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法苑義林章 (No. 1861_ 窺基撰 ) in Vol. 45

[First] [Prev+100] [Prev]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修補了 清兼法印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
 *基撰 
  歸敬章
能敬相。以六門分別。一諸教不同。二釋
差別。三出體性。四明敬意。五敬禮歸依二
種差別。六諸門辨
一諸教不同者。有唯身敬非語・意。倶舍論
云。稽首接足故言敬禮。以已頭首於地
而接彼足。故名敬禮。虔仰深故。以身比
語身重語輕。擧重投誠明輕可發。身由
起不説自成。故唯身敬。或唯語敬非身・意
説無垢稱經云。長者寶性。以頌讃曰。久
無邊清淨業。獲得廣大勝名聞。故我稽
首大沙門。開導希夷寂路。初雖身禮
後但以言。故名語敬。非身意攝。無唯意
敬非身語。但標令他知。必形聲・色故。
亦有解云。法華經言。以深心佛修持淨
故。即是意敬。或唯身語非意敬。雜集叙
云。敬禮如是大覺尊。無等妙法・眞聖衆。彼
論釋言。今此頌中。無倒稱讃最勝功徳
頂禮。其意業者即能發思。不説自成。但
身語。或唯身・意非語敬。雜心云。起善心
愛果。擧體敬禮也。擧重身業本由意轉
其語業者影亦爲敬。有唯語・意非身敬。勝
鬘經云。咸以清淨心佛實功徳。如來妙
色身。乃至。敬禮難思議。雖前已身禮。今讃
歎時唯語意故。或三業倶敬。天親攝論序云。
故我至誠身・語・思。頻修無倒歸命禮。顯揚
亦云。我今至誠先讃禮。至誡意業語讃身禮。
故通三業
二釋名差別者。依俗釋云。稽者至也。首
頭也。以首至地故名稽首。此即跪拜頭至
地故。即倶舍云。稽首接足故言敬禮。屈
尊之首。接彼所卑之足。故言稽首。倶舍
意以身業稽首之別名禮。即是三業敬禮
之通稱。雜心亦爾。擧體敬禮。亦稽首故。言
叩頭者。以手至首故言叩頭。言敬禮者。
虔恭曰敬。軌儀稱禮。諦發殷誠。屈儀褒讃。
虔恭之道。標敬禮之名。又起殷淨心
殊勝業。申誠歸仰故名敬禮。即通三業。諸
教或云稽首者。藉身業之稽首。申三業之
敬禮。體唯一物。未俗。古云南牟。即是
敬禮。應納慕或納莫。故不別釋。歸依者。
歸敬依投之義。非此所明。若云伴談。或云
伴題。此云稽首。亦云禮拜。亦敬禮。訛
和南
三出體者。體即三業。合有三思謂審慮思・
決定思・動發勝思。動發勝思正發身・語。身
語業體前之二思。意業之體雖三性。今
善思能敬體。大乘身・語除佛果中
唯無記故。二業體唯取發思。又有釋言。體
唯慚愧。崇重賢善慚。輕拒暴惡是愧。今
前解。色行二蘊而爲自性。身語是色蘊。
意業行蘊故。發身語色思與色名。作動於
故名意業。二蘊攝也。隨其所應亦通
。身・語二業無表色故。分位亦通色處聲

四明敬意者。瞿波論師二十唯識釋云。欲
大師有天眼故以身業禮。有天耳
語業禮。有他心故以意業禮。如律中
。若在明處身業禮。以見故。在
去近以語業禮。以聞故。在闇復遠以
禮。不見聞故。又顯敬禮者三輪因
故。身業禮者神變輪因。語業禮者記説輪因。
意業禮者教誡輪因。又亦即是神境・他心・漏
盡通因。又顯生三業滿善。善三業者。總
一切業道盡故。又須力假大威神。若
敬不圓憑威不
五敬禮・歸依二種差別者。略有七釋。一歸
依據重。但唯身語。敬禮通輕。該心及色
三業故。二歸依境廣。必具歸而成業。敬
禮或寛。縱偏依而辯事。具歸三寶方是歸
依。但敬一尊即是敬禮。三歸依有其限齊
言必終未來。敬禮但約誠措想。由
其永・暫。故歸依言。願從今身未來際。諸
敬禮者。擧心虔仰。即是敬禮。四歸依情懇。
無表以爲歸依。敬禮心通。或唯表而爲
體。歸依必有表與無表。但有善表即成
故。五歸依義重。必合身語。敬禮通輕。唯
一即是。六歸依帶相。唯在欲・色。敬禮義通。
亦遍無色。七歸依義勝。觀眞理而亦成。敬
禮通微重賢善而兼是。澄淨是信。歸敬是
業。體性懸別。不對辨
六諸門辨者。略有十二門。瑜伽六十四説。一
於五處察所歸乃可歸依。一身業淨。
二語業淨。三意業淨。四於有情大悲。五
就無上法。二歸依有幾。答有三。謂佛・法・
僧。三有四縁故但有爾所減不増。一
如來性極調善故。二於一切種所調能
調善方便故。三具大悲故。四財供養未
喜。正行供養生歡喜故。由是故彼所
立法。彼弟子衆皆可歸依四齊四縁故説
能歸依。一知功徳故。二知差別故。三自誓
願故。四更不餘大師故。五當
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
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若有就此四正
乃名歸依。復有四行。一諸根不掉。二受
學處。三悲愍有情。四應時時間於三寶前
修供養。六因果分別。歸依在因。非於佛
。佛無所歸依。故能歸依亦無。勝鬘經云。
聲聞・辟支佛。有恐怖歸依。依不依。
如來無恐怖歸依。可敬禮。梵網經
中釋迦亦禮盧舍那故。法花亦言。我聞
師子深淨微妙音。喜稱南牟佛。故有敬禮
七有無漏分別。身・語唯有漏。意業通無漏
七地已前在因位故。或在因位三業倶通
無漏。後得智中有敬禮故。或在佛身皆無
漏故。八九地差別。語業至初禪。有尋伺故。
身業至四禪。有身業故。意業通九地。有
思故。二定已上雖語起。非善性故。非
語敬體。地前菩薩・無色聖者。佛邊聽法故
意表。歸依即不然。不無表故。九三性
分別。唯善性攝。崇重賢善必慚愧倶唯善性
故。生得・加行二種皆得。聞・思・修三理亦無
爽。十三科分別。體唯色・行。眷屬五蘊。體唯
一界・處。謂法界・法處。若表三界處。謂色・聲・
法。眷屬四處十界攝。四處者色・聲・意・法
處。十界者色・聲・七心・及法界也。十一由
因縁餘諸天等非歸依。唯有三寶是眞
歸處。一由形相。謂彼諸天由現見
故。由形暴惡有怖畏故。由放逸有
貪愛故。由離他悲愍故。由
作與不作。於眞實義通達故。如來形相
現可見有交儀故。由怡泊無怖畏
故。由縱逸貪愛故。由常不
悲愍故。由善了知作與不作於
眞實義善通達故。復有五相佛可歸依。爲
有情。取菩提故。由能善轉正法眼故。
恩怨有情等心利故。捨家屬貪恒寂靜故。能
善解釋一切疑故。二由自性。諸天漏隨。性
調善。焉能化他。如來離漏。自性調善。故
能化物。三由作業。諸天受欲損害有情
業可得。佛住靜慮能利有情善業可得。四
法爾。謂諸世間及出世間吉祥盛事。無
皆依自功力。若無功力諸天
亦不得。故雖天。但自作功力
能得之。佛則不爾。有大威神能爲善友。方
便勸他。令自修習便獲盛事。五由因果。雖
彼天身天業得。爲養諸天故得
因得。皆有過失。如彼論説。十二受
者獲四功徳。一獲廣大福。二獲大歡喜
三獲三摩地。四獲大清淨。復獲四徳。一大
護圓滿。由三寶十方聖衆皆擁護之
障難。二於一切種邪信解障皆得輕微。
或永滅盡。三得聰叡正行正至善大衆中
謂大師同梵行者。四爲聖教淨信諸
歡喜愛念。唱是言。我等成就三歸依
故。從彼處沒來生此間。是諸人等今既成
就。多住歸依。亦當我衆同分中。顯揚第
六説亦同此。雖少別大義無異。此等義
門或有誠教。或以義准未前傳。諸廣學
者詳而正
  四食章
四食。合以五門分別。一辨名。二出體。三顯
相。四廢立。五諸門
第一辨名有二。初列。後釋。此等廣如瑜伽
第五十七・六十六・九十四。顯揚第一。對法第
五。兩本攝論倶第三・第十。成唯識第四説
初列名者。五十七等説。如經言四種食
皆能長養諸根大種。云何四食。云何長養諸
根大種。答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乃至廣
説。後釋名者。釋總名云。六十六説。任持有
壞故。成唯識云。此四能持有情身
。令斷壞故名爲食。四是數名。即帶數
