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名爲智障。以滅想滅心去。擧小乘法
釋於大。如小乘人入滅盡定想滅心。亦
滅智。此是斷滅。今滅智障心不滅。即
分別無分別。故知分別實不捨。又
非條然下重釋智障與中道智。非條然別
智障是無明無明是法性。是故智障不
也。次是以下引經爲證。福尚一毫無
極。當知分別智體無捨。爲助道故先破
。煩惱若破。此破惑智。體是證智。是故無
失。人作一向下次破執見。見者自謂
不斷之別。論其智體體本無殊。如上衆釋
意顯無明雖智障。障體即智。又前來諸解
亦不前釋中觀初明智障義。開爲三釋
初云説智爲障。即是智爲能障。智障兩字倶
能也。次云從所障故。名爲智障者。即
是證智被障。名爲智障。智障兩字倶屬
。次云又智所知礙。名爲智障者。即障字
能智字爲所。次問答者重釋妨也。初問
意者。瓔珞經中列位始終。唯云初地三觀現
前雙流文。何故得三處雙流。答意者。
義相成於理無失。借別八地通教下
別初住圓教高。不專執瓔珞別位
定在初地。明位委悉不瓔珞。是故借
之以成高下。此一問答拾遺故來。文亦非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六之四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七之一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釋通塞中先列異名。次明來意
譬合。就初法中先正明來意。亦是結前生
後。前破法遍者結前也。應入等者生後也。
倶用三名以爲後。故云應入不入。當尋
得失必滯是非。得失秖是有著無著。若同
著名失。當此門檢校除失。若無
失者但依前門塞存通。是故今門意在
檢校。恐於通中翻起於塞。次不得下誡勸
也。若一向作解唯用破遍。恐於通起塞於
塞無通。所以立此通塞一門。檢彼破遍
塞得通。使彼破門於通無塞。次何者下
正明來意。於能生著同彼外道。宜
塞四句遍破。故知前破遍中但用能破
於所破。猶未悟者必於能所心生塞著。於
能生著觀法雖正著心同邪。是故須破。故
愛著觀空智慧。是故須四句三假
能著心使立處。破能著智所破惑。故
能破如所破也。雖著能破之觀。而
著所破之惑。故云若不愛著觀空智慧。
則能破不如所破。是故但用破遍惑。是
故須二句分別。則使此文與前永異。一
者通途通塞則以所破塞能破爲通。二
者別相通塞則以能起著爲塞破塞無
著爲通。故下文云。法相淺深任有通塞。況
復於中起苦集等。上句即是通途通塞。下句
即以別相之。然今此中總有四義。一横
通塞。二竪通塞。三横別通塞。四一心通塞。文
四義二。前三爲一心故也。一一皆須
句檢校若於四通而起塞著。皆須塞以
於通。如是展轉以破爲期。故下文云。於
一一能一一所。一一心皆悉檢校。爲是義
故立通塞門。所以復須四句分別。一者塞中
通。二者通中有塞。三者塞自是塞。四者
通自是通。初之二句即是今文別相通塞。後
之二句若塞已破即屬破遍。若塞未破度
今文前二句。又第一句兼於兩句。謂通
相別相兩意故也。次擧譬中先譬。除膜養珠
但成分喩。若破賊護將便成遍喩。何者。除
膜養珠不珠復爲膜。即濫第三第四兩
。是故更喩賊護將。將若爲賊此賊亦
破。賊若爲將此將亦護。如是展轉將皆爲
賊。節節破之。即是此文之正意也。所言膜
者皮間薄膜。此膜覆眼名爲眼膜。若爾下
譬。若能如是方能導人至於寶所。於
先正合譬。次通五百由旬義也。亦通塞之正
意也。破塞存通至寶所故。是故路經五百
由旬。經云導師善知通塞。故用法華將導
也。是故須古今諸釋。方了今文一心
通塞。於中總有六師不同。破初家二乘
之道非七八地者。問。二乘正當七地八地
云何言非。答。此中用釋論意以破彼計。彼
釋既云六地見思盡以爲三百。七地八地以
四百。是故今文以論破之。論以二乘
四百。汝以六地見思盡。正當二乘
四百。却以七八二地而爲四百。故汝
釋與彼大論通教義違。此師用通義
通意。是故還引大論之。大論通意
後更釋。後之二家皆約煩惱五百者。
而前家不塵沙後家不於見。是故並
失。後辨失中略不更破也。此之名義下通
今經也。先正通經。經具三義故知諸師不
經會。諸師下次辨失也。先總次別。初言
總者用別如太方。用通如太圓。二乘擅行
太動。界内立城如太靜。又約煩惱而不
見及塵沙。約生死而不有後無後
太靜。故知諸師各隨一見。或得通而失
二。或用別而違圓。或至三百而不
。或有擅行於四百五百。或約煩惱而攝
或不盡或約生死而取捨不周。欲
恐未可也。如持一孔等者。不一師
偏解。能釋三之文。初家下別判。但判
第五第六師者。略無易見。判
四百立城者。若約通義七八二地正
二乘彼師七八對於四百。故成四百以
化城。攝家割二死於荒外者攝大乘師。
七種生死。一分段謂三界果報。二流來
迷眞之初。三反出謂背妄之始。四方便
入滅二乘。五因縁謂初地已上。六有後
第十地。七無後謂金剛心。汝既自立
種生死五百義。何故捨二但用方便及
以因縁於三界五百耶。如汝所釋寶
渚之外更有有後及以無後。捨而不用故名
割。荒爲八荒八極之内亦云四海之外
亦曰九州之外。亦云荒服之外。故曰荒外
第一卷所引。爾雅云。九夷等四此次荒之
國也。觚竹等四此極遠荒之國也。今以地極
名爲遠荒。即以所極於寶渚。寶渚之外
地。攝師猶有二種生死闕而不論。
是故破之。次判地家界内立城者。既將
以對二百。住位復是見思斷位。二百對
界秖是色界。故知即是界内立城故不可
也。次家即以二乘足爲五百。經過三百
化城二乘至此即應城。何故將對
百五百。故知擅行四百五百唯至法華開權
顯實。方可出城進四五百。若開權已成
菩薩。那得復云猶是二乘而云二乘足爲
五百。言徑廷者。二乘本是被覆之權。輒自
開權故云徑廷。至法華會佛爲發權。不
擅行亦非徑廷。廷者他定
越次之義。又開
權竟二乘同八。亦非二乘各對一百。是故
用。城者盛也。盛於所住即行人也。人師
過如此下釋疑。先徴起。次正釋。恐人見
初家。論以二乘而爲四百。何故不
四百立城。於中先序論文。言論有二
者。大論六十八云。譬如一百二百
三百四百由旬曠野嶮道。言嶮道者即世間
也。一百欲界二百色界。三百無色四百二乘。
復次四百欲界三百色界。二百無色一百二
乘。菩薩摩訶薩當知不久得菩提記。當
畏墮於二地。是過四百菩提城。論文
五百之言者。既云通意於四百曠野
菩提城。城即五百。今通之下即是今家判
於論文但屬通義。是故但以二乘於四
。菩薩至此與二乘齊。仍約鈍根未
。是故不五百由旬。故指三乘共得
。名爲涅槃。復以二乘一百者。如
論。尋文可知。今明下今家正解。正顯
家依法華通塞義也。經文既云於五
。今家準經以爲三釋。若約生死及以煩
。不過。若約觀智即得過。過
生死煩惱二五。即至涅槃一切種。智故云
觀智知三百。知即是過。初約生死者。五
百皆是生死故也。是故不寂光於五
。次約煩惱者。見通三界故合爲一。下分
欲故合爲一。倶舍云。由二不欲由
復還下。二謂貪瞋上通名類。故合爲一。下
分有五。謂身見戒取疑貪瞋。言上分者上
分有五。謂掉慢無明色。以此三釋即是
一念能所無著。方名善知。又諸師下結
正。斥諸師釋唯依權教位太高。於
權位中又釋不了。故下正以横竪判權及横
別等。方曉權人所行之法。若横若竪倶破
五百但非一念。故判屬權。遼亦遠也。遠而
又逈。故名爲遼。二邊之外別立五百故名
遼遠。此即通結諸師判位大高。初師以十地
五百。攝師在初地地師在十地。如此判
者凡下絶分。化城非冀寶所望崖。凡既望
崖爲誰説教。若其此教唯爲聖人。經不
爲令衆生。又若定在十地等者。二乘被
會尚亦未至。何況凡夫。今明圓門實相寶
凡聖通具六即甄分。舊依權門位太
遠。今依實教是故不用。今論下正以由旬
通塞意。先縱横。次一心。初有三義謂一
横二竪三者横別。初横。如文。次竪文中先正
竪。次横織竪。竪三如經横三如緯。織
