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法苑義林章 (No. 1861_ 窺基撰 ) in Vol. 45

[First] [Prev+100] [Prev]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故成唯識説。疎所縁縁能縁或有。離外所託
亦得生故。第八第六此諸心品所杖本質。
或有或無。疎所縁縁有無不定。若依此義
極略・極逈・遍計起色。折縁諸色名教
本質如前。依自尋思諸我法・空花免角・
過去・未來・劫盡常微。不他教皆無
。又定果色有變有化。有他起。有定力
。若變縁他定有本質。其化定力及自在
位。不他生。故此本質有無不定。雖
相通見及影。誰許彼遍一切心。正智縁
行縁一故。若縁如智亦有影像。誰能照
眞如。即本・後智亦應別。又諸菩薩
雖入滅定。尚起威儀遊諸淨土。此由定前
意樂。撃發本識相分諸威儀。後雖
威儀不滅。由第八識持縁彼故。此位威儀
何本質。不爾八地以上菩薩。入滅定
前意識發起威儀。即應念念入定。
亦非定現諸威儀。如是便違處處經
。又梵王等變本形類。佛前聽法談論語
言。前能變心意識已滅。以定・通識。時現
在前。此所變形唯第八境。彼以何法
耶。第八所縁亦定果故。由斯定果所杖本
質有無不定。故唯識説契當深宗。集量未
行。且依現教。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
質通情本。性種等隨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
 奉施入 東新談義屋 
  文和二年
八月上旬參篭丁衆旁以有存
旨之間奉安置當室了存生之程自專契約
別紙註之矣
 善慶花押 
  嘉應二年十月二十日於菩提院卯時點之
  了
  時代及末佛法不重尚如瓦礫雖然爲上生
  内院値遇三會悟解唯識點了生年四十

  寛文十二年
十月日令修補了
 法印權大僧都清兼六十七才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
 *基撰 
  三寶義林
三寶。略以六門分別。一明種類。二出體性
三釋名字。四辨廢立。五顯差別。六解

種類者。有六種類。一同體。二別體。三一
乘。四三乘。五眞實。六住持。同體者。勝鬘經
説。歸依第一義者。是究竟歸依。無異如來
異二歸依。如來即三歸依。涅槃第十説。若
能計三寶常住同眞諦。此即是諸佛最上之
誓願。又云。若於三寶異相者。當知是人
所有禁戒悉不具足。尚不二乘菩提
何況能得大菩提也。又云。佛即是法。法即
是僧。乃至佛性即是法身。故言同體 別
體者。涅槃經第五。佛言。憍曇彌。莫養我
養僧。若供養僧。即得具足供養三歸
摩訶波闍波提言。衆僧之中無佛無法。云
何説言養衆僧即得具足供養三歸。我
復告言。汝隨我語即供養佛。爲解脱故即
養法。衆僧受者即供養僧。是故三歸不
一。善男子。如來或時説一爲三。説
三爲一。如是之義諸佛境界。非諸聲聞・縁
覺所 一乘者。勝鬘經説。説一乘道法
究竟法身。於上更無一乘法。三乘
衆者。有恐怖歸依。非究竟歸依。顯揚論説。
善逝善説妙三身。無畏無流證教法。上乘
眞實牟尼子。我今至誠先讃禪。佛地論云。
首無上良福田。三身二諦一乘衆。法花
亦説。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三乘者。
勝鬘經説。於未度世間・無依世間。與後際
等作無盡歸依。常住歸依者。謂如來應正等
覺也。法者即説一乘道。僧者是三乘衆。彼
經意説。爲三乘者現三身名爲佛寶。二
乘所修教・理・行・果。一乘方便名一乘道法
竟歸一乘故。雜集序云。敬禮如是大覺尊・
無等妙法・諸聖衆。又云。此三佛身是差別義。
知此中亦讃法・僧功徳。法寶者。自性因
果等義所攝。僧寶者隨此修學所生。諸言
表一切三寶。安慧意同天親所説。心無
偏黨力皆敬。故言諸表諸聖衆等。攝論
亦言。稽首大覺諸如來・無等妙法・眞聖衆
別簡別。故通三乘 眞實者。三身佛寶。
一切無漏教・理・行・果三乘法寶。一切住
果住道三乘聖衆名爲僧寶。大小乘同眞
實三寶。十輪經第五説。沙門有四。一勝道
沙門。三乘無學已離有支。或大菩薩不
他縁。於一切法知見無障。攝受利樂一
切有情。皆名勝道沙門所攝。皆唯勝義僧。二
示道沙門。其勝義僧。及世俗僧。於中或有
亦是示道沙門所攝。若有就別解脱戒
眞善異生。乃至具足世間正見。彼由記説・
變現力故。能廣爲他宣説開示諸聖道法
最下品示道沙門。預流第二。一來第三。不
還第四。十地菩薩是名第五示道沙門。三命
道沙門。若有就別解脱戒。軌則所行清
淨具足。以道活命故名命道。又大菩薩爲
有情具足修行六到彼岸。亦名命道。如
是勝道・示道・命道三種沙門。名爲世間眞
實福田。依彼經説。眞善異生持別解戒。具
足正見聖道法。名爲示道。前異生等具
戒六支名爲命道。此二沙門得世間眞
善福田。故眞實三寶通異生類。或此不然。
聖道現前斷滅煩惱。内理無諍。外事和合。
僧寶。設非沙門。住聖道者理無
故。皆名僧寶。與諸沙門種類同故。若諸異
生住戒住見。亦入眞實僧寶攝者。則非
戒・見類亦僧寶攝。於理・事二皆非
和合。云何名僧。福田與僧寶。二義別故。非
異生福田亦眞僧寶攝。若許異生二種沙門
眞僧寶者。事和合故。餘類不然。於二説中
後説爲 住持者。世尊最後將般涅槃
忉利天安居説法。優填王等思仰金容
檀爲像以爲供養。佛從忉利方下寶階
檀像起立禮拜迎逆。世尊摩頂而記像言。未
來住持廣爲佛事。故花嚴説十佛。前五世
俗佛中有住持佛。又餘經言。其未度者皆
亦已作得度因縁。即是舍利・遺形・及像。皆
是住持佛寶所攝。佛滅度後法有三時。謂
正・像・末。具教・行・證三名爲正法。但有教・
名爲像法。有教無餘名爲末法。此教・行
二有漏攝者。及葉文字皆住持法寶。無漏三
法眞法寶故。示道・命道二沙門中。異生具
戒・具見等類。正・像・末法能住持者。是住持
僧。又十輪説四沙門中。第四名爲汚道沙
。雖眞實亦得在福田數中。無慚愧
僧於我正法亦名死屍。於清衆海應當
。非聖器故。我於彼人大師。彼人
我亦非弟子。有無慚僧於我舍利・及我形
像・及我法僧聖所愛戒。深生敬信。自無
。亦令他無。能宣正法讃歎不毀。常發
犯數悔。業障皆除。當知是人信三寶
。力勝諸外道。多百千倍。輪王不及。況餘
有情。故勸有情是説。於我法中
除鬚髮。我終不毀辱擿罰。此出家者三世
諸佛慈悲護念。是故輕毀即毀諸佛。有無慚
僧毀破禁戒。非聖法器。自起邪見。亦令
。誹毀三乘一乘。如是破戒惡行苾
芻。誑惑有情惡見。師及弟子倶斷
地獄。如是死屍膖脹爛臭。若與交
遊共住同事。臭穢熏染失聖法財。師及弟子
倶斷善根地獄。是故若無初三沙門
汚道中戒不正見。親近
承事聽聞法要。不近戒・見倶壞惡行
苾芻。觀前文意。初無慚者亦得名爲住持
僧寶。及上座等僧像亦然。然彼經中第四卷
説。若有苾芻於諸根本性重惡中。隨犯
一罪。雖破戒惡行苾芻。而於親教和合
僧中。所得律儀猶不斷絶。乃至棄捨所學
尸羅。猶有白法香氣隨逐。諸國王等無
律儀。不輕慢及加擿罰。彼雖法器
穢清衆。不戒故猶勝一切在家白衣
性罪者尚應是。況犯其餘諸小遮罪
此文即是初無慚僧。壞戒有見故得戒。
後無慚者。善根既斷。戒亦隨無。非住持攝
住持令他善根生故。法隨有故。彼令善滅
法隨滅故非住持攝
第二出體性者。同體三寶。即淨法界眞如
法身。涅槃經云。佛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
是常。常即虚空。虚空即佛性。佛性即法身。説
無垢稱經入不二法門品寂靜根言。佛法僧
寶分別爲二。若了佛性即是法性。法即僧
性。如是三寶。皆無爲相與虚空等。諸法亦
。達此名不二法門故。別體三寶。佛
三身佛自性。如三身義林説。法謂
三乘無漏所攝教・理・行・果四法爲性。教謂
音聲・名・句・文身。如總義林説。理謂二諦・
四諦等理。此有二種。一根本智境諸法實性
故。即二空理。二後得智境變似彼故。十六
諦等。行謂三乘因聖所起二利諸行。果謂三
乘無學所得二轉依果。雜集序中。唯説
本智境眞如理法寶。略無後得所變境・
。唯説大乘十地因行。不二乘因所
修行。唯説大乘有爲果法。不所餘變
化身等亦果法攝。法體如是。若別説者。因所
證理是理法寶。因聖所修行是行法寶。無學
位中二轉依果是果法寶。所有言教是教法
寶。差別法體名爲法寶。通五聚法能依徳
義・及以假者。隨其所應佛僧寶。五蘊假
