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魔言。可此女我。如我應受。大士
意言。我是俗流正應之。彼出家之人非
所應也。今文便釋經意云。持世但是別教
菩薩。縁修出觀不魔嬈。淨名是圓教菩
眞修寂照。觀無出入。故斥持世不
魔所謀。從魔界即佛界去發心也。慈
衆生魔界即佛界之樂。故云慈無量佛。悲
衆生佛界即魔界之苦。故云悲無量魔
欲滿此願去安心。文中寄事故約悉達
降魔。以明止觀。從但以下結成行人用
。次隨魔下破遍。初總。次歴教。歴教中
三藏伏四在三祇百劫。坐道場時三十四
心破煩惱魔。爾時乃名爲菩提道。入無餘
後名法性身。由菩提滿故成佛果。由成佛
故。故入無餘。入無餘故破於陰魔。由
煩惱及得法性身故。永無分段故也。是故
此兩共破死魔。故三藏佛雖天魔
惱魔。有餘身在仍未陰。八十入滅仍未
死。故得菩提。及入滅已至法性身。方
陰死二魔。文中存略但言死耳。得不動
三昧等者。具如大集云。天主初令諸軍。次
太子。次遣三妃。皆不壞。後自領軍爲
佛所降。大軍退敗王顛倒墮冠蓋劍三
一處。此並大論第六文也。今文義通至
三教。通教見位同三藏伏。至六地時得
提道。同三藏斷。兩教聲聞不天子魔
初爲所惱。修得神通。雖復調伏亦不
斷。據教全未於赤色三昧。別依教道
前後斷。是則前之三教並屬教道。若不
者。豈有通惑利惑而能破魔。圓教
倶破無復前後。應六即以*辯淺深。初
住倶破八魔者。大論二十云。若欲習首楞
嚴定。須八魔。應當親近大般涅槃。謂
等四及無常等四。義通内外前所説。從
於上一一下通塞。道品如文。從門若未開
下助道。此之六種於魔成度。於行人蔽。
生死故即成魔度。違菩提道所以成蔽。
今以理而斥事度。以此事六於魔六
此六蔽者雖六度菩提。皆屬魔攝。
前之四度灼然生死。所得禪定與鬼交通。所
得船若不見著。言正度者。四教六度
皆名爲正。具如助道攝法中説。兼治者。以
魔中兼二故須借用。若雜煩惱及業
兩境中用治。雜業借念二佛者。謂色身法門
。雜中有惡當色。雜中有善當
法門。聞慧者。四教並在外凡。故今圓教在
於五品。黜者退也。貶去也。此十法後亦應
大車譬。文無者略。但云直至道場。復
次通用一意爲觀下。結觀通別。十乘觀法有
通別二意。一以陰境十法下九境。名
通。秖是一法不思議觀。人根鈍故開對
。先了通意節節入別。境境皆然觀法易
了。故引中論通別例。次料簡中問如文。
答中先違問答。故云縁別。次引論文證者。
即順問答。雖問答此成不定。故不
於寒去春來。魔若去已好法來者。不必全爾
是故不同。大論云。樂法梵志於十二年。遍
閻浮提聖法。而不得。時世無佛佛
法亦盡。有婆羅門言。我有聖法一偈。若實
法當以與汝。答言。實樂。婆羅門言。若實
法。當皮爲紙。以骨爲筆。以髓爲水。
血爲墨即如其言書得佛偈。偈言。如法
修行非法不行。今世若後世行法者
安隱。又有説云。魔來誑樂法皮等者。
意欲退樂法心。樂法心堅即便剥皮等。魔
便隱去。感下方佛爲其説偈。後釋與文合。
論稍別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八之三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九之一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初釋禪境中先釋來意。長病等者。準
