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經内章門等雜孔目章 (No. 1870_ 智儼集 ) in Vol. 45

[First] [Prev]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乘義。所有功徳。皆不離二種十佛。一行境十
佛。謂無著佛等。如離世間品説。二解境十佛。
謂第八地三世間中佛身衆生身等。具如彼
説。仍現王宮生及菩提樹其法。乃在十迴向
終心。問從因修道十地後證理。應在十地後
際便示現菩提樹佛。因何却在十迴向中。答
若三乘義容有此相。今一乘義順彼六相。總
別之法諸位即無前後。所以十迴向現者。迴
向是善巧智明佛大善巧相故。偏在十迴向
現。所以知之。菩提樹神在第十迴向故。餘義
可知
華嚴經内章門等雜孔目卷第二



華嚴經内章門等雜孔目卷第三
 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釋智儼集 
  第六會十地品初明十地章
本分中六決定章
加分中意加内明四法章
六正見章 請分中轉依章
請分未證教二大章
説分初料簡諸宗義章
安住地分初五怖畏章
校量勝分初十願章 三種菩提章
行校量中信等十行章
行校量慈悲内縁起章
彼果分中調柔等四果章
第二地初三聚戒章 十惡業道章
七種邪見章 十善業道章
攝生戒中明四倒章
第三地厭分中四靜慮八禪章
三苦八苦章 四無量章
六神通章 第四地三十二相章
八十種好章 第五地中七淨章
十諦章 第六地縁生章
三空門章亦言三
三昧
 重空三昧章
人法二空章 第七地中四家義章
第八地四種無生忍章 三世間章
十自在章 十怖畏章
第九地十稠林義章 八萬四千法門章
煩惱行使行稠林章 根行稠林章
生行稠林章 習氣稠林章
三聚行稠林成就章 二十種法師章
四十無礙辯才章 第十地受職章
阿耨達池義
  初明十地品十地章
十地者。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明焔地。四燒
然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
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生成佛智住持故
名地。地者位也。今十地者。攝佛因位一乘三
乘聲聞人天等。竝在其中。爲五乘人所觀。普
賢證位。佛果攝用。無礙自在。一切皆盡。何以
故。十地之法。攝衆生中最初門故。地法甚深
最難了別。略約五乘分別分齊。言五乘者。人
天等爲一。謂人天乘。聲聞縁覺共爲一。謂爲
小乘。漸教所爲爲一。謂漸悟乘。頓教所爲爲
一。謂頓悟乘。一乘爲一。謂究竟乘。就初人
天。有三種成佛。一佛爲救三惡道。現身異彼。
三惡道外。即成佛身。如佛現黒象脚等。二爲
引人趣。現在佛身。如佛爲提謂長者現樹神
身等。三爲引人天。爲現其聖身。如人天等知
佛是聖。而興供養成世間福者是。二就二乘
中有其七義。一約地。謂三界九地十地十一
地等外。即成其佛。二約位。見修已外。即成其
佛。三者約行。離學已外無學身中。即現成佛。
四約菩薩行。三十三心外。即成其佛。五者約
時。小乘六十劫成三僧祇外。即成其佛。六者
約生死。最後分段身上。即成其佛。七者依小
乘十二住。第十二最上阿羅漢住則同是佛。
三者約初迴心教門。有其八義。一約地位。謂
乾慧地等十地。第十地中即成佛。所以同十
地成佛者。爲佛下同因位故作此説。二約三
界九地。十一地等已外即成其佛。三約位。見
修已外即成其佛。四約行。學位已外同無學
羅漢位。即成其佛。五約時。依大乘三僧祇外
即成其佛。六約菩薩行。三十三心外即成其
佛。七約無分別。空理一念即成其佛。八約生
死。最後分段身上即成其佛。此約化身。若約
報。分段身後即成其佛。又約初教直進位。有
其七門。一約位。從十信位等。乃至從歡喜地
等滿足十地已外。即成其佛。此由佛境界分
段身。非同菩薩地分段身故。二復約位。從歡
喜地盡第九地。於第十地。即不退成其佛。此
亦爲對聲聞下位。於下身中成佛故。故作此
説。三約理。謂眞如無分別空一念即成其佛。
四約十地後一念證果即成其佛。五約時。大
乘三僧祇後即成其佛。六約行。究竟無學即
成其佛。七約大乘十二住。於第十二最上菩
薩住後。即成其佛。又約大乘終教。有其十
門。一者約位。從十信行。乃至歡喜等十地滿
後。即成其佛。二者從歡喜等初地。至盡第九
地。於第十地中。即成其佛。如梵網經所説者
是。此爲對聲聞。現凡身上得於果證故作此
説。此當變化成。非當實成。三者約位。從初歡
喜地至第三地。是世間法相同三界。第四地
已去至第七地。相同無流。於世間身中。得彼
三乘無流徳。名爲出世。第八地已去至第十
地。名出出世。即得成佛。第八地成法身。第九
地成應身。第十地成化身。此爲於十地中別
地相故作是説。四者一念成佛。約無分別眞
如故作此説。第五約證以明一念成佛。於初
地中一念證故。六於十地後一念證果。名一
念成佛。上諸一念者。所謂無念也。七約時者。
謂大乘三僧祇後即是佛。八約行。金剛心後。
得一切智智即是佛。九約生死。滅七種生死
後即是其佛。十者依大乘同性經。有三種十
地。聲聞十地。縁覺十地。佛十地。爲招引小
乘。同於大乘終教之義故作此説。其十地名
等。具如疏説。又有差別十地相。廣如梁本攝
論修時章釋。第四約頓教明者。唯有一門。所
謂無相。何以故。由成一行三昧故。乘彼一味
眞如所成故。不可説有諸異相門。成佛亦如
此。一切倶離。是名佛也。第五約一乘義者。十
信終心。乃至十解位十行十迴向十地佛地。
一切皆成佛。又在第十地。亦別成佛。如法寶
周羅善知識中説。何以故。一乘之義。爲引三
乘及小乘等。同於下位及下身中。得成佛故。
又於八地已上。即成其佛。如於此位成無礙
佛。一切身故。此據別教言。若據同教説。即攝
前四乘所明道理。一切皆是一乘之義。文雖
是同。而義皆別。如此等法差別相者。爲護十
地故。隨方便門作種種説。令諸衆生於十地
中離増上慢。又依六相。總別義即是一乘。隨
相別布義即是三乘。此約教分説。其實一乘
十地之法。盡其三世已通究竟。此據證説。餘
義如別章
  本分中決定章
六決定者。一觀相善決定。眞如觀一味相故。
如經無雜故。二眞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
界出世間故。如經不可見故。三勝善決定。此
有六義。一大法界故勝。二一切佛根本故勝。
三法相差別法爾故勝。四眞如觀。勝凡夫二
乘智故勝。五順大教故勝。六是無漏故勝。故
地論云。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法相義故。
眞如觀勝諸凡夫二乘智故。説大乘法法爾
故。白法界故。四因善決定。因有二種。一成
無常愛果。因善決定。是因如虚空。依見生諸
色。色不盡故。二常果因善決定。得涅槃道。如
經盡未來際故。五大善決定。隨順作利益他
行。如經覆護一切衆生界故。次前善決定。此
願世間涅槃中非一向住故。六不怯弱善決
定。入一切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經佛子是
諸菩薩。乃至入現在諸佛智地故。此六決定。
是十地體。通十地故。亦通十住已來。故經云。
十住中有五決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迴向
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此之廢興。
顯位高下増微故。通義可知。此義通彼修生
及本有。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普賢性起在
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證故。餘義如別章
  加分中意加内明四法章
四法章者。即四堪智。一者縁二者法三者作
四者成。此之四智。與六相智類亦相似。但門
有別。一縁者。即成法之縁。二法者。相應成
法。三作者。謂縁能成也。四成者。謂了別成
就。知法之智明了。縁起自在故云堪。此義亦
得通一乘及三乘。何以故。由此四堪智。於三
乘中。順離四謗。及契中道故。此義如別章
  六正見章
六正見者。金剛仙論。一眞實智正見。能知理
法。二行正見。能知行法。此二是教旨。三教正
見。能知教法故。四離二邊正見。知前理法不
同情取。五不思議正見。知前行法。成徳出情。
六根欲性正見。知前教法説隨物心。此之正
見。知法分齊也。此順三乘。若依一乘。即十種
明了法。如離世間品説。所謂隨順世間明了
法。爲欲長養一切世間凡夫善根故。無礙不
壞信明了法。解法眞性信行人故。安住法界
明了法。解法行人故。遠離八邪向八正道明
了法。解八人故。除滅衆結斷生死漏見眞實
諦明了法。解須陀洹故。觀味是幻還來受生
明了法。解斯陀含故。乃至須臾。不樂三界不
著受生專求盡漏明了法。解阿那含故。六通
自在由八解脱隨意正受九次第定諸辯明了
法。解阿羅漢故。常樂寂靜因外縁解知足少
事不由他悟成就智慧明了法。解縁覺故。成
就勝智諸根明利心常解脱長養無量功徳智
慧滿足諸佛十力四無所畏一切佛法明了
法。解菩薩故。問何故引彼下法釋明了義。一
