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説無垢稱經疏 (No. 1782_ 窺基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屬輔翼之類。因者所由。寶性獻蓋問佛菩薩
嚴淨佛土。佛説二利爲嚴淨因。發起正宗菩
薩修治身土等行。故名説因。天人聞法。獲果
不同。明此差別。名利益滿。序圓滿中。文段有
四。勝妙有二。文段四者。一總顯已聞。如是我
聞也。二説法時節。一時。三教主。薄伽梵。四
説經處。住廣嚴城菴羅衞林。勝妙二者。一廣
嚴城。勝餘諸城故。二菴羅林。勝餘諸林故。其
城寛大。已勝諸城。樓持莊飾。復妙餘處。果園
結實。已勝餘園。常自衞之。顯法可重。表法義
弘博。萬徳莊嚴。契道果園。深可尊重。故序品
有二圓滿也
説無垢稱經疏第一



説無垢稱經疏第一
經 言如是我聞者。如摩訶摩耶經説。佛教
安置之所由也。佛地論説。如是之言。依四義
轉。一依譬喩。如有説言。如是富貴如毘沙門。
如是所傳所聞之法。如佛所説。定無有異。定
爲利樂方便之因。或當所説如是文句。如我
昔聞。二依教誨。如有説言。汝當如是讀誦經
論。此中如是。遠則佛之教誨也。近則傳法者
之教誨也。或告時衆。如是當聽我昔所聞。三
依問答。謂有問言。汝當所説昔定聞耶。故
此答言如是我聞。四依許可。如有説言。我當
爲汝如是而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説。謂結集
時。諸菩薩衆。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
説。傳法菩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説。如我所
聞。或信可言。是事如是。謂如是法。我昔曾
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説。定無有異。由四義
故。經初皆置如是我聞。眞諦三藏云。微細律
明。阿難昇座。集法藏時。身如諸佛。具諸相
好。下座之時。還復本形。勘集藏傳。亦作是
説。衆有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槃起更説妙
法。二疑更有佛從他方來住此説法。三疑彼
阿難轉身成佛爲衆説法。故經初言如是我
聞。爲令生信除此三疑。注法花云。如是者。感
應之瑞。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立稱。衆生
以無非爲感。如來以順機爲應。傳經者。以名
教出於感應。故建立如是。注無量義經言。至
人説法。但爲顯如。唯如爲是。故言如是。&MT03298;
云。以離五謗。名爲如是。第一句。如是此經。
離執有増益謗。第二句。如是此經。離執無損
減謗。第三句。如是此經。離執亦有亦無相違
謗。第四句。如是此經。離執非有非無愚癡謗。
第五句。如是此經。離執非非有非非無戲論
謗。光宅云。如是。將傳所聞。前題擧一部也。
如是一部經。我親從佛聞。即爲我聞作詮叙
耳。梁武帝云。如是。如斯之從義。是佛所説。
故言如是。長耳三藏云。如是有三。一就佛。三
世諸佛共説不異名如。以同説故稱是。由斯
可信。以同説故。二就法。諸法實相。古今不
異。故名爲如。如如而説。故稱爲是。既稱理
言。不増不減。決定可信。故稱如是。三就僧。
以阿難聞。望佛本教。所傳不異。故名爲如。永
離過非。故稱爲是。又如是者。信順之辭。智度
論云。如是我聞。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
信爲能入。智爲能度。信爲入法之初基。智爲
究竟之玄術。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
道成。由信故。所説之法。皆可順從。由順故。
説聽二徒。師資建立。於此信中。略爲十釋。一
信者。依仁王等經。趣聖位之初因。證諦理之
鴻漸。故四十心以信爲首。將入聖位。有信
根力。有信根故。萬善因此而生。有信力故。
四魔不能屈伏。由斯經首創令生信。二依毘
婆沙論。信者。食法味之嘉手。學佛法者。如大
龍象。以信爲手。以捨爲牙。以念爲頸。以慧
爲頭。於其兩肩。擔集善法。象所食噉。以鼻爲
手。故學法者。最初信生。三學者。大商主元規
法寶。故初生信。獲彼聖財。顯揚論云。七聖財
者。謂信戒聞捨慧慚愧。信即一焉。四瑜伽
論云。入一切法。欲爲根本。起希望故。作意所
生。數警覺故。觸所集起。時和對故。受所引
攝。領在心故。定爲増上。心微寂故。慧爲最
勝。擇善惡故。解脱爲堅固。息纒縛故。出離爲
後邊。覺道滿故。信既爲欲依。故最初令起。五
成唯識云。信如水精珠。能清濁水。能治不信
自性渾濁。故宣尼云。兵食信三。信不可棄。春
秋亦言。苟有明信。澗谿沼沚之毛。蘋蘩蘊藻
葉。可薦鬼神。可羞公主也。六倶舍云。拔
衆生出生死泥。正法爲佛手。即正宗也。信爲
衆生手。即序分也。兩手相接。出於淤泥。七諸
論云。信者能越惡道。離貧賤因。故入聖已。有
不壞信。故初令起。以下三解。准經爲釋。八汎
大溟海。假手以行舟。渡生死河。須信以發慧。
九見珍財。寶手以採拾。聞法寶。藉信而方得。
十遊曠野。而有手持甲杖。以捍群賊。出生死
源而有信。發慧解而斷煩惱。由斯經首如是
我聞。爲令衆生起正信故。以上合有二十六
釋。言我聞者。傳法菩薩。自指己身言。如是法
親從佛聞。故名我聞。我謂諸蘊。世俗假者。然
我有三。一妄所執我。謂外道等所横計我。二
假施設我。謂大涅槃樂淨常我。除二乘倒。強
施設故。三世流布我。謂世共傳天授等名。今
傳法者。隨順世間。自指稱我。不同前二。即是
無我之大我也。問。諸佛説法。本除我執。何故
不稱無我聞。乃言我聞。答以四義故。但稱我
聞。一言説易故。若言無我。知此説誰。二順
世間故。三除無我怖。言無我者。爲誰修學。四
者有自他染淨因果事業等故。所以稱我。問。
若爾何故不稱名字。但稱我耶。答有三義。一
示不乖俗。宗雖顯眞。言不乖俗。理雖顯妙。言
不乖麁。欲顯眞諦。不離俗故。二我者主宰自
在之義。阿難多聞聞持。其聞積集。三慧齊備。
文義兼持。於三藏教。總持自在。若稱名字。雖
順正理。無於諸法得自在義。由斯稱我。不
道阿難。三我者親義。世間共言我見聞此。
將爲親證。若言阿難聞。或非親聞。從他傳受。
今顯親聞世尊所説。非是傳聞。破他疑網。故
不稱字。但言我聞。聞謂耳不發識聽受所
説。今癈耳別。就我總稱。故名我聞。雖依大
乘。根識心所。境至和合。方名爲聞。然根五
義。勝於識等。故根名聞。若但聞聲。可唯在
耳。既縁名義。便在意中。故瑜伽言。聞謂比
量。耳名聞者。親聞於聲。與意爲門。意方聞
故。因聞所成。總名爲聞。若縁名義。稱之爲
聞。既在於意。故合名聞。廢別耳意。總稱我
聞。以耳爲門。熏習在總。因聞所成。總名爲
聞。故名我聞。慶喜于時雖亦見覺知佛所説。
欲證深理。要先聞故。此界以聲爲佛事故。希
證菩提。要聞熏故。由斯經首不説見覺知。唯
説我聞。據實。于時亦見佛説諸餘佛土以光
明等而爲佛事。可言見等。龍軍等言。佛唯有
三法。謂大定智悲。久離戲論。曾不説法。由佛
慈悲本願縁力。衆生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
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縁。名爲佛説。
由耳根力及自意變。故名我聞。故無性云。聞
者識上。直非直説。聚集顯現。以爲體性。若
爾。云何菩薩能説。彼増上生。故作是説。譬如
天等増上力故。令於夢中得論咒等。故經亦
言。始從成道。終至涅槃。於其中間。不説一
字。汝亦不聞。親光等言。佛離分別。名無戲
論。豈不説法名無戲論。謂宜聞者善根本願
縁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
他善根所起。名爲佛説。聞者識心雖不親得。
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名我聞。世親説言。謂
餘相續識差別故。令餘相續差別識生。彼此
互爲増上縁故。由此經説。我所説法。如手中
葉。未所説法。如林中葉。此中二解。隨彼兩
文。綺互解釋。應知説此如是我聞。意避増減
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
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増減
異分過失。非如愚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
或不能離増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
如來教。初説此言。爲令衆生恭敬信受。言如
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増減。是故聞
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當勤修學
經一時 賛曰。第二説教時分也。法王啓化。
機器咸集。説聽事訖。總名一時。此就刹那相
續無斷。説聽究竟。假名一時。論有二解。一者
道理時。説聽二徒。離唯現在。五蘊諸行刹那
生滅。即此現法。有酬於前。引後之義。即以所
酬。假名過去。即以所引。假名未來。並於現在
法上假立。即説聽者。五蘊諸法。刹那生滅。前
後相生。事緒究竟。假立三世。總名一時。非一
生滅之一時也。二者唯識時。説聽二徒。識心
之上。變作三時相状而起。實是現在。隨心分
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如夢所
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聽者心
變。三世亦爾。唯意所縁。不相應行蘊法界法
處所攝。此言一時。一則不定約刹那。二則不
定約相續。三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
等。四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名爲一時。
但是聽者根熟。感佛爲説。説者慈悲。應機爲
談。説聽事訖。總名一時。不定約刹那者。聽法
之徒。根器或鈍。説時雖短。聽解時長。或説者
時長。聽者亦久。於一刹那。猶未能解。故非刹
那。亦不定約相續者。由能説者。得陀羅尼。説
一字義。一切皆了。或能聽者。得淨耳意。聞一
字時。一切能了解。故非相續。由於一會聽
者根機有利有鈍。如來神力。或延短念爲
長。或促多劫爲短念。亦不定故。總約説聽
究竟名一時。不可別説。亦不定約四時六時
八時十二時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長短
喧寒。近遠晝夜。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
故。又除人等。上諸天等。無此四時及八時等。
經擬上地諸方流通。若説四時等。流行不遍
故。所以不説四時八時等。亦不定約成道已
後年數時節者。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
歳短長。成道已來近遠。所説之法。淺深半滿。
各不同故。經擬三乘凡聖同聞。故不別説成
道已後若干年歳。然諸經中。有説四時者。涅
槃經云。二月十五日。有説六時八時十二時
等。名者涅槃經云。於其晨朝嚼楊枝時。金剛
般若云。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日正午時説。上生經云。於初夜分。遺教經
云。於其中夜。寂然無聲。有説成道已後年數
