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光明經玄義 (No. 1783_ 智顗智顗録 ) in Vol. 39

[First] [P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83 [cf. Nos. 663, 1784]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   録 
此金光明甚深無量。太虚空界。尚不喩其高
廣。況山斤海滴。寧得盡其邊崖。日輪赫奕。
非嬰兒之所瞻仰。大舶樓櫓。豈新産者之所
執持。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況二乘
心口安可思説。凡夫徒欲言之。言則傷其實。
徒欲不言。默則致其失。二倶不可。欲以言之
言亦不可。欲以默之默亦不可。故大品中梵
志云。非内觀故得是菩提。非外觀故得是菩
提。非亦内亦外觀故得是菩提。經言皆不可
思説。又生生不可説。生不生不可説。不生生
不可説。不生不生不可説。有因縁故亦可得
説者。以金爲名。名蓋衆寶之上。以法性爲體。
義則如來所游莊嚴。菩薩深妙功徳以爲宗。
照曜諸天心生歡喜以爲用。故文號經王。教
攝衆典。故唯貴爲名。唯極爲體。唯深爲宗。唯
大爲用。唯王爲教。所以不二之體常爲四。佛
世尊之所護持。三世十方亦復如是。一切菩
薩。遍他方以遙禮。樹神善女。親雨涙以稱揚。
諸天覆之以天威。地祇潤之以地肥。大辯加
之以辯道。功徳益之以財寶。諸有悉乾枯。三
塗除熱惱。擧要言之。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
皆出現。是以金龍尊王三世讃歎。地神發願
以護説者。上聖既爾。豈況人乎。敢託斯義。
輒欲興言。冀涓露入海禽鳥向山。實藉片縁
同均鹹色。將釋此經大分爲二。初釋題。二釋
文。釋題爲五。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
用。五教相。就此五章大分爲二。初總釋。
二別釋。總釋又二。初生起。二簡別。生起者。
此娑婆國土音聲爲佛事。或初從善知識所聞
名。或從經卷中聞名。故名在初。以聞名故。次
識法體。體顯次行。行即是宗。宗成則有力。力
即是用。用能益物。益物故教他。聞名是自行
之始。施教是化他之初。有始有終。其唯聖人
乎。五章生起次第如此。簡別者。簡是料簡也。
問若略則唯一。若廣則無量。今此五章。進不
是廣。退不成略。何故五耶。答非略非廣。非略
故不一。非廣故不多。廣則令智退。略則義不
周。我今處中説今義易明了。五章中當其義
如此。別者分別也。前一章總三字共爲名。次
三章派三字以爲別。後一章兼於總別。而明
教相也。又顯體一章明理。餘四章明事。又前
三章是因。後二章是果。又前四章是行。後一
章是教。又前四章是自利行。後一章是利他
行。又前四章是聖默然。後一章是聖説法。如
此等種種分別料簡。今顯譬中當。分明包富。
如嚢中有寶不探示人。人無知者。此皆爲分
明中作譬也。嚢中有寶爲總三字作譬。探以
示人爲別三字作譬。嚢中有寶爲理一章作
譬。探以示人爲明事章作譬。其餘例皆可知
也。二別釋者。別釋五章也。今先解釋名章。若
依四卷題但作三字。無帝王兩字。若依經文
有經王之義。若説若不説倶亦無妨。今釋名
爲五。一通別。二翻譯。三譬喩。四附文釋。五
當體釋。言通別者。夫教有通別依教明行。行
有通別從行顯理。理有通別。且置行理。但明
教通別者。夫理無名字。名字名理。如虚空無
丈尺。丈尺約虚空。天王般若云。總持無文
字。文字顯總持。若從能顯之文字。是名則通。
若從能顯之所以。此名則別。云何爲通。如聖
所説。一經一時一處一部一偈一句一言皆是
文字。從此文字通稱爲經。云何爲別。別則有
四。一令世諦不亂。歡心悦耳。二逗化所宜。開
發宿善。三對其業障。令惡滅罪除。四點示
道理。霍然妙悟。悦宜對悟。各各所以。其致不
同。稱之爲別。譬如鹽梅相和成種種滋味。
組織交横成種種文繍。從別所以故有金光
明三字。標今教異於諸教。從通文言故有經
之一字。衆經通稱也。今經通別合標。故言
金光明經。二翻譯者。眞諦三藏云。具存外國
音。應言修跋拏婆頗婆鬱多摩因陀羅遮閲那
修多羅。修跋拏此言金。婆頗婆此言光。鬱
摩此言明。因陀羅此言帝。遮閲那此言
王。修多羅此言經。外國又稱佛陀羅。此間所
無。又略帝王兩字。但存三字者。漢人好略
譯者省之。但翻爲金光明經也。餘師翻不及
此委悉也。三譬喩者。舊經師。以三字譬三徳。
金譬法身。光譬般若。明譬解脱。若大師云。
數論但明眞應二身。若以二釋三於論不便。
若取經文。經文無一處明三徳。若別作義
解何義不通。而獨譬三徳既違己論。又不會
經非今所用。地人云。金質之上自有光明之
能。譬於法性從體起用。自有般若解説之力。
但作體用二義。不須分光明異也。若大師
云。地論幸明三佛。三佛釋題於義自便。而棄
三身從體用者。則非論意。若取經文新舊兩
本。並説三身不道體用。亦違己論復不會
經。進退何之。今所不用。眞諦三藏云。三字
譬三種三法。一譬三身。二譬三徳。三譬三
位。譬三身者。金體眞實以譬法身。光用能
照以譬應身。明能遍益以譬化身。次譬三
者。金有四義。一色無變。二體無染。三轉
作無礙。四令人富。金以譬法身常淨我樂
徳。光有二義。一能照了。二能除闇。*以譬
般若照境除惑。明有二義。一無闇。二廣遠。以
譬解脱衆累永盡溥益有縁。次三位者。金
先有。如道前正因位光融體顯。如道中了
因位。明無瑕垢。如道後縁因位。彼家料簡云。
法身是實二身不實。法身具四徳。般若解脱
各具二徳。正因是本有。了因是現有。縁因是
當有。大師謂三三之釋。三義不了。一因果
不通。二乖圓別。三不稱法性。云何因果不通。
夫三身三徳。本是果上圓滿之名。而今分置
三徳殘缺不足。何者。若法身是道前。爲是果
上之法身。爲是性徳之法身。若是果上之法
身。不應在道前。若是性徳之法身性徳何獨
有法身。亦應有性徳之般若。性徳之解脱云云
若言般若是道中。爲是何等之般若。若是
果上之般若。不應在道中。若是分得之般若。
何意無分得之法身解云云若解脱在道
後。道後衆善*溥會。何獨有解脱。以是觀之
因果不通。乖圓別者。若作圓説。法身常樂我
淨此自可知云云般若與法身相冥。法*身既
具四徳。般若寧無四徳耶。解脱脱果縛故樂。
脱因縛故淨。無因果縛故我。非因非果故常。
圓説圓滿無有缺減。眞諦若作別説。應依此
經。經云法身是常是實。實即我徳也。應身
