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 (No. 1789_ &MT01646;同註 &MT01646;同註 ) in Vol. 00

[First] [Prev]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一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宗泐
演福講寺住持&MT01647;奉 詔同註
復次大慧。若菩薩摩訶薩。欲知自心現量
攝受及攝受者妄想境界。當離群聚習俗睡
眠。初中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當離惡見
經論言説及諸聲聞縁覺乘相。當通達自心
現妄想之相前 明眞實固非外道小乘境界。
然而心之本具法門。若能修習何憂不就。故
茲結勸。現量塵境無不出於自心。迷而不覺
妄想取著。言攝受者能取也。及攝受者所取
也。欲了虚妄而顯眞實。當獨處遠俗離諸昏
散於初中後夜覺悟。所謂修行方便法門。然
惡見經論是外道之本。小乘空相是聲聞縁
覺之病。若解遠離則能通達自心所現妄想
之相。而造夫眞實之境矣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建立智慧相住已。於
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何等爲聖智三相當
勤修學。所謂無所有相。一切諸佛自願處相
自覺聖智究竟之相。修行得此已。能捨跛驢
心智慧相。得最勝子第八之地。則於彼上三
相修生。大慧。無所有相者。謂聲聞縁覺及外
道相。彼修習生。大慧。自願處相者。謂諸先
自願處修生。大慧。自覺聖智究竟相者。一
切法相無所計著。得如幻三昧身。諸佛地處
進趣行生。大慧。是名聖智三相。若成就此聖
智三相者。能到自覺聖智究竟境界。是故大
慧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上言法身境界是
如來究竟之地。修行之人欲到此地非智莫
進。是故建立智慧之相。爲修學者之所依
住。若不進功何由成就。故誡勸云。於上聖
智三相當勤修學。又恐大慧未達三相。復徴
而釋之。然此三相二乘所不能行。故喩如跛
驢。最勝子者。即第八地菩薩。不共二乘故云
能捨。良以此經雖是大乘。亦兼通教也。言修
生者。謂修行而生聖智也。無所有相者。無二
乘外道之相也。自願處相者。諸佛從本立願
修行也。聖智究竟相者。自證中道智相也。中
道離空有二邊之相。故云無所計著也。三昧
身即報身也。諸地處等者。謂化身遍諸佛
刹。示進修趣果故云行生。結勸同行者可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知大菩薩衆心之所
念名聖智事分別自性經。承一切佛威神之
力。而白佛言。世尊。惟願爲説聖智事分別自
性經百八句分別所依 五法三自性八識二
無我。皆是此經所説聖智之事。諸菩薩已聞
説八識竟。念欲聞三自性法。是故大慧爲再
請。但言自性經者。擧總而攝別。言百八句
分別所依者。謂百八句以分別自性。爲所依

如來應供等正覺。依此分別説菩薩摩訶薩
入自相共相妄想自性。以分別説妄想自性
故。則能善知。周遍觀察人法無我。淨除妄想
照明諸地。超越一切聲聞縁覺及諸外道諸
禪定樂。觀察如來不可思議所行境界。畢定
捨離五法自性諸佛如來法身智慧善自莊
嚴。起幻境界。昇一切佛刹兜率天宮乃至色
究竟天宮。逮得如來常住法身 如來閔諸
菩薩於生法自共相執。爲説妄計自性差別
義門。知是義已周遍觀察。則離人法二我之
執。執既離已乃入諸地。所以度越凡小禪定。
優入如來不思議境。其五法三自性之妄執。
不離而離也。法身智慧莊嚴者。自行之果圓
也。起幻境界者。現土化他也。至於一切佛刹
天宮。凡有衆生可受化者。無不於中示現受
生成等正覺。兜率陀者此云知足。謂於五欲
知止足也
佛告大慧。有一種外道。作無所有妄想計著。
覺知因盡兔無角想。如兔無角一切法亦復
如是。大慧。復有餘外道。見種求那極微陀羅
驃形處横法各各差別。見已計著無兔角横
法。作牛有角想 外道之見無出二種。一者
計無。見一切法隨因而盡更無有因如兔無
角。諸法亦爾。此斷見也。二者計有。見大種依
微塵而生。大種者四大種也。求那翻依。陀羅
驃翻塵。於塵等諸物形量處。横計差別作牛
有角想。此常見也
大慧。彼墮二見不解心量。自心境界妄想増
長。身受用見立妄想根量。大慧。一切法性亦
復如是。離有無不應作想。大慧。若復離有
無。而作兔無角想。是名邪想。彼應待觀故
兔無角。不應作想。乃至微塵分別自性。悉不
可得。大慧。聖境界離。不應作牛有角想 彼
外道之起有無二見。因不了諸法唯心。但於
自心境界増長妄想分別。至於世間資身之
具。無非妄想心量。根猶心也。若能達此心量
所現境界皆是虚妄。其有無二見則可泯矣。
復告大慧。非但心法本空。一切諸法之性。亦
本離有無之相。不應妄計。又復若謂有無倶
離。作兔無角想。亦是邪計。言待觀者。待謂待
對 謂牛角之有觀兔角之無。亦非眞空。故云
不應作想。至於微塵自性求其體相皆不可
得。良以聖智境界。本離彼見。是故於此不應
分別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得無妄
想者。見不生相已。隨彼思量觀察不生妄想
言無耶 既斥外道有無皆非正因故。又問
云。今正教得無妄想者。唯見不生相而已。與
彼外道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者何異耶
佛告大慧。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所以者何。
妄想者。因彼生故。依彼角生妄想。以依角生
妄想。是故言依因故。離異不異故。非觀察
不生妄想言無角 答先正揀非。言非觀察
等者。蓋了妄想無自性爲無。不同彼分別對
有言無。蓋彼以分別妄想爲生法之因。如因
角有無而起分別故。云以依角生妄想。言離
異不異者。異謂依角而起有無分別。不異謂
角無分別。離此見故。故云非觀察不生妄想
言無角也
大慧。若復妄想異角者。則不應角生。若不異
者。則因彼故。乃至微塵分析推求悉不可得。
不異角故彼亦非性。二倶無性者。何法何故
而言無耶。大慧。若無故無角。觀有故言兔無
角者。不應作想。大慧。不正因故。而説有無。
二倶不成 此復妄想異角等者。再釋上義。
若謂分別與角異者。則角非所依之因。若
不異者。因彼而起分別。若分析至於微塵。
悉不可得者。則有角無角二見倶泯故。曰