三諦文章。若三諦中有苦集等三諦
成故也。如入空時諦縁度校心法
及以能所。令苦集無明六蔽。假中檢校亦
復如是。初入空中析體不同。初明析空
先言三塞者。初是苦集。既不識下是十二
縁。次不滅下是六蔽。於六蔽中但擧一慳
餘五並略。次引大經以證六蔽。蔽即是塞。
第十一云。如婆羅門幼稚童子爲饑所逼。
人糞中有菴羅果即便取之。有智之人
即訶責之。汝淨行種。云何取此穢果而食。
童子聞已赧然有愧。即答之言。我實不
淨洗棄之。智者訶言汝大愚癡。若擬棄者
本不取。章安解云。婆羅門者即譬初修
般若淨道。幼稚以譬解行淺弱。三途苦逼譬
之如饑無常之中有人天果。如彼穢糞有
菴羅果。深行訶淺故曰智訶。童子去淺行懷
愧。非天樂。爲欲中修道棄捨。故云
洗棄。智者語言去。菩薩勸令一切倶捨。不
受已復觀而捨。故知經意正譬三藏菩
。觀生受生名洗已棄。故知三祇百劫之
内。有漏心中修事六度。度與惑倶義同
。若於下次明二通。即諦縁度。諦縁度相
文可見。當用下次明檢校一一者。不
能所及以心法。有塞咸破如前破賊。故
知通塞咸須檢校。三諦之中言心等者。心
析見思之心。法謂假觀知病等三。及
中觀中無明等三。此等皆有能所故也。又心
能縁之心。法謂所縁之法。若觀若境倶
心法咸須檢校。下去例然。復次下次明
體空。文亦先明通塞之相。如羅漢下以聖況
凡。聖尚名陰凡何得無。若計下次示苦集
結業即集生死即苦。若不識下次明十二因
。若愛下次明六蔽。亦但擧一慳餘五並
略。用即空慧下檢校入空。從於病法等下次
校入假。並可見。問。前入空中云一一
。今入假中云一一法者何耶。答。三觀所
觀無心法。初破見思心名便。入假
法作法名便。以己他心所習成法。入中
之時並是法界。從法又便。文略可見。次檢
校中道正觀者還檢竪破中觀三番。此中存
略。但云於無明法性眞縁三假。以示
。一一下示檢校相。若作如此下至塞乃得
者。明權位太高。通教六地別教初地如
是兩教經於劫數。乃到實相寶所之位。此
位乃是竪三諦相。次引大經以證權位經
於劫數。大經前後總有四文。大同小異。第十
云。經爾所劫菩提。第十九云至
。第二十云菩提。第二十一云住
。住者秖是住於初住菩提住處。當謂
劫方得菩提。至之與得名異義同。至謂
於方便中。得謂於發心處所。言須陀
洹等者。從本爲名。經七生已任運入般。
生彼復經八萬劫竟方發大心。一來六萬
不還四萬。無學二萬支佛一萬 比説可
根利鈍故使出界經劫長短。發心已後
中道觀。斷無明惑佛性。乃可名爲
於五百。此語三藏入滅二乘。通教多分
即生能發。如此論者無初心。然向五人
皆云發心若到若得。是故不唯識義
長時乃發教尚是權。況計永滅寧非方便
若執權論佛實經過既深。良恐未可。
此之竪相雖本爲非竪非横。與彼權教
次位同故。故須斥破下横亦爾。次明横別
者。先法次喩。初明法中先寄三人以明
。一一文中皆先出觀相。次明檢校。此三
觀者依大品文。經云。有菩薩摩訶薩。初發
心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阿鞞跋致
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法輪。與無量衆生化益厚已
於涅槃。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時
薩婆若相應。與無量百千萬億。從一佛國
一佛國佛世界。今文所引開彼第三
第一第二。以第二第三。又經列前
淺。今列從淺至深。依隨義便理無
失。第一文云六波羅蜜即是擧行。第二文
便成菩提。即是擧位。行位雖殊同顯
。是故今文略於第一。第三文中初云薩婆
。又云淨佛土。雖同一文既具二義。是故
開爲第一第二。餘文所引並擬三教初發
也。通雖假意多在空。別雖中文多
假。圓雖三觀從初觀中。是故今引以對
三觀。同初發心故名爲横。分屬三人故名
別。如此下斥權異實。圓中雖
。彼般若部帶二教權。猶未開顯。是故
斥云三法各別。大論下次引論文三喩。亦
横別。於中先喩次合。故大論四十三云
是三菩薩未發心前。佛説大發菩提
。譬如道行或乘羊去或乘馬去。或乘
去。是故到彼有遲有疾。初者鈍根次者漸
行後者即到。又云。初者罪多福少。次者福多
罪少。後者無罪唯淨。今此文中以歩替
者以羊遲故不於歩。故知今文用法華
。故得彼權部縱横。論五十六又云。如
三人行。一人避走。一人錢求。一人隨王。破
意亦爾。横別義意如向所釋。次明一心者。
初斥横竪。次正明一心功能破權。初斥
中。先重列出通相通塞。是即空假兩觀能
見思塵沙。於當位中通望
中觀仍具無明。故名爲塞。若後中觀勝
二觀。雖通隔於空假。故名爲塞。横中
通塞尋文可知。法相下況出今文横竪別相
通中之塞。横竪法相已有通塞。況復於通起
著成塞。當知横竪通別並塞。故云皆塞無
復有通。欲通相一心通。故先辨於横
竪之塞。若一心下正明一心。即是檢校一心
破遍。前破遍中既已結成出其元意。秖應
於一心檢校。於義即足。又爲就前横
竪門。故更節節以論檢校。復引法華善知通
今檢校須諸師。論其正意秖在
。故前之三種爲一心破遍等。例
見。又前三種望於破遍但成於竪。至
度入方始以竪而入於横。如諦縁度横織
竪成竪横別之横三倶初發。雖名爲横。三
觀望之終名爲竪。今破權功能正顯一心
初破横竪中破竪者。竪通漸入雖一人
前後次第三時各異。以各異故。故非一三
今一心具三破次第之三。故云一心三觀
竪通塞。三觀一心能破横者彼横三觀離
三人並在初心。故三不一。今以
秖是一彼分張之三。故云三觀一心破
横通塞。應知一心三觀與三觀一心。言互理
同。爲横竪翻對而説。如此横竪一一諦
中。具諦縁度若通若塞。横竪若破。諦縁度中
通塞隨破故不煩破諦等通塞。故向文云。
況復於中起苦集無明蔽等。況出此塞
圓破之。有人云破諦縁度横名爲破横。深
文旨。故前文中先明竪竟。次横織之。
一一皆具諦縁度三。況復於通復起苦集無
明等塞。故知破竪苦等自破。不更指
横。空即三觀等者。次圓三觀。觀觀具
三以破横別。一一所破各別不同。故云
即三觀乃至中即三觀。有人云。破神通者。
第一卷圓頓止觀通者騰空。騰空被破知
前非頓。如此説者殊乖文義。論文神通近
目前。何須遠求序中之説。又若破彼頓
更何所傳。師資不成付法安在。祖乎龍樹
其言徒施。又彼頓譬文在序中。説止觀
此序。豈得己正説預破弟子序
耶。又序中所述師資所傳。若破所傳便成
自壞。良以下正歎功能。能破横竪及横別
者。良由一心圓妙故也。衆魔等者。衆魔者
即天魔也。群道者即外道也。又群道者偏小
通名。故以一心皆能對破。終不等者若歩
渉乘馬避嶮從夷。若神通騰空從虚避下。
是故初修二觀先破二惑。次修中觀更破
無明。今三觀一心初後無礙。不三譬。故
終不等也是故去下陵高斥前騰空。空
假如下中道如高。避山從谷斥前歩馬。終
不兩字冠下兩句。若於下明一心中用
。一心不横竪通塞。於此一心復起
塞著。而生苦集無明蔽等。此苦集等即是見
思。見思既生即空尚失。豈復更有邊求
中。故云但失於中道神通。亦失空假歩
。此是一心別相之塞。尚須檢校令塞得
通。若於下令校此一心通塞。是爲下正
判也。如此釋者。一切衆生理性五百。乃至諸
佛究竟五百。不舊義令凡望崖。次問答
料簡。初一問答料簡異名。問文可見。次答
文者先通次別。既云一意故名爲通。亦有
差別故名爲別。別中分爲三意不同。言
者。解圓無著是名爲通。解偏起著是名
塞。言約行者。解爲行本行從解生。由
解偏圓行得失。言約字者。字即教也。有
名有實名爲字。有名無旨名爲非字
蟲蝕木偶得伊名。是蟲不是字非字
況知是字有旨無旨。次引金光明者。總證
三名。即散脂品文也。次一問答料簡通塞。問
中四者。約此卷初立横竪義。而爲此問。更
前文此可解。四諦因縁六度名爲
。苦集無明六蔽名爲横塞。先空次假後中
名爲竪通。見思塵沙無明名爲竪塞。横竪
通塞更互相對。以爲四問。問出圓意以顯
文旨。然此問意雖三惑三智竪。別指
