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百論疏 (No. 1827_ 吉藏撰 ) in Vol. 42

[First] []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827[cf.No.1569]

百論序疏
大業四年十月因講次直疏出不事訪也。肇
公是京兆郡人。家貧常以傭書爲業。因是歴
觀經史。毎讀老子莊周之書。喟然歎曰。美則
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猶未盡矣。末見古維
摩經觀喜頂戴謂親友曰。吾知所歸極矣。羅
什至京師因從請業。著不眞空等四論。著注
淨名及諸經論序。什歎曰。秦人解空第一者
僧肇其人也。若肇公名肇可謂玄宗之始。年
三十一亡。但百論有二序。一叡師所制。二肇
公所作。興皇和上毎講常讀肇師序。正爲其
人言巧意玄妙符論旨。親覩時事。所以禀承。
又叡師序是弘始四年前翻。什師初至方言
未融。爲此作序。猶未中詣。肇師序即是此文
六年重翻。文義既正。作序亦好。所以恒讀肇
公序也。余年十四虚心翫之。登乎弱冠於寺
覆述。生起此次第者。論即是教。以教化物前
須歎教。雖復歎教但未知何時造。故第二明
時節。雖明時節未知何人所造。故第三明能
造之人。雖明能造之人未知何故造論。故第
四明造論意爲縁。雖明能造之論所爲之縁
竟未知名字何等。故第五釋論名題。雖識名
目未知是誰注釋。故第六出注論婆數。注釋
雖竟未知旨趣如何。故第七明論大宗。此之
七章並化行天竺益天竺之縁。從第八已去
傳流震旦益於此土。故有第八什師遠齎梵
本來此翻譯。雖有解法弟子必須有篤信檀
越。故第九明檀越姚嵩。雖有此九條猶未知
論偈多少。故有第十定品偈多小也。開此一
序以爲十章。一歎論功能。二明造論時節。三
歎造論之人。四陳外道興世。即是造論意。五
釋論題目。六述注論婆數。七叙論大宗。八明
翻論羅什。九辨檀越姚嵩。十定品偈多少。章
雖有十不出人法二義。開人爲五。辨法亦然。
故成十矣。人五者。一造論人。二所爲人。三注
論人。四翻論人。五請譯人。四爲内弘。終一爲
外護。涅槃經云。有二因縁佛法久住。謂解法
弟子及篤信檀越即其事也。法五者。一歎論
功能。二造論時節。三釋論名題。四叙論大宗。
五定品偈多小。就初歎論功能凡有四義。一
境智。二智諦。三人法。四法喩。言境智者通聖
心謂正觀也。開眞諦謂正境也。非正境無以
發正觀。非正觀無以鑒正境。故略題斯二則
義無不含。問應前明正境後因境發觀。今何
故前辨正觀後明正境。答因縁境智非前後
一時。但大士出世爲令衆生得於正觀。正觀
要因正境故後明正境也。如法華十方三世
諸佛爲開示悟入諸佛智見。諸佛智見即正
觀也。在佛既爾。菩薩亦然。問此論云何明正
境及正觀耶。答如始捨罪福終破於空。横淨
十條竪窮四句。即一實諦爲正境也。如斯而
悟稱爲聖心。問爲通衆生聖心。爲通佛菩薩
聖心耶。答具有三義。一令衆生得悟正觀。名
通衆生聖心。二邪教既除正經便顯暢悦佛
心。名通佛聖心。三衆生病息大士患除。故通
菩薩聖心也。問云何能通所通能壅所壅。答
以斷常爲能壅。正觀爲所壅。百論爲能通。聖
心爲所通也。以邪教爲能覆。正教爲所覆。百
論爲能開。正教爲所開也。第二智諦一雙者。
通聖心明二智。開眞諦辨二諦。二諦是三世
佛祖父母。二智爲三世佛父母。如淨名云。智
度菩薩母。方便以爲父。一切衆導師無不由
是生。若無智諦則世出世並壞。斯二若成則
一切皆成。既爲大事故論明之。問既是申二
諦。何故偏言眞諦。答二義。一者雖具明二諦
意在於眞。如涅槃云。欲令深識第一義故説
世諦耳。二者對外道諸諦皆僞故。佛二諦倶
眞也。問智諦與境智何異而更明耶。答境智