者・及法身義是佛寶。唯取假者僧寶。是
三差別。三乘聖衆具理・事和名爲僧寶。以
無漏戒・見等故。能依假者方名僧寶。十
地菩薩既皆聖位多同類出。麟角獨覺・天趣
亦然。獨勝部行僧種類故。報恩經中鹿女夫
人五百太子出家修道。同一時中得辟支果
師受名爲獨覺。有多同出名爲部行
上二界・六欲天等。二果四果。無出家像
事非和。理無諍故。是僧種類皆名僧寶
餘宗有漏身器爲無漏依。供養及損
故生罪福。瑜伽六十四云。先受歸依三乘。
皆取見道已上。聲聞有五。一地。二智。三淨。
四果。五功徳證得。地謂見修及究竟地。獨覺
三。乃至大乘八種亦爾。唯取聖非凡。遺
教論云。増長修行者。世及出世間。我等皆南
牟者。二乘聖者名世間修故。一乘者根本一
乘所有三寶。不定種姓方便所修。若法若僧。
亦是一乘三寶體攝。法花經説羊・鹿二車
牛車因。化城亦爲寶所方便。故勝鬘説。
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
具足。此六處爲大乘故説。初四是法。後二
是僧。故爲一乘方便。二寶亦一乘攝。此義廣
一乘義林説。雖定種姓法・僧二寶後不
大。由法等等亦名一乘。如攝論等十義
中説。三乘者。三身佛寶名三乘佛。教雖
宗所明。不異釋。其他受用自性身
等大乘佛寶。變化唯是二乘佛寶。雖地前
衆十地菩薩亦得之。非大乘佛。彼地前
衆非是大乘僧寶攝故。爲彼僧現是彼佛
故。若許異生亦僧寶攝便無是義。根本大
乘及方便修。教・理・行・果大乘法寶。麟角獨
覺及餘定性所修四法。各隨所應二乘法寶。
隨此所修無漏四法能修假者。各即是彼三
乘僧寶。眞實者即前所説同體。別體・一乘・
三乘所有三寶實義。唯取聖位僧寶。理
和以上煩惱斷滅。得道得果可貴可珍。
正名僧寶。四沙門中初勝道全。示道・命道
各取少分。聖者種類是僧寶攝。異生示道・
命道沙門。雖戒・見能生物利。是眞福
。非僧寶攝聖道故。福田義廣寶義局
故。同體三寶廢詮辨實非四諦收。依詮顯
旨滅諦所攝。別體・一乘・三乘・眞實皆通滅・
。准下住持亦苦・集攝。住持者佛寶。唯以
四處性。舍利及像色香味觸爲自性故。
法寶通以五蘊性。教謂聲法處。葉字謂
四處行謂三業。或五蘊性。故此法寶五蘊七
處以爲自性。唯有漏故。住持僧中上座等
像。四處爲性。示道・命道二沙門中。諸異生
類及以第四汚道沙門。壞戒有見不
。悔罪種類五蘊假者。通十二處以爲

第三釋名字者。初釋通名。三者是數。謂佛・
法・僧。此三種稱寶合有六義。寶性論問以
何義故佛・法・衆僧説名爲寶。偈言。眞寶世
希有。明淨及勢力。能莊嚴世間。最上不變
等。依彼六種相似相對。佛法衆僧説名爲
寶。一世間難得。無善衆生百千萬劫不
得故。此眞實寶世希有故。二無垢。以
切有漏諸行極明淨故。三威徳具六神通
威徳自在有勢力或。四莊嚴世間。以能莊
嚴出世間法故。此亦能莊嚴世間。五勝妙。
是出世法極最上故。六不改異。以
世間八法不傾動恒。不變故。如世七
珍具此六相。三體亦爾。故皆名寶。帶數釋
也相似相對是譬喩義 梵云馞陀。訛略云
涅槃經云。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
譬如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爲。菩薩能覺
無量煩惱。既覺了已令諸煩惱無能爲
是故名佛。菩薩地説。於三聚法平等開覺。
故名爲佛。佛地論云。具二種智能覺自他
有覺之者總有別慧。依主爲名。達磨云法。
分廣經云。軌則名法。成唯識云。法謂軌持。
能持自相軌生解故。涅槃經説。法名不覺
僧伽云衆。於理於事無乖諍故。此有
。一理和僧。三人已上雖方名僧。麟角獨
覺及餘聖者。設獨一出彼種類故。亦得
僧。二事和僧。三人已上皆是僧體。從多論
故。彼國之法一名爲一。二名爲身。自三已
上皆名爲多。如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
大徳僧聽。所和三人得僧故。若四是
僧。豈能白者而自白耶。欲和合從多人
故。自三已上皆得僧。三辨事僧。謂四人・
五人・十人・二十。能所白中具足和合辨
故。非者和體。此法・僧名皆非六釋。唯一
字名無簡別故。若置寶言。三皆持業
等四辨癈立者。略有四義。一僧祇律云。爲
外道邪三寶故。優婆塞戒經云。若歸
已寧捨身命。終不依自在天等。若歸
已終不依外道典藉。若歸僧已終不
依外道邪衆。涅槃・成實説亦同此。二寶性
論第二卷三寶品云。依三種義故。一調御
師。一彼師法。三彼師資。所證無量種類同故
合立一法。能證因果二類別故。分成師・資
三彼論又説。爲上根人取佛菩提。説於佛
。爲中根人求自然智因縁法。説於法
。爲下根人依師受法理・事不違。説於僧
。故彼論説。依六種人故説三寶。一大二
中三者小乘。如次信佛信法信僧故名
。四處處皆説。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
看者。故此三寶不減不
第五顯差別者。瑜伽六十四説。由六種相
三寶差別。一由相故。謂自然覺悟相是佛
寶。覺悟果相是法寶。隨他所教正修行相
是僧寶。二由業故。謂轉正教業是佛寶。捨
煩惱苦所縁境業是法寶。勇猛増長業是僧
寶。三信解故。謂於佛寶親近承事信
。於法寶所希求證得信解。於僧寶
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四修行
故。謂於佛寶所供養承事正行。於
寶所瑜伽方便正行。於僧寶所
共受財・法正行。五隨念故。應餘相
佛寶。應餘相隨念法寶。應餘相
隨念僧寶。謂是世尊。乃至廣説。六生福故。
謂於佛寶一有情最勝福。於法寶
即依此法最勝福。於僧寶所
有情最勝福
六解妨難者。初依總義。有十問答。一問所
辨三寶次第云何。答或有次第。或無次第
同體三寶一體義分性無勝劣。故無前後。然
義別亦有前後。能覺・所覺・隨覺有異。
佛・法・僧前後差別。別相三寶次第有五。
一因果次第。由僧先修。次佛圓滿。後得
。二境行次第。以法爲境。僧修聖行。佛果
圓滿。三師資次第。涅槃經説。諸佛所師所謂
法也。報恩經中。亦説法先。佛寶次説。後説
僧寶。四勝劣次第。諸教皆説佛・法・僧寶。能
彼法。所覺・隨受。有勝劣故。五隨信次第。
先見僧威儀戒行既生信已。次於所證
諦等心。後於彼師亦生崇仰。故僧・法・
佛如是次第。如鶖子等路見馬勝威儀閑
所知。既聞苦諦便得初果。後往
佛所歸仰聞法成阿羅漢。二問所歸三寶何
狹何寛。答三皆體寛通住持故。或體無別。
眞實故。三問佛墮僧攝僧攝。答經
言。衆僧之中無佛無法。云何説言養衆
則得具足供養三寶。佛自告言。汝隨
則供養佛。爲解脱故即供養法。衆僧受
者即供養僧。是故三歸不一。觀彼經
。佛非僧攝。若爾如何瑜伽六十説
種相田成廣大。第五極清淨相續究竟。謂
阿羅漢・及佛爲首大苾芻僧。既云苾芻及
佛爲首。如何説佛非僧寶攝。答出家外道
皆假號僧。爲彼徒。及佛爲首顯佛弟子
佛即僧。同大衆部等佛非僧攝。化地部
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
佛。僧不得故。佛亦得故。法藏部説。謂佛雖
僧中攝。然別施佛果大非僧。衆徳滿
故。田非勝故。若依彼義佛墮僧攝。故瑜伽
及佛爲首大苾芻僧。既爾涅槃所説復云
何通。答大勝生主不佛是剃髮染衣亦
僧所攝。佛隨彼意故作別説。不定説佛非
僧所收。故言或時説一爲三説三爲一。是
佛境界非餘所知。於二説中正理
四問佛・法・僧寶勝劣可知。何故佛・僧損殺
逆。於法毀損不逆罪。答佛僧苦生。
二乘以説爲逆。法毀誠重。導菩薩而立
逆名。薩遮尼乾子經説五逆。第二謗
乘法定非理法。障礙・留難・隱蔽・覆藏。第四
方説佛身血無學。般若法花亦言。
法當十方無間地獄。故爲菩薩法亦
逆。五問三身損化得逆罪。僧寶殺
逆業。答法報無損。但化稱逆。無學福
増。逆成唯果。理實説僧過尚得逆。況殺
有學命而非逆罪。出佛身血尚得逆名。毀
謗法報理亦成逆。但以佛據損。僧依
勝田。通爲二乘偏稱逆罪。六問三乘僧寶。
菩薩成尊。損殺十地應逆罪。答隨
生五逆無停。菩薩逆同類罪。十地損亦
逆成。七問福・罪相翻。供養僧別無學
罪・福相返。無學非逆於僧。故云別請五百
羅漢僧次一人。答殺罪心境倶増。殺
無學而稱逆。供福・情田竝勝。於僧福而爲
多。或依大乘罪福相似。八問有學無學同
事和而稱僧寶。凡生・聖生倶僧而同寶攝。答
理和・事和。二聖無諍。事和非理凡生有乖。
寶義可珍。凡僧非寶。九問一佛一法亦稱
