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無量壽佛經疏 (No. 1753_ 善導集記 ) in Vol. 37

[First] [Prev]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53 [cf. No. 365]
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衆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衆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 横超斷四流
    願入彌陀界 歸依合掌禮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法性眞如海 報化等諸佛
    一一菩薩身 眷屬等無量
    莊嚴及變化 十地三賢海
    時劫滿未滿 智行圓未圓
    正使盡未盡 習氣亡未亡
    功用無功用 證智未證智
    妙覺及等覺 正受金剛心
    相應一念後 果徳涅槃者
    我等咸歸命 三佛菩提尊
    無礙神通力 冥加願攝受
    我等咸歸命 三乘等賢聖
    學佛大悲心 長時無退者
    請願遙加備 念念見諸佛
    我等愚癡身 曠劫來流轉
    今逢釋迦佛 末法之遺跡
    彌陀本誓願 極樂之要門
    定散等迴向 速證無生身
    我依菩薩藏 頓教一乘海
    説偈歸三寶 與佛心相應
    十方恒沙佛 六通照知我
    今乘二尊教 廣開淨土門
    願以此功徳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此觀經一部之内。先作七門料簡。然後依
文釋義。第一先標序題。第二次釋其名。第
三依文釋義並辨宗旨不同教之大小。第四
正顯説人差別。第五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
異。第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
情。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説得益分齊
第一先標序題者。竊以眞如廣大。五乘不
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眞如之
體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無邊邊體則
元來不動。無塵法界凡聖齊圓。兩垢如如則
普該於含識。恒沙功徳寂用湛然。但以垢障
覆深。淨體無由顯照。故使大悲隱於西化。
驚入火宅之門灑甘露潤於群萌。輝智炬
則朗重昏於永夜。三檀等備。四攝齊收。開
示長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樂果。不謂群
迷性隔樂欲不同。雖無一實之機。等有五
乘之用。致使布慈雲於三界。注法雨於大
悲。莫不等洽塵勞。普沾未聞之益。菩提種
子藉此以抽心。正覺之芽念念因玆増長。
依心起於勝行。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
稱所宜。隨縁者則皆蒙解脱。然衆生障重。
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
遍攬。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
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
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
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
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
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
如大經説。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
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爲増上縁也。又佛
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闚。
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仰惟釋迦此方發
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
也。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爲期。捨此穢身。
即證彼法性之常樂。此即略標序題竟
第二次釋名者。經言佛説無量壽觀經一卷。
言佛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土名覺。自覺覺
他覺行窮滿。名之爲佛。言自覺者。簡異
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大
悲故。言覺他者。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
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
不著有無也。言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
此由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
名爲佛。言説者。口音陳唱故名爲説。又
如來對機説法多種不同。漸頓隨宜。隱彰
有異。或六根通説。相好亦然。應念隨縁。皆
蒙證益也。言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
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音。又南者是
歸。無者是命。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者是
壽。佛者是覺。故言歸命無量壽覺。此乃梵
漢相對其義如此。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
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又言人
法者是所觀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報。二
者正報。就依報中即有其三。一者地下莊
嚴。即一切寶幢光明互相映發等是。二者地
上莊嚴。即一切寶地池林寶樓宮閣等是。三
者虚空莊嚴。即一切變化寶宮華網寶雲化
鳥風光動發聲樂等是。如前雖有三種差
別。皆是彌陀淨國無漏眞實之勝相。此即總
結成依報莊嚴也。又言依報者。從日觀
下至華座觀已來總明依報。就此依報中
即有通有別。言別者。華座一觀是其別依。
唯屬彌陀佛也。餘上六觀是其通依。即屬
法界之凡聖。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
通也。又就此六中即有眞有假。言假者。即
日想水想氷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
似可見境相故。言眞依者。即從瑠璃地下
至寶樓觀已來是其眞依。由是彼國眞實無
漏可見境相故。二就正報中亦有其二。一
者主莊嚴。即阿彌陀佛是。二者聖衆莊嚴。即
現在彼衆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又就此正
報中亦有通有別。言別者。即阿彌陀佛是
也。即此別中亦有眞有假。言假正報者。即
第八像觀是也。觀音勢至等亦如是。此由衆
生障重染惑處深。佛恐乍想眞容無由顯
現。故使假立眞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
證境故言假正報也。言眞正報者。即第九
眞身觀是也。此由前假正。漸以息於亂想
心眼得開。粗見彼方清淨二報種種莊嚴以
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見彼眞實之境相也。
言通正報者。即觀音聖衆等已下是也。向來
所言通別眞假者。正明依正二報也。言觀
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
彼彌陀正依等事。言經者經也。經能持緯。
得成匹丈有其丈用。經能持法理事相應。
定散隨機義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
教行之縁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爲之法樂。既
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法
身常住比若虚空。能招此益故曰爲經。言
一卷者。此觀經一部雖言兩會正説。總成
斯一故名一卷。故言佛説無量壽觀經一
卷。此即釋其名義竟
三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如維摩經
以不思議解脱爲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爲
宗。此例非一。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爲
宗。亦以念佛三昧爲宗。一心迴願往生淨
土爲體。言教之大小者。問曰。此經二藏之
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答曰。今此觀經
菩薩藏收。頓教攝
四辯説人差別者。凡諸經起説不過五種。
一者佛説。二者聖弟子説。三者天仙説。四者
鬼神説。五者變化説。今此觀經是佛自説。問
曰。佛在何處説。爲何人説。答曰。佛在王
宮爲韋提等説
五料簡定散兩門即有其六。一明能初言
即是韋提。二明所請者即是世尊。三明能
説者即是如來。四明所説即是定散二善十
六觀門。五明能爲即是如來。六明所爲即
韋提等是也。問曰。定散二善因誰致請。答
曰。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説。
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
虚。何機得受。答曰。解有二義。一者謗法與