乘甚深。擧下爲況。令人易解故。小乘即無此
事。因映成大解故。餘義如別章
  請分中轉依章
轉依者。五門分別。一明轉依所依體。二明能
轉智。三明所轉障。四明轉所感果。五明位地。
所依者。謂常身由自性身。如來藏先爲生死
依。後轉爲法身爲究竟依。能轉智者。謂無分
別智。所轉障者。謂八妄想等。所感果者。謂涅
槃寂滅果。所依位者。如梁本論云。略有六位。
一益力損能轉。由隨信樂位住聞熏習力故。
世間修慧損益義成。二通達轉。謂已登地諸
菩薩。由眞實虚妄顯現爲能故。虚妄者。謂觀
俗智。眞俗二智竝得現故。此轉從初地至六
地。有出入觀異。三修習轉。由未離障人是一
切相不顯現眞實顯現依故。謂三相不顯現。
三無相顯現故。此轉從七地至十地。謂此中
同修無相行故。以四地爲其位。四果圓滿轉。
由已離障人一切相不顯現。清淨眞如顯現
至得一切相自在依故。謂智斷恩三徳具足
也。五下劣轉。由聲聞通達人無我故。六廣大
轉。由菩薩通達法無我故。謂人境功能三義
勝故。人是菩薩。境是法無我。功能即自利利
他功能也。此約直進教釋。若約小乘。即見修
等轉。若約初迴心教。亦同見修轉。若約熟教。
地前隨伏。初地頓斷。二地已去斷其習氣。頓
教不説斷。圓教一斷一切斷。亦如前説。斷皆
非初。非中後斷也。普賢解行位中漸差等伏。
餘義如別章
  請分未證教二大章
證教者。即約因果二分説二大也。因分者是
教大。果分者是義大。所以約果説義大。爲果
是所剋之位。義大是所證之法義。位相似故
約之以顯。所以約因明教大者。因是能生之
位。教是能目方便義。位相似故約顯之。教證
二分徳量非小故名爲大。證分絶言。是發趣
者究竟所歸。故名爲義。教大者有其三種。一
因成就大。二因漸成就大。三教説修成就大。
因成就大者。地論偈言。慈悲及願力。因此剋
證故名爲因大。位在地前。因漸成就大者。偈
言漸次故。漸者説聞思慧等次第。乃至能生
出世間智因故。何者教説修成就大。有二種。
一滿足修。二觀修。滿足修者。偈言。非心境
故。非心境者。此句示現聞思慧等雜境界處。
唯是智因。能生出世間智。而此不能滿彼出
世間智地。偈言。智滿如淨心故。如出世間清
淨心。能滿彼智地故。觀修者。偈言。是境界難
見難説。自心知我承佛力説。咸共恭敬聽。此
偈顯何義。是境界難見。自心清淨可見。此境
界不可説。如是教説修成就已。餘偈義可知。
此義通三乘。小乘中則無。何以故。小乘義中。
但説教故。一乘圓教。若約見聞。則不得分教
義二大。若約普賢解行證義。即説有其教義
二大。若將見聞對普賢證。亦得可言見聞是
教大。普賢證義是義大。可準知之
  説分初料簡諸宗義章
今論一乘三乘小乘。皆有宗趣。若隨機感藥
病別説。則有無量。今依龍樹菩薩釋般若義
立四悉檀。其宗通言一切皆得成宗。即是龍
樹菩薩大善巧也。四悉檀者。四者數。悉檀者
宗也。一世界悉檀。世者時。界者分齊也。在一
時中設教當理名世界也。二各各爲人悉檀。
機宜各別。各取當聖所爲故名爲人悉檀。三
對治悉檀者。明其聖教。擬所當機。伏滅煩惱。
名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者。無聞教義理
事。應得伏滅煩惱生漏無漏智。即是第一義
悉檀。第一義者。義中第一也。此四悉檀。猶如
圓珠隨方皆應。悉檀之義。亦復如是。又有四
悉檀印。一苦二無常三無我四寂靜。前四據
益。後四據道理。是名悉檀多。隨大小乘。因果
漏無漏。若理若事。一切皆應。宜可知之。餘
義如別章
  安住地分初五怖畏章
五怖畏者。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
畏・大衆威徳畏。初地之中。離如是等一切諸
畏。何以故。初地離我相故。尚不貪身。何況所
用事。故無不活畏。心不希望供養恭敬。我應
供養一切衆生故。無惡名畏。遠離我見。無有
死畏。菩薩死已。不離佛菩薩。無惡道畏。菩薩
在世一切無有等者。何況有勝。無有大衆威
徳畏。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唯
依身怖畏。因者略有二種。一邪智妄取想見
愛著。二善根微少。是五怖畏。若約小乘。即實
有是法。若約初教。其事即空。是五怖畏。若約
終教。怖畏即如是。怖畏義。若約頓教。一切不
可説。若約圓教。如前事成。何以故。隨處示
現。皆成菩薩道事故。餘義如別章
  校量勝分初十願章
十願者。一供養願。謂無餘一切諸佛。一切供
養。一切恭敬故。一切種具足上。深信清淨。廣
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盡未來際。此中供養
有六種大。一者福田大。謂一切佛。二供事大。
謂一切具足故。三心大。深信清淨故。四攝功
徳大。廣大如法界故。五者因大。究竟如虚空
故。六者時大。盡未來際故。二者受持願。受持
三義成就。一者於諸佛所説修多羅教。次第
令法輪不斷成就。二者證三種正覺得證成
就。三者修行於三正覺因處。各令修行成就
三佛。正覺者。聲聞辟支佛。亦名爲佛故。三攝
法上首願。於諸佛成佛處。爲攝法上首身。四
知衆生心行願。教化一切。令心増長菩薩所
行故。五教化衆生願。隨彼衆生麁細差別名
色所攝。令信入諸佛所説法中。已入法者。令
入二乘菩提故。已入二乘菩提者。令入無上
菩提故。六知世界願。謂知一切相乃至正住
等及倒住等。乃至如帝網差別眞實義相故。
如業幻作故。眞實義相者。唯智能知。餘相者。
可現見故。七知淨土願。有其七種。一者同體
淨。如經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
二者自在淨。如經一切佛土平等清淨。三者
莊嚴淨。如經一切佛土神通莊嚴。光相具足
光明莊嚴。衆寶等莊嚴故。四者受用淨。如經
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五者住處衆生淨。
如經有無量智慧衆生悉滿其中。六者因淨。
如經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七者果淨。如經
隨諸衆生心之所樂而爲示現故。顯智神力
等故。八同心同行願。有其十種。一者共集善
根無怨親故。二者一切菩薩平等一觀故。三
者常親近諸佛菩薩不捨離故。四者隨意能
現佛身故。五者自於心中。悉能解知諸佛神
力智力故。六者得不退隨意神通故。七者悉
能遊行一切世界故。八者一切佛會皆現身
相故。九者一切生處普生其中故。十者成就
不可思議大乘故。具足行菩薩行故。九三業
不空願。於中不空有二種。一作業必定不空。
身口意業所作不空故。二作利益不空。如藥
樹王身故。得如如意寶身故。十成菩提願。如
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作業有七種。
一示正覺業。二説寶諦業。三證教化業。四種
種説法業。五不斷佛種業。六法輪復住業。七
自在業。如是十願。初地已上成。地前隨力隨
分。此約三乘説。若約一乘教。則十信終心具
足一切願。餘義可知
  三種菩提章
三種菩提者。一聲聞菩提。二縁覺菩提。三佛
菩提。依其教分。自位究竟。虚通曰道。問聲
聞縁覺既非究竟因。何共佛得菩提名。答聲
聞縁覺。若對於佛。即非究竟。若就當位依教
分齊。不別作佛。成自羅漢即爲究竟故。別得
菩提名。若爲一乘所目。即屬一乘。餘義如別

  行校量中信等十行章
十行者。一信・二悲・三慈・四捨・五不疲倦・六
知諸經論善解世法・七慚愧・八堅固力・九供
養諸佛・十如説修行。此義在一乘見聞。在三
乘及聲聞人天等。前信等三十句。是清淨地
法。今此十句信等。是彰地淨法。餘義如別

  行校量慈悲内縁起章
縁起者。大聖攝生。欲令契理捨事。凡夫見事。
即迷於理。聖人得理。即無於事故。今擧實理。
以會迷情。令諸有情知事即無即事會理故
興此教。故地論云。自相者有三種。一者報相
名色共阿梨耶識生。如經於三界地復有芽
生。所謂名色共生故名色。共生者。名色共彼
生故。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離彼依。彼共生
故。如經不離故。三者彼果次第相。從六入乃
至於有。如經此名色増長已成六入聚。成六
入已内外相對生觸。觸因縁故生受。深樂受
故生渇愛。渇愛増長故生取。取増長故復起
後有。有因縁故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
衆生。生長苦聚。是中離我我所者。此二示現
空無知無覺者。自體無我故。當知。十二因縁
等。即體自性空。依彼阿頼耶識生。梨耶微細
自體無我。生十二因縁。十二因縁。亦皆無我
故。縁生等無有別法。佛擧縁起觀門。以會諸
法。一切無分別。即成實性故。地論云。隨順觀
世諦。即入第一義諦。是其事也。縁起觀門。有
如是益。此義在三乘。亦通一乘説。何以故。爲
是所目故。若據勝劣縁起。是勝觀。亦即是一
乘小乘之中。雖有名字。而不違其義。何以故。
不斷法我故。餘義如別章
  彼果分中調柔等四果章
四果者。一調柔果利益勝。二發趣果利益勝。
三攝報果利益勝。四願智果利益勝。言調柔
者。即行爲體。發趣者。即解智爲體。即聞思慧
智也。攝報者。即果報五陰爲體。願智者。取成
用爲其體也。調柔攝報願智三果。諸地各局
不相通也。發趣一果。義通諸地。餘義如別

  第二地初三聚戒章