部阿含。總有五法退羅漢果。一長病。二遠
行。三諫諍。四營事。五多讀誦。尚能退果況
復退禪。文雖小意則通大。如四三昧人
此五事。非唯妙境不成。亦不宿習諸
。是故引之。文殊問經三十六垢未檢。次
上諸境下正明來意。到池者初住也。入
流竟者。初住已去無功用故。若此位兼發
一切事禪。任運即理不更觀。今令觀者
於假名五品位中。故云入流不須觀也。
問。若入流已何得事禪。答。如九禪初自性
等禪。並是事禪即對初地。亦如南獄發
相似。亦與一切事禪倶發。但此位發不
下位。故不觀。若魔事等者。魔事既過無
境可對。故無別修。依前觀陰故云通修。釋
中云垢膩日増者。諸禪既發。若不於禪更
觀法。煩惱日増起見起愛。乃至因禪能
重過。如諸外道及調達等。並是因禪起
過之人。爲是義故須禪境。從若謂是
道至方便者。又更從容進退判之。若存而
觀。即如下文無所知人。得欲界定未到
定等。謂爲無生。若棄而不習還入散心。散
心爲境用觀則難。若以禪爲境用觀則易。
若用世禪妙境方便。多入五品故不
棄。但禪支等者引教歎美。明大小乘皆修
事禪。地持九禪雖今境。且引大小通顯
禪。況九禪中通有事禪。但約自行化他
而分大小。故知事禪大小稱讃。言四禪八
者。四在八數重兼列者。若色無色二界
相對。則色界名禪無色名定。若總以上界
於下欲。則上二界倶名定地下欲爲散。
自性等九。地持十地二論倶約六度九。
九名皆同。如彼廣解。法界次第略注銷釋。若
直發九禪即屬菩薩境攝。今對引稱歎
*辯發。次開章別釋中。初明開合者。先
今文十門。次以五門及十五門。徴問同
。言五門者。即小乘中七方便初五停門
也。大小兩乘初皆因入。故名爲門。遠爲
治入理之由。是故今文以爲對*辯。十五門
者。於五停門各開爲三故成十五。則大小
事理諸禪並足遍攝一切大小乘教。今明
但在事禪。理屬通修及後二境。故下文
云。若五門者有收。若取十五義濫
。今演略令廣故開五爲十。去理存事故
十五十。恐人不曉諸門多少。若開若
合去取之意。故今以十而對廣略問答料
簡。故云十門與五門等。云何同異。答中先
總。次別。別中開五門以爲十門。但對五中
事不足者。則從事更開。若無事可開者。則
事守本。所以數息不淨所開屬事。隨
合取。故此兩門并本各三。慈心因縁念佛。此
三無事可開。但存事守本故但各一。念佛
毘曇云界方便者。如第七助道中引。神通先
五門之數。但從禪起用。九門咸有故須
之。是則前二開而不合。次三合而不開。
神通一門非開非合。總指五門亦開亦合。
次明十五十者。初之六門開而不合。
次有九門但合爲三。慈心有三但取衆生
縁一。沒餘二者。以法縁無縁屬理故也。若
開即屬二乘菩薩境者。即開法縁以屬
。開無縁菩薩。文不別對但通指
。以二乘境獨在法縁。菩薩則通法縁無
。故不別對。問。無縁應圓菩薩。何故云
菩薩境耶。答。一者別教初地亦屬無縁
二者圓教亦寄在菩薩境後之。又別地前
衆生縁法縁。通八地前亦復如是。三藏菩
薩三祇全是衆生縁慈。今據菩薩初異二乘
及諸凡夫。是故法縁無縁通指在彼二境中
。次因縁門&MT03466;三世者。二世一念細故附
理。言果報者即是二世。一念即是刹那。具
前第七第八卷引。此兩因縁雖即理
細義順理。故亦屬理。若開亦屬二乘境中
念佛中法報屬理。此意易知故不別出。神
通若取無漏通者。亦屬二乘境中攝。若
但下。結前十五門中簡理。五門中開事。神
通既依事禪而有。故亦屬事。雖開合等者。
若合爲五治障義足。可通爲入道方便
開爲十五事理大小觀法。合爲十門