智慧清淨即淨徳也。化身三昧清淨即樂徳
也。三藏説法身獨具四徳。二身各具二徳。故
皆乖圓別也。不稱法性者。且引一。經如淨名
云。衆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此性徳法
身也。一切衆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此性*徳
般若也。一切衆生即涅槃相。不可復滅。此
性徳解脱也。如此三義豈非本有道前之位。
豈獨有金而無光明耶。又華嚴云。初發心時
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淨妙法身
湛然應一切。妙法身是法身徳。慧身是般若
徳。應一切即應身。是解脱徳。此之三身地地
轉増。如月漸滿。豈非道始因中之位。那得因
中。祇有般若耶。道後具三徳如上説。此事
可知。當知道前圓性*徳。道中圓分*徳。道後
圓究竟*徳。那忽分割一處唯一耶。豈非蹙靈
鳳於鳩巣。迴神龍於兔窟。辱鱗羽之壯勢。
非法性之圓談。天台師尋其經意義則不然。
何者經言。法性無量甚深理無不統。文稱經
王。何所不攝。豈止於三三九法耶。當知三字
遍譬一切横法門。乃稱法性無量之説。遍譬
一切竪法門。乃稱法性甚深之旨。方合經王
一切遍收。若長若廣教無不統。此義淵博不
可以言想。且寄十種三法以爲初門。復爲三
意。一標十數。二釋十相。三簡十法。言標十數
者。謂三徳三寶。三涅槃三身。三大乘三菩提。
三般若三佛性。三識三道也。諸三法無量止
取此十法。其意云何。此之十法該括始終。今
作逆順兩番生起。初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夫
三徳者。名祕密藏。祕密藏顯由於三寶。三寶
由三涅槃。三涅槃由三身。三身由三大乘。
三大乘由三菩提。三菩提由三般若。三般若
由三佛性。三佛性由三識。三識由三道。此從
法性立一切法也。若從無明爲本立一切法
者。一切衆生無不具於十二因縁。三道迷惑
翻惑生解。即成三識。從識立因即成三佛性。
從因起智即成三般若。從智起行即成三菩
提。從行進趣即成三大乘。乘辦智徳即成三
身。身辦斷徳即成三涅槃。涅槃辦恩徳利物
即成三寶。究竟寂滅入於三徳。即成祕密藏
也。是爲逆順次第甚深無量義。復云何
量義者。是一法門具九法門。三徳尊重即是
三寶。三徳不生不滅即是三涅槃。三徳具足
諸法聚集名爲三身。運載荷負即是三大乘。
不可異趣名三菩提。覺了清淨名三般若。
是如來種名*三佛性。分別不謬是名三識。即
事通理故名三道。是爲一*三法門具九三法
門。亦具一切三法門。悉例可知。又皆具一
切一法門。一切二法門一切三法門。四法門
五法門。六法門七法門。八法門九法門。十法
門。百法門千法門。萬法門億法門。一恒沙



二恒沙。百千萬億恒沙法門。亦應可知。經
云一法門無量法門以爲眷屬。一中解無量。
是爲法性横廣無量之義也。甚深義者。寄
三位顯之。如十法門共論者。三道三識是
本有位。三徳三寶是當有位。其餘是現有位。
是名法性甚深。竪高之義亦成。又一法門
具九法門。取其三道三識是本有位。取三徳
三寶是當有位。取其餘者爲現有位。甚深義
亦成。又一一法門具六即位。理即是本有位。
究竟即是當有位。其餘即是現有位。甚深
義亦成。是爲法性竪高甚深之義也。當知
金光明三字。遍譬一切横法門。故言無量。遍
譬一切竪法門。故言甚深。乃稱法性之文。方
合經王之旨。次釋十種三法相者。十名如前
已列。十相今當分別。若分別色相青黄同異
者。應用肉眼。若分別法相深淺同異者。應用
智眼。今時行者既無智眼。應用信解分別同
異之相。初明三徳相者。云何三云何徳。法身
般若解脱是爲三。常樂我淨是爲徳。法者法
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言。諸佛所
師所謂法也。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
缺減。故名爲身。經言。我身即是一切衆生眞
善知識。當知身者聚也。般若者。覺了諸法
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脱
者。於諸法無染無住。名爲解脱。是名爲三。
云何爲徳。一一法皆具常樂我淨。名之爲徳。
法身無二死爲常。不受二邊爲樂。具八自在
爲我。身業淨口業淨意業淨爲淨。無以爲類。
疆寄世金以譬之。世金不變不染轉變富
貴。譬法身四徳也。般若任運具四徳。如智
冥如境故。大品云。色淨故般若淨。例此即得
色常色樂色我諸義皆成。又云。色大故般若
大。色無邊故般若無邊。此是法性廣大。般若
亦廣大。例此應云色深奧故般若亦深奧。此
是法性竪高。般若亦竪高。當知般若亦具四
徳明矣。解脱亦具四徳。夫解脱者。諸惡
盡。即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皆已盡也。亦是
衆善*溥會。即常樂我淨*溥會也。大經云。
眞解脱者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身。當知
解脱同如來常樂我淨也。又大經云。三點
具足名大涅槃。點是文字。當知法身般若解
脱皆文字也。故知三點悉備四徳。故言具足。
三因即是三智。三智徳具四徳。三徳具足名
祕密藏。具足之文必具四徳也。當知四徳
具足即是其相。若得此一章意。餘九可解。不
能默已更復略言。云何三云何寶。佛法僧
是爲三。可尊可重名爲寶。至理可尊名爲法
寶。覺理之智可尊名佛寶。毘盧遮那遍一切
處。即事而理。此和可尊名僧寶。此之三寶皆
常樂我淨。常樂我淨故乃可尊可重。當知三
徳與三寶。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喩三徳。還
以金光明譬三寶也。云何三。云何涅槃。性
淨圓淨方便淨是爲三。不生不滅名涅槃。諸
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
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修因契理
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淨
涅槃。寂而常照機感即生。此生非生。縁謝
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淨涅槃。當
知此三涅槃。不生不滅即是常。常故名樂樂
