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注維摩詰經 (No. 1775_ 僧肇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如來身從實理中來。起不由彼。應有何
病耶
佛爲世尊過於三界 生曰。既以思欲爲原
便不出三界。三界是病之境也。佛爲悟理
之體超越其域。應有何病耶。言佛爲世
尊者。以明過於世間也
佛身無漏諸漏已盡 肇曰。夫法身虚微妙
絶常境。情累不能染。心想不能議。故曰
諸漏已盡過於三界。三界之内皆有漏也。生
曰。雖出三界。容是最後邊身猶是漏法。漏
法豈得無病哉。佛既過之無復斯漏。何病
之有耶
佛身無爲不墮諸數 肇曰。法身無爲而無
不爲。無不爲故現身有病。無爲故不墮
有數。生曰。雖曰無漏或有爲也。有爲是起
滅法。雖非四大猶爲患也。佛既以無漏爲
體。又非有爲。何病之有哉。爲則有數*也
如此之身當有何疾 生曰。并合四句語也」
時我世尊實懷慚愧得無近佛而謬聽耶 肇
曰。受使若此。致譏若彼。進退懷愧。或謂
謬聽也。生曰。近佛而謬。所以應慚也。謬必
致罪不得不懼也。得無之言誠是從容之
辭。而意在必謬也
即聞空中聲曰阿難如居士言但爲佛出五濁
惡世 什曰。劫濁衆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
多歳數名由泓。多由泓名爲劫。大劫如賢
劫比也。大劫中有小劫。多諸惡事總名劫
濁。善人既盡淳惡衆生衆生濁也。除邪見已
諸煩惱如三毒等増上重者不以道理能
障聖道必入惡趣。如是結使煩惱濁也。除
四見已唯取邪見謗無因果罪福及聖道
涅槃是名見濁也。大劫初時人壽無量。爾
時佛未出世。後受命漸短人壽六萬歳。爾時
拘留孫佛出世。乃至百二十歳時釋迦牟尼
佛出現于世。自後漸短乃至人壽三歳。百
二十歳已下盡名命濁也。彌勒生時小劫更
始人壽更長也
現行斯法 什曰。*梵本 云貧法。現病行
乞等是貧法也
度脱衆生 生曰。解阿難意使得取乳也。
實如維摩詰語。但佛應五濁惡世自應爾」
行矣阿難取乳勿慚 肇曰。以其愧惑故
空聲止之。如居士言。何有無漏之體嬰世
之患。但爲度五濁群生故現斯疾耳。取乳
勿慚也。五濁者劫濁衆生濁煩惱濁見濁命
濁。生曰。慚跡應在必行矣。故令取乳勿
慚也
世尊維摩詰智慧辯才爲若此也是故不任
詣彼問疾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説其本
縁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注維摩詰經卷第三



注維摩詰經卷第
 *後秦釋僧肇選 
  菩薩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 什曰。彌勒既紹尊
位。又當於此土而成佛。衆情所宗故先命
之。彌勒維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云。維
摩雖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云。彌勒雖大
將有爲而故辭行或此是分身彌勒非其
正體。以此三縁故有致屈之迹也。彌勒不
便應超命文殊。而兼命餘人者。將以
一雖不堪衆不可抑故。推衆求能廣命之
也。亦欲令各稱所聞以盡維摩之美也。
肇曰。彌勒南天竺婆羅門姓。出此姓即以
爲名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肇曰。五百弟子皆已
不任故復命菩薩者。將備顯淨名難
徳也。生曰。彌勒者婆羅門姓也。雖生兜
率爲諸天師。猶以本姓稱焉。以其親承
佛弟子。使亦宜在衆菩薩先也
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
何憶念我昔爲兜率天王及其眷屬 什曰。
是人中説法也。此天以彌勒將上爲天師。
豫懷宗敬。故常來聽法也
説不退轉地之行 什曰。即無生法忍也。維
詰不先遣忍心而先遣受記者。良由
諸天見彌勒受記。故有補處之尊。遂係心
得。希想受記。故先明無受記。受記必
心生。故尋生以求記。生壞則記亡。故推
世以去生也。肇曰。下呵云。實無發心亦無
退者。以此而推。似存不退之行以勸發
無上之心也。雖曰勝期。猶未免乎累。教迹
不泯故致斯呵。然經云。補處大士心無不
一。智無不周。應物而動。何闕之有。是由
得失同懷脩短迭應。利彼而動。無計諸己。
故彌勒假有以啓始。淨名居宗以濟終。互
爲郢匠器彼淳朴。雖復迹同儒墨致教不
一。然相成之美實存其中矣。生曰。體如之
行不復退轉也。彌勒躬有此行而現得受
記。今説之者將以引之使見利樂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生曰。阿耨多
羅者無上也。三藐三者正遍也。菩提者彼語
有之此無名也。實則體極。居終智慧也。然
有三品。聲聞也辟支佛也佛也。二乘各於其
道爲菩提耳。非所謂菩提也。唯佛菩提爲
無上正遍菩提也。一生者無復無量生餘一
生也。有兩句義矣
爲用何生得受記乎 生曰。彌勒向説行意
以受記引之耳。不爲説受記也。而彼生
著情。便貪記以有行。斯則復是見菩提可
得也。是以維摩詰即推彌勒受記爲無。以
呵其説行之意。遣彼著也。然後乃更釋其
見菩提心焉。夫受記者要以四事合成。一
一推之皆無也。四事者。一以人受記爲主。
二以體如爲本。三無無量生。四在一生中
得佛。交在一生中。而以之受記。要應先
推一生也。一生者擧八萬歳生唯一念現
在。餘皆過去未來也。故言爲用何生得
受彌勒記乎
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 肇曰。發無上心修
不退行受記成道。彌勒致教之本意也。今
將明平等大道以無行爲因無上正覺以
無得爲果。故先質彌勒。明無記無得然後
大濟群生一萬物之致以弘菩提莫二之
道也。夫有生則有記。無生則無記。故推
斥三世。以何生而得記乎
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 肇曰。別推三世明
無生也。過去生已滅。已滅法不可謂之生
也。生曰。無復有也
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 肇曰。未來生未至
則無法。無法以何爲生。生曰。竟未有也」
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肇曰。現法流速不
住。以何爲生耶。若生滅一時則二相倶壞。
若生滅異時則生時無滅。生時無滅則法無
三相。法無三相則非有爲也。若盡有三相
則有無窮之咎。此無生之説亦備之諸論
矣。三世既無生。於何而得記乎。生曰。生時
已去未始暫停。豈可得於中成佛耶
如佛所説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 肇
曰。證無住義也。新新生滅。交臂已謝。豈待
白首然後爲變乎。生曰。引佛語證不住
也。即時者不待變也
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 什曰。
實相常定故名正位。向以因縁明生非眞
實故無受記。今明生既非眞則無生。無生
則常定。常定中無受記也
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 生曰。次推無無量生也。夫無無量
生者。體生是無故得之矣。苟體生是無。
而無無量生者。無無量生。復何有哉。斯乃
爲正位者也。正位者永與邪別也。然則既
以無無量生爲正位者。無有受記。理自
明也。以得菩提故有受記。復云無得菩
提耳。前推生直推其體。今推無無量生。
以正位推之者。生本根於癡愛。是有者之
所惑。故宜於外推其體也。無無量生。原
在悟理。是得者之所達。自應以正位於
内明之也
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 肇曰。上推有生無
記。此推無生亦無記也。無生即七住無相
眞正法位也。此位爲理。無記無成。彌勒於
何受一生記乎。生曰。并質之也
爲從如生得受記耶爲從如滅得受記耶 肇
曰。如雖無生滅。而生滅不異如。然記&T040879;
于生滅。冥會由于即眞。故假如之生滅以
明記&T040879;之不殊也。生曰。復次推體如也。如
生者。體如之時我本無如。如今始出爲生
也。如滅者。如是始悟中名義。盡菩薩最後
心爲滅也。夫爲得佛之因。既在於始。又在
其終。故言爲從如生滅得受記耶。別本云
從如起滅。什曰。此亦因其所存而遣之也。
夫受記要由得如。本未得而今得。似若有
起。如起則累滅。亦似有物於如中滅。故先
問其起滅以明無起滅。一切人皆如以下
更明如理無二無受記也
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
記者如無有滅 肇曰。如非不生滅非有
生滅。非不生滅。故假以言記。非有生滅。
以知無記。生曰。如是悟理之法。故即以明
之也。理既已如。豈復有如之生滅哉。苟無
生滅。與夫未體者不容有異。何得獨以
爲無上道之因耶。若非因者不得以之受
記也
一切衆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衆聖賢亦如
也至於彌勒亦如也 肇曰。萬品雖殊未有
不如。如者將齊是非一愚智以成無記
無得義也。生曰。復次推人受記也。受記誠
非爲悟之法。已有體如在前。故復取其
所體貼之以事。事既皆如。然後推焉
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衆生亦應受記所以
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 肇曰。凡聖一如豈
有得失之殊哉。生曰。夫如者無得與不得
異也。既無得與不得異。而彌勒得者。是假
以不得爲得也。若彌勒以不得無得者。一
切衆生不得便應亦是此得之理矣。然則言
衆生亦應受記者。以明無彌勒實受記也。
二者*直二事也。異者二相殊也。其事既二。
然後相與爲異。故先言不二。後言不異也。
已取如事在上。是以釋但擧如義也
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衆生
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衆生即菩提相 肇
曰。無相之相是菩提相也。生曰。菩提既是無
相理極之慧。言得之者。得即是菩提相也。
果是其相則非實矣。苟得非實。一切衆生
亦是此之得理也。所以然者。菩提本無不
周。衆生即是其相故也。夫授記言得菩提
者。懸指之耳。今云彌勒得者。就語之也。既
就得時而無得相。豈應懸指有得乎所
指。苟已驗無爲。指理自冥矣
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衆生亦當滅度所以者
何諸佛知一切衆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
更滅 肇曰。本性常滅。今復何滅也。生曰。既
得菩提至於滅度。於滅度中又無滅度
也。故復極就其終以驗之焉。滅度非慧。事
止於滅。故不得如菩提釋也。然終既至
滅。始滅驗矣。始若果滅。終豈滅哉。終苟不
滅。衆生亦此滅矣。唯驗終以悟始者知其
然耳。擧佛明之者。佛既親得滅度。又爲悟
之極。必可以定之也。且佛終日滅度衆生。
然知衆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盡爲滅而
不滅也
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 什曰。梵本
云誑也。生曰。既無受記。豈得以受記引
之耶。若引之以虚爲誘誑也
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
 肇曰。平等之道實無發心亦無退者。而
以不退之行誘其發心示其美記者何
耶。生曰。明不應存行也。於發有退故須
不退行耳。既無發退。何用行爲。若惡發中
有退而須不退行者。猶未免退矣。非所
以不退
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 肇
曰。菩提以寂滅爲相。生死同相。而諸天卑
生死尊菩提。雖曰勝求更生塵累。宜開
以正路令捨分別。曷爲示以道記増其
見乎。生曰。釋諸天見菩提心也。先訶然後
教矣。訶以遣著。教以釋見。著爲咎累。宜
以訶遣之。見謂渉理。須以教釋之焉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肇曰。自此下大明菩提義也。道之極者稱
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
無相之眞智乎。其道虚玄妙絶常境。聽者
無以容其聽。智者無以運其智。辯者無以
措其言。像者無以状其儀。故其爲道也。微
妙無相不可爲有。用之彌懃不可爲無。
故能幽鑑萬物而不曜。玄軌超駕而弗夷。
包天地而罔寄。曲濟群惑而無私。至
能導達殊方開物成務玄機必察無思
慮。然則無知而無不知。無爲而無不爲
*者。其唯菩提大覺之道乎。此無名之法固
非名所能名也。不知所以言故強名曰
菩提。斯無爲之道。豈可以身心而得乎。生
曰。若見有菩提可得者則有相情也。苟以
相爲情者。豈能不以之起身心行乎。若
以身心行求菩提者。則求之愈遠者也」
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什曰。菩提有三
謂羅漢縁覺如來。三人漏盡慧通達無閡乃
名菩提。此已下歎菩提眞解妙同實相。欲
擬心求解亦當如是。亦明菩提即是實相
以遣其著也。實相是菩提因亦名菩提也。
餘句類可尋知也。肇曰。妙會眞性滅諸法
相。故菩提之道與法倶寂。生曰。既不以相
得菩提則無菩提相矣。若不能滅諸相
者。豈得以寂滅爲體哉
不觀是菩提離諸縁故 肇曰。觀生於縁。離
縁即無觀
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 肇曰。行生於念。
無念故無行也
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
肇曰。諸見斷妄想離乃名菩提
障是菩提障諸願故 肇曰。眞道無欲障諸
願求也
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 肇曰。入謂受入可