法習。習雖於有漏無漏内外邪正
今爲異後之兩境及異陰等。是故須辯。
次判漏無漏者。先略斥二論。二論倶判
禪有漏。諦智空心方名無漏。今小下總判。
今非全奪故云小異。今明事禪是有漏者。
二論説。不諦智則異二家。故云
瓜能爲病縁。有漏亦爾爲無漏縁。如根本
。本是有漏不無漏。但修根本。故云
即屬有漏。乃至自行化他等四。倶名
。具如下文。非一向有漏故云小當分別
四十八年者。引證有漏。自行等四各十二門。
故四十八倶是有漏。彼第二經舊醫語新醫
言。卿今若能隨我走使四十八年。然後乃當
汝醫法。此四十八古有多解。宗師云。法
華已前猶是外道弟子。故云四十八年。開善
云。八禪各有六行。故云四十八。章安云。四
見各三假一假各四句。是故三假合四十八。
若阿含中外道必先四十八年。供給走使然
後與法。今文正當舊醫之法。新醫權同
醫之法。名隨走使。若爾者。阿含經及今所
引兩四十八總當其意。故今文云。自行等四
合四十八。十二門者。四禪四空四無量心。然
本業瓔珞上卷明第十地入如幻三昧中。亦
十二門禪。於中亦云聖人現同凡夫法
。如迦絺那下。引證事禪皆屬無漏。如
法祕要經云。阿難問佛。此迦絺那比丘。何因
縁故隨轉法輪者。五百比丘爲其説法都無
益耶。佛言。此比丘過去然燈佛所出家。名
純難陀。聰明多智憍慢放逸。不念處。身
壞命終墮黒暗地獄。地獄出已五百身爲龍。
五百身爲猴。以前持戒力故復得天。天
壽既盡來生人中。前讀誦三藏力故今得
佛。以放逸故今不覺悟。佛因爲説不淨
觀法。先從脚起初指一節。如是具如八背
捨觀之次第。九十日中不心念。至僧自
恣時第四果三明六通。既因此觀
羅漢。不稱爲有漏禪也。故知二論未
全當。次引大經等者。第十一聖行品中。明
戒定慧。並是事戒及以事禪。既是菩薩聖人
之行。經文仍云是聲聞縁覺所知。二論
云何判屬世間有漏。又戒聖行末云。諸佛菩
薩聖人所行。名爲聖行。戒行尚爾況復定耶。
佛説等者。慧聖行末云。如是開示演説。二乘
及諸菩薩聞己奉行。故云佛説此法二乘
之。尚名聖行。況復此法。元是諸佛菩薩
之法。復云是二乘所知者。二乘但行
自謂眞極。是故斥云二乘不知。此指
滅慧聖行也。生滅之慧屬佛菩薩。二乘行
之亦名聖行。故諸事禪亦屬菩薩。云何判
是有漏耶。引大品者。既是出世法施。復
是涅槃初門。驗此事禪唯有漏明矣。所
引大品九想等者。九想能開諸不淨。故
大小不淨大小背捨乃至勝處一切處等。皆
九想而爲初門。不淨成故身念處成。身
念成故餘三念成。四念成故三十七品一切
倶成。是故不唯是有漏。譬二石者譬
事禪能發無漏。如南石性冷。北石性熱。此
二石膏雖同名石。而冷熱不同。故事禪雖
同而有漏無漏異。若無漏縁下次通他難
難云。若九想等爲無漏縁。故稱九想
者。依根本禪六地斷見七地斷思。此地
亦爲無漏縁。應當根本亦名無漏。何但
獨在九想等耶。言六地等者。此準婆沙六
十一云。云何得天道決定。爲
。答。若決定者但應六地。謂未到中間及
四根本。倶舍文同。成論無未到。故取欲定
中間四根本六地。若漏盡者應九地
前六地更加三空。亦以此得決定亦以
此得無漏。得初果時名爲決定。得
名爲漏盡。故倶舍云。道展轉九地。言
者有餘師説。不未到及以中間。若大
論中。以人故並有欲定未到中間。婆沙
妙音亦同此説。言中間者。或言唯在初禪
或言唯在初禪之上二禪之下。有言。八定節
節皆有。且從初意故但爲一。雖諸説不
皆從根本而得無漏。云何獨判爲有漏耶。
次從六地下答。前言事禪單能作縁。若六
