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復期心五百由旬。望寶所路肯進趣。是
故勸行四種三昧。云何至其心者。發心不
唯求實報果無明分盡。此果自獲。以發心
之人情多昧旨。故説果報而慰悦之。爲
初心聞而策進。故大經第二純陀難文殊
貧女譬云。譬如貧女無居家救護之
加復病苦飢渇所逼。遊行乞匃止他客
生一子。是客舍主驅逐令去。多爲
蚊虻蜂螫毒蟲之所唼食。經遊恒河
而度。於是母子遂共倶沒。如是女人慈念功
徳。命終之後生於梵天。雖梵天梵天
自應。章安釋云。如譬無縁慈。生子譬圓解
其始終六慈。生天即分眞究竟慈
也。章安通以慈等之。若準彼大經意
一細合者。無功徳法財故名爲貧。理慈柔
和故名爲女。未實理居家。未
萬行無救護。具足八苦故云病苦。又無
定慧饑渇所逼。五塵求解。名遊行乞匃
方便解起名寄止他舍。因發圓解名爲
。權不實名爲令去。猶具見思蚊虻
。渉歴二死遊恒河。不圓解
兒而度。眞解生時似解先謝名爲倶沒。承
解力慈功徳。眞證開發名梵天。言
者。通途始從初住已去乃至等覺。今文
且指初住。亦有衆生初住妙報功徳
唐喪其功故説妙報而慰悦之。云何裂
大網至出籠者。破謂裂破。既感果報
教利人破他疑網本爲衆生智眼
機未顯。如法華前衆生於教權實空有事
互迷。若爲判已開權顯實使權實不濫。
教本意。破執教疑網一理無外。
法門大體衆教有歸。聞雪謂冷至動
等者。引證教迷旨之人。故大經十三云。
佛法中竊取少分。虚妄計常樂我淨
生盲人不乳色。便問他言。乳爲何似
他人答言。色白如貝。盲人復問。是乳色者如
貝聲耶。答言不也。復問。何似。答言。如稻米
。盲人復言。如稻米粖色柔軟耶。答言。不
也。盲人復言。稻米粖者復何所似。答言。如
雪。盲人復問。如雪冷耶。答言。不也。盲人復
問。爲何所似。答言。如鶴。盲人復言。如
動耶。答言。不也。盲人雖是四説。終不
乳之眞色。外道亦然。雖四名
能識常樂我淨言旨所歸。如彼盲人迷
乳眞色。今迷教者例説可知。今融通等者。
理本無説説必被機。四悉四門諸觀諸諦適
時利物未通方。便各計一隅情執未
破。今爲融會重疑颯然。如繋鳥在籠情無
適。解執滯結權教籠。如太虚
廣無礙。令有智盲者縱未乳。且不各執
貝等起諍。云何歸大處至自在者。化物既
周歸於祕藏。祕藏之體無始終等。無始而
始。始修三觀。無終而終終至三徳。無塞而
塞假名三障。無通而通假名三徳。初文是
理法。若知已下是修得。若得此意何但至
果自在無礙。因時體解始終無二。爲
故總言之。文意秖在前之二略。生起五
略顯十廣者對顯也。生起五略十次第
五十不自行因果化他能所。注云云
盡之貌。云者言也。説文云。象雲氣在
迴轉之形。言之在口如雲潤物。廣雅云。云
者有也。下文尚有雲之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二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三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廣解中言方言者。唐梵二方言音不同。
次簡非中初簡心者。凡厥有情皆悉堪發。
是故但簡積聚草木。二雖心無此發故。
諸衆生無始横計。指此横計即可發故。
道亦有去次簡道也。道名既通須諸非
之令是。今略爲十並是所簡。心是能行
道是能通。如世間路。人是能行路是能通
