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義章 (No. 1851_ 慧遠述 ) in Vol. 44

[First] [Prev+100] [Prev]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乘義章卷第十一
 遠法師撰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十九門一煗等四心義
二人四依義 三法四依義 四聖種義 五四親近行義
六轉業四行義 七四修定義 八四不壞淨義 九四堅
義 十四種道義 十一四種善法義 十二四種味義 
十三四徳處義 十四四種求知義 十五四陀羅尼義 
十六四無量義 十七四無礙義 十八菩薩四無畏義 
十九四攝義
  一煗等四心。於中曲有六門分別一釋
其名 二定體性 三辨其相 四開合廣略 五長
短分別 六就界分別
第一釋名。煗頂及忍并世第一法是其名也。
所言煗者。就喩爲名。無漏如火。此諸善根
學爲理觀。得彼火相名之爲煗。所言頂者。
亦就喩名。如世山峯謂之爲頂。此善爲是在
於煗上故名爲頂。問曰。煗等四品善根一次
第法頂非最極。何故名頂。釋言。善根有動不
動。前二是動。以可退故。後二不動。不可退
故。頂者是其動中之極。如世山峯分流之處。
故名爲頂。問曰。何不不動之極説名爲頂。彼
所受其第一名故。問曰。大小徳位相並。如
龍樹説。菩薩初地名之爲頂。解行終心名
爲頂墮。將彼類小應苦忍去方名爲頂。今何
故説世間善根以爲頂乎。釋言。頂義上下無
局。一切所行隨分過前皆得名頂。以無局故。
大小相類大乘世間亦有頂義。小乘世世亦
有頂義。以倶有故。彼龍樹論且就出世不退
之位説名爲頂。小乘就彼世間善中退窮名
頂。所言忍者。當相爲名。慧心安法。故名爲
忍。通論四種倶皆是忍。但此是其不動之始
安住義顯。故偏名忍。世第一者。顯勝之目於
世間中此善最上故云第一。然此四種毘婆
沙中名別有四。一名達分。二名觀諦。三名修
治。四名善根。如彼論釋。言達分者。出世聖
慧觀徹諦理。名之爲達。此四善根是彼性分。
故名達分。言觀諦者。念處以前未觀諦理。此
煗等上以無常等十六行法觀察四諦。故名
觀諦。言修治者。爲求聖道及聖道果修治身
器。如世農夫爲求子實修治淨田。故曰修治。
言善根者。聖道是善。涅槃善果。煗等四種是
彼初基。故名善根。又此四種調順名善。能
生聖道。故名根。名義如是第二門中辨其
體性。於中有二。一心法分別。依如毘曇此四
善根由慧名體。於所觀察四聖諦慧。若論
眷屬則五陰性。此慧相應受數爲受。想數爲
想。心王爲識。餘數爲行。定共之戒以爲色
陰。若依成實此四亦是智慧自性。前後眷屬
唯行陰攝。若説遠縁亦五陰性。二就有漏無
漏分別。依如毘曇一向有漏。但能伏結不永
斷故。又是聖慧方便道故。成實法中此四善
根現見空理。性是無漏。以雜相故。亦名有漏。
體性如是第三辨相。於中有四。一約境不
同。二觀心有別。三生解不等。四治障有異。
言約境者。如毘婆沙説。觀察五陰苦無常等。
名之爲煗。觀三寶功徳名之爲頂。觀四眞諦
名之爲忍。唯觀身苦名世第一法。理實此四
同觀四諦。爲分四別且爲言耳此一
門竟
言觀別
者。此之四種同觀四諦觀心差降。故有四別。
是義云何。依如毘曇苦集滅道界行分別有
三十二。界謂三界。行者所謂苦無常等十六
聖行。欲界地中有十六行。上界亦然。上下通
説有三十二。於一一行正能觀察。説之爲煗。
觀之未明名煗方便。觀心分明名煗成就。煗
法如是。於一一行心觀來去以漸略之至一
心觀。名之爲頂。一心觀前名爲方便。一心觀
後名爲成就。此頂心中雖後漸略望於四諦
及十六行猶名具觀。不名爲略。然此成處各
一心觀與後忍中初觀相似。如増上忍似第
一法。問曰。善根漸多應好。何故須略。釋言。
始觀多心重縁猶不明了。觀心後純少縁即
見。是以減之。頂法如是。次辨忍法。於彼上
下三十二行各一心觀。乃至於彼欲界苦下
一行觀來説之爲忍。就此忍中具有三十二
番觀行。初第一番。於一一行各一心觀先觀
欲界苦下四行。次觀上苦。後觀欲界集下四
行。次上界集乃至觀道。類亦同然。各四行
觀。次第二番。上界道下略去一行觀察餘者。
次第三番。上界道下略去二行觀察餘者。如
是漸去乃至最後唯觀欲界苦下一行。或苦
無常或空無我。從初乃至唯觀欲界苦下二
行名忍方便。唯觀一行名忍成就。向前頂中
直略觀心。今此忍中心境倶略。問曰。諦法
多觀應好。何故須略毘婆沙云。譬如富人
欲適他土財物廣多不能持去。故以財易錢
猶嫌錢多轉以易金。猶患金多以金轉買多
價寶珠持去地土。行者如是。欲從世間入出
世道。先捨有漏多相續心起於上忍。唯縁一
行易入聖道。是以略之。忍法如是。次辨第一。
増上忍後重起一心縁欲界苦。唯縁一行名
世第一法。以一心故更無方便成就之別。毘
曇如是成實論中直云。行者以無常行觀察
五陰生泥洹智。下名爲煗。中名爲頂。上名
爲忍。上上名爲世第一法。不明四種觀相差
別。今且義釋。初煗法中先以無常觀察現在
果報五陰智無定性。以此比知過未亦然。次
觀現集亦但生滅無有自性。過未同爾。次觀
現滅託待而立無有定性。過未亦然。後觀現
道無常生滅無有自性。過未齊爾。第二頂中
先觀苦諦因縁虚假無有自性。以此比知過
未同然。集滅道觀類亦同爾。向前觀始以苦
無常生滅法數分壞法體。今觀轉勝以其因
縁虚假之理明法無性。第三忍中初先總觀
三世諸法虚假無性。集滅道觀類亦同爾。向
前觀始三世別觀。今觀轉勝三世總觀。世第
一中總觀三世四諦虚假。以此總觀與無相
中總見法空方便故。觀別如是此二
門竟
生解別
者。如毘曇婆沙説。煗初縁諦能生下明。頂
生中明。忍生上明。以此身中縁諦明故生世
第一法此三
門竟
次明治障。如毘婆沙説。煗初縁
諦能止上愚。頂止中愚忍止下愚。以止身中
如是愚故生世第一法。顯相如是此四
門竟
第四
明其開合廣略。此四善根總之唯一達分善
根。或分爲二。如毘婆娑説。一動善根。二者
不動。前二是動。以可退故。又復雜起欲界
善故。後二不動。不可退故。又不雜起欲界善
故。或分爲三。如毘婆娑説。謂下中上。煗名爲
下。頂名爲中。忍及第一説以爲上分。或分
爲四。煗名爲下。頂名爲中。忍名爲上。世第
一法名爲上上。或分九種。如毘婆娑説。煗
法有三。所謂下下・下中・下上。頂法有三。所
謂中下・中中・中上。忍法有二。謂上下・上中。
世第一法有其一種。所謂上上。又彼論中更
有一説。煗法有二。所謂下下及與下中。頂法
有三。所謂下上・中下・中中。忍法有三。所謂
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其一種。所謂上
上。或分爲十。前三各有上中下別。世第一中
其唯一品通前十也。煗中三者。修彼四諦三
十二行始觀未見。名之爲下。昧見爲中。明見
爲上。頂中三者。於彼諸行多心觀中初略一
觀。名之爲下。略二已後及至於彼三十二行
各三心觀説之爲中。各二心觀説以爲上。忍
中三者。初於三十二行之中各一心觀。名之
爲下。故毘婆娑云。觀欲界苦行至上界道
行三十二心是名下忍。於三十二行之中略
一已後。乃至於彼欲界苦下。唯觀二行是名
中忍。此中忍中極多有其三十一心。極少二
心欲界苦下唯縁一行。是名上忍。故毘婆娑
云。復以一心觀欲界苦名上忍也。世第一中
唯有一心。更無多品。或分十八。如瞿沙説。
前二善根名之爲動。就此動中品別有九。始
從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煗有三品。頂中
有六。後二善根名爲不動。此不動中亦有
九品。始從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忍有八
品。世第一法唯一上上。前後合説。故有十八。
隨義細分乃有無量。開合如是第五門中
長短分別。如毘婆娑説。煗頂善根一向相
續。忍法之中或是相續。或是一念。中下二忍
多念相續。上品之忍局唯一念。世第一法局
唯一念。若依成實。煗等四種並皆相續。一
念之心不能具觀四眞諦故。長短如是第
六門中就界分別。界謂三界。論者不同所説
各異。若依尊者達摩多羅。煗等善根唯色界
攝。以色界中有遍縁智能觀上下四聖諦故。
色界善中有動不動。動中下者説名爲煗。上
名爲頂。不動中下説名爲忍。上名第一。以何
義故非欲界攝。故彼宗欲界一向無定。不得
依之修習起故。以何義故非無色攝。無色界
中無遍縁智。不能觀下四聖諦故。彼心微弱。
是故不遍。尊者瞿沙説。此煗等是其欲界及
色界攝。非無色界。彼説。欲界亦有六禪定。
可依修起。故欲界攝。色界可知。欲界攝者
名之爲動。動中下者説名爲煗。上名爲頂。色
界攝者名爲不動。不動中下説名爲忍。上名
第一。以何義故非無色攝。此如前釋。僧祇部
説。是三界攝。彼説。欲界有其禪定。依之修
起故欲界攝。色界可知。上能具觀四
諦。故無色攝。如是説者依無色定上入見
道。成實論家同此後説。煗等四心略之云爾
  人四依義五門分別釋名義一 開合辨相二
侍佛多少三 得義多少四 所化差別五
人四依義出涅槃經。來世憑仗稱之爲依。
依義不同。一門説四。四名是何。有人出世具
煩惱性是其第一。須陀斯陀是其第二。阿那
含人是其第三。阿羅漢人是其第四。有人出
世具煩惱者。所謂地前種性解行内凡人也。
如來滅後現化在時名爲出世。於初地上所斷
二輪未能剪除名具煩惱。問曰。何知。此地前
經自説言。是名凡夫非第八人。明在地前。
何者第八。對之説非。依毘婆娑名須陀洹以
爲第八。對見道前七方便故。故彼論中問言。
何者是第八人。所謂信堅及與法堅。鈍根之
人入見諦道名爲信堅。利根之人入見諦道
名爲法堅。問曰。地持説種性人二障清淨。
何故涅槃説具煩惱。所望不同故説有異。地
持約對聲聞縁覺。種性菩薩五住齊斷故名
清淨。涅槃約對初地已上所斷二輪。地前未
斷名具煩惱。問曰。是中爲辨依徳應説無惱。
何故説具。爲別後故。須陀洹者此翻有三。一
名修習無漏。二名逆生死流。三名觝債。聖
解漸進名修無漏。三途苦報違而不順名逆
生死。拒而不受故云觝債。位在何處。分別有
三。一者守果在初地終心。二者攝因從於初
地始心已去通名須陀。三者進向上盡二地
通名須陀。斯陀含者此名住薄。能薄修惑名
斯陀含。如小乘中偏於欲界九品修惑能薄
六品。大乘法中通於三界一切修惑齊能薄
之。如地經説。位在何處。分別有三。一者守
果在第三地。經中宣説。三地一切欲縛
色無色縛及無明縛皆悉微薄。以能薄故名
斯陀含。二者攝因二地已上通名斯陀。三者
進向上盡七地通名斯陀。以那含果未成就
故。何故須陀斯陀之人合爲一依。釋有三義。
一得義同故合之爲一。如經中説。於一切
義十六分中得十二分。十六分義後當更論。
二功用同故合爲一依。始從初地乃至七地
所修諸行功用同故。三化用同故合爲一依。
始從初地乃至七地隨所化生作意攝取。不
能自然無分別化。是故合之。問曰。若爾八地
已上同無功用。何故不合。得義別故。又復地
位開合不定。各據一宜。不可定責。經説。此人
未得第二第三住處。於四果中須陀洹人未
得第二斯陀住處。斯陀含人未得第三那含
住處。阿那含者此名不還。小乘法中更不還
未欲界受身。名阿那含。又於二十五有之中
隨所過處不重受生名阿那含。大乘法中釋
有兩義。一不重起愛拂煩惱故名不還。二
不重受欲界地中分段殘報故曰不還。故
説言。更不重受肉身虫身不淨之身名阿那
含。設更受生但是應化。位在何處。分別有三。
一者守果在第八地。以八地中愛佛心斷故
