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涅槃經疏 (No. 1767_ 灌頂撰 ) in Vol. 38

[First] [Prev+100] [Prev]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文意全不相關。但隨義爲三。先據正義。第二
破執。第三廣辨因縁。中道此即第一明心體
非有非無。非心非不心。非貪非不貪。事事雙
非兩捨。寧非中道正義。次有諸外道下。第二
破於定執又二先破計有。次破執無。汝若謂
心定有貪定無。貪則同尼乾。初文又二。先廣
出所計。一切凡夫無明所盲下。二結過訶之。
有諸凡夫下。第二破其執無亦二。先出所執。
如是等輩下。正是訶責結過。有法説譬説。善
男子諸佛菩薩下。第三廣説中道因縁之義
無所定執。又二。一明因果諸法非有非無因
縁故有。第二明心之有貪亦非有非無因縁
故有。初文爲三。一明離於四句。若言因中先
定有果下。第二定執爲非。諸佛菩薩下。第三
正顯中道之法。善男子諸佛菩薩終不定説
下。第二章。正明心之有貪非有非無因縁故
有。又二。第一明心性本淨不定非有非無。第
二明心性本淨無有和合。初文有三。一標。二
釋。三結。釋中又三。先唱章門。從縁生貪從縁
解脱二章門。因縁有二下。第二釋兩章門。有
因縁故下。第三四句料簡也。三以是義故下。
因縁結。善男子是心不與下。第二明心性本
淨故無和合又二。先明無和合。次明因縁和
合故有縛脱。此即初文。明畢竟清淨故無和
合。諸佛菩薩下。第二明因縁和合得有縛脱
又二。先明縛脱之境。次明縛脱之人。就境中
又二。先標。次釋。標出境章。除貪欲是解境。
有貪欲是縛境。次譬如雪山下。釋二章門又
二。初釋縛境。先譬。次合。初譬中。山譬八正
道懸險難行苦行。人譬魔。獼猴譬外道。倶不
能行悉不修聖道。獼猴能行。即是得上界定
外外道。人不能行。即魔住欲界。二倶能行。即
五塵六欲倶能行之。獵師者還譬魔邪。黐膠
譬愛欲之境。置案上譬五欲置果報上以誑
衆生。手觸譬眼耳等觸色聲等。黏手者。於行
心中以起繋著。五處皆著者。五根起染。杖貫
之者。魔邪化行。負還歸者。將入三塗。合譬如
文。譬國王下。第二釋得解境。即四念處。云何
繋屬下。第二明縛脱之人爲二。先明縛人。次
明脱人。縛人爲四。一起到故縛。二取相故縛。
三我見故縛。四非法故縛。如文。最後文中云
慳惜他家者。此家與我最爲親厚。不許他往。
稱譽者。唯應稱我不許稱他。若有不受下。第
二明得解之人。文略但一後結如文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二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三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徳王品之六
起卷第九功徳。開善云。第一至第六。始不聞
聞至金心。第七第八。始於善友至慧解脱。第
九第十。始於信心至三十七品。此卷即是第
三周。又有師言不爾。而此十徳兩兩。莊嚴前
之五行乍淺乍深。今皆不然。前五行是修。今
十徳是證。證中功徳淺深非一。若爾何以前深
後淺。答亦有此義。如初功徳。已言不與聲聞
辟支佛共。最後而言三十七品。聞道品名。謂
其初淺。論其義理超絶二乘云云。於中先標。次
釋。三結。初標如文。次釋中爲二。初明五事。
次論義。初又三。一列。二釋。三歎。初文二。先
徴。次列名者。信由内發得見聖性。直起中懷
不爲縁由。戒是信成。友全具菩提。聞於不説。
如此五事多就理明。豈可言淺。在文可見。云
何爲信下。第二解釋。即爲五章。初信又三。前
出信體。次釋信徳。三結。初信體者信何等法。
凡擧五種。一信三寶。二信因果。三信二諦。四
信一乘。五信三諦。一師云。信第一義是信眞。
信善方便是信俗。一師云。前已二諦竟。何容
