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戒。堅執見下例前貪五欲故破於理戒。當
知下結中。云尚不得人天涅槃者。人天中樂
亦名涅槃。何不引無行等者。經中總有七十
餘行偈。汝何不引終不破於戒等文。獨引
貪欲是道文耶。況復經説欲是道者。秖云
道性不出於欲。亦云欲性不離於道。約理
云即約事須離。而汝錯計謂欲是道。若爾。
秖有道即是婬。何曾婬即是道。經又云。見
有無法異。是不離有無。若知有無等超勝
成佛道。汝唯見有尚不見無。況有無等經
又云。道及婬怒癡是一法平等。意亦如前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四之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四之二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復次下持犯不定。即是和合前之二門。前
之二門持則具持十戒。犯則具犯十戒。故云
一向。今合判者。十中前四屬戒後六屬乘。
乘戒交互四句分別。若二倶句屬前二門。二
交絡句屬此中意。故云不定。故此四句文四
義二意在倶持。以非顯是是故重辨。言義
二者所謂乘戒。若通論下欲明四句。先判
通別。若云十法通名爲戒如前所説。謂道
定等亦名戒故。亦可十法通名爲乘皆能動
出。謂前四戒出三途故。欲分四句應從
別義。故前四爲戒後六爲乘。各分三品以
對緩急。又亦可戒福相對以爲四句。無戒
有福如王家象。有戒無福如比丘乞食
不得。戒福具足如受供比丘。無福無戒如
餓狗餓鬼。復應福慧有無互爲四句。是句
應具福慧二嚴乘戒兼急。事理無瑕者。事
即前四理即後六。圓人一生有超登十地之
義。故云一生可獲。南岳云。一生望入銅輪
但淨六根。又云。能修四安樂行一生得入
六根。極大遲者不出三生。若爲名聞利養
則累劫不得。華嚴利鈍根者。秖是別圓人
耳。其中品數約前銓量中説可見。次句者
等不倶急。如大經文乍惡道身而得聞法。
終不人天身而不聞法。聞法則生死有期。
人天或退入三惡。文從極重者説故云皆
爲所噉。五篇並破身口咸虧。宿種仍存能專
理戒。以根利故或當得道是故彊於乘緩
戒急。第三句中云振丹者。約佛在世。若教
流此土則知而不見。振丹兩字並恐書誤。
下第十所引即云震旦。琳法師釋云。東方屬
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新婆沙云脂那。
西域記云至那。此聲並與震旦眞丹相近
故。故知並屬梵音。三億等者。大論十一云。
舍衞有九億家。三億眼見佛。三億耳聞而不
見。三億不聞不見。佛在舍衞二十五年而
是等不聞不見。況著樂諸天耶。及生難處
者。北洲及三惡加長壽天并四智辯聰佛
前佛後諸根不具。是爲八難。譬如下擧譬以
釋伏疑。疑云。既不値佛何須此戒。故譬釋
云冀逢恩赦。恩赦者値佛聞法。昔不修乘
無聞法縁。在三界中猶如繋獄。戒善如財
物。業道如大力。得人天身如命未盡。或
遇佛法如逢恩赦。恐在人天猶不受化。
故復斥云。若不修乘永不値佛。人天福盡
還墮三途。故知修乘必不可闕。行者下。檢
驗中云此是權來引實者。既戒緩乘急墮在
三途。必爲法身菩薩同類引之。乃至亦爲
乘戒倶緩者下種誘之。若細下教判因果。
四教辨因者昔修四教觀智不同以爲乘
種。今歴五味得道不同以明其果○四明
懺淨中。初且徴問。既犯事理懺法如何。若犯
下答。先答懺輕。律文自從第二篇下皆有
悔法。懺成戒淨止觀方明。豈有而令輕戒
尚理。若犯事中重罪去。謂愛成犯重。不但
改觀能滅深愆。須依三昧託事附理及觀
相治。方可清淨。此下明逆順十心。即是懺
之方法。故云更明。次理觀下明因見解僻。
未至身口不造輕重罪。亦不須用四種三
昧。但轉觀令正見心自亡。僻未彰於外人
故但低頭自責見若重者還於觀心修懺者。
既云犯重不獨觀心。言觀心者。行於事
懺必藉觀心。若無觀心重罪不滅。以觀爲
主故云於觀心中。引普賢觀妙勝定者。必
事理合行方辦前事。方等云等者。若違三
歸而歸邪師邪法邪衆破於五戒乃至二百
五十戒中重罪。即成佛法死人。因懺戒復
故云還生。南山亦立無生懺法總列三種。
一者諸法性空無我。此理照心名爲小乘。二
者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見。此理照用屬小
菩薩。三者諸法外塵本來無實。此理深妙唯
意縁知。是大菩薩佛果證行。南山此文雖即
有據。然第一判屬小乘。小乘且無懺重之
理。況復此位已隔初心。第二第三復屬菩薩
及以佛果。凡夫欲依措心無地。今之所立
直明凡下。欲用大乘悔重罪者。當依方
等普賢觀等。是故南山判位太高初心無分。
高位無罪何須列之。若人下明久近者不
出過現。若運十心窮於無始無明顛倒。何
罪不消。又世有愚者。謂心無生諸法亦無
復造新罪。夫造罪者必依三毒。眞無生人
福尚不作豈況罪耶。以罪與福倶順生死
故也。言懺悔者。如大經十七耆婆語闍王
言。修一善心能破百萬種惡。如少金剛能
壞須彌。亦如小火能燒一切。如少毒藥能
害衆生。小善亦爾能壞大惡。雖名小善其
實是大。爲是義故應須懺悔。懺悔秖是三
業善耳。此中文立二十義分三二。意有遠
近。言三二者。一逆順二愛見三事理。逆順
是功能。愛見是犯因。事理是所顯。言遠近
者近在復淨遠期正行。於中先列順流十
心從細至麁。初由一念無始無明。乃至成
就一闡提罪。次逆流十心則從麁至細。故先
翻破一闡提罪乃至方達無明性空。先順流
中見愛同是從細至麁順於生死。是故順流
同立一門。至逆流中方分愛見。初順流中
言魯扈等者。無慚不順之貌。次是爲下總
結及明來意。次逆流二。先愛次見。初愛者。
初正信因果中。孱者現也。咄哉無鉤者咄嗟
驚愕。知我宿爲無慚之人。而今自愧。昔無
信鉤致造重罪。如狂象無鉤不可控制。
今以慚愧鉤鉤無慚心象。是故大經有二白
法能救衆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
者發露向人。又慚者内自愧恥。愧者不令
他作。慚人愧天等諸解不同。若無慚愧名
爲畜生。千載者乃是隨俗之言。一失人身
萬劫不復。綿邈者遠貌也。三界長途應以
萬行而爲資糧。生死曠海應以智慧而爲
船筏。是故應當怖畏無常預*辦資糧預修
船筏。一旦瞑目當復仗誰。故云安寄。此無
常法賢聖棄者非恃怙故。無母可恃無父
可怙。不能生長出世善身。名無恃怙。年
事稍去等者寄年事者而爲語端。言風
者。人命欲盡必爲業力散風所解。如解韛
嚢使息風不續。如解溝涜使血脈不流。
如解機關使筋節不應。如解火炬使暖
氣滅盡。如解坏器使骨肉分離。四大既分
應遭塗炭。如何端拱不修善本耶。如野干
者。大論十三云。譬如野干在林樹間。依諸