名那含。又七地還欲界人天。分段殘習猶故
未盡故。大品中宣説。七地猶有肉身。八地已
上畢竟永離名阿那含。二者攝因七地已上
同名那含。修習順忍向那含故。三者進向上
盡九地同名那含。以阿羅漢果未成故判屬
前矣。若分四依於此三中守果進向説爲那
含。攝因一種判屬斯陀。阿羅漢者此名不生。
亦名無著。小乘法中於三界地不復受身。名
爲不生。大乘法中三界分段殘報皆盡。故曰
無生。設使受之但是應化。具六妙行不染六
塵。故云無著。以實論之佛是羅漢。此第四依
學中究竟高美同佛。是故説之爲羅漢也。位
在何處。分別有三。一者守果在第十地。故
涅槃言。阿羅漢者住第十地。二者攝因九
地已上同名羅漢。三者進向上盡金剛同名
羅漢。若分四依於此三中守果進向是阿羅
漢。攝因一種判屬那含。問曰。何故第二依中
須陀洹因攝之從後爲第二依。此後二依分
因屬前。釋言。向前第二依中須陀洹因與須
陀果同是出世。得義相似。是故從後爲第二
依。後二依中那含之因與前斯陀同是功用。
得義相似。故判屬前。羅漢之因與前那含同
非究竟。故判屬前。不類在斯。此四種人能益
世間猶如如來等無差別。問曰。此人何時爲
依。釋言。依實無時不爲。今隨化相在佛滅
後弘通正法爲依也此一
門竟
次第二門開合辨
相。開合不定。總爲一依。或分爲二。一凡二
聖。地前名凡。地上名聖。或分爲三。就此三中
或開前合後。種性爲一。解行爲二。地上爲三。
或開後合前。地前爲一。初地見道以爲第二。
二地已上修道爲三。又復地上功用無功用
亦得分二。或離爲四。就此四中或開前合後。
習種爲一。性種爲二。解行爲三。地上爲四。
或開後合前。地前爲一。見道爲二。修道爲
三。無功爲四。又如向説。地前爲一。須陀斯陀
以爲第二。那含第三。羅漢第四。此亦開後以
合前也。或前後倶開。種性爲一。解行爲二。出
世間中見道爲三。修道爲四。又世世中功用
爲三。無功爲四。亦是倶開。或分爲五。就此
五中或合前開後。如五忍説。地前爲一。初二
三地信忍爲二。四五六地順忍爲三。七八九
地無生爲四。十地寂忍以爲第五。或前後倶
開。習種爲一。性種爲二。解行爲三。初地見道
以爲第四。二地已上修道爲五。又復地前種
性爲一。解行爲二。見道爲三。修道爲四。無
功爲五。此五亦是前後倶開。或分爲六。如地
持説。種性爲一。解行爲二。淨心爲三。二地
已上乃至七地行跡爲四。八地九地決定爲
五。十地畢竟以爲第六。如涅槃中言爲六住。
謂諸菩薩者謂此六也。或分爲七。如地持
説。於前六中開決定地。以之爲二即爲七地。
彼論八地名決定地。九地名爲決定行地。或
分爲八。就前七中習種性種各別爲一。即是
八也。或分爲九。地前爲一。出世間中四五六
地合爲正見。餘各爲一。通爲九也。或分爲十。
就前九中種性解行分爲二種。即是十也。或
分十一。地前爲一。十地爲十。或分十二。地前
性解行爲二。十地爲十。或分十三。習種
爲一。性種爲二。解行爲三。十地爲十。或分四
十。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及與十地。若分等
覺有四十一。廣則無量。此等開合各且是一
宜。今據一門且分爲四。開合如是此二
門竟
第三門辨明四依侍佛多少。如涅槃説。第一
依人於五恒河沙佛所發心。能持禁戒善解
文義。能爲他説。於惡世中不謗正法。故堪
爲依。第二依人於六恒河沙佛所發心。具修
衆善能持正法善爲他説。於惡世中不謗正
法。第三依人於七恒河沙佛所發心。徳行純
熟能建正法廣爲他説。能於十方周旋往返
濟度衆生。於惡世中不謗正法。第四依人於
八恒河沙佛所發心。斷諸煩惱捨於重擔逮
得己利所作已辦。欲成佛道即能現成。隨
人所樂悉能現化。得自在智廣爲他説此三
門竟
次第四門辨明四依得義多少。如涅槃説。一
切諸義統而攝之爲十六分。如説一慈爲十
六分。如是等也。此十六中第一依人得八分
義。第二依餘八分中復得人四分。通前十
二。第三依人餘四分中復得兩分。通前十
四。第四依人具得十六。據實論之第四依人
餘二分中但得一分。通前十五。諸佛方得十
六分義。以第四依位隣佛境高美同佛故。説
具得十六分也。又第四依於佛所得第十六
分雖未窮證觀解相應。故説具得。問曰。四依
初劣後勝。何故得義初多後少。釋言。麁義浮
淺易知。故初得多。細義難精。故後得少。又
復麁義隨詮相別少爲多分。細義説實階降
相微多爲少分。分數雖少其義實廣。問曰。若
言麁義易知初處得多。細義難精後得少者。
何故經言初地菩薩得百三昧二地得千。乃
至十地得十不可説百千萬億那由他佛世界
微塵數三昧佛土廣數三昧。釋言。辨義汎有
兩門。一就攝義從詮門中明得多少。二就捨
詮實門中明得多少。從詮門中細分有四。一
約一詮始終別論。初得多義。後時得少。從詮
之義具顯文中。初得聞持成就之時依文具
解。故初持得多。後設重思。委審而已無多
異見。故後得少。故涅槃中初依菩薩得八分
義。第二依人更得四分。乃至第四但得兩分。
二約一詮以終攝始。初時得少後時得多。故
涅槃中初依但得八分之義。乃至第四得十
六分。三約多詮始終別論。初得少義。聞教少
故。終得多義。聞教多故。故第十地能受諸佛
雲雨説法依其所聞亦知多義。四約多詮以
終攝始。初時得少後時得多義在可知。就其
捨詮證實門中細分有二。一始終別論。初時
得少。對教心多見理昧故。終時得多。以能捨
詮見理明故。二以終攝始。初少後多義在可
知。地經所説是其捨詮證實之義。故後得多。
不同在斯此四
門竟
次第五門辨明四依所化差
別。三乘之人是其所化。聲聞人中所化有二。
一化令入小。除阿羅漢餘皆化之。彼阿羅漢
得果滿足不假化故。二化令入大。一切皆化。
乃至羅漢亦憑四依入大乘故。縁覺人中所
化亦二。一化入中乘。除縁覺果餘皆化之。二
化令入大。一切皆化。大乘人中所化有六。如
涅槃説。一初發心在外凡地最初發意。第二
已於熙連河沙佛所發心聞法初不謗。第三
已於一恒河沙佛所發心。聞法愛樂不謗同
前。第四已於二恒河沙佛所發心。聞法受持
餘徳如上。第五已於三恒河沙佛所發心。隨
所聞法能爲他説。餘徳如前。第六已於四恒
河沙佛所發心。能解深義十六分中已得一
分。餘徳如上。六中初一隣入善趣。後五在於
善趣位中。四依如是
  法四依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次
第三 對四無礙共相收攝四 約對人依辨明可依
不可依義五
第一釋名。法爲行託名之爲依。依別不同。一
門説四。四名是何。一依法不依人。二法依
義不依語。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四依
智不依識。言依法者法有兩義。一軌則名法。
二自體名法。故論釋言。法名自體。憑法起
行故名爲依。不依人者宰用名人。不依有二。
一自未見法不依邪僞乖法之人名不依人。
非謂不依正見之人。二自已見法一切不依
言。依義者義有四種。一所名義。二義用名
義。三義利名義。四徳義名義。依同前釋。不
依語者詮談曰語。不依有二。一求義之始不
依顛倒乖義之語。非謂不依如法之言。二得
義捨詮一切不依。依了經者顯法之詮名了
義經。憑之趣實故名爲依。不依不了經者。彰
邪之言名不了義。棄而不從故曰不依。言依
智者。解法決了名之爲智。憑之取法故名爲。
依。不依識者。闇心分別名之爲識。捨而不
從故曰。不依名義如是此一
門竟
次辨其相。依法
不同差別有五。一教法名法。二者世諦自體
名法。三者眞諦自體名法。故涅槃言。法謂
法性常恒不變。四因行自體名之爲法。又復
因中起行之軌亦名爲法。所謂三十七道品
等。五果徳自體名之爲法。故涅槃言。法者
所謂大般涅槃。依義不同亦有五種。一對教
法二諦名義。二諦並是教下所以故名爲義。
二對世諦法眞諦名義。眞諦是彼世法所以
故名爲義。三對眞諦法世諦名義。世諦是彼
眞家義用故名爲義。又復世諦顯眞諦所以
亦名爲義。故地經中知世無常顯無我法名
義無礙。四因行利人名之爲義。故地持中名
彼善法爲義饒益。五果徳名義。故地持中名
得菩提以爲得義。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者。
分別有二。一就大小相對分別。或小乘名了
大乘不了。小乘麁顯故名爲了。大乘祕密故
名不了。或大乘名了小乘不了。大乘顯實
名之爲了。小乘覆實名爲不了。二約愚智相
對分別。正智取法大小皆了。隨法淺深當分
了故。愚心取法大小所説一切不了。淺深相
望互相違故。此之一門如地持説。故彼論
云。於如來説除信清淨於此法律不可破壞
名了義經。於如來説作不決定法律可壞名
爲不了。所言依智不依識者。分別有四。一解
惑分別。聞思修等三慧解心名之爲智。惑心
分別説以爲識。二就解心明昧分別。三慧之
中修慧深明名之爲智。聞思闇昧説以爲識。
此之一門如地持説。故彼論言。用修慧智不
以聞思識諸法義。名爲依智不依識也。三大
小分別。大乘三慧知法實相悉名爲智。小乘
三慧不見法實齊名爲識。此之一門如涅槃
説。故彼經云。若知如來即是法身。如是智慧
所應依止。聲聞不知如來功徳。如是之識不
應依止。四眞妄分別。就大乘中眞證名智。見
實義故。妄修三慧悉名爲識。此之一門如
論説。故彼論中宣説。地實唯智境界。聞思
修報生識智非彼境界。以不同故。體相如是
此二
門竟
第三門中辨其次第。經論不同凡有五
種。一觀入次第。如成實説。第一依法第二
依於了義之經。第三依義。第四依智。此等
據其聞思修等以辨觀入。四中初二是其教法
依成聞慧。但就聞中初先簡去人以取其法。
後就法中簡去不了取其了義。始終雖
同成聞慧。第三依義。是其理法依成思慧。依
聞起思。故次明之。第四依智。是其行法依成
修慧。上人智慧爲下倣習。説爲行法。依思起
修。故後説之。第二依體起用次第。如涅槃
説。第一依法。謂大涅槃。涅槃果體是故先明。
第二依義。所謂法身解脱般若。此是果徳。依
體有徳故。次辨之。第三依智。所謂如來一切
種智。此是果用。依徳起用。是故次説。第四依
於了義之經。謂佛所説大乘經典依智起説。
是故後論。第三據果尋因次第。如涅槃説。
第一依義。所謂法身解脱般若。第二依法。所
謂法性常恒不變。第三依智。所謂僧是
無爲不變不畜八種不淨之物。第四依於了
義之經。所謂一切大乘經典。就此四中前二
是果。後二是因。就前果中義是果體是故
先明。果依法成故次明法。就後因中智是因
體。是故先明。因依法成故次明其了義之經。
又義是果果是所求。是故先明。果依理成故
次明法。此二一對。向前果徳由因而起故次
明智。向前理法藉教而顯故後明其了義之
經。第四據深尋淺次第。如維摩説。第一依
義。義是理法。第二依智。智是理行。第三依
於了義之經。經是顯前理法之詮。第四依法。
法是成前智行之軌。理是所詮故先明義。依
義成慧故次明智。所求之義由詮故顯。故次
第三明了義經。所成之智依法而起。故次第
四明其依法。第五攝法起修次第。如地持
説。第一依義。義者是理。第二依法。法者是
教。第三依於了義之經。正解取法名爲了義。
第四依智修慧達義名之爲智。四中前二攝
法次第。後之兩種起修次第。就攝法中義能
成行。正是所求故先明義。義由教顯故次明
法。後起修中隨義相別分初了義經依前教
法起聞思解。解法無違名之爲了。故論釋
言。深信佛説名了義經。後依智者依前理義
起修慧行。故論釋言。用修慧智名爲依
智。通而論之了義經者依前法義起聞思解。
言依智者依前法義起修慧行。次第如是此三
門竟
 次第四門對四無礙共相收攝。隨相分之初
依法者是法無礙。第二依義是無礙。第三
依於了義經者是辭無礙。第四依智善達物