時節者。十地經云。第二七日。於他化自在天
王宮摩尼寶藏殿内説。法花經云。三七日中。
思惟是已。趣波羅奈。轉四諦論。又無量義經
言。我成道來。四十餘年等。雖有是説。隨一方
城。聞見結集。且作是説。仍非初題説法時也。
是故但應總説一時。問。處中有淨穢。隨機定
説處。時中凡聖殊。何容不別説。答。説處標淨
穢。淨穢可定知。説時有短長。聖凡不可准。一
會機宜。有利有鈍。長時短時。如何定准。故處
可定説。而時但總言
一時薄伽梵 賛曰。説教主也。佛有十
號。此即第十名焉。薄伽者聲。梵謂具徳。若有
爲此薄伽聲。自能破四魔。具六種徳。名薄
伽梵。且分段生死。四魔者。一煩惱魔。二蘊
魔。三死魔。四天魔。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隨
煩惱。名煩惱魔。有漏五蘊。名爲蘊魔。無常死
滅。名爲死魔。他化天子。名爲天魔。此四能破
壞善事。能令有情流轉生死。損害深重。偏稱
爲魔。佛能破之。名薄伽梵。若據化相。菩提樹
下。入金剛喩定。破煩惱魔。捨第五分壽。沙羅
雙林。入無餘涅槃。破蘊魔。留死三月。爲破
死魔。於死自在。故能留身。菩提樹下。得成道
已。先入慈定。爲破天魔。據其實破。十住菩
薩。八相成道。能伏天魔。雖此經下歎菩薩徳
中。八地已上菩薩。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歎
其能。非今始破。又能破四。要是八地以上。
故今讃之。非説天魔八地方破。蘊魔者。七地
以前。有分段死麁有漏蘊。或未能滅。或初
地捨。八地以上。變易生定捨麁蘊魔。若捨細
者。要解脱道。得成佛已。四智都圓。有漏方
捨。煩惱魔者。不共無明伴類煩惱。十住第四
生貴住中。制伏名捨。加行位中。能頓伏捨。分
別煩惱種子隨眠。初地斷捨。倶生煩惱。地前
漸伏捨。初地*以上。能頓伏捨。然有菩薩。七
地已前。時時故起。八地*以上決定伏捨。金
剛心起。種習倶盡。方永斷捨。其所知障分別
者。如分別煩惱魔。倶生者。十地之中。地地能
斷。六識中者。至金剛心。并第七識。一時倶
捨。其死魔者。分段死魔。有入初地受變易身。
即便永捨。有至八地方受變易。彼時方捨其
變易死。決定成佛。解脱道中。方能永破。今顯
世尊四皆破盡。名薄伽梵。故瑜伽云。坦然安
坐妙菩提座。能破四魔。名薄伽梵。又具六徳。
六徳者。佛地論云。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
祥及尊貴。具足如是六種義。應知總名爲薄
伽。一自在義。永不繋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
炎猛智火所燒練故。三端嚴義。具諸相好所
莊飾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徳圓滿。無不
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讃
故。六尊責義。具一切徳。常起方便。利益安樂
一切有情。無懈癈故。由是六徳。名薄伽梵。唯
此一名。總含衆徳。世咸尊重。故諸外道。皆
稱本師。名薄伽梵。由此世尊令諸經首皆置
此名。古諸譯經。皆欲省略。不論義之具闕。並
安佛名。其十號中。佛爲第九。薄伽梵爲第十。
第十一名總苞九徳。故今初唱。而或者改之。
安置佛稱。雖所詮不異。能詮名義稍殊。由此。
後魏菩提流支法師云。婆伽婆。語雖稍訛。
意無別也。如佛地疏具詳之矣。問。此三身
中。何身所攝。答。准處施化。即是化身。菩薩
在中。持髻復言。我見土淨。故知通是他受用
佛。應化非眞。亦非説法者。推功歸本。即是法
身。應物之身。不能獨起。必由化生。通自受
用。但以由機不同。一處見異。不可定言化報
之體。准處言之。定是化佛。故下經言。釋迦如
來。隱覆無量尊貴功徳。爲欲度斯下劣人故。
是故現此雜穢土耳。故知是化。今顯主尊法
必殊勝。故初經首。置薄伽梵
經住廣嚴城菴羅衞林 賛曰。化處也。此是
中印度境。國名吠舍離。此云廣嚴。舊云毘耶
離。毘舍離。維耶離。皆訛也。此國周五千餘
里。國大都城。今雖頽毀。故基尚在。周六七十
里。王宮城基。周四五里。宮城西北五六里間。
有一伽藍。習正量部。傍有窣都波。佛於此説
説無垢稱經。時長者子寶性獻蓋處。伽藍正
北三四里。是菴羅女園。持以施佛。佛常於此
坐。伽藍東北三四里。有無垢稱故宅。去此不
遠。有一神舍。其状壘博。傳云。積石是無垢
稱現疾説法處。去此不遠。有窣都波。是寶性
故宅。去此不遠。有菴波羅女故宅。其大都城。
更無別號。以國名名之。以都城名號。是故。
國名廣嚴。城亦名廣嚴。住者。遊化所居。目之
爲住。廣嚴者。廣者寛大。勝餘國之都城。嚴者
飾麗。越諸王之宮宇。一俗事豐雕。二眞徒博
飾。名爲廣嚴。表此經義苞羅一切名廣。萬徳
嚴名嚴。菴羅者。天竺有果。名菴沒羅。
今語略故。除其沒字。其城有女。以果爲名。曰
菴沒羅女。有勝園。林樹繁鬱。泉源澄鏡。花草
綺靡。山石崔嵬。足以湛心靈。足以進尊聖。
其女毎修園樹。重而自守。名之爲衞。衞者唐
音。論其自守其林。故名爲衞。女持施佛。佛
恒遊息。故以爲名。果有當果之徴。衞有寶重
之意。顯聞妙法以修行當果決定可期。妙法
不可輕。然毎勤常令寶衞。所以此處説此深
經乍觀女園。與獻蓋處別。佛在園内。蓋在外
陳。標迹南北不同。理亦不爲乖爽也。在園處
寂。顯離憒鬧自居。標城唱諠。表起慈悲以
濟物。故城園雙擧。爲利道俗二徒。亦不相違
也。舊有解云。女從菴羅樹生。猶如奈女。故以
爲名。此解不爾。非所聞故。然法花靈山。般若
舍衞。涅槃有金河。此經廣嚴城。各有由矣。
問。觀此化處。實乃穢方。梵王何以言我見此
土由來淨也。答。令彰佛慈悲。化標穢處。理實
菩薩所見。但住淨方。淨穢由于二心。根報
化起於凡聖。變佛非定准。處亦可知。不可
淨穢雙彰。但標一化之處。義准三土。亦不相
違。以佛定土。理誠可悉
經與大苾芻衆八千人倶 賛曰。自下第二。
衆圓滿也。初總略以四門分別。一彰來意。二
顯權實。三定多少。四衆次第。來意有五。一證
經可信。拂彼三疑。一疑慶喜自談。二疑從他
聞説。三疑非佛所演。今擧時衆。證法無疑。令
生信故。智度論云。説時方人。令生信也。二顯
徳尊高。佛徳尊高。大衆奔會。佛居于四衆。映
蔽群生。若帝釋臨天。梵王處定。故經下云。
譬如大寶妙高山王。處於大海。巍然迥出。佛
踞師子勝藏之座。顯耀威光。蔽于大衆。亦復
如是。三彰後發揚。鶖子生疑。大千變淨。妙祥
道備。佛遣對揚。二聖爲發起之先。八部爲隨
信之後。四當機獲益。八部四衆。有發無上之
心。菩薩聲聞。成剋菩提之意。隨縁語道。著在
經文。如上已陳。故不繁引。五輔翼瞻仰。軌範
引攝。佛地論云。菩薩聲聞。輔冀圓滿。八部四
衆。眷屬圓滿。皆由慈悲廣起。安忍普資。咸
便便有靈。誰不奔挹。諸衆集。爲。引餘生發
心。經既具陳。復勸令時發意。夫來佛所。略有
二縁。一爲瞻仰。二爲聞法。機熟者。會道於當
時。未熟者。發心於即日。顯權實者。准佛地
經淨土中説聲聞八部。並是諸佛菩薩化作。
莊嚴道場。引攝衆生。令發妙意。無量壽經云。
其水鳥等。皆佛化作。准此經中。一切菩薩。生
此土者。亦隱勝徳。起堅固悲。隨類生攝。故知
佛居穢土。聲聞爲實。菩薩爲權。佛居淨方。聲
聞爲權。菩薩爲實。准處淨穢。其義可知。餘衆
實權。理難准定。准有方丈天女。取食菩薩。經
文稱化。餘類難知。定多少者。凡聖而論有二。
菩薩聲聞爲聖。餘衆爲凡。或初後衆。本在菴
園。爲初衆。無垢稱之所持來至園。爲後衆。部
類而論有三。一大聖衆。二八部衆。三四部衆。
前後一切菩薩聲聞。爲大聖衆。一切有威徳
凡類爲八部衆。釋梵護世等。入八部中天。故
不別説。若在人趣。入道居俗。有戒行之流。名
四部衆。或爲四衆。第三此方諸天衆。餘三如
前。前後合有九衆。初有七衆。一聲聞衆。二菩
薩衆。三他方梵王衆。四他方帝釋衆。五威靈
八部衆。六此方諸天衆。下經八部衆下。列釋
梵護世等故。舊經無之。七戒行四部衆。後有
二衆。一無垢稱衆。菩薩行品中。掌持至佛所。
香臺品中。妙香國有九百萬菩薩。與飯倶來。
入維摩詰舍。又爲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
人。來入維摩詰舍。此皆後與無垢稱倶來。入
無垢稱衆。二妙喜世界衆。即阿閦佛國。無垢
稱在佛所。以神通力。掌持至此。別而爲論。有
十九。一聲聞。二菩薩。三他方梵王。四他方
帝釋。五餘天。六龍。七藥叉。八犍達縛。九阿
素落。十掲露荼。十一緊捺落。十二莫呼落伽。
十三此方梵釋衆。十四苾芻。十五苾芻尼。十
部波素迦。十七鄔波斯迦。十八無垢稱
衆。十九不動佛衆。於中有四門衆異。一三界。
無無色。仁王具有。此經無之。機宜未熟。於法
無縁故。二五趣。無地獄。陀羅尼經具有。此經
無之。修大乘心。必容豫之所。地獄無暇。故此
不來。明咒威神。本爲拔苦。故説陀羅尼。有地
獄衆。三君臣。無二王。法花具有。此經無之。
輪王小王。二倶不列。四三乘。無獨覺。仁王
具有。此經無之。獨覺多出無佛之世。時無機
熟。所以不擧。衆次第者。佛地論有釋。今有四
義。一形相不同。二坐有近遠。三戒行有異。隨
類化生。四令諸菩薩於聲聞衆捨憍慢故。此
乃聲聞菩薩次第。餘衆次第。隨應當知。初列
衆中。有四圓滿。一行圓滿。二數圓滿。三功徳
圓滿。四威儀圓滿。行圓滿中有四。一聲聞。修
小乘行。苾芻爲名。二菩薩。修大乘行。以菩薩
爲目。三諸菩薩。常隨類化。身相不定。故名菩
薩。四聲聞形定。説爲苾芻。數圓滿者。聲聞八
千。菩薩三萬二千等。功徳圓滿者。皆爲一切
衆聖所識等。攝別合有四十一句是。威儀圓
滿者。爾時世尊。無量百千諸來大衆等是。此
四圓滿。菩薩具足。聲聞有三。一行滿。名苾芻
故。二數滿。八千人等。三威儀滿。同前菩薩。
今顯菩薩具内外修。故偏顯徳。聲聞不爾。略
不歎徳。不同餘經。他方梵王及天帝釋。具二
圓滿。一數。二威儀。不以行爲名。不歎其徳
故。苾芻等四衆亦二。一行。二威儀。不歎其
徳。不標數故。餘八部衆。唯有其一。謂威儀
滿。不以行爲名。不歎其徳。不列其數故。衆成
就中。文復有二。初列大衆。後辨威儀。列衆
有二。一聖。二凡。菩薩聲聞爲聖。八部四衆爲
凡。或爲三。一大聖衆。二八部衆。三四部衆。
或爲六。如前説。聖衆爲二。一聲聞。二菩薩。
此初也。佛共兼會。名之爲與。大有五義。一名
稱大。大衆大人所知識故。二位次大。皆住聖
果。非凡位故。三功徳大。或諸漏盡。證智斷
故。四修行大。求大菩提。修廣業故。五徒衆
大。八千人故。梵云苾芻。此有五義。一怖魔。
創心出家。四魔怖故。二乞士。以乞自活。濟自
他故。三淨命。離五邪命。明正三業故。四淨
戒。住戒威徳。曾不缺故。五破惡。修道獲果。
斷煩惱故。僧伽名衆。證理法事。二倶和故。學
無學數。合有八千。與佛同處。復名倶也
經菩薩摩訶薩三萬二千 賛曰。下明菩薩
衆中有四。一標類擧數。二歎彰功徳。三別列
名。四牒總結。如是等上首菩薩下是。此初文
也。菩薩摩訶薩。類也。三萬二千。數也。菩提
薩埵。略言菩薩。合有四釋。一菩提覺義。智所
求佛果。薩埵有情義。則所度衆生。攝論云。以
菩提薩埵。爲所縁境。故言菩薩。菩薩所修自
他二利。二利即二行。故以爲名。又菩提如前。
薩埵有情義。謂諸菩薩。猶有異熟識。故得名
有情。求大菩提之有情者。簡異所餘諸有情
者。故名菩薩。又菩提如前。薩埵勇健義。不憚
處時。不吝財命。求大菩提之勇健義者。簡
餘生死之勇健者。故名菩薩。故攝論云。有志
有能。故名菩薩。十一面經云。菩提即般若。薩
埵謂方便。法花云。諸佛所證。甚深難解。有所
言説。意趣難知。即有智慧。及有方便。有實
智。權智。眞智。修智。理智。事智。自利利他。故
名菩薩。摩訶薩埵。略言摩訶薩。摩訶大義。薩
埵如前。爲簡二乘地前凡類。乃簡七地已前
菩薩。故立大名。是等皆是八地已上。非前位
故。三萬二千。現所機會。但標上位。下位准
知。故不標別
經皆爲一切衆生所識 賛曰。自下第二。彰
歎功徳。於中總有四十一句。初四十句。別歎
功徳。後一句。總結徳深廣。卒陳難盡。舊經但
