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No. 1788_ 慧沼撰 ) in Vol. 39

[First] [Prev+100] [Prev]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然隨意轉。根性意樂熟有前後。方便引誘令
出生死
十者如來若見一分有情得富盛時不生
歡喜見其衰損不起憂慼然而如來見彼有情
修習正行無礙大慈自然救攝若見有情修習
邪行無礙大悲自然救攝是如來行 十與樂
拔苦行。引文皆有二。準前可知
經善男子「如是當知如來應正等覺説有如
是無邊正行汝等當知是謂涅槃眞實」之相
 賛曰。結也
經或時見「有般涅槃者是權方便及」留舍利
 賛曰。此釋示滅留舍利疑。初牒示滅及留
舍利。後釋所以。初也。不言或時佛現涅槃
及留舍利而言見者。欲顯佛常實無舍利。但
衆生心自所感現。如起遠質以臨臺睇影顏
俯己。乘駛舟而東還矚凝沼已西流
經令諸「有情恭敬供養皆是如來慈善」根力
 賛曰。釋所以。初所爲後得益也
經若供「養者於未來世遠離八難逢値諸佛
遇善知識不失善心福報無邊速當出離不爲
生死之所」纒縛 賛曰得益。得益有七。一離
八難。二逢事佛。三遇善友。四不失善心。五獲
世福報。六證涅槃。七得解脱
經如是「妙行汝等勤修勿爲」放逸 賛曰。結
勸修學
經爾時「妙幢菩薩聞佛親説不般涅槃及甚
深行合掌恭敬白言我今始知如來大師不般
涅槃及留舍利普益衆生身心踊悦歎」未曾
有 賛曰。第三段領悟得益。初領悟也
經説是「如來壽量品時無量無數無邊衆生
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賛
曰。得益也
經時四「如來忽然不現妙幢菩薩禮佛足已
從座而起還其」本處 賛曰。品第四大段聞
已散席。但言四佛不現妙幢還室。不論餘衆
者有二解。一擧其上首影顯於餘故。二舊本
云是本會中唯釋迦在。一唯四如來及妙
幢還餘者猶在。何以故。説未周故下説三身
不更集衆。如何得云虚空藏在大衆中從座
而起。問。云何妙幢菩薩獨還。説未了故。答。
爲欲發起懺悔行故。若不歸家寢睡如何夢
見金鼓。問。何不直請要待夢耶。蓋行之難
故夢爲先兆。又機縁爾故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末〕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分別三身品第三
三身品三門分別。一辨來意。二釋品名。三
彰妨難。來意有三。一前壽量品總説菩提涅
槃二果未能別知。壽量品内已爲別説涅槃
斷果。未爲分別菩提智果。今爲分別三身不
同令差別解障治有別修因而證故。虚空藏
白世尊言。云何菩薩於諸如來甚深祕密如
法修行。甚深祕密即三身果。如法修行即障
治因故此品來。第二來意前品明其圓寂必
因斷障而證。斷所斷已必智*慧圓故。無性攝
論彼果智分云由斷所斷獲得無垢無罣礙智
故斷殊勝無間次説果智殊勝。故前品後有
此品生。第三來意爲機宜聞慈悲爲説令獲
利樂。此品末云。諸佛如來四威儀中無非智
攝。一切諸法無有不爲慈悲所攝。無有不爲
利益安樂諸衆生者。即是爲除八難等苦。故
下文云。聽聞信解不墮地獄・餓鬼・傍生・阿
修羅道。此離四惡道難。常處天人離邊地
難。不生下賤離生盲聾難。恒得親近諸佛如
離佛前
佛後難
聽受正法離世智
辨聰難
常生諸佛清淨國
離長壽
諸天難
乃至國土四種利益等皆爲利安。
故此品來。二釋名者。分謂分段。別謂殊別。即
爲分段殊別三身。或分謂分析。別謂記別。
三者是數身謂依義體及積聚。如成唯識論
第十解。又眞實義。梁攝論云。身者名實。不破
名實。或相續名身。梁論云。三世諸佛相
續不異。隨其所應自性法身通體依實三義
名身。應化通五。異遍計故亦得名實。又非肉
血之所成故亦名爲實。若望自性法身而説
不得名實。若但言三身即帶數釋。既言分別
三身。即分別是能分別。三身是所分別。應云
三身之分別名三身分別品。是依主釋。今順
此方云分別三身品。此品廣明諸佛三身故
名分別三身品。三彰妨難者。一問。此之三身
爲倶本有爲倶新起。答。據因倶本有。談果並
新成。以自性身非生滅故總云新成。自性法
身體即眞如。在纒名藏未名法身。恒沙萬徳
相未現故非功徳法之所依。出纒之位即名
法身。恒沙萬徳相已現顯。説功徳依名爲法
身。故勝鬘經云。在纒名如來藏出纒名法身。
成唯識論云。在大牟尼名法身故。既云在大
牟尼名爲法身。明非本稱。故是新得。應化二
身因雖本有果即新生。其理極成。不煩引證。
二問。此之三身爲同一體義用分三爲因體
別。答。因體各別。自性法身即應得因得。應得
因體即眞如是。應化二身即加行因圓滿因
得。發心名加行。修足名圓滿。即六度是。三問。
若三因別體亦有別。云何下文云雖有三數
而無三體。答。約性相説。眞如是性餘者是相。
非有一法出眞如界別有體性云無三體。非
不離如體性不別。又約攝相歸性如體即一。
若相用別論三體不同。如成唯識・大莊嚴論・
攝大乘等皆具明之。問曰。若三體別 下説
金礦譬喩不成。答不相違。以眞如理與本無
漏種合喩金礦。得淨金者合喩果徳。隨意迴
轉作諸嚴具。喩性相功徳皆依如理。根力覺
支依四智起故 下別更金水空三喩於法身體
是先有。夢渡水喩方始別喩四智心品。故下
經云。非謂無心忘想既滅是覺清淨。非謂無
覺。金水及空本有無變故喩自性。夢非眞覺。
夢覺知虚眞覺方起。故知體別。古今諸徳説
三身體。差別不同義至下當辨
經爾時「虚空藏菩薩摩訶薩在大衆中從座
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
足 賛曰。就此品中大分爲四。一菩薩啓請。
二如來爲答。三善男子如是知見下結勸修
行。四爾時虚空藏已下領解持學。初中復二。
初供養後申請。供養有二。一内供養即請法
之儀。二外供養即表成當果。即初文也。此内
供養爲請法儀。大莊嚴論第一明。第一義發
心有六勝中。第二願勝即十大願。第一願供
養恭敬一切諸佛。於中有三。一一切佛無餘。
二供養無餘。供養無餘有三。一利供養謂衣
服等。二敬供養謂香華等。三行供養謂修信
戒等。三恭敬無餘亦有三。一給侍恭敬。二迎
送恭敬。三修行恭敬。今此即是修行恭敬。
於中復二。初明請人次明供養。問。何故此菩
薩得名虚空藏。答。准諸菩薩功能福智地地
相似皆應同。然隨願増立名各別。今此菩薩
立名有二。一從事二從理。從事立者如大集
經第十五。亦説。虚空藏菩薩得如來神通力
故。於虚空中隨衆生所須。若法若財盡能施
與皆令歡喜。以此方便智故名虚空藏。又虚
空藏品説。過去有輪王名師子迅。出家未久
得五神通。承佛所教爲*迴父王邪心欲使
入正見入定現通。如是等相使三千世界六
變振動。於虚空中雨種種妙物。皆從虚空繽
