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涅槃經疏 (No. 1767_ 灌頂撰 ) in Vol. 38

[First] [Prev+100] [Prev]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譬如鷄與烏共生一子。或作鷄鳴或作烏聲。
汝或善語或作惡語。而此比丘父母異國故
以譏之。佛知令與作下意羯磨。僧中遣一人
將是比丘往居士所下意懺悔。不可見即是
三擯八法之中以明三擯。一不見擯。二不懺
擯。三惡邪不除擯。此中無不懺之名是滅擯
一事教門不同。不可見即是不見擯。車匿比
丘數數犯罪諸比丘勸懺悔。答言。我不見罪。
佛令與不見擯。不懺者還是車匿數犯人勸。
答云。我雖見罪不能懺悔。佛令作不懺擯。滅
即滅擯未捨惡見即惡邪不除擯。事起利咤
言欲不障道三諫不從與作惡邪不除擯。三
從善男子如來所以去。是結無對治罪之意。
使其無復惡因則無惡果。即是大慈施無恐
畏。三從善男子汝今下。即是身行慈也。舊云。
照人爲一。天爲二。五道爲五。又云。常光爲
一。非常光爲二。面門三。眉間四。通身爲五
。從善男子未可見法去。明來世行慈而言
比丘糾治者。比丘護法文爲四。一標來世。二
明持毀。三譬。四結。初二可見。第三譬中言暴
惡者。譬破戒人。會遇重病者。譬所犯彰露。隣
王興兵者譬持戒糾治。病王無力者。毀禁惡
止。恐怖修善者明其得益。譬中有三。三種何
異。初爲各住各學行非法者故以隣王爲喩。
次爲同住各學行非法者故以宅樹爲喩。後
爲同住同學行非法者故以白髮爲喩。又解
斷四住惡解惑相治如除隣王。斷塵沙惡除
體上垢如除毒樹。斷無明惡同體之惑如除
白髮云云。四若善下結。即判眞僞。不治毀禁
壞亂佛法佛法中怨。無慈詐親是彼人怨。能
糾治者是護法聲聞眞我弟子。爲彼除惡即
是彼親。從迦葉白佛去。第三番問答。先問。次
答。問又爲二。初非佛旨。次擧事難。初文者領
前能訶責者是我弟子不驅遣者佛法中怨。
此則一是一非。愛憎去取則無等視一子之
心。升沈碩異故仰非也。次擧事者。若一塗一
割等無憎愛。亦應一持一犯咸不賞黜。既賞持
黜犯亦應治割賞塗。塗割既等持犯應均。若
持毀禁此言則失。若不治刀割彼言則虚。進
退結難。次佛答爲三開譬合譬況顯。開譬爲
四。一生諸子。二付嚴師。三囑苦教。四得福無
罪。初王大臣者譬佛菩薩。生育諸子譬生信
者。生信不同故言諸子。形貎端正譬戒能防
色聰明黠慧譬定慧防心。二三四者。有人云。
一二是出家二衆。三四是在家二衆。此義不
然。舊云。若二是小大。若三是三根。四是四
部。此亦不然。一是一乘。二是小大。大是一
乘。三是三根。上根是一乘。四是四部。四部中
有一乘。若爾一子諸子皆處處著亦處處有。
是則太亂。今以信心爲子。生信不同略爲四
種。謂藏通別圓。各有三學通皆得論。端正黠
慧準下合文。以壞法者爲子。此不相乖三種
信。偏則破壞法性即是可悲爲子。就正信者
可慈爲子。次付嚴師者。舊云。四依爲師。依下
合文。以國王四部爲師。此是秉法之人。而秉
法者以法爲師。下文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
法有嚴與不嚴。不嚴有三。嚴即圓法。三而作
下囑教。君可教詔者。教偏入圓。威儀禮節者
譬圓戒。技藝譬圓定。書數譬圓慧。學圓速成
不須苦切。若不速成要當苦治。杖譬於智。藉
杖故子死。如由智故偏破。偏破故如三子死。
圓立故如一子成。言破偏者非但治毀。三藏
通別持毀悉皆苦治。何以故。於藏是持於圓
是犯。通別亦爾。故言雖喪三子我終不恨。圓
子信常是故不死。未階究竟故言苦治。舊以
四部爲四子。杖殺何部。何部不死。合義不成
不會經文。今所不用。次合譬中。如來合王臣。
視壞法者合諸子。國王四部合師。三品法合
禮節等。應當苦治合杖死。不也者合唯福無
云云。三從善男子去。是況顯。王之與師。是
子則念非子不念。成就其子不成就他。偏念