有三十八句。此中第十句。念定總持無不圓
滿。第十一句。建立無彰解脱智門。舊經合云。
心常安住無礙解脱。此第三十一句。正直審
諦柔和微密。舊經脱之。此第三十四句。獲無
等等佛智灌頂。第三十五句。近力無畏不共
佛法。舊經合云。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
畏十八不共。所以但有三十八句。古人亦有
十地別科。此中但讃八地以上。或第十地因
位究竟。非讃前位。非七地前神通成辦。永離
障纒。總持等滿故。其間文句疏謬。至文當釋。
此中。初有四十句。別歎徳中。分爲二十一種
殊勝功徳。初二句。他悉外化徳。次二句。他
護自護徳。次三句。利他繼他徳。利他中有二。
説法善友爲二句故。次二句。降惡人法徳。次
三句。内徳外辨徳。内徳有二。能發所發爲二
句故。念定總持。爲能發因。解脱智門。爲所
發果。智由念定總持起故。次二句。行成智滿
徳。六度行成。三無生忍智滿。次二句。説法達
理徳。次二句。知根能伏徳。次三句。因嚴果遂
徳。果遂有二。獲妙體離惡嚴爲二句故。次
二句。名高信重徳。次二句。法勝音妙徳。次一
句。離邊會中徳。次二句。決定深大徳。次一
句。超出情計徳。次二句。積善離惡徳。次二
句。達理證眞徳。次二句。紹位繼道徳。次二
句。不住二邊徳。除惡趣。越深坑。棄縁起。分
生死。爲二類。並不住生死邊。示現趣生。不住
涅槃邊。次一句。應病説藥徳。次一句。内外
二嚴徳。次一句。自他不虚徳。准義依文。且爲
此制。諸有智者。如理應知。又四十一句。別歎
徳中。應一一爲名。皆爲一切衆望所識。此歎
菩薩。徳大位高。智者所識。殊勝功徳。國王大
臣長者居士。諸有徳藝。所推望者。即是翹楚。
鑒別人物。名爲衆望。今諸菩薩。爲此一切衆
推望者之所識知。譬如垂耳長鳴。王良見
識。此諸菩薩。位大徳高。人物所識。亦復如
是。非諸凡愚所能識*悉。縱餘識*悉。未以爲
珍。如智度論云。天王人王大人所識。今此要
在人物所識。又此菩薩。皆爲一切大衆瞻望。
大衆識*悉。二義倶得。舊云衆所識知。乃
此義
經大神通業修已成得 賛曰。此歎利他妙
用功徳。能遍十方。起難思化。因已辦故。業者
事業。作用之義。體即神通。菩薩事業。利他作
用。即神通故。成唯識論第九卷中。解第十地
二愚。一大神通。即所起事業故。舊經云。大智
本行皆悉成就。文言雖總本行。亦即神通利

經諸佛威徳能攝正法 賛曰。上二句。修
行廣大諸佛攝受功徳。下二句。輕身重道含
持妙法功徳。八地以上。於諸行中。能修諸行。
於無相海。任運進修。十方諸佛。舒手摩頂。以
神通威。用福慧徳。於一切時。増如其力。任
持不捨。故名修行廣大佛攝受徳。舊云建立。
便無是義。法城有二。一法即是城。此諸菩薩。
如守城者。常外捍御。不令損壞。諸佛法教
而修行者。名城中人。城者。防援外御之義。防
援城内諸修行者。外御四魔。不令侵横。故
法名城。或復正法。如城中人。菩薩如城。菩薩
善爲護法之城。此諸菩薩。捨身命財。護持正
法。能攝正法。即勝鬘經。攝受正法。正法有
四。教理行果。於此四中。並能攝受。領納屬
己。或復攝持。曾不暫捨。隨其所應。於四法
中。並能攝之。於法能學能説。於理能觀能
達。於行能修能習。於果能知能證。或斷一切
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生。名攝正法。凡所修
善。皆攝正法。凡所棄惡。皆攝正法。凡所利
生。皆攝正法。故勝鬘云。攝受正法者。即
是無量得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捨身
命財。攝正法故。此中善字。不但善護法城。通
亦能善攝正法。或善別説。不須通下。以
護法城。復能攝之故。是輕身重道含持妙法
功徳
經以大師子周遍十方 賛曰。廣大説法覺
悟功徳。下云。演法無畏。猶師子吼。乍觀與
此中覺悟義同。下以説法決定無畏。如師子
吼。今以覺悟衆生。令増道意。如師子吼。故不
同也。師子吼時。能爲十一事。涅槃經云。一爲
破諸實非師子詐稱師子。二自試身力。三自
淨住處。四令了知處。五令群輩無怖畏心。六
眠者得寤。七令諸禽獸不得放逸。八令諸獸
咸來歸附。九爲調伏大香象等。十爲教諸子。
十一莊嚴眷屬。此諸菩薩。爲師子吼。亦復如
是。一爲摧魔軍。二爲現衆力。三開佛行處。四
爲邪見作歸依處。五爲安撫怖畏衆生。六覺
悟無明睡眠衆生。七行惡法者爲作悔心。八
示*邪見。令諸衆生知六師等非正師子。
九爲破諸富蘭那等。亦令二乘生變悔心。十
教五住諸菩薩等生大力心。十一爲令正見
心。於*邪見者。不生悋心。由諸菩薩能
摧伏故。以大師子吼聲敷演。敷謂開發。
悟初機。演謂廣談。覺察根熟。既住十地。能遍
十方。雲雨説法。其説法聲。遠播十方。美妙音
聲。名爲美音。遐者遠也。振者揚也。世尊之
聲。廣音具足。隨衆大小。無不等聞。此諸菩
薩。隨衆十方美音亦遍得廣音故。舊云名聞
十方。與下名稱高遠。有何差別。可言名者説
法音聲。便無此失
爲衆生能使不絶 賛曰。上二句。三種
慈悲拔濟功徳。下二句。統嗣法王不斷功徳。
慈悲喜捨。各各有三。一有情縁。作假有情想。
二法縁。不見假有情。唯見蘊等法。三無縁。於
彼法中。亦離分別。唯見其如。或法縁者。縁十
二分教。無縁者。不見有情及法二種。而行慈
悲喜捨。不見身外有定衆生。衆生即已。故行
慈悲。爲不請友。譬之父母。怜救於子。不待請
故。已前諸位。或待他請。方救濟之。未能任運
爲不請友。此皆任運慈悲深故。長阿含説。有
四惡友。一如親惡友。畏而伏之。實無親意。二
美言惡友。言順意違。三敬順惡友。心雖敬順。
然於所作。善惡皆從。無相諫心。四者惡友。爲
惡事伴。或同飮酒。博獻婬逸。及歌舞等。此
友中。各各有四。而應遠之。有四善友。一
止非善友。惡事相止故。二慈愍善友。苦事相
怜故。三利人善友。樂事相與故。四同事善友。
善事相同故。一一之中。各有四種。皆應親近。
此諸菩薩。爲諸衆生。此四善友。此中三寶。略
有二解。一同體三寶。種謂種子。即如來藏。佛
無漏因。此諸菩薩。修此種子。令不斷絶。常勤
證會。二別體三寶。有爲無爲。自利利他。隨其
所應。三佛。四法。十地僧等。此諸菩薩。修此
三寶之種。及展轉教人。令不斷絶。如花嚴經
明法品中。有三重釋。發菩提心。佛寶不斷。開
説正法。法寶不斷。受持戒行。僧寶不斷。自他
倶爾
經降伏魔怨制諸外道 賛曰。此顯能摧怨
敵功徳。魔謂四魔。或種八魔。涅槃經説。前
四加四倒懷四徳故名魔。魔即是怨。爲法怨
故。降伏諸魔。如別章解。其四倒魔。是分別法
執。初地永斷。地前漸伏。制者制御。如制牛
馬。由具智辨。能伏外道。由近十力。能伏天
魔。近四無畏。能摧外道
經永離一切障及蓋纒 賛曰。此顯菩薩離
染功徳。障謂障礙。此有二種。一煩惱障。二所
知障。煩惱障。以三界見修所斷。根本百二十
八煩惱。及隨煩惱爲體。所知障。以三界見修
所斷。一切能障於智。貪癡慢等。爲其體性。頭
數多少。如煩惱障漸頓伏斷。皆如論説。此諸
菩薩八地之位。一切六識二障現行。皆已伏
盡。或種已斷。故言求離。蓋謂蓋覆行者之心。
令不清淨。此有五種。一貪欲蓋。二嗔恚蓋。三
惛沈睡眠蓋。四掉擧惡作蓋。五疑蓋。此五爲
三時障。貪欲五境。能障出家。既出家以。前
犯邪行。有覺悟之。嗔恚爲障。不用覺悟。更
生嗔恚。若不犯邪行。學定慧時。後三爲障。初
止心。惛睡爲障。次學擧心。悼悔爲障。若
住捨位。疑能爲障。障此五憎。故立爲蓋。纒
謂纒繞。數數現起。纒繞行者之心。故立爲纒。
此有八種。謂無漸。無愧。惛沈。睡眠。掉擧。惡
作。嫉。慳。初二障戒。次二障定。次二障慧。後
之二種。障自他利。諸出家者。於自他利。吝妒
門中。數現起故。二障已攝一切染盡。於中據
勝。偏擧蓋纒。三漏。四取。身繋結縛。皆准已
離。舊云悉已清淨。文意難知。即二障盡
經念定總時解脱智門 賛曰。上二句。能
以少法廣含多義功徳。下二句。顯無漏離縛
殊勝功徳。念謂明記諸所作事。如瑜伽五十
七釋契經説。念等念隨念。別念不忘念。心明
記無失。無忘無失法。此義如瑜伽攝異門説。
定謂於境心不嬈亂。五十七云。令心注。等
住安住與近住。謂調寂靜寂止。一趣等持
性。此如對法論第十説。總持者。陀羅尼也。念
慧爲體。能以少功廣含多義。能總任持。名爲
總持。此有四種。一法。二義。三能得菩薩忍。
四者咒。由念明記。成無忘失。定無亂錯。常居
一趣。總持苞含。易可受説。故以少法。能苞廣
法。解脱智門者。謂無漏智。離有漏縛。故言解
脱。解脱即無障。無障解脱。以智爲體。智即是
門。智門。能入三性境。故瑜伽論云。若以解
脱門言之。出世正智所攝。顯揚論云。但言空
無願無相。通有漏無漏。若定若散。聞思修慧。
若言空無願無相三摩地。通有漏無漏。唯定
非散。唯修慧非聞思。若言空無願無相解脱
門。唯無漏非有漏。唯定非散。唯修慧非聞思。
今言解脱。故唯無漏。空門。縁所執。彼無體
故。無願門。縁依他。不於三界願求故。無相
門。縁圓成。觀眞如爲無相故。或三解脱門。皆
能縁三性。或十六行。種種不同。如樞要及瑜
伽第十二抄。古經。二句合云。心常安住無礙
解脱。無礙即無障。解脱即智門。可謂建立無
障解脱智門。其心常安住。乍觀。常安住彼無
礙解脱。然即是定。略無今念及總持二。合今
二合。爲古一句。仍義不全
經逮得一切陀羅尼辨 賛曰。此説成熟六
辨功徳。一無斷辨。連環不息故。二殊勝辨。不
可屈伏故。三念辨。憶説法事故。四慧辨。分折
諸法故。五等持辨。巧説諸定故。六總持辨。於
一字等中。説諸義等故。既非四無礙解。亦非
七辨。故別成六。下一辨字。貫通上中。此第
六辨。四無礙解中。法義所攝。前之五辨。並
解第攝。此第一。七辨中。第四無斷盡攝。此
第二。七中第七攝。一切世間最上妙故。此第
四。彼第五。無疏謬故。念定皆通。隨其所應。
後智爲體。舊經云。念定總持辨第不斷。念
定總持爲三。辨才不斷之言。應爲一辨。闕勝
慧二。古翻意説上三種。辨才不斷。非不斷辨

説無垢稱經疏卷第一
天保六乙未中冬第八日寫之於愛智寮釋
遊識



説無垢稱經賛卷第二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經皆獲第一波羅密多 賛曰。此顯能到
彼岸功徳。即是十種波羅*密多。第一者。顯
其十度。皆能具修。純是無漏。然此十度。在地
前位。於一行中。唯修一行。唯是有漏七地
以前。於一行中。修一切行。通有無漏。八地
*以上。一切行中。修一切行。唯是無漏。勝前
位故。皆名第一。十度者。一布大。二淨戒。云
調伏寂靜。尸羅者。即淨戒也。廣律毘奈耶名
調伏。調和控御身語等業。制伏滅陰諸煩惱
故。寂靜者。寂身語意。靜六根中。諸惡戒故。
尸羅者。清涼義。當得涅槃清涼義故。或戒
自體。能除煩惱惡業熱故。尸羅是體。調伏寂
靜。是戒功能。三安忍。四正勤。正勤即精進。
五靜慮。禪定也。六波若。七方便善巧。八妙
願。九力。十智波羅*密多。古經闕願。仍以第
十第六合説。無不具足。意亦含故。應擧初
一。具*足例餘。若爾何勞更別列也。六度合
以五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釋相。四辨
果。五諸門通局等 一釋名者。梵云始迦波
羅蜜多。始迦十也。波羅彼岸也。蜜多離也
到也。總云十離到彼岸。十者數也。彼岸有
五。一所知。二都。三理。四行。五果。由此十
行。能了一切空有境盡。能解一切五明教盡。
能達一切眞俗理盡。能修一切福慧行盡。能
證一切菩提果盡。名到彼岸。菩提菩提斷。倶
名菩提。菩提涅槃。並名菩提故。於五境中。有
少不盡。不名到彼岸。離者遠離。由此十行。能
離生死五蘊等法。能到所知五種彼岸。名十
波羅*密多。大般若中。作如此解。帶數釋也。
釋別名者。能裂慳吝。名爲布施。乃至決斷諸
法事理。名之爲智。布施即波羅蜜多。乃至智
即波羅蜜多。皆持業釋也。二出體性者。布施
有三。謂財施。法施。無畏施。貪苦良田。惠
奉珍物。處生死者。惠以正法。怖懼衆生。惠以
無畏。倶以無貪及彼所起三業爲性。此體有
二。一無貪。二思。三業即思故。戒有三種。謂
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別解脱戒。能