心起説自在爲樂説無礙。以實論之初依法
者。是法無礙方便之道。第二依義是義無礙
方便之道。第三依於了義經者。是辭無礙樂
説無礙方便之道。第四依智是其四種無礙
正體。故地持中第四依智名爲修慧。就修
慧中開四無礙。於法章句修慧不謬名法無
礙。於諸法相修慧不謬名義無礙。於法名字
修慧不謬名辭名無礙。隨順世俗種種名字
修慧不謬名樂説無礙此四
門竟
第五門中約對
人依辨明可依不可依義。人依有四。如上所
説人法相從二倶可依。人即法故。依法之者
亦必依人。故涅槃云。如上四人應當依止。
法即人故。依人之者亦必依法。人法別分互
有可依不可依義。有肉眼者人爲可依。法不
可依。人能教誨樂道善惡故人可依。法相
難辨。故法叵依。故涅槃云。我爲肉眼諸衆
生等説人四依。終不爲於有慧眼者。有慧眼
者法爲可依。人不可依。以有慧眼正見法故。
法親成行故。法可依。人是疎遠不親成行。
故人*叵依。法四依義辨之略爾
  四聖種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就人分別二
第一辨相。四聖種者亦名四依。乞食等法能
生聖道。與聖爲種故名聖種。起行所憑故復
名依。依別不同。一門説四。四名是何。一盡
形乞食。二盡形壽著糞掃衣。三盡形壽樹下
常坐。四有病服陳棄藥。爲破比丘四種惡欲
故説此四。一破比丘爲食惡欲受乞食。二破
比丘衣服惡欲受糞掃衣。三破比丘房舍臥
具惡欲受樹下坐。四破比丘湯藥惡欲受陳
棄藥。初乞食中三門分別。一明乞儀。二明
所爲。三明食法。言乞儀者有十三種。一住
正形乞。不自妄禪得上人法而行乞食。二正
威儀乞。執持應器進止安祥被服齊整而行
乞食。如戒經説。三住正命乞。終不諂曲執
持威儀不現異相。不禪己善而行乞食。如是
一切。四住正見乞。不取乞食以爲眞道。
取乞食爲眞道者是戒取攝。五依法乞。非法
飮食生罪過者終不乞求。六依時乞。要在中
前不得餘時。故毘尼中迦留陀夷夜行乞食
生世譏嫌。如來制之。七依處乞。若有學處
僧先爲作學家羯磨。又有惡人僧先爲作覆
鉢羯磨。不得從乞。八依次乞。亦名等乞。不
簡貧富次第等乞。除有命難梵行難處。又觀
他人因己乞食而生罪過終不從乞。九離貪
心乞。於所乞求不念美饎。及時早得。又於
所乞受求以限不得過分。十離取著乞。如
摩説。於乞食時見色如盲。聞聲如響。臭香如
風。於所食味心無分別。受觸如證。知法如
幻。十一離瞋惱乞。如地持説。若得麁澁留難
不時。或加打罵不生瞋惱。方於破所起憐
愍心。十二不麁礦乞。軟言乞食終不麁礦。亦
不強乞。十三離慢心乞。於乞食時若見貧賤
不起輕想。又亦不時乞食生慢。故遺教云。當
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
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自滅之。増長
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
人爲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也。此十三中
初四一分住四正乞。次四一分住依義乞。後
五一分捨煩惱乞。乞儀如是。次明所爲。所
爲有二。一爲自己資身行道。二爲衆生令施
得福。凡夫乞食但爲自己設有爲他少不足
言。聲聞縁覺多爲自己少爲他人。菩薩人中
有始行者多爲自身少爲他人。次行之者多
爲他人少爲自身。上行之流唯爲衆生。法身
菩薩無所假故。佛亦如是。然佛爲他有二十
事。如轉女身經説。一爲示現相好之身令物
覩見發菩提心。二令衆生覩見佛身。盲者見
色。聾者聞聲。唖者能言。如是一切。三乞食
故現受諸天龍鬼神等所奉供養。令人覩見
發菩提心。四捨尊位出家乞食息物慢高發
菩提心。五令大徳諸天人等見佛慈心愍物
乞食學佛爲之。六有衆生欲見如來以懈怠故
不能往見佛。知其心現行乞食令彼覩見。七
令衆生見佛聞法遠離愚癡漸増出世涅槃之
因。八有衆生繋閉牢獄。或受楚毒。因見佛
故即得解脱發菩提心。故行乞食。九有女人
欲供養佛。而爲父母親戚所護不能奉獻。佛
爲受之故行乞食。十如來鉢四王所奉佛持
乞食。若有衆生欲少布施少物即滿。欲多施
者多物不滿。欲休乃滿令人覩見發菩提心。
故行乞食。十一如來鉢中所成之食施一切
僧終無増減。令人覩見發菩提心。十二如來
鉢中成百千種食味。味味各別不相和雜猶
如別器。令人覩見發菩提心。十三佛身一合
之體。其内不空如實金剛。無生熟藏大小便
利。雖現有食而無入者。令釋梵等覩見發心。
十四有人施佛。若多若少若麁若妙福皆無
盡乃至涅槃。佛爲是故現行乞食。十五如來
常定現行乞食。令人覩見發菩提心。十六如
來若常不行乞食有人學之。便常飢餓羸疲
無力不能修得過人智慧。故行乞食。十七如
來善攝四聖種。故現行乞食。十八佛若不乞
未來不信諸長者等見比丘乞便作是言。汝
家世尊不行乞食。汝何故乞。爲破是言故行
乞食。十九有諸豪貴隨佛出家恥於乞食。故
佛行乞食。令彼學之不生羞恥。二十如來爲
度根熟衆生處處隨逐。故行乞食。所爲如是。
次辨食法。隨所乞得於自所食三分留一。
餘著淨處施與衆生。隨所欲食上奉諸佛次
獻賢聖下施衆生。然後食之。維摩言。供
養一切及衆賢聖然後可食。然於所食當壞
貪想。如藥塗瘡飢世食子。不生味著復應生
厭。爲是食故多致苦惱。願得法身維此食
過食已念道報施主恩。食法如是。糞掃衣者。
外國法。死人之衣火燒鼠齧如是等衣棄之
巷野。事同糞掃名糞掃衣。問曰。何故飮食須
乞。衣受糞掃。釋言。飮食乞求易得無妨修道。
故行乞食。衣乞難得懼妨修道。是以不乞。
又外國法糞掃之衣求覓易得無妨修道。故
受糞掃。食不如是。是以須乞。樹下坐者。樹
能陰覆。事同半舍不須造作。省事修道是以
依之。陳棄藥者。所謂大便除病易得無妨修
道。故病服之。辨相如是此一
門竟
次就人論。此
四乃是出家人中上行所依。在家積聚不行
此法。出家人中義別有三。一簡小異大。此中
唯是凡夫二乘之所依憑非佛菩薩。何故如
是。凡夫二乘心行微劣依仗此四方能離過。
諸佛菩薩知法如幻常處五欲而能不染不
假如此。故轉女身經云。如貧人病服苦澁等
賤價之藥得差病苦。聲聞如是。行四聖種頭
陀之法方能離過。如帝王病服上味藥仗藥
適心所患得除。菩薩如是。雖在五欲以其種
種巧方便行得無衆患不假四依。二簡因異
果。此四唯是凡夫二乘菩薩所行。出家菩薩
亦依此四離諸過故。故地經中宣説。菩薩修
習少欲頭陀等也。以此四法名聖種故。局唯
在因。諸佛如來聖果已滿不假此四。三就實
通論從凡至佛皆行此四。故轉女身經云。如
來善攝四聖種矣。四聖種義略之云爾
  四親近行義
四親行者如涅槃説。蓋乃驗人簡友行也。
附人撿練名親近行。近行不同略有四種。一
者共住。二者久處。三者智慧。四者觀察。四中
前二驗其身行。後二驗心。身心之中各有難
知易覺之別。故有四種。故經説言。如奄羅
菓生熟難分。人亦如是。善惡難別。或善外相
内無誠實。或内賢良外現麁鄙。或倶相禪。如
是等人遠矚難明。近鑒易曉。故須親近驗之
得失。驗法云何。有人意欲訪徳憑友。乍聞
他人有善可依未可專信。直須共住撿其虚
實。若易別者共住即知。若難識者加以久處
乃知美惡。此前驗身。内心善惡難以自覩。須
以智慧觀察驗之。心雖難曉准言度意事亦
可知。唯依如來三藏教法驗言取意名爲智
慧。言扶行者此驗即足言乖行者加以觀察。
不依聖教。直以道理測其得失名爲觀察。四
親之義略辨如是
  轉業四行義
轉業四行如涅槃説。何等爲四。所謂修習
身戒心慧。於中差別乃有八門。一一門中皆
初辨過。後翻顯徳。第一門中不攝五情名不
修身。不能受持七支淨戒名不修戒。不善調
心名不修心。不修聖行名不修慧。觀諦聖慧
名爲聖行。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二門中。不
能具足清淨戒體名不修身。受畜八種不淨
之物名不修戒。不能修習止擧捨相名不修
心。不修梵行名不修慧。四無量心名爲梵行。
不知修此名不修慧。又大無量用慧爲體。故
不修彼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三
門中。不能觀身身相身數。不能觀色色相色
數。非身色中生身色想貪著不捨名不修身。
身根名身。長短大小好惡等根名爲身相。眼
耳鼻等名爲身數。如想受等名爲心數。色塵
名色。方圓大小好惡等相名爲色相。香味觸
等名爲色數。如是一切。受持下戒邊戒自戒
名不修戒。受持聲聞凡夫之戒名爲下戒。苦
身求度名爲邊戒。自爲捨他名爲自戒。若心
散亂不守自境名不修心。自境界者謂四念
處。他境界者謂五欲也。於惡業中不善護心
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四門中。不
能觀身無常滅壞。愛著不捨名不修身。此名
無檀。不具尸羅名不修戒。不具禪那名不修
心。不具般若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
第五門中。著我我所謂身常恒名不修身。著
我我所是其身見。謂身常恒是其邊見。作十
惡業名不修戒。於十惡中不能修心名不修
心。不能分別善惡等法名不修慧。翻此名修
身戒心慧。第六門中。不斷我見名不修身。不
斷戒取名不修戒。不斷貪瞋名不修心。不斷
愚癡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七門
中。不能觀身猶如怨賊常須將護。不護害人
名不修身。不能觀戒是善梯撜根本道首名
不修戒。不能觀心輕躁動轉難捉難調一切
惡本名不修心。不觀智慧有大勢力名不修
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八門中。妄想分
別一切身相名不修身。分別戒相名不修戒。
分別心相名不修心。分別慧相名不修慧。翻
此名修身戒心慧。於此諸行善修習者轉重
令輕。不善修者轉輕令重。轉業之行略辨如

  四修定義
四修定義如成實論四修定品具廣分別。
四名是何。一現法樂。二爲知見。三爲慧分
別。四爲漏盡。現法樂者。依如毘曇初禪善
法名現法樂。以初禪中創背欲樂故偏説爲
現法樂矣。成實法中二禪已上乃至非想名
現法樂。以初禪中有其覺觀散動心故不説
現樂。問曰。二禪亦有喜動。何故説之。論言。
一禪先滅覺觀。攝心深故所以説矣。若依
持一切禪定通名現樂。問曰。亦有後世之樂。
何故偏説現法樂乎成實釋言。以近故説現
樂。在近易知見故偏説之。又爲破現五欲
樂故説現法樂。又佛不讃後身樂故偏説現
樂。又復世人謂。出家者現無樂。故佛説現
樂。問曰。四修皆是現樂。何故偏説初爲現樂。
爲別四門就初言耳。爲知見者。依如毘曇觀
生死慧名爲知見。成實法中修八除入十一
切入等名之爲知。五神通等説以爲見。推求
成故。慧分別者。依如毘曇得聞思修名慧分
別。成實法中觀五陰空名慧分別。不通聞思。
爲漏盡者。有論師説。依第四禪九無礙道得
羅漢果名爲漏盡。以第四禪盡漏勝故。毘曇
法中依六地禪及三無色得羅漢果名爲漏
盡。成實法中一切聖人破壞假名證泥洹果
名爲漏盡。四修定義辨之麁爾
  四不壞淨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就處分別二
第一辨相。依如成實四不壞淨亦得名爲四
不壞信。信心精純離於疑濁故名爲淨。淨信
堅固不可傾動稱曰不壞。是信不同一門説
