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無量壽佛經疏 (No. 1753_ 善導集記 ) in Vol. 37

[First] []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53 [cf. No. 365]
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衆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衆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 横超斷四流
    願入彌陀界 歸依合掌禮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法性眞如海 報化等諸佛
    一一菩薩身 眷屬等無量
    莊嚴及變化 十地三賢海
    時劫滿未滿 智行圓未圓
    正使盡未盡 習氣亡未亡
    功用無功用 證智未證智
    妙覺及等覺 正受金剛心
    相應一念後 果徳涅槃者
    我等咸歸命 三佛菩提尊
    無礙神通力 冥加願攝受
    我等咸歸命 三乘等賢聖
    學佛大悲心 長時無退者
    請願遙加備 念念見諸佛
    我等愚癡身 曠劫來流轉
    今逢釋迦佛 末法之遺跡
    彌陀本誓願 極樂之要門
    定散等迴向 速證無生身
    我依菩薩藏 頓教一乘海
    説偈歸三寶 與佛心相應
    十方恒沙佛 六通照知我
    今乘二尊教 廣開淨土門
    願以此功徳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此觀經一部之内。先作七門料簡。然後依
文釋義。第一先標序題。第二次釋其名。第
三依文釋義並辨宗旨不同教之大小。第四
正顯説人差別。第五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
異。第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
情。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説得益分齊
第一先標序題者。竊以眞如廣大。五乘不
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眞如之
體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無邊邊體則
元來不動。無塵法界凡聖齊圓。兩垢如如則
普該於含識。恒沙功徳寂用湛然。但以垢障
覆深。淨體無由顯照。故使大悲隱於西化。
驚入火宅之門灑甘露潤於群萌。輝智炬
則朗重昏於永夜。三檀等備。四攝齊收。開
示長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樂果。不謂群
迷性隔樂欲不同。雖無一實之機。等有五
乘之用。致使布慈雲於三界。注法雨於大
悲。莫不等洽塵勞。普沾未聞之益。菩提種
子藉此以抽心。正覺之芽念念因玆増長。
依心起於勝行。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
稱所宜。隨縁者則皆蒙解脱。然衆生障重。
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
遍攬。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
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
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
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
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
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
如大經説。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
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爲増上縁也。又佛
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闚。
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仰惟釋迦此方發
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
也。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爲期。捨此穢身。
即證彼法性之常樂。此即略標序題竟
第二次釋名者。經言佛説無量壽觀經一卷。
言佛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土名覺。自覺覺
他覺行窮滿。名之爲佛。言自覺者。簡異
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大
悲故。言覺他者。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
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
不著有無也。言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
此由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
名爲佛。言説者。口音陳唱故名爲説。又
如來對機説法多種不同。漸頓隨宜。隱彰
有異。或六根通説。相好亦然。應念隨縁。皆
蒙證益也。言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
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音。又南者是
歸。無者是命。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者是
壽。佛者是覺。故言歸命無量壽覺。此乃梵
漢相對其義如此。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
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又言人
法者是所觀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報。二
者正報。就依報中即有其三。一者地下莊
嚴。即一切寶幢光明互相映發等是。二者地
上莊嚴。即一切寶地池林寶樓宮閣等是。三
者虚空莊嚴。即一切變化寶宮華網寶雲化
鳥風光動發聲樂等是。如前雖有三種差
別。皆是彌陀淨國無漏眞實之勝相。此即總
結成依報莊嚴也。又言依報者。從日觀
下至華座觀已來總明依報。就此依報中
即有通有別。言別者。華座一觀是其別依。
唯屬彌陀佛也。餘上六觀是其通依。即屬
法界之凡聖。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
通也。又就此六中即有眞有假。言假者。即
日想水想氷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
似可見境相故。言眞依者。即從瑠璃地下
至寶樓觀已來是其眞依。由是彼國眞實無
漏可見境相故。二就正報中亦有其二。一
者主莊嚴。即阿彌陀佛是。二者聖衆莊嚴。即
現在彼衆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又就此正
報中亦有通有別。言別者。即阿彌陀佛是
也。即此別中亦有眞有假。言假正報者。即
第八像觀是也。觀音勢至等亦如是。此由衆
生障重染惑處深。佛恐乍想眞容無由顯
現。故使假立眞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
證境故言假正報也。言眞正報者。即第九
眞身觀是也。此由前假正。漸以息於亂想
心眼得開。粗見彼方清淨二報種種莊嚴以
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見彼眞實之境相也。
言通正報者。即觀音聖衆等已下是也。向來
所言通別眞假者。正明依正二報也。言觀
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
彼彌陀正依等事。言經者經也。經能持緯。
得成匹丈有其丈用。經能持法理事相應。
定散隨機義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