無明以爲竪塞。最細極故。別指中道以爲
竪通。最高遠故。若横織竪及以檢校諦縁
度三。雖中道若不竪。但在即空。故
下答文指於界内苦集等三。別爲横塞。即空
眞諦別爲横通。問則通途泛問。答則分
兩途。先立兩途。次釋兩意。初然者下先釋
一往。然謂然可。如向所問横竪皆悉更互
通塞。此即圓頓不次第意又前既具明次與
不次。問中一往似不次。而實通問次與
不次。是故答中分爲兩意。以所治惑有
離。故使能治亦有即離。若次第修通塞
倶別。如後二往。若不次第一體無殊。如
前一往。言一往者。無明無別體全指於見
。見思障諦縁無明亦能障。諦縁既被
亦作横中塞。此但據初心三惑全未破。故
眞諦諦縁亦被無明障。中智治一切者。圓人
中智獨破無明。亦治眞諦障界内之
苦集。是故名竪通亦通於横塞。亦據初觀
中得此説。文中若準前問文。仍闕
二句。是故應更云横通通竪塞。所謂諦縁
度非但治見思。亦破於無明。一空一切空
故三惑倶破。横塞障竪通所謂苦集等。非
但障眞諦亦障於中道。一苦一切苦故障
於三諦。所言二往者。見思中苦集及無明六
蔽。唯障於眞諦中道。眞諦諦縁
度但能破見思無明。無明自障
故不眞諦。中智破無明亦不見思。是
故今文云竪義對當別○次明道品調適
者。先通列釋四道品相。文四義四意在調
。此四通論倶通大小。別而言之第三唯小
餘三在大。言當分者互不相假。既云
念處道念處既而當知餘品並爲
皆能得道。故云當分。又云下引證。亦
念處以例餘品。故云亦然。此從別義
念處是道場及以衍等。若從通義。教教七
科無當分。言相攝者。大小乘教凡論
其科品。皆互相收。次引論證。文意可
知。言約位者。如大師自有四念處文。四教
各以念處位判在外凡。故諸教位並對
道品。此文從小且對小位。若從通論。諸教
皆得内凡燸頂等。言相生者。如
念處生正勤乃至生八正。由此相生。故
下七科次第調停。亦名相生。調停乃是諸品
調試。何者相應可法性。故此七科初心
修。雖四文亦但二義。前三爲
故。次所以下次明來意。於中初文略明
來意。於上破遍及以通塞。若不悟者由
調停。眞法下釋向道品所證之法。初住已上
分得無漏。自爾已前皆名有漏。是故初心
調停道品。能爲初住無漏因。如釀酒下
譬也。此方即以麥麹酵。西方或用
華等酵。眞法在迷猶如水米。道品調停猶
酵燸。調停得所變有漏米。成無漏酒。調停
度理味不成。次引大論道品。能
無漏近因故。如大論云。不淨開身念
。身念開四念處。四念開道品。道品開
。三脱開涅槃。涅槃是無漏。是故有漏能
無漏而作因縁。論文雖不淨首。
語且約小正在衍門。隨教不同理觀各別。
皆是有漏爲無漏因。及道品後次三脱
次問答料簡中初料簡大小。問答具在大論
二十一中。今文答中先用論意。次引淨名大
經大集。助論答意。淨名由之成佛。得道之
處及摩訶衍。大經見性及譬醍醐。大集是
菩薩寶炬。寶具諸法炬能破暗。攝一切
陀羅尼。故總結云皆不小。若大經
下既折不專在於小。次復縱云於大
。故云無量助菩提法。是大涅槃因。亦是
疑。恐人疑云。更有無量助菩提法。方得
名爲大涅槃因。故知道品非大乘因。故即釋
云。道品之外無別道品。雖無量
。是故道品是大乘因故復更引大經四諦
而爲例釋。四諦之外無別四諦。三十七品既
是道諦。故道品外無別道品。故四含中所
四諦云聲聞。如殃掘中及諸大乘所
四諦。並爲菩薩故知通也。故殃掘云。云何
名爲四。所謂四諦法。此是聲聞宗。斯非
訶衍。大乘無量諦。言如爪土者。大經三十
一迦葉品中。佛取少土於爪上。告迦葉
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地土多耶。迦葉答言。
爪上土者不十方。今借此文量四諦
三藏四諦如爪上土。所説者如十方土
即餘三教四諦法也。若未説者如十方土
五諦。佛言。無第五諦。但言四諦
無量相。非諸聲聞縁覺所知。且指別教四
以爲無量。故殃掘云。大乘無量諦。言
六門者。雖別教始終十六。意實通於四
教十六。又有漏下約五味判。由向申難一
十六門倶有道品。故云無量。而不淺深
故以五味其優劣。初言有漏者既屬
攝隨其多少並有漏攝。今之所用意在
。二十二等者。大論十九云。欲界二十二除
七覺八正。未到三十六除喜覺。初禪三十
七。二禪三十六除正行。正行即是正思惟三
禪四禪及以中間。並三十五除正行及喜。三
無色三十二除喜覺正行正語業命。有頂二
十二除覺道。若婆沙中不欲界。於無色
但三十二。不下三與非想。大論云
正行。婆沙云正覺。餘文並同大論。婆沙。又
復分別幾法現前。問曰。諸地之中各有
現前。答。未到三十六。三十三法一時現
前。初禪三十七。三十四法一時現前。中間三
十五。三十二法一時現前。三四三十五。二禪
三十六。無色三十二。並除三念縁異故。
三念者謂身等不倶。故無量之文須
。次或言下料簡正助。釋大經疑。前引
乃云無量阿僧祇助菩提法。是大涅槃因
及五味中有正有助。今文何故復以爲正。
故引兩文或正或助隨其深淺。皆以前前
於後後。教文意兼故皆云似。故今文意
正助。此文即正。助道即助。是故引
兩文倶存。前五味中具引諸經。故並有
文若言下料簡有漏無漏者。由前五味
。云有漏道品欲界二十二等。初文徴難。
婆沙文。七覺既是修道之位。何得總判
道品有漏。故引法華成無漏。云何下又
難。婆沙七覺既是修道之位當知八正在
覺前。即是見道依此問之。何故八正在
覺前。此應下答也。由前二文相違不定。故
開爲三句解釋。先列三句。如大論下解
釋。先略釋有漏。云何下釋三十七品是有漏
。皆是下釋三十七品皆是無漏。從來下重
更印許前引大論之文。而婆沙去釋第三
。何以故下釋婆沙文。若八正在七覺後
八正已前雖是有漏。若至八正無漏故。
故此道品亦漏無漏。若言八正在七覺前是
無漏者。如常所説。經論皆爾。故云可解。即
第二意。又婆沙五十三云。四念處有
。謂有漏無漏。乃至八正亦復如是。是則
始終倶屬第三。又雜含第六云。七覺八正一
一皆有漏及無漏。是則婆沙及以雜含。具有
三義。倶屬第三。今文但列初義證成。引婆
沙證成二意者。亦漏無漏及以無漏。及亦漏
無漏是對位者。重以對位前八正在
覺前。世第一前是亦有漏。見道已去是亦無
漏。是則八正在七覺前。具於二義。謂第二
第三。諸道諦下次正釋於無作道品。今文正
意也故且置餘三。初明來意亦是去取。此
之七科文七義七。意在隨益機不同。此
但通論文義及意。於七科中各論文義。具
下列。於七科中先明念處總有別。
下之六科別別而用。今初釋念處。文四義四
同顯一境。境一品四隨何相應。於中初正
釋。次結前生後。初正釋者。且引三經而以
後後於前前。初引大品於念處。使
三諦。次引華嚴以釋大品。明四念處
一切法。即念處境也。如大地一具種種
。次引法華華嚴意。云何種種謂相性
。正用十如以爲觀境。故最後結凡言
。不百界千如故也。又下釋中皆先約
一界次以九例。一中皆云一切等者。以
界中復十復百三千故也。常途云下次斥
。第一經中。一切諸法相性體等。秖是第
三經一相一種。及第三一地實事。種相體
性秖是一種。故此一種云是佛性。次卉木下
即是正解。卉是草之總名。木是樹之通稱。衆
草成叢衆木成林。卉木秖是三草二木。三草
二木譬七方便。此七方便本是一實。今一念
去正釋念處。先更牒前不思議境。爲念處
。既一一界各具十界。故不相妨。前總立
陰名觀既不悟。故離爲四而調停之。法性
因縁去示念處觀。委悉具如四卷別行圓念
處説。四文皆以一念百界千如三千世間
成三諦方得名爲無作念處。故知前來境等
五法。並依於陰。乃至覺道亦復如是。今一
一念處皆先趣擧一界境。次以餘九
之可知説之則四法先後。觀之則不
。於一念中有總有別。又爲法相
具足故。及示識心以爲境首。故先於破法
遍後於餘陰。以爲通塞道品之本。若欲
於不可思議還須於一念心。則具
於陰入界等。一切皆然。如是下總結
。義意兼廣破倒顯理。下釋兼廣文自有
四。一一念處皆悉先明空假倒。次以
成祕藏自他倶滿義兼大小。言倶破
者。既以中道祕密藏。故四念處咸皆破