偏治尚無有罪。況佛平等慈念。平等成就。平
等治之。而當有罪。故云如來善修平等心。故
王之與師偏念偏教。尚得福無量。況復如來
等念等教。寧不獲福。故擧三世功徳。善修是
現世。長壽是來世。宿命是過世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七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八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長壽品下
迦葉復白去。是第四番問答。先問次答。初問
又三。初非佛旨。次譬釋非。三合譬結過。初非
佛旨者。領上修平等心得三世福。謂此旨爲
非。次何以故下。擧譬爲三。一如知法人但有
其言。二還至家中都無其行。三是知法人結
言行相違云云。三合譬結過亦爲三。修習等心
合上知法。今者世尊去合上無行。如來將無
去合上相違。若言慈心應得長壽。而今短壽
必有怨心。此結意行相違。不殺命長而今短
壽。凡殺幾生此結身行相違。口行相違。已如
上説。興皇述他釋云。迦葉恒執迹爲難。佛恒
用本爲答。此則問答永不相關不問本迹。何
以爲答。而云執此生疑難耶。只約丈六一身。
疑者不達恒言無常。達者了此即是於常。常
若異此則非常也。此釋未明常義甚多。佛以
何常而爲答。問無常亦多。迦葉爲執何無常
云云。次佛答爲兩。初彈其麁言。次明常壽
第一。今明麁言者。汝以果討因。乃謂如來怨
心殺害。汝何不以因討果。明如來命長。必無
惡因而謂有者即是麁言。次於諸常中最爲
第一者。於何等常而言第一。自有世間相續
不斷名常。復有三。無爲常斷煩惱。得者名數
縁常。事縁差者名非數縁常。無此二者名虚
空常。此之四種皆悉不及如來之常。如來常
者即是妙有故言第一。此三藏義。又眞諦之
常對生死虚僞。謂此眞常既無生死。亦無此
眞亦無照應。如來常者本自有之無所待對。
其常實照故云第一。此約通義。又言常者出
常無常。即是非常非無常。直常而已。此約別
義。又如來常者即邊而中。具足三點不縱不
横。是故此常最爲第一。約圓教義。從白佛去
第二佛答長壽果文爲二。初明佛寶常。次明
三寶常。就初有二。先略問答。次論義。初問如
云云。次佛答擧四譬。初譬諸壽入常壽。常
壽第一。次常壽出諸壽。常壽第一。三譬常壽
非常非無常故。常壽第一。四常壽能出能入
故。常壽第一。亦是生死壽命之河入涅槃河。
涅槃河出生死河。非生死非涅槃。而生死而
涅槃云云。初文者舊解八河譬四生。各有因
果。又四生爲四。人天地及虚空爲八。今謂人
中天上地及虚空。各有生陰中陰壽命。是爲
八河。若爲論其出入。凡是一切生陰中陰所
有壽命。若長若短。皆當作佛果地壽命。如八
河流必歸於海。一切諸命悉入常命。是爲入
義。次言出者。大涅槃河常命爲本。能出人天
地及虚空長短之壽。如阿耨池流出四河。大
品云。由般若故出生刹利婆羅門等。淨名云。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是爲出義。三非出入者
若定出入。何能出入故非出入擧虚空歎。四
能出能入擧醍醐歎云云。次就論義文爲三。一
躡宗作請。二問世性。三問法性。初躡宗中問
如文。次答爲四。一非。二況。三結。四勸。可解。
就世性問爲二。初唱世出世兩章門。次難。難
又二。初難兩教無異。次難兩理無異。次佛答
中皆作異答。初答教者先佛説常教。外道盜
常教。盜不盜異。云何不異。次理異者佛理微
妙。是故不現。外道理僞是故不現。微妙與僞
云何不異。答此爲四。一先佛被盜。次後佛認
歸。三結正。四勸修。初先佛章有開有合。初開
譬中。言長者者先佛也。群牛説教也。色種種
逗機異也。同共一群詮理等也。付放牧人弘
經者也。令逐水草隨機化益也。唯爲醍醐期
常住也。不求乳酪不期人天二乘無常&MT00946;以自
食。弘經人自益也。長者命終。先佛去世也。
賊掠群牛。佛教被盜也。無有婦女。無慈心
