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摩訶止觀 (No. 1911_ 智顗説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解脱也。當知解脱亦脱非脱非脱非非脱。
方便淨解脱調伏衆生不爲所染。故名爲
脱。所作*辦已歸於解脱。圓淨解脱不見
衆生及解脱相故名非脱。所作辦已歸於般
若。性淨解脱則非脱非非脱。所作辦已歸
於法身。若達若説。如此三脱非一異相。倶
入祕藏故名旨歸。復次三徳非新非故而
新而故。所以者何。三障障三徳。無明障法
身。取相障般若。無知障解脱。三障先有名
之爲故。三徳破三障。今始得顯故名爲新。
三障即三徳三徳即三障。三障即三徳三障
非故。三徳即三障三徳非新。非新而新則
有發心所得之三徳。乃至究竟所得之三徳。
非故而故則有發心所治之三障。乃至究竟
所治之三障。新非新故非故。則有理性之
三徳若總達三徳非新非故而新而故。無
一異相。爲他亦然。即是旨歸祕密藏中。又説
者。無明先有名爲故。法身是明破於無明
名爲新。無明即明明即無明。無明即明無明
非故。明即無明明則非新。取相先有名之
爲故。無相破相無相名新。相即無相無相
即相。何新何故。無知先有名之爲故。知破
無知知名爲新。無知即知知即無知。何新何
故。若達總別新故無一異相。若爲他説亦
復如是。是名旨歸入祕密藏。縱横開合始
終等例皆如是。復次旨歸亦復如是。謂旨非
旨非旨非非旨。歸非歸非歸非非歸。一一
悉須入祕密藏中。例上可解。旨自行故。非
旨化他故。非旨非非旨無自他故。旨歸三
徳寂靜若此。有何名字而可説示。不知何
以名之。強名中道實相法身非止非觀等。亦
復強名一切種智平等大慧般若波羅蜜觀
等。亦復強名首楞嚴定大涅槃不可思議解
脱止等。當知種種相種種説種種神力。一一
皆入祕密藏中。何等是旨歸。旨歸何處。誰是
旨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永寂如空。是名
旨歸。至第十重中當廣説也
摩訶止觀卷第二



摩訶止觀卷第三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記 
第二釋止觀名者。大途梗概已如上説。
復以何義立止觀名。略有四。一相待。二絶
待。三會異。四通三徳。一相待者。止觀各三
義。息義。停義。對不止止義。息義者。諸惡覺
觀妄念思想寂然休息。淨名曰。何謂攀縁。謂
縁三界。何謂息攀縁。謂心無所得。此就
所破得名。是止息義。停義者。縁心諦理繋
念現前停住不動。仁王云。入理般若名爲
住。大品云。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此
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義。對不止以明止
者。語雖通上意則永殊。何者。上兩止對生
死之流動。約涅槃論止息。心行理外約般
若論停止。此約智斷通論相待。今別約諦
理論相待。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無明亦
非止非不止而喚無明爲不止。法性亦非
止非不止而喚法性爲止。此待無明之不
止。喚法性而爲止。如經法性非生非滅。
而言法性寂滅。法性非垢非淨。而言法性
清淨。是爲對不止而明止也。觀亦三義。貫
穿義。觀達義。對不觀觀義。貫穿義者。智慧利
用穿滅煩惱。大經云。利钁斲地磐石砂礫直
至金剛。法華云。穿鑿高原猶見乾燥土。施
功不已遂漸至泥。此就所破得名立貫穿
觀也。觀達義者。觀智通達契會眞如。瑞
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爲沙門。大論云。清淨
心常一。則能見般若。此就能觀得名。故立
觀達觀也。對不觀觀者。語雖通上意則永
殊。上兩觀亦通對生死彌密而論貫穿。
惑昏盲而論觀達。此通約智斷相待明觀。
今別約諦理。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無明
非觀非不觀。而喚無明爲不觀。法性亦非
觀非不觀。而喚法性爲觀。如經云。法性
非明非闇。而喚法性爲明。第一義空非智
非愚。而喚第一義空爲智。是爲對不觀
而明觀也。是故止觀各從三義得名○二
絶待明止觀者。即破前三相待止觀也。先
横破。次竪破。若止息止從所破得名者。照
境爲正除惑爲傍。既從所離得名。名從
傍立即墮他性。若停止止從能破得名。照