通別者但是能通皆名爲道。別而言
爾雅云。一達名道路長遠故。二達名
。三達曰劇旁。四達曰衢。五達曰康。六
達曰莊。七達曰。八達曰崇期。九達
逵。今十非心通名道者。路長遠故。亦
趣別如彼逵。若其心念念下別釋
。皆云念念者。謂約強盛判屬彼道。初
貪瞋癡其相最甚故名爲 用止不息名
攝不還。用觀不破名拔不出。又恣縁外境
故攝不還。内心馳流故拔不出。約大分
日増月甚。據理應念念増甚。境強心重
判屬上品。意三行七故成十惡。下去準知。
五扇提羅等者。未曾有經下卷云。昔五比
丘懶墮懈怠不經書。時世穀貴爲人所
輕不養之。五人議曰。夫人生計隨其形
。人命至重不死。各共乞求。
繩床曠野中。掃灑莊嚴依次而坐。外形
禪内思邪濁。見者謂聖。因此招供飽足
餘。有一女人名曰提韋。聞之心喜莊嚴
往詣禮供請還。五人便許。提韋有十頃園林
流泉浴池堂舍供養令住終身。五人又念。
夫人生計種種方宜求覓財物。雖施主如
是供給日富歳貧。迭差一人諸聚落。宣
告衆人。彼四比丘成阿羅漢種種稱歎。諸
人聞已齎持供養。如是多年。提韋直心供
故。經八千劫其施主。雖復爲人諸根
暗鈍。無男女根名爲石女。經爾所劫
已。佛告匿王。時提韋者今皇后是。五比
丘者隨從擔輿五人者是。王曰。何故秖四人
耶。佛告。其一人者常在宮中治厠溷。夫
人聞已身毛爲竪。夫人福徳所致。善者受
報惡者受殃。佛解喩已。夫人曰。何當罪畢
唯願説之。佛令宮中除糞者。須臾將
佛前立已。佛言。安隱快樂無苦不耶。五
人怒曰。佛不時。晝夜勤苦鞭打不息。有
何樂哉。佛豈不此事耶。爲更問人。
佛言。今身之苦爲前世苦耶。罪猶未
當懺悔修善補過。五人聞已忿怒背佛。
佛語。佛又化身向其前立如前慰喩。
是四方四維上下皆見於佛。稱寃大喚何
逼耶。佛攝化已告衆人言。夫罪有二種
一者業障。二者報障。提羅具二故不化。
夫人見已語五人曰。自今已後任意東西。
五人曰。我等何愆而被驅棄。願恕使役再三
肯。皇后白佛佛言。時滿當去。羅云聞
曰。我是小人不信施道還家。佛
言。不然。如飽食過度。智者詣醫吐其宿
。無智之人謂是鬼媚。消費家財宿食不
消。命終已後生地獄中種種苦。佛告
。汝畏罪還家如彼無智。是故智者常近
明師。故知無徳受供如彼提羅。行火途
四解脱經以三途火血刀也。途道也。作
此塗者誤。小獄通寒熱大獄唯在熱。且從
熱説故云火途。欲多眷屬等者。夫畜類者多
群聚。是故破戒兼好眷屬之所感也。呑
流等者。欲他歸己如海呑流。欲己攝
火焚薪。通具三毒癡爲本。今從
説故云十惡。餘文例説。如調達者具如
經大論及諸律文。今且略依大論諸文
。謂教王害父而爲新王。我當佛而爲
新佛。依於修陀有漏通。爲王故。化
小兒王膝上。王因以唾飴其口中。害
蓮華尼山壓佛。具三十相唯少白毫千
而已。便以鐵輪燒令極熱。用印足下
千輻文。足熱腫痛苦不忍。阿難白佛。
我兄如是願爲救護。世尊憐愍。至其住房
手摩之。苦痛即除。謂世尊曰。淨飯王種
此道術足身。後平復已從佛索衆。
佛訶之曰。癡人無知我尚不衆付身子
及目連等。況汝癡人食人涕唾。因茲結
別構五法以誘佛衆。言五法者。婆沙云。一
糞掃衣。二常乞食。三一坐食。四常露坐。五不
鹽及以五味。與正理同。正理云。一不
五味。二斷肉。三斷鹽。四不割截衣。五
聚落邊寺。佛在王舍因縁僧。
調達從座起行五法舍羅云。忍此五事者。
是毘尼。時有五百新學無智捉籌。阿難從
座起誰忍此五事法非毘尼。調達語
。不佛及僧。便將往伽耶自共作羯磨
時諸比丘以此事佛。佛言。癡人消滅善
於泥一劫不救。我不彼有