釋。釋別名云。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
。段即是食。持業釋也。舊云團者可摶可
握。立爲團食。此義全非。團字非摶。非水飮
等可摶團圓。云何名團。故應段。觸謂觸
對。令心心所同觸於境。立以觸名。觸即是
食。亦持業釋。意思食者。意謂意處。所依心
名。思謂造作相應心所。意相應思名曰
。隣近釋也。依意之思。即依主釋。意思即
食。亦持業釋。識謂了別。識即是食。亦持業

第二出體性者。六十六云。段食當香・味・
觸處所攝。成唯識言。謂欲界繋香・味・觸三。
此言意顯唯欲界繋香・味・觸三。於變壞時
資養者説名爲食。非下一切及上觸等
九十四云。諸有漏觸能與喜樂食。唯識
亦言。謂有漏觸總取境時。攝受喜・樂・及順
益捨能爲食事。此言意顯。三界有漏八識倶
觸。攝益喜・樂・及順益捨。攝益身者是觸食
體。若引苦・憂・非順益觸體非食。非
故。故唯識言。此觸雖諸識相應。屬
者食義偏勝。即彰觸食通八識。密會
天親攝論第三。云此中觸食屬六識身。觸
麁顯境資養勝故。不餘觸。有義唯取
識倶觸以爲食體。論觸雖八識倶轉
食體者唯六識倶。七八倶觸全無
喜・樂二受・及順捨故。八倶之捨一切地時行
相同故。前解不然。非要觸能引自倶生喜・
樂受等方名爲食。引餘識倶喜・樂等起攝
益身者。一切皆是。由第八等觸勝自境。引
生六識倶時喜等故亦是食。然准諸文第二
解勝。但言益喜等食。非七八故。成
唯識言。思食謂有漏思。與欲倶轉。又言。此
思雖諸識相應。屬意識者食義偏勝。此
意正顯。三界有漏八識倶思。希可愛境
益身者皆思食體。密會五十七・及天親攝
論。云未來境益於識名爲思食。意思
境希望勝故。由此九十四云。若在意地
能會境思名意會思。能與一切可愛境
專注希望爲食。復有義者。六識倶思諸有
漏者。希境益身皆思食體。七八不然。無
故。諸處但説意倶者。通縁未來。彼最
勝故。亦有望現境故。許五識。唯
識所言諸識相應。顯思體倶。食唯六倶。有
義思食唯第六倶。諸處但説未來故。五
識縁現觸力増長非思食。故唯識説。思體
諸識。成食義者唯第六倶。故世親説。意
思食者是能希望。由希望故饒益所依。如
遠見水雖渇不死。以眼爲門意希望故。非
五識有未來故。此雖三解第二解勝。五
識於境有微細思。可希望故。不爾五識應
欲倶。准此第三乃同唯識不別境與
五倶義。故知正者第二師勝。成唯識云。識
食謂有漏識。此識雖諸識自體。而第八識
食義偏勝。此顯識食取三界有漏八識
正能執受唯第八識。一類相續執持勝故。攝
論・唯識皆取第八。實通八識。然瑜伽等但
總言識。不別説是第八。唯攝論及唯識取
第八故。雖八識皆可食。非一切識皆
食名。取有漏位第八識全。恒執持故。五
十七説。由三養識。識復長養諸根大種
立爲食。故知諸識非資養者。皆非食攝
觸思等。下第三門。辨相之中。四句分別
方應了知。然第七識有漏。皆是由本識
倶有依能執持故。即七八全六識少分。
或除第七。非資養故。由此集論第三卷説。
三蘊・五處・十一界一分攝。段食是色蘊。思・
觸是行蘊。八識是識蘊。五處者謂香・味・觸
三。法・意二處。十一界者。香・味・觸・法・及七心
界。除無漏四。非資益故。言一分也。即非
一切香・味・觸三皆是食體。非資養故。五十
七言。能長養者名食。與此相違非是食。故
段食餘食亦爾
第三顯相者。此等四種。云何長養諸根・大
以成食相。此所長養者。五十七説。謂五
色根・及意根・并根所依所有大種。若諸段食。
能攝益識其強盛。由此長養諸根大種
亦令強盛。觸能攝受若喜若樂若捨一分。由
此益識。識復長養諸根・大種。意思爲
境界故。依止方便。起染不染。希望喜根
未來境。攝益於識。由此長養諸根・大種
此文即顯喜倶之思名爲思食。樂倶捨倶之
思非也。此義不然。據勝縁境且言喜倶
樂倶捨倶其思竝是不爾。上界三四定上應
思食。便違聖教。如是三種攝益其識
體増盛及縁現在未來故。亦縁過去
此義且依順觸思故。略而不論。識由三食
之所資持。能與後爲増盛因彼得
生。故説識與意根食。九十四説。有
種法。於現法中最能長養諸根大種。一者
氣力。二者喜樂。三者於可愛事專注悕望。
四者前三之所依止諸根・大種。并壽與
安住不壞。段食能與氣力食。由氣力
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氣即風大。力者即
是觸處力觸。由段食故長彼氣力。長根・大
。五十七説。段食長識令其強盛方養根・
。據通所資別資氣力。此中下三。九十四
説。別資亦爾。五十七中説通資故。亦不
。成唯識中。段・識二食據通別資。文不
故。觸思但據別所資説。用勝顯故亦不
。九十四云。能順樂受諸有漏觸。能與喜・
食。略無順益捨故。由此便能長
根・大。若能會境思。能與一切。於可愛境
注悕望爲食。即定倶欲據勝者故。設非
悕望。亦是由悕望故便長根・大。由
受根・大故。令彼根・大・壽・煗・與識・
於身因而住。是故説識爲彼住因
彼住故。氣力・喜樂・專注希望。依彼而轉。
彼九十四第二復次又云。由段食故而有氣
。有氣力故根・大増長。由是諸有顧
身命。一切愚夫爲此義故有追求。追求
之時造作種種新善惡業。及諸煩惱亦令
。觸・思亦爾。由此三門能集後有業煩惱
識。此於現法業煩惱所故。成
有取復能攝受當來後有諸根・大等復得
増長。由此四種。各有通別現在當來所長
養法。然此段食。雖諸識或長氣力。六十
六説。若正消變便能長養。不正消變乃爲
損減。若諸段物於呑咽時。令心歡悦諸根
悦豫。當於爾時段食。但名觸食。是觸
之境。觸勝境故。非三處即觸食體。以
三所生歡悦之觸是觸食故。若受用已。安
隱消變増長喜樂。於消變時乃名段食。若
熟變養諸根安樂。不段食
若呑咽時不歡喜。亦不諸根悦豫
於爾時。都不食。要彼後時安隱熟變
長喜樂方名食故。五十七説。或有段物
受用時暫爲損害。於變壞時方能攝益。
苦辛等。或有段物。於受用時暫爲攝益
變壞時乃爲損害。如甘美食所
宜。故變壞時方立爲食。論唯二句。故應
初後倶損如毒藥等。初後倶益如食所
宜甘美飯食。四句中初第四名食。餘二句
非。由此應四句分別。六十六云。或有
物而非是食。謂諸段物不養諸根・大
。或有是食而非段物。謂觸・思・識。能令
根・大種長養。或有是食亦是段物。謂有段物
能令諸根・大種長養。或非段物亦非是食
謂觸・思・識不養諸根・大種。如是所餘
觸・思・識三。隨其所應四句亦爾。欲本義
明淨故皆應分別。或有是觸而非是食
謂順苦憂一分捨觸。或有是食而非是觸
謂段・思・識三能長諸根・大種者是。或有
觸而亦是食。謂觸攝益喜樂二受及一分捨
根・大等。或非是觸而亦非食。謂段・思・
識三非食者是。或有是思而非是食。謂縁
過去及現未世。不益諸根・大者。或是
食非是思。謂餘三食或有是思亦是食。謂
思與欲倶縁未來世根・大者。等四句者。
謂餘三非食。或有識而非食。謂非三所
識不根・大者。或是食而非識。謂餘三
食。第三句者。前三所資識能益根・大者。是
第四句。謂前三非食者是。由此四種各有
四句。故對法論第五卷言。謂變壞故有變壞
。有境界故有境界者。有希望故有希望
。有取故有取者。取謂取境。或是有取。有
漏異名。以一一中有是非故得此義。如
是總名食之相
第四廢立者。有四種法。於現法中最能長
養諸根・大種。一氣力。二喜樂。三於可愛境
專注希望。四即三所依止諸根・大種・及壽・并
煗安住不壞。如其次第知別用四法
食。一段。二觸。三思。四識。由別所長根・
法唯有四故。食唯立四不減不増。餘於
此四勝能故。又由求三食等故生
煩惱。生後有識。故唯立四。餘法不然。又五
十七云。何故建立此四食。以多分故。六
十六説。四是諸行住多分因縁。有情多分
四爲資。故非増減。又易覺知故。此四
相顯易了知。六十六説。嬰兒等類亦能
知故。又於日日分資養故。此四日日
身。餘法不數數資故。又於
住中趣入故。六十六説。令道能
身等四種念住。謂一切有情食所住故。由
段食故能修身念住。由觸食故能修受念
。由識食故能修心念住。由思食故能修
