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摩訶止觀 (No. 1911_ 智顗説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同。善業感淨色惡業感不淨色。如諸天寶
地寶宮人中富樂。執諸瓦石變成金銀。善
力所招依正倶淨。如僧護經所説。地獄獄
相不同。或見身肉爲地爲他所耕。或見身
如樹林衆所摧折。或身如山如屋如衣。凡
一百二十種。皆惡業所感招不淨色。若執
淨色保愛堅固。以大觀力破大著心。翻大
顛倒成大不淨觀也。何以故。夫幻術法多
是欺誑。神通法得其道理。凡一切物皆可轉
變。如蘇蝋金鐵遇煖流變。如水遇冷成地。
此得解觀契轉變之道。定力爾故。若根本但
除下地著。不能除自地。若小大背捨未是
無漏。但除下地自地著。若無漏縁通則下自
上皆除著也。若人發大不淨入背捨亦大。
初禪攝。若内無骨人外觀八色及依正兩
報。縁境大故。名第二大背捨。二禪攝。若以
大不淨入淨背捨亦大。乃至滅背捨亦如
是。若論大勝處者。更熟背捨。令於縁轉變
自在。大論明。鈍人修八背捨竟。方修勝處
一切處。中根修三背捨竟。於四禪中修勝
處等。上根祇修初背捨即修一切法也。今
處中説。若多若少者。還約依正。一屍爲少
二屍爲多。如是傳傳可解。一衣一食一山
河爲少。無量衣食山河爲多。初修從少至
多。今發亦應爾。若好若醜者。善業端正爲
好。惡業鄙陋爲醜。此二皆於我美者爲好。
於我惡者爲醜。此二皆有智慧爲好。皆有
愚癡爲醜。此二富貴爲好。貧賤爲醜。如此
好醜倶不淨。山河國土衣食屋宅。若好若醜
倶不淨。又依正倶醜。骨人所放八色爲好。
又八色亦醜被練爲好。好醜皆不淨。此兩勝
處初禪攝。若内無色相。外觀色若多若少若
好若醜。勝知勝見者。内滅骨人外有八色。
又有依正多少好醜。如前説云云
摩訶止觀卷第九



摩訶止觀卷第九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記 
勝知見者。此心勝色不爲色所縛。心能轉
色。故言勝知也。勝見者。淨不淨等皆於己
心自在。觀解成就。故言勝見也。此兩二禪
攝。若勝處成時身尚不惜。況財物他身耶。上
古賢人推位讓國還牛洗耳。皆是昔生經
修此觀。自然成性無復愛染。不得此意
貪之至死。何能忽榮棄位耶。後四勝處在
四禪中成就。三禪樂多不能轉變。就聲聞
法謂言如此。於菩薩法禪禪轉變。何得無
耶。大論云青黄赤白。此從實法。瓔珞云地
水火風此從假名。互得相攝。此四勝處内
外色盡但有八色。唯有多少轉變。無有好
醜轉變也。十一切處在四禪中。初禪覺觀
多。二禪喜動。三禪樂動。不得廣普遍一切
處。唯不動念慧則能廣普。以青遍十方十
方皆青。餘色亦爾。故名一切處。若一切入
以青遍一切時黄來入青。亦遍一切處。
青黄本相不失相入。又不相濫。餘色相入
亦如是。是名一切入。此乃内心放色遍一
切處。那得以外樹葉爲縁遍一切處耶。内
心無法安能轉變外樹葉耶。先能變心方
能變葉耳。大論取優鉢羅華者。恐人不解
借外喩内。不可執喩爲正義。若通明觀内
無骨人不放八色。修勝處時當借外縁。
或可應爾。不壞法人内自放不須外也
復次菩薩修勝處具衆行者。若不達依正
可起貪慳。此觀若明。身尚欲捨。況惜己物
而貪他財。是則名檀。得如此觀不爲財
色而破於戒。害彼財主引物自歸。欺詐百
端而求全濟。決無此理。是則名尸。得此觀
時若他觸惱及以侵奪。終不生瞋諍於糞
穢。是則名忍。是觀成時不倚不淨屍身。不
淨國土間退定心。是名精進。此觀能具觀
練熏修。神通變化。願智頂等。是則名禪
此觀時一切法能所皆不可得。不生不滅畢
竟清淨。是則名慧。一切道定法門。皆於勝
處轉變成就心定自在迴轉去住。作諸法
門隨心即成。如快馬破陣亦自制住。是時
明淨無復魔事。心使於魔魔不能破心也。
行四三昧人若發得此法。多轉入五品弟
子位。何故爾。助道力大能疾近清涼池。齊
此是發觀禪。亦是發摩訶衍禪相。若練熏
修凡夫尚不得學無發可論。若別出經論
故不俟言也○七明慈心發者慈倚根本
前後云云。忽縁一切衆生取其樂相。無怨
無惱悦心適意。或見得人中樂或見得
天上樂。善修得解定心分明。無一衆生不