善心如毛髮許。身子目連往伽耶山。調達慰
曰。善來弟子。先雖忍今者忍耶。雖後亦
善。告身子言。爲衆説法。我今背痛便右脅
臥。目連現通身子説法。將此五百座起
去。臥起失衆而生瞋恚云云。若論造逆
阿鼻。且據衆邊故云畜生心。又如
云難陀示欲身子示瞋調達示癡。且約
即屬畜生。復言六畜者。以六攝盡故也。
言六者。鄭玄注禮云。牛馬羊犬豕雞。亦
且據家養者之。從相噉邊故云
。四遠八方等者。爾雅云。四極遠者。東至
泰遠西至邠國。南至濮盆。北至祝栗。此
極遠也。博物誌云。東九夷南六蠻。西七戎
北八狄。次荒之國也。周禮八蠻六戎餘同
。四維四方爲八方。亦名八極。亦名八荒
名曰稱。讃徳曰揚。心推曰欽。口許曰
詠。知己無徳欲他擬聖。如摩揵提者。大
論第二云。是人生時作偈難佛云。決定諸
法中横生種種想。悉捨爲内滅云何説此
。佛答云非見聞知覺持戒所得。亦非
不見聞不持戒得。如是論悉捨亦捨
我所。又難佛云。若非見聞等持戒所得
亦非不見聞不持戒得。如我心觀察
瘂法道。佛答云。汝依邪見門我知汝癡
。若不諸相汝爾時自瘂。又第三云。摩
揵提死。弟子移其屍床上。向市中多人
處唱。若有眼見摩揵提屍。是人皆得
淨道。況禮拜供養者。時有多人信受。諸弟
子聞是事已白佛。佛言。小人眼見求清淨
是無利無實道。諸結煩惱滿心中。云何
眼見得清淨。若有眼見得清淨。何用智慧
功徳寶。從驅逼名。故名刀途。不耐下
人者。下字去聲如鴟等者。鴟有力鳥也。俗呼
老鴟。爾雅云。鴞類也。故法華疏譬盛壯
。俗教尚云高以下爲基貴以賤爲本。自
縱有徳何必輕他。況己無徳而欲彼。故
知此等尚欲彼豈能下他。自摧己徳
之爲下。豈鴟高飛而勝孔雀。不以珍己使
他皆卑。而外揚仁義禮智信者。以慈育物爲
仁。以徳推遷爲義。進退合儀爲禮。權奇超
拔爲智。言可反覆信。老子曰。失道而後
徳。失徳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禮而後智。失智而後信。彼老子意以
爲本信不忘。道非出世意存五徳。此中
文意内徳倶備方成人道。慢強無徳判屬
。又據善心仍居下品。外揚五徳本在
他。修羅多種謂海岸海底等。如雉等四
各於海下二萬由旬以爲一宮。雖居止處
必兼多福。方得彼。人道中言悦癡心
者。凡言癡者處善惡中。既不於四趣之
。又不於諸天之善出世因。且判屬
癡。若爾。與畜生何別。答。畜兼下品十惡
癡兼衆邊強。若據出世因六道乃爲
一概。天道者此欲界天也。若地居業不必修
定。今從勝説兼語空居。故關根塵
出入。次於欲天別開欲主魔羅道。民主
心異故別開之。亦如梵王別爲一有。上品
十善兼一無遮報爲魔王。性多嫉忌。未
身口外儀行事。意欲他從即屬此道。然亦
必須未到定力。方生彼境以爲欲主。六合
者天地四方顒顒者仰也。詩云。萬人顒顒。尼
揵者外道通名。三禪樂如石泉者。大論云。樂
二種。内樂外樂。内謂涅槃外塵
如石泉水自中生。梵行者樂亦復如是。
論文別譬涅槃之樂。今通喩三禪樂亦内受
問既云色無色。何獨指三禪。答。二界中樂
三禪。夫求生天以樂爲本。且擧
餘皆例之。善惡輪環等者。善通非想惡
無間。升而復沈故名爲輪。無始無際喩
之如環。破惡由淨慧等者。由者藉也爾雅
云。助也。三法展轉更相由藉。以淺助深推
功在戒。二乘尚爾菩薩彌然。爲他故譏
嫌則急。小乘自度性重則急。是故菩薩輕重
等持。戒序云。聲聞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
