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玄論 (No. 1853_ 吉藏撰 ) in Vol. 45

[First] [Prev]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有故也。次周顒明三宗二諦。一不空假二空
假三假空。空假者。開善等用。假空者。四重二
諦中初重二諦。雖空而宛然假。雖假而宛然
空。空有無礙。問若假空者。假生不生時。爲當
不於實生不假生耶。答不生有三種。若假生
不生。此無性實生義。二者自有假生不生不
於假生爲世諦中道。用眞諦之假爲世諦中。
三者明假生即不生。安不生置眞諦。若不生
不滅合論有三種不生不滅。一者不性生滅
明於俗諦。二者不假生滅明眞諦。三者俗諦
爲有故明不生。眞諦無故明不滅。二諦合論
故言不生不滅
大乘玄論卷第一


大乘玄論卷第二

 胡吉藏撰 
八不義有六重
  第一辨大意 第二明三種中道 第三論
智慧中道 第四雜問 第五論單複諸句
第六明不有有
第一辨大意者。八不者蓋是諸佛之中心。衆
聖之行處也。故華嚴經云。文殊法常爾。一切
無畏人。一道出生死。更無異趣也。即是論初
八不。故竪貫衆經横通諸論也。故經云。不一
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出。不生亦不
滅也。又經中明百非。非與不及無。三名亦得
通目一法。亦不無其異。不得一向一種。後別
明之。異者如不有非有及與無有。不得不異
義。如食無食。則未曾有食。若言不食。則非
是無食。故知有異也。雖異而爲洗諸法。即明
三字不異。還是一意。以八不洗除。盡淨諸法。
故經中具有百非。即還是百不百無等。故多
有所關義。所以竪入群經之深奧。横通諸論
之廣大也。明經之深處即是八不。不則不於
一切法也。以不而明義。故知。其深奧也。如成
論等釋。雖言百非百不及與絶等。而有理存
焉。謂得還成失。即是小乘觀行有所得。不離
斷常心。非關經之深遠也。今明。以不而爲義。
義即該廣也。言竪者謂之縱。縱只是深。即經
之深旨。如言非不無等。亦復不於無等。經之
深處也。横通諸論者。横只是廣闊之稱。亦爲
對治藥病。如有無相治等。悉是横論。如言有
即爲横。不有爲竪。亦如絶爲横。不絶爲竪。若
不絶爲横。則非絶非不絶爲竪。以不義據初。
如是深不亦於不。何所而不不。如言爲横不
言爲竪。横竪亦不定。隨而望之。若有無斷常
相治爲横。病息藥除故爲竪。故以隨處得論。
而言八不竪入經深者。深義經也。横通諸論
者。辨論破病用。經未始無横。如三修八倒斷
常相破。論未始不明竪。如十二門論言。若使
無有有。云何當有無。有無既已無。知有無者。
誰豈非遠竪義。故經明深竪不義。不義不有
有故。未始無横。論辨而明藥病。藥病無而明
不。未始無竪。不不一切。以不明義。豈不窮
深。深義亦不。即是菩薩觀行。若謂有此深遠。
即是聲聞觀也。然不義。非止入經深。亦廣明
衆行。行波若之因。會涅槃之果。皆爲八不所
不。不此深勝法。以不而爲深義。深義亦不也。
但釋八不名者故如。不生者。諸論師言。此法
不生。而不妨有種種釋生相也。今明。此不不
於生。生本來不生。亘十方横。通三世竪。一切
佛法皆同無非不生也。如成實論師云。眞理
名不生理境也。今大乘義。若有理如是生。無
有一法是有而不生也。若言有理存焉是不
生者。亦應有存焉非是有。如本有常住不生
等。如是破求之。今明。諸法不生。不生故名無
生。無生法忍既爾。不生何得有滅之對生。生
故方滅。既不生亦復不滅也。以有無三時等。
撿求滅相不可得。如論破乳。不於乳時滅。亦
不異時滅。具出彼論也
第二明三種中道。成論師解八不不同。一云
八不並是眞諦中道。亦是眞諦也。二云不生
不滅是中道。即是眞諦不有不無中道。餘六
不是俗諦中道也。今謂不然。彼不解大乘論
意。小乘義意判如此耳。今云。八不具三種中
道。即是二諦也。但成論師解三種中道。一世
諦中道。二眞諦中道。三眞俗合論中道也。世
諦中道者。世諦不出三假故。依三假明中道。
一因成假不一不異明中道也。何者一柱攬
四微爲一。是不一而一。四塵同成一假。不異
而假實殊故異。故不一一故。不異異故。不一
不異。因成明中道也。二相續不常不斷明中
道。但相續假不同。一云補處明續假也。二云
前玄與後一明續假。如識心之終想心之初
當中央爲假。三龍光傳開善云。明續假。後起
接前。前轉作後。即是生至共成假也。雖三師
説不同。而相與續故不斷滅故不常。不斷不
常明相續中道也。三相待假明中道。即是有
開避相待。如色心等法。名爲通待。亦名定待
也。如長短君臣父子等法。短不自短。形長故
短。長不自長。形短故長。如此相奪待。乃至君
臣父子等。名爲別待。亦名不定待也。通別雖
殊。悉是相待假明中道。假而非眞。稱當於理
故非虚。非眞非虚。通明世諦中道也。眞諦中
道。無名無相。寄名相待。眞待眞無故。無表非
無。亦復非有。非有非無名眞諦中道也。眞俗
合中道者。如俗諦言有。有非實有。眞諦名無。
無非定無。非有非無名爲兩合中道也。梁武
帝。勅開善寺藏法師令作義疏。法師講務無
閑。諸學士共議。出安城寺開公安樂寺遠子。
令代法師作疏。此二人善能領語。精解外典。
聽二遍成就十四卷。爲一部上。簡法師。法師
自手執疏讀一遍。印可言之。亦得去送之。此
疏云。二諦中道云何談物耶。以諸法起者未
契法性也。既未契故有有。則此有是妄有。以
其空故是俗也。虚體即無相。無相即眞也。眞
諦非有。非無而無也。以其非妄有故。俗雖非
有非無而有。以其假有故也。與物擧體即眞
故非有。擧體即俗故非無。則非有非無眞俗
一中道也。眞諦無相故非有非無。眞諦中道
也。俗諦是因假。即因非即果故非有。非不作
果故非無。此非有非無俗諦中道也。龍光作
三種中道。與開善作三種中道。言方少異。綽
師有二體。藏師一體。而意趣是同。並是有所
得。終恐不離斷常。須一一破之也。先破俗諦
中道。汝因成中道。假名不一一。實法不異異。
且問。不異異爲是二名詺二法爲詺一法。若