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
菩提至實際故 肇曰。不異三空菩提義
也。隨順本相謂之如。故繋之以順。常住
不變謂之性也。故繋之以住。到實相彼岸
謂之際。故繋之以
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 什曰。六識對於六
塵未始相離。菩提所解出六塵之表。故言
離也。肇曰。意與法爲二。菩提無心。何法之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肇曰。無心於等而無
不等。故謂若虚空也
無爲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衆生心
行故 什曰。智慧是菩提知他心也實相是
智之因亦名知他心也。肇曰。菩提不有故
無生滅。菩提不無故了知衆生心也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肇曰。諸入内外
六入也。内外倶空故諸入不會。諸入不會即
菩提相也
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 肇曰。生死所以
合煩惱之所纒。離煩惱故無合。無合即菩
提也
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肇曰。外無形色之處。内無可名之實也
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 肇曰。菩提無取捨。
猶化人之無心也
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 肇曰。内既常靜。
外亂無由生
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 肇曰。性無不淨故
寂無不善。善寂謂善順寂滅常淨之道也」
無取是菩提離攀縁故 肇曰。情有所取故
攀於前縁。若離攀縁則無所取也
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 肇曰。萬法同體是
非一致。不異於異者其唯菩提乎
無比是菩提無可諭故 肇曰。第一大道無
有兩逕獨絶群方。故以無諭
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肇曰。諸法幽遠
難測。非有智之所知。以菩提無知故無所
不知。無知而無不知者微妙之極也。生
曰。種種明之者美而詠之也。豈曰爲美以
發人情矣
世尊維摩詰説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
 生曰。彌勒先引使樂法。然後維摩詰除
其病情。所以得忍也。斯則相與成化。有何
屈哉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
摩詰問疾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
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 生
曰。託在常出實有以也
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爲作禮 生曰。城門
是人所湊處故得因廣化功也。作禮者迹
同郷黨現修長幼禮也
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 生曰。交從外來。故
可寄問以取其來自有從也
答我言吾從道場來 什曰。以光嚴心樂道
場故。言從道場以發悟其心也。光嚴雖
欲得道場。而未知所以得。得必由因故
爲廣説萬行。萬行是道場因。而言道場者
是因中説果也。復次佛所坐處。於中成道
故名道場。善心道場亦復如是。廣積衆善
故佛道得成。是以萬善爲一切智地。乃眞道
場也。肇曰。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也。光
嚴志好閑獨。毎以靜處爲心。故出毘耶將
求道場。淨名懸鑒故現從外來。將示以眞
場啓其封累。故逆云吾從道場來。從道
場來者。以明道無不之場無不在。若能
懷道場於胸中遺萬累於身外者。雖復形
處憒鬧迹與事隣。擧動所遊無非道場
也。生曰。得佛之處也
我問道場者何所是 肇曰。會其所求故尋
問也。生曰。夫得佛由行。行乃是道之場矣。
然寄在地成地有其名耳。既據答於常。是
從地來也。又迹在不闇。故復得問何所是
以招下答之焉
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虚假故 肇曰。修心進
道無亂之境便是道場耳。若能標心爲主萬
行爲場不越方寸道自修者乃眞道場也。
曷爲近捨閑境而遠求空地乎。直心者。謂
内心眞直外無虚假。斯乃基萬行之本。坦
進道之場也。自此已下備列諸行盡。是修
心之閑地弘道之淨場也。生曰。以無虚假
爲懷者必得佛也
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 肇曰。心既眞直則
能發迹造行。發迹造行則事業斯辦衆行
倶擧也
深心是道場増益功徳故 肇曰。既能發行
則樹心彌深。樹心彌深則功徳彌増者也
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什曰。道心明正
不隨異路不錯也。肇曰。直心本行轉深則
變爲菩提心也。此心直正故所見不謬。凡
弘道者要始此四心。四心既生則六度衆行
無不成也
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 肇曰。施不望報無
相行也。夫言有不失。無言無不失有。有無
異説而不乖其本者其唯大乘道乎。何則言
有以明非無。不言有也。言無以明非有。
不言無也。然則萬行雖殊以無相爲體。無
而不無故即有爲實。有而不有故施戒爲
一。然此經前後至於辯列衆行有無不同。
苟能領其所同則無異而不同也
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 肇曰。未有戒具而
願不具
忍辱是道場於諸衆生心無閡故 肇曰
忿則心存懷忿則心閡
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
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 肇云萬法彌廣。
現若目前智慧之能也
慈是道場等衆生故 肇曰。等心怨親欲其
安樂慈行也
悲是道場忍疲苦故 肇曰。見苦必赴不避
湯炭悲
喜是道場悦樂法故 什曰。慈雖假想與衆
生樂樂從慈起。還見其受苦其心悲惻。則
入悲心欲令常得此樂。次入喜心。喜心
雖是假想而作意欲令常樂。故異於慈心
也。復次慈心與樂。喜心直觀其得樂其心
歡喜耳。肇曰。以己法樂樂彼同悦喜行也
捨是道場憎愛斷故 肇曰。夫慈生愛。愛生
著。著生累。悲生憂。憂生惱。惱生憎。慈悲
雖善而累想已生。故兩捨以平等觀。謂之
捨行也
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場能背捨
故 肇曰。解脱八解脱也。觀青爲黄觀黄
爲青。捨背境界從心所觀謂之背
方便是道場教化衆生故四攝是道場攝衆生
故 什曰。一惠施。惠施有二種。施下人以
財。施上人以法施二愛語。愛語復有二
種。於下人則以煖言將悦。於上人則以
法語慰諭。皆以愛心作愛語也。三利行。
利行亦有二種。下人則爲設方便令得俗
利。上人則爲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同
事亦有二種。同惡人則誘以善法同善
人則令増善根。隨類而入。事與彼同故
名同事也。肇曰。方便起乎弘化。四攝生
*乎來衆
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 肇曰。聞不能行。
與禽獸同聽也
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 什曰。或以事伏
心。或以理伏心。今正觀則以無常等觀制
伏其心也。肇曰。心之性也強梁則觀邪。調
伏則觀正也
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爲法故 什曰。道品
斷受生故名捨有爲。亦以空空三昧等捨
三三昧及一切善法故名捨也。肇曰。三十七
品無爲之因也
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 什曰。小乘中説四
諦。大乘中説一諦。今言諦是則一諦。一諦
實相也。俗數法虚妄。謂言有而更無。謂言
無。而更有。是誑人也。見餘諦謂言必除我
惑。而不免妄想。亦是誑也。今一諦無此衆
過故不誑人也。從一諦乃至諸法無我是
諸法實相。即一諦中異句異味也。由此一諦
故佛道得成。一諦即是佛因故名道場也。
肇曰。四諦眞實無虚誑也
縁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 肇
曰。十二縁起因縁相生無窮盡也。悟其所
由則智心自明。智心既明則道心自成。然則
道之成也乃以縁起爲地故即以爲道場

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衆生是道場知無我
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 肇曰。煩惱
實性・衆生之無我諸法之空義・皆道之
所由生也
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
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 肇曰。此即是佛
所得也。雖則非佛名爲場總名爲佛佛
即道也。上以菩薩行爲場。今果中以佛爲
道。衆事爲場也
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三明是道場
無餘閡故 肇曰。降魔兵而不爲所動。遊
三界而不隨其趣。演無畏法音而無難。
具佛三十二業而無闕。三明通達而無閡。
斯皆大道之所由生也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一切智故 什曰。
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道。大乘中唯以一
念則豁然大悟具一切智也。肇曰。一切智
者智之極也。朗若晨曦衆冥倶照。澄若靜
淵群象竝鑒。無知而無所不知者其唯一
切智乎。何則夫有心則有封。有封則有疆。
封疆既形則其智有涯。其智有涯則所照不
普。至人無心。無心則無封。無封則無疆封
疆既無則其智無涯。其智無涯則所照無
際。故能以一念一時畢知一切法也。一切
智雖曰行標。蓋亦萬行之一耳。會萬行之
所成者其唯無上道乎。故所列衆法皆爲
場也。生曰。一念無不知者始乎大悟時也。
以向諸行終得此事故以名焉。以直心爲
行初。義極一念知一切法。不亦是得佛之
處乎
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衆生諸
有所作擧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 生曰。
若行上諸行皆使應諸波羅蜜者。無復生
死往來也。然有之者隨應出也。出若爲應。
豈非道場來耶。推向所明。便知其然*矣
住於佛法矣 肇曰。若能應上諸度以化天
下者。其人行則遊道場。止則住佛法。擧動
所之無非道場也。生曰。應悟群生爲佛
義矣。既從行來而理極於斯故云住也
説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持世菩薩汝行
詣維摩詰問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
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
旬 什曰。波旬秦言殺者。常欲斷人慧命
故名殺者。亦名爲惡中惡。惡有三種。一曰
惡。二曰大惡。三曰惡中惡。若以惡加己還
以惡報。是名爲惡。若人不侵己。無故加
害。是名大惡。若人來供養恭敬。不念報恩
而反害之。是名惡中惡。惡中惡魔王。惡最
甚也。諸佛常欲令衆生安隱。而反壞亂故言
甚也。肇曰。波旬秦言或名殺者或名極
惡。斷人善根因名殺者。違佛亂僧罪莫之
大故名極惡也
從萬二千天女状如帝釋 什曰。釋是佛弟
子。知其不疑故作釋形來也。持世不作意
觀他心故不見也。生曰。魔者害人智慧
命之稱也。惡中之惡謂之波旬也。夫善惡理
隔無相干之道。況*乎至善之與極惡得相
惱哉。而有其事者。皆大權菩薩託以爲化
然也。誠以爲託要使跡全是也。跡是爲何。
此雖善交是人。彼雖惡居爲天。天可以惡
降跡。人亦標善致改。可假之良其不然
乎。状若帝釋者。帝釋是佛弟子。常宗有道。
故以其状使持世不覺也。持世跡在沙門。
而沙門以化人爲體。彼有非法必致教
矣。可得因之有女事惑焉
鼓樂弦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
恭敬於一面立我意謂是帝釋肇曰。魔以
持世宴靜欲亂其心。若現本形恐不與言。
故變爲釋像。時持世不以通觀故謂是帝
釋也。生曰。彼事是帝釋*也。持世據人言之
故可云爾也
而語之言善來憍尸迦 什曰。憍尸姓也。字
摩迦陀。肇曰。憍尸迦帝釋姓也
雖福應有不當自恣 生曰。以供養而來故
善之也。從女弦歌是自恣法也。福有而自恣
者復爲罪之根也
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 生曰。五欲者五
情所欲也。夫用爲自恣。寶之必深。若覺
其無常。然後能以之求本矣
於身命財而修堅法 什曰。若雖有命而不
能行道。無異禽獸之命。若於今能不惜
身命修行善者。則來世所得命必能修善
行道。是名清淨之命。非爲使生也。肇曰。
法。三堅法。身命財寶也。若忘身命棄財
寶去封累而修道者。必獲無極之身無窮
之命無盡之財也。此三天地焚而不燒。劫數
終而不盡。故名堅法。以天帝樂著五欲不
慮無常故勸修堅法也。生曰。以求善本
事也。身既無常。便應運使爲善。命既危脆。
便應盡以行道。財有五家。便應用爲施與。
此皆無常所不能壞。謂之堅法也
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
生曰。因其説法故可詭以從善。實欲以女