重説。依華嚴經云。若歎菩薩作二智名。若歎
佛者作二身名。只是一體隱顯爲異。有言。第
一義諦善方便者。即是二身亦是二智。今明
此文自稱第一義諦。何容改諦爲智。復改爲
身。今作三諦自異二諦。不成重説。而文約一
乘顯其信意。爲衆生故分別説三。知無異趣
是故説一。準此一條例通四法。三寶亦爾。爲
衆生故分別二體。知歸至極故説一體。因果
亦爾。爲衆生故説因致果。到於彼岸無施無
受。二諦三諦亦復如是。次如是信者下。釋信
徳。釋有四意。相次而來。此信。堅固無能壞者。
何故不壞。得聖人性以爲根本。即是見性之
信深固難拔。以根深故即能増長。近大涅槃
成就戒等。初一切諸法從於聖性。近大涅槃
即是竪高。戒聞智慧等即是横廣。雖有横竪
深廣之異。而亦不見横竪之相。彌著彌亡。如
此明信那忽云淺。三結如文。云何直心。釋第
二事又三。標釋結。初標如文。次釋中文爲兩。
初以不諂爲直。後以懺悔爲直。初明不諂中
二。先釋。次論義。初中二。初正釋。次釋疑。初
文者。以解因縁故不諂。次雖見惡下釋疑。左
右解之。初見惡不説。後見善則歎。疑者云。見
惡應説而不説者。乃是不直何名直心。即釋
云。恐生煩惱。即復疑云。既見惡不説。見善亦
應不説。乃是直心。次明不爾。即釋云。讃佛性
故令得菩提。次論義中有問答。初問有六。而
爲三雙。初兩從現病生。彼明三種五種病人。
次兩從初功徳生。後兩從此文生就初兩中。
初一又爲三。先非佛旨。次領初開經時説。若
言遇不遇下。第三正難。既能自發菩提之心。
何須歎於佛性令得菩提。是取第三病人爲
難。初中第二又兩。先領旨仰非。次正難。明闡
提人亦應發心。何故爾。其既有性應自發心。
何俟須歎。此是取第二病人爲難。如佛所説
下。是第二兩難。從初功徳生。第二十卷中明
五難。初兩難據四種罪人。中兩難據闡提後
一難據不定。佛答中。明佛性非内非外非常
非無常所以不斷。今還因此生問。先領旨仰
非。次正難。正言不斷佛性。云何言斷善根。只
此佛性即是善根。既其斷善即斷佛性。云何
復言佛性非内非外。如佛往昔下。後難。若佛
性不斷。何故不遮令不墮地獄。既不斷佛性
但斷善根。由有佛性應能遮惡。答未了故更
論義。若因佛性下。第三復有兩難。近從此生
若歎佛性令發心者。何須復説十二部經。直
歎佛性其義自足。有法有譬合。諸佛如來下。
即是後難。從第八功徳。佛答。貪心非有非無
非因非果。或即因中有果。或因中無果。今還
取此爲難。若爾乳應無酪樹無五丈。若乳有
酪樹有五丈者。當知因中有果。不得汎言或
無。爾時世尊下。佛答爲二。初讃。次答。初又
二。初讃問。次擧五句歎其功用。初六種二人。
歎其能開發大衆能令得解。非但能除見世
者疑。亦使未來無有滯閡。實爲希有。是故歎
之。初兩人。一者本不造惡。二者作已能悔。即
是前二健兒。第二知恩報恩。他與我恩我復
須報。第三聽受新法。二者直温故不忘。書云。
温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第四造創新好。二
者治葺故壞。第五樂説樂聽。若無説者聽何
所聽。若無聽者説爲誰説。第六能難能答。正
意在此二人。前之五雙乃爲弄引。善問是汝
身。善答即我是。若無汝精問。何得我善解。無
我巧答。何得汝能問。自有人身左能右能。口
辯通敏能主能客。自有人專一無二。昔莊嚴
門下。有淨藏法師。唯能並難答無所以。有善
解釋不便論義者。即彭城正公云云。今推前六
雙成後五句。能問能答能聽能説。成後轉于
法輪句。造新修故。成枯十二因縁大樹。取有
是新。無明是故。不生生是新。世諦死時是故。
以新破新名造新。以故破故名修故。作恩念
恩成度海句。世恩爲他舟航念恩。自運舟航
故成度海句。不作惡悔惡成摧魔幢句。魔以
惡爲幢今能倒之。復自能建故前後相成。歎
生善。即初一句歎滅惡。即後四句既言因此
善問即能轉於無上法輪。寧非生善。後四句
復爲二。初兩句歎能滅惡。次兩句歎摧惡。於
初二句又二。上句即歎枯十二因縁大樹者。
十二因縁枝條森聳。喩之大樹。今枯此樹使