倒。何者。以即空故即破常倒義兼於小
即假故破無常倒義兼於大。中道爲
故曰義兼。以即中故雙照大小雙非大小
即是雙照雙破八倒。三諦相即兼無前後
破無次第。即破即立即照即遮。言枯榮等
者。大經云。東方雙者喩常無常。南方雙者
樂無樂。西方雙者喩我無我。北方雙者
淨不淨。四方各雙故名雙樹。方面皆悉一
枯一榮。榮喩於常等。枯喩無常等。如來於
中北首而臥入般涅槃。表非枯榮榮即表
假枯即表空。即是於其空假中間而入
。後分云。東方一雙在於佛後。西方一雙
於佛前。南方一雙在於佛足。北方一雙
於佛首。入涅槃已東西二雙合爲一樹
南北二雙亦合爲一。二合皆悉垂覆如來。其
樹慘然皆悉變白。常無常等二即不二。常樂
我淨遍覆法界。故二二合垂覆如來。即是
如來契於祕藏。亦是念處無寂滅。白者
即是衆色之本。常等稱本故名爲變。言
者。増一阿含云。表於佛法久住北天。長
含第四云。佛告阿難。安我頭南首面向北。
則使佛法久住北天。機見不同不和會
小乘經文尚表佛法久住不滅。況涅槃終極
密藏耶。然一代教門凡諸所表文
義顯著莫雙樹。以四念處能爲大小觀
行初門。是故爾也。慇懃遺囑意在於斯。治
倒已下釋念處名。一切下結成三諦。三諦秖
是祕密之藏。即是釋成釋祗一等者。
總結成行相。勸行者之。能如是觀即
義。同如來於雙樹中而入祕藏。是故念處
是得道之場。場是所依。所依即理。治於四處
無明之糠。顯於四徳實相之米。依此境
因至果。境爲乘體智爲白牛。空假破
莊嚴具。發心起觀名爲乘始。故云若能
深觀。究竟至果名爲乘終。故云入般涅槃
法界非四而不四。以所住此四
。非始而始非終而終。諸法具足故不
。但爲未入故進後品。自行化他始終具
足。念處既爾餘品亦然。名異義同。用爲調試
宜樂得入不同。次若不下結前生後。
次明正勤。秖是於前念處精勤除惡生善。
故此四文義唯善惡。意在四品次第竪進。文
語便。先除二惡次生二善。據行必以
生善惡先。未生善惡居次。並先滅惡次
生善。雖已生未生善惡。文似次第
實圓融。故前四勤而觀之。但麁惑浮疎
細惑沈隱。故分已生未生之相。先以三觀
勤觀已生速不生又更勤令未生不生。
是以麁惑任運先除。且得名爲已生不生
六根淨進修三觀。復伏細惑名爲除斷
麁惑先去眞諦先成。即名眞諦已生善
得無生未生善。次明如意足者此之
四法文四義四。意在隨入何相應。此四
定。六神通中身如意足藉茲而顯。又通
定生。亦可六通因茲並發。當是不勤等
者。此四正勤是有定之慧。慧觀不勤。念處
成反招散動。故釋欲中云風中燈。今
如意密室。於此四法一一調試。定
慧若等。方可名爲有慧之定。三智圓發三
惑圓除。是故此四通名斷行。四法皆是斷惑
之行。名爲斷行。言成就者從果立名。故四
正勤四法同觀。二二異時位相別故。今如意
足四法各用。初云欲者。希向慕樂莊嚴彼
彼法者。謂念處境。言莊嚴者。修
向心法端美。凡所修立一切諸法。若無
樂欲事必疎遺。言精進者。唯專觀理使
間雜。無雜故精無間故進。凡所修立一切
諸法。若無精進事必不成言一心者。專注
彼境一心正住。若無一心觀法斷絶。言
者思惟彼理。由思惟故心不馳散
四法是入定方便。次明五根者。此之五法文
五義五意亦隨入修前諸品。縱善萌微發根
猶未生。根未生故萌善易壞。今修五法使
善根生。故此五法皆名爲根。釋此五法
一具二。一釋根當體。二攝後歸前。又此二
義前後不定。初釋信中先釋當體。謂
。次從但念處修下攝後歸前。謂此信根
必依念處。若無信境根何能生。問。前修
既不入。何須更依念處境耶答秖
念處未入。更於此境修令根生
是故五根咸依念處正勤如意所依亦然。次
進中先攝進入信。故云信攝諸法。次信
諸法故下進當體。次釋念中先釋當體
念持無使邪妄偏小得入。從又此法
者下攝念入進。念進不遺。故云不忘。次
定者。先釋當體。一心恬寂故名爲定。從
而行精進下先攝定入進。從又此法下正
定入念。有念故不忘有進故不動。次
慧者。先攝慧入定。從内性下釋慧當
。有定之慧照本有性。是故名爲内性自
。結前生後中言遮諸煩惱者。即以中慧
於三惑。次五力者。文義及意。準根可知。
問。名同爲根何須更立。答。善根雖生惡猶
破。復更修習令根増長。是故此五復受
力名。根成惡破。故名爲力。故大論二十一
云。天魔外道不沮壞。是故此五復名爲
力。若自若他皆得力名。信力信諦不
小諸疑動。進力觀諦必無間雜。本求
證不休。念力持諦破邊邪想。不
三惑之所破壞。定力若成。能於諸禪互無
妨礙。不單修根本之相。言破散者。能
欲界一切諸散。或復雖欲界語法
於初禪支林。或住初禪覺觀之法。而
於二禪内淨。或住二禪喜相應。而
於三禪樂受。或與四禪捨受相應。而
能教化一切衆生。縱妨四禪諸定。妨
妨礙礙謂遮止。縱有因縁四禪
一切禪定自在。總而言之。秖是諸定
互不相妨。所言不捨不隨等者。不世禪
禪生。故經云。雖禪定解脱三昧。而
禪生是菩薩行。總而言之。正用中定
是故方能不捨不隨。次釋慧者。能破一切
偏圓等慧。能破一切權實等執。而能雙照
慧實相。次釋七覺者。文七相三義二。意亦
隨入。通一別二。故曰相三。不出定慧故曰
義二。還以寂照除等進等而調停之。復以
寂照之起之。定慧各三。各隨用一。得
便止無遍修。若全無益方輒後品。念能
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次釋
八正。文八義八意亦不定。品位既極無
後。初二如文。釋正語者。聽法説法倶得
解脱。化功歸已故益自他。釋正業中先列
四業。次釋四業。言小乘可解者。若小乘中
則不非白非黒而有來報。具如第一
卷中料簡有無。今云有者。約大乘説則無
漏爲因無明爲縁。生於界外法性身。酬
於此因之爲報。文中更約三觀業。
次第者名圓正業。言邪命者。自圓之外
皆名爲邪。迦葉自述即其意也。問。何故釋
業而云邪命。答。縁理義通故得互釋。圓
業不正常命成邪。破無遍故名爲盡。依
遍而行方名爲正。見他得利已下。文雖
事例前亦應以爲理釋。且約事者。圓修之
人必離四邪方名正命。見他得利事解可
知。若理釋者。若偏若小名爲他利。具三諦
名爲己利。終日圓修不圓想。而於
染著知止足。善故名精入故名
進。得中名正。心不動等者。不動故正直不
失故不忘。上句爲因下句爲果。不中道
念不忘。故名正念正住釋正字決定
定字。正住於理決定不移。因是下結
。如是下通結道品。初結示道品在一念
心中。初心可修未深位。大論下。引證道
品並在念處。是故道品初心並修。故知等
者。明道品功能故也。如此下結判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七之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七之二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擧譬者。婆沙大論並依樹譬道品。故
道樹。二論並與今文大同。但今結果位
初住。與婆沙異。於中又二。初別約無作
道品。次通約三觀。初文有譬合結。譬及合
文並闕如意。譬中應莖幹上聳即如意
足。法性下合。先正合。次明果上異名。道品
善知識下結前合譬。準方便中三知識
初引導令寶所。即同行也。由是道品
行無誤。即教授義。諸品防護妄誤不侵。
即外護義。忍辱爲衣法喜爲食。資於慧命
益以定身。並外護義。由三知識。令初住
三身正覺。能衆生眞善知識。通途下通
三諦。前但約圓別別對位。此通約諦諦
諦各辯。於中先別對。次總對。總別二對但
喩文。非修行。又約竪位以譬圓者。
觀行爲葉。相似爲華。分眞爲果。若通約
準説可知。次明三脱門者。明道品功能
大論二十一問。涅槃唯一門何故三耶。答。法
一義三。三秖是一。又隨人不同故分三別
見行從於空。愛行從無作。見愛等者從
無相。論局三藏今通三教。別教初心同
故。諸教並以證道無漏城。唯圓義通。
六即辨異。是故今文釋道品竟。次明
。若準文正意。秖應但明無作三脱。亦爲
