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涅槃經集解 (No. 1763_ 寶亮等集 ) in Vol. 37

[First] [Prev+100] [Prev]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狂也
大王譬如涅槃非有非無無有見者則無果
報 案。僧宗曰。第十擧世諦涅槃。是有説有

常見之人則爲非有非有非無而亦是有 
案。僧亮曰。重顯前第五門也。寶亮曰。釋上第
五門。萬有體空。無性罪也。於有慚愧者。則是
非有。何以爾。既生慚愧心。達萬法體虚。故於
人爲無罪也。若於無慚愧者。是則非無也。受
果報者。名之爲有。謂無智人。終日構因得果。
是以不無也。空見之人。則非有者。謂於此人。
便無性報也。有見之人非無者。謂於*報相
者。便不無果報也。有有見者。謂計常之人爲
有也。無有見者。若無向執相。終無果報也。常
見之人者。此是解常之心。故於此人爲無也。
無常見者。若觀生死。令佛盡作無常。則不無
果報之生死也。常常見者。此是計常之人。不
無於惡果也。以見義故者。經云。於解者爲
非有。於不解者爲非無也
大王夫衆生者名出入息不入地獄汝云何
入 案。僧亮曰。重顯前第一門僧宗曰。第十
一翻。正説法之宗也
爾時阿闍世王如佛所説諸法無常苦空無
我 案。僧亮曰。既已得解。即於佛所得。不壞
信也。僧宗曰。若解假名是虚者。則無罪而不
滅也
世尊我見世間從伊蘭子受大苦惱不以爲
苦 案。僧亮曰。廢其非分
爾時摩伽國無量人民即是一切諸佛弟
子 案。僧亮曰。己身天身者。因中説果耳。
僧宗曰。前言爲闍世住者。義現於此
説是語已即以種種了了見佛性猶如文殊
等 案。僧亮曰。初九行半歎佛。次六行自發
心也。前九行半中。初三行。總歎口四業。次一
行半。別歎不惡口。次一行。歎不綺語。次二
行。説語之益物也。次二行。歎慈悲也
爾時世尊讃阿闍世王天行品者如雜華説
 案。僧亮曰。讃述所歎也
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案僧宗曰。備行三
行。其徳則喩如嬰兒。亦是化嬰兒也。此品有
三段。第一譬佛。第二從不知苦樂以下。譬菩
薩。第三又如嬰兒以下。譬衆生。明昔所以須
説五乘之教也。寶亮曰。此品有五段。第一明
佛自作嬰兒。第二明菩薩作嬰兒。第三明佛
方便爲化。第四明佛説二乘之果。以爲眞極。
第五明爲斷見者。説有實衆生也
善男子云何名爲嬰兒行斷於無常是名嬰
兒行 案。僧宗曰。第一譬也
又嬰兒者不知苦樂而作聲聞辟支佛乘 
案。僧亮曰。方便誘引。不即法實。以業爲譬。
下是其正體。如來菩薩。以譬嬰兒者。義似嬰
兒。廣其非行體也。何者。解脱中云。如來有嬰
兒行。無有是處。此之證也。亦可佛菩薩是嬰
兒行本。名嬰兒行也。僧宗曰。第二譬也
又嬰兒行者如彼嬰兒然此黄葉實非金也
 案。僧亮曰。第三譬。爲説三十三天之樂。以
免三塗苦也
木牛木馬木男木女男女想故名曰嬰兒 
 案。寶亮曰。木牛即第四譬。爲説二乘果也。
木男即第五譬。爲斷見者。説有衆生也
如來亦爾若有衆生亦皆同汝得是五行 
案。僧亮曰。先總以三法爲譬。楊葉譬人天乘
四果。牛馬人天等一乘。男女譬衆生。啼哭
譬造惡業。三十三天者。別合楊葉。所以
者。凡著有不説涅槃。衆生厭時至二乘之實。
則合牛馬。所以然者。以厭生死者。不説人天
