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起信論疏筆削記 (No. 1848_ 子璿録 ) in Vol. 44

[First] [Prev+100] [Prev]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即上之四障皆脱免故。論善根増長者。謂信
心漸進無有退故。結益下可知。初一者。謂先
由迷倒不知罪福。妄行十惡。今由懺悔畢故
不造新。故云止持。勸請隨喜等是行善故。應
作須作。故云作持。廣説如行願經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八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九
 長水沙門子&MT01805;録 
五止觀者。此被十信初心之中品也
止中疏先由等者。此明未修行已前。今以下
正明修止。謂以始覺覺知諸塵境界。唯識所
現無外境相。塵境既寂分別不生。心境倶止
也。即破塵相爲止境。無分別爲止心。心境兩
亡寂常心現。此同禪宗無念義。謂一切善惡
都莫思量。言下自絶念想。圓覺云。應當正念
遠離諸幻。方便者。修止之方便。故先徳云。趣
寂之前萬境倶泯。發慧之後一切皆如。但今
等者。意在顯別。故雙標唐梵。正修名奢摩他。
前修方便名爲止也。觀亦準此。以雙下釋出
別意。既言隨順。將知未是正止也。以即觀之
止方名正止。即止之觀方名正觀。今既一向
止息。但是止之方便。未得名爲止行。故云隨
順奢摩他也。問此行是止。云何言觀。答正修
之時止觀雙運。止若。無觀不名眞止。觀若無
止不名眞觀。是故正修止亦名觀。故圓覺中
名爲靜觀。雖亦名觀。今言止者。以就泯相觀
於眞如。眞如無相。向即心絶。心絶則成止義。
亦是即空觀也
觀中論觀義故者。此是即止之觀。亦是即假
觀也。圓覺中名爲幻觀
疏三初釋義。依生滅門者。前依眞如門泯相
絶心。照而常寂故名爲止。今約生滅門觀諸
法相。隨流反流染淨因果凡聖色心差別不
同。寂而常照故名爲觀。此則能善分別諸法
相。前則於第一義而不動也
如瑜伽下。二引證二。初正引彼文。菩薩地者。
彼論有十七地。此是菩薩地中文。無所分別
即根本智因也。世俗妙慧即後得智因也
是知下二會釋彼義可見
然二門下三釋成雙運所以。謂依一心上開
二種門。依此二門修於止觀。止觀雙運方得
契心。契心方名眞止觀也。故天台云。法性寂
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此乃以修止觀契性
止觀也。雙修之旨豈徒然哉
三倶中論二義者。即前止一切境界。觀生滅
因縁也。不相捨離者。然此止觀初首方便。行
人修時雖未雙現。習此之際須相資而行。不
可孤運輒相捨離。疏有二體者。此二通與十
度爲體。其猶於水澄而復清方能鑒像。以二
門開於一心。焉得不倶定慧耶。上文具顯」
外縁中疏閑居等者。不作衆事名之爲*閑。
無憒閙故名之爲靜。意令心寂當須離喧。若
欲離喧。宜去聚落居阿練若。繁塵不對止則
易成。此有三處可修禪定。一深山絶人處。二
須阿蘭若處。離於聚落極近三里。即放牧聲
絶無諸憒閙。三者遠白衣舍。清淨伽藍之中。
皆名*閑靜處。故當第一。戒淨者。欲盛妙饌必
資淨器。戒若不淨定則不生。若知先所曾破
戒者。當宜依法懺悔。令戒如故。以戒不淨者。
即有業障。令修止不成。便感邪魔病事等。以
爲侵撓也。衣食等者。一衣具足以根有三故。
上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而已。中者
如迦葉糞掃三衣。不畜餘長。下者如多寒國
土及忍力未成之者。許三衣之。外百一資身。
二食具足者。此有四類。上者隨得充饑而已。
中者常行頭陀受乞食法。下者阿蘭若處受
檀越送食。下下者僧常食及受請。除此異求
多積長貪妨道。今須衣食者。若闕一種。心有
所慮。得定無由。善知識者。有三。一者辦力資
縁。二者同行勸發。三者教授法門。如鼎三足
闕一不可。息諸縁務者。有四。一生活。二人事。
三工巧伎術。四學問讀誦。隨有一事即有所
妨。令不得定。正脚等者。押一脚爲半加。於中
以右押左爲降魔坐。以左押右爲吉祥坐。若
兩脚相押爲全加。此坐能令儀相端好。廣如
智論説。故偈云。見畫加趺坐。魔王尚驚怖。何
況入道人。端身不傾動。緩衣帶者。恐坐久氣
滿不安故。不令脱落者。儀相不妙。或恐風寒
故。約上齶者。禦風閉氣免神散心馳故。然欲
閉口先且吐胸中穢氣。吐時開口放氣而出。
想身百脈不通處。教悉開通。出氣令盡。然始
閉口鼻中内清氣。然閉口時但得脣齒纔相
柱耳。眼不全合者。全開則掉全合則昏。故
但令斷外光而已。二卷止觀者。即彼初學坐
禪止觀。本只一卷應開成二也。彼有十門以
修止觀。第一具縁略如疏明。第二呵欲。謂
色聲香等五欲。所言呵者。了知此五惱惑衆
生。因之受苦不得解脱。深生厭離不復追攀。
乃名呵也。第三棄蓋。蓋謂貪欲睡眠恚掉悔
疑也。所言棄者。覺知此五。蓋覆衆生心性不
得解脱。如日月爲煙雲等翳不得照明。今皆
遠離即名棄也。第四調和者。謂調飮食不饑
不飽。調睡眠不節不恣。調身不寛不急。調息
不澁不滑。調心不浮不沈。令此五事和暢得
所故也。第五方便行者。謂欲進念慧一心。以
能志樂修諸禪定。出離世間。晝夜精勤進諸
善法。念世無常可輕可賤。禪定智慧可貴可
重。於漏無漏揀擇苦樂虚實之相。一心決定
修行止觀。以此名爲方便行也。第六正修止
觀。於中有坐時修歴縁對境修。並如彼文。第
七善根發即同下文現報十益等。第八覺知
魔事如下文説。第九治病者。先須知病所起。
起有四種。一從四大起。二從五藏起。三鬼神
所作。四業因所感。既知病已。即以止觀治前
二。以呪力治第三。修福懺悔治於第四。第十
證果即入住不退。並如彼説。略知大況。若要
備見可尋本文。調心者。心即是意。調伏心意
令趣向眞正故。末世下出不正相。然戒定慧
學及諸雜行多有是患。菩薩戒疏云。佛法内
人多約四位起行。謂三學及雜行。初約戒學
者。有二類。一矯異者。謂雖不破戒性非質直。
依邪思計現異威儀。眩耀世間以求名利。本
無片心以求出離。然普抑餘人無異威儀者。
悉爲無徳。此是沙門賊亦是威儀賊也。如迦葉
寶積等經説。二淺識者。謂性非深智。恃己戒
行將爲出離。陵他乘急戒緩之衆。聞諸法空
便生恐怖。此是佛法怨賊也。出佛藏經。二約
定學。亦二類。一約貪狂者。謂性樂名利。久在
山中心少澄靖。現得定相眩耀世人。招大名
聞。普抑餘人無此相者。悉以爲非。此是阿蘭
若賊也。出華手經。二約邪慢者。謂性非多聞。
依山習定。鬼神加力心定有見。既不善覺知。
即恃此起慢。當大名聞陵滅餘人。悉以爲非
毀傷佛法。此是魔黨大賊也。出起信論及華
手經。三約慧學者。亦有二類。一約淺者。謂性
少聽誦學無次第。爲名利衝心。急預講説。己
見臆斷非毀古今。唯求利名元無出意。恃自
無行亦輕侮戒定。此是賣佛法賊。當招大苦。
出華嚴經魔業中。二約深者。謂性明辯雖於
二乘三藏文義少通。然猶未得佛意。既當傳
法。唯讃名利以勸後學。非毀古今顯自獨絶。
恃此爲徳起慢陵人。但誦持法藥而不自滅
病。己負深愆。況更法中起病。甚不可救。奇哉。
水中出火以何滅之。此是害佛法之賊。出佛