教行之縁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爲之法樂。既
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法
身常住比若虚空。能招此益故曰爲經。言
一卷者。此觀經一部雖言兩會正説。總成
斯一故名一卷。故言佛説無量壽觀經一
卷。此即釋其名義竟
三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如維摩經
以不思議解脱爲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爲
宗。此例非一。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爲
宗。亦以念佛三昧爲宗。一心迴願往生淨
土爲體。言教之大小者。問曰。此經二藏之
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答曰。今此觀經
菩薩藏收。頓教攝
四辯説人差別者。凡諸經起説不過五種。
一者佛説。二者聖弟子説。三者天仙説。四者
鬼神説。五者變化説。今此觀經是佛自説。問
曰。佛在何處説。爲何人説。答曰。佛在王
宮爲韋提等説
五料簡定散兩門即有其六。一明能初言
即是韋提。二明所請者即是世尊。三明能
説者即是如來。四明所説即是定散二善十
六觀門。五明能爲即是如來。六明所爲即
韋提等是也。問曰。定散二善因誰致請。答
曰。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説。
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
虚。何機得受。答曰。解有二義。一者謗法與
無信八難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碩
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衆生必無受化
之義。除斯已外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
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此即
答上何機得受義竟。二出在何文者即有
通有別。言通者即有三義不同。何者。一從
韋提白佛唯願爲我廣説無憂惱處者。即是
韋提標心自爲通請所求。二從唯願佛日教
我觀於清淨業處者。即是韋提自爲通請去
行。三從世尊光臺現國。即是酬前通請爲我
廣説之言。雖有三義不同。答前通竟。言別
者則有二義。一從韋提白佛我今樂生極樂
世界彌陀佛所者。即是韋提自爲別選所求。
二從唯願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韋提
自爲請修別行。雖有二義不同。答上別
竟。從此已下次答定散兩門之義。問曰。云
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答曰。從日觀下至
十三觀已來名爲定善。三福九品名爲散
善。問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別。出在何文。答
曰。出何文者。經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
是其文。言差別者即有二義。一謂思惟。二
謂正受。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
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地觀文中説言如
此想者名爲粗見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
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縁慮並亡。三
昧相應名爲正受。即地觀文中説言若得三
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
句。定散雖有二義不同。總答上問竟。又向
來解者與諸師不同。諸師將思惟一句用
合三福九品以爲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
十六觀以爲定善。如斯解者將謂不然。何
者。如華嚴經説。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
名。與此地觀文同。以斯文證。豈得通於
散善。又向來韋提上請但言教我觀於清淨
業處。次下又請言教我思惟正受。雖有二
請。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無請處。但是佛
自開。次下散善縁中説云亦令未來世一切
凡夫已下即是其文
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者。
就此門中即有其六。一先就諸法師解九
品之義。二即以道理來破之。三重擧九品
返對破之。四出文來證定爲凡夫不爲聖
人。五會通別時之意。六會通二乘種不生之

請者諸師解者。先擧上輩三人。言上上者
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
彼即得無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
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
無生忍故。上下者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
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三小劫始入初
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聖人生位。次擧中
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
知。由到彼即得羅漢故。中中者是内凡。何
以得知。由到彼得須陀洹故。中下者是世
善凡夫。厭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經
一小劫得羅漢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
人等也。下輩三人者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
輕重分爲三品。共同一位求願往生者。未
必然也。可知
第二即以道理來破者。上言初地至七地
已來菩薩者。如華嚴經説。初地已上七地已
來。即是法性生身變易生身。斯等曾無分段
之苦。論其功用。已經二大阿僧祇劫。雙修
福智人法兩空。並是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轉
變無方。身居報土常聞報佛説法。悲化十
方須臾遍滿。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爲其請
佛求生安樂國也。以斯文證。諸師所説豈
非錯也。答上二竟。上下者。上言從種性至
初地已來者。未必然也。如經説。此等菩薩
名爲不退。身居生死。不爲生死所染。如
鵝鴨在水水不能濕。如大品經説。此位中
菩薩由得二種眞善知識守護故不退。何
者。一是十方諸佛二是十方諸大菩薩。常以
三業外加於諸善法無有退失。故名不退
位也。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教化衆生。論
其功行。已經一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等
既有斯勝徳。更憂何事乃藉韋提請求生
也。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還成錯也。此
責上輩竟。次責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
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塗永絶四趣不生。
現在雖造罪業。必定不招來報。如佛説言。
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脱床。既有斯功力。
更復何憂乃藉韋提請求生路。然諸佛大悲
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衆生。是以勸歸淨
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
用濟爲。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義同前
錯也。以下可知
第三重擧九品返對破者。諸師云上品上生