七地必依諦智。義既不例何須此疑。故單
根本非無漏縁。所以下次明去取。所以不取
十想等者。十想斷惑故不事。何者。如
界次第及禪門中。依大論意並云此十想者
前三斷見中四斷思後三無學。彼禪門中明
修次第。是故具列事理諸禪。此明發習
唯在事。次慈心下判從所依。慈心等者。始
慈心禪終至神通。並約他階級者。根本禪
中非慈等判屬根本。餘禪亦爾故隨
判也。次來意不同等者。先問。何故有此十門
禪來。而此禪境與次第禪門中明諸事禪。及
五門對治事禪何別。答者。先與次第禪
對*辯。各有利鈍故次第不同。彼禪門
中列章次第。至第六章方便中云。方便
二所謂内外。外謂二十五法。内有五門
不同。一者止。二者驗善惡根性。三安心。四
治病。五魔事。止門又三。一繋縁。二制心。三
體眞。體眞止後。明五輪。五輪禪後方始
於善惡根性。故云禪門先發後驗善惡。又
禪門發已。一一復將善惡門驗。善惡是業。
并病患魔事等。並在五輪禪後。今文先阻
惱境業境魔境。後方發禪。是故當知利鈍
同。此且據文前後發相。則成利鈍兩處
意別。若也今文先觀陰入。即發諸禪還成
禪利。若彼修禪先發煩惱業魔等相。然後
禪還成禪鈍。據陰終成智鈍。是故
今文對*辯。次對治中下。與五門
*辯可見。次明深淺者。即是十門生起次
第。初明根本。何故特勝次根本來。乃至神
通次念佛來。前淺後深故云*深淺。亦名
門各有來意。初言凡聖共者。以通共故得
根本名。如樹枝葉通共一根皆由而生。故
根本。外道佛法一切皆修。故云世出世之
根本也。特勝禪中有念處觀淨禪名。根
本但味唯闇證故。故次味後而明淨禪。特
勝雖淨見相猶總。通明細故故名爲別。故次
總後以明於別。此三同是根本者。根本特勝
通明。此三通約根本而有。九想已去不
根本。治惑又彊故次三後。問。特勝通明佛
出時凡夫亦修。何殊根本。答。佛雖出。
宿習力能知諸陰苦無常等。是故特勝不
根本。然佛未出無念處名。以念處名在
道品故。道品即是四諦法輪。故知其名佛出
方有。如佛未出雖神通。故亦無通明
之號。從此已下通名不淨。故此九想名爲
初門。九想之中治於外境。未自心
外治内。今之背捨專從内治。故云治心。雖
破内外者。九想已治於外背捨復治於内
況復背捨漸至海際。無白骨。對治自他
故云内外。雖總別者九想但總。大不淨別。十
二因縁名世正見者。能觀三世斷常故。
既破斷常亦除人我。前對治中從別説故。
故云二世破我。今從通説。三世皆破斷常
人我及以性等。凡爲下因聖爲上果。次明
發不同中。初文中云八種者。前陰境中九
雙七隻。七隻但是義攝十境。三障四魔不
十故。故今不三障四魔。於九雙中又除
作意。前以九境於陰境。陰境作意修習。
煩惱下九咸是任運發得。今唯發得是故不
論。故十雙中但唯八種。故知九境唯不
。無對故。故全不列○大章第二禪發
因縁者。内種爲因外加爲縁。初明内種。法
譬各二。初文先發。次譬。初引大經。一切衆
生皆有初地味禪等者。一切衆生皆曾兩縁
根本定。從近情下釋上劫盡不修而得
火災起時一切有情任運皆得第二禪定。水
風次第準火可知。此劫初成始經九減。去
前劫盡時未遙。名爲近情。從久遠
曾修得。縱非劫盡無始亦曾修得初禪
是故名爲欲五蓋。故知衆生莫皆有
根本種子。故因通修發得不定。次譬習近
。次明習因不同。初法次譬後合。初法中。
當知昔有等者。次不次。是八雙之初。乃
至事修事發者。即是修不修。修即作意。不修
即是不作意也。修不修門雖最後
餘七。又取作意故云乃至。欲*辯過去曾