紛而下滿三千界。爾時地神乃至迦尼吒天。
歡喜踊躍唱如是言。此大菩薩名虚空藏。時
佛印可名虚空藏。從理立名者虚空藏菩薩
經云。虚空藏語阿難言。我身即是虚空。以
虚空證知一切。爲虚空印所印。此從理名。即
是理身。十地所證十種法身如勝天王般若
説。又法苑中三身義林具引。亦如華嚴經。普
賢身相猶如虚空。依於如如不依佛土。問。此
菩薩位在何地。答。准大集經説是第十地。從
坐起等各有所表。思准可知
經以上「微妙金寶之華寶幢旛蓋而爲」供養
 賛曰。外供養即三供養中是敬供養。以上
微妙金寶表修行久。如下練金喩是。云寶之
華者表猶在因當可得果。寶幢者表菩提智
高出二乘等故。寶蓋者表四無量覆蔭群生。
亦表聞此經能爲勝因得勝果故
經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於諸如來
甚深祕密如法」修行 賛曰。申請也。甚深祕
密是問果。如法修行者是問因。難可窮證名
爲甚深。或二乘不知名甚深也。地前菩薩不
能解了名祕密。准法華經論甚深有五。一義
二體三内證四依止五無上。又祕密者即四
祕密中相及令入。三性是相三身令入
經佛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爲
汝分別」解説 賛曰。第二大段如來爲答。文
分爲四。初勅聽許説。次答其果。次復次善男
子若善男子下答修行問。後復次善男子是
法身下。總結前因果告人令知。此初*也。言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者。功徳施菩薩金剛般
若論解云。諦聽者心專一境。善者於如理義
生信無疑。思念者敬持不忘。眞諦釋云。諦聽
者即生聞慧。聞*慧離散亂過。如作器。善
思者生思*慧。思*慧尊重。離放逸故。如完
器。念之者生修*慧。修*慧能攝念離顛倒故。
如淨器
經善男子「一切如來」有三種身 賛曰。下答
所問果。分文爲四。一標其數。二隨數徴。三
依徴列。四隨列解。此即*標也
經云何爲三 賛曰徴也
經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 賛曰。依
徴列也。初列三身名。後顯攝勸知。此列三名
經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 賛曰。顯攝勸知。如
是者指上所列三身。具足攝受者顯攝佛身。
爲無爲徳。自他利等無不皆盡。攝謂總包。受
謂容納。謂此三身總包容納佛身功徳無不
皆盡。何者此之三身即是阿耨菩提故。言阿
者稱無。耨多羅者云上。三者是正。藐者是等。
三復云正。菩提是覺。准此應言無上正等正
覺。此攝五法眞如四智。如即斷徳涅槃。四智
即是智徳。依此化生。即是恩徳。攝菩提盡故。
無著菩薩般若論云。阿耨多羅顯示菩提菩提
斷。解脱相故。三藐三菩提別顯示菩提道。
以人平等故。以菩提分法故。此意解脱相即
離垢眞如。菩提道者四智心品。以人平等故
以人無我其理平等。由有菩提分法故名爲
佛。於無上覺中能正覺異凡夫。能等覺異二
乘。復云。正覺異菩薩。以一覺字貫通四處。初
無上覺即眞如理。覺性名覺。故經説云。菩提
菩提斷倶名爲菩提。初名無上者般若經云。
無有少法可得故名阿耨等。論釋云。無微塵
許法可得。此意二乘但除煩惱不斷所知。菩薩
雙斷二障。種智無有少染故云無上三菩提
等。言無上者即由勝彼凡夫二乘及菩薩故覺
稱無上。般若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名
阿耨菩提。此意由佛佛高齊證無我等故云
無上。若有勝劣不云無上。若辨中邊論無上
乘品云。總由三無上説爲無上乘。謂正行。所
縁。及修證。無上。此意即諸行遍修。諸境遍達。
諸果遍證。故名無上。廣如彼論。般若經云。修
一切善法即得菩提行無上。於一切法應如是
知即境無上。修證無上即菩提涅槃等。彼論
云。九佛地修證無二障故十示現菩提。修證
無休息故。今此亦爾云。若正了知速出生死
者勸衆令解。此三身義略以五門分別。一釋
名。二出體。三開合廢立。四因起果相。五諸門
分別。第一釋名有二。初列名後釋名。列名者
經論不同三各多名。且化身佛略有五名。一
名化身。梁攝論云。由佛本願自在力故。似彼
衆生變異顯現名變化身。二目父母生身。智
度論云。佛有二身。一法性生身。二父母生身。
三名隨世間身。明佛悲願示同世間入住出胎
名隨世間。故智度論云。佛有二身。一隨世間
身。二法性生身。四但名生身亦望父母所生。
涅槃經云。佛有二種。一者法身二者生身。五
名假名身。梁攝論云。假名身者即是化身。示
現此身分別。所作非眞實名假名身。此等諸
名隨義應知。第二應身略有六名。一目應身。
恒沙徳成與理相應名曰應身。梁攝論云。若
離法身應身不成。或起菩薩機如應説法。故
名應身。或應昔因故。二名受用身。受用淨土
大乘法樂。唯識論分自他受用。自受用者恒
自受用廣大法樂。他受用者令彼受用大乘
法樂。三名報身。以果酬因名爲報身。十地論
中名報身佛。般若論中云受樂報佛。四名智
慧佛。楞伽經説。五名功徳佛。亦楞伽説。六名
法性生身。智度論云。佛有二種。一法性生身。
二父母生身。既云法性生。明非自性法身。以
恒沙功徳與法性相應。依法性起名法性生。
第三法身略有五名。一名法身。無垢眞如功
徳所依名爲法身。故攝大乘云。此身與功徳
法相應故名法身。成唯識論云。即此自性亦
名法身。大功徳法所依止故。此經亦爾。二名
自性身。梁攝大乘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皆
自然。得名自性身。成唯識云。謂諸如來眞淨
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名自性身。三名眞
實身。梁攝大乘云。身有二種。一眞實身。二假
名身。寶性論中名實佛。此經亦言法身是實。
四名如如佛。楞伽經云如如佛也。五但名法
佛。眞如自體名之爲佛。如爲佛體故名法佛。
上已列名。釋名者總名如前品之中解。別釋
名者且依此經言化身者現種種身。是名化
身。以能導引無而忽有。目之爲化。化即是身。
持業釋也。或別簡總是化之身。即依主釋。以
身通故或名變化身。變謂轉換本形。化即無
而忽有。亦變亦化。變與化異。是相違釋。變化
即身是持業釋。今略變字。或化用勝故名化
身。准此應爲應凡夫二乘應名應身。爲簡報
身但云化身。不同報身爲應菩薩得名爲應。
准十地論及般若經論。報身名報佛。化法應
倶名佛。以諸經多先*標云佛若干身故。列
名中多無佛字。不爾若但云三身者名通餘
人。亦名身故又准十號。三身皆得彼名。多名
佛者且擧一故。故此亦云一切如來皆有三
身 言應身者。准此經文二義名應。一契應眞