故名我我故名淨。涅槃既即常樂我淨。即
是三徳可尊可重故。即是三寶無二無別。既
以金光明喩三徳三寶。還以金光明喩三
涅槃也。云何三云何身。法報應是爲三。三
種法聚故名身。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
名報身。功徳法聚名應身。然理無聚散義
言聚散。始從初心顯出正理乃至究竟理聚
方圓。始從初心終至究竟。顯理之智智聚方
圓。始從初心終至究竟。功徳之聚方圓。故以
三法聚爲三身。當知三身皆常樂我淨。即
是三徳。可尊可重即是三寶。不生不滅即
是涅槃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徳等。
還以金光明譬三身也。云何三大乘。運
荷名乘。理性虚通任運荷諸法。故名理
乘。隨乘者。智隨於境如蓋隨函。故名隨乘。
得乘者。得果得機。得果故自解脱。得機故
令他解脱。故名得乘。當知三乘皆常樂我
淨。即與三徳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
徳。還以金光*明譬三大乘也。云何三菩提。
一眞性菩提。亦名無上菩提。此菩提以理
道。二實智菩提。亦名清淨菩提。此菩
提以智慧爲道。三方便菩提。亦名究竟菩提。
此菩提以善巧逗會爲道。當知三菩提皆
常樂我淨。與三徳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
譬三徳。還以金光*明譬三菩提也。云何三
般若。般若名智慧。實相般若。非寂非照即
一切種智。觀照般若。非照而照即一切智。
方便般若。非寂而寂即道種智。當知三般
若皆常樂我淨。與三徳無二無別。既以金光
*明譬三徳。還以金光明譬三般若也。云
三佛性。佛名爲覺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
非無常。如土内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壞。名
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覺智非常非無常。
智與理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
名了因佛性。縁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無常。
功徳善根資助覺智。開顯正性。如耘除草穢
掘出金藏。名縁因佛性。當知三佛性一一皆
常樂我淨。與三徳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
三徳。還以金光明三字。譬三佛性也。云何
三識。識名爲覺了。是智慧之異名爾。菴摩
羅識是第九不動識。若分別之即是佛識。阿
梨耶識即是第八無沒識。猶有隨眠煩惱與
無明合。別而分之是菩薩識。大論云。在菩薩
心名爲般若。即其義也。阿陀那識。是第七分
別識。訶惡生死欣羨涅槃。別而分之是二
乘識。於佛即是方便智。波浪是凡夫第六識
無俟復言。當知三識一一皆常樂我淨。與三
徳無二無別。既以三徳譬金光明。還以金光
*明譬三識也。云何三道。過去無明現在。愛
取三支是煩惱道。過去行現在有。二支是業
道。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生老死。七支
是苦道。道名能通。此三更互相通。從煩惱通
業。從業通苦。從苦復通煩惱。故名三道。苦
道者。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大經云。無明與
愛是二中間名爲佛性。中間即是苦道。名
爲佛性者。名生死身爲法身。如指冰爲水
*爾。煩惱道者。謂無明愛取名此爲般若者。
如指薪爲火*爾。業道者。謂行有乃至五無
間。皆解脱相者。如指縛爲脱*爾。當知三道
體之即眞常樂我淨。與三徳無二無別。既以
金光明譬三徳。還以金光*明譬三道也。若
見此十法門。若同若異亦是一法門。作一切
法門相。若同若異相相明了。即百法千法萬
法。恒沙塵數亦如是。華嚴云。一法門無量
法門而爲眷屬。首楞嚴和香丸。大品裹珠。
法華一地所生。涅槃大海水浴。皆是其義。
問若一法即是諸法者。唯説一法何用餘法
耶。答佛爲悦一切人。宜一切人。對一切人。
悟一切人。若遍説之多有利益。一説尚令生
種種解。遍讀諸異論。即知智者意。故種
種説令得一切解。麁言及軟語。皆歸第一
義。皆是示人無違諍法。即此義也。三料簡
者。初料簡三徳。若指太子相好體爲法身。
法身在前。樹王下時。明無漏慧三十四心爲
般若。般若在中。八十滅度燒身不受後身爲
解脱。解脱在後。異而且縱。法身時無般若。般
若時無解脱。解脱時無般若法身。此即三法
各異。斯乃阿含三藏數家所用。此之三意。
悉不得稱常樂我淨也。若指空境爲法身。
法身是本有。照眞之慧爲般若。般若是今有。
子果兩縛盡爲解脱。解脱是當有。異而且縱。
斯乃三乘通教中所説。前代探明大乘人所
用。亦不得稱常樂我淨。若如眞諦師明。法
身具四徳般若解脱各二。此乃横而且異。乃
別教一途所明。而眞諦師偏用。當知法身可
稱爲徳。般若解脱無徳可稱。不會無量甚深
之高廣。亦不得稱爲經王。今所明三徳如上
説。一一皆具常樂我淨。論廣則無量。論高
則甚深。若諸學人聞諸經之王。四佛所護。不
解此意。如牛羊心眼不足論道也。料簡三
寶者。若指樹王得道爲佛寶。轉生滅四諦法
輪爲法寶。度陳如等五人。先得眼智明覺者
爲僧寶。由是三寶故到于今。即有相從三
寶者。此乃阿含中所明階梯三寶。亦是數論
宗用也。若指樹王得道爲佛寶。所説無生
四諦爲法寶。二乘菩薩修眞無漏斷結成聖
理和爲僧寶者。此亦三乘通教中所説。探明
大乘人所用。此兩種三寶。並無常樂我淨。若
指華王世界坐蓮華臺成道爲佛寶。所説恒
沙佛法無量四諦爲法寶。四十一賢聖
僧寶。此則異前。雖非階梯未是同體。亦非
金光明所譬三寶也。料簡三涅槃者。若饑
得食病得差。獄得出獼猴得酒。旃遮婆羅
門飽食指腹。皆是世人暢情爲涅槃*爾。若
計非想定無想天爲涅槃者。此是邪見
謂爲涅槃爾。若多貪欲人得不淨觀爲涅
槃者。斯乃四善根方便行人涅槃也。若三
界煩惱盡。證有餘涅槃。焚身灰智入無餘涅
槃。菩薩未得此涅槃。此即阿含中析法二乘
之涅槃。若三乘人同盡子果兩縛。即是通教
中共涅槃。若指中道如理爲性淨涅槃。中道
智爲圓淨涅槃。同縁出世薪盡火滅。爲方便
淨涅槃。三種各別互不相關。是爲別教涅槃。
