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釋淨土群疑論 (No. 1960_ 懷感撰 ) in Vol. 47

[First] [Prev]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七
 西都千福寺大徳懷感撰 
問曰。念阿彌陀佛所得功徳無量無邊。上來
具引經文。及校量顯勝成。如妙釋信受奉
行。然未知。念餘佛名功徳亦無量不
釋曰。此有二義。一釋云。念一切佛悉得無量
功徳。無有差別。以諸如來悉具無邊功徳。悉
斷一切人法障。盡功徳圓滿。爲此無有念有
勝劣功徳不同。若爾何故如來於諸經中。偏
讃念阿彌陀佛功徳無量耶。答。其實功徳悉
皆一種。但以淺識凡夫不能遍念。是以如來
偏讃一佛之功徳。令其至心攝念。其至心功
徳即多。此是如來密意方便也。猶如受大戒
於僧衆中。悉是清淨堪爲戒師。無有勝劣。隨
其受者標心一師以爲和上。發其戒縁即勝
餘者。此亦如是。專心一佛功徳即多。由心專
至也。又有釋云。諸佛如來雖復功徳悉皆平
等無有勝劣。然以衆生於其佛所久昔已來
結縁差別。如攝論唯識等咸云。衆生由法爾
力。屬師不同。或多屬一。或一屬多。若屬此
佛此佛能度。不屬餘佛餘佛不度。屬此佛者。
至心稱念功徳即多。即來救拔。其不屬者。念
功不多。亦不來救
問曰。如無量壽經言。小行菩薩及修習少福
徳者。皆當得生極樂世界。阿彌陀經言。不可
以小善根福徳因縁得生彼國。二經相違如
何會釋
釋曰。各有一意。所據不同。不相違也。無量壽
經言少者。言數少也。阿彌陀經言多用也。
彼人唯念阿彌陀佛。更不修餘六波羅蜜諸
道品法。長時長劫難行苦行。唯有念佛功徳。
無餘修道之福。故名少也。此念阿彌陀佛。一
聲已上即是無量無邊殊勝功徳。故名多也。
故無量壽經下卷云。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
共讃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徳不可思議。諸有
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
生。住不退轉。又言。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
踊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爲得大利。即是具
足無上功徳。稱讃淨土經言。得聞如是無量
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徳名號。以此等
經文證知。即是多功徳也。故約數約用。名少
名多。不相違也。如一摩尼珠亦名爲少亦名
爲多。言少者。此珠唯一。其量不大。愚人不別
將爲少。故輕而不取。亦名爲大。此一寶珠價
越三千大千世界。識者所重。故言多也。念佛
亦如是。名多名少。據義不同也
問曰。如上所釋。念阿彌陀佛。以種種義挍量。
顯勝功徳甚多。深生信敬。不敢誹謗。然此所
得功徳甚多。爲由無所得心作無相。念阿彌
陀佛眞實法身。功徳多耶。爲但以有所得心
作有相。念報化等身。功徳亦多耶
釋曰。倶悉多也。法身離相萬徳眞體。能以無
所得心。體眞念佛理。然功徳不可思議。如淺
學之人。未能作其無相之念。但以有所得心。
觀如來清淨色身殊勝相好恒沙萬徳。至誠
稱念亦獲無邊殊勝功徳。如下輩三人。生來
造惡垂終稱念彼佛名號。豈能作彼無相念
耶。信知有相心念亦獲無邊勝福也。又欲斷
二障。必修無相之念。今植彼因亦修有相念
佛。又眞佛權佛理事不同。無相有相修因亦
別。理無違也
問曰。若作諸法實相觀。能滅微細罪障。勝於
念佛滅麁業者。何不命終之際教觀實相。而
乃勸令稱佛名號耶
釋曰。誠如所責。然以四義不可教其作實相