藏十輪等經。四約雜行者。亦二類。一約福行
者。謂性非質直苟爲姦計。共崇奇福。眩耀世
人招引重嚫。意在以少呼多。用此活命。既遂
其所求。即恃此起慢。陵蔑餘人無利養者。悉
以爲非。利養既爾名聞亦然。此是賣佛法賊。
出迦葉經。二約餘行者。謂性非慧悟。隨學一
法即便封著。眩此所學以招名利。撥餘修者
皆非究竟。此亦愚人蠹害佛法賊也。行人苟
沾一患。宜深戒之。離此下明今意。皆可解」
離境中疏皆是事定者。兼前數息等。不唯此
五。十一切處。即青等四空等五及識爲十。言
一切處者。觀一一法皆遍一切處故。由此亦
名十遍處觀。亦可等者。謂不依心散亂時眼
所見色。乃至意所知法等。六塵聞謂耳鼻覺
謂舌身知即是意。攝六略盡。今擧能取所也。
於此下釋意。以推此等唯識所現無別有體。
既知心外無塵。豈合將心外託。若不然者豈
名修止耶。已上諸定所縁。皆是權小教中之
所施設。暫令制心漸發無漏。今此實教。故並
不依。即直賜寶乘不與羊鹿也
論一切下二。初遣妄想中。一正遣。疏餘心皆
遣者。此有二義。一除見聞覺知外。更有心想。
隨何等念悉皆除遣。二除前數息骨鎖十遍
處境觀想之外。更有九想八背等一切事定
觀想。悉皆不依。以今心心向理。故揀去事想。
故云皆除。所遣等者。依幻説覺亦名爲幻。若
説有覺猶未離幻。説無覺者亦復如是。故亦
須除。是則幻心滅故。幻滅亦滅也。餘文易解」
論以一切下。二釋成。疏順法性者。雖言一
切法。意在眞性。以一切法悉皆眞故。皆同如
故。廣如眞如門説。斯則離心縁相也。轉釋等
者。科指此文。良以下釋此文意。前言法性本
無想者。實由想體自空本自不生。今則無滅。
此蓋本空。非推之使空也。此乃下會釋文旨。
非謂待無念時。方始不生不滅。以念念生處
即是無生。念念滅時即是不滅。如經云。初生
即有滅不。爲愚者説。又經云。當處出生隨處
滅盡。喩明可見
論亦不下。三重揀。疏若心等者。先反縱。意
云。外境若實有體抑心不縁。終不可得。以不
可不縁之故。後得以心除心此即縱其可除也。
然剩者之一字。復詳此文。似剩不故者之三
字。但只可言抑令不縁。可得後以心除心也。
義方彰顯。請更詳之。今既下正明既知無境。
心自不生。豈得放心外縁後更除遣。豈非自
徒勞耶。如人令子爲非。又復譴責斯何理耶」
論心若下住正念二。初正顯也。疏初習等
者此與前爲異。前則不放心外縁。此乃任運
馳散。外境唯心等者。本無境界妄起攀縁。是
名不正。今則觀境無境。知心無心唯一實相。
實相外更無別法。當爾之時分別不生。故名
正念
論即復下。二離相。疏唯心寂者。此唯心之相
亦不可得。前則離能所分別。唯一實相名
爲正念。今則正念亦無自相以凡所有相皆
虚妄故。斯則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自性
了然。故不同於木石也
餘威儀中者。即同天台歴縁對境修也。謂歴
行住坐臥作語等六縁。對色聲香味觸法等
六境。且如欲行便自思惟我今何故行。有利
則行無利則不行。然於行時。了知行心及行
中一切事皆不可得。不可得故。妄念自息名
爲修止。即觀上不可得法。一一空寂因縁故
有。名爲修觀。住等例此。又於見色時修止觀
者。見一切色如鏡像水月。悉不可得。不生分
別想念。名爲修止。色等因縁故有畢竟空寂。
名爲修觀。聲等例此。若止若觀倶順法性。以
法性常寂常照故。然天台修止自分三止。觀
亦復然。以約三諦三境修故也。今此文中約
眞如生滅二門。而修止觀。皆順一心即是雙
運。雙運即是息二邊分別。中道第一義諦止
觀也。餘文可知
止成中疏止成者。止前方便成也未是即觀
之止。附心者。以久習故隨心成止。以隨心故
即成三昧。即眞如三昧也。眞如三昧方是即
觀之止。爲奢摩他。梵語三昧此云正定。故伏
惑等者。伏四住見修煩惱。未能斷故。故云伏
惑。然此亦有伏無明義。論言深伏。意含此也。
此當信位。若更増進速入初住。故云信滿入
住。入住即不退
顯障中疏於理猶豫者。於上甚深義理是非
不定。故不能入。如圓覺經修二十五輪云。一
念疑悔則不能入。闡提者。阿闡提此云無信。
此則一向以爲不是。故不同疑惑。外道者。爲
宗習邪法故。誹謗正道。此乃非唯不信。更加
此過故異前也。五逆者。弑父母阿羅漢破和
合僧出佛身血。四重者。殺盜婬妄。問前疏文
云。有業障者但令懺悔。今何除之。答此中所
除。約不懺者。懺則能入。不同小乘有定業。故
涅槃經云。未入我法業則決定。若入我法則
不決定。恃我者。此或恃我故不修。或修之存
我。亦不能入。故圓覺云。彼修道者不除我相。
是故不能入清淨覺。放逸者。或貪放逸故不
修。或修之不勤。亦不得入。學如不及猶恐失
之。況此類乎。是六下非謂具此六障方不得
入。但於六中或有一障。便能障道不得三昧」
顯勝中。論諸佛法身與衆生身無二者。有三
意。一意取衆生法身故。二者法身流轉五道
名曰衆生故。三者衆生相空即法身故。於此
三中初後爲正。故淨名云。如自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平等即無二。無二即一相也。論一行
三昧者。即眞如三昧也。謂住眞如境故。名眞
如三昧。以眞如無異相故。但行造此法故。名
一行三昧。此乃由境一故。使智行亦一也。前
則從境得名。此則通於法行。科云能生者。其
實即是義説能生也
二中疏法界一相者。所縁之境。繋縁法界者。
繋縁即能縁之心也。停心諦理與境冥合故。
諸佛法界者。諸佛如來所證法門。河沙無量
隔別不同。然亦一一不異法性。入此三昧者
皆悉得知無有差別也。以此眞如等者。由眞
如是一切法根本故。修此三昧亦與一切三
昧爲根本也。論若人等者。此三昧既是根本。
若入此者則能生長一切三昧。以末從本生
故。諸三昧自此成也
辨魔事者。梵語魔羅。此云殺者。謂能奪行人
功徳之財。殺智慧之命。言事以如佛以功徳
智慧。度衆生令入涅槃爲事。魔不如是。常以
破壞衆生善根令流轉生死爲事。以魔樂生
死故。三界群品盡屬於魔。今修行之人志欲
出離三界。又發弘誓廣度衆生。魔懼減少眷
屬。故來撓之。令其退墮。行人要須辨識而降
伏之。然有四種之異。一煩惱魔。二蘊魔。三死
魔。四鬼神魔。前三在内。以内修伏之。鬼魔在
外故今甄辨。一中疏障礙者。障入道人礙
令退故。堆惕精魅並如下説。三種者。魔鬼
神也。一者違情五塵或大或小恐怖萬端。故
令失志。二者順情五塵對男現女對女現男。
令其生染。三者平等五塵揀去前二。即是此
境。以魔鬼神之三種。各能現違順平等之事

對治疏二。初正釋論旨。一切等者。如上所現。
但是境之一數故。故前云。若離心念則無一
切境界之相。又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
種種法滅等。以此下唯心之義方便教者。尚
不能知。豈彼魔外能解此理。大論云。蠅能縁
一切物。唯不能縁熱鐵。若縁熱鐵蠅則成火。
魔能縁一切境界。唯不能縁實相。魔若縁實
相。魔亦成實相也。通遣者。凡所見聞。但用此
法而治。如天甘露是病皆治。故圓覺云。除彼
所聞。一切境界皆不可取。此皆通遣也
別門下。二出對治二。初略明三。初治魔。初諸
藥草各有功能。般若者。金剛摩訶之類。呪者。
諸陀羅尼。其數非一。默念者。恐彼聞之而解
使呪等無力。如授藥令服不可令知
堆惕鬼者。禪病經云。羅旬逾長者子初出家
時。迦葉佛所教數息觀。靜處見一鬼面如琵