取其發照。智諦明其説行。説行者。如説而行
名爲二智。如行而説稱爲二諦。禀二諦教發
生二智則教轉名境。如境而照故稱爲智。約
義不同故分兩也。問與中論題何異。答開眞
諦要論即中道也。通聖心謂正觀。問若爾便
是一。何名爲兩。答一切論通明中道明正觀。
故一切論皆是一論。一切經亦通明中道通
明正觀。則一切經是一經。又一切經猶是一
切論。以經論皆爲顯道。道既無二。豈有經論
異哉。然本有於二可言有一。竟未曾二何有
一耶。如是亦一亦二非一非二。故言亡慮寂
矣。問一切經皆是一經。何故有多經多論耶。
答蓋是諸佛爲縁轉勢説法故有多經。四依
轉勢説法故有多論。猶如一食將適病人迴
變食味也。次明人法一雙者通聖心明人。開
眞諦辨法。于時九十六道各稱世尊。故是人
亂。各謂己道爲實則法亂。提婆今欲正於人
法故。唯佛爲聖人。餘非聖人。佛法爲眞法。餘
非眞法也。問此依何文耶。答論首三番問答
諍人。佛説何等善法相去竟論諍法。即其證
也。四就法喩釋者。通聖心之津途者喩也。百
論爲聖心之玄津正觀之幽路。開眞諦要論
者法説也。佛泥曰後第二明造論時節。問提
婆與龍樹相見不。答經傳不同。叡師成實論
序是什師去世後作之。述什師語云。佛滅後
三百五十年馬鳴出世。五百三十年龍樹出
世。又云。馬鳴興正法之末。龍樹起像法之初。
梁武帝發菩提心因縁中云。敬禮興正法馬
鳴菩薩。歸命興像法龍樹菩薩。肇叡並云。提
婆出八百餘年。則理不相見。依三文分明相
見。一提婆傳云。提婆出天眼竟將伏外道詣
龍樹所受出家法。故應相見。二摩耶經明七
百年龍樹出。今明八百年提婆出。亦得相見。
三付法藏經分明相見。龍樹將去世告大弟
子加那提婆。善男子聽。婆伽婆以無上正法
付屬迦葉。乃至次第付囑於我。我今去世以
付屬汝。汝當興慈悲雲注甘露法。提婆長跪
答曰。敬如尊教。故知相見也。問諸菩薩何故
出世。答大明二義。一破小執。二破邪迷。如智
度論云。三百餘年有迦旃延出世造八健度。
馬鳴於此而出世。即知迦旃延執小爲病。馬
鳴破小病故出世弘大。亦可旃延逗于時小
縁而明小。令凡學小即迴凡取聖。次馬鳴出
世破小。令迴小悟大教。故二人倶弘道利物
也。六百年初五百羅漢於北天竺罽賓國釋
八健度造毘婆沙。龍樹於此時而出。具前二
義。爾時五百部盛興執小違拒大乘。故智度
論云。五百部各執諸法有決定相。問畢竟空
如刀傷心。龍樹欲破此小迷申乎大教。二者
諸部弘小令凡入小。龍樹破小令迴小悟大
也。次八百年時有法勝等弘小。提婆申大。亦
具二義。但提婆出世正爲外道盛興故出世
破斥。而兼除小迷及大乘有所得見也。文稱
泥曰者肇公云。泥曰泥洹涅槃並外國音不
同。而以涅槃爲正。又相傳云。涅槃通餘無餘。
泥曰正是無餘之稱也。有出家大士第三嘆
造論人。文有四。初出家簡在家。二大士異小
乘。三標名。四讃徳。出家者。四依出世實大小
兼弘道俗倶化。必須出家。出家有四。一出形
家不出心家凡夫出家人也。二出心家不出形
家在家聖人也。三倶出家出家聖人。四倶不
出在家凡夫也。今是第三也。大士者。前雖出
家恐濫小道。故明大士。又前明出家形同小
乘。今辨大士謂心是菩薩。問何故不明心形
倶是菩薩。答釋迦法中無別出家菩薩僧。皆
入聲聞衆攝故。文殊彌勒住在祇洹依聲聞
高下次第也。又形是聲聞得弘小教引小義。
便心爲菩薩宣揚大乘。厥名提婆者第三出名
簡異餘人。厥者其也。提婆者天也。故金光明
云。摩訶提婆名爲大天。大品云。恒河提婆品
亦云河天品。恒河者河也。提婆天也。蓋是其
本名。末稱加那提婆。伽那者小一目。以一目
施天神故以爲名。復傳云。提婆曾乞食。有女
人應發道心。於提婆眼生愛。提婆出眼示之
但是不淨。因以發心故小一目也。玄心獨悟
下第四讃徳。有三歎。一歎天然徳。二歎禀教
徳。三歎護法徳。此三次第由有天然徳故解
教。由解教故護法也。玄心者玄妙之心即正