比決使無作。是故具明諸教三脱。於
先明來意名。次正釋中先總釋。次歴教。
初文先*辯王臣旁正親疎。次約伏斷。三約
名體。以總冠別。諸教各各三義不同。準
聖教專一。故並云或。下約教釋。但
云云復別*辯。應其教其相状
初王臣中先明三昧王。次明三脱王。
三脱從慧三昧從定。於空等上二名者。
二種人入無漏。故有三昧三脱不同
親入無漏王。旁助發者爲臣。見
思惟慧。即是從慧發定。從定發
此可知。斷伏名體尋文可見。次歴
者。初三藏教約十六行以分三門。倶舍婆
沙諸文皆爾。但分三昧及以三脱。互爲
。諸論未*辯。故三藏中由此行。上忍
眞。故以此行而爲三門。又此行相但取
其三門類同判屬門耳。通教從初但觀
幻化。是故不復依十六行。但約空觀
*辯三相。還約定慧以*辯王臣。空等三義
皆觀幻。不亦有王臣不同。亦由入道
根異故爾。初空門中具引古今釋論本者。
既是古今互出不同。今雙引之以證假實
此教三門不三藏三門體殊。此中得空即
無相願。次明別教先通約三觀。次別約
。初文意者。即以三觀三三昧。三脱亦
然。一一諦中止即三昧。觀即三脱。王臣伏
斷等準三藏説。即以初地無漏城。次別
出假者。約此一諦既義立三。當知亦
王臣等義。於別教中二釋者。約教始
三諦。不意者但在於假。是故此
教應須兩釋。又一教始終雖三諦。若入
證道復名別。是故別教但在於假。凡釋
別義悉皆準此。既約出假以釋三門。亦通
行向無漏城。故大集云。欲衆生
。護持諸法無相。不諸有無願
豈非純於出假以立三門。出假尚爾。餘任
運具何假義求。次明圓教者。前釋三教
爾釋之。今明圓教別約者。當知前三通
途泛列。此文正意別在於圓故圓三門與
永異。圓王臣等亦復天隔。故圓教中空即無
相無作故也。語似道教意復永乖。定慧體
一圓伏圓斷。圓名妙體二義融通。於中先引
論文總比決之。次正解釋。初比決者。所縁
同能通門異。所縁即是初住無漏。故使
通近遠亦異。智者等者。明空體不同。智者之
言亦通別教及以接通。今唯在圓成圓三
。空即不空皆能通極。故並名中皆能見
性。又所見之空空無大小。以智異故大小
名生。是故此中以智判空。智既圓融二空則
合。合故名中復能見性。又二乘下因*辯
小十八空異。若得此空必具十八。是故次
此*辯十八空。空若不同餘門自別。所以二
乘觀十八空。如夢事。今圓下大十八空。
圓人觀之如眠法。法如無明夢事如
。取相枝末無明爲本。是故夢事必依
。故觀無明即見實相。但觀取相唯見
。若與二乘*辯空異者。則兩教二乘及通
別入空。任運可識。縱使別教詮於不空。非
初心觀何須比決。故並不圓教空。故
但約二乘諸教。以此文中義猶含隱
是故下文更重簡之。如前下正示門相。先
前修中觀中三假以*辯三相。故云
。既用四句破無明。即具二空皆不
得。即是空門不四門之相。即相續假破。
尚無法性豈有無明。是故不四門之異
即無相門。門秖是句即四句也有眞有縁故
能所。有能所故故有作者。今非眞縁
作者。即無作門。雖三假實無前後。前
通教中尚空即無相及無作等。況復圓妙更
次第耶。王臣云云者。亦具三義前不
同。如是等者。明三門相即。又四門下明
門三脱一一互通。如此下重更約教以*辯
空異。初結成圓門。故云三門意非次第。別
雖下仍許別教亦縁實相。以次第故與
同。又異等者。尚不別況復藏通。能知
異相方可同。是故勸物須善識之。又華
嚴下約五味判。初文正約五味以判。明
念處秖是觀陰。若至涅槃五解脱。解脱
秖是祕密之藏。念處既居道品之初。雙樹
枯榮復念處。是故還約枯榮以判。初華
嚴中雖二義文多明別。故云偏多四榮
所以住前十種梵行全明別義。初住雖即略
圓義。二住已去乃至十地多明別義。雖
行向中*辯於普賢行布二門。而諸位中普賢
義少。入法界品唯見彌勒文殊普賢廣明
。餘諸知識多明別相是故今云偏多四
。三藏可解。方等般若文中處處雖
。多爲調於鈍根菩薩及二乘人。故淨名中
彈斥聲聞貶挫菩薩。念座致屈去華招
譏。聞不思議事如根敗。覩大士現變
盲。方信摩訶衍甚深。伏諸菩薩志大
般若會乃堪委業。故佛加之以説二空
所以兩時教意多調枯以入榮。使二乘之輩
稍成通別。雖顯説義已成榮。至法華
諸枯榮非枯榮。爾乃方堪
佛記。且順大經越而未説。即云鶴林施化
已足。二經同味雖越而兼是故判云爲極鈍
根來至雙樹。方等般若顯入密入。故云菩薩
處處得入。既涅槃逢指法華。故知法
華爲醍醐正主。所以經喩秋收冬藏。至
槃時如捃拾。故大經第九云。譬如暗夜
若諸營作一切皆息。其未訖者。要待日明
大乘者。要待無上大涅槃日。是經出
彼果實多益安樂一切。能令衆生
如來性。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T040879;
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一闡提輩於諸善
營作。八千聲聞即是持品八千人
也。此據五時相生以説。若論教旨法華唯
開權顯遠教正主。獨得名妙意在
於此。又云下約人結成所表正意。秖是結
成念處功畢耳。所言六人及如來者。二十八
云。爾時師子吼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比丘
能莊嚴娑羅雙樹。佛擧六人及以如來。六人
因如來居果。因果倶得莊嚴之名。因果
始終四徳具足。所表義顯故云莊嚴。因六人
者。經云。若有比丘持讀誦十二部經。正
其文句。如是比丘乃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
吼言。如我解佛所説義者。阿難比丘即其
人也。得淨天眼阿那律。少欲知足指
迦葉。無諍空行指須菩提。善修神通
犍連。得大智慧舍利弗一一人
阿難。後擧果人云。若有比丘能説衆生
悉有佛性。得金剛三昧足四徳八自在
。如是比丘最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
言。如我解佛所説義者。唯有如來乃能莊
嚴娑羅雙樹。如其無者則不端嚴。唯願如來
常住於此。佛言。一切諸法性無住住。云何
住。前之六人雖多聞乃至大智。要必
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已於法華
已。非説但不果人。故云如來
最能莊嚴。因人果人皆具四徳。因人始入故
唯佛。聲聞尚爾下擧劣況勝。若入涅槃
成五解脱者。結四念所表以成祕藏。祕藏
秖是涅槃。涅槃秖是解脱四念處觀。既觀
念處既成中間涅槃。即是五陰成五解脱
故經云。色解脱乃至識解脱。不即等者。次
四念及以解脱三佛。此三佛性與
六法即不離不即故非不離故是理
具故是本迷故非。言六法者。謂五陰神我
故大經三十。作盲人摸象譬竟。即合譬云。
或有説言。色是佛性。乃至説言。我是佛性。
知佛性與彼六法即不離。三佛性者。
第三卷意。念處中文。正因不
。了因不於識。縁因不
受想行及我。當知六法秖是三因。故此三因
五陰等即不離。轉於五陰以成
徳。三徳三因。具如第三卷三徳文末。彼具
圓別。今但在圓。大同小異各有意旨。前之
二解以五陰四念三徳四徳。今對五陰
復加神我。置於四徳唯對三因。是故開合
少同異
次釋對治助開。初明來意中。先剋
所助之體。故云爲一切三昧作本。故
四三昧必依圓教不思議三三昧本。此
即前六名爲正行。正行不顯良由遮。
分説者。當教三昧即爲當教諸行之本。今
文唯約無作三昧諸行本。若入下別明
今文行本。根利下正約根遮以簡
。四句之中三句不須。唯根鈍有遮用
此對治。次句中云但專三脱者。但專修
無作道品以開三脱。夫初果下況釋。斯須二
果爲根利有遮。及世智斷結。雖出世根
。亦是無遮之限。言兩條者。二果爲一條
世智爲一條。如此兩條初條尚有事惑。次
條無事爲理成障。破事理障義當治。
況根鈍遮重不對治。第三果人欲結盡故
治。世智雖下八地思。以
故猶須治道。故五停中著我多者。尚須