理能起此身故。經云。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
本願力故。是身得現。既言如實相應如如等
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故。由契應眞理方起
名爲應身。梁論云。若離法身應身不成。應知
此二由能依所依故得相應。又爲應赴菩薩
根性。而現此身名爲應身。故此經云。爲諸菩
薩得通達故説於眞諦。乃至云是名應身。赴
機名應。但他受用非自受用。前義通二。言法
身者依成唯識論云。大功徳法所依止故。佛
地論云。力無畏等諸功徳法所依止故。功徳
能依身是所依。即眞如體爲功徳法之所依
故名爲法身。依主釋也。無性攝大乘論亦同
此釋。又眞如是功徳法體。體即是身。故法即
是身。無性釋云。法性即身。故名法身是持業
釋。今此經文具通二義。此經下云。云何菩薩
了知法身。爲除諸煩惱等障。爲具諸功徳法
故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爲除諸煩惱
等障名法身。即所顯報。是持業釋。具諸功徳
法名法即就能依。是依主釋。餘如法苑三身
義林辨。又依此經三門分別。初列名顯勝。二
出三身體。三諸門分別。初門竟
經云何菩薩了知化身 賛曰。出三身體。即
分三段。此化身體。初假爲問。二佛爲答。三者
雙結。此即初也。言菩薩者對所備機。定性二
乘不能忻求故問菩薩。雖三乘倶得名菩薩
然非皆問意。問大乘菩薩云何了知。欲令忻
樂修行求故。即是二問。一云何菩薩。二云何
了知
經善男子「如來昔在修行地中爲一切衆生」
修種種法 賛曰。此佛爲答又二。一因二果。
此因也。文分爲五。一呼請問人。二自*標徳
號。三明行位。四明修意。五正修習。昔在修行
地中者明行位。即七地中除種性地。未修行
故所以言中亦簡持義。爲一切衆生者四明
修意。即同般若經。云何住心。以所有衆生咸
欲滅度。是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四種益
心修種種法。即所修行及所斷障之因。文殊
所問經論云。菩薩初觀何法故行菩薩行。即
所爲。依何法故行菩薩行。即修斷。文殊答言。
諸菩薩行大悲爲本爲諸衆生。即此初也。雖
亦自利菩薩大悲利他爲先。理實亦有自利。
或即以利他還爲己利。故彼經論云。又問。大
悲以何爲本。答。以直心爲本。此意令離怖爲
他。又問。直心以何爲本。答。以於一切衆生平
心爲本。此意怨親有情之所等心悲愍故。
問。一切於平等心以何爲本。答。以無異

爲本。此意令離能所度心。又問。無異離
異以何爲本。答。以深淨心爲本。此意雖攝他
同己。令離染愛及全空心。又問。深淨心以何
爲本。答。以阿耨菩提心爲本。此意自利。自疾
不救不可利他故也。或爲求菩提故即三種
心名菩提心。又問。菩提心以何爲本。答。以六
波羅密爲本。此意即由具六種性以爲根本。
或由修行六度爲本。彼經問答同此經意。爲
一切衆生即慈愍衆生。發菩提心經慈愍衆
生復有五事。一見諸衆生爲無明所縛。二者
見諸衆生不信因果造作惡業。三見諸衆生
捨離正理。四見諸衆生造極重惡。五者見諸
衆生不修正法。五各有四。廣如彼明。修種種
法即後十度及所斷障
經如是修習至修行滿 賛曰。得果也。初牒
所修因滿。次擧所得果圓。後總結身名。此初

經修行力故得大自在 賛曰。明所得果圓
有二。初明得果圓。後明能利物。得果分二。初
得果後了境。此得果也。十大自在者。一列
名二出體三辨因四廢立。列名者無性攝論
第九云。一壽命自在。二心自在。三衆具自在。
四業自在。五生自在。六勝解自在。七願自在。
八力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出體者命即
命根。如前壽量品明。十地經云。不可説不可
説劫命住持故。然薩遮尼乾子經第七及法
集經第三云。得上甘露名命自在者。甘露即
涅槃。涅槃即法身壽也。或由識此無住甘露
故。應化身所現之命隨心延促命亦無盡。心
自在者准十地經。心即智定能所引故。同雜
集論出諸法體通智定故。彼經云。得心自在
無量僧祇三昧入智故。或説此定能引智故。非
必取智心自在。准法集經云。一切諸法皆心
現起名心自在。即通八識故。彼能知一切是一
心名心自在。攝所歸王故。又攝論云。於中自
在運轉其心名自在。此所運轉即通八識。能
運是定或亦通智。或心自在運轉即通王所。
衆具即四塵爲體。衣食資什名衆具。論云。
於飮食等諸資生具。隨意所樂能積集故。業
即是思。唯造善業故。生自在者生通五蘊。隨
所生處如其所欲能受生故。勝解自在薩遮
尼乾子經名如意自在。即勝解數爲體。無性
云。謂於地等發起勝解令成金等故。願即解
欲信爲體。薩遮尼乾子經云。信自在故或後
得智爲願自在體。神力自在即六神通是。薩
遮尼乾子經名願自在。即現神通變現諸物令
隨願成故。故彼經云。即生心時現前成一切
諸事名願自在故。無性云。謂隨意樂引發種
種最勝神通。智自在者縁音聲智。詞無礙解
爲體故。無性云。謂隨所有種種言音智境現
故。法自在者法無礙解爲體故。無性云。謂隨
意樂宣説契經應頌等故。或十自在皆智爲
體。倶智用故。由於六度成此勝智故。三辨因
者。准無性論。由法施・無畏施・財施・圓滿。如
其所應得此果故。准即如次能與壽心衆具
自在爲其因也。若薩遮尼經云。遠離殺生無
嗔害心。是命自在因。攝論據法身命。薩遮據
應化命。又離殺等亦法施故。慈悲是心自在
因。此意云。由慈悲故能無畏施。戒爲業生自
在因。薩遮經云。以菩提心攝諸善根。是生自
在因。忍爲勝解自在因。薩遮經以供養布施
是勝解因。此意安受苦忍能解脱施故。攝論
意謂昔因時樂修忍故。隨諸有情心所樂轉
故。今獲得於地金等隨勝解轉。精進即是願
自在因。此意由勤成滿所願。薩遮經云。常説
三寶教化衆生。是信自在因。既云常説。亦勤
也。令他生信無有謗法。無畏靜慮即力自在
因。薩遮經云。稱生所求應時施與。是願自在
因。般若是智法二自在因。無性云。由昔因
時樂修*慧故。隨其類音爲説法故。令證得殊
勝般若。妙達言音巧説正法。若薩遮經常行
法施不爲利養名聞恭敬。是智自在因。常爲
衆生説諸如來及諸衆生眞如平等。法身自
體非飮食身。是法自在因。意同攝論。廢立者
法集經第三。薩遮經第六皆云。對除十怖畏
故。准此即是爲得對治十怖畏故求十自在。
薩遮尼經云。大王當知得命自在故對治一
切生死怖畏。得心自在故對治一切煩惱怖
畏。得物自在故對治一切貧窮怖畏。得業自
在故對治一切惡道怖畏。法集經中除惡行
畏。彼據除因。此約除果。法集經中除惡道畏。
彼據果説。此對縛説。不得生自在。爲生所縛
故。得生自在故對治一切縛怖畏。得如意
自在故對治一切追求怖畏。得信自在故對
治一切謗法怖畏。得願自在故對治一切心
念縛怖畏。得智自在故對治一切疑刺怖畏。