無信八難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碩
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衆生必無受化
之義。除斯已外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
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此即
答上何機得受義竟。二出在何文者即有
通有別。言通者即有三義不同。何者。一從
韋提白佛唯願爲我廣説無憂惱處者。即是
韋提標心自爲通請所求。二從唯願佛日教
我觀於清淨業處者。即是韋提自爲通請去
行。三從世尊光臺現國。即是酬前通請爲我
廣説之言。雖有三義不同。答前通竟。言別
者則有二義。一從韋提白佛我今樂生極樂
世界彌陀佛所者。即是韋提自爲別選所求。
二從唯願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韋提
自爲請修別行。雖有二義不同。答上別
竟。從此已下次答定散兩門之義。問曰。云
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答曰。從日觀下至
十三觀已來名爲定善。三福九品名爲散
善。問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別。出在何文。答
曰。出何文者。經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
是其文。言差別者即有二義。一謂思惟。二
謂正受。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
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地觀文中説言如
此想者名爲粗見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
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縁慮並亡。三
昧相應名爲正受。即地觀文中説言若得三
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
句。定散雖有二義不同。總答上問竟。又向
來解者與諸師不同。諸師將思惟一句用
合三福九品以爲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
十六觀以爲定善。如斯解者將謂不然。何
者。如華嚴經説。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
名。與此地觀文同。以斯文證。豈得通於
散善。又向來韋提上請但言教我觀於清淨
業處。次下又請言教我思惟正受。雖有二
請。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無請處。但是佛
自開。次下散善縁中説云亦令未來世一切
凡夫已下即是其文
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者。
就此門中即有其六。一先就諸法師解九
品之義。二即以道理來破之。三重擧九品
返對破之。四出文來證定爲凡夫不爲聖
人。五會通別時之意。六會通二乘種不生之

請者諸師解者。先擧上輩三人。言上上者
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
彼即得無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
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
無生忍故。上下者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
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三小劫始入初
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聖人生位。次擧中
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
知。由到彼即得羅漢故。中中者是内凡。何
以得知。由到彼得須陀洹故。中下者是世
善凡夫。厭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經
一小劫得羅漢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
人等也。下輩三人者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
輕重分爲三品。共同一位求願往生者。未
必然也。可知
第二即以道理來破者。上言初地至七地
已來菩薩者。如華嚴經説。初地已上七地已
來。即是法性生身變易生身。斯等曾無分段
之苦。論其功用。已經二大阿僧祇劫。雙修
福智人法兩空。並是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轉
變無方。身居報土常聞報佛説法。悲化十
方須臾遍滿。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爲其請
佛求生安樂國也。以斯文證。諸師所説豈
非錯也。答上二竟。上下者。上言從種性至
初地已來者。未必然也。如經説。此等菩薩
名爲不退。身居生死。不爲生死所染。如
鵝鴨在水水不能濕。如大品經説。此位中
菩薩由得二種眞善知識守護故不退。何
者。一是十方諸佛二是十方諸大菩薩。常以
三業外加於諸善法無有退失。故名不退
位也。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教化衆生。論
其功行。已經一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等
既有斯勝徳。更憂何事乃藉韋提請求生
也。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還成錯也。此
責上輩竟。次責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
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塗永絶四趣不生。
現在雖造罪業。必定不招來報。如佛説言。
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脱床。既有斯功力。
更復何憂乃藉韋提請求生路。然諸佛大悲
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衆生。是以勸歸淨
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
用濟爲。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義同前
錯也。以下可知
第三重擧九品返對破者。諸師云上品上生
人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
三種衆生當得往生。何者爲三。一者但能
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
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法僧
等。此之三人各以己業專精勵意。一日一
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不斷。各迴所作之業
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
菩薩大衆放光授手。如彈指頃即生彼國。
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後大乘極善上品凡
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何得判同上聖也。
然四地七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
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臺授手迎接往生也。
此即返對上上竟。次對上中者。諸師云是
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不必受
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讀不讀故名不必。
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謗
大乘。以此善根迴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
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衆一時授手即生彼
國。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大乘凡夫行
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然初地四地已
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經説。乃是不可思
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返對上中
竟。次對上下者。諸師云是種性以上至初
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亦信因果。云
何亦信。或信不信故名爲亦。又言不謗大
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爲正業。更
無餘善迴斯一行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
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衆一時授手即得
往生。以斯文證。唯是佛去世後。一切發大
乘心衆生行業不強。致使去時迎候有異。
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十方淨土隨意往生。
豈藉韋提爲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
返對上下竟。即此三品去時有異。云何異。
上上去時。佛與無數化佛一時授手。上中
去時。佛與千化佛一時授手。上下去時。佛
