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玄論 (No. 1853_ 吉藏撰 ) in Vol. 45

[First] [Prev]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乘玄論卷第四

 胡吉藏撰 
二智義十二門
  一翻名門 二釋名門 三釋道門 四境
智門 五同異門 六長短門 七六智門
八開合門 九斷伏門 十攝智門 十一
常無常門 十二得失門
然昔在江南著法花玄論。已略明二智。但此
義既爲衆聖觀心法身父母。必須精究。故重
論之。此義若通。則方等衆經。不待言而自顯。
具存梵本。應云波若波羅蜜漚和波羅蜜。故
此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爲父。智則波若。
度謂波羅蜜也。但翻波若不同。或言智慧。如
叡法師云。秦言智慧。或翻爲遠離。出放光經。
則釋道安用。或翻明度。出六度集經。或翻清
淨。亦出大品。叡法師用之。但波若具含智慧
明淨遠離等義。譯經之人隨取其一。以用翻
之。波若以斷衆惑遠離生死名相之法故云
遠離。明了無暗。故稱爲明。體絶穢染名爲清
淨。達照解知名爲智慧。雖有諸義。多用智慧。
智慧單複。又名不同。或單名爲智。如釋論及
此經稱爲智度。或但名爲慧。如釋論云。波若
秦言慧。或倶翻智慧。衆經多爾。今詳會此意。
義各有由。通而言之。則智爲慧。指慧爲智。雖
廣略不同。體無異也。翻爲慧者。凡有四義。一
欲分十度不同。二開空有義異。三明因果差
別。四就凡聖爲異。十度者。第六名波若。此翻
爲慧。第十云闍那。此名爲智。問闍那爲智。術
闍翻爲何物。答此云明。猶是智見之義耳。空
有義異者。照空爲慧。鑒有爲智故。此經云。知
一相門起於慧業。知種種相門起於智業。因
果差別者。論云。因名波若。果反名薩婆若。薩
婆若名一切智。則知。波若名之爲慧。慧名既
劣。宜在因中。智則決了故居果地。又佛照空
有皆盡。加以一切。菩薩未窮但名慧也。不得
云因中名智果名一切智。亦不得云因名智慧
果名一切智。但應言因名爲慧果名爲智。則
於因果優劣義彰。凡聖異者。如涅槃經云。波
若者一切衆生。此名爲慧。慧義既通。則凡聖
並有。如十大地中定慧之數。毘婆舍那目之
爲見。謂一切聖人明見理也。闍那爲智。通達
決了也。次翻爲智凡有三義。一者慧名既劣。
智則爲勝。今欲稱歎波若名爲智。二者欲顯
其名語便如云智度。若言慧度則言不便也。
三者欲明智則是慧名異體同故。隨擧其一。
次合稱智慧亦具三義。一明波若具鑒空有
故名含智慧。慧則照空。智便鑒有。二顯波若
通果及因。因中波若爲慧。果地波若爲智。故
三徳中有波若徳。三者欲明六度義含於十。
經中但明六度不明十者。以波若之名既含
智慧。第十智度蘊在其中。問既具三名。以何
翻爲正。答慧爲正翻。餘皆義立。所以知然從
多論也。此經云慧與方便。釋論云波若道方
便道。涅槃云波若一切衆生。闍那爲智。則配
諸菩薩故。智非波若。又第六名慧。第十爲智。
皆有彼此二名故知。以慧爲正。又論云。波若
不屬佛。亦不屬二乘。但屬菩薩。菩薩則道慧
道種慧。佛具一切智一切種智。又云。波若名
諸法實相慧。如是等諸文非一故。以慧爲正
翻矣。問若以慧爲正翻。何故經中多云智慧。
答經中多説六度故多云智慧。少説十度故
少明慧也。又六度之名皆有複翻。如布施等
不單名施。波若亦爾。雖復是慧。欲對上五。亦
存複名故云智慧也。次辨無翻義。有人言。波
若名含五義。不可正翻宜以慧當其名。如釋
論七十一卷云。波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
輕薄故。不能稱於般若。此招提用之。今謂不
然。釋論乃明不可稱義。非不可翻也。問稱與
翻何異。答稱則天竺已明。翻則來於震旦。反
彼爲此。前後不同義門各異。又論云。波若定
實相故不可稱。不言多含故不可稱。故此釋
爲謬矣。復有人言。波若不可稱者。此明觀照
智慧不能稱實相波若。實相波若性常住。觀
照智慧會境始生。故實相爲深重。觀照智爲
輕薄。北人釋也。是亦不然。經以五歎歎於波
若。不歎實相。云何言實相深重耶。又言。波若
定實相。則實相爲所定。波若爲能定。若言實
相爲深重者。可以實相還定實相耶。復有人
言。智慧輕薄不能稱波若者。此是世間智慧
二乘智慧。不能稱量菩薩大智慧耳。何者。大
智慧照實相理道成衆行。餘淺智慧豈能稱
耶。此南方人釋也。今謂不然。經云智慧不能
稱於般若。不言淺慧不能稱深慧。又淺深倶
名爲慧。則倶是輕薄。並不能稱波若也。今依
論釋之。論云。波若定實相故深重。智慧不能
稱也。所言定者。定是契會之名。夫萬化非無
宗。而宗之者無相。虚宗非無契。而契之者無
心。故聖人以無心之妙慧。契彼無相之虚宗。
即内外並冥縁智倶寂。智慧是知照之名。豈
能稱絶觀般若。問波若云何能會實相。答由
實相生波若故。波若能契會實相也。問依此
釋者猶是淺智不能稱深智。答深則愚智皆
絶。淺則猶有知照。非淺智不稱深智耶。問定
實相既是契會之名。與舊釋冥會義何異耶。
答語同而意異也。但釋冥會有二師。一云則
會是冥。以符合故冥。冥契不乖故會。無優劣
也。此莊嚴龍光之義。二云會是符合之名。冥
是混一之義。則冥勝而會劣也。何者。因中凡
有四義故未冥。一惑未盡。二體有生滅。三智
未周圓。四體依方所。故但稱會。佛果離此
四義。所以談冥。冥與無生爲一。則境智不分。
無應照之異。而無生不乖俗。冥亦不妨會。佛
果擧體冥。擧體會。會故應照滿十方。冥故一
切皆絶。今總問之。冥既與境混一者。智爲成
境爲不作境耶。若不作境云何言一。若智作
境者。境既無知。智亦無知。智既有知。則境亦
應爾。以其一故。若言與法性同絶故言冥會
猶與法性異者。則於會冥之日。猶見境智爲
二。何得經云菩薩與波若相應不見應與不
應合與不合耶。又具四義故方成冥者。波若
教佛智猶有生滅。則不得稱冥。亦無等法性
義。故無定實相之義也。問云何名甚深極重。
答夫論可稱則不名極重。良由極重故。故不
可稱。論主欲釋經不可稱義故云重也。問但
應言重。何故云甚深。答爲欲簡釋重義。非如
重物之重。乃是甚深故云重耳。問但言甚重。
何故復云極耶。答三乘同契實相。但二乘猶
如兔馬未盡其原。所以不得般若之名。不名
甚深極重。今欲簡異二乘明菩薩照盡其原
得名波若。故云甚深極重。問智慧何故云輕
薄耶。答波若體絶縁觀。智慧名主於觀。波若
體絶智愚。智慧名主知照。波若體絶名字。智
慧則猶渉名言。故對波若之重。明智慧之輕。
對波若之深。辨智慧之淺。淺猶薄也。問波若
體絶智慧。何故立智慧名耶。答不知何以目
之。強名智慧。雖立智慧之名。實不稱波若之
體。問但應言波若體深重波若名輕薄。智慧
體深重智慧名輕薄。云何乃言波若深重智
慧輕薄。答今依梵本。則云波若體深重波若
名輕薄。但用此意。則應云智慧體深重智慧
名輕薄。恐此義難顯。故譯經之人借此方智
慧。不能稱梵文波若也。問不可稱與不可量
何異。答經有五歎。謂大事故起。不可稱事不
可量事無等事不可思議事起。既別有無量
等事故起。則稱非量也。不可量則取無有邊
際。不可稱明甚深唯至重。例如法稱品明舍
利不能稱波若經卷。今智慧名義不能稱絶
觀波若也。問論云波若多智慧少故不能稱。
云何爲多少耶。答前約重輕釋不可稱。今就
多少明不可稱。謂少不能稱多。但解多少不
同。有人言。實相則無法不在故多。智慧局之
於心故少。今謂不然。前就定實相故明不可
稱。今約所含義明不可稱。波若體非愚智能
愚能智。智慧唯主於智。故波若多智慧少。又
波若定實相。實相既通。波若亦通。智慧不爾
故云少也。問已知波若翻不翻義。方便復云
何。答常啼品云漚和倶舍羅大師方便力。漚
和爲方便。倶舍羅名爲勝智。波若之巧名爲
漚和。其用既勝名勝智也。淨名以方便爲父。
取其生成之能。大品以漚和爲師。明有訓誨
之徳。善巧化物不證二乘。皆大師之力也
釋名第二。復有二門。一釋權實。二解大義。通
而言之。二智皆如實而照。並名爲實。皆有善
巧悉稱方便。就別言之。即波若名實。漚和稱
方便。略有八義。一者波若照實相境。從所照
爲名。故稱爲實。二者波若從實相生。從能生
受名故稱爲實。三者如實而照故。當體名實。
論云波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體離虚妄非