謂汝四塵是異異目四塵。四塵其實有異。何
得言不異異。不異之名。復可得安假上耶。汝
言。假名不二一。名詺假不得目實。實名不一。
只見兩名詺二法。云何是中道。若二名名二
法而名爲中道。總別二名名二法亦應中道。
色心二名名二法亦應是中道。若言色心異
故不辨中者。如三聚成假。寧得假實明中道
耶。若言相成故名中道者。色心相因故亦得
論中也。又汝言不一不異爲中者。不一除四
塵。不異除假名。除假除實。以何爲中。兩除則
無物。不可名大虚爲中。故安中無所。故虚妄
説也。破開善義。汝言有。即此有是妄有。既言
妄有有。箇妄有法。那得是中道。妄有則顛倒
之別名。故非中道也。又言。即因非即果故非
有。非無作果故非無。此非有非無俗諦中道
者。此是何物中道。可非似小兒戲耶。覩百草
之中。非關佛法之中。正是外道義也。百論云。
迦毘羅弟子。誦僧佉經云。泥團非即瓶故非
有。非不作瓶故非無。非有無爲中道。若爾豈
非正是僧佉義耶。次破相續中道。續假雖有
三説。人所盛用。後起接前義也。問無常念念
不住。豈得轉前作後後起續前令前不滅義。
彼答云。有爲法有二義。一念念滅不論續。二
應滅而不滅論相續假也。今謂不然。若言應
滅而不滅者。亦應應有而不有。而諸法無非
有新新生滅。如居士經云。即生即老即死。寧
有應滅而不滅。擧體遂不滅者。復誰滅耶。若
擧體滅者。復誰在不滅耶。而滅者刹那念念
恒滅。不曾不滅。不滅者恒不滅。只見斷常兩
片。何得中道。彼謂。一法有此滅不滅二義。故
得明中道也。今謂。不然。一法有滅有不滅義
者。滅義邊無有一法不滅。擧體消亡。何處有
不滅義。辨相續假耶。又汝爲是一法爲中。爲
是二名爲中。若二名爲中。二名詺何物。爲目
二法爲目一法。若二名目二法。只見兩名兩
法。何得是中耶。若二名詺一法。只見一法上
有兩名。如童子上眼目二名。寧得是中道耶。
汝言安何處一法有滅不滅義。安一法上。一
法是何物。是心是虚空。是心者。心是事有故
非中也。應滅不滅。兩義復相違。故非中也。若
一名名中者。如色一名。名一色亦應是中道。
如向無與向有二義上兩名目者。只見二名
詺二義。不見中道。若兩除則無所。無所何爲
中也。次破相侍假明中。彼云。因成假爲體。相
續爲用。相侍爲法立名。若言假故不眞不眞
是虚稱當於理不虚者。此假虚是當理。當理
故不虚。以何言耶。若言外道説爲虚故不此
虚者。他假不當稱理。汝假當理之假虚。不虚
不眞安何處耶。又若約長短明中者。亦不然。
以五尺爲短一丈爲長。長自在長不在於短。
短自在短不在於長。只見長短兩片。中名出
何處耶。若長自長長則不須短者。亦應只用
長成於中。若不爾者。二物共爲一長。二物共
長。定是誰長耶。又言不短不長不彼不此名
爲中者。此則成兩除。則無所。無所何名爲中。
如是應廣破。如論品品悉破相待。自現於文
中。如燃可燃品中破也。次破眞諦中道。彼云。
眞不生不滅無相無名。所以寄名名眞。無而
非無。有而非有。寄名名中道也。今云不然。若
言眞無名寄名名眞爲中者。有能寄有所寄。
以不。若有所寄即有所名物。若無所寄非能
非所者。則無眞理。則同邪見也。若言眞是世
諦假名寄名眞諦者。世諦虚假。何者爲眞。眞
名爲實。世諦浮虚。何得名實。又眞諦絶名。何
勞須寄名。名若可寄。則不應絶。絶則不須寄
也。又行人尋眞得眞。得云何名中道。若寄名
名眞。所寄之理不可寄者。只不可寄是名。何
謂是無名也。若寄名詺眞。眞理無名無相者。
亦不應言智會眞。眞不被會故。亦無人會眞
斷結。若言實理可會者。亦應實理有名。若言
世諦有中眞理無中不中。此乃是世諦中道。
眞理無中。云何言眞諦中道。開善義。本言虚
體則無相無相是眞諦者。虚是俗理。無相是
眞理。既有二理。即是二物。云何是中道也。又眞
理非有非無而無也。此而無之無。非無爲無。
既言非無。那是無。若言對有之無。此無是偏
無。故非中也。次破合二諦辨中道。彼言。世諦
言非無眞諦言非有。非有非無合明中道也。
今謂不然。既言兩捨。何名中道。又非無則是
有世諦。非有只是眞諦無。兩名兩處。兩名兩
處不同。何得名中道耶。開善義。本云。擧體即
眞故非有。擧體即俗故非無。則非有非無眞
俗一中道也。今云不然。既言擧體即眞。即是
無相。無名則失俗。復有何物而言相即。非有
非無爲中道耶。故雖有三種中道。撿之無所
無當。故但有語言。非佛法中道也。次破地論
中道。彼云。阿梨耶識本來不生不滅。古今常
定。非始非終。但違眞故起妄想。故。彼云。六
識熾惱。隨覆梨耶名爲如來藏。後修十地之
解。分分斷除妄想六識。六識既盡。妄想之解
亦除。顯眞成用名爲法身。譬如風起雲除風
息皎日獨朗。法身既顯。有諸應能。所以不生
現生。不滅現滅不因不果。因果等諸用非一。
故經云。佛眞法身猶如虚空。應物現形如水
中月也。今謂不然。法身本有。爲何因可得。若
爲因得則非本有。無因則同外道義。若言本
有。何以名中道耶。又本來有此四句百非清
淨法。自應遣顛倒。那急爲煩惱所覆。後修得
十地之解。尚能遣煩惱。本來常定法身。不能
遣之。翻成未之修解却惑。本即不能未亦不
能也。今大乘無所得義。約八不明三種中道。
言方新舊不同。而意無異趣也。山中師對寂
正作之。語待不語不語待語。語不語並是相
待假名。故假語不名語。假不語不名不語。不
名不語不爲無。不名語不爲有。即是不有不
無世諦中道。但相待假故。可有説生可無説
滅。故以生滅合爲世諦也。眞諦亦然。假不語
不名不語。假非不語不名非不語。不名非不
語。不爲非不無。不名不語。不爲非不有。則是
非不有非不無眞諦中道也。相待假故。可有
説不滅。可無説不生。即是不生不滅故合爲
眞諦也。二諦合明中道者。假語不名語。假不
語不名不語。非語非不語。即是非有非不有
非無非不無二諦合明中道也。生滅不生滅
合明。類此可尋也。今明。必須對他故起。他有
有可有。則有生可生。有滅可滅。有生可生。生
是定生。有滅可滅。滅是定滅。生是定生。生
在滅外。滅是定滅。滅在生外。生在滅外。生
不待滅。滅在生外。滅不待生。生不待滅。生
則獨存。滅不待生。滅則孤立。如斯生滅。皆是
自性。非因縁義宗也。今則不爾。無有可有。以
