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説無垢稱經疏 (No. 1782_ 窺基撰 ) in Vol. 38

[First] [Prev+100] [Prev]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03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證眞空。清辨解云。善修空者。證眞理故。如空
無罣礙。如蓮不著水。諸相已遣。更無所遣。生
死盡故。出世願滿。更無所願。故今稽首。如空
無住。得眞諦者。護法解云。善修空者。空有二
種。一云舜若。此但名空。空者無也。即遍計
所執。二云舜若多。此云空性。空之性故。體即
眞如。性是有也。善修所執空故。一切相遣。善
修圓成空性故。一切願滿。由此歸佛。如空無
住。舊經似有文中仍闕
經爾時寶性問我嚴淨佛土 賛曰。説因圓
滿中。自下第二明其請益。於中有四。初明寶
性請益。二明佛讃勅聽。三明寶性敬諾。四明
如來廣説。此初文也。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
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覺。總云無上
正等正覺。如常分別。不繁述之。發趣者。五百
童子。發心求趣。彼減問我嚴淨佛土。此有二
義。所嚴清淨土。即土相状。能嚴修淨佛土。即
土之因。故問有二。一問淨佛土状相。二問修
彼之因。舊經願聞淨土行。問唯問因。不問土

經作是語已分別解説 賛曰。此明佛讃勅
聽。有二。初讃。後勅
經於是寶性皆希聽受 賛曰。此明寶性敬
諾。善哉世尊。敬之詞也。先本無
經爾時世尊嚴淨佛土 賛曰。下明如來廣
説。大文有二。初答前問。後勸嚴心。答問有
二。先答土相。復次已下。答問嚴因。答土相中
有三。一總標。次別顯。後釋所由。此總標也。
凡土有二。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聖土有二。
一菩薩二寶方。合此二種。假名爲土。離有情
等。無別土故。由有有情。方有器界。有情成菩
薩。器界及寶方。菩薩本欲化諸有情。令得
出世。方便變穢而爲寶方。根本不爲變器成
淨土。器是末故。所以今標諸有情土。是爲菩
薩修行所嚴清淨佛土。故俗亦言人爲邦本。
本固邦寧。即同於此。舊云衆生之類是菩薩
佛土。文義不同。嚴淨當來成佛之土。名淨佛
土。非菩薩時已名佛土
説無垢稱經疏卷第二



説無垢稱經疏卷第二至第三之始
經所以者何 賛曰。自下別顯有二。初徴後
顯。此徴詞也。有何所以諸有情土。是所嚴土」
經諸善男子嚴淨佛土 賛曰。下有五重。
舊有四重。闕此第二。亦可合新二以爲舊一。
名隨化衆生而取佛土。理雖亦同。然義難知
五重分二。初二重。明隨衆生發心修行。即攝
生。以嚴佛土。後三重。明隨衆生應以如
是嚴淨佛土而得成熟。即便攝受如是佛土。
或初攝外凡生嚴變化土。後攝地前生嚴他
報土。或初攝生。後攝行。二義雖殊。但以嚴衆
生土爲嚴佛土。初中有二。初重明生衆生生
善離惡。即攝嚴淨。後重明衆生發起福慧。即
攝嚴淨。或初明衆生發心修行。即攝嚴淨。後
明衆生起餘功徳。即攝嚴淨。或初明衆生得
樂離苦。即攝嚴淨。後明衆生増善滅惡。即攝
嚴淨。有三翻義。此初文也。以増長者。生起善
故。或發心故。或得樂故。以饒益者。或離惡故。
或修行故。或離苦故。舊云隨所化衆生而取
佛土。合初二重。所資益有情名所化生。亦得」
經隨諸有情嚴淨佛土 賛曰。此第二重。
明隨衆生發起福慧。起餘功徳。増善減惡。
即攝彼生。以嚴佛土。一一對前。有三翻釋
經隨諸有情如是佛土 賛曰。下有三重。
明隨衆生應以如是嚴淨佛土。而得成熟。即
便攝受如是佛土。中有二。初一重。隨衆生應
以如是嚴淨佛土。而得息惡。即攝是土。後二
重。明隨衆生應以如是嚴淨佛土。而能獲善。
即攝是土。此初文也。調伏者。調和控御身語
等業。制伏滅除諸惑業故。應以如是嚴淨佛
土者。修諸菩薩一切勝行。名嚴淨土。嚴淨土
因故修因曰嚴。此中意説。隨諸衆生應以如
是菩薩妙行而得息惡。即便攝此菩薩妙行。
如自持。戒調伏他惡。嚴佛土者。本利生故
經隨諸有情如是佛土 賛曰。此之二重。
明隨衆生而得獲善。即攝是土。有二。初明未
得果者。隨得果善。後明未得因者。隨得因善。
佛智者果善故。聖根行者因善故。得聖根者
菩提心。得聖行者此後行。或聖根者信等五。
其聖行者餘萬行。或聖者佛也。聖根即行。行
爲根本。而得聖故。或聖根者無漏慧。聖行者
此餘因
經所以者何清淨功徳 賛曰。此第三釋所
由也。文有二。初釋所由。後擧喩顯。此初文
也。先問後答。此中問意。前言諸有情土。即是
菩薩嚴淨佛土。有何所以。而今乃言隨諸有
情増上饒益。即攝彼生。以嚴彼土。佛言善
男子。菩薩根本。攝受佛土。嚴淨佛土。所爲
所作。皆爲有情増長饒益起淨功徳。更不爲
餘。故以有情増長饒益等。而爲佛土。若諸有
情。不増長善法饒益與樂起淨功徳。此非佛
所化。不是菩薩嚴淨佛土故。舊文略。意亦微

經諸善男子終不能成 賛曰。下以喩顯。
初喩後合。此喩也。此喩有四。一大。二空地。
三宮室莊嚴。四虚空。其莊嚴者。以諸珍寶而
莊嚴之。人於空地。不安宮室。於空不成
經菩薩如是如是佛土 賛曰。下合也。人
如菩薩。虚空如所執人法體無。法爲本故。但
言法空。其空地者。喩依他性。一切有情造
生宮室莊嚴等者。喩彼有情増長饒益生淨
功徳證圓成實。即便攝受如是佛土
經攝受如是非於空也 賛曰。除菩薩外。
一切有情。於其所執空無之法。攝受佛土。必
不得成。返顯必於依他有情増長饒益生淨
功徳證圓成實
經復次寶性來生其國 賛曰。下第二答
問嚴淨因。於中有二。初答嚴因。後諸善男子
如是菩薩隨發菩提心下。顯土因所爲利益。
今有十八嚴淨土行。舊有十七。無此第三。十
番中。分之爲七。初四如文。以六度合。名
止息諸障。四無量。四攝事。巧方便。菩提分。
此之四法。名發起説。息無暇。自守戒行。十善
業道。三名寂靜故。皆有二文。初皆出因行。後
皆顯得果。此初翻也。若諸菩薩發無上心土
者。即是嚴待當淨土因。次前文説諸有情土。
是爲菩薩嚴淨佛土。故言菩薩自發心土處
即是嚴因。内因既爾。外感發起大乘有情未
生其國。舊經當第三大菩提心。五根爲體。大