顛倒慧。故名爲實。四者對凡夫顛倒不實之
慧故。嘆波若爲實。五者對二乘未實謂實故。
明波若爲實。六者對方便之用。以波若爲
體。故名實。七者對虚明實。未是好實。非虚非
實乃名妙實。八者虚實爲二。非虚實爲不二。
二與不二皆名不實。非二不二。乃名爲實。是
故論云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也。方便者
是善巧之名。此義多門。今略論十對。一者直
照空有名爲波若。行空不證。渉有無著。故名
方便。此之照巧更無二體。雖巧而照。故名爲
實。雖照而巧。故名方便。問照空有並名實者。
空有二境應倶得稱眞。答能照之智皆名實
智。所照之境同稱實境。實智之中。有空智有
智。實境之中。有眞境俗境。此爲別也。問既有
眞俗。云何皆名實境。答是如實智境故名實
境。從智受名。又實是眞俗。非妄稱之。當體名
實。二者照空爲實。渉有爲方便。如釋論云波
若將入畢竟空。方便將出畢竟空。以空是實
相故名爲實。波若照空故名爲實。雖復照空。
即能渉有。此用既巧名爲方便。問若爾雖復
照有即能鑒空。此用亦巧應是方便。答此照
雖巧。但實智爲體故。隱其巧名與其實稱也。
三者以内靜鑒爲實。外反動爲權。問此義與
前何異。答此明若照若巧靜鑒之義皆名爲
實。以外反動故名爲權。四者波若爲實。五度
爲方便。所以然者。波若爲空解。空解故名實。
五度爲有行。有行故名權。問此與上照空爲
實渉有爲權何異。答前照空照有。皆是智慧。
故以二解分權實。今約解行以開二門。空解
爲實有行爲權。與上異也。問有行何故爲權。
答雖復照空即能起行。此義既巧。故爲權。又
空是實相有非實相。故空解爲實有行爲權。
五者照空爲實。知空亦空即能不證空。故名
爲權。所以然者。二乘不知空。亦復以空爲妙
極。故名空但空。所以證空。菩薩知空亦空名
不可得空。故不證空即能渉有。故名爲權。此
明直知空義爲實。實義即劣。知空亦空即能
渉有。此用既勝。故名爲權。然此二慧更無兩
體。初觀心未妙。故但能照空。既轉精巧。即
知空亦空。既知空亦空。而不壞假名。即能渉
有。始終論之。猶是一慧。約巧未巧故分權實。
六者知苦無常故名爲實。而不取滅名爲方
便。以生死身實是苦空無常過患之法。如實
照之故爲實。二乘知此。即欲滅之故無方便。
菩薩雖知。而安身處疾。自行化人。故名方便。
七者直知身病非故非新故名爲實。而不厭
離稱爲方便。此但就有門分權實。八者淨名
託跡毘耶。不疾之身爲實。現疾之迹爲權。此
據虚實之義以明權實也。九者以上照空有二
爲方便。照非空有不二爲實。非空非有即是
一實諦。照一實諦故名爲實。雖非空非有。而
空有宛然。不動不二。善巧能二。故名方便。十
者空有爲二。非空有爲不二。照二與不二皆
名方便。照非二非不二名實。淨名杜言。釋迦
掩室。乃名爲實。權實多門。略開此之十對。即
一途次第。並有經論。可隨文用之。論大義。問
何故波若名摩訶漚和不名摩訶。答通皆得
稱大。如上云漚和倶舍羅大師方便力也。別
而言之。波若稱大。略明十義。一者實相曠而
無邊。深而無底。無有一法出法性外。波若照
於實相故名大慧。漚和雖巧。不照實相故不
名大。問二乘亦照實相。何不名大。答二乘未
盡其邊。菩薩照窮原底。故名爲大。二者三乘
實智皆從波若中生。所以然者。所照實相既
一。即能照波若無二。但根性不堪故。於一波
若開爲三乘智慧。三乘智慧攝入波若觀中。
故名爲大。問云何於波若出生三乘慧。答由
實相故生波若。由波若故有菩薩。由菩薩故
有佛。由佛故有三乘。即波若爲本故出生三
乘。所以名大。問三乘同觀實相。乃以實相爲
本。云何以波若爲本。答要由諸佛菩薩體悟
波若。然後説三乘教。始得同觀實相故波若
爲本。問波若本出生三乘。應是三乘通教。答
勝鬘攝受正法出生五乘。猶如大地出四寶
藏。涅槃云。即是聲聞藏出生聲聞。即因縁藏
出生縁覺。即大乘藏出生菩薩。可是三乘通
教耶。又如法花明。長者宅内非但具七珍。亦
有瓫器等物。而名長者大宅。不名通宅。波若
亦爾。雖具有三乘之慧。而名菩薩法不名三
乘通教。問若非三乘通教。何故勸三乘同觀。
答勸三乘人同觀實相波若。不勸三乘人同
學摩訶波若。問摩訶波若何故非三乘通學。
答論云。波若不屬二乘。所以然者。既稱摩訶
般若。即是大乘。簡非二乘。故知。波若獨菩薩
法。又此波若名波羅蜜。波羅蜜者。到佛道彼
岸。二乘不到佛道彼岸非波羅蜜故。摩訶波
若波羅蜜。獨菩薩法不屬二乘。問經但云欲
得聲聞等當學波若。云何乃言。當學實相波
若。答釋論作此判。之尋文自當見也。又以理
推之。必非二乘人學勸摩訶波若。摩訶波若
既是菩薩觀智。豈令二乘學耶。如涅槃云。下
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
此乃明三乘同觀中道。豈令下智學上智耶。
問摩訶波若乃是獨菩薩法。而波若教中説
三乘人同觀實相。即是三乘通教。答若爾涅
槃經中。説三乘人同觀中道。應是三乘通教
耶。問若非三乘通教。何故令二乘人説耶。答
長者付財凡有二意。一欲顯教菩薩。二密教
二乘。此乃欲息於三乘同成菩薩。云何乃言
三乘通教耶。三者由實相生波若。實相既無
所依。則波若亦無著。以波若無著。能道成衆
行。亦無所著故不住三界。不中息二乘。直趣
佛道。以有引導之能故。名爲大。問五度本非
度。波若引導故名爲度。亦應五度本非眼波
若引導故得有眼。答通義亦類。別即不齊。如
五盲雖隨有眼趣道入城而得度名而盲體性
終自無眼。五度雖隨波若趣八正路至佛道
城。而五度體性終非波若故。開福慧二嚴意
顯於斯。問金剛波若云菩薩不住相布施如
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何得波若導五度不成
眼耶。答本以般若爲眼。五度非眼。但波若導
之令成無所得。不住三界。不墮二乘。趣佛道
故名爲眼。非是成波若之眼也。問若衆行中
以無所得爲眼。亦應以無所得爲慧。云何得
開福慧二嚴。答無所得即通。福慧即別。若以
無所得爲慧。亦有此義。但非波若之慧。所以
然者。波若有無所得。復有鑒照。五度但有無
所得。無有鑒照。故不名慧也。四者五十二種
大賢聖位在波若觀中。故名爲大。所以然者。
今即唯一波若。但明昧不同故。開成五十二
位。五者三大阿僧祇劫。修此大慧故名爲大。
六者能斷大惑。所謂無明。是故經云。無明住
地其力最大。二乘雖傾四住。未能斷之。菩薩
照窮實相。方除此大惑。故名爲大。七者拔三
界内外一切大苦故名爲大。八者諸大菩薩
之所行法故名爲大。九者於衆行中最勝無
過故名爲大。十者信之而得大福。毀之而招
大罪。故名爲大。此之十義。自有偏約波若。自
有具通二慧。可隨義配之。問波若待小名大。
不待小名大。答具有二義。一者待二乘小慧
故名爲大。問二乘爲小慧菩薩爲大慧。二乘
小波若菩薩大般若。何故言波若不屬二乘。
二乘心中名道品耶。答講者不體其旨。憙滯
此言。論云波若不屬二乘。此是摩訶波若。菩
薩大慧故。不屬二乘。非二乘之人無有空慧
也。不得小名大者。波若體性是大故言不待。
不如二乘智慧形凡則大望菩薩即小。問菩
薩形二乘即大。望佛即波若爲小。故在佛心
中變名薩波若。寧言體性大耶。答波若是因
中之極功在十地。故名爲大。不望佛也。又波
若通因果。果地波若即最上無過。故體性爲
大。如什公云。薩波若即爲老波若也。又言絶
待大者。得小名大。雖復絶小。猶未絶大。爲名
言所及。故非好大。大小雙絶。方是好大。問何
文證之。答題云摩訶波若。波若深重而智慧
不稱。亦摩訶深重。大不能稱。即其證也。又照
明品云。不作大小名爲摩訶。復是良證。問雙
絶大小。今非大非小。歎美爲大。還復待小。何
名絶待。答此大絶小絶大。故名絶待。問絶
大絶小名之爲大。即待大待小皆名爲小。還
是大小相待。何有絶待大耶。答望前即絶。
觀後便待。義不相違。問波若之大與涅槃
大何異。答通而爲言。即無有異。是故論云。
若如法觀佛波若及涅槃。是三即一相。涅槃
之照即是波若。波若滅之則是涅槃。涅槃無
累不盡名解脱。無境不照名波若。眞極可軌
稱法身。故具於三徳名爲涅槃。波若即是涅
槃。故亦具三徳。波若但是智慧。既名爲別。涅
槃亦但是果。果亦別也。問波若是涅槃三徳
中一徳。亦應涅槃是波若三徳中一徳耶。答
亦得爲例。以波若之別即成涅槃。亦取涅槃
之別成波若。波若之別即是智慧。涅槃之別
名爲滅度。故果徳涅槃佛地波若。皆具總別
也。問經説三徳成涅槃。何故不言三徳成波
