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 (No. 1795_ 宗密述 ) in Vol. 39

[First] [Prev]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皆圓覺之經。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羅五千軸
之文。而以數卷之疏通之。豈不至簡哉。何言
其繁也。及其斷言語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
所滅影像。然後爲得也。固不在詮表耳。嗚呼。
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沈幽愁之
苦。鳥獸懷獝&MT03262;之悲。脩多方瞋。諸天正樂。
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爲能耳。人而不
爲。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休常遊禪師之閫域。
受禪師之顯訣。無以自効。輒直讃其法。而普
告大衆耳。其他備乎本序云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序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元亨利貞乾之徳也。始於一氣。常樂我淨佛
之徳也。本乎一心。專一氣而致柔。修一心而
成道。心也者。沖虚妙粹炳煥靈明。無去無來。
冥通三際。非中非外。洞徹十方。不滅不生。豈
四山之可害。離性離相。奚五色之能盲。處生
死流。驪珠獨耀於滄海。踞涅槃岸。桂輪孤朗
於碧天。大矣哉。萬法資始也。萬法虚僞。縁會
而生。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
心。心寂而知。目之圓覺。彌滿清淨中不容他。
故徳用無邊。皆同一性。性起爲相。境智歴
然。相得性融。身心廓爾。方之海印。越彼太
虚。恢恢焉晃晃焉。迥出思議之表也。我佛證
此。愍物迷之。再嘆奇哉。三思大事。既全十
力。能摧樹下魔軍。爰起四心。欲示宅中寶藏。
然迷頭捨父。悟有易難故。仙苑覺場。教興頓
漸。漸設五時之異。空有迭彰。頓無二諦之
殊。幽靈絶待。今此經者。頓之類歟。故如來
入寂光土。凡聖一源現受用身。主伴同會。曼
殊大士創問本起之因。薄伽至尊。首提究竟
之果。照斯眞體滅彼夢形。知無我人。誰受輪
轉。種種幻化生於覺心。幻盡覺圓。心通法遍
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岸實不移。因舟行
而鶩驟。頓除妄宰。空不生華。漸竭愛源。金無
重礦。理絶修證。智似階差。覺前前非。名後
後位。況妄忘起滅。徳等圓明者焉。然出廏良
駒。已搖鞭影。埋塵大寶。須設治方。故三觀
澄明。眞假倶入。諸輪綺互。單複圓脩。四相潜
神。非覺違拒。四病出體。心華發明。復令長中
下期克念攝念而加行。別遍互習業障惑。障
而消亡。成就慧身。靜極覺遍。百千世界佛境
現前。是以聞五種名。超刹寶施福。説半偈義。
勝河沙小乘。實由無法不持無機不被者也。
噫巴歌和衆。似量騰於猿心。雪曲應稀。了義
匿於龍藏。宗密&MT03261;專魯誥。冠討竺墳。倶溺筌
罤。唯味糠粕。幸於涪上。針芥相投。禪遇南
宗。教逢斯典。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軸之
中。義天朗耀。頃以道非常道。諸行無常。今
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然佛稱種智。修假多
聞。故復行詣百城。坐探群籍。講雖濫泰。學且
師安。叨沐猶吾之納。謬當眞子之印。再逢親
友。彌感佛恩。久慨孤貧。將陳法施。採集般
若。綸貫華嚴。提挈毘尼。發明唯識。然醫方
萬品。宜選對治。海寶千般。先求如意。觀夫文
富義博。誠讓雜華。指體投機。無偕圓覺。故參
詳諸論。反復百家。以利其器。方爲疏解。冥心
聖旨。極思研精。義備性相。禪兼頓漸。勒成三
卷。以傳強學。然上中下品。根欲性殊。今將法
彼曲成。從其易簡。更搜精要。直註本經。庶即
事即心。日益日損者矣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序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
註卷上之一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將解此經。十門分別。一教起因縁。二藏乘分
攝。三權實對辯。四分齊幽深。五所被機宜。
六能詮體性。七宗趣通別。八修證階差。九通
釋名題十別解文義。初有通別通謂酬因酬
請顯理度生。一代教興皆由是矣。若原佛本
意。則唯爲一大事因縁故。別者。有十所爲故
説此經。一顯示因行有本故 圓照淨覺了
無明空。發清淨心方修萬行
二泯絶果相成圓故 本無菩提涅槃。唯是
清淨覺性。故無始終増減。方爲究竟之果
三決擇悟理應修故 普賢問意云。覺性本
圓一切如幻。幻空無體。誰曰修行。如其不修
何因證覺。佛説因起幻智以除諸幻。幻盡智
泯覺心圓明。然今唯説空幻者。溺在無修。修
習之徒縛於有得。良由悟修之意似反而符。
故最難明。理須決擇
四窮盡甚深疑念故 菩薩難意云。衆生本
佛。今既無明。十方如來後應煩惱。佛答意云。
即此分別便是無明。故見圓覺亦同流轉。如
雲駛月運等。但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如
醫差華亡等。衆生即佛。人罕能知。知而寡
信。信而鮮解。解亦難臻此境。今經決了實
謂窮源。苟能精通群疑自釋
五除斷輪迴根本故 發業成種。無明爲根。
潤業受生。貪愛爲本。若不識其相賊即能爲。
若不達其空。永不可斷。故答文殊彌勒。究了
盡其根源
六搜索菩提隱障故 謂我人衆生壽命。雖
名同諸教。而行相深密。從麁至細展轉難除
故淨業一章重重搜索
七少文能攝多門故 文唯二十八紙。義具
頓漸空有悟修性相
八一法 一一文中。無不標依圓覺結入圓覺
巧被三根故 普眼觀門被上根。三觀諸輪
被中根。道場加行被下根
九令修稱性深禪故 三觀皆以悟淨圓覺爲

十勸事離相明師故 佛本是而勤修。惑元
無而須斷。無軌可則。無迹可依。必須離相明
師觸向曉喩。故令親近盡命亡躯等
二藏乘分攝者。謂三藏之中修多羅攝。二藏
之中菩薩藏攝。諸乘之中一乘所攝。十二分
中 一契經。二應頌三授記。四諷頌。五因縁。
六自説。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廣。十未曾有。
十一譬喩。十二論義
契經方廣二分所攝。三權實對辨者。然西域
此方古今諸徳立宗判教離合有殊。或一味
不分或開宗料簡。今將略敍。且啓二門。初則
不分。後明分教。不分之意其有五焉。一理本
一味殊途同歸故。二一音普應一雨普滋故。
三原佛本意爲一事故。四隨一一文衆解不
同故。五多種説法成枝流故。故不可分。即後
魏流支。姚秦羅什。立一音教。是此意也。其
分教者。有其八意 初五翻前後三別説
一理雖一味詮有淺深故。二佛雖一音教隨
機異故。三本意未申隨他意語故。四言有通
別就顯説故。五由辨權實不住枝流故。六王
之密語語同事別故。七不識佛意。以深爲淺