華葉不生。能度無邊生死大海者。即此生死
海中勇浪可畏。今得度此永免驚懼。無復可
畏。能與魔王共戰者。此明其始。摧波旬所立
勝幢者。此明其終。擧終攝始。外國亦戰得勝
樹幢麾不勝者。即倒此麾。今魔戰敗即摧其
幢。次就答中。次第答三雙六問。初答前擧三
病二問次答。擧初功徳兩問。後答此中兩問。
但答前兩問不次第答。直解三種病人竟。即
是答第一兩問了。依理只應解於初後二種
病人。而今復解中間者。不用此爲答。只爲中
間擧來。今還次第爲釋。彼不擧來今亦不解。
一闡名信下。二答第三難。前言若不斷佛性
亦應不斷善根。只善根即是佛性。佛性即是
善根。今答佛性中道不同善根。何者。一闡名
信。提名不具。佛性非信。亦復非具。云何可斷
佛性非善非惡。闡提但能斷善。云何斷性。其
中諸句例爾。古來云。闡提具含衆惡。不知的
翻。唯河西翻爲極欲。言極惡欲之邊。此乃於
總惡之内。取一事爲翻。例如涅槃名含衆徳。
亦無的翻。而翻爲滅度者。亦是總中。取此一
事爲翻。又善法者。名生已得。依數人義善有
二種。一生得善。二方便善。世間慈孝名生得
善。闡提亦無故言已斷。如汝所言下答第四
難。前難云何不遮墮。今牒問作答。明闡提佛
性非有非無。即事求而頗得故非有。而有是
理故非無。又善巧方便則非無。無巧方便則
非有。故擧箜篌喩此有無。先譬次合。初譬中。
所言王者譬衆生。箜篌譬衆生身。音聲譬佛
性。大臣譬佛菩薩能善説之。斷絃譬就此身
盡命終。皮木坼裂譬五根四大求之頗得。即
無方便故非有也。合譬者。佛性無有住處即
非有。以善方便故可得見。即是非無。如汝所
説若乳無酪下。第三答第五第六兩難。明應
有定性。答意非定有性因縁故有。若乳定有
酪即應自生。不假頗求樹汁。既其假縁。當知
因中無果。然前作六難。今但擧一訶者何也。
答與奪適時皆爲利益。正言此難。是計性義
與外道同。寄正訶邪云是癡人實不訶徳王。
此答即兼答第五歎善自足。何須説十二部
經。今明既無定性因縁而有。是故須説十二
爲縁。次以懺悔明直心者。若有失不悔則非
直心。犯愆發露乃名直心。文爲三。初設有過
下正懺悔。次於師同學下即是發露。三慚愧
自責下。即斷相續心。結如文。云何修戒下。第
三釋戒文爲二。一離惡戒即牛狗等。並取其
相而爲護持。外道得通者。見牛狗等死後生
天。便學彼行望得生天。餘皆例爾。次得善戒
如文。云何菩薩親近下。第四釋善友爲四。一
辨明是。二辨非。三證非。四證是。初明是爲
二。一菩薩是。二如來是。刹多見佛得生天者。
二解。數義必須上定乃得生天。今見佛力發
昔修定故得生天。二云。但令伏下界惡。隨有
散善皆得生天。雖有舍利下。第二明非。既未
識機不能稱縁。是故云非。如來稱縁知病識
藥。是故名是。我昔住於下。第三證非。觀白骨
者即背捨禪。數息即根本禪。舊云。金師子善
取火色。故應教數息。今明不爾。金師之子善
解調椎。宜扶其習故教數息。私云。準莊嚴論
云。善解韛嚢善知息相。澣衣之人善取淨相。
故教骨觀。今明不爾。澣人厭穢作背捨易。若
使衆生下。第四證是如文。云何具足多聞下。
釋第五章文爲五。前一就文言。後四就義理。
十二文多而義奢。佛略文少而義要。義要故
是多聞。又除十二。唯此涅槃者。不言涅槃之
理出十二外。正言十二文言浩博。除廣就略
其理存焉。即是多聞何必在言。故復除全體
但取四偈。又除四偈但取常住。復除常住取
寂默。故知損之。又損遂至無爲。但貴其理以
爲多聞。不取博言而爲多聞。次善男子若有
下。第三稱歎又二。一法説歎。二譬説。歎法説
爲二。一唱三章門。二解釋。解釋爲兩。一釋三
事。二不存著如文。譬爲三。初爲難施作譬。亦
有合。次爲難忍難作作譬。亦有合。三爲無著
作譬。有法譬合。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兩番
問答。初問又二。先兩定。次兩難。先兩定者。一
定自空。二定空空。若性自是空此結。初定爲
一難。若性自不空此結。後定爲一難。善男子
下答爲二。先答初定者性本自空。何以故下。