若言但有性淨方便淨兩涅槃。不明縁因涅
槃。各別不融者還是別教。非今經所譬涅槃
也。料簡三身者。若取樹王下佛爲眞身。神通
變化猿猴鹿馬爲應身。不明三身者。此小乘
析法意*爾。若取即事而眞爲眞身。化用爲
應身。不明三身者。此體法中意爾。問若爾
樹王下丈六。既非佛復非鹿馬。爲是何身。
答一往應同人像此屬應身。又一解。例如
大乘心中智合中理爲法身。今亦如是。體
人像即是眞空。此屬眞身。若依眞諦師云。
法身眞實二身不眞實。此則三身體相各異。
乃是別教中一途。非今所用。若言三身皆眞
實。至理是法身。契理之智是報身。起用是
應身。應身是實佛所化皆實不虚。大經云。
不淨觀亦實亦虚非實。不淨作不淨想是爲
虚。能破貪心是爲實。應身例爾。非本體故爲
虚。能利益故爲實。今取實邊不取虚邊。故言
三身皆實是今所用。若復圓論三身。皆實
皆虚皆亦實亦虚皆非實非虚。當約三身並
作四句。如別記云云問三字譬三身。亦得譬
一身二身四身無身不。答佛赴縁以三字名
經。義家作三身解釋。若得意者。作四三二
一無義。亦復何咎。下經中悉有其文。若作
四身者。新本云。釋迦牟尼能種種示現。此則
出應化。是爲四身。若作三身者。即有
三身分別品。專論其義。若作二身者。佛眞
法身猶若虚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若作一
身者。新本云。一切諸佛以眞法爲身。若作
無身者。如來行處淨若虚空。而復游入善
寂大城。虚空中則無一二之數。此是無身
之文。問若爾。云何以金光明。譬四身二身
一身無身耶。答若以義名譬盈縮由義*爾。
若譬四身者。取光明之上有煜爚之焔。文云
金光晃曜。此是譬四身之文。若譬三身如即
所用。若譬二身。金是正體光明只是功能。以
此爲譬。若譬一身但擧於金以爲正譬。光
既是枝末非正所論。若譬無身者。至寶
以無貪爲金。揚震四知亦以無貪爲金。今
以世之至寶。譬出世之至理。彌會文義也。
料簡三大乘者。若約因縁六度大乘者。此還
是三人名別義同也。若約三人同用無生斷
惱。三人同乘一乘。此則通教中乘也。
若理隨得三乘。體相別異不同者。此則別
教中乘也。三種並爲得乘方便所攝也。正法
華中明象乘。足三爲四。羊鹿牛乘爲得乘所
攝。象乘即是理乘。如今之所明三乘也。華
嚴中明四乘。三乘亦爲得乘所攝。佛乘正
是今之三乘義也。料簡三菩提者。如請觀
音云。修三種清淨三菩提心。此即縁三乘
人心而修心也。乃是方便菩提所攝。若縁眞
如實理發菩提心者。或縁如來智慧説法發
菩提心者。或縁如來神通變化。發菩提心者。
亦非今所用。文殊問般若云。無發是發菩
提心。又若一發一切發。是發菩提心。又若
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是發菩提心。如
此菩提心。即一而三並今所用。於一而論
三。於三而論一云云料簡三般若者。問
般若至忘至寂。云何分別諸法耶。答一切智
觀慧眼見。見法皆非法。道種智觀法眼見。
見非法皆*是法。一切種智觀佛眼見。見法
非法非非法雙照法非法。若三智三眼一時
觀。一切法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貎。皆知
五眼具足成菩提。汝所問者乃是眇眼所見。
偏觀所觀。與則是曲見。奪則墮尼犍也。料
簡三佛性者。眞諦師云。正性在道前。了性在
道中。縁性在道後。此一往別説推理不然。
華嚴云。一中具無量。大品云。一心具萬行。淨
名云。擧足下足具於佛法矣。法華云。一切
智願猶在不失。涅槃云。金剛寶藏具足無缺。
但有深淺明昧之殊爾。料簡三識。若分別
説者則屬三人。此乃別教意。非今所用。若
依攝論如土染金之文。即是圓意。土即阿陀
那。染即阿梨耶。金即菴摩羅。此即圓説也。
如經云。依智不依識。既云三識此那可
依。答經言不依識者是生死識。今則不爾。
今言依識者。是智之異名。名清淨識。又道
前通名爲識。道後轉依即是智慧未詳。料簡
三道者。問界内可有十二輪轉三道迷惑。
界外復云何。答寶性論云。生界外有四種障。
謂縁相生壞。縁即無明。爲行作縁即煩
惱道也。相即結業。即業道也。生即名色等。
是苦之初。壞即老死是苦之終。即苦道也。
有此四障障於四徳。縁障淨相障我。生障樂
壞障常。四障破四徳顯也。第四依經文立





名者。上來擧譬多是義推。依文立名顯然可
解。何者義推疏遠依文親近。以己情推度是
故言疏。彼義例此。是故言遠。用佛口説是
故言親。即此經文是故言近。豈可棄親近而
從疏遠耶。始從序品終乎讃佛品。品之中
若不説金光明名。即説金光明事。或一品
説名不説事。或一品説事不説名。或一
名事兼明。或一品名事獨説。或一品重
説名重説事。故知品品不空篇篇悉有。爲
此義故依文立名也。序品云。是金光明諸經
之王。創首標名彌爲可用。次壽量品。四佛倶
集王舍城。放大光明照王舍城。及此三千
大千世界。發起其事懺悔品。信相夢見金鼓。
其状姝大其明溥照。過夜至旦向佛説之。讃
歡品金龍尊王。奉貢金鼓發大誓願。願我當
來夜則夢見晝如實説。空品云。故此尊經
略而説之。尊經即金光明也。四王品六番問
答。問問之中重説其名。答答之内重
其事。又以手&T016254;香鑪時。香煙變爲香蓋。金
光不但遍此大千。亦遍十方佛土云云大辯
功徳已下。標名擧事其例甚多。若信相所夢。
是現在金光明之事。龍尊發願。是過去金
光*明之事。香蓋遍滿是未來金光*明之事。
一部名事遍十八品。一處起煙十方光
蓋。非但現在亘通三世。若名若事縱横高
廣。無量甚深爲若此也。而不用此標名義
推。譬喩無有一文。無而疆用有而不遵。
明識者審之無俟多云。又諸經例多如稻稈
斧柯象歩城經等説。其事指所説事仍即爲
名。又如説稻稈事斧柯事象歩事等。即名爲
稻稈斧柯象歩經事也。第五當體得名者。有
師云。眞諦無名世諦有名。寄名名於無名。
假俗而談眞*爾。成論云。無名相中假名相
説。今反此義。俗本無名隨眞立名。何者如
劫初廓然萬物無字。聖人仰則眞法俯立俗
號。如理能通依眞以名道。如理尊貴依眞以
名寶。如理能該羅依眞以名網。如理能
應依眞以名響。華嚴中云。耕田轉耒衣裳作
井。皆聖人所爲。大經云。世諦但有名無實
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以此而推。眞諦有
名更何所惑。龍樹四依菩薩。隨義理爲立
名字。義即第一義理即如理也。淨名云。從無
住本立一切法。經論咸然豈可不信。今言法
性之法。可尊可貴名法性爲金。此法性寂而
常照名爲光。此法性大悲能多利益名爲明。
即是金光明之法門也。菩薩入此法門從法
爲名。*即是金光明菩薩。佛究竟此法門。