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直是業有強弱。致
使有斯差別耳。次對中輩三人者。諸師云
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觀經云。若有衆生
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衆
過患。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聖衆放
光説法來現其前。此人見已即得往生。以
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持小乘戒凡夫。何
小聖也。中中者。諸師云見道已前内凡者。何
故觀經云。受持一日一夜戒迴願往生。命
欲終時。見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證。豈得
言是内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後無善凡夫
命延日夜逢遇小縁授其小戒。迴願往生。
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若論小聖。去亦無妨。
但此觀經佛爲凡説。不于聖也。中下者。諸
師云小乘内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
出離者。何故觀經云。若有衆生孝養父母
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爲説彼佛
國土樂事四十八願等。此人聞已即生彼國。
以此文證。但是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
養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直是臨終遇善勸
令往生。此人因勸迴心即得往生。又此人
在世自然行孝。亦不爲出離故行孝道
也。次對下輩三人者。諸師云此等之人乃是
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爲三品。未有
道位。難辨階降者。將謂不然。何者。此三品
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何
以得知。如下上文説。但不作五逆謗法。自
餘諸惡悉皆具造無有慚愧乃至一念命欲
終時。遇善知識爲説大乘。教令稱佛一聲。
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
得往生。但如此惡人觸目皆是。若遇善縁
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塗未可出
也。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
毀破。又偸常住僧物現前僧物。不淨説法乃
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命欲終時。地獄猛
火一時倶至現在其前。當見火時。即遇善
知識爲説彼佛國土功徳勸令往生。此人聞
已即便見佛。隨化往生。初不遇善獄火來
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
故也。下下者。此等衆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
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
無窮。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
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此人
若不遇善必定下沈。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
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縁有異。致令九
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
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
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
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
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爲害玆甚。今以一
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
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第四出文顯證者。問曰。上來返對之義云何
得知。世尊定爲凡夫不爲聖人者。未審。直
以人情準義爲當。亦有聖教來證。答曰。衆
生垢重智慧淺近。聖意弘深。豈寧自輒。今者
一一悉取佛説以爲明證。就此證中即有
十句。何者。第一如觀經云。佛告韋提。我
今爲汝廣説衆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
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是其一
證也。二言如來今者爲未來世一切衆生爲
煩惱賊之所害者説清淨業者。是其二證
也。三言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
衆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者。是其三證也。四
言韋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見彼國土。若
佛滅後諸衆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
當見彼佛國土者。是其四證也。五如日觀
初云。佛告韋提汝及衆生專念已下乃至一
切衆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見日已來者。
是其五證也。六如地觀中説言。佛告阿難。
汝持佛語。爲未來世一切衆生欲脱苦者
説是觀地法者。是其六證也。七如華座觀
中説言。韋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見阿彌陀
佛及二菩薩。未來衆生云何得見者。是其七
證也。八次下答請中説言。佛告韋提。汝及
衆生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者。是其八證
也。九如像觀中説言。佛告韋提。諸佛如來
入一切衆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者。
是其九證也。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説言爲諸
衆生者。是其十證也。上來雖有十句不同。
證明如來説此十六觀法但爲常沒衆生。
不于大小聖也。以斯文證。豈是謬哉
第五會通別時意者。即有其二。一論云。如
人念多寶佛。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墮者。
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報。道理成
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剋成。豈將念佛
一行即望成者。無有是處。雖言未證。萬
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華嚴經説。
功徳雲比丘語善財言。我於佛法三昧海中
唯知一行。所謂念佛三昧。以此文證。豈非
一行也。雖是一行。於生死中乃至成佛永
不退沒。故名不墮。問曰。若爾者。法華經云。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亦應成佛竟也。
此之二文有何差別。答曰。論中稱佛唯欲
自成佛果。經中稱佛爲簡異九十五種外
道。然外道之中都無稱佛之人。但使稱佛
一口即在佛道中攝。故言已竟。二論中説
云。如人唯由發願生安樂土者。久來通論
之家不會論意。錯引下品下生十聲稱佛。
與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錢得成千
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聲稱佛
亦復如是。但與遠生作因。是故未即得
生。噵佛直爲當來凡夫。欲令捨惡稱佛。
誑言噵生。實未得生。名作別時意者。何故
阿彌陀經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
人。聞説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一日乃
至七日一心願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
諸聖衆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恒河沙等
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説
誠實言。汝等衆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
念經。言護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稱
佛之名也。今既有斯聖教以爲明證。未審。
今時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
諸佛誠言返將妄語。苦哉奈劇能出如此不
忍之言。雖然仰願一切欲往生知識等善自
思量。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菩薩
論以爲指南。若依此執者。即是自失誤他
也。問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答曰。若
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今此
論中但言發願不論有行。問曰。何故不論
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論。問曰。