境爲正除惑爲傍。既言能照名從智生即
墮自性。若非妄想息故止。非住理故止。智
斷因縁故止。名從合生即墮共性。若非所
破非能破而言止者。此墮無因性。故龍樹
曰。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
是故説無生。無生止觀豈從四句立名。四
句立名是因待生。可思可説。是結惑生可
破可壞。起滅流動之生。何謂停止。迷惑顛
倒之生。何謂觀達耶。又竪破者。若從四句
生者。即是生生非止觀也。若能止息見思
停住眞諦。此乃待生生説生不生之止觀
耳。若以空心入假。止息塵沙停住俗理。
此乃待生不生。説不生生之止觀耳。若止
息無明停心中理。此是待生死涅槃二邊不
止。而論止觀耳。皆是待對可思議。生結惑
可破壞。尚未是止何況不止。猶自非觀何
況不觀。何以故。遣執不盡故。言語道不斷
故。業果不絶故。今言絶待止觀者。絶横竪
諸待。絶諸思議。絶諸煩惱諸業諸果。絶諸
教觀證等。悉皆不生故名爲止。止亦不可
得。觀冥如境境既寂滅清淨。尚無清淨何
得有觀。止觀尚無。何得待不止觀説於
止觀。待於止觀説不止觀。待止不止説非
止非不止。故知止不止皆不可得。非止非
不止亦不可得。待對既絶即非有爲。不可
以四句思。故非言説道非心識境。既無名
相。結惑不生則無生死。則不可破壞。滅絶
絶滅故名絶待止。顛倒想斷故名絶待觀。
亦是絶有爲止觀。乃至絶生死止觀。絶待止
觀則不可説。若有四悉檀因縁故亦可得
説。若有世界因縁則會異而説。若有爲人
因縁則通三徳而説。若有對治因縁則相
待而説。若有第一義因縁則絶待而説。説
爲止觀。此之名字不在内外兩中間。亦不
常自有。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不在横
四句竪四句中。故言是字不住。亦不在無
横無竪中。故言亦不不住。是字不可得故。
故名絶待止觀。亦名不思議止觀。亦名無
生止觀。亦名一大事止觀。故如此大事不
對小事。譬如虚空不因小空名爲大也。
止觀亦爾。不因愚亂名爲止觀。無可待
對獨一法界。故名絶待止觀也。世人約種
種語釋絶待義。終不得絶。何以故。凡情馳
想種種推畫。分別悟與不悟心與不心。凡
聖差別。絶則待於不絶。不思議待思議。輪
轉相待絶無所寄。若得意亡言心行亦斷。
隨智妙悟無復分別。亦不言悟不悟聖不聖
心不心思議不思議等。種種妄想縁理分別。
皆名爲待。眞慧開發絶此諸待。絶即復絶。
如前火木名爲絶待。故淨名云。諸法不相
待。乃至一念不住故。即此意也。若爾。絶待
乃是聖境。初心無分。今以六即望之。初心
無所失聖境無所濫。三會異者。如此絶待
止觀。亦名不可思議。亦名爲大。大經云。大
名不可思議也。諸餘經論或名遠離。或名
不住不著無爲寂滅。不分別禪定棄除捨等。
如是一切皆是止之異名。止既絶大不可思
議。遠離等皆絶大不可思議。餘處或名知見
明識眼覺智慧照了鑒達等。如是一切皆是
觀之異名。觀既絶大不可思議。知見等皆絶
大不可思議。所以者何。般若是一法佛説種
種名。解脱亦爾。多諸名字。亦如虚空無所有
不動無礙。當知三徳秖是一法。隨衆生類
之立異字。若聞絶待愼莫驚畏。若聞
會異愼莫疑惑而自毀傷也。又止觀自相會
者。止亦名觀亦名不止。觀亦名止亦名不
觀。即前釋名意同也○四通三徳者。若衆經
異名皆是止觀者。名則無量義亦無量。何故
但以三義釋止觀耶。爲對三徳作此釋
耳。諸法無量。何故獨對三徳。大論云。菩薩
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大經云。佛及衆
生皆悉安置祕密藏中。祕密即是涅槃。涅槃
即是三徳。三徳即是止觀。自他初後皆得修
入。故用對之耳。若用兩字共通三徳者。止
即是斷斷通解脱。觀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觀
等者名爲捨相。捨相即是通於法身。又止即
奢摩他。觀即毘婆舍那。他那等故即憂畢叉。
通三徳如前。問。止觀是二法。豈得通不思
議三徳耶。答。還以不思議止觀故得通耳。
又大品明十八空釋般若。百八三昧釋禪。
雖前後兩釋。豈可禪無般若般若無禪。特
是不二而二二則不二。不二即法身。二即定
慧。如此三法未曾相離。是故大經云。佛性
有五種名。或名首楞嚴或名般若。今非止
非觀。或名爲止或名爲觀。即是不思議止
觀。通於不思議三徳。復次止觀各通三徳
者。止中有觀觀中有止。如止息止是止善
屬定門攝。即通解脱。停止止是行善屬觀
門攝。即通般若。非止止屬理攝。即通法身。
其義可見也。貫穿觀是止善定門攝。即通解
脱。觀達觀是行善觀門攝。即通般若。非觀觀