師子及虎豹等。求其餘肉以自存活。時間空
闕夜半逾城。深入人舍求肉不得。避走睡
息不覺竟夜惶怖無計。始欲起行慮不自
免。住懼死痛便詐死在地。衆人來見。有一
人言須野干耳。即便截去。野干自念。截耳
雖痛但令身在。次一人來言須其尾。復自
念言截尾小事。次一人言須野干牙。野干自
念。取者轉多。儻取我頭則無活路。即從地
起奮力絶勇。間關歴渉徑得自濟。行者之心
求脱苦難亦復如是。生不修如失耳。老
不修如失尾。病不修如失牙。豈更至死
則如失頭。以老病時猶自寛者。可有差期。
死事不奢自知無冀。如阿輸柯王等者。大論
二十云。阿育王宮常供六萬羅漢。王阿輸柯
是育王弟。毎見衆僧受王供養。便云何
而常受供。王言。雖受常觀無常何暇貪染。
弟常不信。王欲調之密遣人教擅登王位。
王便侯得而問之言。國二主耶。即欲誅罰。
且令七日受閻浮提主。過是當殺。七日之
内恣意五欲。一日過已。即令旃陀羅振鈴
告云。一日已過餘六日在當死。如是滿
七日已振鈴云。七日已過今日當死。王便
問言。閻浮提主受樂暢不。答言。我都不見
不聞不覺。何以故。旃陀羅日日振鈴高聲
唱言。七日之中已爾許日過。爾許日在當死。
我聞是聲雖作閻浮提主得妙五欲。以憂
深故不聞不見。是故當知多樂力弱。若人
遍身受樂一處針刺。衆樂都息但覺刺痛。
王言。比丘亦爾。但觀無常苦空無我。何暇
貪著念受供養。翻破不畏惡道心者。念彼
惡道如聞鈴聲不久斷頭。法句經云。昔有
天帝自知命終生於驢中。愁憂不已云。救
苦厄者唯佛世尊。便至佛所稽首伏地歸
依於佛。未起之間其命便終生於驢胎。鞚斷
破他陶家坏器。器主打之遂傷其胎還入
天帝身中。佛言。殞命之際歸依三寶罪對已
畢。天帝聞之得初果。故暫歸依即能翻破
惡道心也。發露者大經十七云 智者有二。
一者性不作惡。二者發露向人。愚者亦二。
一者作罪。二者覆藏。玉之外病爲瑕。玉之
内病爲疵。故可以譬隱顯二過。若覆瑕疵
名無慚愧。賊毒惡草等者。若發露者。如檢
偸賊不令密住。如剪毒樹留則長惡。如
拔惡草留則滋蔓。根露等者。夫罪由心覆。
若翻前覆心如伐樹得根竭流得源。則條
枯流竭若覆等者。罪是惡因覆則不滅。人
覆罪故成不良人。良者善也。迦葉等者。佛
隨機宜貴在罪滅。若私若衆靡有常科。大
經十七云。覆藏者漏。不覆藏者名爲無漏。
若作罪不覆罪則微薄。其餘行法等者。除
方等頭陀。其餘諸經如般舟占察金光明等
及以僧常六時行儀。不云向人即是其類。
如陰隱有癰等者。作罪未露如隱陰癰。儻
至來報如則死也若決果等者。一懺已後
生決定想得無罪處名之爲果。果敢也。
故須斷奠無使復續。如初犯等者。原赦也。
初已蒙赦再犯難容。故知重犯罪則難滅。
是故應須斷相續心。故以吐喩懺已再犯
猶如更噉。如論云。已捨五欲樂棄之而
不顧。如何更欲得如愚樂食吐。發菩提心
者。若直爾滅罪何必發心。如小乘中僧別兩
懺。即翻無始罪境不遍。如滅罪過小教權
文。皆由不發菩提心故。又小乘懺但名抵
責。不爲護他故無償理。爲翻此等發菩
提心。餘如文説。修功補過者。無始作罪必
遍三業。遍故復續續故復重。故今修功補
於昔過。須三業倶運。念念相續策勵不休。
非移等者。昔罪深廣如海三業倶運如山。非
運三業之山豈填三過之海。勝鬘云等者。
使現法不滅。名守護正法。集法藥無厭
名攝受正法。親狎惡友等者。以惡知識能
損壞人菩提善根。大經二十云。如惡象等
唯能壞於不淨臭身。惡知識者。能壞淨身。
肉身法身至三趣不至三趣。身怨法怨等
亦復如是。念無礙慈等者。慈能順物爲我
善友。翻彼昔日親狎惡人。智能破邪導
我迷僻。翻破昔日信惡友言。了達貪瞋癡。
至求我不可得者。昔從無住起於我見乃
至貪瞋。今却推貪瞋至無住處。根本既亡
枝條自傾。此中所計非神我也。但是無始
妄計假名。言寂靜門者。由觀心故通至
寂靜。是故諸心爲寂靜門。經中復云。示寂
靜故。既因諸心能見寂靜。如因指示
見所至處。故寶篋經上卷云。文殊師利於
東方莊嚴國佛名光相。現在説法。有大聲
聞名曰智燈。因文殊問默而不答。彼佛告
文殊言。可説法門令諸衆生得無上道。文
殊答言。一切諸法皆是寂靜門。示寂靜故。
時有法勇菩薩。問文殊師利言。如來所説
及貪瞋癡是寂靜門。示寂靜耶。文殊問言。
三毒何所起。答言。起於妄念。妄念住於顛
倒顛倒住於我所。我所住於身見。身見住
於我見。我見則無所住一一句皆一問
一答具如初句
如是我
見十方推求皆不可得。以是義故我説諸
法皆是寂靜門。此中全用彼經文意但是語
略比之可見。涅槃云若言等者。大經有四
法爲涅槃因。一者親近善友。二者聽聞正
法。三者思惟其義。四者如説修行。若言勤
修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縁者。無有是處。次
懺見罪者。以見下指前順流十心。前順流
心愛見共列。故今懺見重牒順流。還指前
列。向運下簡異愛心。愛心逆流並是附事。
愛屬鈍使名鈍使罪非謂罪滅鈍使已盡。
以彼愛罪託事生故。故附事懺。見違理
起懺亦附理。若懺重罪亦須合行。故云起
重煩惱應旁用事助。補藥如推理事助如
已豆。是則事理各有旁正。一翻破下正釋。
亦從麁至細。言不信者即一闡提心也。闡
提之心由身見起。故點示之令識苦集。何
者。由身見故具八十八。以集成故則能
招苦。具如第五卷釋。如欝頭等者。大論十
九云。得非想定有五神通。日日飛入王宮
中食。其王夫人依其國法接足而禮。由觸
足故欲發失通。求車而出還本山中更修
五通。一心專志垂當得定。所依林池爲諸
魚鳥之所喧鬧。因發惡誓噉諸魚鳥。後還
如初得非想定生非想處。報盡却爲先誓
所牽墮飛貍身。婆沙云。飛貍身廣五十由
旬。兩翅相去各五十由旬。身量五百由旬。殺
害衆生水陸空行無得免者。發惡願故即
是集。墮飛貍身。即是苦。須跂得非想定
者。先得此定涅槃會未來至佛所爲佛所
責。雖無麁想而有細想。歸心受道得阿
羅漢。今文所引未得道前。長爪亦爾。起計
佛責得阿羅漢。至第五卷略出縁起。高著
等者謂藍弗須*跂等。於外道中高出學著
者也。著字陟據
尚不逮等者。此斥近代著見
之人及諸外道中劣者。尚不逮藍弗言是
眞道耶。既不識苦集明無四諦。從是人
下明無十二縁滅。但有無明乃至老死。故
云豈有寂滅。若謂下反斥其但有無明無
無明滅等身邊邪見其事可知。前五利已列
戒見二使。餘三比説亦應可見。何者。起見
依色即色陰。領納於見取見像貌讃喜毀
瞋。了別於見。五陰具足。故名身見。所執之
見非斷即常。名爲邊見。以見爲正撥無因
果。名爲邪見。五見具足即八十八。名爲集
諦。集招於苦即苦諦也。尚非三藏下擧況
斥其大小倶無。若能如是至破不信者。昔
來諸見廣造諸惡。皆由迷理而順生死。今
深識過患達偏圓理見根本壞。依見所起
一切皆壞。若別論破見但識三藏見惑之相。
諸見自息。今欲遍知爲圓方便顯於圓理。
委論深淺廣辨諸教。故云遍破諸教不信。