願行之義有何差別。答曰。如經中説。但有
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虚
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爲皆剋。是故
今此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
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問曰。願意
云何乃言不生。答曰。聞他説言西方快樂
不可思議。即作願言我亦願生。導此語已
更不相續。故名願也。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
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
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
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又來論
中稱多寶佛爲求佛果即是正報。下唯發
願求生淨土即是依報。一正一依。豈得相
似。然正報難期。一行雖精未剋。依報易求。
所以一願之心未入。雖然。譬如邊方投化
即易爲主即難。今時願往生者並是一切投
化衆生。豈非易也。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
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斯乃不
可以言定義。取信之者懷疑。要引聖教
來明。欲使聞之者方能遣惑
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者。問曰。彌陀淨國
爲當是報是化也。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
知。如大乘同性經説。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
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
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
言。若我得佛。十方衆生稱我名號。願生我
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
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
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
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爲與。以此
文證故知是報。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
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
不虚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爲報。又三
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
即是應身。斯乃過現諸佛辨立三身。除斯已
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剋體
而論。衆歸化攝。今彼彌陀現是報也。問曰。
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
記經説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
若爲通釋。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
尚非三乘淺智所闚。豈況小凡輒能知也。雖
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爲明證。何者。
如大品經涅槃非化品中説云。佛告須菩提。
於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頗有
實事不空者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
須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是化。乃至一
切種智即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間
法是化。出世間法亦是化。所謂四念處・四
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
分・三解脱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
十八不共法・并諸法果・及賢聖人・所謂須陀
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
訶薩・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佛告須菩
提。一切法皆是化。於是法中有聲聞法變
化。有辟支佛法變化。有菩薩法變化。有諸
佛法變化。有煩惱法變化。有業因縁法變
化。以是因縁故。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須菩
提白佛言。世尊。是諸煩惱斷。所謂須陀洹
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
斷諸煩惱習。皆是變化不。佛告須菩提。若
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須菩提言。世尊。
何等法非變化。佛言。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
化。須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滅非變化。佛
言。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世尊。如佛自
説。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
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
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等非聲聞
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意菩薩聞
是一切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
者心則驚怖。爲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
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耶。今既以
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後入涅槃。
其義無妨。諸有智者應知。問曰。彼佛及土既
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
何得入。答曰。若論衆生垢障。實難欣趣。正
由託佛願以作強縁。致使五乘齊入。問
曰。若言凡夫小聖得生者。何故天親淨土
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今彼國中現
有二乘。如斯論教若爲消釋。答曰。子但誦
其文不闚理。況加以封拙懷迷無由啓悟。
今引佛教以爲明證。却汝疑情。何者。即觀
經下輩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
或有衆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如此愚人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爲説大乘。教令稱阿
彌陀佛。當稱佛時。化佛菩薩現在其前。金
光華蓋迎還彼土。華開已後觀音爲説大乘。
此人聞已即發無上道心。問曰。種之與心
有何差別。答曰。但以取便而言。義無差別。
當華開之時。此人身器清淨正堪聞法。亦
不簡大小。但使得聞即便生信。是以觀音
不爲説小。先爲説大。聞大歡喜即發無上
道心。即名大乘種生。亦名大乘心生。又當
華開時。觀音先爲説小乘者。聞小生信。即
名二乘種生。亦名二乘心生。此品既爾。下
二亦然。此三品人倶在彼發心。正由聞大
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所以二乘種不
生。凡言種者即是其心也。上來解二乘種
不生義竟。女人及根缺義者。彼無故可知。又
十方衆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一無妨
礙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證小果。證已即轉
向大。一轉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
故名二乘種不生。前解就不定之始。後解
就小果之終也。應知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説得益分齊者。問
曰。韋提既言得忍。未審。何時得忍。出在何
文。答曰。韋提得忍出在第七觀初。經云。佛
告韋提。佛當爲汝分別解説除苦惱法。
説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
侍立左右。時韋提應時得見。接足作禮。歡
喜讃歎即得無生法忍。何以得知。如下利益
分中説言。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
歎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非是光臺
中見國時得也。問曰。上文中説言。見彼國
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此之一義云何通釋。答曰。如此義者但是世
尊酬前別請擧勸利益方便之由序。何
以得知。次下文中説言。諸佛如來有異方
便令汝得見。次下日想水想氷想乃至十三
觀已來盡名異方便也。欲使衆生於此觀
門一一得成。見彼妙事心歡喜故即得無