理攝。即通法身。意亦可見。復次止觀共通
三徳者。止息止貫穿觀。皆從所離得名。即
通解脱。停止止觀達觀皆從能縁之智得
名。即通般若。非止止非觀觀皆名法性。即
通法身。復次三徳通於止觀者。還以三
徳共通兩字。又應三徳各通兩字。三徳共
通者。解脱通止。般若通觀。法身通非止非
觀。三徳各通止觀者。夫解脱者具足解脱。
具有三種。方便淨解脱通止息止。圓淨解脱
通停止止。性淨解脱通非止止。夫般若者具
足般若。具有三種。道慧般若通貫穿觀。道
種慧般若通觀達觀。一切種慧般若通非觀
觀。具足法身亦有三種。色身通一止一觀。
法門身通一止一觀。實相身通一止一觀。其
義可見也。若信三徳絶大不思議。通義既
明。須信止觀絶大不思議。若信涅槃三法
具足名祕密藏。亦信三止具足名大寂定
名祕密藏。亦信三觀具足名大智慧名祕
密藏。亦信非止非觀三法具足名祕密藏。若
信三徳不縱不横不並不別。如三點三目
者。亦信三止三觀不縱不横不並不別也。
而諸經赴縁偏擧一法以示義端。如首楞
嚴偏擧止邊。止具一切法不減少。亦名祕
密藏。智度法華偏擧觀邊。觀具一切法不
減少。涅槃擧三法具足。法亦不多。亦名祕
密藏。止觀亦爾。若開若合。開亦不多合亦不
少。一一皆是法界攝一切法。悉名祕密藏。
偏擧尚爾。況圓擧耶。止觀通三徳既爾。通
諸異名遠離知見等亦如是。又通諸三名。
所謂三菩提三佛性三寶等。一切三法亦如是。
問。云何字義縱横。云何字義不縱不横。答。
諸小乘師説。般若種智已圓。果縛尚在。解脱
未具身猶雜食。又帶無常。一優二劣譬之横
川走火。又云。先有相好之身。次得種智般若。
後滅身智方具解脱。既有上下前後之義。
譬之縱三點水。若入滅定有身而無智。羅
漢在無色有智而無身。若入無餘但有孤
調解脱。此義各各不相關。並之則横。累之
則縱。分之則異。諸大乘師説。法身是正體。
有佛無佛本自有之。非適今也。了因般若
無累解脱。此二當有。隔生跨世彌亘淨穢。
此字義縱也。又言。三徳無前後一體具足。
以體從義而有三異。蓋乃體横而義縱耳。
又言。體義倶不殊。而有隱顯之異。倶不異
未免横。隱顯異未免縱。衆釋如此寧與經
會。今明三徳皆不可思議那忽縱。皆不可
思議那忽横。皆不可思議那忽一。皆不可
思議那忽異。此約理藏釋。身常智圓斷具。
一切皆是佛法無有優劣。故不縱。三徳相
冥同是一法界。出法界外何處更別有法。
故不横。能種種建立故不一。同歸第一義
故不異。此約行因釋也。即一而三故不横。
即三而一故不縱。不三而三故不一。不一
而一故不異。此約字用釋也。眞伊字義爲
若此。問。三徳四徳其意云何。答。通論三徳
一一皆常樂我淨。大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
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法即法身。佛即般
若解脱。故作通解也。大經云。因滅是色
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則法身皆常
樂我淨。二徳亦然。若依一種轉色成法身。
法身常樂。轉識想成般若。般若即淨。轉受
行成解脱。解脱則我。又依念處轉識成
常。轉受成樂。轉想行成我。轉色成淨。是
則通別各有二解。依圓是頓義。依別是漸
云云。問。三障及三道皆障三徳。三障開通
至極。三道四倒亦應開通至極。答。例。何者。
業有三種。謂漏業無漏業非漏非無漏業。
感於三報。謂分段方便實報。報由三種煩
惱。謂取相塵沙無明也。又約三種報一一
開三道。約三種煩惱。一一開四倒○第三
釋止觀體相者。既知大意豁達如前。名字
曠遠若向。須識體理淵玄。粗寄四意顯體。
一教相。二眼智。三境界。四得失。夫理藉教
彰。教法既多故用相顯。入理門不同故用
眼智顯。諦有權實故用境界顯。人有差
會故用得失顯。法華疏用四一明實。今
以四科顯體。可得相類。教相顯者。夫止觀
名教通於凡聖。不可尋通名求於別體。故
用相簡之。若凡夫止善所治是止相。行善
所生是觀相。又四禪四無量心是止相。六行
是觀相。此等皆未免生死。即有漏爲相。故
大論云。除摩黎山餘無出栴檀。除三乘智
慧餘無眞智慧。故非今所論也。若二乘以
九想十想八背捨九次第定。多是事禪一往
止相。有作四諦慧是觀相。此之止觀雖出生
死而是拙度。滅色入空。此空亦得名止。亦
得名非止非不止。而不得名觀。何以故。灰
身滅智故不名觀。但是析法無漏爲相。非
今所論也。巧度止有三種。一體眞止。二方便
隨縁止。三息二邊分別止。一體眞止者。諸
法從縁生。因縁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