爲説界法。若準此意。唯根利無遮根鈍
無遮。及無漏智盡欲結者。不對治。然初
二果但縁理治惑。名爲治。實不於凡
夫治相。當知無遮但專上來境等六法。若
有遮根鈍等。治道不成三昧安剋。助道無量
下明治所依。助道無量但用六者爲
六蔽。故且立六以示治相。準下文意。雖
初教展轉爲治。此科正爲治於重蔽。是故
且立事六治。問。前通塞中。塞有横竪。此
中治塞何故但將横中六度。以辨治相耶。
答。横則事理倶障。六則攝事略周。況復苦集
無明名略對治不足。及竪中塵沙等惑非
正意今明事治故不之。又若有苦集
無明。具無明故六蔽具足。但治六蔽
二則去。此之蔽相復重於陰境所歴餘心。是
故別生此文用觀。若人下初治慳中。云
人修四三昧脱門不開。此文冠下五度之
。下五但云修三昧時。餘文並略。激者水衝
也。次破戒中。云穬者芒稻也。麁澁貌也。防
過曰制限分曰度。淳謂淳朴。亦漬也。沃也。
悖者此非字體。謂背逆也。應&T014177;。亂
也。事字託跋正應嬾。儢者。玉篇云。心不
力也。謂懈怠也。春蛙者蝦蟆之流。面牆者
見也。諸蔽下總結也。前六蔽中各有
厚薄云云若用下具辯四隨迴轉治相。前之對
治已用四中一對治竟。忽非其宜。應須轉
。或兼或具若第一義。是故總云當依四隨
初總擧。次別示中如治一慳者。略於一蔽
四隨相。問。文中若是已明對治。此中秖
更明三隨。何故約慳具列四耶。答。前雖
對是直爾用治。未辯用治有益以不益。
惡破善生等也。今示隨相其迴轉。是
故具列四隨之相。又於四中若樂不樂以
轉相者以檀即轉用尸乃至般若。
若善心生乃至開等。是轉兼具及第一義。又
對中破即是對不破。即是轉兼具等。故
總擧之爲轉等式。所言轉者。或轉用尸乃
至般若。或次或超超一至四。逆順間雜病去
便止。五度爲頭但越本位。餘同於檀。此病
轉而治轉也。一度轉用餘之五度即成
五句六度合有三十句治若樂病倶轉名
對亦轉。成三十句。是轉非對亦三十句。又
是轉是對是轉非對。一往且立爲三十句。若
超雜等句相不定。行者自知。豈可具記。又
一度轉用至二三四。亦可轉亦可兼。
若至五度轉名具。不具名者以
故。若言具者不轉。但具用六以
一蔽。亦以轉故復失兼名。故雖兼具
名爲轉。故轉至五不具者。轉則單用具
則兼倶。故不同也若病轉藥不轉。不
亦非兼具。或第一義名一向治。亦有
順逆間等也隨其病轉以爲五蔽。亦成
十句一向治也。所言兼者。藥兼一兩乃至
三四。至五名具是故但四。度別四句成
十四。一度至五但成六句。正名具治。今文
具者。但是文略。第八卷有。此約圓人用
事治。若藏通別初心四念處等。用
相準此可知。言第一義者。唯觀無相眞
如寂理。若約教者。各以當教眞理治。乃
至圓人亦用三教理而爲對等。又四教初心
皆須事治。如向所説。若以四教展轉爲
前助後者。還以前六轉望後教六蔽之
。爲對轉等。如通教人三藏六。別人則
藏通兩六。圓人用三並有轉等。如
何等。財身及命所慳不同。既知
已用事爲治。別人用二例此可知。圓人用
三者。如事治慳。慳雖破因茲乃計
三捨實。但増生死正可論轉用
其計實。實計若破即應法界
。破實存空則應轉用恒沙佛法。捨身命
財十界無知。作此觀時計假爲實。但得
愛見大悲。則應轉用身命財悉是法
。圓教觀法得對治名良由於此。此中唯
藥病倶轉終無病轉而藥不轉。亦可
藥轉而病不轉何以故。計實不轉而亦
後之三藥。兼具比説思之可知。又此
轉治始從生滅終至無作。名爲漸轉若從
無作轉至生滅。及以互轉名爲不定。若第
一義名爲頓轉。一蔽既爾餘蔽亦然。是則於
一病中轉用藏教五及以三教六。成二十三
。六蔽合有一百三十八治。倶轉名對及亦
轉。各有一百三十八治。兼具等相思
知。若見其意方了此文。於助六度下。次
更總明合行式中。明其治相其事非一。於
一一事皆有合行。非此可具。故指後文相
攝中説。有人下欲合行先出異解。然後
異明合行。是故今家下文則有四種
六度。初文正出異解者。顯十與六但是開
。古人不開合之意。濫用楞伽宗教之
。彼楞伽云。二乘菩薩有二種。一者宗趣法
相。謂自所證離分別相無漏界。二者言
説。謂九部於四句衆生入。然彼通
二乘菩薩所證及説。成共三乘理教之相
古師不了謂宗無説爲理爲大。以屬菩薩
教有説爲事爲小。以屬二乘。宗教有無
具如法華維摩玄文所破。次引大經大品
以證六度攝一切法。故知六外無復餘法
前四諦但云四諦有無量相。不四外
更有餘法。何故云六但在通教。次若得下
略示文意。若六若十既是開合。不
而判大小宗教等別。如禪下正示開合。合故
即是事理合明。開之則是事理別説。又明
則通於大小。明十則唯在於大。又此十中
通則通於四教。別則唯在別圓。如三藏菩
即以伏惑爲一切智。以祇假
種智。佛果以爲一切種智。能起神通
願用。故三藏菩薩亦得十。若據未斷惑
則般若亦無。非空出種智不成。未
法身願智力。且以分地而爲般若
則但有六。通教菩薩從但空邊出方便
佛果種智及願智力以爲十度。未法身
三藏同。已斷通惑空出假。從容進退
多少不同。是則兩教或六或七或八或十。今
文且約別圓義邊。開六爲十。餘諸増減文
中未論。又存教道且兼於別。意本在圓。泥
滓與願婆羅與力方音異耳。言定守禪度
者。若開禪爲三則根本定守第五度
也。餘所開者。名力名願。空智守於第六
般若。餘所開者名漚和等。漚和出假智也。
闍那入中智也。亦是方音不同也。次明攝法
者。正示合行故能攝法。若不於一切諸
法。皆入此之對治門中。如何對治攝一切
。初明六度攝道品者。下文廣釋。意雖
見今預通説。至文易明。何者。檀攝二覺
除捨也。文中闕一下文具列。尸攝三謂
正語業命。忍攝四。謂念根念力念覺正念。進
八。謂四正勤進根進力進覺分正精進。禪
八。謂四如意定根定力定覺正定。慧攝
十。謂四念處慧根慧力擇覺喜覺正見正思
合三十五。餘有二信三十五。一切諸法
信爲本故。若準婆沙實體十一三十
。故婆沙中先以七覺餘六科。餘不
者。謂二信爲一及正思惟一。以語業命三實
體但二。足成十一。倶舍唯十。以戒支
也。言七者。謂四念處。及慧根。力。正見。
擇法覺分。四正勤進根力及正方便方便。
是進入進覺分。四如意足及定根力正定入
定覺分念根力正念入念覺分。是則二十四
法攝入七覺。并本七覺合三十一。并信等
合三十七。今於七中喜入擇攝除入
捨。則合七成五。以念爲忍語等爲尸。擇
喜屬慧除捨是檀定等是禪。二信依前以爲
通入。所以七覺六度義足。故今開合與論不
殊。開合雖爾義與論別。今此六文義通
各含十故。即此六度文爲六段。一一段
中皆有六義。初三藏文是事治正意。故文稍
廣。初明事檀攝二。文相可見。若三藏下。正
事捨仍擧理以況之。雖理檀
事治之益。次引論徴問。捨能下答。又捨下
檀能成五。通別如文。次明圓捨中。圓是
今文與事合行正意故也。復順今文正修之
。是故引文廣明其相。初正明圓捨中。言
十法界色身等者。但觀三事。心冥法界
十界三事冥然自亡。正報是身依報是財。所
言命者。連持爲義。即諸界中各有連持。如
六道中報命不同。及四聖中有慧命常住命
。即此三事在一念心三諦具足。能除
故名爲捨。入不二邊者。秖是中道不二之
捨。此約最後理觀檀義。若辯合行
。故下文中結偏失云。理觀深微而不
事行。即却擧三藏事治之相。事治文竟又復
斥云。而不理觀。即以度品六句料簡。是
故當知修理觀者。重惑若起必須事助。事
理倶名爲合行。是故六句正顯度品倶
事理。故有相破相修相即。人不之秖
泛爾分別而已。若如是者何益修行。何
以故下釋也。先明不二之捨。次引殃掘
圓捨。於中初列經文。從有邊下解釋經
。言不壞者。即於百界生死之身常住
。於慳成治復顯法身。法身既爾財命亦
然。次引金剛者四句是教。依教修觀觀教
即具三種般者。故實相般若資於法身。捨
一切身。觀照般若資於慧命。捨一切命。四
句文字資常住財。捨一切財。復以修三
於理三。故理顯時一切能捨。又文字能詮三
種般若。觀照修得三種般若。實相本有三種
般若。故古人云。日捨三恒生。四句
般若累滅道成。是故當知。四句功深三恒力
劣。故知四句與捨身。豈可其優劣耶。如