得樂者。初躡躡細靜後轉深定。但所縁有
三。若縁親人得樂名廣。中人名大。怨人
名無量。又縁一方衆生得樂名廣。四維名
大。十方名無量。此定有隱沒不隱沒。若心
縁衆生。決定作得樂想心甚分明。而所縁
處不見衆生得受於樂。是内不隱沒而外
隱沒。復有内心明淨外見得樂。是爲内外
倶不隱沒。若先得此定後發五支功徳者。
初覺衆生悉皆得樂。心與定合自心亦樂。
善修得解。名覺支。分別得樂。或人中天上
無量差品皆悉明了。名觀支怨親平等無復
畏怨憂親之苦。名喜支。喜支動息心神愉
懌亦如所縁得樂之相。名樂支。定法轉深持
心不動。名一心支。此名同根本而法味永
異。如糖蜜和水冷同味別。若發單根本報
止梵衆梵輔。若得慈定則報爲梵王。其果
既勝因亦大矣。若先得根本後加慈定。根
本益深也。又於慈定中發二禪内淨四支
成就。又發三禪樂具五支成就。又發四禪
一一與諸禪相應。支林具足而法味倍増。
如前喩。但慈心本縁他得樂。内受樂定外
見他樂。此相齊三禪。四禪但見他得樂内
無樂受。以捨苦樂故。是爲小乘。如此分
別。佛或時破執爲縁言。慈心福至遍淨。悲
心福至空處。喜心福至識處。捨心福至不
用處。但菩薩恒與慈悲倶。何地而無慈悲。
慈悲熏一切善豈止齊三禪耶。此一往語
耳。若先發根本後發慈定亦如是。然皆闇
證隱沒。或内不隱沒而外隱沒云云。若依特
勝通明發慈定者。所依之定自是一邊。能
依之慈附起不濫。此定既有觀慧慈定亦
不隱沒。五支法味倍勝根本。或因慈定而
發特勝通明。此之慈定亦不隱沒禪味亦
深。或因慈定發小大不淨。不淨取衆生破
壞相。則無衆生可縁誰得此樂。雖無衆生
有漏中樂而有涅槃樂。是發法縁慈也。問。
慈縁衆生淨相無瞋惱。取其好相。不淨觀
破壞衆生。取其惡相云何相發。答。此亦無
妨。如雖見不淨。不妨又見淨人端正衣
裳。雖生慈定不妨不淨。慈定亦能莊嚴背
捨等。使功徳倍深勝單發不淨。或互相發
云云。餘三無量心發更互。準慈定可知。若
四無量附根本發即成有漏。附特勝通明
發。即成亦有漏亦無漏。附不淨發即成無
漏。因縁不同。慈定等深淺。百千萬種不可
稱説。譬如欲界四大色造種種地。青黄赤白
高下不同。造種種樹木草果。甘苦辛酸藥毒
香臭。造種種人。端醜聰鈍貧富善惡。造種
種禽獸。毛角飛走。無邊種類差品不混。各
隨性分任力所能。如薄福人但資稗粟。不
信有甘蔗蒲桃。色界淨法亦復如是。轉變
支林種種滋味。更相添糅而不混和。乃至四
無量心彌復曠大。何以故。衆生無量故想其
得樂亦復無量。諸法無量附諸法發支味亦
無量。不可稱計。衆生薄福不信禪定。設信
一法不信無量功徳。如山左不識珍羞。井
蛙之非海若。甚可憐愍。其能信者知聖境
難思。不生誹謗云云○八明因縁發者。行
人有大功勳。諸佛賜以禪定三昧。或過去宿
習而因縁定發前後云云於坐中。忽然思惟
心所縁處。或縁善心或縁惡心。能縁所縁
即是有支。有能含果此有由取。以心取善
惡而得有有。若不取者亦無此有。故知有
從取生。復知取從愛起。愛故可取。如愛
色死取不愛則不取。愛因受生。由領受善
惡所以愛生若無領受愛則不生。又觀受
由於觸。六塵來觸六根故得有受。無觸則
無受。經云。六觸因縁生諸受。故受由於觸。
又知觸由諸入門。若無六識統六根則不
能渉入諸塵而生於觸。觸由於入入由
名色。若但有色色不能觸如死人。若但有
名名亦無觸如盲聾人。色心合故則有於
觸。色即色陰。心即四陰。了別此色名識陰。
領納此色名受陰。行起貪瞋名想行兩陰。
五陰具足故有覺觸。當知觸由名色。名色
由初託胎識。初託胎名歌羅邏。此時即具
三事。一命二燸三識。是中有報風依風名爲
命。精血不臭不爛名爲燸。是中心意名爲
識。由識託胎故有凝酥薄酪。六皰開張名
色和合。當知名色豈不由識。識由業行。過
去持五戒善業。業使人中受名色。過去破
五戒惡業。業使三塗受。故知識由於業業
即行也。行由無明癡愛。造作衆行使識流
轉。從過去來今。從今愛取縁有。有能含
果招未來生死。三世因縁空無有主。如是
思惟觀智起時。人我邪計即破。定心怗怗從
麁入細。欲界未到。乃至根本五支功徳次第
而起。覺因縁空無有主。名覺支。三世流轉
更相因頼。明識無差。名觀支。得因縁智深
識三世豈不欣幸。名喜支。定法持心