法念住。思是諸行法之主故。食爲彼因
道。食唯四種。又六十六説。有七因縁
持諸行住不壞。何故世尊但説四食
何等爲七。一生。無生而住故。二命根。
三食。四心自在通。五因縁和合由縁未
善等法住。六作意。由先業能牽諸行
絶故。七無障礙。即所遠離敗壞法。彼
自答云。此有五因。一易了知故。二能令
痩諸根大種得増益故。三又令疾病得
故。四又有長壽。諸有情類若不食。非
時中夭故。五令道故。修四念住等
故唯説四不増不減。何縁復説止命根
諸行得住。謂於是處曾無飮食有闕乏
飮食艱難。於彼處所唯由
根勢力而住。如其所感壽量而住。佛依
命住。若爾何故不説爲食。五十
七説。若離於食。彼終不養身故。其
識亦爾。要三資養方得住故。此亦不然。生
無色界滅定等。識自持身。豈由三力
三者通一切論。非一一爾。或識由
命等勝。壽體不爾。故不例。五十七又
云。何故眠夢・梵行・等至。皆能長養諸根・大
。而不食。答有二種長養。一攝受別義
長養。二令損害長養。眠夢等三。於後長
能長養。於前即非。是故不立。攝受別
義者。即九十四説長養現縁。謂氣力等。四食
彼別能攝受總能益識。餘法不爾。不
食。若爾何故觸・思・識三非長養耶。若唯
不損名爲長養。如何得處寛遍耶。此上
總是總廢立已。何故五根・及色・聲二。非
也。五根亦能資五識身明昧故。觀
聲亦長養故。若資四法者可立爲食。彼
此用故。根由其識所資長養。識能養勝。
根於識。故不之。以段食用變壞時増
色聲爾。然五十七・及唯識云。色於
損益故。由自根既無損益。他根亦
故不立也。又色麁著。聲體虚疎。離根有
用。亦不氣力強勝。故不食。勝定
果色雖五處。全非是食。然由聖力三處
食。如香積飯食故。有義不然。
彼實三處。非法處故。然有聖者定通力變令
資益者。三識所得。非法處故。此亦不然。豈
要三識得方名爲食。但是後變時能資氣力
識明盛。非要識得。故勝定果三處名食。
本識得能資養故。其假法處色非食義
亦成。無體用故。如不相應。何故受想不
食。受由觸資方益於識。猶如氣力。故不
食。想用微昧於四無能。不觸思。故
亦不立。雖亦由愛追求四食。非近資長。業
等亦爾。故不説爲食。餘心所法皆不
。觸遍諸心。順生三受。思能希望。造作之
主。故餘皆非。無漏無爲皆破壞有故。有漏
四方立食名
第五諸門者。於中有五。一三界。二五趣。三
三性攝。四因果別。五問答。第一三界者。顯揚
第一・瑜伽第五・唯識等皆言。由觸・思・識三
種食故。一切三界有情安住。段食一種唯令
欲界有情安住。欲界有眠及婬欲故。必資
段食。餘界不爾。此依散境。定境通三界。至
下當知。第二五趣者。瑜伽第六十六云。若
麁段食。於欲界五趣中皆現可得。此於
分各別那落迦。非大那落迦。餘食通
界中皆現可得。瑜伽第五云。於那落迦
生有情。有微細段食。謂腑藏間風。由此因
彼得久住。鬼・傍生・人・天有麁段食。謂
分段而食噉之之爲麁。地獄風不
故名爲細。復有微細食。謂住羯邏藍等
有情。及欲界諸天。由彼食已所有段食。
入一切身分支節。尋即消化無便穢
然五十七云。那落迦中無段食。定地諸
天亦復如是。諸那落迦雖廣大諸根・大
種損害因縁。而不死者。彼卷次文自會
之云。然彼亦有諸微細風。隨入身分
之爲食。難了知。是故不説。故不相違
即顯四食遍五趣也。第三三性攝者。段食
唯無記。散位三境其性定故。能造所造本性
定故。法處三境若爲食者。自識所變第八識
境亦無記故。若依意境遠資長故。色無色繋
是有漏者。是善性攝。若無漏者親非有。
究竟爲損。破裂有故近可食。義稍
知。此應思審。其觸思識通三性有。若取
識食唯無記性。即第八故。然通定散。定位
思觸識。皆能攝益故。第四因果別者。對法第
五云。有四差別。一不淨依止住食。謂欲界異
生由具縛故。攝論世親第十但言具縛。對
法爲勝。依現種具縛故。二淨不淨
依止住食。謂有學及色無色異生有餘縛故。
攝論言有學。雖對法。異生中云若生
色無色界。此義便狹。唯明三食段故。
下離欲攝不盡故。三清淨依止住食。謂
阿羅漢解脱一切縛故。攝論文同。四示現依
止住食。謂諸佛及已證大威徳菩薩。由
示現食力住。故攝論云。謂佛世尊示現受
用段等四食。如來食時實不食。亦不
食因食而生。然順世間示現受食。示現假
食其身安住。對法不第四識食以明
。故取菩薩。攝論具依四皆示現。故説
。唯識亦因攝論所説。各望不同不相違
也。第五問答者。問若三食通三界散位。段食
唯欲界者。亦有上界資下段食及餘三食
耶。答有。二定以上起初禪四識。豈非
耶。又段食示現可爾。即大威徳菩薩等是
實不下。問下資上耶。答有。由上定
觸觸境思妙理故。又解此非下食。但長
養故。不爾定心亦應食。非別攝益。此義
爾。定不損害觸等攝別義。所望異故。問
是四種爲唯種子。亦通現行。答前三唯
現行。識食通種子。九十四説。由段食等力
故有氣力等。諸根・大種皆得増益。由是因
諸有顧戀身命。愚夫爲此義故有
。追求之時造作新業。及増煩惱。由此段・
觸・思三門故。能集後有業煩惱識。此於
。由業煩惱所隨逐故。成其有取便能攝
受當來後有。此意即顯。由前三食種子
後有増長。故知前三皆唯現行。其彼種子
即後有因。爲種子識。此通二世。未來唯凡
聖者。依總果業聖者故。問一切有
情一一念頃。隨所有處皆定有耶。答曰不
定。識食定有。餘或有無。問若許五趣皆有
段食觸食等者。彼必生樂。極苦趣中攝論説
樂。彼定是樂耶。答起順益捨喜・樂
。又唯識言。餘處所説彼有樂者。隨轉理
門。非大乘義。此義爲正。但生順捨必非
喜・樂。問若三食通三性。如何不善能長養
耶。答如惡行五妙欲。亦資長故。後世
損。現資養故。問因果別中。隨所應
三食處皆得四種耶。謂不淨食等。答欲界
四。色界有三。除不淨食。無第四少分
佛故。然無色界全無第四及初。問三
界中何界食麁耶。答且段食者。九十四云。欲
天・及中有・母腹・卵&T021400;皆細。餘位名麁。然五
十七唯天爲細。餘名麁者。據多分故。或五
趣相望爲麁細故。九十四中自趣望故。又全
消化・不消爲麁・細。餘不爾故。五十七云。
欲界三食爲麁。在色・無色三食爲細。
九十四云。三食在無色界細。餘處名麁。
有色爲依。易分別故。無色爲依。難分別
故。此意即顯有色所依麁。無色所依
細。五十七以定地法行相難知名細。散
地行相易知名麁。各據一義亦不相違。九
十四云。更有別義。一切四食能令已生有情
安住麁。能令生有情安住細。本
有・中有麁・細別故。此等一切皆應准知。非
要勝義故不具述。九十四云。無少法生
已安住。亦無我能食所食。然唯約
生諸法生縁。唯法引法説爲食義。但
法假其識上。假想施設補特伽羅。望
此四食説爲食者。隨順世間世俗諦
能食者。非勝義。若説識生已安住。
體是眞實補特伽羅名爲食者。不
其食性。未曾見補特伽羅還自能食
補特伽羅。乃至廣説。故知食者但假設施。
復次三食爲因能生三苦。一界不平等苦。二
欲希求苦。三求不充苦。由段・觸・思三爲
故。故觀段食子肉想貪著。觀
樂觸皮牛諸虫唼食多生衆苦。觀
會思一大火。作此觀已勿三苦
苦惱。坦然而住。三食爲縁生識内苦。故
識食三百鉾之所讃刺。乃至廣説。不
審觀此便爲喜貪之所染汚。若爲二染
二過失。一者當來。二者現法。乃至廣如九十
四説。問若無漏法破裂有故説爲非食。何
故佛地經云廣大法味喜樂所持名爲
耶。答佛地第一説。食能長養三有衆生。此斷
有故應食。是住持因故亦名食。如
有漏法雖無漏。然持有漏名爲食。無
漏亦爾。雖有漏然持無漏。云何非食。謂
佛菩薩後得無漏。能説能受大乘法味
大喜樂。又正體智受眞如味大喜樂。能
持身斷壞。長養善法故名爲食。
有情而爲食也。唯大悲心神通變
養有情。近亦名食故不相違。問何故有
漏觸爲食體。無漏法中喜・樂爲食。答由
漏觸引喜・樂勝。無漏喜・樂治憂・苦。各
立爲食。對治別故。又無漏受領法味増。説
之爲食。亦如有漏觸生喜増。立名爲食。故
理。各隨増故。問佛地經説一食。廣大
法味喜樂所持。法花説二食。一者法喜。二
者禪悦。處處説四。謂段・觸・思・識。攝論説四。