也。&MT00946;以自食。有得之利也。相謂言去。欽慕深
理也。我等無器非根性也。設使得乳無安置
處。設能持戒非常住基。唯有皮嚢天人感報。
設能持戒成諸有業。不知鑚搖無定慧方便
漿譬人天善。初酪譬似道。後醍醐譬眞道。加
之以水譬起我人知見等也。一切皆失起見
墮惡人天善失。凡夫亦爾去合又二。先略次
廣。凡夫善者盜佛餘法。餘是像末之世。盜竊
得起。正法時不得起也。入涅槃後合長者命
終。雖復得是合不知鑚搖。爲解脱者合加之
以水。有少梵行合&MT00946;已自食。實不知因少梵
行生梵天者合無婦女。雖修行生天實不知
因於佛法。從是故如來出世之後去。二明今
佛認歸。又三。法譬合。初法如文。次譬中云輪
王今佛也。群賊退散者驅逐外道遍六大城
牛無損命認常樂等。具足還歸付放牧者。付
弘經人。即得醍醐者自他倶契法性常住。三
從法輪王去。合今佛出世。凡夫不能合驅外
道。令諸菩薩去合放牧人。三如來是常不變
去結正。是非可解。四從迦葉當知下勸修。又
二。初勸修。次簡修。初又二。先勸迦葉。次通
云云。次簡修者簡昔顯今。若修二字作滅相
者昔教灰斷法性也。若修二字常住者是今
教法性。三問答法性中。問爲四。初標問作請。
次擧昔難今。三以今難昔。四結也初可見。次
文者然昔教身智兩捨。今問法性即是捨身。
不言捨智者數師言。智有二種。有漏智滅即
是涅槃。無漏智滅是非數縁。不取爲涅槃。既
有是非故不言捨智。論師云。兩智滅皆是涅
槃。而有二義。若言道能致滅此邊則非。若言
果盡此邊即是。涅槃既有是非故不言捨智。
觀師云。不應爾。特是略耳。若無所有者難
也。故以法性難身。三身若存者下。以今難昔。
身若存者是身難法性。法性是無身即是有。
有無相害更互相難。四身有法性下。結其不
解。佛答爲兩。先非次譬。初非者。我不曾言滅
身滅智名爲法性。此乃昔説。今則不爾。是故
非之。次譬又二。先譬次合。譬又二。先正譬。
次譬斥非。初云無想天者。數師云。無想初念
猶有心起從生愛結無想樂成。即便滅心則
有。非色非心。補處論師云。心不可滅而言無
想者。爾時心細如蟄蟲冰魚似無細心。而言
無色想者不復縁於麁色。次不應下譬非此
中具論五陰。云何住即色陰。受樂即受陰。想
行即兩陰。見聞即識陰。一解云。但是四陰。後
言若爲行於想心不別言行陰。次善男子下
合譬又二。初合正譬。次合斥非。初合無想天
成就色陰而無有色想。如來法性成就寂滅
而無有滅。不應作滅不滅問也。次汝今不應
下合彈訶云云。從復次善男子下。第二通明三
寶一體。是常歸依文爲二。初明三寶常。次論
義。初又三。一勸修常。二明得失。三正辨歸
依。先勸作常想。後明無無常想。次若於三法
下明得失。擧失爲誡。擧得爲勸。若昔四時都
不得言三法異想而不得戒。何以故。以作別
體歸依故也。開善云。前已得道得戒。若不得
者今教起時何不更受。既不更受當知已得。
若見今時一體教起。猶執昔別不依今圓。即
是不信故言無戒。若能於是者更重勸也。三
譬如因樹去是正辨歸依。又三。開譬合。譬擧
非顯是。迦葉下是論義。有兩。初番問答。次番
領讃。皆可見云云。興皇云。樹譬常住。影譬如
來。而爲衆生作歸依處。迦葉難闇中有樹無
影。譬如來滅後則不爲他作歸依處。佛答闇
中有影肉眼不見。如來常爲作依。薄福不見
而言非依
  金剛身品
金剛能譬。身是所譬。金剛四義。一紫磨金精
世界基本。二其體堅牢無能侵毀。三其用勁
利所擬無前。四其色不定煜爚難視。金精譬
法身至極攝一切法。體堅牢固譬常住不動。
離百絶四。勁利譬寂而常照大覺大明。不定
譬無閡自在遍一切處。然法身具足無量功
徳。此中正明離百絶四堅牢常住。答上金剛
之問。若從能譬言金剛品。若從所譬應言法
身品。此則法譬雙題故言金剛身品。復次上
雖三十四問通用一意只長壽故。金剛之身即
堅固力而不可壞。法身常身非雜食身。圓通
無隔。若解長壽即解金剛之身。乃至諸問皆
悉通達。若不解長壽亦不解金剛之身乃至
諸句。爲不解者更分別説。若以通當名非無