觀也。獨悟二義。一八百年時群生皆迷。而提
婆獨悟。二龍樹多有門人。而提婆最爲標領。
故叡師云。提婆是龍樹上足弟子。徳與知機
諍行。才將玄師並照。道映當時者。照蓋於當
時亦現當時也。神超世表者。世以有所得爲
懷。提婆以無所得爲悟。莊子雖超世表終日
域中。與今何異。釋云。彼意聖人雖居無爲不
捨域中。如佛雖超四流之外恒在三界之内
今正歎獨出物外。與彼爲異。故能闢三藏下
第二歎解教徳。初歎解小乘三藏。次美通方
等十二。而三藏亦有十二。但明九部故直云
三藏也。三藏教關節難了。提婆並照達之故
云闢。闢者開通之義也。又佛説三藏。爲明不
三而方便説三。説三明不三。明權以開實。不
三而明三。從實以起權。提婆並開達此二義。
故云重關。小乘人聞三作三解。不知三不三。
亦不知不三三。故失三藏意也。又于時有二
種關於三藏。一外道邪言。二小乘性執。今破
此二執申明三藏。故開二關也。又小乘人二
關三藏。一得語失意。二語義倶失。今除此二
執故開兩關也。又三藏幽隱難明即是三關
故云重也。十二幽路者。于時外道邪言小乘
異執及有所得大迷三種隱覆方等。今並坦
蕩之也。又十二文言皆是入理所由。故路也。
而十二文言幽隱難了。今悉悟之故云坦也。
有人言。闢三藏破聲聞坦十二除縁覺。爲弘
一乘故也。今不同此釋。如向明之。檀歩迦夷
下第三歎護法徳也。内由明達大小故外能
弘護。檀者獨也。謂獨歩迦夷羅。迦夷羅者云
赤澤國也。所以作此歎者。佛處中天竺降天
魔伏外道。提婆爾。作如佛而歎也。爲法城塹
者二義。一佛大小乘法如城。提婆出世降邪
護正。與城爲深塹也。二者大小乘教法也。提
婆爲法作於高城深塹。又二義。一令天魔外
道不能朗&T055761;踰。二令大法弘顯如城塹。又二義。
一防外難。二安王民。于時外道紛然下第四
明邪興。即提婆所爲縁。有邪故有正。邪去正
不留。生死涅槃眞妄等皆例也。就文爲二。初
明邪興。二破邪造論。問邪障於正。云何能感
提婆。答此等外道凡有三時。一過去本習大
乘正道。二中途忘正學邪。今第三捨邪從正
時。以此邪將傾正觀將發故感提婆出世。以
大乘法破彼邪見。令迴邪悟入大道。若非此
邪不感正。惡感佛亦爾。具此三義也。邪辯逼
眞者二義。一逼斥眞道。二逼似之逼。故下文
云。殆亂正法。如精石亂於白玉好鍮似於黄
金。故外道立三寶。内教亦然。外道立二十五
諦六七諦十六諦。内法亦然也。乃仰慨下第
二提婆出世破邪顯正。前叙内壞。次以外吐
言造論。慕上曰仰。臨下爲府。言縱惑者。外道
内無正觀以制邪心。外闕善師以遮其惡。故
縱起此邪惑之心也。遠極沈淪者第二吐言
作論。論主運懷曠遠。極救外道沈沒苦海迴
流惡趣也。所以防正閑邪者。防正者護正法
也。閑邪者閑或訓解。今用訓靜。令外道紛然
悉靜息也。是以正化以之隆。隆興也。邪道以
之而替。替廢也。非夫領括衆妙者。結歎論主
也。老子云。玄之又玄衆妙之門。今借此語歎
論主體悟重玄妙道。故能顯正摧邪也。論有
百偈第五釋論名也。爲三。初釋名。次歎理。三
歎文。偈有二。一通偈即首盧偈。有三十二字。
釋道安云。胡人數經法也。莫問長行偈但令
三十二字滿。便是一偈。龍樹傳亦爾。故云。龍
樹乳哺之中誦四違陀。四違陀十萬偈。偈有
三十二字。智度論云。摩訶波若十萬偈。三百
二十萬言。故知定三十二字爲一偈也。今從
百偈得名者。正言由此百偈無邪不摧無正
不顯。故以偈數爲目也。理致下第二歎理。淵
玄深也。統群籍之要。要者大也。可謂窮深極
大也。攝一切理盡也。文旨下第三歎文。此論
或一字論義。二字三字乃至十字或默然論
義。或動眼論義。或閉眼論義。或擧手論義。或
鳥眼疾轉。或師子反擲。巧難萬端妙通千勢。
非可逆陳。至文當現。故言窮制作之美也。然
至趣幽簡下第六述注論人也。前發起稱歎。
次正明注人。至趣者謂理也。幽深也。簡略也。
其理窮深其文極略。故尠得其門戸。尠即小