琶。四眼兩口擧面放光。以手撃擽人兩腋下
及餘身分。口言堆惕堆惕。如旋火輪似掣
電光。或滅或生。或作鼠形。或作馬聲。或作鬼
吟。或復竊語。種種惱亂令行人發狂。佛言。此
鬼是拘那含牟尼佛時有一比丘。垂向初果。
犯邪命故爲衆擯出。瞋恚命終。自誓爲鬼惱
亂四衆。堆惕者。以口云也。臘吉支者。禪經
云。此起尸鬼也。言偸者。或是此鬼愛偸死屍
故。或是連下梵語。且兩存之。非謂因偸夏臘
也。故經云。諸臘吉支手捉鐵棒等。戒律即聲
聞戒諸部律文。三歸五戒可知
少男女等者。即順情境。謂作父母兄弟諸佛
形像等。可畏身者。或爲虎狼師子羅刹之形。
種種可畏之像。來怖行人。如嵬禪師所見。或
無頭師見之。曰善哉。汝無頭痛之患。或無腹
五藏等。皆以言戲之。又見年少女人。師曰。貧
道身如枯木。心若死灰。無以革嚢見試。此鬼
即時飛空而反。仍有偈云。大海可竭須彌可
傾。彼上人者秉志堅貞。兕者。有説。似牛青色
一角。重千餘斤。牙爪銛利能伏千虎。乃至者。
若多於卯時來者。必是兎塵鹿等。辰時來即
龍鼉魚等。巳時即蛇蚓鰍等。午時即馬驢駝
等。未時即羊雁鷹等。申時即猴玃猿等。酉時
即雞烏雉等。戌時即狗狼豺等。亥時即猪貐
豕等。子時即鼠燕蝠等。丑時即牛鼈蟹等
現形中論先是現形。如掬多令魔現佛形八
部翌從。不覺禮拜等。若説下是説法陀羅尼
云遮持。謂持善遮惡故然有多字一字無字。
魔所説者應唯前二也。以不知唯心故。不能
説無字。平等至無願即三解脱門。無怨下顯
空義可知。此魔但能説而不能證。天台云。魔
能説別異空假中。不能證也
得通中論先是得通魔。得有漏五通故。令行
人亦得此通。此中過去是宿命。未來是天眼。
現在是他心。前現形即神境。唯不顯天耳。含
在其中也。辯才無礙是起辯
起惑中初起惑。以正定令人滅惑。魔定令人
起惑。由行人善根微少故。修三昧引此邪相
也。惑捨已下是造業
據定中初據定。得自然下。是得禪。自然飮食
者。禪悦食故。或於禪中得人間上妙飮食
五中初是食差。顏色已下是顏變
疏二。初寄別總指
問如下。二約通料揀二。初問。宿世等者。如前
所説。三賢已上乃至於佛。能與二乘凡夫作
差別縁故。今定中所現聞見既同寧知邪正」
答下二答二。初歎難解。墮邪網者。以邪爲正
故。楞嚴云。若作勝解即受群邪。退失善根者。
以正爲邪故。由是取之捨之。二倶有過。是故
難也。如蹈火受焚見寶不取故。二皆失。失故
無進。趣之日也
今且下二正揀辨四。初標依古法。一者深入
禪定。二者勿移舊志。三者察其本末
如經下。二引經爲據。三試等者。若燒之益粹。
打之彌堅。磨而不磷可謂眞矣。共事者。若暫
會聚當共與之從事。從事則體其情性也。情
則易變。性則不改。故可知之。如或未辨久則
見之。仁者則久而彌芳。不仁者不可以久處
約也。而又未辨。當用善巧觀察視其所以。觀
其所由。察其所安。自然可見其邪正矣
今借此意下。三依法正揀。經中三喩以驗行
人眞實虚僞故。文云。行人亦爾也。故共事等
三試之。今文將以驗於定境。不同經意。故云
借此等。但借其喩非取法也。不淨觀者。隨看
當初所修何觀或數息或不淨等。今於此禪
發其境界。即却依本時修習。即驗邪正也
如燒下四合顯。經喩二。初喩也。但擧一喩餘
則例知。故不言也
此中下二合。定譬等者。據義順合可知
以此下三結。三驗等者。既以定石磨之。行槌
打之。慧火燒之。邪正鉛金足可彰矣
對治論以是義者。指前五對。疏依自等者。隨
己所有慧力。觀彼境界不妄領受。當觀諸法
實相。無邪不破。以知境界唯心本自不生。終
不信任。妄有取著墮於邪網。若不等者。以隨
彼境界。苟能取著其心則亂。以心亂故失於
正受。正受者。不受諸受也。今既受彼即名
爲失。以失正故。即墮於邪。無所疑矣。邪不干
正者。以邪法虚妄正法眞實。眞實若立虚妄
自壞。以修行者深住眞如三昧故。自然退也。
若取等者。魔所現境意在令人取著。念心纔
起墮彼無疑。若深入唯心。是邪則滅。是正則
存耳。是故等者。不著則迴邪作正。著之則變
正爲邪。然天台治魔不離二種。一止治。謂凡
見一切外境好惡等事。悉知虚誑不愛不怖。
亦不取捨亦不分別。息心寂然彼自當滅。二
觀治。謂若見如上所説。種種魔境用止不去。
即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能惱。如是
觀時尋當謝滅。若遲遲不去。但當正念勿生
恐怖。不惜身命正心不動。知魔界如佛界如
一如無二如。魔界無所捨佛界無所取。即佛
法自現魔境自滅。今此論中前是觀治故。云
智慧觀察。從當勤正念下。是止治。止觀二治
皆不取也。智度等者。以生心取境。境便成魔。
境惑其心即爲魔事。且如色等諸法。取之則
成塵賊。不取則成妙境。今觀一切唯是實相。
實相外更無諸法。是故見有法者。皆是於魔。
況於定中所見境界。可不是魔耶。偈云等者。
如經中説。有一比丘魔欲惑之。經七千歳竟
不得便。何以故。以是比丘不起心故。其猶密
室風不能入。風得入者由孔隙故。魔得便者
由起念故。從當下示前論文。以對三試之中
以定妍磨。及依本修治之二也。以此下釋所
以。或曰。準論正念之言。但當其定。云何得有
依本修治耶。故此釋之。故前云。不依氣息形
色地水火風等。此則揀去餘事觀想也。又云。
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
無自相可得。又云。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
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眞如三昧等。故知
深入此定即是依本修治。更無別法以爲本
修也。問據前所説但是魔境。及至今文結其
所離。何故乃言離業障耶。答此有二義。一則
行人内有業障故外感魔境。若離業障則無
魔事。今就本言故云業障也。二則若墮魔網
則成業障。以魔樂生死起愛見。貪著世間名
利恭敬。由是造業故成業障。今離魔事。即是
離業障也
四邪中。疏我見等者。迷此三惑即名爲癡。
即我癡等是末那中倶生四惑。以是倶生故。
云常相應。皆是無明住地所攝故名爲使。不
減煩惱等者。修定本爲除斷煩惱。既不能斷
何用定爲。如服藥病増則知非藥。安可更服。
據謂依仗憑託之義。不可憑仗而行也
正中疏不味著者。不同外道有見愛故。此通
指下二句。忘心境者。絶能所故。是不味著相
也。出定等者。本不以懈慢故入定。所以出定
時亦得如此。不同外道有我慢故。貪瞋等者。
意本斷惑。故得漸薄。不同外道貪名利等。
如服藥病除。是爲良藥。既知良藥不可不服

眞中論若諸等者。文意反明。疏即順釋。要依
等者。以眞如是如來之性。故修此三昧。方是
如來之種。如人生於王家。必繼王業。此亦如
是。除此等者。楞嚴云。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
莊嚴路。又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也。十
住已去者。謂六種種性之初。即習種性也。不
退位者。不退有四。一信。二位。三證。四行。今
即位也
僞中疏四禪即色界亦靜亦慮。故謂之禪。四
空即無色界有靜無慮。故唯云定。不淨即觀
身五種。謂種子住處自體自相究竟不淨。廣
如下説。安般者。梵語安那般那。此云出息入