若。答隨擧一徳皆攝。何故無耶。但教起各自
有由。涅槃教所興。正爲斥小乘灰斷不具三
徳。嘆大涅槃具於三。波若教起。正明因行斥
二乘無二慧。辨菩薩具權實也。問涅槃何故
據果波若何故約因。答涅槃名滅度。滅度者
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此名必是究竟。故就果
門。波若名爲慧。慧猶未決了。宜約因也
釋道門第三。問釋論云。菩薩有二道。一波若
道。二方便道。云何爲二道耶。答有人言。波若
道即實相波若。方便道謂方便波若。是事不
然。大判二道以爲三例。一全依梵本應言波
若道漚和道。二具開此言應云慧道方便道。
三彼此合目如論所明。波若依彼之稱。方便
存此之名。今若言實相波若方便波若。皆稱
波若。即二道不分。又實相波若是境。方便波
若是智。豈可以境智爲二道耶。若言實相波
若是實慧方便波若是方便慧以爲二道。是
亦不然。論云波若方便以爲二道。何得皆稱
波若。若爾二道倶應名方便。又立三波若。皆
就波若道中論之。一實相波若。二觀照波若。
三文字波若。實相能生波若。故名波若。文字
能詮波若。以所詮爲稱。亦名波若。三觀照當
體名爲波若。問何故但立此三不多不少。答
凡有三義。實相爲能生之境。觀照爲所生之
智。文字爲能詮之文。要具此三不得増減。
又合此三以爲三雙。實相爲境。觀照爲智。謂
境智一雙。境智爲所詮。文字爲能顯。能所一
雙。境智則自行。爲衆生説。故有文字。自行化
他一雙。二者實相即無爲。波若。觀照即有爲
波若。所以然者。論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
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實相既無生滅。
故是無爲波若。實相能生觀智。觀智始生故
名有爲波若。一切唯有此二。詮此有爲無爲。
名文字波若。文字從所詮爲名。通爲無爲。當
體明之。有爲所攝。三者實相是無爲波若。文
字是有爲波若。觀照亦有爲亦無爲。菩薩累
猶未盡。即未勉生滅故名有爲。佛即無惑不
淨。無復生滅。故是無爲波若。問何故有煩惱
即有生滅耶。答以有煩惱。不得了悟本自無
生滅故有生滅。若無煩惱。即悟觀心本自無
生即是無爲。不言轉有爲波若故成無爲也。
此三門總攝境智爲無爲理教因果故。但立
三也。問亦得實相爲實慧觀照爲方便以不。
答若以佛性爲實相。本自有之。名爲實慧。觀
照修習始生名爲方便。此非照有爲方便照
空名爲實。若權若實。始有之義皆名方便。本
有佛性覺照之義名爲實也。地論人。眞修波
若即本自有之。縁修波若即修習始起。性淨
涅槃方便涅槃亦爾。此猶是舊本始之義。問
與今何異。答本性清淨名爲本有。約縁始悟
本淨故名始有耳。然正道未曾本始。亦非垢
淨。又舊宗爲無爲決定是二。今明。未得菩提。
即無爲成有爲。若得菩提。即有爲成無爲。豈
離有爲別有無爲。如前釋也。爲無爲例然。諸
法本性清淨故名無爲。未悟本無生滅名有
爲。然波若未曾爲無爲也。問波若道既開三。
方便道亦有三不。答通亦有。謂境智文字。但
實慧從境立名。故必須辨境。方便從巧受稱。
故不須辨境。而文字即通二道也。然方便雖
不從境立名。實照世諦之境即亦具三也。觀
照既有爲無爲。方便亦爾。如來二智。即是無
爲。菩薩二道。猶是有爲。問實相波若唯是境
亦得是智。答有人言。實相波若但是境名也。
釋論四十三卷問曰。前説智慧名波若。今何
故説空爲波若。答果中説因如云食布。此義
應是因中説果。而言果中説因者。逆討明義。
智慧正是波若。實相能生智慧。智慧是實相
之果。而於智慧説實相爲波若。故言果中説
因。南北同此釋也。有人言。佛有三種。一者法
身二者報身三者化身佛。實相即法身佛。實
相可軌。名之爲法。此法有體。故名爲身。而實
相非佛。能生佛故。所以名佛。二者報身。即修
行會實相理。實相既常。報佛亦常。以法常故。
諸佛亦常。三化佛即應物之用。此北土論師
釋也。有人言。修空無相。會理圓通。心意識滅
煩惱清淨。此無爲波若。即是實相。若有行境。
未勉生滅。即菩薩六度。得十地差別。名有爲
波若。此南方尚禪師義也。復有人言。實相即
眞諦理。會此理煩惱盡故。離生滅同眞如等
法性。無爲而無不爲。即實相是境也。此亦南
方成實師義。今辨釋論意。可得有五句文。一
者因中説果。如名實相爲波若。二果中説因。
如説波若爲實相。三當因説因。實相非波若。
四當果説果。波若非實相。五非因非果。故論
釋實相。文云。因是一邊果是一邊。離此二邊
名爲中道。縁是一邊觀是一邊。離此二邊名
爲中道。故知。實相未曾因果。亦非境智。而隨
縁逐義。有上四句不同。衆師不應汎引隻文
以通圓旨也。問舊云實慧方便慧普皆稱慧。
何故二道不得倶名波若。答外國名波若。此
方翻爲慧。梵本名漚和。此土云方便。譯經之
人。欲定彼此方言故分於二道。若並云波若。
即兩名相監故。叡公述羅什譯經之體云。故
音失者。正之以天竺。秦言謬者。定之以字義。
不可變者即而書之。故知。二道不得倶稱波
若。問若爾舊何得云實慧方便慧。答欲明實
法方便倶有鑒照之功故。悉稱慧耳。此是義
釋。非立二道之名。立二道之名。但云慧與方
便。問何故波若名慧方便不名慧耶。答通而
言之。波若既照得名爲慧。方便亦照亦得稱
慧。方便既巧。波若亦巧。但立此二名。欲相開
避。隱顯互説。波若顯其照名隱其巧稱。方便
顯其巧稱隱其照名。所以然者。波若從實相
境立名。又當其體故。顯照隱巧。方便不從照
俗境立名。但取巧用故顯巧沒照。又慧名照
空。波若既是空慧。所以名慧。方便渉有不得
名慧。問波若照空名慧。方便渉有應稱爲智。
答如前釋之。方便非不照有。正以取巧能故
不云智也。問何以知波若爲體方便爲用。答
釋論第百卷云。問上已付囑竟。今何故復囑
累。答上説波若體竟。今説方便用。故波若爲
體。方便爲用。論又云。波若與方便本體是一。
而隨義有異。譬如金爲種種物。此明權實一
體約義分二。金喩波若。波若爲體。金上之巧。
譬於方便。方便爲用。問波若何故爲體。方便
何故爲用。答實相爲本。波若照實相故。波若
亦爲本。所以爲體。諸法爲末。方便照諸法故。
方便爲用。問何以知。實相爲本。答論初卷云。
三悉檀可破。第一義悉檀不可破。滅一切言
語。過一切戲論。第一義悉檀即實相。論又云。
除實相以外一切皆名爲魔。故實相爲本。又
迷實相故有六道。悟實相即有三乘。故實相
爲迷悟之原。所以稱本也。此是對虚妄名之
爲實。若無虚妄即亦無實。如前云。非境非智
非果非因。不同舊宗有天然實相境也。問若
波若爲本。即波若勝方便劣。何故六地名波
若七地稱方便。答金雖是體。未作巧物。則金
爲劣也。制金爲巧。即巧勝於金。六地雖得波
若之體。未得妙用故波若則劣。至七地時。波
若妙用。故稱爲方便勝也。是以論云波若清
淨反名方便。此言反者。照空之慧。未能渉有。
故空慧未巧但名波若。照空之慧。即能渉有。
故轉名方便。問曰。既反名方便。應失波若之
名便無二慧。所以然者。得波若時。未有方便。
得方便即無復波若。答二慧更無別。體巧之
空慧。即名方便波若。空慧之巧。稱波若方便。
譬如金巧巧金。巧不失金。金未有巧也。問空
慧有二巧。一照空不著。二即能渉有無滯。二
巧之中。以何爲方便。答波若略有四力。一者
照實相。二者無所著。三者斷諸惑。四者能導
方便。此四用即是次第。由不見一切相。而見
實相。實相既無所依。即波若亦無所著。以無
所著。衆累寂然。以無累故。能導方便。令渉有
無染。若然者照空及於空無著。是波若之力。
故囑空慧。即空慧而能渉有。此囑方便。故兩
巧不同。問方便渉有具幾力耶。答一有照境
之功。二有不證空力。三起行之用。問渉有無
著。是方便之功。波若力耶。答渉有即屬方便
之力。無著由波若之力。以波若無著。於波若
觀中。即有巧方便用。故此方便即能無著。問
方便云何能不證空。答波若照諸法實相。方
便能照實相諸法。故不沈空觀。名爲不證。如
釋論云。波若將入畢竟空無諸戲論。方便將
出畢竟空嚴土化人。此即證上諸力義。將入
畢竟空。即是照實相。無諸戲論。謂無所著及
斷惑之功也。方便將出畢竟空。即是爲波若
所導。又是方便不證照境起行之力。問波若
照諸法實相。云何方便即能照實相諸法。答
名爲諸法實相實相諸法。諸法宛然而實相。
實相宛然而諸法。諸法與實相。不二而二。
二常不二。由境既爾故。二慧得然。故波若
照諸法實相。而方便即能照實相諸法也。問
雖復實相而宛然諸法。漚和照此名巧者。亦