因也。有斷不斷者。智煩惱斷。習不斷也。
已下類爾。非金中生金想。至而説爲淨總。
合上四果爲淨。於非牛馬作牛馬想。至説非
道爲道。總合四乘爲道。説假名衆生。合男女。
別墮邪見。墮斷滅也。是故如來説有衆生者。
説假名衆生。除其斷見。於衆生中。作衆生
想者説計我者普也。於衆生破衆生見者。明
説假名衆生。亦破常見。不但此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四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五
 徳王品第二十二 
  廣出是有三乘無三乘等事
釋聞不聞義。謂三世聲並不可聞
徳王品第二十二 案。僧亮曰。已説五門。次
説行之所得功徳也。僧宗曰。此品廣前五行
也。功徳是行中之勝。未至佛果。且有功徳也。
功徳之與行。乃義有因果果耳。如苦樂一
法。以能生之義爲集。從生之義爲苦。今行與
功徳。亦如是也。十功徳中。以初功徳。及第二
功徳。同廣聖行。第三第四。同廣梵行。第五第
六。同廣天行。第七至第十。無別所廣。並通廣
上三行也。寶亮曰。五行十功徳。蓋左右爲名
也。行以從因向果爲義。功徳以讃歎受名也。
又一解五行是因語。功徳是果語也。所以者
何。金剛心是因中之極。涅槃是果中之極。自
一念以上。通一切行。盡是涅槃之因。雖然金
剛已還。亦得具有因果之義。但未測起善之
久。近要取前一念爲因。能資生後念。後念善
得生。必由前念善爲因。如是前後念相續
者。至佛果有即因即果義。若捉後念而望前
念是因。捉前念而望後念是果。是則五行據
因。十功徳據果也。今十功徳。還廣前五行。何
以知之。聖行以戒定慧爲體今初功徳。還明
三慧。終迄漏盡通爲體也。第二功徳。以五通
爲體。慧即是智慧。五通是定家之果。故以此
二功徳。廣聖行也。第三功徳。以慈悲爲體。第
四功徳。以十事爲體。十事即是喜捨。故用此
二。廣梵行也。第五功徳。以五事爲體。第六功
徳。以金剛三昧爲體。此二廣天行。天行以八
禪定爲體故也。五事者。一諸根具。故能修定。
二不生邊地。以非難故能修定。三諸天護念。
四世間愛念。宿植徳本。故天護人愛。便能修
定。五得宿命智。即是定果也。修此五事。便得
天行。金剛三昧。即是衆定中之極。故知廣天
行也。第七第八兩功徳。廣嬰兒行。第七以四
法爲體。謂親近善友。聽聞正法。繋念思惟。如
説修行。此四本是始行之所行。教嬰兒之法。
第八以九聚法爲體。從斷五陰。乃至心善解
脱。亦是始教之法。是故得知此二功徳。並廣
嬰兒行也。第十功徳廣病行。而相傳用前三
種病人。及須陀洹等五種病人。爲病行相。今
第九功徳。還明三種病人也。第十功徳。明三
十七品。此三十七品。即是彼五種病人。所行
之法。是故廣病行也。智秀曰大判一品。凡有
二意。初列總歎。第二隨辨體。別爲十者。蓋
一塗之法門耳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無有相貌世間所
無 案。僧亮曰。此菩薩好修功徳命爲語對
也。一行得二功徳。五行具十徳也。僧宗曰。二
乘心劣。豈能思量耶。非内者。非二乘也。非外
者。非外道所能行。非難者。於菩薩不難也。非
易者。二乘不能行也。非相非非相者。中道忘
相之解。與理冥符。是出世之法也。寶亮曰。
今將欲解十功徳。故先一往且總讃歎。云
不與二乘共者。二乘之行。本不近道。云何心