別義。若以別當名非無通義。通不當名則通
非通。別不當名則別非別。非通非別而通而
別。今從別意明金剛身答第二問。有人解。長
壽是法。此法附人。金剛是人。此人有壽。堅固
力是用。此是人法體用之異。以判通別。今明
等欲分別何不附文。上文云。施汝常命色力
安無閡辯。初已略説今則廣説。言長壽者即
是常命。金剛身者即是常色。堅固者即是常
力。名字功徳即是常安。言四相者常無閡辯。
後廣答問亦不離此常住五果。五果故別。常
住故通。若別若通。若束若散。皆非總非別。非
束非散。自在無閡。直明通別一意統攬理義。
推之自明故不多説。又他明長命短命可壞
不可壞常無常等。各自兩邊不相關渉。非長
非短非壞不壞非常無常在兩邊外。此則縱
横並別。乃是一塗非經正意。今則不然即長
而短故枯林入滅。即短而長故榮林入滅。東
方雙者爲破無常而説於常。即非短非長雙
樹中間。非榮非枯中道法性。第一義諦。一中
一切中。榮即是眞。一眞一切眞。枯即是俗。一
俗一切俗。三諦即一諦。一諦即三諦。差別無
差別。無差別差別。非差別非不差別。而差別
而不差別。諸佛境界具足如此不可思議。不
可破壞故名金剛身品。就文爲二。初明法身
果。次明法身因。上問中含兩。今答爲兩章。初
明身果又兩。一明法。身二論義。略擧五身明
法身義。舊解。法身常身是當體得名。不可壞
身非雜食身。從離過得名。金剛身從譬得名。
又言四身更互相成常身故不壞。不壞故常
身。非雜食故成法身。法身故不雜食。故金剛
譬之。今明四句皆當體皆離過皆法皆譬。亦
得相成。何者金剛有四。能成顯法身。法身有
四徳成於譬意。金剛立世喩法身體。堅喩常
身。勁利喩不壞身。不定喩非雜食身。正用此
意標品。豈可作餘釋耶。從迦葉白佛去。第二
論義。文爲三。謂問答領解。初問中二。先問次
釋。初問者擧所見難所不見。既應入滅是無
常身。病苦所侵是破壞身。碎爲舍利是塵土
身。受純陀供是雜食身。既不見四身亦不見
能譬金剛之身。次何以故去。是釋初無常身。
餘例可解。次從佛告去。答又爲三。初非其所
問。次正答。三結勸。初如文。次正答中。具百
非者。然此百非若單數則一百六十句。若複
數則一百句。既言百非。理應複數。然百非之
中。或有雙非兩捨。或一存一亡。雖不常住。非
念念滅。即雙非之意。非身是身即一存一亡。
然古舊相承不解百非。唯釋非身是身一句。
今出七家。一云。非身者非是食身。是身者是
法身。又云。非身者非生身是身是法身。又云。
非身非金剛前身。是身是金剛後身。此三家
悉用俗爲非以眞爲是。又非身者法身冥如。
是身者應現十方。又云。非身者眞諦。是身者
俗諦。此二家以眞爲非。以俗爲是。又云。非身
者非眞身。是身者是好身。此一家漫漫不知。
何者爲非何者爲是。雖復漫漫終有是非。興
皇云。法身不爲是之與非。是所不能是。非所
不能非。絶百非非百是。無是無非能是能非。
故言是身非身。觀師云。是身非身因縁相成。
法身非身不妨是身。終日是身而復非身。終
日非身而復是身文。一云。是空離空雖不常
住非念念滅。此兩家是一意。今未能精識衆
家旨趣。且爲書之。天台大師明三種四句。一
單。二複。三具足。單四句者。謂是非。亦是亦
非。非是非非。複四句者。是是是非。非是非非
亦是是非。亦非是非。非是是非。非非是非。
是是。不是是。亦是亦不是是。非是非不是是。
前句約非。次句約是。亦應前單後複。具足者。
是是是是。是是不是是是是。亦是是亦不是
是。是是非是是非不是是。是名具足有句。非
是。非不是。非亦是亦不是。非非是非不是。非
是是。非不是是。非亦是是亦不是是。非非是
是非非不是是。是名具足無句。餘兩具足句
類之可解。不復能作。但依天台大師止觀文
中三四句相則易可見。私云。既云但依止觀
文則易見。今比望彼文。是非各作三種四句。
先約是者。是不是。亦是亦不是。非是非不是。
單也。是是是不是。不是是。不是。不是。亦是
亦不是是。亦是亦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是。