離衆惡。名律儀戒。諸有自利所修諸善。名攝
善戒利樂衆生所有三業。名饒益有情戒。此
三倶以受菩薩戒時三業爲性。此體唯思。忍
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他
爲惱亂。能受不瞋。修行逼迫。能安不退。聞
法諦理。能印不疑。初即無瞋。次忍即精進。
後忍即審慧。三復總以三業爲性。體即四法。
一無瞋。二精進。三慧。四思。精進有三。謂被甲
精進。攝善精進。利益精進。如契經説。住有
勢有勤。有勇健堅猛。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
軛。輪作五名。謂被甲。加行。無下。無還。無
足。如次配經五種精進。被甲精進。即初有勢。
餘四精進。皆是攝善。雖攝五盡。並爲自利。濟
益他時。不生懈倦。名利樂精進。此三以勤及
彼所起三業爲性。體唯二法。一精進。二思。靜
慮有三。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辨事靜慮。現
法樂住定。名安住靜慮。引發神通定。名引發
靜慮。轉大地爲金銀。反巨海爲蘇酪。等施諸
貧乏。名辨事靜慮。此三但以靜慮爲性。體唯
是定。般若有三。一生空無分別慧。二法空無
分別慧。三倶空無分別慧。方便善巧有二種。
謂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願有二種。
謂求菩提願。利樂他巧願。力有二種。謂思擇
力。修習力。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成熟有情
智。此五皆以慧爲其性。或第八願。以欲勝解
及信爲性。并慧爲性。如是十度。合以九法爲
性。一無貪。二思。三無瞋。四精進。五慧。六靜
慮。七欲。八勝解。九信。遍行一。思也。別境四。
欲。勝解。定。慧。善有四。信。精進。無貪。無嗔。
或身語色。即通無表。合十法爲體。三釋相者。
要具七種最勝攝受。方成十種波羅蜜多相。
一安住最勝。謂安住菩薩種姓。無種性修。
非爲度相。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
若無道心。雖修非度。三意樂最勝。謂要悲愍
一切有情。不悲有情。雖修非度。四事業最勝。
謂要具行一切事業。且如施時。要信心至心。
隨時自手如法行施。或具六義。一無所依
施。解脱捨故。回向涅槃。無所繋著故。二廣大
施。舒手施故。殷重廣施故。三歡喜施。樂棄捨
故。施前。正施。施後意悦。無追悔故。四數數
施。祠祱施故。一向如法。不以凶暴積集財
物。施時數數周遍捨施物故。五田器施。捨
圓滿故。謂於福田而奉獻故。六攝受眷屬施。
於惠施中。樂分布故。謂於父母妻子等所。時
時平等而分布故。非理求財不以施人。物不
淨故。置羅機網不以施人。損衆生故。刀杖毒
藥不以施人。害衆生故。音樂女色不以施人。
壞淨心故。以要言之。一切不如法物。皆不應
施。如是等。名事業最勝。五巧便最勝。謂要無
相智所攝受。如不見施者施物受者。三事體
空。三輪淨故。即般若云。以不住相相應行布
施。故住相修。雖修非度。六回向最勝。謂要回
向無上菩提。若不求此。雖修非度。七清淨最
勝。要不爲二障間雜。三時無悔。方成度故。
煩惱若間。雖修非度。四辨果者。有漏有四。一
異熟果。二等流果。三士用果。四増上果。不證
無爲。無離繋果。無漏有四。加離繋果。除異熟
果。異熟果者。有漏善惡。能感得故。若十地等
中。二互相資。通得五果。此五果相。至下當知
五諸門分別者。於中復以五門分別。一次第。
二離障三癈立。四修相。五純雜。如成唯識第
九卷釋
經成無所得不起法忍 賛曰。此第十四相
續無生法忍功徳。清辨釋曰。世俗故有。勝
義空空者無所得也。觀法本空。何有生等。
觀此無生。而起觀智忍。名無所得不起法
忍。護法等云。遍計所執。云人法有。名有所
得。今觀彼空。名無所得。起者生也。忍者智
也。於三性上。觀所執無。名無所得。體既無
有。何有生等。觀此不生法。而起忍可之智。即
三無生忍也。一本性無生忍。觀遍計所執。人
法二相。本無體故。二自然無生忍。觀依他起。
唯假因縁。非自然生故。三惑苦無生忍。觀於
眞如。惑者本無生故。此三無生忍。地前學
觀。入初地證。八地相續。今復任運自在成
就。故與成名
經已能隨轉不退法輪 賛曰。此顯能説上
住功徳。轉謂移轉。體即聖道。謂佛昔於他處
受得。今爲他説。名之爲轉。菩薩遂佛。亦能
移轉。故名爲隨。轉輪者摧壞義。破二障故。
不定義。而復往故。圓滿義。轂輞輻等皆圓
滿故。八聖道具三義。故名爲輪。法輪有五。
一法輪體。謂八聖道。二法輪因。謂此教及念
住等。得聖道因。三法輪眷屬。謂萬行福慧。四
法輪果。謂菩提涅槃。五法輪境。謂眞俗諦理。
轉者動顯運起之義。動宜玄教。顯揚妙理。
運聖道於聲前。起圓智於言後。故四法寶皆
名爲轉。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此初地得。於
未得法。尚未能修。名之爲退。二未得不退。八
地方得。於未得法。任運能修。今具二不退。要
八地後。故能轉之。或四不退。一信不退。十信
第六心。不退生邪見。二位不退。謂十住第七
住。不退作二乘。三證不退。謂初地上。已證得
法。永不退故。四行不退。謂八地上。於一切
行。不退修故。今隨其位。能轉具足此之四位。
四不退轉法。要八地後故
經咸得無相諸根勝劣 賛曰。上二句。顯
得決定法功徳。下二句。顯得根上下智力功
徳。妙印有二。一有差別。謂三法印。一諸行無
常。二涅槃寂靜。三諸法無我。此通大小二乘
法印。二無差別。無相理爲能印。所轉教法輪
爲所印。咸者皆也。得者獲也。由諸菩薩任運
得無相理妙印所印之教。所以能轉不退法
輪。未任運得無相理妙印所印之教。畢竟不
能轉不退法。此以下句。釋上二句。如是便無
四十一句。若依第二解。便成四十一句。無相
妙印。即無相教。教之所印。謂無相理。此諸菩
薩。皆任運得無相教印所印之無相理。前修
十力。雖分已得。尚未圓滿。此大菩薩。皆於十
力。第四力中。圓滿得之。名爲善知有情根品。
以舊經初云善解法相。由解法相能詮無
相法教。故能隨轉不退法輪。義諸菩薩。善
解一切法之眞體。謂任運得無相之理。相者
體故。雖知二解。今符新教。義理疏脱。智者當

經一切大衆得無所畏 賛曰。顯能謂伏
難化功徳。如三迦葉。謂得道眞。一切大衆。所
不能伏。此諸菩薩。皆能調伏。彼既被屈。更
無返詰違逆菩薩。是故菩薩得無所畏。舊經
云。蓋諸大衆。即是邪見。諸難化者。惡名惡
解。蓋大衆故。菩薩降之。或謂菩薩智辨兩成。
蓋諸大衆故得無畏
經已積無盡福智資糧 賛曰。此顯位運
圓滿功徳。地前之位。已善積集福慧二
因。七地*以前。有漏無漏間雜修作。八地已
上。第六識中。純無漏修。任運相續。故言已積
無盡資糧。舊云。以修其心。不但修心。身亦修

經相好嚴身所有飾好 賛曰。上二句。内
體端嚴殊勝功徳。下二句。棄世莊嚴果好功
徳。諸相隨好。第八識變諸異熟果。初地分得。
第六意識。亦變無漏。八地已上。相好圓明。有
漏無漏。相續殊妙。故言相好色像第一。諸相
隨好。以眼根舌根身根男根四根依處。及舌
根爲體。故言色像。得上味相。舌根爲體。眼如
青紺牛王睫等。眼根依處。舌&T057006;面輪。舌根依
處。身皮金色等。身根依處。勢峰藏密。男根依
處。餘准可知。世間業青。七寶什物之所莊
嚴。翫好雕飾。名爲飾好。今大菩薩。觀之無益。
返爲損害。一切盡捨。以徳内嚴。不修外飾」
經名稱高遠踰於帝釋 賛曰。令譽遐振殊勝
功徳。而利天主釋迦提婆因達羅者。釋迦能
姓。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天中帝主。姓釋迦。
故號帝釋。名憍尸迦。如餘經中具明本縁。以
崇佛法。他方菩薩。上界天等。名多皆悉聞
名。踰者越也。菩薩名聲。更越於彼。十方一切
皆聞名故。但以翻譯之人。説帝釋居於須彌。
執筆者遂即録之。爲此舊經乃云踰於須彌。
其須彌山。他他之天。尚不知有。何況其餘」
經意樂堅固得不壞信 讃曰。任運決定得
於事理不疑功徳。三二句。擧喩。下二句。顯
體。意樂者。以信勝解二爲得體。設有惡魔
及諸外道。種種但壞。決定堅固。難壞難*但。
譬如金剛。極堅牢故。遂不墮破。故於佛法。
得不壞信。佛法僧戒。此之四種。總名佛法。得
不壞信。信四法故。即論所云四證淨也。或法
眞理。名爲佛法同體三寶。今任運得此不壞
信。初地雖得。尚於華中而有猶豫。此猶豫
者。異熟生攝。八地已上。一切決定。今擧勝
法。稱不壞信。信於一切。但言四者。據勝境
説。倶舍論云。信三寶者。離惡道因。信於戒
者。離賤貧因。故此偏故。舊但有喩。義便不

經流法寶光澍甘露雨 賛曰。説法破惡生
善功徳。流演法光。照破癡等暗。淡注教法雨
如甘露者。長諸衆生善根牙故。或教法爲説
爲文光。照顯理故。義如甘露。可味重故。此亦
如雨潤萌牙故
經於衆言音微妙第一 賛曰。既説法音聲
勝妙功徳。説法聲韻。如頻迦音。於一切衆生
聲中第一。微者密也。善説深義。妙者好也。哀
雅可愛。佛有五種美妙音聲。一甚深如雷。二
清徹遠聞。聞者悦樂。三入心敬愛。四諦了
而解。五聽者無厭。此具後四。故説言音微妙
第一。即是三十二中。梵音聲相。功徳最大。如
經校量
經於深法義見習相續 讃曰。顯達中道功
徳。縁起者。待縁而起。亦名縁生。此有三種。
受非愛道縁起。即十二縁生。五蘊爲性。善
惡趣中。能顯現故。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二受用縁起。即六識身爲
性。能受用境故。三自性縁起。即是本識爲性。
生死縁起之自性故。此三縁起。理妙難解。
名深法義。法義弘博。名爲廣大。昔凡夫位。由
迷中道縁起法故。便起常斷二邊鄙見。執無
因起。如涅槃常。名常見。執後世果空無所有。
名斷見。此之二見所熏習種。在於本識。相續
不斷。今八地上。離分段生。達於中道三種縁
起。二見現行種子習氣。相續便滅。法執二見
斷。煩惱見隨捨。此常斷見現種相續。是迷縁
起邊鄙之法。故達中道縁起之時。彼皆永滅。
舊云斷諸邪見。本無此文。古人謂二見體即
邪見。理未必然。不正名邪。二見亦是非四見
之邪。唯損減見故
經演法無畏乃如雷震 賛曰。上二句。顯
處衆説法無畏功徳。下兩句。顯演法音聲深
大功徳。由諸煩惱不深。無明皆已不行。亦
無分別我他勝於己。處衆説法。不是有能過
自身者。是故無畏如師子吼。講説談論。其聲
若雷。隱振隱振。深而大故。前五音中。此第一

經不可稱量過稱量境 讃曰。此顯徳大妙
逾心議殊勝功徳。稱謂言説。量謂心度。謂大
菩薩。聖徳廣大。微妙難知。言説不可稱。情度
不可量。非七地已前説思所及。故非稱量之
境界也。此以下句。釋於上句。由過彼境故。言
不可稱量。八地以上。刹那刹那。轉増進故。初
一刹那。過前二劫所修一倍。二念二倍。乃至
上倍。過前無數。故非七地以前稱量。舊經脱
稱。義仍難解
經集法寶慧柔和微蜜 讃曰。上二句。歎
獲聖寶功徳。下二句。顯離惡法功徳。教理行
果。法可貴重。名之爲寶。於法寶中。慧爲上
首。此能引導一切法故。八地以上。於一切法。
能堪能思能持。三慧久積。名之爲集。慧既久
積。是故能爲大引導師。若無慧者。不能爲導
師。或聖者財寶。即七聖財。謂信戒聞捨慧慚
愧。雖具此法寶。慧爲上首。久已積集。能爲導
師。古經云集衆法寶。文總無慧。難爲導師。不
謂不憍名正直。不麁不疏名審諦。不誷不
戻名柔和。達細知深名微密。此下二句。古經
所無
經妙達諸法甚深實義 賛曰。此歎能了眞
理功徳。諸法眞理。名甚深義。難以世俗慧見。
分別心知。推求慧見。世俗智知。凡夫心見。二
乘心知。眼識所見。餘識所知。此等諸法。今諸
菩薩。皆能妙達。後得智達俗。正體智達眞
經隨入一切意樂所歸 賛曰。此歎乃達
空有所歸宗極功徳。護法宗云。入者證解。有
者有爲無爲。無者我及我所。即是三性。趣謂
意況有趣無趣。意樂者。即縁有無之心。所歸
者。謂中道道理。名有無趣意樂所歸。謂無漏
