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維摩經略疏 (No. 1778_ 智顗智顗略 ) in Vol. 38

[First] [Prev+100] [Prev]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維摩經略疏卷第九小卷二十
 天台沙門湛然述 
  佛道品
今明此品略用三意通釋。一明此品來意。二
釋此品名。三入文解釋。初明此品次觀衆
生品來者。前品正明通相入空。正成問疾品
通教從假入空。調伏界内有疾菩薩。兼成室
外爲國王長者説法。已如前説。今此品次明
通相從空入假觀。明非道之道非種之種非
眷屬之眷屬。此即不有而有。正成問疾品明
別教通相從空入假觀。調伏恒沙實疾菩薩。
上文云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不應
滅受取證也。亦兼爲室外呵諸大弟子。不能
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以五逆相而得
解脱等。故有此品來也。次釋此品名。言佛
道者佛以覺爲義。自覺覺他名之爲佛。道以
通達爲義。所覺之理能通觀智從因達果名之
爲道。此以智理標名故云佛道品。正如此品
用非道之理即是佛道。是以淨名答文殊云。
菩薩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名爲佛道。言非道
者大論云十二因縁有三種道。一煩惱道。二
業道。三苦道。煩惱即無明愛取三支。業即行
有二支。苦即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
此之三道皆非佛道故言非道。非道之理即
是諸佛實相智慧功徳之理。理即是道故説
非道即是佛道。問此品不約因縁明義。何得
約因縁三道爲非道也。答一切非道不出此
三。何者十界攝一切九皆非道。唯佛法界名
爲佛道。此經明不思議佛道故九界非道皆
是佛道。是九界道中六道是有爲十二縁。三
乘是無爲十二縁。即世出世二邊之道各有
三道。不能通相從空入假順入不思議解脱
之道。故皆非佛道。但此品不別明菩薩是非
道者。以有四教菩薩道故。別圓入中即是佛
道。復次方便菩薩皆有悲願快順佛道。故不
簡出。實非佛道。若是佛道淨名何故呵四菩
薩八千之徒。復次此品明遍入諸道斷其因
縁。豈不入方便教菩薩斷其有爲無爲縁集。
問若佛是能覺智。道是所覺理者。此非道之
理即佛性理不。答如所問也。問若即是者佛
性有三。謂正縁了。非道亦得是三因不。答亦
如是具如玄義。何者苦即正因煩惱即了因
業即縁因。故大經云十二因縁名爲佛性。佛
性不出三種。因名三種佛性果名三徳涅槃。
何者苦即法性五陰。屬正因佛性。故大經云
無明有愛是二中間則有生死名爲中道。中
道者即是正因。若轉無明爲明是則由惑有
解。即是了因。若轉惡爲善則由惡有善。即是
縁因。故知三種非道之理即是三種佛性之
理。故淨名言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問諸師多
云此經未明佛性。何得引涅槃明十二因縁
是佛性義以釋此品。答大經云若言十一部
經不明佛性非謗佛法僧。若説十二部經不
明佛性即謗佛法僧。今此方等具十二部。何
得言不明佛性。問此經始終無佛性名。何得
説言明佛性也。答此品淨名説非道爲道。文
殊説非種爲種。種性即是眼目異名。如天帝
釋豈異憍尸。若謂不作佛性名説。不開佛性
義者。有經不以二諦名説亦應不*開二諦。何
得言諸佛常依二諦説法 問若佛性有三種
亦三不。答如所問。故此品文殊言有身爲種
六入爲種。即苦道正因種性之異名也。無明
貪恚等爲種。即煩惱道了因種性之異名。十
不善爲種。即業道縁因種性之異名也。種性
之與性義實相映。故法華云唯有如來知此
衆生種相體性。即其義也。問種以能生爲義
義*映無常。性以不改爲義。義*映於常。此二
義別何得言*映。答縁了*映種不足致疑。但
正因*映種義似有乖。深求其致亦相*映也。
如眞非因果説爲正因。是則非因性爲正因
性。何以不得非因種説爲正因種子。問若此
經明如來種與涅槃佛性同者。何故言若見
無爲入正位者。不能復發菩提心也。猶如根
敗。種義可斷佛性之義則不可斷。何以得同。
答此帶方便明種性義。於利根菩薩即是究
竟。二乘不了故須呵折。呵折其聲聞密有發
理。故法華云。而昔於菩薩前毀呰聲聞樂小
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即其義也。問十二
因縁法性皆是正因。觀因縁智通是了因。助
修之善並是縁因。何以偏判各有所屬。答義
有通別。若如所問乃是通義。別對不爾。法性
五陰有無明惡業即成生死五陰。如陰氣起
水結成氷。無明轉爲明不善成善。即顯五陰
成五種涅槃。如陽氣起則氷還成水。問無明
煩惱豈是智性。答文云不入煩惱大海不得
無上智寶。十地論師説。七識是智識。攝大
乘説七識但是執見識。諍論云云。皆由不達
了因種性義也。六識不達起諍亦爾。問若爾
般若法華明佛性不。答此方等經尚有此義
況般若耶。故大經云言佛性者有五種名。所
謂佛性・般若・首楞嚴・金剛三昧・師子孔三昧。
又大經明成大果實見如來性。引法華八千
聲聞得受記別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
所作即其義也。觀心者若知一念十二因縁
具十界三道之理。即三如來種三種佛性。是
則三道非道不障三徳。如世伊字諸法亦然。
是不思議智理即是非道。通達佛道故名佛
道品也 爾時下三入文文爲三。初明佛道。
二明如來種。三明眷屬。此三辭異意同。皆是
通相入假觀也。若就覺知非道之理通達無
壅名爲佛道。此理顯理能生如來名如來種。
所生福慧自行二嚴。能生法身及諸功徳。即
以此爲眷屬。若是化他皆假名無壅。三文雖
殊同是通相從空入假。故大品云。菩薩能以
一切道起一切道種名道種智。即是從空入
假智也。初文爲四。一文殊略問。二淨名略答。
三文殊重問。四淨名廣答。初文所以住此
問者。假名分別佛道無量蘊在非道。初心菩
薩聞問疾品明不思議通相入假莫之能知。
故問菩薩云何通達佛道 維摩至佛道二淨
名略答者。菩薩以無所受而受非道諸受。即
行於世出世二邊非道。通達佛道者。達此二
邊即是佛道。復次世間非道即是愛見。愛即
魔非道見即外道非道。出世非道者。即二乘
四門等種種諸門。具如上釋從空入假明諸
受也。此世出世皆名非道。菩薩以無所受爲
欲通達非道之受而受諸受。自行化他。入假
分別藥病。未具佛法終不滅受取證。即能通
達一切佛道。故上問病品云諸魔外道皆吾
侍也 又問至非道三文殊重問。所以重問
者以向答意玄時衆未解故重請廣説 答曰
下四淨名歴別廣答文爲八重以明非道。一
約無間因果・二約色無色界・三約三毒・四約
十弊。五約二乘・六約人間諸惡果報・七約入
無餘・八總結。初約五無間因果明非道者。菩
薩入假爲利衆生示五逆因受三途果。雖爲
此事而無惱恚。即是通達佛道。何者觀此五
逆因縁生心從假入空尚不見逆心。況有逆
果。以無所受爲物而受逆心逆果。此五逆心