我言憍尸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
肇曰。持世菩薩時爲比丘也。生曰。向教其
行施。彼既從之。理應爲受。然非所宜。夫
施者之懷唯欲人取。故言勿以向語其
要我使受也。言沙門釋子者明己理所不
應。非苟逆人善也
此非我宜所言未訖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
也是爲魔來嬈固汝耳 生曰。因其不覺故
復可得託語。以明魔不能隱於己也。斯
則力能制之矣。將欲使魔懼有不得不
與之迹。固者非虚焉
即語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 肇
曰。以持世未覺故發其状也。將化諸女
故現從其索。我爲白衣。應受此女。曷爲以
與沙門釋子乎。生曰。施本唯欲捨物。不應
擇主。既能行之便應與我。我是受此物

魔即驚懼念維摩詰將無惱我 生曰。既不
能隱於維摩詰。知力必不如。復得發斯
念也
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 肇
曰。淨名神力之所制也。生曰。現盡魔之神
力也
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 肇
曰。淨名以魔迷固故化導之也。生曰。非維
詰則是持世也。亦可魔自作之耳
魔以畏故俛仰而與 生曰。權其輕重留
女。故當勝自不得去也
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
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什曰。女
人從主爲心。屬魔則受邪教。屬菩薩則
從道化。故受而誨之。肇曰。在魔故從欲教。
在我宜從道教也。生曰。既以與我便屬於
我。不得不從我教也
即隨所應而爲説法令發道意復言汝等已發
道意 生曰。發道意不可苟從於人。故復
爲説法使其悟。然後爲發也
有法樂可以自娯不應復樂五欲樂也 什
曰。夫魚之爲性惟水是依。女人之性唯樂是
欲。初發道意自厲修善。未能樂也。積徳
既淳則欣樂彌深。經難不變。履苦愈篤。内
心愛樂外無餘歡。令其以此自娯。則厭天
樂。自此以下列萬法者。旨取法中之樂不
取法也。肇曰。女人之性唯欲是樂。以其初
捨天樂故示以法樂。夫能以弘道爲美積
徳爲欣者。雖復經苦履難而不改其美。
天地所重無易其欣。以此自娯樂之極也。
豈五欲之所存。自此下備列諸行以明超
世之道。至歡之所由生也。生曰。入理未深
不能無樂。若無有代必思舊樂而退矣。
故説法樂以易其昔五欲樂也
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曰樂常信佛 生曰。
魔天以不信正爲本。故令信佛也。夫理本
無定。苟能樂之則爲樂矣。既樂而恒。又益
樂也
樂欲聽法樂供養衆 什曰。三寶中生信也。
肇曰。信而後悦莫若三寶也
樂離五欲 什曰。是信戒也。得四信時先
信法次信佛後信僧及戒也。問曰。四信云
何先信法次信佛後信僧及戒耶。答曰。譬
如人重病服藥。若病愈則信藥妙。藥妙
必由師則信師也。雖師妙藥良。要由善看
病人則信看病人也。三事雖妙。要由我能
消息則信我也。法中四信亦復如是。觀實
相見諦時煩惱即除則信法妙也。三寶雖
妙要行之由我。我戒業清淨故累病得除
則信戒也。深信四法心常悦豫。可以諧神
通性。故非天樂所擬
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内入
如空聚 什曰。如方便品中説也。肇曰。善
惡必察何樂如之
樂隨護道意 什曰。謂能將御無上道心。令
不忘失不錯亂也。肇曰。將護無上道心令
無差
樂饒益衆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
忍辱柔和 什曰。如羼提比丘。雖割截身
體心愈欣樂恬然無變。法中生樂類如此

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 什
曰。世俗慧中不能生樂。要得無漏慧離塵
垢則至樂自生也
樂廣菩提心 什曰。令衆生同己。無所齊
限故言廣也。肇曰。彼我兼得謂之廣也
樂降伏衆魔 肇曰。衆魔四魔也
樂斷諸煩惱 肇曰。諸煩惱衆結之都名
樂淨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徳樂嚴道
場 肇曰。道場如釋迦文佛菩提樹下初成
道處三千二百里金剛地爲場。諸佛各隨國
土之大小而取場地之廣狹無定數也
樂聞深法不畏 什曰。心無近著。心不邪
疑。又能信諸佛有不思議法。故能聞深法
心不生畏也。肇曰。樂法之情不深者。聞深
法必生畏也
樂三脱門不樂非時 什曰。功行未滿則果
不可得。未至而求得是非時行也。肇曰。
三脱空無相無作也。縛以之解謂之脱。三乘
所由謂之門。二乘入三脱門不盡其極。而
中路取證。謂之非時。此大士之所不樂也
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閡 什曰。
我學大乘。彼亦如是。是名同學。所習不同
名不同學。處同則樂。處異亦夷。其心平等
無増減也。肇曰。異我自彼。曷爲生恚。非同
學外道黨也
樂將護惡知識樂近善知識樂心喜清淨 什
曰。於諸禪定及實法中清淨喜也。肇曰。清
淨實相眞淨法也
樂修無量道品之法 什曰。是上所説之餘
一切善法也。肇曰。法樂無量。上略言之耳。
生曰。始於信終於道品。背隨魔所病而
明義焉
是爲菩薩法樂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
倶還天宮 肇曰。先聞空聲畏而言與非
其眞心。故欲倶還。生曰。本不實與故可
得喚其還去也。復恐其不去以天宮誘
之。夫本同而變反化則易。將女還宮。實在

諸女言以我等與此居士 生曰。既已屬人
不得自在。若欲竊去彼自有力倶不得脱
也。答其喚還之語*矣
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 肇曰。
已屬人矣。兼有法樂。何由而反也。生曰。明
已自更有樂不樂五欲樂也。答其以天
宮誘之之語也
魔言居士可捨此女 什曰。先無眞與
心。見維摩詰教化已畢知其不惜。故請

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爲菩薩 肇曰。淨名
化導既訖。魔知其不悋。故從請也。菩薩之
道一切無悋。想能見還也。生曰。女誠不樂
天宮故不去。苟主遣之亦不得自在。故還
乞之*也恐不必得。是以説法也
維摩詰言我已捨矣汝便將去令一切衆生得
法願具足 什曰。居士以女還魔則魔願具
足。故因發願令衆生得法願具足。此是維
摩*詰願也。肇曰。因事興願菩薩常法也。以
女還魔魔願具滿。故因以生願。願一切衆
生得法願具足如魔之願滿足也
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云何止於魔宮
肇曰。昔在魔宮以五欲爲樂。今在菩薩
以法樂爲樂。復還魔天當何所業耶。生
曰。既不復樂於魔宮。當復有理使樂之不

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
肇曰。將遠流大法之明以照魔宮癡冥之
室故説此門也。生曰。以此法門便得樂
魔宮也
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
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衆生令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
隨所説法而自増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
肇曰。自行化彼則功徳彌増法光不絶名無
盡燈也
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爲報佛恩亦大
饒益一切衆生 肇曰。報恩之上莫先弘

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
現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辯才故
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長者子善徳汝行詣維
摩詰問疾善徳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
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 什曰。從
父得。不從非法得。故名父舍也。肇曰。元
嗣相承祖宗之宅名父舍焉
設大施會 什曰。大施會有二種。一不用
禮法但廣布施。二用外道經書種種禮法祭
祀兼行大施。今善徳禮法施也。生曰。婆羅門
法七日祀梵天。行大施期生彼也。言已承
嫡繼業於父舍然也。寄之可以致明法施
之大*矣
供養一切沙門 什曰。佛法及外道凡出家
者皆名沙門。異學能大論議者。名外道也。
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 什
曰。乞人有三種。一沙門二貴人三下賤。隨
其所求皆名爲乞人也
期滿七日 什曰。是第七日。所以乃至第
七方來譏者。欲令其功徳滿心淳熟也。
生曰。本期七日而滿也。須滿然後呵者。滿
爲功成必恃焉
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
不當如汝所設 肇曰。天竺大施會法於父
舍開四門。立高幢告天下。諸有所須皆詣
其舍。於七日中傾家而施。以求梵福。時淨
名以其俗施既滿將進以法施。故先譏其
所設以明爲施之殊也。生曰。非謂大也
當爲法施之會 生曰。施從理出爲法施
也。爲會謂辨具足也
何用是財施會爲 什曰。見其布施不行
隨喜而反譏嫌者。施有三種。一財施二心施
三法施。以財施人爲布施。慈心等心與人
樂爲心施。説法利人名爲法施。亦菩薩所
行衆善皆爲饒益衆生。饒益衆生有二種。
一即時饒益。二爲饒益因。此二者皆名法
施。今欲令善徳行法施心施故去其財施。
也。肇曰。夫形必有所礙。財必有所窮。故會
人以形者不可普集。施人以財者不可
周給且施既不普財不益神。未若會群生
於十方而即之本土。懷法施於胸中而惠
無不普。以此而會。會無不均。以此而施。
施不遺人。曷爲置殊方而集近賓。捨心
益而獨潤身乎。生曰。財是有限之物。施從
此出。理自不得普而等也
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 生曰。旨問法施
會爲大之理也
法施會者無前無後 什曰。財施不能一時
周則有前後。若法施之會一時普至。若一
起慈心。則十方同縁。施中之等莫先於
此。故曰無前後也
一時供養一切衆生 生曰。佛爲眞梵天也。
行法以供養則祠之矣。終必生其境也。又
此爲施理無不周亦無不等。無不等者
不先於此而後彼也。無不周者能一時與