智。是有無趣意樂。此無漏智所歸。即眞如境
也。諸佛所説有無所趣意樂。究竟所歸。眞如
之境。菩薩皆能隨入證解。此顯能達三性理
也。清辨解云。世俗諦有。勝義諦無。無者空
也。此之二趣意樂。究竟所歸。即眞空理。此諸
菩薩。能隨證入。舊云善知衆生往來所趣及
心所行。便非此理。或往來者。分別搆畫。心所
趣者。空有三性及心所行。歸眞如三性。究竟
心所行故。心即意樂。雖有此解。理路猶疏
經獲無等等共佛法 賛曰。上二句。歎將
紹佛位功徳。下二句。顯已隣佛徳功徳。大
覺世尊。名無等等。無齊可齊故。第十地菩薩。
座大寶蓮花。十方諸佛。如王子受職法。以佛
智水。灌灑心頂。令受佛住。今獲此位。顯紹
尊故。力者十力。畏者四無所畏。不共佛法
者。十八佛不共法。十力。略以五門分別。一
爾名。二出體。三行相。四次第。五諸門。辨名
有二。一列。二釋。列名者。一處非處智力。二自
業智力。三靜慮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根勝
劣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種種界智力。七
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
十漏盡智力。釋名者。初總。後別。總名力者。
能摧怨敵我。不可屈伏義。瑜伽菩薩地第四
十九五十。及決擇第五十七。菩薩藏經第五。
顯揚第四。對法第十四。并大般若經。皆釋此
相。與一切種利樂有情。功能相應。畢竟勝伏
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説名爲力。故以能摧難
屈名力。對法云。善降衆魔。善記問論。故十名
力。十者是數。力用不同。有此十種。故名十
力。依六釋中。帶數釋也。釋別名者。因果相
當。名之爲處。若不相當。名爲非處。故瑜伽
云。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轉變因。是名爲
處。處者建立義。依義。起義。能建立果爲依。
能起於果法故。因立處名。不平不因。與上
相違。是名非處。於此二種。一切智。無滯智。
清淨智。離増上慢。名之爲智。力義如前。各自
所作三世三業。或順現受。或順生受。後受不
定。名爲自業。於此正知。名自業智力。靜慮者
四靜慮。解脱者八解脱。等持者一切有心定。
等至者一切有心無心定。於此正知。名靜
慮解脱等持持至智力。根者。信等五根。此
衆中上。名爲勝劣。於此正知。名根勝劣智
力。若從他信。以爲其無。或觀諸法。以爲其
先。成耎中上。愛樂勝解。名種種勝解。於此正
知。名種種勝解智力。若廣建立種種種性。或
一乘。或三乘。或四乘。或五乘。或貪瞋癡等分
行等。爲至有情八十千行。名種種界。界是
性故。於此正知。名種種界智力。若即如是諸
趣門中。隨順正行。如實行者修不淨觀等。名
遍趣行。或趣一切五趣之行。或諸外道沙門
婆羅門。各各異見品類諸行。或此世他世無
罪趣行。名遍趣行。於此正知。名遍趣行智力。
若於種種有情衆中。四方名字假設安立品
類差別。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説句。謂如
是名一。生類二。種性三。飮食四。受苦樂五。
長壽六。久住七。壽量邊際八。於此八中。隨念
六種略所行行。有無量種宿住隨念。六略行
者。一呼召假名。二刹帝利等色類差別。三父
母。四飮食方軌。五興衰。六壽量。此等宿住。
是過去境。住宿也故。於此宿住。而起隨念。
念倶行智。名宿住隨念智力。諸有情類。臨欲
終沒。名爲死時。住中有等。名爲生時。於善惡
趣。死時生時。能正了知。名死生智力。一切諸
漏所有隨眠。無餘永斷。名爲漏盡。於此正知。
名漏盡智力。智者是體。力是作用。然力即智。
更無別性。此中宿住隨念相應智力。是隣近
釋。自餘最初處非處。乃至漏盡。是所觀境。智
力是能觀智。處非處乃至漏盡之智力。皆依
主釋也。二出體者。決擇分五十七云。佛具知
根。以慧根爲體。對法論云。若定若慧。及彼相
應諸心心所。菩薩地云。謂總五根爲其自性。
雖復三文不同。然體有五。一最勝體。故決擇
分。佛具知根慧根爲性。二引出體。故對法云。
若定若慧。三剋實體。菩薩地云。五根爲性。由
慧勝故。且説十力慧爲自性。所以但言處非
處等智力。不言信力精進等力。依此即會決
擇文訖。四相應體。對法又云。及彼相應諸心
心所。四蘊爲性。五眷屬體。五蘊爲性。定共道
共。無漏色等。亦爲體故。此雖無文。理必應
爾。遮犯戒垢。助摧怨故。三行相者。處非處
力。於諸因中。如實知因。於諸果中。如實知
果。及能降伏無因惡因諸諍論者。自業智力。
於自所作受用果業。如實了知。及能降伏施
福移轉。不作而得。諸諍論者。靜慮解脱等持
等至智力。能現三神變。教授有情。及能降伏
安住相違。異品怨害。諸諍論者。并能悟入有
情心行。根勝劣智力。於諸有情耎中止根。
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及能爲彼。如應如宜。爲
説正法。種種勝解智力。於諸有情耎中*止
品。淨與不淨。勝解差別。如實了知。淨令増
長。不淨令離。種種界力。於諸有情劣中妙界。
部分差別。如實了知。能如其根意樂隨眠。
依於彼彼趣入門中。無倒教授。如應安立。故
對法云。悟入一切。可破隨眠。遍趣行力。於一
切苦能出離行。不出離行。如實了知。及令捨
離不出離行。能正授與能出離行。對法云。悟
入一切大小乘教所入境界。宿住隨念力。於
其前際本事本生。教教念已。爲令所他心
生厭離。心王淨信。正爲宣説。及降常論諸
諍論者。對法云。悟入一切前生所集聖道因
縁。生死智力。於諸弟子過往遷謝。當所受生。
能正記別。及降斷見諸諍論者。對法云。悟入
一切當來功能性。漏盡智力。於自解脱。無惑
無疑。及降於阿羅漢起増上慢者。對法云。悟
入一切三界出離。此初二力。能説増上
道。餘八力。能説決定勝道。故具顯示諸佛所
作。四次第者。如來初得無上菩提。即便頓得。
復次第起。初立一切無倒因果。起處非
力。次有希求欲界異熟。爲説遠離諸不善業。
令行善業。起自業力。次有求離欲之道。教授
令趣。起靜慮解脱等持等至力。次觀離欲者
根。起根勝劣力。次觀彼根爲先所有意樂。起
種種勝解力。次觀意樂爲先所有隨眠。起種
界力。次令於所縁起入門淨而得
入。起遍趣行力。次由如應所縁趣入門加行。
攝住心已。淨修行已。爲説中道。令眞遠離
薩迦耶見。以爲根本。常斷邊執。起宿住隨念
力。及死生力。次令永斷一切煩惱。起漏盡智
力。更有二解。次第如菩薩地。五諸門辨者。一
分別門。二不共門。三平等門。四差別門。五引
發門。分別門者。由三分別。一時分別。三世所
知。隨悟入故。二品分別。謂於一一自共相一
切行相。隨悟入故。三身分別。十方有情。各各
差別。一切相續。一切事業。隨悟入故。不共門
者。唯有如來。有此十力。不共一切聲聞獨覺。
菩薩分得。而未圓滿。故今名近。平等門者。一
切如來。皆悉平等。具足此力。無有差別。若就
如來多所安住。是即諸佛展轉不同。有一如
來。多住此力。所餘如來。復住餘力。差別門
者。如菩薩地。廣説其相。恐繁不述。引發門
者。復有三種。一方便。二根本。三發起。方便
者。謂於隨所建立教法。以衆多作意定心起
數數思恒行相。後便成滿。根本者。雖通靜
慮皆悉有之。如來多住殊勝邊際第四靜慮。
發起者有二種。一現前起用。以出世間後得
世俗爲體。而起作業。二居位本性用出世
間正智爲體。能發後得智。四無所畏。以五門
分別。一*爾名。二出體。三行相。四次第。五諸
門。亦如菩薩藏經第四。顯揚第四。瑜伽五十。
對法十四。辨名有二。一列。二釋。列名者。一
正等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障法無畏。四出
苦道無畏。釋名有二。一總。二別。總者。四是
數名。無所畏者。於此四處。能自了知。怛然無
畏。心無怯劣。無所疑慮。都無驚懼。故名無
畏。別名者。正覺諸法。等覺諸法。名正等覺。
諸煩惱漏。種現倶斷。故名漏盡。説障礙法。染
必爲障。故言障法。説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
出苦。名出苦道。於此四中。得無所畏。皆依主
釋。出體性者。五十七卷云。以信精進念定慧。
及具知根爲性。對法云。若定若慧。及彼相
應諸心心所。又云。若起作用。後得智爲性。若
住自性。正智爲體。此體有五。據勝。二智爲
體。發起。定慧爲體。談實。五根爲體。相應。四
蘊爲性。眷屬。五蘊爲體。行相者。如經云。世
尊自稱我是正等覺者。*復有沙門或非沙門。
從他方來。佛慰勞言。安樂住不。乞食得不。遂
於此中。有立難言。言正等覺無所未知。今問
於他。一何相返。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得安隱
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所以者何。
攝受來者。令發勝心。聞佛慰問。發道心故。欲
令諸人審諦於事。佛和尚問。況餘不知。亦爲
後人。作其軌範。見來發心。應爲引攝。非佛不
知。仍言等覺。又如經言我諸漏永盡。後時
天授行惡。佛常罵之。執曰性調。用常耎語。
遂有難言。言諸漏盡。煩惱並亡。呵叱天授。
愛語執曰貪瞋未滅。漏寧盡耶。一何乖返。我
於此難。正見無由。安隱無怖。處大佛位。天
授譬之惡馬。楚毒方調。若不*叱呵。返言怖
我。執曰喩之慧象。隨遂人心。故以耎言。即
能調順。非有貪瞋漏不盡耶。又如經言。我
爲諸弟子。説障礙法。染必爲障。便不遮預流
一來有妻子等。遂有難言。染必爲障。聖仍畜
妻。一何乖返。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安隱無
怖。處大仙位。耶行障諸聖道。畜妻障離欲道。
初二果人。既未離欲。性或久成。故除耶。行。
不斷妻子。斯有何失。故諸染法。非不障也。又
如經言。我爲弟子。説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
出離。決定通達。後有無學迦留陀夷。埋之糞
壤。鴦掘摩羅。獄火焚身。遂有難言。聖道久
修。望離衆苦。無學既還受苦。何用修道之爲。
一何乖返。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安隱無怖。處
大仙位。實得無學。苦果定亡。示現惠因必
有苦報。由此聖者未相受苦。起後教故。或
決定業道所不排。不定之業。無學可盡。或
苦異熟。無學不受。惡業盡故。有必障果。不成
無學。彼言無學。受彼苦者。現居有學。猶未離
欲。定成無學。故與爲名。縱得神通。非不還
等。世五通故。次第者。此中次第。依對法論菩
薩地中。出苦爲第三。障法爲第四。對法云。前
二是自利。初智後斷。有差別故。後二是利他。
遠離所治法。修能治道故。菩薩地云。初正等
覺。不共聲聞。次諸漏盡。共二乘等。次出苦
道。爲脱衆苦。求解脱者。後説障法。出道爲
礙。故二聖教次第不同。諸門者有五。一所爲。
二分別。三平等。四差別。五引發。所爲者。等
覺無畏。爲趣大乘諸菩薩故。漏盡無畏。爲趣
二乘諸有情故。後二無畏。倶爲求趣諸乘者
故。如經言。謂我爲諸菩薩聲聞。説出離道。諸
知集者。聲聞藏中。除菩薩言。菩薩藏中。唯
誦菩薩之言。理實通也。所餘諸門。准前
力。怨繁應止。十八佛不共法。以五門分別。一
名。二體。三行相。四差別。五諸門。辨名有二。
一列。二釋。列名。一無誤失。二無卒暴音。三
無忘失念。四無不定心。五無種種想。六無不
擇捨。七志欲無退。八精進無退。九念無退。十
定無退。十一慧無退。十二解脱無退。十三一
切身業智爲前導隨智而轉。十四一切語業
智爲前導隨智而轉。十五一切意業智爲前
導隨智而轉。十六知過去世無著無礙。十七
知未來世無著無礙。十八知現在世無著無
礙。釋名者。十八者數。佛者能成熟。不共法者
所成熟。唯佛獨成。餘所無有。名不共法。或復