即有金焔光明如來。金百光明照藏如來等。
若爾何故名釋迦。釋迦此有通別名。從通
即名金光明。允同諸佛。從別即受釋迦
之稱*爾。故讃佛品云。如來之身金色微妙。
其明照曜曜即是光。此是讃佛法體。非讃世
金也。當佛法性爲金。非借世金也。三身品
云。與諸佛同體。與諸佛同意。與諸佛同事。
同體者是同法性金也。同意者同法性光也。
同事者同法性明也。故華嚴云。一切諸如來。
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一
身即是同金。智慧即是同光。力無畏即是同
明。於一法體三義具足。非假世金寄況佛
法。故樹神云。無量大悲宣説如是妙寶經典。
當體並是妙寶。此寶具足光明。非借世金以
譬法也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



金光明經玄義卷下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   録 
問舊云。此經從譬得名。云何矯異而依文
耶。答非今就文而害於譬。若苟執譬復害於
文。義有二途應須兩存。故前云義推疏遠依
文親近。若鈍根人以譬擬法。若利根人即法
作譬。下文云。如深法性安住其中。即於
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又空
品云。爲鈍根故起大悲心。鈍人守指守株。
寧知兔月。利人懸解不須株指云云次觀心
釋名者。何故須是。上來所説專是聖人聖
寶非己智分。如鸚鵡學語。似客作數錢。不
能開發自身寶藏。今欲論道前凡夫地之珍
寶。即聞而修故明觀心釋也。淨名曰。諸佛
解脱當於衆生心行中求。釋論云。有聞有智
慧是所説應受。即此意也。問心有四陰。何
以棄三觀一。答夫天下萬物唯人爲貴。七尺
形骸唯頭爲貴。頭有七孔目爲貴。目雖貴不
如靈智爲貴。當知四陰心爲貴。貴故所以觀
之。心貴故心即是金。夫螢火自照。燈燭珠火
雖復照。他光不及遠。星月之光與暗共住。
日光能照天下。不能照理。心智之光能發
智照理。故心是光。若心癡*暗體則憔悴。心
有智光膚色充澤。故大品云。般若大故色
大。般若淨故色淨。亦能*充益受想行等。心
即明也。又知心無心名爲光。知想無想知行
無行名爲明。又知四陰非四陰名爲光。知色
陰非色陰名爲明。又知五陰非五陰名爲光。
知假人非假人名爲明。又知正報非正報名
爲光。知依報非依報名爲明。又知依正
依正名爲光。知一切法無一切法名爲明。得
此意者。即觀心金光明也。上約十種三法論
金光明。今觀心王即觀苦道。觀慧數即煩惱
道。觀諸數是業道。心王是金。慧數是光餘
數是明。如淨名曰。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若
頭等六分各各是身。此即多身。若別有一身
則無是處。各各非身合時亦無。若頭等六分
求身叵得。現在不住故不可得。過去因滅
不可得。未來未至亦不可得。如是横竪求
身。畢竟不可得。即是無此無亦不可得。亦
有亦無亦不可得。非有非無亦不可得。但有
名字名之爲身。如是名字不在内。非四陰中
故。不在外非色陰中故。不在中間非色心合
故。亦不常自有非離色心故。當知名無召物
之功。物無應名之實。假實既空名物安在。
如此觀身是觀實相。實相即是金。實相觀智
是光。縁身諸心心數。寂不行者。即*是明
也。觀身是假名。假名既如此。觀色受想行
識亦如是。即爲苦道觀也。次觀煩惱道者。
煩惱與業皆是身因。今且取煩惱爲身因而
起觀也。淨名云。不壞身因而隨一相者。
應作四句分別。誰身因果倶壞。誰身因果倶
不壞。誰壞果不壞因。誰壞因不壞果。云何是
身果。父母所生頭等六分是也。云何身是因。
貪恚癡身口意業等是也。今且置三業。
貪恚癡等四果。以無常苦空觀智破貪恚癡。
子縛斷名壞身因。不受後有名壞身果。凡
俗之流。名衣好食長養五陰。縱心適性放逸
貪恚癡。自惱惱他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因
果相續無有邊際。是名因果倶不壞。如犯
王憲付旃陀羅。如怨對者自害其體身既爛
壞。四陰亦盡。是爲壞果。貪恚癡身因轉更熾
盛。彌綸生死無得脱期。是爲第三句*也。餘
三果亦以無常觀智。斷五下分因縛。五下分
果身猶未盡。是名壞身因不壞身果。如此
四句存壞不同。皆不隨一相。隨一相者。所
謂修塵共觀。觀一念貪恚癡心。心爲自起
爲對塵*起。爲根大乘起。爲離根塵起。皆
無此義。非自非他非共非無因。亦非前念滅
故起。非生非非生非滅非非滅。如是横竪求
心叵得。心尚本無何所論壞。是名不壞身
因。而隨一相隨一相*者即是隨金。隨相智
即是隨光。諸數寂滅即是隨明。既得不壞
一句。而隨一相了壞身因。亦隨一相壞身果
不壞身果。亦隨一相皆亦如是云云次觀業
道者。如淨名云。擧足下足無非道場。具足
一切佛法矣。觀擧足時爲是業擧。爲是業者
擧。爲業業者共擧。爲離業業者擧。若業擧
關業者。業者擧不關於業。各既無擧合
無擧。合既無擧離那得擧。擧足既無下
足亦無。觀行既然。住坐臥言語執作亦復
如是。是爲觀業實相名爲金。此觀智名
光。諸威儀中心數悉寂名爲明。是爲三道辯
金光明。夫有心者即具法界法性金光明。能
如此解了。但是名字金光明。常依此觀。
念念不休心心相續。即是觀行金光明。若
蒙籠如羅縠中視未得分明。閉目則見開眼
則失。此是相似金光明。若了了分明閉目開
目倶見者。是分證金光明。若妙覺果圓究
竟明了。名究竟金光明也。次觀心明三識。論
金光明者。諦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
是觀心識於三識。何者意識託縁發意。本
無識縁何所發。又縁中爲有識爲無識。若
有識縁即是識。何謂爲縁。若無識那能發識。
若意縁合發二倶無。故合不能發。離最不可。
當知此識不在一處從衆縁生。從縁生法我
説即是空。於此空中假作分別。是惡識是善
識。是非惡非善識。種種推畫強謂是非識。
若定空不可作假識。若定假不可作空。當知
空非空假非假。非空非假雙亡二邊。正顯中
道。一念識中三觀具足。識於三識。亦不得三
識觀。故淨名云。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
性。乃至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雖不
得識不得識如不得識性。雙照識*識如識性
宛然無濫。以照識性故是菴摩羅識。照識
如故是阿梨耶識亦照亦滅故是阿陀那識。