雖復諸法。而宛然實相。波若照之。何故不巧。
答通即例爾。如上隱顯釋之。又波若照實相。
而能不著。二乘亦有其分。則巧義不彰。故不
名方便。即空而能照有。此用既妙。故聲聞絶
分。菩薩獨有故。與方便之名。問若即空而照
有。既稱妙者。亦即有而照空。亦是妙也。答既
能即有而照空。便能即空而照有。此是慧有
方便解。方便有慧解。如此二慧。無有優劣。但
對二乘照空不能渉有。故明即空而起有用爲
妙稱爲方便。又對六地但得波若空觀未能即
空渉有。故今明即空渉有是方便也。問於有
不著於空不證。倶是善巧。何故不著之巧名
波若。波若即劣在於六地。不證之巧名方便。
方便即勝在七地耶。答如上釋之。又有是俗
諦離有即易。故波若巧劣。空是眞諦勉無即
難。故方便即勝。又入實相觀不著於有。即勉
凡夫地。即實相觀而照諸法故不滯空。離二
乘地。勉凡即易。故波若劣。超聖即難。故方便
勝。所以有六七優劣義也。問若爾六地二慧
未等。何得上云初地已竝。答初地望地前即
竝。形七地即未竝。所以然者。初地已來。即得
無生動寂無礙。但寂義小強動用微弱。故云
未並。至於七地。動寂無礙。二慧双遊。故稱並
耳。問何以知然。答若六地已來未並。入空不
見有。出有不見空。二乘亦爾。與菩薩何異。故
知。初地已來。便能已並。但微有強弱。故説未
均耳。問於空無著於空不證有何異耶。答二
乘入空不存四句。但是不著而不能不證。菩
薩入空既無可存。又即能渉有故名不證。問
二乘菩薩入空同無所依。何故聲聞住空菩
薩不證。答二乘以空爲妙極。依此無依。是故
住空。菩薩不以空爲妙極。知空亦空名不可
得空。不依此無依故能不證。如大品云。行亦
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非行非不行乃至
不受亦不受。是名菩薩無受三昧廣大之用。
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能不證空。又二乘
無願行資空。故入空便證。菩薩大願大行。資
空故入空不證。問論云。因名般若至佛即反
名薩波若。何得又云六地名波若至七地波
若清淨反名方便。答如前釋之。六地之時。波
若體強方便用弱。以體強故妙。於靜觀故。觀
空不著。以用弱故。未能即空渉有於有無滯。
至於七地。即體用倶等。既能觀空不染。即能
渉有無著。故名等定慧地。等定慧地。即波若
用巧。故云反。即從八地已上二慧倶巧。若至
佛地。即兩慧同反。實慧即反名薩波若。謂一
切智。方便慧反名一切種智也。問若至果反
名二智。即因中同名二慧。何故前云波若稱
慧方便不名慧耶。答因果立名各有其義。果
門照一切空境名一切智。照一切有境名一
切種智。倶從境立名。故宜並稱智。因門實慧
從境方便約用。故不得並名慧也。問若爾何
故菩薩道慧道種慧皆名慧耶。答因中之慧
自有多門。立名各異。道慧道種慧。亦是從境
立名。故宜並稱慧也。問若爾但應言道慧道
種慧至果反名一切智一切種智。云何言波
若方便反名二智。答論云。因中名波若。既反
名薩波若。因中方便理數反名一切種智。二
慧反爲二智。故不待言。問論云。波若反爲薩
波若。何處云方便反名一切種智。答波若名
慧。是照境之名。果地一切智。亦從照境爲稱。
二名相主故。云因名波若果名一切智。方便
就用爲目。一切種智。從境立名。兩義不同。故
經論不云方便反爲一切種智。然方便雖不
從境立名。而體實照有。故反爲種智。雖復無
文。理數應爾。又因中名權實二慧。果名權實
兩智。亦得即是其文
論境智門第四。夫智不孤生。必由境發。故境
爲智本。境非獨立。因智受名。故智爲境本。是
以非境無以發智。非智無以照境。非境無以
發智故。境爲能發。智爲所發。非智無以照境
故。智爲能照境爲所照。境爲能發爲智所照。
即境能爲智所。智爲能照爲境所發。則智能
爲境所。境之所照能發於智故。境所爲智能。
智之所發能照於境故。智所爲境能。不得言
境前智後。亦非智前境後。亦非一時。唯得名
爲因縁境智也。問以何爲境而能發智。答如
來常依二諦説法故。二諦名教。能生二智故。
二諦名境。開中曇影法師。注中論親承什公
音旨。什公云。傳吾業者。寄在道融曇影僧叡
乎。影公序二諦云。眞諦故無有。以俗諦故無
無。眞故無有。雖無而有。俗故無無。雖有而
無。雖無而有。不滯於無。雖有而無。不累於
有。不滯於無故。斷無見滅。不累於有故。常
著氷消。寂此諸邊故名爲中。詳此意者。眞故
無有。雖無而有。即是不動眞際。而建立諸法。
俗故無無。雖有而無。即是不壞假名而説實
相以不壞假名而説實相。雖曰假名。宛然實
相。不動眞際。建立諸法。雖曰眞際。宛然諸
法。以眞際宛然諸法故。不滯於無。諸法宛然
實相。即不累於有。不累於有故不常。不滯於
無故非斷。即中道也。由斯二諦發生二智。以
了諸法實相故。生漚和波若。以悟實相諸法
故。生波若漚和。漚和波若而宛然漚和。波若
漚和而宛然波若。以漚和宛然波若故。不著
於有。波若宛然漚和故不滯於無。不累於有
故常著冰消。不滯於無故斷無見滅。寂此諸
邊故名中觀。是以二諦中道。還發生二智中
觀。二智中觀。還照二諦中道。故境稱於智。智
稱於境。境名智境。智名境智也。二境既正明。
二智義明。故須約境以辨於智。二乘不得二
智者。良由不見此二諦。不得正觀者。亦由不
見二諦即是中道故也。問波若照諸法實相
漚和照實相諸法。即波若不照諸法漚和不
照實相。將非限局聖心失無礙妙用。答波若
爲漚和之體。漚和是波若之用。體鑒實相。用
照諸法。故開此二門。即智無不圓。照無不盡。
若同照實相。並鑒諸法。即二境不分。兩慧相
監。問舊説亦然與今何異。答波若體非不能
照諸法。但用既照不煩波若照耳。若用既照
諸法。而體復照者。即一境二照。亦應二境一
智生。是故二慧不並照也。舊義波若不能照
諸法。漚和不能照實相。雖復並觀。智用恒別。
即是格局聖心。封執二見。問前云波若不著
有方便不證空。後何故復云漚和渉有不著
波若鑒空無滯。答不著空者。凡有二義。一者
波若照實相。實相既無所依。即波若亦無所
著。此是般若之力。二不證空名爲不著。此方
便之力。不著有者亦具二義。一者波若入空
故不著有。二者方便爲波若所導。故能渉有
不著。亦是波若之力也。是故經中又言。波若
不著空。方便不著有。或言。波若不著有。方便
不證空。各擧一門義無違背。問若波若照空
漚和鑒有即二智皆照。何言波若無知。答波
若雖知。而無所知。雖無所知。而無所不知。問
波若知實相故言無知。亦即知波若故言無
知。答既約二境分於二智。即波若知實相故
言無知。不得云知波若故無知。若知波若即
是方便。問波若契實相即内外並冥縁觀倶
寂。方便照俗。何能知此波若。答波若無知而
知爲方便所知。知而無知。即方便不知。問波
若無知而知。知而無知。方便亦得爾不。答指
實爲權。指權爲實。權實不二亦得爾也。不二
而二。則無知而知。名爲方便。知而無知。稱爲
波若。問波若照空具知與無知。方便鑒有何
不然耶。答二而不二皆具二也。不二而二。波
若所知之境。是空能知之智爲有。故具知與
無知。而方便能知所知境智皆有。故波若有
知有無知。而方便但有知也。問云何波若具
知無知。答波若知實相即縁觀倶寂。是故無
知。而境智宛然。故不失知。此無知而知。知則
無知。問若爾與開善至忘彌存何異。答彼彌
存之義。終非至忘。至忘之義。終不彌存。今以
彌存爲至忘。至忘爲彌存故爲異也。問舊義
亦然。與今何異。答彼至忘時智終不作境。境
終不成智。則是境智二見。若智即是境。境既
無知。智亦應爾。若境則是智。在智既照。境亦
應然。今對此一門。略叙大乘樞要觀行淵府。
經云。貪欲則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
無量諸佛道。貪欲則是道者。然貪欲本來寂
滅自性清淨。即是實相。如斯了悟便名波若。
豈有實相之境異波若觀耶。故境智不二。照
貪欲雖本寂滅而於衆生宛然有貪。便名方
便。傷其無貪謂貪。而欲拔之故。此方便即名
大悲。欲令悟貪無貪。與無貪樂。即此大悲復
名慈也。故一句觀行。具境智二門慈悲兩觀。
初信此法便名十信。次解此法稱爲十解。乃
至證悟究竟了達名爲佛心。豈非一貪觀中
具諸佛道。次論二經。問大品明實相不生不
滅能生波若。涅槃云十二因縁不生不滅發
於觀智。二經同釋境智。有何異耶。答略明四
句。一開因果開境智。二合因果合境智。三開
因果合境智。四開境智合因果。開因果開境