三聚戒者。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衆
生戒。其戒種類略有四種。一依瑜伽四波羅
夷等。二依瓔珞梵網經十無盡戒。三依方等
經二十四戒。謂有二種。第一明菩薩所受二
十四戒。一者飢餓衆生。求飮食臥具。不與者
犯重。二者婬欲無度。不擇禽獸者犯重。三者
見有比丘畜於妻子。隨意説過者犯重。四者
見人憂愁欲自喪身。以己意増他嗔。敗他命
根者犯重。五者取曠路中財寶者犯重。六者
見他欲害命。以美言讃。令他瞋恚者犯重。七
者見他欲燒僧房。不盡心諫者犯重。八者若
見若聞他犯重罪。若不作三到喚教懺悔者
犯重。九者見有作五逆罪。不呵勸捨者犯重。
十者見聞他欲興大善事。更起嗔恚壞他者
犯重。十一者見他耽食耆酒。當以己情往呵。
除自因縁犯重。十二者見人婬他婦女。語他
夫者犯重。十三者視他怨家。作怨家想者犯
重。十四者見他視怨家如赤子。語何能視此
人如赤子犯重。十五者見他聚鬪。助力檛打
者犯重。十六者見他伏匿事。向他説令他大
嗔恚犯重。十七者見聞他善事。云都不作者
犯重。十八者行於曠路。見人營塔廟營精舍。
而不助者犯重。十九者見聞有人離善知識
親近惡友。讃好不勸捨者犯重。二十者於栴
陀羅家惡人處惡狗家聲聞二乘人處。除己
事急往者犯重。二十一者見聞疑殺作不見
聞疑想。食此肉者犯重。二十二者見聞疑殺
作不見聞疑殺。若不食此肉者犯重。二十三
者解於方便知衆生根。若謂不説者犯重。二
十四者或見諸菩薩。及餘諸見悉不得向人
説。現身得障道法得白癩病。或時愚癡。或時
眚盲。或時目眩妄想分別諸法。要得愚癡。第
二明護戒境界者。廣如大方等經第四卷説。
四依十地論十善法戒。問此戒何別。答準依
戒相。亦有差別。二十四戒爲初學者受。亦寄
在俗人。十無盡戒在得位前。通其道俗。四波
羅夷戒。在於直進。爲出家人。略寄相別。據其
根行。利益亦得説通。十善法戒。寄在十地。見
聞及修行。其義亦通。又此十善戒。是性戒無
別受法。據此其義在高亦可。攝從輪王化俗。
此亦通下。雖名下通。而義是別。謂通性起戒。
此義不通愚法小乘。若迴心聲聞受者。其戒
相差別同異共不共學。廣如梁本攝論戒學
中説
  十惡業道章
十惡業者。一殺・二盜・三邪婬・四妄語・五惡
口・六兩舌・七綺語・八貪・九瞋・十癡・此業有
二種。一性不善業性違理故。二發惡律儀皆
通其三業。其性十惡。亦有作無作。作有三
種。自作・教化作・見聞隨喜作。無作有一種。謂
作倶無作。問惡律儀何故不同戒中形倶無
作。答惡律儀業亦有生在惡律儀家。識知已
去。執持殺具即得惡律儀。不專由期心長時
分限發惡律儀。有此別義故。不同善戒形倶。
亦有誓得惡律儀者。非一切也。又有祕密翻
依十惡之善。如梁論云。論曰。復有經言。云何
菩薩行殺生。若菩薩有命衆生。斷其相續。釋
曰。若有命則知有業。若有業則知有惑。由具
此三。六道四生相續不斷。若菩薩隨其根性。
爲説三乘聖道。令彼修行斷此三法得無餘
涅槃果。不相續衆生。即是斷命故名殺生。論
曰。云何菩薩奪非他所與。若菩薩自奪非他
所與。釋曰。菩薩以大悲攝一切衆生。爲自眷
屬。令離生死嶮難。奪非他所與衆生。非彼父
母及人主等所與故。名奪非他所與。論曰。云
何菩薩行邪婬。若菩薩於欲塵起邪意等。釋
曰。菩薩三業。與婬欲相反。意知其虚妄不實
爲衆惡本。口亦作如此説。身不行其事。亦是
相反。即是於欲塵起邪意等故。名行邪姪。論
曰。云何菩薩能説妄語。若菩薩是妄能説爲
妄。釋曰。一切法皆是虚妄。菩薩如虚妄而説
故名能説。故名能説妄語。論曰。云何菩薩行
兩舌。若菩薩恒住最極空寂處。釋曰。兩舌令
彼此不和。菩薩思空説空。令自他不見此彼。
何況和合。故名行兩舌。論曰。云何菩薩能住
波留師。若菩薩住所知彼岸。釋曰。若依直語。
波留師名目惡口。住惡口人。不爲他所親近。
菩薩住所知彼岸。即三無性理。亦不爲衆生
所親近。以此理非凡夫二乘所行處故。故名
能住惡口。又若依密語。波留師名目彼岸住。
即以密語顯於直語。論曰。云何菩薩能説不
相應語。若菩薩能分破諸法。隨類解。釋曰。菩
薩能分破諸法。謂根塵識皆無所有。此無所
有非定是無。亦非定有。有無悉不可得故。名
能説不相應語。論曰。云何菩薩行阿毘持呵
樓。若菩薩數數令自身得無上諸定。釋曰。若
依直語。阿毘持訶樓名目貪欲。行貪欲者。必
愛樂外塵。菩薩恒樂令自身得最勝定。故名
行貪欲。又若依密語。阿毘持訶樓名目數數
得定。即以密語顯於直語。論曰。云何菩薩起
憎害心。若菩薩於自他心地能害諸惑。釋曰。
瞋恚以憎害爲相。菩薩作意。欲斷自他一切
煩惱故。名起憎害心。論曰。云何菩薩起邪見。
若菩薩一切處遍行邪性如理觀察。釋曰。大
乘以有分別爲邪性。分別性遍行。於依他性
即是邪性。若離分別。名人法空眞性。小乘以
身見爲邪性。因此身見生諸惑故。若離身見。
一切邪執皆不得起。得人空眞性。菩薩能如
理。觀察此邪性。見其是邪故。名起邪見。餘義
如別章
  七種邪見章
邪見者。有其七種。一異乘邪見。隨順正道。而
別取無餘涅槃。即愚法聲聞人。二虚妄分別
見。三戒取淨見。謂種種占相吉凶。是虚妄見
惡戒見等是。戒取淨見。惡戒見者。自取所見
故。四自謂正見。將自妄見。謂爲是見即心煩
惱等諸見是也。五覆藏見。六詐現不實見。覆
藏者。用隱覆内爲是。詐現不實者。用顯外相
爲是。七非清淨見。將世間爲涅槃等者是。此
等諸見。並不許佛見爲是故名邪見。此義
在三乘小乘中。分有爲彼一乘目。即屬於一
乘。餘義如別章
  十善業道章
十善者。翻前十惡成十善也。善義不同。有其
五種。一人天十善。二聲聞十善。三縁覺十善。
四菩薩十善。五佛十善。問既十善五重。十惡
亦應同其十善。答由善義順理。理法甚深故
有五重。不等惡業。不善從麁相別諸思生故。
但有一種。無五重別。此十善業。由附觀智。智
既漸深。福亦漸細。故不同也。餘義如別章
  攝生戒中明四倒章
四倒者。一常二樂三我四淨。二倒名爲惡意。
專念行故。二倒名爲惡心。非專念行。謂我淨
思故。二倒惡意專念行者。伺縁名意。常樂二
倒。縁中現起故名意也。違理名惡。是起煩惱。
作意而生名專念行。二倒惡心非專念者。根
本集起是其心義。我淨二倒。望前常樂。根本
集起故説爲心。我是常本。淨是樂原。此二性
成。非作意生。名非專念也。倒者變翻常樂我
淨無常無我無樂無淨。是名八倒。聲聞滅四
倒。菩薩滅八倒。此據上心正便説。若據殘習。
四倒八倒。竝菩薩除。若依初教。第十地斷不
分習氣。若據終教。地前伏上心。初地滅種子。
第十地已還。漸滅習氣。佛地永斷。若分惑體。
常等四倒。是見道惑。無常等四。是心煩惱。若
據一乘。其惑廣大無盡。爲能證普賢門。一切
倶斷。餘義如別章
  第三地厭分中四靜慮八禪章
世間道禪者。謂世間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
靜慮。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
處。非想非非想處。如是靜慮無色。由四種相
應廣分別。謂雜染故。清白故。建立故。清淨
故。雜染者。謂四無記根。一愛二見三慢四無
明。由此四惑染汚其心。於諸染汚靜慮定門。
令色無色界一切有覆無記煩惱隨煩惱。生
長不絶。所以者何。由有愛故。味上靜慮雜染
所染。貪味淨定樂故。由有見故。見上靜慮雜
染所染。依止靜慮。發起計度先際等見故。由
有慢故。慢上靜慮雜染所染。依證勝定。起高
慢故。由無明故。疑上靜慮雜染所染。求解脱
者。由未通達眞實道。於勝品所證。常生疑惑。
爲解脱也不解脱也。如是煩惱。恒染其心。令
色無色大小二惑。相續流轉。清白者。謂清淨
靜慮無色。由性善故。説名清白。雖是世間。離
纒垢故。亦名爲淨。建立者。有四種建立。謂支
分建立・等至建立・品類建立・名相建立。於諸
靜慮。具四建立。諸無色中。唯有三種除支分。
支分建立者。謂初靜慮有五支。何等爲五。一
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第二靜慮有
四支。何等爲四。一内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
境性。第三靜慮有五支。何等爲五。一捨二念
三正知四樂五心一境性。第四靜慮有四支。
何等爲四。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
受。四心一境性。問法有無量。何故唯立尋
等爲支。答對治支故。利益支故。彼二所依自
性支故。由此三種支分滿足不待餘故。初靜
慮中。尋伺二種是對治支。能斷欲界欲恚害
等尋伺。喜樂二種是利益支。由尋伺支。治所
治已。得離生喜樂故。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
止自性支。依止定力尋等轉故。第二靜慮中
内等淨。是對治支。由此能治尋思故。喜樂是
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義如
前説。第三靜慮中捨念正知。是對治支。由此
三能對喜樂故。樂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
二所依自性支義。如前説。第四靜慮中捨清
淨念清淨。是對治支。由此二能治樂故。不苦