即是無生。即阿字門。謂諸法初不生故亦是
無垢三昧。若知諸法不生即具一切佛法。如
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逆心亦爾。具足世出
世法。頓漸道品一切佛法十心數十弟子起
十法門。莊嚴雙樹枯榮之教具在一念五逆
生死心中。故言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此即三
道五逆之因即是煩惱道業道之非道。三途
之果即是苦道之非道。今取最惡因果尚通
達佛道。其餘理然。故言菩薩行五無間而無
惱恚。即是通達佛道。本無逆業而行逆者。即
是以無所受而受諸受。通達佛道即是未具
佛法。自行化他未滿不應滅受而取證也。菩
薩於逆如是。通達具一切法即是自行。示行
此事即是化他。示有二種。一者示懺。如闍王
未受惡果。而求懺法令無數人發菩提心。二
者不懺。如調達乃至入大地獄。阿難隨目連
往看勸令懺悔調達。答言我受此苦如第三
禪樂。是爲行於非道爲利一切。又非惡無以
顯善。是故調達無數劫來常共釋迦行菩薩
道。一行佛道一行非道更相啓發。如法華所
明。至于地獄而無罪垢即約果也。此是無垢
三昧破地獄有。入此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
中。如調達在地獄語目連言。若汝更爲凡夫
我當出此地獄。又如婆藪雖在地獄教無數
人。得出地獄聽方等經。若自有罪何能如是。
良由雖處地獄無有罪垢而能利他。出于地
獄即是行於非道而無罪垢。即是入無垢三
昧通達佛道。本無地獄之業而至地獄者。即
是以無所受而受不取證也。自此已去皆須
取問疾品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文。來對行於
非道之語。歴一一句皆類此也。至于畜生無
有無明憍慢等過者。如大象獼猴鵽鳥相敬
因以化人。即是入不退三昧通達一切佛道。
至于餓鬼而具足功徳。如請觀音云。現身作
餓鬼手出香色乳。即是入心樂三昧通達一
切佛道 行色至爲勝二明行上界非道通
達佛道。所以約上界者。此二界是世間善。若
因中生著是菩薩縛。若受果報即長壽天難。
即非佛道。菩薩從假入空以無所受而受此
因果。不以爲勝。以非出世觀練薫修之勝法
也。而於此非道修白色三昧乃至我三昧等
十一三昧。未是自行化他一切佛法。終不滅
受取證即能通達佛道也 示行至其心三明
示行三毒。即是煩惱非道而通達佛道。以無
所受而示行貪欲非道。離諸染著即是無漏
禪定之佛道。示行嗔恚非道。無有恚即是修
法縁無縁之佛道。示行愚癡非道而以智慧
調伏。即是三智之佛道。若未具佛法不滅三
毒之受而取證。是爲通達佛道。故諸法無行
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
具一切佛法 示行至他教四約十弊非道通
達佛道。此十亦多是煩惱亦有是業。義推可
知。若以無所受而受十弊。入假修十波羅蜜
未具佛法。終不滅十弊受而取證。即能通達
一切佛道。問八蔽八度如文可解。憍慢對願
諸煩惱對力其義如何。答憍慢輕他。若不發
豈能作橋梁令他履踐。若不轉煩惱豈能
和光不染常清淨也 示入至衆生五明行二
乘非道通達佛道。二乘沈空故有無爲縁集十
二因縁三道非道。菩薩以無所受受二乘沈
空之受。而能從非道通達佛道示作聲聞。爲
衆生説未聞法。如身子善吉若作支佛。大悲
教化如大迦葉。未具佛法終不滅二乘受。而
通達佛道。故法華云知衆樂小法而畏於大
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縁覺少欲厭生死實
自淨佛土 示入至因縁六明示受人間果
報苦道非道通達佛道。此有八句初七示受
人間報。後一總明現入諸道。前七是受四天
下諸受。此諸果報皆是非道。而從空入假修
如幻等四種三昧。未具佛法終不滅此諸受
而取證也。後一句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縁
者。世間諸道不出其六。此文未明修羅六欲。
若受此道亦是苦道非道。而修歡喜三昧及
不動等六種三昧。未具佛法終不滅此果報
受而取證。即能通達佛道。言斷其因縁者得
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即是斷其因縁。
復次現遍入諸道即是遍入十法界道。斷其
因縁者斷四教菩薩因縁三道 現於至生死
七明現二種涅槃非道通達佛道。上明二乘
有爲功徳。今明二乘無爲功徳。皆是非道。又
上但説二乘今兼三乘入二涅槃皆非佛道。
除圓妙覺示現其餘皆有無爲縁集三道非道
若應以三乘滅度而得度者。即現三乘而不
斷生死者。菩薩大悲處於生死。通達生死非
道即是佛道豈可斷也 文殊至佛道八結成
佛道義。菩薩若能行前七種明於非道之理
具一切佛法者。即是通達佛道也 於是下
二明如來種。所以淨名問文殊者。上文殊問
淨名答非道爲佛道。今淨名問文殊答非種
爲如來種。此二大士互爲賓主之儀。爲欲顯
上所明行於非空入假。其理幽玄諸未悟者
多生疑怪。今淨名問如來種。欲顯非道佛道
令義分明。若知三道是如來種者即能通達
非道是佛道也。文爲五。一淨名問。二文殊答。
三淨名重問。四文殊解釋。五大迦葉稱嘆領
解述成。初問何等爲如來種者。正爲成非道
爲道 文殊師利下二文殊答。即是以非種
爲種。何者上淨名以非道爲道。恐時衆未解
故問種義。今文殊答以非種爲種。理趣快同
顯成向説之玄旨也。言如來種者大論云如
法相解。如法相説名如來種。若如十二因縁
三道法相解者。即是如來種。何者離三道之
外更無如來種。三種種者一正因即苦道。二
了因即煩惱道。三縁因即業道。前文具明言
如來者。如此因縁三道法相。而解而説故名
如來。今文殊答還依如來所解而説。故説三
種非種爲如來種。以成淨名所答三種非道
爲佛道也。言如來種者種既有三。如來亦
三。一法佛如來・二報佛如來・三應佛如來。如
法華明皆是一相一種即正因種。如智論明。
諸智慧門爲種即了因種。又法華明彈指散
華佛種從縁起。即縁因種。種以能生爲義亦
種類義亦種性義。能生義者若不能生不名
爲種。以此三種能生三佛。從微至著終于大
果。即能生義。種類義者若此三種非佛種類。
此外更無同類之法。種性義者性名無改。此
之三法從初至後不斷不滅。必致三佛三徳
之果故名不改。今約衆生明種不出此三。由
煩惱潤業受身有苦。三無前後亦非一時。不
縱不横。若附性明義。以眞性爲正因種智慧
爲了因種。萬善爲縁因種。此多約斷惑得解
離生死得涅槃除惡有善。此約思議明種非
今經意。若除惑得解則無了因種。如此火從
薪起薪盡火滅。故二乘斷結盡便無佛慧之
因。故不能成一切種智失了因種。若除惡有
善惡盡則不能生善豈有縁因種。故二乘無
惡失縁因種。若離生死入無餘滅不受生者
豈有正因種。故大經云。或有佛性。闡提人有
善根人無。闡提具有煩惱諸惡受生死身。即
是以惡爲縁因性。善人無此惡中之性故云
無也。善人有者已有善法縁因也。闡提無此
故云無也。二人倶有者有正因性。二人倶無
者無了因性。若約識爲義六識是縁因種善
惡並是六識所起。離六識外則無惡無善。無
縁因種七識是了因種。惑之與解皆是七識。