智者。則波若所明。因有道慧道種慧。果則一
切智一切種智。謂開因果也。實相能生波若。
則實智之境。世諦能生方便。爲權智之境。謂
開境智也。次合因果合境智者。如涅槃五性
之義。一因性。二因因性。三果性。四果果性。
五非因非果性。此之五性。更無二體。十二因
縁能生之義。則名爲境。所發之義。便名觀智。
觀智明了故稱菩提。菩提無累即是果果。然
十二因縁。本性清淨。未曾因果。亦非境智故
名非因非果。然此五性既無二體。則轉境爲
智。反因爲果。如斯因果。未曾因果。故名合因
果合境智也。三合因果開境智者。亦如大品
以波若爲因薩婆若爲果。因果更無二體。轉
波若之因爲薩婆若果故。什公云。薩婆若則
是老波若。此名合因果也。開境智者。實相雖
能生波若。而不轉實相之境爲波若。亦不轉
世諦之境。爲方便之智。故名開境智。次開因
果合境智者。亦如涅槃轉境爲智故。名合境
智。而有因與因因果與果果故。云開因果也。
問既轉境爲智亦轉因爲果。即應同境智倶
合。答經開因與因因果與果果故。言開因果。
而取境智。並作因因之名。沒境智之稱故。言
合境智。問二經何故開合不同。答涅槃就十
二因縁辨境智義。欲明衆生皆有佛性。衆生
即是十二因縁。因縁能生即境。所生即智。更
無二體故明合境智也。大品辨實相生波若。
能生即是無爲波若。所生即是有爲觀智。故
不轉無爲波若。成有爲波若故。開境智也。此
皆不二而二。故二經不同。若二而不二。更無
異也
同異門第五。問凡有五時二智。一照事中之
法爲權。鑒四諦之理爲實。謂三藏教二智也。
二照眞空爲實。鑒俗有爲權。此大品教二智
也。三知病識藥爲權。應病授藥爲實。淨名經
二智也。四照一乘爲實。鑒二乘爲權。法花二
智也。五照常住爲實。鑒無常爲權。涅槃二智
也。如上所明者。乃是釋大品教意。云何以噵
淨名經宗。答五時之説四宗之論。乖文傷義。
古已詳之。今當略説。尋一經之内。具有五文。
不待始終。方備諸智。如大品云。廣説三乘之
教。菩薩遍學諸道。即識照四諦之理爲實。鑒
事中之法爲權。故大品教中有三藏二智也。
波若鑒空。漚和渉有。九十章經盛談此法。即
空有二智。論釋畢定品。引法花經。謂三一二
智也。法尚品云。諸佛色身有去來。法身無去
來。則常無常二智也。知病識藥。衆經皆具。不
待言之。故大品一經。備五二智。淨名經中。具
諸智者。問疾品明三空自調爲實慧。嚴土化
人爲方便。即空有二智。弟子品云。佛身無爲。
不墮諸數。亦出現生死五濁。則常無常二智。
不二法門品。明聲聞心菩薩心不二。謂一乘
實智。照大小差別名三乘權智。問不二法門
云何即一乘耶。答不二之理。則是乘本故名
爲乘。由體不二之理故。生不二之觀。由不二
之觀。能導衆行到薩婆若。故十二門論明大
分深義。所謂空也。以通達是義。即通達大乘。
具六波羅蜜。無所障礙。問不二之理通爲三
乘之本。豈但一乘本耶。答理既無二。乘豈三
哉。但唱此言則知歸一。又無二之理。即是一
乘異名也。又尚明常住。豈不顯一乘。故知。淨
名亦具五二智。法花經具諸智者。方便品云。
我雖説涅槃。是亦非眞滅。諸法從本來常自
寂滅相。昔涅槃非眞滅。今涅槃爲眞滅。則昔
涅槃非眞常。今涅槃是眞常。又天親論釋壽
量品。具辨三身。化身則有始有終。報身則有
始無終。法身則無始無終。故知。具常無常義。
又若一乘之果猶是無常。即因異聲聞。果同
灰斷。是事不然。聲聞果則是一乘因也。安樂
行品明。知一切法空如實相。則是實智。知因
縁生。謂方便智。亦具空有二智也。序品列衆。
猶依小乘嘆聲聞徳。故知。亦具三藏二智。涅
槃備五不復待言。問若一經之内具諸智者。
衆經何別。答諸大乘經。通爲顯道。道既無二。
教豈異哉。但入有多門故。諸部差別。雖一經
之内具含五種。而明義傍正不同。三藏一教。
唯明事理權實。未辨餘門二智。大品以空有
爲正。餘義爲傍。法花三一爲端。餘皆汎辨。涅
槃以常無常爲正。餘悉兼明。問衆經何故有
此傍正。答有二種菩薩。一直往佛道。二迴小
入大。波若爲直往菩薩。説方便實慧不墮三
界。不住二乘。有兩健人。各扶一腋。直至佛
道。故法花云。有佛子。心淨柔濡亦利根。我記
如是人來世得作佛。此則指波若時事。不須
明三乘爲方便一乘爲眞實。又迴小入大之
人。於波若時通根未成。故不正明三一之義。
而畢定品引法花經。明退不退。蓋是波若後
分傍及之耳。三修比丘無常之執。至大品時。
其根未傾故。不廣明常住。波若漚和既是因
行。復須識果徳。是故大品後分略明法身常
迹有去來。又常啼本求波若故。以二慧爲正。
中道疑佛去來故。傍明本迹。問大品明有爲
波若無爲波若。豈不正辨常無常耶。答無爲
波若有二種。一者以實相境名無爲波若。所
生觀智名有爲波若。二者以佛果法身名無
爲波若。菩薩因慧名有爲波若。大品經。正明
境智爲無爲義。傍明因果爲無爲也。是以論
云。欲得有爲波若。當學無爲波若。此明欲得
觀智當學實相境。若言欲得於因當學果者。
於義不便也。又云。實相能生波若。正是以境
生智。若言以果生因。義亦不便也。若以實相
則是法身以如爲佛者。則此境智便是因果。
上五句中。以詳此意。問大品何故以境智爲
無爲是正。涅槃以因果爲無爲是正耶。答大
品明説菩薩行。實相能生波若。波若故有漚
和。故以境智爲正。涅槃盛明果徳故。因位以
來皆是無常。如來法身始是常住。故以因果
爲無爲是正宗。問大品明境智爲無爲。云何
傍正。答實相境雖是波若本。而釋論開波若
爲二慧。二慧則所生。是有爲波若。故以有爲
是正。無爲境傍。故不得以境爲宗。問大品不
住法住波若具足六度等萬行。爲是有爲爲
是無爲。答不住法者。不住一切有所得法。以
不住一切法故。則住波若。此則是實相無爲
波若。次下具足六波羅蜜中。第六波若則是
有爲波若。此凡明三法次第。一者能生。謂實
相無爲波若。二所生觀智有爲波若。三導成
因果之行。問何以知不住法住波若是實相
波若耶。答第六度中既是有爲則知。初是無
爲也。又論辨六家解波若。第六則是實相。仍
引不住法住波若。故知。第六則是實相。法花
經。正爲迴小入大之人故。明三乘爲方便。令
其捨小。示一乘爲眞實。勸其取大故。正明三
一二慧也。既捨小求大。則發菩提心。修菩薩
行。須學空有權實。不著三界。不墮二乘。直至
佛道。但大品既以廣明故。法花但略説也。三
根聲聞。於法花之座。不執無常故。未明常樂。
但既説一乘之因。須辨一乘之果。是故後分
略明於常。又説常住成前一乘。若是無常。還
同灰斷。既異昔三。則知常住。是故略辨常無
常也。涅槃教起。正爲無常之執。故開常住。三
一空有前教已明。但略説之。問波若爲直往
菩薩。法花爲迴小入大之人即攝縁已周。涅
槃教興復何所爲。答設教多意。不可一途。大
品爲十九因縁。涅槃所爲非一。依法花釋此
意者。諸子有二。一者失心。即鈍根之人。二不
失心。謂利根人。雖有直往之與迴小聞波若
法花並順悟。謂不失心子利根人也。餘失心
鈍根。猶未服藥。雙林唱滅爲説涅槃。方乃取
信。若然者。始蓮花藏終跋提河。但有利鈍二
縁。爾前爲利根人。涅槃之教爲鈍根人。又波
若法花之座。皆已得道。今聞涅槃。 更復進
悟。故云。爲人中象王迦葉菩薩。説是經也。又
有二縁。一歴教已得悟道。二但聞涅槃則便
取信。故波若法花。雖爲兩人。更説涅槃二智。
別論二經。問大品淨名二智何異。答凡有三
説。五時者云。大品照空有分二智。淨名知病
識藥。應縁授教。如上釋之。四時義云。大品淨
名同是第二時攝。照空爲實。鑒有爲權。但大
品通説淺深。淨名偏明八地之法。北土人云。
淨名是圓頓之教。非染非淨染淨双遊。今謂。
並不然。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爲父。一切衆導
師。無不由是生。此則空有二慧。斯乃遍貫方
等。豈局大品耶。又波若鑒空漚和渉有。此總
攝諸智。知病識藥應病授藥。縕在其中。豈得
彼波若二智不攝淨名權實。故釋爲非。龍樹
烈十大經。謂法花等。而波若最勝。豈言大品
通説淺深淨名獨明妙道。若言淨名是八地
已上之人故法妙者。如來爲究竟果徳説於
波若。即應最深。又身子善吉小人。説之便非
大法。若云淨名辨不思議巨細容入故爲深
者。大品明指障風力毛擧大千。豈不明耶。又
波若漚和不思議之本也。借座請飯不思議
之迹也。如大品盛明二慧。則辨不思議本。淨
名現通。乃顯不思議迹。何得本通淺深迹獨
爲妙。若云三乘通學波若故通淺深者。淨名
亦辨二乘之人皆以無得爲得。豈不通耶。若
言此經是圓頓教者。是亦不然。大品等辨菩
薩權道方便適化不同。寧獨以此經爲圓頓