也。一人惡。二法深。三苦逼。四時促。人惡者。
此人生來未曾修善。但令念佛猶恐未閑。況
能解了諸法實相。法深者。二空眞如法性平
等。理致幽遠。卒作難成。不可教也。苦逼者。
平生學人常修此觀。苦惱所逼猶作不成。況
乎此人生來未曾修習。衆苦纒繞始教令修。
理不可也。時促者。平生之日爲其廣説諸法
實相。多歳尋思。猶不能曉。況茲少選。方始
習。求必定不成。徒唐設教。善知時事名大法
師。大聖宜知學必不得。故不教彼令觀實相。
深顯佛智善逗物機。以此四縁不教實相也」
問曰。若人一生已來修行三福及十六觀。或
臨命終時遇善知識。一聲十聲稱佛名號。罪
根消滅。令得往生。此人或時命猶不斷。更經
多日方始壽終。爲復更須念佛方生淨土。爲
不得念佛亦往生耶
釋曰。得往生也。但以其人行業已成罪垢消
滅。縱延多日亦得往生。然有二種。一者修福
之後多日未死。其人更不造重罪。時起諸無
記心。此心不能招善惡報。故乘前念佛即得
往生。二者其人念佛之後。或多時不死。更興
惡念起不善業。此人多恐不生淨土。經言。一
念瞋心障百千法門。又言。瞋恚之害破諸善
法。劫功徳賊無過瞋恚。其人雖有已前觀行
念佛等善。皆爲瞋恚所損。不得往生。況餘罪
業障諸善行。如經説言。終時造業最先受報。
死若心重者先受。輕重若等先者前受。此人
爲後有罪多。恐不得生也
問曰。如觀佛三昧海經説。佛告阿難。若有衆
生。殺父害母。罵辱六親。作是罪者。命終之時
銅狗張口。化十八車状如金車。寶蓋在上。一
切火焔化爲玉女。罪人遙見心生歡喜。我欲
往中。風刀解時寒急失聲。寧得好火在車上
坐。然火自爆。作是念已即便命終。揮攉之間
已坐金車。顧瞻玉女。皆捉鐵斧。斬截其身。又
言。復有衆生。犯四重禁。虚食信施。誹謗邪見
不識因果。斷學般若。毀十方佛。偸僧祇物。婬
劮無道。逼略淨戒諸比丘尼姊妹親戚。不知
慚愧。毀辱所親。造衆惡事。此人罪報臨命終
時。風刀解身。偃坐不定。如被杖楚撻。其心
荒越發癡狂想。見己室宅男女大小。一切皆
是不淨之物。屎尿臭處盈流于外。爾時罪人
即作是語。云何此處無好城廓及好山林使
吾遊戲。乃處如此不淨物間。作是語已。獄卒
羅刹以大鐵叉。&T016254;阿毘地獄及諸刀山。化作
寶樹及清涼池。火焔化作金葉蓮花。諸鐵嘴
蟲化爲鳧雁。地獄痛聲如詠歌音。罪人聞已
如此好處吾當遊中。念已尋時坐火蓮華。寧
知今日蓮華來迎非是此火花也
釋曰。以四義故知非火車。一以行。二以相。三
以語。四以佛。此四義異火花。一以行者。觀
佛三昧經説。罪人造罪。犯四重禁。乃至毀辱
所親。不生悔過。不遇善友教令念佛。故所見
花是地獄相。今此下品等三人。雖復生來造
罪。終時遇善知識至心念佛。以念佛故滅多
劫罪。成勝功徳。感得寶池中花來迎。豈同前
花也。二相者。彼經説。風刀解身。偃臥不定。
如被楚撻。其心荒越發狂癡想。見己室宅男
女大小。一切皆是不淨之物。屎尿臭處盈流
于外。今此念佛身心安穩。惡想都滅。唯見
聖衆。聞有異香。故不類也。三語者。彼經中
説。地獄痛聲如詠歌音。罪人聞已。如此好處
吾當遊中。觀經中讃言。善男子汝稱佛名。故
諸罪消滅。我來迎汝。彼是詠歌之音。此陳滅
罪之語。二音既別。故不同也。四佛者。彼經一
切火焔化爲玉女。罪人遙見心生歡喜。我欲
往中。坐金車已顧瞻玉女。皆捉鐵斧斬截其
身。觀經言。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
大勢至。至行者前。以此四義准知。蓮花來迎
不同觀佛三昧海經説也
問曰。九品生人行有優劣。聖迎多少花開早
晩。珍臺寶華悉有差降。何因上品下生與下
品下生。一種金花遂無優劣也
釋曰。此有三義。一釋云。此非往人花也。此或
佛來迎佛所乘花也。其人障重不感見
佛。但見佛座猶不分明。猶如日輪曚曨似
也。二釋。此人障重不感佛迎。但得金蓮引生
淨土。故觀經説住其人前。若是坐花。經何不
説坐寶花也。三釋。此是坐花。雖同是金華。大