失於大利。以淺爲深虚其功故。八諸佛菩薩
亦自分故。以斯等意。開則得多失少。合則得
少失多。但能虚己求宗分。亦何乖大旨。故今
分之。然就分教。又諸徳不同。今依賢首大師。
統收爲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
一乘頓教。五圓教。初者以隨機故。隨他語故。
説諸法數一向差別。以其簡邪正*辯凡聖分
欣厭明因果。然其所説法數有七十五但説
人空不明法空。唯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
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二始教者。亦名分教。
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無性倶不成
佛故。今合之總爲一教此既未盡大乘法理。
故立爲初。有不成佛。故名爲分。廣説法相。削
繁録數猶有一百。少説法性。所説法性即法
相數。決擇分明故少諍論。三終教者。亦名實
教。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
至極之説。故立爲終。以稱實理故名爲實。少
説法相多説法性。所説法相亦會歸性。故無
諍論。上二教並依地位漸次修成。總名爲漸。
然大乘教總有三宗。謂法相破相 二皆漸
教之始。即戒賢智光二論師。各依一經立三
時教。互相破斥。而傳習者。皆認法性之經。成
立自宗之義
法性 通於頓漸。漸即終教。終於始故。頓如
後説
今將法性對二宗料簡。即爲二門。一對法相。
二對破相。初中性相二宗有多差別。今隨類
束略敍十條。一三乘 性五故也。初小次一
不了。後具三乘爲了。深密云云
一乘 生一故也。初小次二不了。後唯一
乘爲了。法華等云云
三五性 楞伽等中皆説五種性故
一性 法華楞伽涅槃皆唯一性。趣寂聲聞
餘國佛度故。菩薩與記當作佛故。闡提有佛
性故。攝論立法一居三後故法華破三多嫉
怨故
三唯心妄 八識從惑業生
眞 八識通如來藏
四眞如凝然 八識生滅故非隨縁
隨縁 八識依藏性故但是眞如隨縁成立
五三性空有離 遍計空依圓有
即 無性即圓
六生佛不増不減 定性無性決不成佛故。
生界不滅。一理齊平故。無増無減
七二諦空有離 眞俗條然
即 第一義空該通眞妄
八四相前後 滅表後無
同時 體性即滅
九能所斷證離 根後縁境斷惑。以有爲智
證無爲理
即 惑即菩提。見即眞如
十佛身有爲 四智依生滅識種故。報身有

無爲 智依如來藏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
墮諸數。況報體耶
若知二教權實。二宗亦不相違。謂就機則三。
約法則一。新熏則五。本有無二等。二對破相
者。略有五別。一無性 以諸法無性爲眞如
本性 以常住眞心爲眞如
二眞智 能了無性者
眞知 一心眞實本自能知。通於理智。徹於
染淨。如華嚴問明品説
二二諦 色等俗也空即眞也
三諦 加第一義諦。謂一眞心性非空非色。
能空能色如鏡之明
四三性空有 空宗有謂依計。空謂圓成性
宗。即遍計情有理無。依他相有性無。圓成情
無理有。相無性有
五佛徳空 雖説佛身五求不得。得則虚忘。
無得乃眞。離一切相名佛功徳
有 諸佛皆具常樂我淨眞實功徳。身智通
光一一無盡。性自本有。不待機縁
略辨此五。餘可例知。然得意者亦不相違。謂
一切法既皆是眞心縁起。縁起無性還即眞
心。始不異本。知外無智。餘諦性等例之可明。
然此門與前後別。但教有始終漸頓之殊法
非深淺之異。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爲
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説故立爲頓 思益經。
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楞伽
經云。初地即爲八。乃至無所有何次
總不説法性。唯*辯眞性。一切所有唯是*忘
想。一切法界唯是絶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
識二無我都遣。訶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
妄不生即佛 泯之迹絶方顯眞性故
五圓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
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主伴具
足故名圓教。即華嚴經也。所説唯是無盡法
界。性海圓融縁起無礙。如帝網珠重重無盡。
已知五教貫於群詮。未審此經與彼何攝。今顯
此義分作三門。一彼全攝此。此分攝彼。謂圓
教也。二此分攝彼彼不攝此。謂初二也。三彼
此克體全相攝屬。即終頓也 權實對辨訖
四分齊幽深者。約起信論明諸染法本末五
重。以顯諸宗所詮分齊深淺。論中初唯一心
爲本源。二依一心開二門。一者心眞如門。謂
心性不生不滅。二者心生滅門。謂依如來藏
與生滅合。名阿黎耶識。三依此識明二義。一
覺義
。謂心體離念等。二不覺義。謂不如
實知眞如法一。不覺心起等。四依後義生三
細。一依不覺故心動名業相。二依動故能見
名轉相。三依見故境界妄現名現相。五依最
後生六麁。一智相 依境分別也。即法執倶

二相續相 依智起念不斷。即法執分別
三執取相 心起著故。即我執倶生
四計名字相 我見分別。上四皆惑
五起業相
。六業繋苦相
言諸宗所詮分齊
者。謂人天乘唯齊業報。小乘唯後四麁。法相
極於三細。終頓通詮本末方窮初一心源。初
一心源即此經圓覺妙心也。經標圓覺爲宗
本故。説染淨法皆從覺心所現起故 第一

文殊章末即眞如門。經名如來藏差別。即生
滅門 第二重
普眼一章即始本覺。徴釋無明即是不覺
 第三重
淨業一章即三細二麁 第四重
彌勒章初輪迴因果。即後四麁 第五重
是知圓覺極盡五重。標云。幽深良在斯矣。五
所被機宜者。略有二種。初料簡。後普收。初謂
樂著名相以文爲解者。繋滯行位高推聖境
者。情尚於空觸言賓無者。自恃天眞輕厭進
習者。固執先聞擔麻棄金者。如上皆非其器。
反上即皆是器。後普收者。一切衆生皆本有
佛性。但得聞之無不獲益。謂宿機深者悟入。
淺者信解。都無宿種者。亦皆熏成圓頓種性。
如華嚴經食金剛喩。六能詮體性者。略作四
門。一隨相門。復有二種。一聲名句文體。體用
假實相資故。故十地經有空中風

喩。二通攝所詮體。若不詮義文非教故。二唯
識門。前二不離識故。然有本影之異。三歸性
門。此識無體唯是眞如故。四無礙門。心境理
事交徹相攝故。以一心法有二門故。七宗
 當部所崇
趣 宗之所歸
通別者通論佛教因縁爲宗 於中有小乘空
宗法相法性圓融等異。今即法性
別明此經又有總別。總以心

空 遍計
如蛇鬼等。下云。非作故無等
寂 依他如影像等。下云。四大不動等
覺性圓滿 由空寂故圓滿成實
凡聖平等爲宗 下云。覺圓明故。乃至根塵
遍法界等
令修行者忘情 由悟宗故即下縛脱八
等佛 由情忘故
觀行速成爲趣。又以前趣爲宗。令惑業消滅
永絶輪迴起大神用安樂自在爲趣。別者有
五對。一教義對。教説爲宗義意爲趣。二理事
對。擧事爲宗顯理爲趣。三境行對。理境爲宗
觀行爲趣。四行寂對。觀行爲宗絶觀爲趣。五
寂用對。絶觀心寂爲宗起大神用爲趣。此五
亦是從前起後漸漸相由矣。八修證階差者
謂若但。約教文唯生義解。忘詮修證復有其
門。故以心傳心歴代不絶。自佛屬迦葉展轉
于今。燈燈相承明明無盡。然所傳法不出定