非是非不是不是。複也。是是。是不是。是亦
是亦不是。是非是非不是。不是是。不是不
是。不是亦是亦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亦是
亦不是是。亦是亦不是不是。亦是亦不是亦
是亦不是。亦是亦不是非是非不是。非是非
不是是。非是非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亦是
亦不是。非是非不是非是非不是。次約非中
亦三四者。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不非。
單也。非非非不非不非非不非不非。亦非亦
不非非。亦非亦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
非非不非不非。複也非非。非不非。非亦非亦
不非。非非非非不非。不非非。不非不非。不
非亦非亦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亦非亦不
非非。亦非亦不非不非。亦非亦不非亦非亦
不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不非
非。非非非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亦非亦不
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不非。仍存章安先釋
不敢擅易。然雖是非各別成句。不非即是。不
是即非。爲成三四故須互對。將此三種四句。
望前諸師所非。爲非何四句未非何四句。非
此等諸四句。彼但出四句之見。未出絶言之
見。那即結爲法身耶。今言非身者。非如此
等諸見所得雜食之身。無常塵土之身。故言
非身。即非而是。是於法身常身金剛之身。然
佛身非是非非。能爲物現非身是身。又解除
一法相者不二也。如來身者實是雙非。而言
法身者蓋爲縁耳。故云除一法相。大品云。除
爲薩婆若心。古來非唯不釋百非亦不出其
意。何故唱百爲非何所屬當。今試言之。夫如
來身離於百非。佛身既權實不同。百非亦淺
深有異。百非者下文云。具足百福成於一相。
如是展轉具足成就三十二相。言百福者持
不殺戒有五種心。謂下中上上上上中上乃
至正見亦復如是。是五十心名初發意決定
成就。是五十心名百福徳。如是百福成於一
相。又云。一善具十是爲百福。釋論云。大千人
應失眼失命。有能救得其眼命者是爲一福。
如是百度名百福徳。對百福論百惡。百惡爲
非。從百惡感得四趣。雜食無常塵土之身。名
爲非身。從百福感得如來相好之身。法身常
身金剛之身。五分清淨名法身。得三無爲名
曰常身。八十億魔不能壞名金剛身。故名是
身。此乃三藏佛身離百非也。又百福所感三
十二相清淨之身。悉是有有。有有果報賢聖
所訶。釋論云。毒器不任貯食。食則殺人。有心
行行不任得道。故知迦葉正難於此。我今唯
見雜食無常塵土之身。當知百福爲非。福性
空故爲是。故曰凡有相者。悉是虚妄。若見諸
相非相即見如來。此以空法爲法身。空無生
空爲常身。空不得空。便是金剛身。是爲通教
佛身離百非。又空中無法無是無非亦復無
身。豈可以空爲是。若不是者即爲非也。二乘
得空何故不是。佛身如空不可窮盡。無相無
閡普能顯現乃可稱是。二乘不能現者但是
偏空。非時取證名雜食身。此空可破即無常
身。此空須棄是塵土身。故空爲非身。諸佛得
空能現身者是中道空。中道即是法身常身
金剛之身。是名別教佛身離百非也。又非百
惡入百福。非百福入百空。非百空入百中。次
第淺深縱横並別皆爲非也。次第取證即雜
食身。前後勝劣是無常身。差別隔閡是塵土
身。故別非也。佛身圓妙無復若干。一中無量
無量中一。非一非無量。不一不異。具足無缺
名大涅槃。惡即中道無二無別。一切諸法悉