佛・法。一僧二僧皆得僧。答辨事名僧。
衆而方僧稱。覺察・持軌隨一皆稱佛・法
十問十輪經説。有四種僧。一勝義。二世
俗。三加羊。四無慚愧。謂佛・十地菩薩・獨覺・
四果名勝義僧。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
鬚髮。不袈裟。雖一切出家別解
脱戒。一切羯磨・布薩・自恣悉皆遮遣。而有
聖果故。前出家聖此在家聖皆勝義
僧。有鬚髮服袈裟出家戒
俗僧。此據有智凡出家類。若不知罪與
非罪。犯與不犯發露。惷愚魯鈍不
善士。不往聽聞。不數請問作何罪福。名
羊僧。若諸有情爲活命故。歸我出家毀
戒行。無慚無愧不苦果。内懷腐敗
穢蝸螺。貝音狗行虚言無實。煩惱増多曾無
勝業。耽湎利譽佚六境。毀謗正法。名
無慚愧僧此中何者僧寶所攝。答初全或次
少聖者名僧寶。次餘後二全凡僧非寶攝
次依種類三問答。一問以乘對寶寶有
別・同。以寶對乘乘有同・別。答教無別顯
理亦應通。但説教行方便乘三。談理・果
究竟唯一。不何性獸渡義以分三。究竟
轉依證偏・圓而不一。故談理・果義分三乘
或寶分法之本末。故開同・別二門。乘以
載生機故無一體三義。齊不齊釋取捨任
情。二問何縁三寶有一三乘。何義三乘無
三一寶。答乘隨機立。寶逐乘明。寶據可珍
乘不隨立。或寶雖重。逐三根以分三。
乘既運生。亦隨寶分三一。或以寶隨乘而
顯。乘逐寶而難明。二互翻成。兩皆無爽。
三問寶隨機立假許住持。乘對生根
雜染。何故唯説不繋乘。答眞實稱寶不
繋義同。利益可珍住持隨立。乘隨眞寶
繋名乘。有益運生雜染亦運 次依體性
六問答。一問僧是衆義。自三以上名僧。
理體不殊。眞如寧有僧義。答覺依無慮。尚
稱以佛名。僧本非多。理亦得僧稱。二
問三乘體別後會歸於一乘。三寶相殊。終可
於一寶。答運生有於初後。會二歸於一
。可珍有於勝劣。究竟咸歸一寶。或寶
珍。有同別而無會。乘依運載三・一
而稱歸。齊與不齊。亦隨取捨。三問以乘對
寶皆許會歸。以寶對身亦應歸會。謂會
法身故。答執乘極而住果。令進習
而明歸。無身而不進。故於身而無會。
若説勝劣諸教明文。四問既許三寶體有
同・別。應三身亦有同體。答寶隨機立。
樂執而稱同・。身利別根計情
但異。或事殊立別。理等明同。寶既一三。身
亦三一。但以身殊難曉。諸教多陳。體等易
知聖無明説。五問寶隨乘立既許一三。身
乘明亦應三一。答乘體即寶故有一・三
佛非二乘故無三・一。六問隨機現寶寶有
一・三。隨乘現身佛有三・一。答佛皆極果非
彼二乘。餘開劣勝故有三・一。或雖化身爲
二乘現逗彼機器。亦分三身。五分法身名
法身。王宮生身名報身。餘隨類身名化身
一乘三身已如前辨。故釋前難齊不齊
 次依釋名。有三問答。一問任持自相
如正可法。非和無覺云何得佛僧
答覺性・覺依・覺本名覺。理和事順衆本名
僧。二問能學勝劣佛僧開二。所學果因法應
一。答有障無障以顯修。能學易知以開
二。有勝非勝以明證所學難了故唯一。三
問劣勝難了法合爲一。事理易知法開爲
二。答師・資道別。佛・僧爲二。軌則義齊。法但
 次依廢立三問答。一問勝鬘經
等説一乘。涅槃經等説二乘。譬如
王調御駕駟。欲驢車而及之者無
是處。法花經等説三乘。謂羊・鹿・牛車。
善戒經等説四車。前三加象。勝鬘經
等亦説四。謂無聞非法衆生以人天善
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
者授縁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楞
伽經中説五乘。三乘定性不定性爲四。
第五阿闡提有二。一有性而斷善根。二菩
薩具大悲者。莊嚴論中亦説五。前四如
前。第五有二。一即有性而斷善根。謂暫
時無。二無性者。謂畢竟無。善戒經等亦説
五。初四如前。第五唯一。謂無種姓。何故
乘有此差別。不身寶此異門。答
乘隨機立。佛據覺殊。寶性可珍。故無増減
二問何故證淨別立戒門。於寶中
戒寶。答證淨是所信。二因戒別立。寶義化
。從通名法寶。四種證淨由二因立。由
三寶惡道因。由戒故離賎貧因
故信法外別立戒淨。三問何因隨念加六加
三。所敬可珍即無増減。答念縁令其親近
念行令其進修。加六加三。六・十隨念。縁
所敬。隨根可珍。但説三歸。故無増減
次依差別。有一問答。問何故唯説三寶別
。不無別。答無別義易經已廣陳。有別
義難論須具釋。合前問答二十五
  破魔羅義林
破魔羅義。以七門分別。一列名不同。二釋
名出體。三明廢立。四辨所障。五能破差別。
六眞破位次。七示相降時
一列名不同者。魔有二種。一分段品魔。二變
易品魔。法花經中安樂行品説。如來亦復如
是。以禪定智慧力法國土。王於三界。而
諸魔王不肯順伏。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
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衆中。爲説諸經
其心悦。乃至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
滅度導其心。令其歡喜。而不爲説是法
華經。此説二乘先所破滅。故知但是分段之
魔煩惱障品既障二乘。説之爲魔。所知障
品障於菩薩。明知亦魔。勝鬘經説。有作四聖
諦。無作四聖諦。如來應正等覺。初始覺知。然
後爲無明&T021400;藏衆生。方便演説。既分二死二
蘊二煩惱。明知天魔亦有二類。或説三魔
法花又云。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
法王。以法教化一切衆生。見賢聖軍與
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
三界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不
天魔。或説四魔。瑜伽等説。坦然安坐妙菩
提座。降伏四魔。具大勢力。名薄伽梵。佛地
論云。言四魔者。一煩惱魔。二蘊魔。三死魔。
四自在天魔。或説八魔。分段・變易各有
故菩薩以分別及所知障煩惱故。理亦
定有變易生死品煩惱魔。又説八魔。涅槃經
説。四魔之上更加四倒。或説十魔。雜藏中
説。欲・憂愁・飢渇・愛・睡眠・怖畏・疑・毒・及名
利・自高輕慢彼。汝等軍如是。一切無能破
我智箭定刀。摧坏瓶
二釋名出體者。初釋名。後出體。釋名中。初
通名。後釋別名。通名者・梵云魔羅。此云
擾亂障礙破壞。擾亂身心。障礙善法。破
勝事。故名魔羅。此略云魔。諸魔通稱。三等
是數帶數釋也。又云波卑夜。此云惡者。天
魔別名。波旬訛也。成就惡法惡意故。惡
魔波旬號名雙擧。釋別名者。可分可段名
分段。品是類義。變改轉易名爲變易。品
義如前。分段・變易品即是魔。持業釋也。煩
多擾亂名爲煩惱。色等積聚名之爲蘊。將
盡正盡盡已名死。神用光潔自在名天。此四
即魔。皆持業釋。涅槃八魔。初四如前。無常・
無樂・無我・無淨。倒體即魔。亦持業釋。十魔
名者。可欣名欲心慼名憂愁。悕求食飮
飢渇。耽欲名愛。令心昧略睡眠。有
恐怯怖畏。猶豫兩端疑。損惱身心
毒。悕譽貪財曰名利。自擧陵他名高慢
欲等即魔。亦持業釋。此中且解諸名不同
増減數中。同者類釋 次出魔體。二魔體者。
有作麁四諦品。二乘異生麁淺境事
分段魔體。依無作細四諦品。大乘異
生。微妙境事。立變易魔體。後唯障菩薩。初
通障二乘。二乘求解脱。彼等能爲解脱障
故。菩薩求菩提。變易四魔細能障故。三魔體
者。一切見修煩惱障品名煩惱魔。因惑所
五蘊諸法名爲蘊魔。依此五蘊無常死沒。將
死已死名爲死魔。不死觸唯是色蘊。觸
處狹故。亦不死支。將死正死非已死故。
死即滅相。不相應行蘊。依五蘊假捨衆同
過去故。破壞壽命故名爲魔。或兼
死支。將死正死逼迫身心壽命故。或兼
死觸。觸於末摩苦惱。損壽命故。四魔
體者。煩惱所知。若現若種。并隨所應。習氣等
法名煩惱魔。分段變易二死五蘊名爲蘊魔
分段沒無將死・正死・死已滅相名爲死魔。變
易正死將死二位名爲死魔。若彼滅已便非
魔體。欲界第六他化天子魔及眷屬。并不思
議解脱菩薩之所化作。名自在天魔。八魔體
者。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種・現・習
氣名分段煩惱魔。即此所招諸麁五蘊類名
分段蘊魔。即此五蘊終盡已死・將死・正死名
分段死魔。第六天子及彼眷屬名分段天魔
麁下劣故。實凡類故。實破壞故諸所知障現・
種・習氣名變易煩惱魔。菩薩以分別并一切