明一切法不可得故。既不可得豈不是空。次
答後定。亦須修空然後見空。而其本性理本
是空。但不能見要修於空方乃見空。既答兩
定二難自遣。答初定中爲三。一略標。次何以
故下廣釋。三相似相續下。擧得失致結。於中
又三。初擧凡夫失。次菩薩得。三更訶凡夫失。
善男子一切諸法下。答第二定。意明雖復本
空復須修習然後乃見。有無常性故滅能滅
之。有空性故修空得空。當知本空。具有法譬
合。譬有二。初如一切法下擧内法爲譬。如鹽
下擧外法爲譬。菩薩修空下合也。光明下第
二番論義。還從鹽譬生。問爲二。一問觀空是
倒。何者本來不空而修空見空。是於不空見
空。寧非顛倒例如實常而見無常。無常見常。
皆是顛倒。亦有譬合。還轉鹽譬來此爲譬。二
問空既是無爲何所見。若有可見即非是空。
若無可見不應言見。佛答兩問爲二章。答初
爲三。一總標。二廣釋。三重結。初總標中有法
譬合。佛答意云。見不空法能令其空。而非顛
倒。但就理論無非空者。而於衆生乃是不空。
只滅其謂情故云能令不空作空。是故非
倒。善男子貪是有性下。第二廣釋又二。先廣
釋非空作空。後廣釋非是顛倒。初文云非空
者於縁是有。又二。一明貪欲於其是有。次明
色性於其是有。若不是有云何貪著。今言非
空使空者。此法皆空。以是義故下。第二廣釋
非倒又二。初標非倒。一切凡夫下。正是廣釋
又二。一不生貪相故非倒。次見佛性故非倒。
問入初地時已能見空。此文云住九地者見
法有性。其義云何。解云。約二忍明義。初地至
十地是無生忍。唯佛地是寂滅忍。今約二忍。
九地望佛寂滅則見法有性雖比於佛非究竟
空。亦分有空。故華嚴云。七地菩薩能入寂滅。
寂滅即空。赴縁異説不應迷執。諸佛菩薩下
第三重結。佛亦有時説有説無。當知爲縁故。
今皆説以爲空也。善男子汝言見空下。第二
答後難又二。先牒問。善男子下第二正答正
答又二。初正答。次引昔證。初文者以無見爲
見。例如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是故我下。廣引
昔證如文。次明第十功徳。亦先標。次釋。釋中
舊用三十七品爲體。興皇云。涅槃佛性爲體。
舊以菩薩行因。道品是因故以前文爲體。興
皇云。前諸功徳未以涅槃爲體。最後義深故
取後文爲體。問此中何不用六度而用道品。
一解云。但是略耳。一解云。釋論云。六度是遠
因道品是近因。今明不爾。道品攝度捨覺攝
檀。餘皆可見。婆沙文中。以十一法攝於道品。
十一與六名體相當。但餘二念通於諸度。就
文爲二。初明功徳。次論義。初又二。先明道品
入涅槃。次簡得失。信者爲得。不信者爲失。初
功徳云。不聞聞者。常住祕藏即是中道。不聞
聞者。外道經書毘伽羅論即俗諦。不聞聞。十
一部經即眞諦。三諦一心中不聞而聞。今第十
功徳亦如是。三十七品即眞諦。入大涅槃即
中道。爲諸衆生分別演説即俗諦。此亦一心
三諦始終不異。若能信者入大涅槃。意謂此
解方近於理云云。興皇以最後功徳涅槃爲體。
第九已上皆不如此。此解大失。已如前難。論
義爲二。一問。二答。答爲二。先擧惡人爲誡。
次擧善人爲勸。惡人爲三。先法説。次擧五譬。
三還合五譬。先別合。後總合。初譬栴檀貿凡
木者。二車並載。一炭一檀。値冬炭。售檀者遂
乃燒香爲炭。雖得易售而無所直。持戒者貧
寒饑渇。見破戒者富&T030099;飮啖。即毀於戒甘嗜
飮食。所利無幾所失者大。次譬中云金易鍮
石者。昔人乘馬腰著金帶。見乘驢者著驢絛
帶。即便問之。市中何物貴。彼即答云。驢絛甚
貴。其即易之。人爲色聲而棄正法。其猶如是。
餘三譬如文。別合如文。善男子當爾之時下。
二擧善人。次光明下領解者。是品中第二領
解段如文。三是名下總結
  師子吼品之一上
諸師咸言。此品譬能問者得名。非爲不爾不
一向然。此倶譬能問能答。雙題品目。何者。菩
薩與佛皆二莊嚴。下文中有師子王及師子
子。若師子子足滿三年則能哮吼。又若能師
子吼讃於大悲。能吼無量師子吼。徴文據義
二種雙明。講者因何只作一解。惑者云。題中只
稱師子吼菩薩品。云何強作兩種釋之。答依