四。四名是何。一佛不壞淨。二法不壞淨。三
僧不壞淨。四戒不壞淨。佛不壞者。於佛所得
實法中自證小分。仰類佛徳知其殊勝名
佛不壞淨。故成實言。自得眞智於佛決定知
佛一切衆生中尊名佛不壞淨。法不壞者。自
證眞法於法決定名法不壞。又得眞智信此
眞智殊勝微妙亦名信法。故成實言。信此眞
智即名信法。僧不壞者。自得眞智類餘聖衆。
知於一切諸衆中勝名僧不壞。故成實言。信
得眞智者一切衆中最爲第一名信僧也。戒
不壞者。如成實釋。得聖所愛戒深心離惡。
知因是戒能信三寶信戒大力名戒不壞。問
曰三學常相隨逐。以何義故偏説信戒不説
信定及與信慧。釋言。實通。就初爲論偏言信
戒。又復三學隱顯論之。見諦道中治三塗惡
戒行成就。修道之中斷人天愛定行成就。無
學道中永絶無明慧行成就。此三道中就始
彰信。是故四中偏言信戒。以此四種皆是信
故通名心淨。若依毘曇此四正得名不壞淨。
不得説爲四不壞信。何故如是。彼宗所立前
三是信。後一是戒非是信故。唯依彼義信
戒精純名之爲淨。是二牢固稱曰不壞。於此
二中開信合戒。故有四種。佛不壞者。自見道
故於佛所得盡無生智深信決定名佛不壞
淨。法不壞者。於四眞諦證見決定名法不壞。
就四諦中於苦集滅一切皆信名法不壞淨。
道諦之中深佛及僧無漏功徳。信餘菩薩及
縁覺人無漏功徳名法不壞淨。僧不壞者。僧
不壞淨。戒不壞者。出世上人成就聖戒。名
此聖戒爲戒不壞淨。問曰。云何知。毘曇中前
三是信後一是戒。雜心釋言。前三心淨故知
是信。第四一種名四大淨。明知是戒。彼宗戒
法四大所造。是故戒淨名四大淨。大乘所説
多同毘曇。又説四信爲不壞淨亦得無傷

次就處論。若説四諦義通上下。若當宣説
四不壞淨局在出世。依如毘曇從苦法忍至
滅比智其唯成就二不壞淨。謂法不壞及戒
不壞於苦集滅證信決定名法不壞。此忍智
邊所成聖戒名戒不壞淨。從道法忍至道比
智得具四種。彼宗佛僧是道諦攝故。見道時
於佛及僧無漏功徳深信決定即名信佛及與
信僧。信餘菩薩縁覺無漏名爲信法。此忍智
邊所成聖戒名戒不壞淨。修道已上當知亦
具。若依成實無相位中於理決定得名信法。
餘三義有。良以是中心無異縁故隱不論。須
陀果去方於佛等起心決定名爲信佛乃至信
戒。大乘初地始心已去一切皆具。以大乘
中心普縁故。四不壞淨辨之麁爾
  四堅義
四堅之義如成實説。牢固不壞稱之爲堅。堅
別不同。一門説四。四名是何。一者説堅。二
者定堅。三者見堅。四解脱堅。言説堅者。如
論中釋。宣説有爲無常苦空涅槃寂滅。此言
決定不可破壞名爲説堅。於此正知名聞慧
滿。言定堅者。如論中釋。因説得定名爲定堅。
是定成就名思慧滿。言見堅者。論言。依定觀
有爲法無常苦等名爲見堅。是見成就名修
慧滿。解脱堅者。如論中釋。三慧得果名解脱
堅。名見諦上無漏聖徳爲解脱也。此即是證。
問曰。何故不説戒堅。道理應論。以初行故
略而不辨。又此爲明聞思修證一次第行故
不説戒。四堅如是
  四種道義雜心八 第二法聚品
四種道義出阿含經。毘曇成實具廣分別。名
字是何。一苦難行道。二苦易行道。三樂難行
道。四樂易行道。此之四種論釋不同。依如毘
曇人有利鈍。定有根本方便之別。以人依定
故分四種。是義云何。如彼中釋。利根之人
所行名易。易成就故。鈍根之人所行名難。難
成就故。定中四禪是其根本。根本具支。作
用自在名爲樂道。未來中間是其方便。方便
定中*支因不具。用不自在名爲苦道。鈍人
依於方便之定名苦難行。利人依於方便之
定名苦易行。鈍人依於四根本禪名樂難行。
利人依於四根本禪名樂易行。成實法中難
易如上。苦樂約就定慧以説。彼宗之中定名
爲苦。於照用中不自在故。慧名爲樂。於照用
中得自在故。鈍人得定名苦難行。利人得定
名苦易行。鈍人得慧名樂難行。利人得慧名
樂易行。四道如是
  四種善法義第二四法品
四種善法者。一是退分。二是住分。三勝進
分。成實論中名爲増分。四決定分。成實論
中名爲達分。依如成實此四通攝一切善法。
如彼論釋。離於禪定修施戒等名爲退分。修
習諸禪名爲住分。見道已前起聞思修名爲
増分。見諦已上無漏聖道名爲達分。毘曇法
中此四唯就淨禪以説。釋有兩義。一義釋云。
下品淨定喜爲下地煩惱所敗。以可退故名
爲退分。非是已退。中品淨定堅守自地。不爲
地煩惱所退名爲住分。上品淨定微能厭
伏自地之過。起求上定名勝進分。上上淨定
能學觀法苦無常等。出生聖道名決定分。第
二義者。下品淨定喜爲自地煩惱所陵名爲
退分。如彼欲界下品善心喜爲欲界惡心所
雜。彼亦如是。此退分禪雖爲自地煩惱所雜
而不失定。因地法故。中品淨定堅守善心。不
爲自地煩惱所雜名爲住分。上品淨定能呵
自地煩惱之過深心厭背名勝進分。上上淨
定能生聖道名決定分。問曰。此四局在淨定。
散善亦有。釋言。亦有。如欲界中下品散善
多爲欲界不善所雜即名退分。堅守善心不
爲惡雜即是住分。漸習散善令轉精純名勝
進分。求出世心起聞思慧修諸善行。遠生聖
道名決定分。四善如是
  四種味義第二法聚品第一
四種味者。如涅槃説。成實論中亦具分別。
地持説爲四無罪樂。神耳道法名之爲味。以
善適心名無罪樂。樂味名別其義不殊。名
字是何。一出家味。二離欲味。三寂滅味。四者
道味成實論中名正智味。信家非家出家學
道解脱種種在家之難。受離欲戒得戒愛味
名出家味。地持説此爲出家樂。離欲惡不善
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行名離欲味。
地持説此爲遠離樂。二禪已上乃至滅定覺
觀喜樂色想等滅名寂滅味。地持説此爲寂
滅樂。無漏聖道永斷煩惱名爲道味。道是正
智。故成實中名正智味。地持説此爲菩提
樂。四中初一是其戒學。中二定學。後一慧
學。四味如是
  四徳處義三門分別辨相一 約對四家會名
分別二 就位分別三
第一辨相。四徳處義如成實説。徳成分齊名
爲徳處。處別不同。一門説四。四名是何。一
慧徳處。二實徳處。三捨徳處。四寂滅徳處。如
論中釋。聞法生慧名慧徳處。依前慧故見眞
諦空名實徳處。實猶諦也。此亦是慧。爲別
前門從境立稱。故名實處。見諦空故捨離煩
惱名捨徳處。前實徳處亦捨煩惱。此捨徳處
亦見諦實。爲別前門隱顯異名。捨煩惱故心
得寂滅名寂滅徳處。以離煩惱苦心滅故。論
釋如是此一
門竟
次就四家會名分別。此四徳處
十地論中名爲四家。聖所依處名之爲家。家
與徳處眼目之異。名字是何。一般若家。猶前
第一慧徳處也。二者諦家。猶前第二實徳處
也。三捨煩惱家。猶前第三捨徳處也。四苦清
淨家。猶前第四寂滅徳處。名雖變改其義不
此二
門竟
次第三門就位分別。此四行實並通
上下。於中分別非無差異。異相如何。初慧
徳處。在見道前。以見道前依於聞法起聞思
修故。説慧亦即名爲般若家也。實徳處者。在
見道中。以見道中初見諦理從境立稱。故名
實處。亦名諦家。捨徳處者。在修道中。重縁
理正能斷除貪瞋等過名捨徳處。亦即名
捨煩惱家。寂滅處者。在無學道。無學聖
智永盡生死。故云寂滅。亦即名爲苦清淨家。
大小齊然。四徳處義略之云爾
  四種求知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對妄顯治二
第一辨相。四種求知出地持論。始觀推尋謂
之爲求。終成悟實名如實知。求知不同。一門
説四。言四求者。如論中説。一隨名求。二隨
事求。三自性施設求四差別施設求。四中前
二名事別觀。後二合觀。故彼論言。彼名與
事若離相觀若合相觀。別爲名事。合爲自性
差別施設。言名求者。菩薩隨彼名字分齊觀
以求實。故曰名求。言事求者。隨色等事觀以
求實。名隨事求。後二合中言施設者。依事施
名依名施事。名事相施故曰施設云何依名。
施設彼事。廢名求法法如幻化非有非無。無
一定相可以自別。將名攝法法隨名轉。方有
種種諸法相立。相立由名。故曰施設。又依
名字造作諸事。如依瓶名造作瓶事依車乘
名造車乘事。如是一切亦是依名施設事也。
此施設中有體有相。體名自性。相名差別。於
彼自性施設法中觀以求實名自性施設求。
於差別施設法中觀以求實名差別施設求。
四求如是。言四知者。如論中説。一隨名求如
實知。二隨事求如實知。三隨自性施設求如
實知。四隨差別施設求如實知。理實通論菩
薩於彼一一門中皆悉具知一切種義。隨相
分別第一門中但知世諦。知法名字隨世立
故。第二門中知第一義。離名求事事體寂滅
離言説故。第三門中知一實諦。知法體性非
有無故。第四門中了知縁起差別法界。以知
諸義同一體性互相成故。論言。隨名如實知
者。隨前所求諸法名字。於中正知。知彼名爲
事故立爲想爲見爲於流布。若不立名無有
能知色等事者。是爲隨名如實知矣。言隨事
求如實知者。隨前所求色等諸事。於中正知
彼事寂滅離言離言求事事常寂故。自性施
設如實知者。隨前所求名事體性。於中正
知。知此名事體非有無猶如幻化影響夢等。
是義云何。菩薩深知諸法如幻。幻化之有有
非定有。非定有故無法爲有。無爲有故無外
無別有性可得。幻化之無無非定無。非定無
故説彼幻化有法爲無。有爲無故有外無別
有性可得。還即説彼幻化有無爲非有無。有
無之外無別非有非無可得。還即説此非有
非無以爲有無。非有無外無別有無自性可
得。進退推求無一別性名一實觀。此理淵極。
故論説爲甚深義處。差別施設如實知者。隨
前所求差別之相。於中正論義同一性
互相集成種種差別。以知諸義同一體故。論
中説之爲不二觀。互相集成種種別故。論中
説爲有色無色有性無性可見不可見等無量
差別。言有色者。世諦有色。言無色者。眞諦
無色。言有性者。眞諦有性。言無性者。世諦
無性。所言可見不可見者。若對色論世諦可
見。眞諦叵見。若對性論眞諦可見世諦叵見。
知如是等無量種法名隨差別如實知矣。辨
相如是此一
門竟
次對八妄明其對治。八妄想義
前煩惱中已廣分別。一自性妄想。取諸法體。
二差別妄想。取有諸法差別之相。三者攝受
積聚妄想。取有諸法和合業用。四我妄想。於
前攝受積聚法中有内有外。彼内法中取立
我人。五爲我所妄想。於前積聚外法之中取
爲我所。六念妄想。於前所取我所法中取有
順情可念之事。七不念妄想。於前所取我所
法中取有違情不可念事。八倶相違妄想。於
前所取我所法中取有中容非違順事。八妄
如是。此八妄想四求四智能爲對治。治有通
別。通而論之八種妄想所取法中皆有名事。
別求其名名隨名求。別成其事名隨事求。名
事合觀説爲後二。求其體性名自性求。求其
相別名差別求。通治如是。隨相分別八妄想
中偏對前二。前二妄中所取之法無出名事。
名事別觀説爲前二。名事合觀説爲後二。自
性施設觀彼自性妄想所取。差別施設觀彼
差別妄想所取。此二是本。但破此二餘六皆
隨。故無別治。經説破竹喩。況在斯。四求既
然。四知同爾。四種求知略之然矣
  四陀羅尼七門分別釋名一 修徳二 約聞
思修證四義分別三 約對三味辨其同異四 就位
分別五 大小有無六 明因七
第一釋名。四陀羅尼出地持論。陀羅尼者。
是中國語此翻名持。念法不失故名爲持。持
別不同。一門説四。四名是何。一法陀羅尼。
二義陀羅尼。三呪術陀羅尼。四忍陀羅尼。
教法名法。於佛教法聞持不忘名法陀羅尼。
聞不忘故經中亦名聞陀羅尼。二諦名義。於
諸法義總持不忘名義陀羅尼。菩薩依禪能
起呪術爲衆除患。第一神驗名呪術陀羅尼。
菩薩依禪備起多用。隨用別論即有無量陀
羅尼門。良以呪術傳益義多故偏論之。於法
實相安住名忍。忍法不失名忍陀羅尼。忍行
成時能入法界陀羅尼門成就法界陀羅尼
徳。如九地説。地持就本且説忍矣。名義如
此一
門竟
次辨修得。法陀羅尼得之云何。釋有
六種。一由先世業因縁得。故龍樹言。有人