不淨依止等。阿含説九。四是世間。五是出
世。世間食者即段・觸等。出世食者。一禪・二
願・三念・四八解脱・五喜食。佛地法花唯説
無漏資無漏。不有漏。佛地經中。唯説
正法之食。不禪悦。法花通説
定・慧。故説二食。福・慧品中此二勝故。念・
願・解脱非増勝故。略而不説。處處説四。世
間食故。不淨等四依人別故。説九食者。
有漏・無漏合二説故。無漏法資破有漏食。
五種故。故阿含云。常共專念除捨四種世
間之食。求於五種出世間食。有漏法中段等
勝。無漏法中定等爲勝。各據勝立亦不
相違
  ◎六十二見章
六十二見。略以五門分別。一明所因。二辨
名相。三出體性。四迷諦通別。五問答分

第一辨所因者。略有二因。一者佛説所因。
二者見起所因。佛説所因者。依阿含第十
四卷梵動品。佛遊摩竭題國。遊行人間。詣
竹林園。止於講堂。時有梵志。名爲善念。其
弟子梵摩達。師徒常共隨佛後行。善
念梵志以無數方便佛法僧。其梵摩達
無量方便佛法僧。師弟二人各懷
。共相違背。由異見異親近故。時諸比
丘。食後相共詣講堂中。作是論甚奇。世
尊有大神力。威徳具足。盡知衆生志意所
。善念梵志毀佛法僧。弟子梵摩達以
量方便。稱讃如來法及比丘。各懷異心。佛
靜室淨天耳。聞諸比丘如是言論
詣講堂。知而故問。向何所説。諸比丘言。
向共談論甚奇。世尊。乃至廣説。師弟二人各
異見。具陳彼事。世尊告曰。若有謗佛
法僧。汝等不忿結意心於彼
若懷此意即自陷溺。若有歎佛法僧
汝等於中不喜。若生喜心亦自陷溺。
此是小弱凡夫。寡聞不深義。直以所見
實讃歎佛法僧寶。更有餘法甚深微妙大
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法歎如
。諸有沙門・婆羅門等。於本劫本見。末劫
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入盡入六十二見
。無出過者。唯有如來。知此見處如是轉
是執。又過於是。雖知不著。以著故
即得寂靜無餘解脱。故名如來甚深微妙大
法光明。賢聖弟子眞實平等讃歎如來。瑜伽
亦説。謂由彼能顯見趣不正法藏。師弟
傳聞展轉相授爲方便故。所以世尊説此諸
。見起所因者。瑜伽論説。謂彼一切薩迦
耶見以爲因縁。因縁雖或親或疎。親依
我見諸見方起。不爾便非邊見所攝。由
親依故説爲邊見。疎相依者説爲邪見
梵王常等邪見故。總是第一明所因

第二辨名相者。大智度論説。身・邊二見以
根本。有二十句我我所見。三世合數并
本二見六十二。非此所宗。阿含經有
無色界有色身故。大衆部經非全憑。梵
網六十二見經。與舍利弗阿毘曇同。是正
量部。亦非所宗。大毘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及
第二百雖復廣明。是薩婆多。亦非依憑。以
上皆非大乘之義。今竝不依。今依瑜伽第
八十七・第六・第七・第八・及五十八。顯揚第
九・第十。對法第一。成唯識第六卷。上下諸文
自廣解釋。既是自義。理應依憑。初列總名
。後辨別名相。列總名相者。八十七云。薩
迦耶見以爲根本。有六十二諸惡見趣。謂
四遍常見論。四一分常見論。二無因論。四
有邊無邊想論。四不死矯亂論。如是十八
諸惡見趣。是計前際我論者。又有十六
有見想論。八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
七斷見論。五現法涅槃論。此四十四諸惡見
趣。是計後際我論者。如是前際及於
各有五故總成十類。前後際者。際謂際
畔。時分之義。即阿含云。本劫・本見・末劫末
見。八十七云。諸見依世者。謂依過去及現
在世。起分別故名前際。依未來世
分別故名後際。此約多分二際道理。如
四全常第四常見。見死生故。現在名前。如
是等類多分義故非實義。且如五現涅
槃論説爲後際。然唯現在。故知現在通前後
。名前際者未來前故。未來因故。或名
後際過去後故。過去果故。由是現在通
後際。辨總名相 辨別名相者。瑜伽第
六・顯揚第九云。當知此中計前際者。謂或
下中上靜慮。起宿住隨念。不縁起故。
過去諸行。但唯憶念不實知。計
去世。以爲前際起常見。或依天眼
現在世。以爲前際。於諸行刹那生滅流轉
實知。又見諸識流轉相續。從此世間
彼世間斷絶故。發起常見。八十七云。
宿住隨念倶行者。謂計前際。三常論中由
下中上清淨差別。今觀論意。由靜慮宿
住隨念有下中上。分成初三。一憶過去二
十成壞劫。二憶四十成壞劫。三憶八十成
壞劫。由宿住念有三品故。見有遠近。伊師
迦者。僧佉喩名。説一切法皆悉是常。世間隱
顯非滅壞。故計爲常。以三品靜慮所
故。六十劫宿住不縁。故但有三。瑜伽第
六等又云。或依天眼現在世以爲前際
諸行刹那生滅流轉。不實知。又見
識流轉相續。從此世間彼世間斷絶
故。發起常見。此意即顯。天眼見有情諸識
流轉死此生彼。而不實知諸行刹那生滅
流轉。故執爲常。是第四常見。總詳此意
初之三見雖阿含。第四即非。彼捷疾智
一切常。非天眼。八十七亦云天眼倶
行故。此中前三總是婆沙第一。此之第四
即彼第三。彼餘二常此中無也。八十七説。
此四常見皆依靜慮。不散故。然婆沙説。
第一觀劫。第二觀生。第三觀現在死此生
彼。第四依尋伺。若有説言。此前三種。即瑜
伽言下中上三種靜慮。雖爾即有
。瑜伽第六云。第四即依天眼所見
尋伺故。四一分常見論者。一從梵天沒來
生此間。得宿住通前來處是執。我
等皆是梵王所化。梵王是常。不初後故。
我等無常見今來此故。常論中言或見
王隨意成立。即此見也。二聞梵王有
。大種是常。心等無常。或復翻此。同彼忍
者或住梵世。乃至或是展轉聞是道理
我以梵王量信其所言。是故世間一分
常住。常論中言。或見四大種變異。或見
識變異。變異者無常也。即是此見。三有
戲忘天沒。來生此間通起執。在
諸天不極戲等。在彼常住。我等無常。四有
先從意憤恚天沒。來生此間通起執。
彼諸天不極憤恚。在彼常住。我等無常。
此後二天。准依瑜伽第五自害非他而能死
。即唯欲界上四空天。下之二天他所
故。此之四見。八十七説。皆依靜慮過去
故名爲前際。婆沙四種雖此同。後二天
別。彼有二説。一云即住妙高層級。一云即
是三十三天。此四由大梵・大種・或心・戲
忘憤恚而起。阿含經説。無此第二。餘三同
此。更加捷疾世智餘三所計半常無常。此
言。相仍難見。不但宗殊義別。亦乃甚
意。二無因論者。一從無想天沒。來
此間宿住通。不彼出心已前所有
諸位。便執諸法本無而起諸法。如我亦應
一切本無而生。便執我及世間無因而起
二由尋思不前身。作是執。無因而起。
乃至廣説。故瑜伽第七無因論言。謂依靜慮
及依尋思二種差別。見諸因縁空無果報
大風卒起忽然還靜。暴河彌漫欻成空竭
故作是執。阿含等同。四有邊無邊論者。第
七卷瑜伽・顯揚第九云。一者若依斷邊際
世邊時。若憶念壞劫世間有邊
。以世界壞後臨空劫邊限故。二若
念成劫。則於世間無邊想。去壞劫
遠不邊故。三若依方域周廣世邊時。
若下過無間更無得。上過第四靜慮
得。傍一切處不邊際。則於上下
有邊想。於傍處所無邊想。四若爲
此執。但依文義無差別。則於世間
有邊非無邊想。初之二見縁過去起。後之
二種縁現在起。待未來故名爲前際邊無
邊論。説四皆依靜慮而起。八十七又説。宿
住隨念倶行者。謂於四種邊無邊論。由
念諸器世間成壞世間出現方便。若時
念成劫分位。爾時便生四種妄想。一者
若有一向憶念上下。下至無間捺落迦下
上至第四靜慮之上。憶念如是分量邊際
便於世間有邊想。二者若有一向傍憶
無際。便於世間無邊想。三者若有
二種倶行。便於世間二倶想。四者若時
念壞劫分位。爾時便生非有邊非無邊想
諸器世間無所得故。雖二文説兩種此見
是行相故。總名邊無邊論。阿含經
説。此第四見依捷疾智。瑜伽四種。皆依
慮宿住智起。然毘婆沙。一以天眼
地獄上至初定。執我於中悉皆遍滿
便作是念。過此有我。我應可見。故知有
邊。二傍見無邊執。同前起無邊想。三
天眼及神境通。見下見上。如初近遠