且約理觀論人天者。託事論理今不論事。
故云且約。理觀人天但取聖位自然進道。
名之爲天。賢位作意名之爲人。據理亦
應合列三藏七方便人四果之天。文無者略。
又且約衍門未論三藏。又且成於三諦義
足。故略三藏。所以須約理觀論人天者。
爲破迷理無慚愧故。理具三諦應須翻
故三諦之上無慚愧盡。故遍三諦以論人
天。若説果報等者。大品信謗品云。毀般若
者即是毀訾三世諸佛。無量億劫墮於地獄。
從於一獄墮於一獄。遍至十方大地獄中。
或得人身而復生盲。或復生於旃陀羅家。
除糞擔死人家。若無一目無舌無耳無手。
或畜生中受多種苦。身子問。是人以五逆
罪相似耶。佛言。過五逆罪。若聽其言信
其語亦受是苦。若死等苦故不須問。大論
六十七釋云。佛何故不説。有二因縁故佛
不説。一上已説其過逆受苦。今復説其身
大醜惡。或信不信。不信者當受劇苦。二者
若信佛語則大憂怖。憂怖故風發吐熱血
死等。若不信者更受重苦。翻破不畏惡道者。
釋此一條準上下文。闕理觀義。依例應云。
昔依見起過破壞正理。不畏三途。今欣
諦理尚畏小乘三空惡道三無爲坑。乃至畏
前三教惡道。況地獄等三途惡道。今且從
於謗三諦邊。墮惡道義。以八正道等者。以
無作八道方破三惑。有無邊故等者。有即有
漏業也。罪即漏業所招果也。乃至無漏亦
漏亦無漏非漏非無漏等所招二土之罪。故
知昔迷三諦業遍三惑。苦遍三土。今縁法
界發菩提心。無作亦遍法界而起。故能翻
破遍法界惡。三諦至寶炬者。大集云。三十
七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即無作道諦。具足
佛法名之爲寶。遍照法界名之爲炬。總
持一切名陀羅尼。修如此功何過不補。設
令等者。縱捨有見而入無見。又不修道品
不出生死。今知有等者。今尚知於非有非
無。何況有無。言有無者且略擧耳。雖知見
過而未修於念處等也。若破下修析法道
品。又體見下尚破通別何況三藏。故云體見
即空假中。是爲等者縱字平聲。自淺階深名
之爲縱。諸見皆破修諸道品。故云補於縱
見之過。昔因見造界内諸見見無淺深。是
故名横。今修功既深破見亦遠。始自外見
破外入藏。乃至別見破別入圓。至圓名爲
非動非不動非修非不修。是無作道品也。若
具作四句。應云動修。不動不修。亦動亦不
動亦修亦不修。非動非不動非修非不修。復
以四動以對一修。成十六句。今且四修以
對四動。故別説也。展轉竪入是故云縱。圓
理未契悉名爲過。故修一心三諦之功。補
於前來次第三諦深見之過。守護正法者。昔
毀理護見而申通於見。今毀見護理而申
通於理。若不亡身存法。何以表於護法之
志。若護法志弱。將何以翻護見毀善。是故
復喩父母護子。念十方佛者。昔内服諸見
外加惡師。故順於三惑背三諦理。今内念
三諦。諦即是佛。内外具足。故能翻破親狎
惡友。若爾。理性云何得是佛耶。故引大品。
薩陀波崙空中見佛。後見曇無竭。乃問言。
佛從何所來。答言。不來不去即是佛。無生
法即是佛。是故當知覺無生智即是於佛。
若爾。法即是佛。故能翻昔惡法惡師。觀罪性
空者。初叙計實故不了性空。凡一念心三
惑具足。即此三惑本自涅槃。故云寂靜。今觀
下明見性空。一空一切空。下釋向性空。恐
謂如幻不來去等。以爲但空。故重釋云一
空一切空等。運此下總結也。觀理加事方
成悔法。言名第二健兒者。大經云。有二健
兒。一者性不作惡。二者作已能悔。若據此
生見惑未起。若論無始誰不有之。故知一
切皆闕第一。問。見既未起何須行悔。答。未
起預達。況宿曾起。又示當起應須此悔。是
故前文以愛見惡名已生未生。是故今文但
令運此逆順十心滅三世惡。故修悔者必
事理雙行。是名下雙結前來事理兩懺。懺法
若成三諦三昧諸行具足。況復十戒攝一切
行。三昧是眼眼智具足。至初住位方名開
發。文雖次第爲顯圓融。前後諸文一切皆
爾。況復事戒爲三觀本。故云尸羅清淨等
也。若無事戒世禪尚無。何況三諦。有言大
乘何須執戒者謬矣。言不執者。乃是持而
不執若令不持名不執者。乃是執破。何
名不執。執持尚無。忘持安在。得此下結成
眼智攝法。又能下結成止觀。故知下結成
元意也。持戒清淨結前列名及以持相。即
爲正修遠方便也。懇惻下結前犯及以懺
淨。或恐過現事理二犯。復應誠懇悔彼深
愆。愆除復淨二世無瑕。與本不犯並可爲
縁。故云倶爲初縁意在此也○第二衣食
具足中。先來意者。以此衣食親爲道縁。言
及道者。自有蔽形支命而不爲道。爲道
支蔽必先形命。形命若立道本則存。故云及
也。就二縁中衣疎食親。故引證云。食已
成道。此雖小縁等者。然此衣食本爲色身報
命之縁。故云小縁。託此復能*辦道法事。故
云大事。無衣故裸闕食故餒。如此豈能專
修止觀。焉字若作助聲應云矣連切。今
從訓釋應云於連切何也
大經二十
云。菩薩摩訶薩若須衣等即便取之。不爲
身故雖受飮食。常爲正法不爲膚體。不
爲怨害。如人瘉病以酥糗塗爲九孔漏。
以衣覆之。衣者下正釋。遮醜陋等者。大經
云。所受衣者。不爲嚴身。爲遮羞恥寒暑
蚊虻。今云飾者。蔽醜惡身名之爲飾。非
爲瑩飾順已貪情。衣有三者。且分三品。復
有天須菩提面王比丘及許畜重物。重物合
在畜長中辨。故今不別論者。爲同下文一
例三品故也。合百一畜長等以爲下根。雪
山爲上者。如大經釋迦先世曾爲大士。居
於雪山唯被鹿皮。時雪山中復有多種香根
藕根青木香根。我於爾時獨在其中唯食
諸果。食已撃念思惟坐禪堪忍力成。不遊
人世。如是乃可忘於説淨受持等事。十二
頭陀等者。新云杜多。此云抖擻。律論不同。
律有隨坐不作餘食及一摶食。大論則無。論
有節量中後不飮及次第乞。律文則無。又律
云納衣。論云糞掃。律但云乞食。論云常
乞食。此二名異意同。餘十倶同。諸部阿含及
十住論亦有不同之相。大體無殊。今依大
論六十八略出相状。一蘭若者在家多惱。
故捨眷屬。而師徒同學還相結著。復相惱
亂。故住蘭若令身遠離。最近三里能遠彌
善。身遠離已亦當心離五欲五蓋。二常乞食
者具如第二方等中説云云。三糞掃衣者。若
四方馳求或著邪命 若受他衣於好於惡
而生憂喜。僧中得衣過略如食云云。或憂賊
盜等。四一坐食者。自念一食尚有所妨。況
小食中食後食。廢半日之功不得一心行
道。如養馬猪等。五節量食者。飽噉腹脹氣
塞妨道。故應三分留一。如舍利弗食五六
口。於秦人十口許足之以水。六中後不飮
漿者。心生樂著求種種漿不能一心。猶
養馬著勒其意則息。七塚間者。易悟無常
易得道果。八樹下坐者。以得道事*辦捨至
樹下。如佛説法轉法輪入涅槃。皆在樹下。九
露坐者。或謂樹下猶如半舍尚生著故。又
樹下坐有二種過。一天雨濕。二鳥糞毒蟲。
十常坐者。著衣脱衣隨意快樂。四儀之
中坐爲第一。食易銷化氣力調和。求道大
事大*辦功力。諸賊常伺人便不宜安臥。
若行若立心亦易攝。十一次第乞者。不著
不味不輕衆生。等心憐愍不擇貧富。十二
三衣者。白衣多求是故多畜。外道苦行是故