所知障煩惱故。變易生死五蘊果等名
變易蘊魔。此於初位終盡捨。但有念念
微細墮滅。逼迫生滅。以爲死魔。第十地菩
薩示現所爲名爲天魔。無垢稱言。作魔王
者多是不思議解脱菩薩。鼓音王經云。阿彌
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魔王名
。調達名寂。唯有龍象能與龍象而爲
。十地菩薩既將成佛。豈凡魔王所能抗
。故必大菩薩化爲魔王。共菩薩戰諍。又
八魔體初四分段品。後四分別所知障攝。二
乘四倒故。十魔體者。欲魔謂五塵境。體是所
欲。能生貪欲。從果爲名名欲。欲體正是欲
境之貪。憂愁謂憂苦受。飢渇則是二觸所生
二欲。睡眠即不定眠。怖畏即五怖畏。一不活
畏。由分別我・資生愛起。二惡名畏。行不饒
悕望起。三者死畏。由我見失壞
起。四惡趣畏。不諸佛惡業所起。五
怯衆畏。見已證劣他勝起。初二怖體多
是貪欲。財譽之愛。第三第五多是我愛。第四
體是慧倶無貪。或體是愧。拒惡法故。疑體
名。毒謂三毒貪・嗔・無明。名謂聲譽。利謂
資産。自高慢彼。體即是慢。此隨所應唯説
蘊・惑以爲魔軍。或説天魔此爲
三明廢立者。立二魔者。所障有二。一涅槃
品。二菩提品。依初品分段品魔。依
後品變易品魔。或智有二。一中智。二
上智。中智所知立初魔。上智所知立後魔
或有漏法有二。一麁。二細。依麁法分段
。依細法變易品魔。有作無作安立非
安立。亦如是説。三魔者。唯説聲聞。畢竟恒
時所能降故。天魔蔽阿難之心。不佛問
涅槃。鄔波掬多。在座禪。觀。不
王挿花於頂。雖神通亦能制伏。非畢竟
。故略不説。實亦能降。又説四魔
者。爲生死因惑爲本勝。由惑所起蘊勝
業。蘊總業別。不別立魔。果因二中非
殊勝故。生・老・病三皆劣於死。從勝爲
三種。唯死増用。獨立爲魔。法立
謂惑・蘊・死。情立一魔。謂自在天。無上依
經。三界内有四種難。不如來四徳法身
一煩惱難。二業難。三生報難。四過失難。變
易生死有四。一方便生死。二因縁生死。三有
有生死。四無有生死。如次配前。前爲分段
後爲變易。唯業一種不立爲魔。擾亂破壞
障礙劣故。法既爲六。情分假實。故成八魔
涅槃八魔煩惱障品。有因異熟果。約法情
初四。所知障品無異熟果。不有情。説
二乘起四徳涅槃。故説後四。十魔隨増。
天魔多起煩惱及蘊。此十相増所以偏説。障
定・智故。略不
四辨所障者。二魔中分段魔障三乘。變易
魔障菩薩。初障解脱・涅槃。後障菩提・妙
。三魔中煩惱障有餘。蘊障無餘。死障
。四魔中前三如前。天魔能障一切善品
欲界及三界故。初八魔中。分段變易
二障雖殊。別障相似。後八魔中初四如前。
後四障大涅槃具四徳故。十魔別障智・定
二門。説二刀箭而能破故。或下所説能
魔體。即是所障。至下當
五能破差別者。有六門異。一實能破體。破
前三魔。正證眞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
作已辨。不後有。由智證眞彼方滅故。由
神通方伏天魔。亦智爲本後智爲性。二
大集經説。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如次能
蘊・煩惱・死・自在天魔。三復次觀有漏苦・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如次能壞・
蘊・惑・死・天。四復次觀空・無相・無願。具
已迴向菩提。如次壞四。五復次觀
受・心・法。如次壞四。六智度論云。菩薩得
故破煩惱魔。得法性身故破蘊魔。得道及
法性身故破死魔。常一心入不動三昧。破
天魔。前所説義各隨相増。隨前所修四別
行相。相當義配。非正證眞一念有此行相
差別。如理應知。應各別解相配所由。恐
繁廣。易故不
六眞破位次者。分段四魔。十住菩薩初發心
住。分成十信。花嚴經説。初發心住能八相
成道。已伏分段品天魔已得神通。彼何能
障。第四生貴住中已伏分別諸煩惱魔。資
糧道漸伏。加行道中能頓伏盡。初地初心正
分別體盡。其倶生者。加行道中漸伏。初
地已上能頓伏盡。然故意力有時猶起。而
失。八地已上一切不行。種金剛斷。
若依天親法華論説。初地已上受變易生
即伏蘊・死。若依唯識。有至八地方受
。七地滿心方捨蘊・死二魔。加行所修二
類菩薩意樂別故。無垢稱經歎八地已上徳
云。降伏魔怨諸外道。明其具徳。非今始
。又具破四魔。要八地已上故彼讃之。佛
地論云。初地已上離麁四魔。八地已上能離
細故。又分段魔名麁。初地離故。變易四魔
猶在。細名未離。若變易品魔分別所知障。第
四住中離不共無明伴類。所知障資糧道中
漸伏。加行道中能頓伏盡。初地永斷。其六識
中倶生所知障。十地分分斷。八地已上一切
行。七識中者。乃至金剛加行道中方斷
起。此及六識中種。金剛無間道一時方斷。
變易蘊・死二魔。唯識有二説。一云金剛道起
皆已棄捨。與二障種倶時捨故。正義不然。
解脱道起方棄捨之。與無間道相違故。
阿彌陀佛既有魔王。已上諸位准有何爽。要
大菩薩能爲魔事大位故。若住菩薩方
天魔。若已成佛十地菩薩無能爲障。已
三界。更何須降。四倒四魔即所知障。初
之四魔不於前。故不別説
七示相降時者。釋迦化身。化相降位。金剛
心起破煩惱魔。捨第五分壽無餘滅。破
彼蘊魔。魔王請後更留三月。爲死得
自在故。破其死魔。然破天魔。二文不定。
涅槃經説。菩提樹下未菩提。魔王惱亂
三界。菩薩入慈定。起雷吼三摩地
即破天魔。同於法華。大通智勝破魔軍
已。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
現在前。大般若經八相成道。得菩提
方破天魔。隨機・部執各有異故。不

  ◎三慧義林
三慧義略以十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
所縁。四廢立。五位地。六諸智相攝。七法行差
別。八與陀羅尼明同異。九地證不同。十
諸門分別
第一出體者。此三自性別境慧攝。名三慧
故。通現及種。顯揚論十七説十八現觀。謂
聞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説是智故。
有説此三唯是意識或七八識相應慧性。非
五識倶。五識不教理故。唯識論第六
説。善十一中。五識唯十。自性散動無輕安
故。説佛身中無五識故。眼等不
故。五識中善唯是生得不明了故。有義
五識亦有聞修。唯識有説。五識有輕安。定
所引善者亦有調暢故。成所作智倶必有
故。定有修慧。何縁五識雖無分別。由
六識分別引生分別惑。聞慧意引而無
。雖別縁若名若義。名倶之聲體即是
教。耳既縁彼寧非聞慧。思慧深縁名所詮
。五識可無。聞麁縁教。五識應有。聞慧意
引五識善生。因聞所成聞慧伴類。亦聞慧
攝。聞所成故。若能引意聞加行善。所引五識
生得善者。亦應能引第六意識是分別惑。所
引五識唯是倶生。若爾不見道斷。便
聖教。若親聞聲方名聞者。意慧應非。若
聲故彼所成故五亦應有。瑜伽第十三聞
慧地説。於五明處名句文身。覺慧爲先。聽
聞・領受・讀誦・憶念名聞所成地。彼論意説。
覺慧爲先者。是生得慧。初闇劣故。後聽聞等
皆是聞慧。能明了故。故耳識倶明了意識。亦
是聞慧。不明了者生得慧攝。由此聞慧唯
意識相應慧性。所引伴類亦通五識相應
慧性。七識不外縁。八識佛果起。無聞慧故。
思慧唯取意識倶慧。五非助伴。行相淺故。
七識倶。在無漏位行相深故。佛無思慧
第八倶。修慧定通八識倶有。言彼所成
體性如前。但言所成説慧者。便通
四蘊或五蘊性
第二釋名者。初列。後釋。列者。一聞所成慧。
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釋名者。初釋
。後釋別名。釋通名者。慧簡擇義。三者
是數。帶數釋也。聞謂能聽。即是耳識能聞
於聲。成是生長圓滿之義。慧體如前。以
因因聞所成之慧。名聞所成慧。依士釋
也。思謂思數。由思籌度勝慧方生。因相應
成慧名思所成慧。隣近釋也。或因
成之慧。依主釋也。修者證義。明證
故。體即定數。因定相應成慧。隣近釋也。
或因於定成之慧。亦依士釋。若但言
慧・思慧・修慧。濫持業釋。無隣近等。言彼所
便無是失
第三所縁者。倶舍二十二。毘婆沙師説。聞所
成慧唯縁名境。未文而觀義故。毘
婆沙論四十二説。聞所成慧於一切時
義。念三藏教及師友教有何義。隨
所念皆能解了。然成就位實唯縁義。今據
初位唯縁名。思所成慧縁名義境。有時
文引義。有時由義引文。未全捨文而
義故。修所成慧唯縁義境已能捨文。唯