空故有。無生可生。亦無滅可滅。但以世諦故。
假名説生滅。假生生非定生。假滅滅非定滅。
生非定生滅外無生。滅非定滅生外無滅。滅
外無生由滅故生。生外無滅由生故滅。由滅
故生。生不獨存。由生故滅。滅不孤立。此之生
滅。皆是因縁假名。因縁生生而不起。所以不
生。因縁滅滅而不失。所以不滅。故不生不滅
名爲世諦中道也。餘句例之可尋。不復具出
也。次明。對世諦有生滅故。名眞諦不生不滅。
所以空有爲世諦假生假滅。有空爲眞諦假
不生假不滅。此不生不滅。非自不生不滅。待
世諦假生滅。明眞諦假不生滅。世諦假生滅
既非生滅。眞諦假不生滅亦非不生滅。故非
不生非不滅爲眞諦中道也。餘句不例之可
知也。次明二諦合中道者。有爲世諦有生有
滅。空爲眞諦不生不滅。此不生滅。即是生滅
不生滅。此生滅。即是不生滅生滅。不生滅生
滅。是則非生滅。生滅不生滅。是即非不生滅。
故非生滅非不生滅。是二諦合明中道也。生
滅既爾。餘句應例可解也。又論釋不常不斷。
文言。有人不受不生不滅。而信不常不斷也。
成實師釋文云。以相續故常。念念生滅不自
顧爲斷。以見斷常故。所以不信不常不斷。須
廣破。如前説也。論言。有人不受不生不滅。而
信不常不斷者。一云。不受不生不滅者。即是
悟不生不滅。而於不常不斷等未悟故。言而
信不常不斷。以見有斷常故也。二云。長安影
法師云。非是不信不常不斷。但自有人得悟
不同。解心未遍。雖知諸法不生不滅。而未悟
不常不斷。如前説也。今謂。諸法究竟不生。理
自不滅。以不生故。何得有常。以無常故。何得
有斷。若望論文後解爲勝。文言。雖聞不生不
滅與不常不斷。猶謂四門成諸法故也。若例
者。雖聞不生不滅。猶謂六門成諸法者未悟
也。故大品經相行品云。行亦不受不行亦不
受。行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
亦不受也。又似如成論賢聖品云。知不作者
不信作等。是名上人也。不常不斷者。若以有
爲有則常是實常。斷是實斷也。今以空故有。
常不名常。斷不名斷。世諦假名説有常有斷。
假常不可常。假斷不可斷。即是不斷不常世
諦中道也。不一不異者。然不一或可對二乃
至百千等。而言對不異者。異一之外二三等
悉是異。謂有一異也。但成論師明假實。有一
異義。若以有故有。即是實一異。如前破也。亦
如論説。若言有一。不應爲諸法成。以不一故。
如手足等諸分成身。何得言異相。異相亦不
可得。故論破云。若一者不應芽莖等別。若謂
穀有可芽葉等別異者。等是異相。何不名樹
等芽葉耶。故知不異。亦復不一故。諸法本來
不生。何得有一異。但一是不一一。異是不異
異。假一不可爲一。假異不可爲異。既無一無
異。即是世諦中道也。不來不出者。既言不來。
則應對不去。而言不出者。義有所兼。非止此
八。則應有無量。不來則應對有不去。不出應
對有不入。是互擧耳。凡有二義。一者示有所
兼非止有八事。二者雖異而内有所兼者。既
有不來則有不去。既有不出則有不入。不生
不滅不有不無等。一切諸法相攝門也。如成
論與外道師等所計。或言從冥初來。微塵世
性等來。亦如初流水反去出離等。今大乘明
義。由出故去。出即是去。由入故來。入即是
來。若有來去説作來去者。即實來實去。今明。
以空來去故不名來去。以世諦假説來去。雖
來不可來。雖去不可去。故來無所從。去無所
至。故金剛波若經云。若言如來有來有去者。
是人不解佛所説義。若言空故説來去。則來
無所從。去無所至。故言如來也。有淨名經云。
對文殊言。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答
云。如居士言。來不更來。去不更去。若來有所
從。則來已更來。若去有所至。則去已更去。故
今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也。故論云。如蛇從穴
出鳥來栖樹等。不見有如是等相。故知。無有
來出也。問八不中何故云不來不出是攝法
有所兼。而不生不滅等非耶。答不生不滅等
亦是攝法。如不生則攝一切有生等皆盡。不
滅則收一切滅無等。此二自足收攝悉盡。但
爲得悟者不同。雖聞不生不滅。而信不常不
斷。故須説不常不斷。欲令觀行周普故。今不
來不出亦然。而言攝法者。爲不來應對不去
出即對入。來出既不對故。以來攝去。出攝入。
生滅既對。對故不言攝。如不生外。如是不不
生。豈得不攝。須得此意釋之。可尋也。但明對
有二義。一者對治。如不淨觀治貪欲慈悲治
瞋恚等。皆是相對治明對義。二者相對名味
敵對。如大經言。常樂觀察諸對治門。所謂苦
樂乃至恒不恒。恒應對不暫不恒。而不無賖
切亦是攝法意也。苦樂對義則切。止明二法。
異外如是不攝。若言苦不苦異苦外如是不
苦。攝義則廣遠。如淨不淨。淨對穢等。一切例
然。皆有賖切意。可尋。不須復歴法辨也。作三
種中道相多種勢。意終是同。但方言異耳。今
二種方法作。如前所説也。問何故世諦假生
假滅。眞諦假不生假不滅耶。答有二種勢。一
者世諦破性明性空。即是假生假滅。眞諦破
假明因縁空故。即是假不生假不滅也。問世
諦破性明性空。性空爲世諦中道。應用性有
爲世諦。既以假有爲世諦。則用假空爲中道
也。答今明。無別有性空。只詺假爲性空。從功
用作名。誰能空此性。假能空此性。名假作性
空。性空邊故即是中道。假故即名世諦也。二
者假生假滅。自是不生不滅中。假不生假不
滅。自是非不生非不滅中。即是表義。但横
兩相望。自是因縁義。則遣二執也。又攝嶺
師云。假前明中是體中。假後明中是用中。中
前明假是用假中。後明假是體假。故非有非
無而有而無是體中。假有不名有。假無不名
無。故非有非無是用中。非有非無而有而無
是體假。假有不名有。假無不名無。是用假。故
用中假皆屬能表之教。無假無中乃是所表
之理也
第三明智慧中道。所言二智中道者。二智是
方便慧及以實慧。亦具三中道也。實方便。豈
可言方便。豈可言非方便。方便實。豈可言實。
豈可言不實。則是二慧各明中道。實方便則
非方便。方便實則非實。非實非方便名爲二
