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厭離。天眼知未來苦大厭離。漏盡
能作正觀諸煩惱。復次前世智證明知
過去相續。未來因果智證明知微塵
又前世智證明知自身衰。未來智證明知
身衰。復次前世智證明治常見。未來智證明
斷見。無漏智證明治二邊。又前世生
。未來生無願門。無漏生無相門。問。在
學人何故立明。在於學人何故不明名
耶。答。從勝立故。又無學無無明
。故立明名。大論第三問曰。通明何別。答。
直知過去通。知過去因縁行業明。直
此生彼名通。知因縁際會明。直
漏盡通。知漏盡不復生明。此明
即是大羅漢所得故也。若爾。與佛何別。答。
滿不滿別。是故通通於六。明唯局三。小乘
中諸阿羅漢皆能得之。今此文中云佛菩薩
之所得者。異於偏小故也。所依別故觀智
異故。又小乘唯修大乘發得。應四教廣陜
不同。次攝四攝中同事者。又亦應
苦集。爲斷故。先同後異。陀羅尼者。別則
唯在於大於通。通則尚通三藏菩薩
況復通教後心。如毘尸王得歸命救護陀羅
。即三藏義也。大論第六云。陀羅尼者能
遮能持。一切善法持令散。如完器承水。
故名爲持。一切欲惡遮令作。故名爲遮。
又或心相應。或不相應。或全有漏。或是無
漏。若云無色不可見。行陰法入。九智除
。意識所識等。並阿毘曇中陀羅尼義。若但
或相應或不相應。則通於大小。若云
菩薩摩訶薩得陀羅尼。一切時一切處常相
隨逐。則唯在大。若別論者。如文所指。唯在
無作正勤。若通論者。但云遮惡持善。則可
以通四教之。苦集爲惡道滅爲善。漑者
水也。次攝三十二相者。應具明四教相
好不同。初三藏中。引婆沙阿毘曇相品
者。十住婆沙引小乘中相體業果。以
心菩薩觀法故。具如第二卷記。從還用
終不出施戒慧者。取六中三以攝相因
施戒生人天慧導諸行。略擧此三
亦足。次通教中云不同上者。即空心修。豈
三祇後方百劫耶。故知通教相體業果並與
藏異。故引般若相即非相。及引十住空爲
相體。既異三藏相海。故知屬通。故
大論十三。初以一施三十七品。次以
而爲相因。復云。一一度各爲相因。此並
於通教意也。復次前兩道品下欲
。更重比決有本無本如銅如鏡。以分
。次從無量壽觀下。正明別圓法身現相
薩遮華嚴等者。薩遮尼乾經中。此尼乾子爲
嚴熾王説。無過人者唯有瞿曇。因此廣説
如來相好種性化物。華嚴廣列八十四名。於
一一名。皆云相好雲等。初云。如來有大相
莊嚴雲等。有十蓮華藏海微塵數佛大
人相好。又小相光明功徳品明十種菩薩從
兜率下放大光明。名幢王普照。照十世界
微塵數佛刹。令彼十種衆生六根清淨。如
相好豈與丈六三十二空慧等同耶。故知
前二但是教門權説之耳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七之三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七之四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明知次位者。先明來意。既用前七
所修。二世善發入位不定。或未位未
得謂得。恐極下根生重罪故。故須
行者識之。四教各有眞似二位。在賢名
似入聖名眞。眞位究竟名爲解脱。證已了
位能爲他説。名爲知見。知見秖是智眼異
名。次擧喩云朱紫等者。朱正色如眞位。紫
間色如似位。如赤黒合以成於紫。眞妄尚
雜故名爲似。終不下正釋次位。於中具釋
四教不同。初文通四門一一教位意
意在惑以證眞故。故三藏中四門名異。
空有等四門。位別即七賢七聖二十七賢
聖等。故云有殊。一一門中皆斷見思
諦理。故云斷及諦理孱然不異。孱者現也。二
乘多論一生等者。門門中二乘不同。言
一生者。雖百劫三生種解脱分等。從
去乃至一生。或二或三或七生等。論其元
即生取證。元意雖爾非皆一生。是故云
多。雖四門位小異得果大同。如
第十六心見修不同。故云小異。自餘三果
多分楷定。故云不過迭動。菩薩三祇百劫故
時長。六度百福名爲行遠。不二乘一
生斷結。故云亦別。奢促不同名徑路殊
咸趣眞諦歸途一。菩薩之人望於圓教
權實異。心願易迴不於小。五功徳者。
具如第三卷引。次此教下斥濫也。此科正
濫故來。是故須斥。次明通位中云
簡名別義通。如玄文第五卷初十義料簡名
通義圓。名別義圓等。次明別位中。先明
位意。次略指經論。攝論華嚴。多明次第四
十二位。言一往者諸教不同。且指此教
大略。然華嚴中有別有圓非專一教。如
經列位位位皆有行布普賢二門故也。又諸