義故。婆沙又説。於一切時於名
而了義故。譬如人浮深駛水。曾未學者
所依。曾學未成或捨或執。曾善學者
所依自力浮渡。當知三慧如次亦爾。
有言若爾思慧不成。謂此既通縁名縁義。
次應是聞・修所成。今詳三相。無過別
。諸修行所。依至教生勝慧名聞所
。依正理生勝慧名思所成。依
等持生勝慧名修所成。説所成言。顯
勝慧是聞思等三因所成。猶如世間於命・牛
。如次説是食・草所成。今觀彼意。天親
正取聞唯縁教思唯縁義修慧亦爾。然毘婆
沙諸門分別中唯有一説。此三種慧皆縁
名義。與此相違。今依大乘。聞慧通縁
名若義。瑜伽十三説。云何聞所成地。謂若略
説於五明處名句文身無量差別。覺慧爲先。
聽聞領受讀誦憶念。又於止名身句身文
義中無倒解了。如是名爲聞所成地。此
中初文説於名。後文縁義。然彼論第十
一。説法作意者。謂聞所成慧相應作意
義者。縁教多故。未文而觀
義故。以教爲先而方取義。唯説法。理
實通縁。思所成慧。有義唯縁於義。瑜伽第十
六説思慧自性。凡所思惟唯依於義
於文。雖彼亦説擇諸法。思素怛纜及伽
他義彼文故。瑜伽第十一又説。縁義作
意者。謂思所成慧故。即彼復説。修所成慧相
應作意。亦唯縁義不於文。十地等中諸
後得智有教者。彼是聞慧亦非修慧。十
地論説八地已上於一切法能堪・能思・能
持。如次即是聞・思・修慧。八地已去定心相
續。外縁教法。既説爲聞。故知思・修但縁
。籌慮・證解・二義有別。在佛身中
聞・思。唯有修慧通縁名義。若聞他教
修慧者。其性是何。故知修慧通縁名義。然
皆證解。如實義者。瑜伽七十七・解深密經第
三卷中。慈氏菩薩白言。世尊。若聞所成・思所
成慧・修所成慧。皆縁義者有何差別。善男
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説
。未現在前順解脱領受成
脱義。思所成慧亦依於文唯如説。亦善
意趣現在前。隨順解脱領受成
脱義。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
文。亦如其説。亦不説。能善意趣
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
。已能領受成解脱義。是名三種知義差
。彼説三慧皆縁名・義。初依聽聞
先。而觀義者名爲聞慧。次依思慮
先。而觀文者名爲思慧。次依於修倶於
文・義。證解明了名爲修慧。此在因位八地
以上一體義分。七地已前各有別體。在
位中未曾得。都無聞思。唯有修慧。然諸
聖教隨彼所宜相増。別説名・義。理實

第四廢立者。十地論第一説。如渇思冷水
飢思美食。如病思良醫。如衆蜂依蜜。我
等亦如是。願甘露法。此喩四義。一受持。
二助力。三遠離。四安樂行。此義云何。如
嚼隨得而飮。如是聞慧初聞即受。隨聞
受持。如食咀嚼身力助成。如是思慧嚼
聞法。智力助成。如良藥藥行除病。如
聞・思慧。隨順正義如法修行。遠離一切
煩惱習患。如蜜。衆蜂所依。樂行住處。如
聞・思・修慧果。聖所依處。現法愛味受樂行
故。三慧既爲聖果因本。説前三喩。由此三
慧不減不増。蜂依於蜜聖果故。又修
聖因四勝行。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
思惟。如教修行。初一福行。後三慧行。今説
慧行減不増。又所軌範。略有二門。一善
人。二勝法。法有二。一教。二理。通説三乘
習行勝法。略有二位。一散。二定。依
。初教後理。聞初縁教勝。思後縁理勝。故
二種。修慧雖世出世間。證解不殊合
一慧。又生死因略有二種。一惑。二業。多
重者唯癡與疑。由癡迷境不眞妄。由
因果造修。以此二門便興惡業
癡故令初聽聞。爲疑故次思妙理
惡業故後説修慧。生死因滅苦果隨無。出
世道修便成覺寂。又有三隨惑數數現行。
一不正知。二妄念。三散亂。雖別行相各有
能除。正能斷者體唯慧性。故説三慧
伏斷。又出世因略有二種。一福。二智。慧爲
智相勝獨得名。餘爲福相劣故合説。於
之中。略有三品。謂下中上。初修次修後修異
故。由此三品慧成三。又慧起時由三種
一縁力。二因力。三倶力。如次三慧由
起不減不増。又由三力。一他力。二自力。
三倶力。又由三力。一資糧力。二自性力。三
倶力。又由三力。一外力。二内力。三倶力。又
三力。一多由教力。二多由義力。三多由
定力。如次三慧各由彼起。故説三慧
増。此門即簡不餘法其所成。但説
三所起妙慧。名彼所成。亦廢立義
第五位地有二。一三乘凡聖位。二三界九
地位。三乘凡聖位者。雖三慧發心未
外凡。發決定心方内凡位。若二乘位
解脱分中。聞慧在五停心位。思慧在二念處
。修慧在煖已後諸位。此據隨増三慧
。然實凡聖因果位中皆容起。雖煖等
體非是聞慧。位亦通起。唯見道中無聞・思
。理定觀故。其大乘者。唯識論説唯識相
。資糧位中聽聞思惟能深信解。在加行
能漸伏除所取能取發眞見。彼文意
説。四十心位起聞・思慧習唯識。四善根
後方起修慧。從多増修。非理實爾。華嚴經
中説。十住位初發心住八相成道能現神通
又瑜伽六十五説。毘鉢舍那菩薩。若定若生。
無色界心三界法及無漏法。此非
擇分位。不彼故彼地無故。故資糧位修
慧之行未理觀。加行位中方能觀理故。
唯識論説。資糧位。於識性相聽聞思惟。不
修慧。雖決擇分體唯修慧。位起聞思
界身故。於見道位唯有修慧。内觀諦理
散心故。彼聞・思慧種子得修。於修道位
地已前定・散心間皆容起。八地已上無漏
相續都無散心。十地經説。八地已上於一切
能堪・能思・能持。彼論解云。如次即是聞・
思・修慧。雖一慧體。一刹那中。能取外教
而尋於義名爲聞慧。能深籌度先理後
名爲思慧。於此二中能證明顯即名修慧
聖智迅速於一念慧義分三故。實無別體
説。但是修慧所攝非是聞思。聞思假説實
是修慧。大小二乘不色界亦有思體。無色
界中有聞慧體。若八地後起實聞思。應
色地亦有思慧無色有聞。雖無色天。佛
邊側立聽法等事。但依修慧教義故。如
目犍連。獼猴池側。入無所有處定狂象
。但修慧聞非聞慧 三界九地者。欲界
地有二。謂聞思所成。不定界地非離染地
設欲修時墮思中故。欲界之心行相麁故。
色界地有二。謂聞・修所成。若欲思時墮
修中故。上界地心行相細故。由此無色亦
思慧。上地雖慧與思倶。不思成
相非明了。諸善性者。或是生得。或是聞修。
定非思慧。無色界有一。謂即修慧。要由
耳根聞法已引所成慧。彼無耳根故無
聞慧。異界相違不相順故。設由彼引。麁細
懸殊。如目犍連。非聞慧攝。聞所成慧通在
六地。欲界・四靜慮・及靜慮中間。未至勤
根本地相。善位無散聞慧。或在七地
初未至。或在五地又除中間。何故中間
聞慧。不上三未至地無。由此應
初説爲善。思慧唯在一欲界地。修慧有漏者
十七地。八根本・八近分・靜慮中間。無漏者
十地。色界六除上三未至。無色界中四根
本地。説非想地有無漏心滅定故。然在
下地上地有漏聞慧。對法第五等説。
樂欲力者。謂已得第二靜慮者。入初靜慮
已。若欲第二靜慮地心等。即能現前
而出於定。餘一切地如理當知。其所入定
修慧心。其第二定所出之心非生得善。諸論
皆説。若生彼地方起彼地生得善故。故所
出心定是聞慧。有義所出定是修慧。有漏・無
漏異心名出。要生彼地中彼聞慧故。八
地已後心恒一類。云何名出。既爾純無漏。如
何起聞慧。故異行相異分名出。前師亦許
聞慧名出。無漏三慧上下通起。上地不
下地有漏思・修二慧。思無下起。一地繋故。
上亦不下地聞慧。有漏三慧是業性故。皆
厭捨故
第六諸智相攝者。勝鬘經中説一。謂心法智。
彼説苦求涅槃。究竟唯修。觀如來藏
衆苦故。方便通二。又説二智。謂初聖諦
智。二無二聖諦智。彼唯修慧。初是安立諦智。
後是非安立諦智。彼説二乘以初諦智
諸煩惱。諸佛世尊以無二聖諦智諸住
故。非聞思攝。又説二種如來藏空智
一空如來藏智。謂縁若離若脱若斷若異煩
惱藏智。二不空如來藏智。謂縁於恒沙
離不脱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智。初觀
煩惱能覆藏智。非眞實故名之爲空。後觀
法身惑所藏智。理眞實故名爲不空。究竟
成滿亦唯修慧。方便通二。又有二種。謂世
俗智・勝義智。三皆通二。有説初智唯有漏。
後智唯無漏。由諸教中唯説無漏。又雜集
説。有三種無分別智。一知足無分別。二無
顛倒無分別。三無戲論無分別。初唯思修。説
諸異生隨於一無常等法。究竟思已生喜足
故。後二唯修慧。説諸聲聞於諸蘊中。爲
四倒理觀察。得出世智能達無我。是中
智故。説諸菩薩知法戲論泯法相
寂靜出世聖智。是後智故。又有三無生忍智