裸形。不多不少故畜三衣。今文以十二頭
陀中糞掃三衣。合爲中士。言三衣者但三
衣也。今畜長者三衣同納。或著之營務或異
界經宿。良由暗於教旨自樹迷情。倚此
自高翻爲陷溺。今此文中判爲中者。上則
不及唯被鹿皮 下則高於百一畜長。如何
畜長復謂三衣。今言三衣不同一衣之少。
不同畜長等多。出聚落則著僧伽梨加二
衣上。入大衆則著欝多羅僧加五條上。入
山林則唯著安陀會。爲慚愧故爲多寒故。
許其重著。皆威儀整肅長物善根。故云被
服齊整。嗟夫世人共許儀服狼狽者稱爲頭
陀。容止檢攝者呼爲執相。俗流未曉恕而
可矜。緇徒無甄悲而可愍。下根者此土多
寒根性又薄。大聖一許三品通開。若畜百
一記憶而已。有云。加法。若畜長説淨則
加法受持。今二品合論故云百一要當説淨。
皆爲助道以療形苦。如斯之類仍爲下根。
不説淨人三品不攝。濫引上品大士行事
深不可也。然説淨之法附近大乘。故地持中
菩薩所畜。即於十方諸佛菩薩而爲淨施。
乃以聲聞淨施。而爲譬云。譬如比丘以己
衣物於和尚闍梨捨作淨施。若達一實即
此淨施成菩薩法。且小乘中若準行之。亦
薄己貪情順佛聽制。如斯之理何損曠懷。
我物屬他彌符袪滯。況受食受藥禁性重
之由。持鉢持衣杜譏嫌之本。譏嫌性重等護
無偏迹混聲聞眞菩薩也。但爲元期出苦
判屬小宗。豈以背彼受持稱爲大道。又有
人云。凡諸所有非己物想。有益便用。説淨
何爲。今問。等非己財何不任於四海。有益
便用何不直付兩田。而閉之深房封於藏
篋。實懷他想用必招愆。忽謂己財仍違説
淨。説淨而施於理何妨。順己執心後生倣
效。又大經云。出家之人有四種病不得涅
槃。一者衣欲。二者食欲。三臥具欲。四者爲
有因。若不能於衣食修觀。誰能受之不爲
有因。觀行衣者。疏中攝此十二爲衣食處
三。約此三事而論理觀。即三徳也。具如
疏釋迦葉縁中。今則不爾。於衣食處各立
觀行。亦分三等。大經等者彼經斥三修云。
汝等比丘雖復剃頭未爲正法陰諸結使。
雖著袈裟心猶未染大乘法服。故知心染
大乘方稱所表寂滅之服。故引法華即其
意也。捨二覺觀。新名尋伺。倶舍云。尋伺心
麁細。今觀心亦爾。生死者動麁如覺。空亂
意細如觀。蚊細虻麁。二邊皆有麁細故也。
故云深達等者。圓中如鏡故能遍照。名爲深
達。以深達故具一切相。空假不爾如磨瓦
礫。寂忍下合譬可知。以中道觀萬徳莊嚴。
故非世間割截衣也。擧理異事故云非也。
三衣觀者。文中兩重。初總約三諦。一一諦上
皆有愛見。愛如熟見如寒。三覺者。大經三
覺謂欲恚害。今借譬見思等三。故大經二十
云。菩薩摩訶薩知是三覺有種種患爲三
乘怨。能令三乘不見佛性。常爲諸佛菩薩
之所訶責。經文既云能令衆生不見佛性。
故將三覺。可對三惑。三觀觀三諦如衣
覆身。身亦三也。又起見下別約三諦。一一
諦上各各立於能治所治能嚴所嚴。初觀廣
餘二略。亦可準知。故知一一諦上皆有見愛
福慧二嚴。止屬福觀屬慧故也。百一觀者。
長衣助身通爲助義。故三諦上各須助也。
歴一切行亦復如是。何但正行不動。助亦
無非寂滅。具如助道中正助合行之相。上
根唯約一理。中根義開通別。下根義立助
道。故約一理通別正助共成一意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四之二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四之三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食亦三。且望衣説。頭陀此云抖擻。此十
二事皆爲抖擻十二過故。今文即二音倶擧。
放牧聲者。三里之外使童小牧聲。不聞住處
堪修禪觀。世有濫用其言者。遠放木橛
不聞墮聲。得已復放毎夜至三。是名頭陀
絶放木聲。如鹽官忍禪師造頭陀經云。頭謂
煩惱頭主。陀謂陀汰煩惱。此雖謬言猶勝
放木。如斯等例江表尤多。分衞者。此云乞
食。具如頭陀中五種食法。謂常乞。一坐。節
量。中後不飮漿。次第乞。今此且擧五中之一
故云乞食。七佛及方等皆云乞食者。如前
四三昧中説。居阿蘭若必須乞食。墾植耕種
舂礱碓磑。不受壞生貯宿殘煮。畜八不淨
事渉四邪。汚染檀越非蘭若行。近代所置
彌隔聖言。男女往來兼招譏醜。儻依佛教
利益不輕。故十住婆沙云。乞食有十利。一
自用活命自屬不屬他。二施我者令住三
寶然後當食。三常生悲心。四隨順佛教。五
易滿易養。六破憍慢法。七無見頂善根。八
見我乞食餘者效我。九不與男女大小有
諸事故。十次第乞生平等心。如諸釋子本
或是王。居尼倶類園去舍衞城半由旬許。
入城乞食乞食勞妨。乃至下根許受檀越送
食等者。故知住處不宜太遠。譬喩經云。昔
波羅奈去城五十里有山有五比丘居。平旦
入城乞食。中後還山日暮乃至疲極不堪
安禪。歴年如此勞而無獲。佛化爲一道人。
往至其所安慰之。答曰。四大之身去城道
遠。有何樂耶。止念畢命而已。化沙門言。夫
道者。以戒爲本攝心爲行。賤形貴道朽
棄躯命。食以支形守意正定。内學止觀滅
意得道。若養身縱情何得免苦。願諸道人
明莫乞食。吾當供養一日之糧。明佛送食
五人食已倶得羅漢。是則住處亦爲道縁。不
宜太遠。食爲道縁此之謂也。故知如來非
但應供。復爲供應。外護送等者。僧中淨食
仍爲下根。豈可安坐房中私營別味。或不
病託病索衆祗供。無徳稱徳撃動檀越。
雖曰許送受必自觀。三品不收道何由致。
觀行食者亦約三等。夫事食則養色身資報
命。理食則資法身養慧命。故平等大慧虚
空法身憑茲而立。衣亦例然。初約上品者。
所引大經亦是彼經斥三修文。如來法喜等
者。辨異七方便等也。此之下釋如來食也。
引淨名意者。謂於食起觀能令食遍。彼文
正以食爲法界訶於事食。故南嶽隨自意
中云。凡所得食。應云此食色香味。上供十
方佛。中奉諸賢聖。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
別隨感皆飽滿。令諸施主得無量波羅蜜。
又云。念食色香如旃檀風。一時普熏十方
世界。凡聖有感各得上味。六道聞香發菩
提心。於食能生六波羅蜜及以三行。淨名疏
中譬如熏藥藥隨火勢入人身中患除方
復。菩薩觀食亦復如是。以食施時食爲法
界具一切法。凡諸受者法隨食入乃爲冥
益。或近或遠終破無明。想爲檀風亦復如
是。次約頭陀義立次第觀也。下品支林者。
問。應云圓頓何用支林。答。此則并前共
爲一法。第三約處者。雪山爲上已如前説。
頭陀爲中即十二頭陀中處有四也。謂蘭若
塚間樹下露坐。依此四處必須常坐。問。下
中二處蘭若義同。有何別耶。答。蘭若西音。
此云閑靜。中處即是空逈地也。下處即是空
逈住處及閑靜僧藍。十住婆沙明空逈處云。
居阿蘭若有十利。一自在去來。二無我所。
三隨意無障。四心樂蘭若處。五少欲少事。
六不惜身命具足功徳。七離衆鬧語。八雖
行功徳不求恩報。九易得一心。十易生