不異角故。彼亦非性。非性者非實性也。若
有無二法倶無性者。指何法而言無耶。言無
故無角者。謂異於有角。而言無角者。決無是
理。故云不應作想。言不正因者。謂不得正因
論有無者。皆無實義故云二倶不成也
大慧。復有餘外道見。計著色空事形處横法。
不能善知虚空分齊。言色離虚空。起分齊見
妄想 重擧外計色空之義。以辯其非因。如
入楞伽云。復有外道見色形状虚空分齊而
生執著。言色異虚空。起於分別
大慧。虚空是色隨入色種。大慧。色是虚空持
所持處所建立。性色空事分別當知。大慧。四
大種生時自相各別。亦不住虚空。非彼無虚
空 上言不善分別色空。此言空即是色色
即是空。持所持處者。謂色爲虚空所持。於所
持處建立諸色則空外無色互爲能所。云何
而言離虚空起分齊見也。言性色空事者。謂
性色性空之事。當如是分別也。*入楞伽云。
色空分齊應如是知。四大種者。地水火風也。
此四大生時。堅濕煖動自相各別。雖不住於
虚空。未嘗離於虚空。故云非彼無虚空也
如是大慧。觀牛有角故。兔無角。大慧。又牛
角者。析爲微塵。又分別微塵刹那不住。彼何
所觀故而言無耶。若言觀餘物者。彼法亦然
 觀牛有角等者。是對牛角之有。言兔角之
無也。此牛角析爲微塵。又分分析之至於隣
虚。如是則覺無覺相。求刹那住相亦不可得。
刹那者微細念也。彼外道計無者。對牛角之
有而言。牛角求之既無微塵可得。不知對何
物而言無耶。*入楞伽云。若待餘物彼亦如是
待即對也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當離兔角
牛角虚空形色異見妄想。汝等諸菩薩摩訶
薩當思惟自心現妄想隨入爲一切刹土最勝
子以自心現方便而教授之 此結勸離二種
見。又曰。當思惟自心現妄想。欲知妄想有
無之實。但當返觀自心是果有耶果無耶。亦
有亦無非有非無思之自得。亦當以此教導
於他。故曰隨入一切刹土。最勝子猶佛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色等及心無 色等長養心
    身受用安立 識藏現衆生
    心意及與識 自性法有五
    無我二種淨 廣説者所説
    長短有無等 展轉互相生
    以無故成有 以有故成無
    微塵分別事 不起色妄想
    心量安立處 惡見所不樂
    覺想非境界 聲聞亦復然
    救世之所説 自覺之境界
 色等及心無者。頌上妄想自性不出色等外
塵及内識。心以理言之本無所有。此一無字
斷妄利刀莫過乎此。承當得去何想不除。但
凡夫不了而起妄想。反取以長養自心。故身
受用等物由之建立。自本而言藏識所現。故
心意識次第而生。自性法有五者。約三自性。
立名相等五法及二無我也。廣説等者。頌上
有無妄想及觀待等皆非正因也。微塵分別
事不起色等。頌上析角無角邪計妄想也。心
量安立處者。頌上思惟自心離有無計。即第
一義安立之處。非外道小乘惡見覺想所樂
境界。乃佛所説自覺境界也
爾時大慧菩薩爲淨除自心現流故。復請如
來白佛言。世尊。云何淨除一切衆生自心現
流。爲頓爲漸耶 自心現流者。謂八識自心
現行流注煩惱。亦謂之自心現過患習氣。大
慧。爲此請淨除之法。爲頓*耶爲漸*耶
佛告大慧。漸淨非頓。如庵羅果漸熟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衆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譬如陶家造作諸器漸成非頓。如
來淨除一切衆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
淨非頓。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如
來淨除一切衆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
淨非頓。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伎術漸成
非頓。如來淨除一切衆生自心現流。亦復
如是。漸成非頓。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
色像。如來淨除一切衆生自心現流。亦復
如是。頓現無相無有所有清淨境界。如日
月輪頓照顯示一切色像。如來爲離自心現
習氣過患。衆生亦復如是。頓爲顯示不思議
智最勝境界。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及
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諸依佛亦復如是。頓熟
衆生所處境界。以修行者安處於彼色究竟
天。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覺聖趣
亦復如是。彼於法相。有性無性惡見妄想照
令除滅 此段示漸頓淨相。佛告大慧下示
漸淨相。文凡四喩。有法有喩有合文皆可
見。譬如明鏡下示頓淨相。亦有四喩。初無相
色像者。爲即明之像。像體本空。以喩法中無
相境界本無所有。故云無有所有藏識喩云。
頓分別知者。非藏識分別。乃分別藏識所現
境界。如鏡現像。此喩依佛頓熟大根衆生所
居之境。言依佛者報身佛也。以報身依法身
故。言譬如法佛所作依佛者。*入楞伽云。譬
如法佛頓現報佛及以化佛是也。自覺聖趣
者。即自證聖境。彼外道有無性執惡見。照了
令滅也
大慧。法依佛説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現
習氣因相續妄想自性計著因種種不實如
幻。種種計著不可得 法依佛者。法即法身
體也。依佛即報佛用也。謂全體起用説一切
法。法即大乘法也。入自相共相等者。言衆生
迷於本性入於自相共相之執。是自心所現
煩惱。名習氣因。由煩惱相續妄計造諸結業。
名計著因。由煩惱結業。受諸虚妄生死。故云
不實如幻。此之三道該乎九界。故云種種計
著。然此三道本是三徳。衆生迷之流轉三道。
佛説此法令其了達自性本空。即妄成眞眞
妄倶泯。故曰不可得也
復次大慧。計著縁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大
慧。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
衆生若干形色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無
眞實 此言自共相等諸法不出二種自性。
由縁起自性。而生妄想自性之相。故復以喩