慧合明中道也。然非實非方便名爲一正觀。
非眞非俗名爲一正中。亦得是正境故。金光
明經云。遊於無量甚深法性也。但是境智。是
則非智。既是智境。是則非境。非智非境。眇然
無際。前雖開境智。竟無所開。今雖泯智境。未
曾是合也。若能如此演説。即能滅諸戲論故。
亦有能説是因縁。是故龍樹致敬也。問何故
不例二諦三種中道。假方便智非方便智。假
實智非實智。非方便非實明中道。假非方便
智非不方便智。假非實智非不實智。非不方
便非不實智合明中道等耶。答亦得。但欲示
多種勢耳。又明二智中道。然諦智非前非後。
亦非一時故。非諦非智。諦智因縁。假名不二
而二。故如來内智明審潜謀密照。外彰口吐
名諦也。然諦非二。亦復不一諦。此二縁故言
二也。如二諦中説。而由智能諦所尋。此智何
因而得。亦由悟諦故生。故諦能智所。能所因
縁不一不二。乃至應波若此能所則通也。若
佛自然人。則佛智是能諦是所。若弟子望此
者。佛諦能論主智所。然此能所復何定。智生
於境託諦則境也。論主智能照。境是所照。但
此諦則是論主所也。佛非因非果。而詺如來
爲果。波若非因非果。而假名爲因。故假名所
設差別不同。或名生忍法忍順忍違忍無生
忍等。十地亦名十忍。三十心亦名三十忍。即
是一無量。無量一等也。然二諦明中道。諦智
因縁不一不二。亦非前非後。而爲前縁開因
縁前後方便之教。若無内智明審外照根縁。
何能吐此諦。故智能諦所。但佛智不空。而已
由諦故。發諦能智所。是論主。只悟諦能
爲智所智所見諦能。能所不一不異。二諦既
論中道。在智亦名中道。觸事悉得也。但波若
非因非果。非佛非菩薩。故假名佛菩薩。佛菩
薩所行名爲因。名爲波若。菩薩佛所行名爲
果。名爲薩波若。故無差別差別。説因爲十地。
始則歡喜。終乎法雲。五忍三十心非是竪論
也。至論波若。非言可名。非能非所。第一義中
行爲無學所行。諸佛能行。行亦不受。不行亦
不受。行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
受亦不受。能説是因縁。正明二智中道。能説
是佛智。能説於因縁八不正教也。又言。是論
主禀佛正經生智。智所諦能。論主得悟生智。
智能論所。能造論申經故。佛與論主。師弟相
成。其道無異。即是入如來室坐如來座也。論
主歸敬。佛能説因縁正經。禀學得解。解由於
佛。今申經造論。歸敬三寶。殊於外道。因縁之
經。經常無所從出也。諸説中第一者。如來雖
復種種説法及常合道。説小乘教未是了義之
言。乃是大乘之由漸也。八不顯了究竟之説
故。八不收束皆盡。諸佛同此一致故言第一。
又佛弟子説。仙人説。諸天説。變化人説。未是
第一。今佛説因縁教故云第一也。二智中道。
由諦故智。二諦中道。由智故諦。所以諦智智
諦。非諦非智。假名中道。佛意權實是因縁。如
前説。亦有人言。論主能説生下論。今亦不乖
此言。但今謂歎佛智明審鑒達根縁。能吐此
二諦之八不正教。明諸法因縁一道清淨故。
戲論門盡。故言爲論其意可明。故顯佛圓智
能説誠諦之言故是智是諦。故龍樹學佛所
爲。智之未足故。沒其智諦之名也。若未應波
若。以來應有所爲莫非戲論。若解教體理。能
滅於戲論。凡夫二乘心所行。無非戲論。理外
行心。無非戲論。應須消滅損之。凡有三種相
對。或時四種。一者善惡相對。惡是墮墜。乖理
無出功故。十惡爲戲論。善是清昇。扶理有出
之義故。十善非戲論。成實論亦云。一等四執
爲戲論。又言。三性中善惡非戲論。無記是戲
論。何者善惡二性有果可記。故非戲論。無記
汎淡。無得果之功故。名爲戲論也。今依華嚴
經云。唯善非戲論。惡無記並是戲論。明惡亦
得苦果。但非是趣向歸理得佛義故。名爲戲
論唯善法能得佛果。故大經云。雖復疊華千
斤。不如眞金一兩也。二者有相無相相對明
之。亦言有漏無漏相對也。有相是分別故爲
戲論。無相無分別故非戲論。有相善還屬戲
論。故大品經云。相善不動不出不爲乘也。故
佛藏經云。爲人説有相法。是衆生惡知識。爲
衆生説無相法。是衆生善知識。有相乖理。故
經云。寧起五逆。一念不起有相心。經所以作
此語者。明相心傷理大故所以重。實是兩罪
盡重。而起五逆者。五逆但損惱身。而不妨心
用。得近理義。有相心傷理故。無得近理義故
求相善。比丘則遠離於佛。所以相心現前。定
無波若義也。五逆事雖起。而不妨用心見理
義也。有漏即有相。無漏則是無相。有漏之善。
唯得三有果報。未能出離生死。正是不動不
出。故名戲論。無漏之法。破裂生死。故不名
戲論也。又地攝成數等師。恐落求相善比丘
宗彼聞之驚怖。而聽大乘無所得宗。人見此
意耳。彼師徒無有覺此意也。三者一異相對。
雖言有相是戲論無相非戲論。若是有相異
無相。便是戲論。見相無相不異。乃名非戲論。
乃至善惡生死涅槃解惑等。並類然。故大經
云。明與無明。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
也。故大品經三慧品云。諸有二者名有所得。
無有二者名無所得也。又大經云。有所得者。
無道無果。無所得者。有道有果也。若以異爲
非。不二爲是。此則不識不二。還成戲論。復須
遣之。無一無二故。有時就四法辨行四句。是
戲論。不行四句。則非戲論也。故反折論云。若
言諸法有。是増益謗。若言諸法無。損減謗。若
言諸法亦有亦無。是相違謗。若言諸法非有
非無。是戲論謗。若言諸法非非有非非無。是
無慚愧謗也。故思益經云。一切法邪。一切法
正也。又大品經云。菩薩無方便。行色無常苦
等。並是戲論。故凡厥有所得行心。於波若紛
然乖則戲論師也。故因縁門中一不可得。二
亦不可得。亦一亦二非一非二非不一非不
二。皆不可得也。如五句三昧。不與二乘共廣
大之用也。故四對此三。無出無離。何者諸有
所得。別有住處論其出。今謂。本自不住。今亦
無出無住。無出故非戲論。若言有戲論可滅
是無戲論。亦是戲論。亦是戲論故今明。八不
不戲論。非止滅戲論。不戲論亦滅。滅者非是
小乘斷徳之滅。此是大乘摩訶衍淨悟。諸法
本來不生。今亦不滅。畢竟淨名滅故言善也。
故戲論無戲論論。因縁具足。方便假名不一
不二一道平等。戲論之善。是善巧權行故名