事理諸禪今發不定。是故復取修不修
。如初修陰入即是非事非理修。發得諸
名爲事發。彼禪門中具列四修。謂有漏
無漏。亦漏亦無漏。非漏非無漏。漏即是事。無
漏即是眞理。第三即是兩兼。第四即是中理。
中理即是非事非理。事理修發。相對合爲
十六句。今止觀文。則無事修理發事發等
十二句。但有非事非理修事發等四句。故更
泛論事修等句。今文四句者。事發正在
。理發在二乘境中。亦事亦理發半在
。非事非理發在菩薩境及陰境中。次譬中
梅四等者。此四樹性雖同禀天雨熟時
等。如發不同。次宿習去合中。總言八種
者。互發八雙也。昔曾修習名内因縁。今發
同有八差別。又雖有下次明外加。先明
所加。次明能加。初所加中。有法有譬。初法
文者。雖宿種現修因縁。必假諸佛冥加
外護。次譬文者。心性地中雖宿昔諸禪種
。必假止觀之雨聖加之日。方可於諸
禪枝葉果實。次能加中。有法譬合。初法中次
第不次第。自在衆生。佛常普被不謀而應。次
譬中云鴻者大也。故大者曰鴻小者曰雁。
次合如文。大論下引證感應。次引淨度經
者。彼經下卷云。如是人輩億佛不度。況
一佛耶。是故人爲自度佛不人。淨度菩
薩云。衆生須十二部經等。同是一經二
文似異。今家意者。言乖意順皆共成一感應
耳。秖縁衆生自度爲機。則感佛説十二
部經。故知秖是感應一意。即與大論必加
同○次正明發相。先明根本發中。初文略
四種三昧。以判多少。應三三昧。獨云
般舟者。常行最少常坐最多。故對*辯也。亦
全無故但云少。如前引經明三昧住處
即約根本二三四禪等。當知常行亦發
。但不於常坐多爾。次今且下正明
中九地不同。初欲界中*辯欲定有無。二論
不同今依成論。成論十善相應等者。十善是
欲界善法。發得欲定十善法相應。正判
文。次正明久。次引證。云遺教電光者。彼
經云。初入法者聞佛所説。即皆得度譬如
電光。正當初果也。初得無漏故云初入。次
大論阿難者。未無學結集處。迦葉
訶言。汝未無學。入結集衆驢入
。阿難言。佛記我言。若取無漏
空中。未地頃。即得無學。便於間之
而修習之。未得之間放心就枕。頭未
枕便得無學。當知電光非但獨發初果。亦
漏盡。是故電光亦名金剛。從金剛下釋
疑。疑云。如何欲定名金剛三昧。釋云。此是
盡無生智名爲金剛。此用欲定最後品
無漏疾。故名金剛以爲電光。非全欲定
金剛名。次明定法經時如文。從是下明
未到定相冏者光也。月圓明也。蒼頡篇云。大
明也。無所知下斥僞中有法譬。譬中云
灰覆火等者。有漏如火未到如灰謬計如
蹈。大經第九云。愚人作惡不報如
酪。如灰覆火上愚者輕蹈之。今借
。愚人不未到麁淺。妄計此定以爲
。計成墮苦若依下*辯未來有無。先出
。論家唯明欲定。即指毘曇所明未來。秖
是欲定意者。斥他毘曇無未來禪故也。毘
曇有者。指尊者瞿沙所説。非憑據。釋論
下次引釋論佛意説。不二論隨物偏
。今則下判佛意也。機縁不同不偏計
若節節下明上界八地。初以諸禪欲界
*辯難有無。次通判四分。初標。云通有四
者。即四種相分位不同。欲進分
文相。禪門名達分此中云護分。達謂體達
護謂防護。以達自防故名爲護。餘三名同。
退分者。有因縁退名縁觸退。無因縁
退名任運退。二十五法等者是外縁觸退。
吐者去也。納者取也。五縁五法爲取。訶欲棄
蓋爲去。調五事中有去有取。除不調
之爲去。使調停等名之爲取。於靜心下
内縁觸退中。三障四魔者。通論既各攝十境
故。得三障於三魔。加天子魔即四魔
也。若爾。亦可四魔攝於三障。次護分中。云
善以内外方便者。如前所引禪門明二十