生。斯乃直是如來慈哀末代擧勸勵修。欲
令積學之者無遺聖力冥加現益故也
證曰。掌握機糸十有三結。條條順理以應
玄門訖。此義周三呈前證者矣。上來雖有
七段不同。總是文前玄義。料簡經論相違妨
難。一一引教證明。欲使信者無疑求者無
滯。應知
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觀經序分義卷第二
 沙門善導集記 
從此以下就文料簡。略作五門明義。一從
如是我聞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見極樂世界
已來明其序分二從日觀初句佛告韋提汝
及衆生下至下品下生已來明正宗分。三
從説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已來正明得
益分。四從阿難白佛下至韋提等歡喜已來
明流通分。此之四義佛在王宮一會正説。
五從阿難爲耆闍大衆傳説復是一會。亦
有三分。一從爾時世尊足歩虚空還耆闍崛
山已來明其序分。二從阿難廣爲大衆説如
上事已來明正宗分。三從一切大衆歡喜奉
行已來明流通分。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
由序既興正陳所説。次明正宗。爲説既周。
欲以所説傳持末代歎勝勸學。後明流
通。上來雖有五義不同。略料簡序正流通
義竟
又就前序中復分爲二。一從如是我聞一
句名爲證信序。二從一時下至云何見極
樂世界已來正明發起序。初言證信者即
有二義。一謂如是二字即總標教主。能説之
人。二謂我聞兩字即別指阿難。能聽之人。故
言如是我聞。此即雙釋二意也。又言如是
者即指法定散兩門也。是即定辭。機行必益。
此明如來所説言無錯謬故名如是。又言
如者如衆生意也。隨心所樂佛即度之。機
教相應復稱爲是。故言。如是。又言如是者。
欲明如來所説。説漸如漸。説頓如頓。説
相如相。説空如空。説人法如人法。説天
法如天法。説小如小。説大如大。説凡如
凡。説聖如聖。説因如因。説果如果。説苦
如苦。説樂如樂。説遠如遠。説近如近。説
同如同。説別如別。説淨如淨。説穢如
穢。説一切諸法千差萬別。如來觀知歴歴了
然。隨心起行。各益不同。業果法然衆無錯
失。又稱爲是。故言如是。言我聞者。欲明
阿難是佛侍者。常隨佛後多聞廣識。身臨
座下能聽能持教旨親承。表無傳説之錯。
故曰我聞也。又言證信者。欲明阿難禀
承佛教傳持末代。爲對衆生故如是觀法
我從佛聞。證誠可信。故名證信序。此就阿
難解也
二就發起序中細分爲七。初從一時佛在
下至法王子而爲上首已來明化前序。二
從王舍大城下至顏色和悦已來正明發
起序禁父之縁。三從時阿闍世下至不令復
出已來明禁母縁。四從時韋提希被幽閉
下至共爲眷屬已來明厭苦縁。五從唯願
爲我廣説下至教我正受已來明其欣淨
縁。六從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淨業正
因已來明散善顯行縁。七從佛告阿難等諦
聽下至云何得見極樂國土已來正明定善
示觀縁。上來雖有七段不同。廣料簡發起
序竟
二次解化前序者。就此序中即有其四。初
言一時者正明起化之時。佛將説法。先託
於時處。但以衆生開悟必藉因縁。化主臨
機待於時處。又言一時者。或就日夜十二
時。年月四時等。此皆是如來應機攝化時也。
言處者隨彼所宜如來説法。或在山林處。
或在王宮聚落處。或在曠野塚間處。或在
多少人天處。或在聲聞菩薩處。或在八部人
天王等處。或在純凡若多一二處。或在純聖
若多一二處。隨其時處如來觀知不増不
減。隨縁授法各益所資。斯乃洪鐘雖響必
待扣而方鳴。大聖垂慈必待請而當説。故
名一時也。又一時者。阿闍世正起逆時。佛
在何處。當此一時。如來獨與二衆在彼耆
闍。此即以下形上意也。故曰一時。又言一
時者。佛與二衆於一時中在彼耆闍。即
聞阿闍世起此惡逆因縁。此即以上形下
意也。故曰一時。二言佛者。此即標定化主。
簡異餘佛獨顯釋迦意也。三從在王舍城
已下正明如來遊化之處。即有其二。一遊
王城聚落。爲化在俗之衆。二遊耆山等處。
爲化出家之衆。又在家者。貪求五欲相續
是常。縱發清心猶如畫水。但以隨縁普益
不捨大悲。道俗形殊無由共住。此名境界
住也。又出家者。亡身捨命斷欲歸眞。心
若金剛等同圓鏡。悕求佛地即弘益自他。
若非絶離囂塵。此徳無由可證。此名依止
住也。四從與大比丘衆下至而爲上首已
來明佛徒衆。就此衆中即分爲二。一者聲
聞衆。二者菩薩衆。就聲聞衆中即有其九。
初言與者。佛身兼衆故名爲與。二者總大。
三者相大。四者衆大。五者耆年大。六者數大。
七者尊宿大。八者内有實徳大。九者果證大。
問曰。一切經首皆有此等聲聞以爲猶置。
有何所以。答曰。此有別意。云何別意。此等
聲聞多是外道。如賢愚經説。優樓頻羸迦
葉領五百弟子修事邪法。伽耶迦葉領二百
五十弟子修事邪法。那提迦葉領二百五十
弟子修事邪法。總有一千。皆受佛化得
羅漢道。其二百五十者。即是舍利目連弟子。
共領一處修事邪法。亦受佛化皆得道果。
此等四衆合爲一處。故有千二百五十人
也。問曰。此衆中亦有非外道者。何故總標。
答曰。如經中説。此諸外道常隨世尊不相
捨離。然結集之家簡取外徳。故有異名。是
外道者多。非者少。又問曰。未審。此等外道常
隨佛後。有何意也。答曰。解有二義。一就
佛解。二就外道解。就佛解者。此諸外道邪
風久扇。非是一生。雖入眞門氣習由在。故
使如來知覺不令外化。畏損衆生正見根
芽。惡業増長此世後生不收果實。爲此因
縁攝令自近不聽外益。此即就佛解竟。次
就外道解者。迦葉等意自唯曠劫久沈生
死。修還六道。苦不可言。愚癡惡見封執
邪風。不値明師永流於苦海。但以宿縁
有遇得會慈尊。法澤無私我曹蒙潤。尋思
佛之恩徳。碎身之極惘然。致使親事靈儀
無由暫替。此即就外道解竟。又問曰。此等
尊宿云何名衆所知識。答曰徳高曰尊。耆年
曰宿。一切凡聖知彼内徳過人。識其外相
殊異。故名衆所知識。上來雖有九句不同。
解聲聞衆竟。次解菩薩衆。就此衆中即
有其七。一者標相。二者標數。三者標位。四
者標果。五者標徳。六者別顯文殊高徳之
位。七者總結。又此等菩薩具無量行願。安
住一切功徳之法。遊歩十方行權方便。入
佛法藏究竟彼岸。於無量世界化成等覺。
光明顯曜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隨
縁開示即轉法輪。扣法鼓執法劍。震法
雷雨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掴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
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愍傷衆生
未曾慢恣。得平等法具足無量百千三昧。
於一念頃無不周遍。荷負群生愛之如
子。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
徳。智慧開朗不可思議。雖有七句不同。解
菩薩衆訖。上來雖有二衆不同。廣明化前
序竟
二就禁父縁中即有其七。一從爾時王舍大
城以下總明起化處。此明往古百姓但城中
造舍。即爲天火所燒。若是王家舍宅悉無
火近。後時百姓共奏於王。臣等造宅數爲
天火所燒。但是王舍悉無火近。不知有何
所以。王告奏人。自今以後卿等造宅之時。
但言我今爲王造舍。奏人等各奉王勅。歸
還造舍更不被燒。因此相傳故名王舍。言
大城者。此城極大居民九億。故噵王舍大城
也。言起化處者即有其二。一謂闍王起惡。
即有禁父母之縁。因禁則厭此娑婆。願
託無憂之世界。二則如來赴請。光變爲臺
影現靈儀。夫人即求生安樂。又傾心請行。
佛開三福之因。正觀即是定門。更顯九章之
益。爲此因縁。故名起化處也。二從有一太
子下至惡友之教已來正明闍王怳忽之間
信受惡人所誤。言太子者彰其位也。言
阿闍世者顯其名也。又阿闍世者乃是西國
正音。此地往翻名未生怨亦名折指。問曰。
何故名未生怨及名折指也。答曰。此皆擧
昔日因縁故有此名。言因縁者。元本父王。
無有子息。處處求神竟不能得。忽有相
師而奏王言。臣知山中有一仙人。不久捨
壽。命終已後必當與王作子。王聞歡喜。此
人何時捨命。相師答王。更經三年始可命
終。王言。我今年老。國無繼祀。更滿三年何
由可待。王即遣使入山往請仙人曰。大王
無子。闕無紹繼。處處求神困不能得。乃
有相師瞻見大仙。不久捨命與王作子。
請願大仙垂恩早赴。使人受教入山。到仙
人所具説王請因縁。仙人報使者言。我更
經三年始可命終。王勅即赴者是事不可。
使奉仙教還報大王具述仙意。王曰。我是
一國之主。所有人物皆歸屬我。今故以禮相
屈。乃不承我意。王更勅使者。卿往重請。請
若不得。當即殺之。既命終已。可不與我
作子也。使人受勅至仙人所。具噵王意。仙
人雖聞使説。意亦不受。使人奉勅即欲殺
之。仙人曰。卿當語王。我命未盡。王以心
口遣人殺我。我若與王作兒者。還以心
口遣人殺王。仙人噵此語已即受死既死
已即託王宮受生。當其日夜夫人即覺有
身。王聞歡喜。天明即喚相師以觀夫人。是
男是女。相師觀已而報王言。是兒非女。此
兒於王有損。王曰。我之國土皆捨屬之縱
有所損。吾亦無畏。王聞此語憂喜交懷。王
白夫人言。吾共夫人私自平章。相師噵
兒於吾有損。夫人待生之日。在高樓上。當
天井中生之。勿令人承接。落在於地。豈容
不死也。吾亦無憂。聲亦不露。夫人即可王
之計。及其生時一如前法。生已墮地。命便
不斷。唯損手小指。因即外人同唱言折指
太子也。言未生怨者。此因提婆達多起惡
妬之心故。對彼太子顯發昔日惡縁。云何
妬心而起惡縁。提婆惡性爲人匈猛。雖復
出家恒常妬佛名聞利養。然父王是佛檀越。
於一時中多將供養奉上如來。謂金銀七
寶。名衣上服。百味果食等。一一色色皆五百
車。香華伎樂。百千萬衆讃歎圍遶。送向佛會
施佛及僧。時調達見已妬心更盛。即向舍利
弗所求學身通。尊者語言。人者且學四念
處。不須學身通也。既請不遂心。更向餘
尊者邊求。乃至五百弟子等悉無人教。皆遣
學四念處。請不得已。遂向阿難邊學。語阿
難言。汝是我弟。我欲學通。一一次第教我。
然阿難雖得初果未證他心。不知阿兄私
密學通欲於佛所起於惡計。阿難遂即喚
向靜處次第教之。跏趺正坐先教將心擧
身似動想。去地一分一寸想。一尺一丈想。
至舍作空無礙想。直過上空中想。還攝心
下至本坐處想。次將身擧心。初時去地
一分一寸等亦如前法。以身擧心。以心擧
身。亦隨既至上空已。還攝取身下至本坐
處。次想身心合擧。還同前法一分一寸等周
而復始。次想身心入一切質礙色境中。作不
質礙想。次想一切山河大地等色入自身中。
如空無礙不見色相。次想自身或大遍滿
虚空。坐臥自在。或坐或臥。以手捉動日月。
或作小身入微塵中。一切皆作無礙想。阿
難如是次第教已。時調達既受得法已。即別
向靜處。七日七夜一心專注即得身通。一切自
在皆得成就。既得通已。即向太子殿前。在
於空中現大神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
左邊出水右邊出火。或現大身或現小身。
或坐臥空中。隨意自在。太子見已問左右
曰。此是何人。左右答太子言。此是尊者提婆。
太子聞已心大歡喜。遂即擧手喚言。尊者何
不下來。提婆既見喚已。即化作嬰兒直向
太子膝上。太子即抱鳴口弄之。又唾口中。
嬰兒遂咽之。須臾還復本身。太子既見提
婆種種神變。轉加敬重。既見太子心敬重
已即説父王供養因縁。色別五百乘車載向