愉美妙。名樂支。定心湛然無縁無念。名一
心支。此因縁三昧是慧性。此慧明故即發根
本。或根本與因縁相和。法味淳濃不同單
發五支。此三昧亦有隱沒不隱沒。若内心但
解因縁法不生我倒者。但與根本相應。
闇有此解名爲隱沒。若三昧發時其心明
淨。見歌羅邏五皰開張生處住處。亦見行業
善惡所爲好醜。亦見未來生死之事三世分
明。是名不隱沒相。此二皆有空明十法成
就。是名根本由因縁發。乃至特勝通明背
捨等隱沒不隱沒。由因縁發亦復如是。若
因根本發因縁者。忽於定中思惟根本諸
定。皆是因縁所成。所成能成即是有。此麁細
住含炎魔兜率天有。有生必有死。欲界定
亦是因縁有。有則含果應受化樂天生。生
則有死。未到定亦是因縁有。有則含果應
受魔天有。初禪相應即含彼有。乃至非想
非非想亦如是。如是等有皆由於取。取初
禪相如前二十五方便中。種種希望取其相
貎。故知有由於取取又由於愛。以聞人説
初禪功徳而生愛味。又知此愛由受。以聞
彼功徳而領受之。而起愛也。又知此受由
入入即是根。無根入無所受。受又由觸塵
觸故有入。觸由名色。五陰合故有觸。名色
由初識三事。三事由業而來受身。業由無
明致有生識乃至老死。上至非想下至麁
住。皆識十二因縁一一明了。乃至特勝通明
等因根本發。例可知云云。此觀既破我倒
與界方便破我意同。但依禪經受因縁三
昧名耳。三世推尋雖是慧性猶名停心。心
得停住如密室無風。可作念處觀也。念
處觀成方名聞慧。聞慧乃是理觀。如富那領
解云。我已解已知汝云何知。若知無明不
起取有。即聞慧意。此因縁觀在念處前未
有是力。故屬事觀也。此因縁門隨機不同。
瓔珞明十種大集明果報一念。諸師多傳
三世。龍樹作中論初明因縁品。論師謂攝
法不盡不以因縁爲宗。但是世諦。破因
縁盡是眞諦。故以二諦爲宗。今言何品非
世諦而皆破盡。此乃通途非別意也。論初通
觀因縁。次染染品等別破愛取支。六情品別
破苦支。乃至後兩品別出聲聞觀因縁。通
別等意皆觀因縁。豈不以因縁爲宗。北師
取後品中救義。六因四縁爲宗。此乃是生滅
因縁。後兩品意非論正宗。佛去世後人根轉
鈍。取著因縁決定相不解佛意。故作此論
明十二因縁觀門也。今既發因縁法故約
之明止觀。例爲十意云云。思議境者。過去
無明心中作於黒業諸不善行。成三途界。
作諸白業及不動業。成三善界。若轉無明
爲生滅明。名下智觀得聲聞菩提。轉有漏
行爲出世助道行。七種學人殘業未盡猶
生善界。若無學用無漏業及著眞諦愛。與
根本無明合。生方便土受彼名色。於彼愛
瞋而起取有。是聲聞界。若翻無明爲不生
不滅之明。是則中智得縁覺菩提。請觀音云。
觀十二因縁如夢幻芭蕉成縁覺道。意在
於此。轉有漏行爲無漏助道。結業盡不盡
同前。是爲縁覺界。若轉無明爲般若轉
不善行爲五度。以未發眞猶具界内十二
因縁。是六度界。若轉無明爲空慧轉行爲
六度。六七地前斷惑未盡皆同前。斷盡生
彼福慧小勝耳。是名中智觀得通教菩提。
若轉無明爲次第明轉行爲歴別行。十信
住斷未盡。十行向斷盡。皆同前。是名上智
觀故得別教菩提。若轉無明爲佛智明。從
初發心知十二縁是三佛性。若通觀十二
縁眞如實理。是正因佛性。觀十二因縁智
慧。是了因佛性。觀十二縁心具足諸行。是
縁因佛性若別觀者。無明愛取即了因佛性。
行有即縁因佛性。識等七支即正因佛性。何
以故。苦道是生死變生死身即法身煩惱是
闇法轉無明爲明業行是縛法變縛成解
脱。即三道是三徳。性得因時不縱不横。名
三佛性。修得果時不縱不横。如世伊字。名
三徳涅槃。淨名云。一切衆生即大涅槃。即是
佛即是菩提。乃此意也。是名上上智觀得
佛菩提。若五品未斷同學人。鐵輪長別苦
海同無學。雖復變易五根生福逈異。釋論
云。二乘受法性身諸根闇鈍。以其於佛道
紆迴故。若別圓能破無明直開苦道如實
之法。從實法得實報。直於行有具足諸
行。感得依正無有罣礙。根利福深不同中
下。若三賢十聖住於果報。悉成就彼十二因
縁。等覺餘有一生因縁在。若最後窮無明
愛取畢竟盡。故名究竟般若。識等七果盡
故名究竟法身。行有盡名究竟解脱。雖言
斷盡無所可斷不思識斷。不斷無明愛取
而入圓淨涅槃。不斷名色七支而入性淨
涅槃。不斷行有善惡而入方便淨涅槃。淨