題則失文。依文不失題。廣能兼略。師子擬王。
菩薩擬子。吼通兩處。二義炳然更何所惑。又
師字自邊安匝言師。居左位事理皆匝。則自
行圓滿。又師字訓帥。帥帥也。師有他化之能。
故知師者擬佛明矣。子者訓資。弟子之禮受
禀於師。若從師者日新月益。故知子字者擬
菩薩明矣。吼通兩處者。吼是口密通有六位
云云。今明究竟與分吼通兩處。身口意密皆有
六位。口密通六。此是世界。&MT03300;約子者此從爲
人。&MT03300;約吼者此從對治。&MT03300;約師者從第一義。
故題具多意。地人呼此品是入證分。開善云。
答安樂性問。河西。興皇。同爲佛性門。今悉不
用。若是入證。入證則無説。若説入證非菩薩
説。若答安樂性問。安樂性問爲是誰問。而今
以此品答之。若明佛性佛性誰説。而以此品
用目説人。諸説乖舛故皆不用。今明此品是
第四問答涅槃義。是師子子問。是師子王答。
若從其文應言問答佛性義。前章皆稱涅槃。
相從稱爲涅槃義。涅槃只是佛性。佛性只是
涅槃。涅槃名總佛性名別。總攝於別。就品又
爲二。初明佛性後歎經。初文又四。一明佛性。
二明中道。三明縛解。四明修道。佛性是基本。
由佛性故中當通達。不識故縛識之則解。欲
得解縛應須修習。初文有問有答。問爲四。一
勸問。二求問。三許問。四正問。勸問中。先擧
諸法門。後正勸。初擧諸法中有六門。一擧三
寶。次擧四諦。三擧實諦。四擧四徳。五擧五佛
性。六擧因果等。有乘無乘是擧了因性。何者。
萬善一乘皆屬了因。有性無性是擧果性果
果性。有衆生無衆生是擧正因性。有有無有
有眞無眞擧境界性。何者。夫二諦是智所縁
境。境又生智故是境界性。有因無因者&MT03300;
因果。一解云。先兩句明習因因果。又三句明
報因因果。有作無作是煩惱因。業非煩惱。是
善惡業報。是煩惱業果。二解云。上兩句明出
世因果。下三句明世間因果。復次擧法門勸
者。總論是擧二諦法門。有佛即世諦。無佛即
眞諦。乃至有報是世諦。無報是眞諦。文但二
諦。若準恣汝所問寧只二諦。二門四門等一
切諸法。豈止二諦。且通三諦乃至四門。通三
諦者。有佛俗無佛眞。非有佛非無佛中道。乃
至報亦如是。通二門者。有佛是有門。無佛是
空門。乃至有報無報亦如是。若準恣汝所問
應有四門。兩門如上。亦有佛亦無佛是兩亦
門。非有佛非無佛是雙。非門乃至亦有報亦
無報。非有報非無報亦如是。問佛勸問諸法
門。何不依佛所勸而別問佛性。答諸法門雖
別通入佛性。若問佛性總能攝別。何者。依有
乘無乘五句之勸。即是問五種佛性。又依三
寶是問云何爲佛性果。依苦集二諦即問境
界佛性。依道滅即問縁了。依實無實即問正
性。依因果即問因性。因因性。果性。果果性。
依作無作即是問因性。依業無業即問縁性。
復次依乘無乘。是問云何爲佛性體。依報依
三寶四諦等。即是問何義故名佛性。依四徳
即是問何故名佛性。依有因無因即問菩薩何
眼不了了見。依有果無果即問佛以何眼能了
了見。依有作無作等二句。即問衆生何故不
見。依報無報即問正性。佛有十八條勸。菩薩
依此勸門起六種問。同異若此。而人不見。私
謂。勸別問別實稱佛言。但未爲得意。總勸別
問收法不遍。未爲得意。總勸總問亦稱佛意。
但恐時衆不曉總中之別。故佛別勸而設總
問。深得佛旨時會易曉。故佛別勸而師子吼
總問。良由此也。此從今恣汝問下。即是正勸。
正勸中有正勸敦勸。佛殷勤令衆得益。爾時
會中下。即是第二求問。先經家敍。次正發言。
歛字亦爲撿字。皆是恭敬之貎。次正發言。爾
時佛告下。即是第三許問。先勸供養。次正許。
初勸中三。先正勸。次釋。三結。初勸供中備勸
三業。尊重是意。讃歎是口。迎送是身。所以者
何下。二釋勸文。有法譬合。法中。先明過去徳。
次明現在徳。善男子如師子下。譬説又二。先
爲佛作譬。次爲菩薩作譬。佛譬中。先譬法身。
次譬應迹。法身又爲三。先總。次別。後結。初
一句總譬。自知身力下五句別譬。諸徳身即
六度。力即十力。牙齒即智慧斷截煩惱。四足
即四如意。地即尸羅。巖穴即禪定。境尾即大