此下斥偏也。初文即是互失之相。故云兩皆
有過。或唯修圓觀事行全無。或專修事度
圓理絶分。是故二失並闕合行。檀度既然餘
五咸爾。又二失相望不優劣。今勸並行
是故倶責。言剜身等者。仍是三藏菩薩之
事。報恩經云。釋迦菩薩爲輪王時剜身千
以求半偈。偈曰。夫生輒死此滅爲樂。得
此偈已令諸大衆讀誦書寫石壁要路。令
凡見者發菩提心。身燈光明亦説此偈。聞者
皆悉發菩提心。其光上至忉利天上。諸天
光明悉皆不現。諸天相問此光因縁。即以
天眼輪王大慈悲衆生故求
於半偈身千燈。此光是彼身燈光明。天帝
因即至菩薩所。問菩薩言。作此供養
天帝等耶。答言。爲衆生故求菩提故。
天帝問曰。以何爲證。答曰。若使虚身當
平復。言已其身平復如故。具如彼經廣明
亦如月光菩薩經。有王名曰智聞。剜髀肉
以救病比丘。大論月光太子出血髓以救
癩人。出脇肉以貿猴子。露脊骨以濟
等。捨國城者。如大論中鞞施伽王爲
伐。四兵垂至安然不驚。諸臣白曰。何
法却之。王曰。有法。如是至三皆云法。
賊既至已王語諸臣。汝等事主有何彼此
汝可彼吾今去矣。乃從後門逃走而出。
後王坐已即便勅云。若有能得前王。當
重賞。後時他人先知此王爲性好施。來
詣王乞。不此王棄於國城。道逢此王
復不識。遇便問曰。我聞鞞施伽王其性好
施。我欲詣乞。王乃語言。汝可我將送
。必得重賞。其人聞已生大恭敬。不敢諾
之。王云。隨去至城汝可縛進。至已諸臣見
王大哭。新王問之諸臣具答。兼從乞者
其事。新王下階拜爲兄弟。遞知國事。救
鴿飴虎捨身兼命。今明下明得相。若人下
廣明失相。撫者撃也。臆謂胸臆。循心自責
行不周。保護下不財。辭憚下不
身。貪惜下不命。觸事下總結
三。今於道場等者。立行請加。自行教他等
者。大論五十六云。菩薩摩訶薩自不生。
乃至種智。教人不殺讃歎不殺法。亦歡
不殺者。乃至種智。是菩薩愛佛法。知身口
意無常故。不無益之語。以善法得
故。令諸煩惱不心。行者作是行
時。結使雖起智慧思惟不心。若恣
使於今世後世善財。妨於佛道。設使心
起不口起。設若口起不身起。設使身
起不大罪凡夫人。是菩薩雖復卑
陋鄙賤。以勝法勝人數中。是人深
功徳故。能行四種勝行。二乘不
四種。以深樂佛法故也。是菩薩自既不
殺以慈悲故。教人不殺。慈悲是一切賢聖
善法。故須讃歎。菩薩常欲人得樂故。見
他不殺心生歡喜讃歎。乃至種智亦復如
是。若不自行何能利他。若不他何能
就一切衆生。若不就一切何能淨
國土。何以故。衆生淨故世界即淨。又八十八
云。此四種行是菩薩摩訶薩初心之要。不
識。何以故。此四不具。不菩薩摩訶
故。何者。或能自行不他等云云四法
交互爲句廣辯互相。始從不殺不盜
至種智。以具故不極果。心若眞實等
者蒙加得益。能感乃至思益等者。彼經佛
一切法光。今文且引六文以證六度。經
云。又如來光名曰能捨。佛以此光能破
生慳貪之心。能令施。又如來光名無悔
。佛以此光能破衆生破戒之心。令
。又如來光名曰安和。佛以此光能破
生瞋恚之心忍辱。又如來光名曰
。佛以此光能破衆生懈怠之心
。又如來光名曰一心。佛以此光能破
生妄念之心禪定。又如來光名曰
。佛以此光能破衆生愚癡之心
。乃至四儀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下諸文中
復更引。以蒙光故。至一一須釋出之者
既蒙光已隨其宿縁及現加行。得四種
行相相應。文中語略但云捨若遺芥。而不
觀行淺深。故令後人一一釋出四種檀
。以對四教。令益者識益知加。若
之。應云若與三藏檀捨相應。能捨事中
身命財也。與通相應知三事空。與別相應
施諸法。與圓相應見施法界。過現和
合與四相應。檀度既然餘五亦爾。能畢竟下
理具事成。若無因縁等者。我此身等無
物縁。權寄臭躯以進己道。忽若於他有
利益。捨此身等如草芥。俗中尚能殺
仁。豈出世高士而迷臭躯。是爲等者。總
得益正助行成。以斥不成。正智如火陰
境如炷事度如油。火若不明炷則不焦。乃
事行油竭故也以油竭故。無明大暗何
由可滅。若如上去次明尸度攝三。初明
法列教斥失。如文。請加中云瑕玷者。瑕
玉病也。玷玉缺也。毀重如玷破輕如瑕。毒
龍等者。大論十三云。如釋迦菩薩本身曾
大力菩薩毒龍。若觸嗅視。弱者便死彊
者氣嘘乃死。此龍曾受一日一夜戒。入靜林
獨坐思惟。坐久疲怠而便臥睡。龍法若睡
形状如蛇。文章七寶。獵者見之便驚走曰。
此希有難得之皮。若上大王亦宜乎。
杖按頭以刀剥皮。龍自思惟。我力如
覆此國如反掌。此之小人豈能困我。
我今持戒不此身。當佛語。於是自忍
眠目不視閉氣絶息。憐愍此人。一心受
悔意。既失皮已赤肉在地。時爲
炙宛轉土中。欲大水。見諸蟲蟻唼食其
。爲戒故復不敢動。自思言。我今此身
以施諸蟲。爲佛道故今以肉施用充
。後成佛時當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
已身乾命絶。即生第二忉利天上。獵師者調
達六師等是。諸小蟲輩今初轉法輪八萬諸
天得道者是須陀等者是大論中名。仁王名
普明王。經云。爲班足王而捉將去。從
乞願。一日行施。飯食沙門禮三寶。班足
許已還國依七佛法百法師。一日二時
仁王般若。第一法師爲王説偈云
    劫燒終訖 乾坤洞然 須彌巨海
    都爲灰颺 天龍福盡 於中彫喪
    二儀尚爾 國有何常 神識無
    假乘四蛇 無明保養 以爲樂車
    神無常主 形無常家 形神尚離
    豈有國耶 有本自無 因縁成
    盛者必衰 實者必虚 衆生蠢蠢
    都如幻居 三界皆爾 國土亦如
    生老病死 輪轉無際 事與願違
    憂悲爲害 欲深禍重 瘡疣無
    三界皆爾 國有何頼
偈意皆悉勸王捨身及國土等。大論中云。爾
時法師説此偈已。王還至天羅國班足王
。於大衆中九百九十九王言。就死時
至。人各誦過去七佛仁王經偈。諸王皆誦。
班足聞已問諸王言。爲何等。普明以
而答班足。班足聞已得空平等三昧。諸王同
證。班足因茲而放諸王。心誠下蒙加護
益。二世罪者。謂過現罪。亦應一一釋出四
尸羅相。三藏可知。凡通教中云非持非犯
者。不持相故曰非持。持相尚無犯相本
滅。故大論云。若見持戒人喜見破戒者瞋。
是持戒名罪因縁。亡持犯相方名不見
故尸文後云與理觀正業等相應者。事中正
業即是事尸。此尸若與圓理相應。方名
。別圓二尸例檀可見。此後四度結文不
同。忍度文後但云相應。不一一釋出
但是文略。故進度文後即具列生生等四。禪
度文後但云四觀相應。數存義略。是
故重引大論五門禪相。於門門之後具云
四種。般若文末列四倒者。且出三藏三乘
故也。後文即具列云四種十慧。雖互存沒
知一準。又施戒中直明度相。不蔽相
忍中先委明蔽次方明度。進中略示蔽相
禪中具列。隨文逐要故此不同。若釋義者。
須一一具存蔽度及四種相。結得益相
文。下分文大同。次釋忍者。即以四忍
四教者。諸經論中明五忍義多約別教。以
別教中。竪具四義。今借義用且除信忍。即
餘四用對四教。但依於義而不語。
又以忍爲名但在菩薩。此意唯在大乘
也。三藏不斷故宜伏。通在衍初。扶順於
。故宜順。別教後心亦破無明。宜
。圓理本寂宜寂滅。次斥失中但出
。而但有理解事忍故。事瞋具如第二
卷釋。言屑屑者不安之相。亦云瑣瑣小陋
貌也。郭璞云。往來貌也。亦碎貌也。即小瞋
也。隆者高也。爾雅云。宛中隆。郭璞云。山中
央高也。謂瞋起時如高可見。既知下立
加。一切行中瞋害尤甚。故忍最難。大論
云。如天帝問佛。若行忍者。唯有一事
耐。小人輕慢謂爲怖畏。故不忍。佛
言。若以小人輕慢謂爲怖畏。欲忍者。不
忍之罪甚於此也。何以故。不忍之人賢聖
善人之所輕慢。忍辱之人而爲小人之所
輕慢。二輕之中寧取何輕。故知寧爲小人
之所輕。不賢聖之所賤。何以故。無智之
人輕於不輕。賢聖之人賤於可賤。爲
故彌須忍。如富樓那等者。増一云。其
道已欲本國益村人。佛言。彼國土