離七識外則無惑無解。八識是正因種。無八
識則無生死涅槃。眞諦云。有第九識是眞識。
八識猶是虚妄生死種子所依。若地論師用七
識斷六識。智障滅八識眞修方顯。此須中論
四句撿破。今經明不思議種以非種爲種。故
以身等煩惱不善皆如來種。如蜂作蜜雖採衆
華不以便利蜜終不成。故知便利皆是蜜種。
今不思議亦爾。非但法性智慧善法是三佛如
來種。只此三道是三如來蜜種。對之可知。若
菩薩研修此三種理分得相應名習種性。此
心増長名性種性。虚通無滯名道種性。深見
分明名聖種性。三種等修名等覺性。三至妙
極名妙覺性。此三種性非前非後亦非一時。
不縱不横如世伊字首羅三目。就文殊答文
有六段明如來種。一略約苦道。二廣約煩惱
道。三重廣約苦道。四重略約煩惱道。五約業
道。六約煩惱總結。今就前五文三義分別。初
有身・六入・七識處。此三是正因如來種。次無
明有愛・三毒・四倒・五蓋・八邪・九惱。此六是
了因如來種。後十不善是惡業即縁因如來
種。若就通論一一皆是三佛如來種。然衆生
受身雖以業爲因。若無煩惱則不得生。三種
亦爾。雖有正因若無了因導縁因助顯正性
三佛不得生長。由慧達煩惱以導縁因。三因
成就法身顯現。故文殊云。煩惱泥中有佛法
耳。有身爲種者。身即五陰陰即法性。法性色
法性受想行識即正因種也。又身爲種者。能
生福慧故説爲種。若斷五陰即斷佛種。此即
非種爲種。菩薩以無所受而受此身。若未成
就自行化他一切佛法終不滅身而取證也。
即是從空入假明不思議種義。何者迷身則
有六道生死種。解身則有四聖人種。故有十
法界種也。若滅身者無一切種。菩薩如是觀
身見一切種即如來種。如人眼翳苦痛失明。
若諸拙師針灸藥塗雖得痛止。而眼根毀壞
永不見色。無如來種。若人患眼不壞眼根若
遇幻師禁呪痛愈眼根清淨。此喩凡夫雖具
煩惱猶有反復種義不壞。是故身爲如來種
也 無明至爲種此四是二廣約煩惱道爲如
來種。過去煩惱爲無明現在煩惱名愛。觀此
二世煩惱如虚空不可盡即是了因如來種。
亦是三佛如來種也。貪恚癡爲種者。三毒猶
是過去無明現在有受。亦各出三毒。若離取
我即具等分出生八萬四千塵勞。若如是知
故名爲種。四顛倒者別門明義。迷色起淨倒
迷受起樂倒。迷心起常倒迷想行起我倒。能
生念處正勤如意根力覺道故爲種也。五蓋
者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能生根本觀練薫
修諸禪三昧故爲種義。既知別義於通無滯
六入爲種七識處爲種。三重約苦道廣明正
因種。六入即是約報身苦道。如鴦掘云。此之
六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亦
如法華明。父母所生清淨常眼等得六根清
淨即是六根相似相現。故華嚴明十種六根。
因是得入如來六根。故知淨是如來種義。七
識處者。什師云欲界人天爲一。三禪三空爲
六。合七識住。所以然者。三惡苦多識不樂住。
第四禪識色微故。又以有無相天故識不樂
住。第四無色以非相法微故識不樂住。隨識
樂住即是法性 八邪至爲種四重約煩惱道
爲種。八邪如前迦葉章明。不捨八邪而入八
正即是種義。九惱者約三世違情是生嗔之
縁。謂此人現世惱我惱我親歎我怨。過未亦
爾。是爲九惱。若有方便是生慈縁。故得是如
來種 十不善道爲種五約業道明如來種。
十不善則攝得五逆。因惡生善即有十善。若
能生十善即生三不護三密示現三業隨智慧
行等如來功徳 故即是種也 以要至佛種
六總結成如來種。煩惱不善不出見愛。以此
往收故一切不善皆在其中。皆是如來種也
曰何謂也三淨名重問 答曰下四文殊答文
爲二。一正答二譬顯。初正答言。若見無爲入
正位者即是斷如來種。不能行於非道。以滅
受取證故不能發三菩提心。所言若見無爲
入正位者。苦忍初心即是見諦名之爲見。見
諦惑盡終不更起。即是一分數縁無爲即是
正位。若見惑斷即見煩惱如來種斷。是人遠
至七生畢竟不受後身。則界内三道非種之
種究竟永斷。故不能發三菩提心入假行道。
自利利人學一切法。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成
三佛種 譬如下二譬説文爲四。亦可通譬
上明種義。亦可別譬。別譬爲二。初三別譬三
種後一總譬。就別譬爲三。一淤泥出華譬煩
惱道爲了因種。次糞壤生芽譬不善業道爲
縁因種。次起身見譬苦道爲正因種。達五陰
即正因性。後入海總譬煩惱等三種能生三
種法身。如下巨海則得智寶。譬如高原者。高
原本合水有泥。以決去水是故無泥華不得
生。明二乘人本有煩惱種。以即斷故如高原
無泥不得生華。此約入正位無煩惱不得發
菩提心 又如至佛法二譬入正位者得道共
戒。斷三惡道不善業無惡業種不生佛法。問
此中言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大品云空中種
樹。二意明入假云何。答一往似異大意則同。
此明菩薩達不善理能生佛法。惡法爲種資
成法身。故約糞壤以明入假。大品即是不
斷而斷。斷惑入空能從空入假。學一切佛法
化度衆生。如世術力能空中種樹。故約空明
入假。若作此解二乘已有入假之義。但其未
悟不能改觀。至法華中方得會入。大品會法
不會其人 起於至法矣三譬入正位者若無
身見則身因滅。無三惡種。不得發菩提心行
菩薩道 是故至智寶四總譬二乘無煩惱等
三道可入。即無一切智等佛法寶也 爾時
下五明大迦葉稱嘆領解文爲三。一正稱嘆
領解二譬顯三自鄙。所以迦葉稱嘆者。以
文殊善説非種顯不思議如來種其理幽玄故
也。領解二意一領塵勞之疇爲如來種。二領
見無爲入正位者不任發菩提心 譬如至志
願二譬顯此譬。但顯領入正位者不任發心。
有開譬合譬如文 是故至道意三迦葉自鄙
文爲二。一正自鄙二所以下釋自鄙意。如文
 爾時下品之大段第三明法門眷屬。亦是
成前道及種義。何者法門無量隨其義便則
有親善。即是眷屬。此皆是無名相中假名分
別以成假名佛道及種。復次前觀衆生品明
觀衆生入空徹源。而有無縁慈悲喜捨。爲顯
此義故天女忽。現對身子闡揚不思議眞空
解脱妙理。次此品明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入
假自行化他。雖受諸受而無所受。能於塵勞
達如來種。是故普現色身。因問眷屬顯成入
假通達佛道種種法門皆是眷屬。文爲二。一
問二答。初問言普現色身者即有三義。一普
現内色・二普現外色・三普現内外色。一内色
者若如法華明身根清淨。十界依正於身中
現。猶如淨鏡現諸色像。二外現者亦如法華
普門示現隨機不同現十界色。三内外現者
如大集明。觀己身衆生身佛身悉現己身。亦
見己身衆生身現佛身中。衆生身中亦如是
皆如影現。即是色入法界海也。菩薩住此普
現之身。表成上文入假之義無所不現。前後
相成令義易了。故普現色身。因致問眷屬。大
士若是生身應有生身眷屬資生。若是法身
即有諸法以爲眷屬。何故室空不見生身眷
屬。亦未聞説法身眷屬法門。致有斯問。眷
屬資生爲在何所。就問爲二。一問眷屬二問
資生。如文 於是下二淨名答有四十二行偈
爲四。初十二行正答法身眷屬資生。即是自
行。二從雖知無起滅去二十七行明菩薩入
假權智無方大用。成前非道及種並爲化他
入假權用。三兩行結嘆自行化他。四一行斥