名云。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縛不脱。如
此而推。十二因縁即是一切無量佛法。是
名不可思識境也。復次十二縁對法華中十
如者。如是性對無明。淨名云。若知無明性
即是明性。如是相對行。體對識等七支。力
對愛取。作對有因。又是無明愛取之習因。
縁對行有。果對無明生智慧習果。報對行
有五種涅槃。本對三道三種佛性。末對三徳
涅槃復次對十境者。十法界陰入病患兩境
對識等七支。煩惱見慢等境對無明愛取業
魔禪二乘菩薩等對行有等支。復次十二因
縁十如十境。在異心中是生滅思議。在一
念心中是不生不滅不可思議。華嚴云。十二
因縁在一念心中。大集云。十二因縁一人一
念悉皆具足。此猶存略。若一人一念悉皆具
足十界十如十二因縁。乃可稱爲摩訶衍不
可思議十二因縁耳。問。十二門論云。縁法實
無生。若謂爲生者爲在一心中。爲在衆
心中亦可得言在一念耶。答。華嚴云。一
中無量無量中一。大品云。一切法趣無明是
趣不過。乃至一切法趣老死。今説一心具
十二因縁。當有何咎。復次言一念。不同世
人取著一異定相一念。乃是非一非異而論
一耳。譬如泯法覆心一念之中夢無量世
事。如法華云云。眞正發菩提心者。若依生滅
無生滅假名等十二因縁。而起慈悲誓願者。
此非眞正。故華嚴云菩提心魔即此意也。
若依不思議十二因縁起慈悲。覆度一切。
是名眞正。拔苦有二。一拔十法界無明愛
取行有五種因苦。二拔十法界識名色七種
果苦。慈與樂亦爾。謂與十法界觀無明愛
取成慧行正道。轉行有成行行助道。是名
與樂因。觀十界名色七支皆安樂性。即大
涅槃不可復滅。名與樂果。約此四義起
四弘誓。未度令度。度十界七支生死之苦。
未解令解。解十界無明愛取行有五支之
集。未安令安。安十界無明愛取行有正助之
道。未得涅槃。令得識等七支安樂涅槃也
云云。善巧安心者。巧觀十界識等七支即是
法性。不起無明愛取八倒迷惑名爲觀
法界行有等種種顛倒息。故名爲止云云。破
法遍者。横破十界十二因縁悉是一念。一念
不自不他不共不無因。當知十界悉無生
也。竪破十界行有見思塵沙無知無明不生。
乃至四十二品不生不生。名大涅槃。善知通
塞者。達因縁眞名通。起見思著爲塞。沈
眞爲不通達因縁事爲不塞。於三道起
法愛爲塞。達因縁中理名爲通。若於番
番起無明愛取行有爲失。若於番番悉有
智慧名得。或直就有作等四種苦集論塞。
四種道滅爲通。或直就三假故爲塞。破三
假無生爲通。通惑既爾別惑亦然。或直就
四見起十使爲塞。破見爲通云云。善修道
品者。若通論十界因縁中色法皆名爲身。一
切受法皆名爲受。一切識法皆名爲心。一切
想行皆名爲法。若別論。名色支中取色。六
入中取五入。觸中取五觸五受。生死支各
取色分。皆名身念處攝。名色支中取識分。
六入中取意入。生死支各取識分。皆名心
念處攝。無明行名色支中取想行。觸支中取
法觸。愛支取支有支生支中取想行。死支中
亦取想行。皆法念處攝。或時云無明是過去
愛。愛是汚穢五陰。若現在論。無明法念處攝。
行法攝。識心攝。名色身心兩攝。六入縁六
塵。塵法攝。入身攝。觸法攝。受還受攝。愛汚
穢身心兩攝。取法攝。有行攝。生是色起死是
色滅法攝。問。數人説生死皆是不相應行。秖
應法念處攝。云何通三念處。答。大經云。此
五陰滅彼五陰續生。如蝋印印泥印壞文成。
故知生死之法不離五陰。得作此説云云
若通別因縁諸色。非垢非淨能雙照垢淨。
名身念處。觀諸因縁通別諸受。非苦非樂
雙照苦樂。名受念處。觀諸因縁通別心識。
非常非無常雙照常無常。是心念處。觀諸
因縁通別想行。非我非無我雙照我無我。
是法念處。此四能破十二因縁中八種顛倒。
八顛倒轉成四枯四榮。亦是非枯非榮中間。
入涅槃見佛性也。勤觀此四名正勤。乃
至八道如前説。觀根本無四句。不生不滅即
畢竟空。此空具十八空。十八空祇是一空。方
等云。小空大空皆歸一空。大品云。一獨空。
是名空解脱門。皆入此空不取法性四相。
不受不著。不念不分別新舊内外云云。若
心無依倚。以無所見見眞佛性。以不住
法住大涅槃。是名無相解脱門。是大涅槃
非修非作。非自故非因。非他故非縁。不
共故非合。非無因故非離。無修無得名
無作解脱門。對治助道者。前道品直縁理。