兼懷寧不精持戒品。今戒爲行本猶是小
乘。棄而不持大小倶失。次若心若道下。擧
略顯廣以要攝多。一道之内非相無邊。故
甚多。或開上合下等者明開合。上謂
。下謂修羅。文合二乘是故開下。謂
修羅鬼畜上合下準説可知。法華
六趣。淨名云五道。以修羅開合故也。
十是數方意如前説。次明十心中先
意。擧一種爲語端等者。直言曰言。論議
語。今評得失故名爲語。端謂端首。首
強得名。從強非餘念。臨終受
復從強牽。故起一心餘九。十中隨
故云一種。次如論下引證墮必從強。或先
起去至混和者對是簡非。先法。次譬。法
中言先起等者。若未發心名爲先非。後始
發心乃爲後是。此則正當顯是之體。何得
譬中名爲並濁。今此通簡發心已後起
是。故判屬非。餘之二心理屬非攝。又既
先是必有後非。若無後非。亦是一向顯
是之相。亦非簡限。又並起者豈有二心並
境耶。但約細念前後倶縁名爲並起。若
麁久者判屬前後。次譬象下。先譬。次合。合
中二重初以内外前三譬。内是外非。内
外倶縁名爲並起。次直以非心前内等
内非外非及以倶非。九縛一脱即是二邊。
二邊動故名爲非。問。二文何別。答。前雖
内外但譬内心。後云内外心境相對。故知
前謂内心是非相對。今一向非内外相對。此
並一往從強偏説。究而言之必假和合
非相。象字不人。次又九下別約
。於中初文直約四諦。生死涅槃即是苦
滅。次動不動即是集道。次有爲下重約諸法
先列次從又九下樹也。苦集同 有爲有漏
苦雖先明若相對説。應有爲有漏是苦
諦。無爲無漏是滅諦。文雖説意必兩兼。
曲謂析智紆迴。拙謂生滅拙度。灰謂灰身滅
智近謂但至化城。下去例之。次有爲有漏
等者。若相對説。亦應有爲無漏是道諦
文雖偏擧意必兩兼。次善惡染淨等者。若單
擧者應善淨。與集對列是故雙擧。文雖
雙擧義歸一邊。次縛脱等者准道可知。並
語便或單或複。次若得下總結。是則念
念恒簡是非。設起非心當教是心
之。非心即是險道衆惡。若見此意等者結
歎。似初依人擧讃之言未必全爾。次問行
者去約是簡非。先問意者。雖十非。若計
性過亦同非攝。次答意者。性計有過故云
不可。但是已下寄此明是。離性過已約
思議而論感應方乃名是。聖既非應而應
以赴四機。受者非感而感以得四益。次如
子下擧譬感應。天性相關義同感應。次引
兩經以證感應。從惡機説故云病子。廣如
玄文三十六句。動法性山等者。結感應義。法
性不動如山。衆生惡深如海。非大誓願無
謀善權。安能動動山入海。同
同惡示逆示順。同惡故有病行。同善故有
嬰兒行。慈悲從因感應從果。以因故果
方能入。禪經云去。釋成感應。感應秖是隨
物機。故用四隨以釋感應。將護彼意樂欲
也。附先世習便宜也。觀病輕重對治也。道
機時熟第一義也。隨之與悉名異義同。故引
大論以釋禪經。五復次者。大論明經縁
中。問曰。有何因縁而説此經。答中。有
二十一復次。今引彼五以證四悉及五因
。此五復次仍非次第。隨義便故初爲
菩薩種種行故説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第
一復次。次爲菩薩増念佛三昧故。是第
二復次。三爲跋致相貌故。是第六復次。
四爲拔弟子惡邪故。是第五復次。五爲
第一義故。是第十復次。此五等者會五因
。初略會。論中因第一義故釋出四悉
今開四悉與五復次以爲兩門。及四隨五
略四科法門。同是感應義故。四悉檀義廣如
法華維摩等玄委釋。今消感應故不具論
楞伽亦云。佛告大慧。於自悉檀善修學
若迷今家總別安心六十四番。自行四悉云
