
經云。令諸天人得入律行也。此等既有人天
別住處。當知則在欲界中也。若在色界。雖
有天。則住處。當知則在欲界中也。若在色界。
雖有天。則無人。由色界在上。人不能上故。若
出三界外。則無人天別住處也。如淨土有三
品。穢土亦有三品。如經説。從此東方有一世
界。名曰斯訶。土田唯有三角沙石。一年二雨。
濕潤不過五寸。其土衆生唯食草子。樹皮爲
衣。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此是中穢土也。復有
一世界。虎狼毒狩。乃至蛇蠍。悉能飛行。遇
輒相食。不簡善惡。此是下穢土也。娑婆世界。
恒有諸佛出世。有發菩提心衆生。地出粳糧。
人有禮義。此則是上穢土也。淨土雖有三品。
但得生者悉皆不退。穢土亦有三品。但生之
者普皆退也。又西方淨土。有四因縁。唯進不
退。一由長命故不退。如經言。壽命無量阿僧
祇劫故。直然三大僧祇修道。則得成佛。況復
無量僧祇也。穢土由短命故退也。二者有諸
佛菩薩。爲善知識故不退。如經云。得與如是
諸上善人倶會一處故。穢土由多惡知識故
退也。三者無有女人。六根境界。並是進道縁。
故不退。如無量壽經云。眼見色即發菩提心。
乃至意縁法亦發菩提心也。穢土由有女人。
六根境界。普是退道縁故退也。四者唯有善
心故不退。如經云。無毛髮許造惡之地。穢土
由有惡心無記心故退也
二明不攝者。若是初地已上菩薩。及羅漢辟
支無學人生者。此即不攝。由已斷正使。出三
界故也。如大智度論云。有妙淨土。出過三界。
諸阿羅漢。當生其中也。論中既云羅漢。不論
學人。故知。學人生者在三界内也
  第二定往生人何位人
得往生
問曰。已知。土體通於報化。未知何位人得往

答曰。今依經論。乃以佛意。但依經論修行者。
不問凡聖男女。乃至十惡五逆。臨命終時。正
念現前。心不亂者。並得往生。唯除謗大乘者
不得往生。此依觀經。若依無量壽經。并除五
逆人
問曰。此之二經。倶是一佛所説。何故大經除
二。觀經除一也
答曰。先制後開。是諸佛常法。無量壽經先説。
以廣説法藏比丘因縁。及明往生事故也。觀
經後説。以但論往生事故也
問曰。如無量壽經云。衆生生者。皆悉住於正
定之聚。又阿彌陀經云。舍利弗。極樂國土衆
生生者。皆是阿毘跋致。據此二經。十解已上。
始得往生。何故言乃至十惡五逆並得往生」
答曰。正定阿毘跋致並云不退。不退言通。非
局十解。今依經論。釋有四種。一是念不退。謂
在八地已上。二是行不退。謂在初地已上。三
是位不退。謂在十解已上。四是處不退。謂西
方淨土也。故無量壽經云。彼土無有邪定及
不定聚名。又四十八大願中云。設我得佛。國
中之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
覺。既不退之言位該四種。寧得擧一不退以
除三也
問曰。夫論不退。須據行位。云何依處得不退

答曰。行位不退。由内無煩惱。處所不退由外
無境界。各據一義。奚足怪乎
問曰。前三不退。經論明證。此則可信。處所不
退既無文證。若爲取信
答曰。今引毘婆沙論爲證。如彼論中出六種
種性人。一是退。二是思。三是護。四是位。五
是昇進。六是不動。如退種性人。縱得羅漢。亦
還起退。乃至起三界修道煩惱由。根性軟弱
故。此人雖體是退根。此人若在欲界人中。逢
五退具即退。若生六欲天及色無色界中。無
五退具。即不退。由處所無退縁。故永不退也。
五退具者。一長病。二遠行。三誦經。四瑩事。
五和諍。此之五種。唯人中有。天等中無。誦經
等三。雖是善事。廢入觀。故退也。准此例彼。
亦可同然。如一切凡夫。雖復念佛。未至十解
位。由在外凡。故體是退人。此人若在娑婆穢
土中。由逢五退縁故即退。若生西方。由無五