安樂性。百惡尚中。況百福空而不即中。即中
之法法身常身金剛之身。乃可稱是。是名圓
佛離百非也。離前三非名佛身者。他經中意
第四即非名佛身者。今經正意古來諸師全
不料簡。雖唱百非不知何非。徒言法身未知
是何。此釋大意可見。此既諸佛境界玄妙難
測鑚仰彌難。更又一解。初人天身一句。即具
九十九句功徳。後涅槃句。亦具九十九句功
徳。中間亦然。何者一句既是法身故備諸功
徳。依經又三番。前三句爲一番。明非人天身
似如非俗入眞。入眞之意即俗即眞雙非兩
捨。如放金剛到金剛際乃止。次八十句爲一
番。明非身是身。似如非眞出俗。出俗之意即
空即中。一出一切出。隨應度者皆得見聞。後
十七句爲一番。明無有知者。無不知者。似如
雙非二邊。即邊入中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雖
此分別亦不一向。若一向者不成微妙。微妙
者即入即出即中。又即出即入即中。又即中
即出即入。不一二三而一二三。三如來下結
勸。又二。初結。如是乃名微妙法身具足功
徳。餘四身亦如是結。非聲聞縁覺所知結成
常身。二乘無常不能知常非長養結成非雜
食身。眞身不同坏器結成不壞身。結金剛身
如文。又結不壞身云。示病苦爲調衆生者即
是示破壞身。若例此文亦應示非法身鹿馬
等身。亦應示無常身朝生暮殞等。亦應示雜
食身爲臘師食肉等。亦應示非金剛身芭蕉
泡沫等。明五句法身即入非身意也。示五非
法之身即出是身意也。即入即出即出即入。
即是微妙功徳之意。非入非出是不可宣説
意也。依入五身身具百句。即五百句依出五
身。身具百句即五百句是爲一千。又即入即
出即出即入。又是二千。非即非非即非即出
非即入。又是二千。總爲五千句。文云。如是無
量微妙功徳。豈止五千。約此經文聊作五千。
次從汝今日去勸也。勸自行化他如文。三從
白佛去是領解。領上兩勸(云云)。從唯然世尊
去。是第二答法身因。因有得果之能。能名爲
力。即是答得大堅固力之問也。迦葉前疑無
常速朽。聞佛百非非於雜食塵土等身。然後
方顯常身不壞悟解歡喜。而猶未知法身所
因。云何更騰疑牒問。金剛身是騰前所因。云
何是起後。佛答爲三。一正答。二領解。三勸修
初有略廣。略爲二。初明護法。次引證。初文者
護法不壞今得常住。不壞之身取相似因而
爲答問。次我於往昔是略引證。從善男子護
持正法去廣答。又二。初廣明護法。次廣引證。
初又二。一在家。二出家。在家護法取其元心
所爲。棄事存理匡弘大教。故言護持正法。不
拘小節故言不修威儀。護法有四句。出家在
家共不能護者無名行比丘。無勢力俗人是
也。在家出家獨不能護者還是兩種各各不
能。出家在家獨能護者佛及仙豫是也。出家
在家共能護者今文是也。昔是爲今非。今非
爲昔是。今昔倶非。今昔倶是。昔時平而法弘
應持戒勿持仗。今時險而法翳應持仗勿持
戒。今昔倶險應倶持仗。今昔倶平應倶持戒。
取捨得宜不可一向。次從迦葉白佛去。是出
家之人護法有問有答。問中棄理存事爲難。
答中棄事存理爲答。如文。二善男子過去久
遠去。是廣引證文爲四。一護法本縁。次從爾
時有一去。明護法行。三從尋即命終去。是護
法果報。四從爾時王者去。是結。會前二。如
文。第三中云阿閦者道行云無怒。放光云妙
樂無怒妙樂二名相成。淨名云無動。王前生
是第一。比丘後生是第二。又約四依王是初
依第一。比丘是第二依。爲聲聞者非小乘也。
乃是大乘聲聞。擧此二人定。以何人爲證。舊
取王能護爲證。或雙取爲證。第四如文。次迦
葉白佛如來常身猶如畫石是領解。我以常
解解佛常身。耿耿不沒喩如畫石。三以是因
縁下勸修。又二。初通擧因果以勸四衆。次別
勸在家開執刀仗。文即爲二。先勸次簡。又四。
一問二答三領四述。就問爲二。初問師之有
無。二問戒之持犯。問者問其與持刀仗者。相
隨猶有師徳爲無師徳。就佛答又兩。初正答。
後結歎。正答中二。初答戒之有無。次答師之
有無。初文二。初正答。是無戒人與護法相隨。
而護法者非無戒人。如文。次既自持戒。云何