餘人雖似分得。而一切種皆不圓滿。如來於
彼一切。一切悉皆證得。於一切種。無不圓滿。
最極超過。殊妙第一。名不共法。獨佛有義。是
不共義。佛之不共法。名佛不共法。依主釋也。
合言十八不共法。帶數釋也。體性者。初二以
身語業思爲性。第三第九以念。第四第十以
定。第五以想。第六第十一及後六以慧。第七
以欲。第八以精進。第十二以勝解爲體。如是
合以思想欲勤念定勝解慧八法爲性。此中
遍行二。謂思想。善一。謂勤。別境五。謂欲念
定勝解慧。所餘爲十八法體唯是三蘊。謂色
想行。身語二業。色蘊攝故。歸本是思。若起作
用。依後得智。若住自性。依正體智。若兼相
應。四蘊爲性。若加眷屬。五蘊爲性。行相者。
阿羅漢。雖漏也盡。爲乞食故。出遊城邑。或
與惡馬及盜賊等共而遊止。或踐隔荊棘。高
足越坑。入女人家。不依正理。而作語言。棄捨
正路。而行耶徑。如是誤失。如來永無。阿羅漢
等。或迷道路。或入空宅。揚聲大叫。因不染習
氣。聚落露脣齒。而現大笑。現卒暴音。如來永
無。阿羅漢等。猶有不染汚。久遠所作。久遠
所説。忘失憶念。如來永無。阿羅漢等。斂心方
定。出則不定。如來永無。阿羅漢等。於有餘生
死。起違逆想。於無餘涅槃。起寂靜想。如來永
無此種種想。住大捨故。阿羅漢等。不曾以智
慧簡擇。便棄利樂有情之事。如來永無。阿羅
漢等。於所知障清淨。有未得退。謂志欲退。精
進退。念退。定退。慧退。解脱退。如來永無。阿
羅漢等。或於一時。善三業轉。或非善三業轉。
如來三業。智爲前導。隨智而轉。故無無記。唯
是善性。阿羅漢等。於三世境。不能起心即解。
故智是有著。不能一切悉解。故智*是有
礙。如來於彼。暫起心時。即知一切。是故智
*是無著無礙。差別者。十八中。初六。依三業
清淨説。無誤失依身清淨。無卒暴音依語清
淨。餘四皆依意清淨説。中六。於所依及果根。
未得不退説。所依謂志欲。由此爲本起精進。
故名所依。餘教説言。欲爲精進依故。果謂解
脱。由欲爲先。後於涅槃解脱及一切境。起決
定解。故名爲果。欲所求故。精進念定慧名根。
久修此四。生善勝故。起解脱故。後六之中。三
業智爲前導隨智而轉。乃是如來不共三業。
知去來今。無著無礙。乃至則是如來不共之
智。諸門者有五。一作業。二分別。三平等。四
差別。五引發。作業者。謂由身語意業清淨。以
得不退。若行若住。映敞一切聲聞獨覺。三
業清淨者。初六作業。以得不退者。中六作業。
若行若住者。後六作業。餘門准前。恐繁且止。
此中所説力無畏等。唯佛獨成。今已分得。至
紹隆位。故名爲近。擧此類餘。佛法皆爾。舊
經。合此位及功徳。總爲一近
經已除所有險穢深坑 賛曰。此歎離諸惡
果功徳。怖畏惡趣者。謂三惡趣。三惡趣果。可
怖畏故。或八無暇。名可怖畏。餘云惡道。名
爲惡趣。或五怖畏。名怖畏。雖初地離。今八
地上。復離其因。因果總盡。故今稱離。上生
人天。故除惡趣。人天復有險惡深坑。無形二
形黄門等類。及女人等。並名人中惡趣。此難
救度。故名深坑。深可怖畏。故名險穢。如險穢
道。亦如深坑。或起邪見。謗無因果。名穢深
坑。如上所説。並通惡果。今皆超之。舊經總
言。開閉一切諸惡趣門。義亦通也
經永棄縁起諸有趣生 賛曰。歎獲無住
涅槃功徳。生死縁起。難可破壞。猶如金剛。能
損衆生。如刀如杖。謂縁起法。如似金剛。爲刀
爲杖。能損衆生。難可破壞。或惡趣是苦果。深
坑是彼因。沒而難出。故此縁起法。總談生死。
皆已永離。菩薩久離分段生死。或定能離一
切縁起。證得涅槃。而不住中。常思三有四有
七有九有二十五有五趣四生。示現隨類。而
教導之。永棄縁起。大智爲先。不住生死。常思
示現。隨類教導。大悲爲先。不住涅槃。舊云。
而生五道以現其身。雖有大悲。無大智中能
棄縁起
經爲大醫王愈疾施安 賛曰。此顯善達機
宜濟利功徳。醫者意也。善識病源。妙閑藥本。
隨時救利。立以醫名。於此自在。名大醫王。方
謂方法。説藥之教。術謂道術。救濟之要。善
知此二。立醫王名。既識衆生之根。故能應病
而與其藥。藥既與之。其疾便愈。施其安樂。樂
有五樂。一自性樂。樂受體。二因樂。能生樂
受根境等法。三苦對治樂。寒熱等苦。暫息滅
時。生起樂想。四斷受樂。謂滅定。五無惱害樂。
無惱害樂復有四種。一出離樂。謂色無色界。
二遠離樂。謂出家者。三覺法樂。謂菩提。四寂
靜樂。謂涅槃。如菩薩地解此五樂。安即是
樂。此中二解。一解菩薩喩。療生死病大醫
王故。病即機感。藥謂正法。二解。菩薩善解
五明。知醫方術。故能應病與藥。愈疾施安。濟
現身病及後身病。故通二解
經無量功徳皆嚴淨 賛曰。此顯内外殊勝
功徳。内體功徳。皆已成就。及外佛土。皆嚴淨
故。若内徳不成。而外土不淨
經其見聞者亦不唐捐 賛曰。此顯任運二
利功徳。若有衆生。見聞菩薩皆蒙濟利。隨其
病宜。皆能濟拔。盲者得眼。聾者得耳。如是等
類。菩薩擧心。凡所指意。無非善事。初必益
故。終無有作虚棄功勞。唐者虚也。捐者棄也。
上四十句。別歎徳已
經設經倶胝亦不能盡 賛曰。此總結歎徳
廣道妙。設經多劫説。終難盡功徳。百千十萬
倶胝百億數那庚多億億數。少修業淺。述尚
難窮。因廣智幽。徳陳難盡。故經十萬箇百億
億億劫。讃其功徳。亦不能盡
經其名曰等不等觀菩薩 賛曰。此即第三
別列名也。於中總有五十六菩薩。舊有五十
二。此剩五介菩薩。一妙慧。二蓮花勝藏。三三
摩地王。四勝魔。五殊寶蓋菩薩。闕舊經一
寶勝菩薩。等觀者。平等觀理。觀事。觀諸有
情。不等者。一觀理不等。謂觀眞非俗。二觀事
不等。其義可知。三觀有情不等。即可度者度
之。不可度者不度之。或時等觀。或時不等觀。
名等不等觀。合此二也
經定神變王菩薩法自在菩薩 賛曰。依定
起神變。以化衆生。名定神變。舊名定自在。但
以入出諸定自在。無神變義。説法無礙。名法
自在
經法幢菩薩光幢菩薩 賛曰。梵云繋都。此
云幢也。於法自在。高顯如幢。放光自在。亦如
高幢。舊云法相光相。此語非也。但譯經人。説
如高幢。受者不知。謂指幢爲相。如標相相似。
是故謬也
經光嚴菩薩大嚴菩薩 賛曰。光中有衆彩。
種種莊嚴。名光嚴。以種種寶行。莊嚴内身。名
大莊嚴
經寶峰寶印手菩薩 賛曰。法寶高峻。名
寶峰。言詞高峻。名辨峰。舊言寶積辨積。積寶
積辨。義稍疏也。手出寶施。名寶手。手上有
印。印諸衆生。令脱六趣。名寶印手
經常擧手無屈辨菩薩 賛曰。招諸衆生。
勸之修善。名常擧手。授與善法。名常下手。引
頸望衆生。常希拔濟。名常延頸。舊云常慘。
悲慘拔濟義。菩薩無憂。故非慘也。六根暫觀
一衆生時。一一根門。皆生歡喜。如父見子。名
常喜根。若見衆生。含咲先云。常起大喜。如
王自在。名喜王。言詞難伏。名無屈辨。舊云辨
音。此義便爽
經虚空藏寶施菩薩 賛曰。虚空爲藏。持
以施生。名虚空藏。心持慧寶炬。照群生之癡
暗。名執寶炬。以法寶施生。作吉祥事。名寶吉
祥。舊名寶勇。寶施生。片得其意。闕無吉祥。
常以七寶施諸衆生。名爲寶施。舊名寶見。道
理成難
經帝網至慧峰菩薩 賛曰。如天帝釋有自
在術。於一一事中。現一切事。網或衆生。菩
薩神通。以作幻術。網利衆生。故名帝網。放大
光明。猶如網珠。名爲光網。舊云明網。所放神
光不名明故。離諸定障。而入靜慮。得大自在。
名無障靜慮。舊云。無縁觀。觀無所縁。其義非
也。或無者無障。縁觀者定。其義可知。智慧高
峻。名爲慧峰。先云慧積。與義便乖。舊經次有
寶勝菩薩。此本無之
經天王菩薩峰相等嚴菩薩 賛曰。於法自
在。猶如天王。名爲天王。又諸菩薩名清淨天。
其中自在。如輪王故。漸得十力。能破四魔。名
爲壞魔。流注法寶。光明如電。自在如天。故名
電天。舊名電徳。徳功徳也。能現神變。自在如
王。名現神變王。舊云自在生。即神變自在
也。能以功徳平等自嚴。如峰之相高峻頗道。
名峰相等嚴。先云功徳相嚴。相即峰也。義同

經師子吼山相撃王菩薩 賛曰。説法音
聲。如師子吼。無所畏故。名師子吼。説法之
響。如雲雷音。西方説雷是雲聲故。名雲雷音。
先無雲字。漢雷非雲。舊經除之。説法音聲。如
兩山相撃轟礚可畏。名山相撃。自在如王。先
云山相撃音。其義同也
經香象不捨善軛菩薩 賛曰。象中之勝。
名爲香象。如勢香象。故名香象。大香象者。
更勝大故。先云白香象。白香象不如香象。故
應名大香象。修行匪懈。名常精進。所修善法。
猶如車軛。軛行者牛。向涅槃宮。不趣餘故。菩
薩常住善中。名不捨善軛。先云不休息。但得
總意。未善義也
經妙慧蓮花嚴菩薩 賛曰。其智殊勝。名
爲妙慧。先所無也。證淨法界。如來家生。名爲
妙生。内含法寶。名爲勝藏。如蓮花未開。故名
蓮花勝藏。得殊勝定。自在如王。或復如王。殊
勝之定。名三摩地王。三摩地者。此名等持。體
即定也。此二菩薩。先本所無。以如蓮花一乘
妙徳。而自嚴飾。或以蓮花。恒自莊嚴。表
淤泥故。開敷智覺故。名蓮花嚴。先云花嚴。亦
同義也
經觀自在勝魔菩薩 賛曰。諸有殷淨三業
歸依。必應所祈。六通乘化。八難危怖。飛輪
摧拔。作不請友。爲應病師。救攝難思。名觀
自在。先云觀世音。不唯觀聲。而濟拔故。凡所
遊適。利益生。有大威勢。名得大勢。梵網者。
如大梵王。能於一事。現一切事。網石諸梵。
令其信伏。菩薩神通。網*惑利樂。亦復如是。
故名梵網。手執寶杖。扣撃衆生。令發勝心。勤
求菩提。故名寶杖。徳高莫上。故名無勝。常摧
魔侶。故名勝魔。此先無也
經嚴珠髻菩薩 賛曰。常修妙行。莊嚴
佛土。名爲嚴土。觀無爲法。不離心首。如以金
爲髻。故名金髻。常以智慧。嚴飾其心。如以珠
爲髻。故名珠髻。或一乘者。佛髻明珠。菩薩常
修。故名珠髻
經慈珠蓋菩薩 賛曰。母性行慈。身亦
慈愛。以慈爲氏。故名慈氏。釋此本縁。如彌勒
疏。先云彌勒是也。文殊師利。云妙吉祥。恒勸
衆生。作吉祥事。極殊勝故。云妙吉祥。起四無
量。&T057006;蓋衆生。如以珠寶而爲蓋故。名珠寶
蓋。此先所無
經如是上首三萬二千 賛曰。此即第四牒
上總結。且擧徳高。故言上首。餘之下位。略不
足陳。故不二品三十一人。非今所
經復有萬梵東在會坐 賛曰。上明聖衆。
下明凡衆。凡衆有三。一他方諸天衆。二威靈
八部衆。此方諸天。入八部故。由此經文。合言
會坐。三修行四部衆。或分爲四。釋梵護世。別
爲一故。或分爲五。他方梵王爲一。他方帝釋
爲一故。今此即初也。有萬梵者。此總擧也。論
其梵王。數有萬故。持髻梵王爲上首者。此
方初禪梵王故。法花云。尸棄大梵。光明大
品等。舊經亦言尸棄等。頂持肉髻。似如來
相。此是八地菩薩。増上生攝。爲彰下經文對
揚鶖子我見佛土清淨若斯。故非凡也。擧此
顯上諸梵皆來。從本無憂者色界也。欲界有
憂苦。有逼迫事故。上界無之。四大洲界者。初
禪大小。如四大洲故。以上從下處。所爲來處
爲欲瞻仰禮拜供養聽法者。説由四縁。來在
會坐。舊本無本界之名。亦無來瞻禮供養意。
雖言來聽。不言會坐。下准此知
經復有萬二千來在會坐 賛曰。此即第二
他方帝釋。帝釋太住。在須彌頂。説從他方
四洲來。亦是上方從下爲名。以四大洲人所
居處。在鹹海中。非上處故。擧勝天帝釋。攝餘
他方六欲天衆
經并餘大威力悉來會坐 賛曰。此下第三
威靈八部。於中有三。初明八部衆。次明釋梵
等。後明會坐。此八部衆。具大神用。名大威
力。八部者。一天。一切天趣。倶名爲天。二龍。
本居大海。能興雲雨。三藥叉。此名暴惡。亦名
勇健。飛空而行。攝地行類諸邏刹婆。羅
刹者。此名可畏。並食生肉血。有尾有牙。頭状
火燃。手脚有爪。四健達縛。此云尋香行。西方
呼散樂。名健達縛。不事生業。尋食香氣。作樂
乞求。名尋香行。今此神鬼。常能作樂。食諸香
氣。故名健達縛。智度論云。是天伎神。常隨諸
天。其心柔軟。福少諸天。擧此上首。攝中有
等。皆在其中。五阿素洛。此云非天。佛地論
説。天趣所攝。行多諂誑。無天實行。名曰非
天。如人惡行名曰非人。實是天趣。薩婆多宗。
説爲鬼趣。正法念經。説通鬼畜。羅睺阿修羅
王。師子之兒。是畜生故。伽他經中。説天鬼畜
三趣所攝。今依大乘。説唯天趣。本主所居。妙
高山北大海之下。餘住不定。六掲路荼者。舊
云金翅鳥。今云妙翅鳥。鳥翅種種寶色莊嚴。
不唯金故。此有四生。化胎卵濕。隨力能食四
生諸龍。擧此攝餘一切諸鳥。七緊捺洛。此云
歌神。能唱歌詠。與健達縛。同事諸天。天須之