退縁故不退也。五退縁者。一短命多病。二有
女人及生染六塵。三是惡行人謂惡知識。四
是不善及無記心。五常不値佛也。淨土中無
此五退縁。故畢竟不退也。此引聖教。證處所
不退明矣。又據二經。皆云往生者得不退。不
云不退人得往生也。故無量壽經云。生彼土
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土無有
邪定及不定聚名也。小經亦云。衆生生者。皆
是阿毘跋致。不云阿毘跋致人得往生也。猶
如此間具三受人。若生彼土則無苦捨。唯有
樂受也。由彼處所無二受故
問曰。如觀經云。上品上生人。生致彼土。即悟
無生法忍。此乃是八地。當知。下品生者。故在
十解已上。若在十解已前。非但近違聖教。亦
乃位太懸殊
答曰。不然。無生法忍。亦有四種。一縁教故。
得無生法忍。謂一切凡夫。及十信位人。讀大
乘經論。作無生解。即是聞慧。二縁觀得無生
法忍。謂十解已上乃至十迴向。謂作三無性
觀。解萬法無生。即是思慧。三證理得無生法
忍。謂初地已上。由證遍滿法界二空眞如。即
是修慧。四約位得無生法忍。謂八地已上。由
得眞俗雙行。即是無功用智。是修慧也。無生
法忍。既通此四。寧得執一。高判餘者。如遠法
師判上品上生。從四地至八地。若如攝大乘
論。四地菩薩。變易中因縁生死。西方是分段
生死。云何令受變易菩薩却受分段也。故觀
世音受記經云。阿彌陀佛壽命無量。要般涅
槃。當知。衆生壽雖無量。而必有死。以小阿彌
陀經云。衆生亦名阿彌陀也。今依觀經。判九
品生人。如古來大徳遠法師等。觀果判人。位
則太高。今據因判人。位即稍下。如上品上生
人。發三種心。即得往生。其三種心者。一是至
誠心。二者是深心。三是迴向發願心。此之三
心。依起信論。判在十解初心。如起信論云。信
成就發心。在十信終心也。發三種心。始入十
解位中。三心者。一是直心。謂正念眞如法故。
即是觀經中至誠心。至誠與直心。義同名異
耳。如維摩經明。淨土道場二行之初。並有三
心。同觀經也。觀諸經論。但明一切行初必發
此三心。當知。此三心是萬行之始。既是萬行
之初。故寧得生彼即悟無生到八地也。二是
深心。觀經亦名深心。三是大悲心。觀經名迴
向發願心。若無大悲。即不能發願迴向。此亦
義同名異也。起信論三心。既在十信終發。當
知。觀經上品上生。即在十解初心明矣。言至
彼得無生法忍者。此是縁觀。得無生法忍也。
若如遠法師判四地菩薩是上品上生人者。
寧得至彼不經時節即悟無生法忍也。四地
至八地。由經半阿僧祇故。上品中生者。在十
信初心。經云。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故。若未至
十信。在邪定聚中。即不信因果。及謗大乘也。
又信位有十心。初是信心也。言生到彼土經
一小劫得無生法忍者。此是縁理。得無生法
忍也。由彼日月長故。經云。極樂世界。一日一
夜。如娑婆世界一劫也。若如遠法師判初地
菩薩是者。云何經一小劫。即至八地。初地至
八地。一大僧祇也。上品下生者。總是十信前
一切趣善凡夫。但能歸依三寶。受菩薩戒已
去並是也。經云。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
上道心也。謂發十信位初菩提心。得入不定
位也。生到彼土。經三小劫。得至初地者。謂數
取彼處劫。不取數此間劫也。如娑婆世界一
劫。當安樂界一日一夜。既經三小劫。理則初
地也。若如遠法師判十解是者。云何經三小
劫。即到初地。從十解至初地。是第一阿僧祇
劫也。前之三品。並是大乘人。其中輩三品。多
是小乘人也。中品上生者。謂是小乘七方便
中。後四方便。謂燸頂忍世第一法位中也。經
云。受持五戒。乃至無諸過惡也。此人由得四