慧悟修頓漸。無定無慧是狂是愚。偏修一門
無明邪見。此二雙運成兩足尊。故天台修行
宗於止觀。其頓漸悟修者。頓悟 日出孩生
 漸修 霜消孩長
爲解悟漸修頓悟 伐木入都
頓修漸悟 磨鏡學射
漸修漸悟 如登九層臺。足履漸高所鑑漸

並爲證悟。若頓悟頓修 斬染綟絲
則通三義謂先悟 廓然頓了
後修 不著不證曠然合道
爲解悟先修
後悟
爲證悟修 無心忘照
悟 任運寂知
一時即通解證。若云本具一切佛徳爲悟
 如飮大海
一念萬行爲修 得百川味
亦通解證。此圓覺經備前諸説。爲文殊一章。
是頓解悟。普眼觀成是頓證悟。三觀諸輪是
漸證悟。又三觀一一首標悟淨圓覺。次明行
相。後顯功成。初中爲對是頓悟漸修。中後爲
對是漸修頓悟。此等頓漸皆語用心。不同前
門但是判教。苟得其意皆成定慧。如其失旨
妄想無記。冀諸學者審而修之。其第九第十
兩門。便隨本文注解。故不牒其科段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上五字所詮。
謂圓覺是法。大方廣是義。故文中標結指陳。
一一只言圓覺不言大等。下六字屬能詮。謂
經是教法。修多羅了義。歎教勝能。經有五名。
首題唯二。良以宗本體用是法義之宏綱。詮
旨功能是言象之皎鏡。事周義盡。須建五名。
簡要標題且存兩號。大等三字是體相用。各
有二義。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爲義。當體者。不
同法相宗揀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揀。猶是分
限。豈爲至大。今以圓覺體無邊涯絶諸分量。
強名大也。常遍者。常則竪通三世。遍則横該
十方。竪者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
之。唯此先於諸法。故名大也。故涅槃經云。所
言大者。名之爲常。横者十方窮之無有涯畔。
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虚空。方
者就法得名。軌持爲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
持自性者。一切衆生皆有本覺。雖流浪六道
受種種身。而此覺性不曾失滅。生解者。衆生
悟入知見。雖因善友開示。然其智解從覺性
生。如水土之潤生穀等牙。牙從種生不從水
土。故文云。圓覺流出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
授菩薩。廣者從用得名。廣多廣博爲義。廣多
者。此圓覺性。本有過塵沙之妙用。潜興密應
無有休息。無有窮盡。廣博者。此無盡之用一
一同於覺性。無有邊際無有分限。故文云。覺
性遍滿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如是
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圓覺者
直指法體。若不克體標指。則不知向來説何
法大説何法廣。圓者。滿足周備。此外更無一
法。覺者。虚明靈照無諸分別念想。故論云。所
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虚空界。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説名本覺。釋
曰。此是釋如來藏心生滅門中本覺之文也。
故知此覺非離凡局聖。非離境局心。心境凡
聖本空唯是靈覺。故言圓也下文説。涅槃昨
夢世界空華。衆生本成佛道。又云。一切覺故。
又云。幻滅覺圓滿。或唯覺之一字是法。餘四
皆義。意言。此覺有廣大義。有方圓義。謂體大
而用廣。理方而義圓。方是正直不偏不邪。圓
是滿足無虧無缺亦可大。方是體廣圓是用。
謂體大而方正不偏。用廣而圓滿無缺。故復
以方連大。以圓連廣。又上三字是別。圓字是
總意明。此覺具足三大之徳。故名圓也。是則
總別之徳具彰。法義之門雙指。故名大方廣
圓覺。後能詮修多羅三字總指諸經。了義二
字歎此一部是諸經決了之義也。故下文云。
是十二部經清淨眼目。經之一字正是此典。
修多羅者。此云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
穿攝化。謂貫穿所應知義。攝持所化生故。了
義者。決擇究竟顯了之説。非覆相密意含隱
之譚。然諸經中何者了義。何者不了。清涼大
師答順宗皇帝所問諸經了義云。佛一代教。
若約本爲一事。則八萬度門莫非了義。若圓
器受法無法不圓。得之由人亦皆爲了義。此
二不足簡別。今約開方便門示眞實相。則有
了不了。故淨名涅槃寶積等經皆云。依了義
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謂小乘教。了
義經者。謂大乘教。大乘復有了不了。謂有大
乘。雖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説三乘不一。亦非
了義。若有會歸一極。以玄鑪陶於群像。智
海總乎萬流。無二無三無不成佛。中道理觀
不共二乘。方爲了義。又大寶積經云。舍利弗。
何等經中名爲了義。何等經中名不了義。舍
利弗。若諸經中宣説世俗名不了義。宣説勝
義名爲了義。宣説作業煩惱名不了義。宣説
煩惱業盡名爲了義。宣説厭離生死趣求涅
槃名不了義。宣説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爲
了義。宣説種種文句差別名不了義。宣説甚
深難見難覺名爲了義。釋曰。據上説了義行
相。皆與圓覺相。當佛自料簡固應無惑。經者
契經。亦如上釋。逐便從簡。又略契字。問修多
羅與經但唐梵之文異。今雙置題目。豈非繁
重。答上則總指諸部。此則唯目當經。對總歎
別。故非重也。亦如大方等修多羅王經。豈不
亦修多羅王四字是總指諸部以歎其經耶
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開元釋教目録云。
沙門佛陀多羅唐言覺救。北印度罽賓人也。
於東都白馬寺。譯圓覺經一部。不載年月。續
古今譯經圖紀。及貞元目録亦同。北都藏海
寺道詮法師疏。又云。羯濕彌羅三藏法師佛
陀多羅。以長壽二年龍集癸已。持於梵本方
至神都。於白馬寺傳譯兩卷。總二十八紙。其
度語筆授證義潤文諸徳具如別録。此下正
釋經文。總分三分。謂序正流通。序中證信便
是發起。謂佛入大光明藏。與一切佛同住衆
生清淨覺地。現諸淨土。菩薩主伴皆入三昧。
同一佛境。以表因果無異凡聖同源。顯發此
經旨趣如是。然證信序諸經皆同。是阿難請
問佛令置之。亦爲斷疑息諍及異邪故。然雖
具六成就。今隨文便均於廣略。總分爲三。一
信聞時主。二説處依眞。三同體法衆。今初信
聞時主
如是 且兼我聞合釋。即指法之辭也。如是
之法我從佛聞。佛地論云。謂結集時諸菩薩
衆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説。傳法菩薩
便許可彼言。如是當説。如我所聞。釋曰。以
佛地經在淨土説故。論釋結集者云是菩薩。
又纂靈記云。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
海。於鐵圍山間結集故。離釋如是者。信成就
也。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爲能入智爲能度。信