小勝劣。莊嚴麁妙自分二品蓮異。何妨亦有
差殊也
問曰。下品中生六劫花開。下品下生十二劫
華開。爲取此方日月歳數積以成劫。爲取淨
土日月歳數以成劫耶
釋曰。淨土諸師亦有釋言。取此方日月歳數。
積成於劫。何以得知。釋迦如來此方成道。説
經爲此娑婆有情。於彼華開之時。令此衆生
得解。故知只用此劫。明彼華開也。今釋。不
然。用彼方日月歳數。以成於劫。顯彼華開時
節分齊。何以得知。此有三義。一例。二教。三
理而得知也。例者。如四天王天等六欲諸天
壽命長短。皆約彼天日月而説。只如四天王
天壽命五百歳。彼天日夜。取此人中五十年。
爲四天王天一日一夜。如是日夜三十日爲
一月。十二月爲一年。如是彼天壽命五百歳。
若取閻浮提日月計。當一萬八千年爲一月。
二億一萬六千年爲一年。如是彼天壽命五
百歳。算閻浮提年。其數極多也。已上五天命
漸漸増。日漸漸長年皆増下天一倍。故知彼
天取其年命。還用彼天日夜。以日計月。以月
計年。以年計命。故知淨土以日計月。以月計
年。以年計劫。不用此方日月劫也。二教者。如
上品中生言。此紫金臺如大寶花。經宿即開。
故知花開經宿者。用彼方晝夜。夜即華合。晝
即華開。斯即半劫爲晝。爲華開之時。半劫爲
夜。爲花合之分。顯彼上品中生之人華開時
分。取彼經宿大寶花開之時也。上品中生一
宿華開既然。上品下生一日一夜蓮華乃開。
故知還用彼方日夜也。不然者。寧容淨土大
寶華開取此之晝日而華開也。若彼大寶華
開自取彼方日夜。上品中生華開同彼時節。
上品下生一日一夜華開。翻乃同於此方日
月。上品中生華開。乃晩上品下生之者。分華
遲速義乃乖違。理必不然。故知取彼日月也。
日月既爾。劫亦可知。三由理者。若日月華開
乃用彼方日月。若經劫華開乃用此方劫數
者。即中品中生七日華開。若望此方計當七
劫。下品中生六劫方開。若望彼方計當六日。
寧容中品華開之日遲於下品六劫華開耶。
又下品上生經七七日。蓮華方開亦遲下品
生四十二劫也。以此道理進退推徴。故
知彼劫不用此方劫也
問曰。彼既經劫蓮花方開。爲由有罪障。故華
開遲晩。爲由勝功徳。故多劫在彼花中耶
釋曰。准依下品下生。經十二大劫蓮華方開。
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爲其廣説諸法
實相除滅罪法。以此准知。彼亦有罪障。由斯
罪障故經劫華開。不然者。何因九品行業不
同。華開早晩各有差降也
問曰。若彼有罪障華開遲晩者。何由此業障
不感苦報耶
釋曰。雖有罪種。以其前生發菩提心。至心稱
念阿彌陀佛諸罪消滅。縱有微細業種。不能
爲異熟因牽生苦果。唯以其業種極羸劣。故
知念佛功徳損其勢用。又以念佛功徳之力。
感得淨土殊勝之身。於彼身上。苦果無由而
得現起。又以佛本願力不得現行。但有餘障
障其蓮華。不得速啓。故無量壽經云。由疑彼
佛不思議智。生彼胎宮。無有衆苦。但五百歳
中胎宮掩閉。此亦如是。障花開也。雖障花開
花中無苦。而此罪種但有障華開力。無招苦
報之功。猶如殺生之業等流果中。能障人天
長命之報也
問曰。觀經言。下品下生十聲念佛。於念念中
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罪既滅除。何故華開
已後觀世音菩薩爲説實相除滅罪法耶。若
有罪可除者。何因不障生淨土。而得往生耶」
釋曰。此有微細障未盡。故經説除也。然罪障
微劣念佛善強。乘佛威神不妨得生淨土。以
彼罪人造衆重罪。業勢力能感惡道。受苦無
窮。然由念佛功徳善根。消彼重殃感果勢力。
不能牽引惡趣受生。然念佛行麁細障猶在。
故華開已後遇彼二尊爲説甚深諸法實相。
其人方能觀法身佛。境智微細始能除彼微
細業障罪種功能。故言爲説諸法實相除滅
罪也
問曰。何故無量壽經上卷四十八弘誓願。云
乃至十念皆得往生唯除五逆。壽經下卷即
言乃至一念皆得往生。何因同是一教。前後
兩文言一言十。遂有差別