善。善者能也。問戲論不戲論等皆滅。即前來
所明記無記乃至二不二善惡等。望道悉非
者。戲論既非。不戲論亦是戲論也。答須識之。
只八不不二善是非戲論。若是不二還成戲
論。非謂不二不戲論。自非八不不者。則戲論
不滅也。何異絶絶絶不絶。即無絶無不絶。豈
可以言言絶不絶耶
第四雜問難問。八不明中假二諦。自心所作
有出處耶。答有文有理。文則八不。處處經論
散出。但菩薩瓔珞本業經下卷云。二諦義者。
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生
亦不滅也。又大經二十五師子吼品云。十二
因縁不生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不二不來不
去非因非果。與中論次第小異。而意同也。理
則二諦是教。故假生假滅等是世諦。假不生
假不滅是眞諦。故具明中假義也。問八不是
不生不滅等。教不生不滅。爲理不生不滅之
不生不滅等耶。答具含兩不生不滅等。但理
爲正教則傍也。問何以知之。答彼經中烈八
不竟云。而相即聖智無二。故是諸佛菩薩智
母也。大經云。涅槃之體非有無。非亦有亦無
也。大品經相行品。身子白佛。諸法實相云何
有。佛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有無所有。
是事不知名爲無明也。中論序大意云。聞不
生不滅畢竟空便失二諦也。又四諦品云。諸
法雖無生而有二諦也。故知。具含中假。而中
爲正宗。二諦爲傍。具如二諦中説也。問八不
是佛説者。龍樹造中論時。即引經中八不安
論初爲非。答不可定判。或賓伽引經中安處。
或可。龍樹引經中八不序無畏論初。故注論
者。安中論序意初也。而應非是釋論中八不
牽安處。大論中。至難處即指中論。爲正觀論。
如正觀論中説。故知。釋論中論後造也。又亦
可。青目於千年中出世注中論。或可。引釋論
中八不。安處中論序意也。問釋論中指正觀
論者。何必是中論耶。答中論觀法品云。正觀
論之稱。故知。中論是正觀論也。故相傳云。中
論是釋論之骨髓也。問八不八非八無是一
是異。答亦可一亦可異。是一眼目異名也。異
者八不中爲正。故八不無對。非等有對故異
也。問八不中不生不滅得云兩不爲不得耶
答既云不生不滅。那非兩不也。問不生復不
滅兩過噵所不。所以言兩不者。不生復不滅
兩過噵不。故得論兩不。不滅不生故應是兩
中也。答雙除生滅始是正中也。問若雙除生
滅方是正中者。亦應生滅雙除。唯是一不不。
答不生復不滅。雙不於生滅。所以一中也。問
若雙除故一正中者。亦應雙除二諦故一正
中則無三種中也。答實是一道正中。爲除病
故辨三種中。亦除執故。兩不二中並得義也。
問假生不生假滅不滅。不生不滅名爲世諦
中。假不生非不生假不滅非不滅。非不生非
不滅名爲眞諦中道者。世諦不生不滅中。與
眞諦假不生假不滅。若爲異耶。答安假簡異
中不生等故則殊也。問假不假寧異耶。答對
假生假滅。明假不生假不滅。此假不生等。皆
是不二中道之用。除假生假滅與假不生假不
滅等。不生非不生不滅非不滅。方是正中也。
故假不生假不滅。如假生假滅。悉是假。亦
是用。亦是末也。不生不滅中。如非不生非不
滅中。皆是中。亦是體。亦是本也。雖體用與中
假等開。而無蹤跡。非體非用非中非假。強名
體用中假等也。問中論四諦品云。因縁所生
法我説即是無。亦是假名亦是中道。則是三
義云何耶。答明此偈多種勢。今一種意釋之。
此一偈有三句。即勝八不。八不正是一中道
句。言因縁所生者。是因縁所生之生滅法。此
所生之生滅。既從因縁而生。故無可爲生。無
可爲滅。只是空生空滅。所生既空。能生此生
滅之因縁亦空。能生所生既並無故。言我説
即是無也。故中論觀法品云。生時空生滅時
空滅也。涅槃論云。王宮生生而不起。雙林滅
滅而不無也。亦是假名者。即是第三句。以假
故有能生之因縁。以假故有所生之生滅。假
生不名生。假滅不名滅也。以假生滅不名生
滅。故即是第三句不生不滅中道。故云亦是
中道義也。大乘論明義有二種法門。一云義
次二謂根縁次也。義次者。必須前後相生始
終次第也。根縁者。有疾即除。有縁即説。不必
須前後相生也。明因縁義則總。若識因縁者
名爲佛法。不識因縁則非佛法。故中論四諦
品云。若見因縁則見佛與法也。今破外因縁
則總破衆病。申佛因縁則總申佛教也。故因
縁在論初也。問二諦亦總收衆教。此中論既
言二諦爲宗者。若學教之流正迷二諦。何不
題破二諦品耶。答亦得不得。得者。外人聞不
生不滅畢竟空。便失二諦。欲申二諦故造論。
又迷佛二諦故生諍論。爲此造論。亦得二諦
在論初也。不得者。二諦語局。因縁則通。以二
諦但是二非不二。但是教而非理。若是教之
與理二與不二。並是因縁。義則總也。問因縁
既總。何故不以因縁爲宗。答二諦爲宗。豈離
因縁。但諸佛説法常依二諦。今正與外人共
諍佛二諦。故以二諦爲宗也。又青目序品意
云。因縁即是八不。八不即是因縁。八不既貫
論初。因縁亦標論首也。問何以知八不即是
因縁耶。答偈及長行並有文證。偈言能説是
因縁。即能説八不因縁。長行云説因縁相。所
謂不生不滅等也。問八不是因縁。若破因縁
即破八不。若申八不即應申因縁耶。答若體
因縁即是八不。無假須破。但外人不識因縁
即是八不。八不自是眞諦。因縁自是世諦。彼
解因縁僻故。所以破因縁品也。問龍樹爲稱
佛教申爲不稱教申。若稱教申者。佛前説小
後説大。今何故前明大後説小。若不稱教申。
即是顛倒也。答有四義。一龍樹稱佛本意申
佛教也。所以者何。諸佛出世爲一大事因縁
故。謂一乘道。但爲淺鈍之縁。曲爲小教。今申
佛本意故。前申大也。二欲明中百兩論互相
開避。百論前淺後深。中論前深後淺也。三佛
自前説小後明大。中論自説大乘實不欲説
小。但爲外人不堪學大乘觀行故。論主更爲
説小乘也。四欲示小乘從大乘出。是故前大
後小也。問因縁語通。故生與不生皆是因縁。
八不但是不生。云何言因縁即是八不也。答
八不不生。此是因縁不生。故不生即得生也。
故中論云。如經中説。若見因縁即名見法。見