中人多弊惡。於汝云何。答言。我當忍。若
辱我我當自幸拳歐。拳歐時自幸
木杖。得木杖時自幸刀刃。刀
刃時自幸早離五陰毒身。佛言。若如是者。
乃得利益本國如揩金等者。忍力如
金如鏡。違境如揩如摩。故彌揩彌*摩轉
明淨。羼提等者。具如第三卷所引。割截
是彊。王悔是軟。彊軟不變故身平復。二境
變名曰倶安。次明進度中大論下列教。
文略。前三易行等者。具如第一第三卷引。此
則擧別知通。若無通者則二倶不成。阿難
説精進覺等者。準大論三十。佛告阿難。我
今背痛小息。以欝多羅敷以僧伽梨枕。令
阿難爲諸比丘法。阿難乃説七覺。佛時
問言。説精進覺未。阿難云。已至。如是三問
三答。佛即驚起告阿難言。汝讃歎精進
是得菩提。若第十七即云。佛聞説已即從
座起。又長阿含中有八精進八懈怠。於
種事各有前後生於進怠。謂乞食執作行
李病患。如乞食時若不得時。即作是念。乞
食不得身體疲極。不任坐禪讀誦。精
勤行道。宜且息。二者若乞食得復作
是念。身體沈重不堪任。是爲乞食前後
於懈怠。設少執作便作是念。我今疲極
復堪任。若欲執作便作是念。明當執作
必有疲極。設少行來便作是念。我朝行來身
體疲極。設欲少行復作是念。我明當行必
疲極。設遇少患便作是念。我今重患因
篤疲極。所患差已。復念病差未久身體疲
極。一一句下皆云得欲得未獲欲獲未
證欲證。由此八故皆不成就。故名懈怠
八精進者。若乞不得。念我身體少於睡臥
精進。若乞得食。念今飽滿氣力充足。
精進。我向執作廢我行道今宜精進
若明當執作道須預精進。若
行來時。念朝行來廢我行道。若明當行念
道。若得重病命終。若少病
患或恐更増。一一句下皆云應精進。未
得者得未證者證。此意宜隨自意意。大
施抒海如第三卷。抒者除也。蒼頡篇云。酌
取也而今下斥失。如穴鼻等者。大論三十三
云。如駝穿鼻一切隨人。有爲法中若有
上聖所親。若無智慧如穴鼻。翻倒一
切所有功徳於生死中。無鉤醉象者。大經二
十三云。譬如鉤醉象狂逸暴惡多
。有調象師大鐵鉤用搨其頂。即時調
順惡心都息。婆沙廣有調象因縁。喩八解
。薳者本是草名。亦是人姓。今以過度之
。借用此字以替方言。穭者自生稻耳。恐
此儢。心不力故空度時日。當發下立
誓請加。刻骨等者。誓身精進刻至骨。
心精進其石。銘者名也。書之爲
石紀功。今亦如是。誓要其心。如
功使永不昧。爲法輸身名爲許道。唐者
虚也。無復等者。無復難心。結上行法匪
行爲難行。無復苦心上端直其
。不身爲疲苦。感佛下蒙加獲益。以
生生等四精進者。進是發起策勵之相。
故以生等成四進。三藏三祇進猶潤生。
故曰生生。通亡進相生不生。別已入
生故進。故不生生。圓理本寂。進亦不生。故
不生不生。又於進境亡能亡所。次釋禪中
先總約禪度。但是等者列教。初云根本
三藏也。越中二教故云乃至。雖無作
嚴不成。中間應無生理定不成。
恒沙佛法。俗諦三昧不成。若無下斥
失中。云無定等者。引大經況釋。如世間
。若無十大地中心數定者。世路平地尚亦
顛墜。況修出世定豈成。爲是下總標請
加。略擧須修禪。故總云一心。至下方
乃別出五門。感佛下蒙加。此總明禪。闕
者下五門中具明故也。爲煩文故互
存沒。次大論下明五門禪中。初明來意。以
禪門中門戸多故。故更明此五門禪相。若禪
下正釋也。初明數息。至第九卷中更釋。言
七依定者。成論七三昧品云。謂依初禪
無漏。乃至依於無所有處無漏。依此七
聖果故。故名七依。有人自謂有漏
足。是故佛説七依無漏。問何故依禪得
無漏耶。答。得初禪時觀初禪陰。起八聖
心生厭離。乃至無色觀於四陰亦復如
是。問。何以不欲界依。答。如須尸摩
經説更有無漏。所謂欲界。故知亦有少故
説。問。何故不非非想處無漏耶。
答。彼不了故。定多慧少故不依。問。七想
即七依耶。答。外道無眞是故云想。聖人破
想是故説依。故今文中且云發得欲定乃至
七依。未有漏及無漏等。準論分別二義
並通。請觀音下明助益行成。次明不淨治
貪欲中。酖者爾雅云。久樂也。從酉者酖
耳。非此文意。亦可酒喩婬。故作
。亦與湎字義同。湎者酖於酒也。亦可
&T053733;。故大經云。若常愁苦愁遂増長。乃至貪婬
嗜酒亦復如是。不淨觀者。即假想觀。如
證人經説。佛在舍衞。有比丘塚間路遊
他田。田主罵言。此何比丘不道業。常遊
我田。便往問之。比丘答言。我有諍事來求
證人。田主問言。證人是誰。比丘即喚。田主隨
去見屍狼藉。比丘言。此諸蟲鳥是我證人。田
主問故。比丘答言。心之漏患觀已還房。觀
身亦爾。我今欲心之本源。是故觀之。田
主聞已垂涙哽咽。彼田主者於迦葉佛法中
千歳修習是不淨觀。比丘及田主倶得初果
九想在第九卷。引大論中言八背捨等。因
便兼列非文正意。但言皆由九想而成。故
皆以九想而爲初門。此明九想功能
也。若實觀者如撰擇長者縁云云。次以慈治
瞋者。上釋忍中但通途云橋地等。故云
通治。未重瞋。今專修慈以治瞋恚。是故
別。因慈定兼説餘三。恐修慈心
己所宜。故云餘之三心或樂欲等。等取餘
。是依四隨四無量也。對轉兼具準
知。釋愚癡文相最略。應諸文。毘
曇以界方便我等者。我及斷常并計性三
並屬癡故。初破我者經論不同。故雜阿毘
曇云。著見行者以界方便。愚夫不宿業
煩惱積聚五陰。於縁計我。當自身
方便。觀察種種性種種業種種相。謂地等六
。彼地界者爲水所潤。而不相離。彼水界
者爲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
。風界動故而得増長。空界空故食得
。有識界故有造作。由衆縁故故知無
我。又觀此身不淨充滿。如散𧂐沙。於
無色法前後相續。如是觀者則得空解脱門
種子。於彼生厭得無願解脱門種子。正向
涅槃無相解脱門種子。是名界方便。若
大經云。著我多者。則爲分別十八界法
此與六界總別之異。論四大界是十色界半。
論識界是七心界半。但合色爲四。合心爲
一。更加空界。教門隨機離合不定。今準
。因縁破我。大集亦以二世我。爲
故故倶列釋。言三世破斷常者。三世相
續故不斷。三世迭謝故不常。又過去破常。
未來破斷。現在因果雙破斷常。二世破我
者。現未二世具十二縁。於父生愛於母生
瞋。名爲無明。父遺體時謂是己有。名之爲
行。從識支去至老死支。與三世同。言
者。具如玄文第三卷境妙中説。念佛治
睡如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七之二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七之三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般若度中初明法。此理下斥失如文。
應當下請加。文二。先立行。次請加。立
中先總明念處有破倒之功。如文。次別明
四念。初不淨有五。初列五種不淨者。大論
二十一廣説之。初言種子者。如論偈曰。是
身種不淨非是妙寶物。不白淨。父母
邪想憶念風吹淫欲之火。肉髓膏流熱變爲
精。業因縁故識託種子。在赤白精中。故云
攬他遺體。吐涙等者。大論云。身内欲蟲人和
合時男蟲白精如涙而出。女蟲赤精如吐而
出。骨髓膏流令此二蟲吐涙而出。生處不淨
者。如論偈曰。是身爲臭穢華開
亦不薝蔔又不寶山。今云住處者。
所居曰住。從出名生。是故二文秖是一意。
猥者雜惡也。亦衆也。厮者賤役也。自相不淨
者。衣服澡浴種種華香。飴以上饌衆妙美味
宿之間皆爲不淨。假令衣天衣天食
身性故。亦成不淨。何況衣飴人間衣食
論偈曰。地水火風質能變除不淨。傾
此身香潔。譬如死狗以海水
洗。餘一塵在亦如初臭。糞穢亦爾。&T038790;者飣&T038790;
也。耳垢也。目汁凝現也。淋尿者應
此痲。即病也。其尿臭故。自性不淨者。大小
便道目涙涕睡常流不息。如論偈云。種種
不淨物充滿於其身。常流出不止如漏嚢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