也。古疏傳云。注百論衆人非一。合集論之有
十餘家也。有二人注最行於世。一波數。二僧
佉斯那次天親也。有婆藪下第二正出注人。
外國亦名和順。付法藏經云。婆數槃陀善解
一切修多羅義。婆數云天親。天親者本是天
帝弟。遣其生閻浮提伏修羅也。其是割那舍
闍人。云丈夫國也。開士者。天親本小乘學造
五百部小乘論。方等遂沒翳而不傳。兄阿僧
伽是大乘人。見弟盛弘小乘。恐覆障大道欲
引誘化之。故爲之現病。弟聞兄有病來參慰
之。弟問兄曰。何故病哉。答云。爲汝故病。弟
問曰。何故爾耶。答汝弘小乘障覆大道。罪過
深重故爲汝病也。弟曰。若爾此是舌過。當斷
其舌。兄曰。不須。汝可更造大乘論令大道宣
流。於是造大乘五百部論。時人呼爲千部論
主。開士之稱從後時得名也。彰於徽翰者。古
人以鷄毛爲笔故稱翰也。其爲論也言而無
當破而不執下第七叙論大宗。問何故至此
方叙大宗。答天親未注。論宗未顯。訓釋既竟
論宗始彰。故就此而釋也。就文爲二。初明論
宗。次辨利益。初中二句。可就二義釋之。一
者初句明論主申教意異餘論之申。次句明
論主破病異餘論之破。二者初明學此論者
能無難而不通。次明學此論者能無通而不
難。斯之兩對雖是一章之方言。實爲天下之
要用也。言而無當者。明此論之中異餘論申
教也。論主言教也。無當者是無住。無著之異
名。無依無得之別秤也。問云何是言而無當
異餘論耶。答今略擧衆家義釋之。一者外道
略論四宗。廣九十六術。皆是言有所當。爲論
主所屈不能通論主之難。略四宗者。僧佉當
一。世師當異。勒沙婆當亦一亦異。若提子當
非一非異。以定住一解也。就一中便難破之。
彼不能答。餘三例爾。四宗既爾。九十六術亦
然也。二就小乘略明數論。廣五百部。數論者。
毘曇定見有得道。成實覩空成聖。並定住空
有不能通他難也。問云何定住空有。答毘曇
決不信人法並空。成實定無見有得道。即定
住也。廣五百部者。智度論云。佛滅度後有五
百部。各執諸法有決定相。不知佛意爲解脱
故。聞大乘法説畢竟空如刀傷心。即是言有
所當。三就南方大乘義略明佛果内外。廣例
一切相違。略明佛果内外者。開善師佛果定
爲二諦攝定不得出外。莊嚴定二諦外不得
在内。即言有所當也。廣一切相違者。莊嚴假
有體。開善假無體。開善無礙定伏。莊嚴定斷。
一切相違義。皆是言有當也。四北土略論當
現二常。廣論滅不滅等。略論二常者。一云定
現常。一云定當常。廣論滅不滅者。一云聞薫
習滅。一云定不滅。等如此皆言有當也。問佛
果内外當現兩常言有當有何過耶。答略明
二過。一進不冥乎實相。二退失無方之用。傷
此體用二義也。問此事云何。答實相何曾當
現亦當亦現非當非現四句耶。内外等亦爾。
退失無方者。諸大乘論皆明一切諸法無決
定相。佛有無量方便或説一切實一切不實
亦實亦不實非實非不實。適縁利物。豈可秉
執規矩以局大方耶。次言破而不執明論主
破異餘破者。還例前内外大小。餘有所得内
外大小破他義自立義。如僧佉破他異自立
一。謂破有所執。成實破他有自立空。乃至大
乘破他佛果二諦攝自立云出二諦外。皆是
破有所執也。問自執破他有何過。答中論五
陰品出此過。明内道執瓶無常破外道常。外
道反難内無常。若執瓶無常有二種過。一者
泥既滅前。誰生瓶果。則失因果。二者眼既無
常。誰能見色。色念念滅。云何爲眼所見。故反
著外道難也。餘空有内外當現滅不滅亦反
著他破。又大小内外有所得人破他立而反
存有破。今且寄長爪梵志一人論之。長爪至
佛所云。一切語可破。一切執可轉。故云一切
不忍。佛反質之。汝言一切不忍者。是見忍不。
此凡有麁細兩負。言麁負者。若一切不忍遂
有不忍之見。則違一切不忍之言也。違理負
者。若一切不忍是見亦不忍。爲細負。細負者。
一切法不忍一切被破。是見亦不忍則不忍
之見亦被破。一切被破則衆人被破。不忍之
智亦被破。則長爪亦被破。又不忍之智既被