達分。及未來禪。伏欲界惑。故不起破戒煩惱
及惡業也。由破戒煩惱惡業在欲界中也。生
到彼土即得羅漢者。一身獲得四沙門果。即
是現般人也。如遠法師判。是須陀洹等三果
學人。小乘得果。雖無定時節。終判太高也。中
品中生者。在五停心觀已去。前三方便中也。
經云。一日一夜持八戒齋。乃至一日一夜持
具足戒。威儀無缺。由此人在散心位中。未得
定故。破戒煩惱無有對治。不能長時持戒。威
儀無缺極小須經一日一夜。後時縱犯小戒。
亦得往生也。生到彼土經半劫。得阿羅漢。此
亦是現般人。由彼壽命長故也。如遠法師釋。
是燸等四位中。此四中。此四位人。得未來禪。
伏欲界惑。云何持戒。唯得一日一夜不犯。此
亦太高也。中品下生者。在小乘五停心觀前。
受五戒已去。一切趣善凡夫。經云。孝養父母。
行世仁慈。既未有入道觀行。正可行世仁慈
也。餘如前判。如遠法師判。是五停心觀。至總
相念處。此三位人。或得聞慧。或得思慧。或得
修慧。云何但行世仁慈。孝養父母。此亦太高
也。若論下輩三品。總是一切起惡凡夫。唯造
十惡五逆。乃至用常住僧物。無有慚愧。縱令
學他受戒。隨受即破。此等臨終若遇善知識。
極發菩提心。正念相續現前。即得往生。若不
遇善知識。不能極發菩提心。定墮地獄也。故
觀經云。此人應墮地獄經歴多劫受苦無窮
也。然衆生報盡之時。惡業怨家。衆苦競集。十
念極難成就。若成就。定得往生淨土也。又善
惡兩道。峻如轉掌。仰即得往生。覆即入地獄。
於此時中。唯須善知識力也。若人破戒。心生
慚愧。依大乘經懺悔。得滅罪相。專心念佛。及
作觀行者。並在前二輩中生。不入下輩中論
也。如遠法師判。是常俗凡夫也
問曰。淨土之門。凡聖齊往。未知宗意。正是何

答曰。觀韋提希請及如來答意。唯言爲未來
世一切凡夫。爲煩惱賊之所害者。説清淨業
處。勸人往生。不論菩薩。若論菩薩發心。願生
惡道。不願生淨土中也。如十解已上菩薩。尚
自留惑受生。願生惡道救苦衆生。不願生淨
土也。留惑文者。如維摩經云。是有疾菩薩。無
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
也。此是菩薩留惑受生文。又地持論。攝大乘
論。並有留惑受生文。擧要言之。三乘聖人及
三乘七方便中人。乃至方便道前。若男若女。
無根二根。至於龍鬼八部。但能發菩提心。專
念阿彌陀佛。厭惡穢刹。欣樂淨土。臨命終時。
正念現前者。皆得往生也。若勇猛精進。觀行
分明。臨終最後心不亂者。並得上生。乃至臨
終。最後十念相續。現在前者。得下品下生。此
中菩薩往生自有三輩九品。二乘往生。自有
上中下。凡夫往生自有上中下。各有九品。但
經中不能委細分別。大小凡夫。合論九品。實
即有無量差別也。詳四十八願及觀經。論大
旨。凡夫是正生人。聖人是兼生人。以凡夫墮
惡道故。於穢土中。不能修道發心也。唯凡夫
中。謗大乘人。不得往生。以斷善根故。二乘人
中。愚法學人。不得往生。以不信有十方淨土
故。菩薩人中。不發願求生者。不得往生。無愛
樂心故。若二乘無學人。不問愚法不愚法。求
與不求。皆得往生。以三界穢土中無受生處
故也。智度論云。有妙淨土。出過三界。諸阿羅
漢當生其中。不論學人也
  第三定往生因修何行業
得生淨土
問曰。已知。凡聖皆得往生。未知。此等人修何
行業。而得生乎
答曰。今依經論。出二種因。一初引經論。廣明
其因。二削煩就約。略明其因。初引經論者。如
無量壽經云。生彼國者。凡有三輩。其上輩者。
有三種因。一須發菩提心。二須出家。三須專
念佛名。兼修餘福。迴向發願即得往生。觀此
經意。上品三生者。唯是出家人也。其中輩生
者。亦有三種因。一須發菩提心。二須專念佛
名。三須受戒持齋。起塔造像。飮食衆僧。燒香