何可識。自行必成感應故也。若不隨機等
者明感應意。此五復次四隨四悉及五因縁。
既是感應稱機之法。莫大悲益物故也。
論云去引證。眞法説者明妙應難感。聽衆
難得明妙機難發。難得故三字。通結上三
妙法妙應妙機故也。如是去釋上眞法。妙應
説妙機所感。無中道是故雙非。非有
非無即雙非眞俗。言雖雙非意在相即。非
難非易重顯中體。非泥洹智故云非易。非
分別智故云非難。有三悉益等者。重以
成眞法。意明四悉秖是二諦及感應
。即顯中道以爲眞諦。異於但眞是故雙
非。故知感應不二諦。故知縁起下明
感應能辦佛事。然四隨四悉去別會通也。此
且重擧通名也今説之下正會通名。以
故隨順物機四隨名。以憐愍故遍施
法藥悉檀號。大悲與憐愍一體異名。如
物不殊。在左謂物爲右。在右謂物爲左。
因縁者即是五略。因縁兩字更互立者。若衆
生發心勇猛。雖聖應即以衆生因聖
人爲縁若衆生善根微弱聖人敦逼。即以
因衆生爲縁。親生爲因疎助爲縁。故
強弱名不定。當知去結。四隨四悉及
五因縁名義相符。故須之。言謂言教
名異也。味謂義味即義同也。名合於義
相符。符合也。漢書封功臣。以竹長六寸
分而合之爲信。故字從竹。從草者鬼目草
名非今所用。隨樂欲下次會別名。先會
者。樂欲秖是欣慕故云因。世界秖是
陰入故云果。世界以間隔義樂欲即
好不同。因果雖殊其義一也。便宜是辨
能赴之法何人。爲人是觀所被之人
人欣何法。觀人必擇所宜法必擬
被。能欣所赴共成一義。餘二名同不
。又五因縁下次會因縁與隨悉義同。初
衆生有信樂等者。陰入是世界。信樂是樂
欲。此二爲因感佛説於法性法界發心
。故發大心。禪經樂欲大論世界名異義同。
衆生有大精進等者。衆生宜四三昧法
佛爲説不思議行。故修大行。禪經便宜
大論爲人名異義同。衆生有平等大慧等者。
一切種智以爲能破。衆生應此慧因。
佛爲説所被皆遍。破惑獲果通經除疑。
倶是對治。故將感果及以裂網。倶對對治
又感果自破細惡。通經裂他大疑。自他雖
倶名破惡。衆生有佛智眼等者。衆生一心三
智三眼應祕藏。以之爲因感佛爲説
歸三徳。自行妙滿化他妙成。倶名究竟。此之
成滿秖是極理。故與經論第一義同。一一皆
一切等者。異於偏小五縁故也。又五縁
下次會五縁與五復次。初云枝本者。發
心導行枝必由本。行填於願本必假枝。枝
本雖殊同成道樹。以四三昧諸行盡。故
名爲通。念佛三昧諸行中一故名爲別。通別
殊莫妙行。又四三昧通皆念佛故名
通。但語念佛偏擧一行。故名爲別。故四
念處云四皆念佛。但隨教別所念不同。故名
爲別。前之三教各念一身。謂生應報。圓念
法身諸身具足。又四三昧通四教故。故復
通。有人改云四三昧別念佛通者。未
大意何假違文。次會果報與跋致同者。言
果報者即依土。依必有正報必有習。是
故果報即兼二雙。若云跋致跋致秖是習果
一隻。習必招報正必有依。現雖隻當必
雙。二文雖殊共成無生一位意耳。除經
論疑等者。經論是處弟子是人。人起惡邪
必依經論。處有疑滯必由邪人。拔除邪疑
更無前後故成一意。本末究竟等者。發心
本同歸爲末。故第三卷云。自他初後皆得
修入。修即初發入即後證。與第一義名異義
同。故論復次與五縁義更無差別。一一文
下皆云異耳者。會義已同。文猶異耳。又聖
説等者三止觀結。感應文多須三結。文義
若狹但以一結。如下四弘六即。或但以
結。具如下文顯是四諦及四三昧。或時三一
並略如下三略。或時三一倶用即如今文
一則是通三則是別。通謂三別謂各一
此意多異端。問。何故須止觀