無障礙想。又云。阿蘭若比丘有十事入塔
寺。非如外道。一供給病人。二爲病者求
醫。三爲病者求看病人。四爲病者説法。
五爲餘人説法。六聽法教化。七爲恭敬供
養大徳。八爲供給聖衆。九爲讀誦深經。十
爲教他令讀深經。住阿蘭若怖畏之時應
作是念。守善者雖行險道大海戰陣安隱
無患。又爲護身無勝善其身口意業。以自
守護。故佛告匿王。善守三業名善守護。復
作是念。諸獸在山不善三業而無所畏。
我之心智豈不如彼。又念佛故破一切怖。
故在蘭若毛竪者。念佛十號。又有四法方
住蘭若。一多聞。二善決定義。三樂修正憶
念。四隨順如説行。論文更有五十法方應
住蘭若。若離下誡勸。邑者。國語云。管仲相
齊制三十家爲邑。此村落所聖之謂也。尚
書大傳云。凡宗廟有先王之主曰都無曰
邑。此私齋堂義同無主淨名云。或爲邑中
主。或作商人導者。此明菩薩利物無方耳。
觀心處者。七方便者如前。此開三草二木
爲此七位。開小草爲人天。開中草爲二
乘。上草二木爲三教菩薩。二草二木皆依於
地。七種方便以實爲本。故三草二木雖隨
其種性。各得生長。究其根榮莫非地雨。地
圓理也。雨圓教也。據漸引入邊稱爲方便。
當位未轉名不能到。最上處者即實相也。
又一毫之善未趣菩提。名絶迹不到。横竪
遍故與法界等。故云不動。亦離二喧如前
所説。名之爲靜。不生七方便果。不起七
方便因。又於圓果不生想著。名不生不起。
大品若千由旬等者。大論十八釋云。無方便
菩薩雖曠野百由旬外。禽獸鬼神羅刹之所
住處。百千萬歳若過是數。若不知菩薩遠
離之法。發菩提心而作受著。是遠離行佛
所不許。眞遠離者不見遠離相。是菩薩讃
歎善哉善哉。是佛所説疾得菩提。若菩羅
起著云。我所行者是遠離行。若城旁者誰稱
美汝。當知是菩薩旃陀羅。染汚菩薩似像菩
薩人天中賊披法衣賊。求佛者應莫親近。
是墮増上慢。當知論意以深山取著。名爲
憒鬧。城旁達理爲不憒鬧。故知起著之人
以著心憒鬧。爲不憒鬧。起二乘之心尚爲
憒鬧。況復著心著於靜處。憒者亂也。若稱
理者擧足下足無非道場。方名上處。世有
濫用隱朝市者有言無理。故知莊生但以
約處而爲上下。不識諦理上中下也。聚落
者男女所居。囂者喧也。實不等者對事辨
異也。山林對中上二處也密室對下處也。
以理斥事故云實不等也○次息縁務者。
務事也。今簡隨自意者。且約善惡無記以
論。若約諸經非不須此。故二十五法通爲
四種三昧前方便也。故隨自意依經方法衆
務亦息。弔慶等者。弔凶慶吉俯下仰上。低
屈。昂申。造往。聘迎。説文云。造就也。聘問也。
況復下擧況。一弔一慶已損高蹤。終日追尋
何道之有。更結等者釋名云。州者注也。郡國
注仰也。風俗通云。州者疇也。疇類也。説文
云。田界也。敦者勸也。孝傳云。三州人者契
爲父子。長者爲父。次爲長子。次爲幼弟。父
令填河以造宅久填不滿爲父所責二子
發誓。若必孝誠使填河有徴。發是誓已河
爲之滿。又蕭廣濟孝子傳云。昔三人各一州
皆孤露惸獨。三人暗會。於一樹下相問。寧
爲斷金之契。二人曰善。乃相約爲父子。梁
朝破三人離。五郡者。釋名云。人所群聚曰
郡。天子制地千里分爲百郡。蕭廣濟孝子
傳云。昔五郡人。謂中山郡常山郡恒州魏郡
魏州。鉅鹿郡刑州。趙郡趙州。此五人者少去
郷里孤無父母。相隨至衞國結爲兄弟。長
字元重。次叔重次仲重。次季重。次雉重。朝
夕相事財累三千。於空城中見一老母。兄
弟議曰。拜此老母以之爲母。因拜曰願爲
母。母乃許焉。事之若親經二十四年。母忽
染患口不能言。五子仰天而歎曰。如何孝
誠無感。母忽染患而不能言。若我有感使
母得語。應時能言。謂五子曰。我本是太原
陽猛之女。嫁同郡張文堅。文堅身死。我有
兒名烏遺。七歳値亂遂亡所之。我子胸前
有七星之文。右足下有黒子。語未竟而卒。
五子送喪會朝歌令晨出。忘其記嚢謂五子
所竊。收三重禁二重。詣河内告枉具書
始末。河内太守乃是烏遺。因大哭曰。吾生不
識父母而母爲他所養。馳使放三重。後
奏五人爲五縣令。世孝雖爾。今出家之人
捨所親棄恩愛。居蘭若修三昧。更結異
姓以爲兄弟父母。如彼三州五郡者誡之
誡之。倒之甚矣。故引倒裳等以喩之。毛詩
刺齊云。有挈壺氏知漏刻之官。漏刻不節
君臣服亂。而倒裳求領禮度昏亂。今以此
意斥顛倒耳。三伎能等者。伎字應從女謂
女藝也。從人者害也非今文意。醫方卜筮
等者。醫者療病工也。方謂方疏。卜者除疑
也。周禮云。卜以決疑不疑何卜。筮者決也。
泥塑刻木。填彩描畫。彈棋圍棋。書謂六書。
釋名云。書庶也。紀庶物也。書亦曰著著萬
物故。周禮有六書。謂指事像形形聲會意
轉註假借。思之可知。呪詛禁術以有此用
故致害己。美角折皮文披。膏有明故煎。鐸
有聲故毀。搖之令鳴以宣教令。文事振木
鐸武事振金鐸。劉子云。龜以智自害。翠以
羽自殘。丹以含色磨肌。石以抱玉碎質。
睒經云象爲牙死。犀爲角亡。翠爲羽自殘。
麋鹿爲皮肉害。人引莊子云。不用以爲全
生之大用。語同意異。我佛法中藏衒曜隱
厚徳。全無生應法界方名大用。故知莊以
燕支離肩高於頂頤隱於臍五管在上。若
賜疾者粟我則有分。若差役者兵我則無
用。是名全生之大用。全此殘疾者生。未知
何用。無徳可隱例亦不成。而當樹林招鳥
等者。經云。譬如大樹衆鳥集之則有枯折
之患。腐敗肉也。譬如蒼蠅集於臭肉反増
肉臭。豈不下雙合二譬。摧折合樹林。汚辱
合臭肉。如是之人摧折自行汚辱三寶。壞
枝葉曰摧壞貞質曰折。事理失故。問答勝
負者。負者不剋。又負者問不測答答不稱
問。皆名爲負。又荷之在背爲他所負。故
名爲劣。莊子曰。有力者負而趨之。而昧者不
覺。昧暗劣也。以勝負故因法致失。累世怨
讎所生之處。常相中害。爲是義故勝負過
深。如賢愚經。佛與比丘向毘舍離到一河
邊。見五百牧牛人及五百捕魚人。共挽一
魚。身有百頭驢騾等類。衆人驚怪。佛至其
所。三問云。汝是迦毘黎不。皆答言。是。佛問。
教汝者今在何處。答。在阿鼻地獄。阿難白
佛。何故問魚以爲迦毘黎。佛言。過去迦葉
佛時有婆羅門博達多聞。生於一子唯不
勝沙門。父臨終時囑其子曰。汝愼勿與
沙門論議。父歿後母教言。汝識見高明有勝
汝者不。答。唯不勝沙門。母問。汝何以不
勝。答。彼若問我。我不能答。母言。汝作沙
門學得竟還來。便從母語少時學通三藏。
母問。勝未。答。彼若問我。我未與他等。母教
言。更論議時當罵辱之。後時論屈便罵言。
沙門識見劇於百獸。如是非一故受魚身。
其頭百状佛言。賢劫盡猶故未出。阿難及大
衆聞已皆言。口業不可不愼。爾時牧牛捕
魚人者。今合掌向佛聞説善來得四果者
是。常人勝負招報不輕。況三昧者彌爲妨
亂。領者録也理也。亦受也。持者記憶也。事功
曰勞。呂氏春秋曰。勞者精神則散也。今以
事倦爲勞非功勞也。詩云。在心爲志。倦
者不力也。暇者閑也安也。心性如水眞理如
珠。縁務如攪慮生如濁迷理如昏。慮速迷
眞何能閑安修止觀也。此事尚捨等者。擧
益況損。學正經論領持憶記等。助道有