經論別位多途。故云一往。但別下示別位
。初示經。次示論。通論者如中攝等。通釋
大乘。別論者如智論地論等。別釋一經。那
得等者破執也。論申當門偏好。晩
人不達抑有揚無。失有方便。毀無讃
無通途。三四二門亦復如是。雖引進
翻爲哽塞。今明等者次述論意。意在理。
阡陌等者。南北爲阡東西爲陌。經如阡。緯
陌。四門如緯諸位如經。門門位殊皆至
極果。故云一也。此方等者準此望彼。文擧
通別意兼藏圓。此中正明別教次位。故且
別以望通教於所通眞中不同。是故
藏圓兩教。若以四門通理攝教。借使
西方諸論盡度。門理勘之則易識。諍論
自息矛盾不生。經言等者。證向門異理同
故也。開權顯實。三教諸門尚歸一實。豈況
當教諸門不融。世不達者。謂智者大師多
破斥。而不融會令一乘。況十意
融通除疑釋滯。銷通經論教法不壅。結及
指廣如文。次以十意通經論者。人見
意之初有諦理之言。便將十乘以對十意
深不便也。若以境對理稍似相當。如何發
心用對八教。況下八義對意永殊。如四悉
經翻譯胡漢。將對安忍甚爲不類。又第
四文雖破遍。乃與通塞共爲一文。況今
文中通塞之名。與十乘中通塞意別。況復自
通佛法。佛法則指一期佛教。故十法
成觀且在行門。故知定不十乘此。
又圓教諸位經論易同少諍計。別教既是
界外析法。所明次位附近教道。文多互異故
多途。是故因以十意融通。今之次位即
是十中之一意也。然此十意一一皆遍一切
經論。所以前之六意借用釋經五重玄義。後
之四意用附文意。於前六中初五正對
重玄義。第六即是今家開拓用義方法。令
學者識一法多含無量歸一。就前五中第一
道理乃至開合等者。一期佛教並以
而爲教體。教既半滿偏圓不同。體亦隨
教權實不一。諸諦離合隨智隨情。歸會法
唯一實相。具如境妙中説。此用顯體意
也。第二意者。先擧譬。次即是下合譬。便將
合義以釋譬意。綱謂綱紀綱之外圍。格
格正物之大體。以教判釋得教遠度
故云綱格。教隨機異如綱目也。外正曰
内實曰骨。四門外正一理内實。横周爲盤竪。
窮曰峙。門門諸行各有横竪。又用漸頓祕
密不定匡。用藏通別圓骨。横用
盤。竪歸一理峙。以此八教收攝無
外。名爲包括。八中祕密爲密。餘七顯露名
露。然餘七中皆有密露。又祕密不定名密。
顯露不定名露。涇清渭濁。頓教如清漸教
濁。頓中別濁圓清。漸中藏濁餘清。又法華
唯清。鹿苑唯濁。方等般若有清有濁。又此
八教用各有意。藏等四教是教門法式。頓等
四教是敷置引入。如來權巧善達物機
藏等以爲頓等。或開或合。宜盈宜縮。名雖
八用必不倶。具如法華玄文第一卷釋。
及第一卷釋籤中明。此用判教意也。第三意
者。一代教法首題名字。名該一部。部内義
大小時節因果互形。如是等相莫
。或一義多名。或多義一名。或離或合或但
或兼。言義相乖一多違諍。不世情
。不文字博解。自古迄今。無能達
。得四悉意處不通。諸法相望互爲
。於赴機教情何所疑。此用釋名意也。第
四意者。袪執遣迷。有執咸破。單複具足無
言等見。漸頓諸教破立不同。計能計所執
性不等。用法華意。遍破遍立。情無滯礙
所適然。此用明用意也。第五意者。凡有
成法門。以對眞似漸頓諸位。位是
所階行是能修。能所相帶則方便與證因果
混。一切權位皆歸實果。此用明宗意也。
第六意者開拓法門使佛意不壅。雖廣開
乃符本文。仍使部中正意。綸者繩
索也。緒者絲頭也。縱横開合不次第。亹
亹者文彩順也。亦猶風之偃草也。謂聲韻
義理無煩雜過。第七已下附文意中。開章
等者。如諸義疏凡開章段。無生起如
也。如今止觀十章十乘。無前後次第
生起。八帖釋等者。雖文前撮要義門玄解。
横竪並沓總別離合。或廣張旁布。或一轍竪
。復須文次第帖釋。不廣不略有事有
理。總用前七法理銷釋。無華辭
文旨。九翻譯等者。前朝諍輕未多紛競
怛是西語。咸曰胡音。後因黄冠虚構僞制
近代方始胡梵甄分。葱嶺已西並屬梵種。鐵
門之左皆曰胡郷。言梵種者。光音初下展
轉出生。是故五天並云梵種。近代著述特諱
胡音。第十意者。附文成觀文不虚設。觀與
文合名爲印心。如法華。一一句經皆爲
四解。一者因縁。二者約教。三者本迹。四者觀
心。若釋他經唯闕本迹。三意咸通。事理存
焉。行解具足。又如玄文一一科義。亦爲
。一者分別。二者麁妙。三者開顯。四者觀
心。玄釋附文無觀。非數他寶等者。華
嚴偈云。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自無
錢分。多聞亦如是。譬如盲瞽人本習故能
畫。悦彼不自見。多聞亦如是。譬如聾聵人
善奏諸音樂。悦彼不自聞。多聞亦如是。此