散花。燈幡供養。餘如前説。此唯是俗人也。
經云。雖不能捨家行作沙門故也。其下輩者。
亦有三種因。一須發菩提心。二須專念佛名。
乃至十念。三須聞甚深義信樂不疑此通道
俗。無量
壽經
意也
又如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云。欲生無量清
淨平等寶國中。有其三輩。第一輩者。去妻子
斷愛欲。作沙門。不與女人交通。行六波羅蜜。
齋戒清淨。至心不斷。夢中見佛。則得往生也。
其中輩者。持經受戒。布施飮食沙門。慈心不
瞋。*幡華供養。一日一夜。不斷絶者。往生其
土。其下輩者。當斷愛欲慈心不瞋。齋戒清淨。
一心念佛。十日十夜不斷絶。便得往生此是無
量清淨
平等覺經。與無
量壽經大同也
又如阿彌陀鼓音聲王經云。若
有受持阿彌陀佛名號。堅固其心。憶念不忘。
十日十夜。除捨散亂。精懃修集念佛三昧。知
彼如來常住安樂世界。相續憶念。勿令斷絶。
受持讀誦此鼓音聲王經。十日十夜。六時專
念。五體投地。敬禮彼佛。念念不絶。十日之
中。必見彼佛。唯除重障此是鼓音聲王經。此明現
在未死時則得見佛也
又如觀經説。一須三福清淨業。二須十六觀。
此是觀經中因。廣不可具引。且總擧耳也。
又如小阿彌陀經説。若善男子善女人。聞説
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念阿
彌陀佛。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
與諸聖衆。現其人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
得往生此是小阿彌陀經。七
日念佛即得往生也
又如大集經説。佛
告賢護。云何名現前三昧。若有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持戒清淨。獨處空閑。隨何方
面。若聞西方阿彌陀佛。是人聞已。作如是念。
如我所聞。阿彌陀佛。今在西方。爲諸菩薩説
法。是人依所聞故。繋念思惟。觀察不已。了了
分明。終獲見彼阿彌陀佛。譬如若男若女。於
其夢中見種種事。所謂金銀珍寶。是人夢中
所見。或違或順或憂或喜。是人寤已爲他廣
説。追憶夢中。便生憂喜。如是賢護。彼善男子
善女人。想彼阿彌陀佛。如是相好。如是威儀。
如是大衆。如是説法。繋念思惟。或一日。或一
夜。具足念故。是人必覩阿彌陀佛。若於晝
時不能見者。於睡夢中。阿彌陀佛必當現也
此是大集賢護菩薩經。此
經中教人想佛必得見也
又如往生論説。修五念
門。即得往生。何等五念。一者禮拜。二者讃
歎。三者作願。四者觀察。五者迴向此是往生論
中。教人修
行五念門即得往生
是天親菩薩造也。
又如大乘起信説。復次衆生。
初學是法。其心怯弱。懼畏信心。難可成就。意
欲退者。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心
念佛因縁。隨願得往生他方佛土。如修多羅
説。若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所作善根。迴向
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此是起信論。馬鳴菩薩
造此論。教人念佛。發願
迴向。即
得往生也
又如大乘十住毘婆娑。龍樹菩薩教
人禮讃阿彌陀佛。即得往生此禮讃文。第五引聖
教。門中具顯。此略
引三五。初
門意也
問曰。如上所引經論。其文浩博。難以究尋。
今請撮其機要。略明其因。令諸行者易修易

答曰。實然。如上所引經論。對機設教。難可究