益爾時尚捨。況人事等而不捨耶。若非修
習三三昧時。多聞増智慧多聞是道場。以
如説行起於多聞。廣讀諸異論則知智者
意。聞不習觀尚得遠爲信行乘種。豈有不
學而成三昧。若尋常行人有引此者。不應
爾也。但勝負是非一向須廢。若外學者。小
乘教中十二時許爲伏外道一時習外。若
大乘中初心菩薩一向不許。淨名云。若好雜
句文飾者。多是新發意菩薩。此斥不許習
外。且令進行至六根淨位。學應不難。諸
業雖有力等者。借彼業文以成理觀。大論
第五釋業中云。生死輪載人。諸煩惱結使。
大力自在轉。無能禁止者。諸業雖無量不
逐不作者。如風不入實水流不仰行。伎
術者。術者道藝也。理觀則以神通而爲道
藝。未得聖果不得修通者。以神通法於佛
法爲伎能。今未得道不許修學。如息伎
術也。佛因調達未得聖道得通造逆。是
故佛制。若實得道尚自不許無事現通。如
阿含中佛告比丘。若現通者有三過患。一
令不信者言有瞿曇乃至梵天皆能現變。
二者諸不信者言有乾陀羅呪能觀他心。三
者教誡通。若使現者唯我能爲。修三昧者
忽發神通須急棄之。有漏之法虚妄故也。
言障般若者。種智般若自具諸法。能泯諸
相。未具已來但安於理。何須事通。若專於
通是則障理。習學觀中瓦礫亦是大經春池
喩中。如前學問。問答中所引習學。即此中
意也。乃至不應於彼小逕中學者總斥也。
未得無生而習世智者無益於道。如僧
鏡録俗學無裨録中云。婆爾尼外道自造聲
論。教一弟子。其師死後却事弟子。學此聲
明。終朝受杖而不能得。有阿羅漢見而笑
之。本所造論而學不得。大論曰。習外道典
者。如以刀割泥。泥無所成而刀日損。又
云。讀外*道典者如視日光令人眼暗。是
故文中令至佛眼一切種智。何法不備。問。
前持戒等三明觀心義。皆約三諦以顯極
理。何故此中生活但對於愛。人事但對於
業。伎能以對事通學問以對世智耶。答。亦
應准前。今寄此四並但從事者。即此四事
以爲能妨。還以三諦而爲所妨。準於伎術
習學觀中云。如得如意珠及一切種智。故
知愛業所妨亦同第五善知識中大因縁
等者。付法藏文末云。習近聖法得至涅槃。
由善知識。又云爲得道全因縁者。是眞善
知識。又如阿難白佛。善知識者是得道半
因縁。佛言。不也。善知識者是得道全因縁。阿
難當知。此閻浮提除大迦葉舍利弗。其餘衆
生若不遇我。無解脱期。是故我言善知識
者能大利益。増一云。莫與惡知識與愚共
從事。當與善知識智者而交通。若人本無
惡親近於惡人後必成惡人。惡名遍天下。
善知識反此。是故應親近。大論有二因縁
得無上道。一者内自思惟。二者得善知識。
大經十八闍王來至佛所。佛告大衆。菩提近
因莫過善友。闍王不遇耆婆當墮阿鼻。
此即通叙須善知識之來意也。釋中先事
次理。初事善知識中。初言外護者。自己身
心爲内望他身心爲外。爲外所護故名外
護。言同行者。己他互同。遞相策發。人異行
同故名同行。言教授者。宣傳聖言名之爲
教。訓誨於我名之爲授。又上言被下名
之爲教。教於所受名之爲授。通言知識
者。法華疏云。聞名爲知見形爲識。是人益
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若深下正釋。簡隨
自意者。方法少故可自營理不廢進修。故
不必須。道俗咸得故不簡白黒。但能等者。
薄徳仰他故爲營理。誰能純善勸莫見過。
未堪違順勸莫觸惱及莫稱歎。言帆擧
者。如船得帆所進過常。藉小精進過實
稱揚。名爲帆擧。忽生受著翻致損失。雖本
無心坏器易壞。内防魔事外杜憍衿。三昧
法船方達彼岸。今讃小善者是泛爾常人。
非專爲他三昧者外護。則自除嫉妬發彼
善根。如母養子等者。母雖慈養子必策。虎
雖猛銜子必寛。外護知識如母如虎。將護
行者如勿擧勿惱。舊行道人等者。若未親
行暗於可否。一向混俗不了開遮。又何但
專令外護護己。亦應善須將護外護。如増
一第三。佛在給孤。告諸比丘。應當恭敬檀
越施主。如孝順父母養之待之。施主能成
戒定智慧。多所饒益。於三寶中無所罣
礙。能施四事。故諸比丘慈心於檀越。小恩
尚不忘何況於大者。應三業精勤使彼施
主福不唐捐。終獲大果名稱流布。亦如迷
者得指示路。亦如怖者與無憂畏。無歸與
覆。乏者與糧。盲得眼等。二同行者。隨自意
安樂行云未必須者。如隨自意依經修行
有亦無妨。不制同伴故未必須。餘善惡等
有無無妨。若安樂行行三七日。一向不用。
若行常儀亦可通用。如云得好同學共
讀誦經。於餘三中。有決須伴者。如云不
眠不散等。律中常儀尚須同行互相策進
互不相惱。故云毘尼毘尼共。乃至十二頭陀
須求共行。増一云。迦葉等名將諸比丘
行。佛告諸比丘。人根不同。善者善者共同。
惡者惡者共同。如乳與乳共。乃至醍醐醍醐
共。糞與糞共。故舍利弗與智慧者共。乃至
羅云與密行者共。調達與惡行者共。若二
日齊功則一朝空過。故今修昨行名之爲
故。加行勝昨乃名日新。切磋琢磨者。爾
雅云。金謂之鏤。木謂之刻。骨謂之切。象謂
琢。玉謂之琢。石謂之磨。六者皆治器之
名也。今謂互相切磋使成法器又釋訓中
云。如切如磋道學也。人須學以成徳如琢
如磨自修也。人須修以立行。自學自修闕
勉他意。前釋正當今文意也。故相切磋日
成一日。同心齊志等者。謂二人相假一失則
倶壞。如度大海帆柁相須。互相敬重如視
世尊等者。若相尊敬則道法互増。故大論八
十一云。佛告阿難。菩薩摩訶薩共住相視。當
如世尊。何以故。是我眞伴如共乘一船。彼
學我學。三教授者。三知識中此最爲難。夫爲
導者必具目足。若行解不均安能利他。故
從初文正示教授善知識相。從於諸下簡
示不須教授之人。如是尚可教授於他。故
得自行無所妨難。又行解具足徳在於彼。
謂益我者但在於解。是故文中且擧能説
轉人心者。於十境中皆是非道。十乘觀法
方名爲道。道前方便復有内外。故善内外
方應善知。準禪門中二十五法爲外方便。
又有五法爲内方便。一者止門。二驗善惡
性。三安心法。四治病法。五辨魔法。今
文不立者。魔病二境即是第四第五。業境即
是第二。初及第三此約理觀。如安心中。彼
約事止及以事安。故此不用。又今文不立
内五方便者。以十種境界爲内方便。故上
文云。二十五法爲外方便。亦名爲遠。故知
對於十境爲内爲近。又於外中秖二十五
而分内外。具縁一向是外。呵欲棄蓋義兼内
外。調五事中亦内亦外。眠食在外餘三在
内。行於五法一向在内。通塞等者。方便得
所爲通。方便背行爲塞。十境互發十乘増
減。一一法中皆有通塞。若能善此通塞妨
障。復善説法導達人心。方可名爲教授知
識。示教利喜者。指授爲示教詔爲教。令彼
得益爲利。見他得利心生喜悦爲喜。亦
可前二屬己後二屬他。彼此合論稱善知
識。次觀心知識中。初引經示相。經問。何者
是善知識。佛言。佛菩薩阿羅漢是善知識。六
波羅蜜及一切法法性實際。皆云是善知識。
法性能令人至菩提故。六度能成辦法性
故。三乘聖人能以六度令菩薩行得作佛
故。是故並名善知識也。論問。小乘道異云