釋曰。此無別也。文雖有異而義本同。願中乃
至十念。此即以少至多。下言乃至一念。斯即
以多至少。參差互擧。本無妨難。法藏比丘以
少至多。而發願言。臨終之者。忽遇勝縁方勸
稱佛往生淨土。或得稱佛一聲。已從後世。或
得稱佛兩口即就命終。或更得稱三四五六
乃至七八及與九十。隨少隨多皆生淨土。然
此人生來不造五逆誹謗正法。隨念多少悉
得往生。如造五逆。誹謗正法。忽遇勝縁教令
念佛。要滿十口始得往生。一聲九聲遂便不
往。故言乃至十念。除逆謗人。此乃約數言
除。非是畢竟除也。久學讀已解此願言。初學
乍披多迷斯旨。乃爲異釋。莫會宗途。大聖釋
迦預知後代惑斯聖典浪起推求。故言乃至
一念。而願斯教若能多念有重罪者皆生。乃
至一念亦生。即除於逆謗。上下互説顯教分
明。欲令未來於教開悟也
問曰。未知念佛滅八十億劫重罪。得生西方。
爲滅種子。爲滅上心。若滅種子。種子滅除要
須聖道。見人法空方能滅種。念佛功徳雖復
無邊。此是聞思等善心。如何同於聖道。能滅
種子罪業。若滅上心。罪福兩業不得倶起。起
罪業時不得念佛。正念佛時不得造罪。善惡
不並。無二上心。如何念佛能滅上心罪也
釋曰。非滅種子。非滅上心。上心之罪刹那自
滅。不須念佛方始滅除。又善惡不倶。念佛之
時罪已先滅。或時未起。正造罪時念佛已
滅。念佛不可滅其上心罪也。唯滅種子念念
相續能感三途惡報功能。若不念佛。此罪種
有勢力。能感當果惡趣之報。由念佛力。
令其種子感果功能勢力衰微不能招報。故
名罪滅。雖有種子在本識中相續而起。無感
報勢力。猶如羸痩病人。雖身復有在於床上。
無有起動執作功能。罪亦如是。無有勢力能
感當來惡趣之報。故名滅也。此滅種子勢力。
非滅種子之體。故六種轉依中。名損力益能

問曰。此念佛力能滅種子感果功能。未知此
種子力能已滅。後遇惡縁能令此種子。更有
勢力能感惡趣報不
釋曰。有亦不廢。如諸菩薩修諸善法。厭伏對
治煩惱種子。勢力衰微不能現起。後還有力
能起現行。現行煩惱熏習力故。令煩惱種子
轉有勢力。亦如二無心定厭於六識令不現
行。出其定已心還能起。惡業亦爾。由念佛等
力。令無感報種子功能。後退不修善。更造惡
業。亦令舊業更生感果功能相續。若復從此
長遇勝縁。惡法漸微。善法漸盛。能入聖道遂
體永滅
問曰。惡業種子既由念佛。滅除種上感惡趣
功能。令不能招三惡趣果。未知念佛等善。能
招善趣淨土功能。由造重罪。亦令念佛善業
種子感淨土果。其功能滅不
釋曰。以善翻惡義亦應有。如一念瞋心能障
百千法門。如遺教經言。瞋恚之害即破諸善
法。又言。劫功徳賊無過瞋恚。故知惡亦能滅
善。非滅善滅善種感果功能。故知又善惡
相違更互相滅。如一生修善能感善趣。垂終
失念起諸惡業。遂滅生來一切善品。垂此後
惡即落三塗。如有生來具諸不善五逆十惡。
無罪不造。臨終念佛具足十聲。滅衆重罪得
生淨土。以此准知。觀諸行者至命終日。當須
用心勿起惡念喪諸善品。專心念佛往生淨
土。經有誠教。可不信哉
問曰。今學淨土業者。既行念佛三昧。未知此
法定有何教。今諸方道俗多生疑惑。將無聖
教僞行佛法。誘引凡愚大増誹謗。請陳至教
以除疑網
釋曰。諸大乘經説此三昧其文極衆。如華嚴
經數處皆説念佛三昧。其文極廣。故涅槃
經・觀佛三昧海・賢護・般舟三昧・觀經・鼓音
聲王・大集月藏分・地藏十輪經・占察經・文殊
般若・花首經・大智度論等説。如花首經名一
相三昧。文殊般若名一行三昧。觀佛三昧海
經名觀佛三昧。賢護經名思惟諸佛現前三
昧。花首經言。如是菩薩於如來相及法界相。
常如是觀。如是行。不離是縁。是時佛像即現
在前。而爲説法。文殊般若言。隨佛方所。端身
正向不取相貎。係心一佛專稱名字。念念無
休息。即是念中能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
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徳無量無邊。即與無量