不樂受。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
性支。諸無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
故。等至建立者。謂由此七種作意。證入初靜
慮。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何等名爲七種
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
作意。觀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方便究竟果
作意。此廣分別。如聲聞地後瑜伽處。云何證
入初靜慮時。由七作意。謂由定地作意。見欲
界中過患等故。了達麁相。初靜慮中。此相無
故。名爲靜相。是名了相作意。如是作意。爲聞
思之所間雜。從此已上。超越聞思。一向修相
縁麁靜相。以爲境界。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數
數思惟如所尋思麁靜性相。是名勝解作意。
由修習此故。最初斷道。生彼倶行作意。名遠
離作意。由此能斷上品煩惱故。及能遠離彼
品麁重故。此觀行者。復欣樂上樂見上斷功
徳已。觸少分。遠離喜樂。爲欲除去惛沈睡
眠時。修習淨妙作意以悦其心。是名攝樂作
意。如是正修行者。方便善品。所資持故。令欲
果繋煩惱纒垢不復現行。因此爲欲審察煩
惱斷與未斷。復更作意觀察彼生隨順淨相。
是名觀察作意。如是行者。數數觀察進修對
治。爲令欲界一切煩惱。於暫時間得離繋故。
此對治道相應作意。是初靜慮最後方便故。
名方便究竟作意。從此無間證得根本。最初
靜慮倶時作意。是名方便究竟果作意。又由
了相作意。發悕願心。爲正了知所應斷所應
得。爲斷故爲得故。由勝解作意。爲所求義。發
正方便。由遠離作意。捨上品惑。由攝樂作意。
捨中品惑。由觀察作意。安心於所證。遠離増
上慢。由方便究竟作意。捨下品惑。由方便究
竟果作意。領彼所修作意修果。如爲證入初
靜慮定修七作意。如是乃至爲證入非想非
非想處定。如應當知。又麁相者。謂於一切下
地。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如是麁相。略有二
種。一住於重苦不寂靜故。二命行微少壽命
短促故。靜相者。謂於一切上地。從初靜慮乃
至非想非非想處。與麁相相違故。品類建立
者。於初靜慮定。具三品熏修。謂軟中上如初
靜慮。餘靜慮及無色三品熏習亦爾。由軟中
上品熏修初靜慮故。於初靜慮中。還生三異
熟。如初靜慮。於餘靜慮中。若熏修若生果。各
三品亦爾。諸靜慮中三品熏修生三果者。謂
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如是等廣説如前。於
無色界中。無別處所故。不立生果差別所以
者何。於無色界。無有安堵宮殿等處故。不建
立生果差別。然由三品熏修無色定故。彼異
熟生時。有高有下。有劣有勝。彼異熟生時。有
高下者。由壽命等有差別故。有勝劣者。染汚
不染汚。多分少分。有差別故。名相建立者。謂
於四靜慮中。三摩地差別無量名字。不可算
數。不可思議。何以故。於初靜慮所攝定中。
諸佛世尊及得究竟大威徳菩薩摩訶薩所入
三摩地。彼三摩地。一切聲聞及獨覺等。尚不
了其名。豈能知數。況復證入。如般若波羅蜜
多經中説三摩地。其數過百。如是於餘大乘
經中。説三摩地。其數無量。如於初靜慮所
攝定。於餘靜慮無色所攝定亦爾。如是所説。
皆依靜慮波羅蜜多。清淨者。謂初靜慮中邊
際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邊際定。是名清淨。
靜慮無色邊際定者。爲欲別發勝品功徳得
自在。等修堪任定到究竟處故。問所以不説
出世定者。答由今擧世間定證三地。同世間
故。又問依瓔珞經。初禪五支別立第六默然
心爲定體。何故不同。答雜集論等所明。是初
教義。同彼小乘。因定本因定數出體。今瓔珞
經。同終教義。具足依數修明。據定位成處説
故。兩數不同。此數通三乘及小乘色天等。若
爲一乘教所目。即屬於一乘。又外凡夫得定。
我慢等所染。聲聞定。我習法執等所染。初教
出世心。煩惱等所染。終教三煩惱等習氣所
染。頓教方便乘及究竟一乘。清淨無染。應可
準知。餘義如別章
  三苦八苦章
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苦者苦受體。苦者外
苦具壞者苦縁。壞苦者苦受體。行者無常遷
變不住名行。亦是苦受縁。問無常行但是無
常義。何得名苦。答無常有二義。一自體無常。
二無常切己名苦。苦義雖同。望事麁細有別。
亦可不別。何以故。以無常切己。附在觀中。少
觸大苦。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
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五盛陰
苦有二義。一攝前七苦。總爲五盛陰。二諸苦
麁重名五盛陰。八苦約事不同。苦體不異三
苦。其二苦教興本。爲初入法人。生厭離相。即
苦類攝。未有道理。若入四諦。即苦諦攝。何以
故。爲聖教興令得諦故。乃至苦聖諦義。亦準
可知。所以知之。爲大乘義含始終故。此苦在
凡夫是苦類。在聲聞入苦諦。若菩薩位。初教
即空名苦聖諦。故維摩經云。五受陰洞達。空
無所起。是苦義。若約終教。苦即眞如一切法
亦如也故。若約一乘。前義爲一乘所目。名爲
一乘。亦苦類等四義。入因陀羅微細等。成無
盡故。餘義如別章
  四無量章
四無量者。一慈二悲三喜四捨。無量縁三義。
一衆生縁。二法縁。三無縁。衆生縁者。縁衆生
起慈故。法縁者。縁薀等法起慈故。無縁者。縁
法無我起慈故。喜捨亦然。此義在三乘小乘
中即無但有衆生縁。一乘義具足。何以故。縁
生無盡故。若出體小乘等智性。初教用後得
智爲體。終教用如理如量智爲體。何以故。無
分別智。爲菩薩體故。一乘義無盡故。所知無
邊故。曰無量。餘義如別章
  六神通章
六神通者。一神足・二天眼・三天耳・四他心・
五宿命・六漏盡。神足天眼天耳宿命。此四等
智性。亦云生得。他心智通。用法智比智道智
等智他心智爲性。漏盡通。若漏盡人所得。用
十智爲性。若知他漏盡。六智爲性。謂法智・比
智・盡智・無生智・滅智・等智。無擁故曰通。宿
命天眼。是明非示現。神足他心。是示現非明。
漏盡通亦明亦示現。天耳通非明非示現。問
何故地果中辨五通不明六通。答爲禪定在
世間成通。非無漏。若凡夫成五通。小乘聖人
得六通。初教出體同聲聞。仍&T072146;如實智。其體
即空。終教即如。頓教亦同。如上來諸義。爲一
乘目。即是一乘。若據別教。即有十通。如離世
間品説。餘義如別章
  第四地三十二相章
三十二大人相者。一足下安平。二足下千輻
輪。三&T038599;足跟。四踝骨不現。五&T038599;&T075120;膓如伊
尼延鹿王。六陰藏如馬王。七纖長指。八平立
手摩膝。九臂肘&T038599;圓。十手足網縵。十一手足
柔軟。十二兩手兩足兩肩頚七處滿。十三身
圓滿如尼拘律樹。十四依大論。菩薩身齊爲
中四邊量等身&T038599;直上身如師子。十五身金
色。十六缺骨滿。十七皮膚細軟。十八塵垢不
著。十九身毛上靡。二十一一毛右旋。二十一
圓光一尋。二十二咽已上有十一相。一四十
齒。二齒齊密。三齒白淨。四廣長舌。五次第得
上味。六梵音聲。七頬車方如師子。八目紺色。
九眼上下瞬如牛王。十眉間白毫。十一肉髻。
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是持戒得。何以故。若
犯戒者。不得下賎人身。況大人相。又由別因。
如瞿夷問經説。三十二相。通凡夫小乘三乘
一乘。但深淺異。凡夫有人。小乘無人。初教即
空。終教即如。一乘無盡。具因陀羅及微細等。
依別教。其相如十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塵數
等相。餘義如別章
  八十種好章
八十隨形好者。手足二十爪指。手足八處表
裏平滿。兩踝&T075120;&T075120;兩膝兩&T038223;兩股臀皮藏相
兩圓兩脇兩腋兩乳兩肩兩肘兩腕腰背心臍
咽腹。悉皆妙好。是名咽已下有六十種好。
&T038223;股者。即外曰&T038223;。内曰股。上下牙齒兩
斷兩脣兩頬兩鬢兩眼兩耳兩眉鼻兩孔額兩
角。是名咽已上有二十種好。一切衆生。福徳
積聚等一毛相一切毛相。福徳積聚等一隨
形好一切隨形好。福徳積聚増至百倍。乃至
一相除。白毫肉髻餘一切相増至千倍。乃得
白毫相。即二十九相。名一切相。白毫相功徳
増至百千倍。乃至肉髻無見頂相白毫相功
徳増至億百千倍。乃得如來法&T045006;音相。如來
隨意發聲清淨梵音。乃至十方無量世界種
性地菩薩。成相好種子。解行地菩薩。修集方
便。淨心地菩薩證得。餘地菩薩。漸勝清淨。如
來畢竟快淨。無上人中不具。諸天分有。小乘
實具。初教即空。終教即如。一乘無量。具因陀
羅微細等故。餘義如別章
  第五地中七淨章
七淨者。一戒淨・二定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