轉無明愛取以爲明。雖具正慧不能得
入。何以故。無明愛取是理惡與理慧相持。
復有行有事惡助覆理慧。如賊多我一故
須加修行有事善助開涅槃門。若起慳貪
行有轉爲布施行有。則檀度善根生。若破戒
行有起轉爲持戒行有。尸善根生。若瞋恚行
有起。轉爲忍辱行有。羼提善根生。若懈怠行
有起。轉爲精進行有。毘梨耶善根生。若散動
行有起。轉爲禪定行有。支林功徳生。若愚癡
行有起。轉爲覺悟無常苦空行有。故事慧
分明助破理惑。若有一蔽則不見理。況復
六耶。今但破強者弱則隨去。助道力深成
辦一切功徳。調伏諸根滿足六度。具佛
威儀十力無畏乃至相好等。如前説自思作
之。又佛威儀者。佛坐道場轉法輪入涅槃。皆
約十二因縁。大品云。若能深觀十二因縁。
即是坐道場。道場有四。若觀十二因縁生
滅究竟。即三藏佛坐道場木樹草座。若觀十
二因縁即空究竟。通教佛坐道場七寶樹天
衣座。若觀十二因縁假名究竟。別教舍那佛
坐道場七寶座。若觀十二因縁中究竟。是圓
教毘盧遮那佛坐道場虚空爲座。當知大小
道場。不出十二因縁觀也。又諸佛皆於此
觀而轉法輪。若寂滅道場七處八會。爲利
根菩薩説十二因縁不生不滅。亦名爲假
名亦名中道義。若鹿苑爲鈍根弟子説十
二因縁生滅相。若方等十二部經。説十二因
縁生滅即空即假即中。若摩訶般若説十二
因縁即空即假即中。若法華説十二因縁即
中。捨三方便也。若涅槃説十二因縁。具足
四意皆有佛性。如乳有醍醐性。四教五味
不同。皆是約十二因縁善巧分別隨機示
導耳。又復置毒乳中。是涅槃約十二因縁
明不定教。又復我説初成道十方菩薩。已
問此義。即涅槃中約十二因縁有祕密教。
所以者何。初爲鈍根弟子。説十二因縁生滅
相。別有利根菩薩在座。密聞十二因縁不
生滅相。即悟佛性得無生忍。此祕密意也。
此乃同居土中轉法輪相。又諸佛皆於此觀
而般涅槃。若約鈍根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正
習倶盡者。是三藏佛有餘無餘涅槃。約即空
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是通教佛有餘餘
涅槃。約因縁假名中道觀無明滅乃至老死
滅。是別教佛常樂我淨涅槃。約十二因縁。三
道即三佛性。亦三涅槃。涅槃名諸佛法界。是
圓教遮那佛四徳涅槃。此是同居土示涅槃
相。有四種。出像法決疑經。方便實報二土
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亦應可解。是名十二因
縁攝法義云云。識次位者。三惡輕重皆由無
明惡行不善愛取所致也。三善高卑亦由無
明善行不動行愛取有所致也。若翻無明愛
取起生滅智者。即三藏中慧解脱賢聖位行
高下也。若轉行有起觀練熏修行行功徳。
即是三藏倶解脱賢聖位行高下也。小大迦
羅類此可知。翻五度成於行有。般若翻無
明愛取調伏諸根。即有三僧祇位也。若翻
無明愛取體達即眞翻行有修六度如空
種樹。即有四忍位行高下也。翻無明愛取
生道種智。翻行有成歴劫修行諸度。神通
淨佛國土成就衆生。即有六輪位行高下。
若翻無明愛取即是熾然三菩提燈者。即有
圓教六即位高下。十二因縁一人一念悉皆
具足。癡如虚空不可盡。乃至老死如虚空
不可盡。空則無有盡與不盡。空則是大乘。
十二門論云。空名大乘。普賢文殊大人所乘
故名大乘。大品云。是乘不動不出。若人欲
使法性實際出者。是乘亦不動不出。大經
云。一切衆生即是一乘。如此等名理即是。
由理即是得有名字即是。從初發心聞
説大乘知衆生即是佛。心謬取著故不能
觀行。如蟲食木偶得成字。由名字故得
有觀行。如前所説七番觀法。通達無礙即
是行處。由觀行故得有相似發得初品止
是圓信。二品讀誦扶助信心。三品説法亦助
信心。此三皆乘急戒緩。四品少戒急五品事
理倶急。進發諸三昧陀羅尼得六根清淨。
入鐵輪位也。由相似故得有分證三道即
三徳豁然開悟。見三佛性住三涅槃入祕
密藏。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乃至等覺悉
是分證即。轉無明生智慧明。如初日月乃
至十四日月。轉行有生解脱。如十六日月
乃至二十九日月。所有識名色法身。漸漸顯