身傍去。不邊際。於上下有邊想
傍起無邊想。四者此。四皆縁
未來故。名爲前際。唯第四見與八十
別。餘三見同。然見於上亦有近遠。然阿
含經總相而説。得定起有邊無邊。不
何分齊執。彼第三見與婆沙同。彼第
四見依捷疾智而起此執。亦不彼縁
。故不依。四不死矯亂者。八十七云。
淨天有二。一不善清淨。二善清淨。唯入
不善清淨。未達諦故。心未解脱
故。若證内法定。名善清淨。已了達諦故。心
善解脱故。無亂亦二。一無相無分別。二有相
有分別。初是善清淨天。後是不善清淨天。
前清淨天。於自不死無亂而轉。故名不死
無亂。後不清淨天。若有於不死無亂
詰問。便託餘事矯亂避之。於諦・無相
心定善巧故。先興心慮是思惟。我等
既稱不死無亂。復有所餘不死無亂。於
聖諦・無想定已得善巧。彼所成徳望我爲
勝。彼若於中詰問於我。我若記別。或爲
。或撥實有。或許非有。彼於記別
是等諸過失。已作是思惟。我於一切所
皆不記。觀此文意。即所事天名爲
不死。亦名無亂。應不死無亂。言不死矯
者。即一不字貫通二處。謂不死・不矯亂。
或彼自稱。作此無亂答者生不死天。今毀
責之名爲矯亂。又以聖者眞是不死淨無亂
。此爲能問。今答此天諸所詰問。名不死
不矯亂天。八十七意。勿他由此鑒我無知
因則輕咲以爲是答。又行諂者作是思惟
我淨天一切隱密皆許記別。謂自所證及
清淨道。故設矯言。又懷恐怖而無記別。勿
我劣昧爲他所知。由是因縁
此爲室而自安處。即將恐怖及不解*脱
而爲室故。以自安處。又有愚戇專修止行
矯言。但作是思。諸有來問我當
。隨彼所答。我當一切隨其。無減而印
順之。此言四者。一怖無知。二行諂曲。三
恐怖解*脱四爲愚戇。十六異論
中言。彼諸外道。若有人來依最勝生道
善不善。依決定勝道四聖諦。便自稱言。
不死無亂者。隨於處所。依不死淨天不亂
詰問。即於彼所問以言矯亂。或託餘事
便避之。或但隨問者言辭而轉。是中第一
覺未開悟。彼第二復次云。怖畏妄語。及怖
他人知其無智。故不分明答我無知。此意
即説。性雖識覺未開悟。若言我解即爲
妄語。若言解。即他知我都無所知。故矯
亂答。是中第二於所證法増上慢。第二
復次云。於自所證無畏。懼他詰問
畏妄語。及畏邪見。故不分明説我有證。恐
他問其所證。未無畏故不實答。答成
。不答成妄語。是中第三覺已開悟而未
決定。第二復次云怖畏邪見及妄語故。懼
他詰問故。不分明説我不決定。此意即顯。
少得心未決定。答是邪見。不答妄語。
已有知故便矯亂答。如是三種假託餘事
言矯亂。是中第四羸劣愚鈍。第二復次云。
唯懼他詰。於勝生道及定勝道皆不了達
世文字亦不善知。而不分明説我愚鈍
但隨彼問言而轉。此意由愚都無了。
故隨返問而答於前。此與阿含全有差別
彼依四問即爲四別。一問世間有報無
耶。二問有他世。三問善非善。四自愚鈍
他問不知。毘婆沙言。一怖妄語。二怖邪見
三怖無知。四怖愚癡。故矯亂答成四別
也。上來五類是前際見 後際五類見者。有
想論有十六。瑜伽第六・顯揚第九云。初四
見依三見立。若計命即是身者。彼計我是
。若計命異於身者。彼計我非色。若計
我倶遍無二無缺者。彼計我亦是色亦非
色。若爲此於是義中。由異文句而起
執者。彼計我非色非非色。此意即説。無想
天處名爲無想。有頂名非有想非無想。下
三無色。色界中除無想餘。欲界等。竝名
有想。八十七云。由命者即是身見故。
我有色。死後或有色有想。或無想。
或非想。非想。由命者異於身
故。計我無色。死後有想。或無想。或
想。非想。由此總是我遍滿無
二無缺見故。説我亦有色亦無色死後有
想非色非色死後有想。其無想及非
有想非無想亦爾。此上意説。執有色等
後初有想四句。與死後無想。及死後非有
想非無想初四句。同但生處有異。現在皆
同。依命者異於身。無二・無缺三見之
。立此三種四句義故。執色爲我名
即身。執非色我。名命異於身。雙執
非色以爲其我。名無二無缺。我有色等句。
無色界下三地。若説色。亦遍於彼。若説
色。即不彼。死後有想四句者。一執
我有色死後有想。二執我無色死後有想。
三執我亦有色亦無色死後有想。四執
色非色死後有想。次有邊等四句
者。八十七云。計我是色者。或言狹小。或言
無量。計我無色。當知亦爾。亦有狹少及與
無量。所依所縁作用等法。有小大故。此二
我論依第三見此總遍滿無二無缺立爲
。一計我狹少。二計我無量。由此四種我
論差別。説我有邊等四句。如次配之。故瑜
伽第六云。若見少色少非色。彼計有邊。若
彼二無量。彼計無邊。若復遍見而色分
少。非色分無量。或色分無量。非色分少者。彼
亦有邊亦無邊。爲此故。但由文異
義異。而起執者。彼計非有邊非無邊。觀
此文意第六太正。八十七中如次配者。義次
文。謂執色非色狹小者名有邊。執色非
色無量者名無邊。互執多少者爲倶句。遮
此爲第四。與前文同。以此四種死後生
想地。是名第二有邊等四句。次四句者第六
名。不處所。八十七説。一執我一想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不無所有處。略
文故也。亦一想故。同婆沙故。以瑜伽説
無量想前一想故。略不於無所有
。彼非無量想故。然是一想。二執我種種
。謂在下地。三執我有狹少思。謂即下地。
四執我無量想。謂空識處。八十七云。即如
所説二想隨其次第知。説我有狹少想
無量想。此以義理逆次第配。然毘婆沙
云。執少色我想我所。我與彼合名
少想。在欲・色界。除無想天。無量想者。
無量色我想。爲我所等。如前廣説。
瑜伽意説。即前所説一想之處有無量想。種
種想處有此少想。亦不相違。次四句者。一
我純有樂。死後有想。第六有名而無處所
八十七説。謂下三靜慮二我純有苦。死後有
想。謂在捺落迦。三我有樂有苦。死後有
想。在鬼傍生人欲界天。四我無樂無苦。死
後有想。在第四靜慮以上乃至有頂。上明
有想十六論 其八無想論。八非有想非
無想論。即有想中。初二四句。有色有邊等。
是如前引教已略説訖。唯當生處有異。餘
義皆同。然瑜伽等。但言有色。不何處。毘
婆沙云前三無色。有説色即亦該彼。若
色即不彼。七斷滅論者。瑜伽第七・
顯揚第十云。一我有麁色四大所造之身
任持未壞。爾時有病有癰有箭。若我死後
斷壞無有。爾時我是斷滅。二欲界諸天。三色
界諸天。四空無邊處所攝諸天。五識無邊
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所攝諸天。
死後斷滅。此中七滅不自他。今身後身
一切皆得。五現法涅槃論者。瑜伽第七・顯
揚第十云。一者若我解脱。心得自在。觀得
自在。謂於諸天微妙五欲。堅著・攝受・嬉戲・
婬樂。隨意受用。是則名現法涅槃第一
清淨。此説勝妙略無人中。婆沙説有。二者
若有欲惡不善法。於初靜慮具足住
三者離尋伺第二靜慮具足住。四者離
尋伺喜故。得第三定具足住。五者離喜樂
故。得第四靜慮具足住。現法涅槃第一清
淨。是名後際分別諸見
第三出體性者。此以五見中二見體。一
邊見。二邪見。對法第一説。問六十二見何見
所攝。答或二或一切。覺師子釋言。二者自性
故。一切者眷屬故。瑜伽五十八・成唯識第六
云。邊見差別。謂執前際四遍常論。四一分
常論。及計後際有想十六。無想倶非。各
八論。七斷論等邊執見攝。瑜伽論第五十
八説。常見所攝六十二見。謂計前際
常論一分常論。及計後際諸有想論無想論
非想非非想論。斷見攝者。謂七事斷論。常
見攝四十。斷見攝七。總合邊見攝四十
。成唯識・及五十八云。邪見差別有執
。二無因論。四有邊等論。四不死矯亂論。及
後際五現涅槃論。如是邪見攝十五見
故説自性二見所攝。若并眷屬。五見所攝
同類等流相引生故。如是即顯不善有
覆。別境慧攝
第四迷諦通別者。五十八説。愚夫於苦起
二十句薩迦耶見。是名苦薩迦耶見。此
見爲依。於五取蘊我斷常。故邊執見亦
於苦。准此即顯邊見所攝四十七見皆
苦諦。於餘三諦我見等微。邊見行狹不
此廣分別故。其邪見中二無因論。
集諦起。五十八云。云何迷集有八隨眠