是名法施之會 肇曰。夫以方會人。不可
一息期。以財濟物。不可一時周。是以會通
際者彌綸而不漏。法澤冥被者不易
時而周覆。故能即無疆爲一會。而道無不
潤。虚心懷徳而萬物自賓。曷爲存濡沫之
小惠捨夫江海之大益。置一時之法養而
設前後之俗施乎
何謂也 肇曰。群生無際而受化不倶。欲
無前無後一時而養者何謂耶。生曰。問爲
會之方也
謂以菩提起於慈心 什曰。起慈心*也。有
三種。凡夫爲生梵天。二乘則爲求功徳。菩
薩則爲求佛度脱衆生。今欲令其爲求佛
道而起慈心。自此已下隨文求義。不必盡
類。但令不乖法施耳。肇曰。夫財養養身。
法養養神。養神之道存*乎冥益。冥益之義
豈待前後。經曰。一人出世天下蒙慶。何則
群生流轉以無窮爲路。冥冥相承莫能自
反。故大士建徳不自爲身。一念之善皆爲
群生。以爲群生故願行倶果。行果則己功
立。願果則群生益。己功立則有濟物之能。
群生益則有反流之分。然則菩薩始建徳於
内。群生已蒙益於外矣。何必待哺養啓導
然後爲益乎。菩提者弘濟之道也。是以爲菩
提而起慈心者。一念一時所益無際矣。
生曰。施是救物之懷。以四等爲主。故先明
焉。然要在行實四等也。虚則不成法施
會矣慈本所念在彼。理不得偏。不偏念
者唯欲普益也。菩提既無不等。又能實益。
若以此理爲懷。豈虚也哉
以救衆生起大悲心 什曰。若起悲而不爲
救物者。乖於悲也。當爲救物而起悲心。
肇曰。大悲之興救彼而起。所以悲生於我
而天下同益也。生曰。悲本所念在苦欲
拔之也。若以實救爲悲。悲之大者也
以持正法起於喜心 什曰。凡夫及小乘則
見衆生樂故起喜心。今欲令持正法故
起喜心。心於法中生喜也。肇曰。欲令彼
我倶持正法。喜以之生也。生曰。喜本欣彼
得離非法。是意存法也。若以持正法爲
喜。喜之實者也
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什曰。凡夫及小乘爲
捨怨親故行捨心。今欲令其爲平等智
慧一切捨離以行捨心。復次捨心中唯見
衆生無分別想。同於無明。欲令其捨心中
行智慧也。肇曰。小捨捨於怨親。大捨捨
*於萬有捨萬有者正智之性也。故行捨心
以攝智慧。生曰。捨以捨憎愛爲懷也。攝
智慧慧無不攝也。若以無不攝慧爲捨
者。捨亦無不捨也
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尸波羅
蜜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 肇曰。忿生於
我。無我無競。別本云。以無我法起忍。什
曰。初行忍時則爲我求福。習行既深則忘
我而忍。復次若能即我無我則無受苦者。
無受苦者故能無事不忍。若以無我行
忍則其福無盡。譬如水中生火無能滅盡
者也
以離身心相 什曰。遠離有二種。身棲事
表名身遠離。心無累想名心遠離。於身
心不著亦名爲遠離也
起毘梨耶波羅蜜 肇曰。精進之相起于身
心。而云離身心相者。其唯無相精進乎
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 什曰。令其爲佛道
故以起禪。不爲樂及受福。復次*梵本中。菩
提相亦名寂滅相。當爲此相起禪也。肇曰。
菩提之相無定無亂。以此起禪。禪亦同相」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 什曰。欲令其標
心大覺不爲名利也。肇曰。在佛名一切
智。在菩薩名般若。因果果名也。然一切智
以無相爲相。以此起般若。般若亦無相。因
果雖異名其相不殊也
教化衆生而起於空 什曰。是棄衆生法也。
當爲化衆生而起空也。肇曰。存衆生則
乖空義。存空義則捨衆生。善通法相。
空其懷。終日化衆生終日不乖空也
不捨有爲法而起無相 什曰。無相則絶爲。
故誨令不捨也。肇曰。即有而無。故能起無
相。即無而有。故能不捨。不捨故萬法兼備。
起無故美惡齊旨也
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什曰。無作不作受生
行也。無作則絶於受生。故誨令爲示現而
起無作也。肇曰。作謂造作生死也。爲彼受
生者非作生而受生也。是以大士受生常
起無
護持正法起方便力 什曰。無方便慧則取
相。取相則壞正法。有方便慧則無取相。
無取相則是持正
以度衆生起四攝法 肇曰。非方便無以
護正法。非四攝無以濟群生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法於
六念中起思念法 肇曰。念佛法僧施戒天
六念也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什曰。欲令衆和要
由六法。一以慈心起身業。二以慈心起口
業。三以慈心起意業。四若得食時減缽
中飯供養上座一人下座二人。五持戒清淨。
六漏盡智慧。若行此六法則衆常和順無
有乖諍。昔有二衆共行諍。佛因是説六
和敬也。肇曰。以慈心起身口意業爲三
也。四若得重養與人共之。五持戒清淨。
六修漏盡慧。非直心無以具六法。非六
法無以和群衆。群衆不和非敬順之道也」
正行善法起於淨命 肇曰。凡所行善不以
邪心爲
心淨歡喜起近賢聖不憎惡人起調伏心 肇
曰。近聖生淨喜。見惡無憎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什曰。出家則能深入
佛法具行淨戒。肇曰。出家之法非淺心所
能弘也
以如説行起於多聞 肇曰。聞不能行非多
聞也
以無諍法起空閑處 什曰。與物無逆又不
乖法是名無諍。當爲此而起閑居也。肇
曰。忿競生乎衆聚。無諍出乎空閑也
趣向佛慧起於宴坐 肇曰。佛慧深遠。非定
不趣
解衆生縛起修行地 什曰。謂修禪定道品
法也。當爲兼解衆縛起修行地。不應自
爲而修行也。肇曰。己行不修安能解彼矣」
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徳業。什曰。一切
善法分爲二業。謂福徳慧明業也。六度中前
三度屬福徳。後三度屬慧明。二業具足
必至佛道。譬如兩輪能有所至。福徳業則
致相好淨土諸果報也。慧明業得一切智
業*者也
知一切衆生心念如應説法起於智業 肇
曰。大乘萬行分爲二業。以智爲行標故別
立智業。諸行隨從故總立徳業。凡所修立
非一業所成。而衆經修相淨土繋以徳業。
知念説法繋以智業。此蓋取其功用之所
多耳。未始相無也
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 肇
曰。決定審理謂之智造心分別謂之慧。上
決衆生念定諸法相然後説法。故繋之以
智。今造心分別法相令入一門。故繋之
以慧也。別本云。智業慧業。什曰。二業中慧
明勝。故有二種分別。内自見法名爲慧。外
爲衆生知其心相決定不疑而爲説法名
爲智也
斷一切煩惱 什曰。即慧明業也
一切障閡 什曰。還總福徳慧明二業。二業
具則罪閡悉除。下二句亦總二業也
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 肇曰。無善不修
故無惡不斷也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
 什曰。佛法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
間。出世者名爲助佛道法也。肇曰一切智
慧即智業也。一切善法即徳業也。助佛道法
大乘諸無漏法也。智徳二業非有漏之所成。
成之者必由助佛道法也。生曰。若盡以一
切智慧一切善法爲助佛道之法者。法施會
必辦*矣
如是善男子是爲法施之會。肇曰。若能備
上諸法。則冥潤無涯。其爲會也不止一方。
其爲施也不止形骸。不止形骸故妙存濟
神。不止一方故其會彌綸。斯可謂大施。可
謂大會*矣
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爲大施主 生曰。無
不與大之極
亦爲一切世間福田 什曰。若行財施但名
施主不名福田。若行法施亦名施主又
名福田。肇曰。福田。謂人種福於我。我無穢
行之稊稗。人獲無量之果報。福田也。生曰。
施主易。受施難也。要當徳必能福然後是

世尊維摩詰説是法時婆羅門衆中二百人
什曰。既用其禮法。亦以其有福徳智慧故
以爲坐之宗主也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心得清淨
肇曰。心累悉除得清淨信也
歎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直百
千以上之 生曰。七日施而此物在者。最所
重也。而以上維摩詰者。現崇法施情也」
不肯取 什曰。本來意爲説法故。亦爲譏
財施故。懷此二心。所以不受*者也
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維摩詰乃受瓔
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
一分奉彼難勝如來 肇曰。上直進以法施。
未等致施之心。故施極上窮下。明施心平
等。以成善徳爲施之意也
一切衆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 什曰。
以彼佛威徳殊勝國土清淨。將欲發起衆
會令生勝求。故先奉施後使其見也
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 什曰。
爲善徳現將來果報如此之妙也
四面嚴飾不相障蔽 生曰。分作二分者欲
以明等也。現神力驗法施也
變成四柱寶臺。豈財施能爲之乎。是法施會
然也。故能無不周耳
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
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 什曰。施佛
以地勝故心濃。施貧以地苦故悲深。是以
田同相致報一也
無所分別等于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
法施 肇曰。若能齊尊卑一行報以平等
悲而爲施者。乃具足法施耳。生曰。用心如
此非財之施也。乃所以具足法施會也
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説皆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如
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説其本縁稱述維摩詰所
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肇曰。三萬二千菩
薩皆説不任之縁。文不備載之耳
注維摩詰經卷第四



注維摩詰經卷第五
 後秦釋僧肇選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 肇曰。文殊師利秦言
妙徳。經曰。已曾成佛名曰龍種尊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
上人者難爲酬對 什曰。言乃超出我上。
豈直諸賢。此蓋深往之情耳。豈其實哉。肇
曰。三萬二千何必不任。文殊師利何必獨最。
意謂至人變謀無方隱顯殊迹。故迭爲脩短
應物之情耳。孰敢定其優劣辯其得失乎。
文殊將適群心而奉使命。故先歎淨名之
徳以生衆會難遭之想也。其人道尊難爲
酬對。爲當承佛聖旨行問疾耳
深達實相 肇曰。實相難測。而能深達
善説法要 什曰。此文不便。依經本應言
以要言説法。謂能簡要之言折繁理也。
肇曰。善以約言而擧多義。美其善得説法
之要趣也
辯才無滯智慧無閡 肇曰。辭辯圓應而無
滯。智慧周通而無
一切菩薩法式悉知 什曰。謂神通變化諸
威儀也
諸佛祕藏無不得入 什曰。如密迹經説身
口意是也。肇曰。近知菩薩之儀式。遠入諸
佛之祕藏。祕藏謂佛身口意祕密之
降伏衆魔 肇曰。衆魔四
遊戲神通 什曰。神通變化是爲遊引物。
於我非眞故名戲也。復次神通雖大。能者
易之。於我無難。猶如戲也。亦云。於神通
中善能入住出自在無礙。肇曰。遊通化人。
之自娯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肇曰。窮智用盡權
道故稱度也
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 肇曰。其徳若
此。非所堪對。當承佛聖旨然後行耳
於是衆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咸
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説
妙法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 什曰。餘聲
聞專以離苦爲心。不求深法故不同擧
耳。五百弟子智慧深入樂聞深法。所以倶行