人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
三種衆生當得往生。何者爲三。一者但能
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
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法僧
等。此之三人各以己業專精勵意。一日一
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不斷。各迴所作之業
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
菩薩大衆放光授手。如彈指頃即生彼國。
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後大乘極善上品凡
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何得判同上聖也。
然四地七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
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臺授手迎接往生也。
此即返對上上竟。次對上中者。諸師云是
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不必受
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讀不讀故名不必。
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謗
大乘。以此善根迴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
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衆一時授手即生彼
國。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大乘凡夫行
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然初地四地已
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經説。乃是不可思
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返對上中
竟。次對上下者。諸師云是種性以上至初
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亦信因果。云
何亦信。或信不信故名爲亦。又言不謗大
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爲正業。更
無餘善迴斯一行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
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衆一時授手即得
往生。以斯文證。唯是佛去世後。一切發大
乘心衆生行業不強。致使去時迎候有異。
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十方淨土隨意往生。
豈藉韋提爲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
返對上下竟。即此三品去時有異。云何異。
上上去時。佛與無數化佛一時授手。上中
去時。佛與千化佛一時授手。上下去時。佛
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直是業有強弱。致
使有斯差別耳。次對中輩三人者。諸師云
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觀經云。若有衆生
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衆
過患。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聖衆放
光説法來現其前。此人見已即得往生。以
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持小乘戒凡夫。何
小聖也。中中者。諸師云見道已前内凡者。何
故觀經云。受持一日一夜戒迴願往生。命
欲終時。見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證。豈得
言是内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後無善凡夫
命延日夜逢遇小縁授其小戒。迴願往生。
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若論小聖。去亦無妨。
但此觀經佛爲凡説。不于聖也。中下者。諸
師云小乘内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
出離者。何故觀經云。若有衆生孝養父母
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爲説彼佛
國土樂事四十八願等。此人聞已即生彼國。
以此文證。但是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
養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直是臨終遇善勸
令往生。此人因勸迴心即得往生。又此人
在世自然行孝。亦不爲出離故行孝道
也。次對下輩三人者。諸師云此等之人乃是
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爲三品。未有
道位。難辨階降者。將謂不然。何者。此三品
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何
以得知。如下上文説。但不作五逆謗法。自
餘諸惡悉皆具造無有慚愧乃至一念命欲
終時。遇善知識爲説大乘。教令稱佛一聲。
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
得往生。但如此惡人觸目皆是。若遇善縁
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塗未可出
也。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
毀破。又偸常住僧物現前僧物。不淨説法乃
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命欲終時。地獄猛
火一時倶至現在其前。當見火時。即遇善
知識爲説彼佛國土功徳勸令往生。此人聞
已即便見佛。隨化往生。初不遇善獄火來
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
故也。下下者。此等衆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
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
無窮。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
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此人
若不遇善必定下沈。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
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縁有異。致令九
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
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
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
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
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爲害玆甚。今以一
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
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第四出文顯證者。問曰。上來返對之義云何
得知。世尊定爲凡夫不爲聖人者。未審。直
以人情準義爲當。亦有聖教來證。答曰。衆
生垢重智慧淺近。聖意弘深。豈寧自輒。今者
一一悉取佛説以爲明證。就此證中即有
十句。何者。第一如觀經云。佛告韋提。我