得法自在故對治一切大衆怖畏。又解。言
自在者是説法自在。既云隨衆生意乃至云
説法相應現種種身。故知現身爲生説法令
得利故。即法華經云唯爲一大事故。説法自
在有十四種。一説法自在。二清淨。三樂説。四
智。五生。六三昧。七住持。八眷屬。九見。十聞。
十一鼻。十二舌。十三身。十四心。法集經第七
云。云何説法自在。於一切言語不著故。此不
葉所説法。云何清淨自在。於一切處不染故。
非但所説法於一切皆不著故。云何樂説自
在。謂依一法字句不休息。於百千萬劫説不
可盡故。無斷盡辨。云何智自在。於一一法字句
能説。爲百千萬法門故豐義味辨。云何生自
在。隨所隨所利益衆生之處。於彼彼處生故
隨處現身故。重言隨所者明非一故。餘准此
應知。云何三昧自在。於念念中若欲入三昧
即能入三昧故。云何住自在。隨所隨所住持
加故。所謂若獐鹿若鳥獸若草木若石壁。能
説諸佛妙法故。即住持於彼令能説法故。云
何眷屬自在。謂無量眷屬不可壞眷屬故。云
何見自在。謂見妙色故。云何聞自在。謂聞妙
聲故。云何鼻自在。聞一切香唯是妙法香故。云
何舌自在。謂食法味不食食味故。云何身自
在。謂成就法身。非食食身故。云何心自在。乃
至蚊虻蟻子知行知心故。見下六根有勝用
故。此中初二於所説不染。次二能説。次一現
身。次一八定。次一加備於餘。次一隨受化
者。次六顯根。前生是總相假身。此六是別相
實身。此經下隨衆生意隨衆生行即心自在
隨衆生界以小分界通二義。令取境故云小
分。即隨所利益衆生之處現種種身。即隨彼
處而爲現身。并處相應不待時相應三昧自
在攝。行相應即心自在攝。攝大乘第九云。
復次法身由幾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種。一
由佛土自身相好無邊音聲無見頂相自在。
由轉色蘊依故。二由無罣無量廣大樂住自
在。由轉受蘊依故。三由辨説一切名身句身
文身自在。由轉想蘊依故。四由現化變易引
攝大衆引攝自法自在。由轉行蘊依故。五由
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轉識蘊依
故。廣釋如彼
自在力故隨衆生意「隨衆生行隨衆生界」
悉皆了別 賛曰。了境知意知心體。或勝
解。知衆生行知差別行。或業或衆生遍趣。行
衆生界即種種性。皆能了知
經不待時「不過時處相應時相應行相應説
法相應」現種種身 賛曰。化物也。不待時者。
衆生根熟謂即應時現身説法不擇時節。不
過時者謂不過此應化時也。處相應等者如
來説法離四非故。處相應者離非處。時相應
者離非時。行相應者離非機。説法相應者離
非法。謂應於此處此時此等機性。應以此法
必相應故。現種種身者即八相等。若佛現在
并涅槃後所現之身。非云以弟子種種意故
現種種相。此四句中應云現在并涅槃後。以
願自在隨縁利益。是名化故總名種種身
經是名化身是名化身
者雙結
經善男子「云何菩薩」了知應身 賛曰。明應
佛中大文亦三。此問
經謂諸如來「爲諸菩薩得通達故」説於眞諦
 賛曰。下答。答中應有修因。以化身中明修因
故此略不論。是影顯故。是通句故應別取彼
文。今但明果。果中分二。初説法後現身。此説
法也。説法中有二。一利生二利法。初中有三。
一説眞諦境。二明涅槃果。三明所行因。以先
説境令其通達通眞達俗。次示其果令彼欣
求。後令除障修因剋證。此即説境。境謂諸
如來明能説人。諸菩薩明所備。得通達故明
説意。説於眞諦明所詮。爲令菩薩起根本智
通起後得智。達言眞諦者據最勝説。理實亦
爲説於俗諦。眞俗相依而建立故。或復此約
人法二。別對菩薩智名眞。對我法等名眞」
經爲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 賛曰。明
果也。果分二種。有爲與無爲。無爲是本故
偏説之。無爲果四。即四涅槃。自性清淨不由
斷證故不説之。或即是眞諦所攝。有餘無餘
通三乘故。非最勝故亦略不説。唯無住處獨
大乘得。益物勝故果中偏説。義如前辨
經爲除身見「衆生怖畏」歡喜故 賛曰。明除
障修因。以爲無始我見縛故不能解了。設得
解了於生死生怖。於涅槃生喜不能廣利。又
由我執是諸障本故。然此我見雖通六七二
識意除第七。以障無住勝故。又染本故。故成
唯識論解平等智云。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
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
經爲無邊「佛法而作」本故 賛曰。此利法也。
利生意者使法久住故云作本
經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
現 賛曰 下現身有二。初現身後明莊嚴。此
現身也。言如實者即眞如也。相應者能證所
證倶無二取名爲相應。相應相似義。此是總
句。如如如如智是別句。二空眞性重名如如。
達二空智名如如智。本願力故者明現身所
由。智境兩如都無分別。因何現身。由本願力
故。成唯識云。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
因縁成就等。土既由昔。現身品然。問。此應
身二受用身是何身攝。答。他受用。何以得知。
答。略四證明。一此文云。如如如如智本願力
故。是身得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故。若自受
用功徳相好皆悉無邊故。二下云。二身假名
不實念念生滅。不定住故數數出現。自受用
身非數數出現故。三下云。第二佛身弟子一
意故現一相。自受用身非對弟子故。四下云
應身非化身者是地前身故。問。若他受用云
何下云應身者。從無始來相續不斷。一切諸
佛不共之法能攝持故。衆生無盡用亦無盡。
他受用身既現滅度。如何得言無始相續不
共之法能攝持故。答。言相續者約多分説。不
同化身多百千劫始一現故。又化身文中亦
云恒轉法輪。豈常不滅。問。若爾自受用豈不
三攝耶。答。非三不攝。是法身故。問。何以得
知。答。至法身中當廣引説
經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 賛曰。
明莊嚴也。問。若他受用相好應多。云何但説
三十二等。答。他受用身有其二種。一四善根
位所見之身。二地上菩薩所見之身。今此但
説四善根位所見之身。問。餘處多説爲地前
現名爲化身。何名受用。答云。爲地前現名化
身者。説三乘人同見之身。非四善根菩薩所
見。若非地前何故下云應身非化身者是地
前身。問。何以得知四善根位所見佛身非三
乘同見。答。准梵網菩薩戒經云。我今盧舍那
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