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
公云。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
資之道成。又聖人説法但爲顯如。唯如爲是。
故稱如是。又眞不違俗名如。俗順於眞爲是。
又如者當理之言。是者無非之稱。又有無不
二爲如。如非有無爲是。若唯就當經説者。凡
聖因果不異圓覺名如。唯此因果方離過非
爲是
我聞 聞成就也。我即文殊及阿難海。五蘊
假者。云何稱我。我有四種。一凡夫遍計。二外
道宗計。三諸聖隨世假分賓主。四法身眞我。
今是後二。故無過也。聞謂耳根發識。雖因耳
處。廢別從總故稱我聞。非邪慢心而有所説。
若無相宗。我既無我聞亦無聞。從縁空故。不
壞假名即不聞聞爾。若約法性。此經旨趣傳
法菩薩。以我無我不二之眞我根境非一異
之妙。耳聞眞俗無礙之法門也
一時 時成就也。師資合會説聽究竟。總言
一時。一時者。簡異餘時。時者隨世假立。如來
説經時有無量。不能別擧。一言略周故但云
一時。如涅槃云。一時佛在恒河岸等。又諸方
時分延促不同。故但言一時。若約當宗。即
説聽之時。心境泯理。智融凡聖。如本始會。此
諸二法皆一之時
婆伽婆 主成就也。涅槃云。能破煩惱名娑
伽婆。即當斷徳。以顯法身。淨土説經法報不
分非應化矣。故佛地經云。是薄伽梵最淨淨
覺。極於法界。盡於虚空。窮未來際。若約諸
經。多是佛字翻云覺者。謂心體離念。覺了眞
妄性相故。覺具三義。謂自覺覺他覺滿。若約
佛地論。則具十義。謂具二智離二障。於一切
性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
覺。如蓮華開。故名爲佛。若依華嚴則説十佛。
謂成正覺佛。願佛。業報佛。住持佛。涅槃佛。
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隨樂佛。若出
其體即圓覺也。如題中釋二説處。依眞者。處
成就也。謂佛入法性源。現無邊無礙刹土。亦
不定分自他受用。故曰依眞。然諸大乘經在
淨土中説者。今略擧十以爲其例。謂深密經
法集經。稱讃大乘經。密嚴經。心印經。興顯
經。大毘盧經。入印法門經。虚空藏經。佛地
經云。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放
大光明普照無邊世界。周圓無際超過三界
所行之處。彼論釋云。此土受用土攝。説此經
佛是受用身。此淨土量無邊際故若爾。此地
上菩薩所應見聞。何故於此化土中結集流
布。論自答云。佛爲地上諸菩薩説。令傳法者
結集流通又云。説此經時地前大衆。見變化
身居此穢土爲其説法。地上大衆。見受用身
居佛淨土爲其説法。所聞雖同所見各別。而
傳法者。爲令衆生聞勝希願證佛功徳。故就
勝者所見結集。言婆伽梵住最勝等。文中二。
初攝相歸眞。後稱眞現土。初中三。一標入智
用之源。二明與凡聖同體。三總彰稱體圓遍。
今初標入智用之源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 藏即寶性法界藏。起
信心眞如。是諸佛衆生之本源。神通光明之
性體。塵沙徳用並蘊其中。百千通光皆從斯
起。故云藏也。亦名法性。土亦名常寂光土。息
諸分別。智與理冥名爲入矣。然諸佛有常光
放光。若約常光光即是藏。謂心性本明。迷之
似闇。妄想既盡顯煥無涯。故論云。心性不起
即是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若約所放光及
所起通。即神通光明之藏
三昧正受 唐梵雙彰也。安住藏中不受諸
受名爲正受。又三昧此云正思。謂在定時。於
所縁境審正思察故。二明與凡聖同體者。既
入其源即同其體。故論云。無漏無明種種業
幻。皆同眞如性相。華嚴亦云。心佛及衆生。是
三無差別。文中*二。初明聖同
一切 十方三世
如來 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不二名曰
如來。是則衆生有本無始。是如不來
光嚴 重重交光照曜炳著
住 安住永絶攀縁
持 任持不失不壞後明凡同
是諸衆生清淨覺地 迷眞起妄妄見衆生。
妄體元空。全是本覺。心地妄不能染故云清
淨。故論云。一切衆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然
聖證此境。直曰住持。凡不知同但指覺地。三
總彰稱體圓遍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 凡聖身心取相似異。
相皆虚妄當體寂滅。寂滅故平等皆同一際。
即圓覺本際
圓滿十方 既與覺體無異故。隨體圓滿周
遍法界
不二隨順 隨順不二也。西域語倒。譯者迴
文不盡故也。生死涅槃爲二。凡夫順生死。二
乘趣涅槃今皆不住故云隨順。又依報則淨
穢不二。正報則生佛不二。克體則身心不二。
通該則自他不二。與此相應是隨順矣。二稱
眞現土
於不二境 佛無現土之念。如明鏡無心
現諸淨土 無念而應縁。如明鏡無心而現
像。故肇公云。淨土穢土益隨衆生之所宜。
淨者示之以寶玉。穢者示之以瓦礫。美惡自
彼於我無定。無定之土乃名淨土。隨類普應。
故云諸也。然土雖多種不出其三。一法性。二
受用。三變化。若開受用自他即成四土。統唯
二種。謂淨及穢。或性及相。然此二種。一質不
成淨穢虧盈。異質不成一理齊平。有質不成
搜原則冥。無質不成縁起萬形故。形奪圓融
無有障礙。前凡聖一體者。從自受用入法性
土。此應諸菩薩即從法性現他受用。故次云。
與大菩薩乃至同住如來平等法會。三同體
法衆文三。二總標

大 登地已上
菩 菩提此云覺。即所求佛果
薩 薩埵此云有情。即所化衆生。又此人有
了悟之覺。餘縁慮之情。又此是求菩提之有
情也
摩訶薩 摩訶大也。謂此有情信大法解大
義發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證大道故。故華嚴
中地前云摩訶薩。然今例者唯是地上
十萬人
倶 一時一處一別列
其名曰 夫聖人無名爲物立稱。多依行徳。
隨宜別標。標立千差皆有所表。今各以所
法義對釋其名。文理昭然。非強穿鑿
文殊師利菩薩 此云妙首。亦云妙吉祥。表
信解之智故。亦云妙徳。表證智故。文中説本
起因地。究眞妄以成正解。成就信根故。請問
人當此菩薩
普賢菩薩 略有三釋。一約自體。體性周遍
曰普。隨縁成徳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
普。隣極亞聖曰賢。三約當位徳無不周曰普。
調柔善順曰賢。表於理行。今此門中依圓覺
妙心徴幻法。而明正行。故當其問行解不二。
即是毘盧遮那。是爲三聖。故次文殊
普眼菩薩 由此法門令觀身心無體。根識
塵境。世及出世。自身他身。一切清淨遍滿法
界。普同諸佛。觀行成就頓見如此境界。是眞
普眼也。此含悲智。謂普見諸法清淨。是大智
普眼。普見衆生成佛。是大悲普眼
金剛藏菩薩 從喩爲名。金剛堅而復利。堅
則無物可壞。利則能壞一切。此菩薩智亦爾。
煩惱不能侵。外魔不能。動堅也。能破諸障斷
人疑惑。利也。故起三重甚深之難。以消末世
之疑。疑心既無。即具無盡功徳。故復云藏
彌勒菩薩 此云慈氏。慈是其姓氏也。名阿
逸多。此云無勝。勝徳過人故。今以姓而呼但
云彌勒。由此門深究愛根蕩除細惑。所以五
代修證皆屬輪迴。彌勒是等覺菩薩一生補
處。表除微細惑習即得正覺圓明
清淨慧菩薩 表在此門修證地位因果相
中。而智慧不住不著。虚心忘相。不爲行位差
別之相所染