破二乘。初文爲三。初四行明眷屬・次七行明
資生具・三一行結自行徳滿。初答者。若是法
身實相則無分別。何有親疎正爲入假。故約
法門以明眷屬。關河舊解。外國無父母宗親
眷屬非爲貴人。今約此解仍爲理釋。言無眷
屬是賤人者。即是二乘偏眞灰斷。無智度母
善權父萬行功徳眷屬。故法華以窮子爲譬。
若是大乘法身眷屬臣佐吏民倉庫衆多。淨
名即是佛法貴人。故以偈答言有眷屬也
智度即是實智。實智有能顯出法身之力。如
母能生。方便是權智。權智外用能有成辨如
父能成。若就此經辨父母者。如觀衆生品徹
照三諦契當眞如名實智母。此品明行於非
道通達佛道。遍入塵勞成就佛法即是權智
父。故金剛般若云。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即實
智母。善付屬諸菩薩即權智父。菩薩從初修
此二觀得入中道。雙照二諦是權自然流入
是實。將此權實無受而受具足佛法。不證妙
覺終不滅受息此權實而取證也。又行非道
是權達佛道是實。因此二智遍入塵勞爲如
來種。譬如初生常爲母護。至年長大父付家
業。菩薩安住世諦。初出胎時用權實智入空
入假。乃至妙覺未曾捨離權實父母。一切衆
導師無不由是生者。如世天地二氣交合萬
物得生。又如和合則有託胎。借此以況。權實
二智若不合者則菩薩法身智慧不生。權實
若融法身則顯。故言一切衆導師無不由是
生。約觀心者觀心即空爲實智即假爲權智
非空非假即入聖胎。觀道分明豁爾相應見
於中道即是出胎。如是乃至未入妙覺皆名
佛子。故云普賢眞佛子。若登妙覺即沒子名
但稱爲佛。大論云稽首智度無子佛。法喜以
爲妻者。如世之妻策使稱懷。若菩薩通達非
道之理境智相稱。能生法喜稱悦情懷。故有
種種出假之用心慈悲。爲女者指上三十二
種慈爲女也。慈與悲相扶故同女也。善心誠
實男者指上觀三諦理。順入實相一心能具
萬善。權假化物如男幹事。畢竟空寂舍。舍有
遮弊安身之能。畢竟空理遮二愛見。法身栖
處故爲舍也。弟子衆塵勞即是上來三毒等
分。八萬四千塵勞轉爲八萬四千三昧陀羅
尼波羅蜜。若似若眞皆爲佛事。如轉弟子以
成賢聖。道品善知識。若修中道品即知中正。
識二邊邪得成正覺。諸度法等侶。五度及八
萬四千彼岸法門。是福智度。是慧二種莊嚴
兩輪等故名爲等侶。四攝爲妓女。妓女本娯
情悦慮引諸觀者。四攝能順物情引受學者
故爲妓女。歌詠誦法言。眞樂自樂樂他。誦經
説法亦自樂樂他 總持之園苑至戒品爲塗
香二明資生之具。總持之園苑。園持華菓遮
他盜竊令不失落。陀羅尼亦爾。持善因果遮
諸惡法。林樹是覆蔭清涼。諸無漏法無煩惱
契。即清涼義。覺意即七覺。七覺調停生眞智
因華。故大論云無學實覺此七能到。故以爲
華。解脱果者即是不思議解脱妙覺果滿。八
解浴池八背捨八解脱如前分別。入九定證
眞成八解脱八背捨。修成在九定。定滿如水
滿。八解如池。七淨華者一戒二心三見四斷
疑五分別六行七涅槃。戒淨是正語業命。心
淨是精進念定。見淨是正見正思惟。斷疑淨
是見道。分別淨行淨是修道。涅槃淨是無學
道。別圓見思例皆得稱七淨華也。菩薩在因
皆名爲華。浴此無垢人此約別圓。若藏通界
内事惑垢盡名無垢人。猶有恒沙界外理垢
是故須浴。界内解者。慧解脱羅漢已斷分段
之垢亦是無垢。更修八解除無知垢故須浴
也。象馬五通馳菩薩習未盡無漏盡通。又云
界外正使未盡猶名五通。如意通荷負衆生
力大如象。餘通如馬。周遍十方一念即到故
言馳也。大乘以爲車實相爲車體。二智爲能
乘。至薩婆若中住。調御以一心法界一相常
在一行三昧。遊於八正路無作八直道也。相
具以嚴容衆好飾其姿。不同三藏所明相好。
法身自有實報大相小相。光顯法身爲嚴飾
也。慚愧之上服佛性中道。是第一義天。菩薩
見佛性未了了故。慚第一義天。諸佛是無上
行人。愧此勝人名爲愧人。覆不慚心名之爲
服。又服者忍二邊惡不辱中理。是忍辱衣也。
深心爲華鬘。進入萬行圓因即最上因。如鬘
嚴首。七財者。一聞二信三戒四定五進六捨
七慚愧。聞者十地聽法。如雲持雨十方佛説
法一時能持故名聞也。信者深信堅固猶若
金剛即圓因也。戒者十地所得眞戒。經言唯
佛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汚戒者。定者即首
楞嚴等定也。進者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捨者
常行捨行。慚愧者如前説。如所説修行者。言
行相應所行如所説能到彼岸。教授以滋息。
説法利人普潤一切。化功歸己即是滋息。迴
向爲大利。迴因善向果。得常住三寶故云大
利。四禪爲床座。如床離於下濕避諸虫螫。世
間四禪離欲愛法覺觀毒虫。從淨命心修則
有支林功徳。邪命心修則墮鬼道。菩薩出世
四禪一切皆攝。功徳叢林無不悉備。休息諸
行能離二死煩惱毒虫。若邪命修則墮二地。
淨命修之則契中道。寂滅安樂故言四禪爲床
座也。多聞増智慧以爲自覺音。外國用音樂
覺悟於王。今多聞智慧覺悟心王。自覺覺他
也。甘露法之食。用眞修之智契實相甘露名
爲法食。大經云汝諸比丘未得大乘法食。解
脱味爲漿。脱是定名。定即是水水即漿也。淨
心以澡浴觀理懺悔。即心水澄清浴除罪垢之
煩惱也。戒品爲塗香作無作善資薫法身
摧滅煩惱賊一行三結。自行因成則摧滅煩
惱。見眞界内賊滅。見中界外賊滅。勇健無能
逾。住首楞嚴健相三昧。降伏四種魔者。具如
前嘆菩薩已明。勝幡建道場。若衆生翻邪歸
正道機純熟。菩薩即坐道場因圓果滿。若觀
心者擧足下足無非道場來具足一切佛法
雖知無起滅下次二十七行明通相入假權智
無方。亦是住平等法界赴縁利物。文爲三。初
兩行入假供養諸佛。二一行入假淨佛國土。
三二十四行明入假成就衆生。初兩行者雖
知無起滅。入但空無生不可得空無生。而能
權巧出假。普示界内外生死衆生供養諸佛
雖知諸佛國一行二明通相入假淨佛國土。
如前佛國品釋也 此下二十四行明通相入
假權智成就衆生。文爲五。一入假覺悟衆生。
二入假教用世法。三入假拔物災難。四入假
濟惡道苦。五入假同事利物 初諸有衆生
類下五行正明成就衆生入假權巧覺悟群生。
如文可解。經書禁呪術下二行二明入假以
智法教示衆生而不墮邪見 或現日月天下
五行三明入假拔衆生災難。或現諸天及作
地水者。以假權變作勝正報及以依報。自在
能救三災之難。三災如文 一切國土中下
二行四明入假拔地獄畜生之苦。亦應拔餓
鬼苦。文略義兼。示受於五欲下十五行五
明入假同事利物。皆爲引入佛道善權方便。
稱機無爽 如是道無量下二行三嘆結。入
假權巧縁起之用。自行利物非可具説 誰
聞如是法下一行四結斥二乘凡夫。肖似也
類也善也。菩薩是佛子似佛。是佛種類善順
佛心。若聞此説能即發心。二乘無大根性
則不似。非佛非佛種類不順佛心。聞此不
思議解脱入假權巧。不能發無上道心故云
除彼不肖人也。癡冥無智者是底下凡夫無
大乘善根人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十六
  入不二法門品
一釋品來意二正釋品三入文。初來意者一
成前觀衆生品入中道。二成前問疾品圓教
有疾菩薩慰喩。三成問疾品有疾菩薩中道
正觀而自調伏。四成室外菩薩品用圓中道
彈諸菩薩。是則成前四義。同令入今不二法