之。答。此之三法通冠一切。今此五略其文遍
通。故處處文以三一結。又復此部通名
。凡諸文義莫止觀。不此結止觀
。咸謂並是修行之法。如六即中理及名字
皆止觀結。及今文中但結感應。豈更別判
外之一。是知理教行果發心感應無止觀
故也。又此部雖復通名止觀。從釋名去文
相區分不復更用三文之。今三結中有
列有釋。初之五字標應也。從或次下列
也。次即是漸。具即是頓。雜即不定。不次即是
不定及頓。相對來耳。不具不雜亦復如是。衆
生得益不同標感也。從或次下列感也。類
之可意得。從或四悉下釋也。次釋感
中初二句漸也。次二句是不定。後二句是
頓四悉五縁一一相對故名爲漸。或一或四
多少雜亂故名不定。隨一法皆具一切
故名爲頓。故但結文成三止觀。何得即以
修行之。如是等下例諸法相。准前可知。
向但結前五縁四悉。復次四隨一切例然。次
又以下一止觀結。文中既以發心觀邪息
止。當知五縁復次四隨四悉。無發心
邪息故也。故三止觀亦復不發心邪息
故知三一但是總別。五略秖是十廣者。結
廣略。若前文云生起五略於十廣者。以
略生起廣生起。今此復以五章於十
。故云秖是。言初五章名發心者。大意
五略雖修行乃至果報。但是通途示
始末。若不爾者何名發心。釋名下四。正其
所發。是故五章。通屬發心。方便雖親修
正行。行家方便通屬行攝。果報一章至果報
者。從果報去廣略義均無復寛狹。故直爾
解不對辨。違謂偏空偏假。違於中圓
二邊。順謂圓中圓理於實相故云
。無明未盡。各於三土以受依正。通云
。言二邊報者。從空出假而爲有邊
方便土。若以凡夫三藏菩薩而爲有邊
同居土。通教二地。別人十信圓人五品。及以
諸教殘思所潤皆感同居。若以二乘通七地
去別七住去圓七信去通爲空邊者同在
便。今文且説偏空偏假所感果報。不
住初地已上居果報土。若作通説。住前雖
圓所感果報猶在方便。起教等者。自證
稱機説法。教由機生故云起教。此約
主對機説也。佛雖興世必假大權扣機撃
。故云起教。此約伴對主説也。或作佛
身等者。法身八相具如釋迦從始至末一代
化儀。九界等者。如華嚴中文殊普賢八部等
。對揚頓也。從四含去乃至般若空生身
子帝釋文殊八部之流對揚漸也。如華嚴中
四菩薩即轉頓也。佛初成道令諸比丘
處處化人。方等等中文殊淨名空生身子等
即轉漸也。如諸經末受佛囑累誓弘經。
即弘通也。文雖開漸顯頓。意亦可知。
但法華中無加説義於轉耳。此並約
屬説也。問。大章名起教五略名裂網云何
同。答。對揚利物名爲起教。令他除疑名
裂網。起教本爲他疑網是故同也。簡
非竟。次顯是中初四諦者。四種四諦即是大
經聖行品文。第十一初以八苦苦即生滅
苦也。苦諦文末約四諦簡云。凡夫有苦而
諦。聲聞有苦有苦諦。菩薩解苦無苦。餘
三亦然。即是通教菩薩對三藏簡。第十二初
善不善愛及以九喩。謂主有餘羅刹
女婦等。以釋集諦即生滅集也。集諦文末
四諦簡云。凡夫有苦無諦。二乘有苦有
苦諦。菩薩解苦無苦而有眞諦。三諦亦然。
疏云。前苦諦文末不眞故知是通。今
有眞眞是眞實。故知即是次第不次第二
種眞實。此是別圓對三藏簡。至滅諦
。但云見滅煩惱斷故常。無煩惱故樂。佛
菩薩因縁名淨。無二十五有我。道諦文
末但云常無常有爲無爲等。滅道文末但云
四徳。既不復更與二乘比決。故知單約
釋也。自一家圓經旨。佛語巧略何
由可通。乃至下文下智中智。此並四種四諦
之明文也。後復因文殊問。佛廣答七種二
。次廣明一實具如玄文。今初明生滅四
者。諦義具如玄文第三。言三相者。不
住相異合説。以人多於住起常計