威徳自在菩薩 三觀成就功用猛利。邪魔
不能嬈。妄惑不侵故
辯音菩薩 佛以一音逗於萬類。雖此門統
明三觀。而隨機單復不同。故二十五輪各皆
證入。此菩薩善能辯別隨類圓音。故當其

淨諸業障菩薩 一切業障盡依四相而生。
此門問答。除之諸業自然清淨
普覺菩薩 從前諸過已離四相又除然於用
意行心仍餘作止任滅之病。覺猶未普。至此
決擇四病覺性無瑕。普覺諸病故當此矣。若
具指者。普覺本末。普覺麁細。普覺淺深
圓覺菩薩 然此正宗中諸菩薩等。與佛問
答。發揚本意。欲顯圓覺。但縁節節過患未盡。
義意未圓。收機未普。故表法菩薩未標圓覺
之名。今有三意得名圓覺。一前雖病盡理圓。
仍恐下根難入。此又曲開方便三期道場。即
上中下機普歸圓覺。二由前節級行解已圓。
至此名爲證極。證極之境更無別體。唯是圓
覺。三最初標指圓覺爲陀羅尼門者。從本起
末。今顯義已周還至圓覺者。攝末歸本。表此
三意故當此門
賢善首菩薩 調柔善順曰賢。賢之與善義
意無別。賢則亞聖。善則順理。首是頭首。欲
使萬善齊興。倶順眞理成正因位。亞次聖果
者必藉經教流通。經教流通是賢善之首故。
流通分中當此菩薩
等 等有二意。一等所列。二等所餘
而爲上首 爲十萬之標領也。三總歎
與諸眷屬 稱性之衆必具主伴。如華嚴説。
此約自他融攝。若但約自心。即智度爲母等
皆入三昧 由入定故得住佛境
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當爾之時凡聖體同
因果一相故。言法會者。法性之會無我無人。
自下正宗分中十一重問答。束之爲二。初一
問答。令信解眞正成本起因。後十問答。令依
解修行隨根證入。初者頓悟本有圓覺妙心。
本無無明生死。方名眞證信解。不認妄念不
執異見故也。成本起因者。最初發起之因。然
頓教因地總有三重。初了悟覺性次發菩提
心。後修菩薩行。謂若不了。自心何知正道。故
多劫修行非眞菩薩。次不發大心無由起行。
故善財先陳已發方問行門。論中亦先問示
二覺。次令發三心。後方修五行。今本起因即
初二也。至文當示。文中四。一申請。二讃許。
三佇聽。四正説。此四段下十皆同。初中三。初
進問威儀。次正陳辭句。後三展虔誠。下十初
段皆有此三。今初進問威儀
於是 指住之辭
文殊師利菩薩 名義已如上釋。次下皆諮
求法要恭敬之儀
在大衆中即從座起 與一切凡聖同住平等
法會。從法空之體起悲濟之用
頂禮佛足 以己最尊之頂。禮佛最卑之足
敬之至也。敬是意業。意業無状故。以身口表
之。經標白言及下歎大悲。即口業矣
右繞 隨順義也。表順覺性
三匝 顯佛一體三寶三身三徳。表自願滅
三道等。諸有三數表義例知
長跪 安危不易
叉手 信解合體心境交參
而白佛言 上皆經家綴緝。次下即菩薩正
陳辭句。文三。一問本起之心
大悲 諮求法要本爲衆生。故偏擧大悲之
徳。六波羅蜜經云。云何大悲能除重擔示勝
義故。成就有情住法性故
世尊 第十號也。具上九號爲世所尊
願爲此會 平等法會
諸來法衆 皆稱法性故
説於 指下所請宣説之法
如來本起 佛昔根本所起最初之
清淨 圓照本體元無煩惱
因地 因行所依之心地也。上文云。是諸衆
生清淨覺地
法行 稱眞法之行。大集經説。若有比丘讀
誦如來十二部經。樂爲四衆敷揚廣説思惟
其義。是名樂讀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
有比丘能觀身心。乃至境界都息。永離煩惱
其心寂靜我則説之名爲法行。然菩薩所請
説者。意云。夫求果者必觀於因。因若非眞果
還是妄。如造眞金佛像。先須辯得眞金。成
像之時體無増減故。請説本起因地。爲萬行
所依也。下文佛答。照圓淨覺本無無明等。爲
因體也。即前第一重了悟覺性。二問發心離

及説 及有二義。一簡前義。顯是二問。二合
集義非但請説因地。亦及請説發心
菩薩於大乘中 大乘之體是本始覺。今請
於覺悟心中説發心
發清淨心 即前第二發菩提心也。直心正
念眞如故清淨矣。故偈中直云。菩提心也。華
嚴云。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根。魔所攝持。既
爲所攝。即過患衆多。故請發心因縁令得永
離。且中間忘失善根。猶彼攝持況都未發心
諸行。豈離彼業
遠離諸病 一發之後永無忘失。無忘失故魔
惑不嬈。下佛答。有無倶離覺照亦泯。能所絶
等即離諸病。此乃不發一切心。名眞發清淨
心也。三明遠被當來
能使未來末世衆生 佛滅度後正法像法各
一千年。末法萬年。末法即爲末世。去聖遙遠
深可懸憂。故顯益中偏垂結指。又初標此會。
後結當來。影略而言。現未倶益。金剛三昧經
中解脱菩薩。亦爲末劫五濁衆生。請宣一味
決定眞實令等同解脱
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謂末法中正解難得。
其有或恣心五欲。或宗習異道。或執滯二乘
者。置之言外。總有發意唯求大乘。若不聞
此法門亦墮邪見。離本心外別有所求。見妄
見眞並爲邪見。後三展虔誠
作是語已 正語而禮非儀也
五體 四支及頭
投地 不唯拜手而已
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若唯一度未展虔誠。若
過於三禮煩則亂。故三周終始。顯示眞心。佛
雖已知垂範應爾。二讃許
爾時 文殊禮畢之時
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 先讃後許
善哉善哉 智論釋云。再言之者善之至也。
大乘了義理合宣揚。針芥未投且默斯要。既
當嘉會根熟咸臻。將演妙門必資發問。今之
所請實謂起予。利樂寔多。再言歎善
順理男子剛斷汝等 等諸菩薩雖一人之言言
衆人之意也
乃能爲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爲末
世一切衆生求大乘者 此下乃至不墮邪見。
牒所問辭正述善之所以
得正 非住於法
住 安心覺海永息攀縁
持 任持萬行無漏無失
不墮邪見 釋成正字
汝今諦聽當爲汝説 許也。誡令審諦勿雜
餘縁。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智論偈云。聽
者端視如渇飮。一心入於語義中。踊躍聞法
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爲説。三佇聽
時 佛讃許時
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
聽 既蒙許説願樂欲聞。潔已虚心收視反
聽而寂默也。讃許佇聽之文。下十一段皆同
此釋四正説下十段文皆有其二。初長行後
偈諷。今初分四。一標示眞宗。二推窮妄宰。三
釋成因地。四結牒問辭。一中又二初明本有
覺心。後明悟則成佛。初中又二。一示本體
善男子。無上法王 佛也。於法自在更無有
上。然雖無一衆生而不具有圓覺。且塵經未
出寶藏猶薶。既不自知宛受貧苦。唯佛全得
其用故。但標大覺有之
有大 當體無邊
陀羅尼 此云總持。謂圓覺體中有塵沙徳
用。從本已來持之不失故。然總持有三。謂多
字一字無字。今即無字也。故大寶積經陀羅
尼品云。如來之智攝諸善巧。所有宣説無不
清淨。無有少法所得。皆歸於空。乃至此是諸
菩薩等入陀羅尼門。若據智論即云。陀隣尼
梵音小異爾論自翻爲能持。亦云能遮。謂種
種善法持令不失。惡不善心遮令不生。既言
持善遮惡即是萬行之本故。此標之矣
門 出入義也。出者一切染淨諸法皆從中
出故。次文云。流出一切等。下説生幻化無明
等。入者若了悟圓覺體用。則百千萬法悉皆
悟入。故下文云覺圓明故顯心清淨。乃至遍