願爲縁。以不退屈。而爲策發。所有餘義。如幽
賛説。問。佛地經説。淨土因圓滿者。勝出世間
善根所起。何故此衆。説發心等。爲淨土因。
答。彼據正因能反之因。能導行因。唯智爲性。
此據要由萬行圓滿。方感淨土。故發心等爲
淨土因。亦不相違
經純意樂土來生其國 賛曰。此第二*番。
梵云何世耶。名爲意樂。不雜惡名純淨意樂。
意樂内純淨故。有不諂曲不虚誑瑕悟衆生
來生其國。内純善直修故。舊云直心。直心之
體。雖純意樂。無有癡直故
經善加行土來其國 賛曰。此先所無。妙
修福慧。如功而修。名善加行。故有發生善行
有情。任持不捨善行有情來生。加行體慧。或
通諸善
經上意樂土來生其國 賛曰。上者増上。
凡修善時。發起増上猛利威勢。名上意樂。故
其善法有來生。舊云深心増上猛利之
意樂。亦是深心故。義得文疏
經修布施土來生其國 賛曰。此中六度。
合名止息。止息障故。其體如前。布施除慳。外
感能捨。戒捨犯垢。此即十善業道。故感十
善有情來生。安忍除恚。故能感得三十二相。
以自嚴身。三十二相。至下當知。由耐怨害。外
感堪能忍受諸苦。由安受忍。外感柔和。由諦
察忍。外感寂靜有情來生。舊但云三十二相
衆生來生。理與此乖。勤除懈怠。外感可知。定
除散亂。故感念知定者來生。由正念故得定。
由聞思以定生。聞思二慧體正知故。又由念
故得定。由定故以慧生。慧即正知故。舊本無
此正念正知。慧除愚癡故。感入聖有情來生。
入正定者。得見道等。此聚有三。一正定聚。入
見道故。二邪定聚。諸邪見者。三不定聚。除二
所餘故。入正定即諸聖者正定。亦通凡夫。信
定亦名正定。於理未乖
經四無量土來生其國 賛曰。下有四*番。
令名名發起。既除障已。發起善故。此以五門
分別。一列名。二釋名。三辨行相。四出體性。
五辨差別。列名者。慈悲喜捨。釋名者。瑜伽第
十二云。縁無量境。普縁一切有情。起此四故。
起無量行。行解亦復極廣大故。感無量果。得
大梵福。成如來故。名爲無量。四者是數。帶數
釋也。辨行相者。法界有情。總爲三類。一無苦
無樂者。無倒與樂名慈。無嗔爲體。二有苦者。
拔苦名悲。不害爲體。三有樂者助喜。不嫉善
根爲性。復於無苦樂者。起離癡想。於有苦者。
起離嗔想。於有樂者。起離貪相。平等欲令離
諸惡故名捨。令捨惡故。善捨爲體。出體性者。
今爲三法爲體。謂無嗔不害及捨。辨差別者。
各有三。一有情縁。作有情想。二者法縁。
不見有情。唯作法想。後於諸法。離分別心。
作眞如想。名爲無縁。此三之中。初共外道。次
者共二乘。後唯菩薩。初三安樂。後一利益。
感果可知
經四攝事土來生其國 賛曰。此以三門分
別。一釋名。二辨相。三出體。釋名者。以此四
攝。攝取衆生。令向菩提。令得勝果。故名攝
事。辨相者。一者布施。與布施波羅密別者。
彼與他財。此後攝受。故二差別。二愛語。常説
悦意。諦實如法。引義之語。遠離&T005753;&T005496;。含笑先
言。命進問安。隨宜尉喩。乃至廣説。依四淨
語。起八聖語。三利行。由愛語故。先示正理。
隨所學處。悲無染心。勸導調伏。安處建立。令
獲財位。出家離欲。輕安解脱。乃至廣説。雖受
大苦。倍生歡喜。雖處財位。而自卑屈。如奴如
僕。如彌荼羅。如孝子等。四固事。以此義
利。若勸他學。亦自修學。令他善根堅固不退。
見已行故。彼倍増修。本攝衆生。令向菩提。故
得果時。解脱有情來生其國。出體者。施以無
貪三業爲性。愛語以語業爲體。利行同事三
業爲體。合以二法爲性。謂無貪及思
經巧方便土來生其國 賛曰。巧方便者。
智慧之用。此有二種。一迴向。二拔濟。合有十
二。至下當説。由此迴向拔濟二巧。故得果時。
善觀諸法有情來生。智因巧故。舊經云。於一
切法。方便無礙。亦善觀義。以後得智爲體
經修三十七來生其國 賛曰。此三十七。
略以五門分別。一釋總名。二明位數。三出體
性。四明修位。五有漏無漏。釋總名者。菩提覺
義。所求佛果。分是因義。此三十七。爲覺果
因。名菩提分。二明位數。略爲七位。一念住。
由念明記。慧於境住。隣近爲名。此有四種。身
受心法。觀此四慧。是念住體。二正斷。此有四
種。一律儀斷。已生惡法。方便斷之。二斷斷。
未正惡法。遮令不生。三防護斷。已生善法。護
令増長。四修習斷。未生善法。修習令起。於此
四中。精進起用。能正斷故。名爲正斷。於所能
斷令生不生。體皆精進。故言正斷。三神足。妙
用無方曰神。即變化心神之所依名足。體即
是定。此別有四。謂欲勤心觀。爲此四種。而修
定故。定名神足。四根。出生善法名根。五力。
難可屈伏名力。二體各五。謂信精進念定慧。
如名爲體。初修爲善本曰根。後修難可伏名
力。六覺支。覺者慧也。支者分義。此有二種。
一覺即支。擇法覺也。二覺之支。謂餘六慧支
分故。此有七種。謂擇法精進喜念定捨輕安。
三爲別境。擇法念定。三爲善法。精進捨輕安。
一爲遍行。喜哾支也。七道支。道者聖道無
漏慧根。支者分義。一道即支。二道之支。謂
餘七法。如前可知。此總有八。謂正見。正思
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精進。其正
思惟。以慧爲性。在佛身中。無尋伺故。無嗔
癡二。所發身語。名正語正業。無貪一種所發
身語名正命。對五邪命。所以獨立。此三身語。
倶以無表色思爲性。明體性者。三十七種。合
體有九。一慧。二精進。三定。四位。五念。六
喜。七捨。八輕安。九無表色。故瑜伽五十七
言。信等五根。三十七品中不攝。何等謂有六
法。喜安捨語業命。業命三即無表故。此中
遍行一。謂喜。別境三。謂念定慧。善有四。信
精進捨輕安。色法一。謂無表色。此説佛位。若
非佛位。十法爲體。成唯識説。正思惟説。是無
漏尋。彼有二説。此義爲正。修位者。念住正斷
神足。初修在解脱分善位。五根在暖頂位。五
力在忍世第一法位。七覺在見。八道在修。有
漏無漏者。唯位可知。見道前唯有漏。若見
道後。可通無漏。乃至佛位。可唯無漏。廣説其
相。如對法説
經修迴向土衆徳莊嚴 賛曰。此第七段。
凡所修善。迴向菩提。名爲迴向。不求生死。故
得果時。其國具足衆徳莊嚴。迴向即願。願向
菩提。具衆境故。願以信欲勝解爲體
經善説息除趣無暇 賛曰。下有三翻。合
名寂靜。寂靜二惡故。一寂八難。即寂惡果。二
寂犯禁十惡業道。即寂惡因。此初文也。八無
暇者。舊名八難。恒受衆苦。無暫閑暇可修善
事求菩提故。八無暇者。三惡趣爲三。四生盲
喑唖等諸根不具。五世智辨聰惡邪見者。