破則無長爪智。以何故破他便受屈也。提婆
則不爾。所破既除能破亦捨。故言破如可破。
破可破既去亦破可破非破可破四句内外一
切不依。亦不見無依。故蹤迹不可尋得也。故
能言無所住則無難而不通。若破而不執則
無通而不難也。若言而無當則解一切佛教
立意。若破而不立則解一切佛教破意。儻然
靡據事不失眞者第二結歎上二句意。儻者
惕儻也。靡者無也。據者著。心無所著義耳。以
能心無依則觸事恒不失眞道也。次句明所
以。蕭然無寄猶是不住之名。以無不住與理
玄會。前辨事符於眞。今明與理冥會也。下句
明事理既會能還原反本。著者顯也。明無當
無執能令六道還原三乘反本也。有天竺沙
門第八叙翻論人。自上但化流天竺。今明傳
來震旦。是什師之功也。羅什父本是天竺人。
爲彼國相。國破遠投龜茲。龜茲者亦云丘茲
國也。丘茲國王以妹妻什父而生什。什即丘
茲王之外孫也。今還考本處故云天竺也。什
姓天竺。即長安猶有其孫也。沙門者云乏道
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斷於貧乏也。息心者。
經云息心達本原。故云沙門也。雜心明有沙
門沙門果。沙門正是無礙道。沙門果有二種。
有爲果即解脱道。次無爲果也。鳩摩羅什者。
父名鳩摩羅炎。母曰耆婆。耆婆云壽。鳩摩羅
炎云童。即童壽也。合取父母兩秤爲兒一名
者風俗異也。正言父母兩秤並是美名。欲令
兒好故合字之。此方達士張融爲兒立名亦
云融。人問之其故。答云。父融子融。融融融不
絶。亦是美其子也。鑚仰累年轉不可測者。孔
子門人歎孔子云。仰之彌高鑚之彌堅。瞻之
在前忽焉在後。今什公門人用之以美什也。
問什是何名。答什者父什。此間之美名。故以
歎其人也。問肇値什得幾年而秤累年。答什
以弘始三年十二月至長安。弘始七年十二月
亡。首尾五年。而肇公涅槃論云。在什公門下
十有餘年。亦云十有二年者。正言十二年是
一紀之員數。故用之耳。莊子外篇云。庖丁十
二年不見全牛。亦用十二季事。不見全牛者。
不見四支百體外別有總牛。此勝天竺四外
道。並計有總牛。但總與別一異。故成四家耳。
常味詠斯論以爲心要者。什本小乘學。而丘
茲王子名沙車。是大乘學。二人深相欽味。但
恨學業不同不得從就。王子欲化什公。故一
時來其並房高聲誦阿耨達經明色空乃至一
切法空。什遙聞之明旦問曰。此是何經而破
壞一切法。答曰。是大乘經。又問此經以何爲
義。答曰。畢竟空爲義。什曰。眼現是有。云何
言空。王子問云。眼是有者以何爲性。答以見
爲性。難曰。若眼以見爲性。應自見眼。又難曰。
眼一微成耶多微成耶。若一微成則一微能
見。不假多也。若一微不見多亦不見。如一盲
不見多盲亦爾。又問。若有極微色則有十方
分。有十方分不名極微。若無十方分則不名
色。於是什無以對之。王子因授中百二論與
什。大重之。故云常味詠斯論爲心要也。先雖
親譯而方言未融者此第九叙翻論旦越。翻
論檀越有二人二處二時。初是天子姚興爲
旦越。次是姚嵩。初在逍遙薗西明閣上。次是
草堂寺。初是弘始四季四月。後是六年也。就
文三。初叙什方言未融。次述旦越重請。後明
什重翻。什從丘茲來西涼州首尾十八年。弘
始三年來長安。四年正月即就翻譯。但識一
往之言未通達言盡。故云未融也。思尋者以
下出其兩失。一文謬。二理失。文謬故令思惟
尋究之人多有進退。進退者如似解復似不
解。躊躇即進退也。標位者下明理謬也。標位
謂總標綱領作起盡也。乖謂與理乖也。&T051710;
也。歸致即旨歸理致也。大秦下第二叙旦越
也。大秦處也。司隷者官也。安成侯位也。姚姓
也。嵩名也。下歎徳可知。毎撫茲文者。撫執捉
之辭也。所慨良多者。慨歎也。以文謬理乖所
以傷歎。問姚嵩云何能知其失。答其人俗中
精解義。曾著啓問天子姚興涅槃無名義。興
答啓云。夫衆生所以流轉生死者。皆由著欲