故。故淨名云。比丘汝今亦生亦老亦滅。老即
是異。此中義兼一期念念二種三相。言四心
者即是四分煩惱。四分必是三相所遷。故云
流動。流動即生滅也。四相雖不相應行
即彼煩惱是生等故。爲此中成生滅義
是故須生等之。下文道滅尚成生滅
故此苦集須生等。以實有道彼苦集
故云對治。有苦集時則無道。若有
時能除苦集。故云易奪。滅有因果
無餘故亦生滅。故阿含中明四諦義遍一切
。如云知漏知漏集。知漏滅漏滅道
十二因縁十二頭陀。一一皆生四諦之義。具
法華疏釋迦葉。雖世出世等者通結
四諦並成生滅。通教具如思益經文。釋籤
已引。別義者。先正釋苦中初總明境。次乃
是下總明菩薩出假智力。次從謂下略擧
釋之也。鈹字從金從刀者俗。鈹謂
皮割肉截骨等也。然其字義大同小
異。故玉篇云。剥者裂也。刻割也。去肉脱
也。割裁截也。若如也。干數也。如其苦類
状無量。故非下擧劣顯勝。下三諦準知。問。
苦諦文中約十法界。集諦文中但云種種。道
諦文中分析體等。滅諦文中分四教別
何耶。答。苦集義通須十界。是所治故須
通云十。道亦應四。且據能斷内外苦集
但云二。滅若云二於理無妨。寄教分齊
四別。此即苦集倶十道滅並四。二種因果
各同類故。集諦中云身曲等者。身如集影如
苦。聲如集響如苦。道諦中云析體巧拙者。
界内外。方便通指賢聖諸位斷惑用智。
皆云方便。則有四種方便不同。曲直長短
者。化城寶所各有曲直。五百爲長三百爲
短。言權實者。如第三卷偏圓中説。俗釋
者反常合道。又云。迹近而行遠和光不
塵。賈逵曰。變也。宜也。字義申此可
。又滅下滅諦中言若干正助者。義通
種滅也。又如是下別滅諦中云塵沙者。譬
無知數多。他解唯二。一染汚。二不染。不染
即習氣。今家意者。小乘習氣即別惑是。故今
之。分界内外一十六門知病識藥及授藥
也。又三悉下以四悉檀無量也。別教始
終立四悉義。即初地去名第一義。今此無量
於地前三悉義邊。立無量名故云從多
無作四諦中言皆是者。非但道滅苦集亦
實。初後不二故名無作。異別無量故云
。又秖別三悉即第一義故云無復。遍在
委記。次對土中言横竪者。竪約
教對機。機既増減不同。致使教有
。四土對教優劣多少故名爲竪。土體敵對
復優劣故名爲横。問方便土中已無
。何須通教。横竪二義皆云通。答。大乘
初門調機入頓。爲知故學非用斷惑。如
聲聞方等會。被彈斥已皆習通門。若至
方等必到法華。在方便土通教者。此
方等會。問。若是實報何須
別教耶。答。約教道説證道必無。問。寂光既
極何須教。横竪二文皆用無作。答。教被
中下究竟。初住已上名不寂光。等覺
中。妙覺爲上。出淨名疏。又總説下以
總。故離苦集十二支。觀因縁智以
道諦。十二支滅以爲滅諦。故大經下引
證。二十五云。觀因縁智凡有四種。謂下中
上上上。下智觀者不佛性。以見故得
聲聞菩提。中智觀者不佛性。不佛性
故得縁覺菩提。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
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觀者。見則了了得
耨菩提。以是義故十二因縁名爲佛性。佛
性者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中道。中道名
佛。佛名涅槃。因縁不殊四觀不等。對
教中經云住十住地等者。以次第行
空。乃至十地方入中道。次第住三故名
住。住及不了並約教道。若無四教此文