六佛前佛後。七生北倶盧。八長壽天。謂生色
界。非聖天中。依成實論。天人四輪。能摧八
難。一住善處。生中國是。此除五難。謂三惡趣
北州長壽天。二依善人。謂値佛世。此除一
難。謂除佛前後。三發正願。謂正見心。此除一
難。世智辨聰。四植善根。此亦除一。盲聾唖
等。又修五行。除此八難。一受持戒。治三惡
趣。二樂行法施。除盲聾等。三正信解。除世智
辨聰。四近善友。除生佛前後。五生中國。除生
北洲及長壽天。菩薩常説初四種輪。或後五
行。息除八無暇。故得果時。離三惡趣及八無
暇。無暇總也。惡趣別也
經自守戒行禁之名 賛曰。寂靜之中。下
止惡因。有二。一受善起惡。二性自爲惡。此初
也。守戒不缺。自惡數悔。他惡不譏。他善能
讃。故得果時。其國尚無犯禁之名。何況
見諸犯禁者
經十善業道來生其國 賛曰。此止性自爲
惡。十善業道。略以三門分別。一出體。二釋
名。三辨果。出體者。不殺等。身初三。不妄語
等。語次四。無貪等。意後三。倶以思爲體。三
業之體。皆是思故。成唯識云。前七業道。亦思
爲體。不但後三體是思故。身語表彰意之思
故。假名表業。此思熏種。假名無表色業。體實
非色。顯揚論云。身語二色。性非善惡。表善惡
故。假名善惡。故體即思。思有三種。一審慮思。
審慮所作故。二決定思。決定將作故。三動發
思。正起動作故。取此第三。爲業道體。二釋名
者。十者數也。善者順理益物義。業者造作義。
道者所遊履義。能通生義。此思類別名十。能
有順益名善。體能造作名業。成唯識云。此第
三思。爲前二思所遊履故。通生當來異熟果
等。亦名爲道。遊履者。縁慮引發義。與成業同
然。瑜伽論第六十説。思是業。非業道。殺生乃
至綺語。亦業亦業道。貪恚邪見。業道非業者。
隨轉理門。隨薩婆多等説故。成唯識論。眞實
理門。又彼亦是眞實理門。彼論意説。若業道
思。造作遊履。可名爲道。由第三思非業道思
所遊履故。不與道名。成唯識中。但説第三思
爲他所遊。通生當果。與業道名。不相違也。又
身語表由思發故。假説名業。所作業故。思所
履故。假名業道。瑜伽依此復説。殺生乃至綺
語亦業亦道。其實非業。可名爲道。非能作故。
邪見等三。彼此無別。釋此別名。翻惡可知。如
瑜伽論第八第九。三辨果者。有漏善業道得
四非離繋。無漏善業道得四非異熟。若互相
資。各得五果。一一翻十惡業道説。如理
知。此中所言十善業道。極清淨者。無漏業道。
名極清淨。非有漏故。明成佛時無異熟果。由
行不殺。得後果時。壽量決定。離不與取故大
富。上二皆等流果。離欲邪行故梵行。離虚誑
語故所言誠諦。離麁惡語故常以煖語。上三
皆増上果。離間語故眷屬不離。此等流果。
離雜穢語故。善宣密意。此亦増上果。離貪恚
邪見。得餘三種。此三皆等流果。此中合説離
殺盜離間語貪恚邪見六業。得等流果。餘四
得増上果。今互相准。如理可知。即厭繁文。
故略不説。皆如瑜伽第八第九五十九六十。
對法第七。成業唯識等廣説。舊經云。善和
諍訟。是不雜穢語果。善宣密意故。密意者。
謂隱心理。若綺飾文辭。便翳理故。正直語
者。便能宣義。言必饒益。是無貪果。若貪欲
起。不饒益故。不嫉不恚。倶無瞋果。次嫉之
體即是瞋故。若依新文。便無疑難
經諸善男子則有寂靜 賛曰。自下第二顯
嚴土因所爲利益。於中合有十七轉。分之爲
二。初之八轉。牒上十八*番行之次第展轉
相。有後之九轉相。明嚴土因所生勝果。此初
文也。舊有十三轉。初之七轉。牒上諸*番。後
之六轉。嚴土所生。此中第五轉止息者。合牒
前六度。止六蔽故。此第六轉發起者。合牒前
四無量攝事巧便菩提分法。發起自他二勝
益故。此第八*番寂靜者合牒前二息八無
暇自守戒行十善業道。寂衆惡故。十八*番
中。第十六息無暇。第十七自守戒行。嚴此二
因。人無惡器。嚴餘十六因。器無惡人。舊經。
初直心。次發行。發行合是深心。深心應是
大乘心。然文倒錯。發行爲第二。道理難知。調
伏者。牒上六度。伏六蔽故。如説行者無量攝
事巧便道品。此四種修行故。第七方便者。
*即説八難自守戒行十善業道。此之三種殊
勝方便。寂靜惡故
經隨其寂靜嚴淨佛土 賛曰。下有九轉。
顯嚴土因所生勝果。於中有二。初之兩轉。明
嚴前因感淨土果。後之七轉。明淨土成更生
勝果。此初文也。由嚴前因感勝衆生。故言由
此有清淨有情。離惡而修於善。此乃菩薩本
所欣求。乃爲如來佛土清淨。諸有情土。是佛
土故。内有情界土。既爲清淨。外器界土。自
亦清淨。以心淨故。佛土清淨
經隨其嚴淨佛土諸妙功徳 賛曰。下有七
轉。明淨土成更生勝果。於中有二。初一轉。能
化利益果。後六轉。所化利益果。此有二義。一
是轉法輪義。展轉相生。故有彼情土。既有嚴
淨已。便能化他。故有法教。法教既施。化生妙
福。生天人中。受勝福故。次有漏聞思修三妙
慧生。妙慧生已。無漏智起。無漏智起已。生無
漏行。無漏行生已。即八識心一切清淨心既
淨心已。得果圓滿。無量妙徳。無不具足。如是
復名嚴淨佛土。二是可施他義。彼有情土。既
嚴淨已。便可以十地教而教化之。有情土淨。
是十地故。法教既施。有無漏福。受十王果等
種種福故。次後復有無分別慧生。無分別慧
生已。復有後得智生。後得智生已。無漏行生。
無漏行生已。八識心淨。八識心淨已。萬徳具
足。遂致作佛。此願由嚴淨。土因已。感淨土果
生。感淨土果生已。生此勝果。舊經此中唯有
四轉。闕無妙福妙行二種。合智與慧。而爲一

經諸善男子嚴淨自心 賛曰。如來廣説
中。下文第二勸發嚴心。有二。初勸後釋。此初

經所以者何嚴淨佛土 賛曰。此釋所由。
諸修行者。自心嚴淨。外感有情器土亦淨。自
心不淨。何得淨地。所以菩薩自心清淨。五
蘊假者有情亦淨。内心既淨。外感有情及器
亦淨。佛地經言。最極自在。淨識爲相。故識淨
時。佛土便淨。上來但説有情爲土。本所化故。
不説器界。有情土淨。器界自淨。不説自成
經爾時舍利子雜穢若此 賛曰。説因圓滿
中有三。自下第三明決疑也。於中有四。一鶖
子疑生。二聖者慰喩。三佛現淨土。四鶖子疑
除。此初文也。乘前嚴心。遂此疑生。若心淨
故。有情土淨。有情土淨。器與淨者。牒前文
也。莫我釋迦因心不淨佛土雜穢。勿者莫也。
此言意顯乃是我佛先心不淨。今成佛土。穢
若斯耶。梵言舍利。唐曰春鶯。以母辨才。指喩
爲號。顯彼所生。故名爲子。少聞多解。聲聞上
首。故佛加持。令興疑念
經佛知其念而盲不見 賛曰。下聖者
喩有二。初佛喩。有三。一問。二答。三告。此初
文也
經對曰不也非日月咎 賛曰。鶖子答也
經佛言如是而汝不見 賛曰。世尊告也。