謂諸沙門若婆羅門。謗因邪見故。二無因
集諦起。四有邊等論。通迷苦・滅二諦
起。五十八云。又有諸見計邊無邊等。如
亦名苦邪見。亦名滅邪見。迷於有漏
無漏果故。有不死矯亂。通迷四諦。以
定道而爲問故。迷於四諦而興答故。五現
涅槃論。五十八説。迷滅諦起。正迷滅故。此
中所説。皆以行相所迷深遠。以爲諦。但
行別行總。行總之見隨應思説。是
第四迷諦之相
第五問答分別者。如是諸見。幾欲界繋。幾色
界繋。幾無色界繋。應上至下一一推尋
勘當釋之。二又問。何故遍常論中。唯有
十乃至八十。無此及減此耶。亦無
生耶。亦無捷智耶。三一分常中。何故無
色界二定已上沒來耶。欲界中何故無
天及餘趣耶。四何故遍一分是常見。標
見名。有想等亦是不常見名。標有想等
耶。五何故斷滅。不餘地及三惡趣後斷
耶。六何故無因。餘地身等後。不無因
耶。七何故無色等。及四根本之方便。不
涅槃耶。何故・人天合爲一涅槃。斷滅中
開也。八此等諸見幾於即蘊我後起。幾離蘊
我後起耶。九問何故不見戒及以我見并
餘邪見。爲六十二等見數耶。十問何故但
二際。不現在中際
  八解脱章
八解脱。以十門分別。一列名字。二顯行相
三出體。四釋名。五所縁境。六凡聖得。七離
障別。八依身起。九二得異。十有無漏
列名者。依瑜伽論第十一・十二・十五・七十
三・攝事分第九十六。對法十三。顯揚第四・第
二・及第二十。菩薩藏經第四等説。一有色觀
諸色解脱。二内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脱。三淨
解脱身作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脱。五
識無邊處解脱。六無所有處解脱。七非想
非非想處解脱。八想受滅解脱身作證具足

行相者。倶舍第二十九説。内有色想
外色。名初解脱。内未除見者色想。觀
外諸色以爲不淨。名外色。今則不然。
對法文。初修業者身在欲界。已離欲界
。未無色定除見者色想。未色界
故。若久習業已離色欲。見者色想安立現
前。而觀欲界一切所有内外諸色。作光明
。由前三解脱引發勝處遍處等故。即觀
勝處所攝少多等色。作光明想。由變化
故。作光明想。不貪欲故。不不淨
。瑜伽唯云無色定。未色界染
外諸色。是初解脱者。唯依初業説故。第
二解脱。倶舍論説。内已伏除見者色想。唯
外境而爲不淨。名内無色想觀外諸色
大乘不然。准對法云。初習業者已依無色
。伏除見者色想。久習業者。或見者無色想
安立現前。而觀外色。作少多等相。不
於初觀内外色皆作光明。未自在故。此唯
彼已離欲色。作少多等外色。已離
染故立以外名。觀心漸勝故稍略觀。故瑜
伽云。又不惟彼明相。但於外色
勝解。即觀少多等光明等。若於
已得離欲。説彼爲外。故唯觀彼已離
。名之爲外。又由初解脱觀色不外。
其内有色亦不内。通縁内外根塵等色
光明想。故今此第二内有色。有根等色
故。其觀外色。唯觀外塵。作少多等。不
根等少多等故。瑜伽又云無色界定不
現在前者。此説外色無色定。無色
定不外色故。上二解脱初作光明想
後作少多等想。初寛後狹。兩觀有殊。顯揚
二十。説此二解脱除變化障。爲變化
自在故。變化既通四靜慮有故。初二解脱
通依四靜慮。但在根本近分地。彼欣趣
修都無通果。此容預修有通果故。不
舍初二靜慮。能除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
不淨觀。第三解脱。倶舍論説。清淨相轉
淨光解行相轉故。唯第四靜慮離八災
。心澄淨故。餘地雖相似解脱。而不
。非増上故。今者大乘。謂如有一已得
念圓滿清白。以此爲依修習清淨聖行
滿。於内淨不淨諸色。已得展轉相待想・展
轉相入想・展轉一味想。是第三解脱行相。謂
諸淨色。於餘色中謂爲不淨。非
。若唯見一類。淨與不淨二覺無故。是名
初想。又於淨中不淨性所隨入。於不淨中
淨性所隨入。由薄皮所覆共謂爲淨之
中。現有三十六種不淨物故。是第二想。如
是展轉總一切色。合爲一味清淨想解。是第
三想乃名成就。唯在第四靜慮地。有捨念
故。論説超過諸苦樂故。一切動亂已寂
靜故。善磨鎣故。餘地不然。故唯第四此亦内
色想而觀外色。由前已説故略不論。
而立異稱。次四無色解脱。倶舍論説。以
無色定善性。非無記染。非解脱故。亦
散善。性微劣故。近分解脱道。亦得解脱
。無間不然。所縁下故。彼要背下地方名
解脱。故多説根本者。近分非全故。今者大
乘。皆已離自地欲。依自根本地。重觀自境
思惟勝解。令障更遠。引生勝徳。謂如有一
彼空處已得離欲。即於虚空思惟勝解。
是名空處解脱行相。於彼識處已得離欲
即於是識思惟勝解。是名識處解脱行相
無所有處已得離欲。於識無邊處思惟
勝解。是名無所有處解脱行相。空識二名自
地所縁行相爲稱。無所有處以識無有。爲
自地名。故於識處思惟勝解。於有頂地
離染。更不餘而作勝解。乃至遍於想
生處。即於是處勝解。無所有處名
想生處。今縁此無所有心心所。名非想非
非想。故遍於此思惟勝解。至下當知。上説
離染。依無學説。故瑜伽言。前七解脱於
解脱而生勝解。身證者得。若依唯識。有
師説。一云伏初定已上染滅定。二云伏
第四定已上染滅定。無所有處已下染可
伏義。令障轉遠。引生勝徳。有頂一地定
伏。故瑜伽第十二。空識二解脱。有
自地染。上之二地無自地染
。有學無學影略説故。唯立根本亦非
。滅盡解脱大小倶説。即滅盡定而無行相
想受故。然將入時有二行相。謂依
想非非想處相及無相界相。初修久熟二入
別故
體性者。倶舍論説。前三無貪性眷屬五蘊
性。次四無色定善爲性。第八滅定性。大乘之
中七十三卷解五法中云。世間出世間正
智爲體。有漏者以分別中世間正智爲體。
無漏者即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唯慧爲性。縁
色非色及眞如境。離諸定障。引生勝徳。非
餘能故。若相應體。初七以四蘊性。眷屬
五蘊性故。對法云。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
心所。無色界中許定・道無表色故。第八
解脱以二十二法厭心種子體。即不相應
行蘊所攝
名者。初釋總名。後釋別名。初總名者。瑜
伽云。前七解脱於已解脱而生勝解。七所
觀法多分要伏要斷彼地煩惱障染。方始修
作名已解脱。今觀已解脱境。爲定障
神通功徳。而生勝解故名解脱。其身證者。
有頂染定未離。但除彼地所有定障
無諍等諸功徳故。故成解脱。由此前言
多分已離。不爾多言便爲無用。第八解脱
背想受。故名解脱。前無間道。雖想受
。至滅盡定位。方得解脱名。由滅定
暫棄背想受障。所求今滿足故。立解脱名
時方始解脱定障。先已離故。亦解亦脱。
八者是數。帶數釋也 次釋別名者。初有色
觀諸色解脱者。瑜伽云。由二因縁名爲
。謂生欲界色界定故。又於光明
而生勝解故。此觀欲界。於勝處所制少多
好惡劣勝等色。作光明想。故但名有色觀
諸色。不内有色觀外色。其有色非唯内
故。諸所觀非唯外故。即外色之觀。及有色
之觀外色。皆依主釋也。内無色想觀外色者。
二因縁。名内無色想。一者謂已證得無
色等至。亦自了知得此定故。先依空處定
已離色界染。故顯揚云。内無色想者。依無色
。意解思惟故。二者不惟内光明想故。
内無色。此言意顯。已得空處内離色染
又自内心不光明想。名内無色。此已離
染色名之爲外。故瑜伽云。若於是色已得
離欲。説彼爲外。出於染故。即觀此色
少多等解。名觀外諸色。故瑜伽云。又不
惟彼明相。但於外色而作勝解。此説不
光明色觀。但作少多好惡等解。初四勝
處。有色無・色。各別觀色若少若多。此總觀
外少多好惡等。故與勝處別外諸色之觀。
及内無色之觀。外色亦皆依主内無色時。
必須空處等定。正觀外色勝解時。唯
色定無色。無色不於諸色少
多等故。故瑜伽云。無色界定不現在前。淨
解脱身作證具足住者。瑜伽論云。已得捨念