息。上二即五停心觀之二也。等者。更等後三
及四無量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等一切事
定也。取境相者。以非理定。但縁彼息等諸相。
不稱眞如不出三界故。名世間定也。然天台
明諸禪定總爲三。一世間禪。二出世間禪。三
出世間上上禪。世間復二種。一世間味禪。即
四禪四無量四空定也。二世間淨禪。即六妙
門十六特勝通明禪。二出世間禪有四。一觀
禪。謂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二錬禪。
謂九次第定。三熏禪。謂師子奮迅三昧。四修
禪。即超越三昧也。三出世間上上禪有九。謂
自性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
禪除惱禪。此世他世禪清淨淨禪。行相廣如
次第禪門。略如法界次第。學者要知應檢彼
文。論味著等者。不同眞如三昧。不住見相及
得相。故疏同得等者。三乘人及凡夫外道皆
修此定。然凡夫多味著。外道帶異計。所修雖
同修心有異故。得果各別也。若離等者。故前
説善知識縁中。須教授善知識。要知邪正。以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夫於善友豈合辜恩。故
法句經中重重顯讃。然修行禪定不易其人。
欲具諳其門。須遍覽諸教。唯天台三種止觀
明諸禪修證行相。廣在彼文。今略依初學禪
觀。明邪正發相。邪定發相者。或身手紛動。或
時身重如物鎭壓。或身輕欲飛。或逶陀睡熟。
或煎寒壯熱見諸異境。或其心闇蔽。或起諸
惡覺。或念外散善。或歡喜躁作。或憂愁悲思。
或惡覺觸身。身毛驚竪。或時大樂惛醉。如是
種種邪法與禪倶發。名爲邪僞。此之邪定若
人愛著。即與九十五種鬼神法相應。多好失
心顛狂。或諸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勢
力令發諸深邪定。智慧辯才神通感動世人。
見者謂得道果。皆悉信服而内心顛倒。專行
鬼法。是人命終。若不値佛及善知識所護。還
墮鬼神道中。若更生來多行惡法。即墮地獄。
行者修止觀時。若證如是等禪。有此諸邪僞
相。即當却之。若知虚誑不愛不著。即當謝滅。
若起念著即墮群邪。正禪發相者。若於坐中
發諸禪時。無有如上所説諸邪法等。隨正禪
發時。即覺與定相應。空明清淨内心喜悦。澹
然快樂無有覆蓋。善心開發信敬増長。智鑒
分明身心柔軟。微妙虚寂厭患世間。無爲無
欲出入自在。是爲正禪發相。此二種相如人
與惡人共事。常相觸惱。若與善人共事久久
逾見其美。斯亦如是。行者宜深察之。故須善
友教授
總標。疏後世等者。妄盡習除證眞起化。徳充
法界應用無窮
攝護中。疏以修等者。略同金剛所説。持經之
者。爲如來知見護念等。如王世子修徳進業
堪紹國位。特爲君之所寶也。爲佛所念理合
如此。故云法應
惡縁中。疏離天魔外道等者。如上所治。以知
諸法實相故。不爲恐惑。九十五外道者。如華
嚴説。有九十六。謂六師各有十六種所學法。
一法自學餘之十五。各教十五弟子。師徒合
論故成此數。今減一如餘處説
惑業中論甚深者。即般若妙慧深達實相。今
既入此深定故。不誹謗也。重罪薄者。已達罪
性福性。非内外中間。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三
昧漸深其罪漸減。故云薄也。疑者謂於理猶
豫。覺觀謂語之加行。今達諸法唯心無外境
界。内離尋伺。於理決定。何所疑耶。故皆滅

行成中疏於理増信者。信欲成根必務増長。
漸入不退故不怯者。知法如幻。故無所怯。繩
蛇非毒杌鬼無心何所怯耶。故下文云。若修
止者。能捨二乘怯弱之見。既不怯弱則非同
二乘。不壞者。了他如己故得柔和。柔和故不
憍慢。不憍慢故。人則不惱。不惱故不壞。不壞
行也。無世滋味者。世人不學此法。則愛見深
固貪著世間。今既知三界虚僞誑人六根。焉
可貪而樂之。不樂則離愛。離愛即減煩惱也。
故下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得禪
定者。眞如三昧成也。論外縁即通擧六塵。音
聲即別指耳所對也。故楞嚴云。純音無塵根
境圓融無對所對。又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
能令衆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脱。斯則同諸法
無行經入音聲慧法門。何所動耶。今於六塵
中唯擧聲塵者。阿含説此以爲禪刺也。然上
疏文倶於一二等下。注者。以此解釋便當科
文。令易解故。非謂太近前也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九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二十
 長水沙門子&MT01805;録 
觀中論心沈沒者。以眞如無相。向即心絶
分別不起。故云沈沒。此如二乘取空爲證也。
由沈寂故遂成二失。如下列釋。論或起下正
顯失
疏初觀即法相觀。於中復有苦無常無我不
淨之異。以見不淨故不可愛。苦故不可忍。無
我故不自在。無常故不可保。由是深厭世間
而求出離。樂修衆善以備將來。夙興夜寐無
敢怠墮。第四即精進觀勝心既發。念念精勤。
敏則有功故能成辦。第二即大悲觀。謂見諸
衆生漂沈苦海無有福慧。不知苦本。耽樂生
死不求出離。故起大悲哀愍之意。故法華云。
見六道衆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
苦不斷。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爲是衆生
故而起大悲心。第三即大願觀悲心既發。以
願要期不擇怨親勝劣。皆令脱苦逮得涅槃。
衆生界盡我願方盡。故能成矣。疏四非常者。
謂非斥彼常情所執之四境故
無常中。論一切有爲者。除六無爲外餘之。四
位。並是有爲。無得久停者。諸法既生。生已即
滅。如露如電不可久留。故戒經云。壯色不停
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
亦難保。無常經云。假使妙高山劫盡皆散壞。
大海深無底亦復有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
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呑
苦觀中。論一切心行等。如經中説。一念有九
十刹那。一刹那中九百生滅。既速生速滅誠
爲苦也。故前云。動則有苦果不離因。然苦者。
逼迫爲義。五苦八苦種種不同。略而論之。不
離三種。謂苦苦壞苦行苦。三苦之内行苦最
通。不唯五趣皆有。抑亦三乘悉具。今就通義
故標一也
無我中論恍忽如夢者。念過去法恍恍忽
忽。似有而無如存若亡。徒有言説實不可得。
故云如夢。何啻過去現在亦然。故淨名云。是
身如夢虚妄見也。疏難追者。非謂有體而求
之不易。故曰難追。以全體自空但有言説。故