今爲汝廣説衆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
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是其一
證也。二言如來今者爲未來世一切衆生爲
煩惱賊之所害者説清淨業者。是其二證
也。三言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
衆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者。是其三證也。四
言韋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見彼國土。若
佛滅後諸衆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
當見彼佛國土者。是其四證也。五如日觀
初云。佛告韋提汝及衆生專念已下乃至一
切衆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見日已來者。
是其五證也。六如地觀中説言。佛告阿難。
汝持佛語。爲未來世一切衆生欲脱苦者
説是觀地法者。是其六證也。七如華座觀
中説言。韋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見阿彌陀
佛及二菩薩。未來衆生云何得見者。是其七
證也。八次下答請中説言。佛告韋提。汝及
衆生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者。是其八證
也。九如像觀中説言。佛告韋提。諸佛如來
入一切衆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者。
是其九證也。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説言爲諸
衆生者。是其十證也。上來雖有十句不同。
證明如來説此十六觀法但爲常沒衆生。
不于大小聖也。以斯文證。豈是謬哉
第五會通別時意者。即有其二。一論云。如
人念多寶佛。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墮者。
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報。道理成
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剋成。豈將念佛
一行即望成者。無有是處。雖言未證。萬
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華嚴經説。
功徳雲比丘語善財言。我於佛法三昧海中
唯知一行。所謂念佛三昧。以此文證。豈非
一行也。雖是一行。於生死中乃至成佛永
不退沒。故名不墮。問曰。若爾者。法華經云。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亦應成佛竟也。
此之二文有何差別。答曰。論中稱佛唯欲
自成佛果。經中稱佛爲簡異九十五種外
道。然外道之中都無稱佛之人。但使稱佛
一口即在佛道中攝。故言已竟。二論中説
云。如人唯由發願生安樂土者。久來通論
之家不會論意。錯引下品下生十聲稱佛。
與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錢得成千
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聲稱佛
亦復如是。但與遠生作因。是故未即得
生。噵佛直爲當來凡夫。欲令捨惡稱佛。
誑言噵生。實未得生。名作別時意者。何故
阿彌陀經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
人。聞説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一日乃
至七日一心願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
諸聖衆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恒河沙等
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説
誠實言。汝等衆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
念經。言護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稱
佛之名也。今既有斯聖教以爲明證。未審。
今時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
諸佛誠言返將妄語。苦哉奈劇能出如此不
忍之言。雖然仰願一切欲往生知識等善自
思量。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菩薩
論以爲指南。若依此執者。即是自失誤他
也。問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答曰。若
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今此
論中但言發願不論有行。問曰。何故不論
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論。問曰。
願行之義有何差別。答曰。如經中説。但有
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虚
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爲皆剋。是故
今此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
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問曰。願意
云何乃言不生。答曰。聞他説言西方快樂
不可思議。即作願言我亦願生。導此語已
更不相續。故名願也。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
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
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
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又來論
中稱多寶佛爲求佛果即是正報。下唯發
願求生淨土即是依報。一正一依。豈得相
似。然正報難期。一行雖精未剋。依報易求。
所以一願之心未入。雖然。譬如邊方投化
即易爲主即難。今時願往生者並是一切投
化衆生。豈非易也。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
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斯乃不
可以言定義。取信之者懷疑。要引聖教
來明。欲使聞之者方能遣惑
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者。問曰。彌陀淨國
爲當是報是化也。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
知。如大乘同性經説。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
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
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
言。若我得佛。十方衆生稱我名號。願生我
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
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
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
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爲與。以此
文證故知是報。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
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
不虚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爲報。又三
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
即是應身。斯乃過現諸佛辨立三身。除斯已