法即見佛也。若不見因縁。即不見法。不見法
即不見佛也。此是借因縁破不因縁也。故大
經云。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因縁生。佛性
不爾。不從因生故。是借不因縁破因縁也。問
佛性既非因縁。是無因以不。答亦得。故云涅
槃無因而體是果。然佛性非因亦非果也。故
中論具有二義。如破無因等外道計故。説十
二因縁。此是借因破無因。又文中破四縁生。
故是借非因縁破因縁。至論正法。未曾是因
縁及不因縁也。問能説是因縁善滅諸戲論與
因縁所生法二處因縁。是因縁是同是異。答
既云兩處。寧得是同。復是假名因縁。那得異。
而意同也。今大乘明因縁義。因者如依因習
因生因等。並是説縁爲因。若如四縁等。皆是
説因爲縁。若縁縁於因。因即是縁。縁義爲因。
若因因於縁。縁義亦因。故因縁義通。而言八
不不生不滅等爲因縁。但因縁義。無差別差
別開爲三義。一者當體得因縁名。只八不是
因縁故何者因不生故不滅。不滅故不生。則
八不是因縁。只八不不生等。是言説故無非
因縁故。云當相是因縁。名八不爲因縁佛八
不不一切故也。二者八不是因縁本故名因
縁。則因縁空壞因縁故。八不非因縁。既八不
不一切不生不滅等亦不因縁與不不因縁。
豈得當體是因縁。是故因縁本也。三者破因
縁已得名。如毘曇辨六因等明諸法等也。今
明。八不不一切。辨無因縁法。破外道因縁義。
故名因縁。然備有此三義。遂得悟不同。抑沒
不無淺深之異。而具有三義。名觀因縁品也。
問能説因縁者。唯障邪説是戲論。邪觀亦是
戲論。答有通有不通。何者二而不二通。不二
而二別。問若通者邪觀亦是邪説不。答既未
邪言。云何是邪説。問若未邪言未是邪説者。
亦未戲言未是戲論也。答戲論是借譬之名。
故名邪觀。於道無所剋獲。如小兒戲論爲耳。
問未邪説已是戲論者。未正説已是正説經
也。答亦如前。無差別差別即不得。差別無差
別亦有明之。故大經云。迦葉佛時非無此經。
但不説耳。問以不戲論止戲論。亦以戲論止
戲論不。答亦通得也。問若以戲論止戲論令
不戲論。亦應以不戲論止不戲論令成戲論
反決也。答兩途既皆言止故。相與令息。故戲
論止戲論尚令不戲論。豈況不戲論止不戲
論。而令成戲論耶。問既以戲論止戲論。即以
言止言。答得。自有以不聲遮聲。自有以聲遮
聲也。問若以言止言。亦應&T015793;&T015793;。以病治病。
即應以長待長也。答相待論相成。就相顯發
爲論。止治令有所去離故。此義即通。所以不
例也。問上云。常無常等四句並戲論者。四句
悉戲論不。答有所得四句並是戲論。無所得
方便説四句。悉非戲論。亦是正説。問無所得
四句非戲論者。亦應無所得顛倒非戲論也。
答無所得假名説四句則便。假安顛倒則不
便。何故爾。以衆生多顛倒少不顛倒故。若任
而論之。正善具成就。演説四顛倒即倒也。問
若有所得四句皆是戲論。無所得四句並非
戲論耶。答一往相對論。常是戲論。無常非戲
論。又無常是戲論。常非戲論。復常無常倶是
戲論。非常非無常非戲論。總括始終明之。凡
論相心四句。成有所得並是戲論。就後方便
皆非戲論也。故反折論云謗也
第五辨單複中假義有三意。第一明單義論單
複。第二明複義論單複。第三辨二諦單複義。
就初有兩。第一正明單複。第二論互得相入
也。今先正論單複中假義。若偏説假有不説
無。是單假也。偏説假無不説有。亦是單假。偏
説一非有。是單中。偏説一非無。亦是單中。雙
説假有假無。是複假。雙説非有非無。是複。中
也。問何意明單複句耶。答凡有二義。一者一往
爲利根人説單假。爲鈍根人説複假。利根人
者。聞一修行十。若聞説假有則悟解假無。乃
至聞説非有則解非無。所以不勞具明有二
義也爲鈍根人隨言得解。若不具説。不能懸
悟故。所以雙明二義也。二者爲鈍根人説單
假。爲利根人説複假。以鈍根人不堪圓教。所
以説單義破其病執。若利根人堪聞圓旨。所
以説複假義。便能領持也。次明互得相入出
有八句。第一從單假入單中。或言假有不名
有。從有入非有。無亦然也。第二明從單中出
單假。或言非有假説有。非無假説無也。第三
明從複假入複中。假有不名有。假無不名無。
則是有無入非有非無。無亦然也。第四明從
複中出複假。明非有非無説有無非無非有
説無有也。第五明從單假入複中。或言。有入
非有非無。無入非無非有也。第六明從複中
出單假。或言。非有非無假説有。非無非有假
説無也。第七明從複假入單中。有無則非有。
無有則非無也。第八明從單中出複假。非有
假説有不有。非無假説無不無也。次釋所以
然者有二義。一者破衆生執實之病。隨計遣
所以遂成多句也。二者明大士觀行融通自
在無有滯礙。故地持云。從有無方便入非有
非無也。華嚴經云。或東方入正受三昧等。不
復具出。又大品經云。或散心中起入滅盡定。
滅盡定起入散心中。則是迴轉總持入出無
礙方便也。第二就複義論單複。複有二。初正
明單複。後明出入義。初正明單複中假。假有
是世諦。假無是眞諦。此是單假。非有非無是
中道也。此是單中。假有假無爲二。是俗諦複
假。非有非無不二是俗諦。複中二不二是眞
諦。是複假。非二非不二是中道。此是複中。正
言非二非不二。盡有無非有非無。所以正中
也。次明其所以有二義。一往爲言。單中單假
明義則淺。複中複假明義則深也。所以然
者。單義之二諦。至複義時。還俗諦。單家之中
道至複義時。還成眞諦。單家之中道。止有無
未能盡不二。複家之中道盡二復盡不二也。
二者單明義則勝。複明義翻劣。所以然者。複
假之有無。猶是單假之有義。複假之非有非
無。猶是前單假之無義也。又複中之非二非
不二。猶是前單中之非有非無義也。但前直言
有。便攝得有無。止言無便攝得非有非無。止
言非有非無。便攝得非二非不二。言略意廣。所
以爲勝複家中假言廣意略。所以爲劣也。後
明互得相出入有八句也。第一從單假入單
中。假有不名有。假無不名無。入非有非無中
道也。第二從單中出單假。非有假説有爲俗。
非無假説無爲眞也。第三從複假入複中。假二
不名二。假不二不名不二。入非二非不二中道
也。第四從複中出複假。非二假説二爲俗。非