本性無生忍・自然無生忍・惑苦無生忍。如
即是縁三性境諸無漏智。亦唯修慧。又有
四智。謂圓鏡等。初之二智定唯修慧。妙觀察
智。有義唯修慧。有義通三慧。成所作智。有
義唯修慧。有義通聞慧。許十地中起此智
故。義准如前。又有四智。謂我生已盡・梵行
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如次即是苦・滅・
道・集四無學智。眞實成滿在定中起。唯是
修慧。前方便位亦通聞思。然諸教中多説
者以根本故。又四尋思・四如實智。皆唯修
慧。成滿位故。尋思唯有漏。實智通無漏。勝
鬘經説。隨順法智者。五種巧便觀察成就。
一觀察施設根意解境界。二觀察業報。三觀
察阿羅漢眠。四觀察心自在樂禪樂。五觀察
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聖自在通。此五種
察究竟成滿唯是修慧。初方便位亦通
聞・思。彼經自説。於我滅後未來世中。我諸
弟子隨信信増上。依於明信順法智。自
性清淨心。彼爲煩惱染汚而得究竟。是究
竟者入大乘道因故。又有六現觀智。一思
現觀。二信現觀。三戒現觀。四現觀智諦現觀。
五現觀邊智諦現觀。六究竟現觀。初唯思慧。
後三修慧。餘二非慧。此據自性。若取倶行
其所應菩提分法而爲自性。對法論十
三説。現觀有十。一法。二義。三眞。四後。五寶。
六不行。七究竟。八聲聞。九獨覺。十菩薩。法
是聞慧。多縁教故。義是思慧。多縁理故。眞・
後・究竟皆唯修慧。如次即是智諦・智諦邊・
究竟。三現觀故。寶即是信。不行即戒。竝如
前説。後三依乘得此有異。隨應説慧。瑜伽
六十九説十智。世俗智・法智・類智・苦智・集
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他心智。其世俗
智通有無漏三慧所攝。中間八智唯無漏唯
修慧。後他心智通有無漏。亦唯修慧。又有
十力智。謂處非處・乃至漏盡智。唯在如來相
續中有。唯無漏。唯修慧
對法第三説十三智。信解智・道理智・不散
智・内證智・他性智・下智・上智・厭患智・不
起智・無生智・生智・究竟智・大義智。彼論自
釋。初三即三慧。第四勝義智。第五他心智。
第六法智。第七類智。次四種四諦究竟智。
即盡・無生智。次前九種唯是修慧。大義智
即大乘智。通三慧攝。究竟唯修。又顯揚論
十六等説。觀察四諦十六行智。前爲
後之所依止。謂爲除四顛倒故。苦諦四
行。一爲常倒無常行。二爲樂淨
於苦行。三爲我倒於空行。四即
此起無我行。空觀諸行我性空故。此
行外餘我空故。空觀諸行無我故。
此觀行體非我性故。是二差別。次於常・樂・
淨・我四愛集諦。起因・集・生・縁四行。次於
斷滅諦。起滅・靜・妙・離四行。次於此能證道
。起道・如・行・出四行。皆唯修慧。通有無
。成滿位中唯無漏修。顯揚論十七説。現
觀有十八種。一聞。二思。三修所生智。四順
決擇分智。五見道。六修道。七究竟道。八不善
清淨世俗智。九善清淨世俗智。十勝義智。十
一不善清淨行有分別智。十二善清淨行有
分別智。十三善清淨行無分別智。十四成
所作前行智。十五成所作智。十六成所作後
智。十七聲聞等智。十八菩薩等智。據實現
觀體唯修慧。聞等助修五現觀攝。此中有
。依五位道智七。聞等三慧。解脱分中
而施設故。依二諦三。觀世俗智。
善不善二境異故。依能縁行三。有分
別中有漏無漏二類異故。依二空二眞智
三。加行・根本・後得別故。依乘有二。聲聞・
菩薩大小異故。瑜伽第十説四十四智。謂
老死支四。一老死苦。二老死集。三老
死趣滅。四老死趣滅行。乃至行支皆作
。無明無因。智種闕故。不之。菩薩昔
菩提樹下。雜染順逆觀縁起支。於逆觀
而爲此觀。依初方便故諸論説齊識退
還。皆唯修慧。至成就時修慧觀故。初觀加
行亦通聞・思。示相異生唯有漏攝。實是無
漏。彼論又説七十七智。謂縁現在老死
二智。一縁現在生而有老死。二非
在生而有老死。現在自身自已作故。縁
去老死二智。一縁過去生而有老死
二非過去生而有老死。觀於前際無
始老死。無皆以生爲縁故。縁未來老
二智。一縁未來生而有老死。二非
未來生而有老死。未來雖起。容
雜染・還滅義故。今觀雜染故成二智。此三
際中。初智觀果有因顯其所由。後智觀
因非決定。破外妄計不平等因無
而生。此前六智名眞實智。第七法住智。觀
支所攝法。諸有漏慧遍知義故。通知
世縁起教法支不攝。准知聖者身亦有
住智。異生身中亦有眞實智。觀教觀支起
七智故。乃至行支亦有此七。智種闕故。除
無明支究竟觀成。唯修慧攝。初加行位亦通
聞思。瑜伽又説諸神通智・解脱門智・無礙
解智・無諍智・願智・力・無所畏・念住・一切種・
不共佛法等智。前五神通通有無漏。説
生身及聖起故。後唯無漏。二智攝故。六皆修
慧。解脱門智唯無漏。修慧攝。解脱門故。空八
智攝。無願六智攝。無相五智攝故。無礙解智
乃至不共佛法智。唯是修慧。隨其所應
有無漏。在阿羅漢等及如來身
第七法行差別者。法行有十。辨中邊第三卷
頌云。謂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
演。諷誦・及思・修。行十法行者獲福聚
量。勝故無盡故。由他不息。大毘婆沙四
十二卷。有作是説。若於三藏・十二分教。受
持・轉讀・究竟流布名聞所成慧。依此發
思所成慧。依此發生修所成慧。此斷煩惱
得涅槃。如金鑛金。依金生金剛
此能摧壞山石等物。評曰應是説。若於
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轉讀・究竟流布。是生
得慧。依此發生聞所成慧。依此發生思所
成慧。依此發生修所成慧。此斷煩惱
涅槃。如種生芽。依芽生莖。依莖轉生
枝葉花菓。依瑜伽第十三説。云何聞所成地。
謂若略説。於五明處名句文身無量差別。覺
慧爲先。聽聞・領受・讀誦・憶念。又於彼義
倒解了。如是名爲聞所成地。此中意説。於
五明處名句文身無量差別。覺慧爲先者。是
生得慧。聽聞・領受・讀誦・憶念。又於彼義
倒解了。方名聞慧。即顯總相。於五明教。劣
闇覺慧所有善心名生得慧。聽聞已後差別
作意明了善心。名爲聞慧。非必要先於
藏教。聽聞・領受皆生得慧。但於三藏
功力。所生闇劣覺慧善心。名生得慧。不
出世。非功力起。性不明了。讀解文義任運
而起名生得慧。故雖持三藏等教。亦有
生得。若於三藏要用功力生明勝覺慧
善心。名加行善。能順出世功力起。性極
明了。讀解文義加行而起名爲聞慧。故知
持三藏等教亦有聞慧。不爾如何於
明教覺慧爲先名生得慧。聽聞領受名爲
聞慧。辨中邊説。聞所成慧思惟大乘能令
善根界得増長。思所成慧思惟大乘能正
入所求實義。修所成慧思惟大乘能令
求事業成滿。謂能趣入修治地故。此三妙慧
十法行而爲助伴。由十法行之所攝受
初八法行名爲聞慧。第九法行名爲思慧。第
十法行修慧所攝。由此三慧於此大乘
諸法行。獲最大果。一最勝故。二無盡故。由
能攝益他諸有情。是故大乘説爲最勝。由
得無餘涅槃。利益他事而恒不息。是
故大乘説爲無盡。法花經説。受持此經
讀・若誦・若解説・若書寫。是人當八百眼
功徳乃至千二百意功徳。若於三藏受持讀
誦唯生得慧。云何得十法行福聚
多。五種法師成六千徳。加行善法用
方生。明了解心所得故。由此應大乘
所説
第八與陀羅尼明同異者。陀羅尼有二。
一能持。諸經等説聞持陀羅尼。二所持。菩薩
地説陀羅尼有四。一法。二義。三能得菩薩
。四明呪。陀羅尼者。此云總持諸論説以
念・慧性。此中聞持即是聞慧。此中所持
即聞慧境。聞法義等明記不忘名曰聞持
此義中分別。何故聞慧獨稱總持
思・修亦總持攝。聞從外分内勝慧生。
事散境最初慧故。簡未成就聞而不持。
獨稱總持。思・修二慧因内分起。於義決定
初慧故。理可能持。簡別義微。不
。故於三地二愚。一欲貪愚。障
者。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能障總持聞思
者。不欲貪障總持故。有義聞持即是
聞慧。法・義・等持亦思・修慧之所持境。聞慧
總聞法・義等已明記不忘。名曰聞持。思・修
二慧内因力起。能思能修法・義等四明記不
忘。立彼四持。不爾三地已得聞持。能持
。斷總持聞思已。復言九地斷後後
慧辨陀羅尼自在愚。成唯識第九説。無量所
説法陀羅尼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於所詮
總持自在。於一義中一切義。故無量名
句字陀羅尼自在者。謂法無礙解。即於
總持自在。於一名句字中。現一切名句