百千天人皆欲隨從 肇曰。大士勝集必有
妙説。故率欲同擧也
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衆及諸天人
恭敬圍遶入毘耶離大城 肇曰。菴羅園在
城外。淨名室在城内也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衆倶
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 什曰。將
欲明宗故現空相以發興也。盡敬致供
必稱其所安。以文殊樂虚靜故應之以
空也。生曰。發斯念者因以空室。示有虚
納之懷。有去故空。密在用標宗致也。現神
力者念之使也
及諸侍者 生曰。爲妨已陪侍者須別將。
又以明體夫宗致無捨群生之懷。苟不棄
之莫非皆侍矣
唯置一床以疾而臥 肇曰。現病之興。事在
今也。空室去侍以生言端。事證於後。唯
置一床借座之所由也。生曰。衆多室小。雖
床亦妨。且坐臥行立本隨人體所宜須之
便設。何必在豫。以此去之。豈曰不延。乃
所以有客故爾而實設之待須者。將現
神力以表説理之功。功既非測。以驗所説

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
一床 生曰。見之者得其旨也
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 什曰。若默然
無言。以賓主不諧。讃言善來者欲明賓
來得會。主亦虚受也
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肇曰。將明法身
大士擧動進止不違實相。實相不來。以之
而來。實相無見以之相見。不來而能來。不
見而能見。法身若此。何善如之。生曰。既以
體理爲懷。來則旌其爲不來相之來矣。
有不來相之來者善之極也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
更不去 生曰。如是者謂前理爾也。若者設
使來不能自表於不來。既來不復更來。來
爲不來相居然顯矣。體之無功。我何有
善哉
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 生
曰。來本生於不來來者尚無所從而來。
況來者可得更來耶。以去對來相明也」
所可見者更不可見 肇曰。明無來去
成淨名之所善也。夫去來相見皆因縁假稱
耳。未來亦非來。來已不更來。捨來已未來。
復於何有來去。見亦然耳。其中曲辯當求
之諸論也。生曰。已備前文故不復廣之也」
且置是事 肇曰。雖貪微言而使命未宣。
故且止其論而問疾
居士是疾寧可忍不 什曰。若病重難忍則
廢其道業也。問疾輕重寧可忍不
療治有損不至増乎世尊慇懃致問無量居士
是疾何所因起 什曰。外道經書唯知有三
大病不知地大。佛法中説四大病。病之所
生生於四大増損。四大増損必自有因而
然。故問其因起也
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肇曰。使命既宣。故復
問疾之所由生也。是病何因而起。起來久
近。云何而得滅乎。生曰。作問實疾之迹以
求假病之意也
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 道融曰。衆
生受癡故有愛。有愛故受身。受身則病。
以彼病故則我病生矣。衆生有病而我病生
者。明爲物故生毘摩爲物來久故知不
近也。下言彼病滅則我病滅。明其起病不
齊限衆生也。新學菩薩未能久處生死爲
一切起病。故明大士曠懷處疾。推其前
際以發心爲始。尋其後際則與衆生倶
滅。新學聞之局心自曠。病生滅二句言雖在
病意在明悲。故但説病生滅久近。久近既
明則大悲自顯。是以先答生滅後答大悲
起也。此集以明宗爲本。而先説大悲者。
有二門入佛法。一大悲二智慧。階淺至深。
弘之有漸。故先説大悲後説實相也。什公
作空解云。癡無前際。無前則亦無中後。
病亦如是無久近也。此中不似有空義。故
別記私通如上。肇曰。答久近也。菩薩何疾。
悲彼而生疾耳。群生之疾癡愛爲本。菩薩之
疾大悲爲源。夫高由下起。疾因悲生。所
以悲疾之興出于癡愛。而癡愛無緒莫識
其源。吾疾久近與之同根。此明悲疾之始。
不必就己爲言也。生曰。夫現疾之意欲拔
衆生無始癡愛盡其無窮之源。雖我今生
而實無我今生。意存彼昔義。乃是彼昔病。
然則病起於有癡愛之時。非適今也。不
以一切言之者。今答病久義不在普故
也。然汎云癡愛普亦在其中矣。又不以衆
生言之者。菩薩無復癡愛。居然有屬故也
以一切衆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衆生病滅則
我病滅 肇曰。答滅也。大士之病因彼生
耳。彼病既滅吾復何患。然以群生無邊癡愛
無際。大悲所被與之齊量。故前悲無窮。以
癡愛爲際。後悲無極。與群生倶滅。此因
悲所及以明悲滅之不近也。生曰。癡愛是
衆生染病之源。源盡其病亦除也。菩薩之病
本在於此。而彼病既愈得無滅乎。又菩薩
病以汎濟爲主。衆生有不蒙者。彼自不應
從。化非有偏也。然則雖曰一人病愈菩薩
便愈。乃所以是一切衆生得不復病然後
菩薩病滅也。以衆生言之者。菩薩友亦有
病。不得不以別之也
所以者何菩薩爲衆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
病若衆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 肇曰。
夫法身無生況復有形。既無有形病何由
起。然爲彼受生不得無形。既有形也不
得無患故隨其久近與之同疾。若彼離
病。菩薩無復病也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
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衆生愛之若
子衆生病則菩薩病衆生病愈菩薩亦愈又言
是疾何所因起 生曰。問本在前。今答居
後。故稱之焉。不先答者。其病之因以生
滅而顯故也
菩薩病者以大悲起 肇曰。菩薩之疾以大
悲爲根。因之而起答初問也。生曰。自非
大悲病不妄起也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 肇
曰。空室之興事在於此。問室何空又無侍
者。無侍者後別答。生曰。問疾既畢次問室
空意也。夫人所住自應有資生之物。而今
廓然。其故何耶。又凡病者理必須侍。亦莫
知其所。復何在乎。并問二事者。以侍者在
空而別故也
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 肇曰。平等
之道理無二迹。十方國土無不空者。曷爲
獨問一室空耶。生曰。有今可得而去。居然
非實。以明諸佛國土雖若湛安然亦空矣。
諸佛國者有佛之國也。擧此爲言者。良以
佛得自在尚不能使己國爲有。況餘事乎。
亦以是人情所重故標爲悟端也
又問以何爲空 什曰。室中以無物爲空。
國土復以何理爲空耶。肇曰。室以無物爲
空。佛土以何爲空。將辯畢竟空義。生曰。
猶存國安爲有。不悟同此所無。然居言
其同。以何獨得之
答曰以空空 什曰。無以無物故。空以國
土性空。即是畢竟空故空也。肇曰。夫有由
心生。心因有起。是非之城妄想所存。故有
無殊論紛然交競者也。若能空虚其懷冥心
眞境。妙存環中有無一觀者。雖復智周萬
物。未始爲有。幽鑑無照。未始爲無。故能
齊天地爲一旨而不乖其實。鏡群有以
玄通而物我倶一。物我倶一故智無照功。不
乖其實故物物自同。故經曰。聖智無知以
虚空爲相。諸法無爲。與之齊量也。故以空
智而空於有者。即有而自空矣。豈假屏
除然後爲空乎。上空智空。下空法空也。直
明法空。無以取定故内引眞智外證法空
也。生曰。上空是空慧空也。下空是前理空也。
言要當以空慧然後空耳。若不以空慧終
不空也。豈可以我謂爲不空哉
又問空何用空 什曰。若法性自空則應直
置而自空。諸賢聖復何用空慧空諸法耶。
肇曰。上空法空。下空智空也。諸法本性自
空。何假智空然後空耶。生曰。若理果是空。
何用空慧然後空耶。自有得解之空慧。此
空即是慧之所爲。非理然也。何可以空慧
然後空便言理爲空哉
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 什曰。上空是空慧
也。下空是法空也。雖法性自空不待空慧。
若無空慧則於我爲有。用此無分別空慧
故得其空則於我爲空也。肇曰。智之生也
起於分別。而諸法無相故智無分別。智無
分別即智空也。諸法無相即法空也。以智不
分別於法即知法空已矣。豈別有智空
假之以空法乎。然則智不分別法時。爾時
智法倶同一空無復異空。故曰以無分別
爲智空故智知法空矣。不別有智空以
空法也。生曰。向言空慧者。非謂分別作
空之慧也。任理得悟者耳。若以任理爲
悟而得此。然後空者。理可不然乎哉
又問空可分別耶 什曰。問解空慧也。向雖
明空慧不見空有分別。未明慧體空無
分別。故問此空慧可分別耶。肇曰。上以
無分別爲慧空故。知法空無復異空。雖
云無異而異相已形。異相已形則分別是生
矣。若知法無異空者。何由云以無分別
爲智空故知法空乎。故問智空法空可分
別耶。智法倶空故單言一空則滿足矣。生
曰。即空之言。空似有相。有相便與餘事
分別也。空苟分別而慧不分別者。則空與
慧異矣。空既異慧。復不從慧來也
答曰分別亦空 什曰。慧異於空則是分別。
雖有分別其性亦空也。肇曰。向之言者
分別於無分別耳。若能無心分別而分
別於無分別者。雖復終日分別而未嘗分
別也。故曰分別亦空。生曰。夫言空者。空相
亦空。若空相不空。空爲有矣。空既爲有。有
豈無哉。然則皆有而不空也。是以分別亦空
然後空耳
又問空當於何求 肇曰。上因正智明空。
恐惑者將謂空義在正不在邪。故問空義
之所在。以明邪正之不殊也。生曰。言之誠
已盡。然而惑者猶未能全信。故復請効斯
語以悟之焉。前推理實爲空極。分別亦
空。空則無相矣。若果以無相空爲實者。於
何求之得其然耶
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 什曰。上明畢竟
空則無法不空。然造心求解要必有津。求
津之要必有所惑。惑之所生生於見異。異
之甚者莫過邪正。邪正之極莫過於此。故
問於何求。而答以二法也。肇曰。夫邪因正
生。正因邪起。本其爲性。性無有二。故欲
求正智之空者。當於邪見中求。生曰。夫
以相爲懷者。極不出六十二見。見則邪矣。
而此中無空。空不然乎
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 生曰。若六十二
見以存相爲邪者。復於何求得其然邪」
答曰當於諸佛解脱中求 肇曰。捨邪見名
解脱。背解脱名邪見。然則邪解相靡。孰爲
其原。爲其原者一而已矣。故求諸邪見當
本之解脱也。生曰。解脱者解脱結縛也。若
存相不邪。不可去矣。而解脱中無之者。
故知諸見理必然也。言諸佛者明妙必同」
又問諸佛解脱當於何求 生曰。若諸佛解
脱解脱結縛者。復於何求得其然耶
答曰當於一切衆生心行中求 肇曰。衆生
心行即縛行也。縛行即解脱之所由生也。又
邪正同根解脱一門。本其眞性未嘗有
異。故求佛解脱當於衆生心行也。生曰。
心行者不從理爲懷也。懷不從理者纒縛
生死不相出也。若一切衆生心行中都無
解脱者。故知解脱解脱之也。心行亦六十
二見耳。但其爲義不同故取之有彼此。若
無以明諸佛解脱爲解脱結縛。猶未足以
驗六十二見爲邪。若無以明六十二見爲
邪。亦不足以驗空之爲實。是以次請問則
明矣。別本云。六十二見諸佛解脱衆生意行。
什曰。二見有之根邪之極也。解脱有之終正
之妙也。衆生意行二見之中也。此三聚法衆
情所滯決定見其異也。夫取相興惑因
茲而起。反迷求宗亦必至於此。三性同致
故展轉相渉*者也
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衆魔及諸外道皆吾
侍也 肇曰。世之侍者唯恭己順命給侍所
須謂之侍者。菩薩侍者以慢己違命違道
者同其大乖和以冥順侍養法身謂之侍
者。所以衆魔異學爲給侍之先也
所以者何衆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
生曰。魔樂生死則住其中矣。若不就化
永與之乖。豈得使悟有宗・理乎
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 什曰。言
不見其有異相也。肇曰。魔樂著五欲不
求出世。故繋以生死。異學雖求出世而
執著己道。故*繋以邪見。大士觀生死同
涅槃。故能不捨。觀邪見同於正見。故能不
動。不動不捨故能即之爲侍也。生曰。亦不
捨諸見也。魔與外道是背理之極。而得其
宗已。自此以外復何言哉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爲何等相 什曰。即
事而觀若無病而云有。又未見其相故
求其相也。肇曰。既知病起之所由復問由
生之疾相也。四百四病各有異相。大悲之疾
以何爲相乎。將明無相大悲。應物生病者
雖終日現疾終日無相也。生曰。問疾之状
應在空前。前以答依實妨問空意。又空
義既明。其状乃顯故也
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 肇曰。大悲無
縁而無所不縁。無所不縁故能應物生
疾。應物生疾則於我未嘗疾也。未嘗疾
故能同衆疾之相而不違無相之道。何者
大悲無縁。無縁則無相。以此生疾疾亦無
相。故曰我病無形不可見也。生曰。病是形。
理有必可見。而無其實故言爾也
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 什曰。上答無形
不可見。即是説畢竟空也。就言亦似是
有病不見。故生此問耳。肇曰。或者聞病
不可見。將謂心病無形故不可見。或謂身
病微細故不可見。爲之生問也。病於身心
與何事合而云不可見乎。生曰。夫身爲受
病之本。心爲覺痛之主。病或合之爲無形
矣。故假茲以問。乃致明病無所寄然後盡
無形也
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 什曰。無身故無病