故也。若欲止於心則無復生死。與空合其徳。
乃曰涅槃。豈容名數於其間哉。肇公述興涅
槃無名義。故作涅槃論有九折十演也。以弘
始六年歳次壽星者。爾雅云。東方七星。謂角
亢兩星星中之長。故云壽星。今歳次之。故以
爲名也。集理味沙門者第三正重翻。理味沙
門即解義之流。凡五百餘人。於草堂寺重翻
也。質而不野者。莊周云。言隱榮華故除其文
飾。所以云質。復剪於拙朴故云不野也。簡而
必詣者。刪其煩文爲簡。狹文必秤理爲詣也。
論凡二十品下第十定品偈少多。文疏已釋。
依提婆梵本品皆五偈無多少也。而有多少
者三義。一注人釋有廣略。二翻論人復重増
減。三方言不同。故多少者不定也。有人不解
斯意。遂不用肇公品各五偈之言。蓋是未見
論意耳。破塵品要觀。吉藏息慈之歳已重此
文。西垂之年翫味彌篤。然十章雖並精巧。但
破塵一品除患偏要。又長安盛弘唯識。亦宜
辨其同異。故因講次疏而出之。先論於塵然
後辨破。釋塵三師。一外道。二毘曇。三成實。
外道計三塵。一總塵。如外瓶爲眼所見。内身
亦爾。故云眼見於瓶亦見人也。既爲眼所見
亦爲耳所聞。如是一切。二別塵。五塵成瓶今
見瓶色即名見瓶。見人色亦名見人。眼見既
爾。耳聞例然。三隣虚塵。圓而是常亦爲眼所。
見。此三攝塵盡矣。毘曇塵凡有二種。一者五
塵。二者法塵。五識所取名爲五塵。意識所縁
目爲法塵。然過去未來五塵雖爲意識所取
亦五塵也。問現在五塵上有生住異滅苦無
常等。爲是何塵。答屬法塵也。次成實明塵者。
論師云。法塵有二。一別體法塵。但爲意識所
得。二同體法塵。即過去未來五塵。以爲意識
所得復爲五識所縁故名同體。次論同異。成
實明。總瓶是假屬法塵。爲想心所得之。識但
得瓶上青黄實色耳。故與外道異。智度論云。
九十六術不説意。以難解故。若爾亦應不説
法塵。是故見破情品及以此章但説五塵耳。
毘曇明。無有假瓶體用但有其名。名屬行陰
爲法塵攝之。次論色塵同異。毘曇明。可見色
有二十一。謂青黄長短等。成實明。青黄是實
爲眼所見。長短爲假屬法塵。想心得之。次隣
虚塵同異者。外道計。隣虚無十方分圓而是
常。非眼所見。故下文云。汝經言微塵非現見。
云何成現見。前云隣虚圓而是常一切現見。
此是外道自秤。後云非現見者。論主徴彼經
明非現見也。毘曇明。亦有隣虚塵無十方分。
具二縁生故是無常。一因縁二増上縁。因縁
中過去業報得是報因。前後相生是自分因。
四相扶起是共有因。成實師有二釋。一開善
師云。隣虚塵就有中折之不盡。故細更復細。
二莊嚴師。折之則盡而無復十方分。與外道
異者。彼云。義論十方。在東望則塵居西。在西
望則塵爲東。亦爲四相所切。與毘曇大同。次
明破者。但破塵想實不破塵。故下文云。愚人
見炎爲水。但破水想實無水可破。此想之亦
名妄想。以實無外境妄作境想故云妄想。亦
名無明。以不得正觀明故見有外塵。亦名分
別。實無塵境横生分別言有塵境。問既是破
想。應名破想品。云何名破塵品耶。答破彼想
謂有塵故言破塵耳。實是破想。是故但除其
病而不除法。以無法可除故也。問見有外塵
有何過患。答想謂有塵即是無明。以見有塵
便見塵有淨不淨。故於塵起淨不淨倒。即是
從無明生於顛倒。以生淨倒是故起貪。生不
淨倒即便起瞋。貪瞋因縁是故起業。起業故
感二生死苦。名苦集諦。是故由塵有一切過患
也。悟塵本空則無明滅。故不起淨不淨倒則
顛倒滅。淨不淨滅故不起貪瞋。貪瞋無故不
起業苦。便得解脱。名滅道諦。故具得四諦觀。
次明二諦觀者。知塵本無。而凡夫謂有名爲
世諦耳。謂有非有名第一義。即二諦觀也。次
一諦觀者。了塵想本不生故不苦不集。今無
所滅故不滅不道。即一實諦也。次無諦觀者。
本對於四是故有一。竟不曾四何有一耶。此
是從四諦至二諦。二諦歸一諦歸無諦。次從
無諦故有一諦。一諦故有二諦。二諦故有四
諦。故舒之彌淪法界。卷之泯無蹤迹。此並是