耶。今所明者。大品淨名所明二智。有同有異。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爲父二經同辨斯法。但
大品前明實慧。後辨方便。故九十章經開爲
二道。六十六品明波若。後二十四品明方便
道。所以前明實慧。後辨方便者。實相爲本。諸
法爲末。波若照實相故。波若爲本。方便照諸
法故。方便爲末。此示二本二末。從本至末從
體起用。故前明實慧。後辨方便。二者一切諸
見凡有二種。一者有見二者無見。波若斥其
有見。方便破其無見。即顯中道。遠離二邊故。
前明實慧。後辨方便。謂破見次第也。三者菩
薩退有二事。一貪三界二取小乘。方便實慧
故。不著三界。實慧方便故。不墮二乘。即入菩
薩位。得至佛道。要前離三界。後離二乘。故前
辨實慧。後明方便。此如法花經五百由旬嶮
難惡道。三界爲三百。二乘爲二百。先離三百。
後離二百。故先明實慧。後辨權慧。故大品中。
以二乘合爲一百。但明四百。雖開合爲異。與
法花大同。如彼廣説。又叡公釋論序云。正覺
知邪思之自起故。阿含爲之作。鑒滯有之由
惑故。波若爲之照。若然者。波若即破小乘之
有故。前明實慧。雖破著有。復恐證空故。方便
破空。此約教之前後爲次第也。五就位明次
第者。前明波若道。謂六地已還。次約方便道。
則七地已上無生法忍。此皆大判爲言。龍樹
云。波若中非無方便。方便中非無波若。但前
多明波若。後多明方便。次淨名經辨二慧者。
前明方便。後辨於實。所以然者。此教所興正
起於疾。故云。其以方便現身有疾。以有疾故
便有方丈二會菴薗兩集。故前明方便。後辨
實也。又成就衆生淨佛國土。此是菩薩方便
用故。佛國一品。明淨佛土。方便已去。辨成就
衆生。是以此經多明方便。又大品多明實相。
少現神通。淨名多現神通。少明實相。又大品
多明實慧方便。淨名經多辨權實二慧。問權
與方便有何異耶。答通即無別。皆是善巧之
義。別而爲言。方便則長。權語則短。今總明
三句。一照實相爲實慧。鑒萬法爲權。二靜鑒
萬法爲實。外反動爲權。三就動用。以不疾之
身爲實。託疾方丈爲權。初照實相名爲實慧。
自餘三門。皆屬方便故。權義短者。但取外示
反動名之爲權。故權是方便中之別用。所以
言短。問權與方便既有短長。兩實亦得爾不。
答方便之實則長。權實則短。所以然者。方便
既無所不爲。實慧照無所不爲而實無所爲。
是故長也。權智但是有中反動。實智是有中
之靜鑒。故權實則短。問外示反動爲權。則照
動無所動爲實。但立此二成權實不。答外示
反動爲權。此是應病授藥。必須内靜鑒根藥
爲實。方成二慧。空慧不知根藥故。不成二慧

長短門第六。總論衆經。具有四句。一實智長
權智短。二權長實短。三倶長。四倶短。實智長
權智短者。此約動靜以分二智。靜鑒空有爲
實故。實義即長。外反動爲權。權但是有用。所
以爲短。問内靜鑒空有實智既長。外動雙説
空有。如説二諦。又雙現空有。如文殊爲世王
現虚空身。又示丈六千尺之身。若爾動用亦
通空有。則二智倶長。答雖外説空有。但從鑒
有智起故。權爲短也。所言權長實短者。此約
鑒空爲實照有爲權。分於二智照空爲實。實
智唯是靜鑒故名爲短。照有爲權。權備動靜
内照根藥爲靜。外應病授藥爲動。權通動靜
故言長也。二智倶長者。就空有以分權實。實
智照空。權智鑒有。鑒有之中。明動靜二有。實
智照空動靜皆空。是故二智無有長短。二智
倶短者。但就有中以分於二。内靜鑒有爲實。
外動用爲權。故倶短也。亦如淨名不病之身
爲實示疾之義爲權。問但就有智開於權實。
就照空智亦得開之。答實智明二不二義。又
當其體。是故不開。權智是不二二義。又爲其
用。所以開兩。若欲爲類照生空之淺爲權。鑒
法空之深爲實。又二乘之空名爲權空。菩薩
之空稱爲實空。照此權實二空。亦得爲權實
二智
六智門第七。興皇和上。昔講此經。明六種二
智。以爲三雙。謂方便實權實。實方便權方便。
方便權實權。故有兩實兩權兩方便也。方便
實者。對方便以辨於實。謂知實相慧故名爲
實也。權實者。凡有二義。一就菩薩辨之。如照
有爲權。就此權中。更復明實。如内靜鑒根藥
爲實。外反動爲權故名權實。又如不病之身
爲權中之實。亦明權實。二約聲聞明權實者。
二乘照事中之智爲權。鑒苦空之理爲實。今
以大望小明二乘之實者。蓋是權明實耳。非
究竟實也。次雙云。實方便權方便者。實方便。
即對照實相之智名爲實方便。權方便者。即
對上二乘之實明二乘方便。此是權方便耳。
三雙云。實權方便權者。實權即從實起權。故
名實權。如照空有皆名爲實但取外用目之
爲權。又實權者。二乘之權此是虚權。菩薩之
權名爲實權。方便權者。此以照空爲實。照有
爲方便。就方便中。更復起權。如内照有爲實
外動用爲權。此之六門成長短義也
論開合門第八。二智具有開合四句。一者開
於二慧。如前所明。照諸法實相故名波若。照
實相諸法稱爲漚和。如來内照此二故有二
慧。佛從此二生故。有父有母。外爲衆生還説
此二。如釋論云。初説波若道。次明方便道。初
明佛母經。次明佛父經。所以波若爲十方三
世諸佛父母尊經。信之而得大福。毀之而招
大罪。問既以二慧爲父母。何者爲祖父母耶。
答約境智分之。即實相及諸法二境。能發生
二智。即祖父母。是故爾炎名爲智母。若據衆
行爲論。由大悲故方有波若。即大悲爲波若
母。亦由大悲故有方便。是方便之母。即是父
義。但合説之耳。此即是開二慧也。問若以波
若爲母方便爲父。何故論云波若爲母般舟
三昧爲父。又云波若母五度爲父。答般舟翻
爲現前。現前者。現前見佛。此是有行。故屬方
便名之爲父。五度有行。亦屬方便也。次第二
合二慧者。明波若與漚和皆是波若。所以然
者。波若爲體漚和爲用。體即波若之體。用是
波若之用。故皆名波若。如來雖説大品九十
章開。於二道皆稱摩訶波若經。不以後爲方
便。故知。二慧皆名波若又如論云。以金爲種
種物。而即是金更無別體。又如六度中合方
便與實慧皆名波若。問何以知然。答餘五度。
但明五種有行。不辨照知空有。今照空義屬
波若。知有義亦屬波若。故知。二慧皆名波若。
即是合權實皆名實義也。第三合權實皆名
權者。照有功用既名爲方便。照空之巧。亦是
方便故。二照同巧。即兩皆方便。又如七地中
名方便波羅蜜者。釋論云。是時波若清淨反
名方便。以至於六地波若用猶未妙故。不名
方便。至七地即波若用妙故名方便。如七地
文從方便慧起十妙行。雖知三界空而莊嚴
三界等。故知。二慧皆名方便。對此義。亦得六
地有方便與波若皆名波若。又如勝鬘云一
乘大方便。一乘之中。若照空照有。説空説有。
皆名方便。以悉是諸佛大善巧故。亦是合二
慧爲方便也。四者不開不合。即泯上三句明
諸法。正觀未曾有實。亦未曾是權。亦未曾開。
亦未曾合。故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佛
不能行佛不能到。而今有開合實權者。皆是
無名相中。爲出處衆生故。明開合不同耳
斷伏門第九。先依中論疏。先立異家義。然後
辨。問二智云何斷煩惱耶。答此經云。佛爲増
上慢人説斷煩惱。實不斷也。問曰。大小經論
皆明斷惑。云何不斷。答若言斷者。今請問之。
爲有惑可斷耶。如其實有即不可斷。又經云。
若法先有後無。諸佛菩薩即有過罪。云何言
斷。如其無惑。竟何所斷。又有惑即是有見。無
惑名爲無見。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並是煩惱。
云何煩惱斷煩惱耶。又縱有煩惱者爲所斷
慧爲能斷。爲見惑故斷不見斷耶。如其見者
即明闇並。云何斷耶。若不相見。復何所斷。
若言解惑相違而懸斷者。即天竺燃燈破震
旦闇。一品之解。除一切惑。又慧獨能斷。假伴
共除。若獨能斷者。菩薩何故修八聖道。獨慧
不斷。雖復假伴。亦不能斷。如一盲不見衆盲
亦然。又一念斷爲相續耶。若一念者惑亦一
念。即與倶謝。何能斷耶。若相續斷者。爲滅故
續不滅續耶。滅即復無所續。不滅無復能續。
云何續耶。以是推之。即無所斷。是以不應言
智斷惑。問若爾應無有斷。何故經云。一念相
應慧斷煩惱習耶。答如上推之。即畢竟無斷。
如是了悟即是斷也。所以然者。於一切處求
解惑無從。即心無所依。心無所依。即衆累清
淨。故名爲斷也。斷與不斷不相違。問以無所
依名爲斷者。爲波若斷爲方便斷耶。答舊云。
波若是空慧故斷。方便照有即不斷也。今明。
有所得空有二慧倶不能斷。無所得空有倶
能斷也。但不二而二。開二慧不同。方便實慧。