得行此理耶。故發軫唱云。不無二乘共也。不
可思議者。十地眞解。離有無之相。豈是有無
之心。可圖度耶。聞則驚怪者。理玄深寂。豈
是執相者。所能解。故曰驚也。非下過之所
知。故稱怪也。非内非外者。若爲有無之所攝。
可屬内外。既絶有心之境。安得是内是外耶。
非難非易者。若修心得所。必會而非難。於不
行道者。而息望故。言非易也。非相非非相者。
體絶形名。故言非相也。然非不現相而莊嚴。
故亦言非非相也。非是世法者。神解以法性
爲本。非因之所生。豈是世法。若據體以*辨
用。義亦因之也。無有相貌者。體既無有無無。
豈有相貌可示耶。世間所無者。眞體既絶百
非。百是豈爲世間所據。此總歎功徳體也
何等爲十一者有五能知如來密藏是爲五
事 案。僧宗曰。名雖有五。以性而録。理不出
三也。何等初一事明聞慧。中二爲思慧。後
一爲修慧也。寶亮曰。義惟五事。雖復不出
三慧。然而不可定以初事是聞慧。以第二事
爲思慧也。但必知總以三慧爲體耳。何故然
耶。群生根性萬差。解有利鈍。發解之時節復
異。豈可定耶。智秀曰。五事第一第二第五。此
三事。即是聞思修慧也。第三第四。此二事就
慧。能有所斷功用爲體也。下文釋第五修慧
云。雖知衆生實無有我。此二句明善照於空。
兼達於有。初是衆生空。後是法空。次下諸句。
明善照於有。兼知於空。通約假名衆生。以
顯義也
何等不聞而能得聞是名不聞而能得聞 
案。僧亮曰。第一第二功徳。對聖行也。第一説
漏盡通。此五事是斷漏事。佛性至涅槃有五
事。一曰四果。皆説常法。昔所不聞。而今得
聞。此*辨因也。僧宗曰。向已列數。念明此
法。妙絶常倫。事見金剛身品也。寶亮曰。此第
一事也。昔日機根未熟。所以未能得聞。今日
機縁既發。便感聲激。是則昔以無感故不
聞。今以因惑而聞也。雖復藉言教而聞。即
聞無所聞。故言聞所未聞。理雖如此。自有
從不聞得不聞。從聞得不聞者也。第二事語
其聞法而致。第三事談其得解後有所除。第
四事明其内解心決。第五事出其所解之境。
從此經而知理。然文中釋初事。有兩重。第一
從所謂甚深涅槃微密之義下。正列不聞之
法體者。謂大般涅槃。常樂我淨也。尋此之旨
故。得知功徳之名據於果語。明如此勝果。百
所能盡。是則昔所不聞。而能得聞。第二
從復有不聞謂外道經書下。列出不聞。今以
邪法所據。明如此等經。悉無如是深密之義。
亦因此經而知也
聞已利益者若能聽受是名聞已能爲利
益 案。僧亮曰。第二是利益事得果也。僧
宗曰。聞經識旨。得二無礙也。寶亮曰。下去四
事。義例相從。推可知也
斷疑心者疑有二種是名能斷疑惑之心 
案。僧宗曰。生疑亦不必皆由此經。若疑二乘
爲有爲無。法華諸經已能除之。此乃遍引耳」
慧心正直無邪曲者是名菩薩摩訶薩正
直之見 案。僧亮曰。第三第四第五類*辨
果也。僧宗曰。曲見有二種一謂外道。二謂聲
聞。今於此經得教下旨。故謂正直解也
能知如來深密義者是名甚深祕密之義 
案。僧亮曰。因果難知甚深義也。佛性是因之
深者。無我以下。皆説中道也。僧宗曰。此第五
*辨修慧也。境不異前。但解力轉深耳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解佛所説聞不聞
不然 案。僧亮曰。承上所説不聞聞。佛性五
事。皆是常法。若常法可聞。不應是常。假難以
*辨之也。下構六難也。僧宗曰。此難生於初
句也。若初句無滯。則餘亦通矣。故先以爲難