偏聞之。唯翻譯下謙退斥奪。方音不
同非義理卒備。故云未暇。文字
法師者。内無觀解法相。事相禪師者。
境智鼻隔止心。乃至根本有漏定等。
一師唯有觀心一意等者。此且與而爲論。奪
則觀解倶闕。世間禪人偏尚理觀。既不
教以觀銷經。數八邪八風丈六佛
五陰三毒名爲八邪。用六入六通
四大四諦。如此解經僞中之僞。何淺
論。縱以心王王五陰釋舍。念一體
持鉢。離二見洗足。將解般若持鉢之
。終不可也。用釋法華王舍之稱。殊無
擬。既無分別淺僞何疑。是故今家觀心銷
經隨經部別。義勢不等。以理爲本。詮
各殊。次位者下正示十乘次位一意。即彼十
中次位之一。爲別教次位難會。故演
一通之。若是十乘何不但云此之十
法是十乘耶。至此但指十中之一。次釋
教次位者。先明五悔入位之方。他人圓
修都無此意將何以爲造行之始。但云
念即是如來。空譚擧心無法界。委撿
全無毫微。若修四種三昧至重作方便
者。明方便來意。四種三昧通用二十五法
通方便。若行法華別加五悔。不
。故云唯也。若方等中以夢王別方
便。常行常坐及隨自意。直爾行之。逆順十心
一切通具。先知下明五悔意入觀之方
是故重牒前文觀法。但心理下明向觀
眞。是故應須更加五悔。此之五
悔爲圓位初因。若復悠悠道法安剋。懺名下
次正明五悔。雖勸請等四不同。莫
罪。故名五悔。具如下文明悔意中各有
所治。今僧常儀前四出十住婆沙。願文在
大涅槃。若占察經亦但列四。南山云。占察不
更加發願。以其四悔皆是願故。若爾。經
論皆四。今何故五。答。如彌勒問經云。晝夜
六時勤行五悔。不苦行能得菩提。故必
願。此五次第者。若皆名悔莫罪應
次第。若準婆沙占察次第並同。若如是
等長悔之文。亦五悔義足。初如是下即懺悔
也。次今諸佛下即迴向也。次衆罪去一偈。即
重擧懺悔略例餘三。次一偈重擧世尊
歸禮。故無次第。且依次第生起者。若
舊罪不除徒施勸請。既勸請已覩相聞
教修行。若嫉妬不除自善微劣。尚不
他何能迴向。四法具足以願導之。如此五
法尚能入位。況滅罪耶。比來行人都無
。徒勞讃者急誦未耳識相應。一生若
斯枉招信施。業不他受試爲思之。初懺悔
者。初文釋名。陳露者。陳列也首也。悔者伏
也。金光明疏釋懺悔品。彼廣釋名云。懺名
白法。悔名黒法。白法須尚黒法須捨。又懺
往悔曰來。又懺名披陳悔名
。五體者如前所釋。又今文但是説其懺
。懺辭具在法華三昧。亦可己智力
意廣陳。次勸請者。大爲二意。一者請
。二者請法輪。大論至云云者。大論十
五具釋。問。諸佛之法。法應法。何須勸請
又若諸佛現見在前請佛可爾。今乃不
云何可請。答。佛雖必説而不請。請者得
福何得請。猶如大王雖美膳若有
請者必得恩福。録其心故是故有益。如
慈心衆生樂。衆生雖樂之者。念
者得福。請佛亦爾。復次佛法待請爲説。又
衆生雖面見諸佛。諸佛何嘗不其心
其所請。假令諸佛不聞不見請亦得福。
何況聞見而無益耶。又破外道作是言
道法常定何須多言。防其謗故。故須請。
又外道言。諸佛不壽住世。爲
。是故須請。又若不請謂佛愛著。令
著故須請。又諸外道皆無請説。故今須
請。次謂轉下至住世者。盡是論文。有
諸意故須二請。若佛初成先轉四諦。今爲
圓是故通請。夫命至得住等者。明勸請
指。所言請者爲何等。謂請佛大悲
色陰。若大悲不息身則久住。故擧命業
以譬住。報命如佛我心如業。又報命如
色身業如大悲心。我心請佛不息。願佛大
悲住世。變化亦爾。作意神通隨心所期。期
心未息變化不止。我心如心佛身如化。我
心不息願佛莫滅。又佛身如化大悲如
心。願莫大悲則色身不滅。我今請
大炬火無明。我心不息願佛勿滅。
次隨喜者。佛轉法輪衆生得三世益。我助
彼喜者。喜前勸請也。過去下種。現在重聞
成熟益曾下種。現在成種未來方益。
故三世益皆因法輪。故我隨喜衆生得益。
大論六十一云。隨喜者有二種。一者世間。二
者出世。若人無出世善根。我今隨喜衆
生世福。是故隨喜通於有漏無漏。倶名爲
福。又福徳者是菩薩摩訶薩根本。能滿
。聖人讃歎。智者行處無智遠處。是福因縁
能得輪王諸天乃至一切種智。知是等
正知見。是故見福而生歡喜。復次我應
衆生善。其自修福是故我喜。復次衆生
善與我相似。是我同伴。是故我喜。復次
菩薩摩訶薩於十方三世佛及菩薩二乘一切
修福者。而生歡喜故名隨喜。若無福徳
畜生無異。但同飮食淫欲鬪諍。修福之人衆
生尊敬。猶如熱時清涼滿月。是故隨喜。大論
三十二云。如買香等。問。云何隨喜心過
二乘上。答。以隨喜善迴與衆生故。觀衆生
正縁了等者。如法華中常不輕品。不輕
菩薩見諸衆生具足三因。皆當作佛。故不
敢輕。此但敬其正因故也。正因之中三因具