佛所奉佛及僧。太子聞已即語尊者。弟子亦
能備具色各五百車。供養尊者及施衆僧。
可不如彼也。提婆言。太子此意大善。自此
已後大得供養心轉高慢。譬如以杖打惡
狗鼻轉増狗惡。此亦如是。太子今將利養
之杖打提婆貪心狗鼻。轉加惡盛。因此破
僧。改佛法戒教戒不同。待佛普爲凡聖大
衆説法之時即來會中。從佛索於徒衆。并
諸法藏盡付屬我。世尊年將老邁。宜可就
靜内自將養。一切大衆聞提婆此語。愕爾迭
互相看甚生驚怪。爾時世尊即對大衆語
提婆言。舍利目連等即大法將我尚不將佛
法付屬。況汝癡人食唾者乎。時提婆聞佛
對衆毀辱。由如毒箭入心。更發癡狂之意。
藉此因縁即向太子所。共論惡計。太子既
見尊者敬心承問言。尊者今日顏色憔悴不
同往昔。提婆答曰。我今憔悴正爲太子也。
太子敬問。尊者爲我有何意也。提婆即答
云。太子知不。世尊年老無所堪任。當可除
之我自作佛。父王年老亦可除之太子自
坐正位。新王新佛治化。豈不樂乎。太子聞
之極大瞋怒。勿作是説。又言。太子莫瞋。父
王於太子全無恩徳。初欲生太子時。父王
即遣夫人在百尺樓上當天井中生即望
墮地令死。正以太子福力故命根不斷。但
損小指。若不信者自看小指。足以爲驗。太
子既聞此語。更重審言。實爾已不。提婆答
言。此若不實。我可故來作漫語也。因此
語已遂即信用提婆惡見之計。故噵隨順調
達惡友之教也。三從收執父王下至一不
得往已來正明父王爲子幽禁。此明闍世
取提婆之惡計頓捨父子之情。非直失於
罔極之恩。逆響因玆滿路。忽掩王身曰收。
既得不捨曰執。故名收執也。言父者別顯
親之極也。王者彰其位也。頻婆者彰其名
也。言幽閉七重室内者。所爲既重。事亦非
輕。不可淺禁人間全無守護。但以王之
宮閤理絶外人。唯有群臣則久來承奉。若
不嚴制恐有情通。故使内外絶交。閉在七
重之内也。四從國大夫人下至密以上王
已來正明夫人密奉王食。言國大夫人者此
明最大也。言夫人者標其位也。言韋提
者彰其名也。言恭敬大王者。此明夫人既
見王身被禁。門戸極難音信不通。恐絶王
身命。遂即香湯滲浴令身清淨。即取酥蜜
先塗其身。後取乾糗始安酥蜜之上。即著
淨衣覆之在外衣上始著瓔珞。如常服法。
令外人不怪。又取瓔珞孔一頭以蝋塞之。
一頭孔中盛蒲桃漿。滿已還塞。但是瓔珞。悉
皆如此。莊嚴既竟。徐歩入宮與王相見。問
曰。諸臣奉勅不許見王。未審。夫人門家不
制放令得入者有何意也。答曰。諸臣身異
復是外人。恐有情通。致使嚴加重制。又夫
人者身是女人。心無異計。與王宿縁業重
久近夫妻。別體同心。致使人無外慮。是以
得入與王相見。五從爾時大王食糗下至
授我八戒已來正明父王因禁請法。此明
夫人既見王已。即刮取身上酥糗。團授與
王。王得即食。食糗既竟。即於宮内夫人求
得淨水。與王漱口。淨口已竟。不可虚引
時。朝心無所寄。是以虔恭合掌。迴面向於
耆闍。致敬如來。請求加護。此明身業敬。亦
通有意業也。而作是言已下正明口業請。
亦通有意業也。言大目連是吾親友者。有
其二意。但目連在俗是王別親。既得出家即
是門師。往來宮閤都無障礙。然在俗爲親。
出家名友。故名親友也。言願興慈悲授我
八戒者。此明父王敬法情深。重人過己。若
未逢幽難。奉請佛僧不足爲難。今既被
囚。無由致屈。是以但請目連受於八戒
也。問曰。父王遙敬先禮世尊。及其受戒即
請目連。有何意也。答曰。凡聖極尊無過於
佛。傾心發願即先禮大師。戒是小縁。是以
唯請目連來授。然王意者貴存得戒。即是義
周。何勞迂屈世尊也。問曰。如來戒法乃有
無量。父王唯請八戒。不請餘也。答曰。餘戒
稍寛。時節長遠。恐畏中間失念流轉生死。其
八戒者如餘佛經説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
持心極細極急。何意然者。但時節稍促唯限
一日一夜作法即捨。云何知此戒用心行細。
如戒文中具顯云。佛子。從今旦至明旦一
日一夜。如諸佛不殺生。能持不。答言。能持。
第二又云。佛子。從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
如諸佛不偸盜。不行婬。不妄語。不飮酒。不
得脂粉塗身。不得歌舞唱伎及往觀聽。不
得上高廣大床。此上八是戒非齋。不得過
中食。此一是齋非戒。此等諸戒皆引諸佛
爲證。何以故。唯佛與佛正習倶盡。除佛已
還惡習等由在。是故不引爲證也。是以得
知此戒用心起行極是細急。又此戒佛説
有八種勝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
得功徳超過人天二乘境界。如經廣説。有
斯益故致使父王日日受之。六從時大目
連下至爲王説法已來明其父王因請得
蒙聖法。此明目連得他心智遙知父王請
意。即發神通。如彈指頃到於王所。又恐人
不識神通之相故引快鷹爲喩。然目連通
力一念之頃遶四天下百千之匝。豈得與
鷹爲類也。如是比校乃有衆多。不可具引。
如賢愚經具説。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者。
此明父王延命致使目連數來受戒。問曰。
八戒既言勝者。一受即足。何須日日受之。
答曰。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刀不厭利。日
不厭明。人不厭善。罪不厭除。賢不厭徳。
佛不厭聖。然王意者既被囚禁更不蒙進
止。念念之中畏人喚殺。爲此晝夜傾心仰
憑八戒。望欲積善増高擬資來業。言世尊
亦遣富樓那爲王説法者。此明世尊慈悲意
重。愍念王身。忽遇囚勞恐生憂悴。然富
樓那者於聖弟子中最能説法。善有方便
開發人心。爲此因縁如來發遣爲王説法。
以除憂惱。七從如是時間下至顏色和悦
已來正明父王因食聞法多日不死。此正
明夫人多時奉食以除飢渇。二聖又以戒
法内資善開王意。食能延命。戒法養神。失
苦亡憂致使顏容和悦也。上來雖有七句
不同。廣明禁父縁竟
三就禁母縁中即有其八。一從時阿闍世
下至由存在耶已來正明問父音信。此明
闍王禁父日數既多。人交總絶水食不通。二
七有餘命應終也。作是念已即致宮門問
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問曰。若人食一
飡之飯限至七日即死。父王以經三七。計
合命斷無疑。闍王何以不直問曰門家父
王今者死竟耶。云何致疑而問猶存在者
有何意也。答曰。此是闍王意密問也。但以
萬基之主擧動不可隨宜。父王既是天性
情親。無容言問死。恐失在當時以成譏過
但以内心標死口問在者。爲欲息永惡逆
之聲也。二從時守門人白言下至不可禁
制已來正明門家以事具答。此明闍世前
問父王在者。今次門家奉答。白言大王國大
夫人已下正明夫人密奉王食。王既得食食
能延命。雖經多日父命猶存。此乃夫人之
意。非是門家之過。問曰。夫人奉食身上塗
糗。衣下密覆出入往還。無人得見。何故門
家具顯夫人奉食之事。答曰。一切私密不
可久行。縱巧牢藏。事還彰露。父王既禁在
宮内。夫人日日往還。若不密持糗食。王命
無由得活。今言密者。望門家述夫人意
也。夫人謂密外人不知。不其門家盡以覺
之。今既事窮無由相隱。是以一一具向王
説。言沙門目連已下正明二聖騰空來去不
由門路。日日往還爲王説法。大王當知。夫
人進食先不奉王教。所以不敢遮約。二聖
乘空此亦不猶門制也。三從時阿闍世聞
此語下至欲害其母已來正明世王瞋怒。
此明闍王既聞門家分疏已。即於夫人心
起惡怒口陳惡辭。又起三業逆三業惡。罵
父母爲賊名口業逆。罵沙門者名口業惡。
執劍殺母名身業逆。身口所爲以心爲主。
即名意業逆。又復前方便爲惡。後正行爲
逆。言我母是賊已下正明口出惡辭。云何
罵母爲賊。賊之伴也。但闍王元心致怨於
父。恨不早終。母乃*私爲進糧故令不死。
是故罵言我母是賊賊之伴也。言沙門惡人
已下此明闍世瞋母進食。復聞沙門與王
來去。致使更發瞋心。故云有何呪術而令
惡王多日不死。言即執利劍已下此明世
王瞋盛。逆及於母。何其痛哉。撮頭擬劍。身
命頓在須臾。慈母合掌曲身低頭就兒之
手。夫人爾時熱汗遍流心神悶絶。嗚呼哀哉。
怳忽之間逢斯苦難。四從時有一臣名曰月
光下至却行而退已來正明二臣切諫不
聽。此明二臣乃是國之輔相。立政之綱紀。
望得萬國揚名八方昉習。忽見闍王起於
勃逆執劍欲殺其母。不忍見斯惡事。遂
與耆婆犯顏設諫也。言時者當闍王欲
殺母時也。言有一大臣者彰其位也。言月
光者彰其名也。言聰明多智者彰其徳也。
言及與耆婆。者。耆婆亦是父王之子。柰女之
兒。忽見家兄於母起逆。遂與月光同諫。
言爲王作禮者。凡欲諮諫大人之法。要須
設拜以表身敬。今此二臣亦爾。先設身敬
覺動王心。斂手曲躬方陳本意也。又白言
大王者。此明月光正欲陳辭。望得闍王開
心聽攬。爲此因縁故須先白。言臣聞毘陀
論經説者。此明廣引古今書史歴帝之文
記。古人云。言不關典君子所慚。今既諫事
不輕。豈可虚言妄説。言劫初已來者彰其
時也。言有諸惡王者。此明總標非禮暴逆
之人也。言貪國位故者。此明非意所貪奪
父坐處也。言殺害其父者。此明既於父起
惡不可久留。故須斷命也。言一萬八千
者。此明王今殺父與彼類同也。言未曾聞
有無道害母者。此明自古至今。害父取位
史籍良談。貪國殺母都無記處。若論劫初
已來。惡王貪國但殺其父不加慈母。此則
引古異今。大王今者貪國殺父。父則有位
可貪。可使類同於古。母即無位可求。横
加逆害。是以將今異昔也。言王今爲此殺
母者汚刹利種也。言刹利者乃是四姓高
元。王者之種。代代相承。豈同凡碎。言臣不
忍聞者。見王起惡。損辱宗親惡聲流布。我
之性望恥慚無地。言是旃陀羅者。乃是四
姓之下流也。此乃性懷匈惡不閑仁義。雖
著人皮行同禽獸。王居上族押臨萬基
之主。今既起惡加恩。與彼下流何異也。言
不宜住此者即有二義。一者王今造惡不
存風禮。京邑神州豈遣旃陀羅爲主也。此
即擯出宮城意也。二者王雖在國損我宗
親。不如遠擯他方。永絶無聞之地。故云不
宜住此也。言時二大臣説此語已下此明二
臣直諫切語極麁。廣引古今望得王心開
悟。言以手按劍者。臣自按手中劍也。問曰。
諫辭麁惡。不避犯顏。君臣之義既乖。何以
不迴身直去。乃言却行而退也。答曰。麁言
雖逆王。望息害母之心。又恐瞋毒未除繋
劍危己。是以按劍自防。却行而退。五從時
阿闍世驚怖下至汝不爲我耶已來正明世
王生怖。此明闍世既見二臣諫辭麁切。又覩
按劍而去。恐臣背我向彼父王更生異計。
致使情地不安故稱惶懼彼既捨我。不知
爲誰。心疑不決遂即口問審之。故云耆婆
汝不爲我也。言耆婆者是王之弟也。古人
云。家有衰禍非親不救。汝既是我弟者豈
同月光也。六從耆婆白言下至愼莫害母
已來明二臣重諫。此明耆婆實答大王。若
欲得我等爲相者。願勿害母也。此直諫
竟。七從王聞此語下至止不害母已來正
明闍王受諫放母殘命。此明世王既得耆
婆諫已心生悔恨。愧前所造即向二臣求
哀乞命。因即放母脱於死難。手中之劍還
歸本匣。八從勅語内官下至不令復出已
來明其世王餘瞋禁母。此明世王雖受臣
諫放母。猶有餘瞋不令在外。勅語内官
閉置深宮。更莫令出與父王相見。上來雖
有八句不同。廣明禁母縁竟
四就厭苦縁中即有其四。一從時韋提希
下至憔悴已來正明夫人爲子幽禁。此明
夫人雖勉死難。更閉在深宮。守當極牢無
由得出。唯有念念懷憂。自然憔悴。傷歎
曰。禍哉今日苦。遇値闍王喚利刃中間結。
復置深宮難。問曰。夫人既得勉死入宮。宜
應訝樂。何因反更愁憂也。答曰。即有三義
不同。一明夫人既自被閉。更無人進食與
王。王又聞我在難轉更愁憂。今既無食加
憂者。王之身命定應不久。二明夫人既被
囚難。何時更見如來之面及諸弟子。三明夫
人奉教禁在深宮。内官守當水泄不通。旦