云無體也。論如電光者。應念諸法。前屬過去
後屬未來。於二中間無體可住。終不可取。故
云如電。故淨名云。是身如電念念不住也。疏
刹那者。時之邊際也。不住者。經云。初生即有
滅不爲愚者説。又經云。刹那刹那念念之間
不得停住。論如雲等者。雲起晴空。何曾有本
法生眞界。寧見所從。以生時無有來處故。滅
時亦無去處。淨名云。是身如雲須臾變滅也。
疏縁集等者。兼能集之縁。亦無來處並同於
雲。然此段文正是空觀。今科云無我者。以要
對破常等四倒。故三世既空則無有法。法尚
不可得。豈更存乎我耶。故曰無我
四中論不淨等者。淨名云。是身不淨穢惡充
滿。然有五種。一種子不淨。父精母血之所成
故。二住處不淨。生熟二藏中間住故。三自體
不淨。三十六物共和合故。三十六者。外相三
醜。謂髮毛爪齒睇涙涕唾垢汗便利。身器
二六成。謂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中
含十二穢。謂脾腎心肺肝膽腸胃赤痰白痰
生熟二藏。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諸穢惡故。
五究竟不淨。身壞命終不可堪故。形骸若斯。
復何可樂。疏除四倒者。常樂我淨是凡夫所
執。四種顛倒故。今以無常等四觀。一一對治。
如以四藥治於四病
大悲中。論如是等者。以悟自身非常既爾。當
念衆生亦復如是。無明迷故。不自覺知故。起
大悲也。三界九類故云一切。從無始下窮其
苦源。蓋是無明所作故。前文云。以有無明染
法因故。則熏習眞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乃
至造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已受下明三世
皆苦也。難捨等者。無明未盡已前不能免故。
故法華云。一切衆生爲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之所燒煮。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又以
貪著追求故。現受衆苦。後受地獄餓鬼畜生
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
苦。怨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衆生沒在其
中。歡喜游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
不求解脱。疏無心厭背等者。反知厭背苦。則
有邊故。前文説染法得佛後則有斷故。十地
經云。有無數身已滅今滅。如是生滅不能於
身而生厭離。轉更増長機關苦事。隨生死流
不能還反。深發悲心者。衆生與己性無二源。
眞樂本有而背之不求。妄苦本空而愛之不
捨。迷頭認影枉此艱辛。行者觀之。必生悲

大願中。疏因悲立願者。思惟衆生三世之苦
難捨離故。猛立希欲要結之心。樂具徳行濟
度彼苦。願體者。若有分別則不能普度永度。
便成顛倒不稱法性。以法性離分別故。然此
亦是不顛倒心也。長時心者。於中初之三句
且是内修徳本。若自無徳行焉以化人。先利
其器必善其事也。故華嚴疏云。川有殊而不
枯。山有玉而増潤。内無徳本外豈能談。又淨
名云。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
縛必能解縛也。後之一句正是長時。廣大心
者。文云。一切則九類四生無不攝盡。故成廣
大。初句即是能度方便。若無方便則焉令發
心。故以漚和善巧。令悉從化也。第一心者。高
出人天二乘之境。更無過此故。稱第一也。今
詳文中具有四願。謂離分別即誓斷煩惱。遍
修諸行即誓學法門。盡未來等即誓。度衆生。
令得涅槃即誓成佛道。既令彼得功歸於己。
即是自希證也
精進中論以起等者。既發如是希欲之心。應
行是事而無怠墮。斯則以思無益不如於學。
故一切善法勤而行之。苟能無處不修。無時
不作。勤勇匪懈心不厭捨。則自然成就自利
利他也
結觀中。論若餘等者。謂燕坐則唯專於止。若
從坐起。餘諸威儀當應思察利害之事。念欲
去取也。疏順理者。一切善法順眞如理。前文
云。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眞如法故。
以諸善行。外違妄染内順眞如。故云順理。即
作持門也。違理者。一切惡法諸不律儀内與
法性相違。外能招報諸苦。故不應作。即止持
門也
總標中。論若行等者。此約四儀六縁之中。皆
須止觀雙修定慧倶運。疏動靜別修者。雖云
別修。應須習其雙運以前文云。雖先止後觀。
次第別辨。然至修時。豈得相離。以文不累書。
故成前後。今此文中説倶者。亦是重辨前文。
恐人修時各自習故。故勸皆應止觀倶行也。
以因時倶行果方雙運。如有足無目有目無
足。皆不到清涼池。獨輪之車豈免覆轍。故經
云。因地心與果地覺無二無別。方曰始終不
相離也
即止中。論自性不生者。故中論曰。諸法不自
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今
擧四中之一。故云自性。此即無我無造無受
者也。下即善惡之業亦不亡。非有義者。遍計
全空故言非有。依他不泯故不言無。若言無
者。則墮斷過以非同兎角畢竟無。故論即念
因縁等者。故經云。諸法因縁生諸法因縁滅。
又云。因縁和合虚妄有生等。疏非無義者。依
他宛然。故言非無遍計全空故不言有。若言
有者。即墮常過以非同妄情有所得故。此二
者。性相有殊。不二者。體用常倶。此順等者。
有二義。一順教。即此所引是佛聖言。二順理。
謂不動眞際是性不變。建立諸法即性隨縁。
一法二義。故云即也。故前疏云。不變性而縁
起染淨常殊。良以等者。經云。法身流轉五道
名爲衆生。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也。故能等者。約境修心以成觀行。境既即亡
而存。心亦即止成觀也。然前段即眞如門。後
段即生滅門。二門不二但是一心。故得止觀
雙運
即觀中。論雖念因縁等者。即前非無義也。而
亦下即前非有義也。疏不分配者。以前影後

疏文二。初正釋文旨。故疏序云。不捨縁而即
眞凡聖致一。此乃即隨縁而不變故。良以等
者。經云。一切衆生皆如也。前文云。以一切法
即眞實性故。故能下亦同前文。約境修心以
成止行。境既即存而亡。心亦即觀成止也。配
歸二門反前可見
説時下。二通示用心。説有前後等者。文不累
書。言不頓發故。觀之與止前後而辨。若在行
人修心之際。須止觀融鎔無前無後。謂即止
而修觀寂而常照也。即觀而修止照而常寂
也。寂照之體即是一心。一心名爲實性。故云。
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此中不唯止
觀不二。抑亦心境一如。謂以無縁智縁無相
境。以無相境相無縁智。境智一如。如水與水。
唯一實相更無別法。方名圓頓止。觀眞如三

對障中。疏治二過等者。凡夫不知諸法自性
無生。見有人法而起貪愛。樂住世間。今修止
道令知法本。不然今則無滅。自然見三界虚
妄。如虚空華不樂住著也。二乘得之。見法無