諸佛功徳無二。是名一行三昧。涅槃經言。若
人但能至心常修念佛三昧者。十方諸佛恒
見此人。如現目前。觀佛三昧海經及賢護經
最廣明是念佛三昧。不可具説。勸諸行者。披
尋聖教自當得知也
問曰。念佛三昧修學之者。爲是菩薩行中修
道次第。爲非次第而修學耶
釋曰。此正是菩薩修道次第。何以知然。如華
嚴經四十五説。時文殊師利如象王迴。觀善
財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善知識。如是等
種種讃歎。略爲説法。即令往覓功徳雲比丘
請學菩薩行。其功徳雲比丘。即教善財念佛
三昧。故知第一善知識是文殊師利。觀發菩
提之心。第二善知識功徳雲比丘。即教念佛
三昧。如是展轉經百一十城。求善知識。一一
善知識皆教一法門。乘一法門。後得一法門。
悉是菩薩修學次第。故知發菩提心爲萬行
之首。此學念佛三昧爲萬行之次。以此准知。
念佛三昧正是初發心菩薩修學次第也
問曰。此念佛三昧未知。聖凡持戒破戒等爲
何人得也
釋曰。此三昧者。通聖及凡持戒破戒。皆可學
也。如華嚴經言。功徳雲比丘此即是聖人大
菩薩。得念佛三昧也。如賢護經言。若有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清淨持戒具足諸行。
以此准知。持戒之人正是合修念佛三昧。斯
戒根清淨三昧現在。破戒之人難成三昧。
准觀佛三昧海經言。此觀佛三昧是一切衆
生犯罪者藥。破戒者護。若破戒之人不得此
三昧者。何名護也。又下經言。如來今者。爲未
來世五苦衆生犯戒比丘不善惡人五逆誹
謗。爲如是等説除罪法。阿難白佛言。佛滅
度後此等愚人。無怙無歸依處。佛告阿難。佛
滅度後濁惡世中諸衆生等。欲除罪咎。乃至
當懃修習觀佛三昧。故知破戒五逆等惡人。
悉可學得是三昧也
問曰。念佛三昧所見之佛。三身之中爲見何
身也
釋曰通論念佛。三身倶念。得無相念佛三昧。
念法身佛。得有相念佛三昧。念報化身佛。然
准依華嚴經・賢護・般舟・觀佛三昧海・觀經・
鼓音聲王・文殊般若等。多明觀佛色身。名念
佛三昧。又准賢護經第一卷。念阿彌陀佛。既
得見已。阿彌陀佛爲其廣説諸法實相。謂一
切法本來不壞。亦無壞者。以不壞色乃至不
壞識等。如是乃至不念彼如來。亦不得彼如
來。彼作如是念如來已。如是次第得空三昧。
善男子。是名正念諸佛現前三昧也。以此准
知。前見阿彌陀佛色身。即是觀報化色身念
佛三昧也。後得空三昧。即是觀法身念佛三
昧也。又即以此義。諸修觀者。從麁至細。先作
色身觀。後作法身觀。修學次第也
問曰。何因得念佛三昧者。所得境界各各不
同。或見淨土不得見佛。或得見佛不見淨土。
或見淨土得見佛。或見佛及土。并見種種衆
生業相一生已來所造善惡。於念佛三昧中
悉皆得見。此所見相爲眞爲僞。復如何見。請
陳其教
釋曰。一切行道之人無簡道俗。所修業行若
不依聖教而修學者並非佛弟子。是魔眷屬。
何但誑惑百姓。亦是王法罪人。現在生中。即
是爲求名利。僞行佛法。誑誘愚夫。於當來生。
墮於十方無間地獄。自損損他。毀滅佛法。如
有聖教。依之修學。此即自利利人。功徳殊勝。
此生他生永得解脱也。謹按華嚴經第六十
卷。或看第四十五。善財童子於文殊師利所。
發菩提心。文殊師利告善財言。善男子。於此
南方有一國土。名曰可樂。其國有山。名曰和
合。於彼山中有一比丘。名功徳雲。汝詣彼問。
云何菩薩行等。善財童子向可樂國。登和合
山。見功徳雲比丘。問菩薩行。功徳雲比丘爲
説念佛三昧法門。略説二十五種言。得淨心
念佛三昧門。得嚴淨刹念佛三昧門。起一
切佛刹。無能壞者。得淨業念佛三昧門。見一
切諸業。如鏡中像。得圓滿普照念佛三昧門。
悉能覩見一切諸佛及其眷屬嚴淨佛刹。今
日衆生雖言得念佛三昧。以根行淺。未能具
足得一切念佛三昧。有得一者。有得二三者。
故所見境界寛狹不同。有見種種業相者。此
即是其念佛三昧也。既有聖教。即行無虚僞。