時。更互來去。八莫呼洛伽。此云大腹。大蟒田
蛟之流。擧此攝餘腹行之類。上標八部。雖
攝威靈。此方尊高。猶未別列。故次第二列釋
梵等。釋謂帝釋。梵謂梵王。護世者能護世間
四洲人故。即四天王。東方天王名持國。南
方天王名増長。西方天王名醜目。北方天王
名多聞。瑜伽説。住妙高山腹第四層級。倶舍
説。住初金山頂。此乃兩部不相違也。復云等
者。等餘空居欲界四天色界天等
經及諸四衆倶來會坐 賛曰。此下第四修
行四部衆。苾芻如前。尼者女聲。女具五義。名
苾芻尼。鄔婆索迦者。鄔波近也。迦者事也。此
名近事。復言索者。此是男聲。即近事男。以具
戒業。堪能親近承事大苾芻衆故。言近事男。
鄔波斯迦者。斯是女聲。餘義同前。即近事女。
以具戒徳。堪能親近承事諸苾芻尼故。名近
事女。古云清信男女。非也
經爾時世尊而爲説法 賛曰。衆圓滿中有
二。初列大衆。後辨威儀。此第二也。文復有
三。一標威儀。二擧喩況。三顯尊勝。此初也。
三業翹仰。恭也。一心崇重。敬也。周環而覩。
圍也。遍匝順化。繞也。四衆有此威儀。如來應
機爲説。未演此經。前有説故
經譬如大寶巍然逈出 賛曰。此擧喩況。
須彌山者。此名妙高。水上高八萬踰繕那。四
寶所成名妙。妙是勝義。依今大乘。東面金。西
面銀。南面琉璃。北面水精。用此四珍之所集
成。故名大寶。妙高山王處在大海。大海深量
八萬踰繕那。廣量二十四萬踰繕那。餘七金
山。外半半下。海准亦然。獨妙高山。高大巍巍
然。逈出於大海衆山之上。海喩生死一切衆
生。山喩菩薩聲聞聖衆。妙高山王。喩於如來
巍逈出。巍然者高大之貎。薩婆多宗。山
踞金輪。大乘不然。故處大海
經踞大師子蔽諸大衆 賛曰。此顯尊勝。
踞者坐也。如來處於無畏之座。名師子座。座
爲師子之形。顯居上者得無畏故。座以衆寶。
帝青大青石藏杵藏末尼珠等之所嚴飾。名
爲勝藏。内身金色。外放神光。顯此燒耀威徳
之光。映蔽一切諸來大衆。若秋間之朗月光
映衆星。譬春日之洪雷聲胦群響。皆由内
徳超絶。所以外形孤秀者也
經時廣嚴城名曰寶性 賛曰。説法縁起分
中。大文有四。此下第三説因圓滿。於中有三。
一明修行。獻蓋讃揚。二明請益。發問佛答。三
顯決疑。鶖子疑生。聖者廣解。明修行中。大文
復二。一明修身行。獻蓋等是也。二明修語行。
説頌等是也。修身行中有三。一明寶性獻蓋。
二明佛現神力。三明大衆覩見之歡喜讃歎。
初中有十。此文有四。一明住處。時廣嚴城。二
明行位。有一菩薩。三擧族姪。離咕毘種。此
婆羅門十六姓中之一姓也。四擧名字。名曰
寶性。與舊不同。其義可解
經與離咕*毘奉上世尊 賛曰。此文有六。
五明徳屬。五百童子並姓離咕*毘。六明蓋
數。各持一蓋。七明雕飾。七寶莊嚴。八明來
至。往菴羅林。九明進上。各奉世尊也。持一蓋
者。顯各各起四無量心&T057006;衆生故。七寶嚴者。
顯修七聖財助嚴無量故。七寶者。佛地論説。
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牟婆洛掲婆。臘舊
云珊瑚。五羯鷄呾諾迦。舊云車渠。六褐濕摩
掲婆。舊云馬腦。七赤眞珠。赤虫所出。或珠體
赤。餘文雖説。隨方所重。種種不同。經言七
寶。以此爲定。奉獻佛者。表近修妙行。遠報佛
恩故
經奉已頂禮却住一面 賛曰。此文有一。
第十見軌儀也。進奉雖善。情仍不足。所以鄭
重説虔儀。屈尊敬卑。故言頂禮世尊雙足。
修神通因。右繞七匝。虔恭事訖。情有所待。隨
類而立。故言却住一面
經佛之威神大千世界 賛曰。此下第二佛
現神力。於中有三。一變多爲少。二變小爲大。
三彰現其中。此有二文。一變多爲少。合成一
蓋。表修四無量等種種妙因。同證一眞法界
故。二變小爲大。&T057006;三千界故。顯眞如理。遍充
法界。無不在故。亦顯無量&T057006;一切故。又顯因
小而果大故。千四天下。有一輪圍。名小千界。
千小千界。有一輪圍。名中千界。千中千界。有
一輪圍。故名三千大千世界。第三重千。故云
大千。由此下言輪圍山大輪圍山
經而此世界悉於中現 賛曰。此下第三。
影現蓋中。下文云。十方神變示世間。一切
皆如光影等。欲現世間因縁不實。故如影也。
下文有二。一現此方。二現他界。此方有二。一
現分量。二現衆像。此初文也。顯彼眞如遍共
相故。現世界量。表彼成佛得一切智故
經又此三千河陂泉池沼 賛曰。下現衆
像有二。一明別現。二總結之。別現有八。此文
有五。一現四大洲之都山。妙高也。二現一瞻
部之別山。雪山以下七山也。三現四洲之總
山。輪圍也四現小千等之總山。大輪圍也。五
現四洲之別水。大海等也
經及百倶胝此寶蓋中 賛曰。此文有三。
六現百億四大洲。洲謂洲渚。四大洲渚。各在
水中。故名爲洲。東勝身。西牛貨。南瞻部。北
倶盧。壽命増減。處所形量。成壞之相。皆如瑜
伽第四卷説。此經欲解深妙正理。故諸事相。
略不釋之。七現諸宮。日月等也。日月高下分
量名字。如瑜伽等説。八現王國。并諸國邑等
也舊文無之。此影現者。表成佛時得一切種
智。如是皆現此寶蓋中。總結之也
文十方無不見聞 賛曰。下現他方
十方如來。及與彼佛所説正法。皆現蓋中。蓋
中有聲。猶如谷響。應本所説。而此可聞。本聲
影故。佛影可見。故言蓋内無不見聞。此略不
言諸衆眷屬。理准定有。非佛獨居。法空説故。
現他方者。表彼成佛能現一切佛淨土故
經時諸大衆默然而住 賛曰。此即第三。
大衆覩之。歡喜讃敬。心生歡喜。意怡樂故。身
爲踴躍。跳弄舞故。言歎希有。説不盡故。以手
合掌。以目瞻仰。渇徳情深。曾不暫捨。希法靜
聽。默然而住
經爾時寶性而讃佛曰 賛曰。明修行中。
上修身行。下修語行。財供不足。以身頂禮。身
供不足。故偈揚讃。表歸命之心深。顯虔恭
之道備。此明讃揚義軌。自下正述歎詞。伽他
梵音。此翻云頌。頌者美義。四句連屬。文義巧
故。舊云偈者。語訛略也
日淨修廣到彼岸 賛曰。四句爲一頌。
此有十九頌半。舊有十八頌。於中分三。初有
十一頌半。牒前事以讃揚。舊有十頌半。次有
四頌。陳衆益以稱歎。古今相似。後有四頌。叙
述別徳。一一歸誠。舊三頌半。初中有二。初十
頌半。牒前事讃揚。舊有九頌。後有一頌。明現
影意。初中復二。初三頌。牒現他方。舊有二頌。
後七頌半。牒現此方。或總分二。初三頌。牒現
他方以讃揚。後八頌半。牒現此方以讃揚。初
中復二。初兩頌。讃佛六淨。後一頌。牒現十
方。讃六淨中。初一頌半。讃六徳。後半頌。結
申敬禮。此有四淨。一目淨。二意樂淨。三定
淨。四彼岸淨。舊經意樂名心淨。彼岸淨名已
度。六根之首。目最爲先。導引其身。無目不
可。見事聞理。目用居先。於身端嚴。目妙爲
勝。故偏歎目。餘根准知。言目淨者。目有六
勝。一淨勝。離障翳故。二修勝。修者長也。若
雲間之半月。長入鬢故。三廣勝。廣濶也。與
長相稱。能*濶大故。四妙端嚴勝。上下相稱。
厚薄得所。極婉麗故。五皎勝。皎者明也。明朗
可愛。能徹視故。六色勝。青紺色故。喩中有
之舊但有三。今者新譯。猶如青紺蓮花之葉。
不同其蓮花落結實。臺露名蓮。故目似葉。不
眞蓮。諸蓮花中。青蓮花似目。形勢別故。
不取餘色之花。花葉團故。青蓮花葉。極大皎
潔。鮮淨喩目。修長復濶。婉麗可觀。含翠明
皎。故以爲喩。紺通衆紺。今取青紺。三十二相
中。佛眼大晴。青紺之色。仍有似環。周圍絞
之。故以青紺蓮花爲喩。已證第一淨意樂。意
樂者。廣大阿世耶信勝解爲體。佛意樂淨。無
雜意樂。純利生故。勝過一切。故名第一。此乃
所證菩提品類。故與證名。證第一淨言。
奢摩他等。奢摩他者。此翻爲止。止住心故。即
是定淨。到彼岸者。即是菩提涅槃。佛已圓淨。
故名爲淨。不同二乘分得障在非第一淨故」
經久積無邊寂路者 賛曰。此初二句明二
淨。初句明第五業淨。第二句明第六名稱淨。
無漏之行。名清淨業。如海深廣。時長修之。故
言久積無邊業耳。徳既高勝。故獲大名。遍十
方刹。十號滿故。名勝名聞。稽者至也。首者頭
也。以首至地。故名稽首。此乃敬禮之異名。大
沙門者。此云息惡。佛果尊極。出過一切。故名
爲大。希夷者。涅槃宮也。聽之不得。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夷。希夷體寂。寂生死故。性本
寂故。路者道也。向涅槃宮之路。即聖道也。如
來能名初學根未熟者。開此寂路。能爲根
熟。導此寂路。名開導者。開者發義。導者引
義。又寂路即希裏。如屍陀林。名爲寂路。故
經説爲憺怕路也。又能開導希表涅槃及寂
路菩提之者。由佛其上六種淨故故我今時
稽首沙門。此能開導涅槃菩提。舊經上來已
説一頌
經既見大聖悉見聞 賛曰。上來讃佛六
淨。此文牒現十方。近現大千。猶稱奇事。後現
此界。理絶心表。長行據近遠而陳。頌中據勝
劣而彰。所以先牒他方。後牒此界。妙用難測
名神。轉換舊形名變。文意可知。故不別釋
經法王法力此法王 賛曰。下七頌半。牒
現此方以讃揚。於中復二。初六頌半。讃佛三
徳。後有一頌。牒現此方。初中有三。初一頌半。
歎佛從眞起化徳。次有四頌。歎佛得果利
生徳。後有一頌。歎佛違順不動徳。此初文也。
佛於法自在。名法王。其法難屈伏。名法力。已
過三界。名超群生。具此三徳故。恒以法財。
施於一切。或由法王以法力故。能超群生。後
以法財。能施一切。一切聖者。法爲資財。益自
他故。雖財無畏。亦以施生。塞生死源。唯
法故。所以偏説。佛後得智。能善分別法自共
相。自相者。色受想等。共相者。苦無常等。以
法施時。能善分別。雖外起此作用。而無分別
智。常觀第一義。第一義者勝義。勝義體即眞
如。摧怨敵者。内觀眞義。能破三魔。外起化
用。能破天魔。名摧怨敵。摧者破壞義。四魔
千佛。爲怨爲敵。故名怨敵。非佛與之。舊經
闕此。名而不動。不爲魔怨所動亂故。義亦少
成。既起二智。證理事門。已於諸法得自在。自
在有十。花嚴經中。亦説十種。名同義別。如
花賛第十卷説。今依攝論。一壽自在。能延
促命。二心自在。生死無染。三財自在。能隨樂
現。由行施度。證此三果。四業自在。唯作善
事。及勸他爲。五生自在。隨欲能往。此二由行
戒度所得。六勝解自在。能隨欲變。此由忍得。
七願自在。隨所樂成。此由勤得。八神力自在。
起最勝通。此由定得。九智自在。隨言音慧。十
法自在。於契經等。任運能説。二由慧得。今顯
由佛内具二智。故於此中而得自在。任運能
宣。歎徳一周。故申稽首
經説法不有亦不亡 賛曰。此下四頌。得
果利生徳。於中有二。初兩頌得果。後二頌利
生。得果中有二。初一頌。所説窮理果。後一
頌。所證窮眞果。此初文也。清辨解云。佛説諸
法不有。不有空也。亦不無有也。依世俗諦。法
相不無。依勝義諦。法相不有。一切皆待因縁
立者。法所藉因。法所藉縁。因即是縁。故名因
縁。且如有爲。待無爲立。其無爲法。復待有
爲。眞待俗立。俗待眞立。空有亦爾。其所待
藉。名曰因縁。因果爲宗。所待爲因。能待爲
果。故世俗有。勝義成空。以世俗諦。有我作
受。勝義諦中。都無我等。故世俗諦。待勝義
成有。其勝義諦。待世俗成空。我等既是昔凡
妄執。故今聖者。勝義成空。雖勝義空。不壞俗
諦。故善惡業。依世俗諦。亦不説無。亡猶無
也。或此總依勝義諦説。空性離言。何空何有。
有空法皆待因縁立故。勝義諦中本無我等。
善惡之業。業性不亡。由凡執有。聖證成空。性
本空故。非今始空。云亦不亡。不亡者不無也。
色自性空。非色滅空。非今始空。故言不無。護
法解云。依勝義諦。佛説諸法不有不無。不有
空也。即遍計所執。不無有也。即依他圓成。所
以者何。一切皆待因縁立故。空有事理相待
建立。所待稱因。能待稱果。佛説因果。以爲宗
故。不可唯空。亦不唯有。要相待故。舊云生
者。其義非也。諸無有法。不待因縁而生。但
待立故。無我等者。顯不有法。善惡之業亦不
亡者。顯不無法。生死業縁。此非無故。此顯所
説契空有理果
經始在佛樹所不測 賛曰。此一頌。顯所
證窮眞果。佛樹者菩提樹。菩提樹下成佛。因
以爲名。在佛樹下。於其復夜。降伏天魔。以
十力降。伏魔名降魔。降魔之相。如諸教説。
得甘露滅及勝菩提。滅謂涅槃。如甘露藥。服
得不死故。勝菩提者。能證眞智。過二乘故。名
勝菩提。然此所説涅槃菩提。非是一切分別
之心所受所行。亦非一切思量之意所受所
行。餘心分別之所不及。餘意思量亦不及故。