我於苦不怖。豈欲速取寂滅涅槃耶。以止下
釋所以可知。正治二乘者。以二乘一向沈空。
以空爲證怖懼生死。但求自利不起利他。不
成佛法。今修觀道。知一切法因縁和合虚妄
有生。因縁別離虚妄名滅。知病識藥即起諸
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衆。此則自然
離於陜劣之見。而起大悲普能救濟也。若凡
夫得之。則能知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而修諸
善行以修觀門。不壞縁法能除此障
總結。疏非不樂世間者。意云。不樂世間方能
修善。斯則止成於觀。非不怖等者。意云。不怖
生死方能起悲。此乃觀成於止。猶如合繩乍
似相違。究竟相順也。故雜阿含説。佛在瞿師
國。阿難問上座。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
惟。當以何法專精修習。上座云。當以二法。所
謂止觀。阿難曰。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上座曰。
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終成於止。止
觀倶修得諸解脱。阿難復問。五百比丘亦作
是説。阿難歡喜問佛。佛深印可。止觀相須等
者。亦如於繩合之方用。故涅槃經説。二乘菩
薩修不均故。不見佛性。無明邪見自此而生。
無上菩提由之難入。如能具足修習不相捨
離。則能疾到薩婆若海。故涅槃云。定慧等
學明見佛性。法華亦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
莊嚴。以此度衆生自證無上道。由是菩薩行
門雖多。總攝不過定慧。故華嚴云。譬如有力
王率土咸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薩所依頼。天
台宗於止觀深意在此。故彼云。涅槃眞法入
乃多塗。論其急要不過止觀。止乃伏結之初
門。觀乃斷惑之正要。止乃養心識之善資。觀
則照神解之妙術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
乃自利利人。法無不備也。今之學流焉可偏
習。如天台説。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即能了
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縁虚假不實故空。
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貌。爾時上
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衆生可度。是名從假
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
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故法華中諸
聲聞等自歎言。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衆
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
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爲。如是思惟不
生喜樂。當知若見無爲入正位者。終不能發
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若菩
薩爲度一切衆生。成就一切佛法故。不應取
著無爲。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即當諦觀心
性。雖空對縁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
幻化雖無實體。亦有見聞覺知等相差別不
同。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
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
衆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則説法無量。若
能成就無量辯才。即能利益五道衆生。是名
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
種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
了。菩薩雖復成就如此二觀。猶是方便非是
正觀。故纓絡云。前二觀爲方便。因二空觀得
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
然流入薩婆若海。菩薩欲於一念中具足一
切法者。應修中道正觀。若能諦觀心性非空
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即於
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若能於自心見中
道二諦。即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亦不取中
道二諦。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
如中論云。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亦名爲
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偈非唯是分別正觀。
亦是兼明前二種方便觀門。當知中道正觀
即是佛眼。即是一切種智。若住此觀即是定
慧力等。了了見於佛性。即是安住大乘。行歩
平正其疾如風。入薩婆若海。即行如來行。入
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以如來莊嚴而
自莊嚴。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於一切法
無所染著。即一切諸佛皆現在前。成就念佛
三昧。安住首楞嚴定。普現色身。能入十方佛
土。教化衆生。嚴淨一切佛刹。供養十方諸佛。
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具足一切諸波羅蜜。即
入頓悟大菩薩位。即與普賢文殊共爲等侶。
即常住法性身中。爲十方諸佛稱歎。授記能
八相成道。於十方國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眞
應二身。是名初發心住菩薩。然上所説依經