若有毀呰。便是謗法人。請尋聖教。以除疑惑

問曰。念佛三昧所得境界。或見諸佛菩薩無
邊聖衆。或見諸佛淨土種種莊嚴。既有聖教
分明。不敢更生疑惑。然今時道俗。或男或女。
生年已來未曾聽習。於諸聖教一句不知。復
未長時修行佛法。或童男或童女。百事無知。
暫入道場至心稱佛。即言得見諸佛聖衆。事
同劇戲。法不應然。寧容念佛三昧。高僧碩學
精勤修習猶恐不成。斯輩幼童無知俗士。並
能獲證三昧定耶。將非此法是虚假矣
釋曰。今時道俗咸生此疑。准教驗時。得何所
怪。且如世尊在日及佛滅度後優婆毱多所
度弟子。獲得道果。無量億千。或一坐聞經得
法眼淨。或因剃髮聖道現前。或得掃忘帚獲
阿羅漢果。或七歳沙彌是倶解脱。或以毱打
頭證四向果。或避走令聽得須陀洹。事同劇
戲。已超三界。斷彼難斷見修二惑。證彼難證
四沙門果。豈可不信斯教法哉。皆由宿種解
脱分善。過去已曾修習此道。今生暫爾聞法
思惟。隨遇少縁即能得道。按此賢護經言。後
五百歳後一百年中。此三昧典以佛神力廣
行流布。皆令讀誦如説修行。修行即是得王
三昧也。且入佛法種種根機。如思惟教義假
興問答。解漸頓之玄宗演半滿之眞教。即須
聰明智慧詞辯縱横。非斯上人。難弘妙旨。如
也一心不亂。眞心直行無多思慮。一心念佛
即見世尊。不惜身命。俗間士女或是幼童。聞
善知識教令念佛。即便信受。如教專念。不多
思惟。心易得定。如多想慮三昧難成。故入道
場。名僧大徳廣閑經論。三昧不成。少解經文。
速得斯定。自古今大徳習禪之侶。欲學定者。
皆令莫聽。良爲思義之徒心多散亂矣。此何
怪也。斯何惑哉。然其所見有眞有僞。應善思
惟勘符佛教
問曰。華嚴經言。淨業念佛三昧門。見一切衆
生業如鏡中像。未知所見業相。或其人久死
諸趣受生。三昧境中仍現斯相。爲實爲假。
事眞難解。爲是本質來現*境中。爲是自心假
變現乎。業者是思。如何得見。其義幽隱。請陳
厥旨
釋曰。三昧境相實難可解。非但此義。諸法亦
然。且宿住隨念通縁過去境。如是五蘊當心
現前。如是之相爲是何相。故知過去五蘊是
本性相。隨念通力縁彼過去。自心變現相分
五蘊。忽似彼相而現於前。名所縁縁。此法亦
爾。或死生通力縁未來境死此生彼。彼諸五
蘊相自心相分。託彼衆生造業起報相續次
第。而現在前一無差錯。此等衆生所造諸業。
爲彼本性相。爲増上縁。爲所縁縁。令死生智
通見如是相。此亦如是。隨自他思業曾所發
身語所造善惡串習功能。於三昧中現衆影
像。託彼業種。現罪福相。或是如來大悲之力。
於三昧中爲現此相。令其修斷。深須仰信。不
可致疑。三昧境界諸佛境界業力境界。皆不
可思議。非諸凡愚所測量也
問曰。有得念佛三昧見彼西方淨土勝相。雖
未身死。已見其身在於淨土。或見往生蓮華
相迎。未審。此境爲實爲虚
釋曰。此非虚也。且如第十二普觀之中。當起
自心生於西方。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
合想開想。如是等豈是謬耶。此三昧中見身
往生。亦復如是。又須達長者。傾布黄金。買
祇陀園。奉爲如來。起立精舍。共舍利弗。各執
繩頭安置伽藍。建興堂宇。於虚空中。六欲天
宮一時相現。時舍利弗。指示須達。須達不解。
問舍利弗。聖者答言。此是長者施園功徳所
感天宮。當生其處。先現其相。遣長者知。須達
白言。我唯一身死受一報。六天並至。遣生何
所。舍利弗言。下三天中。福徳劣弱。上二天
處。放逸極多。唯兜率天。雖多勝樂。心生知
足。補處生中。長者可願生彼天處。須達是時。
即依其願。五天宮相。一時並滅。唯兜率宮。湛
然而住。故隨所造善惡業縁。當生先熟。臨命
終時。多此相現。信知。行因剋果。果相現前。
淨土華臺。隨品先現。斯類必爾。何須疑哉。
因果相符。深須仰信之
問曰。得此念佛三昧者。以何得知得此三昧。
頗有聖教能證知
釋曰。觀經有文也。經言。但當憶想令心眼見。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