現猶如月體。由分證故得有究竟。三徳圓
滿究竟般若。妙極法身。自在解脱。過茶無
字可説也。故知小大次位。皆約十法界十
二因縁也。若寂滅眞如有何次位。初地即二
地。地從如生。如無有生。或從如滅。如無
有滅。一切衆生即大涅槃不可復滅。有何
次位高下大小耶。不生不生不可説。有因
縁故亦可得説。十因縁法爲生作因。如
畫虚空方便種樹。説一切位耳。若人不
知上諸次位。謬生取著成増上慢。即菩薩
栴陀羅。安忍者。觀十界因縁。當起種種遮
道法。所謂三障四魔種種違順。業魔禪二乘
菩薩行行等法。皆從行有兩支起。若能安忍
即能成就如來行有功徳。所謂六根清淨之
報相也。煩惱障發者。所謂貪瞋邪計深利諸
見慢二乘通別三藏等菩薩慧行等。悉是無
明愛取支中發。若能了達安忍則開佛知見。
報障發者。所謂種種陰界入種種八風種種
病患。即是七支中發。若知即是佛性。不動
轉取捨猶如虚空。是則不斷生死而入涅
槃。不破壞陰入而顯眞實法身也。能如是
通達則於三障無礙。住忍辱地柔和善順。
而不卒暴心亦不驚。是名安忍心成。如聲
聞若住忍法。終不退作五逆闡提。菩薩住
堪忍地。終不起障道重罪也。無順道法愛
者。一似二眞。菩薩從初伏忍入柔順忍。發
鐵輪似解功徳不染三法。所謂相似智慧功
徳法性。以智慧有無明愛取故。以功徳有
行有業故。以法性有名色生死故皆不應
著。若於三法生愛。不入菩薩位不墮二
乘。是名頂墮。亦名順道。觀無明愛取順慧
行道。觀行有順行行道。觀識等順法性
道。順三道故不墮聲聞地。愛三道故不
入菩薩地。云何起愛。如入薝蔔林不嗅
餘香。菩薩唯愛諸佛功徳。不復念有二乘
及餘方便道。是名爲愛。愛故不能變無明
愛取爲眞明。不能變行有爲妙行。不能
顯識色爲法身。三道不轉豈入菩薩位。若
不著相似三法無順道愛者。則無量衆罪
除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般
若尚不著何況於餘法。入理般若名爲住。
即是初發心住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眞實
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見般若者。眞
見三道三種般若也。從此已去心心寂滅。
自然流入薩婆若海。無量無明自然而破。大
論云。何故處處説破無明三昧。答。無明品
數甚多。始從初心至金剛頂。皆破無明悉
顯法性。餘一品在。若除此品即名爲佛。如
來身者金剛之體。衆惡已斷衆善普會。三徳
究竟過茶無字可説。是名乘是寶乘直至
道場。到薩婆若中住。餘如上説云云○第
九明念佛發者。或發念佛次發諸禪。或因
諸禪而發念佛。於坐禪中忽然思惟諸佛
功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信敬慚愧深生慕
仰。存想諸佛。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有大福
徳。有大相好。如是相好從此功徳生。如此
相好從彼功徳生。如是相好有如此福徳。
如此相好有如彼福徳。知相體知相果
知相業。一一法門照達明了。深解相海而
無疑滯。定心怗怗亦不動亂。安住此定漸
漸轉深。忽發麁細住欲界未到進入初禪
等。念佛根本各是一邊。覺此念佛境界故
名覺支。分別念佛有種種相種種功徳法
門。皆分明識。是爲觀支。如是見已心大歡
喜慶悦内充。名喜支。一心安隱遍體怡樂。
名樂支。無縁無念湛湛深入。名一心支。如
是五支與念佛法同起。如來功徳力熏味
倍餘支。不可稱説。證者自知。但佛法功徳
相好無量。所發得三昧亦應無量。所發五
支亦復無量不可説不可説。一一五支皆具
十種功徳眷屬支林。是爲因念佛三昧發
得初禪乃至四空。特勝通明不淨背捨慈心
等。亦復如是云云。云何因禪發得念佛三昧。
行者若發根本等諸禪。於定心中忽然憶
念諸佛如來。感動福徳由於相好。相好由於
善業。三種法門與心相應豁豁明了。此法發
時禪定五支倍増其妙。四禪特勝背捨等亦
如是。此念佛定亦有二種。一隱沒。二不隱
沒。若先得隱沒解佛功徳憶識明了。然後
得不隱沒。明見光相瞻奉神容的的分明