顯之。依草木等作種種幻。此喩縁*起自性
也。若于形色等者。謂妄想自性也。彼諸妄
想如幻師作諸幻相。故云亦無眞實也
如是大慧。依縁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種種妄
想心種種相。行事妄想相。計著習氣妄想。是
爲妄想自性相生。大慧。是名依佛説法 上
以幻法喩諸妄想。此合前喩。言種種妄想心
等者。因有心則有想。有想則有行。有行則有
事無非妄想。即前三道之相。但開合異耳。
*入楞伽云。由取著境界習氣力故。於縁起
性中。有妄計性種種相現。是名妄計性生。文
顯故引註于此。是名依佛説法結也
大慧。法佛者。離心自性相。自覺聖所縁境界
建立施作 法佛修徳法身也。言離心自性
相者。離妄念也。且法身究竟何所不離。而特
言心者。以心爲萬法之本。心若不亡則一切
法生。今言離相則諸法寂滅。寂滅相者。法身
之謂也。既言離相則法身名相何自而立故
曰。自覺聖所縁境界建立施作。所謂強指法
性爲法身。斯乃無名之名。非相之相也
大慧。化佛者。説施界忍精進禪定及心智。
慧離陰界入解脱識相分別。觀察建立超外道
見無色見 化佛者即應身佛也。説三乘法
度諸衆生所説六度者。菩薩法也。離五陰十
八界十二入。及解脱識相分別者。二乘法也。
觀察建立。即後文二種覺義乃菩薩自行化
他法也。超外道見者。離斷常二見也。無色見
者。計無色定爲涅槃定。即受想心滅也
大慧。又法佛者離攀縁。攀縁離一切所作根
量相滅。非諸凡夫聲聞縁覺外道計著我相
所著境界。自覺聖究竟差別相建立。是故大
慧。自覺聖究竟差別相。當勤修學。自心現見
應當除滅 又法佛者重示所離。前言離心
自體離也。今復示離所離之境離也。離攀縁
則異於凡夫。離攀縁離則異於二乘。蓋二乘
雖離前塵。又著於空。佛則不然也。一切所作
根量相滅者。異於外道也。故曰非諸凡夫乃
至所著境界。所離既極則惟自覺聖境界而
已。而言究竟差別相者。究竟乃極於果位。差
別乃以無爲法而有差別。無差之差也。結勸
有二。勸修學結當文。次除滅結上自心現
流也
復次大慧。有二種聲聞乘通分別相。謂得自
覺聖差別相。及性妄想自性計著相。云何得
自覺聖差別相聲聞。謂無常苦空無我境界。
眞諦離欲寂滅。息陰界入自共相。外不壞相
如實知。心得寂止。心寂止已禪定解脱三昧
道果正受解脱。不離習氣不思議變易死。得
自覺聖樂住聲聞。是名得自覺聖差別相聲
聞 上勉菩薩修自覺聖。智既有大小不同
故。出聲聞所證之相。有二種異。自覺聖差別
相者。所證之理也。性妄想自性計著相者。執
教起見也。雖同是聲聞。得失永異。無常苦空
無我者。聲聞所修析空之觀也。境界者。所空
之境也。眞諦者眞理也。離欲寂滅者。離三界
愛欲入無餘涅槃也。息滅五陰十八界十二
入自相共相自共相。即總別相也。外不壞相
如實知者。謂聲聞不能如實了知生死相即
涅槃相。故以爲外也。以必得寂滅而後心止。
心既止寂故。得禪定乃至正受解脱。不離習
氣等者。所破煩惱有正有習。但能斷正離分
段生死。未能斷習。猶有變易生死。分段者。三
界内支形分段生死也。變易者。方便土因移
果易生死也。言不思議者。此變易生死非凡
夫所能思議也。樂住者。謂聲聞樂住於眞空
涅槃也
大慧。得自覺聖差別樂住。菩薩摩訶薩。非滅
門樂正受樂。顧憫衆生及本願不作證。大慧。
是名聲聞得自覺聖差別相樂。菩薩摩訶薩。
於彼得自覺聖差別相樂。不應修學 此言
菩薩亦證眞諦而不住著。言非滅門者。不同
小乘住寂滅門趣正受樂。言顧憫衆生等者。
謂菩薩以悲願度生。不取著涅槃也。此重結
指是聲聞所得三昧之樂。然菩薩於此三昧
不應修學
大慧。云何心妄想自性計著相聲聞。所謂大
種青黄赤白堅濕煖動。非作生自相共相。先
勝善説見已。於彼起自性妄想。菩薩摩訶薩。
於彼應知應捨。隨入法無我相。滅人無我相
見。漸次諸地相續建立。是名諸聲聞性妄想
自性計著相 此段徴釋著相聲。聞初釋性。
妄想謂四大種色。各有自然之性。如地以堅
爲性。水以濕爲性。火以煖爲性。風以動爲性。
言非作生者。非造作而生也。仍於陰界入自
共相而生執著。先勝是佛。謂佛善巧宣説。言
執教聲聞不能了達自性本空見彼境界諸相
起自性妄想。爲菩薩者。當知是過而捨離之。
隨入法無我相等。*入楞伽云。離人無我見。
入法無我相。漸入諸地。是名下結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所
説常不思議。自覺聖趣境界。及第一義境界。
世尊非諸外道所説常不思議因縁耶 如來
所談常不思議。與外道所説名同。恐學者濫
眞墮妄故擧以爲問。名同義異具見下文。所
言常與不思議。無出二種境界。常即自覺聖
趣。不思議即第一義。自覺常智也。聖趣常境
也。由常智而契常境故。名爲常第一義體絶
言思故。云不思議也。豈外道邪見所可同

佛告大慧。非諸外道因縁得常不思議。所以
者何。諸外道常不思議。不因自相成。若常不
思議。不因自相成者。何因顯現常不思議。復
次大慧。不思議若因自相成者。彼則應常。由
作者因相故。常不思議不成 答言非諸外道
因縁等者。蓋外道修證非正因縁。因非正因
果非正果。故徴釋而斥之。不因自相成者。謂
非自覺相所成。則常不思議境界之果亦不
成也。彼因若從自覺相成。則因常而果亦常
也。言由作因相等者。由所作之因是邪計故。
所以常不思議不成果也
大慧。我第一義常不思議。第一義因相成。離
性非性得自覺相故有相。第一義智因故有
因。離性非性故。譬如無作虚空涅槃滅盡故
常。如是大慧。不同外道常不思議論。如是大
慧。此常不思議。諸如來自覺聖智所得如是
故。常不思議自覺聖智所得。應當修學 此
對外道之非。而顯正教之是。言第一義因相
成等者。此第一義。即是中道實相。以是爲因
即是常因。以是爲相即是常相。遠離有無之
過。言離性則非有。離非性則非無。非有非無
正顯中道。中道絶待故常。常故妙。妙故不可
思議。此所以爲如是究竟常不思議異彼外
道無自相因。故復言有因有相。言譬如無作
虚空等者。虚空以無爲故常。涅槃以滅盡故
常。此常不思議。則與外道諍論自不侔矣。言
諸如來等者。佛言。非但我法如是。諸佛所證
常不思議。無不然也。故誡菩薩應當修學
復次大慧。外道常不思議無常性。異相因故。
非自作因相力故常。復次大慧。諸外道常不
思議。於所作性非性無常。見已思量計常
此斥外道無常性所以。難其無果。以其因非
正因故。復對因反復斥之。言異相因者。非我
自因之相也。彼言常者。非自作正因實相之
力所成之常。乃非常計常之常。豈顯常性之
果哉。又復外道所計常不思議。乃言。世間所
作之法有已還無。悉是無常性非性即有無
也。作是見已妄計神我。以爲常不思議。故云
思量計常
大慧。我亦以如是因縁所作者性非性無常
見已。自覺聖境界説彼常無因。大慧。若復諸
外道因相。成常不思議。因自相性非性。同於