先世業因縁故受生不忘。先世何業得此聞
持。或因願力或曾修習聞持之力所以得之。
二因現在神呪力得故。龍樹言。或復有人
因神呪力故得不忘。三因藥力。有人服藥便
得不忘。如諸仙等。四因現在修習力得。如龍
樹説。先於一門所知法中一心憶念令心増
長。次復於餘相似法中繋心專念。復於一切
所聞事中專心憶念皆使不忘。是爲初學。
初學成就三聞能持。心根轉利二聞能持。究
竟成時一聞能持。成有優劣。下者於彼小法
之中一聞能持。中者於彼次多法中一聞能
持。上者能於廣多法中一聞能持。五因禪定
得。如龍樹説。有人依禪得其不忘。解脱力
故能於一切言説之中乃至一句亦不忘失。
六因實慧深入法界陀羅尼門故能不忘。聞
持如是。第二義持得亦有六。與聞持同。唯
於義中修學爲異。第三呪術得有三種。一以
現在修習力故能爲呪術。二依禪定能爲呪
術。三以實智深入法界呪術法門能爲呪術。
第四忍持得有二種。一由先世久習力得。謂
諸菩薩久修力故生。便能於一切法中不取
不捨。二由現在修習力得。修之云何。如
持説。精懃不惰。託處寂靜身不遊行。口默少
言不雜種食。常一坐食少睡多覺。思量如來
所説之法知非有無。以其所知類通諸法皆
悉善解。修得如是此二
門竟
次約聞思修證分別
四中初一是其聞慧。持教法故。第二義持是
其思慧。第三呪術依禪而起。攝末從本是
其修慧。一切禪定修慧攝故。第四忍持是其
證行。證心住理説爲忍故此三
門竟
次對三昧辨
其同異。諸行同體互相集。成縁集相攝得言
是同。隨相別分非無差異。異有五種。一心法
分不同。三昧多用定數爲體。陀羅尼門念數
爲主。又言是慧。二約心辨異。如龍樹説。一
切三昧唯心相應。諸陀羅尼或心相應。或不
相應作意念持名心相應。雖起瞋等不忘所
持名不相應。相應據體言不相應。辨其勢力。
如留化通心雖滅盡而有化用。三始終分異。
如龍樹説。始修之時名爲三昧。久習成就名
陀羅尼。其猶習欲不改之時説名爲性。此亦
如是。四本末分異。如龍樹説。三昧是本。三
昧與彼實相和合出生功徳名陀羅尼。其猶
瓦瓶爲火燒已方堪持水。功徳如是。從實相
出方堪能持。五失不失異。如龍樹説。三昧轉
身容有退失。陀羅尼者轉身不失。以是増上
成就行故此四
門竟
次就位論如地持説。法義
呪術度初僧祇入淨心地。所成就者必定不
動最勝最妙。中間所得或因願力。或禪定力
不定不住。忍陀羅尼起在解行。成在地上。若
復通論種性已上亦能起之。住分如是此五
門竟
次明大小有無之義。通而論之小乘亦得。如
阿難等聞持第一。於中別分唯在大乘。小乘
中無。何故如是。如龍樹言。如小家無金不
足爲問。聲聞小人無大功徳何足可怪。又彼
論言。聲聞但求戒定慧等出離生死不求一
切諸大功徳。爲是不修陀羅尼門。故彼論復
言。聲聞之人唯求自度不欲持法授與衆生。
爲是不修諸陀羅尼。又聲聞人唯求早滅不
欲久留住持佛法。爲是不修陀羅尼矣。問曰。
若言小乘無者經説阿難聞持第一云何言
無。釋言。阿難於聲聞中説有聞持。若望菩
薩少故名無。如河少水名爲無水。如食少鹽
名爲無鹽。所得少故名之爲無。如小乘中
説摩訶拘絺羅四無礙第一。如涅槃經説聲
聞人一向不得。此亦同彼。又阿難等雖現聲
聞實是菩薩故有聞持。龍樹言無據實聲聞。
所以無過。有無如是此六
門竟
次辨其因。如
持説。具四功徳。乃能得之。一不習愛欲。二
不嫉彼勝。三一切所求等施無悔。四者樂法
樂菩薩藏及摩徳勒伽。前二離過。後二攝善。
就中等施無悔攝功徳因。五度皆是攝功徳
因。就初云施。樂法是其攝智慧因。聞思修等
皆是慧因。就初以擧偏云樂法。四陀羅尼略
之云爾
  四無量義八門分別釋名辨性一 開合制立
二 次第三 三縁分別四 體用分別五 修得之
義六 就處分別七 大小無量差別八
第一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性。四無量者化
物心也。化心不同。一門説四。謂慈悲喜捨。
愛憐名慈。惻愴曰悲。慶悦名喜。亡懷名捨。心
無存著。故曰亡懷。經中名此以爲無量。亦云
四等。縁於無量諸衆生起故名無量。等縁一
切故復名等。名義如是。體性云何。於中略以
四義分別。一就心體分別。二就心法分別。三
就有漏無漏分別。四常無常分別。言心體者
心有三種。一者事識謂六識心。二者妄識謂
七識心。三者眞識。凡夫二乘所修無量事識
爲體。就事識中意識爲體。菩薩始修事識爲
體。次修轉深妄識爲體。見生唯妄念爲妄纒。
起憐愍心究竟終成眞識爲體。眞爲體故無
相無縁等虚空界此一
門竟
次就心法辨其體性
法謂一切想受行等諸心心法。依如毘曇慈
悲二行是無瞋性。喜者是其喜受自性。捨者
是其無貪善性。對治婬貪。故雜心言。捨治婬
貪。此言婬者。父母親戚共相憐愛尋續不斷
説之爲婬。如世俗中多日連風名曰婬風。多
時連雨説爲婬雨。此亦如是。親情不斷説之
爲婬。不同世人姦逸名婬。以於親所偏愛不
斷故捨治之。問曰。捨心通捨一切貪瞋癡等。
何故偏説爲無貪性。釋言。修時最後於親捨
離貪著。故就終成就説爲無貪。理實通捨貪
瞋癡等。成實法中四無量心用慧爲體。故
彼論言。四無量心體性是慧。蓋乃從其根本
爲言。由慧分別四種生異而行四等。故名爲
慧。又慧分別怨親等別而行四等。故名爲慧。
大乘法中四無量心有大有小。眞行是大。妄
修是小。小同毘曇。故涅槃中説慈與悲同無
瞋性。大無量心體皆是慧。故地論中説爲大
慈大悲智慧。雜心亦云。大悲是慧。由慧證
實。法門之力自然能益一切衆生説爲慈等。
是故就本説爲智慧。隨用論之與小相似。若
言諸行同體相成。一一門中備具法界一切
行徳此二
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毘曇法中
四無量心一向有漏。衆生縁故。成實法中義
釋不定。若言觀空斷於漏故名爲無漏。四無
量心齊是有漏。非是觀空斷結心故。若言所
行不生漏故名無漏者。四無量心通漏無漏。
凡夫所行一向有漏取性心中修此行故。學
人所起或漏無漏。未斷結處名爲有漏。斷處
無漏。無學所起一向無漏。名用心中起此行
故。大乘法中隱顯互論。小無量心一向有漏。
大無量心一向無漏。證眞成故。隨義通論大
小皆有漏無漏義。小無量中衆生縁者。是其
有漏。法縁無縁是其無漏。大無量中衆生縁
者。用隨世轉相似漏故名之爲漏。與經中
説功徳莊嚴有爲有漏其義相似。法縁無縁
徳體寂滅。説爲無漏此三
門竟
次就有常無常分
別。小無量心一向無常。大無量心一向是常。
大中義分用隨世變名爲無常。與經中説功
徳莊嚴有常非常其義相似。徳體不變名之
爲常。故經中説慈即佛性常樂我淨。悲喜捨
心類亦同爾第二明其開合制立。先辨
合後明制立。開合不定。總之爲一。如地持
説。一切無量名爲大悲。成就此者名哀愍
菩薩。如四無量倶能拔苦。故通名悲。蓋乃
且據一門言耳。若以慈門統攝諸行亦皆成
慈。喜捨亦爾。諸行同體互相成故。或分爲
二。二有兩門。一對治説二。慈之與悲對治見
行。以見行者多瞋恚故。喜之與捨對治愛行。
以愛行者多嫉妬故。二化益分二。如地持
説。前三無量名樂想攝。後一捨行名安想攝。
通即義齊。隱顯互彰。故爲此判。等是隱顯。何
故前三偏名樂想捨名安想。釋言。慈心能與
物樂。悲喜佐助。故前三種通名樂想。云何佐
助。悲拔物苦遣其樂障。喜離嫉妬能與勝樂。
故曰佐助。後一捨心去怨離親齊與善法
離危怖。故曰安想。又復前三是其有行。有行
事益適情名樂。捨是空行。空理教授永絶危
怖。故曰安想。或分爲三。三如上辨。慈悲二
行是無瞋性合爲之一。喜以爲二。捨以爲三。
或分爲四。謂慈悲喜捨。無瞋中離重名慈。
除輕曰悲。故分四矣。或分爲五。如地持説。
所謂五種淨心説法。一者慈心於怨不瞋。二
者安心於惡欲善。三哀愍心於苦欲拔。四不
自讃毀他。除嫉行喜。五不著名利。離貪行捨。
五中初一是慈無量。次二是悲。次一是喜。後
一是捨。地論之中亦同此説。或分爲六。如
地經説。一慈。二安。此如前釋。三憐愍心。於
貧憶念。四者樂心。於苦欲益。五利潤心。於
樂放逸欲令住善。六攝饒益心。於善懈退欲
令堅住。此六猶是慈悲差別。慈樂二心是慈
無量。餘皆是悲。或分爲八。如地經説。一安
隱心。二者樂心。三者慈心。此同前釋。四者悲
心。於苦欲拔。五憐愍心。樂放逸者愍其當
苦。六利潤心。外道衆生欲令住正。七守護心。
同法衆生守令不退。八者我心。於大乘中已
發願者視之如己。此八亦是慈悲差別。樂心
慈心守護我心慈中差別。餘者皆是悲行差
別。隨義廣分。數別難窮。今據一門且論四
種。開合如是此一
門竟
次辨制立。以何義故説四
無量不増不減。釋有七義。一體性不同。二功
能有異。三縁境有別。四治患不等。五行時有
殊。六得果有異。七相資義別。體性別者。愛
念是慈。哀傷是悲。慶悦是喜。等心是捨。捨行
不同。汎釋有七。一心平等。名之爲捨。二捨怨
親故名爲捨。三捨一切貪瞋癡等。因之爲捨。
四捨放衆生故名爲捨。五得空平等捨離衆
相。稱之爲捨。六自捨己樂施與衆生。名之
爲捨。如涅槃説。七化衆生捨離悕求故名爲
捨。如維摩説。故彼經云。有所福祐無所悕
望名爲捨矣。今初門中心等曰捨此一
門竟
功能
別者。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喜能慶物。捨能
齊益怨親等故此二
門竟
對境別者。慈心多縁
無樂衆生。悲心多縁有苦衆生。喜心多縁得
樂衆生。捨縁究竟解脱衆生。以彼究竟得解
脱故心即放捨。又捨多縁怨親及中三品衆
生。捨此等故。以斯境別故分四種。故涅槃云。
器若有慈即不得有悲喜捨心。餘亦如是。故
立四種此三
門竟
對患別者。如涅槃説。慈息貪
欲。悲止瞋恚。經中亦云。悲止害覺喜除嫉妬。
經中亦云。喜除不樂。以嫉妬故見他得利心
不喜樂。故喜治之。捨除一切貪恚癡等。問曰。
前説慈無瞋性。今云何説慈息貪欲。釋言。不
違。若貪五欲由惜資財便瞋衆生不能與樂。
由息貪故於他不瞋能與其樂。是故慈心性雖
不瞋能息貪欲此四
門竟
行時別者。如涅槃説。以
行分別故應立四。何者行別。修慈之時不得
修餘。餘時亦爾。是爲行別。以是別故建立四
此五
門竟
得果別者。如經中説。修慈極遠生
遍淨。處遍淨是其第三禪天。修悲極遠生於
空處。修喜極遠生於識處。修捨極遠生無所
有。此義難解。若依毘曇喜無量心在初二禪。
修之極遠得二禪報。餘三無量遍在四禪。修
之齊得四禪之果。成實大乘四無量心具依
八禪。修之齊得八禪之報。如來何故説修慈
心極生遍淨乃至修捨生無所有。毘曇釋云。
此非無量。是八禪定。世尊假作無量名説。何
故假説。慈與物樂還得樂果。遍淨天中樂報
最勝相順慈果。故説彼因爲慈無量。悲拔物
苦得無苦報。空處地中離色惱礙相順悲果。
故説彼因爲悲無量。喜心慶物得多喜報。識
處地中捨外空縁。多識適意相順喜果。故説
彼因爲喜無量。捨心平等得寂靜報。無所有
處捨縁多識。内心寂靜相順捨果。故佛説
彼無所有因爲捨無量。理實非是。成實釋
云。四無量心理實具得八禪無之果。佛隱顯
説。故言修慈生遍淨等。何義隱顯。慈多與
樂。故佛偏説生於遍淨。以遍淨中樂増上故。
悲多拔苦。故佛偏説生於空處。以空處中
離色惱故。善多慶物。故佛偏説生於識處。
以識處中縁無邊識多適意故。捨心寂靜故
佛偏説生無所有。以無所有捨多縁故。此雖
隱顯然其所説實是無量。龍樹釋云。佛不思
議隨應衆生故如是説。以慈無量多與物樂
求遍淨易。悲多拔苦求空處易。喜多慶物求
識處易。捨亡怨親求無所有易。佛隨易故如
是偏説。又復論言。慈願與樂多生遍淨。悲
願除惱多生空處。喜願衆生一切法中心得
自在多生識處。捨欲令人捨苦樂等多得生