者。此非是魔。能増進功徳扶疏善根。因於
念佛廣能通達六念法門。所謂念佛功徳法
門即是念法。弟子受行念相業體果三事和
合。名念僧。此即以念僧以念佛以念法善
奪諸惡念即是念捨。如是念時信敬慚愧即
是念戒。念此定中支林功徳與諸天等即
是念天。三自念三念他。乃至通達一切法
於念佛門成摩訶衍。如薩陀波崙見佛時
得無量法門。内外皆不隱沒。若内闇隱沒
不識一箇功徳法門。而外見光相溢目者。
此是魔也。折善芽莖損道華果。今時人
見佛心無法門皆非佛也。若得此意但
取法正。色相非正也。若專取色相者魔變
作相。泥木圖寫皆應是佛。又如來示現自在
無礙。何必一向作丈光。丈光形者示同端
正人耳。佛遍示所喜身。遍示所宜身。遍示
對治身。遍示得度身。師僧父母鹿馬猨猴。
一切色像隨得見時。與法門倶發。又能増
長本之善根乃名念佛三昧云云○十明神
通發者。略爲五。天眼他心天耳宿命身通。
無漏屬下境中説。唯得因禪發通。不得
因通發禪。所以者何。諸禪皆是定法互得相
發。諸禪是通體。通是諸禪用。從體有用故通
附體興。用不孤生安能發體。經云。深修禪
定得五神通。即此意也。若通論發者。一一
禪中皆能發五通。若就便易別論者。根本多
不能發設發亦不快利。特勝通明多發輕擧
身通。背捨勝處多發如意轉變自在身通。若
慈心定中縁人色貎取得樂相。因色知心
識其苦樂。此多發知他心通。既藉色知心。
亦知其言語音聲亦發天耳通。因縁觀人三
世。照過去事多發宿命通。照未來事多發
天眼通。若念佛定不隱沒者多發天眼通。又
諸通若精細者。即是三明。但非無漏明耳。
譬如盲聾眼耳忽開則大歡喜。況無量劫來
五根内盲。今破五翳淨發五通。一一通中
皆有五支。如眼障破覺於眼根與色作對
即覺支。分別色等無量種相即觀支。此通開
即大慶悦是喜支。内心受樂即樂支。無縁無
念湛然即一心支。餘四通亦如是。若就諸
禪之體。或内心得解。或外相不明。而有隱
沒之義。神通是定家之用。用必明了。是故悉
是不隱沒也○第四明修止觀者。若行人
發得諸禪無有方便貪著禪味。是菩薩縛。
隨禪受生流轉生死。若求出要應當觀察
十意云云。若觀禪如胡瓜。能爲十法界而
作因縁。初雖發定柔伏身口如蛇入筒因
禪而直。後出觀對境。已復還曲更生煩惱。
初如小水後盈大器。禪法既失破戒反道
造無間業。佛在世時得四禪比丘謂爲四
果。又熊子等是也云云。又勝意著禪自高謗
擯喜根云云。又入定無惡出觀起惡成業。
若失定者惡牽惡道。不失定者受禪報盡
惡業則興。受飛貍身噉諸魚鳥即其義也。
若不得禪名利不至。既得禪已因造三途
法界。若在禪中染著定相。若出觀已起慈
仁禮義之心。若不失定隨禪報盡則生人
道若用禪觀熏於十善。任運自成不加防
護。是天業。四禪四空上兩界業。若專修根本
但増長人天。永無出期。如大通智勝佛時
諸梵自云。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三惡道
充滿了無一人得出生死。若專修不淨背捨
等不俟諦智能發無漏。成聲聞法界。若
觀諸禪能破六蔽。蔽是集集招苦果。能破
是道道能至滅。亦是聲聞法界。亦是六度菩
薩法界。又禪必棄欲是爲檀。若不持戒三
昧不現前是爲尸。得禪故無瞋是爲忍。得
禪故無雜念是爲精進。此法自名禪。知諸
法皆無常名爲智。是名因禪起六度菩薩
法界。又觀此禪是因縁生法。若觀諸禪是
有支。有支由取乃至老死如前説。是縁覺法
界。又觀諸禪因縁生法即空。生法即空是無
生道諦。是通教聲聞菩薩等法界。又觀此禪
因縁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十法界從禪而生
從禪而滅。何以故。若因禪出生三途六道
法。即是増長二十五有。生六法界滅四法
界。若因禪出生背捨等法伏二十五有。亦
是摧翳六法界也。若觀背捨等無常者。是
用生滅拙度破二十五有。滅六法界。生一
法界。若觀禪因縁生法即空者。是用不生巧
度破二十五有。滅七法界生一法界。若觀
禪即假者。是用無量拙度破二十五有及
客塵煩惱。滅八法界生一法界。若觀禪因
縁生法即中者。是用一實巧度破二十五
有及無明惑。滅九法界生一法界。成王三
昧遍攝一切三昧。根本背捨悉入其中如