爲沙門。知因縁假合幻化性虚故名爲體。
攀縁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眞故言體眞止。
二方便隨縁止者。若三乘同以無言説道斷
煩惱入眞。眞則不異。但言煩惱與習有盡
不盡。若二乘體眞不須方便止。菩薩入假
正應行用。知空非空故言方便。分別藥病
故言隨縁。心安俗諦故名爲止。經言動止
心常一亦得證此意也。三息二邊分別止
者。生死流動涅槃保證。皆是偏行偏用不會
中道。今知俗非俗俗邊寂然。亦不得非俗
空邊寂然。名息二邊止。此三止名雖未見
經論。映望三觀隨義立名。釋論云。菩薩依
隨經教爲作名字。名爲法施。立名無咎。若
能尋經得名即懸合此義也。詳此三止與
前釋名名髣髴同。其相則異。同者。止息止
似體眞。停止止似方便隨縁。非止止似息
二邊。其相則別所謂三諦相也。前三成次三。
後一具前三。何以故。如體眞止時達因縁
假名空無主流動惡息。是名止息義。停心
在理正是達於因縁。是停止義。此理即眞眞
即本源。本源不當止與不止。是非止止。此
三義共成體眞止相。若方便止時照假自在。
散亂無知息。是止息義。停心假理如淨名
入三昧觀比丘根性分別藥病。是停止義。
假理不動是非止止。如是三義共成方便隨
縁止相也。息二邊時生死涅槃二相倶息。
是止息義。入理般若名爲住縁心中道。是
停止義。此實相理非止不止。是不止止義。
如此三義共成息二邊止相故與前永異
也。亦非今所用也。次明觀相。觀有三。從
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
爲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
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此
名出瓔珞經。所言二諦者。觀假爲入空之
詮空由詮會。能所合論故言二諦觀。又會
空之日非但見空亦復識假。如雲除發障
上顯下明。由眞假顯得是二諦觀。今由假
會眞何意非二諦觀。又俗是所破眞是所用。
若從所破應言俗諦觀。若從所用應言
眞諦觀。破用合論故言二諦觀。又分別有
三種。一約教有隨情二諦觀。約行有隨情
智二諦觀。約證有隨智二諦觀。初觀之功雖
未契眞。得有隨教隨行論二諦觀。問
初觀破用合受名。第二觀亦破用。亦應言
二諦耶。答。前已受二諦名後雖破用。更從
勝者受平等名也。問。第三觀亦破用何不
更從勝受名。答。前兩觀有滯故更破更用。
第三觀無滯但從用受名。不得一例。問。前
二觀倶觀二諦亦應倶入二諦。答。初爲破
病故觀假。爲用眞故觀眞。是故倶觀。一用
一不用故不倶入。問。眞及中倶得稱諦。界
内外俗俗則非理云何稱諦。答。地持明二
法性。一事法性性差別故。二實法性性眞實
故。即二諦之異名。既倶得稱法性。何意不
得倶稱諦。問若爾倶稱涅槃。答。經云。貧人
得寶乃至獼猴得酒。又非想定即世俗涅槃。
即其義也。問。若爾倶無漏耶。答論云。世間正
見出世正見。問。若爾倶無生耶。答。經云。異
相互無。問。從假入空必須破假而入空耶。
答。通途應有四句。不破入。破入。破不入。
不破不入。乃至三十六句如後説。從空入
假名平等觀者。若是入空尚無空可有何
假可入。當知此觀爲化衆生。知眞非眞方
便出假故言從空。分別藥病而無差謬故
言入假。平等者望前稱平等也。前觀破假
病不用假法但用眞法。破一不破一未
爲平等。後觀破空病還用假法。破用既均
異時相望故言平等也。今當譬之。如盲初
得眼開見空見色。雖見於色不能分別
種種卉木根莖枝葉藥毒種類。從假入空隨
智之時。亦見二諦而不能用假。若人眼開
後能見空見色。即識種類洞解因縁。麁細
藥食皆識皆用利益於他。此譬從空入假亦
眞眞俗。正用於假爲化衆生。故名爲入
假。復言平等。意如前説。中道第一義觀者。
前觀假空是空生死。後觀空空是空涅槃。
雙遮二邊。是名二空觀爲方便道得會中
道。故言心心寂滅流入薩婆若海。又初觀用
空後觀用假。是爲雙存方便。入中道時
能雙照二諦。故經言。心若在定能知世間
生滅法相。前之兩觀爲二種方便意在此
也。問。大經云。定多慧多倶不見佛性。此義
云何。答。次第三觀二乘及通菩薩有初觀分。
此屬定多慧少不見佛性。別教菩薩有第
二觀分。此屬慧多定少亦不見佛性。二觀
爲方便得入第三觀。則見佛性。問。經言
住菩薩以慧眼故見不了了。非全不見
觀是慧眼位。第二觀是法眼位。云何而言
兩眼全不見耶。答。彼次第眼偏定偏慧佛之
所呵。不可言其見也。所言慧眼見者。其
名乃同實是圓教十住之位。三觀現前入三