圓滿清白。以此爲依修習清淨聖行圓滿
淨解脱。此説第四靜慮中離尋伺喜樂
三地障故。捨念圓滿清白名淨。故瑜伽云。
謂已超過諸苦樂故。一切亂動已寂靜故。善
磨鎣故。離淨不淨變化障故。名爲解脱。此
亦内無色而觀外色。作淨不淨相待相入一
味淨想。由前已説内無色言。所以今略。既
於内故。亦略於觀外色等。但言淨解脱
顯揚論説一向意解思惟淨妙者。隨轉理
門。或依彼觀成滿之時。展轉一味唯觀
故作是説。身作證者。於此住中一切賢
聖多所住故。身者意身。作證者由於智斷
作證故。諸根得境。唯身根親合。勝
故獨得證名。此亦如是。前二解脱意解
思惟尚疎遠。故與其觀名。今此解脱除障最
勝。聖意親取名身作證。由此聖者多住
此及第八解脱。此二勝故。於二界中各在
邊故。世尊經中説身作證。於色無色障斷
餘。證得轉依餘六故。具足住者。第四
靜慮根本圓滿。第八亦爾。九次第定得
滿故。空無邊處解脱者。顯揚論云。虚空者。
謂色對治所縁境界。空其色故。無邊者。
十方諸相不分別。名空無邊。處者謂彼
地中。定等諸所依法。能依行者所縁虚空。
所依之處名爲處也。欲・色二界相状易知。
彼界難了獨與處名。空無邊是境。處是能
縁。空無邊之處。依主釋也。下皆准知。識無
邊處者。謂縁無邊虚空之識。今縁此識
而爲境界。十方諸相不知故名識無邊
處即能縁義如前説。無所有處者。謂於識處
上境界。推求之時無少所得。除無所有
別境界。由唯見此境極寂靜故。無所有此
細超前。觀已上境少所有。少亦無故。餘
義如前。非想非非想處者。非想者。謂超
無所有想。無所有處猶有麁想故。非非想
者。謂於無所有處上境界推求之時。唯得
無所有極細心心所。由唯見此極寂靜
故。前無所有處。唯縁識處已上諸境少分亦
。此有頂地唯縁無所有處能縁心心所。不
彼地有麁想故。名爲非想。仍有唯無
此極寂靜心在故。名非非想。非者無也。非
全無想故。餘義同前。想受滅解脱身作證具
足住者。由想・受二強勝於餘是心行故。厭
患勞慮暫求止息。止息此時要斷障得
解脱。爲想・受之解脱。依主釋也。上
七解脱皆持業釋。謂有色觀諸色即解脱。
脱障故。乃至非想非非想即解脱。亦可
別簡通得依主釋。謂有色觀諸色之解脱

所縁境者。初二解脱以顯色相及眞如相
所縁境。初觀光明。後觀顯色少多等故。漸
眞觀方斷定障。第三解脱。以攝受相及
眞如相所縁境。攝受相者。於内淨不淨
。展轉相待・展轉相入・展轉一味。如前已
。次四解脱各以自相及眞如境。初三
解脱以色無色境。次四解脱唯無色爲
境。爲此二障此觀行。第八解脱無

凡聖得者。有義初七解脱通凡聖得。第八唯
聖得。唯無漏故。七十三説。異生聖者同得
。然有差別。内外二道通得無爽。除變化
。得自在故。然瑜伽第十五。云初三解脱
一切色自在故。便能引發諸聖神通
一切異生共有者。彼論自説不還・阿
羅漢所作。不異生不初三。次四解脱
對法論説。聖弟子所得。能順無漏。是清淨性
方名解脱。解脱愛味故。外道依無色多生
愛味。執爲涅槃故。由此返顯不次四解
脱唯聖所得。聖之弟子不得。故通外有。有
義唯前三通内外道凡聖皆得。論唯説此異
生得故。後五唯聖得。論説聖弟子。不
之弟子異生故也
離障差別者。顯揚二十説。對除六障。一變化
障。初二所除。能變・能化。由光明殊妙無
礙。及爲少多等自在故。二最極現法樂
住障。第三所除。對法論説。能斷淨不淨色
變化障。及於此中煩惱生起障。此障即於
淨色變化加行功用。與不淨色變化相違。
體即梗澁無記之性名爲煩惱。三往還障。
第四所除。由諸色障礙故。爲方便
已入色四定根本之地。往還自在。四引
諍等勝功徳障。由識所除。彼諸功徳體即
識故。此爲方便已起第四靜慮諸功徳
五諸漏及有障。漏謂煩惱。有謂有頂。此即無
色惑・苦二法。由第六第七解脱除。第六
解脱正能除之。第七解脱除之令遠。六寂
靜最極住障。第八所除。滅定寂靜極勝住故。
第十五説後五解脱。唯言能引想受滅等
者。依成滿位。亦不相違
依身起者。後五解脱三界身起。許無色界
滅定故。初三解脱。有義唯欲界起。由
故。瑜伽第十二云。由二因縁名爲有色
謂生欲界等故。有義不然。通二界起。初
解脱遍處爲果。必在欲界。如前道理。後
成滿時遍處爲因。解脱爲果。何妨色界亦
後起。豈生色界有色耶。不
不淨唯在
二得者。在佛及麟角獨覺身中。八皆離欲得。
餘身中皆加行得。要離彼地染後方修
起故
有無漏者在佛身皆無漏。在餘身中第八
唯無漏。餘七通有漏無漏。通是世間出世間
二智爲體故
  二執章
二執。以十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性攝。
四相應。五所縁。六行相。七互起。八二縛差
別。九諸惑相攝。十伏斷位次
第一出體者。若唯言生法我見。唯以別境
中慧・根本煩惱中薩迦耶見。以爲體性。故瑜
伽云。五見世俗有。即慧分故。離慧體無。唯
有漏染慧體。若言生法我執。隨其所
二執通局。慧倶四蘊以爲體性
第二釋名者。梵云薩迦耶達利瑟致。經部師
言。薩是僞義。迦耶是身。達利瑟致是見。身是
聚義。即聚集假。應聚身起見名爲
。佛遮當來薩婆多等執爲有身見故。
薩僞言。雖一薩言亦目於有。然今説
思誕提底薩故。薩言表僞。薩婆多云。薩是
有義。迦耶等如前。雖是聚身而是實有。身
者自體之異名。縁此見應自體見。佛遮
當來經部師等説。爲僞身故。説薩有言
一薩言亦目於僞。今者應阿悉提底
故。薩言表有。大乘解云。應僧吃爛底
。便成移轉義。由此薩迦耶見大小乘別。
大乘之意。心上所現似我之相。體非實有
是假法故。又體非全無依他起性成所縁
故。既非實有。亦非虚僞。唯是依他移轉
之法我之所依。又本我無境。妄情執有。可
虚僞。依所變相境。可言爲實有。非
餘宗定實定僞。故名移轉。法執正義亦唯此
見。故佛地云。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
薩迦耶見而爲上首故。法我見亦同
。此兼我所唯我見。説薩迦耶言

第三性攝者。此中我見在二識中第七
。唯有覆無記。瑜伽六十三説末那煩惱其
性唯是有覆無記。如是顯揚・唯識處處皆同。
繁引。其第六識略有二類。一倶生。二
分別。倶生者雖有覆攝。決擇五十八云。當
知倶生薩迦耶見。唯有覆無記性攝。此文非
一不具引。其分別我見在欲界唯不善。
上二界有覆所攝。對法第四云。自性不善
者。謂除染汚意相應及色無色界煩惱。所餘
能發惡行煩惱隨煩惱。此復云何。謂欲界
繋不任運起者是不善。若任運起能發
者亦是不善。所餘是有覆無記。唯識第六
云。嗔唯不善損自他故。餘九通二。上二界
者唯無記攝。定所伏故。若欲界繋分別起者。
唯不善攝發惡行故。若是倶生發惡業者。
亦不善攝損自他故。餘無記攝。細不善。
極損惱自他處故。當知倶生身・邊二見
唯無記攝。不惡行。雖數現行
故。即三界倶生唯有覆無記。上界分別我見
亦爾。欲界分別唯不善性。損自他故。楞伽
第二卷云。大慧。身見有二種。謂倶生及妄
想。倶生身見。斷貪則不生。二種身見中。妄
想身見。斷疑則不生。倶生者即第七識倶。
及第六識中任運起者。妄想者即第六識中
分別起者。廣百論第二卷亦云。然諸我見略
二種。一者倶生。二者分別。與此唯識第
一卷同。故知第六七識皆有二執。合性通

第四心所相應者。第七識中倶生我見。成唯
識第四卷。有説心所唯九法倶。謂遍行五・
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欲希未合。此唯任運
欲也。勝解印持未定。此恒縁定。無勝解
也。念記曾習。此縁現境念也。定專
。此恒別縁無定也。慧即我見故別不説。
一切隨惑竝依煩惱前後分位差別假立。此
恒一類故無隨惑。惡作追悔。眠外縁起。尋
伺倶發言淺深推度轉。此一類縁故彼無也。
見見不倶無餘四見。二取邪見分別而生。
我所邊見依我見起故此不倶。貪・嗔相返。
見・疑相違染淨相異。故此唯九。有義十五倶。
前九加慧。別門説故。及五隨惑。謂惛・掉・不
信・懈怠・放逸。對法第六説染故。忿等十