足。況無始時曾聞一句即了因種。彈指合掌
即縁因種。故此菩薩凡見衆生皆悉與記。
乃至身行不輕之行云云。毒鼓者。大經第
九云。譬如人以新毒藥用塗大鼓。於
大衆中撃令聲。雖聞。若有
者遠近皆死。唯除一人不横死。謂一闡
。纔聞即能破無明惑。名爲近死。聞未
後世因。名爲遠死。諸教諸味及經
。以論遠近。四念處云。若有聞者遠近不
死。謂但破於見思塵沙。法華隨喜法等者。
隨喜品中從法座起。至於餘處他人説。
他人聞已復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
量聞法而生隨喜。故云隨喜法。大品隨
喜人者。經云。若聲聞人能發心者我亦隨喜。
聲聞是人隨喜其人。名隨喜人。人必有
法必藉人。故云互擧。迴向者。以隨喜福
衆生共及向菩提。菩提如文。施衆生者。然
修因福不共。若得果時則以此福
於衆生。是故菩薩得世四事益衆生。又
自以福淨其身口。人見歡喜所説信受
十善乃至種智。乃至舍利能令一切衆生
道。是故果報與衆生共。今因中説果故
與共。若言福因與他共者。從初發心
修善根盡與衆生。後時將何以爲成道之因
善法體不人。故今直以無畏無惱
以施衆生。用無所得故至菩提。故淨名云。
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迴向爲大利等。故法華
梵天施宮殿時。皆發願云。願以此功徳
云云。如迴聲入角等者。大論三十二云。迴向
者。如少物上王。如聲入角。問。菩薩
功徳勝於二乘。有何奇特。答。今此不
之。但以隨喜迴向心比。如巧匠指示
倍得價直。執斧之人倍用功力。直不言。
聲聞自行如斧者。菩薩教他而行迴向
如大匠。大論問曰。何故名二乘自調
自淨自度。而不迴向。答。戒爲自調禪爲
慧爲自度。二乘唯自修此三故。不取等
者。釋上斷三界等四。謂苦不集。
滅不道。於此四中而不別世
及出世因果等相。名不分別。如是名爲
迴向也。實相無取乃至無分別故也。能
迴向至妄想等不生者。大論云。菩薩心空
檀波羅蜜乃至種智。一切皆空。一相無相如
佛所説。如是迴向如箭射他無中者
無相一切諸法故爾。能
迴向之心。所謂衆生佛果。如是能所及
一切法。一心推求皆不得。亡能亡所。
是一切所迴向之法。無實故不
得。無已今當等者。三世推求此之能所
滅不住。又發心爲已。迴向爲今。所迴向處
當。又所迴向中極果爲當衆生爲現。又
衆生者亦有當現。即諸衆生名之爲現。共
福當得名之爲當。如是三世畢竟叵得。如
三世諸佛所知等者。唯一實相是佛所知所
見所許。於中能知即種智。能見即佛眼也。能
許即是本時弘誓及一切行。是名眞實等者。
佛所知方名眞實。非權果。權果虚妄
即對破藏通所期之果。言最上者非上中
下之上。即指圓教名爲最上。最上故具足。
此破別教也。則不謗佛等者。計佛果
乃至非有非無。皆名謗佛。何以故。佛果非
有乃至非有非無。非苦故無過咎。非集故
繋著。有道故無毒。有滅故無失。此依
無作四諦迴向也。言苦集唯有
。且約事説。理即苦集本是道滅。何但等
者。前三謂懺悔勸請隨喜。後一謂發願。前
後皆例今迴向意。依無作諦而不諦。名
眞五悔。能發眞位。故引婆沙成圓意。故
知五悔並依無作。方令懺悔見罪性本空
勸請知法身常住。隨喜了福等眞如。發願
能所平等。次明發願者。初釋名云如許
人物等者。卷者約也。亦契也。説文云。券別
之書以刀判其旁。故謂之契。故字從刀。御
者侍也。主也。一切諸法以願侍之。以願爲
主。亦名下至盛物者。四弘誓中衆生煩惱
惡。法門佛道爲善。遮惡爲遮持。持善
總持。諸行如坯誓願如火。*坯者瓦未
燒也。堪任利他名爲盛物。四弘爲總願等
者。一切諸願四弘攝盡。故名爲總。法藏等
者。觀經悲華並云。彌陀因名法藏。於自在
王如來所。聞二百一十億佛刹願又
觀經云。法藏比丘爲取諸佛土故。發
四十八願是願已地爲六動。爲佛所記。
大阿彌陀經云。爲菩薩時發二十四願云。
是願終不作佛。願數不同部異見別。
和會。悲華經中則無別願。但云
佛土故發四弘誓願。故知一切菩薩凡見
。無於總願別願故大論第八問曰。
菩薩修行自得淨報何須發願。答。福若無
願。如牛無御則無至。如佛所説。不
法人聞天中樂心便念著。問。若無願者不
報耶。答。雖得不願。有願則少福
而得大果。華嚴者。新經第十四。歴事別願。
又如梵網發十大願十三誓。大經聖行願
文大同。又第十四梵行品云。若施食時令
衆生得大智食法喜食般若食。若施漿時令
諸衆生趣涅槃河。飮八味水甘露味。準
此例及華嚴等境發願。隨其智力。何