夕之間唯愁死路。有斯三義切逼身心。得
無憔悴也。二從遙向耆闍崛山下至未擧
頭頃已來正明夫人因禁請佛。意有所陳。
此明夫人既在囚禁。自身無由得到佛邊。
唯有單心面向耆闍。遙禮世尊。願佛慈悲
表知弟子愁憂之意。言如來在昔之時已下
此有二義。一明父王未被禁時。或可王及
我身親到佛邊。或可如來及諸弟子親受王
請。然我及王身倶在囚禁。因縁斷絶。彼此情
乖。二明父王在禁已來。數蒙世尊遣阿難
來慰問我。云何慰問。以見父王囚禁。佛恐
夫人憂惱。以是因縁故遣慰問也。言世尊
威重無由得見者。此明夫人内自卑謙歸尊
於佛弟子。穢質女身福因尟薄。佛徳威高無
由輕觸。願遣目連等與我相見。問曰。如來
即是化主。應不失時宜。夫人何以不三加
致請乃喚目連等。有何意也。答曰。佛徳尊
嚴。小縁不敢輒請。但見阿難欲傳語往白
世尊。佛知我意。復便阿難傳佛之語指授
於我。以斯義故願見阿難。言作是語已者。
總説前意竟也。言悲泣雨涙者。此明夫人
自唯罪重。請佛加哀。致敬情深悲涙滿目。
但以渇仰靈儀。復加遙禮。叩頂跱&T050232;。須臾
未擧。三從爾時世尊下至天華持用供養。
已來正明世尊自來赴請。此明世尊雖在
耆闍。已知夫人心念之意。言勅大目連等從
空而來者。此明應夫人請也。言佛從耆山
沒者。此明夫人宮内禁約極難。佛若現身
來赴。恐畏闍世知聞更生留難。以是因縁
故須此沒彼出也。言時韋提禮已擧頭者
此明夫人致敬之時也。言見佛世尊者。此
明世尊宮中已出。致使夫人擧頭即見。言
釋迦牟尼佛者。簡異餘佛。但諸佛名通身
相不異。今故標定釋迦使無疑也。言身紫
金色者。顯定其相也。言坐百寶華者。簡
異餘座也。言目連侍左等者。此明更無餘
衆唯有二僧。言釋梵護世者。此明天王衆
等見佛世尊隱顯王宮。必説希奇之法。我
等天人因韋提故得聽未聞之益。各乘本
念普住臨空。天耳遙飡雨華供養。又言釋
者即是天帝也。言梵者即是色界梵王等也。
言護世者即是四天王也。言諸天者即是
色欲界等天衆。既見天王來向佛邊。彼諸天
衆亦從王來聞法供養。四從時韋提希見世
尊下至與提婆共爲眷屬已來正明夫人擧
頭見佛。口言傷歎。怨結情深也。言自絶瓔
珞者。此明夫人身莊瓔珞猶愛未除。忽見
如來羞慚自絶。問曰。云何自絶也。答曰。夫
人乃是貴中之貴。尊中之尊。身四威儀。多人
供給。所著衣服皆使傍人今既見佛恥愧情
深。不依鉤帶頓自掣却故云自絶也。言擧
身投地者。此明夫人内心感結怨苦難堪。
是以從坐踊身而立。從立踊身投地。此乃
歎恨處深。更不事禮拜威儀也。言號泣向
佛者。此明夫人婉轉佛前悶絶號哭。言白
佛已下此明夫人婉轉涕哭量久少惺。始正
身威儀。合掌白佛。我自一生已來未曾造
其大罪。未審。宿業因縁有何殃咎而與此
兒共爲母子。此明夫人既自障深不識宿
因。今被兒害謂是横來。願佛慈悲示我徑
路。言世尊復有何等因縁已下此明夫人向
佛陳訴。我是凡夫罪惑不盡有斯惡報。是
事甘心。世尊曠劫行道正習倶亡。衆智朗然
果圓號佛。未審。有何因縁乃與提婆共爲
眷屬。此意有二。一明夫人致怨於子。忽於
父母狂起逆心。二明又恨提婆教我闍世
造斯惡計。若不因提婆者。我兒終無此意
也。爲此因縁故致斯問。又夫人問佛云與
提婆眷屬者即有其二。一者在家眷屬。二者
出家眷屬。言在家者佛之伯叔有其四人。佛
者即是白淨王兒。金毘者白飯王兒。提婆者
斛飯王兒。釋魔男者是甘露飯王兒。此名在
家外眷屬也。言出家眷屬者。與佛作弟子
故名内眷屬也。上來雖有四句不同。廣明
厭苦縁竟
五就欣淨縁中即有其八。一從唯願世尊
爲我廣説下至濁惡世也已來正明夫人通
請所求。別標苦界。此明夫人遇自身苦覺
世非常。六道同然。無有安心之地此聞佛
説淨土無生。願捨穢身證彼無爲之樂。二
從此濁惡處下至不見惡人已來正明夫
人擧出所厭之境。此明閻浮總惡未有一
處可貪。但以幻惑愚夫。飮斯長苦。言此濁
惡處者正明苦界也。又明器世間。亦是衆
生依報處。亦名衆生所依處也。言地獄等
已下三品惡果最重也。言盈滿者。此三苦
聚非直獨指閻浮。娑婆亦皆遍有故言盈滿。
言多不善聚者。此明三界六道不同種類恒
沙。隨心差別。經云。業能莊識。世世處處各
趣隨縁受果報。對面不相知。言願我未來
已下此明夫人眞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
爲。永歸常樂。但無爲之境不可輕爾即階。
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
之志。永絶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
勉斯長歎。然願我未來不聞惡聲惡人者。此
明如闍王調達殺父破僧及惡聲等。願亦
不聞不見。但闍王既是親生之子。上於父
母起於殺心。何況疎人而不相害。是故夫
人不簡親疎。總皆頓捨。三從今向世尊下
至懺悔已來正明夫人淨土妙處非善不
生。恐有餘愆障不得往。是以求哀更須懺
悔。四從唯願佛日下至清淨業處已來正
明夫人通請去行。此明夫人上即通請生
處。今亦通請得生之行。言佛日者法喩雙
標也。譬如日出衆闇盡除。佛智輝光無明之
夜日朗。言教我觀於清淨已下正明既能厭
穢欣淨。若爲安心注想得生清淨處也。五
從爾時世尊放眉間光下至令韋提見已來
正明世尊廣現淨土酬前通請。此明世尊
以見夫人廣求淨土。如來即放眉間光照
十方國。以光攝國。還來頂上化作金臺。
如須彌山。如之言似。似須彌山。此山腰細
上闊。所有佛國並於中現。種種不同莊嚴有
異。佛神力故了了分明。加備韋提盡皆得
見。問曰。韋提上請爲我廣説無憂之處。佛
今何故不爲廣説。乃爲金臺普現者有何
意也。答曰。此彰如來意密也。然韋提發言
致請。即是廣開淨土之門。若爲之總説。恐
彼不見心猶致惑。是以一一顯現對彼眼前。
信彼所須隨心自選。六從時韋提白佛下
至皆有光明已來正明夫人總領所現感
荷佛恩。此明夫人總見十方佛國。並悉精
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故云我今樂
生安樂國也。問曰。十方諸佛斷惑無殊。行
畢果圓亦應無二。何以一種淨土即有斯優
劣也。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優之與劣
非凡惑所知。隱顯隨機望存化益。或可故
隱彼爲優獨顯西方爲勝。七從我今樂生
彌陀已下正明夫人別選所求。此明彌陀本
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増上勝因。依因起於
勝行。依行感於勝果。依果感成勝報。依報
感成極樂。依樂顯通悲化。依於悲化。顯開
智慧之門。然悲心無盡智亦無窮。悲智雙行
即廣開甘露。因玆法潤普攝群生也。諸餘
經典勸處彌多。衆聖齊心皆同指讃。有此因
縁。致使如來密遣夫人別選也。八從唯願
世尊已下正明夫人請求別行。此明韋提
既選得生處。還修別行勵己注心。必望往
益。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
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言教我正受
者。此明因前思想漸漸微細覺想倶亡。唯
有定心與前境合名爲正受。此中略已料
簡。至下觀門更當廣辯。應知。上來雖有
八句不同。廣明欣淨縁竟
六就散善顯行縁中即有其五。一從爾時
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成那含已來正明光
益父王。此明如來以見夫人願生極樂。
更請得生之行。稱佛本心。又顯彌陀願意
因斯二請。廣開淨土之門。非直韋提得去。
有識聞之皆往。有斯益故。所以如來微笑
也。言有五色光從佛口出者。此明一切諸佛
心口常威儀法爾凡所出光必有利益。言一
一光照頻婆頂者。正明口光不照餘方。唯
照王頂。然佛光隨身出處必皆有益。佛足
下放光即照益地獄道。若光從膝出照益
畜生道。若光從陰藏出照益鬼神道。若光
從臍出照益脩羅道。光從心出照益於人
道。若光從口出照益二乘之人。若光從眉
間出照益大乘人。今明此光從口出直照
王頂者即授其小果。若光從眉間出即從
佛頂入者。即授菩薩記也。如斯義者廣多
無量。不可具述。言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已
下正明父王蒙光照頂。心眼得開。障隔雖
多。自然相見。斯乃因光見佛。非意所期。
致敬歸依即超證第三之果。二從爾時世尊
下至廣説衆譬已來正明答前夫人別選
所求之行。此明如來從上耆闍沒王宮出訖
至此文。世尊默然而坐。總未言説。但中間
夫人懺悔請問放光現國等。乃是阿難從佛
王宮見此因縁。事了還山傳向耆闍大衆
説如上事始有此文。亦非是無時佛語
也。應知。言爾時世尊告韋提已下。正明告
命許説也。言阿彌陀佛不遠者。正明標境
以住心。即有其三。一明分齊不遠。從此
超過十萬億刹即是彌陀之國。二明道里雖
遙去時一念即到。三明韋提等及未來有縁
衆生注心觀念。定境相應行人自然常見。有
斯三義故云不遠也。言汝當繋念已下正
明凡惑障深心多散動。若不頓捨攀縁。淨
境無由得現。此即正教安心住行。若依此
法名爲淨業成也。言我今爲汝已下此明
機縁未具不可偏説定門。佛更觀機自開
三福之行。三從亦令未來世下至極樂國土
已來正明擧機勸修得益。此明夫人所請
利益彌深。及未來迴心皆到。四從欲生彼
國者下至名爲淨業已來正明勸修三福
之行。此明一切衆生機有二種。一者定。二
者散。若依定行即攝生不盡。是以如來方
便顯開三福。以應散動根機。言欲生彼國
者。標指所歸也。言當修三福者。總標行
門也。云何名三。一者孝養父母。即有其四。
一言孝養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縁
而生。云何藉縁。或有化生。或有濕生。或有
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復有四生。
如經廣説。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
父母。既有大恩。若無父者能生之因即闕。
若無母者所生之縁即乖。若二人倶無即失
託生之地。要須父母縁具方有受身之處。既
欲受身。以自業識爲内因。以父母精血
爲外縁。因縁和合故有此身。以斯義故父
母恩重。母懷胎已經於十月。行住坐臥常生
苦惱。復憂産時死難。若生已經於三年恒
常眠屎臥尿床。被衣服皆亦不淨。及其長
大愛婦親兒。於父母處反生憎疾。不行
恩孝者即與畜生無異也。又父母者世間
福田之極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極也。然
佛在世時。遇値時年飢儉。人皆餓死白骨縱
横。諸比丘等乞食難得。於時世尊待比丘
等去後。獨自入城乞食。從旦至中門門喚
乞。無與食者。佛還空鉢而歸。明日復去又
還不得。後日復去又亦不得。忽有一比丘
道逢見佛。顏色異常似有飢相。即問佛言。
世尊。今已食竟也。佛言。比丘。我經三日已
來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飢虚無力。能共汝
語。比丘聞佛語已。悲涙不能自勝。即自念
言。佛是無上福田衆生覆護。我此三衣賣却。
買取一鉢飯奉上於佛。今正是時也。作是
念已即買得一鉢飯。急將上佛。佛知而故
問言。比丘。時年飢儉人皆餓死。汝今何處得
此一鉢純色飯來。比丘如前具白世尊。佛