道非道淨。此五大小乘名同。後二名異小乘。
後二者。一行淨・二行斷淨。以彼宗趣滅故。
後説行斷淨。大乘名者。一名行斷。二名思量
菩提分法上上淨。以此宗依其行斷起上勝
求。所依位者。若約小乘。戒及定見道前。次三
見道。次一修道。次一無學道。大乘三位論之。
行斷及行在修道。餘悉同前。淨者分勝離垢
故名淨。此義通三乘及小乘。若爲一乘目。即
屬於一乘。一乘清淨有十種。如離世間品説。
所以説十者。欲顯無量故。餘義如別章
  十諦章
十諦者。是菩薩如實知是苦聖諦是苦集諦
是苦滅諦。如實知是至滅苦道聖諦。是菩薩
善知世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
別諦。善知説成諦。善知事諦。善知生諦善知
盡無生智諦。善知令入道智諦。善知一切菩
薩地次第成就諦。及善知集如來智諦。是菩
薩隨衆生意。令歡喜故。善知世諦。通達一切
法一相故。善知第一義諦。覺法自相同相故。
善知相諦。覺法差別故。善知差別諦。覺分別
陰界入故。善知説成諦。覺身心苦惱故。善知
事諦。覺諸道生相續故。善知生諦。畢竟滅一
切熱惱故。善知盡無生智諦。起不二行故。善
知令入道智諦。正覺一切法相故。善知一切
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善知集如來智諦。以
信解力故知。非得一切究竟智知。問此之十
諦通三乘不。答華嚴十諦。即是一乘瓔珞十
諦。即是三乘。何以故。爲隨教定故。餘義如疏
論廣釋
  第六地縁生章
縁生者。略説十門。所謂因縁有分次第故。一
心所攝故。自業成故。不相捨離故。三道不斷
故。觀先後際故。三苦集故。因縁生故。因縁生
滅縛故。隨順有盡觀故。如是十番十二因縁。
一乘義攝。瓔珞十番因縁。三乘義攝。何以故。
隨教差別不同故。餘義如疏論及別章釋
  三空門章亦名三
三昧
三空門者。一空二無相三無願。據境爲門。據
能觀智。即爲三三昧。此義通三乘及小乘。若
爲一乘教所目。即入於一乘。餘義如別章
  重空三昧章附現
重空三昧者。謂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
願無願三昧。以有漏空行。觀無漏空行名爲
空空。以有漏無相行。觀無漏無相行。名無相
無相。以有漏無願行。觀無漏無願行。名無願
無願。此義屬小乘。若爲一乘目。即屬於一乘。
若爲三乘目。即屬於三乘。餘如別章
  人法二空章
人法二空者。謂人空・法空。人我執無處所顯
眞如名人空。法我執無所顯眞如名法空。人
空通小乘。而未清淨。至三乘方清淨。法空在
三乘。而未清淨。至一乘究竟淨。餘義如別

  第七地中四家義章
四家者。一般若家。二諦家。三捨煩惱家。四苦
清淨家。住處所攝。稱之爲家。家者家宅也。於
七地中。成就長時道品。諸障清淨。最後究竟
有功用無相。復能當成無功用無相義。故名
家也。此義在三乘。若爲一乘目。即屬於一乘。
般若家者。實性般若也。諦家者。性實故名諦。
捨煩惱家者。自性清淨。無煩惱也。苦清淨家
者。苦性即空。是名苦清淨。餘義如別章
  等八地四種無生忍章
四無生者。一事無生。二自性無生。三數差別
無生。四作業差別無生。此四無生。廣如論釋。
事無生者。於三乘處加行道中。解法如實故。
自性無生者。於三乘中。正體智觀不二。平等
平等成就。數差別者。義當三乘中分別法相
分齊。即空無分別。作業差別無生者。當三乘
中作佛成就。猶如天鼓無思成事。究竟無分
別寄在八地成。若一乘義。十信地見聞終心
成解行。十信終心勝進向十解。得究竟證。餘
義如別章
  三世間章
三世間者。於淨佛國土中。有三種自在行。一
器世間自在行。二衆生世間自在行。三智正
覺世間自在行。器世間自在行者。有五種自
在。一隨心所欲。彼能現及不現。二隨何欲彼
能現。三隨時欲彼即時現。四隨闊狹欲彼能
現。五隨心幾許欲彼能現。名器世間自在。云
何衆生世間自在行。是菩薩隨衆生差別信。
隨決定信差別。彼彼佛國土中。彼彼大會中。
如是如是自身示現。是菩薩。若於沙門衆中。
示沙門形色。如是等彼彼國土中。如是自身
差別示現。云何智正覺自在行。第一義諦智
世諦智等。經曰。是菩薩遠離一切身相分別。
得身平等。是菩薩知衆生身。知國土身。知業
報身。知聲聞身。知辟支佛身。知菩薩身。知如
來身。知智身。知法身。知虚空身。是菩薩。如
是知衆生深心起信樂。若以衆生身作自身。
或以自身作衆生身。如是等九身如是。是菩
薩。如是知衆生深心起信樂。展轉自在成。廣
如地論説。此義是一乘三乘小乘人天中見
聞。餘義如別章
  十自在章
十自在者。一命自在。不可説不可説劫命住
持故。二心自在。無量阿僧祇三昧入智故。三
得物自在。一切世界無量莊嚴嚴飾住持示
現故。四得業自在。如現生後時業報。住持示
現故。五得生自在。一切世界生示現故。六得
願自在。隨心所欲佛國土時。示成三菩提故。
七得信解自在。一切世界中佛滿示現故。八
得如意自在。一切佛國土中。如意作變事示
現故。九得法自在無邊無中法門明示現故。
十得智自在。如來力無畏不共法相好莊嚴
三菩提示現故。此義在果徳。寄顯八地自在
義。此義通三乘。一乘方究竟。何以故。自在無
邊故。餘義如別章
  十怖畏章
十怖畏者。一死怖畏。二煩惱垢怖畏。三貧窮
怖畏。四惡業怖畏。五惡道怖畏。六求不得怖
畏。七謗法罪業怖畏。八追求時縛不活怖畏。
九云何疑怖畏。十大衆威徳怖畏。此十怖畏
類同初地所離。五怖畏初地已斷。今擧欲顯
八地正法。非謂八地有如是畏。餘義如別

  第九地十一稠林義章
十一稠林者。一衆生心行稠林。二煩惱行稠
林。三業行稠林。四根行稠林。五信行稠林。六
性行稠林。七深心行稠林。八使行稠林。九生
行稠林。十習氣行稠林。十一三聚差別行稠
林。初一句總。餘十句別。所以初句爲心行者。
心是種種義。餘十即是心種種之義相更無
差別。何以故。由具六相義故。此義是一乘三
乘小乘人天見聞故。餘義如別章
  八萬四千法門章
八萬四千者。依普曜經。如來成道。有三百五
十度功徳。從初光曜無極度。乃至分布舍利
度。以六波羅蜜乘之。成二千一百度。以四大
六衰十法乘之。成二萬一千。若依攝論。取四
諦下十使乘之亦得。以貪瞋癡及等分四法
乘之。成八萬四千。大數門如此。於中法行根
欲性病等。準此而知。若小乘依門如實。若三
乘初教。其義即空。若約終教。其義即如。若依
圓教。所目即屬一乘。若入十門。即屬別教。餘
義如別章
  煩惱行使行稠林章
煩惱行等者。一乘略分二義。一約位顯煩惱。
二據用義顯煩惱。此之二義。約三乘顯。餘宗
準可知。約位者。但諸教中約十地。顯斷麁細
分齊者。即屬終教攝。如地論三地文。一切欲
縛轉復微薄。一切色縛一切有縛一切無明
縛。皆悉微薄。諸見縛者。先已除斷。釋論解
云。一切欲縛轉復微薄者。斷一切修道。欲色
無色所有煩惱。及彼因同無明習氣皆悉微
薄遠離故。諸見縛者。於初地見道已斷故。二
但經論中。約見修及九地十一地等。明斷惑
不同及麁細者。皆初教所攝。如十卷百論判。
分別我見見道斷。倶生我見修道斷。如無性
攝論。轉染汚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
已證得。於修道位轉復清淨。如是等文。並屬
初教攝。百論云倶生惑修道斷者。此將煩惱
寄顯見修。如皮肉心三煩惱。初僧祇斷皮。二
僧祇斷肉等。其義例同。若經論中。依十地位
顯別無明。不論麁細者。如十一無明及二十
二無明等。皆初教中直進教攝。何以故。爲順
十地終心頓斷諸惑故。二據用義顯煩惱者。
大分煩惱有其二門。一異小乘門。二同小乘
門。同小乘者。復分爲二。一者大惑。謂具結縛
使垢纒等五義。名爲大惑。結者九結。一愛結
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
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難解義是結義。又有
五結。謂愛結・恚結・慢結・嫉結・慳結。三界貪
爲愛結。三界慢爲慢結。餘三唯欲界繋義。是
結義。又有五結。謂五下分結。謂愛結・恚結・
身見結・戒取結・疑結。初二是界下。次三是衆
生下故。名下分結。界下謂欲界。衆生下謂凡
夫。又有五結。謂五上分結。謂色愛結・無色
愛結・掉結・慢結・無明結。色界修道所斷貪名
色愛。無色愛亦爾。色無色修道所斷掉慢無
明。即爲三結。此五能繋衆生趣上。不隨下故
名上分。又是聖人所行。非凡所行。聖人中那
含所行。非下二果故名上分。又有四結。貪嫉
結・嗔恚結・戒取結・見取結。又有三結。謂身
見戒取。疑縛者四縛。一貪欲身縛。二嗔恚身
縛。三戒取身縛。四見取身縛。欲界貪名貪縛。
嗔名嗔縛。三界戒取名戒取縛。三界見取名
見取縛。五陰名身。是四要須身口成。故名身
縛。縛者不自在義。又有三縛。謂貪縛嗔縛癡
縛。使者有四門。一者七使。謂欲愛使・悉使・
有愛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隨逐驅使
義。名之爲使。二者十使。一身見・二邊見・三
邪見・四戒取・五見取・六貪・七嗔・八慢・九疑・
十無明。三者九十八使。謂欲界三十六者。苦
下有十。集下有七。謂邪見見取貪恚慢疑無
明。滅下亦七。如集説。道下有八。謂邪見見取
戒取貪恚慢疑無明。修道有四。謂貪恚慢無
明。色界三十一者。苦下有九。除嗔餘如欲界
説。集滅各六道下有七。修道有三。竝皆除嗔。