滿等。是知欲了萬法。須從圓覺中入。又從本
起末爲出。攝末歸本爲入。又迷之則出。悟之
則入。有出入義故名爲門。此中門者是根本
義。不同世法門淺室深故。寶積經連前次云。
由是門故出生廣大差別覺慧。此則無門之
門。門清淨故。形相門者。則爲非門。所言門
者。猶如虚空。一切諸法依於虚空而有生滅。
又荷澤云。知之一字衆妙之門。皆説根本矣
名爲圓覺 上但述義相。今則正指法體也。
已如題中所釋。二彰徳用
流出 非別有。法從中流出於外。但依覺性
顯示諸門。功徳無有窮盡。應用無有疲厭。名
爲流出。故論云。若心有動則有過恒沙等妄
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
諸淨功徳相義示現
一切總標清淨 簡諸有漏有漏之法皆眞理
故。性本無故
眞如 圓覺自性本無僞妄變異。即是眞如。
眞謂眞實顯非虚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
此眞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又眞者體非
僞妄。如者性無改異。僞是詐僞。鋀如眞金。妄
是虚妄。影如本質。異就横説。多物同時而各
殊改。約竪論一體先後而變易。今皆離此故
曰眞如。謂此實體於未來常如過去。於色中
常如受中。眞實相如非爲妄似。論云。心眞如
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
生不滅。乃至竟無變壞。唯是一心故名眞如。
又云。眞如用者。諸佛因地攝化衆生不取相
者。以如實知衆生及與己身。眞如平等無別
盡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
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
菩提 此翻云覺。義見題中。始本不二無法
不知。本無無明故云覺也。二三四智及發心
伏心明心。出到無上五種菩提。皆此攝也。因
圓果滿無不由之。業用無邊不可具載
涅槃 此方正名寂滅。取其義類乃有多名。
總以義翻稱爲圓寂。謂覺性既圓無法不寂。
本無生死。具足三徳。翻三雜染等。故二三四
種亦皆此攝。故彼經云。能建大義。又華嚴云。
不爲菩薩示現涅槃。欲令常見佛圓滿故。但
爲令衆生生欣樂戀慕故。現出現沒。佛日常
現淨心器中。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及 簡因果義別也。又非但流出理果亦及
因也
波羅 此云彼岸
密 具云蜜多。此翻云到。若迴文順此方俗。
應云到彼岸也。謂離生死此岸度煩惱中流。
到涅槃彼岸。然一切衆生即寂滅相不復更
滅。但以迷倒妄見生死名爲此岸。若悟生死
本來空寂名到彼岸。且約對翻六蔽略有六
種。謂性無慳貪。毀禁。瞋恚。懈怠。動亂愚癡。
順本性故。修行施戒忍進定慧。既稱性而修。
即皆到彼岸菩提資糧論中慧爲初者。由慧
成五。五助慧故。故彼論云。既爲菩薩母。亦爲
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施戒忍進
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
起信攝爲五者。止觀相由定慧相。即故唯識。
開爲十者。助治十障證十眞如故。若總翻諸
染即八萬四千。義如下釋
教授菩薩 顯上所流眞如等法之業用也。菩
薩是所。教眞如等是能。教故謂眞如是理
次二是。果波羅蜜是因理實因果是可軌故。
謂約其情執即似都無情。既本空此非新得。
頓悟理者。依之修行能生物解。名爲教授故。
論云。順本性故修行檀等。涅槃亦説諸佛師
法。後明悟則成佛。上且標宗未爲酬問。今顯
悟之成佛方名本起之因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 牒其所問
皆依 無佛不爾
圓照 即能照也。離於偏局
清淨覺相 即所照也。寂寥虚廓了無情塵
亦可照。體清淨是覺之相。非關能所。但以初
悟能所未忘故云相也。此正同善財初遇文
殊。表信智見其身相。後見文殊。表證智不見
身相
永斷無明 本覺既顯無明本無。畢竟不生
名爲永斷
方成佛道 塵沙諸佛以此爲因。第二推窮
妄宰文二。先示其相。後顯本空智。論云。佛有
二種説法。先分別諸法。後説畢竟空。正是此
也。初中三。謂徴釋結。今初徴
云何無明 徴釋此者。有其二意。一由前云
永斷無明。恐謂定有可斷欲待斷盡方成佛
道故。今徴釋顯其本空。二謂此無明是八萬
塵勞之根。十二因縁以首。河沙煩惱由此而
生。塵劫輪迴以之不絶。非想定後還作狸身。
無爲坑中猶名病行。今欲明清淨覺性。欲示
圓頓妙門。不先推破無明。所作盡扶顛倒。故
決眞心本有。便推妄性元無依此。了悟分明
始得名爲因地。二釋言無明者。無他智明故。
謂雖有本覺之明。而無始覺照了。始覺從縁
始顯。對本故名爲他。論名不覺。但文異爾。亦
名爲迷。亦名顛倒。論云。不如實知眞如法一
故不覺心起等者。明迷自也。此云妄認四大
等者。明認他也。然迷自必認他。認他必迷自。
二文互擧。其業用者。論説能生三細。此云。由
此故有輪轉生死。然一切有漏之法。無不是
此任持。無不是此發起。故論又云。當知世間
一切境界皆依無明而得住持。此下文云。身
心等相皆是無明。文中三。一案定其非。二正
釋其相。三出其過患。今財案定其非。但云
顛倒未顯其相
善男子。一切衆生 除了圓覺性者。其餘悉

從無始來 未曾悟故
種種 如下所明
顛 心識狂亂
倒 背覺合塵倒有所執。顛但荒狂由顛故
倒。如由迷自故認他也
猶如迷人四方易處 如人乍至川原。或入
聚落。忽然心惑以東爲西。既一方迷餘三倶
轉。故云易處。然正迷之時方亦不轉。勿然
醒悟還是舊方。反推此迷了無蹤迹。無本來
處。無今去處。二正釋其相者。即迷自法身眞
智。認他四大縁念是無明之相也。故肇公云。
法身隱於形殼之中。眞智隱於縁慮之内文
二。一法
妄認四大爲自身相 認爲我也。然四大從
縁假和合有。無我無主。畢竟是空離我我所。
又如下文。皮肉筋骨皆歸於地等。然凡夫種
種造業長劫輪迴只由迷自法身執此四大
爲我
六塵縁影爲自心相 此有二釋。一者六塵
是境識體是心。心對根塵有縁慮相。慮相如
影擧體全無。自心靈明本非縁慮。今認縁慮
謂是自心。念念隨之漂沈苦海。如珠明徹本
非青黄。對青等時即有影像。愚執其色謂是
其珠。如迷自心認縁影也。故唯識云。諸心心
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眞實有。爲遣執心
心所外實有境故。説唯有識。若執唯識眞實
有者。亦是法執。佛頂經云。此是前塵分別影
事等。故知縁影決定是空。若清淨眞心本無
縁慮。靈知不昧無住無根。今認縁心誠爲妄
矣。二者此一句。經譯者迴文不盡。應云縁六
塵影。六塵影是所縁。妄識是能縁。六塵無實
猶如影像。從識所變。擧體即空。故此縁心亦
無體也。餘同前解。前標顛倒云種種者。通論
則我法二執。於中各有種種相轉及凡夫二
乘。各有四倒。若剋就此文。即上迷身迷心。總
有四對顛倒。謂四大非我認爲我。法身眞我
而不認。是第一對。四大如幻。本無而見有。法
身眞實。本有而見無。是第二對。縁念生滅認
爲眞心。眞心了然而不自認。是第三對。縁念
如珠中黒色。全空而執有。眞心如珠中明相。
實有而見無。是第四對。一三我執。二四法執。
如斯等見不因師宗。但是凡愚任運如此。既
四對八隻不同故云種種。二喩文二。初直喩
前文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