名念佛三昧。此爲證也。行者平生。雖種種修
道。今入道場。學此三昧。逐得見佛。若不得
三昧。寧容見耶。今既得見。即知。得是三昧。
故經説言。以見佛故名念佛三昧也。如人患
目不見衆色。大醫師善能療眼。乃以金錍抉
其眼瞙。示以手指。彼言不見。故知療眼其瞙
未除。後更爲抉。復示其指。彼言是指針。師即
知其眼得愈。若無眼者。將何見指。以此見指。
驗彼盲眼。得除翳目。眼根清淨。此亦如是若
不得其念佛三昧。如何得見諸佛淨土。及佛
淨色身種種衆相也。以此准知。是得念佛三
昧也。其人常修此行。三昧不失。常見諸佛種
種聖衆。如久不習。馳散五塵。失此三昧。即不
見諸佛菩薩聖衆。以此准知。前所得者是三
昧也。多是聞思相應。三昧名非必修慧也
問曰。修念佛三昧。有何利益獲何勝果。請出
聖教勵諸學徒。擧益勸修令成勝業
釋曰。斯益也無量無邊。備在花嚴賢護經等。
廣陳其益。豈茲能述。然略擧三五以相顯示。
一見聖衆。二聞正法。三滅重罪。四生淨土。五
諸定根本。六當成佛。一見聖衆者。如賢護經
第一卷説。善男子善女人。端坐係念。專心想
彼阿彌陀佛。如是相好。如是威儀。如是大衆。
如是説法。如聞係念。一心相續。次第不亂。或
經一日一夜如是。或至七日七夜。必覩阿彌
陀如來。若晝時不見。或睡夢中必當見也。二
聞正法者。以見阿彌陀佛。世尊爲説甚深妙
法。謂一切法。本來不壞。亦無壞者。如不壞
色。乃至不壞識等諸陰。聞如是等大乘言教。
三滅重罪者。觀佛三昧海經言。此三昧。是一
切衆生犯戒者藥。破戒者護。失道者導。盲瞑
者眼。愚癡者慧。黒闇者燈。煩惱賊中。是勇猛
將。又下經言。如來今者。爲未來世五苦衆
生。犯戒比丘。不善惡人。五逆誹謗。行十六種
惡律儀者。爲如是等。説除罪法。四生淨土者。
華嚴經言。念佛三昧必見佛。命終之後生佛
前。見彼臨終勸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又觀
經言。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
大士。觀音勢至而爲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
家。五諸定根本者。觀佛三昧海經説。諸大三
昧始出生處。六當成佛者。賢護經説。彼於當
來必得成佛。號曰善覺如來。又賢護菩薩。以
一百二十問問世尊。菩薩具足成就何等三
昧。而能得彼大功徳聚。如是一百二十問。乃
至問。云何當得一刹那時間行即能遍至一
切諸佛前。即復云何當得住此佛刹遍見一
切十方諸佛。聽聞正法供養衆僧。非但未得
出世六通。而實未得世間五通。而亦未捨此
世界身。亦無生彼諸佛國土。唯住此土。見餘
世界諸佛世尊。悉聞諸佛所宣正法。一切聽
受。如説修行。譬如今時聖者阿難。於世尊前
親聞法已。皆悉受持。佛告賢護。有三昧名曰
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若有菩薩。具足修習如
是三昧。當得成就如上所問諸功徳等。賢護
當知。更有無量無邊勝上功徳。説不可盡。故
知。此三昧所獲勝利。卒陳難盡
問曰。若如此説。得此三昧獲益無窮。今時學
者所得三昧。豈得如前諸功徳不
釋曰。三昧雖同。淺深斯異。深即上窮聖果獲
益。如賢護經文一百二十之問。悉皆得斯勝
利。故經言。又菩薩修習如是三昧。當得成就
如今所問。今諸學者。未得具足修習如是三
昧。亦得隨分獲諸勝徳。譬如諸龍皆能興雲
致雨。大龍降雨霑滿大千。小龍興雲不周數
里。咸滋草木並潤根莖。廣狹有殊。皆名降澤。
三昧亦爾。勝劣差別。並能見佛。倶生佛家

問曰。於此念佛三昧。雖未能習學。見他作者。
生信隨喜。得何功徳。不信毀謗。獲何罪報。請
陳損益。曉諸未聞
釋曰。今當爲子廣引聖教。備陳信謗所得損