化他。更問此事。佛答與護法者倶如文。從迦
葉夫護法者去。二答有師無師之問。先略後
廣。略中三意。一持經二持律。三摧伏破戒。具
此三徳故可爲師。正見是内解經律。遇弘縁
摧伏惡人是外用。迦葉若有比丘下。是廣答。
還廣前三而不次第。初廣摧伏爲三。先出壞
衆師弟。次通擧三衆。三明淨衆能壞前二衆。
從善持律去。廣明持律能壞前二。律中明六
種五法。一學人。二無學人。三神解。四畜弟
子。五訓誨。六事用。此中正是神解五法得離
依止堪爲師位。四事與律問答小異。一事則
異。律謂爲誦木叉。此中名隨時教化。神解五
法者。一是調伏衆生。二知輕。三知重。四是律
應證。五非律不證。云何調伏。調衆生時不得
選擇時節處所。又不得一向漫調云云。知重
可見。知輕者即十三。前九無諫。後四有諫。兩
諫不從未結具方便罪。三諫不從方結正罪。
非律不證者。知他犯律不應證之。如有人云
佛入凡夫中作五欲。便自忘是聖人。後遇善
知識語云。汝是聖人那作此事。只覺自是聖
人。又佛入地獄代衆生受苦。實受割㓟之痛。
如此等言予皆不證。聖人豈然。又云。彌勒應
爲五百。我是一人。斯言皆不可證。善解一字
者。即律一字。應約律字解五名也。如止觀
。善持契經去。廣明經亦復如是。例律應有
五事。一隨時教化二知有餘。三知無餘。四非
經不證。五是經應證。二佛法無量是結歎。迦
葉下第三領解。佛讃下第四述成云云。學人五
法者。謂信戒定慧多聞。從五停心至那舍也。
無學人五法。謂五分法身。齊第四果。神解五
法如前。畜弟子五法者。一謂十夏。十夏是長
宿。堪畜弟子。二持戒纖毫不犯。今時不犯。初
篇即名不犯。後可悔故。三多聞大小内外精
通者。若不能具會須一藏無者不可。四能除
弟子憂悔。若退戒還俗。應説苦切之事。五能
除弟子惡邪。弟子既無衣食勢力。即欲越濟
應爲除其惡邪。餘兩五法不論云云
  名字功徳品
夫世間名字有同有異。同者倶是體上之稱。
異者名召於體。字歎其徳佛法亦爾。隨順世
間強分同異。以大般涅槃爲名。其餘稱歎不
可思議。諸佛境界正法門等悉皆是字。而此
名字通有功徳。今先分別名之功徳。文中擧
七善七譬。釋此經名。謂語善義善文善。純備
具足是獨一善。清淨是行善。梵行是慈善。金
剛寶藏是備具善。冶城取上中下足爲十善。
開善合爲八善。今依七譬釋七善文。又餘經
及下文皆言七善不勞足之。初譬明大是廣
義。所謂八河入海。又是深義。所謂一方深奧
祕密。又大是極義。所謂希望永斷。又是第一
義。所謂象迹爲最。又大是勝義。所謂秋耕爲
勝。又大是寂義。所謂善治亂心。又大是具足
義。所謂八味具足。皆一一敍之。名大般涅槃。
此即名功徳。次稱歎字功徳。功徳有三。一是
諸佛之師。文云無量無邊諸佛世尊之所修
習。二是菩薩之門。文云菩薩修是大般涅槃。
得正法門能爲良醫。三杜衆生四惡之趣。文
云衆生聞此經名墮四趣者無有是處。然涅
槃功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略擧三條釋字
功徳。六卷名受持品此從能持人得名。此文
從所持法作名。互擧一邊。此品答上云何於
此經究竟到彼岸之問。文中明諸佛修習已
到彼岸。菩薩得聞則是中流衆生聞名發足
此岸。然涅槃之河非彼此中而彼此中。一問
三答答過所問。就文爲四。一勸持。二問。三
答。四領解。初爲二。一勸持。二受持。受持功
徳不墮四趣者。舊云聞經修行登於性地是
則不墮。二云爲作遠縁起惡則墮但藉此縁
後能反本。又云聞經理解與聞慧相應理數
不墮。興皇云聞經名者下文自云。名無名故
聞不聞故。如此聞名無生正解。尚無人天寧
墮四趣。當知所得功徳超度有流。是佛境界
二乘不知。今皆不然。聞經得解自是生解功
徳。何關歎於聞經功徳。此不相應但持五戒
五戒小善尚不墮惡況復修行。夫大涅槃是
深廣極勝第一寂靜具足之名。信此爲受不
忘爲持。如此聞名自不墮惡不俟深解。二白
佛去是問爲二。一問名功徳。二問持功徳。向
聞勸持及以聞名既猶未了。是故更問三佛
答其二。問即爲兩章。答名爲三。初判名。次明