餘如欲界説。無色界三十一者。如色説。四者
一百九十六使。一百九十六使者。謂九十八
使中正習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垢者有六。
謂誑諂憍惱恨害。穢心故名爲垢。纒者有十。
謂無慚・無愧・睡・悔・慳・嫉・掉・眠・忿・覆。纒者
&T011603;縛焉多繞義。是纒義。又有八纒。謂惛沈。
眠睡・掉擧・惡作・嫉・慳・無慚・無愧。數數増盛。
纒繞於心故名纒。上來所釋結等五義。是大
惑義。不具上五義。名小煩惱也。問上具五義
名爲使義。據此使義即是所成。因何上説使
義乃入五義。是能成義。答使義含兩義。一使
義。二麁重義由有使義。入能成義。由麁重
義。入所成也。又煩惱流類。別有二十九門。一
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欲界煩惱除無明
爲欲漏。上界煩惱除無明爲有漏。三界無明
爲無明漏。此三連注不絶故名爲漏。二四倒。
謂常樂我淨。此四不順正理。稱之爲倒。三四
流。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欲界煩惱。除
見無明名欲流。上界煩惱。除見無明名有流。
三界見名見流。三界無明。名無明流。此四漂
注故名爲流。四四取。謂欲取・見取・戒取・我
語取。欲界煩惱。除見名欲取。三界四見名見
取。三界戒取名戒取。上界煩惱。除見名我語
取。以無我故。但取是語名我語取。執成
害。是取義。五五蓋。謂貪蓋・嗔蓋・睡眠蓋・掉
悔蓋・疑蓋。此五唯欲界。能覆三學。名之爲
蓋。貪欲嗔恚。能覆戒品。掉悔能覆定品。睡眠
能覆慧品。疑能覆三品。六五見。謂身見・邊
見・邪見・見取・戒取。具四義故名見。一能觀
二轉行三所取堅牢四縁中猛利。七五慳出
成實論。謂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讃慳・法慳。
悋惜名慳。八五心擮。擮謂疑佛疑法疑僧疑
戒疑教化。惡口讒*判。敗壞其心。不成善根。
故名心擮。九六愛出毘曇。謂眼觸生愛。耳鼻
舌身意等觸生愛。十七流。謂見諦所滅流。修
道所滅流。遠離所滅流。數事所滅流。捨所滅
滅。護所滅流。制伏所滅流。十一四扼。謂欲
扼・有扼・見扼・無明扼。十二八慢。謂慢・大慢・
慢慢・我慢・増上慢・不如慢・邪慢・傲慢。若於
卑自高名慢。於等計等亦名爲慢。於等自高
名爲大慢。於勝自高名慢慢。五陰等處名我
慢。於大勝人謂少不如名不如慢。無徳自高
名邪慢。又以惡法自高亦名邪慢。於善人及
尊中。不肯禮敬名傲慢。十三六十二見。謂於
色陰起十二見。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
無常。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
邊。如來滅後。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
非如去非不如去。色陰有十二句。受想行識。
亦有十二。合六十。加身是命身異命爲六十
二。亦可加斷常二見。十四八種覺。謂欲覺・
嗔覺・惱覺・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利他覺・
輕他覺。若依地持。七名輕慢覺。八名族姓覺。
十五一百八煩惱。謂九十八使加其十纒。名
一百八煩惱。十六三不善根。謂貪嗔癡。十七
三杌。謂貪嗔癡。十八三垢。謂貪嗔癡。十九三
燒害。謂貪嗔癡。二十三箭。謂貪嗔癡。二十一
三所有。謂貪嗔癡。二十二三惡行。謂貪嗔癡。
二十三三匱。謂貪嗔癡。二十四三熱。謂貪嗔
癡。二十五三煩惱。謂貪嗔癡。二十六三諍。謂
貪嗔癡。二十七三熾燃。謂貪嗔癡。二十八三
稠林。謂貪嗔癡。二十九三枸礙。謂貪嗔癡。
又此煩惱雜染。若現行若縁若隨眠若所縁
境若麁重。當知。各有二十種相。煩惱現行有
二十種者。一隨所欲纒現行。謂在家者。二不
隨所欲纒現行。謂出家者。三無所了別。謂處
惡説法者。四有所了別。謂處善説法者。五互
増上。謂貪等行者。六皆平等。謂等分行者。七
微薄。謂薄塵行者。八外門纒現行。謂永離欲
者。九内門纒現行。謂由世間道離欲者。十増
上纒現行。謂諸異生。十一失念纒現行。謂諸
有學。十二分別纒現行。謂堅執著者。十三倶
生纒現行。謂不堅執著者。十四觀察現行。謂
喜觀察者。十五不自在現行。謂睡眠者。十六
自在現行。謂覺悟者。十七不可救現行。謂無
涅槃法者。十八可救現行。謂有涅槃法者。十
九取相現行。謂尋思彼隨法而取相貌者。二
十不取相現行。謂不尋思彼隨法。不取相貌
者。煩惱縁有二十種者。一樂。二苦。三不苦不
樂。四欲。五尋。六觸。七先所串習。八隨眠。九
不親近善友。十不聽聞正法。十一不如理作
意。十二不信。十三懈怠。十四失念。十五散
亂。十六不正知。十七放逸煩惱。十八異生性。
十九離欲。二十由受生煩惱。隨眠有二十種
者。一不定地隨眠。二定地隨眠。三隨自境隨
眠。四隨他境隨眠。五被損隨眠。六未被損
隨眠。七隨順隨眠。八不隨順隨眠。九具滿隨
眠。十缺減隨眠。十一可害隨眠。十二不可害
隨眠。十三増上隨眠。十四平等隨眠。十五微
薄隨眠。十六有覺隨眠。十七無覺隨眠。十八
生多苦隨眠。十九生少苦隨眠。二十不生苦
隨眠。煩惱所縁境有二十種者。一縁有事境。
二縁無事境。三縁自相境。四縁共相境。五縁
現見境。六縁不現見境。七縁外門境。八縁内
門境。九縁自類煩惱境。十縁他類煩惱境。十
一縁自境。十二縁他境。十三縁無境。十四縁
有漏境。十五縁無漏境。十六縁有爲境。十七
縁無爲境。十八縁自心分別境。十九縁憶念
分別境。二十縁事相境。麁重有二十種者。一
性報麁重。二性煩惱麁重。三性業麁重。四煩
惱障麁重。五所知障麁重。六定障麁重。七業
障麁重。八報障麁重。九善障麁重。十不正尋
思麁重。十一愁惱麁重。十二怖畏麁重。十三
勞倦麁重。十四食麁重。十六婬欲麁重。十
七大種乖違麁重。十八時分變異麁重。十九
死麁重。二十遍行麁重。又若略説了知煩惱
由五種相。謂自體相因相品類相於境心亂
相及果相。上明諸使及煩惱等。與小乘名同
而義異。若小乘法。如所謂實將爲有體。若大
乘初教自性即空。但有名用。是名使及煩惱。
二異小乘門者有二門。無明唯在直進教入
位門攝。一十無明。謂初凡夫性無明。二依業
等於諸衆生起邪行無明。三心遲若無明聞
思修忘失無明。四微細煩惱行共生身見等
無明。五下乘般涅槃無明。六麁相行無明。七
微細相行無明。八於相作功用心無明。九於
衆生利益事不用功用無明。十於衆法中不
得自在無明。竝心迷不解名曰無明。二有二
十二無明。一法我分別無明。二惡道業無明。
三微細犯過無明。四種種相業行無明。五欲
愛無明。六具足聞持陀羅尼無明。七三摩跋
提愛無明。八行法愛無明。九生死涅槃一向
背取思惟無明。十方便所攝修習道品無明。
十一證諸行法生起相續無明。十二相想數
起無明。十三微細相行起無明。十四一向無
相思惟方便無明。十五於無相觀作功用無
明。十六相行自在無明。十七無量正説法無
量名句味難答巧言自在陀羅尼無明。十八
依四無礙解決疑生解無明。十九六神通慧
無明。二十入微細祕密佛法無明。二十一於
一切應知境微細著無明。二十二於一切應
知境微細礙無明。此二門煩惱。局在初教直
進門中。所以得知。由此二門煩惱遍在十地
不論使習麁細不同。當知。即順十地終心頓
斷惑義。又依終教。煩惱有十六門。一有二無
明。謂煩惱障智障。二又有二無明。謂惑智二
障。三有三障。謂皮肉心。三障亦名皮膚骨。四
有四障。謂闡提不信障。外道我執障。聲聞畏
苦障。獨覺捨大悲障。五有六弊障。謂六波羅
蜜別所滅障。六有八妄想。謂念妄想・不念妄
想・念不念倶相違妄想・我妄想・我所妄想・自
性妄想・差別妄想・攝受積聚妄想。初三是皮
煩惱。次二肉煩惱。次三心煩惱。七有九煩惱。
出佛性論。一隨眠貪欲・二隨眠嗔・三隨眠癡・
四貪嗔癡等極重上心惑・五無明住地・六見
諦所滅。七修習所滅・八不淨地惑・九淨地惑。
初四及第七修習所滅。皮煩惱爲體。第六見
諦所滅・肉煩惱爲體。第五無明住地。第八不
淨地惑。第九淨地惑用心煩惱爲體。八有五
住地惑。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
有愛住地・無明住地。諸惑所依名爲住地。見
一處。是肉煩惱。欲愛等三。是皮煩惱。無明住
地。是心煩惱。九有十三煩惱。謂七見六著。七
見者。一邪見・二我見・三常見・四斷見・五戒
盜見・六果盜見・七疑見。見一切處故説見。六
著心者。一貪・二愛・三嗔・四癡・五欲・六慢。於
法界中。一切時起一切煩惱。以十三爲本。無
明與十三作本。於法界中。別爲三界報。問十
三煩惱既無法執。因何不入共小乘義。答經
意欲明十三惑從無明生能生諸業。欲定無
明住地是其因義故。不入共小乘攝。十有八
倒。謂常・樂・我・淨・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四
倒障聲聞。八倒障菩薩。十一有四謗。謂増益
謗・損減謗・相違謗・戲論謗。十二有五散亂。
一自性散亂。謂五識。二外散亂。謂意馳動於
外塵。三内散亂。謂心高下及噉味等。四麁重
散亂。謂計我我所等。五思惟散亂。謂捨大乘。
思惟小乘。初二未得令不得。第三已得令退。