兔角。此常不思議。但言説妄想。諸外道輩有
如是過。所以者何。謂但言説妄想同於兔兔角。
自因相非分 又曰我亦如是因縁者。謂如來
亦見彼性無常。而修於常顯自覺聖境界。而
後乃知彼無常性故。説彼常無因。又若以外
道邪因邪相。成常不思議者。然彼因自相性。
但有言説而無實義。故云同於兔角。諸外道
輩下結過。其略有四。言説妄想一也。自因相
非分二也。非自覺得相三也。思量計常四也。
故云有如是過也
大慧。我常不思議因。自覺得相故。離所作性
非性故常。非外性非性無常思量計常。大慧。
若復外性非性無常思量計常不思議常。而
彼不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去得自覺聖智
境界相遠。彼不應説 我常不思議等者。佛
謂我之所得不思議。以自證爲因相。不同外
道有已還無爲無常以神我思量計常。若復
外性等者。復斥外計亦有四義。初斥思量計
常。二名不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三斥去
佛所得相遠。四彼不應説者。斥其但有言説

復次大慧。諸聲聞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
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一切性妄想非性。未來
諸根境界休息作涅槃想。非自覺聖智趣藏
識轉。是故凡愚説有三乘。説心量趣無所有。
是故大慧。彼不知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自
心現境界。計著外心現境界。生死輪常轉
小乘畏懼生死忻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
別之相皆是妄想無有實性。此小乘智眼。見
未來根塵息滅。認爲涅槃。豈眞所謂自覺聖
智所趣之境。亦非藏識所轉之涅槃也。言凡
愚説有三乘者。謂生死即涅槃。大乘之法非
彼所知。爲説小乘眞空涅槃。心量無所有即
眞空也。而又不知三世諸佛涅槃妙心自心
發現非別有也。妄計心外有法。起惑造業輪
轉生死也
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
如來所説。所以者何。謂自心現性非性。離有
非有生故。大慧。一切性不生。一切法如兔馬
等角。是愚癡凡夫不覺妄想。自性妄想故。大
慧。一切法不生。自覺聖智趣境界者。一切性
自性相不生。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自性身
財建立趣自性相。大慧藏識攝所攝相轉。愚
夫墮生住滅二見希望一切性生。有非有妄
想生。非聖賢也。大慧。於彼應當修學 諸佛
分上覓無生尚叵得。況一切法乎。良由衆生
無始著於諸法。是故諸佛破其昔計故言不
生。以一切法*唯自心現性無實性。豈但離乎
有生。亦離無生。涅槃經。所謂不生不生是也。
一切性不生等者。復約迷悟以示得失。謂不
能了生即無生。但言一切性不生。計著一切
法如兔馬之無角。此愚夫不覺妄想。是自性
之妄想故也。非今所謂不生。若言一切法不
生。是佛自覺聖智趣境界者。則一切法性相
倶不生此眞無生。非彼愚夫妄想分別有無
二境也。言自性身財等者。如*入楞伽云。身
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是藏識影像。所取
能取二種相現。愚夫不了墮生住滅有無二
見。取著一切性生。不出有無妄想。實非聖賢
所得無生。言於彼者。於諸佛所説無生。應當
修學也
復次大慧。有五無間種性。云何爲五。謂聲聞
乘無間種性。縁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
種性。不定種性各別種性 論其種性本無
差別。無始熏習或内或外或大或小或定或
不定。此經所以明。夫種性有五言無間者。謂
其種性純一無間雜也
云何知聲聞乘無間種性。若聞説得陰界入
自共相斷知時。擧身毛孔熙怡欣悦。及樂修
相智。不修縁起發悟之相。是名聲聞乘無間
種性。聲聞無間見第八地。起煩惱斷習煩惱
不斷。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正師子
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實知修
習人無我。乃至得般涅槃覺 聲聞厭苦心
切急於取證。故聞説四諦知苦斷集慕滅修
道之時。則身心悦豫。陰界入自共相。雖開合
不同。即是苦諦。相智者。四諦之總相智也。聲
聞根鈍樂修此智。不修縁起發悟之相者。縁
即十二因縁。乃縁覺所修而發悟者。而聲聞
不樂修也。聲聞以無間三昧。見第八辟支佛
地。斷現行見思煩惱。未斷無明別惑。言習煩
惱者。即無明也。以故未能超越變易生死。但
能超越分段生死苦海耳。師子吼即無畏説
也。謂至八地説言。我生已盡斷苦集也。梵行
已立不受後有。修道證滅也。皆實不虚故。云
如實知也。修習人無我乃至得涅槃覺。謂空
人執而得涅槃證眞空也
大慧。各別無間者。我人衆生壽命長養士夫。
彼諸衆生作如是覺求般涅槃。復由異外道
説。悉由作者見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作
如是覺。法無我見非分。彼無解脱。大慧。此諸
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不出出覺。爲轉彼惡
見故。應當修學 各別無間者。此言著相聲
聞不異外道而言無間。於我人知見等各各
差別之法。計爲涅槃。而不知此是生死根本。
反以爲覺而取證也。復有一種計一切法悉
由造作而有。非因計因。見一切性是爲涅槃。
如聲聞之樂滅修道。然於法無我解脱。實非
其分。名爲佛子。實是外道。故云無間外道。雖
欲出離三界。而不能出故。云不出出覺。亦勸
令學者當轉彼惡見。而趣如來種性也
大慧。縁覺乘無間種性者。若聞説各別縁無
間。擧身毛竪悲泣流涙。不相近縁所有不著。
種種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聞
説是時其心隨入。若知彼縁覺乘無間種性
已。隨順爲説縁覺之乘。是名縁覺乘無間種
性相 縁覺者從佛禀教。觀十二因縁。覺眞諦
理名爲縁覺。亦名獨覺者。出無佛世覩縁自
悟也。各別縁無間者。聞説十二因縁因果循
環。而悟無生適其所願。悲感交集至於流涙。
言不相近等者。謂樂獨善寂修遠離行。凡所
有相皆不能著。或時爲説身通變化。或離一
身爲多。或合多身爲一。聞如是説心有所入。