明其三觀行相。似成別異。若在行人。即須三
智一心中得。不縱横並別。方是圓修也天台
空觀即此止門。假觀即觀門。中觀即倶運也。
大約如此
防退中。論衆生者。十信初心之上品也。怯弱
等者。謂於生死中創起覺悟。惑業則無始積
集。善行則方將修學境強心弱障重力微。在
於觀心寧無恐劣。娑婆者。此云堪忍。具足五
濁實不可居。故經云。此濁惡世地獄餓鬼畜
生充滿。多不善聚。唯佛如來堪忍住。故亦可
修忍。勝餘方故。不能常値等者。以穢土之中
雖有佛出。然不久住即入滅度。動經多劫空
過無佛。行者或生佛前。或生佛後皆不得値。
以不値故不能供養親近承受聖旨。懼謂等
者。其猶孤子未及成人。便失恃怙寧不憂勞。
將無所損。行人亦爾。無佛爲勝縁内心又微
弱。況茲穢境五濁混然。期心上求實爲難進。
擬退聖道
聖意中。論勝方便者。即念佛三昧十六觀門。
及佛願力等。隨願下如隨願往生經所説。十
方皆有淨土。若欲生者隨願往生
引經中。論修多羅等者。即阿彌陀無量壽瑞
相。及觀經等。如小彌陀經説。從是西方過十
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樂事極。故名爲
極樂。有佛號阿彌陀。阿彌陀者。此云無量。光
明壽命弟子國土莊嚴悉無量。故其國土莊
嚴佛身功徳微妙殊絶。難可思議。廣在經文。
不能具述。然凡往生者。都有九品。因行有勝
劣。往生有升降。華開有遲速。成道有前後。上
上品者。發三種心。謂志誠心深心迴向心。具
足戒行讀誦大乘。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佛及菩薩親來迎接。觀音菩薩執金剛臺等。
至行者前。其人乘此隨佛之後。如彈指頃即
生彼國。生已見佛聞法開悟。經須臾頃遍至
十方。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
百千陀羅尼門。乃至下下品者。五逆十惡具
諸不善。以惡業故。合墮地獄。經歴多劫。臨命
終時遇善知識教。令稱佛名號。於念念中除
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具足十念乘華往生。佛
及菩薩共來迎接。生彼池中蓮華之内。滿十
二大劫蓮華乃開。觀音勢至而爲説法。聞法
歡喜滅罪除障。發菩提心等。如要備見請覽
彼經。問準隨願往生經説。十方皆有淨土。云
何偏指西方。答因易縁強勝餘方故。因易
者。十念爲因故。縁強者。彼佛願力故。以彼佛
因中有四十八種廣大誓願。於中云。若有衆
生欲生我國。十念成就不得生者。不取正覺。
有茲所以。故偏指也。具如瑞相經。常見佛者。
約生彼説也。若觀法身者。約今修因也。疏三
位者。料揀往生之人。正是説於已生彼者。若
觀經中具明九品。天台所判。上三品人始從
習種終至解行菩薩。中三品是十信已下。以
能持戒孝養等。而求生故。下三品是今時悠
悠凡夫。以作衆惡重罪。臨命終時遇善友勸。
方願生故。上上品見佛聞法便證無生故。是
道種人。上中品位當性種。上下品位當習種。
一得道有遲速。二所乘有勝劣。得道遲速者。
上上品如前生。已便證無生。上中者。生經七
日得不退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上下者。經
三七日。能游十方。過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
歡喜地。乘勝劣者。初金剛臺。次紫金臺。後
金蓮華。今疏約三位者。但就九品中前六品
説。初位即彼中三品人也。第二位即彼上下
品人。第三位即彼上中上上品人也。以是料
揀不退義故。故此判也。無退縁者。以彼壽命
長遠。又無女人無三塗。無寒暑無饑渇。無寃
親無老病。所欲隨心。常與聲聞大菩薩等而
爲伴侶。常見佛聞法。水鳥樹林皆演苦空無
常無我。念佛念法。由是善業則自然増長。塵
勞則任運消除。直至菩提更無退轉故。彌陀
經云。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彌
陀佛國者。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與此穢土修行霄壤有隔。猶如二人共至
前所。一則徒歩。一則乘載。如是二人難易可
見。彼此二境修行等差。亦復如是。然今有人
不審利害。於兩土察因縁之勝劣。説空行有
數寶受貧。往往窮理以無西。沈空而謗教信
鄙俚於後代。非方便於先覺。恃己爲是何是
之有。謂我情忘。何情之忘。及乎讃喜謗瞋。惑
之盛矣。殊不知存我入覺。覺思遠焉。而罔信
安養爲息肩脱屣之地者。吾爲之傷之。弗能
已也。佛記等者。楞伽經説。龍樹比丘住初勸
喜地。能破有無見。往生安樂國。後二位者。即
十信滿足及三賢位人。以觀眞如法身勤修
習故。願生彼國。即是九品中上三品人也。反
知初位信行未滿者。即可對前常見於佛。終
無有退之文也。然今論云。若觀眞如法身畢
竟得生。斯則觀已方生住正定也。故知不可
作生後方觀而解。有智請詳
勸修利益者。即流通分也。既陳法義廣示修
行。圓頓之根必依悟入。今總擧前説。勸令受
持聞思修習得利益故。文中具説三慧益相。
仍擧不信毀謗之過。今但云勸修利益者。何
也。謂擧深該淺故。不言聞思因勸而修故。自
無疑謗。由是但云勸修利益。結前生後中。論
如是等者。指前三分所詮法也。謂一心二門。
二覺二不覺。四位二相。三細六麁。五意六染。
二礙四熏習。三大二身。二見三心。四方便六
度。三心相四信五行等。並已説了。然此等諸
法盡是大乘之中差別法義。故云。如是摩訶
衍等。諸佛祕藏者。即大涅槃三徳甚深。是佛
所證。非因位能窮故名祕。多所含容而無積
聚故名藏。此之祕藏具足三法。謂摩訶般若
解脱法身。一一皆具常樂我淨。故名爲徳。雖
有三名而無三體。如天面三目不縱横並別。非
一二三而一二三。故名祕藏。然上所説差別
法義。以此三法往收罄無不盡。何謂也。如上
一心是總擧祕藏體。具足三大義故。二門不
離眞俗二諦。眞中泯相即空是般若。顯實是
法身。生滅是俗諦正是解脱。二覺中本覺是
法身。始覺是般若。始本不二是解脱。四位中
隨一一位。皆有能證智是般若。所證理是法
身。離障處即解脱。二相中智淨相是法身般
若。不思議業相是解脱。四鏡中如實空鏡是
法身。因熏習鏡是般若。後二鏡是解脱。又初
是法身。二是般若解脱。後二中三是般若法
身。四是解脱。九相中前七屬煩惱。是般若。造
業是解脱。受報是法身。五意六染二礙攝入
九相。可以意得。四熏習中染熏方離無明。妄
心境界起成惑業。流轉生死。如九相所配。淨
熏中眞如是法身。熏起始覺是般若。離障處
即解脱。三大中體是法身。相是般若。用是解
脱。二身中眞身屬法身般若。應身是解脱。對
治邪執能對是般若。二見無處即解脱。正理
顯處即法身。三心中直心即法身。深心即般
若。大悲心即解脱。六度中度度皆具三種。如
云以知。是般若。法性是法身。本無慳貪是解
脱。三心相中眞心即般若法身。方便及業識
心即解脱。四信中信眞如即法身。信佛即般
若。信法與僧即解脱。五行中前四即解脱。止
即法身。觀即般若。或一一行皆具三種。以此
三法。統收一切靡不皆盡。此三不離前之一