悲大悲。俯救如尾下垂聲即八音説法。三若
有能具下總結。晨朝出穴下。二明應身方便
又三。一正應。晨朝是暗終明始。譬惡滅善生
之機而能應之。次出穴。即是從法身起。頻伸
爲滅惡。欠呿爲生善。四望即四無閡。發聲即
説法。有十一事。三一切禽獸下。即是衆生得
道。水性譬凡夫愛染。陸行譬二乘高原。飛譬
降衆魔。香象譬制外道。如彼野干下。第二爲
菩薩作譬。野干者。先擧非。次明是。三年譬三
行。然下合文。於五行中略説此三。又梵行是
化他。化他中。同其斷惑是病行。同其生善是
嬰兒行。梵行兼之故不具説。如來正覺下合
譬。初合佛譬。次合菩薩譬。初文二。先合妙本
爲衆生。次合應迹。合初小不次第。備合十一
事。合前欲壞實非師子詐作師子。合云。爲諸
衆生而師子吼。前文云。欲試身力。合云。示衆
十力云云。從聖行下第二合應。但不合晨朝。師
子吼者下。第三合前衆生得益。前有四句。今
合直言決定説。所以降魔制外。兼釋師子吼
義。次聲聞縁覺下。合菩薩譬。亦前合擧非。次
合明是如文。開譬合譬。明佛菩薩二義宛然。
豈可單釋品耶。諸善男子下。第三結勸供養。
爾時世尊下。二正是許問。師子吼白佛下。第
四正問。凡發六問。但爲兩意。前三問問法。後
三問問人。初三問者。舊解。初一問果性。次問
因性。後雙問因果性。觀師云。此與文不相應。
直依文者。初問佛性體。次問佛性義。後問佛
性名。河西意亦爾。今將後人來問前法。初問
理佛性體。次問分佛性義。後問究竟佛性名。
若一切衆生下。問見不見人。初問。問不見性
人。後兩問。問見性人。於中又二。初問何法有
了不了。次問何眼有了不了。法據性體眼約
性用。佛答爲兩。初歎問。次正答。歎問又兩。
初歎。次論義。初歎又二。初歎二莊嚴。次歎解
六義。汝自解六爲他故。問歎六義中。歎初後
各二中兩則略。師子吼下。第二論義兩番問
答。初問如文。答中爲四。前三就勝劣義解。智
莊嚴勝於福徳。後一就平等解。有云。初番以
空解爲智慧。有解爲福徳。十地爲智。五度爲
福。直言般若即是有中智慧。故屬福徳。若識
波羅蜜即是空。解屬智慧。次番又取九住已
還爲福徳。十住及佛屬智慧。後以果地爲智
慧。因中爲福徳。此就法體相望如此勝劣。若
此土則福勝慧。若淨土慧勝福。令樹出衣食。
但企尚智慧故言慧勝耳。篤論具足者善也。
今明三番應約三教而分別之。十地發眞破
無明故是智慧者。此別教意。十住菩薩與佛
同爲智慧者通教意。因中爲福果上爲智者。
六度因中都不斷惑故是福徳。佛斷惑故是
智慧。而文云常住者。此非全是六度菩薩。若
消此文。應云利根人於三藏中宜聞常住。聞
即得解。如初轉法輪時八萬天子得無生忍。
最下既然。例餘亦爾。乃是密教意。但差別不
定不可執一。汝今具足下。就平等答。故云。汝
之與我各具二莊嚴故能問能答。寧非平等
無差別義。今謂此釋似約圓教。師子吼言下。
第二番問答。問爲三。正難釋難結過。初正難
者。我若二嚴則不應問佛。若二嚴則不應答。
以問答非二嚴故。所以者何下釋難。明諸法
無有一種二種。一種二種下結過。是凡夫相
佛答還詶其三。一詶初難。只由具二莊嚴一
能問二能答。二若言下詶其釋難。只由解一
二無一二故。能問一二能答一二。衆生不解
一二無一二。今示其一二。令知無一二。非是
一二於一二。乃是無一二之一二。亦是言於
無言。非是言於言。善男子若言下。詶其結過。
翻其前難云云。前云。是凡夫相。今云。是十住
相。先唱生死涅槃兩章門。次釋一名涅槃。是
常常即無二。次釋二名生死。愛無明過現故
爲二。二則非一。此之一二非凡夫相。解爲兩。
一云。正須此語。其云一二是凡夫相。佛言一
二非凡夫相。二解云。凡夫不知一亦不知二。
雖在生死不識生死。若知一二者非凡夫相。
今解不爾。一者是常。此大涅槃常故非凡夫
相。二者生死。無明與愛此即二乘涅槃。未除
無明沈空之愛。即是生死之二。此二非凡夫。
菩薩能知此二。此不二無一二過則非凡夫。
福慧平等是圓教義。今師子吼難此圓義。圓
教雙亡無一無二。那忽能問一二能答一二。