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諸佛之幢相。此
衣因縁極尊極重極恩。汝今易得此飯與我
者。大領汝好心我不消此飯也。比丘重白
佛言。佛是三界福田聖中之極。尚言不消
者。除佛已外誰能消也。佛言。比丘。汝有父
母已不。答言有。汝將供養父母去。比丘言。
佛尚云不消。我父母豈能消也。佛言。得消。
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於汝有大重恩。爲
此得消。佛又問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
比丘言。都無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見汝與
飯大生歡喜。因此即發信心。先教受三歸
依。即能消此食也。時比丘既受佛教愍仰
而去。以此義故。大須孝養父母。又佛母摩
耶生佛經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後成
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忉利天一夏爲母
説法。爲報十月懷胎之恩。佛尚自收恩孝
養父母。何況凡夫而不孝養。故知父母恩深
極重也。奉事師長者。此明教示禮節。學識
成徳。因行無虧。乃至成佛此猶師之善友力
也。此之大恩最須敬重。然父母及師長者名
爲敬上行也。言慈心不殺者。此明一切衆
生皆以命爲本。若見惡縁怖走藏避者。但
爲護命也。經云。一切諸衆生無不愛壽命。
勿殺勿行杖。恕己可爲喩。即爲證也。言
修十善業者。此明十惡之中殺業最惡。故
列之在初。十善之中長命最善。故以之相
對也。已下九惡九善者至下九品中次應廣
述。此明世善又名慈下行也。二言受持三
歸者。此明世善輕微感報不具。戒徳巍巍
能感菩提之果。但衆生歸信從淺至深。先
受三歸後教衆戒。言具足衆戒者。然戒有
多種。或三歸戒。或五戒八戒十善戒二百二
十戒五百戒沙彌戒。或菩薩三聚戒十無盡
戒等。故名具足衆戒也。又一一戒品中亦
有少分戒多分戒全分戒也。言不犯威儀
者。此明身口意業行住坐臥能與一切戒
作方便威儀也。若輕重麁細皆能護持。犯即
悔過。故云不犯威儀。此名戒善也。三言發
菩提心者。此明衆生欣心趣大不可淺發
小因。自非廣發弘心。何能得與菩提相
會。唯願我身身同虚空心齊法界。盡衆生
性我以身業恭敬供養禮拜。迎送來去。運
度令盡。又我以口業讃歎説法。皆受我化。
言下得道者令盡。又我以意業入定觀察。
分身法界。應機而度。無一不盡。我發此
願。運運増長猶如虚空。無處不遍。行流無
盡徹窮後際。身無疲倦心無厭足。又言菩
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是衆生能
求之心。故云發菩提心。也。四言深信因果
者即有其二。一明世間苦樂因果。若作苦
因即感苦果。若作樂因即感樂果。如似以
印印泥印壞文成。不得疑也。言讀誦大乘
者。此明經教喩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
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
言勸進行者。此明苦法如毒惡法如刀。流
轉三有損害衆生。今既善如明鏡法如甘
露。鏡即照正道以歸眞。甘露即注法雨而
無竭。欲使含靈受潤等會法流。爲此因
縁故須相勸。言如此三事已下總結成上
行也。五從佛告韋提下至正因已來明其
引聖勵凡。但能決定注心必往無疑。上來
雖有五句不同。廣明散善顯行縁竟
七就定善示觀縁中即有其七。一從佛告
阿難下至清淨業已來正明勅聽許説。此
明韋提前請願生極樂。又請得生之行。如
來已許。今就此文。正欲開顯正受之方便。
此乃因縁極要。利益處深曠劫希聞。如今始
説。爲斯義故致使如來總命二人。言告阿
難者。我今欲開説淨土之門。汝好傳持莫
令遺失。言告韋提者。汝是請法之人。我今
欲説。汝好審聽思量諦受莫令錯失。言爲
未來世一切衆生者。但如來臨化偏爲常沒
衆生。今既等布慈雲。望欲普沾來潤。言爲
煩惱賊害者。此明凡夫障重妄愛迷深。不
謂三惡火坑闇在人之足下。隨縁起行。擬
作進道資糧。何其六賊知聞競來侵奪。今既
失此法財。何得無憂苦也。言説清淨業者。
此明如來以見衆生罪故爲説懺悔之方。
欲令相續斷除。畢竟永令清淨。又言清淨
者。依下觀門專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
除故清淨也。二從善哉已下。正明夫人問
當聖意。三從阿難汝當受持下至宣説佛
語已來正明勸持勸説。此法深要。好須流
布。此明如來前則總告令安心聽受此文
則別勅阿難受持勿忘。廣多人處爲説流
行。言佛語者。此明如來曠劫已除口過。隨
有言説一切聞者自然生信。四從如來今
者下至得無生忍已來正明勸修得益之
相。此明如來欲爲夫人及未來等顯觀方
便注想西方。捨厭娑婆。貪欣極樂。言以佛
力故已下此明衆生業障觸目生盲。指掌
謂遠。他方隔竹篾即踰之千里。豈況凡夫
分外諸佛境内闚心。自非聖力冥加。彼國
何由得覩。言如執明鏡自見面像已下此
明夫人及衆生等入觀住心。凝神不捨。心
境相應悉皆顯現。當境現時。如似鏡中見
物無異也。言心歡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彌
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踊躍。因
玆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
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談。未標得處。欲令
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專精心想見時。方應
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
五從佛告韋提下至令汝得見已來正明
夫人是凡非聖。由非聖故仰惟聖力冥加。
彼國雖遙得覩。此明如來恐衆生置惑。謂
言夫人是聖非凡。由起疑故即自生怯弱。
然韋提現是菩薩。假示凡身。我等罪人無由
比及。爲斷此疑故言汝是凡夫也。言心想
羸劣者。由是凡故曾無大志也。言未得天
眼者。此明夫人肉眼所見遠近不足爲言。
況淨土彌遙。云何可見。言諸佛如來有異方
便已下此明若依心所見國土莊嚴者。非
汝凡能普悉歸功於佛也。六從時韋提白
佛下至見彼國土已來明其夫人重牒前
恩。欲生起後問之意。此明夫人領解佛意。
如上光臺所見。謂是己能向見。世尊開示
始知是佛方便之恩。若爾者。佛今在世。衆
生蒙念可使得見西方。佛若涅槃。不蒙
加備者。云何得見也。七從若佛滅後下至
極樂世界已來正明夫人悲心爲物同己往
生。永逝娑婆長遊安樂。此明如來期心運
度徹窮後際而未休。但以世代時移群情
淺促故使如來減永生之壽。泯長劫以類
人年。攝憍慢以示無常。化剛強同歸於磨
滅。故云若佛滅後也。言諸衆生者。此明如
來息化衆生無處歸依。蠢蠢周慖縱横走
於六道。言濁惡不善者。此明五濁也。一者
劫濁。二者衆生濁。三者見濁。四者煩惱濁。五
者命濁。言劫濁者。然劫實非是濁。當劫
減時諸惡加増也。言衆生濁者。劫若初成。
衆生純善。劫若末時。衆生十惡彌盛也。言
見濁者。自身衆惡總變爲善。他上無非見
爲不是也。言煩惱濁者。當今劫末衆生惡
性難親。隨對六根貪瞋競起也。言命濁者。
由前見惱二濁。多行殺害無慈恩養。既行
斷命之苦因欲受長年之果者。何由可得
也。然濁者。體非是善。今略指五濁義竟。言
五苦所逼者。八苦中取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愛別苦此名五苦也。更加三苦即成八苦。
一者五陰盛苦。二者求不得苦。三者怨憎會
苦。總名八苦也。此五濁五苦八苦等。通六
道受。未有無者。常逼惱之。若不受此苦
者即非凡數攝也。言云何當見已下此明
夫人擧出苦機此等罪業極深。又不見佛
不蒙加備。云何見於彼國也。上來雖有七
句不同。廣明定善示觀縁竟
初明證信序。次明化前序。後明發起序。上
來雖有三序不同。總明序分竟
觀經序分義卷第二



觀經正宗分定善義卷第三
 沙門善導集記 
從此已下次辯正宗。即有其十六。還就一
一觀中。對文料簡。不勞預顯。今定立正宗
與諸師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從日觀初
句下至下品下生已來是其正宗。從日觀
已上雖有多義不同。看此文勢但是由序
也。應知
就初日觀中先擧。次辨。後結。即有其五。
一從佛告韋提下至想於西方已來正明
總告總勸。此明韋提前請彌陀佛國。又請
正受之行。如來當時即許爲説。但以機縁
未備顯行未周。更開三福之因以作未聞
之益。又如來重告勸發流通。此法難聞廣令
開悟。言佛告韋提汝及衆生者。此明告勸。
若欲等出塵勞。求生佛國者。宜須勵意
也。言應當專心已下。此明衆生散動。識
劇猨猴。心遍六塵無由暫息。但以境縁
非一。觸目起貪亂想。安心三昧何容可
得。自非捨縁託靜。相續注心。直指西方
簡餘九域。是以一身一心一迴向。一處一
境界一相續一歸依一正念。是名想成就
明正受。此世後生隨心解脱也。二從云何作
想下至皆見日沒已來。正明牒所觀事。此
明諸衆生等久流生死不解安心。雖指西
方。不知云何作意。故使如來爲生反問遣
除疑執。以示正念之方。言凡作想者。此明
總牒前意顯後入觀之方便。言一切衆生
者。總擧得生之類。言自非生盲已下。此得
簡機堪與不堪。言生盲者。從母胎中出眼
即不見物者名曰生盲。此人不得教作日
觀。由不識日輪光相故。除生盲以外遇縁
患者。教作日觀盡得成就。由未患眼時
識其日輪光明等相。今雖患目但令善取
日輪等相。正念堅持不限時節必得成就。
問曰。韋提上請願見極樂之境。及至如來
許説。即先教住心觀日。有何意也。答曰。
此有三意。一者欲令衆生識境住心。指方
有在。不取冬夏兩時。唯取春秋二際。其日
正東出。直西沒。彌陀佛國當日沒處。直西超
過十萬億刹即是。二者欲令衆生識知自業
障有輕重。云何得知。由教住心觀日。初
欲住心時。教令跏趺正坐。右脚著左髀上
與外齊。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左手安右
手上。令身正直。合口齒勿相近。舌柱上齶
爲令咽喉及鼻中氣道宣通故。又令觀身四
大内外倶空都無一物身之地大皮肉筋骨等
心想。散向西方盡西方際。乃至不見一塵
之相。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涙等心想。散向
北方盡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又想
身之風大散向東方盡東方際。乃至不見
一塵之相。又想身之火大散向南方盡南方
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又想身之空大即
與十方虚空一合。乃至不見一塵不空之
相。又想身之五大皆空。唯有識大湛然凝住。
猶如圓鏡。内外明照朗然清淨。作此想時。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