於無所有處。佛隨多故如是偏説。以斯果別
故立四種此六
門竟
相資別者。四行相資相順難
闕。故立四種。云何相資。先就慈悲明相資助。
慈欲與樂無悲拔苦與樂不成。由悲拔苦與
樂方熟。故悲資慈。悲欲拔苦無慈與樂苦終
不去。由慈與樂苦方可離。故慈資悲。次用
慈悲共喜相資。慈欲與樂悲欲拔苦。無喜除
嫉與拔不成。由善除嫉與拔方*熟。故用喜
心資成慈悲。喜欲慶物若無慈悲拔苦與樂
即無所慶。由慈與樂悲拔物苦方隨慶喜。故
用慈悲助成喜心。次以前三共捨相助。慈欲
與樂悲欲拔苦喜欲慶物。若無捨心簡別怨
親不能普利。由捨除礙方能齊與倶拔等慶。
故用捨心資成前三。捨欲等利。若無前三與
樂拔苦慶物隨喜知何所等。由前三故就之
説等。故將前三資成捨行。又復前三是其有
行。捨是空行。若無空捨有成愛見。故用捨
心資成前三。若無有行空成涕沒。故以前三
資成空捨。以此四行相資相順。故須齊立。故
涅槃云。伴侶相對故分四矣。制立如是第
三門中明其次第。次第有二。一據修難易以
辨次第。二化益始終以論次第。難易如何。慈
縁佛樂玄欲與人。貰益易爲。故先修之。悲拔
今苦。交益難作。故在慈後次修悲心。悲苦易
生。愛樂難發。故在悲後次修喜心。此云何
知。如人見其怨家受苦亦起悲心。故知悲易。
覩觀得樂未必生喜。故知喜難。偏益易爲。
等利難作。故後修捨。又復前三其是有行。
有行易生。故先修習。捨是空行。空行難發。
故後爲之。修入如是此一
門竟
次辨化益如
摩説。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衆生起大悲
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此對一人化益始終以論次第。始縁佛樂玄
欲與人。故先修慈。所益衆生交在苦中。理
須救拔故次行悲。所化衆生依教受法。雖未
得脱去脱不遙。故隨生喜。彼人依法修成智
慧心即放捨。不須愛故。譬如父母養子長大
心即放捨。此亦如是。問曰。此捨捨益衆生。何
成利他。釋有四義。一依龍樹釋。前三無量
雖欲與樂拔苦慶物而未能得。故須修捨捨
前三種所念衆生。自修善法攝大菩提饒益
於彼。故名利他。二有衆生菩薩化之得少智
慧未能究竟。菩薩捨之更修勝善攝大菩提
究竟饒益。故名利他。三爲究竟捨衆生故。慈
懃與樂悲懃拔苦喜懃慶之。進策前三。故名
化。四捨前所化更益餘人。故名利他。次
第如是第四門中明其三縁分別。言三縁
者。一衆生縁。二是法縁。三是無縁。地經論
中名衆生念法念無念。縁念一矣。辨此三縁
略有三別。一依涅槃直就化益開分三種。於
此門中縁諸衆生欲與其樂名衆生縁。縁諸
衆生所須之物名爲法縁。縁如來者名曰無
縁。簡前二故。故彼經言。慈者多縁貧窮衆生。
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若縁衆生即
不縁佛。法亦如是。是故縁佛名曰無縁。此明
縁生欲與樂時不縁於佛。縁法欲與衆生之
時亦不縁佛。前二縁中並不縁佛。簡別前二
故曰無縁。非全不縁。既非不縁何義縁之。欲
將佛樂與衆生。故若將佛樂欲與衆生便是
法縁。何故言無。以佛是人非是法故。若佛是
人即衆生縁。何義言無。爲別所化諸衆生故。
如慈既然。悲等亦爾。二依地論前二化益。
後一觀入開分三種。於此門中縁生與樂名
衆生縁。縁化生法名曰法縁。觀諸法空説爲
無縁。慈行如是。悲等亦然。三依涅槃地持論
等初一化益。後二觀入離分三種。於此門中
四義分別。一辨其相。二約人分定。三論通
別。四明大小有具不具。言辨相者。縁諸衆生
欲與其樂。如縁父母妻子眷屬名衆生縁。縁
諸衆生但是五陰生滅法數無我無人名爲法
縁。問曰。法縁不見我人衆生等相。云何行慈。
釋有兩義。一由見無我。念諸衆生妄爲我人
之所纒縛深可哀愍。所以生慈。二念爲生説
如斯法。是即眞利樂。故名行慈。觀五陰空
名曰無縁。問曰。無縁云何行慈。還有兩義。
一由見法空。念諸衆生妄爲虚法之所纒縛。
所以生慈。二念爲生説如斯法。故名行慈。故
維摩言。自念我當爲衆生説如斯之法。是
即名爲眞實慈也。第一義樂利衆生故。問曰。
彼此皆無我人。誰起自念爲衆生説。釋言。經
説幻化不眞。所以名無。不無幻人。故經説
言。譬如幻士爲幻人説。當建是意而爲説法。
故得自念爲其説也。如慈既然。悲等同然此一
門竟
次約人分定。如地持説。衆生縁者。與外道
共。外道亦依世俗淨禪修四無量。彼縁衆生
欲與其樂。故衆生縁與彼共也。法縁無量與
二乘共。二乘亦見五陰法數無我人故。無縁
無量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二乘不能見法性相
畢竟空故此二
門竟
次就慈等辨其通局。通而論
之四無量中皆有三縁。縁諸衆生與樂拔苦。
慶喜等益是衆生縁。但縁五陰而行四等是
其法縁。知無陰法而行四等是其無縁。隨義
分別前三無量是其有行。唯衆生縁故。後一
空行。唯有法縁及與無縁。如此説者前三種
中法縁無縁通攝爲捨。捨有相故。捨中生縁
攝屬前三。與樂中等攝屬慈門。拔苦中等
屬悲門。慶物中等攝屬喜門。其猶六度。通即
六中並含空有。別即前五唯是有行。後一空
行。無量似此此三
門竟
次明大小有具不具。無量
有二。一小。二大。六識七識分別縁修名之爲
小。第八識中無量等益名之爲大。以分別心
縁別彼此不能自然等益一切。故名爲小。眞
心平等無簡彼此。自然等益故稱爲大。大小
相對義別有三。一簡凡異聖。小無量心凡夫
所修唯衆生縁。大無量者賢聖所習破離人
相及法相。故唯有法縁及與無縁。二簡小異
大。凡夫二乘同名爲小。菩薩及佛説之爲大。
小無量心小人所修唯有生縁及與法縁。大
無量心大人所習唯有無縁。以佛菩薩見法
空故。三就實通論。大小就量並具三縁。小
無量中分別之心縁諸衆生欲爲利益是衆生
縁。觀察衆生但是五陰是其法縁。觀陰空寂
名爲無縁。此之無縁望前是大。對後眞行猶
名爲小。故大智論十八空觀名小慧門。眞證
般若名大慧門。此亦同爾。大無量中無心分
別。而能普益一切衆生名衆生縁。故涅槃
中慈益衆生而言。我時實不往彼。慈善根力
令諸衆生見如是事。此即是其大無量中衆
生縁也。雖益衆生而無愛見。故涅槃云。譬如
中行求水草。以愛念故若足不足忽然還
歸。諸佛世尊不如是也。又佛菩薩取捨心亡
而能遍照一切法界名爲法縁。神知交絶而
能常照一切法如名爲無縁。三縁如是第
五門中義別有二。一體用分別。二主伴分別。
言體用者。初一慈行是其徳體。後三徳用。如
維摩説。慈是體故一慈門中統含法界一切
行徳。故彼經言。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
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乃至修
行六度慈等。良以眞實如來藏中恒沙佛法
同一體性互相成故。依之成徳。徳只如是。
一一之中皆備一切。是以慈中得具法界一切
行徳。後三用故隨人化益。故彼經言。何謂
爲悲。菩薩功徳皆與一切衆生共之。何謂爲
喜。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何謂爲捨。有所福
祐無所悕望。此等皆是對人用也。一相如是。
理實四行齊得爲體並得爲用。互相依故此一
門竟
次論主伴。如龍樹言。慈爲如王。餘三隨
從如民隨王。慈心正是與樂之意。故説爲主。
無悲拔苦與樂不成故。悲隨慈無喜除嫉。與
樂不勝故喜隨慈。無捨除礙。與樂不等故捨
隨慈。蓋乃只據一門爲論。理實四行皆得爲
主齊得爲伴。互相隨故第六明其修
之相。於中先就衆生縁説。次就法縁。後就無
縁。衆生縁慈得有二種。一離欲得。二是修得。
離欲得者。衆生本來曾依諸禪修得無量。後
還退失起下煩惱。後修禪定。離下欲時本所
失者今還得之名離欲得。離欲雖得而不現
前。要假方便。譬如有人財在他方。雖復屬
己不得現用要須方便。方便如何。先以觀心
分別衆生以爲七品。親中分三。上中下別。怨
中亦爾。通前爲六。中人爲一。合爲七矣。良
以中人無多階異故合爲一。毘婆娑論及
涅槃經同爲此判。人言分境以爲九品當應
耳。彼涅槃等就怨親中分定所化。地持
論中就苦樂等分定所化。彼苦樂等猶怨親
中。損己名苦猶是其怨。益己名樂猶是其親。
不損不益名不苦樂猶是中人。境別既然。次
對起修。依如成實修慈悲喜。始縁上親終
縁上怨。上親易益上怨之所難與利故。彼宗
所説慈悲及喜究竟成時即名爲捨。先別修
習相状如何。如修慈心品別有七。其第一品
先縁上親欲與上樂。次縁中親欲與中樂。後
縁下親欲與下樂。其第二品是縁中親齊同
上親等與上樂。次縁下親欲與中樂。後縁中
人欲與下樂。如是次第乃至第七。縁彼上怨
齊同上親等與上樂。以心難調七品修習方
能齊益。七中前六修慈方便。第七一品慈行
成就。前六方便直名爲慈。第七一品亦慈亦
捨。與樂名慈。平等名捨。以慈對捨修之既
然。悲喜對捨修之亦爾。唯有拔苦慶物爲異。
若依毘曇毘婆娑等修慈悲喜與成實同。然
彼宗中至第七品唯名慈悲喜行成就。不名
爲捨。以此親想非是中容亡懷心故。以第七
品非是捨故。別須修習。彼法云何。於中亦
有七品差別。其第一品先縁中人而修捨心。
中品人所先無憎愛易行捨故。其第二品縁
下品怨齊同中人。其第三品縁中品怨亦同
中人。其第四品縁上品怨亦同中人。其第五
品縁下品親齊同中人。乃至第七縁上品親
齊同中人。此七品中前六方便。後一捨成。良
以最後上親處成故説捨心爲無貪性。問曰。
何故先捨三怨却捨三親。怨相易除親難捨
故。問曰。慈等愛憐衆生能爲利益可須修習。
捨心亡懷不能深益。何用修乎。釋言。無捨彼
慈悲喜雖復等益多先益親。後方及怨。爲除
是患故須修捨。又若無捨慈悲及喜益親心
易。利怨心難。故須修捨。又若無捨彼慈悲喜
便成愛見。故須修捨毘曇如是。大乘法中多
同毘曇。故地持中慈悲喜外別修捨心衆生
縁行修得如是。次辨法縁。隨義淺深略有
七重。一觀衆生體是五陰事相之法無我無
人。二觀衆生體是五陰生滅法故無我無人。
三觀衆生體是五陰因縁假法如土禾城。但
假因縁無我無人。四觀衆生體是五陰妄相
之法如揵闥婆城。誑相似有無我無人。五觀
衆生妄想有法如夢所見無我無人。六觀衆
生體是眞實集用五陰。如夜所見皆報心作
如波水作。亦如有人見繩爲蛇蛇是繩作。五
陰如是無我無人。七觀衆生體是眞實如來
藏性縁起法界無我無人。如是觀察名修法
縁。次辨無縁。於中有四。一觀五陰假有性無
如土*禾城縁假無性。二觀五陰妄相本無如
揵闥波城遠觀似有近觀本無。非直無性亦
無城相。三觀五陰情有理無如夢所見。但出
妄心心外無法。四觀五陰眞法所集。窮其本
性體是眞如。古今常湛不起不滅。如是觀察
名修無縁。修得如是第七門中就處分別。
於中有四。一所依處。二所縁處。三修起處。
四成就處。所依處者。四無量心依禪定起。論
説不同。毘婆娑中有一論師説。四無量唯依
四禪中間禪起。餘皆不依。*復有論師説。四
無量依於四禪未來中間六地禪起。非四無
色。就所依中初禪二禪無悲無量。悲與喜違。
彼處有喜。是故無悲。未來中間三禪四禪無
喜無量。彼處地法無喜受故。慈捨二行六地
倶起。此前兩家雜心論中擧束對破。雜心
所立亦説無量依六地禪。慈喜及捨與前所
列第二家同。悲行有異。彼説悲行念衆生心。
喜者是其慶衆生心。兩不相返故。初二禪亦
得起悲。何故不説依無色定。彼宗無量縁欲
界生。無色不縁下有漏故。是以不依。成實法
中四無量心具依八禪。故彼論言。是無量心
三界皆有。問曰。喜心在初二禪。三禪已上云
何得有。成實釋言。我不説喜是喜根性。但