是名觀心中三識金光明。六即位如上説。
次觀心明三佛性金光明者。觀一念心起。即
空即假即中。是見三佛性。何者心從縁起。是
故即空。強謂有心是故即假。不出法性是故
即中。此釋已顯。更引經證之。淨名云。何謂
病本。所謂攀縁。何謂攀縁。謂縁三界。證其假
也。何謂息攀縁。謂心無所得此證即空。我
及衆生病。皆非眞非有。此證即中。華嚴云。心
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別。此證觀心即三佛性
也。又般舟三昧經云。我心如佛心如。佛
心如我心如。不見我心爲佛心。不見佛心爲
我心。而見阿彌陀佛。如琉璃中見像。如饑夢
食如夢婬從事。如觀骨光等喩。皆是證即空
即假即中之文。讀此經文宜須細意。若併作
如讀是即空也。示如許多心紛紜。是即假
也。見阿彌陀是即中也。又我心如佛心如
者。以有我佛如等分別之異。所以是即假。
從不見我心爲佛心去。是即空也。而見阿
彌陀是即中也。又以夢食喩之。夢食不飽
譬即空。夢食百味譬即假。皆不出法性譬即
中。餘譬類如此。又釋云。我心佛心者
假名。假名分別我佛之異也。我心如佛心如
凡聖倶空。不得我心不得佛心。豈有我心作
佛心佛心作我心。亡假也。不得我心如不得
佛心如。豈有我心如作佛心如。*亡空也。是
爲雙*亡空假正顯中道。而見阿彌陀者。雙
照二諦也。常見佛餘者安不見耶。此又是證
觀心即空即假即中之文。觀心即中是正因
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假是縁因佛性。
是爲觀心三佛性。是金光明六即位如前説。
復次佛者覺智也。性者理極也。能以覺智照
其理。極境智相稱合而言之。名爲佛性。今
觀五陰稱五陰實相。名正因佛性。觀假名稱
假名實相。名了因佛性。觀諸心數稱心數實
相。名縁因佛性。故經云佛性者。不即六法
不離六法。此之謂也。觀五*陰實相故名金。
觀假名實相故名光。觀心數實相故名明。
六即位如前思得。此大好故附此後也。次觀
心三般若金光明者。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
假即中。即是三般若。何者一念心一切心。
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念心一切
者。從心生心雜雜沓沓。長風駛流不得爲
喩。日夜常生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六道輪迴
十二鉤鎖。從闇入闇闇無邊際。皆心之過
也。故言一念心一切心。是則凡夫所迷沒處。
一切心一心者。若能知過生厭。皆自持出如
小火燒大𧂐薪。置一小珠澄清巨海。能觀心
空。從心所生一切諸心無不即空。故言一
切心一心。如此一心乃是二乘所迷沒處。非
究竟道雙亡二邊故。煩惱非一非一切。大經
言。依智不依識。識但求樂。凡夫識妄求樂。
二乘識求涅槃樂。是故雙亡不可。依止智則
求理。如是觀者即是一心三智。即空是觀照
般若一切智。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種智。即中
是實相般若一切種智。是三智一心中得。即
空即假即中。無前無後不並不別。甚深微妙
最可依止。是爲觀心三般若金光明。六即如
前。次觀心三菩提。金光明者。諦觀一念之
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菩提心。何者一心
一切心交横繚亂。如絲如沙如蠶如蛾。爲苦
爲惱。若知即空眞諦菩提心。度妄亂心數之
衆生。通四住之壅。是爲即空發菩提心。即
假發菩提心者。空雖免妄亂。經云空亂意
衆生而智亂。甚盲闇復是三無爲坑。是大乘
冤鳥未具佛法。不應滅受而取證也。若眞即
假俗諦菩提心。度沈空心數之衆生。通塵沙
之壅。分別可不分別時宜。分別藥病分別
逗會。不住無爲故言即假發菩提心。空是浮
心對治。假是沈心對治。由病故有藥。藥存
復成病。病去藥止宜應兩捨。非空非假雙
亡二邊。即發中道第一義諦菩提心。度二邊
心數之衆生。通無明之壅。以不住法住於中
道故。言即中發菩提心。説時如三次第觀
即不然。一心中三菩提心。若觀即中是縁
金。發無上菩提心。若觀即空是縁光。發
清淨菩提心。若觀即假是縁明。發究竟菩提
心。是爲觀心三菩提金光明。六即如前。次
觀心三大乘金光明者。諦觀一念之心。即空
即假即中是三大乘。何者雖觀一念心而實
有四運。此心迴轉不已。所謂未念欲念念
念已。從未念運至欲念。從欲念運至念。從念
運至念已。復更起運。運運無窮不知休息。
如閉目在舟不覺其疾。觀一運心即空即假
即中。一一運心亦復如是。從心至心。無不
即空即假即中。是則從三諦運至三諦。無
不三諦時。是名以運。運運若隨四。運運入生
死若隨三運運入涅槃。即空之觀乘於隨乘
運到眞諦。即假之觀乘於得乘。運到俗諦。
即中之觀乘於理乘運到中諦。三乘即一乘。
是乘微妙清淨第一。觀音普賢大人所乘故。
故名大乘。是爲觀心三大乘金光明。六即如
前。次觀心三身金光明者。諦觀一念心。即
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身。何者華嚴云。心如工
畫師造種種五陰。若心縁破戒事即地獄身。
縁無慚愧憍慢恚怒等。即畜生身。縁諂曲名
聞即餓鬼身。縁疾妬諍競即修羅身。縁五戒
防五惡即人身。縁十善防十惡。縁禪定防散
亂即天身。縁無常苦空空無相願。即二乘身。
縁慈悲六度即菩薩身。縁眞如實相即佛身。
登難墜易多縁諸惡身故。故知諸身皆由心
造。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若觀五受陰。
洞達空無所有。從心所生一切諸身。皆空無
所有。如翻大地草木傾盡。故言即空。若即
空者永沈灰寂。尚不能於一空心能起一身。
云何能得游戲五道。以現其身。不得應以
佛身得度者爲現佛身。應以三乘四衆天龍
八部種種身得度者。皆悉示現同其事業。爲
此失故。故言即假同六道身。如此觀身墜
在二邊。非善觀身。善觀身者。大經云。不得身
八尺之形也。不得身相五胞形也。不得身
因飮食將養也。不得身果酬五戒也。不得
身聚陰入界也。不得身一假實成身。不得身
二四大成身也。不得身此已一身也。不得
身彼彼遺體也。不得身識念念無常也。不
得身等身中空也。六道皆等有身也。不得身
修依身能修法也。不得修者即行人也。亦不
得身如身相如。乃至身修如修者如亦不得。
身性身相性。乃至身修性修者性畢竟清
淨。爲此義故故言即中。言即中者即是法