無華。病者妄執 翳眼觀空裏。無華妄。見華。
捏目望月輪。月邊別見月。空華幻月皆喩妄
見。衆生一念迷心。翳自圓明覺性。而於圓明
體上妄見生滅身心。故曰空實無華病者妄
執。妄執之言。正對前妄認之語。若悟眞如無
相。但是一心。如空本無華。天唯一月故。首楞
云。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
消覺圓淨。又云。汝身汝心。外洎山河虚空大
地。咸是眞精妙心中所現物。亦可別配二喩。
謂華喩認身。月喩認心。身則但因心迷當體
妄認。如空華但因眼翳外無別依。心則内根
外塵相依而起。如幻月下因捏目上因本月
相依而生。故配身心昭然義現。然月喩例華
亦應云。月實無二捏者妄執。經文影略故不
具之。又爲一解。翳捏皆喩見分。空華二月皆
喩相分。眼喩智慧。空及本月喩眞理。世親般
若論以翳喩相分者。據釋處之意。取所見之
華也。後展轉到見
由妄執故 牒前生起轉計所以
非唯惑此虚空自性 虚空之性清淨無物。
今執華生空處。即似空變成華。妄見空華。無
生而生。無物成物。是迷惑虚空之性也
亦復迷彼實華生處 既執華從空生。即不
知從翳而起。翳則實是華之生處。非謂眞實
之華。若具法合。應云。非唯惑此眞空自性。亦
復迷彼身心生處。此乃但怪空裏有華。不覺
眼中有翳。外嫌身心苦惱。不知内畜迷情。三
出其過患
由此 因前妄認身心相也
妄有 生死不實
輪轉生死 妄執身心。若無過患任其長執。
不必化之。既由此執塵沙劫中輪迴不絶。地
獄鬼畜八苦五衰爲害之深。故須開示。三結
故名無明 明即令人解脱。故知令人輪轉
即名無明。二顯本空。文三。初標定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言無體者。但
是假名。内外求之了不可得。推其本際元是
妙明。故論云。念無自相不離本覺。又云。依覺
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了斯無體諸行不
生。不生故無滅。生滅滅已寂滅爲樂。是知十
一支法皆有所因。唯此無明横從空起。今悟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滅也。
次喩釋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前説種種過患皆歸無明。今又云無體。道理
難見言語路絶。故約喩釋。謂睡時夢物且見
是有。故前種種説其行相。寤欲求之終不可
得。故此顯示云無體也。問求不得者何處滅
去。故次答云
如衆空華滅於虚空。不可説言有定滅處。何
以故 徴意云。若無滅處即應還在。以何義
故。言空無也
無生處故 意云。見幻華時若實是有。今不
見時即説滅處。見時本無生處。不見何尋滅
處。問前云實華生處。此復何通。答約前妄執
之時而言有也。悟了始知有時元無。以法合
之昭然可見。故楞嚴經云。此迷無本性畢竟
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此正是無生之理。若決定忍可於心。名無生
忍。華嚴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
是解。諸佛常現前。後斷疑疑云。前説生死。
由於無明。無明既無。何有生死。故釋云
一切衆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 無明及與生
死本末一切倶無。衆生於此無中迷情横見
生死。前就横見故説有。此就實論故説無
是故説名輪轉生死 指前文也。由是横見
之故。故前文説名生死。第三釋成因地。上來
所説妄空眞有者。有佛無佛性相本然。今明
依此通達心意冥符方成本起因地。釋成正
答所問。文中三。初依眞悟妄頓出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 牒前所標。即
依眞也
知是空華 悟妄也。下皆頓出生死
即無輪轉 無生死之法也。既知萬法如空
華。豈更見有輪轉。還丹一粒點鐵成金。眞理
一言點凡成聖。亦釋因不異果。如斯因地方
謂眞修
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無生死之人也。謂若
計有我是免輪迴之者。即是未免我執。我我
忘方爲解脱。即是照五蘊空。度一切厄。
外遺世界内脱身心。不計身身同虚空。不計
心心同法界
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非由我作觀行方得
身心空無。本性空寂元來無故。故金剛三昧
經云。若化衆生無生於化。不生無化其化大
焉。次展轉拂迹釋成正因。拂有四重
彼知覺者猶如虚空 一拂覺妄之智。謂能
覺身心性本無者。亦如太虚都無所有
知虚空者即空華相 二又泯其拂心。知能
覺無者。即同空華體即無也
亦不可説無知覺性 三遮其斷滅。但不起
念分別空有。不是無心
有無倶遣 四總結離過
是則名爲淨覺隨順 釋成因也。有無既不
當情。斯即心言路絶。清淨覺體從此顯彰。但
不背之合塵。即名隨順。亦非別有能順。故羅
什云。無心於合合者合焉。隨順淨覺。故言淨
覺隨順。如是執盡病除。然後興心運行。則聚
沙畫地合掌低頭皆成佛道。如斯修習可謂
正因。後徴拂所由。釋歸圓實
何以故 身心幻妄可説全空。知覺稱理因
何又拂。有無倶絶約何修行。次釋意云。相因
對待皆是從縁。從縁之法豈實有體。生心動
念即乖本性。失正念故。圓實性體倶無如是
等故
虚空性故 一切法空不生滅也。謂如上相
因諸相。猶若虚空。本自不生今無可滅。非謂
拂之方令空也。故佛藏經云一切法空無毫
末相等
常不動故 一切法寂不來去也。非已去非
未來非現起故。故法句云。諸法從本來寂滅
無所動。法華亦云。常自寂滅相
如來藏中 上二句明諸法。此下皆是顯一
心也。論指一心云如來藏故。楞伽亦云。寂滅
者。名爲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此經下云。
圓覺妙心涅槃即名佛性。今此一句總標。次
二句空藏。後三句不空藏。通云如來藏者。由
三義故。一隱覆義。謂覆藏如來故云藏也。故
理趣般若經云。一切衆生皆如來藏勝鬘云。
生死二法名如來藏。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
名如來藏如來經藏云。一切衆生貪瞋癡諸
煩惱中有如來身。乃至常無染汚。徳相備足
如我無異。便以九喩喩之。一萎華佛身。二巖
蜂淳密。三糠糩粳米。四墮穢眞金。五貧家
寶藏。六菴羅内實。七弊物金像。八貧女輪王。
九焦模鑄像。二含攝義。謂如來法身含攝身
相國土神通大用無量功徳故。又亦含攝一
切衆生。皆在如來藏内故。三出生義。謂此法
身既含衆徳。了達證入即能出生故。十地論
云。地智能生無漏因果。亦能生起人天道行。
此三義者。初約迷時。後約悟時。中間克體然
約眞妄和合。總有二種行相。謂此經下云。如
來藏自性差別。論云。眞如生滅。然眞妄各有
二義。眞謂不變隨縁。妄謂體空成事。眞中不
變妄中體空。即眞如自性也。眞中隨縁妄中
成事。即生滅差別也。初眞如性中。復有二相。
勝鬘云。有二種如來藏空智。所謂空如來藏
脱離一切煩惱藏。不空如來藏。具過恒沙不
思議佛法。論中亦説如實空如實不空。義全
同此。後生滅中亦有二相。謂漏無漏。無漏復
二。有爲無爲。有漏亦二。謂善不善。此等行相
皆有業用。初眞性者。有其二業。一能持自體
恒沙功徳。從本已來不失不壞。二能禦客塵
恒沙煩惱。無始時來不染不汚。後生滅亦有