諦理。名之爲住。呼住爲慧眼耳。故法華
云。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如斯慧眼分
見未了。故言如夜見色空中鵝雁。非二乘
慧眼得如此名。故法華中譬如有人穿鑿
高原唯見乾土。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
至泥後則得水。乾土譬初觀。濕土譬第二
觀。泥譬第三觀。水譬圓頓觀。又譬於教。三
藏教不詮中道如乾土。通教如濕土。別教
如泥。圓教詮中道如水。二教之所不詮二
行之所不到。偏空慧眼寧得見性。若見性
者無有是處。此三觀與前三觀名一往
似同義相則異。同者。前是貫穿觀諸虚妄
似從假入空也。前觀達觀達理理和達事事
和。似入假平等觀也。前不觀觀似中道也。
其相異者。前是一諦相今是三諦相又前三
觀通成後三。後三具前三。所以者何。如從
假入空破四住磐石。此豈非貫穿義。所入
之空空即是理。智能顯理。即觀達義。此之空
理即是非觀觀義。如此三義共成入空觀相
也。從空入假亦具三義。何以故。識假名法
破無知障。即是貫穿義。照假名理分別無
謬。即觀達義。假理常然即不觀觀義也。此三
義共成假觀相。中道之觀亦具三義。空於
二邊即貫穿義。正入中道即觀達義。中道
法性即不觀觀義。如此三義共成中道觀相。
此依摩訶衍明三止三觀之相。以義隨相
條然各別。若論三觀則有權實淺深。若論
三智則有優劣前後。若論三人則有諸位
大小。此則次第分張非今所用也。圓頓止觀
相者。以止縁於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繋
於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
雖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諦亦如是。所止之
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也。以
觀觀於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
一觀而三觀。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雖是三
目而是一面。觀境亦如是。觀三即一發一
即三不可思議。不權不實不優不劣不
前不後。不並不別不大不小。故中論云。
因縁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又如金剛般若
云。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若眼獨
見不應須日。若無色者雖有日眼亦無
所見。如是三法不異時不相離。眼喩於
止。日喩於觀。色喩於境。如是三法不前不
後。一時論三三中論一。亦復如是。若見此
意即解圓頓教止觀相也。何但三一一三。
總前諸義皆在一心。其相云何。體無明顛倒
即是實相之眞。名體眞止。如此實相遍一
切處隨縁歴境安心不動。名隨縁方便止。
生死涅槃靜散休息。名息二邊止。體一切諸
假悉皆是空。空即實相。名入空觀。達此空
時觀冥中道。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如實而
見。名入假觀。如此空慧即是中道無二無
別。名中道觀體眞之時五住磐石砂礫一念
休息。名止息義。心縁中道入實相慧。名
停止義。實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義。又此
一念能穿五住達於實相。實相非觀亦非
不觀。如此等義但在一念心中。不動眞際
而有種種差別。經言。善能分別諸法相。於
第一義而不動。雖多名字蓋乃般若之一
法。佛説種種名。衆名皆圓諸義亦圓。相待絶
待對體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無有障礙無
有障礙故具足無減。是圓頓教相顯止觀
體也○二明眼智者。體則非知非見非因
非果。説之己自難。何況以示人。雖叵知
見由於眼智則可知見。雖非因果由因
果顯。止觀爲因智眼爲果。因是顯體之遠
由。果是顯體之近由。其體冥妙不可分別。
寄於眼智令體可解。今先明次第眼智
者。三止三觀爲因。所得三智三眼爲果。三
止者。若體眞止妄惑不生。因止發定定生
無漏。慧眼開故見第一義。眞諦三昧成。故止
能成眼眼能見體。得眞體也。若隨縁止冥