必如文。若有文者幸依佛説。如此等文並
別願也。今五悔中義兼總別。故知五悔非
行所宜。如彌勒問經。佛告阿難。彌勒往昔
苦行。但修善巧方便安樂之道。積
無上正等菩提。阿難言。云何名爲善巧方便
佛言。彌勒昔行菩薩道時。但晝夜六時勤
修五悔而得菩提。彼經悔文有二十三行
亦無別列五悔辭句。但數數請佛數數説
悔。餘三亦然。如罪悉懺悔。是福皆隨
喜。我今請諸佛。願成無上智。若準此例
必各説。但修行者智力微弱。縁心難當。故
一準。如婆沙四悔僧常儀。亦須
以爲運念。具如南山正行儀中注解。從
令於道場等者。總結悔意。皆爲罪故
也。昔作大惡三業倶重。故今懺悔三業並
運。發大勇猛方破大惡。勸請破謗法罪者。
亦應先云懺悔破於三業遮性等罪。文闕義
足。次文者。昔聞諸法而生誹謗。今請佛説
一切聞。是故能翻謗法之罪。隨喜破嫉妬
罪者。昔對境生嫉。今隨喜一切。故得
昔嫉妬心。迴向破爲諸有罪者。昔所作福但
生死。爲諸有因自免。豈能令
於有因。今具二迴向自免免他。是故迴
向。順涅槃門故云空無相等也。亦應
發願者破邪願罪。即導前四所在
若能下正釋圓位。於中初明五悔功能能
品位。由此五法開初品。乃至入住遠
此五。一一品文皆先正釋。次引證釋。初
品引文。據疏分文乃是現在四信之文。言
四信者。一者一念隨喜。二者解其言趣。三
者廣爲他説。四者深信觀成。與佛滅後五
品之初。兩處隨喜文義大同。故今互引以證
初品。第三品引文中。云不須復起塔寺等
者。此第三品觀行猶弱。且以説法其觀
。觀心成就方行第四。第四未事理相
。故云旁行。至第五品事理不二。即云
人起立僧坊。供養讃歎聲聞衆僧。乃至具
。豈執第三永令事。豈執第五一概
行。故修行者應教意。入第五品
遲。初心行人必以此五善自調御。委識
進否止應行。又此五品品品之中令
五悔。況常人乎。以品品中各有障故。故四
念處中以此五品五停心。防初心故。其
相云何。初三藏教以數息停散。今以隨理
於疑散。三藏以不淨貪。今以讀誦
於雜染。三藏以慈心瞋。今以説法
祕法恚。三藏以因縁癡。今以六度
無明暗。三藏以念佛障。今以理觀
於事相。若爾。通別云何。答。別教中但以
戒定二行而停其心。通教中五。應息等
不生不滅而爲停心。若爾下*辯同異。復次
下約陰界入以明次位。前雖教以明
今復約凡聖五陰位。言五種人者。果
地二乘及後三教斷惑菩薩生界外者。此位
之後既對四徳以爲佛位。故知降佛皆是
三種菩薩所攝。是故次品而明其位。於
次明十信位者。五品已能圓伏五住。豈至
此位別斷見思。但是圓修麁惑先斷。猶
鐵麁垢先除云云。人不之。便謂法華六
根爲圓。仁王長別三界爲漸。既云法華部
是漸頓。云何釋位即是頓頓。況所引仁王本
法華。如何離開分屬兩種。又除圓位
一切諸位無十信破見思。委釋圓信
具如四念處文。今文但略釋初信而已。今
菩薩戒疏十法成乘豎對十信。復以
十法横入十信。言豎對者。今文初信以對
於境。次修慈悲以對念心。善修寂照以對
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
定心。善修道品不退心。善修正助
向心。善修諸位護法心。善修不動即入
戒心。善修安忍即入願心。今止觀文少不
次第及名不同。今云陀羅尼即彼不退也。
餘不次第者但將向列戒疏之文。對之可
見。言横入者一一信心各具十法。故瓔珞
云。一信有十十信有百。又四念處云。五品
各有十法成觀。五品尚爾。何況十信。所以十
信各具十法。故至初住轉名十大。次入下
眞位。四念處中及菩薩戒疏。並略明初住已
上圓教聖位。亦略録之。何者。初發心住三種
開發即正縁了。謂境智行三法相應。是故名
分證三徳。故華嚴云。初住所有功徳三世
諸佛歎不盡。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
諸法眞實之性。所有聞法不他悟。淨名
云。知一切法是爲道場。大品云。初發心
道場。阿字門等。並是圓教十住位相。若別
教位十地方與圓十住齊。故瓔珞云。初地一
分無相法身。智行成就。百萬阿僧祇功徳雙
二諦等。具如第三卷引。乃至等覺功徳
思。但約化道以辯功用。如初地百界二
地千界乃至萬億等界。現身亦爾。十住之後
實相更復十倍増明。更十番智斷破十品無
。念念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
長。名爲十行。十行之後無功用道。眞明復更
十倍開發。願行事理自然和融。迴入平等法
界海。更破十品無明。名十迴向。向後復破