菩薩知彼縁覺種性。當爲説此縁覺乘法也」
大慧。彼如來乘無間種性有四種。謂自性法
無間種性。離自性法無間種性。得自覺聖無
間種性。外刹殊勝無間種性。大慧。若聞此四
事一一説時。及説自心現身財建立不思議
境界時。心不驚怖者。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
相 如來種性無間者。謂其性圓融無礙也。
言四種者。一自性法即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也。二離自性法。謂此性離性執也。三得自覺
聖。即如來究竟覺智也。四外刹殊勝。謂如來
悲願嚴土攝生。種種殊勝也。*入楞伽云。所
證法有三種者。合自性法離自性法爲一。此
三種即法報應三身也。及説自心現身財等
者。*入楞伽云。聞自心所現身財建立阿頼耶
識不思議境。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此是如來
乘性
大慧。不定種性者。謂説彼三種時。隨説而入
隨彼而成。大慧。此是初治地者。謂種性建立。
爲超入無所有地故。作是建立。彼自覺藏者。
自煩惱習淨見法無我。得三昧樂住聲聞。當
得如來最勝之身 不定種性者。聞説聲聞
縁覺如來三種法時。隨生信解而順修學從
小入大。其性可移故言不定。初治地者即乾
慧地人。爲其説不定種生。令彼超入無所有
地。此地即第七已辦地。作是建立者。作是説
也。彼自覺藏等者。*入楞伽云。彼住三昧樂
聲聞。若能證知自所依識。見法無我淨煩惱
習。畢竟當得如來之身。自所依識即自覺藏
第八識也。煩惱習即無明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須陀槃那果 往來及不還
    逮得阿羅漢 是等心惑亂
 須陀槃那者。即須陀洹。此云預流。能斷三
界見惑。預入聖人之流。此初果也。往來者。
梵語斯陀含。能斷欲界前六品思惑。後三品
未斷。於人天中更一往來。此二果也。不還者。
梵語阿那含。斷欲界思盡。更不來欲界受
生。此三果也。阿羅漢四果也。是四果人雖
斷見思取證小果。而未能斷塵沙無明二惑。
是爲惑亂也
    三乘與一乘 非乘我所説
    愚夫少智慧 諸聖遠離寂
 三乘者。聲聞縁覺不定三種性也。一乘如
來種性也。非乘各別種性也。如來之意但説
一乘。爲機器不齊故。説三乘非乘引權歸實。
諸聖遠離寂。即樂入寂滅。四果聖人也
    第一義法門 遠離於二教
    住於無所有 何建立三乘
 第一義門是爲寂理。豈有權實之殊。如來
住此寂理一法不立。況三乘乎
    諸禪無量等 無色三摩提
    受想悉寂滅 亦無有心量
 諸禪者。四禪也。無量者。四無量心也。無色
者。四無色定也。三摩提者。謂等持即三昧
也。受想寂滅者。小乘滅盡定也。此等諸法
心量都盡也
大慧。彼一闡提非一闡提。世間解脱誰轉。大
慧。一闡提有二種。一者捨一切善根。及於無
始衆生發願。云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
及作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脱之説。
捨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 一闡提是梵語此
翻信不具。亦云極惡。非一闡提者。非定是極
惡若定是極惡。則永無轉惡爲善得解脱時
也。然闡提現行雖惡性不斷善。若能照性亦
得成佛。故又告云。闡提有二種。捨一切善根
者。此眞極惡人也。及於無始衆生發願者。此
菩薩闡提也。云何捨一切等者。徴釋極惡之
義也。謗菩薩藏及作惡言。此乃人法倶謗。安
肯隨順經律解脱之法而入涅槃。所謂闡提
斷修善盡者是也
二者菩薩本自願方便故。非不般涅槃。一切
衆生而般涅槃。大慧。彼般涅槃。是名不般涅
槃法相。此亦到一闡提趣 此言大乘菩薩
以本願方便欲令一切衆生悉入涅槃而後涅
槃。言不般涅槃法相者。菩薩了生死即是涅
槃。涅槃本具非別有涅槃可入。所謂清淨行
者不入涅槃者是也。言亦到一闡提趣者。蓋
菩薩了惡即善。無善可修。趣同闡提捨一切
善及不入涅槃故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此中云何畢竟不般涅槃。
佛告大慧。菩薩一闡提者。知一切善法本來
般涅槃已。畢竟不般涅槃。而非捨一切善根
一闡提也。大慧。捨一切善根一闡提者。復以
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者何。謂如來
不捨一切衆生故。以是故。菩薩一闡提不般
涅槃 此徴釋菩薩闡提不般涅槃之所以。
言本來般涅槃等者。經云。一切衆生即涅槃
相。不可復滅。然菩薩非終不般涅槃。蓋了
修即性離涅槃相也。或時善根生等文顯可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三自性。云何三
自性。謂妄想自性。縁起自性。成自性 分別
自性乃此經之要領。前已略明。今復詳説」
大慧。妄想自性從相生。大慧白佛言。世尊。云
何妄想自性從相生。佛告大慧。縁起自性事
相相行。顯現事相相。計著有二種妄想自性。
如來應供等正覺之所建立。謂名相計著相。
及事相計著相。名相計著相者。謂内外法計
著。事相計著相者。謂即彼如是。内外自共相
計著。是名二種妄想自性相。若依若縁生。是
名縁起 言妄想自性從相生者。正從縁起
相生也。縁起者。謂從因縁起乎事相事相顯
現而生二種計著。言相相者。事相非一也。如
來建立者。即如來爲衆生。演説妄想自性。以
令了妄無妄也。名相計著相者。謂於根塵内
外法中。計著名相。事相計著相者。謂即於彼
根塵法上。不了性空計著自相。共相。若依若
縁生。正明縁起自性。依即因也。謂諸法從因
縁而生。因縁有根塵因縁。有業惑因縁。而業
惑又從根塵而起。凡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
有不從因縁而生。龍樹所謂因縁所生法是

云何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妄想。聖智所得
及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來
藏心 成即成就。言離名相事相妄想者。謂
諸佛聖人。觀因縁所生之法即空即假即中。
離諸妄想。成就正智如如也。聖智所得即正
智也。自覺聖智即如如也。合此二法成一自
性。是爲如來藏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名相覺想 自性二相 正智如如