也。將欲顯諸法不定。遠彰空義。故假設不定
之難耳。寶亮曰。徳王今作定有定無難者意
在時情也。下復有五難。成此初執。合爲六難
也。凡夫封著。實爲可患。聞有則成性執。聞無
便成斷見。智秀曰。此下有三翻難兩翻問今
第一翻中有七句。第一作定難。第二第六第
七同作不聞難。第三第四同作聞難。第五一
句防難也。不然者。不然聞不聞之旨也
何以故法若有者便應定有便應定無不
應滅 案。僧亮曰。意在前關也。聞不聞義。不
離此二。若聞作不聞。則有法應滅。若不聞作
聞則無法可生也。此第一難也。僧宗曰。先説
兩關。令法相是定也。若定有者。可從聲教而
聞。若定無者。則妙絶於相。永不可聞也。無不
應生者。若理絶聲教。不可聞聲而聞也。有
不應滅者。謂聲教是可聞之法。不可令不聞
也。寶亮曰。夫定有之法。則常可得聞。若必定
無。則常不可聞。所以聞所不聞。此義不然」
如其聞者是則爲聞云何而言聞所不聞 
案。道生曰。合難聞不聞也。謂聞不聞。似若聞
成不聞。理既不然。便應聞自是聞。不聞自是
不聞也。僧亮曰。定有定無。已竟結成難也」
世尊若不可聞是爲不聞云何而言聞所不
聞 案。道生曰。離難聞不聞也。若果不如向
言。便是聞復聞也。夫聞不可重聞。猶不可聞
必不可聞也。僧亮曰。重難無法不應可聞。如
已聞之法。而不可重聞。況本來定無法。而
當可聞。寶亮曰。此下頻借四譬。結成前難也。
此第一譬。明聲是可聞法。涅槃既非音聲。云
何而言聞所不聞耶。智秀曰。第二難也。謂已
謝者。不可聞也
譬如去者至則不去去則不至 案。道生曰。
譬前合難也僧亮曰。以此譬前有無各定也。
寶亮曰至則不去。譬聞已不聞法。則不至
譬不聞不聞也
亦如生已不生不生不聞不聞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以此譬後重難也。寶亮曰。生已不
生。譬聞已不聞。不生不生。譬不聞不聞也。得
已不得。亦如是也
世尊若不聞者一切衆生雖見佛性未得
明了 案。道生曰。若不聞復爲聞。一往如似
可得教義。而聞更作聞。爲躓大矣。僧亮曰。
第二難也。僧宗曰。玆決難也。不聞之理。可
強得者。菩提亦可強得也。仍取佛意。若亦可
強得者。十住菩薩見佛性未明了。何不強明
了耶。寶亮曰。借菩提爲決。若菩提不可強得
者。不聞之理。豈可強聞耶
世尊若不聞聞者如來往昔於阿含中復言
無師 案。僧亮曰。第三難也。寶亮曰。若不聞
之法要必得聞者。佛應有師。若言無師。云
何而説聞所不聞也
若不聞不聞如來得成不聞是經亦應得
見 案。道生曰。不聞之理。遂不可聞者。躓
亦大也。僧亮曰。第四難也。僧宗曰。逆取佛
意。若言改以不聞。此不聞得佛者。彌有過也。
寶亮曰。若果自然得道不聞不聞者。衆生亦
應爾。不假聞此不聞
世尊凡是色者或可見云何而言可得見
聞 案。道生曰。更單難前聞義也僧亮曰。第
五難也。僧宗曰。第五第六難大意相似而第
五難小&T049271;。第六難轉切也。今此中猶許現在
有聞也。寶亮曰。上四難一向反理。此下兩難。
傍助佛解。明萬法無定。佛正承此而答也。難
意謂。可見之法。猶有見不見。況涅槃非色非
聲。云何可得而聞耶
世尊過去已滅則不可聞大涅槃經聞所不
聞 案。僧亮曰。第六難也。寶亮曰。亦如第五
難意無異。若萬法有一定性。則無三世。以無
定故。經三世耳。而已過之。聲不可聞者。未至
亦不聞。現在即生即滅。又不可聞。故論云。諸
法取取塵無處以況涅槃也
爾時世尊讃光明遍照如十住菩薩之所知