眞出假心安俗諦。因此止故得陀羅尼。陀
羅尼分別藥病。法眼豁開破障通無知。常
在三昧不以二相見諸佛土。則俗諦三昧
成。是則止能發眼眼能得體。得俗體也。若
息二邊止則生死涅槃空有雙寂。因於此止
發中道定。佛眼豁開照無不遍。中道三昧
成。故止能得眼眼能得體。得中道體也。三
觀者若從假入空空慧相應。即能破見思惑
成一切智。智能得體得眞體也。若從空入
假分別藥病種種法門。即破無知成道種
智。智能得體得俗體也。若雙遮二邊爲入
中方便。能破無明成一切種智。智能得體
得中道體也。是則三止三觀共成三眼三
智。各得三體。是故顯體而談眼智。即此意
也。問。眼見智知。知見異耶。答。此應四句
分別。知而非見見而非知。亦知亦見不知
不見。凡夫不證故不見。不聞故不知。二乘
人證故亦見。聞故亦知。支佛證故是見。不聞
故不知。方便道人聞故是知。未證故不見。
復次信行人因聞故有慧。因慧故發無漏
得一切智。此智因聞故稱智知。法行人思
惟得定。因定發無漏成慧眼。此眼因禪
故稱眼見。然知見同證眞諦。從所因處
仍本受名。故言知見也。此就慧眼一切智
作此分別。餘二眼二智例爾。若一心眼智則
不如此。若明不次第止觀眼智者。如前
所説。止即是觀觀即是止無二無別。得體
近由亦如是。眼即是智智即是眼。眼故論見
智故論知。知即是見見即是知。佛眼具五
眼。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
中。首楞嚴定攝一切定。大品云。欲得道慧
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當學般若。問。釋論
云。三智在一心中。云何言欲得道慧等當
學般若。答。實爾。三智在一心中。爲向人説
令易解故作如此説耳。金剛般若云。如來
有肉眼不。答云。有。乃至如來有佛眼不。答
云。有。雖有五眼實不分張。秖約一眼備
有五用能照五境。所以者何。佛眼亦能照
麁色。如人所見亦過人所見。名肉眼。亦能
照細色如天所見亦過天所見。名天眼。
達麁細色空如二乘所見。名慧眼。達假
名不謬如菩薩所見。名法眼。於諸法中
皆見實相。名佛眼。當知佛眼圓照無遺。故
經云。五眼具足成菩提。永與三界作父母。
而獨稱佛眼者。如衆流入海失本名字。非
無四用也。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
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
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
三智一心中得。故知一心三止所成三眼見
不思議三諦。此見從止得故受眼名。一心三
觀所成三智知不思議三境。此智從觀得故
受智名。境之與諦左右異耳。見之與知
目殊稱不應別説。今將境來顯智。令三觀
易明。用諦來目眼使三止可解。雖作三
説實是不可思議一法耳。用此一法眼智
得圓頓止觀體也。如此解釋本於觀心。實
非讀經安置次比。爲避人嫌疑爲増長
信。幸與修多羅合。故引爲證耳○三明境
界者。若得能顯眼智中意。無俟所顯諦
之説。爲未解者更此一科。夫信行尚多
聞。因此分別以會圓妙。法行宗深觀縁此
思惟以見正境耳。就此爲二。一明説境
意。二明諸境離合。經云。爲諸衆生開佛知
見。若無中境智無所知眼無所見。當知
應有佛眼境也。經云。世孰有眞天眼者。
不以二相見諸佛土。若無俗境此眼不應
見於佛土。經云。天眼開闢慧眼見眞。故知
應有慧眼境也。此三諦理不可思議。無決
定性實不可説。若爲縁説不出三意。一隨
情説即隨他意語。二隨情智説即隨自他意
語。三隨智説即隨自意語。云何隨情説三諦。
如盲不識乳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
言。色白如貝粖雪鶴等。雖聞此説亦不能
了乳之眞色。是諸盲人各各作解。競執貝
粖而起四諍。凡情愚翳亦復如是。不識三
諦大悲方便而爲分別。或約有門明三諦
如盲聞貝。或約空門明三諦如盲聞粖。
或作空有門明三諦如盲聞雪。或作非空
非有門明三諦知盲聞鶴。雖聞此説未
即諦理。是諸凡夫終不能見常樂我淨眞實
之相。雖未得見各執空有互相是非。所以
常途解二諦者。二十三家。家家不同各各
異見。皆引經論莫知孰是。若言併是理
則無量。若言併非悉有所據。爲此義故執
自非他。唯飮甘露傷命早夭。經稱文殊彌
勒未悟之時。共諍二諦兩墮地獄。今世凡
情偏執一文鏗然固著。雖謂爲能恐乖佛
旨。如是等人皆未識隨情三諦。若識此意
聞種種説。即知如來俯逐根情。根情既多