    是則成相
 名相即縁起自性。覺想即妄想自性。正智
如如即成自性。此攝五法爲三自性。故知五
法三自性。特開合異耳
大慧。是名觀察五法自性相經。自覺聖智趣
所行境界。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一經所説雖通五法三自性。勸修從要。乃爲
自覺聖智故。茲結勸也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觀二種無我相。云
何二種無我相。謂人無我及法無我。云何人
無我。謂離我我所。陰界入聚無知業愛生。眼
色等攝受計著生識。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
藏自妄想相施設顯示 言善觀人法無我相
者。謂用二空妙觀。破生法二執也。在他經則
曰生法二空。此云人無我法無我。無即空也。
人乃衆生假名。法乃五陰實法。凡夫於此假
實我見偏重。故以無我破之。若達無我則一
切離著。顯出本性妙人妙法矣。人無我中。言
離我我所者。我即假名。我所即實法也。蓋假
不自假。依實法而有假名。若推假必兼其
實。故曰陰界入聚。無知即煩惱。謂實法從
煩惱業愛所生。眼色等者。謂眼等諸識。取
於色等諸塵。器身藏者。器即依報。謂世間如
器。身即正報藏即藏識。入楞伽云。又自心
所見身器世間。皆是藏心之所顯現。此等諸
法求其妄執皆不可得。是爲人無我也
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刹那展轉壞
躁動如猿猴。樂不淨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
火。無始虚僞習氣因。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
種種身色如幻術神呪機發像起。善彼相知。
是名人無我智 河流等五喩刹那壞相。躁
動等三乃虚妄識相。故以猿蠅風火喩之。然
皆無始虚妄習因。墮於生死三有輪轉。故以
汲井輪喩之種種身色等者。此喩幻身。如幻
術。能使機發神呪能使像起。*入楞伽云。譬
如死屍呪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機運動。善彼
相知。即善知如上喩相。是觀人無我妙智也」
云何法無我智。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如
陰界入離我我所。陰界入積聚。因業愛繩縛
展轉相縁生無動搖。諸法亦爾離自共相。不
實妄想相妄想力。是凡夫生非聖賢也。心意
識五法自性離故 法無我智從實法直示。
謂覺知陰界入相是妄計性。如陰界入等者。
例前人無我觀離我我所。但由陰等積聚業
愛纒縛。互爲縁起推其自性了不可得。故曰
無動搖。動搖即造作也。*入楞伽云。無能作
者。既無能作安有所作諸法。故云離自共相。
然此虚妄之相。是凡夫妄想分別。非諸聖賢。
既了法法本空。尚何妄想之有哉。故曰自性
離也。離非遠離即達其性亡耳
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分別一切法無我善
法無我。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初地。菩薩無
所有觀地相。觀察開覺歡喜。次第漸進超九
地相得法雲地。於彼建立無量寶莊嚴大寶
蓮華王像大寶宮殿。幻自性境界修習生。於
彼而坐。同一像類諸最勝子眷屬圍繞。從一
切佛刹來。佛手灌頂如轉輪聖王太子灌頂。
超佛子地。到自覺聖智法趣。當得如來自在
法身。見法無我故。是名法無我相。汝等諸菩
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此結勸利益文中。言
當得初地者。歡喜地也。無所有等者。謂菩薩
用中道妙觀。了諸地相無有障礙。如是觀察
故。開覺而生歡喜。或超或漸至法雲地。住此
地已有無量寶莊嚴境界而現其前。幻自性
者。由修習幻性法門。感如是報。同一像類等
者。謂法身菩薩之類皆來圍繞。諸佛亦來手
摩其頂灌頂。以下如文可見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建立
誹謗相。惟願説之。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離
建立誹謗二邊惡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覺。已離常建立。斷誹謗見不謗正法
眞如界中尚不當無安得言有。非有説有名
建立常見也。非無説無名誹謗斷見也。大慧。
設此以問。云何離此二見。當得菩提不謗正
法耶
爾時世尊受大慧菩薩請已而説偈言
    建立及誹謗 無有彼心量
    身受用建立 及心不能知
    愚癡無智慧 建立及誹謗
 言此建謗皆由心量。然心量之實求不可
得。如來如此直示。令彼凡迷了本無有離諸
邪見。言身受用建立者。身即色身正報也。受
用即資財依報也。由愚癡無智。不知是自心
妄現。墮於二見
爾時世尊於此偈義。復重顯示告大慧言。有
四種非有有建立。云何爲四。謂非有相建立。
非有見建立。非有因建立。非有性建立。是名
四種建立。又誹謗者。謂於彼所立無所得。觀
察非分而起誹謗。是名建立誹謗相 上言
建立誹謗是斷常邪見。而未詳説名義故列
其名而後釋義。名相固多其略有四。曰相曰
見曰因曰性。皆言非有建立者。謂其本無強
作有見。誹謗相不從他起。至於建立法中。求
不可得以作空想。故云於彼所立無所得言
觀察非分者。*入楞伽云。不善觀察蓋不能了
眞空不空。而起誹謗之見也
復次大慧。云何非有相建立相。謂陰界入非
有自共相。而起計著。此如是此不異。是名非
有相建立相。此非有相建立。妄想無始虚僞
過。種種習氣計著生 此釋建立初相中。言
非有相建立者。謂於陰界入。自相共相本無
所有而生計著。云此如是此不異。如是者自
相也。不異者共相也。然此非有相建立相非
始今世。故云無始虚僞習氣計著生也
大慧。非有見建立相者。若彼如是陰界入我
人衆生壽命長養士夫見建立。是名非有見
建立相 非有見等者。此見亦從我所上起。
謂於陰界入中。妄起我人衆生等見故。云非
有見建立也
大慧。非有因建立相者。謂初識無因生。後不
實如幻。本不生。眼色明界念前生。生已實已
還壞。是名非有因建立相 此因建立言初
識無因生者。謂最初識念無因而生。生後不
實如幻。既然如幻豈有生乎。眼色明界等者。
言初識本無。後因眼等四縁一念前生。生已