五法中内外之相。住分者從於初心以至
上地。或守護住或任運住。横竪者。如第五
卷*辯互發中説。於四分中分分皆具
者。*辯四分互通也。禪門中云退分中退分
者。從九品初品併失也。退住者。至
便住也。退進者。至初品已更能策進至
二品。乃至九品亦能更進。退護者。退已將護
使初品以至九品。勿使更退。餘之三分
例説可知。次正解釋中四分之中。且明
者。意欲通*辯諸禪發故。於進分中
勤策進。且從任運進至非想説也。初明
初禪中。先*辯八觸。次明十功徳。次五支。
次品數。初正*辯觸相中。初明外發。次若言
下。明觸内發。言一切衆生皆有初地味禪
者。上八地中初。故云初地。既云衆生皆有
何必外來。故大經二十三云。如欲界衆生。一
切皆有初地味禪。若修不修必定當得。彼
二家者各據内外理。故今評云。若
定執自出外來自他性。準根本禪
自他性。今取衍門之意其互執。故三
藏學者尚未性。況根本耶。又八觸下判
體用。言體用相添者。輕煖冷重是體。動癢
澁滑是用。若動下次約八觸四分判。或
從頭發等者。既知三發是三種相。宜應作意
以防退相。動觸下次明十功徳。前魔境中
委*辯。今此正明故應。問。何故
前文以解脱愛憎。以相應禍福耶。
答。名異意同。言解脱者。秖是離蓋以太過
及故。不蓋但生愛憎。相應秖是與
初禪相應。亦以若過若不及故。不相應
相應故名之爲禍。若相應時亦名爲福。
善心中。云信一切賢聖具深妙法者。意
亦如前簡性過。故知根本即是賢聖之
行。或是過現皆以大乘心此根本故也。
&T014461;悷者不調之貌。出字書。如腦等者熟
之藥名腦腦者頭中髓也。次或一下明觸功
。次判横竪。次結五支。次示倶成
並如文。次此下明不同。初法。次譬。沸羹熱
臛等者。明一一觸皆具十徳。雖是一觸
徳不同。沸羹與熱臛同一熱觸。而熱味不
同。鯖魚與沈李同一冷觸。而冷味各異。餘
六亦爾。當知一觸十味不等。若欲下略示
邪正。次釋中初勸識。云如開門等者。帶
界心門。邪法得入如賊進。邪法若入
鬼隨邪入。名爲鬼禪禪實非鬼。次示邪觸
。次示二十邪法相。結數判有無並如文。
若單下判處所見。次明邪法功能中。云
大論有風等者。大論二十三釋三覺云。謂
貪瞋惱。此三麁覺能壞於禪。如風壞雨。有
三善覺能成於禪。如風成雨。即無貪等。今
借以喩邪正二觸。東北等者。第一本云。東北
風雲屯而雨。西南風雲散而晴。釋上風譬
也。若一下明主伴文。次明五支中。初
支相中。云恬愉者。恬靜也。莊子云。無爲
也。愉者悦也。樂也。和也。毘曇下*辯方便正
。二十三心數者。婆沙第四云。云何有覺有
觀禪。謂通大地十。大善地十。及心。云何無
覺有觀禪。謂通大地十。大善地十。及心。云
何無覺無觀禪。謂亦如是。心者第六識。餘識
次第入定。故不之。覺觀并二十
二十二。欣厭隨一爲三十二。中間已上
義減一。謂中間無覺。第二已上覺觀倶
無。今*辯五支故在初禪二十三心。故五支
起時非餘數。但二十三中五支彊故。得
五支名。婆沙中問。初三何故五。二四何故四。
答。自古相承釋云。欲界五欲爲外亂。初二
禪喜爲内亂二禪治外亂之始。三禪治
之始。故各有五。二禪外亂息。四禪内亂
息。是故二四但立四支。又初禪五支治欲界
五欲。爲二禪喜故。三禪立五。二四無
是事故。但立四支。大集默然支者。大集
四五支外。各更立一默然支也。有人
下明支處不同。初出他解。言欲界第九
心等者。欲定九品。他云。至第九心即屬
。若云欲定前。即指麁細住以爲五支
大落漠。次今家正釋如文。次明彊弱