佛還以圓教雙照答之。良以雙亡一二則能
雙照一二。雙照一二即能雙答一二。還以雙
照答其釋難。良以一二故能無一二。若無一
二何能無一二。又以雙照答其結過。汝言一
二是凡夫相。我言一二非凡夫相。雙照一二
豈非凡夫相。不作圓教問答此義難解。善男
子下。第二正答五問兼答一問。答初問又二。
先牒問誡聽如文。次佛性者下。正答。初問又
二。一明佛性體。二簡不見者。初明體又三。一
標名。二釋相。三結體。標者佛性名。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爲智慧。智慧是有。即空而有。即
有而空。空則三諦皆空。一空一切空。乃是第
一義空。名智慧者三諦皆照。一照一切照乃
是智慧。當知空有非空非有。即三而一即一
而三。即非三非一即空故盡一切相。即智故
照一切境。即非空非智故云一切中。是故名
爲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慧。名爲佛性。
如此標名。貴在得意。不可言盡。次所言空者
下。釋相者爲二。先釋空。次釋智。初釋空則三
諦皆空。文云。空者不見空與不空。不見空者。
不見空邊不見不空。是不見中無邊無中。是
第一義空。次釋智。智則三諦皆照。文云。智者
見空及與不空。見空是見邊。見不空是見中。
見邊見中。是第一義智慧。若此空智。非前非
後不淺不深。即空即智即智即空。亦即非空
非智而空而智。是爲佛性之相。文又釋不空
者即是四徳。空者即是二邊。無有四徳。對非
顯是解釋分明。三結體者。佛性名中道。中道
之法常恒無變。如文。從無明覆故下。第二簡
不見者又二。先簡二邊異故不見。次簡起中
道見故不見。初文者。無明所覆。此簡生死有
邊異故不見第一義空。次簡二乘偏證空邊
異故不見第一義空。如文。次從善男子去。是
簡起中道見故不見。有人解云。兩種不見一
種見。而皆言不見者。以隨情故。是義不然。前
唱中道見凡有三種。全未見而言見中道者。
此乃名同而於名起見。後結以是義故不見佛
性。當知三種並不見性。將後驗前。前是唱中
道見。凡夫惑心雖作中道想。而因苦果苦是
定苦行。是故不見第一義空。二乘自行勝於
凡夫。化他邊劣於菩薩。雖作中道之想名定
苦樂行。二乘偏空故不見第一義空。菩薩慈
悲甘苦如樂。是定樂行即是偏假故。不見第
一義空。如此三種。雖同名中道與上名相違。
相違故無圓遍之義。是故不見。如汝所言下。
正答第二問。舊云。此答因性。觀師云。此具明
五性豈獨因耶。就文爲兩。初答第二問。後論
義。初答問爲二。先牒問。次正答。初具提其問。
其問何義。義者名之所以。有何所以稱爲佛
性。佛答爲三。初總擧圓義。二別擧遍義。三結
歎。初總答意者。善得圓旨是其所以。佛是圓
人性是圓法。人法合稱故言佛性。又一切諸
佛是圓人。菩提是圓果。兼得涅槃之果果也。
既言果與果果。即知此果從因。因生此果。果
從因生。中道者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皆
顯現者悉由佛性爲種子。故知此中道即是
佛性。佛性既爲種子。種子能生兩因兩果。此
兩因果。又是種子能顯中道。即是更互以爲
種子。不作此釋無奈此文何。通塗雖爾。別説
即是佛性以爲種子。問佛性既爲四性種子。
何獨是於菩提種子。答特是略出。又是旁正。
如十二因縁非無旁義。正發觀智生於菩提。
種子義彰。餘之三性其義則旁。譬如胡瓜正
能發熱是熱病縁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三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四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師子吼品之一下
復次善男子下。二別擧遍義應遍一切。別擧
四種遍有中道。一顛倒上下。二生死。三斷常。
四因果。他解。此四是中論八不。不上不下是