實有實已還壞。是爲生滅故皆非也
大慧非有性建立相者。謂虚空滅般涅槃非
作。計著性建立。此離性非性。一切法如兔馬
等角。如垂髮現。離有非有。是名非有性建立
相 性建立中。言虚空滅般涅槃者。即三無
爲也。虚空謂虚空。無爲滅謂非擇滅。無爲般
涅槃謂擇滅無爲。此三無爲皆無作性。但邪
計執著建立爲有言離性非性者。謂一切諸
法本來非有非無。如兔馬等角。是喩非有。如
垂髮由翳目而生。是喩非無
建立及誹謗愚夫妄想。不善觀察自心現量。
非聖賢也。是故離建立誹謗惡見。應當修學
 此總結斥。由愚夫不善觀自心現量非有
非無。而妄計有無。實非聖賢。故勸菩薩離
此二見當修學也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知心意意識五法
自性二無我相趣究竟。爲安衆生故。作種種
類像。如妄想自性處依於縁起。譬如衆色如
意寶珠。普現一切諸佛刹土一切如來大衆
集會。悉於其中聽受佛法。所謂一切法。如幻
如夢光影水月。於一切法離生滅斷常。及離
聲聞縁覺之法 此言菩薩善知心意意識五
二性二無我相。可趣究竟之地。自行既
成。當化衆生隨類現形。故云作種種類像。言
如妄想等者。況菩薩隨機設化。亦猶凡夫妄
想從縁而起。又曰譬如衆色等者。喩菩薩以
一身一切身普現一切諸佛刹土與諸大衆聽
受如來説法。其所説者如幻如夢如鏡中像
如水中月。遠離生滅及以斷常。不住二乘之
地也
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三昧。得三
昧已。遊諸佛刹供養諸佛。生諸天宮宣揚三
寶示現佛身。聲聞菩薩大衆圍繞。以自心現
量度脱衆生。分別演説外性無性。悉令遠離
有無等見 既離二乘之地。即得諸佛無量
三昧。乃至示現佛身。言自心現等。*入楞伽
云。爲諸大衆説外境界皆唯是心。悉令遠離
有無等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心量世間 佛子觀察 種類之身
    離所作行 得力神通 自在成就
 言心量世間者。謂菩薩以自心現量。觀諸
世間隨機普應然皆出於無縁慈力故離所作
行亦由得如幻三昧力等。而成就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佛言。惟願世尊。
爲我等説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我等
及餘諸菩薩衆。覺悟是空無生無二離自性
相已。離有無妄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諦聽諦
聽。善思念之。今當爲汝廣分別説。大慧白佛
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大慧聞上諸法遠
離斷常二見。則已了達眞空諸法無生無異
離性離相。而到於聖趣。爲未了者。復有此請。
故如來條列而答之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大慧。妄
想自性計著者。説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大
慧。彼略説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行空。
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説空。第一義聖智大空。
彼彼空 空空者。空之又空之謂也。空之又
空能空之觀也。妄想自性處所空之境也。由
凡夫於此執著妄想自性故。如來説空無生
無二離性離相之法也。空有廣略故。諸經教
所説空義非一。此經但説七種乃赴一時之
機。如應病與藥也。具見下文
云何相空。謂一切性自共相空。觀展轉積聚
故。分別無性自共相不生。自他倶性無性故
相不住。是故説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 此徴
釋相空。而言一切性自共相空者。蓋一切法
本無自他共離四性。衆生妄執從四性生。四
性即四句。四句求其生相。了不可得故云相
空。展轉積聚者。即陰界入互相待對也。分別
無性者。即分析推求皆無自性。無性亦無故
云相不生也。自他倶性無性者。此覆疏上
義。自謂自生。他謂他生。倶謂共生。無謂無因
生。無因生即離生也。相不住即不住於相也」
云何性自性空。謂自己性自性不生。是名一
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説性自性空 自性空
者。謂於當念觀一切所生之法。無自生性名
自性空。前已空性。此復言性空者。前乃推檢
入空。故性相倶相。約修説也。此則本自二空。
故性相倶性。約性説也
云何行空。謂陰離我我所。因所成所作業方
便生。是名行空 行空言陰離我我所者。陰
是我所性本離執。從陰成我從我起行。因所
者因我所也。謂因我所起業。方便和合而生
妄執。順性推求皆不可得。名行空也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轉縁起自性無性。是
名無行空 無行空者。不離前所作行。乃了
達諸陰展轉縁起無有自性。乃行無行矣。是
爲無行空
云何一切法離言説空。謂妄想自性無言説。
故一切法離言説。是名一切法離言説空
一切法離言説空者。謂一切法妄計自性。自
性叵得。豈容言説。是爲離言説空
云何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謂得自覺聖
智。一切見過習氣空。是名一切法第一義聖
智大空 自覺聖智本不當空。而能空彼見
過習氣。所既空已能空亦空。即畢竟空也」
云何彼彼空。謂於彼無彼空。是名彼彼空。大
慧。譬如鹿子母舍無象馬牛羊等。非無比丘
衆而説彼空。非舍舍性空。亦非比丘比丘性
空。非餘處無象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於彼
無彼。是名彼彼空。是名七種空。彼彼空者。是
空最&MT03259;汝當遠離 彼彼空者。正謂外道所
計之空。對此言之但空於彼而不空此。故云
於彼無彼空。譬如鹿子等者。鹿子人名也。其
母毘舍佉優婆夷。深重三寶造立精舍安止
比丘。於中不畜象馬等。言彼舍空者。但無象
馬爲空。非謂比丘衆亦空。非舍以下。總斥外
道邪計之空。謂其縱能空舍比丘。而不能空
其二者之性。縱以是處無象馬爲空而餘處
非無。是則能所彼此宛然何空之有。是名一
切法下。結斥之詞。初彼字指外道。但於彼無