尋。今削煩就約。略出其因。自在二種。一是
通因。二是別因。通因者。如無量壽經中三輩
生人。皆須發菩提心。及觀經中。具修三福淨
業。始得往生。此等並是通因。通因有二種。一
通感十方淨土。二通感三世淨土。故觀經云。
故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
正因也。別因者乃有無量。要唯有二。一是所
求。二是能求。所求者復有二種。一須別擧一
方標心有在。如別標西方極樂世界求彼往
生。即是器世間淨也。二別念一佛。以爲師範。
求爲弟子。親承供養。即是衆生世間淨也。二
能求者。正是其因。復有六種。一須別念阿彌
陀佛名號。二須禮拜。三須讃歎。四須發願。五
須觀察。六須迴向。念佛者復有二種。一是心
念。二是口念。心念者。復有二種。一念佛色
身。謂阿彌陀佛身。有八萬四千相。相有八萬
四千好。好有八萬四千光明等。二念佛智身。
謂阿彌陀佛。有五分法身大慈大悲力無畏
等也。二口念者。若心無力。須將口來扶。將口
引心。令不散亂。如經説。若人念阿彌陀佛。得
百萬遍已去。決定得生極樂世界。綽禪師撿
得此經。若能七日專心念佛。即得百萬遍也。
由此義故。經中多道七日念佛也。二禮拜者。
須正面西方。想阿彌陀佛如對目前。嚴持香
花。口稱佛名。五體投地。再三扣頭。願生彼
土。可誦取龍樹菩薩十二禮。謂稽首天人所
恭敬。阿彌陀佛仙兩足尊。在彼微妙安樂
國。無量佛子衆圍繞等。此是禪那三藏別譯
出也。三讃歎者。須別讃阿彌陀佛。或色或心。
或依報或正報。或立或坐。直視西方。如對目
前。一心讃歎。願生淨土。可誦取大乘十住毘
婆娑中。龍樹菩薩偈頌。及往生論中讃文也。
四發願者。須別發願求生極樂。或願自身往
生。或願衆生往生。或願釋迦遣送。或願彌陀
來迎。或願常遊淨土。或願永離胎形。或願臨
終安隱。或願正念現前。如是種種隨心發願。
如寶性論偈曰。依此諸功徳。願於命終時。得
見彌陀佛無邊功徳身。我及餘信者。既見彼
佛已。願得離垢眼。證無上菩提也。五觀察
者。須別標西方依正兩報。種種觀察。如觀經
十六觀中。前七是依報。後九是正報。又如往
生論。依報有十七種莊嚴事。正報中。佛有八
種莊嚴事。菩薩有四種莊嚴事。於此等中。一
一觀察。隨得一觀成就。定得往生也。六迴向
者。此中有二。一將己功徳迴向。與衆生同生
淨土。二將已無始已來所有功徳。及一生已
來所有功徳。若多若少。若福若智。總願迴
向。求生極樂也
問曰。如上所明通別二因。難具造修。凡夫智
淺力薄。恐心生絶分。今願撮其樞要。梗概而

答曰。上明通別二因。備上根者。若就中下之
人。要唯有五。一先須懺悔。無始已來。障道惡
業。恐與淨土。作留難也。如方等經佛名經中
所説也。二須發菩提心。若不發菩提心。直自
避苦逐樂。恐不得往生也。菩提心者。略有三
種。一斷一切惡心。二修一切善心。三化度一
切衆生心也此依無量壽經。三輩往
生。並云發菩提心也
三者須專念
阿彌陀佛名號。須別莊嚴一道場。燒香散花
*幡燈具足。請一阿彌陀佛。安道場内。像面
向東。人面向西。或七日小阿彌陀經
中明七日
或十日鼓音
聲王
經清淨平等
覺經明十日
咸省睡眠。除去散亂。唯除大小便
利及與食時。一心專念。悶即立念。不須禮拜
旋遶。但唯念佛七日滿。出道場後。行往坐臥。
閑時即念。常念佛名。有三種益。一由常念
故。諸惡覺觀。畢竟不生。亦得消於業障。二者
由常念故。善根増長。亦得種於見佛因縁。三
者由常念故。熏習熟利。臨命終時。正念現前
也。四者須總相觀察極樂世界。如是地。如是
池。如是樓閣。如是林樹。阿彌陀佛。如是花坐。
如是相好。如是徒衆。如是説法也此是大集賢護
經中教化衆生
如是總觀。定得往生。由三界唯心故也。五者
所作功徳。若過去若今生。並願迴向生安樂