消。至禪境中復廣説。又中論下離
四句以證四教。以此四句因縁居初。故將
因縁以對初教。有其二意。一者以初對初。
二者以事對事。又復因縁爲諸法本。隨
故成空假中。故證教別同觀因縁。次又
解下復將初句四四諦。四四諦中皆觀
因縁。故以因縁四苦集。滅苦方便空分
析體。及假中異故成四別。前釋似同對
少別。是故重釋。又偈云下復對因縁者。前
四句對四因縁。未因縁及以所生
因果。作此對已即知初句爲初觀也。下
三句別皆觀因縁。故文云去引論一部倶觀
因縁。約前後文而分小衍。此依古師判
云。教有二種。一通二別。通謂遍被終期
不二。別如法華三乘各別。今此論文但申
。於別教中正申於大。即前二十五品。兼
二乘即後兩品。因縁申中邪見申小。今
且用之故云指也。然今家意與古人別。古
人雖二十五品屬大乘。而不
通含別。以因縁品別對中乘。而不
因縁爲宗。當知下次結諦縁與偈不殊。已
分別下次約諸經發心相。前明四諦
諦是理。一切發心莫理。故引十種
理居初。隨事既多不具引。且引此十
以爲事端。先列次釋。列中應知經論多少不
同。如十住婆沙但有七種發心。初云
。一諸佛令發。二護法故發。三大悲故發。又
四種一爲菩薩教故發二見菩薩行
故發。三見放光而發。四見佛相而發。諸佛
教令。與今文聞法義同。護法與今文見
義同。大悲與今文見受苦義同。見行行
放光相好全與今文名同。餘文猶闕。無量
壽觀報恩等經亦有多發。望今亦闕不
具記。優婆塞戒有十種發。一不樂近外道
故發。二内善因縁故。三觀生死過。四見
聞惡故。五自訶煩惱。六覩五神通。七欲
世間。八聞佛妙事。九謂愍念故。十愛
故。望今亦闕比之可見。華嚴第六明
初住菩薩發心不同。或見佛相好。或覩佛神
。或聞佛説法。或聽佛教誡。或見衆生受
苦。或聞廣説法菩提心一切智。初住
今雖高下異。後必由初以初例後。故今
十意與彼略同。問。此中十文有何次第。答。
理滿故次得相好。得相好故能起神變
既以身輪變。次以口輪開導。身口兩益
但是正報。正報必須依報國土。既有能被依
正身口。必有所化徒衆不同。衆必禀教修
行正法。正法將墜時逢像末。法漸澆訛衆生
過。起過爲因必衆苦。次第雖爾發
者隨對。各生四解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三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四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解釋中初推理者。文四義二意亦在一。
下去九法例然。託境發心隨推隨發。若論
修行初門不同。故章安云。聲聞以苦諦爲
首。縁覺以集諦首。菩薩以道諦首。
此約三藏三乘生滅四諦。通菩薩以界内滅
首。別菩薩以界外道諦爲首。圓菩薩
界外滅諦首。今爲顯是
復非行別。全依四諦而爲次第。菩薩不
同故分四異。倶觀法性四解不同。世人咸
云。推法性理曾不理眞僞是非。此中三
藏亦云法性自天而然別何異。是故應
權實法性。三藏既云集不染。乃至滅
能淨。故四諦外別立法性。當知苦集但
是能覆不惱染。道滅能顯而理本淨。法性
月。苦集如雲。道如却除。滅如却已故引
況云。滅尚非理。菩提煩惱更互相傾。故名
生滅。推無生者。法性不殊即不即異。氷水
喩乍似於圓。然但以六道因果氷。眞
諦法性喩水爲 即名雖等不心性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