空中種樹虚裏織羅。雖舒而不開。雖合而不
卷。肇公云。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言動
而靜。似去而留。可以神會。不可以事求。次論
同異。問無塵無識淺深云何。答攝論云。無塵
淺位無識位深。今明若別約借識破塵。一往
階位可得然矣。依百論及衆經論大意。無塵
無識位無淺深。故百論云。但破水想實不破
水。即是但破塵想實不破塵。以此詳之。塵想
若無塵即無。塵若無塵想即無。更無異時。又
例如我見及以法見。倒心計有我。我若無倒
情即無。倒情無故我亦無。倒心見有諸法。諸
法若無倒心即無。倒心無故諸法即無。又例
如眼病見空華。空華無故眼病即無。眼病無
故空華即無。故知更無異時也。二者攝論云。
塵畢竟無非是世諦。而存有於識。以識爲世
諦。今明此亦一往之言。借識破塵故云塵無
識有耳。然塵與識凡有二種。一者性塵性識
世諦並無。二因縁塵識世諦倶有。就本末言
之。實由心計塵而心外無塵。以心爲本以塵
爲末。則明塵無則識有。此是一往之言。然就
理言之。塵識倶無。約請辨之。塵識倶有也。問
攝論云四識義。一似根識。二似塵識。三似識
識。四似我識。一切皆是識實無塵。今云何言
約理倶無就情倶有耶。答此是借識破塵之
言耳。但是四識實無別塵。此云識者詺倒想
爲識。想謂有根。想外實無有根。乃至想謂有
識。想外實無有識。然所想既無能想寧有。如
上釋之。是故於情皆有。望理並無也。問三論
不明唯識義。今云何用之。答三論正明此義。
中論成壞品云。若謂以現見而有生滅者。則
爲是癡妄而見有生滅。故知無生滅之境。皆
是癡妄謂見之耳。觀顛倒品云。色未與心和
合時空無所有。當知是心想謂有色耳。心外
實無有色。百論破塵如上引之。想謂有水實
無水可破。又三論大宗明二於諦。中論釋世
諦云。一切法性空。而世人顛倒分別爲有。於
世人是實名爲諦。百論破空品亦爾。俗於世
人爲實故秤諦。俗於聖人不實故非諦。當知
實無諸法。於情謂有。於情即是横謂。横謂即
是識也。問塵識既無淺深。菩薩從何位作無
塵觀。何位習無識觀。答從初發心至於佛地
皆作無塵識觀。所以然者。横論萬法竪辨四
句皆是想心所見起四句絶百非是名諸法
實相。菩薩從初發心即學實相觀。是故大品
云。菩薩從初發心即學無所得。無所得不得
於塵識故名無所得。從初發心信一切法皆
是想心所謂。所想既本來畢竟不生。能想即
本來不生。作如此信名爲十信。得此悟解觀
心位立名爲十住。是故經云。入理三昧名爲
十住。依此起行秤爲十行。知塵想不生念念
常起無無生不向塵想。亦迴塵想之心向無
塵想名爲十迴向。無塵無想觀行現前名爲
十地。塵想結習都淨秤爲佛地。問何處云從
初心至佛地皆無塵想耶。答涅槃經云。發心
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華嚴經云。初
發心時即是佛故。約觀行明昧不同故有諸
位差別耳。問塵識位既無淺深。我空法空亦
無淺深。何故攝論等云十解菩薩得人空。未
得法空。答須深識此義。我之與法皆是想謂。
並秤爲塵。於塵内破之自有難易。人塵五情
取之不得故易除十住得人無我。法塵五情
取之並得故難破故未得法無我。則與前義
不類。論本始義云。大品云。一切法不生故波
若生。所言一切法本不生者。通而言之。所謂
之境能謂之心皆本不生。別而言之。實無塵
生想謂言生。今所謂境既本不生。能謂之心
即無生。如所想炎水既本不生。能想之心即
亦無生。然能謂所謂顛倒既本不生。對此而
明波若即是本生。故顛倒本不生波若本生。
此二本相對也。於顛倒本見是諸法生。於顛
倒即波若本不生。此亦二本相對也。約縁今
顛倒生。亦約縁今波若不生。亦就佛今顛倒
不生。今波若生。此二今相對也。顛倒本不生
於縁今生。波若本生於縁今不生。約佛顛倒