國。若能具前五種行者。必得往生。幸勿疑也。
如法華經云。我今爲汝保任此事。終不虚也。
余亦如是。誓能保任終不虚也
淨土論卷上



淨土論卷中
 *帝京弘法寺*釋迦才撰 
  第四出道理 依何道理得生淨土
二問答分別釋妨難
問曰。夫業行紛綸。凡夫莫識其緒。苦樂差別。
二乘未達其源。在世則業分六趣。出世則道
別三乘。據理則萬法同規。就教則有了不了
説。今西方淨土者。乃是法藏弘誓所剋。法王
跨以據神。世界瑩以千珍。聖主題之萬相。此
人及土。倶非下地窺遊。經論雖説得往生。恐
是別時意語。今依何道理。判得往生。此則道
俗僉疑。願聞厥旨也
答曰。但聖教綸披。實難究覽。業行縈結。誰可
窺尋。今還撿之聖教。究以道理。使往生之路
決如掌中聖教者後説。
道理者今論
如攝大乘論云。夫爲證
者。必須經論二教。阿毘達磨。以理爲勝。修多
羅。以教爲勝。教必有理。理必順教。今且究
理。後引其教。究理者撿諸經藏。有隱顯二説。
謂了義經不了義經。了義經者。畢竟不破。不
了義經。至涅槃會上。並引未決破。唯淨土一
教。不入破限。當知。即是了義經也。又菩薩造
論。解釋佛經。其不了義經即破。了義經之
即讃。此土一教。於論中讃。無有破處。故知。
是了義經也
問曰。如攝大乘論釋。作別時意。豈不是破

答曰。彼論所明。有別時有不別時。若唯空發
願。即是別時。若行願兼修。非是別時。若天親
菩薩判。作別時意者何故。攝論後文。將造論
功徳。迴向衆生。願往生淨土也。又何故更造
往生論。勸人往生也。復次如觀經教興意者。
縁韋提希生阿闍世五逆之子。因厭五濁。願
生極樂。佛遂爲説三福淨業十六觀門。勸衆
生往生。乃至十惡五逆。悉勸往生。即既淨
土請主。身居五濁。復生逆子。佛説皆得往生。
即知。現居五濁。凡夫悉得往生。此理明矣
問曰。韋提希是大菩薩。爲化衆生。現受女身。
生於逆子。豈實是凡夫耶
答曰。縱令實是菩薩。現受女身化衆生者。必
須隱其實徳。現同凡夫攝化同類。如五百侍
女佛記得往生。並未來一切女人。及諸男子。
悉是凡夫。並是所攝。亦得往生。如諸菩薩。或
現地獄身。即引地獄衆生也。如方等經中
婆藪仙人等。或現畜生身。即引畜生衆生。如
涅槃經中蜂王鵝王蟻王等。或現作五逆。即
引五逆衆生。如阿闍世王提婆達多等。此並
能化者是假。所化者實也。韋提希既現在凡
夫身。居五濁。當知。即引五濁凡夫。往生極樂
也。故觀經云。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未得天
眼。不能遠觀。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也。復
次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初先爲一切凡夫。
後始兼爲三乘聖人。故知。淨土宗意。本爲凡
夫。兼爲聖人也。復次如十解已上菩薩。留惑
受生惡道。願救苦衆生。不生淨土。以任自業
力更不墮惡道中故。即知凡夫由未勉惡道
故。須生淨土中。十解已去。不畏生惡道故。不
願生淨土也。故知。淨土興意。本爲凡夫。非爲
菩薩也。又此淨土一門。經經中説。論論中明。
若是不了説者。何故佛及菩薩。作此慇懃也。
乃至十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證釋迦所説。
及勸衆生。此豈是不了説也。復次如上古已
來大徳名僧及俗中聰明儒士。並修淨土行。
謂廬山遠法師。叡法師。劉遺民。謝靈運乃至
近世。綽禪師。此等臨終並感得光臺異相。聖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