門。二釋品者。然門有多義。入亦不同。今略。
明十種四句簡其同異。第一四句者。一偏門
入偏理三藏三乘也。二圓門入偏理三乘聞
圓而入偏者是也。三偏門入圓理。二乘根敗
高原不論入義。三藏菩薩不妨論入。四圓門
入圓理即入佛慧。菩薩是也。後二句是今入
不二法門。第二四句者一次第門入次第理。
別教菩薩入初地者是也。二次第門入圓理。
別教菩薩入初住者是也。三圓門入次第理。
圓菩薩入初地者是也。四圓門入圓理。圓菩
薩入初住者是也。雖復四句更互由根性不
定。而同入中道。故皆同入今不二法門。第三
四句者。一教爲理門聞教悟理故。二理爲教
門。由理識教故。三教爲教門。若人聞一句通
達無量義故。四理爲理門從理進入故。始從
初住乃至妙覺。故華嚴云所有慧身不由他
悟豈由昔教耶。前三句多是三十一菩薩入
不二法門。後一句多是文殊淨名入不二法
門。雖同應迹化功歸己進入何妨。第四四句
者一教門非理門。教是能通理是所通能所
異故。二理門非教門。吾聞解脱之中無有言
説故。三教門即理門。文字即解脱故四理門
即教門。解脱即文字故。前二句三藏之理教。
非今入門。後二句是今入不二法門。第五四
句者一默門不入。即身子默然者是也。二默
門入。即淨名杜口是也。三默説門皆不入。即
三藏理教是也。人則二乘者是。四教理皆入
圓家之教理是也。人則三十三菩薩是也。第
六四句者。一教門入。聞今説入者是也。二行
門入。久積淨業稱無量者是也。通論者佛子
行道已來世得作佛者是也。三教行共爲門
入。如門而行入者是也。四非教非行入。即文
殊淨名是也。非今聞教行而入。久成佛道故
也。第七四句者。一得教不得門。文字法師是。
二得門不得教觀慧禪師是。三得門復得教
聞慧法師是。四教門倶不得。假名阿練若是。
前後兩句非門亦復不入。中之二句眞悟入
者是門亦是入也。未悟入者觀行之中論門
論入。非眞入不二法門也。第八四句者一出
門論入。法華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乘是寶
乘直至道場者是。即三乘歴五味教入也。二
出門不得入。法華云背父而去五十餘年。即
凡夫五道者是也。三亦出亦入得入。涅槃云
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
別教菩薩入也。四不出不入而入。經云生死
即涅槃何論出入。即如上文不斷煩惱而入
涅槃。是眞入不二法門。即圓教菩薩入也。第
九四句者一入而不入。雖入化城未入寶所
故也。二入而論入。瓔珞云因是二空得入中
道是也。三出而論入。從中道雙照二諦者是
也。四不入不出而入寂照倶泯也。第十四句
者。一三門不入。即藏通二教義推三觀門。是
三門不入也。二三門入。即圓教菩薩一心三
觀門入也。三三門亦入亦不入。即別教菩薩
別入非圓入也。四三門非入非不入。修三觀
門不定圓別人者是也。是則三十二菩薩各
説入不二法門。此約情悟以釋也。淨名杜口
是眞入不二法門者。此就理釋也。若如向解
二不二約迷悟釋也。若就照中名不二者。即
是照而雙寂亦名爲入。雙照二諦名之爲二。
即是寂而雙照。亦名爲出。是則二不二入之
與出皆就悟論。法者所照二不二之法也。門
者還是照二不二法。通達無滯名爲門也。是
則還是一法約用處名異。故名入不二法門。
又二者俗諦眞諦生死涅槃爲二。若偏存俗
諦是生死流動。若計有涅槃是無爲灰寂。若
依此眞俗是則爲二。止住門外宿彼草菴。不
能得入不二之門見於中道。今明不二法門
者不住生死涅槃之二。亦不離生死涅槃之
不二。雙捨二邊及不二邊。通至中道。稱爲入
不二法門。此中道理名之爲門。法華云唯有
一門而復狹少。此是智慧之門故。又云其智
慧門難解難入。非但藏通菩薩所不能入。別
教三十心亦所不入。唯除諸菩薩衆信力堅
固者。又圓觀十信但能信解。亦未能入。十住
初心乃能入耳。問十信何不似解入似。答通
意可爾別義不然。如人知彼家有物未必入
其門内。今明入者是證初住。已顯法身得名
爲入。如開示悟入初住中論。此品來意者遠
從前來。所彈菩薩住通教及別教地前來得
入此門無生忍位。今欲顯成圓別之教於二
門中無所拘滯。通而不壅亦不通中住也。復
次進論。上入室慰喩調伏中云。今我此病非
眞非有。衆生病亦非眞非有。上但明其意而
文略。今欲廣説中道雙用是法故有此品來
也。復次上觀衆生品乃當三諦同觀。無中假
而不空正爲入空。即是實智。佛道一品乃當
三諦但照。無空中而不假正爲出假。即是權
智。猶未融通使權實不二。類如天地陰陽不
合萬物不生。故權實隔別實慧不生。今欲會
此權實顯於中道。故有此品來也。復次門名
能通非但通入亦復通出。二而不二名爲通
入不二而二名爲通出。通教菩薩從思議有
作二諦入。不見中道計有生死涅槃爲得。故
將別教接通之時明見中道。名之爲入。此是
二而不二名入中道。若從別教。照於今段思
議之俗森羅萬像即是不二而二。名之爲出。
又復非但不二名入二亦名入。法門無量種
種不同。如法華明。長者造立舍宅五欲自娯。
金銀倉庫無種不有。此是照不思議之俗。不
二而二名之爲出。自於中道證其出入。不同
門外思議之俗辨其出入。如舍利弗善吉被
加説般若領家業時。此亦從二而入不二。被
命而已非眞悟入。若領知衆物出入羅列。領
知不思議之俗。還出草菴二乘之眞者。是時
名爲從不思議之二而出思議之不二。今言
入不二門者即是不思議不二門也。就此品
爲三。一淨名問・二諸菩薩各説・三聞品得益。
就各説中有三十三菩薩。若准此文五千皆
説。但三十三者必有所表。今作三義往釋。一
明三十三者表三十三天有不死之藥。菩薩
即三十三天共説不二之門。即是不死甘露
也。即用三十三對四十二地。用三十對三十
心。用二對等覺妙覺。一對十地。此則合地開
三十心。若如仁王明十四度。合三十心爲三。
開十地爲十妙覺爲一。亦對大品四十二字
門。初阿後荼。初阿名諸法初不生。此中最初
法自在菩薩説不生不滅入不二法門。即阿
字義亦如中論八不初辨不生不滅。若聞阿
字門即解一切義。初阿字具四十二字功徳。
後荼亦具四十二字功徳。中四十字皆具四
十二功徳。故初地即具四十二地功徳。若無
分別中而論分別不二而二。説有四十二地。
若分別中無分別而二不二者。一地之中皆
具諸地。一字之中皆具諸字。過荼無字可説
者。如維摩是最後荼字妙覺之地。是故默然
無言。當知三十三菩薩即表此之三義。二自
行爲語。類如五百比丘各説身因。如來印定
一一比丘無非正説。但爲其約一法得入見
眞斷結。今逐説而觀之故別不同。名爲各説
身因。見理無異故言無非正説。此三十三菩
薩亦復如是。無生之理不殊而入門不同。觀
法各異故有三十三種。如云泥洹眞法寶衆
生以種種門入。三就化他爲語即是隨四悉
檀機悟不同。約物有異致有差別。實行之者
未入無生樂聞無生無滅。即是隨世界。或執
生滅即用無生無滅。即斥其生滅即是隨對
治。或有人聞餘法不生善心。若聞無生無滅
雙亡二邊善心即進。即是爲人隨得悟處。亦
五千之觀悟無生忍者。即第一義也。據一門
之中皆具四意。我無我常無常垢淨苦樂等
亦如是。第四約別圓往判。若是三十一菩薩
皆以有言言於無言。是名別教。文殊以無言
言於無言。淨名以無言無言。是名圓教。圓教
二種一聖説法二聖默然。一聖説者。聖名爲
正。正即中道。乃不當言與無言亦得論言無
言。是故文殊顯不思議聖説法。故以言言於