中。初總明五支。初法中云五支同起等者。
毘曇門。若依成論。五支前後次第相生。
次如一下擧譬。初下槌時名爲大聲。非
中細但初麁聲翳於中細。麁聲若過中細方
現。初從彊受名。名爲大聲。五支亦爾。初從
彊受名名爲覺支。覺支息已。觀等方現。五
支下別明五支。亦初法。次譬。次如初開寶藏
等者。次第相生而顯一心。故大論十九偈云。
欲及惡法覺并有觀。離生得喜樂。是
人入初禪。如貧開寶藏大喜覺動心。分別
則爲觀。入初禪亦然。今此文意覺是寶物
名爲覺支。覺支成已。亦知珍貴是已有
。喜樂是已有喜樂支。定想是已有一心
。雖覺支已有餘四。爲覺所翳而未
成就。未四名。觀等未現亦復如是。次分
別去譬於餘支成就之相。分別是觀成。生喜
一心是三支成。次如人下別顯一心。如
人食時前四支。若足食已無復須。譬
於一心。亦如下重更以譬別顯一心。對
樂久則疲睡。故大論十九偈云。譬如人大
極安隱睡臥時。若有呼喚聲其心大惱亂。攝
心入禪時以覺觀惱。大論則以呼喚之
於四支。今文以五欲四支。故四支
安不一心。故四支後明一心。如
欲後疲極則睡。論中明一心餘四
故入一心四支惱。用譬雖別兩意不
殊。若四禪下釋疑。疑如文。次今分下釋。若
進下釋別支之意。次釋五支名義者。今文
修證中。彼文具列五支名義也。婆沙
問。支是何義。答。隨順義。圓滿義。成就大事
義。堅固義。別異義。最勝義。言隨順者隨
彼地而立支也。諸義比説亦應可知。又問。
禪支十八實體有機。答。實體十一。初禪有
五。二但内淨。三有四支。四唯不苦不樂。復
説者。實體唯十。初二三禪同一樂故。不
別説。四空無支不禪。若修證中始
初禪。一一皆以三門分別。一釋名。二修
習。三證相。修習中二。一修方便。二證中間
證相中六。一明禪支。二明支義。三明因果體
。四明淺深。五明進退。六明功徳。四空處
中餘文。悉同。唯至第二明支義。辯有支
無支。是故四空無支可立。又禪支。
一十六。四大名。四故也。地大四者。重沈
堅澁。水大四者。涼軟滑冷。火大四者。煖熱猗
痒風大四者。動調輕浮。問。四大何故各四觸
耶。答。互相兼故。火兼水故煖。兼地故猗。兼
風故癢。熱是火體。風中地調火輕水浮。水中
風涼地軟火滑。地中風重水沈火澁。婆沙又
四句分別。問曰。初禪支是二禪支不。答。
初禪支非二禪支。謂覺觀。有二禪支非
初禪支。謂内淨。有亦初禪支亦二禪支。謂
一心。有初禪支二禪支。謂爾所
。即三四禪支。次以初禪三禪。次以
四禪。次以二禪三禪。次以二禪
四禪。次以三禪四禪。此等例初皆爲
四句。言五支者爲是何義。答。覺悟名覺。細
心分別名觀。慶悦名喜恬愉名樂。寂然名
一心。爲五欲名爲五支。若對善法
五法。復次下明品數。初明品數之由。次
正明品數。次擧譬。言應對者應譍字
若作應者感應意耳。出散下功能。若欲下次
二禪。先設方便。言但訶覺觀者。亦應
總訶五支。但此二爲首訶此二已餘者
隨去。又此二難斷故但訶之。言即發中間
單定者。訶離初禪即滅五支。名爲單定。前
一心一心從於四支後得。今此單定從
於一心支後而得。一心支後復更一心。故云
轉寂。言退禪者。以捨爲退非退下。無
前功徳故云蔑屑。若不下明二禪。言
四大色者。若在初禪八觸四大體用各別。
若入二禪同成一色。故名爲混。照心下釋。
四支者。離覺觀垢内淨心皎潔分明。
名爲内淨。此内淨定與喜倶發。名慶名喜。
於喜中勝上之樂綿綿美快。名之爲樂。
受樂心息。名爲一心。若欲喜準初禪説。
故第三禪亦先設方便。如初禪法。忽發下正