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
道。既云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
國一釋迦。若非四善根位菩薩所見。更有何
身云千釋迦。問。此盧舍那是何地見。答。有
説。初地菩薩所見之身。今釋。此是二地菩薩
所見之身。一説戒波羅蜜故。二云千百億
國。若初地菩薩見百億非見千故。問。准十地
瑜伽云。若作意時見無邊國。何不得言千百
億國。若爾何故云初地菩薩得十百門。若云
據作意應無量國。何但千百億。況復二地菩
薩得千百門。今言千百億。正與相當。何煩異

經是名應身 賛曰。結也
經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了知法身 賛
曰。明法身也。文三如前。此初問也
經爲除諸「煩惱等障爲具諸」善法故 賛曰。
正釋有二。初明所爲。後明得身。初也。應説
修因。文略不説。如前已解。此法身有二。一自
性法身。二功徳法身。今包合二。爲除煩惱等
障明爲得自性法身。爲具善法故明爲得功
徳法身。即淨法界四智心品總名法身。能證
所證合名法身。假佛實佛二類有異分出應
化。不爾就總應化亦名法身。故成唯識云。如
是法身有三相別
經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 賛曰。明得
法身。如如即自性法身。如如智即四智品。雖
事智品不縁眞如。離能所取故。由如如智起
故總名如如智。故次云是故法如如如如智
攝一切佛法。若唯是如非攝一切故。又解。化
身如前。應身者通攝自他二受用身。法身唯
是自性眞如。言如如智者如實相般若。又大
莊嚴論及眞諦三藏説有四覺。一應覺即眞
如。二正覺即智*慧。三覺分即菩提因。四令
覺即能詮教。諸法體邊名如如。智性邊名如
如智故。故下文云。應身從無始來相續不斷。
一切諸佛不共之法體攝持故。衆生無盡用
亦無盡。是故説常等。明亦通是自受用身 下
云法身者非是行法。無有異相。是根本故。猶
如虚空。是故説常。既云非行法。明非四智。
四智生滅是行法故。又解。二義倶通。准攝
大乘別解三身及常無常門。即如彼解。准上
下文及攝大乘等。約通而説即如前解。今此
經中通二義解。若四句等中即自他受用別
門而明不今四句。應非化身是地前身。化身
亦應謂住有餘涅槃之身。若自受用非名化
故。故自受用同名法身。故此下云。是故法身
*慧清淨故滅清淨故是二清淨。是故法身具
足清淨。若智理二合名法身。即性相合論門。
若唯取如名法身者即性相別論門。若自受
用是應身攝即是假實自他受用二合論門。
若應唯是他受用身即假實別論門。故知諸
説義不相違
經前二種「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眞實有
爲前二身」而作根本 賛曰。已下諸門分別
有九門。第一假實分別門。第二二利分別門。
三有餘無餘等分別門。四治障廢立門。五三
體同別門。六一多分別門。七能所相依門。八
常無常門。九四句分別門。就此假實文分爲
五。一*標二釋三徴四解五結。此初二文。爲
前二身而作根本。依前解三身法身并攝智。
即辨變化身及他受用。是假名佛是變化起。
以如爲本。從智變起故與前二而作根本。若
依法身唯攝如如如如。是本不從他起故得
名實。應依法起。化依應起。故前二身倶是假

經何以故 賛曰徴也。何所以故法是二依
經離法如如「離無分別智一切諸佛」無有別
法 賛曰解也。初返解後順成。初也
經一切諸佛「智慧具足一切煩惱究竟滅盡
得」清淨佛地 賛曰。順成也。勝鬘經在纒名
如來藏。出纒名法身故。今此云智慧具足。即
如如智一切盡滅即法如如。故具二種
經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攝一切」佛法 賛曰。
成。可知如來淨妙法身又即眞如。是悟
迷依。故爲二本
經復次「善男子一切諸佛利益自他」至於究
竟 賛曰。第二二利分別門。於中有二。初辨
二利。後善男子云何法如如下釋情疑。初中
復二。初法後喩。法中有三。初*標次釋後結。
此*標也。言利益自他至究竟者自利至佛云
究竟。有三乘性令得果地究竟。無*性之人
同無窮盡。不入涅槃而爲利益亦云究竟
經自利益者「是法如如利益他者」是如如智
 賛曰釋也。初釋二利。後釋所以。此初也。如
凝寂多自利。如智起用多利他。梁攝論
云。若以法身爲應身佛。無利益衆生義。若以
應身爲法佛。無現世安樂義。問。諸説二利有
三不同。一雜集論云。自他二利所依止。唯識
亦然。自性法身正唯自利亦兼利他。通於二
利。自受用變化是所依止故。自受用身是自
利。他受用變化是利他。爲他現故。二無上
依及寶性論。法身是自利應化是利他。三
者此經何故如是。答。雜集唯識。自性法身
通二利據盡理論。無上依等據自性法身正
用。而説云是自利。應化利他據他受用名爲
應佛故倶利他。此經如如同無上依。如如智
利他據平等性及成事智起他受用變他二
佛身故云是利他。雜集應身是自利者。據自
受用名應身説。成唯識論據彼應身通二受
用故成二利。各據一義。倶不相違。利益他者
是如如智何不言應化耶。答。有二解。一云。擧
能變體是二智故。利他體故。所起之身唯是
色故。利他用故所以不論。唯識論等説他用
變化名利他。據用而説所變。大品般若云。化
佛無心云何分別破壞諸法破壞開演之義。
或此二身是彼智果説彼智名。實是應化。不
爾下喩小不相似。二云。此據四智亦是法身。
眞如内寂説是自利。智有外用説是利他。不
説應化義同前説
經能於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種種」
無邊用故 賛曰。釋所以也。由此三身於自
他利各得自在。倶成種種無邊用故。故成唯
識云。如是三身雖皆具足無邊功徳而各有
異。言而得自在自在有三。如雜集第十二云。
依止自在修亦有三種。一身自在即自性身
及受用身。二行自在即變化身。三説自在謂
能説六度等。既縁此求此依此而求此。故知
佛身有三自在。成就無邊二利用故
經是故「分別一切佛法有無量無邊」種種差
別 賛曰。結也。一切佛法即三佛是。大品經
云。出三界故無量。越十方故無邊。義用衆多
云種種差別
經善男子「譬如依止妄想思惟説種種煩惱
説種種業用」種種果報 賛曰 下依喩顯有
二。初二喩喩二利。後一顯莊嚴。初復分二。初
一喩合顯利他用。後一喩合顯自利用。此初
喩也。妄想思惟喩如如智任運能起利他之
思。如法華經等云。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
言妄想者喩實不思假起思故。説種種煩惱
喩化身爲二乘説種種煩惱。種種業者喩起
應身爲菩薩説種種業。種種果報者喩令他
人既聞法已得世出世果。或此喩説斷三障