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什曰。心無眞實故無
病也。肇曰。身相離則非身。心如幻則非心。
身心既無。病與誰合。無合故無病。無病故
不可見也。生曰。身本殊表故言離相也。
心動無方故言幻也。身心既無。何所合哉
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
什曰。此將明病所由起。病所由起不以
一事。必由四大假會而生。假會而生則病
無自性。病無自性則同上不可見也。此雖
明病所因起。乃明所以無病也。肇曰。身
之生也四大所成。上總推身。今別推四大
曲尋其本也。生曰。身心本是四大合之所
成。身心可無四大或有。而四大各起百一
諸病。便可是之故無形也。復得寄斯爲問
以明因四大有病無實形矣
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
復如是 肇曰。四大本性自無患也。衆縁既
會増損相剋患以之生耳。欲言有病本性
自無。欲言無病相假而有。故病非地亦不
離地。餘大類爾也
而衆生病從四大起 生曰。實因之也
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肇曰。四大本無病亦
不有。而衆生虚假之疾從四大起。故我
以虚假之疾應彼疾耳。逆尋其本彼我無
實。而欲觀其形相。何耶。生曰。亦是因之
而非實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諭
有疾菩薩 肇曰。慰諭有疾應自文殊。而
逆問淨名者。以同集諸人注心有在。又取
證於疾者。乃所以審慰諭之會也。此將明
大乘無證之道以慰始習現疾菩薩故生
此問也。生曰。夫慰諭有疾本是無疾所爲。
維摩詰既能無之。故次以問焉。雖爲菩薩
而未免病者。不能不爲病所苦。以之戀
生而畏死也。苟有戀生畏死之情。必以増
生死也。是以同道之體宜相慰諭。慰諭之
方除其此懷。此懷若除生死。幾乎息矣
維摩詰言説身無常不説厭離於身 什曰。
凡有三種法。謂世間法出世間法觀無常而
厭身者是聲聞法。著身而不觀無常者是
凡夫法也。觀無常而不厭身者是菩薩法。
今爲病者説菩薩法。以此處病則心不亂
也。肇曰。慰諭之法應爲病者説身無常去
其貪著。不應爲説厭離令取證也。不觀
無常不厭離者凡夫也。觀無常而厭離者
二乘也。觀無常不厭離者菩薩也。是以應
慰諭初學令安心處疾以濟群生不厭生
死不樂涅槃。此大士慰諭之法也。生曰。夫
戀生者是愛身情也。情既愛之無有厭己。
苟曰無常豈可愛戀哉。若能從悟。不期遣
惑而惑自亡矣。亡乎惑者無復身也。雖
已亡惑無身。終不掇理。於理不掇必能窮
之。窮理盡性勢歸兼濟。至於在惑之時。
固應患惑求通。求通之懷必以無常厭身。
然則厭身出於在惑。非理中懷也
説身有苦不説樂於涅槃 生曰。理若無常
則以失所愛致惱。曲辯之。八苦之聚尤
不可戀也。向在惑以無常厭離。今亦取苦
樂涅槃樂。就理爲言。豈得然乎
説身無我而説教導衆生 生曰。凡愛身者
起於著我。苟是無常而苦。豈有宰之者乎。
若無宰於内。復何以致戀哉。亦據其患惑
人用之獨善而已。既在悟懷謂之教導

説身空寂 什曰。隨其利鈍故説有廣略。
譬如大樹非一斧所傾。累根既深非一法
能除。或有雖聞無常謂言不苦。則爲説
苦。既聞苦便謂有苦樂之主。故説無我及
空也
不説畢竟寂滅 肇曰。雖見身苦而不樂
涅槃之樂。雖知無我不以衆生空故闕於
教導。雖解身空而不取涅槃畢竟之道。故
能安住生死與衆生同疾。是以慰諭之家
宜説其所應行。所不應行不宜説也。生
曰。既無能爲宰。我身何有耶。若不有身。
戀復從何生乎。所言空寂明無實耳。非謂
無也。然此四句皆隨義作次。理盡兼矣
説悔先罪而不説入於過去 什曰。利根者
聞上四句則能處疾不亂。自此已下便
爲鈍根者也。説近切之言諭其心也。今日
之病必由先罪故教令悔先罪也。既言有
先罪。則似罪有常性入於過去。故爲説不
入過去去其常想也。肇曰。教有疾菩薩
悔既往之罪。往罪雖繋人。不言罪有常
性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也。生
曰。夫戀生畏死者恐有罪故也。若能改而
悔之則出其境矣。復何畏哉。是以教悔前
罪以除其畏也。此則據縁故耳。不言有

以己之疾愍於彼疾 什曰。令其推己而悲
物也。當念言。我今微疾苦痛尚爾。況惡趣衆
生受無量苦也。肇曰。勸疾者推己之疾愍
於他疾也。生曰。我有智慧猶有疾苦。況乃
不達者乎。推己愍彼。是兼濟之懷。豈得自
畏死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 生曰。無數劫來經苦
無量。如何一旦忽忘之耶
當念饒益一切衆生 什曰。無數劫來受苦
無量。未曾爲道。爲道受苦必獲大利。既以
此自諭。又當念饒益衆生令得此利也。
肇曰。當尋宿世受苦無量。今苦須臾。何足
致憂。但當力勵救彼苦耳。生曰。念欲饒
益一切衆生者方入生死不得有畏也
憶所修福 什曰。外國法從生至終所作福
業一一書記。若命終時傍人爲説令其恃
福心不憂畏也。肇曰。恐新學菩薩爲疾所
亂。故勸憶所修福悦其情也。生曰。若有
福者所生必勝。有何畏哉
念於淨命 什曰。淨命即正命也。自念從生
至今常行正命必之善趣。吾將何畏也。肇
曰。勿爲救身疾起邪命也。邪命謂爲命
諂飾。要利存生也。生曰。行善之時本爲得
道度世。未始求利衣食。尚不畏爲生死
所牽。況罪苦者乎
勿生憂惱 生曰。憂之無益。徒以致惱耳」
常起精進 什曰。雖身逝命終而意不捨
也。生曰。因病致懈。懈乃愈生其憂。勤與
命競。恒患不至。豈復容惱哉
當作醫王療治衆病 什曰。令其因疾發弘
誓。如是諸病無能救者。當作法醫療衆
病也。肇曰。當爲大法醫王療治群生之疾。
自疾何足憂乎。生曰。唯當勤求療方以兼
一切。勿起憂惱。徒苦而無益也
菩薩應如是慰諭有疾菩薩令其歡喜文殊師
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肇曰。
上問慰諭之宜。今問調心之法。外有善諭
内有善調。則能彌歴生死與群生同疾。辛
酸備經而不以爲苦。此即淨名居疾之所由
也。將示初學處疾之道故生斯問也。生
曰。夫心爲事馳無惡不作。譬猶放逸之馬
難可禁制。是以波流生死莫出其境。將
欲自拔要在伏而調之。調伏之方必有道
也。譬猶調馬以埓。豈能不從。既得其道
然後伏矣。而菩薩未免乎疾者。必爲病切
所牽愈難制也。故復問之爾焉
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
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 生曰。苟爲病切
所牽不得不推病理也。病理是無。何能牽
我哉。夫從縁起者已自非有。況乎惑想顛倒
所生者哉
無有實法誰受病者 肇曰。處疾之法要先
知病本。病疾之生也皆由前世妄想顛倒。
妄想顛倒故煩惱以生。煩惱既生不得無
身。既有身也不得無患。逆尋其本。虚妄
不實。本既不實誰受病者。此明始行者初
習無我觀也。生曰。又無所病也。既無所
病。病又無矣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爲身四大無主 什
曰。四大是身之本。本既無主故身亦無我也」
身亦無我 肇曰。釋無我義也。四大和合假
名爲身耳。四大既無主。身我何由生。譬一
沙無油聚沙亦無也。主我一物異名耳。生
曰。夫計我者或即以身爲我。或謂身中有
我也。今推身爲理。唯以四大合成無復別
法。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四大四矣我則一
矣。苟云處中爲主之矣。然其無主則我無
中矣。身爲一也我亦一也。苟云即是身是
之也。然無我則我不即也。我果是無。何所
病哉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 什曰。病起有一事。一
者由過去著我廣生結業。結業果孰則
受於苦。二者由現在著我心惱。著我心惱
故病増也
是故於我不應生著 肇曰。我若是實。曷爲
生病。生曰。復原此病本空。而有病者皆由
著我起也。若能於我不著。病何有哉
既知病本 什曰。著我是也
即除我想及衆生想 什曰。此三者事同而
義異耳。肇曰。病本即上妄想也。因有妄想
現我及衆生。若悟妄想之顛倒則無我
無衆生。生曰。既知病由著我而起。便應即
除之也。衆生雖即是我。而將欲推衆法合
中無我。故以帖之徴現此義焉
當起法想 什曰。此假法以遣我。猶人養
此怒以滅彼怒也。肇曰。我想患之重者。
故除我想而起法想。法想於空爲病。於我
爲藥昇降相靡故假之以治也。生曰。除之
爲何。教起法想。起法想者非謂著法也」
應作是念但以衆法合成此身 生曰。衆法
者陰界入也。合成身者明其爲因也。言
但者因中無我也
起唯法起滅唯法滅 肇曰。釋法想也。五陰
諸法假會成身。起唯諸法共起。滅唯諸法共
滅。無別有眞宰主其起滅者也。既除我
想唯見縁起諸法故名法想。生曰。起滅者
是果也。言唯者果中亦無我也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 生曰。此下二句又明
因果即非我也。衆法合成之時相縁而起。相
縁起者不能不相起。非能相起也。若能相
起者必有相起之知。而所知在彼不在於
己。反覆爲相知矣。是即自在爲我義焉
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 肇曰。萬物
紛紜。聚散誰爲。縁合則起。縁散則離。聚散
無先期故法法不相知也。生曰。從縁起者
亦不能不從起。非能從他起也。若能從
起者必有從起之知。而所知在己不在於
彼。故無相知之義也。是亦自在爲我義