不二假説不二爲眞也。第五從單假入複中。假
有不名二。假無不名不二。從假有無入非二非
不二中道也。第六從複中出單假。非二假説
有爲俗。非不二假説無爲眞也。第七從複假
入單中假二不名有。假不二不名無。從二不二
入非有非無也。第八從單中出複假。非有假
説二爲俗。非無假説不二爲眞也。第三就二
諦論單複。復有二。一正明單複義。二論出入
義。正明復有兩。一者俗單複。二者眞單複也。
假有是俗單。假無是眞單也。複假者。假有假
不有是俗諦複。假無假不無是眞諦複。非有
爲中道。是俗諦單中。非無爲中道。是眞諦單
中。非有非不有。是俗諦複中。非無非不無。是
眞諦複中也。第二明互出入有三。一明俗二
明眞三明交絡。先約世諦明有八句。第一從
俗諦單假入俗諦單中。假有不名有。即從有
入非有也。第二從俗諦單中出俗單假。假非
有説爲有也。第三從俗複假入俗複中。假有
假不有。非有非不有也。第四從俗諦複中出
俗諦複假。云非有非不有假説有非有也。第
五從俗諦單假入複中。假有非有。假有非
不有也。第六從俗諦複中出單假。非有非不
有説爲一假有也。第七從俗諦複假入單中。
假有不有入於非有也。第八從俗諦單中出複
假。非有假説有不有也。第二就眞諦辨亦有
八句。第一從眞諦單假入單中。假無不名無
也。第二從眞諦單中出單假。非無假説無也。
第三從眞諦複假入複中。云假無假不無。非
無非不無也。第四從眞諦複中出複假。云非
無非不無。假説無不無也。第五從眞諦單假
入複中。假無非無。假無非不無也。第六從眞
諦複中出單假。云非無非不無假説爲無也。
第七從眞諦複假入單中。云假無假不無入一
非無也。第八從眞諦單中出複假。云非無假
説無不無也。第三約二諦交絡。明出入有十
二句。第一從俗諦單假入眞諦單中。云假有
不名無。壞有入非無也。第二從眞諦單中出
俗諦單假。云非無不乖有。非無假説有也。第
三從眞諦單假入俗諦單中。云假無不名有。
壞無入非有也。第四從俗諦單中出眞諦單
假。云非有不乖無。非有假説無也。第五從俗
諦複假入眞諦複中。云假有不有入非無非不
無也。第六從眞諦複中出俗諦複假。云非無
非不無假説有不有也。第七從眞諦複假入
俗諦複中。云假無假不無。非有非不有也。第
八從俗諦複中出眞諦複假。云非有非不有
假説無不無。第九從眞諦單假入俗諦複中。
云假無不名有。亦不名不有。即是非有非不
有也。第十從俗諦複中出眞諦單假。云非有
非不有假説爲無也。第十一從俗諦單假入
眞諦複中。云假有不名無。亦不名不無。則是
非無非不無也。第十二從眞諦複中出俗諦
單假。云非無非不無假説爲有也
第六料簡不有有也。若了單複諸句。則解不
有有義。若不了單複。不有有亦難解。故須廣
辨也。此意望兩大經宗明之。一經無所有爲
宗。故經云。正法寶城善有。一經有所無爲宗。
故大品第三卷相行品云。身子白佛云。諸法
實相云何。佛言。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
所有。是事不知名爲無明也。不有有若相對
而解釋。有十六意也。第一不有有者。明其道
非有非無。而結爲有故言不有有也。然只結
正道爲有。不論其用。體無二相故。若結爲有。
不得結爲無。結爲無不得結爲有。此是結獨
義。只道非有復非無。非是有而結爲有故。言
不有有也。約不無無類然也。第二不有有。就
假上明之。三假有是不有有也。他假有是有
故有。今假有是不有有也。第三不有有者。道
非有非無。而側出有一用故言不有有。然道
非有非無。而起用應雙起。而但起一用故言
側出也。不無無亦然也。第四不有有者。明用
假有非是有。故言不有。結用歸體。體是有故。
今言不有有也。此異前約體上言不有有。亦
異第三體不有是有而起一有用。此但以不
特名用。用不是有而體是有故。言不有有也。
不無無類之。第五不有有者。爲破有執故。執
者謂有是有。不知不有爲有故。今破者。明有
非有故有乃是不有有。此是以有破有。但能
破是不有有。所破是有有也。約不無無類也。
第六不有有者。爲破無執執法是無。今以不
有有破之。若以有有破無。此乃是敵義。故執
不去。今以不有有破無。無而得去。故言不有
有也。不無無亦爾也。第七不有有者。破一切
有。若有有若不有有。皆以不特不之。故言不
有。而起一切有用。若有有若不有有爲用故。
合言不有有也。不無無亦類也。以不特不一
切無故言不無。而起一切無爲用故。合不無
無也。第八不有有者。重進明義。明不有則不
一切有一切無。合空故言不有。而起一切有
一切無爲用故。合言不有有。不無無亦爾也。
不無以不於一切有無故言不無。而起一切
有無故言不無無。然起一切有無用。此用應
是有。何得言是無。然今望本爲言。此有無起
不有無故此有無。故是無也。又從他所起皆
無體故是無也。第九不有有者。横門明義。不
有自有。以無爲有故言不有有。然以無爲有
故。是以不有爲有。故言不有有。不無無亦類
也。以有爲無故言不無無也。第十不有有者。
只以不特不此有有之故言不有有。異前合
用不有有破有有。亦異前以不特一切有合
無。以起一切有無故言不有有。今但單用一
不特。不此有有之執。令盡而不令起故言不
有有也。不無無亦爾也。第十一不有有者。合
明具八意。何者爲八意。一不有有屬非有。一
不有有屬非無。一不有有屬非亦有亦無。一
不有有屬非非有非非無。一不有有屬有。一
不有有屬無。一不有有屬亦有亦無。一不有
有屬非有非無。何者初言不有有。豈可是有。
非是有故屬非有也。第二不有有不是無故
屬非無。第三不有有既不是有無故。不屬亦
有亦無。故言屬非亦有亦無。第四不有有不
屬非有無。故言屬非非有非非無。然不有有
廼當屬有無二句。豈是非有無。故言非非有
非非無也。第五不有有屬有者。以不有爲有。
豈不是有耶。第六不有有屬無者。只以不有
爲有。此望本故是無也。第七不有有屬亦有
亦無者。既雙明不有有。豈不是亦有亦無耶。
第八不有有屬非有非無者。不有有不名有。
不有有不名無。故名非有非無。故此一章門
中合明八意。正爲八意相次第故。不煩離明。
而前十章不可合説。故離辨也。不無無亦如
是也。第十二明不有有兼用者。不有有故離