故成就三身。説種種煩惱令得應身。説種種
業令得化身。説種種報令得法身。故下文云。
惑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現化身。智
障清淨能現法身。果報即是智障所攝。雖佛
地論二障各有所發之業并所得果合説果
報。是習氣依。要果報無習氣方盡。又解。准下
合文。説種種煩惱喩説大乘。大乘爲本有餘
業故。如似有惑有業果故。業果如次喩獨覺
聲聞。上能化下。如縁覺乘化聲聞故。果報喩
説聲聞乘也。然獨覺乘將得果時不假言教。
發心之初解修行位中必假言教。所以法華
經中倶云從佛聞法故。初解喩現身。次解喩
令得身。後解喩爲化説法。既判爲喩利他。
此解盡理。汎明利用即通三釋。又解。喩二利
用是總。並喩利他即別故通三解。然合文中
但合利他説法。餘者略而不合
經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説種種佛法説
種種獨覺法説種種」聲聞法 賛曰。法合也。
三乘之人根性欲樂等各各不同。方便位中
種性行解趣入各異。所以云種種佛法
經依法如如「依如如智一切佛法自在成就
是爲第一」不可思議 賛曰下喩合。顯自利
之用分三。初法次喩後合。此初也。問。喩利
他中何不先擧法次喩後合耶。答承前法
説近故。又復略故。今此遠故廣故。所以先法
次喩後合。問。前自利中但云自利者是法如
如。何故此喩自利之用并如如智。答。前據
*凝寂。法如如自利増但説如如。今明兼利。
如如智亦是。又復前據如如智爲他現説法
用故利他。此據斷障内證如如。即是自利。故
不相違。有解結前。義亦無違
經譬如「畫空作莊嚴具」是難思議 賛曰。下
喩莊嚴擧喩。畫空作莊嚴具如空無相。嚴具
亦無相故是難思。如喩空如如智喩畫。或如
如上諸功徳義如嚴空倶是無相。是難思議
經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成就佛法」亦難
思議 賛曰。擧法合也。如是依如如及依如
如智成就法身佛法。或如如是性如如智是
功徳義。功徳義正是法身。依如方有故二合
明。若眞諦三藏解。前畫空喩并前擧法並是
外疑。疑云。如如及智倶無分別。云何得應化
説利。如畫虚空成莊嚴具。極爲難解難信。義
亦無違
經善男子「云何法如如如如智二無分別而
得自在事業」成就 賛曰。下釋情疑有二。初
牒疑後喩釋。此牒疑也。疑有二人。一出世人
疑。二世間人疑。又是學人及不學人二人倶

經善男子「譬如如來入於涅槃願自在故種
種事業」皆得成就 賛曰 下喩釋有四喩。初
二喩爲出世人。後二爲世間人。爲出世人初
擧佛滅喩。無有分別而能利他。後擧劣況勝
喩。初文有二。初喩後合。此擧喩也。擧二乘人
意解涅槃。謂佛入滅身智無故同如如無相。
信有滅後化事得成。如涅槃後重起金棺爲
現雙足。舍利變化種種事業而皆得現故擧
爲喩
經法如如「如如智自在事成」亦復如是 賛
曰。法合可知
經復次「菩薩摩訶薩入無心定依前願力從
禪定起」作衆事業 賛曰。第二擧劣況勝喩。
文亦有二。所謂喩合。初也。菩薩滅定既六識
不行而無分別。亦有種種變化事業。問。何故
不擧二乘劣喩。答。二乘入滅定不能起事業
故。無垢稱第二。無垢呵舍利弗云。夫宴坐者
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爲宴坐等。滅盡定
義廣如餘辨。滅定喩如如。前願喩本願。作事
業喩應化業用
經如是二法「無有分別自在」事成 賛曰。合
也。滅定及所起事二倶無分別。化他事業得
自在成。又解。如入滅定雖無分別。應化二事
而得成。又解。合前法。如如智無有分別。自在
事成。准前難意此釋爲勝。以前疑云云何法
如如如如智二無分別事業成就故。今合之」
經善男子「譬如日月無有分別亦如水鏡無
有分別光明亦無分別三種和合」得有影生
 賛曰 下除世間不學人疑。亦有二喩。初擧
有體喩。雖無分別而有影生。後擧無體喩。雖
無分別亦有影生。前二亦然。入涅槃已擧無
體。入滅定起擧有體。今有體中初喩後合。此
喩也。眞諦三藏云。日月喩如如。水鏡喩本願
慈悲。光明喩如如智。影喩應化身。今又釋云。
准下合文。既云以願自在衆生有感現應化
身。以水現影喩法如如等相應定願力。以鏡
影生喩衆生機。日月喩法如如。光明喩如如
智。准攝大乘。水喩衆生有三摩地潤滑性故
現月等影。即水鏡二倶喩生機。即日月喩法
如如如如智。光喩本願。雖無分別然由本願
及衆生感力故有應化。然准經云亦如水鏡
無有分別。即前釋勝。准下合文云以願自在
力衆生有感。即後釋勝。任意取捨
經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無分別以願自在
故衆生有感現應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現
 賛曰。合也
經復次「善男子譬如無量無邊水鏡依於光
故空影得現」種種異相 賛曰。擧空無體喩。
初擧喩明。後逐難釋。水鏡喩有情機。依於光
者喩本願力。空者喩法如如如如智。影現者
應化身由本願力光合於空法如如等。應化
得現所爲利他種種事業。或云。空影現者如
無雲翳空。依水鏡處得現其影。言空影者是
世俗所見空青天。青天現影在水鏡中也。空
無有青。所見青者如法如如及如如智上現
於應化。或但喩機縁感便現。非如如理現應
化身。此約唯識及安*慧師無見相解
經空者即是無相 賛曰。逐難釋也。以空無
形色故喩法身
經善男子「如是受化諸弟子等」是法身影
賛曰。合也。初明所見身。後明有身所以。合成
無異。若准眞諦所翻之經應云如是受化之衆
是能感機。諸弟子等即是菩薩亦能現於應
化二身。現於應化二身是法身影。如前初擧
佛般涅槃喩。後擧菩薩滅定喩。又解。此文如
是。受化諸弟子等是能感機。是法身影者此
文言略。應云諸弟子等所見應化是法身影。
本疑如來法身無分別云何能起應化二身。
不疑弟子能起。然法如如等雖無分別。以願
力故令弟子心上見有。即應化事業而生
經以願力故「於二種身現種種相於法身地」
無有異相 賛曰。明應化身有之所以合成
無異。無異即合法身無分別相。言於二種身
者是應化二身。或佛所現菩薩所現名二種
身。雖現異相於法身地無有差別分別異相」
經善男子「依此二身一切諸佛説」有餘涅槃
 賛曰。第三有餘無餘分別門明三涅槃。即
爲三段。此初明有餘涅槃。四涅槃中除自性
清淨涅槃。不由斷證一切同有故不約此明。
有餘涅槃應云有餘依所顯之涅槃無餘依所
顯之涅槃。今略依字。准瑜伽五十。有餘依地
有三施設。一地施設。二寂靜施設。三依施設。
地即約十七地。寂靜有四。依施設有八種依。
一施設依。二攝受依。三住持依。四流轉依。即
四識住。五障礙依謂天魔。六苦惱依。一切欲
界。七適悦依謂依靜慮。八後邊依。依謂所依。