第四令不得解脱。第五令不得無上菩提。十
三有二煩惱。謂隨眠煩惱。上心煩惱。十四又
有三倒。謂想倒・見倒・心倒。十五有十二妄
想。謂言説妄想・所説事妄想・相妄想・利妄
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見妄想・成妄想・生妄
想・不生妄想・相續妄想・縛不縛妄想。此妄想
三煩惱。謂皮肉心。所以知之。故經云。是名妄
想自性分別通相故得知也。如楞伽經説。十
六有八萬四千塵勞煩惱。上十六門煩惱義。
當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進教説。若在直
進教。其體即空。名爲煩惱。若在終教説。其體
即如。名爲煩惱。若一乘教所目。即屬一乘。若
據別教説。即一一煩惱皆無量。是故使等煩
惱。是稠林義。何以故。以普賢文中一嗔心能
障百千法門等故。餘義如別章
  業稠林章
業稠林者。有其三種。謂律儀業。謂善律儀也。
不律儀業。不善律儀也。非律儀非不律儀業。
謂作善惡二業。不發律儀者是也。又非律儀
非不律儀者。謂無記業也。律儀復有三種。謂
別解脱・靜慮・無滿道。別解脱者。即七衆律
儀。依能修行。遠離惡行及欲行。五衆立盡形
受。爲遠離惡行不離欲行。鄔波索迦。鄔波斯
迦。立盡形受。爲不能遠離惡及不遠離欲行。
制日夜近住戒。令漸修學故。問鄔波索迦一
分學處爲説成就爲不成就耶。應説成就而
名犯戒。又問。扇搋半擇迦等。得成就鄔波索
迦戒不。答不遮彼受。而不名鄔波索迦。性不
堪親近承事比丘等出家五衆。二形亦爾。又
半擇迦有五種。謂生妬潅灑除去半月並同
前。不得親近五衆。靜慮等業。如前別章。無漏
道業。亦如別章。今略擧業門。有三十六種。一
故不故。二業曰故業不故業。先知而作。名爲
故業。不知而作。名不故業。又至教聲名故業。
不至教聲名不故業。二二罪業。謂輕罪業重
罪業。三二利業。謂大利業。謂大利業・小利
業。四福等三業。謂福業・非福業・不動業。五
三業。謂身業・口業・意業。六三惡行。亦名邪
行。謂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七三妙行。亦
名正行。謂身妙行・口妙行・意妙行。八三不巧
便行。謂身不巧便・口不巧便・意不巧便行。所
作不合法戒。名不巧便。九三巧便行。謂身巧
便・口巧便・意巧便行。十三邪。謂語邪・業邪・
命邪。從嗔癡生。口四過名邪語。從嗔癡生。身
三惡名邪業。從貪煩惱生。身口惡名邪命。十
一三正。謂正語・正業・正命。從無嗔無癡生。
口四善名爲正語。從無嗔無癡生。身三善名
爲正業。從無貪生。身口善名爲正命。順理故
名正。十二三時報業。謂現報業・生報業・後報
業。約時而受名三時報業。十三三受報業。謂
樂報業・苦報業・不苦不樂報業。十四三界繋
業。謂欲界繋業・色界繋業・無色界繋業。十五
曲等三業。謂曲業・穢業・濁業。諂所起業名爲
曲業。嗔所起業名爲穢業。貪所起業名爲濁
業。十六三性業。謂善業。不善業・無記業。十七
三滿業。謂身滿業・口滿業・意滿業。無學身好
行滿足故名身滿。口意亦然。十八三學業。謂
學業・無學業・非學業非無學業。學人無漏名
爲學業。無學人無漏名無學業。一切有漏業。
名非學非無學業。十九三斷業。謂見斷業・修
斷業・無斷業。二十三世業。謂過去業・未來
業・現在業。二十一三障。謂業障・煩惱障・報
障。二十二業相。謂黒黒報業・白白報業・黒
白報業・不黒不白無報業。二十三四戒。謂別
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斷戒。二十四五逆。
謂害父・害母・害阿羅漢・破僧・出佛身血。初
二背恩養。次三壞福田故名爲逆。二十五五
戒。謂不殺・不偸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妄語
不飮酒。禁防身口。名之爲戒。二十六五邪命。
一爲利養故。詐現奇特。二爲利養故。自説功
徳。三爲利養故。占相吉凶。爲他人説。四爲利
養故。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爲利養故。稱説
所得供養。以動人心。邪因縁活命故名邪命。
二十七六業。謂地獄報業・畜生報業・餓鬼報
業・人報業・天報業・不定報業。二十八七不善
律儀。謂殺・盜・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於一
切處。起發不善律儀。二十九七善律儀。謂不
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
語。於一切時。不斷善故發善律儀。三十八種
語。一見言不見。二不見言見。三不見謂見。問
言不見。四見謂不見。問即言見。五若見言見。
六不見言不見。七見謂不見。問言不見。八不
見謂見。問即言見。前四名不淨語。後四名淨
語。三十一八戒。即日夜戒。一不殺生。二不
盜。三不婬。四不妄語。五不飮酒。六不坐高大
床。七不著花香瓔珞。不香塗身。不著香熏衣。
八不作技樂。亦不往觀聽。及不過中食。前四
是戒分。次一是不放逸分。後三是順修威儀
分。三十二八邪。謂邪見・邪覺・邪方便・邪念・
邪定・邪語・邪業・邪命。三十三十不善業道。
謂殺生・偸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
恚・邪見。違理損物名爲不善。結思名業。所行
名道。三十四十善業道。謂不殺・不盜・不邪
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無恚・無
貪・正見。順理益物名善。意思爲業。爲思所行
名道。亦果所依行名道。三十五十二惡律儀。
謂屠羊・養鷄・養猪・捕鳥・捕魚・獵師・作賊・魁
&MT02365;・守獄・呪龍・屠犬・飼獦・三十六十六惡律
儀。一爲利養羔羊。肥已轉賣。二爲利買已屠
殺。三爲利養猪豚。肥已轉賣。四爲利買已屠
殺。五爲利養牛犢。肥已轉賣。六爲利買已屠
殺。七爲利養鷄。肥已轉賣。八爲利買已屠殺。
九鉤魚。十獵師。十一劫奪。十二魁&MT02365;。十三網
捕飛鳥。十四兩舌。十五看獄。十六呪龍。此諸
業門。通三乘及小乘人天。若人天即人所成
業。若小乘但有業無人。若初教諸業即空。不
可分別。如業成就論説。若終教即如。一切法
亦如也。若爲一乘所目。即屬一乘。若約一乘
別教。即八萬四千等無盡業也。餘義如別

  根行稠林章
根行稠林者。略有二十二。謂眼根・耳根・鼻
根・舌根・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苦根・樂
根・憂根・喜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
慧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増上生義是
根義。乃至上中下等。廣即八萬四千性等亦
得。若小乘即實。若初教即空。若終教即如。若
一乘所目。即是一乘。若別教即無量。餘義如
別章
  生稠林章
生者有二。一分段生。二變易生。分別有二十
八門。一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四識
住。謂色識住・受識住・想識住・行識住。爲識
所住故名識住。出毘曇。三四生。謂卵生・胎
生・濕生・化生。報起所依故名爲生。四四食。
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五二受。謂身受。五
識相應名身受。意識相應名心受。六三受。謂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七五受。謂苦・樂・憂・
喜・捨。八六受。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
受。九一百八受。如大論説。眼見色思惟分別。
心生喜生憂生捨。乃至意識亦爾。是十八受
中。有淨有垢。是三十六。三世各有三十六。爲
一百八受。亦可分喜爲三。上中下。憂捨各三。
一根有九。六根之後有五十四受。現智比智
所縁去來諸受。有五十四受。現比之境故。受
有一百八。十五果。一増上果・二依果・三報
果・四功用果・五解脱果。酬因故名果。十一六
道。謂地獄・畜生・餓鬼・人・天・阿修羅。十二六
界。謂地・水・火・風・空・識。十三七識住。謂欲界
人天爲一。色界下三禪爲三。無色下三天爲
三。是識樂住故名識住。十四八福生處。謂人
中富貴爲一。六欲天中富貴爲六。初禪梵天
爲一。福報此中最多故説此八。十五八世法。
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十六唯識。十七
九衆生居。謂於七識住上。加無想天及非想
天爲九。十八二十五有。謂四有四惡趣梵王
六欲天無想及淨居四空及四禪。十九十二
因縁。即三縁生也。謂自性受用愛非愛取別
時。増上生義故入生分攝。二十五陰。謂色・
受・想・行・識。二十一十二入。謂六根六塵。二
十二十八界。謂六根六塵六識。二十三三十
六物。謂一髮・二毛・三爪・四齒・五皮・六肉・七
骨・八髓・九筋・十脈・十一脾・十二腎・十三心・
十四肝・十五肺・十六大腸・十七小腸・十八