流歸海。變根本背捨悉成摩訶衍。攝義如
流入海。滅義如淡盡。生義如鹹成。禪波羅
蜜變彼慈定成無縁慈悲。變彼念佛成大
念佛海。十方諸佛悉現在前。變彼神通成
於如來無謀善權。擧要言之。九法界中諸戒
定慧入王三昧者。變名聖行。聖行所契安
住諦理即名天行。天行有同體無縁慈即
梵行單明悲同煩惱欲拔苦即病行。單明
慈同小善欲與其樂即嬰兒行。以是五行
生十功徳。乃至究竟成大涅槃。是名因禪
生滅十法隱顯三諦。次第生出展轉増進
攝成佛法。具在即中王三昧内。此乃思議之
境非今所觀。不思議觀者。若發一念定心。
或味或淨乃至神通。即知此心是無明法性
法界。十界百法無量定亂一念具足。何以故。
由迷法性故有一切散亂惡法。由解法性
故有一切定法。定散既即無明無明亦即法
性。迷解定散其性不二。微妙難思絶言語
道。情想圖度徒自疲勞。豈是凡夫二乘境界。
雖超越常情而不離群有。經言。一切衆生
即滅盡定。雖即心名定而衆生未始是。而
衆生未始非。何以故。若離衆生何處求定。
故衆生未始非。若即衆生定非衆生。故衆
生未始是。未是故不即不非故不離。不
即不離妙在其中難量若空。唯佛與佛乃
能究盡。一念禪定既爾。一切境界亦復如是。
若如此觀豁得悟者。直聞是言煩惱病愈。
不須下九法也。若觀未悟重起慈悲。此理
寂靜而衆生起迷。無明戲論翳如來藏稠
煩惱林。是故起悲拔根本重苦。又無明即法
性煩惱即菩提。欲令衆生即事而眞。法身
顯現。是故起慈與究竟樂。如是誓願清淨
眞正。上求佛道下化衆生。不雜毒不偏
邪無依倚離二邊。名發菩提心。此心發時
豁然得悟。如快馬見鞭影即到正路。若
不去者。當安心止觀善巧迴轉方便修習。
或止或觀。若觀一念禪定二邊寂滅名體眞
止。照法性淨無障無礙名即空觀。又觀禪
心即空即假。雙照二諦而不動眞際。名隨
縁止。通達藥病稱適當會。名即假觀。又深
觀禪心。禪心即空即假即中無二無別。名
無分別止。達於實相如來藏第一義諦。無二
無別名即中觀。三止三觀在一念心。不前
不後非一非異。爲破二邊名一名中。爲
破偏著生滅名圓寂滅。爲破次第三止三
觀名三觀一心。實無中圓一心定相。以此
止觀而安其心云云。若二法研心而不入
者。當知未發眞前皆是迷亂。以一心三觀
遍破横竪一切迷亂。迷去慧發亂息定成。如
其不悟即塞而不通。應當更觀。何者不通。
何者不塞。若其不塞即應是通。如其不通。
更須觀察知字非字識四諦得失。若不悟
者。是不解調停道品。所以者何。一念禪心
具十界五陰。諸陰即空破界内四倒成四
枯。諸陰即假破界外四倒成四榮。諸陰即
中非内非外非榮非枯。於其中間而般涅
槃。如此四念開道品門。道品開三解脱門。
入涅槃道定具足。何意不悟。當由過去障
蔽現著禪味不能棄捨。今昔相扶共成慳
蔽道何由發。當苦到懺悔捨身命財。捨味
禪貪修於檀度助治慳障。又味著諸禪即
破隨道戒乃至破具足戒。過現相扶共成
破戒蔽。應苦到懺悔令事相謹絜助治尸
障也。又如黒齒梵天尚自有瞋。今發事禪
何意無瞋。又諸有禪定有非無生亦非
寂滅。非二忍故任自是瞋。過現相扶共成
瞋障。當苦到懺悔加修事慈助治忍障。又
著禪味是放逸。癡所盲散動間雜。過現相
扶共成懈怠。當苦到精進無間相續助治進
障。又禪中所發業相惱亂禪心。不得湛一。
若二乘但斷煩惱抵業而去不論斷業。菩
薩斷煩惱受法性身。而諸法門有開不開。
當知爲業所障。須苦到修諸善業。法性身
尚爾。況生死身安得無業。修善助治定障。
又味禪者全是不了無常生滅。況了味著不
生不滅。過現相扶共成癡障。當苦到懺悔
治事迷僻。是略明對治廣不可盡。行人觀
法極至於此。若不悟者是大鈍根大遮障罪。
恐因罪障更造過失。故重明下三種意耳。
識次位内防増上慢。安忍外防八風。除法愛
防頂墮。十法成就速入無生。得一大車遊
於四方直至妙覺。破二十五有證王三昧。
自行化他初後具足。餘皆如上説云云
摩訶止觀卷第九



摩訶止觀卷第十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記 
第七觀諸見境者。非一曰諸。邪解稱見。又
解知是見義。推理不當而偏見分明作決定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