故。彼何所持。隨彼能持三地已得故。思・
修二慧能持相隱内分力生。簡別義微。説
持相聞慧。必從外縁力起。簡別義勝。能持
相増。不所持。故唯識言二圓滿聞持陀
羅尼愚。即是此中能障總持聞思慧者。思
慧亦名陀羅尼故。故知九地説陀羅尼
自在愚。得法義無礙解等。即是修慧陀羅尼
之所持故
第九地證不同者。法花經法師功徳品説。如
來滅後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説・若書
寫。得千二百意功徳。以是清淨意根。乃至
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
已能演説一句一偈。至一月四月。乃至
。諸所説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相違
。雖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
是人有思惟・籌量・言説。皆是佛法無
眞實。此文即顯十地得殊勝聞・思
二慧。又常不輕品説。不輕菩薩行不輕行。臨
終時。於虚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元所
法花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
六根清淨。更増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歳。命
終之後。得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後
二千億佛。皆號雲自在燈王。於此諸佛法
。受持・讀誦。爲諸四衆此經典。故得
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於四衆
法心無畏。彼經意説。不輕菩薩臨
終時。聞法花經六根清淨増壽命者。是見
道前四善根位。不常六根淨故。不
法心無畏故。由此定非十地聖位説。此
命終得多佛。獲常六根清淨。説法心無
畏。證入初地。由此定知。四十心解
脱分位。彼位命終未常淨根心無所畏故。
遠照前文。雖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
淨如是者。是決擇分四善根位。此説聞思
地前勝得。其修所成。攝論等説。何故三地説
發光。由退轉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
法光明所依止故。無性釋云。謂此地中證
希有定。能發智光了諸法。故名發光。諸
靜慮定説名等持。諸無色定説名等至。或
等持者心一境性。言等至者正受現前。唯
識又説。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間
此前文説第三地中得勝修慧。天親攝論・
唯識・十地論等皆説十障。第三遲鈍性。於所
聞思修法忘失。由彼故。得聞・思・修三種
勝慧。此説三地得三勝慧。又十地等説。十
波羅蜜不増減者。謂十地中對治十障。證
十眞如。無増減故。此顯五地得勝等持。正
行修習定波羅蜜。隨力隨分亦修餘度。天
親攝論説。業自在等依止義者。謂此法界是
身等業自在所依。及陀羅尼三摩地門自在
所依。若如是知。得十地。此説十地方得
勝定。總斷前文。有漏三慧得殊勝者在
善根。斷分別執無漏修於初地。斷
鈍障無漏三慧大乘法。在第三地。正
諸定入出自在自利利他。除散亂障。在
第五地。於一切法能堪・思・持。一慧用分成
三慧者。在第八地。如十地經前已廣辨。
無礙辨及陀羅尼勝依修慧第九地
大神通十方界廣行利樂。在第十地
此教説地證同。以理推文不相違

第十諸門分別者。合有十門。一問如是三
慧幾縁自相。幾縁共相。答此有多種。略説
三。一處自相。色聲等法名爲自相。色蘊
無常等皆爲共相。二事自相。青・黄等法名
自相。色聲處等名爲共相。三自相自相。
不可言性名爲自相。餘可言等名爲共相
廣引理教義應知。證自相自相唯修慧
得。餘自共相通聞思慧。又佛地論説自共相
差別。准義亦爾。二問幾因幾果。答此有。
二種。一勝劣相生。二勝劣相修。依初義者。
聞爲三慧因。思爲二慧因。修爲一慧因。修
三慧果。思爲二慧果。聞爲一慧果。由
勝因勝爲劣果故。若據同類義別。則不
然。思非修因。修非思果。以異界故。依
後義者。若令勢分熏發用増。因義如前説
若由此起熏修彼體勢力増盛。後現在前極
明淨者。聞所成慧唯聞慧因。思所成慧爲
思慧因。修所成慧爲三慧因。聞思二慧不
定生。勢力下劣現在前時。不
勢力増勝後生明淨。修慧不爾。故爲他因
或後勝法爲前劣因。修令勝故。前生劣法
後勝因。由勢力劣。不後轉明淨
故。三問與幾根相應。答聞所成慧四根相
應。謂除苦根。在五識故。於上勝法愁戚
證。憂根相應。在色界中樂根相應。或五
根倶。許聞慧類在五識。亦苦根倶。如實
義者。除苦・憂樂・喜・捨・倶。愁戚欲證思慧
相應。性非聞慧。非逼迫故非憂根倶。思所
成慧。喜・憂・捨倶。色界地無。非五識故。修
所成慧・樂・喜・捨倶。非散地法。散五無故。四
問幾等持・等至・及等引倶。答皆等持相應。別
境定數故。有義聞思非等引・等至倶。修慧
爾。聞・思二慧是散善法。非定心故。有義
聞・思亦等引・等至。倶許八地後有聞思故。
五問幾善十一倶。答有義思・修二慧。十一善
倶。成唯識論。許欲界中有輕安故。聞慧
散・遠。唯有餘十。散位所起無輕安故。實義
三慧。十一善倶。許無漏心有聞思故。六問
幾不定四倶。答三慧皆與尋・伺相應。定散
位中皆容起故。悔・眠不修慧相應。定散
異故。有義悔・眠非聞・思倶。行相麁鄙。及昧
略故。聞・思細勝。及明廣故。實義聞・思亦悔・
眠倶。聞・思悔惡。睡眠位中聽聞教法
故。如成唯識第七卷説。七問幾三界繋
等。答有義聞欲・色界繋。思唯欲界繋。修通
上二界繋・及不繋。實義聞慧通欲・色界繋・
及不繋。思慧欲界繋・及不繋。修慧如前。聞・
思二慧通不繋者。唯依色地。聞有種類故。
思行相廣故。三種皆縁繋及不繋。八問幾有
學等。答修所成慧通三種。聞・思二慧。有義
唯非學非無學。實義唯有學・及非學非無學。
佛無故。若無學身有順無漏善。亦名
無學者。聞・思二慧亦通無學。通縁三種。九
問幾見所斷等。答若離縛斷。有義聞・思唯修
所斷。非染汚故非見所斷。非無漏故非
非所斷。成唯識説。善等十一非見所斷。瑜
伽論説。信等五根唯修所斷。非所斷故。修所
成慧唯修所斷・及非所斷通無漏故。依
生斷亦通見斷。説無想定等唯見所斷故。
成唯識第八卷中説二斷義。十問幾加行
得。離染得及生得。答此三種慧皆非生得
闇昧故。竝加行得。加行善故。皆離染得
三地障勝三慧。離八地染。得無漏三
故。亦離九地染勝修慧故。雖
世修習。此三於現身中。必無任運得此三
。故非生得。要假少功力。方乃能得故。佛
所成者。定離染得。無加行故。聲聞・獨覺・及
菩薩位。通二種得。八地以後無勉勵加行
任運加行
  三輪義林
三輪義。以七門分別。一出體。二辨名。三廢
立。四顯相。五三乘能起。六三身所作。七有情
化別
第一出體者。瑜伽六十九。説前五神通異
生有學起者。皆是有漏。無學起者。皆是無
漏。異生有學道勢劣故。無學所起道勢強故。
若佛所起唯是無漏。漏盡智通。彼論説
盡及無生二智性。縁漏盡故。唯是無漏
漏盡身起。阿羅漢等漏盡智通。十智爲性。此
中有義。漏盡身成名爲無漏。非漏義。即
三輪亦通有漏。有義五通無學身成。皆離
漏故。竝名無漏。即顯三輪無學所成非
有漏。三皆世間由漏盡通誡他故。此三
唯依諸靜慮地。意識相應有漏無漏後得智
性。即別境慧。容豫化他。非加行智。或亦通
彼。六十九説。諸神通等一切靜慮以爲
。皆能引故。無色雖亦有漏盡智。諸菩薩
等隨以彼心一切法。亦能依彼變諸境
。如佛邊側立及宮殿等香。作用狹故。而
通。色界心廣。除未至地。可諸通
定・慧均故。瑜伽三十七説三輪即通。故同
於通餘地
第二辨名者。瑜伽七十九。問如三世三
輪清淨。云何應知。答由遍計所執自性故。
去來現世法平等平等。以如實慧正觀察
時。於去來現在法。無顧戀希望染著
是名三世三輪清淨。顯揚論十七説。一切
者。謂三輪。一所知境。二能知智。三能知者。
彼説諸行通有此三。爲法執三體空
彼執故。此上皆非此所明義。今説三種
。未信者令淨信。已信者令修行。已修
行者令果故。名爲三輪。十輪經第六説。
是如來及諸菩薩。所有神通・記説・教誡。