何是善知識。答。有小乘人先來求大。觀知
應成大者。亦爲説大。此則實行亦有能説
大者。爲善知識。若準此下文唯内祕外現
方可通用。何妨此中亦是内祕。降此之外。
若準下文但是眞諦善知識耳。今各下開對。
初如佛下佛菩薩中開三。初外護者。諸佛威
神望我爲外。次同行中報身不思議功徳爲
瓔珞。丈六相好爲垢衣。生滅道品爲糞器。
示同見思名爲和光。本爲益彼名爲利物。
何者。引出宅已示尊特身説難思法。彈訶
洮汰得授記&T040879;。始終共同利豈過此。三教授
者正當其理。是故不須以事顯義。次六度
中開二者。助道望正故助名外。助能護正
令不退沒。是外護義。正助合義如下助道
中正助合行。合即是同故云同行。言不失規
矩者。對轉兼具及第一義。増減得所皆中
規矩規圓矩方。即以方助圓。次開法性三
中。法性本淨我無始迷。故迷成自望淨爲
他。自非内熏何能生悟。故知生悟力在
眞如故以冥熏爲外護也。從始至終智境
冥一。即名同行。又智同境故。故名同行。未
見如盲由無教授。智目無僻義同教授。境
智不差名爲無僻。此則下結示。先結數。次
示法門處。初示數者。於經三文既各開三。
并前初三故成十二。前三次三等者。最初
釋三正是約事。九中初三。既是諸佛菩薩爲
三。故亦是事。九中後六既約六度法性。以
立三名。故名爲理。初引大品已開成九。是
故本三不須更數。對諦對悉意亦可知。次
示處者。今既義開以對三諦。如華嚴中普
賢文殊及彌勒等。並是中道善知識也。亦得
是圓三諦知識。餘者多是俗諦所攝。但彼知
識無二乘人闕眞諦義。若次第行在十住
中。以彼頓部斥爲魔故。是故彼經無小知
識。若依菩提流支法界性論。善財初於可樂
國土於徳雲比丘所聞光明觀察正念諸佛
三昧。以對初住。乃至第四十二於彌勒所。
聞入三世智正念思惟莊嚴法門。以對妙覺。
若必定依菩提流支。經云善財親近三千大
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如何對位以應塵數。
且依一家如前所釋。此等下簡判者。三諦
倶云是善知識。既引善財入法界證。秖可
得是別圓兩義。羅漢之人豈是知識。是故簡
云雖同名知識。依華嚴經仍斥爲魔。故十
魔中列爲三魔。雖通名魔權實難測。是故
復更簡實存權。權者仍得名眞知識。實者
進退存於兩名。是故更以別教況釋。別教
失意尚名爲魔。況二乘人而非是魔。況復
藏通兩種菩薩。若半與半奪並例二乘。如世
俗中善經論者。尚能示人菩提正路。況阿
羅漢頓同於魔。聖教抑揚不可一向。如譬
喩經第二云。昔有大家冬收千斛埋在地
中。春開爲種了無有穀。唯見一蟲大如
牛。無手足頭目如頑鈍肉。主人大小莫不
皆怪。出著平地問是何等終無所道。便以
鐵刺一處。乃云欲識我者著大道邊。便如
其言。後有五百騎服飾盡黄。駐馬問曰。穀
賊。汝何以在此。乃答言。食他人穀持我在
此。語極久便去。主人問。是何人。答。是金精。
向西三百歩。樹下有石瓮滿中黄金。主人
往掘果得黄金。歡喜不已將穀賊歸。主人
得金既是神恩。欲更設供養。穀賊曰。前不
語姓名者欲示黄金處。我當轉行福於天
下不得久住。言已不見。經不合喩意亦
可見。今略合之。穀賊者名利法師也。有口
無手足等者有解無行也。地中穀者庫中
財物也。庫中財食本供淨田。故云種子。春
開爲種者欲供淨田也。食却穀者受常
供也。大小不識者施主不簡田也。平地者
常行立處也。問不語者常處空閑不講説
也。鐵刺語者聞利許講也。道旁者講堂也。
五百騎者都講五體也。純著黄者講純都
唱佛經也。共語者爲唱經也。經中還呵爲
利之人。不應處座而説妙法。故云穀賊汝
何住此。答食穀者還自解釋利養難銷。主
人問者施主決疑也。答是金精者云都講
所説能詮實相。西樹下者西主秋藏祕密
藏也。三百歩者三毒也。樹者生死也。理在煩
惱生死故也。掘果得金者主人依教修行
得見理也。將歸留住者施主雖知法師違
教。爲報法恩更欲供養。穀賊辭者法師初
來不説已無行者。欲覓講處耳。不肯住
者生慚愧也。福天下者更求講處也。爲
利尚爾。況別教等貶同於魔。以圓形之故
使耳。又實行二乘亦得名爲善知識者。如
大論云。諸菩薩支佛聲聞中信方等者。如
法而説亦名善知識。又如大品轉教。雖是
被加利益於他。亦得名爲眞善知識。但是
半等者大略而言。若約三惑但斷見思。仍
爲未半。約由旬譬已爲過半。約惑爲譬具
如第七。今且據半教所詮。一往説耳。何必
的須惑等中半耶。圓教三種者。圓外護等三
是眞知識。三昧菩提心等者。已料簡善知識
魔。餘之二魔例此料簡。是則圓教三昧菩提。
方名眞實三昧菩提。前之三教三昧菩提。或
實或魔。如上云云○第二訶五欲中。文五義
五意唯在一。五義又二所謂事理。下去文意
與五縁同。先事次理。繋者絆也。五中一一
皆約依正二報。有情無情。而生於欲。貪色
者。論云。譬如有人貪著好果。上樹之時而
不肯下。時人倒樹樹傾乃墮。身首毀壞因
茲而死。是故須訶。眸者眼珠也。睞者旁視
也。又云。眸者目童子也。孟子云。心中正則眸
子明。翠者翡翠也。異物誌云。巣於高樹離
地六七丈。夷人下之取其子。説文云。赤雀
形大如燕翅羽碧色。今從翅色以名眉色。
皓者白光。亦尤白也。如難陀爲欲持戒者。
入胎藏經云。世尊在迦毘羅城。佛知難陀受
戒時至。至門放光照宅。難陀云。必是世尊。
遣使看果是世尊。難陀欲自看婦云。若許
出看必令出家。即牽其衣難陀云。少時
還婦云。濕額未乾須還。答如所要。佛令
取鉢盛飯盛飯出佛已去過與阿難。阿難
言。誰邊得鉢。答言。佛邊得鉢。阿難言。還
送與佛。難陀即往送鉢與佛。佛令剃頭。
語剃者言。勿持刀臨閻浮提王頂。又念且
順世尊暮當歸去。佛知其念化作大坑。如
其命終何得歸也。佛告阿難。令難陀作知
事。阿難傳佛語。難陀言。知事者如何。阿難
曰。於寺中檢校。問。何所作。答。諸比丘乞食
去。應掃地灑水取新牛糞淨土。防守失
落與僧閉門戸等。至曉當開門掃灑大
小便處。僧去後。欲爲僧閉門。閉西東開閉
東西開等。念曰。縱有失落我爲王時。更造
百千好寺倍於今日。即便還家從大道行。
恐佛還乃從小道。仍逢佛歸隱樹枝。風吹
身現。佛問。何故來。答。憶婦。佛却將出城至
鹿子母園佛問。汝曾見香醉山不。答未見。
佛令捉衣角飛。須臾見山。山上有果樹。樹
下有雌彌猴無一目被燒竟。佛問。何如
天。答。天無欲何得比此。問。汝見天不。答。
未見。佛令捉衣角尋至三十三天。令遊觀
至歡喜園。見婇女及見交合園等。見種種
音聲。有一處天女無夫。問佛。佛令問天。
天答佛弟難陀持戒生此。當爲我夫。佛問
難陀。天女何如孫陀利。答。天比孫陀利如
以孫陀利比瞎獼猴。佛言。修梵行有斯
利。汝今持戒當生此天。時佛共還逝多林。
時難陀慕天宮修梵行。佛告衆僧。一切不
得與難陀同其法事。一切比丘皆不與同
住坐起。自念阿難是我弟。應不嫌我即往
共坐。阿難起去。問言。弟何棄兄。阿難言。然