身。即空者即是報身。即假者即是應身。是名
觀心三身金光明。六即如前。次觀心三涅槃
金光明者。諦觀心性本來寂滅。不染不淨染
故名生。淨故名滅。生滅不能毀故常。不能
染故淨。不能礙故我。不能受故樂。是爲性淨
涅槃。若妄念心起。悉以正觀觀之。令此正
觀與法性相應。妄念不能染不能毀。不能礙
不能受。常樂我淨者。即是圓淨涅槃。又
正觀觀諸心數心數法。不行心數法。不能
毀不能染。不能礙不能受者。名方便淨涅槃。
是名觀心三涅槃金光明。六即如前。次觀心
三寶金光明者。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
即中。即是三寶。何者不覺名法寶。覺名佛寶
和名僧寶。三諦之理不覺故是法寶。三諦之
智能覺故是佛寶。三諦三智相應和故是僧
寶。無諦智不發。無智諦不顯。諦智不和。不能
大用利益衆生。三種皆可尊可重。是故倶稱
爲寶。六即如前。復次中諦不覺名法寶。眞
諦不覺名佛寶。俗諦不覺名僧寶。知即中離
二邊名法寶。知即空名佛寶。知即假名僧
寶。即中事理和名法寶。即空事理和名佛寶。
即假事理和名僧寶。即中名爲金。即空名爲
光。即假名爲明。是*爲觀心三寶金光明。六
即如前。次觀心三徳金光明者。諦觀一念之
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一空一切空。無假
無中而不空。空無積聚而名爲藏。藏具足故
名之爲徳。即假故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
而不假。假攝諸法亦名爲藏。藏具足故名之
爲徳。即中故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
中攝一切法亦名爲藏。藏具足故稱之爲徳。
雖言一中有無量。無量中有一。了彼互生
起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當知一不爲
少衆不爲多。非一非多不失一多。不可思議。
不縱不横不並不別。諸佛以即中爲體。故名
法身。以即空爲命故名般若。以即假爲力
故名解脱。一一皆常樂我淨無有缺減。故稱
三徳。一一皆是法界。多所含藏故稱祕密
藏。故淨名云。諸佛解脱。當於一切衆生
心行中求。當知我心亦然。衆生亦然。彼
我既然諸佛亦然。心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別。
得此意者。即中是金即空是光即假是明。此
爲觀心三徳金光明。六即如前。世間有行空
人執其癡空。不與佛修多羅合。聞此觀心而
作難言。若觀心是法身。應觸處平等。何故
於經像生敬紙木生慢。敬慢既異則非平
等。非平等故法身義不成。既無平等平等
智不成。則無報身。不能將此化他。應身義不
成。不如我於經像紙木。平等平等皆如如名
法身。有此平等智是報身。將此智化他是應
身。我三身義皆成。用汝觀心何爲。若逢此
難者。當以三事反難答之。一者汝謂於紙
木經像平等爲如者。何意於七廟敬木像。
天子符勅而生畏敬。於佛經像而生輕慢畏
慢。既起諸使沸亂。何處有平等法身義
耶。二者汝於同師同學生愛生護。於異師
異學生慢生恚。愛慢從癡生三毒熾然。諸
惡更甚。寧復有智慧報身耶。三者汝耽癡空
無慧方便。尚不悦人情。況會至理。矜高自
著是増上慢人。汝師所墮汝亦隨墮。毒氣
深入。若爲將此邪氣化他。和光應身復在何
處。我以凡夫位中觀如實相。爾爲欲開顯
此實相恭敬經像。令慧不縛。使無量人崇善
去惡。令方便不縛。豈與汝同耶。今更釋帝
王者。眞諦三藏云。法身攝華嚴。華嚴以法
身爲體故。報身攝般若。般若明智慧故。應身
攝涅槃。涅槃明百句解脱四徳等故。此是
彼師明帝王統攝之義。今明帝王應具三義。
謂帝慧王也。帝則貴極至尊至重。慧則神
謀聖策。王則萬國朝會。備此三義稱帝慧王。
此經亦爾。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過諸
菩薩所行清淨。即是至尊極貴義。若有聞
者。則能思惟無上甚深微妙之義。開甘露
門入甘露城。處甘露室。令諸衆生食甘露味。
以智慧刀裂煩惱網。即是聖智雄略義。諸佛
護持莊嚴。菩薩諸天恭敬。護世讃歎。能令地
獄諸河焦乾。乃至一切世間未曾有事。
具出現。即是萬國朝會。多致利益義。將此
三義壓十種三法門。苦道即法身是貴義。
即般若是慧義業即解脱是朝會
義。乃至法身徳即貴義。般若徳即慧義。解脱
*徳即朝會議。一一法門悉備三義。一一法
門皆是經王也。既得此意即論攝法。攝法
有三。先攝法門。次攝經教。三攝六即位。
初攝法門者。三道攝一切惑。三識攝一切
解。三佛性攝一切因。三般若攝一切智。三
菩提攝一切發心之行。三大乘攝一切發趣
之位。三身攝一切佛果智徳。三涅槃攝一
切佛果斷徳。三寶攝一切佛恩徳。三徳攝一
切理。是爲横攝法門。第二攝教者。三道是
三障。即三障是三解脱。攝不思議解脱淨
名教。三識攝楞伽地持攝論等。三佛性攝
涅槃。三般若攝大品等五時教。三菩提攝諸
方等經。三大乘攝法華。三身攝華嚴。三涅
槃三寶三徳等。皆攝涅槃。此擧當道諸經。
絓是八萬法藏。皆應攝*爾云云第三攝位
者。苦道有一切五陰。煩惱道有五住惑。業
道有一切業乃至云云三道是三障障覆六位。
若即三種之非道。通達三種之佛道者。六
位所顯則攝諸位也。乃至三徳亦有六位。三
徳既備攝。六位寧不備收耶。其間則例自
可知云云所以作三番攝者。合帝慧王三
義。攝法門合貴義。攝教合慧義。攝位合
王義。又攝法門是横攝。攝位是竪攝。攝教
是横竪雙攝。*統攝之義既明。經王之義
顯矣。次觀心明經王者。觀心即中是貴義。
觀心即空是慧義。觀心即假是朝會義。是爲
觀心中經王也。觀心論位者。衆生本有理
性金光明。心但有名。即名字金光明。念念
修觀即觀行金光明。觀心淳厚即相似金光
明。會入法流即分證金光明。盡邊到底即是
究竟金光明。若不修觀徒聞何益。如遙羨寶
山。足不渉路。安可得乎。爲此義故。須觀心一
番令聞慧具足也。次釋通名者。如法華玄
義中説云云第二辨體爲三。一釋名。二引
證。三料簡。釋名者。體是質質是主質。何爲
主質之體。法身法性是經體質。若依義者法
身爲體質。若依文者法性爲體質。法身法性
只是異名。更非兩體。欲令易解是故雙題
*爾。法性語通。今以佛所游入法性爲體質
文云是時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過
諸菩薩所行清淨。故知此體不與下地菩薩
及二乘等共。非通法性也。但是佛所游入一