初施設依我法是施設世間。聖教假所施設。
此依取蘊即取蘊爲所依。餘義准知。問。言有
餘依涅槃有幾餘依。答。准瑜伽五十云。當
言與一種依一向相應。謂後邊依。論意有餘
即後邊依。後邊依者謂阿羅漢相續諸蘊。云
此後邊依與六攝受事不共相應。與流轉依
與障礙依一向全不相應。所餘非相應非不
相應。以攝受依中有七攝受。一謂自己父
母。二妻子。三奴婢。四作使。五僮僕。六朋友。
七眷屬。謂阿羅漢果於父母所猶攝受故。如
如來身手扶父棺。昇忉利天報母恩等。以依
佛身有能攝受故餘不攝受。以得還滅除流
轉故。能降魔故無此二依。施設依住持依等
非一向依於取蘊。聖教亦施設預流等。我名
相應。無執心取我有情等名不相應。餘准此
知。有後邊等依名有餘依。餘依所得涅槃名
有餘依涅槃。云涅槃者是圓寂義。以寂有多
皆能具故名爲圓寂。寂靜有四。一苦寂靜。
二煩惱寂靜。三不損惱有情寂靜。不造作諸
惡行修習諸善。四捨寂靜。謂住六恒捨。具此
四寂名爲圓寂。然應化身約示現説後邊依
等。非佛實有後邊之蘊。若佛應身亦現生滅。
由此即證。所説應身非自受用。自受用身無
後邊故。又若四智亦應身收。依何法身得無
餘依令應化不同二乘。但是現有似苦依身。
或無漏依在名爲有餘。如成唯識説。雖無實
依而現似有。或苦依盡説無餘依。非苦依在
説有餘依故。依二身所得涅槃名有餘依
經依此法身「説無餘涅槃何以故一切餘法」
究竟盡故 賛曰 下明無餘依有三。初*標次
徴後釋。云依此法身説無餘者有二解。一云。
依如如法身無一切依名無餘依涅槃。若爾
涅槃法身何別。答。功徳所依義邊名法身。諸
依寂靜義邊名涅槃。又解。四智心品是如如
智。即自受用亦名法身。依此自受不現託生。
雙林唱滅無一切依名無餘依。依此所顯名
無餘依涅槃。問。無餘涅槃由幾寂滅名爲涅
槃。答。由二寂滅。瑜伽五十云。一由寂滅寂
滅故。二由無損惱寂滅故。寂靜寂滅者。謂先
於有餘依地獲得觸證四種寂靜。今無餘依
涅槃界中亦有寂勝四種寂靜。此意以重得
寂靜故。言由寂靜寂滅故。一數教寂靜。二一
切依寂靜。三依依苦寂靜。四依依生疑慮寂
靜。言數教寂靜者數謂智慧。因數起教教生
於數名爲數教。無餘依中名言絶故名數教
寂靜。一切依寂靜者如前八依無餘。並寂名
一切依寂靜。依依苦寂靜者。由前八依所生
衆苦亦得永滅名依依苦寂靜。如依彼依生
此苦依名爲依依。四依依生疑慮寂靜者。謂
依八苦生疑慮無餘皆寂名依依生疑慮寂
靜。問。有餘依涅槃有幾有餘今言無餘依。
答有七。一因果餘。惑因已盡苦果未亡有餘
苦依。成唯識云。無餘依涅槃謂即眞如。出生
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二不善業餘。無學
之人不善業盡餘善無記業在。三苦諦餘。四
集諦餘。五滅諦餘。六道諦餘。故勝鬘經云。
有餘生不盡當有生有。餘梵行不成故事不
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
斷。如次苦滅道集即無作四諦。望不定姓有
餘不了當可修斷等。非望定姓。七假實餘。應
化假故
經依此三身「一切諸佛説」無住處涅槃 賛
曰 下明無住處涅槃。文分爲五。一*標二釋
三問四解五結。此*標也
經爲二身故「不住涅槃離於法身」無有別佛
 賛曰。釋也。何故三身名無住處。以爲二身
故不住以大悲故爲物現身不住涅槃。亦應
云不住生死。前明無餘。已説不住生死。又以
佛離漏餘謂涅槃。故今偏明不住涅槃。不謂
住生死。所以亦言離於法身無有別佛者。以
其法身從應化説。性相合云無別佛。彼二不
住故法身亦名不住。是故三身總名無住。又
解。法身涅槃同體義別。若離法身有別體佛
來住涅槃可言住涅槃。既離法身無別佛。即
同體故。自不住自故不住涅槃。前釋爲勝。云
離法身無別佛故。不云離涅槃無別佛故
經何故二身不住涅槃 賛曰問也。二身無
漏即離生死。何故不住涅槃
經二身假名「不實念念生滅不定住故數數
出現」以不定故 賛曰。解應化身不住所以。
初順解次返成。一假名非實。二念念生滅。
三數數出現。出現者爲衆生故或時現入滅。
或時受生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者明不住
涅槃
經法身不爾「是故二身」不住涅槃 賛曰
成也
經法身不二是故不住涅槃 賛曰。明法身
不住涅槃所以。法身與應現不二故亦不住
經故依三身説無住涅槃 賛曰結也
經善男子「一切凡夫爲三相故有縛有障遠
離三身」不至三身 賛曰。第四治障廢立門
有二。初約境。次約心。此約境也。文分爲二。
初明有障不得三身。後明斷得。初文分四。一
*標二徴三列四釋。此*標也。三相即三性是
所應知境相故。攝大乘論説。此三性名所應
知勝相。有縛據現有障約種。又有縛即相縛
或相應所縁。此約於三性。不了故有縛有障。
障即三障等。由此遠離不至三身
經何者爲三 賛曰。徴也
經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
就相 賛曰。列三相。三相即三性。如餘廣辨。
今略釋名辨體。言遍計所執相者。遍謂周遍
計謂計度。於一切境遍計度故名爲遍計。遍
計即能遍計所遍計倶名遍計。所執者遍計
所執性。或相即是性。亦即境相。依他衆縁
而得起故名依他起。相義如前。圓滿成就名
成就相。所執我法是遍計性。心心所色不相
應是依他起。眞如爲成就體。若漏無漏門無
漏五蘊亦圓成實。有漏性者亦依他
經如是諸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
 賛曰釋也。遍計無相不可説斷。但云不能
解故。染依他有云不滅故。如稱不淨。能淨
即智。所淨即如。經意如體不垢不淨。今者未
能解遍計滅染依他淨圓成實
是故諸佛具足三身。經是故下結。有縛
有障。不得至三身
經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淨故是故諸佛」具
足三身 賛曰。後明斷得分三。初牒能障。次
辨能斷。後結。如是三相牒也。能解滅淨辨能
斷。由悟遍計性言能解。修無分別智故能滅。
染依他智能斷障故能淨。由悟遍計所執相
得化身。由有所執我相當情不達境空故。不
能得現變化身。修淨依他起智斷染故得應
身。由智生時能斷障漏故。能淨證圓成實性
顯得法身。故至三身
經善男子「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遠
離三身」不能得至 賛曰。明障治中此約心
明。文分爲二。初辨障。依諸伏道下辨斷。初文
分三。一*標二徴三列。此*標也。凡言心者有
四義。一眞實名心如般若多心。即眞如理亦
名爲心故。勝鬘經云自性清淨心。彼名乾栗
心。二縁慮心即通八識。彼名質多。三積集義
名心。亦通八識。通能所積集故。四積聚最勝