本不生今不生。波若本生今生。此文略論本
末。此可釋本有今無偈。及通一切迷悟宜熟
思之。三種畢竟空義。問成實等亦明假實空。
即辨塵空與今何異。答一切佛法明三種無
生畢竟空。一者諸法實相本清淨無塵及想。
二者衆生横謂言有。此謂亦無。如無炎水横
謂言有亦無水生。是以六道本來不起。三者
十方諸佛隨倒情説有塵亦無塵想法起。如
隨渇人説有炎水實無水起可用。以爲深觀
行意也。外道之人都不知此三。毘曇但知瓶
人等塵無亦不了此三無。成實雖知無人法
塵不知三本性無。故與大乘爲異也
百論序疏



百論疏卷上
 釋吉藏撰 
  釋捨罪福品第一
此論玄義已入大科。今釋品名開爲六意。明
品偈第一。釋偈義第二。辧多少第三。釋相生
第四。釋品名第五。簡捨破第六。此論梵本有
於百偈。肇師云。後五十偈於此土無益。故闕
而不傳。依其本名猶稱百也。問今所存者爲
是前之五十。爲是後之五十。爲擇其精要取
五十耶。答肇公既云後五十偈於此土無益。
故知今之所翻是前五十矣。問前之五十明
義爲不盡。答始捨罪福終辨破空邪無不破
正無不顯。則義無不備也。釋偈義第二。總談
設教凡有三門。一但有長行無有偈頌。如大
品之類。二但有偈頌無有長行。如法句之流。
三具存二説。如法華經等。在經既爾。論亦例
之。一但有偈無有長行。如中論也。二但長行
無有偈頌。即是斯文。三具二種。如十二門論。
問何故經論辨此三耶。答蓋是適化不同應
機而作。故龍樹十住毘婆沙云。或有樂長行。
或有樂偈頌。或有樂雜説莊嚴章句者。所
好各不同。我隨而不捨。問斯論既是長行。
何故云論有百偈從偈立名。答偈有二種。一
者通偈二者別偈。言別偈者。謂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爲偈。謂別偈
也。二者通偈謂首盧偈。釋道安云。蓋是胡
人數經法也。莫問長行與偈但令三十二字
滿即便名偈。謂通偈也。中論十二門即是別
偈。斯論謂通偈也。婆沙列四種偈。一者以
八字爲一句。三十二字爲一偈。此是結偈法。
名阿菟吒闡提。是經論數法。亦是計書寫數
法。二者或六字爲句名初偈。三者二十六字
爲句者是後偈。此偈名摩羅。四者減六字爲
句。此偈名周利荼。今謂四種中百論偈是最
初偈也。所言偈者。外國稱爲祇夜亦云竭夜。
今略其煩故但云偈。此土翻之句也頌也。有
人言。偈是此門之名。訓之爲竭。以其明義竭
盡故稱爲偈。辨多小第三。什師云。論凡二十
品。品各五偈。故合有百偈。問觀此論文長短
不定。初捨罪福將及半卷。一異等章唯有數
紙。若品各五偈則並應百六十字。云何少多
不同。答據彼梵文。提婆本論則品各四偈字
無少多。而今有長短者凡有三義。一者天親
注論有其少多。難解者則廣釋。易見者則略
明。故文成豐約也。二者注論之人觀品形勢。
若起盡難明則義生問答鉤瑣蝉聯。故品則
長。若始末易明直釋而已。在文則短。三者羅
什翻論詳察機宜。有益者則廣翻。無利者則
略譯。是以品文有其長短。諸講匠不體斯意
故謬釋紛綸。相生第四。言十品者。一捨罪福。
二破神。三破一。四破異。五破情。六破塵。七
破因。中有果。八破因中無果。九破常。十破
空。問斯論十品何因縁故初捨罪福。答九十
六術但知起罪感彼三塗。未悟著福迴流六
趣。今欲示其出要之津。是故建篇明捨罪福。
捨罪福則義無不員。但外道不受三空而立有
神我。故第二破神。神義不立擧法來救。但一異
爲萬化大宗。宜前破洗。故有破一異二品。一異
理隱容可應無。情塵顯現必當是有。仍復破
之。故有情塵二品。外云。若無情塵則壞因果。
因果不壞則情塵不無。故次因中有果無果
二品。自上已來並破無常。五種常法獨未除
之。故須破常。常與無常皆是有法。有法被破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