切種智。以此爲根本。無量功徳共莊嚴之。
種種衆行而歸趣之。言説問答共詮辨之。類
衆星之環北辰。如萬流之宗東海。故以法身
法性。爲此經正體之主質也。故書家解。禮
者體也。體有尊卑長幼。君父之體尊。臣子
之體賤。當知體禮之釋。與經法性意同。
如來所游佛所護持。故知此體是貴極之法
也。復次體是底義。窮源極底。理盡淵府光
揚實際。乃名爲底。釋論云。智度大海唯佛
窮底。此與今經法性甚深意同。當知法性
高深竪窮佛海。故以底義釋體也。復次體
是達義。得此體意通達無壅。如風行空中自
在無障礙。一切異名別説。皆與法性不相違
背。釋論云。般若是一法佛説種種名。隨
諸衆生類爲之立異字。又云。若如法觀佛般
若與涅槃。是三則相。其實無有異。此與





今經法性無量意同。當知法性廣大無涯。横
收法界遍無所隔。故以達義釋體也。二引證
者。序品云。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鬼神品
云。若入是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二文既云
深法性。即知簡異二乘菩薩所得法性也。空
品云。故此尊經略而説之。説於空即如也。
讃佛品云。知有非有本性空寂。當達此等。皆
體之異名。悉會入法性。法是軌則性是不變。
不變故常一。此常一法性諸佛軌則。故云
法性爲此經體也。二料簡者。問法性定是
空。爲非是空。答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
淨於四句不應以空有求之。雖非四句。或時
赴縁作四句説之。文云。兩足世尊行處亦
空。新本云。是第三身是眞實有。又云。前二種
身是假名有。又云。非有非無。此有四句。四門
意也。門乃有四悟理非數。佛示人無諍法。
不應執此相競。舊本明空新本明有以體達義
釋之。二文不乖即此意也。第三明宗者。宗
謂宗要*也。説者或以果爲宗。或以因爲宗。
或雙用因果爲宗。今尋壽量品。雖明施食不
殺之因。乃將因擬果。果是正意。三身分別品。
復問因。佛答三身還是果爲正意。今此
意但用佛果爲宗。何者法性常體甚深微妙。
若欲顯之非果不克。當知果是顯體之樞要。
如提綱目整。則以果爲宗。意在此也。更附
經重顯此義。文云。釋迦如來所得壽命。釋
迦是果。人壽量是果法。果人克果法冥乎
法性。法性既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果
果法亦非常非無常。法性既能常能無常。
果人果法亦能常能無常。四佛釋疑。擧山
斤海滴地塵空界。無能算計。知其數量。明
其能常八十滅度是能無常。此見八十滅度
之無常。不能計校其常。尚不能知其常焉。
能知其非常非無常。若不約果此義難明。
既擧果冥理顯體義彰。以果爲宗其義如是
又説果義不同。或約無上菩提智徳明果。或
約大般涅槃斷徳明果。若擧智徳衆善
會。任運知有斷徳。若擧斷徳諸惡永盡。任
運知有智徳。互擧一邊不可偏執也。今經擧
壽量明果。壽量是果報。果報語總。總於智
斷。智斷亦總果上三身果。上三身既與法性
冥。法性非常非無常。三身亦非常非無常。法
性既能常能無常。三身亦能常能無常。若能
無常即化身壽命也。對無常而論常。能常
即報身壽命也。報化與法性冥。法*性既非
常非無常。不可算數。報化亦非常非無常。
不可算數。云何見迹短。而言佛壽定短。此不
識果能顯體之意。又如佛非鹿馬能現鹿馬。
鹿馬定是佛耶。鹿馬是佛化所爲。非佛身也。
法性能長短。長短非法性*也。若見此意。果
能顯體常義亦成。非常非無常義亦成。無常
義亦成。果爲宗要義亦成。若不爾者。諸義皆
不成。舊用山斤海滴之文是無常。謂虚空分
界是虚空無爲。復引捨身品中求常樂住處
者。是三無爲爲常。無生死故爲樂也。皆以
小意曲解大乘。如此解者一切皆不成。非宗
要也。第四明用。用謂力用也。滅惡生善爲
經力用。滅惡故言力。生善故言用。滅惡故
言功。生善故言徳。此皆偏擧具論畢備也。
夫一切種智是果上之徳。果智由於無量功
徳之所莊嚴。滅除諸苦與無量樂。苦是惡業
果。貪恚癡是惡因。惡因不除果不得謝。聖人
意先令滅惡因。故懺悔品居先。樂是善果
懺讃是因。懺罪讃聖惡滅善生。故讃歎品
居後。亦是互擧爾。將此勝用莊嚴果智。
智備體顯。體顯名金。果備名光。力成名明。
益他曰教也。但懺品滅惡非不生善。讃品
生善非不滅惡。互説一邊爾。空品雙導。懺
不得空惡不除滅。讃不得空善不清淨。
云。一切種智而爲根本。即其義也。四王品已
下。護經使宣通還是生善。攘災令去還是滅
惡。攝此諸文。故言以滅惡生善爲用也。第
五判教相者。舊明。此經非會三。非褒貶非
無相。不列同聞衆。不在五時次第而明常住
者。是偏方不定教。是義不然。若不列同聞
非次第者。列同聞衆應是次第。鴦掘摩羅列
同聞。與衆經不異。論褒貶與維摩意同。論家
何故不預次第。若列衆不列衆皆非次第者。
亦應列衆不列衆倶是次第云云若言未應
明常而明常。是偏方不定者。陀羅尼云。王舍
城波羅奈祇陀林三處與聲聞記。此亦是未
應會三而會三。得爲次第。未應明常而明常。
何故不定耶。又法華般若淨名方等。咸論常
住得是次第。此經明常獨居不定何耶。又一
師言。此經與法華同。是第四時。山斤海
與塵沙義齊故。是義不然。新本云。舍利繋
縛色。如來常住身無有舍利事。何得山海而
翳金光。塵沙而蔽寶所。眞諦三藏云。此經
是法華之後涅槃之前。九十日説。引涅槃
云。佛告波旬。却後三月吾當涅槃。信相聞
斯故知八十應滅。是義亦不然。唱滅之旨
非獨告魔定在三月。法華云。如來不久當
般涅槃。普賢觀亦云。當般涅槃。諸經唱滅非
但一文。何必九十日耶。縱令三月。爲屬第
四時。爲屬第五時。若屬第四時。法華已捨
方便。此中何得更許三乘同懺。若屬第五時。
得復言在前三月。進退無據兩楹不攝
云云今既不同舊。若爲判教。若安無相而時
異。若入會三而未別案。下文云。曾聞過去
空閑之處。有一比丘。讀誦如是方等大乘。
既言方等豈非文耶方等之教通於三乘。新
云。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欲得佛。皆
應懺悔滅除業障。安處方等其義無疑。而難
者言。新本云。法界無異乘。此害於通義。然
方等滿字通別通圓。此旨非妨。難者以不
同聞爲疑。胡本尚多。何必止四卷七軸。或
其文未度*爾。如此斟酌五味明義。則第三
酥攝。若四藏明義則雜藏攝。四教明義則
通教攝。通教之中即得論帶別明圓也
金光明經玄義卷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