斷過。何者。若不有不復有可是斷。而今不有
有故離斷過。亦離常過者。若以有爲有可是
常過。而今只不有爲有。故離常過。如是一異
有無是非即離等過皆勉也。不無無亦爾也。
第十三不有有若攝諸法者。不有有攝得因
得果一切法等故。言不有有也。不無無亦然
也。第十四不有有類諸法者。不有有既具上
十意八意及相益相攝等。不因因不果果。如
是不常常不生生等。雖一法皆具上意。故可
謂。是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如是展轉生
非實智者。即無所畏也。第十五不有有得失
意者。如經試問。答言諸法不有有即爲得。即
具五義。一得不二義。二得不自假名義。三得
相待義。四得無所得空義。五得中道義也。若
答者言諸法是有爲有者。即失五義故。不有
有判道非道義也。不無無亦類也。第十六不
有有離門明義者。向合言不有有。今有時復
須單言不有。有時應須單言有也。今此中單
言不有者。此爲欲明有義。何者。我以不不此
有。不以不此無故。不有得是有也。若以不不
於無。可令是無。而今以不不有故。只不有是
有。事如小乘明義。色即是好。不可此色非好
也。故得不有是有義。得此義故。聞破不畏。得
訶不瞋等也。次得言有反成破有義。何者。我
本破有故言有。如世人不耐惡而言惡。此惡
之言。豈不令除此惡。今有亦然。我不耐此有
故言有。豈不破此耶。又直言有。不説有因縁
故。是破有義。單言無亦然。次單言有則是中
道。不得言有非方是中道也。何者。直言有。此
非是非有亦是有有。此有既非是是有復非
非有。豈非是中道乎。又有上自有是非。我直
言有不言其是。復不言非。故此有即離是非。
故是中道。若有雖離是非。而有此有故非中
道者。汝中道雖離有無而有此中故得是中
道者。何妨我有離是非故得是中道耶。且自
我直言有亦不言有此有。知無此有故言是
中道。單無亦然。次單明有具足一切諸法。何
者。此有是無所有故。若有所無即失一切法。
今是無所有名有。故具足一切法也。單言無
亦然。但是無所得故言無。此無豈不具足一
切法耶。次釋性空意者。然有無所以得有諸
法。意無礙者正由有性空故爾。今須釋性空。
亦是多意。但辨八意也。一者明本性是空。但
遇縁故有。有止還本性。故言性空也。二者明
本性是空。而末是假有。如是意故性空也。三
者本性常空。無有不空時故言性空也。四者
明只因縁諸法是空故。言性空也。五者破性
有得此空故。言性空也。六者破無性法。此法
明止空有性故。言性空也。七者明無所有法
性是空故。言性空也。八者有所無法性空故。
言性空也。今略明八意異相。而大意無異。但
是一性空。如是諸法性空隨義便用。用一即
度之須得意。如空中織羅紋也。性空既爾。畢
竟亦然。次明因性空辨得失待不待義也。失
此性空故失。失不待得。得性空故爲得。得即
待失。何者正爲得失反故。失既失得。故失不
待得。得者得於失。故得待失。此分際義也。第
一須得意。最急事也。如中道絶假故不待假。
假不絶故假待中也。次辨歛開意。然得失由
歛開故須釋也。但歛開自有横竪。判自有二
望取也。横開爲能。竪即斂。菩薩習行諸行。
望道即是自行是斂。若望衆生。即是化他亦
是能。但不化他時。是化他。只自行即是化他。
如是不有有。有病藥相治去留成壞理内外
有得無得反順等種種用。不可具列也。大意
如此也。問既有不有有多種勢者。有不有亦
多種勢不。答亦得。假有還結有不有也。又假
有不有表理結體也。餘例可尋也
大乘玄論卷第二


大乘玄論卷第三

 胡吉藏撰 
佛性義十門
  一大意門 二明異釋門 三尋經門 四
簡正因門 五釋名門 六本有始有門
七内外有無門 八見性門 九會教門
十料簡門
甘藥停山由來已久。圓珠沈水實自積時。而
隨其流處六味不同。競捉瓦石三乘成異。謬
言羊角之刀。復據如繩之像。敢承佛意輕布
弱言。庶得影現鏡中。面還得所。少失郷土名
爲弱喪。不知反本稱曰無明。蕩識還原目爲
佛性
異釋第二。古來相傳釋佛性不同。大有諸師。
今正出十一家。以爲異解。就十一師皆有名
字。今不復據列。直出其義耳。第一家云。以衆
生爲正因佛性。故經言正因者。謂諸衆生。縁
因者謂六波羅蜜。既言正因者。謂諸衆生。故
知。以衆生爲正因佛性。又言一切衆生悉有
佛性。故知。衆生是正因也。第二師以六法爲
正因佛性。故經云。不即六法不離六法。言六
法者。即是五陰及假人也。故知。六法是正因
佛性也。第三師以心爲正因佛性。故經云。凡
有心者。必定當得無上菩提。以心識異乎木
石無情之物。研習必得成佛。故知。心是正因
佛性也。第四師以冥傳不朽爲正因佛性。此
釋異前以心爲正因。何者。今直明神識有冥
傳不朽之性。説此用爲正因耳。第五師以避
苦求樂爲正因佛性。一切衆生。無不有避苦
求樂之性。實有此避苦求樂之性。即以此用
爲正因。然此釋復異前以心爲正因之説。今
只以避苦求樂之用爲正因耳。故經云。若無
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故知。避苦求
樂之用爲正因佛性也。第六師以眞神爲正
因佛性。若無眞神。那得成眞佛。故知。眞神爲
正因佛性也。第七師以阿梨耶識自性清淨
心。爲正因佛性也。第八師以當果爲正因佛
性。即是當果之理也。第九師以得佛之理爲
正因佛性也。第十師以眞諦爲正因佛性也。
第十一師以第一義空爲正因佛性。故經云。
佛性者名第一義空。故知。第一義空爲正因
佛性也。但河西道朗法師與曇無讖法師。共
翻涅槃經。親承三藏作涅槃義疏。釋佛性義。
正以中道爲佛性。爾後諸師。皆依朗法師義
疏。得講涅槃乃至釋佛性義。師心自作各執
異解。悉皆以涅槃所破之義以爲正解。豈非
是經中所喩解象之殊哉。雖不離象。無有一
人得象者也。是故應須破洗。今一一問義若
得立。可得以爲正因。義若不成。豈不取邪因
爲正因耶。大略言有十一家。其問細論更有
諸釋。今時無有用者故。不復出之。然十一家。
大明不出三意。何者。第一家以衆生爲正因。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