三種勝輪作用無礙。三者是數。即彼經説。
轉輪王所乘車輪。或首行輪。彼初意説。
依止運轉名之爲輪。三乘聖者之所依止
自運運他。轉有彼往立以輪稱。彼後意説。
轉輪王所有輪寶。王將遊戲前首而行。
能摧不賓。鎭已伏故。三輪亦爾。未信等者
信等。先已信等令決定等。帶數釋也。
瑜伽二十五。亦名三神變教授教誡。三神變
者。一神力神變。二記説神變。三教導神變。
瑜伽二十七亦名三種神變教授。一神境神
變。二記説神變。三教誡神變。修所成果智具
威徳。作用難測名之爲神。轉易不定稱
變。變者是境。神者是智。變之神能變也。
神之變所變也。皆依主釋。神即變。變屬
。持業釋也。此中但取初後兩釋。教授勸
其善生。教誡懲其惡滅。亦教亦誡。教與
異。二釋皆得。神境一種作用勝顯。能變能化
正名神變。故六通中獨名神通。他心漏盡用
相非増。不神境。於六通中神稱
三輪内亦與神名。能轉他心。能善漏盡。
用勝餘故。餘三比劣。亦不輪。瑜伽二十
五説。三種皆名教授教誡。三種皆令善生
惡滅。二種異故。二十七説三種皆名神變教
。唯令善生惡滅。或令善生即是惡
滅。故三神變亦持業釋。摧伏鎭遏二利之用。
之爲輪。妙體無方彰用之徳名爲神變
三乘通號立神變名。菩薩如來獨得輪稱。依
止・摧伏運轉勝故。十輪又説。輪者謂於
罣礙。猶如日光普照一切。三乘根
器隨其所宜。宣説正法。此説
圓滿普照無礙猶如日輪。故二乘者所
輪。又佛菩薩神變者。爲二乘。加名
威力。故瑜伽三十七説。諸佛菩薩略有三種
神變威力。然倶舍論二十七説。名三示導
能示能導得示導名。今者大乘示導之言。
唯教誡攝。示現教導讃勵慶喜。即舊經説
示教利喜。若初二種亦名示導。示教利喜
三輪共有。便乖宗義。故彼立名非此所

三輪別名者。雜集第一説。一神變輪。二記
心輪。三教誡輪。神變義如前釋。神變即輪是
持業釋。雖此神能變能化。化略變廣。從
廣爲名。又變爲先方能起化。從初名
。以後從初説。心謂他心。種類差別。記謂
別識。識別彼心。名曰記心。雖亦能記他心
所等。心是主故。但説記心。心之記。依主釋。
記心即輪。亦持業釋。教謂教示令彼善生。誡
謂誡勗令其惡滅。教與誡異。相違釋。亦教
亦誡。持業釋。教誡即輪。釋義如前。瑜伽
初名神力神變・記説神變・教導神變。神境智
作證通名神。有威勢力。亦神亦力。即
神變。記義如前。説謂言説。依他心智
別他心。而言説。記之説。説之記。今取
。記是通故。記説即神變。教義如前。導謂
導引。導體即示。或體即誡。教導即神變。瑜伽
後名神境神變・記説神變・教誡神變。神者謂
通。境謂通之所變所化。境之神。神之境。若
初釋。神是通故。神境即神變。餘二亦爾。
皆持業釋。若取後釋。境之神變。境是所變
故。得依主釋
第三廢立者。合有七義
一瑜伽二十七説。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
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
尊重故。於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由
記説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由教誡神
。如根如行如悟入。爲説正法。於所修
能正教誡。二或未發心爲作神變。不
正行別其心。未證獲而爲教誡。三又
十地論第五説。初一神通身業清淨。天耳他
心智二通口業清淨。宿命生死智二通意業
清淨。一神通能衆生。天耳・他心二
通能知説法音聲義故。以他心故。隨
種言音皆能盡知。依於此義種種異名説。
衆生用故。去來二通盡知衆生過去未來
化故。彼論意説。神境用増。獨淨
。天耳聞彼聲或説法音聲。他心智知
方説妙法。令自語業淨。去來二通知
礙令意業淨。雖天眼通亦見彼心白
黒等色。爲説妙法自語業淨。由生死智
未來法意業淨故。略而不説。雖漏盡通
世非世亦意業淨。以菩薩第三地中
五通故。淨自三業故亦不説。故此三輪
三業減不増。四又爲現身・意・
語三。如其次第三業化故。不減不増。五倶
舍論説。唯此三種引化生。令初發心
勝故。六或此能引背正法及處中者
發心故。七又唯此三。令佛法
歸伏・信受・修行示導名。餘三不
第四辨相者。初神變相略有二種。一能變。
二能化。能轉所餘有自性。令餘物
名爲能變。隨欲爲作諸未有事故名能化
能變者謂十八變。一振動。二熾然。三流布。四
示現。五轉變。六往來。七卷。八舒。九衆像入
身。十同類往趣。十一顯。十二隱。十三所作
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辨才。十六
能施憶念。十七能施安樂。十八放大光明
能化有三。一化爲身。二化爲境。三化爲語。
化爲身者。化自・他身他・自身。或一或
多。如是等類。化爲境者。化似衆寶・飮食・
資具諸如是等。化爲語者。妙音麁音繋
自他是一切。次記心相差別有六。一記
有纒有隨眠・離纒・離隨眠心。二記有染・邪
願・無染・正願心。三記劣・中・勝三界・五趣心
四知三受相應心。五以一記一以一記
。六諸佛菩薩記諸有情諸根勝劣・種種勝
解・種種界行。隨應安處涅槃行中。後教誡
相者。謂能實知煩惱盡得。若自若他於諸漏
已得未得。乃至廣説。知彼所化於漏盡
増上慢。或説有五。所謂遮止・開許・諫
誨・訶擯・慶慰。或即令欲示現・教導・讃勵・
慶喜。此如顯揚第十二説。或教授有四。一
無倒。二漸次。三教。四證。如聲聞地二十七
。前三輪相如菩薩地第三十七説
第五三乘能起者。三乘皆起三神變。聲聞地
二十五説。謂阿羅漢具八解脱靜慮等。定有
大堪能。具大勢力。能善他現三神變・教
授・教誡。故知獨覺亦能現之。要倶解脱方
三種。故有部行而不起。又三神變即
是三通。菩薩地説。諸佛菩薩與二乘者。神
通威力有共不共。略由三相。一微細故。諸
佛菩薩於無數量諸有情類。及彼方便諸利
益事。皆如實知。無作。二者品類。一切
神通威力品類悉皆成就。三者世界。以一切
世界・一切有情界。爲神通境。聲聞但以
千世界諸有情界神通境。獨覺但以三千
世界神通境。由彼唯爲調伏一身而修
正行。非諸有情。是故最極唯以一界
通境。諸教多説。獨覺多以神通物。聲聞
多以記心法。諸佛多以漏盡教誡
第六三身所作者。其自性身眞理常寂無
作用。不外利生不三輪。然般若論推
本故作是言。應化非眞佛。亦非説法者
實無作用。不此三。要由彼三輪方勝。
自受用身。實神通性具實智故。相續湛然
生用。亦不三。體即是彼所有俗
智。其變化身起此三種。化邪見等法等
故。他受用身。所化生類雖惡見等。隨
所化上位亦現三輪。故阿彌陀亦現
神通・記心・教誡。雖楞伽經説佛法身説法
差別。推功歸本同般若論。實無作用起

第七有情化別者。世尊三輪能化三界諸有
情類。菩薩地説諸佛神通以一切界一切有
境界故。記心・教誡其義定爾。二乘三
種化欲色界。菩薩地説聲聞神通以二千
。獨覺神通以三千界境界故。記心・教
誡隨彼亦爾。傍化既爾。上下應思。世尊三
輪能化五趣。如豪光無間獄。説陀羅
地獄來聽。然彼苦迫無容豫修。其二乘
者不彼。可四趣威勢劣故。通化
四生。小山等類皆受化故。然除北洲。世尊
往不化故。世尊三輪能化三乘。二乘
三種化等及下。非上乘故。若異生者可
之。有性有情皆三輪化。無性有情可
三輪。而無果。是故經説雖復發心懃行
精進。終不無上菩提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
  七册之内當卷不足之條令書寫畢併是
令法久住利益衆生之一助矣
寛文十二年
暦十月二十五日
  福園院住
 法印權大僧都清兼六十七才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
 *基撰 
  三身義林
三身義。略以五門分別。一辨名。二出體。三
開合廢立。四因起果相。五諸門分別
第一辨名者。佛地經説。自性法・受用・變化
差別轉。金光明經第二卷三身品説。一切如
來有三種身。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
身。如是三身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地論説。自性即是初自性身。體常不
自性身。成唯識言。是一切法平等實性。
無性攝論第九卷言。非假所立故名自性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