爲利生心。得清不濁説名爲喜。故上有之。
問曰。云何知依四空亦起無量。成釋言。
説修悲生於空處。喜生識處。修捨生於無所
有處。明知通依。問曰。經中不説無量生於非
想。非想應無。釋言。彼有微故不説。大乘所
論凡夫二乘及小菩薩所修無量與毘曇同。
佛大菩薩四無量心具依八禪。問曰。地論説
慈心等欲色界中受正習果。非無色界。云何
説言諸佛菩薩具依八禪。釋言。彼依世間相
説。所以無過。云何得知。如無色定如經中
説。修習悲心生於空處。乃至修捨生無所有。
不説餘人。成實取此。非阿毘曇道理不應。所
依如是此一
門竟
次辨縁處。無量縁於衆生而起
依如毘曇四無量心唯依欲界衆生而起。非
上二界。以欲界中有苦須釋故偏縁之。上界
無苦所以不説。成實法中通縁三界。故彼論
言。有論師説。無量但縁欲界衆生。是事云何。
答曰。何爲不縁餘者。佛説慈心普覆一切。豈
獨欲界。又色無色諸衆生等亦有退沒墮惡
道等。何爲不縁。然成實中雖説無量通縁三
界止一三千不論十方。諸佛菩薩無量寛廣
盡衆生界。悉皆普縁此二
門竟
次明起處。隨身修
起名爲起處。依如毘曇身在欲界起四無量。
非上二界。何故如是。雜心釋言。慈治瞋恚。
悲止害覺。喜除嫉妬。捨除貪恚。此皆欲界煩
惱對治故欲界起。又慈欲與苦衆生樂。餘三
隨助。欲界有苦故欲界起。上界無苦是以不
生。就欲界中三天下人能起無量。餘皆不修。
何故偏在三天下修非欝單越。由説起故。何
故唯人非餘四趣。人多方便故能修起。天多
著樂不肯修習。三塗難處不能修起。故非餘
趣。成實三界皆得修起。彼問曰。有論師説。
欲界現入。是事云何。答曰。不然。一切生處
皆能現入。彼復問言。若在上界亦得修起。即
上界死還上界生。報應無盡。釋言。上界雖
得修起亦有退失。故還生下。大乘亦説。三
界倶起。菩薩所在常修習故此三
門竟
次辨成處。
隨身不失名爲成處。依如毘曇四無量心性
是有漏。在下成上。生上失下。以是義故依於
初禪未來中間所修無量但未退失。大梵已
還隨身何處皆得成就。生上界失。依二禪者
二禪已還一切處成。乃至依於四禪起者四
禪已還一切處成。生上即失。成實法中有漏
生上不失於下。上得寄起下地法故。以是義
故依一切禪所修無量但未退失。於三界中
隨身何處皆得成就。故彼成實無量品云。於
一切處有一切矣。大乘亦爾。菩薩所修隨身
何處常成就故第八門中明無量心大小不
同。略有十二。一心體不同。小無量心六識
七識以之爲體。大無量心眞識爲體。二心法
不同。小無量中慈之與悲是無瞋性。喜是受
性。捨貪性。大無量心是智慧性。故雜心
云。大悲是慧。一切無量皆大悲攝故。餘三種
亦是慧性。以慧證入法界門中化益法門説
爲慈等。故名爲慧。隨用義分與小相似。三
漏無漏別。小無量心一向有漏妄爲體故。大
無量心一向無漏。眞爲體故。四常無常別。小
無量心一向無常。妄爲體故。大者是常。眞爲
體故。五心縁不同。小無量心攀縁分別。大無
量心心如虚空。無一分別而能普益一切衆
生。六行縁不同。如涅槃説。無量有四。一縁
而非自在。普縁一切名之爲縁。不能自在與
其利樂名非自在。二自在而非縁。如縁父母
妻子眷屬與樂無礙名爲自在。所益不廣稱
曰非縁。三者非縁亦非自在。如聲聞等縁小
境界。故名非縁。不能與樂名不自在。若縁小
境即非無量。何故經言有無量心而非縁乎。
釋言。此是無量中分亦名無量。如一比丘僧
中分故亦名爲僧。四亦縁亦自在。普縁一切
名之爲縁。與益無礙稱曰自在。四中前三是
小無量。後一是大。七依法不同。小無量心依
世法成。大無量心依眞諦成。故涅槃云。捨
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第一義慈即是佛性。故
涅槃云。慈即佛性菩提涅槃常樂淨等。八成
徳不同。小無量心一行一縁。大無量心徳體
圓通。一一門中曠備法界一切行徳。如
摩説。九起行不同。小無量心出生小善。大無
量心能生一切功徳善根。故涅槃中説。慈能
生一切諸行。地持亦爾。十功能不同。如
心説。小無量心能縁不能度。大無量心能縁
能度。又小無量能度小苦小惡衆生。大無量
心能度大苦大惡衆生。十一位分不同。小無
量心位在世間。大無量心位在出世。所謂無
量初地已上。故涅槃云。因世無量得出世無
量。是故出世名大無量。十二在人不同。如
雜心説。小無量心與二乘共。大無量心不
與聲聞辟支佛共。四無量心辨之麁爾
  四無礙義七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隨義
具論三 相對辨四 大小有無五 大小不同六 
對力無畏彰別本末七
第一釋名。四無礙者起説智也。説智不同。一
門説四。四名是何。一法無礙。二義無礙。三辭
無礙。四樂説無礙。所言法者。汎釋有二。一
軌則名法。二自體名法。知法無滯名法無礙。
義無礙者。汎釋有四。一所以名義。二義用
名義。三義利名義。四徳義名義。知義無滯名
義無礙。辨法之言目之爲辭。於辭自在名辭
無礙。語稱物情名爲樂説。於樂自在名樂説
無礙。此四經中亦名四辨。若別分之無礙是
智。辨是口業。智於諸法知無滯礙。故名無
礙。言辭辨了故稱爲辨。通即心口倶名無礙。
齊稱爲辨。智於諸法知無滯礙。故名無礙。知
法辨了故復名辨。口於諸法説無障礙名爲
無礙。言辭辨了故復稱辨。名義如是此一
門竟
辨其相。此四種中隨相別分前二是智。後二
是説。智中窮本唯一知法。就智法中上窮
深故別分義。説中窮本其唯一辭。辭中善巧
故復分樂。通而論之四倶是智。智之所照四
倶是法。依智起言四倶是説。故地經言。四
無礙智起言辭説。今先就法辨其四種。餘類
可知。辨法不同略有四門。一教法爲法。二諦
爲義。依此法義隨方言音辨宣之儀用之爲
辭。辭中差別能應物情名爲樂説。二世諦爲
法。眞諦爲義。於世諦中色等諸法各有自體。
故名爲法。又復世諦顯眞之軌亦名爲法。眞
諦之理有深所以。故號爲義。一切教法名之
爲辭。隨方言音辨宣之儀名爲樂説。三眞諦
爲法。世諦爲義。眞諦是其諸法自體故名爲
法。世諦是其顯眞所以。故説爲義。又復義用
亦名爲義。辭樂如上。四歴法分別一一法中
皆具四種。如地經説。如一色中總相論色名
之爲法。色中差別目之爲義。隨方説儀稱之
爲辭。辭中差別即名樂説。如是一切。上來所
辨通皆是法。依法正知。悉皆是智。依此起
言。四倶是説。辨相麁爾此二
門竟
次隨門別具義
論之。法無礙中具有五種。一知教法名法無
礙。故地經中知修多羅名法無礙。如是一
切。二知世諦名法無礙。故地經中知色等法
名法無礙。三知第一義名法無礙。故地經中
知法無性名法無礙。如是一切。四知因行名
法無礙。故地經中知菩薩行名法無礙。五知
徳名法無礙。故地經中知佛法身名法無
礙。如是一切。義無礙中具亦有五。一知教中
解釋所以名義無礙。故地經中知解釋相名
義無礙。二知世諦名義無礙。故地經中知法
生滅名義無礙。三知第一義名義無礙。故地
經中知如實境名義無礙。四知因行名義無
礙。故地經中善知十地義差別相名義無礙。
五知果徳名義無礙。故地經中知佛色身時
事相等名義無礙。辭無礙中具義有五。一知
名無盡起説自在名辭無礙。云何無盡。如
嚴經名號品説。四諦名字一世界中有四十
億那由他別。一切世界差別例然。如來名字
一世界中有百億萬。一切世界差別類爾。以
此類餘諸法名字齊應無盡。二得解知一切
衆生語言三昧。隨以何言起説自在名辭無
礙。三得無礙法&T045006;聲相起説自在名辭無礙。
四得聞持持一切教起説自在名辭無礙。五
得義持持一切義起説自在名辭無礙。樂説
無礙差別有五。一知義不同稱情樂説。二知
教不同稱情樂説。三知諸法名字不同稱情
樂説。四知方言不同稱情樂説。五以無礙法
&T045006;圓音稱情樂説。具義如是此三
門竟
次就諸法
相對辨異。法義相對略有十四。一就能詮所
詮分異。知一切教名法無礙。知諸法義名義
無礙。故地持云。於法章句修慧不謬名法
無礙。法相不謬名義無礙。二就能説所説分
異。如地經説。知力無畏不共佛法大悲智
行轉法輪徳名法無礙。知所説法名義無礙。
三就教中總別分異。如地經説。總知如來所
轉法輪名法無礙。知佛所説八萬四千音聲
差別名義無礙。四就教中本末分異。如
經説。知修多羅名法無礙。知解釋相名義無
礙。五就二諦觀入分異。如地經説。知世諦
中色等諸法名法無礙。知眞諦中如實智境
名義無礙。六就二諦淺深分異。亦得名爲體
用分異。眞諦名體。世諦名用。如地經説。知
法無性名法無礙。知法生滅名義無礙。七就
諸法總別分異。如地經説。總知一切諸法自
相名法無礙。知法差別名義無礙。八就諸法
約時分異。如地經説。知現在法名法無礙。知
過未法名義無礙。以過未法顯今所以。故説
爲義。九就諸法別智分異。如地經説。法智
知法名法無礙。比智知法名義無礙。十就諸
乘權實分異。如地經説。知實一乘名法無礙。
知權説三名義無礙。涅槃經中知三乘別名
法無礙。知實一乘名義無礙。十一通就諸乘
淺深分異。知三乘人第一義智名法無礙。知
三乘人世諦之智名義無礙。故地經説。知第
一義無我慢相名法無礙。知世諦中無我慢
相名義無礙。三乘上人證理之慧名第一義
無我慢相。知陰界等名世諦中無我慢相。十
二偏就大乘因中實相分異。知諸地實名法
無礙。知諸地相名義無礙。故地經説。知菩
薩行名法無礙。知説十地義差別相名義無
礙。十三偏就大乘果中體徳分異。知涅槃體
名法無礙。知佛法身解脱般若三徳差別名
義無礙。故涅槃云。法者所謂大般涅槃。義謂
法身解脱般若。十四偏就大乘果中體用分
異。如地經説。知佛法身名法無礙。知佛色身
時事相等名義無礙。法義相對實有無量。且
論斯耳。就辭樂相對分異略有七種。一同體
義分。以言顯理名之爲辭。辭中差別隨人所
好即名樂説。地經論中多依此門。二總別分
異。總説名辭。別説名樂。故地經言。次第不
斷名爲樂説。三多一分異。一名顯法名之
爲辭。多名顯法隨人異樂名爲樂説。故地經
言。於假名法以假名説。名之爲辭。不壞前
名異假名説名爲樂説。四麁妙分異。於惡衆
生麁言呵識唯得名辭。妙言説法令人愛好
方名樂説。五所隨分異。如地經説。隨音異説
名之爲辭。隨心異説名爲樂説。六自他分異。
諸佛菩薩隨自意語名之爲辭。隨他意語説
之爲樂。是二種語如涅槃説。七約法分異
亦得名爲約智分異。如地經説。依於世諦正
見説法名之爲辭。依第一義不倒説法名爲
樂説。此據教授觀入時語。亦得宣説眞諦名
辭説世稱樂。辭樂之異理亦無量。且説斯耳
此四
門竟
次明大小有無之義。通而論之大小皆
有。小乘法中唯是利根阿羅漢得。餘者皆無。
大乘法中種性已上一切皆具。若復通論十
信菩薩亦分得之。隱顯別論大有小無。故
槃云。聲聞縁覺無四無礙。問曰。經説。摩訶
撜絺羅四無礙第一。今云何言小乘中無。釋
有兩義。一多少分別。小乘所得少故名無。如
河少水名爲無水。此亦如是。故經説言。聲
聞之人或有得一。或復得二。若具得者無有
是處。以不具故宣説其無。大具得故説有無
礙。二取捨分別。小乘之人於法取著。不能自
然等照諸法。故無無礙。諸佛菩薩心無取著。
自然等照一切諸法。故有無礙。故涅槃云。有
取著者即無無礙。無取著乃有無礙。問曰。
就通宣説大小齊得應好。何須就別言小不
得。釋言。爲顯四無礙智是上功徳。小乘人
中得之者尠。設有得者不具不勝。是故就
別道其不得。問曰。無礙就別唯大不在小者
戒定慧等亦如是不。釋言。齊類理亦無傷。但
戒定等是通行門。凡聖大小咸皆得之。四無
礙智是上行門。上人方有。是故設通唯通小
乘利根羅漢。彰勝隱劣唯在大乘。問曰。無礙
是上功徳得通聲聞。力無畏等何不如是。釋
言。力等是上上門故小乘人一向不得。然徳