十品無明。無功用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功
。荷負一切佛法。荷負法界衆生。入三世
佛智地。地後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
究竟清淨。斷最後微細窮源無明。登中道山
無明父母別。是有所斷者
上士等覺位。此位後心究竟解脱無上佛
智。無斷者名無上士。十法至此方受
。謂理大願大。莊嚴大智斷大。遍知大道
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大。次第以對
法成乘。釋名對義亦應可解。○第九安忍
中初亦先法。次譬。後合。初法中云。爽者明
也。次喩中云鋒等者。又以飛霜於鋒刃
聰善於聽心敏於事。睿者説文云。深明也。
智也。喩過也。越也。疏者記也。洞者疾流也。
即徹過也。亦深邃也。懷者安也。詩云。懷
好音。術者道藝也。鄴洛禪師者。鄴在相州
即齊魏所都。大興佛法。禪祖之一王化其
。護時人意其名。洛即洛陽。群者友
也。輩也。武津歎曰者。南嶽大師。陳州項城武
津人也。武津是所居地名。傳中不
太早。但云有斷師疑禪要。思因爲説
十地法門。驚異心目。智*斷曰。恐師位階
。師曰。吾是十信鐵輪位耳。應是習傳者異
。著願文者其文現行。然文引四擇者。有
人將此以對三術。非但數不相當亦乃文
意永別。三術是天台密意。四擇是南嶽願文。
彼對此多恐未便。今言大師所引意者。
用誡後學善須決擇。勤勤不已四度言之。
故天台大師指南嶽高勝之人。垂於深
以爲後軌。後代學者可以爲鏡。鏡可
不整之形。次引大論菩薩深山等者。大
論十九釋禪度中。問云。菩薩摩訶薩應
化衆生事。云何深山自靜。棄捨衆生
於慈悲利他之行。答曰。身雖遠離心不
。猶如病人服藥將身身康已後方可
業。康者安和也。菩薩亦爾服般若藥煩惱
病損法身康復。爲化未晩。若至六根等者。
此語初依最後極位。通前五品並屬初依
故大經云。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
無明全在名具煩惱。大象捍格等者。即以
名爲大象。不前文對治文中。但以
名爲大象。不生死名爲捍格。捍者衞
也。格應土。戸白
禮云。發然後禁則捍垎
而不勝。注云。捍垎者堅不入也。從
手並非今意。前既以五品小象。今且
六根大象。既離界繋自在堪能。煩惱
染如刀箭無施。種智化物如日光照世。
物無始苦猶如長氷。機熟獲益名爲自治
象喩身應世利物。若被名譽等者。爲
三事之所動壞。前二如妨蠹觀法散滅
名爲内侵。眷屬若集令諸行破壞。名枝葉
外盡。猶如大樹外集衆鳥内抱蟲蝎樹必
死壞。蠹者害物之蟲也。亦云。食桂蟲也。
三術者。如上文自列。一莫受莫著。二縮
徳露玼。三一擧萬里。内三術者。謂空假中
外障是軟賊謂名譽等。内障是強賊謂煩惱
。是故内外用術不同。淪者沒也。毘嵐者
猛風也。此風在大鐵圍山外。若無鐵圍
須彌山如腐草。故引爲況。文擧片禪少
違順之端。故知違順未堪不衆。
彌沙塞佛因調達領衆。乃引事云。
往古有仙在山中刹利書。有一野狐
便誦之。自思惟言。我解此書獸王。因
出遊行。逢一困狐而欲之。困狐曰。何以
殺。答云。我是獸王。汝不我故當
汝。彼困狐云。汝勿我我當汝。如
展轉伏衆師子。師子伏已便作是念。我今
復以獸爲婦。乃將諸獸迦夷國百千
萬匝。王令使問。使迴答意。諸臣皆許。唯一
臣言。自古及今。未曾見人王以女嫁獸。
臣要當殺令此狐走。王問如何。此臣答曰。
使剋求從期一願。必令師子先戰後吼
彼謂吾等畏師子吼。必令師子先吼後戰
師子若吼諸獸必散。王如其計。至日出
事果如計。狐等纔聞師子吼聲。心破七分
象而死。群獸皆走。佛説偈言
    野狐憍慢盛 求欲愛眷屬
    行到迦夷城 自稱是獸王
    人憍亦如是 現領於徒衆
    在於摩竭國 法主以自號
早領衆者亦復如是。名成損己益他蓋微。
莊子云。名者功之器不多取。坯器菴華者
並在大論。喩以初心。堆者聚土也。若作
義亦通於堆阜也。菴羅華者多華少實。
若得此意不須九境者。若能於此陰境安忍。
必得於六根清淨。尚離二乘菩薩二境
況復煩惱等七。故約此人更明下九
違順故九境生。違即是惡。順即是善。
具如前文互發中判善惡等相。故知上根唯
陰境。故於陰安忍不下九○十無法
愛中。行上九事過内外障等者。内外如向分
。安忍此已。已入六根。不眞良由
住著。著相似法名爲頂墮。應通歴四教
頂墮義。初文且寄三教頂墮。從既不入位
去。正明今文頂墮之義。初明三藏頂墮。具