彼有疾菩薩爲滅法想 什曰。向以法遣我。
自此以下以空遣法也
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是即大
患我應離之 肇曰。法想雖除我。於眞猶
爲倒。未免於患故應離之。生曰。夫以法
想除我想者。豈復有法生著也哉。有於
言迹生惑故次除之。又兼得對明以盡其
義焉
云何爲離離我我所 肇曰。我爲萬物主。萬
物爲我所。若離我我所則無法不離。生曰。
有我之情自外諸法皆以爲我之所有。我之
所有是對我之法。我既已無所有豈獨存乎」
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 生曰。向直云二
事耳。今言要當離二事相對爲二然後是
離也
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内外諸法行於平等 肇
曰。有我我所則二法自生。二法既生則内外
以形。内外既形則諸法異名。諸法異名則是
非相傾。是非相傾則衆患以成。若能不念内
外諸法行心平等者。則入空行無法想之
患。内外情塵也。生曰。内者我也。外者一切
法也。此則相對爲二矣。謂不念之行於平
等爲離也
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 肇曰。極上窮下
齊以一觀乃應平等也。生曰。涅槃雖非
無。是表無之法也。故於外法中指擧此
一事以對我明等也
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 肇曰。即事
無不異。即空無不一
以何爲空但以名字故空 生曰。名下無實」
如此二法無決定性 肇曰。因背涅槃故
名吾我。以捨吾我故名涅槃。二法相假
故有名。生本其自性性無決定。故二倶空
矣。生曰。無定爾也
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 生曰。亦以
言迹除之也。義以麁妙故云爾也
空病亦空 什曰。上明無我無法而未遣
空。未遣空則空爲累。累則是病。故明空病
亦空也。肇曰。群生封累深厚不可頓捨。故
階級漸遣以至無遣也。上以法除我。以空
除法。今以畢竟空空於空者。乃無患之極
耳。生曰。空理無病。病有空耳。就病言之故
謂空爲病也
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 什曰。受
謂苦樂捨三受也。若能解受無受。則能爲
物受生而忍受三受也。生曰。諸受者謂三
受也。既觀病空三受皆無也。能無三受者
三受自除*也。非是欲捨故有入受爲化之
情焉
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肇曰。善自
調者處有不染有。在空不染空。此無受之
至也。以心無受故無所不受。無所不受
故能永與群生同受諸受。諸受者謂苦受樂
受不苦不樂受也。佛法未具衆生未度不獨
滅三受而取證也。生曰。據患受之情欲
求無滅之者。必取其足能除患之處以爲
妙極。不復希盡理也。是則證明無義。中道
而止矣
設身有苦念惡趣衆生起大悲心 什曰。我
功徳智慧之身尚苦痛如是。況惡趣衆生受
苦無量耶。即起悲心志拔苦也。生曰。向
有入受爲化之情。是大悲心也。大悲爲何。
設身有苦以念惡趣衆生而拔濟之。前雖
觀病空正可使情不惑苦。未得便實無
之。若久觀理明後生則無矣。是以言設身
有苦也。以念惡趣衆生者。言我在人中有
福。又資智慧之明猶尚有苦如是。況三惡
道中無福慧者。但念惡趣者。夫在生死
皆不免之。故以爲發大悲之縁
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衆生 肇曰。要與
群生同其苦樂也。生曰。自非調伏則不
免三惡道矣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什曰。謂妄見者所見
常樂淨等法也。所以言無者。不以有樂
淨法而以無除之。直爲除妄想病耳。無
法可除故能處之不除其法也。生曰。調伏
除其所惑之有。不除法有也
爲斷病本而教導之 肇曰。諸法縁生聚散
非己。會而有形。散而無像。法自然耳。於我
何。患之生者由我妄想於法自爲患耳。法
豈使我生妄想乎。然則妄想爲病本。法非
我患也。故教導之興但除病本不除法也。
生曰。病本斷然後病除也
何謂病本謂有攀縁 生曰。所取之相爲攀
縁也。有者彼有之*矣
從有攀縁則爲病本 什曰。上説菩薩自尋
病本以理處心。故能處疾不亂。今明爲
斷衆生病故推其病原。然後應其所宜
耳。機神微動則心有所屬。心有所屬名爲
攀縁。攀縁取相是妄動之始病之根也。肇曰。
攀縁謂妄想微動攀縁諸法也。妄想既縁則
美惡已分。美惡既分則憎愛並熾。所以衆結
煩於内萬疾生於外。自慈以往巧歴不能
記。本其所由微想而已。故曰攀縁爲本。生
曰。向言有之。今言始有也*矣
何所攀縁謂之三界 肇曰。明攀縁之境也。
三界外法無漏無爲。其法無相。非是妄想所
能攀縁。所能攀縁者三界而已耳。生曰。三
界之法耳。非實理也
云何斷攀縁 肇曰。既知其根。何由而斷
以無所得 生曰。以無所得理斷之也
若無所得則無攀縁 肇曰。所以攀縁。意存
有取。所以有取。意存有得。若能知法虚誑
無取無得者。則攀縁自息矣
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 生曰。二見無所得

何謂二見謂内見外見是無所得 肇曰。内
有妄想外有諸法。此二虚假終已無得。生
曰。二見本以得内外法爲懷。智慧觀之理
無内外。然後二見不復得内外也
文殊師利是爲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爲斷老病
死苦是菩薩菩提 生曰。菩提以實濟爲
道。菩薩若能如是。雖未得之便是有矣
若不如是已所修治爲無慧利 肇曰。若
能善調其心不懷異想。而永處生死斷彼
苦者。是菩薩菩提之道。若不能爾。其所修
行内未足爲有慧外未足爲有利也。生
曰。無慧利於物也
譬如勝怨乃可爲勇 生曰。己及所親皆無
復怨也
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生曰。菩
薩念衆生如親無異。若不除其老病死怨。
便是己怨亦不除*矣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眞非
有衆生病亦非眞非有 什曰。解病非眞故
能處之不亂也。言若以病爲眞有。則病不
可除。衆生無邊病亦無盡。無盡之病其性實
有云何可度。即時迷亂心生退轉。若病非
眞易可除耳。悲心即生弘誓兼濟也。生曰。
又以此念起大悲心也。如我此病非眞非
有者。言己已達也。衆生病亦非眞非有
者。云彼不悟也。是欲教之令知此法也。
然其起大悲之懷。已自備於前文。故今但明
念而已矣
作是觀時於諸衆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
 什曰。謂未能深入實相。見有衆生心
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爲愛見大悲。愛見大
悲虚妄不淨。有能令人起疲厭想故應捨
離也。肇曰。若自調者應先觀己病及衆生
病因縁所成虚假無實。宜以此心而起悲
也。若此觀未純見衆生愛之而起悲者名
愛見悲也。此悲雖善而雜以愛見有心之
境。未免于累故應捨之。生曰。作上二觀
起大悲之時。若於觀中有愛念心。又見衆
生而欲拔濟之者。爲愛見大悲*也
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 什曰。心本
清淨無有塵垢。塵垢事會而生。於心爲客
塵也
而起大悲 肇曰。心遇外縁煩惱横起故名
客塵。菩薩之法要除客塵而起大悲。若愛
見未斷則煩惱彌滋。故應捨之。生曰。愛見
是惑想所起爲客塵也。除之乃可以起大
悲*者矣
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 什曰。若因
愛生見悲者有疲厭也
若能離此無有疲厭 生曰。若以愛拔之
増必捨焉。既見而無除。能盡化哉
在在所生不爲愛見之所覆 什曰。若能除
愛見。即棄捨結業受法化生。自在無礙也。
肇曰。夫有所見必有所滯。有所愛必有所
憎。此有極之道。安能致無極之用。若能離
此。則法身化生無在不在。生死無窮不覺
爲遠。何有愛見之覆疲厭之勞乎。生曰。在
在生者無疲厭故也。豈爲愛見所覆然耶」
所生無縛能爲衆生説法解縛 肇曰。愛見
既除法身既立則所生無縛。亦能解彼縛
也。生曰。大悲既不爲愛見所覆而生者。不
復於生縛也*矣
如佛所説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
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
何謂縛何謂解 肇曰將因縛解釋内調之
義也
貪著禪味是菩薩縛 什曰。貪著禪味有二
障。障涅槃及菩薩道也。肇曰。三界受生二
乘取證皆由著禪味。所以爲縛。生曰。貪報
行禪則有味於行矣。既於行有味報必惑
焉。夫惑報者縛在生*矣
以方便生是菩薩解 肇曰。自既離生方便
爲物而受生者則彼我無縛。所以爲解也。
生曰。欲濟群生而生者爲方便生也。以
本不爲己故報無惑焉
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
方便解 肇曰。巧積衆徳謂之方便。直達
法相謂之慧。二行倶備然後爲解耳。若無
方便而有慧未免於縛。若無慧而有方便
亦未免於縛。生曰。復廣縛解義也。方便凡
有二種。一造行有功終致妙果。二以之爲
化使必成遂。慧亦二種。一爲觀理伏心。二
爲於觀結盡。觀理伏心者三乘所同偏執
則縛在小也。若以爲化方便用之則不縛
矣。行功致果者。有結便受三界之報則縛
在生也。若得結盡之慧則解矣
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
成就衆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
無方便慧縛 什曰。觀空不取。渉有不著。
是名巧方便也。今明六生已還未能無礙。
當其觀空則無所取著。及其出觀淨國
化人則生見取相心愛著。拙於渉動妙
於靜觀。觀空慧不取相。雖是方便而從
慧受名。此中但取渉有不著爲方便。故
言無方便而有慧也。七住以上其心常定
動靜不異故言有方便慧也。肇曰。六住以
下心未純一。在有則捨空。在空則捨有。未
能以平等眞心有無倶渉。所以嚴土化人
則雜以愛見。此非巧便修徳之謂故無方
便。而以三空自調故有慧也
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
就衆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
厭 生曰。觀理伏心必惡生死。以爲化方
便造之而得
是名有方便慧解 肇曰。七住以上二行倶
備。遊歴生死而不疲厭。所以爲解
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
諸煩惱而植衆徳本是名無慧方便縛 什
曰。七住以還又優劣不同也。此明新學不
修正觀不制煩惱。故言無慧也。而能修
徳迴向仰求大果。故言有方便也。若能
修四念處除四顛倒。是名離煩惱慧也。又
善能迴向心不退轉。是能求方便也。六住以
還雖通在縛境。若能具此二法則是縛中
之解也。上説無相慧及渉有不著方便。是
二門出世間法也。此説有相慧及能求方便。
是二門世間法也。肇曰。不修空慧以除煩
惱。是爲慧也。而勸積衆徳有方便也
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
煩惱而殖衆徳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生曰。雖以無結免縛於生。容可資以
成小。故須言迴向也
是名有慧方便解 肇曰。上有方便慧解。今
有慧方便解。致解雖同而行有前後。始行
者自有先以方便積徳然後修空慧者。亦
有先修空慧而後積徳者。各隨所宜其解
不殊也。離煩惱即三空自調之所能。積徳
向菩提即嚴土化人之流也。前後異説
盡其美矣
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 肇
曰。非眞以下無縛之觀也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無我是名爲慧 什曰。
上四句雜説世間出世間慧方便。今此四句
偏明出世間慧方便。亦云。上統慧方便。此
旨明處疾中用慧方便故能不滅身取證
也。若以身爲有病至則惱。若知身非實則
處疾不亂。出世間慧亦有深淺。無常則空
言初相。故先説無常。無常是出世間淺慧