不來不出。不因不果是不一不異。餘兩可知。
一師云。法門無量何必如此。今明。初以上下
屬當凡夫顛倒。横計上下不見中道。諸佛體
之不上不下。得見中道。次生死約六度遍行。
既不斷於無明愛惑。惑心求佛。是二中間則
有生老病死。不見中道。諸佛體之不生不死
得見中道。三斷常約二乘厭生死。是背常入
涅槃。是向斷不見中道。諸佛體之非常非斷。
於二乘法得見中道。四者。十二因縁觀智是
因。得菩提是果。修因克果次第淺深。此約別
教地前不見中道。諸佛體之知非因果。於菩
薩法能見中道。上文云。一切諸法中悉有安
樂性。普賢觀云。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譬如耆
婆執草成藥。佛亦如是。遍一切法無非中道。
中道即是佛性。汝問何義。其義如是。略屬當
竟。今更帖文。初云道有三種者。先唱三章門。
次下者下解釋。下者外道邪見。謬謂梵天以
爲涅槃。實非涅槃。還是生死故名爲下。所言
上者即是凡夫。未免八倒無常計常。常是上
法當得上果。故名爲上。所言中者第一義空。
智慧無常見無常。如理而見不同外道。故不
名下。不同凡夫故不名上。而是兩邊之上故
言是上。又言與佛不異故言是上。復次生死
本際下。第二明不生不。死中道之義。文爲二
初明中道。次擧解惑初爲三一唱中道。二明
能破生死三結是。佛性無明有愛下。但中間
只是行識名色六入等。何以云有生老死耶。
解云。後文云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六入
等名未來老死。中間即是生死義。言中道者。
兩因夾一果。一果居中。如此論中方是妙中。
破生死義。云何只以因縁因果不生不滅。名
爲中道。今作易解。無明與愛即現過見。煩惱
道也。點煩惱道即是般若。中間是苦道即是
法身。法身即中道。若是中道則無生死。無生
死故名破生死。以是義故下。第三結爲佛性。
既是中道寧非佛性。以諸衆生下。第二擧解
惑。有法譬合。法中初明惑者。不見則是無常。
後明解者。能見則非無常。正用此語兼答第
三難。難云。以何義故名常樂我淨。以見佛性
故常樂我淨。譬如下爲惑解者作譬。與上貧
女譬同。合如文。復次衆生起見下。是第三不
斷不常明中道又三。一唱章門。二釋。三結。初
章門中。明凡夫菩薩二乘。前後擧非中間明
是。次佛性雖常下即釋也。又三。先釋凡夫。爲
無明所覆故起斷常。次又未能度下釋二乘。
只爲兔馬不盡河底。二乘智偏沈空取證。不
見佛性無常無斷。是觀十二因縁下。第三釋
菩薩章。十二因縁即是觀境。菩薩觀境生智。
合取境智皆名中道。善男子佛性者下。第四
約因果明中道爲三。一明有因有果。二明非因
非果。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只應明非因
非果何得云因果。若不明因果何所辨非。初
文有法譬。法説中論兩因兩果。兩因者謂因
因因。兩果者謂果果果。尋此文意。不得以因
家之因爲因因。而得以果家之果爲果果。得
以因家之果爲因因。得以果家之果爲果果。
何故爾。&MT03300;因是境重因是觀。&MT03300;果是菩提重
果是涅槃。境但是因。不從因至於因。但因非
因因。觀智從因至於因故。得是因因。菩提但
是果。不從果至於果。但果非果果。涅槃從果
至於果故。得是果果。譬説中意是則不然。譬
中以無明爲因因。無明當體是因。而復爲行
作因故是因因。識當體是果。復爲行作果故
是果果。以譬例法。境是因因。菩提應是果果。
而不例者。境體非因。不從因至於因。但是因
非因因。觀智體非果。不從果至於果。若然譬
與法乖答取少分譬。私謂。亦非全取無明行
識。以爲境智菩提涅槃之譬。但是先擧無明
行等。亦有因果因因果果之名。故下文中具
擧四句。佛性涅槃爲初二句。十二因縁爲第
三句。言少分者。名同義異故云少分。若欲將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