即不斷而斷。實慧方便。斷而不斷。問何故爾
耶。答有所依著。是諸煩惱根。諸法實相。是無
著之本。由實相無所依故生波若。波若即無
所著故衆惑清淨。故名斷也。問若會境生智。
然後斷惑與他何異。答不言惑外別有實相
故會實相斷。但了煩惱本自不生今亦不滅。
即是實相。故名會實相斷。問爲但波若斷薩
波若亦斷。答此義舊有二師。或言金剛心斷。
是波若斷。或言佛智所斷。即薩波若斷。今明。
大品云。菩薩無礙道中行。佛在解脱道中行。
無一切暗。詳此文意。無礙解脱倶有斷不斷
義。若一念正觀惑不現前。即無礙正斷。解脱
出居累外。故解脱不斷。故云。佛在解脱道中
行。無一切暗也。若言解脱續於無礙鎭前無
惑之處遮未來惑不得續生。即有遮斷。故亦
名斷。無礙正斷故。得言金剛惑盡。未有解脱
遮未來惑。得云不盡故。盡與不盡二既不違。
問波若爲無礙薩婆若爲解脱者。得言地前
爲無礙初地爲解脱不。答有人云。亦得如此。
小乘即苦忍之前習行未久。但伏非斷。大乘
地前修行積時。是故能斷也。今謂不然。大小
乘義。乃優劣懸殊。如來制立大格相似。小乘
即七方便伏苦忍斷之。大乘三十心伏初地
斷也。初地中自開無礙解脱。無礙正斷解脱
遮斷。如上釋也。問爲轉無礙爲解脱。爲無礙
謝解脱生耶。答毘曇即謝。成論即轉。斥此二
説。餘處已明。今略陳之。金剛若謝別有佛果。
云何波若反名薩云若。轉金剛而成佛者。云
何轉無常之法而作常耶。今明者。具有轉謝
及不轉不謝。若了悟金剛本不生滅。即金剛
是佛。故不轉不謝。是故經云。一切衆生本來
寂滅。不復更滅也。於妄謂之心。息生滅之見。
故名爲謝。約了悟之者。前謂生滅。今悟無生
滅。是故名轉。二文一會義無所違。問若地前
伏初地斷者。何得釋論云初地時未捨結七
地方斷耶。答衆師不同。生公用大頓悟義。唯
佛斷惑。爾前未斷。故佛名爲覺。爾前未覺。瑤
師用小頓悟義。七地方斷。引向文證之。今明。
皆無所妨。大經云。唯佛名眼見佛性。十地已
還皆稱聞見。即唯佛斷惑。爾前不斷也。初地
已來。但斷麁累未除細惑。故云不斷。七地除
細故言斷耳。故各有其義。不應偏執。問爲中
伏假斷爲假伏中斷。答適縁取悟無有定也。
自有中伏假斷。如求性有無不可得故名非
有非無。目之爲中。此但伏性有無猶未斷也。
次明假有假無。即性有無始斷。所以然者。識
假有假無。即知畢竟無有定性有無。故名假
斷也。次明假伏中斷者。對性有無。説假有
無。以伏性有無故云假伏。次明悟假有不有
假無不無非有非無名中道。前性有無始得
永斷故。名假伏中斷也。問亦得假伏假斷中
伏中斷以不。答亦有此義。如識假有無即性
有無永斷。名爲假斷也。自有識假有無。但伏
性有無。猶未斷也。自有悟非有非無。但伏於
性。自有悟非有無。性惑永斷不須説假也。問
云何名假名惑實法惑耶。答成論師云。縁假
迷假稱假名惑。則迷假人柱等。縁實迷實名
實法惑。如迷五塵等。今明。此是三藏一部之
義耳。大乘假實惑者。即向所明之。即前之假
名爲假惑。即前之實名爲實惑。所以然者。諸
法未曾假實。今有此假實。良非惑耶。問大乘
亦有假名實法義不。答二是假名。不二爲中
道。中道即是實相。故名實法。迷因縁假名二
諦稱爲假惑。迷不二實相目實惑也。問云何
迷耶。答不二二名爲二諦。二不二爲中道。二
定二故名迷假。不二定不二稱爲迷實。又二
不二皆名爲假。非二不二方爲實。迷此假實
名假實惑也
攝智門第十。問權實二智攝智盡不。答攝智
皆盡。經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乃至七
十七智。皆二智攝。攝一智者。即如實智。如實
智即是佛眼。佛眼無法不見。而無所見。無法
不見。名權智。而無所見名爲實智。問如實智
但是照實相智。唯應是實智。云何有權智耶。
答此明如實而知名如實智。故具二智也。次
攝二智者。則一切智一切種智。但此二智凡
有六門。一空有分二。一切智爲空智。一切種
智爲有智。此則權實攝也。次以總別分二。總
相知爲一切智。別相知爲一切種智。但總別
三門。一以苦無常爲總相。陰入界爲別相。二
以無生滅爲總相。諸法差別爲別相。三以略
爲總相。廣爲別相。如苦諦爲總相。廣分別苦
有無量相爲別相。三別中取初義。第二義猶
是空有。第三義屬後廣略也。三者略説爲一
切智。廣説爲一切種智。如上釋也。四者因爲
一切智。果爲一切種智也。問二智倶是果門。
云何分因果耶。答例如菩提涅槃爲果及以果
果。涅槃既是果果。即菩提亦得爲因。此義論
因果。今亦然矣。五者小乘名一切智。大乘名
一切種智。此明小乘總相知十二入苦空無
常。爲一切智。大乘遍知一切法爲一切種智。
六者一切種智爲空智。一切智爲有智。以種
名性。性即實相理爲諸法根本。故名爲種。一
切智知一切法爲有智也。次攝三智門者。三
智多門。涅槃云。一者波若一切衆生之慧。所
謂下智也。二毘婆舍那謂二乘智即是中智
也。三闍那佛菩薩智謂上智也。又云。波若別
相。智別知諸法。毘婆舍那總相。智總知諸法。
闍那爲破相。破相者。波若知有。毘婆舍那照
空。闍那捨於空有。即中道智也。又如波若三
慧品説。二乘爲一切智。菩薩道種智。佛一切
種智。二乘名爲一切智者。十二入攝一切法。
二乘知十二苦空無常名一切智。論云。此但
有一切智名。而無一切智用。猶如晝燈但有
燈名而無燈用。問云何無用。答佛具知一切
法別相。然後能知一切總相。故名一切智。二
乘但總相。知一切不能一一別相而知。如涅
槃云。二乘但知於苦。不能分別是苦有無量
相。我於彼經。竟不説之。即二乘不能別知。故
但有一切智名。而無一切智用也。道種慧者。
菩薩知四種道。人天謂福樂道及三乘道。知
佛道自度度他。餘三道但度他也。佛名一切
種智者。此一切種智。實異前一切種智。前一
切種智。但知有法。今合知空有名一切種智。
經云。知一相故名一切種智。又云。知一切法
行類相貎。名一切種智也。此三智中。一一皆
具照空有。皆有權實二智也。次地持論有三
智。一清淨智。斷五住惑盡故云清淨。即照第
一義空智也。二一切智。即照有智也。三無礙
智。無功用智。照一切法。無復功用故。云無
礙。初是實智。後二爲權。次攝大乘論有三智。
一加行智。即進求上地心。二正體智。證如之
智。謂實智也。三後得智。即寂而動。謂權智
也。此三智即爲次第。前有進求之智。次正得
實觀。後從實起用。地地中皆具此三智也。又
四智攝入二智者。攝大乘論云。一切智一切
種智無礙智無功用智。前二知空有。次一不
從師。後一無有功用。即法花經云。佛智一切
智自然智無師智也。前二別照空有。後二通
空有也。次四無礙智。此有多門。今略擧一義。
知世諦爲知法。知第一義爲知義。此即二智。
樂説及辭皆世諦智也。次明四智義。我生已
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釋此不同。
婆沙云。我生已盡。是斷集智。集因能生未來
苦果。名之爲生。無學斷竟名我生已盡。梵行
已立。是修道智。梵名爲淨。無漏聖道。能除垢
染。離障清淨。名爲梵行。無學聖人道行成滿。
名爲已立。所作已辨。是證滅智。斷惑證滅名
爲所作。無學證果功成。名爲已辨。不受後有。
是知苦智。後世苦報。名爲後有。無學聖人。於
此有不復更受。名不受後有。問經説四諦。先
明苦集後明滅道。今何故前斷集修道後證
滅知苦。答四諦示欣厭門。先苦集後滅道。於
欣厭門。逆觀次第故。先果後因。四智是順觀
門故。先因後果。故前集道。後明滅苦。又要除
障。然後善成。故先斷集後修道。後果中。先滅
現在過患。後不受未來苦報。故前滅後苦。勝
鬘涅槃釋四智又異。今不述之。四智皆入大
乘權智。是小乘之實智。次五智攝入二智者。
一法住智。二泥洹智。三無諍智。四願智。五邊
際智。依小乘。法住智者。知苦集相生諸法存
立名法住智。知道及滅名泥洹智。又云。知苦
集道名法住智。知於滅諦名泥洹智。令物不
起諍爲無諍智。願知未來一切事。即便得知
名爲願智。邊際智者。報身最後名爲邊際。聖
人修得自在智故。於報身延促自在名邊際
智。小乘前二智通利鈍羅漢皆有。後三但利
根羅漢有之。又前二通一切定皆能起。後三
但第四禪起。前二通漏無漏。後三但有漏。前
二三界身得起。後三但欲界三天下身起。前
二以三界法爲所縁境。無諍智者。但以欲界
瞋心爲境。大乘五智。一切處一切身五十二
位皆得起。通漏無漏也。小乘五智。皆爲大乘
權智攝。大乘論五智。泥洹即是實相正法屬
實智。餘四屬權智。十一智攝入二智者。十智