胃・十九胞・二十糞・二十一尿・二十二垢・二
十三汗・二十四膽・二十五結&T038790;・二十六第・二
十七唾・二十八膿・二十九血・三十黄陰・三十
一白陰・三十二肪・三十三&MT01543;・三十四腦・三十
五腦膜・三十六精・二十四四種生死。謂方便
生死・因縁生死・有有生死・無有生死。又有三
種生死。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
性意生身。種類倶生無行作意生身。三昧樂
者。位在十地。世間上分第三地定位名爲三
昧。得四地五地無流智。理剋成學無學。順理
悦意故名樂。乘定勢力任意故名意生身。覺
法自性性者。無相正智得無分別理。是一切
法性故名法自性性者。諸法性性者。住之體
性也。意生者。隨理自在如意。現生故名意生。
種類倶生者。種類隨其事種類。倶生者。即事
遍應。無二無別名倶生也。應而無作。猶如天
鼓。無作業心故名無行作。即事無相。隨機起
意自在名意生身。望後佛爲生死。望前不足
名意生身。問何故煩惱稠林即分始終二教兩
別。業及生稠林則無分相。答煩惱是生死本。
爲此須分。業生二種。以是末相。準前煩惱義
即可知。問變易生死是無流。何故入生稠林
攝。答變易生死本教興意。爲顯佛法漸漸深
遠。將變易死在分段後。顯其終教漸漸甚深。
據理論之。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所以知
之。中陰本立爲分段身。求生方便故立中陰。
如十住經説。中陰之身。乃至涅槃菩提。亦有
中陰。但微細漸深。唯佛境界。據此文證。當
知。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爲其變易。二十
五中陰身。是其報分。其陰大分受經七日爲
一限。於中不定。或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乃至
經劫。佛亦於中出世教化。入般涅槃。如十住
經説。又如梁攝論。佛二十年中。處中陰身。又
如地論。其中陰身。亦得造業有其熏習。二十
六三想。謂怨親中人。二十七四想。謂無常常
想乃至不淨淨想。於中簡其取性。二十八八
識想。謂八識想由同生滅故。上來所説生稠
林義。通其小乘及人天等。若凡夫具人生相。
若在二乘。無有別人。但有實生種類衆同分
等。若依初教。生相即空。若據終教。其生即
如。若一乘所目即屬一乘。若約別教。即八萬
四千塵勞等相。即應因陀羅及微細義。餘如
別章
  習氣稠林章
習氣有三種。一名言熏習識熏習。二色識熏
習識識熏習見識熏習。三煩惱熏習業熏習
果報熏習。此等熏習。皆通染淨及無記。大分
有二。一種子熏習。二上心熏習。亦通中陰及
生陰。隨上中下乃至無量八萬四千等。若依
小乘。其義即實。初教即空。終教即如。一乘所
目即是一乘。若約別教。即無有量。餘如別

  三聚行稠林章
稠林有五義。一有涅槃法。謂種性已去。無涅
槃法。謂闡提位中。二善行惡行。三惡道善。四
外道聲聞。五菩薩差別。謂假名菩薩。於文中。
八邪者。謂邪見・邪覺・邪方便・邪念・邪定・邪
語・邪業・邪命。起不得方故名爲邪。八正者。
翻八邪即爲八正。三聚等法。若小乘教。其義
即實。初教即空。終教即如。若一乘所目即入
一乘。餘義如別章
  成就章
成就者。亦名得也。謂於善不善無記法。若増
若減。假立獲得成就故。善不善無記法。顯依
處義。若増若減者。顯自體義。何以故。由有増
故。説名成就上品信等。由有減故。説名成就
下品信等。假立獲得成就者。顯假立義。得義
具此三門説名爲得。如是於餘隨其所應建
立。當知。獲得成就差別有三。謂種子成就。自
在成就。現行成就。種子成就者。謂若生欲界。
欲色無色界繋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
成就。及生得善。若生欲界。三界煩惱隨煩惱
成就。依未離欲異生説。若已離欲。或生上地。
隨所離欲地。即此地煩惱隨煩惱。亦成就亦
不成就。未永害隨眠故。對治道所減損故。如
其次第。及生得善者。隨所生地。即此地成就。
若生色界。欲界繋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
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無色界繋煩惱隨煩
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無色
界。欲色界繋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
就。亦名不成就。無色界繋煩惱隨煩惱。由種
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已得三界對治
道。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已生。如此如此。品
類種子。成就得不成就。隨如是如是。品類對
治未生。如此如此。品由種子成就故成就。
已得三界對治道者。謂已得出世聖道。隨如
是如是。品類對治已生者。謂修道所斷上品
等煩惱對治已生。如此如此。種類種子成就
得不成就者。謂已永害隨眠故。自在成就者。
謂諸方便善法。若世若出世靜慮解脱三摩
地三摩鉢底等功徳。及一分無記法。由自在
成就故成就。方便善法者。謂聞所生慧等。雖
先有種子。若離今生。數習増長。終不能起現
前故。一分無記法者。謂工巧處變化心。現行
成就者。謂諸蘊界處法。隨所現前。若善若不
善若無記。彼由現行成就故成就者。若已斷
善根者。所有善法。皆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
名不成就。若非涅槃法一闡底迦究竟成就。
雜染諸法。由闕解脱因。亦名阿顛底迦。以彼
解脱得因畢竟不成就故。問何等名爲解脱
得因。答若於眞如。先以集起煩惱麁重若遇
隨順得對治縁。便能永害。此堪任性名解脱
得因。若與此相違。名無解脱因。問於成就善
巧得何勝利。答能善了知諸法増減。知増減
故。於世興衰。離決定想。乃至能斷若愛若恚。
此成就法。在愚法聲聞。是事不想應。若在初
教。是理不相應。若在終教。由同如故。即不可
説。何以故。説即増分別故。若依別教。則具前
説不説故。餘義如別章
  二十種法師章
云何能作法師事。一者時。二者正意。三者頓。
四者相續。五者漸。六者次。七者句義漸次。八
者示。九者喜。十者勸。十一者具。十二者不
毀。十三者不亂。十四者如法。十五者隨衆。十
六者慈心。十七者安穩心。十八者憐愍心。十
九者不著利養名聞。二十者不自讃毀他。初
時者。離八時難。地論偈云。如王懷憂總病恚
著諸欲險處。無侍衞讒佞無忠臣。如是八時
中智臣不應語。心王亦如是。非時不應説。法
師口業有二種。遂分兩段。經前段經法師説
法師深妙義。後段經法師説法應辯相。此義
順三乘。一乘方究竟。餘義如別章
  四十無礙辯才章
無礙辯才者。謂四十無礙辯。依其十法。十法
有四故成四十。所以説十者。欲顯無量故。如
經廣説
  第十地受識章
其受*識義。略説有三。一事受*識。如轉輪聖
王具受*識法。二理受*識。如三乘人。契得理
寶名爲受*識。三理事受*識。如得位菩薩。坐
大寶蓮華王。十方諸佛放光潅頂等。内應法
界名爲受*識。廣如問答及以經文。餘義如別

  阿耨達池義
經云。阿耨達池流出四河。趣向大海。涅槃復
云。有其八河。阿含婆沙云。有二十河。阿耨達
池有四獸口。東有金象口。出恒伽河。西有銀
牛口。出辛頭河。南有琉璃馬口。出悉陀河。北
頗梨師子口。出博叉河。四各出至四十里
外。分爲五河故爲二十。佛在東面。多從名聞
者。説東面五河并三面本大河故。有八河也。
十住經云。阿耨達池。出四大河。從四口出各
繞池七匝。然後當方出向大海。其圍繞河。各
相去一里。於中有種種名花異色莊嚴。並是
阿耨達多龍王分齊境界處。今佛引成地喩。
由喩勝故。顯法亦勝。餘義可知
華嚴經内章門等維孔目卷第三



華嚴經内章門等雜孔目卷第四
 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釋智儼集 
  十明品十明章 滅盡定章
十忍品十忍章 阿僧祇品時劫章
壽命品壽命差別 往生章
菩薩住處品住處章
不思議法品顯果徳自在章
解脱章 如來相海品相海章
小相光明功徳品小相用章
普賢行品普賢章 性起品明性起章
亡是非論 明涅槃章
見聞供養福分章
第七會離世間品明智章
不共法章 六念章
九次第定章 八人章
見法二行章 辟支佛章
菩薩章 五生章
第八會入法界品迴心章
賢聖善知識章 四親近章
釋四十五知識文中意章
融會一乘義
顯華嚴經部品増減義
釋瓔珞本業梵網二經顯華嚴經一乘分齊

證華嚴經用教分齊義
梵本同異義 華嚴經一部音義
  右義章總一百四十一門
  十明品十明章
十明者。十者數。明者照達所由名爲明也。此
義通十地。即十地徳也。不共三乘及小乘。同
廣如離世間品説
  滅盡定章
滅盡定者。分別有三。謂一乘三乘小乘。一乘
義者。謂即體成用。教化衆生。成諸佛事。如海
憧比丘入滅盡定。即自身上放法界身雲利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