階降相非一准。或有功徳。唯佛有之。如
持説。謂斷諸習及佛一切種妙智等。或有功
徳。佛菩薩有。餘者皆無。謂首楞嚴定及不
思議解脱門等。或有功徳。唯佛菩薩利羅漢
有。餘人皆無。謂四無礙・無諍・願智・邊際智
等。或有功徳。唯佛菩薩聲聞縁覺四人有之。
謂三明等。或有功徳。唯佛菩薩聲聞縁覺那
含人有。謂滅盡定。或有功徳。唯是三乘
聖有之。謂三無漏根。或有功徳。凡聖皆行。
謂戒定等。徳門不同非可一類。不得相並
此五
門竟
次明大小不同之義。不同有六。一體
性不同。二依地不同。三縁境不同。四縁心不
同。五開化不同。六起説不同。體不同者。小
乘無礙十智爲體。言十智者。謂四諦智・法智・
比智・盡智・無生智・等智及他心智。如龍樹
説。辭法無礙唯等智性。以縁名故。樂説無礙
具九智性。除一滅智。滅智縁無不縁衆生根
欲性等隨樂説故。義無礙者。具十智性。十智
所縁皆是義故。大乘法中莫不皆是一如實
智。何者如實。如地持釋。謂清淨智一切智
無礙智是如實智。何者是其依地不同。地謂
九地。欲界八禪是其九也。如龍樹説。小乘
法中義及樂説在於九地。九地所知皆是義
故。義無礙智在於九地。依九地心縁諸衆生
根欲性等爲他説故。樂説無礙亦在九地。問
曰。若言依四空定得縁衆生根欲性等起樂
説者。依彼得起他心通不。釋言。不得。論説
五通在於四禪不在餘定。故依四空雖縁衆
生根欲性等起於樂説不能明見。故無他心
通。法辭無礙縁名起故唯在欲界及初禪地。
雜心所説在於欲界及四禪地。大乘法中諸
佛菩薩起用自在。四無礙慧齊依九地。何者
是其縁境不同。聲聞之人但縁小乘十二部
經名法無礙。縁陰界入四眞諦等名義無礙。
雖知陰等總相麁知不能深細。説小乘法名
辭無礙。説小乘法應小乘心名樂説無礙。諸
佛菩薩知一切法名法無礙。知一切義名義
無礙。説一切法名辭無礙。説一切法應一切
心名樂説無礙。此等如前第三門中具廣分
別。何者是其縁心不同。聲聞之人於法義等
分別攀縁名爲無礙。諸佛菩薩深證實性捨
離妄想。無念無縁而能普照一切法界名爲
無礙。何者是其開化不同。如地經説。菩薩
或以一音説法。令衆生解即得解了。言一音
者。或隨方言。或隨法別。以論一也。或種種
音説令一切大衆生解即解了。言種種者。或
隨方言。或隨法異。彰種種也。或放光説令
生解了即得解了。或以一切風鈴樹等宣説
法音。令人解了即得解了。何者是其起説不
同。不同有六。一音聲不同。諸佛菩薩有法
&T045006;聲無心分別。自然普應諸衆生心而爲説
法。聲聞不能二方言不同。諸佛菩薩得解衆
語言三昧。能隨一切差別爲説。聲聞不能。三
名字不同。諸佛菩薩知名無盡一一法中無
量名説。聲聞不能。四現説不同。諸佛菩薩
或以口言而現説法。或於自身諸毛孔中而
現説法。或但放光而現説法。或依一切風鈴
樹等而現説法。聲聞不能。五所説不同。如
地經説。十方一一微塵之中。各有無量不
可説界塵數法門。諸佛菩薩能具宣説。聲聞
不能。六廣狹不同。諸佛菩薩身充法界一時
説。聞聲不能。此六合爲起説不同。大
小不同差別如是此六
門竟
次以無礙對力無畏
彰其本末次第之義。徳實同體無有前後。隨
相起用非無本末次第之義。本末有二。一十
力爲本。依十力故起四無礙爲衆説法。依力
無畏破諸外道説四無畏。依十力故起一切
智漏盡無畏。依四無礙能説法故起後二種。
能説彰道及盡苦無畏。二十力爲本。依十
力故起四無畏。以有力故於他不怯。依四
無畏起四無礙。以不畏故能爲他説。故
樹言。依十力故説四無所畏。以四無畏莊嚴
十力。依四無畏説四無礙。以四無礙莊嚴無
畏。四無礙義略辨麁爾
  菩薩四無畏義
菩薩無畏如大智論説。化心不怯名爲無畏。
無畏不同。一門説四。四名是何。一總持不忘
説法無畏。二盡知法藥。及知衆生根欲性心
説法無畏。三善能問答説法無畏。四能斷物
疑説法無畏。言總持者。略有二種。一者聞持
能持教法。二者義持能持衆義。以此二種不
妄名義。故無所畏。言知法藥及根性者。藥有
二種。一世間法。二出世法。世法有三。一欲
界法。二色界法。三無色界法。出世亦三。一
聲聞乘法。二縁覺乘法。三大乘法。所知根性
准法可知。於此具了故無所畏。能問答者。一
切異見皆能摧破。一切正法悉能&T072579;請。名爲
能問。無量衆生一時問難。一一衆生爲無量
問。菩薩一時悉能酬對名爲能答。以有此能
故得無畏。能斷疑者。善解説義巧開物心
名能斷疑。以有此能故得無畏。四中初一依
陀羅尼説法無畏。後三依智説法無畏。菩薩
無畏辨之略爾
  四攝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辨體二 約對六
度共相收攝三 就位分別四 次第五
第一釋名。言四攝者。化他行也。化行不同。
一門説四。四名是何。一布施攝。二愛語攝。三
利行攝。四同利攝。言布施者。以己財事分
布與他名之爲布。輟己惠人目之爲施。因其
布施縁物從道名布施攝。問曰。此與檀度何
別。釋言。體一隨心分異。異相如何。直爾與
財説爲檀度。因施授道名布施攝。此地持中
名隨攝方便。彼説愛語以爲正攝。布施順彼
故名隨攝。愛語攝者。美辭可翫令他愛樂名
爲愛語。因其愛言縁物從道名愛語攝。此地
持中名攝方便。以此愛語正授善法名攝方
便。利行攝者。經中亦名利益攝也。勸物起
修名爲利行。以道潤彼故云利益。因利縁物
名利行攝。此地持中名度方便。勸修可行度
離生死故名爲度。同利攝者。名字不定。或名
同事。或云同行。或稱同利。通釋是一。於中
別分同事最下。菩薩爲化先同衆生苦樂等
事名爲同事。同行爲次。菩薩爲化亦與衆生
同修諸善名爲同行。同利最上。化物成徳
同菩薩名爲同利。因同縁物名同利攝。此地
持中名隨順方便。巧隨衆生聞修所行故名
隨順。名義如是此一
門竟
次辨體相。此四窮本莫
不皆用巧慧爲體。隨別論之非無差參相。如
何。布施攝中差別有四。一者財施。二者法
施。三無畏施。四報恩施。菩薩思願與無貪倶
起身口業。捨所施物濟慧貧乏名爲財施。以
法授與名爲法施。濟拔厄難名無畏施。菩薩
先曾受他恩慧。今還以其財法無畏酬報彼
恩名報恩施。用此四種爲布施攝。愛語攝中
論其語體離口四過。與衆生語是愛語體。故
地持云。可喜語眞實*語如法*語義饒益
*語與衆生語是愛語性。言可喜者。不惡口
也。言眞實者。不妄語也。言如法者。不倚語
也。義饒益者。不兩舌也。以此對人説法授益
名與衆生語。若就所説要唯二種。如地持説。
一隨世間語。所謂慰問呪願讃嘆。二正説法
語。謂説一切徳相應法。以此二種爲愛語體。
問曰。愛語所説之法與布施中法施何別。釋
言。相同隨心分異。爲令衆生受法從道説爲
法施。爲使衆生樂其法言而受化者判爲愛
語。利行攝中就行有二。一離惡攝。二集善
攝。隨人有四。如地持説。一無徳善人方便隨
順。二有徳善人稱揚讃嘆。三易調惡人呵責
折伏令其改悔。四難調惡人神力降伏令其
捨惡。此四人中對前二人集善攝取。對後二
人離惡攝取。用此諸行爲利行體。問曰。愛語
説法授人利行亦爾。有何差別。釋言。直爾説
法授與是愛語攝。依所説法勸之起修名利
行攝。同利攝中道義別分同事有二。一苦
事同。二樂事同。此二具廣如地持論。同行
有二。一集善行同。二離惡行同。同利有二
一自分徳同。二勝進行同。故地持言。此義
此善若等若勝。授與衆生悉與己同是名同
利。用此諸行爲同利體。問曰。利行勸人起行。
同行之中亦勸起行。有何差別。釋言。直爾勸
他起修名利行攝。自作勸他名爲同行。體相
如是此二
門竟
次對六度共相收攝。經論不同
地持論中就初檀度説布施攝。就中四種
説同利攝。以己所行勸他修故。般若之中
具足四攝。以慧方便起諸行故。依阿差未經
布施攝中具一切諸度無極。以布施中具有
財法無畏施故。財施攝檀。無畏施中攝戒攝
忍。以此不害不惱他故。法施攝餘精進禪慧。
布施攝中具此三義。故攝諸度。愛語攝中攝
戒攝忍。良以愛語離口四過戒分所收。故攝
戒度。以愛語故不毀不罵。故攝忍度。利行攝
中攝精進度。以彼利行懃化衆生故攝精進。
同利攝中攝禪攝慧。所成定慧與人同故。又
更別分布施攝檀。如地持説。餘三如向阿差
經説此三
門竟
次就位論。理實四攝遍通諸
位。隨義且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經*經
不同。如地經中。菩薩初地布施愛語二攝増
上。第二地中愛語増上。第三地中利行増上。
第四地中同利増上。五地已上四攝齊等。何
故初地布施愛語二攝増上。釋言。初地檀行
利他。彼能財施故施増上。彼修法施故愛語
増上。何故二地愛語増上。彼地持戒離口
四過。是愛語攝故。二地中愛語増上。何故
三地利行増上。彼於衆生修習十種救度之
行。故三地中利行増上。何故四地同利増上。
彼四地中不捨衆生修行道品。故四地中同
利増上。依阿差末經布施在放初地之中。愛
語在於二地已上。利行在於八地已去。同利
在於第十地中。故彼經言。布施攝者。名初發
心。愛語攝者名已修行。利行攝者名不退轉。
同利攝者名一生補處。初地之中菩提心起
名初發心。彼地檀勝故。布施攝在彼地中。二
地已上所起修道名已修行。初修持戒離口
四過説爲愛語。故愛語攝在彼地中。八地已
上法流水中趣佛無間名不退轉。第八地中
淨土化生。第九地中辨才益物説爲利行。故
利行攝在彼地中。第十地中去財不遙名一
生補處。彼地所得上同如來名爲同利。又十
地中與一切生同善根藏亦名同利。故同利
攝在彼地中。位別如是此四
門竟
次明因起次第
之義。徳實同時。隨人別化亦無次第。今且約
就修入起用化益一人以論次第。於中略以
三門分別。一修入次第。施除外慳。其行易
爲故先行施。愛語攝者離口四過。戒分所攝
行故。次難作故布施後明修愛語。利行攝者。
是集善行離惡易成集善難就。故愛語後明
修利行。因前利行成就功徳與他上地諸菩
薩同。故利行後明其同利。故地持云。有菩
薩同利。如是同利不示他。己所成徳與他
上地諸菩薩同。名有同利。不須顯示己徳化
彼名不示他。二起用次第。先明同事。菩薩尊
高衆生卑下。彼我殊淳無由攝化。菩薩爲化
迂徳從彼現與彼同。名爲同事。故先明之。
地持言。有菩薩不同利示同利。菩薩實徳
不與彼同名不同利。現化同彼名示同利。於
門中先後不定。何故如是。所化之人有
貧有惡。若對貧人先行布施濟其貧苦。次行
愛語授之以法。後明利行勸物起修。若對惡
人先行愛語化令捨惡。次行布施隨順資養。
後以利行勸令起修。地持論中多從後義以
論次第。三攝益次第。此就一人以論攝受益。
其中次第與初門同。先以布施攝取其身。次
以愛語攝取其心令生信解。次以利行化之
起行。因其利行化彼成徳與菩薩同。故次第
四明其同利。故地持言。有菩薩同利示同
利。菩薩爲他先與彼人同修所行名有同利。
彼所化者。同修成徳示同菩薩名示同利。四
攝之義辨之麁爾
大乘義章卷第十一


大乘義章卷第十二
 遠法師撰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三十一門五願義 五戒
義 五品十善義 五停心義 五聖支定義 五聖智三
昧義 五智義 五忍義 五種菩提義 五種方便義 
五種善法義 五行義 五生義 五無量義 五徳擧罪
義 五種教誡義 六波羅蜜義 六念義 六種決定義
六妙行義 六種善法義 六和敬義 六修定義 六三
昧義 六攝義 七善律儀義 七淨義 七財義 七種
大乘義 七地義 七戒齊義
  五願義
五願之義出地持論。求義名願。願別不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