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剋體
而論。衆歸化攝。今彼彌陀現是報也。問曰。
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
記經説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
若爲通釋。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
尚非三乘淺智所闚。豈況小凡輒能知也。雖
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爲明證。何者。
如大品經涅槃非化品中説云。佛告須菩提。
於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頗有
實事不空者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
須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是化。乃至一
切種智即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間
法是化。出世間法亦是化。所謂四念處・四
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
分・三解脱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
十八不共法・并諸法果・及賢聖人・所謂須陀
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
訶薩・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佛告須菩
提。一切法皆是化。於是法中有聲聞法變
化。有辟支佛法變化。有菩薩法變化。有諸
佛法變化。有煩惱法變化。有業因縁法變
化。以是因縁故。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須菩
提白佛言。世尊。是諸煩惱斷。所謂須陀洹
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
斷諸煩惱習。皆是變化不。佛告須菩提。若
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須菩提言。世尊。
何等法非變化。佛言。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
化。須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滅非變化。佛
言。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世尊。如佛自
説。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
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
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等非聲聞
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意菩薩聞
是一切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
者心則驚怖。爲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
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耶。今既以
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後入涅槃。
其義無妨。諸有智者應知。問曰。彼佛及土既
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
何得入。答曰。若論衆生垢障。實難欣趣。正
由託佛願以作強縁。致使五乘齊入。問
曰。若言凡夫小聖得生者。何故天親淨土
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今彼國中現
有二乘。如斯論教若爲消釋。答曰。子但誦
其文不闚理。況加以封拙懷迷無由啓悟。
今引佛教以爲明證。却汝疑情。何者。即觀
經下輩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
或有衆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如此愚人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爲説大乘。教令稱阿
彌陀佛。當稱佛時。化佛菩薩現在其前。金
光華蓋迎還彼土。華開已後觀音爲説大乘。
此人聞已即發無上道心。問曰。種之與心
有何差別。答曰。但以取便而言。義無差別。
當華開之時。此人身器清淨正堪聞法。亦
不簡大小。但使得聞即便生信。是以觀音
不爲説小。先爲説大。聞大歡喜即發無上
道心。即名大乘種生。亦名大乘心生。又當
華開時。觀音先爲説小乘者。聞小生信。即
名二乘種生。亦名二乘心生。此品既爾。下
二亦然。此三品人倶在彼發心。正由聞大
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所以二乘種不
生。凡言種者即是其心也。上來解二乘種
不生義竟。女人及根缺義者。彼無故可知。又
十方衆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一無妨
礙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證小果。證已即轉
向大。一轉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
故名二乘種不生。前解就不定之始。後解
就小果之終也。應知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説得益分齊者。問
曰。韋提既言得忍。未審。何時得忍。出在何
文。答曰。韋提得忍出在第七觀初。經云。佛
告韋提。佛當爲汝分別解説除苦惱法。
説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
侍立左右。時韋提應時得見。接足作禮。歡
喜讃歎即得無生法忍。何以得知。如下利益
分中説言。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
歎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非是光臺
中見國時得也。問曰。上文中説言。見彼國
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此之一義云何通釋。答曰。如此義者但是世
尊酬前別請擧勸利益方便之由序。何
以得知。次下文中説言。諸佛如來有異方
便令汝得見。次下日想水想氷想乃至十三
觀已來盡名異方便也。欲使衆生於此觀
門一一得成。見彼妙事心歡喜故即得無
生。斯乃直是如來慈哀末代擧勸勵修。欲
令積學之者無遺聖力冥加現益故也
證曰。掌握機糸十有三結。條條順理以應
玄門訖。此義周三呈前證者矣。上來雖有
七段不同。總是文前玄義。料簡經論相違妨
難。一一引教證明。欲使信者無疑求者無
滯。應知
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觀經序分義卷第二
 沙門善導集記 
從此以下就文料簡。略作五門明義。一從
如是我聞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見極樂世界
已來明其序分二從日觀初句佛告韋提汝
及衆生下至下品下生已來明正宗分。三
從説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已來正明得
益分。四從阿難白佛下至韋提等歡喜已來
明流通分。此之四義佛在王宮一會正説。
五從阿難爲耆闍大衆傳説復是一會。亦
有三分。一從爾時世尊足歩虚空還耆闍崛
山已來明其序分。二從阿難廣爲大衆説如
上事已來明正宗分。三從一切大衆歡喜奉
行已來明流通分。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
由序既興正陳所説。次明正宗。爲説既周。
欲以所説傳持末代歎勝勸學。後明流
通。上來雖有五義不同。略料簡序正流通
義竟
又就前序中復分爲二。一從如是我聞一
句名爲證信序。二從一時下至云何見極
樂世界已來正明發起序。初言證信者即
有二義。一謂如是二字即總標教主。能説之
人。二謂我聞兩字即別指阿難。能聽之人。故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