照四諦。是差別智。屬權智攝。如實智照一實
諦。即是實相。謂無差別智。故屬實智也。又論
云。十智在四眼。如實智爲佛眼。若爾四眼中
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也。問菩提與薩婆
若十智何智攝。答論云。菩提是十智。即是有
智。即一切種智。薩波若爲如實智。謂空智。亦
是一切智。四十四智者。約十二因縁作之。如
云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道。一一皆具四諦
觀也。七十七智者。生縁老生。不離生縁老死。
初是正觀智。次是審法智。又正觀智簡無因。
審法智簡異邪因。三世各二爲六。此六是法
住智。次一是泥洹智。法住爲明生死因果増
長故多。泥洹滅之智。三世合一。此皆小乘之
義。皆屬大乘權智攝之。若大乘泥洹智是實
智。如上也。如此皆是無分別中善功分別。雖
分別不動無分別。不同數論有所得釋。既是
名教。不得不知。問四十四及七十七同從老
死起。有何異耶。答四十四觀果由因。其觀易
成故。爲鈍根人也。觀果由因者。初觀老死是
果。次明老死集者。觀果由因也。七十七即觀
因生果。如云生縁老死。生是因。爲老死之縁。
不離生縁老死亦爾。觀因生果。其事既難。故
爲利根人。四十四成論文云。在七方便中。七
十七文不判位。衆師云。在四現忍中也。問
何故不從無明起耶。答尋末至本。此觀易成。
又四十四但得從果起。以具四諦故。若從無
明起無復因。云何得具四諦耶。七十七不從
無明起。但從老死起。其觀易成也。問菩薩觀
十二因縁屬何智耶。答菩薩無方。不可定判。
釋論云。菩薩爲衆生故。從果觀十二因縁
常無常門第十一。略明四句。一境智倶常。唯
大乘有之。小乘無也。以小乘凡聖之智皆無
常故。但大乘境智倶常。凡有三義。一常智照
實相境。如果徳觀照波若照實相波若。二常
智照虚空常境。如大經云。一切常中虚空第
一。今常智照此常境也。若以實相即是虚空。
如釋論中説。虚空非有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
滅。即是實相。今且據事。以虚空爲常。此二句
示境智二義也。三者常智還自照智。即是反
照智義也。次常照無常凡有二義。一照衆生
無常。二照應迹無常也。次無常照常凡爲三
句。一照虚空之常。二照實相境常。三照法身
佛性常。但是照境非照智常。以因中未有常
智故也。次無常照無常有二句。一照無常境。
二者無常自照無常智。問無常智還照無常
智。與常智知常智何異。答常智知常唯有一
義。無常智知無常有二義。一者後念智。知前
念智。二者一念智。即自能知。得並觀者。具有
二義。未能並者。但有前後相知也。常知於常。
但有一念自知無前後知也。問北土論師云。
初地已上即有常住法身。亦即有常智。是事
云何。答須詳此説意。爲以證眞之智爲法身
耶。取所證眞如佛性爲法身耶。若以能證之
智爲法身常者。是事不然。釋論云。在菩薩心
名爲波若。在佛心反名薩波若。若是常者。則
無明昧。不應有改反也。又涅槃經云。此常法
稱。要是如來。長壽品凡簡三法常義。一者外
道。二者小乘。三者菩薩。並無常住故。以佛性
常爲法身者。此猶是江南舊宗。非北方異説
也。問有講攝大乘師云。初地見眞與佛地不
異。是事云何。答若爾論何得云在菩薩心名
波若在佛心反名薩婆若。既其改反。即知。有
明昧不同。又論云。波若清淨反名方便。則知。
六地波若未淨。又本以見眞故斷惑。初地見
眞與佛不異。則一切惑斷。若不以見眞斷惑
者。便應是有智斷惑故。此説不然。如此皆是
無分別中善巧分別。不爾者。淺學失於眉眼
爲無巧方便。今既欲釋二智。即廣解方便方
便者。無差別差別智。故須善巧分別法門。然
後無方無礙之用。後當廣叙得失。未可驚同
舊宗也。今據此門可有四句。一者語同意異。
語同上來所辨。乃有常無常。問何故語同耶。
答語出經論。經論共用。何得不同。而意異者。
中論云。言語雖同。其心則異。今明。此是無
分別中善巧分別。不二二義。故開常無常境
智二義耳。既云不二二。即雖二不二。如大經
云。我無我無有二相。常無常亦爾。經云。愚人
謂二。智者了達。知其無二。復有愚者但謂不
二。智人了知不二而二。何者愚人。不識常無
常。不知境智。故是無明。無明故爲愚。智人了
知常無常。名爲智者。是故名爲語同意異也。
二者語異意異。有所得人。不善分別。無所得
大乘能善分別。故名語異。一者是無所得心
善分別。二者有所得心不善分別。故名意異。
三者語同意同者。語與諸佛菩薩方等經論
同。意與諸佛菩薩無依正觀亦同。故名語同
意同。又語與有所得人語同。有所得人。復有
少分得處。今意亦與彼同。故云語同意同。四
語異意同。語雖異經論。而意符合道。亦得用
之。又語異舊宗。而意同會佛旨。亦得用之。宜
以斯四句總貫諸門。不應一向偏有去取。問
何故明此四句。答有二種人。一始學大乘。謂
必須一向與舊宗爲異。則成謗法。所以然者。
語出經論。宜共用之。但得與無得其心各別。
不應以意異故令語亦異。二者學小乘人。玄
與大乘異。強謂義同。是亦謗法。所以然者。小
乘語意與大乘語意實不同。而強謂同。如學
成實論者。謂無相滅諦與方等理均。故亦名
謗法也。爲此大小學人。宜開同異四句
得失門第十二。權實是聖人之觀心。眞俗爲
衆聖之妙境。上已略明二慧。次廣論眞俗。眞
俗之本。若成權實之末。自正故開十二門詳
其得失
大乘玄論卷第四


大乘玄論卷第五

 胡吉藏撰 
教迹義三
  一釋教不同門 二感應門 三淨土門
釋教第一。至理無言所以言者。言生於群心。
然群基百差。致令聖教萬殊。萬殊言教解釋
不同。成論師。或言四時。或言五時。引涅槃經
云。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
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又從佛出十二部經。
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
從方等經出波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
大涅槃。成論師。五味相生配五時教。四諦教。
有相差別故出十二部經。修多羅名法本。波
若是諸法根本故。波若名修多羅。維摩經廣
明菩薩不思議法門故。維摩經名方等經。一
乘之中般若最勝。故法華經名般若波羅蜜。
涅槃經時明常住佛果。故言出大涅槃。今謂
不爾。十二部經。是別相修多羅。從十二部經
出修多羅者。是通相修多羅。從通別兩教起
大乘萬行故。言從修多羅出方等。萬行之中。
波若爲主。故言從方等出波若波羅密。從此
二因得大涅槃果故。言從波若波羅蜜出大
涅槃。此乃教行因果相生。非是判五時教也。
今此摩訶衍論無作品末云。初轉法輪時。非
唯八萬諸天一人得須陀洹果。又無量人。發
無上菩提之心。乃至無量人。得一生補處。又
成道五年。説十萬偈波若。備明二空。七年爲
大菩薩説般舟三昧經。明色心皆空。十年説
如來藏經。顯本有佛性。應知。十二年中。非只
説小乘。若大小倶明。而言但説小乘者。亦可
十二年後。雖大小倶説。應名小乘。若倶説大
小。而名大乘。我亦十二年前。雖大小倶談。而
名大乘教。又論云。善吉曾於法華會。聞説菩
薩畢定。後聞大品阿毘跋致品。是故今問。爲
定爲不定。故法華不必第四時耳。又成道已
來常説般若。所以不局第二時也。地論師云。
有三宗四宗。三宗者。一立相教。二捨相教。
三顯眞實教。爲二乘人説有相教。大品等經
廣明無相。故云捨相。華嚴等經。名顯眞實教
門。四宗者。毘曇是因縁宗。成實謂假名宗。三
論名不眞宗。十地論爲眞宗。今謂不然。此人
罪過甚深。勿謗波若墮於無間。今依此論具
明三佛。又彌勒天親。釋波若經文亦明三佛。
故知。波若等經。具明常住佛果佛性正因十
地了因。若爾。何不名顯實教。應依四依大聖。
莫依凡妄執也。問曰。若言常者。云何此經云
三世諸佛皆入無餘涅槃耶。答曰。非是小乘
無餘涅槃。若依攝論。大乘無餘涅槃有二種。
一者分段因果盡名有餘。變易因果盡名無
餘涅槃。二者報應二佛名有餘涅槃。法身名
無餘涅槃也。又金剛波若經中。我皆令入無
餘涅槃者。是彌勒釋云。大乘第一無餘涅槃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