心。斯則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皆此論攝故。名
祕藏。我已總説也
擧益。論如來甚深境界者。一心二門三大也。
一心則法甚深。三大則義甚深。二門則理事
甚深。皆是如來所證之境故。正信者。以此爲
實不信諸法故。既生正信。故離誹謗。離誹謗。
故入大乘道。道即因義。能通佛果故。持此論
者。教是大乘之門。欲入大乘故。須持教或讀
或誦。總名爲持。視聽所知悉名聞慧。疏思慧
者。思惟其義。修慧者。如説修行。論究竟等
者。始因聞思終得佛果故。又一得永得。故云
究竟。佛果圓通名之爲道
聞益中。論若人等者。有二意。一者但能如此
不怯。他時必得如來授記。如寶藏佛説釋迦
後時必得然燈如來授記。二者景行若斯義。
合得記。如圓覺經清淨慧章末云。若人聞此
法門不生驚畏。是則名爲淨覺隨順。汝等當
知。如是衆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
佛。植衆徳本。佛説是人名爲成就一切種智。
義同此也。又如法華説。如來滅後。若有人聞
妙法華經。乃至一句一偈一念隨喜者。我亦
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思益中。論假使者。實無此人假設而立。故三
千大千世界者。倶舍云。四大洲。日月。蘇迷
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
倍説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配
亦可知。十善者。化人令行十善果招天上。雖
即數多不離三界。不成無漏。若思此法是佛
之因。究竟令得無上佛道。時雖不多功不可
喩。豈將世善而可並耶
徳多中。論受持者。領受法義。任持在心。食頃
之際散心思惟。功不可喩。況一日一夜定心
觀察。時長行勝。所獲功徳誠如此言。不可思
説也
校量中。論假令等者。此中校勝文雖不多。義
則甚廣。以能歎之人是無上大覺。具一切智
有無礙辯。凡所歎説無不究竟。今則不獨一
佛所歎。仍擧十方一切諸佛。是人勝而復多
也。又非於少時間。仍各於無量無數劫中。是
稱歎時長也。非謂多佛於長時中。歎其功徳
令得邊際。而又復言亦不能盡。是知義豐文
約之教。比餘處校勝之文。實爲盡矣
所以中。論何以故者。果人無量劫數無邊。於
爾所時。經爾所佛歎所不及。有何所以耶。謂
法性下釋也。謂性無邊故。功徳如性亦復無
邊。以修習斯論者。即是深入法性之所獲

謗毀中。疏罪重者。受持既若福多毀謗。合招
罪重。準大般若經説。謗法衆生入阿鼻地獄。
經無量劫。遇此境壞。則寄餘界地獄。如是展
轉遍歴十方。還至本處罪由未盡。今言無量
大苦。是此類也亦如法華經説。謗經之人其
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如是
展轉至無數劫。從地獄出。當墮畜生等。止謗
者。亦是勸信獲罪若是。宜可止之。故勝鬘説。
若自有智則自體會。若不解處則仰推如來。
非我境界。苟能如此。則何患殃及於後世耶。
論以深下或問曰。以何義故。不信毀謗者獲
罪如斯。故此釋之。亦如法華云。斷佛種故受
斯罪報。以一下又難曰。但謗此論。如何乃言
斷三寶種成自他之害耶。故此釋之。疏果人
得涅槃等者。此但約人互顯影略而言。據理
則一得倶得故。非別證。如般若心經説。菩提
薩埵依般若得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得菩
提。此亦如是法寶等者。以論中如來是佛寶
菩薩是僧寶。若不信此法。則無菩薩修行。即
僧寶斷絶。若無修行。則不證菩提涅槃。是法
寶斷絶。若不證果即無如來。是佛寶斷絶。三
寶斷絶皆由不信毀謗。是故獲罪經無量劫
受大苦也。將知大罪莫大於謗法耳
結勸中。論過去即釋迦之流。現在即馬鳴之
類。未來即今之行者。楞嚴文殊歎觀音圓通
云。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
各入圓通。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
中證。非唯觀世音無異路者。經云。此是微塵
佛一路涅槃門。又云。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
莊嚴路
總結中。論諸佛等者。諸佛謂能證能説之人。
甚深下即所證所説之法。此中深廣等是總
指三大。深約豎論。大約横説。二皆絶待故加
甚廣之言。謂深中之深非對淺之深。故云甚
深。大中之大非對小之大。故云廣大。或可深
廣大三字。別對體相用之三義。深是體大。謂
實相眞法非因位能窮。唯佛究盡。故大論云。
智度大海唯佛窮底。又法華云。深固幽遠無
人能到。此則約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不生不
滅故云深也。廣是用大。謂過河沙之妙用。潜
興密應無有休息。無有窮盡。此無盡之用一
一同於覺性。無有邊涯。無有分限。故楞嚴云。
我以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本妙圓
心。周遍法界。是故於中一爲無量無量爲一。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能含受十
方國土。坐微塵裏轉大法輪等。故云廣也。大
是相大。相謂義相。即前所辨大智慧光明義。
遍照法界義等。過於河沙無漏性徳與眞如
體。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非深非廣能深能
廣。故受大名。所言甚者。通貫三字。謂甚深甚
廣甚大。倶絶待故。此之三法遍能含攝一切佛
法。亦攝一切衆生法。含攝雖多倶不離一心。
一心者。是諸佛所證之極致。是諸佛所説之
根本。故前論云。謂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
諸衆生正解不謬故。今論主以少言句。隨順
此法略而説之。言雖約略理無不備。故云總
持説也。故前文云。如是此論爲欲總攝如來
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説此論。論如法性者。
法性遍滿圓無際故。造論功徳如性廣大。亦
無有際。法性甚深無窮盡故。造論功徳如性
甚深。亦無有盡。法性無漏離諸染故。造論功
徳如性無漏。非垢非染。法性無爲離施作故。
造論功徳如性無作。非有爲相不可破壞。盡
於未來。如是功徳無量無盡無漏無爲。欲何
所利。由是論云。普利一切衆生界。然利衆生
不出二種。一令離苦。謂離分段變易二生死
故。二令得樂。謂得菩提涅槃二無上樂。以衆
生有三乘五性四生九類差別不同。故云一
切。今迴如性功徳。普霑利之。令彼隨自根性
咸得其益。終至究竟無上覺道耳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二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