初總告。爲衆生罪故。不見我之佛土嚴淨。後
別告之。我土嚴淨。而汝不見。法花經云。我常
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衆生。雖近而不
見。衆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
自惜身命。時我及衆僧。倶出靈鷲山。又云。我
淨土不毀。而衆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
充滿。是諸罪衆生。以惡業因縁。過阿僧祇劫。
不聞三寶名。乃至廣説。即是此也
經爾時持髻最極嚴淨 賛曰。下持髻喩。
文有五重。一持髻告。二鶖子詰。三持髻喩。四
鶖子指陳。五正理慰喩。此初文也。勿作汝心
謂土不淨。今此佛土最極清淨故。舊文有三。
無第二詰。乃合第三喩答。爲第一。最後文
中。復少差別
經舍利子言嚴淨云何 賛曰。此鶖子詰佛
淨土相
經持髻梵言亦復如是 賛曰。此持髻喩。
顯莊嚴已前擧喩。我見已下正示。欲界第六
天。名他化自在。他爲變化諸欲塵境。得大自
在。而受用之。此最勝故。寄以爲喩。雖知有漏
非無漏喩。擧近況遠。令易解故
經舍利言穢惡充滿 賛曰。下鶖子指陳。
指所見穢。以徴前淨
經持髻梵言爲不嚴淨 賛曰。下正理慰
喩。有二。初顯彼心不淨故見穢方。後顯菩薩
心淨便見淨土。此初文也。淨心高下。行不
嚴淨。復謂佛智意亦有高下。而便見土恒不
清淨。故諸異生及二乘位。皆見土穢
經若諸菩薩最極嚴淨 賛曰。此顯菩薩心
淨便見淨土。内心平等。功徳嚴淨。亦復謂佛
意樂亦復淨。便見佛土最極清淨。故十地菩
薩所見之土。常極清淨。舊文稍殊。不依佛慧
者。乍似不修佛慧。應云不依佛之淨不等
慧。謂佛慧不平故見土穢。義意大同
經爾時世尊妙寶莊嚴 賛曰。自下第三。
佛現淨土。佛土義。以八門分別。一顯差別。二
出體性。三顯因行。四彰果相。五釋分量。六
解處所。七共不。八諸門辨。第一顯差別者。
佛地論第七云。佛身有二。一生身。二法身。若
自性身。若自受用。倶名法身。諸功徳法所集
成故。若變他身。若他受用。倶名生身。隨衆
所宜。數現生故。一切佛土。必有身居。身既有
二。故土亦然。生身土通淨穢。法身土唯清淨。
或身有二。一實。二權。實*即法身。權即生體。
土隨亦二。淨穢如前。佛地經説。佛身有三。頌
曰。自性法受用。變化差別轉。彼論云。自性
法者。即是如來初自性身。體常不變。故名自
性。力無畏等諸功徳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
受用者。即受用身。能令自他受用種種大法
樂故。變化者。即變化身。爲欲利益安樂有情。
示現種種變化事故。雖淨法界體性無差。
而有三身種種相異。轉變不同。故名差別。身
既有三。土隨亦爾。一法性土。二受用土。此二
唯淨。三變化土。通淨及穢。成唯識論第十卷
説。佛身有四。佛土亦爾。一自性身。依法性
土。稱讃大乘功徳經言。是薄伽梵。住法界藏。
説彼經典。住法性土也。二自受用身。依自受
用土。三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佛地經云。住
最勝光耀十八圓滿也。四變化身。依變化土。
此經所云住廣嚴城也。初三身土。唯淨非穢。
後變化土。通淨及穢。爲十地菩薩。現身及土。
非穢唯淨。爲地前菩薩二乘衆現。通淨及穢。
若爲分別煩惱及所知障未盡。未證二空眞如
者。所現身土。或淨或穢。若爲二分別障盡及
已證二空者。所現身土。必是淨故。佛地論説。
三身有四句。一受用非變化。謂自受用身。二
變化非受用。謂變化身。三亦受用亦變化。謂
他受用身。四非受用非變化。謂自性身。亦同
唯識。大般若經第五百六十八勝天王會第
三卷説。佛有十身。一平等身。二清淨身。三無
盡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離尋伺身。
七不思議身。八寂靜身。九虚空身。十妙智身。
天王白言。何位能得如來十身。佛言。初地得
平等身。通達法性。離諸邪曲。見平等故。第二
地中。得清淨身。離犯戒失。戒清淨故。第三地
中。得無盡身。離欲貪嗔。得勝定故。第四地
中。得善修身。常勤修習菩提分故。第五地中。
得法性身。觀諸諦理。證法性故。第六地中。得
離尋伺身。觀縁起理。離尋伺故。第七地中。
得不思議身。方便善巧智行滿故。第八地中。
得寂靜身。離諸煩惱戲論事故。第九地中。得
虚空身。身相無盡。遍一切故。第十地中。得妙
智身。一切種智。修圓滿故。天王復言。佛菩薩
身。寧無差別。佛言天王。身無差別。功徳有
異。以一切法同一法性。故身無差別。諸如
來身。具諸功徳。菩薩不爾。故功徳異。廣説無
量譬喩顯之。故知十身皆唯法身。法依義。
既有十名。是故眞如隨於勝徳。亦成十土。
一遍行土。二最勝土。三勝流土。四無攝受土。
五類無別土。六無染淨土。七法無別土。八不
増減土。九智自在土。十業自在土。亦隨能證。
別分十土。依義別故。佛地論云。又餘經説。有
十種佛。即花嚴經。一現等覺佛。二弘誓願佛。
三業異熟佛。四住持佛。五變化佛。六法界佛。
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隨樂佛。前五世
俗。後五勝義。隨其所應。三身所攝。且隨麁相
配三身者。初五化身。次二法身。後三受用。既
即三身。土亦三土。更無別義。瑜伽第四云。復
有超過淨居大自在住處。有十地菩薩。由極
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即花嚴云。有妙淨
土。出過三界。第十地菩薩。當生其中。亦即十
地云。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
羅智處生故。梵云摩醯首羅。即瑜伽所云大
自在。第十地菩薩也。第十地菩薩。將成佛時。
往色究竟上。坐大寶蓮花。成正覺故。感得此
土。既成佛已。土便無邊。更無別處。對法第六
云。復有清淨世界。非苦諦攝。非業煩惱力所
生故。非業煩惱増上所起故。然由大願清淨
善根増上所引。此所生處。不可思議。唯佛所
覺。尚非得靜慮者境界。況尋思者。此自受
用土。唯佛所知。尚非十地二乘境界。況非聖
住有尋思者之所能知。雖有諸教種種不同。