益。如賢護經第五卷隨喜功徳品説。隨喜三
昧人。譬如有人定壽百歳。身輕勇猛。行駿
若風飛。是人生便即能行一世界。周旋十方。
窮極地際。至滿百年。常行不絶。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起信敬心。於彼風行壯人所經世界。
盛滿珍寶。持用奉獻十方諸佛。其所獲福。雖
曰極多。然尚不如修此三昧功徳少分。何以
故。賢護由彼菩薩摩訶薩修此三昧。具足如
上四大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爲
求多聞成正覺故。賢護以是因縁。持此施福。
望前隨喜所獲功徳。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
一。百千萬分不及一。億百千分不及一。乃至
算數譬喩。所不能及。其生信隨喜福既無邊。
不信起謗罪亦無量也。如大品經法華經及
佛藏經等。廣説謗法之罪也
問曰。未知修此三昧之者。皆須嚴飾道場。安
置尊像。澡浴清淨。著新淨衣。日唯一食。不顧
形命。專心念佛。此義可然。何因處在闇中。閉
諸光隙。勵聲大念。斯何教哉。此見諸徒。咸
生疑怪。請陳斯術。有何教哉
釋曰。稽其聖典。亦無至教。但修行之人。將斯
闇室。絶諸視聽。心捨諸縁。初學之儔。約斯注
想。易得三昧。不爾難成。凡是世間。欲思難
事。未得解了。亂想難成。或掩室獨居。或閉目
絶視。因茲恬靜。思事得成此亦如斯。亂心難
住。念佛三昧。無由現前。故爲其闇室。行斯三
昧。不學之輩。於此生疑。曾修習者。深將爲
要。如處堂内。正念佛時。有少隙光。照斯闇
室。心便縁此。浪起思惟。如絶斯明。一心不
亂。此乃學者所知。非是浪爲斯法。又如調鷹
之法。縫目飼氈。令其無所瞻視。損於肥健之
力。方始絶彼飛遊往來調伏。將以遊獵。縱任
隨人。三昧亦爾。初學之輩。馳心五欲攀縁六
塵。若不約斯闇室。無由得成三昧。後學成就。
隨處遊行。不簡明闇。常能見佛。詎勞闇室而
行念佛也。故觀經言。是人苦逼。不遑念佛。善
友教令。可稱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絶。
豈非苦惱所逼念想難成。令聲不絶至心便
得。今此出聲學念佛定。亦復如是。令聲不絶。
遂得三昧。見佛聖衆。皎然常在目前。故大集
日藏分經言。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大念
者大聲稱佛也。小念者小聲稱佛也。斯即聖
教。有何惑哉。現見即今諸修學者。唯須勵聲
念佛。三昧易成。小聲稱佛。遂多馳散。此乃學
者所知。非外人之曉矣。子若不信。請試學爲。
無得不修但生疑惑矣
問曰。經言。五體投地。求哀懺悔。未知懺悔之
徒。或多自撲。未知有何聖教。若以五體投地
即爲自撲者。將恐此釋埋未可然。此五體言。
何妨只是五輪著地。頭面禮佛也
釋曰。如觀佛三昧海經第三説。佛於座起。令
諸四衆觀佛色身。釋子衆中。五百釋子。見佛
色身。猶如灰人。比丘衆中一千人。見佛色身。
如赤土人。優婆塞衆中有十六人。見佛色身。
如黒象脚。優婆夷衆中二十四人。見佛色
身。猶如聚墨。比丘尼衆中。有比丘尼。見佛
色身。如白銀色。優婆夷衆中。有優婆夷。見
佛色身。如藍染青色。如是四衆。觀佛色身。所
見不同。不得見佛眞金色身。發露悔過。懺悔
諸罪。五體投地。如大山崩。自拔頭髮。擧身投
地。婉轉自撲。鼻中血出。懺罪消滅。心眼得
開。見佛色身。端嚴微妙。如須彌山光顯大海。
此豈不是懺悔經文自撲之法。無教輒爲。誠
如所責。經言正作。其何怪哉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
建長二年
季夏日 願主比丘往成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