毘曇中説。文中先簡頂墮。謂燸一
向退不頂墮。忍位過頂復不墮。於
三位間頂名墮。何者。五根忍位不
觀。上忍發眞是故不墮。於位法中
多生愛心。則應頂而不入。由退
故造於重逆。故名爲墮。通教頂墮例此可
知。別教頂位在十行中。故無墮義。於行向
縱起著心。但未地之名爲頂墮。終無
過。大論云下出圓似位有愛。今人下今
圓教十信時。若生愛心初住
而六根淨位定不小。則以頂名之爲
墮非退墮。以六根中無退義故。況復更
重逆耶。故此頂墮異前通藏。故大論
三十。明頂墮義二種不同。一者頂退名
墮。二者住頂名之爲墮。小乘教中雖
二義頂多退。故今圓位見思已落但有
頂一墮義耳。故大論四十三問曰。頂不
墮。云何言墮。答。垂近應得而便失者。名
之爲墮。若得頂者智慧安隱則不墮。此
初義退爲墮。若第二義但以頂不
進不退。名之爲墮。是則十信初心猶名爲
燸。今止觀下總結示之。初從妙境終至
。行解具足正助不虧。已送行者於初
。入無功用自堪道。入住已去今文不
論。故云齊此。故諸經論初住已去。多明
佛化他之相。不復委悉論於自行。是故今
入住功徳今所不論。今意且赴末代修行
後當重説者。至菩薩境中更廣*辯。夏
終不説下無論。始從第五卷初來至
。正當法説。明於陰境十法成乘竟。是十
下次引法華大車。以譬十法。初略標。次列
經文。次合。次結。且順經次第復依於十
法次第。今以十法隨對整足。大車高廣不思
議境也。幰蓋慈悲。寶繩交絡即發心也。安置
丹枕。枕有内外。若車内枕休息衆行。即安
心也。若車外枕或動或靜。動靜秖是通塞義
也。破塞存通即塞而通。其疾如風即破
。是破遍義也。大品云。法愛難斷。故處處
破無明三昧。始自白牛終至平正。道品
義也。又多僕從即正助也。頌中云儐從。禮
云。導也。又云。侍邊也。遊於四方。即次位也。
安忍離著在次位之初。是故更加復次
位。始從初心終訖究竟。安忍秖是忍於五
品違順二境六根。離愛秖是離六根
中相似法愛。綩綖者。埤蒼云。綩者衣繍裳也。
綖者席也。應莚字。此綖字是天子覆
綖。亦可通用。又次位者秖是行之所階。
恐行者生濫。故於次位中別出五品六根
清淨。勸勵行者障離愛。故知前七正
車體及以具度。後三秖是乘之所渉。若
所渉運義不成。是故十法通名乘也。次
位者。夫有心者悉具三軌。此之三軌通
於六即。理性車體。具度資成。白牛觀照。在
一念心即是理性。聞名起觀名爲等賜。諸
子乘乘入位不同。故有觀行相似等別。乃
至四方直至道場。道場猶受果乘之號。是故
因果乘義不無。今人下斥邪也。設謂假設
借字子謝
設使借之與乘名者。但是邪乘。
乘者本以運載義。邪法無運故名爲借。
既是邪法不諸見。諸見即具六十二也。
正法下顯正也。不惡空故云正法
正法御邪故云大城。不壞故名爲金剛
足諸法名爲寶藏。具足者釋寶藏也。無
缺者釋金剛也。如此妙乘豈同惡空。與而
之但有車體。既無具度故名爲禿。奪而
之體用倶非。故名爲禿。故引大經乘
驢車。非但闕於白牛般若。爲驢所乘。任運
正故非高廣。又復言壞全無莊嚴。況復
見入三惡道○端坐觀陰界入境。所
云端坐者。豈隔餘儀。四三昧中常坐居首。
是故先明。常行等三亦可通用。歴縁對境自
餘三。是故且判以爲端坐。問。五陰盡在
端坐觀耶。答。陰通三性餘義。前文且
端坐用觀。餘義在後歴縁對境。次明
縁對境。者先序來意。次下正釋。正釋文中先
歴縁。次明對境。就歴縁中初於行縁
十法。次是約下結意也。次行縁既爾下
餘五縁。次三三昧下釋疑。次昔國王下引
證。故大論二十云。昔有國王園中遊戲。朝
華林茂盛可愛。食已臥息。夫人采女皆共
華毀折林樹。覺已見之。悟一切法皆悉
無常。如是思惟悟辟支佛。宿福既厚。藉
因縁聖果。次對境中亦先約眼色
足十法。次例餘根等。初境中次結數引
證結非。若觀下不思議境。初引經總立
三智五眼。次別釋三觀。假觀中云外道打髑
髏作聲者。増一阿含云。佛在耆闍崛山
五百比丘倶。從於靜室靈鷲山。與鹿頭
梵志倶行。至大畏林。取死人髑髏與鹿
。而作是言。今此梵志明於星宿兼善
。善解諸聲死因縁。問云。此是何人髑
髏。答曰。男子。問。云何命終。答。衆病皆集百
節酸疼。故命終也。何方治。答。呵梨勒和
治必不終。又問。生何處。答。生三惡道。又
一髑髑之。答。女人。何病死。答。懷妊
死。何方治。答。服好酥醍醐。生何處。答。畜生
中。又取一髑髏打。問曰。何故死。答。食過差
死。何方治答。三日絶食。生何處。答。生
。以水故。又取一髑髏之。問曰。何
人。答。女人。何死。答。産死。生何處。答。人中。
又打一髑髏。問曰。何死。答。被人害死。生