仁行別故相違耳。問。何謂也。答。仁樂生天
我樂寂滅。聞已倍生憂惱。佛又問。汝見捺
落迦未。答。未見。令捉衣角便見諸獄皆
有治人。有處無人問佛。佛令問獄卒。獄
卒答言。佛弟難陀爲生天故修行。暫在天
上還來此中受苦。難陀懼而涙下如雨。白
佛述其事。佛言。爲天樂修梵行有是過。
佛與還逝多林廣爲説胎相。難陀因始發
心。爲解脱故持戒後得阿羅漢果。若入衆
中。先觀女人以餘習故。今且從過邊不
論得果。國王耽荒無度等者。大者曰國。小
者曰邦。以一貫三名之曰王。三謂三才。
即天地人。以俗中不知有三界諸天故也。
即頻婆娑羅王以欲色故身入怨國。在婬
女梵摩房中。優填王以欲色故。截五百仙
人手足。出大論十九。耽者。爾雅云。久樂也。
若從酉者酖酒字耳。荒者縱樂無厭也宗尊
也。廟貌也。謂尊貌之所居。社謂后土。土者
吐也。土之所生如口吐物。即地神也。國語
云。平九土故祀以爲神。田正也。又云。戴黄
天而履后土。土地廣不可盡敬。故封爲社。
稷謂五穀總名。即五穀之神也。故天子所
居。左宗廟右社稷。布列四時五行。故以
國亡爲失社稷。既入怨國及婬女房。故社
稷壞也。此間下次引此土耽荒之例。赫赫盛
也。如此盛周爲欲所滅。褒姒者。昔夏后氏
之衰有二龍止於夏庭。自言。余褒姒之二
先君也。龍亡而&MT04141;在櫃而韞之。夏亡以此
器傳於殷。殷亡又傳於周。三代莫之敢發。
至于幽王末年發之。&MT04141;流于庭。使婦人裸
而噪之。化爲玄黿入王後宮。後宮有未齓
童女遭之。既笄而孕。無夫而生。懼而棄之
於路。有夫婦夜聞其啼哀而收之。遂亡奔
於褒國。褒人贖罪請入童女於幽王。女出
褒國故云褒姒。幽王三年於後宮見而愛
之。生子伯服。乃廢申后及太子。立褒姒與
伯服。姒不好笑。笑則百二十媚。幽王欲其
笑打賊鼓擧鋒火。諸侯悉至而無寇。姒乃
大笑。幽王數爲之。諸侯後遂不至。至十一
年申侯與犬戎共攻幽王。幽王擧鋒火打
賊鼓徴兵莫至。遂殺幽王虜褒姒。盡取
周賂而去。申侯乃與諸侯立太子。貪狼者
貪心如狼也。聲欲者。聲相不停。愚夫不解
積聚生著。嬌媚妖辭等者。如婆沙中云。佛
未出時。帝釋常詣提波延那仙人所聽法
舍脂念云。帝釋捨我欲詣餘女。隱形上車
到仙人所。帝釋見乃語言。仙人不欲見女
汝可還去。苦不肯去。帝釋以蓮荷莖打之。
舍脂乃以軟語謝帝釋。諸仙聞聲起欲。螺
髻落地失通。乃至世間一切染語皆生人欲。
故應訶之。絲竹弦管等者。自古有樂不出
八音。土曰塤。今童子猶吹之。匏曰笙皮
曰鼓。竹曰管絲曰絃。石曰磬。金曰鍾。木
柷。所以作樂調八音。改人邪志全其
正性。移風易俗。今之樂者並鄭衞之聲。増
狂逸壞正性。是故須訶。如論云。五百仙人
在雪山中住。甄迦羅女於雪山浴而歌。聞
其歌聲失諸禪定。心醉狂逸不能自轉。在
指者爲環。在臂者爲釧。鈴佩等並取以飾
女身者發聲。故能生欲。次香欲中言欝茀
者。茀香繁貌也。氛氳祥香也。芬芳香雜氣
也。酷烈亦香盛貌也。郁毓軟美之香也。於依
正香並不應著。人謂著香少過今則不
然。開結使門杜眞正路。百年持戒能一時
壞。大論云。如有羅漢入龍宮受龍請食。
餘鉢令沙彌洗。鉢中殘輒嗅之甚香美。便
作方便入繩床下。手捉床脚倶入龍宮。龍
言。何以將未得道者來。師言。不覺。沙彌得
食美。見龍女香妙端正無比。生大染著。内
心發願。願當作福奪此龍處。龍言。勿復
將此沙彌來。沙彌還。一心修施戒願早成
龍。是時繞寺足下水出。自知龍業已成。至
師本入處大池邊。袈裟覆頭而死。變爲大
龍。福徳大故即殺彼龍。擧池盡赤。未死之
前師及徙衆訶之。答言。我心已定。師將衆
僧就池看之。歎云由著香故致使爾也。
復有比丘著池華香。爲池神所訶。後人拔
壞池神不責。比丘反責池神。神云。比丘如
白淨&T073554;有黒易見。俗如黒物人所不見。
何足可怪。味欲中珍貴也。即妙味也。肴字
正從食者非今意。詩傳云。非穀而食者曰
肴。肴&MT04877;也。説文從肉者啖也。肥腴者。説文
云。腹下肉也。津潤也。膩等並脂膏之類。以
著味故當受洋銅灌口。以著味故墮不淨
中。如一沙彌心常愛酪。檀越供僧沙彌毎
得餘殘。愛著不離。死生餘殘酪中。師得羅
漢。僧分酪時云。徐徐莫傷愛酪沙彌。人問
其故。答言此蟲本是我沙彌。以愛酪故生
此酪中。爲是義故。應須訶味。觸欲者。生
使之本繋縛之縁。何以故。餘欲於四根各
得其分。唯此觸欲徧滿身受。生處廣故
多生染著。此著難捨。若墮地獄還以身觸
受苦萬端。此觸名爲大黒暗處。論云。如劫
撥仙人經云。過去有仙名曰劫撥。得五神
通。王所敬重飛行往反。王自捧仙布髮與
行食。手自斟酌積有歳年。王有務遠行。王
有一女端正無比。王告女言。吾奉事仙
不敢失意。吾今遠行汝供如我。彼仙飛至
女以手&T016254;坐著按上。觸女柔軟即起欲意。
欲盛失通歩行出宮。衆人集看。王聞往看稽
首説偈訶仙人。仙人言。實如所言。此五過
患者下五譬如文。又摩訶衍云。哀哉衆生常
爲五欲之所惱亂。而猶求之不已。如狗
齧枯骨如踐毒蛇。此五欲者。與畜生不
異。齡者年也。觀心訶欲者。初文擧欲能生
三諦。常無常等即是二邊。第一義諦即是中
道。欲中既有三諦之味。何不觀之令生觀
解。而但著世間麁惡欲染。一何誤哉。故大論
下明欲中亦生無量諸見。欲是鈍使。復更
生於無量諸見。利鈍具足咸生欲中。此爲
下文三觀所觀之境。今觀下即能觀之觀。次
第觀中。先明空觀即析體不同。且此二空
豈與老莊同耶。莊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
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五臭亂鼻因悛中顙。
五味噣口使口厲爽。取捨滑心使性飛揚
此五生害害於五根。老語大同。彼教雖云
害生不知害生之本。唯知爲五所害永
迷去害之方。悛字七全
噣字竹救切喙也喙
字許穢切口也
知老教未始無色奚嘗不盲。乃至滑心亦
可比説。假觀中云猶名受入色空者。斥前
空觀。若不能了色中一切佛法。但名領受
取著色空。中觀可見。故釋論云下重斥小
也故知二乘不見色實。深訶下出理訶之
意。事中訶欲復兼圓理。方可得爲圓家方
便。故云意在於此。人不見此用是文爲。上
下咸然請垂致意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四之三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四之四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第三棄蓋中文義同前。於中初文列數。
釋名辨異。擧譬引證等文。並可見。婆沙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