彼。而不能無此。又言七種空内而彼彼空最
&MT03259;者。是外道之邪計。故誡學者深當遠離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無生
此詶無生之問。不自生者。具言當如大論偈
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
故説無生。非不生者。謂非一向不生。以理言
之。無生無所不生。永嘉亦云。若實無生無不
生。除住三昧者。除登初地初住破無明顯法
性。是眞無生也
離自性即是無生。離自性刹那相續流注。及
異性現一切性離自性。是故一切性離自性
 此詶離自性相之問。還約無生言之。故曰
離自性。即是無生言刹那相續流注者。心也。
及異性現等者。法也。謂心若變動。則有異性
所現一切諸法。若了心空則諸法自泯。故云
離自性也
云何無二。謂一切法如陰熱如長短如黒白。
大慧。一切法無二非於涅槃。彼生死非於生
死。彼涅槃異相因有性故。是名無二。如涅槃
生死一切法亦如是。是故空無生無二離自
性相。應當修學 此詶無二之問。先約事示
其二相。陰熱長短黒白之相待對宛然不得
不二。又曰一切法無二者。約理言也。以其理
一融彼事異。則一切法無二也。言非於涅槃
等者。生死涅槃本來平等。非涅槃外別有生
死。非生死外別有涅槃。彼即外也。然此二者。
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若不了此而謂有異相
因。則各有自性故。説無二以一之。既了此二
無二則一切法無不然也。是故下總結勸
爾時世尊欲重此義而説偈言
    我常説空法 遠離於斷常
    生死如幻夢 而彼業不壞
    虚空及涅槃 滅二亦如是
    愚夫作妄想 諸聖離有無
 佛謂我説中道妙空。則有無倶遣。故云遠
離於斷常。此總明也。生死如幻夢下。次明生
死涅槃各離斷常。則了生死如幻夢故不常。
彼業不壞故不斷。虚空及涅槃。即三無爲法。
總是涅槃。此涅槃亦如幻故不常。非同小乘
滅無故不斷滅二無二也。謂生死涅槃無二。
離乎斷常亦如是也。愚夫妄想故墮斷常。聖
人已離有無。則無二法之異耳
爾時世尊復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空
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普入諸佛一切修多羅。
凡所有經悉説此義。諸修多羅悉隨衆生希
望心。故爲分別説顯示其義。而非眞實在於
言説。如鹿渇想狂惑群鹿。鹿於彼相計著水
性而彼無水。如是一切修多羅所説諸法。爲
令愚夫發歡喜。故非實聖智在於言説。是故
當依於義莫著言説 此總結空無生等諸
法。非但此經所説。乃一切大教所詮之旨。聖
智境界本無言説。然如來善巧分別者。爲令
衆生離著顯性。苟或執之則失於理。故*誡云
莫著言説。妙在得意忘言。如月指之喩斯得
之矣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二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宗泐
演福講寺住持&MT01647;奉 詔同註
一切佛語心品第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
多羅説。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
一切衆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纒。如來之
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纒。
貪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汚。一切諸佛之
所演説。云何世尊。同外道説。我言有如來藏
耶。世尊。外道亦説有常作者。離於求那周遍
不滅。世尊。彼説有我 内外言教或有相似。
苟不辯明邪必濫正。故大慧以佛説如來藏
有同外道所計神我爲問。首言如來藏性清淨
者。體離染汚名曰清淨。此如來藏生佛本同。
諸佛悟此起三十二相應身之用。衆生迷佛
所悟轉淨爲染。故云轉入衆生身中。如大價
下喩顯可知。云何世尊等者。正結問也。言亦
説有常作等者。即彼計神我爲常。是能作者。
離於所依陰等諸縁。周遍不滅故。云離於求
那周遍不滅也。彼説有我者。意以此同如來
藏也
佛告大慧。我説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説之我。
大慧。有時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
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
是等句説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爲斷
愚夫畏無我句故。説離妄想無
    人相續陰 縁與微塵 勝自在作
    心量妄想
 人相續陰者。人即是我。陰即五陰。此我陰
相續不斷者。外道計此之法從邪因縁與微
塵及勝自在天所作。作即生也。然彼不知此
但心量妄想耳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觀未來衆生。復請世
尊。惟願爲説修行無間如諸菩薩摩訶薩修
行者大方便 大慧既聞入三解脱門疾得菩
提。菩提是道果。果非因行莫成。行非方便莫
進。故爲來世之機。伸此請也。無間者。無間雜
間斷也
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
大方便。云何爲四。謂善分別自心現。觀外性
非性。離生住滅見。得自覺聖智善樂。是名菩
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 答中
言成就四法是大方便者。方便多門四法乃
方便之大。故與其他方便不同。然此四者。不
出修性因果。謂全性起修從因至果也。四法
義見下文
云何菩薩摩訶薩善分別自心現。謂如是觀。
三界唯心分齊。離我我所無動搖離去來。無
始虚僞習氣所熏。三界種種色行繋縛身財
建立妄想隨入現。是名菩薩摩訶薩善分別
自心現 釋分別自心現中。言觀三界唯心
分齊者。三界由妄想而起。妄想不出自心。分
齊者。界限也。了知心外無法。則人法二執倶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