及如上説。身土差別。不過三四。更不釋餘。如
理應知。第二出體性者。自性身土。即眞如
理。雖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以
義相爲身。以體性爲土。以覺相爲身。以法性
爲土。體具恒沙眞理功徳。此佛身土。倶非色
攝。非心心所。但依一如差別義説。自受用身。
還依自土。謂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
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縁成熟。從初成佛。盡未
來際。相續變爲純淨佛土。唯以無漏色蘊。
香味觸相續四塵間斷。亦聲五塵爲性。體具
事相色法功徳。對法所言。唯佛所覺。尚非得
靜慮者靜慮境界。況尋伺者。即是此土。他受
用身。還依自土。謂平等智大慈悲力。由昔所
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縁成熟。隨第十地
菩薩所宜。變爲淨土。器亦以無漏色蘊四塵
五塵而爲體性。譬如世間人王國土。以有情
界及器世界以爲體性。離二無別王國土故。
由此他受用身所有淨土。亦以成十地菩薩
五蘊。及金銀等所成四塵等器土。以爲體性。
此卷上説。諸有情土。是爲菩薩嚴淨佛土。一
切菩薩。隨諸有情増長饒益。即便攝受嚴淨
佛土。乃至廣説。十善業道土是菩薩佛土。菩
薩成佛時。大富梵行乃至正見有情。來生其
國。故知有情及彼器界。倶稱佛土。持髻所言。
我見釋迦佛土嚴淨。*復有無量寶功徳莊嚴。
亦他受用土。持髻乃是第八地故。法花經言。
衆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
常充滿。梵網經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花
臺。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即他受用土。
世親菩薩淨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
生。皆他受用土。此之佛土。佛所變化者。定唯
無漏。菩薩變者。通有無漏。第八五識所變唯
有漏。第六識或第七識及所變通無漏。其有
情土。通以五蘊功徳爲性。其此器土。具十八
圓滿。佛變化身。還居自土。謂成事智大慈悲
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淨穢佛土因縁成熟。
隨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爲佛土。或淨或穢。如
彌勒土淨釋迦土中。説無垢稱經。足未按
前。現穢非淨。足按已後。暫令見淨。説法花
時。十方佛。淨而非穢。未集已前。穢而非淨。
涅槃亦云。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地
皆柔軟。無有坵墟土石沙礫。亦化土攝。隨所
宜生。而現土故。此土亦以有情五蘊及器四
塵等。以爲體性。佛變唯無漏。餘有情變。通有
無漏。第六識及所變。通有無漏。餘識及所
變唯有漏。雖有種種衆寶莊嚴。依法出體。外
土唯色。内土通五。所化有情五蘊成故。或似
有功徳。或似無功徳。第三辨因行者。此上經
言。發起無上菩提心正。是爲菩薩嚴淨佛土。
菩薩證得大菩提時。一切發趣大乘有情。來
生其國。純意樂。善加行。上意樂。六波羅蜜。
四無量。四攝事。巧方便。三十七種菩提分法。
修迴向。善説息除八種無暇。自守戒行不譏
彼短。十善業道。合十八種淨修佛土。皆淨土
因。經下文言。成就八法生于淨土。香臺品言。
堪忍世界辨諸菩薩衆。成熟八法。無毀無
傷。從此命終。生餘淨土。一作思惟。我於有情。
應作善事。不應於彼希望善報。二作思惟。我
應代彼一切有情。受諸苦惱。我之善根。悉
迴施與。三作思惟。我於有情。應心平等。心無
罣礙。四作思惟。我應於彼一切有情。摧伏憍
慢。敬愛如佛。五信解増上。於未聽受甚深經
典。暫得聽聞無疑無謗。六於他利養。無嫉妒
心。於己利養。不生憍慢。七調伏自心。常省己
過。不譏他犯。八恒無放逸。於諸善法常閑尋
求。精進修行菩提分法。觀無量壽經。廣説諸
觀生淨土因。乃至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十念
成熟。皆淨土因。佛地經論。及攝大乘。皆言勝
出世間善根所起。唯説無漏善根爲因。雖有
如是諸文不同。各隨所化。機宜不同。宜聞説
行。非定唯爾。故對法云。非業煩惱力所生故。
非業煩惱増上起故。然由大願清淨善根之
所引發。總而言之。淨土因者。一由善根。二由
大願。若不修善根。佛土無因。不發大願。佛土
無縁。因縁具足。方感果故。如是世有友資愛
取潤。方感内外二土果故。要修衆行。以願爲
資。方得生於佛土之中。不爾便無見佛聞法
生佛土義。總相雖爾。然佛四土勝因各別。謂
法性土。唯以二空無分別智。爲其因縁。證法
性理。唯此智故。自受用土。唯以自利後所得
智。爲其因縁。證事五蘊。唯此智故。他受用土。
及變化土。唯以利他後所得智。爲其因縁。般
若經云。莊嚴佛土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佛
土。是名莊嚴佛土莊嚴佛土。天親論云。智習
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非嚴莊嚴
意。廣如彼説。正與此同。此説佛土所化衆生。
其因乃別。其法性土。十地菩薩。亦以無分別
智。爲其因縁。圓滿法性土。十地不生。分有證
會。菩薩亦得。如前已説。故諸論云。初地已往
生如來家。謂淨法界。名如來家。於中證會。名
爲生故。自受用土。十地不生。知而不證。他受
用土。十地菩薩後所得智。爲其因縁。無分別
智加行智等。爲其助因。佛地亦言。無分別者。
相資通論。理智不爲事因縁故。若變化土。地
前凡夫。以加行智。二乘亦以後所得智。爲正
因縁。此上所説。皆正因縁。若兼助因及縁助
者。隨應理土。以事行及願爲縁助得。若事土
者。以理行及願爲縁助。生有漏土。以無漏爲
助。無漏土以有漏爲助故。對法云。唯以大願
善根爲因。而得生起。諸教所説。種種不同。皆