無言。維摩顯聖默然故以無言。無言此之聖
説即是默然。默然即是聖説。故大經云若知
如來常不説法。是名多聞。問若言即是無言
者。前三十一菩薩有言於無言皆是圓教
耶。答作一一門判得入無言者。是別教意。若
作不生不滅一門能攝四十二地者。即圓教
意也。此中唯雖有三十三人收束爲語不出
四門。如釋論明第一義悉檀。雖云一切實非
實等皆是明第一義悉檀。今此四門亦爾。雖
四門不同皆是明不二門之中道 法自在者
明此菩薩於三諦之法而得自在。如上云。體
無疾故手足自在則身自在。今此亦爾。於中
道理不生愛見。則權實二用自在故。慧亦無
縛體用自在。仍此爲名。生滅爲二者。生死涅
槃相對爲二。若見一切衆生即涅槃相。不可
復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豈得有生。既
其無生何處論滅。無生無滅兩邊倶泯。無復
有二。因悟中道見理之時稱之爲門。若不悟
者皆是隨情非是門也。問若言不生不滅是
入不二門者。如富蘭那亦説不生不滅。六十
二見亦計有不生不滅不可説藏。亦應是門。
若其非者有何等異。答六十二見邪心虚
皆是情説不生不滅。非是隨智悟道之門。尚
不得小乘之理。何況得與不思議不生不滅
門同也。問若爾者三藏中有有爲生滅。有無
爲不生不滅門。與此不生不滅何異。答三藏
所説非生非滅門。此乃悟有作四諦偏眞之
理。計有涅槃染著於法。非悟中道佛性雙亡
有無不生不滅之門。復次通教四門者體色如
幻化鏡像。四句叵得而説爲生者。猶如幻化
假説爲生。如鏡中像滅假説爲滅。不同外
計性生滅。但假説生滅耳。是名通教中有門。
空門者即幻色是空。不待幻滅爲空。亦有亦
無門者。幻色不可見而見。見而不可見。即是
亦有亦無門。非生非滅門者。幻生尚不可得
何況有幻滅。生滅不可得故言非生非滅門。
此復何異。答若通教未悟作此計者乃是隨
情之説。若悟眞者乃是悟思議不生不滅偏
眞之門。非是不二中道門也。今此中明不生
不滅並不同上所説。束以凡夫爲生。故大集
云出法攝心。凡夫依有漏禪還受生死。二乘
及通教所證涅槃同皆是滅。如下滅法攝心。
今明不生非凡夫。不滅非二乘涅槃之滅。正
破二乘所證涅槃滅於化城。不同通教不破
聖人所得。凡夫受分段生二乘受變易報。今
入不二門則離此二邊中道爲門。故龍樹偈云。
雖未脱死地則爲已得脱。若約通教釋菩薩
已斷正使餘有受生。是慈悲爲物非己實報。
故云已得脱。若約別教意已斷分段侵除無
明。即分分中脱未脱者未免餘生故 徳守
者。三徳之法守持無失。實相之理愛護堅嚴。
從此爲名。我我所爲二。既無我則不得所。一
往此語似如空門。何得是不二門。但別教之
中具有四門。或隨性欲入道不同。或爲赴機
化物有異。應須四門引接。不但一非有非無
之門。此雖似空門終是不二即中之空。若二
乘斷我見諦得入涅槃。此但空我不空我所
得涅槃故。故言我生已盡所作已辨。當知未
空於所也。今言空者如上文云。我及涅槃是
二皆空。我空故即是空生死。涅槃空故即是
空所。故言是二皆空空病亦空。二邊雙遣則
入不二法門 不眴者。事釋眴者人目但上
眴。天目上下倶眴。如頂生上忉利二王共坐。
不可別知。唯視眴有異耳。若上眴云以智就
境。若上下倶眴智境扶合。菩薩不爾不動不
眴。或可從此得名。理釋者人天動眴是二相
見。但見生死涅槃也。菩薩不動不眴是不二
相見。見中道理也。從此得名。受不受爲二者。
不受有五種。如大品不受三昧廣大之用不見
受不受。二皆不著是故受不受雙捨。若捨於
受取無受則有去取。有取則作作故有行。今
既兩亡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爲入不二法門。
受即凡夫受二十五有報。不受即二乘得羅
漢時。不受諸法漏盡意解。今入不二不同凡
夫受故無取。不同二乘不受故無捨。無取無
捨是名入不二法門 徳頂者聲聞法中爲
頂禪。於諸禪中最上。今明此菩薩若無中道
之徳則有頂墮。有中道徳故則無頂墮。無順
道之愛故稱徳頂。垢淨爲二者。若欲界苦集
爲垢非想定離下地爲淨。如三界見思爲垢。
二乘斷三界垢爲淨。淨不可爲垢垢不可爲
淨。是故爲二。今觀此垢實性猶若虚空。虚空
之相無垢無淨。一切法皆如。相寂滅者即順
寂滅也。既垢淨爲二。不順不滅。今不見垢淨
雙亡兩邊得入中道 善宿者是星宿名。二
十八宿皆屬五星。五星所配乃至五陰。若就
理爲語即得日星宿三昧。以此爲名。是動是
念。境界生滅名動。心來觀境名念。是爲二邊
故有分別。今達境性無動。達心性無念。既知
無念心亦無動境。是爲入不二法門 善眼
者。善是順理之名。以慧眼故見少佛性名爲
善眼。二乘雖有慧眼不順中道。不見佛性名
爲不善。此菩薩從見善理得名也。一相無相
爲二者。他解有三。或言一相勝無相。何故爾。
生死是有相涅槃是無相。對有相説無相猶
成有相。中道不對有相故名一相。或言無相
勝一相。生死生滅爲二相。涅槃不生滅爲一
相。此一相亦是對二得名。猶名二相中道無
二相亦無一相。或言是齊。何故爾。眞諦中自
有一相無相。中道中自有一相無相。故言是
齊。又毘曇云。一法二相一法者隨約一法。或
是心法或非心法。但將心約此一法即有生
滅二相。或住或異或大或小等。若約四法是
有八相。八相皆約一法而起。故名一法。以約
法故則有二法乃至八法。故名二相。若不得
此一法亦不得八法。八法既無即是無相。雖
有此解今皆不用。今取釋論破一時中云。相
與法一亦不可。相與法異亦不可。非一非異
中而論一異。亦如一切數中但有一法更無
有二。如心是一法來約於瓶故言一瓶。更足
一名二。三一名三。四一名四。如是百千無量
不出於一。故云一相無相爲二。若不得一相
亦不得無相。一相無相皆無故名不二門。又
阿含増一明義。云諸比丘唯有一法所謂心
是。更有二法即開心爲色。更有三法即開心
爲四乃至無量。皆約一心中生。若不得心之
一相亦不得一切從心所生之相。達此二邊
知心相非一相從心生非多相。而能爲一相
爲多相。此之一多無一無多。畢竟清淨。倶泯
一二名爲平等。平等故是入不二法門。又約
三脱門。以十八空破一切法。猶有空在故云
一相。次破空病。空病亦空是名無相。不得空
相亦無無相。故云一相無相不可得。名入不
二法門 妙臂者或用事中妙故得名。或權
實兩智爲二。此智巧妙從此得名。菩薩心聲
聞心爲二。聲聞怖畏生死自取解脱。菩薩不
畏處在生死。二乘心不可爲菩薩心。菩薩心
不可爲二乘心。二乘住調伏心菩薩不住調
伏調伏不調伏心。是故爲二。若能觀此心性
猶如虚空。空中不見有心。何況見有自善爲
他二種之別。心性空故不著二邊。是入不二
法門 弗沙者星名。云是二十八宿中鬼星。菩
薩生時與此相應。善不善爲二者。取十善十
惡爲二。泯此善惡除分段業只成通。教不二
門。今取三界之心爲不善。以乖理故取二乘出
生死入眞諦爲善。以此爲二。達善不善即是
實際。實際即是空。空中尚不見起善。何況不
善。其性寂滅善不善雙亡。是爲入不二法門
 師子者名無畏獸也。如涅槃師子吼釋。決
定説三諦之理無所畏心。從此得名。罪福爲
二。前善惡從因爲因論不二。今明罪福從果
爲名罪。罪摧碎行者身心。福名福報。若取
世間罪福此只成通教不二門。今取三界是富
樂之果受身。皆名爲罪。二乘名無罪。能出三
界子縛已斷故。大品云摩訶那伽名爲無罪。