麁。此識細故。無慚・無愧唯不善故。散亂外
縁。此識内故。不正知犯軌則。此不爾故不
倶。忘念者要念曾習。此不爾故唯十五。有
義説十九倶。前九加六隨。謂不信・懈怠・放
逸・忘念・散亂・惡慧。決擇五十五説染故。
竝念・定・慧・及惛沈。專注一境不捨有定。無
明重有惛沈。無掉者相違故。有義此倶有
二十四。前九及十隨惑。決擇五十八説放逸・
散亂・掉擧・惛沈・不信・懈怠・邪欲・邪勝解・邪
念・不正知遍染心故。加別境五。如實義者。
此倶十八。前九加八隨。雖聖教理准定
有。謂惛沈・掉擧・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
不正知。無明爲性者。此得倶故加別境慧
義門別故。無欲・解者染故。雖
第五爲正。不教・理。故第六識倶倶生
薩迦耶見。與遍行五・別境五。根本三惑謂
愛・慢・癡。隨煩惱中初十定不倶。彼行麁故。
此有五説。第一説不隨惑。無別分位
故。第二説五隨倶。第三説六隨倶。第四説十
隨倶。第五説八隨倶。以此爲正。不定四
中與三種倶。除悔一種。悔行相麁。我見等
細故。餘皆不違。善・染相違。不善倶。今
正義總應容與二十四。如前思計。
分別我見二十七倶。加根本嗔。竝無慚・愧
欲界不善得相應故。此説欲義。非定倶

第五所縁分齊者。第七識倶者。唯識第四總
四説。一云縁第八識體及相應我我所
倶故。心所不識故。論云第八。據
心所。二云縁第八識見及相分我我
。相見倶識故。三云縁第八現行及種爲
我我所。種即識功能無別有物。不聖説
四者正義唯縁第八見分餘。此識一類不
別起我所見。故義説爲所。皆如彼説。瑜
伽・顯揚文皆全正。故不繁引。前三解彼縁
藏識正理。故後解善。第六識中倶
生身見。唯縁有法無法。縁無法者。
要強思想方起計故。釋三分義
    性境不心 獨影唯從
    帶質通情本 性・種等隨
    能食・及所食 此依・身所住
    能見・此如理 所求・二諦空
    爲常益有情 爲生死
    爲善無窮盡 故菩薩觀
    爲種性清淨 爲諸相好
    爲諸佛法 故菩薩觀空
    補特伽羅・法 實性倶非
    此無性・有性 故別立二空
述曰。能食在六根也。由六根能受用境。今
六根無實能受用。空其遍計故説爲
。所食者。六境空也。由六境是實所受
。今觀六境無實。空其遍計故説爲外空
此依者。扶根空也。由是内根故非内。不
外器世間故非外。是内非内。故執爲
實。今觀爲空遣其遍計故。説爲内外空。身
依住者。大空也。器世間有大勝用。火・水
止多有情。名之爲大。大有情之所住
故。名爲大勝用。火水所止多有情
有。今觀爲空故名大空。能見。空空也。
即是能觀智。由昔觀其境是空。空其遍計
能觀之智是有。今觀能觀之智亦空。故
空空。此如理者。勝義空也。眞如理是勝
智之境。勝之義。故名勝義。亦可。眞理出
事俗勝義。由遍計故障理。今觀遍計
空顯眞理。就所顯故名勝義空也。所求二
諦空者。有爲空・無爲空也。由一切有爲
故。今觀爲空故名有爲空。由三無爲
九無爲等實故。今觀爲空。遣其遍計
故名無爲空。即眞如也。又釋。菩薩爲
切智。爲涅槃。爲菩提故。空其有爲
遍計。爲眞空無爲・色。故説有爲無爲空
爲常益有情者。畢竟空也。由有情畢竟
。不有情自他差別故。能常益也。不捨
生死者。無際空也。由智觀理遣其遍計。由
悲故廣化有情。有情無際故無際空。爲善
無窮盡者。散空。亦名不散空。菩薩所積福
智資糧。盡未來際斷盡。故名不散空
爲種性清淨者。本性空也。法本無縁。爲
弊。今觀空除惑。顯本性種性。故名本性
。爲求相好者。相空也。相好觀故名相好
。爲淨諸佛法者。一切法空也。由計一
切三寶。今觀遣執。淨諸佛法故。名一切法
。又一切法亦得空。不但佛法。補特伽羅
法者。無性空也。生・法二執體無自性故名
空。實性倶非有者。無性空。由生・法無性之
性所得明。執無爲有還成其病。今觀
所得亦空。故名無所得空。言十八空者。
前十七空中。開無性二。加自性空。法
執之自性空。又有三釋。一總故名生。別故
法。二亦本故名法。末故名生。三體故名
法。用故名生。又體用故名法・名生。十九空
者。前十七中除無所得。別加三空。一所縁
空。一切識所縁境皆空。二増上空所縁空増
上縁一切倶空。三互無空。前説諸空。謂是
互無空。牛中無馬等。今觀一切空。名
之互無空。二十空者。前十九空中除後三空
十七空中無所得以成十八空。於中開
散爲二。散空・不散空。二乘著法有。其空故
散空也。又釋無漏名不散空。有漏名散。
又開相空空也。相空。三十二相別故
自相空。八十種好共有故名共相空。今唯
識觀於十六中。十四全一少分。法全法分名
生。離唯所眞。問但言生空皆唯識不。答
但是唯識必帶生空。自有生空不必唯
識觀。謂二乘生空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
 *基撰 
  二十七賢聖章
略以五門分別。一釋名義。二出體。三依身
地四廢立。五問答決擇
名義者於中有二。一者列名。二者釋名。
列名者。總有二類。一者因位。二者果位。
因之中其十八。果位之中有其九種
因十八者。即四向三果即成七種。八者信解。
九者見至。十者身證。十一極七返。十二家家。
十三一間。十四中般。十五生般。十六無行般・
十七有行般。十八上流般。此即有學之中十
八名。言無學中九。一者阿羅漢。二者慧解
脱。三者倶解脱。四者退。五者思。六者護。七
者住。八者堪達。九者不動。此約大乘名。
若約小乘其名少異。小乘之中即無信・解・
見至。遂立隨信行・隨法行前二名。若無
學中無羅漢。別開不退。上來即是列名訖。
釋名者。言初果者。名爲預流。預者入
也。流者類也。即入聖之流類故名預流。言
第二果者。名一往來。即斷六品惑人生
天名之爲往。從天還人名之爲來。言
三果。名爲不還。欲界九品悉皆竝盡。唯有
一生更不還生欲界。名爲不還。言四向
者。即進趣之義名爲向也。四向法更無
。言信解者。隨他言音而生信解。名爲
信解。言見至者。曾見之法能至於果。名爲
見至身證者。信解。見至二種聖人。至
不還果身中。證得滅盡定故。轉名身證。此
但轉名而不體。理説應身證滅定。由
滅定。得滅定者必具前七。故瑜伽説
八解脱。所以者何。前七解脱共異生故。
異生唯得前七解脱。不身證。滅定無心。
唯身證得似涅槃法。由身證得得身證名
身謂積聚。或復依止。證謂成顯。身之與證。依
主・相違二釋倶得。言七返有者。人・天七返
名爲七返有。言家家者。從家至家故名
家家。於中有四。一者從人至人。二者從
天。三者從人至天。四者從天至人。皆
家家。其義不定。或言初果之人不重生
二家。從張家死流生王家者。故言家家也。
一間者。一生或半生在名爲一間。即是
間隔之義。亦名一間。間者隔也。即由此生
能障隔聖果之道。名之爲間。若斷三品
即三生在。若斷四品即二生在。若斷五品
之時必斷六品。聖道力合此。若斷七八
即半生在。問如何得知。答初品潤二生
中下二品各潤一生。中上品潤一生。中下二
品共潤一生。下上品潤半生。下中・下二品
共潤半生。問何因唯有七生。不八。不
六。答以聖道力故。不八・不六者業
力強故。如蛇毒損人之時。行不七歩。以
毒力勢故不減至六。七歩者四大力故。言
中般者。謂處中有而般涅槃。言生般者。謂
生有及本有中而般涅槃。言有行般者。
謂加行精勤而般涅槃。言無行般者。謂速
疾道不加行而般涅槃。言上流者。從
上而往受生故名上流。問云何名般涅
。答言般涅槃者。謂得果義。謂般命而得
羅漢故。名般涅槃。上來有學訖。言羅漢
即是應義。有其三種。如論廣釋。言慧解脱
能斷慧障定障。名慧解脱。言倶解
者。定・慧二障全倶能盡。名倶解脱。言
退者。退有二義。小乘之中退失於果。名
之爲退。大乘之中退失禪定現法樂住。名
之爲退。若遊散・若不遊散・若思惟・若不思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