隨所宜。應時而説。非即決定。無垢所言。八法
無瘡。生于淨土。佛地所言。勝出世間善根所
起。此二皆是他受用因。無垢經言。發起天上
菩提心土。乃至十善業道。是爲淨修佛土者。
通説有漏無漏二因相資。生于他受用土。亦
可通説生變化淨土。觀經所説諸觀。及孝養
父母等。乃至十念。爲淨土因者。此有二義。一
云。准攝大乘等。西方乃他受用土。觀經自
言。阿鞞拔致不退菩薩。方得生故。非以少善
根因縁而得生故。無著天親淨土論言。女人
根缺二乘種等皆不生故。攝大乘論云。非唯
由願方乃得生。別時意故。如以一錢貨得千
錢。別時方得。非今即得。十念往生。亦復如
是。十念爲因。後方漸生。非由十念死後即生。
爲除懈怠不修善者。令其念佛。説十念力因
生淨土故。又説阿彌陀佛身量豪相如五須
也。非他受用。何容乃爾。又觀音授記經
言。阿彌陀佛滅度之後。觀音菩薩。次當補處。
十地大形。説當補處。非他受用。是何佛耶。二
云。西方通於報化二土。報土文證。如前所説。
化土證者。鼓音王經云。阿彌陀佛。父名月上。
母名殊勝妙顏。有子有魔。亦有調達。亦有王
城。若非化身。寧有此事。故觀經説九品生中。
有阿羅漢須陀洹等。故生彼者。通有三乘。其
土通是報化二土。若依前解。此是他受用身
示現。亦有父母王國。實即無之。實無女人惡
道怖等。九品生中。阿羅漢等。借彼名説。實是
菩薩。二釋任情。取捨隨意。第四果相者。佛地
經言。最極自在淨識爲相。彼論釋言。佛無漏
心。以爲體相。唯有識故。非離識外別有其土。
謂法性土。即法性心。此不離於無分別智相
應淨識。識實性故。自他受用及變化土。皆不
離於佛後得智相應淨識。然識有異。自受用
土。即第八識。他受用土。即第七識。其變化
土。即前五識。隨應是彼後所得智相應識故。
十地菩薩。見法性土及他受用土。地前三
乘。見變化土。皆隨所應。不離見者有漏無漏
能觀淨穢。故此經言。若欲勤修嚴淨佛土。
先應方便嚴淨自心。隨諸菩薩自心嚴淨。即
得如是嚴淨佛土。天親菩薩般若論云。智習
唯識通。如是取淨土。故修智因果便識淨。
内識既淨。外感衆生及器世間國土皆淨。廣
如經説。亦隨見者所應之識。如前准知。第五
分量者。佛地唯識皆説。法性土雖非色攝。不
可説其形量大小。然依事相。其量無邊。譬如
虚空遍一切處。自受用土。十地經説。第十地
菩薩。得生大自在宮。有十果相現。有大寶蓮
花座。周圓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
微塵數量出。第十地菩薩。座登正覺。既成佛
竟。盡未來際。相續變爲純淨佛土。周圓無際。
衆寶莊嚴。隨法性土量無邊故。他受用土。隨
十地菩薩所宜而現。或大或小。或劣或勝。前
後改轉。梵網經説。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花座。
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攝論等云。初地菩
薩。悟十百門。見百佛土。一佛國土。三千世
界。三千世界有百億四天下。四天下各有一
化佛。三千界中。有百億化佛。初地菩薩。見百
箇百億化佛一受用身。受用身居一大寶花
臺。花有百葉。葉即三千大千世界。一受用佛
名盧舍那。百箇百億化佛名爲釋迦。不離一
盧舍那身。有衆釋迦。二地菩薩。見一受用佛
坐千葉蓮花。乃至第十地見佛極大。花葉無
邊。且二地中。見初地所見十受用身盧舍那。
千箇百億化身釋迦。乃至十地。見九地所見
無量受用身盧舍那。無量化身釋迦。大千世
界。佛數雖多。不離釋迦之化。故名一佛所化。
又小乘中。唯言一佛。無多化身。亦隨彼機。説
一佛也。或資糧道。見一四天下有一主佛。加
行道中。見三千界有一立佛。初地以上。漸漸
増故。故他受用土。其量不定。變化土。或淨
或穢。或小或大。前後改轉。亦無定限。隨生所
宜。一時現故。無垢稱經。佛足指按。大千界淨。
無垢將至。預變毘耶一城爲淨。説法花經。初
變大千。次變十方。各二百萬億佛國令淨。後
更重變。故知大小隨時不定。瓔珞經言。毘盧
遮那佛是法身。盧舍那佛是受用身。釋迦牟
尼佛是化身。故作是説。第六處所者。其法性
土。即眞如理。無別處所。自受用土。亦充法
界。更無別處。他受用土。佛地經言。超過三
界所行之處。彼論釋言。非三界愛所執受。故
離相應所縁二縛。隨増言超過三界故。是道
諦善性所攝。彼有三釋。有義各別。有處説在
淨居天上。有處説在西方等故。有義同處。淨
土周圓。無有邊際。遍法界故。如實義者。自受
用土。周遍法界。無處不有。不可説言。離三界
處即三界處。若他受用土。或在色界淨居天
上。或西方等。處所不定。法花亦言。衆生見劫
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十
地所見。乃是報土。地前所見。乃是化土。隨宜
而現。何得定方別指一處。欲令衆生起勝欣
心。別指處所。隨心淨處。即淨土處。化土必隨
三界處所。任物化生。即便現故。古人於此種
種分別。三界之外。別有處所。以爲淨土。理必
不爾。所化必有異熟識在。異熟識在。必是界
攝。何得出界。由非界繋。言超三界。非處有
別。隨所化故。第七共不共者。成唯識云。其法
性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自受用
土。雖一切佛各變不同。而皆無邊。不相障礙。
餘二佛土。隨諸如來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
化共者。同處同時。隨應諸佛。各變爲土。形状
相似。不相障礙。展轉相雜。爲増上縁。令所化
生自識變現。謂於一土。有一佛身。爲現神通。
説法饒益。如是土衆生。宜聞釋迦彌勒彌
陀。此等諸佛。即共變之。於不共者。唯一佛
變。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性法爾。更相繋
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如底沙佛。令釋迦菩
薩超九劫等。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爾多佛
久住世間。各事劬勞。實爲無益。一佛能益一
切生故。由此變化他受用土。有共不共。第八
諸門者。於中有十。一土主。二輔翼。三眷屬。