攝大乘云。非心而是心。是無分別智。非是思
量心。是無分別心。此甘露滅等。是無分別心
所縁。非思量心之所取義。彼分別故。受者領
納。行者縁慮。或非餘心所行。餘意所受。別配
心意。或甘露滅。即勝菩提。菩提性故。清辨解
云。以佛證得空無所有甘露滅故。非心意所
行。法體都空。何有心意而受行也。由此外道
邪所不能測。彼能測有。麁淺法故。不能
測空。深妙法也。護法解云。所證涅槃菩提雖
有。性微妙故。是智所證。非心意境。故諸外道
群邪不測。由此下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
可以心得。唯智所證。或上二頌中。初半頌。總
歎所説空有道理。次一頌。別顯空有之法。後
半頌。歎深難測。一頌顯空有法中無我。一句
頌所執無法不有也。次有一句頌依他有後
之半頌。頌圓成有。今此二性。法不無也。無漏
諸法。皆是圓滿成。滅及菩提。倶圓成故。遣所
執斷。依他證圓成。故此三別。此上明佛證三
性理果故餘不測。下之二頌。明利生也。於中
有二。初一頌。明轉法輪三寶出世。後之一頌。
群生賚斯。能度生死
經三轉法輪現世間 賛曰。此明轉法輪三
寶出世也。法輪有三。謂聲聞獨覺菩薩法輪。
隨機有異。法成此三。且准法花。於三七日中。
思惟此事已。方趣波羅&MT01332;。爲五比丘衆。轉四
諦法輪。此四諦輪。聲聞之人。於三生等。行修
習已。依蘊處界。證四諦故。名聲聞法輪。獨覺
之人。於四生等。行修習已。依十二縁。證四諦
故。名獨覺法輪。菩薩之人。三大阿僧祇劫。修
六波羅*密。行十善巧。觀於三性。證四諦故。
名菩薩法輪。故大般若經云。世尊初轉法輪
之時。無量衆生。發聲聞心。無量衆生。發獨覺
心。無量衆生。發於無上正等覺心。證於初地
二地三地。乃至一生當得無上正等菩提。此
乃三乘通行法輪。若不爾者。第二七日。他化
天宮。已説十地。何故不名轉法輪也。彼非三
乘同所修故。由此經中不名法輪。三轉有二。
一自轉。二爲他。自三轉者。初轉在見道。名印
相轉。次轉在修。名應作轉。後在無學。名已作
轉。爲他亦三。一示相轉。示其五人四諦相故。
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二勸修
轉。勸其五人修四諦故。謂此是苦汝應知。此
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集汝應修。
三作證轉。恐即其不信。佛引自身而終作
證明。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
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初一轉時。解憍陳那
入見道。第二轉時至修道。第三轉時成無學
道。於一一諦。各各有十二行相。謂如於苦諦
生聖慧眼爲總。別於過去苦諦生智。未來苦
諦生明。現在苦諦生覺。乃至道諦亦爾。一總
法眼。三世別行相。合成於四。三轉合有四十
八行相。不過十二故。總名三轉十二行相法
輪。如法花賛第四卷中法輪章説。於大千者。
大千世界百億釋迦一時同轉。倶釋迦化。故
言大千。其輪能寂本性寂。本性寂者。即是眞
如本體寂理法輪境性。可名法輪。昔未轉時。
爲種煩惱。生於現行。囂煩所&T057006;。今轉法輪。生
聖道故。煩惱都盡。本性眞寂。其理便顯。故言
能寂。其本性寂。舊經云。其輪本來常清淨。即
法輪境性。名爲法輪本來清淨。彼意由轉聖
道輪故。法性之輪。本來清淨。昔煩惱&T057006;。今便
顯淨。文隱難知。言法智者。三乘所獲無漏正
智。此時天人。方能證得。舊經云。天人得道此
爲證。天人得道。此本淨輪。便爲所證。與
本便乖。由此三寶便現世間。三寶具足故。佛
初成道。商人獻糗。佛與三歸。未來有僧。汝當
歸依。三乘聖僧。時未有故。轉四諦已。三乘之
僧。三寶方具
經以斯妙法功徳海 賛曰。此之一頌。群
生賚斯。得度生死。以斯妙法。牒上法輪。得果
圓滿。更無所畏。已超生死。更無所畏。故得
涅槃體常安寂。故説佛是能度生死之大醫
王。我今稽首無邊徳。舊云一受不退常寂
然。得本寂已。更不退轉。故常寂然。便闕無畏
怖義
經八法不動此能仁 賛曰。次第三段。一
頌明佛違順不動徳。八法者。一利。二衰。三
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得財位名利。
失財位名衰。背面説惡名毀。背面説好名譽。
對面説好爲稱。對面説惡云譏。遭逼迫名苦。
得怡適名樂。由佛住三念住。八法不動。三念
住者。一分隨順供養不喜。一分違背損害不
嗔。一大衆中半順半違。亦不憂喜。如妙高山
王踞金輪上。四方猛風。不能傾動。舊無八法。
但有毀譽。譯家脱也。好衆生名善。惡衆生名
不善。佛於此輩。都無偏黨。倶慈與樂。倶愍拔
苦。愍者悲也。佛心行相。離所執著。如大虚
空。平等而住。都無憎愛。孰者誰也。誰不宗
承敬仰此能仁也。梵云釋迦。此云能仁。且能
且仁。佛本性。釋此本縁。如瑜伽論。舊云人
法。人中寶珍。闕無釋迦
經以斯微蓋功徳身 賛曰。上讃佛三徳。
此之一頌。牒蓋現影。讃述一周。故申敬禮。智
見智也。功徳福也。佛以福智而爲身故
經十力神變大智見 賛曰。牒前前事以
讃揚中。爲第二明於蓋内現影所由。顯示
世間皆性非實。猶如光影。非有似有。誑惑愚
夫。令知虚僞。勿生封著。舊經無此。衆既覩
已。莫不驚歎。此希奇事。故我今禮
經衆會瞻仰其相 賛曰。下第二大段
有四頌。陳衆益以稱歎。有上。初一頌身益。
後三頌語益。此初文也。梵云牟尼。翻云寂默。
能寂生死。證寂默法。故言寂也。諸有見佛能
隨順者。莫不心生徳清淨信。不隨順者。近信
不生。久必還起。佛現神通。慈愍拔濟。唯向不
背。於信者前。各各現身。爲其説法。其信法
者。亦各見佛。獨爲現身。現前利樂。餘人所不
能。故爲不共相
經佛以一音不共相 賛曰。下有三頌。明
語益。大文分三。佛有四無礙解。不歎辨無礙。
説三無滯。即辨才故。一法無礙解。説法無滯
智。二義無礙解。説理無滯智。三詞無礙解。隨
諸方言音無滯智。四辨才無礙。巧説法義等
七辨無滯智。此歎詞無礙解。爲利益也。佛以
一音者。謂一刹那聲。一方音聲。一本質聲。一
法教聲。宣説法時。八部四衆。隨類各解。隨其
方域。詞韻不同。佛皆能同。彼謂各同。故成不
共。九地雖能得詞無礙。尚未圓滿。今顯圓故
經佛以一音不共相 賛曰。此歎法無礙解。
説法逗機。應根應勝解。應界性。不同。故言各
各隨其所解。聽者聞法。隨其根性。普得受行。
隨獲彼果。故爲不共。一雨普潤。禀不同故
經佛以一音不共相 賛曰。此歎義無礙
解。佛説法義。先行惡者。聞法即怖。怖墮落
故。先行善者。聞法歡喜。善路生故。耽生死
者。聞法厭離。欣涅槃故。心不定者。聞法斷
疑。心正定故。三獸渡河。證淺深故
經稽首十*方於彼岸 賛曰。下有四頌。叙
述別徳。一一歸誠。有九稽首。舊三頌半。此中
有六。一歎精勤。二歎離怖。三歎得定。四歎導
首。五歎離漏。六歎得果。如文可知。諦者實
也。行實精進。名諦勇猛。已除五怖。得四無
畏。名得無怖。畏舊云得無所畏。而無怖言。
佛已至定不共法。一切妙定。佛皆得故。舊經
無此。結有九種。謂愛。恚。慢。無明。疑。見結。
取結。嫉。慳。此九能結五趣四生。諸生自體亦
如結。難可解故。縛有三種。謂貪嗔癡。此縛有
情處生死故
經稽首普濟心解脱 賛曰。此有二歸。一
歎慈悲。二歎得果。不依生死。出世間故。得諸
有情平等趣者。證涅槃故。涅槃是有情平等
所趣故。舊云善知衆生來去相者。向涅槃來。
出生死去。然義稍乖。心解脱者。已離煩惱。慧
既解脱。相應之心。不復彼呴。名心解脱。佛於
諸趣。已得此故
經牟尼如是無所住 賛曰。此有一歸。歎
證眞空。清辨解云。善修空者。證眞理故。如空
無罣礙。如蓮不著水。諸相已遣。更無所遣。生
死盡故。出世願滿。更無所願。故今稽首。如空
無住。得眞諦者。護法解云。善修空者。空有二
種。一云舜若。此但名空。空者無也。即遍計
所執。二云舜若多。此云空性。空之性故。體即
眞如。性是有也。善修所執空故。一切相遣。善
修圓成空性故。一切願滿。由此歸佛。如空無
住。舊經似有文中仍闕
經爾時寶性問我嚴淨佛土 賛曰。説因圓
滿中。自下第二明其請益。於中有四。初明寶
性請益。二明佛讃勅聽。三明寶性敬諾。四明
如來廣説。此初文也。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
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覺。總云無上
正等正覺。如常分別。不繁述之。發趣者。五百
童子。發心求趣。彼減問我嚴淨佛土。此有二
義。所嚴清淨土。即土相状。能嚴修淨佛土。即
土之因。故問有二。一問淨佛土状相。二問修
彼之因。舊經願聞淨土行。問唯問因。不問土

經作是語已分別解説 賛曰。此明佛讃勅
聽。有二。初讃。後勅
經於是寶性皆希聽受 賛曰。此明寶性敬
諾。善哉世尊。敬之詞也。先本無
經爾時世尊嚴淨佛土 賛曰。下明如來廣
説。大文有二。初答前問。後勸嚴心。答問有
二。先答土相。復次已下。答問嚴因。答土相中
有三。一總標。次別顯。後釋所由。此總標也。
凡土有二。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聖土有二。
一菩薩二寶方。合此二種。假名爲土。離有情
等。無別土故。由有有情。方有器界。有情成菩
薩。器界及寶方。菩薩本欲化諸有情。令得
出世。方便變穢而爲寶方。根本不爲變器成
淨土。器是末故。所以今標諸有情土。是爲菩
薩修行所嚴清淨佛土。故俗亦言人爲邦本。
本固邦寧。即同於此。舊云衆生之類是菩薩
佛土。文義不同。嚴淨當來成佛之土。名淨佛
土。非菩薩時已名佛土
説無垢稱經疏卷第二



説無垢稱經疏卷第二至第三之始
經所以者何 賛曰。自下別顯有二。初徴後
顯。此徴詞也。有何所以諸有情土。是所嚴土」
經諸善男子嚴淨佛土 賛曰。下有五重。
舊有四重。闕此第二。亦可合新二以爲舊一。
名隨化衆生而取佛土。理雖亦同。然義難知
五重分二。初二重。明隨衆生發心修行。即攝
生。以嚴佛土。後三重。明隨衆生應以如
是嚴淨佛土而得成熟。即便攝受如是佛土。
或初攝外凡生嚴變化土。後攝地前生嚴他
報土。或初攝生。後攝行。二義雖殊。但以嚴衆
生土爲嚴佛土。初中有二。初重明生衆生生
善離惡。即攝嚴淨。後重明衆生發起福慧。即
攝嚴淨。或初明衆生發心修行。即攝嚴淨。後
明衆生起餘功徳。即攝嚴淨。或初明衆生得
樂離苦。即攝嚴淨。後明衆生増善滅惡。即攝
嚴淨。有三翻義。此初文也。以増長者。生起善
故。或發心故。或得樂故。以饒益者。或離惡故。
或修行故。或離苦故。舊云隨所化衆生而取
佛土。合初二重。所資益有情名所化生。亦得」
經隨諸有情嚴淨佛土 賛曰。此第二重。
明隨衆生發起福慧。起餘功徳。増善減惡。
即攝彼生。以嚴佛土。一一對前。有三翻釋
經隨諸有情如是佛土 賛曰。下有三重。
明隨衆生應以如是嚴淨佛土。而得成熟。即
便攝受如是佛土。中有二。初一重。隨衆生應
以如是嚴淨佛土。而得息惡。即攝是土。後二
重。明隨衆生應以如是嚴淨佛土。而能獲善。
即攝是土。此初文也。調伏者。調和控御身語
等業。制伏滅除諸惑業故。應以如是嚴淨佛
土者。修諸菩薩一切勝行。名嚴淨土。嚴淨土
因故修因曰嚴。此中意説。隨諸衆生應以如
是菩薩妙行而得息惡。即便攝此菩薩妙行。
如自持。戒調伏他惡。嚴佛土者。本利生故
經隨諸有情如是佛土 賛曰。此之二重。
明隨衆生而得獲善。即攝是土。有二。初明未
得果者。隨得果善。後明未得因者。隨得因善。
佛智者果善故。聖根行者因善故。得聖根者
菩提心。得聖行者此後行。或聖根者信等五。
其聖行者餘萬行。或聖者佛也。聖根即行。行
爲根本。而得聖故。或聖根者無漏慧。聖行者
此餘因
經所以者何清淨功徳 賛曰。此第三釋所
由也。文有二。初釋所由。後擧喩顯。此初文
也。先問後答。此中問意。前言諸有情土。即是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