何處。答。生天。佛言。爲人害死必生三惡。更
之。答云。此人持十善。又夫餓死者生
天中。無是處。凡一一答佛。佛皆語云。如
汝所言。香山南有優陀延比丘。入無餘界
佛申手取髑髏來。問。生何處。答。無本。非
男非女不生處。不周旋往來八方。
都無音聲。未審是誰。佛言。止止。又重問佛。
佛具答。鹿頭歎曰。此未曾有。我觀蟻子
來處。鳥獸音聲尚別雌雄。觀此羅漢
生處。如來正法甚奇甚特。九十五道我皆
能知。如來之法不趣向。唯願世尊聽
道次。佛言善來。得無學果。聽聲既爾。餘塵
亦然。外道之法聽死骨聲能達遠事者。良
聲中本具諸法。故使外道得其少分。冥
其本日用不知。況今妙觀直觀本理。理
諸法疑中觀如文。雖無下釋
成五眼。次引二經證。次結成一心次明
。問答並如文。引證中淨名云不來相等。
六作中初行縁也。不見相等擧六受中初
見色也。當知根塵無法界。故云不來而
來等。如四念處中引唯識。言唯識者唯
是一識。復分二種。一者分別。二無分別。分
別識者名爲識識。無分別者名似塵識。一切
世間皆爲似塵識之所成。三無性等色心之
法本來不二。彼既分於二識。例亦分於二
。問。色之與識如何同異。答。若色心相對
則有色有心。論其體性則離色無心離
色。若色心相即二則倶二。一則倶一。故圓
説者亦應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何
但獨得唯識耶。若合論者。無皆悉具
足法界。復次若從末説。一切衆生二種不
同。上界多著識下界多著色。若約識爲
外向内。令内識皆是一識。識既空
已十界皆空。識若假者十界皆假。識若中者
十界皆中。專於内心一切法。觀外十界
即見内心。是故當知若識若色皆是唯色。若
識若色皆是唯識。雖色心但有二名。論
其法體秖是法性。如是即是心地法門。不
寂場身八會。諸佛解脱於心中求。心
佛種心即菩提。當此意一切心
一切教。理行位等準此説之。識次位中
若漸見等者。普賢觀云。行者若能隨普賢教
心正意。漸以心眼東方佛黄金色身
端嚴微妙。見一佛已復見一佛。如是遍見
東方諸佛。心想利故遍見十方一切諸佛。頓
見者。不輕品云。彼比丘臨終時虚空
。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説法華經。二十千萬
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六根清淨。經文不
漸見一佛乃至諸佛。故名頓見。次譬大車
成佛事。若眼入等者即自行也。次引淨名
或有佛土光明等者。自行化他皆名佛事。若
或有佛土等者。即化他也。如楞伽第三
。不瞬世界。妙香世界。令諸菩薩瞪視不
瞬得無生忍。即眼爲法界也。更有誠教
此思之。次例中先例餘受。次例餘根。次明
大車。如文。若能下勸修。初總中先法。次引
譬斥中。云黒蚖秖是長蛇。綺文互説耳。不
止觀長蛇。善解止觀珠。解而
用爲無益。大論第十釋因不同故果不
等中云。有一黒蚖摩尼而臥。有羅漢
食不得。論明破戒而猶有福。故使
蚖尚懷寶珠。今借斥之。以譬解而不
行。如蚖懷珠於蛇何益。次別引三譬者。
皆先譬次合。初譬中云。賜者與也。亦惠也。祿
者。爾雅云。福也。孝經注云。食廩曰祿。楊承
云。上古無祿。人食野禾朝闕食。獵者
鹿以當於食。故變爲祿字。匹夫所得薄
祿也。械是兵器總名。戟者短戈。鉤子槊也。郭
璞注方言云。戟中有小刺雄戟也。若爲
麹蘖等者。尚書殷高宗聘傅説於傅巖之野
云。若濟巨川汝作舟檝。若歳大旱用
霖雨。若作酒醴爾惟麹蘖。若作和羹
惟鹽梅。帷帳者。説文云。旁曰帷上曰幕。帳
者。説文云。四合象宮室之曰帳。淮南子
云。將軍幬帳也。折衝者。折者截也。衝者。説
文云。通道也。廣雅云。突也。弋撃也。用而
屡北者。説文云。北者乖也。又軍走曰北。又
北主陰方。陰主殺也。即被殺者爲軍敗也。
解髻等者。尚書云。徳懋懋官功懋懋賞。懋者
勉也。今圓破煩惱實相賞。賞中之極如
髻與珠。如諸聲聞來至法華。功之極也。
故譬輪王解以權髻實相珠。野巫者。男
師曰覡。女師曰巫。謂陰神也。説文云。巫
者祝也。祝者祭主申讃辭者也。三事不
者。不魔軍。不煩惱。不
。對前三喩文可知。區區者踦區屈曲
日故也。軍者衆也。萬二千人曰軍。今之
魔軍何必定數。但言衆耳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七之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