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
方便 什曰。生死可厭而能不厭。善處嶮
難故名方便也。肇曰。大乘四非常觀即平
等眞觀故名爲慧。以平等心而處世不倦
故名方便。慰諭之説即其事也
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 什曰。離身
則無病故不相離。又云。身病一相故不相
離也
是病是身非新非故 什曰。此明身病實相
無有新故。説出世間深慧也
是名爲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 生曰。雖云
方便有慧。而方便中不復更有慧也。以方
便造慧者。慧中又有方便*也。是以明之
而因廣義焉
是名方便 什曰。不取可滅之相故能不
滅。是方便力也。渉有應取相而不取相。
不取相則理與有絶。而能渉有巧於難事。
故名方便也。肇曰。新故之名出於先後。然
離身無病。離病無身。衆縁所成。誰後誰
先。既無先後則無新故。新故既無即入實
相。故名慧也。既有此慧而與彼同疾不
取涅槃。謂之方便。自調初説即其事也。慰
諭自調略爲權智。權智此經之關要。故會言
有之*矣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 生
曰。觀察得失亦調伏矣
不住其中 生曰。若欲除不調伏。必以調
伏爲
亦復不住不調伏心 肇曰。大乘之行無言
無相。而調伏之言以形前文。今將明言外
之旨。故二倶不住。二倶不住即寄言之本
意寄言之本意。即調伏之至也。生曰。不以
調伏爲懷耳。非不調伏也
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
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
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 肇曰。不調之稱出
自愚人。調伏之名出自聲聞。大乘行者本
無名相。欲言不調則同愚人。欲言調伏
則同聲聞。二者倶離乃應菩薩處中之行」
在於生死不爲汚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
薩行 肇曰。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汚。欲
言住涅槃。而復不滅度。是以處中道而行
者非在生死非住涅槃
非凡夫行 什曰。凡夫行者有三種。善不善
無動行。無動行色無色界行也。上二界壽命
劫數長久。外道以爲有常。不動義也。佛亦
因世所名而名之也
非賢聖行 什曰。謂行三脱而不證也
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 肇曰。
不可得而名者也
雖過魔行而現降伏衆魔是菩薩行 肇曰。
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無者。其唯大乘行
乎。何則欲言其有無相無名。欲言其無
萬徳斯行。萬徳斯行故雖無而有。無相無名
故。雖有而無。然則言有不乖無。言無不
乖有。是以此章或説有行或説無行。有無
雖殊其致不異也。魔行四魔行也。久已超度
而現降魔者示有所過耳
雖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 什曰。功
行未足而求至足之果名非時求也。肇
曰。一切智未成而中道求證名非時求也
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 什
曰。觀無生是取證法。不入正位明不證
也。肇曰。正位取證之位也。三乘同觀無生。
慧力弱者不能自出。慧力強者超而不證也」
雖觀十二縁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 肇
曰。觀縁起斷邪見之道也。而能反同邪見
者。豈二乘之所能乎
雖攝一切衆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 什曰。
四攝法也。四攝是愛念衆生法。今明愛而
不著也。肇曰。四攝攝彼慈惠之極。視彼猶
己而能無著也
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 什曰。
心識滅盡名爲遠離。遠離即空義也。不依者
明於空不取相也。肇曰。小離離憒鬧。大
離身心盡。菩薩雖樂大離而不依恃也
雖行三界 什曰。現生三
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 什曰。處而不惑也。
肇曰。三界即法性。處之何所壞
雖行於空而殖衆徳本是菩薩行 肇曰。行
空欲以除有。而方殖有徳也
雖行無相而度衆生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
相欲除取衆生相。而方度衆生也
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
作欲不造生死。而方現受身也
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肇曰。
行無起欲滅諸起心。而方起諸善行
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衆生心心數法是菩薩
行 什曰。六度是自行法。自行既足然後化
人。化人乃知衆生心。今雖自行而已能知
彼。復次第六度觀法無相。不以無相爲礙。
亦能知衆生心也。肇曰。六度無相行也。無相
則無知而方遍知衆生心行也
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 肇曰。雖具
六通而不爲漏盡之行也。何者菩薩觀漏
即是無漏。故能永處生死與之同漏。豈以
漏盡而自異於漏乎
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
行 什曰。四無量行則應生四禪地。今偏言
梵者。以衆生宗事梵天擧其宗也。亦四禪
地通名梵*耳
雖行禪定解脱三昧 什曰。禪四禪也。定四
空也。解脱八解脱也。三昧空無相無作也
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 肇曰。取其因而不
取其果。可謂自在行
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
什曰。雖觀此四法。而不永滅而取證也。肇
曰。小乘觀身受心法離而取證。菩薩雖觀
此四不永離而取證也
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 什
曰。精進即四正勤也。不取故言離也。肇曰。
小乘法行四正勤功就則捨入無爲。菩薩雖
同其行而不同其捨也
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 什
曰。雖現學神足實已神通自在也。肇曰。雖
同小乘行如意足。而久得大乘自在神通。
如意足神通之因也
雖行五根而分別衆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
肇曰。小乘唯自修己根不善人根。菩薩雖
同其自修而善知人根。令彼我倶順也
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
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正道而
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 什曰。盡明現行
淺法而内已實入深法也。肇曰。雖同聲聞
根力覺道。其所志求常在佛行也
雖行止觀 什曰。初係心在縁名爲止。止
相應名爲觀也
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 肇
曰。係心於縁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止
觀助涅槃之要法。菩薩因之而行。不順之
以墮涅槃也
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
薩行 肇曰。修無生滅無相行者本爲滅
相。而方以相好嚴身也
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
行 肇曰。雖現行小乘威儀。而不捨大乘

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爲現其身是菩
薩行 肇曰。究竟淨相理無形貎。而隨彼所
應現若干象也
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
是菩薩行 肇曰。空本無現而爲彼現
雖得佛道轉于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
之道是菩薩行 肇曰。雖現成佛轉法輪
入涅槃。而不永寂還入生死修菩薩法。
如上所列。豈二乘之所能乎。獨菩薩行耳」
説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衆其中八千天子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注維摩詰經卷第五



注維摩詰經卷第六
 後秦釋僧肇撰 
  不思議品第六
爾時舍利弗見此室中無有床座作是念
什曰。法身大士身心無倦。聲聞結業之形。
心雖樂法身有疲厭。故發息止之想。身子
於弟子中年耆體劣。故先發念不用現其
累迹。又以維摩必懸得其心。故直念而
言也。尋下言諸大人當於何坐。似是推
己之疲以察衆人之體恐其須故發念

斯諸菩薩大弟子衆當於何坐 生曰。前除
座待須。故舍利弗發須之念也
長者維摩詰知其意語舍利弗言云何仁者爲
法來耶 什曰。不直譏而問者。欲現其所
念乖理進退入負門也
求床座耶 肇曰。獨寢床旨現於此。舍利
弗默領懸機故扣其興端。淨名將辨無求
之道。故因而詰之也。生曰。須座之念迹在
有求。有求則乖法。非所以來意者也
舍利弗言我爲法來非爲床座維摩詰言唯舍
利弗夫求法者 什曰。不取法相理會於
法名爲求法。若取相生著。心與法乖。非
求法也
不貪躯命何況床座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
識之求 肇曰。眞求乃不求法。況安身之具
乎。自此下遍於諸法明無求義也
非有界入之求 肇曰。界十八界。入十二入

非有欲色無色之求 肇曰。無三界之求也」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
衆求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
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
苦斷集滅證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 肇
曰。有求則戲論。戲論則非求。所以知眞求
之無求也
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
法也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
著非求法也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
求法也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
也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法
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
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見聞
覺知 肇曰。六識略爲四名。見聞眼耳識也。
覺鼻舌身識也。知意識也
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法名
無爲若行有爲是求有爲非求法也是故舍利
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肇曰。法
相如此。豈可求乎。若欲求者其唯無求乃
眞求耳。生曰。夫求法者非謂求也。以無復
諸求爲求耳
説是語時五百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肇曰。大乘法眼淨也
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言仁者遊於
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
徳成就師子之座 什曰。自知而問者。欲令
衆會取信也。借座彼國其義有二。一者欲
現諸佛嚴淨功徳致殊特之座。令始行菩薩
深其志願也。二者欲因往反之迹使化流
二國也。肇曰。文殊大士遊化無疆。必見諸
國殊妙之座。淨名欲生時會敬信之情。故
問而後取。示審其事也。生曰。先問之者。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