四任持。五事業。六攝益。七無畏。八遊路。九
所乘。十入門。第一主者。佛地經云。如來所
都。謂諸佛土。諸佛爲主。以殊勝故。非餘所
都。唯屬世尊。或唯世尊攝受。非餘。即三佛
身。各於自土。爲主非餘。謂法性土體性唯一。
法身爲主。自受用土。雖遍法界。一一自變。名
自爲主。不相障礙。他受用土。及變化土。雖諸
佛變。然一合相。亦一相身。各各隨應攝受
爲主。不相障礙。二輔翼者。其法性土。及自
受用。唯有佛居。而無輔翼者。十地菩薩。雖分
能證。非是法身之能輔翼。法身無相。不説之
故。他受用土。佛地經云。諸大菩薩衆所雲
集。謂此淨土。常有無量大菩薩僧。常來輔翼。
故無怨敵能爲違害。諸佛慈悲。於自識上。隨
菩薩宜現麁妙土。菩薩隨自善根願力。於自
識上。似佛所生淨土相現。雖是自心各別變
現。而同一處。形相相似。謂爲一土共集其中。
佛地論云。如是十地所變淨土。爲是有漏。爲
是無漏。略有三義。有義無漏。自無漏種子願
力資故。變生淨土。於中受用大乘法樂。能證
眞如。得眞無漏。常見諸佛。故道諦收。有義有
漏。謂自心中加行有漏淨土種子願力資故。
變生淨土。於中受用大乘法樂。七地已前。煩
惱現起。十地修道煩惱。及所知障種。在第
八識體。能持彼故。現受熏故。猶是有漏無記
性攝。故非無漏。又非有情有二實身。身既有
漏。所依淨土云何無漏。故唯有漏苦諦所攝。
如實義者。十地菩薩。自心所變淨土有二。第
八所變。唯是有漏。有漏第八相故攝故。爲
有漏身之所依故。雖無漏善力所資熏。其相
淨妙。而是有漏隨加行等所現亦爾。若隨後
得無漏心變淨土影像。是無漏識相分攝故。
從無漏善種子生故。體是無漏。道諦所攝。其
變化土。三乘衆集。二乘聖人菩薩凡夫之所
集故。佛所變者。唯是無漏。餘所變者。有義唯
有漏。無漏後得不能變爲淨土相故。有義亦
無漏。無漏後得隨佛所變増上縁力。亦變事
相。理不乖違。故此釋善。第三眷屬者。佛地經
云。無量天龍人非人等。常所翼從。其法性土。
自受用土。二無輔翼。無相如前。他受用土。唯
有天人。以爲眷屬。無有餘類。雖超三界天等
仍是三界攝故。淨識如是攝受變現。爲嚴淨
土。故不相違。或爲成熟所化有情。示現如是
變化種類。如爲調伏劫比拏王。現化無量轉
輪王衆。眷屬圍遶。或佛自化。或諸菩薩化作
此類。住持淨土。莊嚴供養。引導他方。翼從如
來。無量壽經亦言。命命鳥等。皆是阿彌陀佛
之化作。化爲二乘。莊嚴淨土。亦復如是。變化
土中。亦以眞實八部輔翼。他受用土。菩薩爲
眞。二乘八部。皆爲權現。非是眞實得生中。
變化土中。二乘八部。皆是眞實。十地菩薩。皆
爲權迹。十地不應生變化土。權示化形生於
中故。第四任持者。法性二依。不假任持。自
受用土。自法樂持。他受用土。佛地經言。廣大
法味嘉樂所持。十地菩薩。大乘法味喜樂所
持。食能令住。是任持義。已超三界。性是無
漏。能斷有漏。不應名食。是任持因。故亦名
食。如有漏法。雖障無漏。然持有漏。得名爲
食。無漏亦爾。雖斷有漏。然持無漏。云何非
食。諸佛菩薩後得妙智。能説能受大乘法味。
生大喜樂。又正體智。受眞如味。生大喜樂。法
味生大喜樂。能任持身。令不斷壞。長養善法。
故名爲食。七地以前。猶分段生。非不資於
段觸等四。八地以上。及一切佛。不資段食。可
説資餘。諸論説爲示現依止住食攝故。若變
化土。實資四食。亦得資法味爲食。如聞妙法
花六十劫住故。然此經下菩提分品言。既餐
不死法。還飮解脱味。以涅槃不死而爲食者。
所證妙境。生於喜樂。可名食故。能持無漏。亦
與食名不相違也。然此食體。諸教不同。廣如
別章及法花疏。第五事業者。其佛法身。或唯
自利。爲二身依。或通二利。自受用身。唯有自
利。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屬利他。爲他現故。
佛地經云。作諸衆生一切義利。佛雖寂定。由
先所修。如行願力。任運能作一切有情一切
義利。他受用土中。多説妙法。少作神通。作利
十地菩薩義利。變化土中。多作神通。少説妙
法。作利三乘一切義利。第六攝益者。自性身
土。及自受用。已斷圓滿。不説攝益。其他受用
攝益義者。佛地經云。滅諸煩惱災横纒垢。即
諸煩惱名纒垢。如是即名諸災横因。煩惱纒
垢。此中無故。所作災横此中亦無。或煩惱者。
即十煩惱。三界見修。合有一百二十八種。纒有
八種。謂無慚無愧惛沈睡眠掉擧惡作嫉慳。
垢有六種。謂害恨惱諂誑憍。災横即是彼所
發業。及所得果。所知障中。種名煩惱。現起名
纒垢。離此二種。名爲攝益。如世封主。雖不攝
受。但不爲災。對戸亦言主攝益我。此亦如是。
又現證得得解脱煩惱災横纒垢殊勝福智。
故名攝益。化身二中。二乘聖者。唯此亦爾。
凡夫菩薩。雖未永斷。制伏現行。亦名攝益。地
前名爲損力益。能轉道故。然此諸位。分別二
障。此心中漸能制伏。於四善根加行道中。能
頓伏盡。初地頓斷。名爲攝益。倶生二障。加行
道中能漸伏之。十地隨應能漸斷之。初地已
上。能頓伏盡。故名攝益。第七無畏者。内無損
益。外無怖畏。法性身土。自他受用。及變化
身。久已無畏。佛地經云。違離衆魔。魔即四
魔。是怖畏因。由此能生諸怖畏故。佛皆無彼。
故無怖畏。他受用土。十地菩薩。離麁四魔。無
五怖畏。煩惱蘊死。漸斷位次。隨應説之。其義
可解。變化土中。三乘聖者。亦分能離。十信菩
薩。八相成道。能伏天魔。加行道中。亦能制伏
分別煩惱。離煩惱魔。十住第四生貴住中。捨
離生死。出三界故。分離死魔。入初地時。分離
分段死。亦名分離五蘊之魔。是故無畏。第八
遊路者。佛地經言。大念慧行。以爲遊路。彼論
釋言。若諸如來大念。即是無分別智。由念安
住眞如理故。無分別智。爲法性土所遊之路。
大慧即是後所得智。分別諸法眞俗相故。爲
二受用。及變化路。此二皆有造作淨土増上
業用。故倶名行。通生淨土。故倶名路。或大念
行。是自利行。内攝記故。是法性土。及自受
用路。大慧行者。是利他行。外分別故。是他受
用。及變化路。上説佛已。十地菩薩大念者聞
慧。大慧者思慧。大行者修慧。以此三慧。隨其
所應。親疏相資。爲其有漏無漏土路。三慧皆
通有無漏故。若變化土。地前三乘。亦以三慧。
爲其遊路。二乘修慧。亦通無漏。凡夫菩薩。唯
是有漏。爲其遊路。第九所乘者。御此所乘。行
彼路故。佛地經言。大止妙觀以爲所乘。止謂
三摩地。等持也。觀謂波羅若。慧也。止觀等
運。故名所乘。路是總位。位中止觀。別名所
乘。佛之三身。恒乘於此。入三佛土。十地菩