發相。言五支者。樂生捨喜名之爲捨。
護令増長之爲念。善巧離著名之爲
慧。快樂遍身名之爲樂。此樂不二禪中
。二禪中樂猗喜而生。又亦不覺觀生
樂。此受樂息名爲一心。次引教如文。次明
四禪亦先設方便。次正發中言四支者。與
不苦不樂相應。名不苦不樂。捨下勝樂
憂悔。名之爲捨。等智照了名之爲念。
下地染名爲清淨。定體無動名爲一心
次明空界四處相者。滅三種色第六卷
又諸經論。唯大瓔珞説四空處各有五支。名
字並同。深淺各異。一想。二護。三止。四觀。五
一心。天台云。支名雖同處既四別。恐是修時
方便既用八聖種等。致五支之別。大論
十九問。應禪波羅蜜。何事明事禪定。答。
衆生但於五欲樂不禪樂。菩薩知
故。示其樂相。次即令其入於道味。今雖
發兼示人知。若不知者則有二失。一不
禪樂。二濫謂何疑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九之一



止觀輔決傳弘行卷第九之二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明亦漏無漏禪。初明來意者。準禪門
根性有三。故慧多定少爲説六妙。此六
妙門多於欲界無漏故。是故未必備須
上地。又歴一切因縁六度。是故判屬慧多定
。若定多慧少爲説特勝。特勝禪中慧性少
故。故至上地方發無漏。若定慧等爲説
。通明禪中定慧性等。觀慧深細具發根本
下至上皆發無漏。此是隨機順習之説。
若對治者。沈多應慧多定少。散多應
定多慧少。沈散等者應等觀。彼明法相
隨機對治之説。今此明發但隨發判。
問。今文何故不六妙門耶。答。初數及隨
前根本中説。後四入理非今所論。況倶
是修相。故此不論。言來意者。問。何名
。答。修九想過。是故佛令於特勝
此觀特出勝於九想。故名特勝。如律云者。
十誦律云。佛在跋耆國婆求河上。四分律云。
婆求園。園在河上故也。令諸比丘修不淨
。諸比丘如教修習。於身生厭。如人以
而繋其頸。或有諸比丘心欲死。歎死求
刀自殺。或服毒藥自繋自墜。或轉相害。有
一比丘。便往鹿杖梵志所讃言。善人。汝能
我與汝衣鉢。時彼梵志即以利刀
命根。有血汚刀至河上洗。時有天魔
水中出。住水上立讃梵志言。善人。汝得
大福。是沙門釋子未度者度。未脱者脱。兼
衣鉢。如是乃殺六十比丘。因半月説戒
佛問阿難。不諸比丘。阿難具答。因
制等。爾後改觀令特勝。問。若爾者。何
不淨觀後之。答。若依對治
所問。今依深淺故在前列。故大品廣乘品。
九想等禪皆在特勝後列。是則經亦依於淺
。大黄下明愛策。初譬者。無漏觀如身。貪
欲如熱病。九想如瀉藥。自害如太過。未
盡漏名爲身弱。唯專厭身如之。藥
本治病令身康復。今病雖去令身困弊。故
弊之。更修特勝並補。猶帶不淨
並下。進發無漏身復。策勝下判。有觀下
假實。初法。次譬。云如廉食人者。即治
人也。存身修觀如猪䐗。念處觀
糞物。不即自害猶彊食。九想觀成
如臭猪。雇人自害如不復食。廉字非
&T059691;。即薄食也。合如文。特勝發者下
正明發相。此十六法對四念處及四根本。一
一念處中皆云若對道品者。念處屬道品
此從通説。故指道品。從初知息出除諸
身行。有五特勝身念處。初云入出息者。
入至臍出至鼻照之不亂。乃至知入輕
出重。入麁出細。入滑出澁。入冷出燸等。知息
長短者。大論五十三云。如旋師旋師弟子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