説不一種。此即是隨他意而説三諦也。隨
情智説三諦者。就情説二就智説一。若爾
不得一所論三。此就凡情。凡情悉是方便。
雖即一而三但束爲二。若就聖智聖智皆
是實得。雖即一而三但束爲一。情智相望
故言三諦。如相似位人。六根淨時猶未
發眞見於中道。雖觀三諦約位往明。但破
四住及塵沙惑。既證方便道但束爲二諦。
若入初住破無明見佛性。雙照二諦方稱
爲智。亦具三諦但束爲中道第一義諦。情
智合論即是隨自他意語也。隨智説三諦者。
從初住去非但説中絶於視聽。眞俗亦然。
三諦玄微唯智所照。不可示不可思。聞
者驚怪。非内非外非難非易非相非非
相。非是世法無有相貎。百非洞遣四句皆
亡。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不可以凡情圖想。若一若三皆絶情望。尚
非二乘所測。何況凡夫。如乳眞色眼開乃
見。徒費言語盲終不識。如是説者名爲隨
智説三諦相也。即是隨自意語。今更引經
中所明二諦文。顯成三諦之説。若言凡夫
人即能體達因縁生於觀解。豈非隨情説
俗。體因縁即空。豈非隨情説眞。若如此
者即是隨情説二諦也。若言凡夫心所見
名爲俗諦。聖人心所見名爲眞諦。如此説
者豈非隨情智説二諦也。若言凡夫行世
間不知世間相。凡夫尚不知世間之俗。那
得知眞。故知二諦皆非凡情所識。如此説
者豈非隨智説二諦。二諦既有三番説。三
諦例此可解。疑者若言佛常依二諦説法。
故有三番二諦意。今亦例此。佛常好中道
降胎出生出家成道入滅皆在中夜。一色一
香無非中道。若説中道豈不三意赴縁耶。
又一一説各具四悉檀意。隨情中四意者。夫
諦理不可説。説必寄言。言必契情情必欣
悦。或聞眞歡喜。或聞俗歡喜。或聞中歡喜。
此即是隨情中用世界悉檀意也。夫衆生便
宜不同。或聞説無戒慧増長。或聞説有戒
慧増長。或聞説中戒慧増長。此即隨情中用
爲人悉檀意也。夫行者破惡不同。或聞有
法能破睡眠覺觀等。或聞無法能破睡散
等。或聞中法能破睡散等。此即隨情中用
對治悉檀意也。夫衆生入悟不同。或聞無
開解。或聞有超悟。或聞中發徹。乃至觀心
亦爾或説有觀恍如雲影。或作無觀泯失
身心。或作中觀神智明白。如是等種種不
同。應在一不在二。應在二不在一。故云
佛説生法於無生法得度。佛説無生法
於生法得度。此即是用第一義悉檀意也。
故法華云。佛知衆生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性
種種憶想。即此四意。何故爾。種種欲是隨世
界。種種性是生善。種種行是對治。種種憶想
是第一義。何故性屬生善。行屬對治破惡
耶。若通論。性善有冥有顯。行惡亦有冥
有顯。今從義便。善是冥伏惡是彰露。如佛
未出時。三乘善根冥伏不現故言善性冥
也。若聞三諦此善發生。故知種種性應屬
生善。可對爲人悉檀也。又佛未出時。諸衆
生惡行彰顯。邪非僻倒過失現前。佛爲破此
惡故説於三諦。故知種種行屬破惡。即對
治悉檀也。種種憶想是第一義者。想是慧
數。僻故成心倒見倒等。若遇知識正此想
慧即成三不倒。佛欲正其此慧故説三諦。
即第一義也。隨情説三諦既具四意。隨情
智隨智説三諦例此可解。是則三四十二
種説三諦不同。豈可以凡情局聖。謂唯
一種執諍自毀耶。若知聖説無崖。終不是
此非彼起増上慢高擧稜層。如有智盲人
莫諍乳色。勤行方便慚愧有羞。以三止
證三眼見三法獲三智知三諦。見中分
明雙照曉了。如雲除發障上顯下明。爾時乃
可諦審是非決定師子吼也。私謂。隨情是
併與。隨情智是半與半奪。隨智是併奪何者。
如聖語凡云。汝今心想即是俗。能體達俗
虚即是眞。豈非併與相。汝今所知百千推
畫皆是俗。唯聖所知乃是眞。豈非半與半奪
相。夫二諦者凡人併不識上聖獨能知。此豈
非併奪。此釋易解故録之。二明境智離合
者。先境次智。衆經説諦。或四三二一離合
不同。今當通説。三藏是方便之教但明二
諦。菩薩初心中心縁眞伏於四住。令煩惱
脂消。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徳身肥。百
劫種相好獲五神通。得法眼照俗諦。分
別根性。調熟衆生而作佛事。後心坐道場
三十四心斷見思惑盡。此三十四心。八忍八
智九無礙九解脱。合爲三十四心也。又經
言。一念六百生滅。成論師云。一念六十刹那。
秖是一念從假入空得慧眼。照眞諦而
得成佛。前已照俗次復照眞。二諦雙明與
弟子異菩薩但照俗不照眞。二乘但照眞
不照俗。佛能兼倶。更加中道第一義諦。三
藏二諦已是方便。於二諦上更加中道。方
便之上更復方便。照見此諦更加佛眼。知
此諦故更加一切種智。離則有二合則有
三。是爲三藏法中二諦三諦離合之相也。