七善。三明七譬。初文可見。次七善者。舊釋
序正流通爲初中後善。招提云萬徳是初善。
萬善是中善。萬果爲後善。果與善殊此不可
用。經約行施是初善。持戒爲中善。得報爲後
云云。三七譬者。他解六譬釋大。後一譬釋
般涅槃。今觀文初譬釋大。後六譬釋般涅槃。
然通釋名不分別也。問此中以常釋大應以
大釋常便爲不異。答一往名異其意則同。以
非常非無常故常。非小非大故大。故互相釋。
降伏諸結者。即煩惱魔魔性者天魔。放捨身
命者即陰死兩魔。餘五譬可見。最後譬中云
八味者以譬四徳。開常出恒。不爲縁生故常。
不爲縁滅故恒。開樂出安。外無能壞爲安。内
無所受爲樂。無垢與清涼同皆是淨。不老不
死同皆是我。問云何是酥之八味。有人用八
功徳水爲答此不爾。水乳體別本不相關云云
耎輕屬觸。不臭是香。飮時無苦調適是功能。
云何併之而作味釋。有人以六味爲答此亦
不然。苦辛鹹酢酥中永無。對義不便數又不
足。今謂乳酪時淡其味不足。醍醐時濃味已
純一。酥居季孟之間兼備衆味可得爲譬。酥
有生熟去酪近即酪漿二味。乳是其本即五
味也。就甜淡膩即爲八味。二善男子下答奉
持問。上答名則廣。今答持何略。既廣達名字。
受持功徳亦復不少故不多説。白佛下領解
也。初領名後領持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八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九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四相品上
四者數也。相者如經以四種相開示分別。大
般涅槃顯然可見從此立名。前諸問答皆含
三徳義略不彰。此品答其願佛開微密廣爲
衆生説之問。明四相解般若明三密解法身
明百句解解脱。今解般若從此當名故言四
相。問願佛開微密。又云演説於祕密。開演云
何。舊釋云昔説法身般若無解脱。今開涅槃
具足三徳。此但解開未明於説。開善云。四相
答開密。現病答説密。此示兩文未判其異。
興皇云。竪論是開横論是説。昔以無常覆常
今以常覆無常。更互相覆今昔兩覆。迦葉請
開佛明今昔兩説是涅槃二用方便。同顯非
常非無常。復次昔三點無常。今開是常。昔教
直言自正正他是爲四相。今開爲般若。昔
直言此身納妃生子。今開是法身。昔説有爲
解脱。即是智上意地能縁。今開爲解脱此三
皆常。並是涅槃方便。此即竪明開微密相。若
横釋者昔欲説常而不得説爲於邪常。今始
説常二用具足。下文云昔説有餘江河迴曲。
今説無餘河不迴曲。今昔相成共顯一道。此
即横説微密相也。是義不然。常無常亦常亦
無常非常。非無常。此之四句皆覆正理。故釋
論云般若波羅蜜四邊不可取邪見火燒故。
又是四句皆方便門譬王密語智臣能解。又
此四句對治四執。又此四句皆是正理故云
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若爾悉皆相覆那
獨言常與無常更互相覆不言餘二。論其方
便那獨言常與無常獨是二用兩非方便耶。
論其開密那獨言開非常非無常不開三句。
偏僻自壞其間並決可自思之。今明四句悉
互相覆通是祕密。四句互治通是方便。四句
即理皆得開祕皆名涅槃。如是悟解名開祕
密。如是敷演名説祕密。更以四句重分別之。
自有開非説。説非開。亦開亦説。非開非説。就
自行爲開教他爲説。自他雙明則亦開亦説。
不自不他則不開不説。今之四句該括凡聖
不獨在佛。又一一句各論開説。自行顯理名
開。自説己證名説。説中二者分別法相名開。
如分涅槃以爲四相。名開祕密通塗廣演名
説。興皇只是此之一句自行化他有。二者。令
他同己所得名開。己法授他名説。不自不他
亦爲二者至無至處名開。常無所宣名説。如
是分別開祕説祕。差別之相亦無差別。舊云
此品明三密不明三徳。亦云此品明三徳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