見 案。道生曰。善其難也。僧亮曰。難其解空
也。常與無常。皆從縁有已。而常法從縁。見
無常法。從縁生也。縁則是空。空則無見無聞
也。唯十地所知耳。寶亮曰。印可其後二難。謂
萬法無性。如幻如炎等也
時大衆中忽然之頃譬如比丘入師子王
定 案。僧亮曰。非青見青等。皆表諸法無定
也。所以兩佛相證者。明法相不異。諸佛道同。
法從縁見見則常也。十號不異。法輪亦同也。
從縁所生。無常國土淨穢不同。衆生善惡亦
異耳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爾時如來默
然不説 案。僧亮曰。光以證佛所説。所以不
得答也。寶亮曰。時衆之疑未去佛不答也。衆
生執心既重。若直以理答。不必爲彼心用。所
以寄事以感其情也
迦葉菩薩復問文殊師利雖相諮問然無答
者 案。僧亮曰。文殊應答而不答者。未聞命
故也
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燈 案。僧亮曰。彼滿月佛。現此光也。從因
而現。因即慧也。無因縁者。常法不從生因生
故也。亦有因縁者。從了因見也
佛言文殊師利汝今莫入應以世諦而解
之 案。僧亮曰。謂深説爲第一義。淺説爲世
諦也。寶亮曰。命使爲説光所由來處也
文殊師利言世尊於此東方多有衆鳥遊集
其上 案。僧亮曰。示從縁生法是無常也」
復有無量虎狼師子心常憐愍一切衆生 
案。僧亮曰。説衆生淨心者。即示淨土因也」
其佛號曰滿月光明菩薩摩訶薩所問等無
有異 案。僧亮曰。從縁法常故一也。十號既
同。法不異也
彼滿月光明佛即告琉璃光是名因縁亦非
因縁 案。僧亮曰。具説因縁。即説世諦有來
去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五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六
  琉璃光與佛論生不生義
辨四相常無常義 出往生不動國
辯涅槃本有擧闇中井及七寶等譬
顯五種因義謂生因和合因住因増長因遠
因*辨六度有得名波羅蜜有不得義
徳王品之第二
爾時琉璃光菩薩修敬已畢却坐一面 案。
僧亮曰。前説此土穢惡者。蓋戒行人之常辭」
爾時世尊問彼菩薩善男子汝爲至來爲不至
來 案。僧亮曰。上説彼土清淨衆。欣其來
致問。以遣著也。僧宗曰。不異淨名昔與文
殊。因去來以*辨無常也。寶亮曰。假名道中。
有彼此去來也
琉璃光菩薩言世尊若是無常亦無有來 
案。僧亮曰。諸法生滅。不相知也。至則此生。
不至則彼滅。生滅理隔。並無來也。寶亮曰。假
名相續道中有來有至。實法則無
若人見有衆生性者常樂我淨則無去來 
案。僧亮曰。已説諸法。無去無來。今明見去來
者。是顛倒也。寶亮曰。寄斥此中時衆勿取
相憍慢。見有去來。而聽法也
世尊且置斯事欲有所問唯垂哀愍少見聽
許 案。僧亮曰。自彼之此。正欲問所不知。非
欲陳已所知略酬既竟。故云且置也
佛言善男子隨意所問是故應當專心聽
受 案。僧亮曰。有三意。一往許問。第二歎法
難値。第三誡其聽法之難也
時琉璃光菩薩摩訶薩大涅槃經聞所不
聞 案。道生曰。雖復無據會亦同塗。是以遠
來致斯請也。僧亮曰既蒙許旨。即諮所問也。
僧宗曰。問與徳王同也。但擧其初問。餘後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