無罪即是福。有罪即是生死。無罪即是涅槃。
以此爲二。今達此罪福之性無縛無脱。五逆
之相即是菩提。豈離此罪縛別求解脱。即不
得罪亦不得福。夫了此相即是入不二法門
 師子意者如師子不畏一切。得首楞嚴健
相故。有漏無漏爲二。漏言漏落。起罪墮落三
途。又漏名漏失。退失出世善法。此之二義亦
應是同。只由退失出世之法故落三途。只落
三途良由退失出世善法。無漏者不失出世。
求出三界入涅槃名無漏。此亦異故爲二。觀
此漏無漏性即是一性。等無差別。非生死漏
非涅槃無漏。無漏即無相。漏即是有相。達此
性時不著二邊之相。即入中道不二法門
淨解者有爲未必是有漏。如得無漏亦是有
爲。有爲三相所及。無爲是三無爲。虚空無
爲・數縁滅・非數縁滅無爲。無爲有爲數非數
法。是故名異。但三無爲一是涅槃二非涅槃。
數縁不得是虚空。虚空不得是非數。三雖各
異還是數法。今將離一切數對彼數爲二。達
此二如虚空。不見數非數無復二邊。無罣無
礙即入不二法門 那羅延者是大力健相三
昧。故從此得名。凡夫名世間二乘名出世間。
出與不出爲二。今觀此世出世亦不出不到。
大品言是乘無動不到不出。其性空故。不得
出不出相。名爲入不二法門 善意者生死
是縛是然。涅槃是解是滅。爲二。今觀生死性
本來常寂。本自不縛何所論脱。又亦不然豈
應是滅。既然滅不二是爲入不二法門 現
見者者盡是二乘見思盡。不盡是凡夫生死
無際。今觀盡不盡即是空。空不可盡。不可不
盡故言。癡如虚空不可盡老死如虚空不可
盡。非盡不非盡中若作盡説名畢竟空。若
作不盡説妙色湛然恒安住。不爲生死之所
遷。既非盡不盡則無二邊。得入不二之門
普守者即是善持實相守護菩提。一不漏失
從此得名。我無我爲二。我即凡夫所執。無我
即二乘空境。今達此二邊即無二相。故於我
無我而不二名爲實性。實性之性即是佛性。
以自在我名眞無我。如大品所説。既其不二
即入中道 電天者觀第一義天發電天三昧
見理爲名。明無明爲二。無明即是明。故言十
二因縁名爲佛性。佛性即明故言衆生佛性
明如日煩惱覆故闇如漆。涅槃云明與無明其
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即是佛性。
明有三種。菩薩明即涅槃。若佛明即佛眼。
無明明即畢竟空。空故豈有明與無明爲異・
異不異故空。空故即入不二法門 喜見者
一切衆生之所喜見從此爲名。色色空爲二。
此是滅色爲空也。今即色是空不得滅色是
空。故言不二門也。乃至五陰皆爾。若直爾論
只是通教。今論法性色等即是實性。實性即
是中道妙色。乃名入不二法門 明相者四
種者四大種。與空種爲二。四種圍虚空而住。
内外皆空。皆空即無四種。四種與空種無異
故泯於空有之種。即入不二法門 妙意者眼
眼色爲二 無盡意布施迴向一切智爲二者。
若取此二法爲二。便成通教意未顯不二之
門。今取六度教菩薩布施而不迴向求常住
佛。通教則能施迴向一切智爲二。今明布施
性即迴向性。無六度通之別。是爲入不二門。
又施等是因一切種智是果。是爲二。又自行
六度爲善則少。迴向果而行六度其福則多。
多少爲二。觀此二性無異。名爲不二法門
深慧者空無相等爲二。通教三空縁眞諦。別
教三空縁實相。具出釋論。無相縁滅下四行
即無爲法。空無作縁苦集道下十二行。是有
爲。故三諦入有爲相。有爲相即是世間有爲
法。無相縁滅是無爲法。故以爲二。今明不見
空性異於無相。不見無相異於無作。即是實
相。實相中尚不見一。云何有二。二既倶泯。即
得入不二法門 寂根者三無漏根從寂滅實
相生。亦是觀六根得清淨。即是寂根。用此爲
名。佛法衆是三寶。何得爲二。既言三寶。三寶
別異。異不名如。不如故爲異。爲二。又解佛與
衆倶是人。故言衆生無上者佛是。法無上者
涅槃是。是所行之法故與人爲二。此是小乘
所明別體三寶。階差不同名之爲異。異故爲
二。今觀三寶是一體入一實相空中。不見有
三之異。佛即法僧法即佛僧僧即佛法。何故
爾。佛有三種法報應。是一體論三。非是三身
差異而言三佛。三佛既其不異。法即報應更
無差別。今就三身明三寶者。法身即是諸佛
實相不來不去。法性之性即是法寶。報身是
智。智照圓明契於法性。發生明覺顯出法身。
名爲佛寶。應身隨縁化物與物和同。又此應
身順於法身和同同實相。以此二義倶是僧
寶。此三未曾差別。故知不二。復次就法佛明
三寶者。法身是法性。法性即實相。常恒無變
是法佛之師。可軌之法名爲法寶。法性之性
亦名常寂光。寂而常照。上文云。其室常以金
色光照。晝夜無異不假日月所照。即是智性。
稱之爲覺。即是佛寶。此之明覺與法性和同
境智相稱名爲僧寶。即就法身之上辨其三
寶。復次智照圓明是覺義。名佛寶。圓照之法
是可軌義。即法寶。此報佛智與理相應順於
如故即是僧寶。報佛論三義也。就應身明三
寶者。應身照機不失其宜。亦是自覺覺他名
佛寶。應身爲物之軌是法寶。和光度物與物
和同是僧寶。雖復實相之上分爲三身。三身
配爲三寶。三寶之中倶有三寶凡十二寶。未
曾有異。以不異故無人法之別。入一實相不
二之門。三寶之義既爾諸法亦復如是。故上
文云。一切衆生如彌勒如無二無別也 心
無礙者觀三諦通達無有罣礙。身身滅爲二
者。若撿折此身不見身者。即身因滅。因滅則
果滅。果滅即涅槃滅。滅即與生死爲二。今觀
身實相即是涅槃故言即色是空。説涅槃即
是色。我雖説涅槃是亦非眞滅。實相中尚不
見身。何處論滅。即生死是涅槃。即涅槃是生
死。何故爾。性不異故不得因果之殊。不見身
之與滅故名入不二法門 上善者觀三諦順
理此善最上。從此爲名。三業是三何得爲二。
亦同前解。以其身非口口非意等此別異故
以論其二。又身口是色法意是心法。色心爲
二。以其二故能動外相。若入一實理中尚無
三業差別。何得三業作相。作相性與三業性
無二無別名不二法門。上善眼明一相無相
入平等相。此從無相門入。四種空種如虚空
相。此從空三昧入。此中明三業無作即一切
無作。從無作入三門乃殊。同縁中道入實相
中不二門無異也 福田者如上須菩提中説。
福行者十善福也。罪行者十惡業也。無動具
取四禪支林功徳亦爲福也。又云三禪中皆
非無動。初禪覺動二禪喜動三禪樂動。四禪
四空方爲無動。罪福二種皆是作法。名爲動
行。無漏眞諦無爲無動。不見此二相則不見
動與不動。深達動性即不動性。尚不起不動
行何況罪福動行耶。是入不二法門 華嚴
者擧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達二十五有
中我性。我性即佛性。佛性之我即無有我與
無我之異。是入不二門也。無識則我無我而
不二 徳藏者三徳之藏含藏萬行用此爲名。
有所得相只是一法那得爲二。今言有所得
即對無所得 若生死爲有得即對涅槃爲無
得。若待有爲無者。還即爲二。雖云涅槃無得
於涅槃生染亦名有得。如呵身子云。有造證
之求並非求法。故知雖不得生死便得涅槃。
今一往且取涅槃空爲無得。若不見生死之
有得不見涅槃之無得。無生死則無所捨。若
無涅槃亦無所取。無取無捨即入不二之門
月上者如月團圓於天上分形散影於下水。
此菩薩上照三諦之理圓。下應十界之心水
故名月上。明暗爲二者。前言明無明爲二。是
論理以顯事。今言明暗借事以顯理。互擧事
理赴機不同入不二門。其如一也。若言於明
時無暗暗時無明爲異。今達明性暗性何別。