二業。一能起惑治業。曠劫長受六趣生死。
故楞伽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
一切趣生乃至若生若滅。二能知眞達妄發
心修行證三乘果。如前所引十地論等。由
二業故。寶性論引經偈云。無始世來性。作諸
法依止。法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長行引勝
鬘釋云。性者。如來藏。依止者。如來藏。是依
是持是建立。諸道者。有如來藏故説生死。是
名善説。證涅槃者。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
樂求涅槃。既諸佛因果始終依之。故入道行
人先須信解。離此別信信則墮邪。故密嚴經
訶爲惡慧。華嚴亦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
道。彼由顛倒慧。増長一切惡。據此則了之方
知正道。故勝鬘云。若於無量煩惱所纒如來
藏不疑惑者。於出纒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
疑惑。華嚴初會普賢即入如來藏身三昧。意
在此也。然雖此心凡聖等有。但果顯易信因
隱難明。故淺識之。流輕因重果。願諸道者深
信自心
無起滅故 釋上所知生死等
無知見故 釋上彼知覺者等。此上二句釋
空藏矣。謂見生死起者。即云執情。見生死滅
者。即云知覺。今以如來藏中既無可起可滅。
何有能執能知。又迷時生死非起淨心非滅。
故無迷也。悟時淨心非起生死非滅。故無悟
也。無悟故無知見矣。此乃非唯不可識識。抑
亦不可智知。識智倶如。方爲自體眞實識知。
大智慧光明遍照。爲下三句不空藏矣
如法界性 法界性與如來藏體同義別。別
有其二。一者在有情數中名如來藏。在非情
數中名法界性。如智論明佛性法性之異。二
者謂法界則情器交徹心境不分。如來藏則
但語諸佛衆生清淨本源心體。如云能造善
惡能起厭求。就法界言。即無斯義。據此則藏
心克就根源。界性混其本末。混則普駭之義
易信。克則周遍之理難明。故指藏心如法界
性。亦乃攝其二義之別。歸於一體之同。方顯
覺妄因依。誠非究竟圓實
究竟 竪窮三際始終常然
圓 遍周虚空
滿 衆徳具足
遍十方故 無邊際故。良由如來藏性本自
如斯。豈須減舊添新滅惑生智。是以三重泯
絶冥合覺心。將此爲本修行始得正名因地
第四結牒問辭
是則名爲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
清淨心。末世衆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但
結前文更無別義。此下偈諷文二。一標擧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然偈有
二種。一伽陀。此云諷頌。謂孤起偈。今非此也
二祇夜。此云應頌。頌長行也。或爲鈍根重説
或爲後來之徒。或爲増明前説故。今此經偈
皆祇夜也。然凡言長行偈諷相望。有五對之
例。謂有無廣略離合先後隱顯。今經問目皆
長有偈無。答皆長廣偈略。餘隨相當對文當
指。二正陳。然此段中五偈。但重諷長行。更無
別義。故如次依前四段科之。但經文増減故
科段名亦小殊。四者。一諷了悟本覺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義不異前。二諷推破無明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華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上二段皆長離偈合。三諷拂迹成因
 覺者如虚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衆幻滅無處
上二句長先偈後
 成道亦無得 長無偈有
 本性圓滿故 四諷結牒問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長隱偈顯
 末世諸衆生 修此免邪見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卷上之一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
卷上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自下大段。第二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謂創
因法鏡照心。頓能信解。至於長久修證。則節
級不同。良以障有淺深根有利鈍。習氣厚薄
心行依違故須處處隨根引令得出。然其修
證階降雖殊。必籍本因。故云依解。前則信
解。此則行證故華嚴一部亦唯此四矣。文中
二。初徴釋用心。後廣明行相。所以然者。以悟
修之理一異難明意實相符言而似反。故須
徴釋令解用心。然後隨性隨縁。廣爲明其行
相。今初徴釋文中大科四段不異初門。申請
中三亦同前列。今初進問威儀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
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普賢是
行中之體故。標首爲下所依總別觀門不離
此故。二聖表法已具前文。次正陳中文四。一
就當根徴起
大悲世尊。願爲此會諸菩薩衆。及爲末世一
切衆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
修行 信解圓覺即是當根。雖達天眞未明
縁起。大士悲憫接下垂方。反覆徴問用心解
行如何契合。二問解行相違。於中復二。一幻
幻何修問
世尊。若彼衆生 指前當根
知如幻者身心亦幻
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行也。謂一切如幻正解方成。幻法非眞復何
修習。故解與行進退相違。徴釋用心實由斯
矣。此問從前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等文而來。
意云。身心既如幻。能知亦是幻。將幻還除幻。
幻幻何窮盡幻者謂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
作人畜。宛似往來動作之相。須臾法謝還成
草木。然諸經教幻喩偏多。良以五天此術頗
衆。見聞既審法理易明。及傳此方翻成難曉。
今依古師解華嚴如幻之文。法喩各開五法。
喩中五者。如結一巾幻作。一馬。一所依巾。二
幻師術法。三所幻馬。四馬有即無。五癡執爲
馬。法中五者。一眞性。二心識。三依他起。四
我法即空。五迷執我法。下諸幻喩皆倣此知。
二斷滅誰修問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爲修行。云
何復説修行如幻 此問亦從前拂迹中來。
謂若以幻故一切皆空。能所總無。遣誰修習。
云何復説修行如幻。金剛三昧亦云。衆生之
心性本空寂。空寂之心體無色相。云何修習
得本空心。三遮不修之失
若諸衆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
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