義名心。即唯第八。今者此問即縁慮積集二
義名心。三心爲能障。若能除斷得至三身。若
未除斷遠離三身不能得至。不能得應化身。
不能至法身
經何者爲三 賛曰。隨*標徴也
經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
賛曰。隨徴列釋。此即列也。言三心者依眞諦
三藏釋云。一起事心是六識皮。二依根本心
是第七肉。三根本心是阿梨耶識骨。慈恩唯
識法師云。起事心者謂見修煩惱相應之心。
由此煩惱起造諸業。感異熟果事名起事心。
生死本故障隨類身。起事所依之心依主釋。
或由心與煩惱相應同一事業亦名起事。即持
業釋。或起事相應之心。然正起事是煩惱。從
相應心王立名。是隣近釋。然初解勝。善不善
業相應之心名依根本心。業是起生所依本
故依根本相應之心。亦准前釋根本心者。三
有苦果相應之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體
性故。此總別異熟果通七識。唯除第七。若是
有果起酬因名爲苦果。通等流異熟即通八
識。若眞異熟名爲苦果。是生死本。即唯第
八。此中意識諸有漏果故涅槃經云。捨無常
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解。煩
惱障并所發業名起事心。所知障并所發業
名依根本。是煩惱所依本故。根本心即二障
所得果。勝唯第八。諸業所依有能持種故名
根本。劣通七識。若約等流果通八識
經依諸伏道「起事心盡依法斷道依根本心
盡依最勝道」根本心盡 賛曰 下辨斷有三。
初明斷障。次明得身。後結。初也。依諸伏道起
事心盡者。謂在地前三十心位。仁王般若名
伏忍故在四善根。分別二障能伏不行名依
伏道。起事亡盡故入見道不造新業。感生死
果顯得隨類化身。又解。通於十地金剛喩定
已前雖伏煩惱。未斷種故名諸伏道。究竟伏
位在金剛喩定無間位中。方永令彼現行不
起故。解深密經云。八地已去唯有所依所知
障在。至佛果位得隨類身。此解爲勝。依法斷
道根本心盡者。謂修聖道次便斷諸業。所以
初地離惡趣雜染愚。二地之中離誤犯三業
愚。或通在十地斷所知障名法斷道。始從初
地至金剛定已前名法斷道。依法空觀方能
斷故。所知斷故能得應身。依最勝道根本心
滅者。正捨名斷在解脱道。若將捨名斷在金
剛定。此中二説如成唯識第十卷明。由斷苦
果一切習氣皆永捨故能顯法身
經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依根本心滅故得
顯應身根本心滅故」得至法身 賛曰。明得
身也。前之二身是始起故名之爲得。法身本
有云得至法身。准前可知。問。此之三身各何
時得。答。准大莊嚴論・成唯識等並在金剛已
後。佛地方起故。彼論云。三變化身謂諸如
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佛地論云
成所作智起三業化依不正義。初地已上即
得此智。正義唯在佛地得起。以在十地依有
漏根發無漏識。明昧異故故不得起應身。既
由平等鏡智所起之身合名應身。故佛地起。
非於十地有鏡智。法身亦爾。以出纒位名法
身故。成唯識云。在大牟尼名法身故。此約圓
滿得。若據分得及相似得。位有前後。在十信
位分得化身。許彼菩薩八相成故初地已去
得應法身。勝天王般若説有十法身。十地之
中各得一故。上位菩薩化下位故分得二身」
經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 賛曰。結也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末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三
 三身品末
翻經沙門慧沼撰 
經善男子一切諸佛於第一身與諸佛同事於
第二身與諸佛同意於第三身與諸佛同體
賛曰。第五同異分別門。分文爲三。三佛別故
化身化二乘及地前凡夫。多起六通成其化
事。故諸論等云。轉五識得成事智。多以八相
現諸事業故名同事。應身爲化地上菩薩令
受法樂。意樂同故故云同意。又同有化菩薩
之意。法身如如所依之體諸佛無異故云同
體。故無性攝論第九云。諸佛法身當言有異
當言無異。依止意樂作業無別故當言無異。
無量依身現等覺故當言有異。如説法身受
用身亦爾。意樂及業無差別故當言無異。不
由依止無差別故。無量依止差別轉故。應知
化身如受用説。即法身由三無別。受用變化
但意樂作業。此門意令知心化同異。逆配此
三。彼文雖通今此經中各據増勝別配三身。
理亦無失。以其五識於因位時事業各別。第
七意識恒執有我令自他差。今在果位證平
等理。故五識所起化身同事。第七所起他受
用同意
經善男子是初佛身隨衆生意有多種故現種
種相是故説多 賛曰。第六一多分別門。文
亦分三。前門談體。此門説用。以諸異生異趣
異見云意有多。隨意有多故現化身有種種
相。或説八相。或隨諸類而以現形。設若二乘
已得聖者亦是一分異生。所知障在故云隨
所化衆生意
經第二佛身弟子一意故現一相是故説一
賛曰。應身所化地上菩薩得弟子名。證平等
理故名一意。現一相者但現佛相。無六趣別。
所現佛身非無大小勝劣差別。十地位別見
有勝劣故
經第三佛身過一切種相非執相境界是故説
名不一不二 賛曰。以眞如妙體超過一切
種相。謂非去來非青黄赤白等一切種相。非
執相境界故者非彼執心所縁之境故。唯識
云。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是故説名不一
不二。一二相形。眞中絶待故故非一二。故此
意令知現身同異
經善男子是第一身依於應身得顯現故是第
二身依於法身得顯現故是法身者是眞實有
無依處故 賛曰。第七有依非依門。文亦分
三。此意令知本末差別。謂變化身從應身起。
應依如起。復他受用從他起化。華嚴經説。是
摩菟摩化。謂從他起化。法身本有。不依他起
故是眞實。若自受用亦名法身。非從他變故
無依處。又遍法界。亦無別方所依之處。或可。
此門約性相別。自受用身亦應身攝。如爲依
持始從彼起。縁生非實故大莊嚴論第三云。
平等謂自性身一切諸佛等無別故。受用身
謂食身。此身與平等食由依起故。應知受用
身復是化身因。又云。食身以自利爲相。化身
以利他爲相。故通二説。論云。言食身者於大
衆中作法食故
經善男子如是三身以有義故而説於常以有
義故説於無常 賛曰。第八常無常門。文分
爲二。初總標次別解。此總標也。以有義故而
説於常通於三身。説無常者不遍法身 下云。
非行法故。是根本故但説爲常。或可。如如智
合名法身。四智無常故總標云或説無常 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