如虚空中非明非暗。明暗約空。若無虚空無
所顯晦。顯晦雖約虚空虚空實非顯晦。顯晦
不得離虚空。虚空亦不得異於顯晦。若達如
虚空性則不見明與暗異。不異故即入不二門
 寶印手者實相寶印印權實智名爲印手。
樂涅槃厭世間。此復與前生死涅槃何異。生
死涅槃約事以明。今辨樂厭就心而説。涅槃
可樂即無爲心。生死可厭即有爲心。世間即
寂滅如菩提相。何可論厭。既言生死即菩提。
何可厭菩提更樂菩提。若本有世間可厭可
有涅槃可樂。既無世間誰論其厭。亦無涅槃
何所可樂。二種既空入如實相。樂厭自息縛
解如文 珠頂王正道邪道爲二者。如捨八邪
入於八正是則斷諸見而修道品。若以邪相入
正相即是不二。八邪而入八正於見不動。而
修道品。正不即脱。不復分別是邪是正。無
復二邊是爲入門 樂實者是慕中道實相爲
名。實不實爲二。不實是俗實是眞。以此爲二
此則爲別。今實相之中不得凡夫之不實名
無俗。不得二乘之實故無眞。即入不二門。非
肉眼見慧眼所見故。涅槃云二乘之人雖有
慧眼名爲肉眼。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爲佛
眼。二乘雖有慧眼止斷三界見思不見佛性。
以不見故雖有慧眼名爲肉眼。若圓教中六
根淨位。雖是父母所生肉眼。爾時已斷分段
見思。是故二乘之人雖以慧眼斷惑止齊圓
教六根。故言二乘之人名爲肉眼。此六根清
淨在方便位已觀中道。雖是肉眼名爲佛眼。
但大乘見佛性不同。若約別教爲語。正觀中
道未見佛性爲慧眼。照二諦爲法眼。三諦同
觀爲佛眼。就圓教爲語銅輪之中即得佛眼。
三諦同觀。故涅槃云。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
爲佛眼。此語似指六根清淨之肉眼名爲佛
眼。況初住耶。得此佛眼之觀豈復分別是實
不實。名爲入不二法門。是中明諸菩薩各各
説備有五千。何但三十三。經家不具存耳。或
梵本不盡。若用三十三對四十二地者。五千
並説。復對何等。答一地之中無量法門何況
五千多説何妨 二文殊説不二中爲二。一
諸菩薩問二文殊説。若有示有説即起心識
波浪則動。若不示不説心識不起。離於名字
入無言説道。寂然無聲説是爲入不二門。故
云心起想即癡無想即泥洹。料簡上別圓不
二之門如前云云。若作五門對機不同者。菩薩
達罪福性無縛無脱。此明性義即是法性。法
性常住無有變易。非佛天人龍神修羅所作。
終無改變。即是有門入不二法。雖説有門若
但明性。即是有門。若明性空即是空門。隨語
所詮細尋取意。若如妙臂所説聲聞心菩薩心
如空如幻。此是空門。如電天説無明性即是
明。明是色法豈非是有。又云明亦不可取豈
非亦無。又如涅槃。無明明者亦是色法即有
義。又言即畢竟空。空即無義。當知是亦空亦
有門。法自在説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非空
非有門。如此雙非門多。三門少。雖少凡有四
門。但尋所詮而判門義。諸菩薩以四門隨四
悉檀逗機而説。應得悟者皆入法忍。其未悟
者文殊即以無言説藏第五不可説門逗之。
故此中具足五門義也。問此四門者説可説是
教。不可説門那得是教。答文殊説維摩不説
不可説豈得非教。故知五門倶得是教。若約
四悉者。諸菩薩説三悉檀。文殊説第一義悉
云云。亦以無言之旨顯成諸菩薩雙亡不二
之説也。復次釋論云。一切法實不實亦實亦
不實非實非不實。諸佛於此廣説第一義悉
檀。中論觀法品亦用此偈。故知諸佛説法無
不約此四門。若實者即是法性實理用有爲
門。若非實即是約畢竟空爲門。若亦實亦不
實即是上文無明即明。明即畢竟空。即是亦
實亦不實爲門。若非實非不實即空有雙非
之義。如用中道非空非有爲門。如是四門爲
向道人。聞説即悟。如五千之流得無生忍。即
是見第一義。若聞不悟執起諍競。即名般若
波羅蜜。譬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邪見火燒
故。若因諸菩薩説得意即悟。猶執語未曉者
是故文殊不用四門。乃用第五不可説門爲
向道人。聞説即悟。此無言説亦是印上不二
之門。亦是別擬圓教。得圓意者上來別説。非
生非滅等門即具一切。悉入其中即圓教意。
若止作一門悟入不二者即成別教。不可説
門亦如是。若知不可説攝一切法即是圓門。
若但論不可説門入復是別門之意。無言不
可説自有六種。一如外道長爪。亦説一切法
必可破一切執可轉一切論可壞。是中無所
有不可説。沙門以何法誘我婦子。其雖有此
不可説。乃是妄情所計皆云毒氣。云諸法不
受非眞不可説也。佛心無三毒良久爲言。即
用苦集二諦以示破之。汝之不受。汝見是受
不。若見受何得言一切法不受。若不見受何
得見他之受即欲破他受。既以受破他受。當
知汝受於受既有受。受即是苦諦。於此不受
而起憍慢陵破於他。即是集諦。流轉生死具
受諸受。云何言一切法不受。故知此之不受
受無言無語。是妄情中説是事實餘妄語。而
爲須陀洹初見諦所破。故非眞悟也。二犢子
道人第五不可説。雖在佛法學而存一。我但
不可説。三三藏中亦有無言無説之門。如身
子云。吾聞解脱之中無有言説。故不知所云。
亦是不可説。四通教亦有不可説。大品云三
乘之人同共無言説。第一義道斷煩惱入涅
槃。五別圓兩教居然同有此門。何以得知。
其相當自尋經求之。經中決不條然而説。求
之必有前漸。若前來所詮三藏意。次有無言
無説。當知即屬其教。若辨通教義相而得無
言無説者。即屬其教。若歴別明菩薩行位。次
明無言無説。是屬其教。若是圓教明一法行
攝一切法行。次以無言無説。是圓教也。須先
識諸教中意可得判此。今此三十一菩薩明
不二之門各據一行。若當門下各各説無言無
説。是則別教無言之門。今歴別説竟。文殊總
印。當知但圓教無言之門。以其總印上説成
別教義。取文中云一切法不可説不可示。何
但非生非滅之法無言無説。生滅之法亦無
言無説。如涅槃云。生生不可説即是俗諦凡
夫不可説。生不生不可説即是世諦死時眞
諦不可説。不生生不可説安住世諦。初出胎
時即是菩薩假不可説。不生不生不可説即
是中道圓常不可説。故知一切之語包含世
間出世間皆不可説。法華云。及佛諸餘法無
能測量者。止止不須説。言辭相寂滅。當知一
切諸法皆不可説。故知是圓教不可説門也。
簡異圓別兩種明矣。復次文殊説一切法無
言無説無示無識。故深會圓理。第三維摩
默然無言。以此往論得知。維摩是圓教之中
無言無説。即入不二。語則動亂波浪便起。默
則心靜如水澄清珠相自現 説是下第三大
段五千聞不二門即得利益。入無生忍此之
得悟爲定在何菩薩所説云云
維摩經略疏卷第九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
 天台智者大師説 沙門湛然略 
  釋香積品
香是離穢之名。而有宣芬散馥馨香之用。故
無量義經道風徳香熏一切。理中無上戒定
慧香芬芳叵竭。故名爲香。積是聚集爲義。積
諸功徳集成法身無所積集乃名爲藏。若從
佛題品稱爲香積。從國以標目應號衆香。今
依正報勝人以標名故稱香積品 此品來意
正爲室内明非眞非有之中。能道觀雙流淨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