薩。乘此入於他受用土。地前三乘。隨應前乘
此止觀品。入於淨土。若化穢土。通散定慧。以
爲所乘。不爾無由生佛土故。第十入門者。從
此入門。御彼入故。佛地經言。大空無相無願
解脱。爲所入門。解脱者涅槃。縁之妙智。名
之爲門。或無漏智。亦名解脱。離繋縛故。因此
三門。入淨土故。且一義云。因無相門。入法性
土。觀法無相。證眞如故。因無願門。入自受用
土。於三界中。無願求故。因空門。入他受用及
變化土。達二無我。入二土故。或云三門皆入
三種佛土。論説三門。或各別觀三種自性。或
皆能觀三種性故。此説佛門。若諸菩薩。因此
三種無漏之門。入他受用土。若地前二乘。亦
因三無漏或復有漏。入於化土。凡夫菩薩。唯
因此三有漏等持。入於他土。不名解脱門。
非無漏攝故。理實他受用及變化土。皆有事
乘遊路門等。爲令有情欣樂實徳。故就行説。
其法性土。及自受用。皆量無邊。不説別有事
門等相。他受用土。既有分限。皆依蓮花而方
建立。佛地經云。大寶蓮花之所建立。觀經亦
言。作懸鼓想。有蓮花座。化土不定。或有或
無。唯此佛土。無蓮花故。佛現土中。文有其
三。一明佛現。二擧喩彰。三顯衆觀。此初文
也。菩薩之心。由來見淨。聲聞劣意。未覩淨
方。令變下情。令見淨刹。故假指按大千方變。
此化淨土。令凡見故
經譬如功徳寶莊嚴土 賛曰。此擧喩顯。
寶莊嚴佛。他受用身。寶莊嚴土。即無漏土。佛
身不改。唯土變淨。擧他報土。以喩化土。或假
喩顯。佛擧寶身。其土亦爾
經一切大衆坐寶蓮花 賛曰。下明衆觀。
暫變彼心念爲平等。故見坐花。見土亦淨。
未久心淨。故令暫見。久者必由行成。近者佛
令可得
經爾時世尊佛土不 賛曰。下第四鶖子疑
除有三。初指土爲問。次鶖子喜答。三述理
除疑。此初文也
經舍利子言嚴淨悉現 賛曰。此鶖子喜答」
經告舍利子雜穢土耳 賛曰。下述理除
疑。此文有三。初總告。次喩示。後結成。此初
文也。若者如義。我心久淨。土淨如此。爲愍
劣生。隨現劣生土。土本非我所嚴故。三乘
衆生所宜見故
經舍利子其食有異 賛曰。此喩示也。妙
高山頂三十三天。四面各八。帝釋居中。而爲
主故。舊言飯色。色見類義
經如是舍利子所見有異 賛曰。下結成
也。此且總成。佛土雖同。唯釋迦土。有情心
異。見淨穢殊。地前三乘。見土穢故。十地菩
薩。恒見淨故
經若人心淨妙寶莊嚴 賛曰。下別結淨。
如有持髻心淨。便是淨故
經當佛現此正等覺心 賛曰。下品第四段
利益圓滿。有二。初大乘益。後小乘益。大乘益
中。初明二益。後攝神足。此初也。初得無生
在初地。任運無生在八地。既聞嚴淨。明彼未
知佛之淨土。今得無生。故入初地。或時無生。
得入八地。發心有二。一創發。始入初劫。二無漏
發。在初地前。未得初地。故知發心方入初劫」
經時佛世尊還復如故 賛曰。無變淨方。
令興大意。大果斯得。故攝神足。雖小果亦證。
無不爲斯現淨土故。所以後説
經求聲聞乘善解脱 賛曰。下明小益。知
無常者。見土轉變。順無常理。違苦諦故。此文
見道。遠塵者無間道。斷障故。離垢者解脱道。
離垢證無爲故。得法智故。名法眼淨。永離諸
漏。煩惱障盡。離所縁縛也。心善解脱。離相應
縛也。此明證得阿羅漢果。舊云。不受諸法。不
取我我所。不受生死果故。意解者。心解脱故
説無垢稱經賛卷第二
天保六乙未中冬中七日晝寫畢沙門遊識



説無垢稱經賛卷第三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顯不思議方便善巧品第二
於中略以四門分別。一科品次第。二諸方便
攝。三釋品名。四出品體。科品次第者。
下有十一品。是第二正陳本宗分。一顯不思
議方便善巧品。二聲聞品。三菩薩品。四問疾
品。五不思議品。六觀有情品。七菩提分品。八
不二法門品。九香臺品。十菩薩行品。十一觀
如來品。菩薩地云。一切菩薩。當云何學。謂有
三種。一所學處。二如是學。三能修學者。瑜伽
十七地。攝論十殊勝。皆略爲三。一境。二行。
三果。並同菩薩地。謂先要知所學之處。次應
依彼如是而學。然後方成能修學者。若不識
知苦樂善惡。凡聖眞妄一切境界。不能發起
厭苦欣樂。修善斷惡。捨凡就聖。證眞離妄種
種勝行。行既不修。果何以獲。故先知境。次修
妙行。後得果成。此經正宗。明大乘理。故從方
便。終至香臺。此九品。是菩薩境。次菩薩行
一品。是菩薩行。後觀如來一品。是菩薩果。菩
薩地中。所學處有五。一所化處。此觀有情品
是。一切衆生爲所化故。二利行處。方便品。聲
聞品。菩薩品。問疾品是。利他行故。三眞實義
處。菩提分品不二法門品是。盡所有性。如所
有情。等道理故。四威力處。不思議品是。神
通威力等故。五菩提處。香臺品是。明佛所有
殊勝徳故。菩薩地云。最先應達所化機宜。方
名發起利他勝行。次知實義。可斷可修。於
威力門。修成自利。次於果位無上菩提。愛樂
希求。精勤修證。今此不然。九品境中。菩薩所
修。他利爲首。故初五品明利他行。威力門中
通他利故。神通威力唯他利故。恐言他利有
實衆生。今破執眞。顯皆非實。唯有情情。以
爲所利。故次一品明所化處。他利既周。應修
自利。故次二品明眞實義處。此二門中。修自
利。故從於果徳愛樂希求。故次一品明菩提
處。他利五品中。初四品。明隱迹利他。後之一
品。明顯迹利他。四品隱迹利他中。初一品總
叙權。後三品別叙權。聲聞菩薩。別叙昔權。問
疾一品。別叙今權。此方便品。總叙權也。又初
九品。所學境中。分之爲二。初八品。別明二
利。後香臺一品。總明二利行。別明二利中。
初至觀有情六品。明利他行。後菩提分不二
法門二品。明自利行。利他六品中。初五品。明
能利。後觀有情一品。明所利。能利五品中。初
四品。明密權能利。密爲權迹。行利他故。後不
思議一品。明顯權能利。顯爲權迹。利行他
故。密權四品中。初一品。總叙密權。後之三
品。別叙密權。聲聞菩薩。叙昔密權。問疾一
品。叙今密權。今此方便。總叙密權。故爲首
唱。顯不思議方便善巧品。諸方便攝者。依菩
薩地第三十五卷。菩薩方便善巧。有十二
種。依内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依外成熟
一切有情。亦有六種。依内修證有六種者。一於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03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