次三乘人同以無言説道斷煩惱。論諦離
合者。俗諦則同眞諦則異。大論云。空有二
種。一但空。二不但空。大經云。二乘之人但
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非但見空能見不
空。不空即大涅槃。二乘但空智如螢火。菩薩
之人智慧如日。既空異智別則有兩諦之殊。
而今合爲一眞諦。二乘體假入眞。*秖入但
空不能從但空入假。無化他之用。菩薩
體假入但眞。能從但空入假。化度衆生
淨佛國土。上根菩薩體假入眞。前入但空。
次入不但空。則破無明見佛性。與前眞永
別。豈可同爲一眞諦耶。昔莊嚴家云。佛果
出二諦外。得此片意而作義不成。不知佛
智別照何境。別斷何惑。若得今意出外義
則成。開善家云。佛果不出二諦外。不能動
異二乘。作義復不成。若得此意不出義亦
成。古來名此爲風流二諦意在此。但空不
但空合時。*秖是一眞諦。離時成兩眞諦。與
三藏家異。彼三藏第三諦。但有中道名無
別體。眼無別見。智無別知。今則不爾。第三
諦亦名眞諦。亦名中道第一義諦。有別體
別見別知。是爲通教二諦三諦離合之相也。
次別教明二諦與前求異。前之眞俗合爲
別家之俗。俗者是世界隔別。俗有眞無。凡夫
爲俗諦所攝。二乘爲眞諦所攝。既有無
之異故稱爲俗。勝鬘名二乘作空亂意衆
生。大經云。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
謂説眞諦。若論二諦俗諦不開。若作三
諦。開有爲俗開無爲眞。對不但空爲第
一義諦。是爲別教離合之相也
摩訶止觀卷第三



摩訶止觀卷第三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記 
次圓教但明一實諦。大經云。實是一諦方
便説三。今亦例此。實是一諦方便説三。
法華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耳。是爲
圓教二諦三諦一諦離合之相也。次明四諦
離合者。前三諦二諦一諦皆豎辯。四諦則横
論。則有四種四諦。謂生滅無生滅無量無作
等。生滅四諦即是横開三藏二諦也。無生
四諦即是横開通教二諦也。無量四諦即是
横開別教二諦也。無作四諦即是横開圓教
一實諦也。今將中觀論。合此四番四諦。論
云因縁所生法者。即生滅四諦也。我説即是
空。即無生四諦也。亦爲是假名。即無量四諦
也。亦名中道義。即無作四諦也。二明智離合
者。諸經。或説一智二三四乃至十一智等。若
説三智可用觀三諦。如其増減當云何觀。
一智者。經云。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
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唯一佛智即一切種智。
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貎皆知。名一切種
智。此智觀三諦者。若言一相寂滅相。即是
觀於中道。若言種種行類相貎皆知者。即
是雙照二諦也。若二智者所謂權實。權即一
切智道種智。觀於有無兩諦也。實即一切種
智觀於中道諦也。三智觀三諦可解不説。
四智者。如大品明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
種智。釋論解此有多種。或因中但有理體。
名爲道慧道種慧。果上事理皆滿。名一切智
一切種智。或言。因中權實故言道慧道種慧。
入空爲實慧入假爲權慧。或言。果上權實
故言一切智一切種智。直縁中道名一切
智。雙照二諦名一切種智。或言。因中總別
果上總別。或言。道慧道種慧是單明權實。一
切智一切種智是複明權實。如是等種種釋
四智。四智秖是照三諦也。若經中有明五
諦六七八九乃至無量者。但得此意釋之
使入三諦也。十一智者。世智他心智兩種
照俗諦。八智觀眞諦。如實智觀中道。是名
智有離合而三諦不動。復次智諦倶開者。
隨其多少自相攝。如三諦即有三智。二諦
即有二智。此義可解。又智諦倶不開者。且
據一諦一智不増不減。此亦可解。若智
雖開合終是實智能顯實體也。次約諦智
合辯者。三藏眞諦發一眼一智。俗諦發一眼
一智。兩諦共發一眼一智。慧眼一切智縁眞
諦。法眼道種智縁俗諦。佛眼一切種智共縁
眞俗兩諦。不得道雙照秖得道前後共照
耳。通教眞諦發二眼二智。俗諦發一眼一
智。一切智一切種智共縁眞諦。道種智縁俗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