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新華嚴經論 (No. 1739_ 李通玄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之末也。有人於法界品終覓付囑流通。此爲
未得經之意趣。以法界品總該一部教體及
以三世古今無本末時分寂用之大體。非是
安立加行置因果所爲。但以引接。菩薩發心
乘法界乘。引接迷徒至此如來出現品。以明
經五位加行進修功。就處方説流通付囑故。
若論根本法界性自不迷。性自不悟。無出無
沒。不成不壞。無流無通也。此付囑流通意。從
凡夫未悟。令加行功終處説故。非在法界品
後也。如法界品。直論一切諸佛功終之果。是
自流通不須付囑。如法界品中如來師子座
曁于法界無有邊涯。此明果極也。如此如來
出現品明信心者。五位加行功終之力。方始
純實。創登功畢二行圓周。便説付囑流通。明
果初滿故。方入常道法界。非古今始末之量
也。流通此法名曰流通。即法界品。是爲自以
法界功滿。常以法界勸衆生。以方便行倣而
學之。名爲付囑流通。方便行者。即五位中方
法是也。則諸波羅蜜四攝四無量三十七品
大願大智大悲等是。一切諸佛法皆如是方
能成也
四隨文釋義者。於此一品之中長科兩段。第
一從初爾時世尊已下至佛子如是無量阿僧
祇法門圓滿成於如來。於中并頌有一百三
行經明如來放光加文殊普賢令説如來出現

第二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已下有十段
經。普賢菩薩説如來出現身境界及所行行
十事之法分。於此兩段。長科中從初第一段
中分爲五段
第一從初爾時世尊從眉間放白毫相光已下
至而説頌言有十二行半經。明佛放光灌文
殊頂令問法分
第二二十行頌。明文殊師利菩薩稱歎如來
徳及放光加持之意請問誰堪演説佛境界

第三爾時如來即於口中放大光明已下至頌
有三十五行經。明如來放光入普賢口令文
殊知問法所在并擧問如來出現十法分
第四二十行頌。明文殊師利菩薩重頌請説
如來出現十法分
第五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已下至佛子如是
無量阿僧祇法門圓滿成於如來。明普賢告
衆如來出現有十無量百千阿僧祇事而得成
就分。已上五段是佛光加文殊普賢令相問
答説佛出現分。光加之意前已敍竟。大意
表法中。明昇進修行法身根本智差別智慈
悲行十方圓終處名爲如來出現故。放光加
令文殊普賢二人明理智體用參徹是如來出
現。明文殊是十方一切諸佛之法身妙理現
根本智慧之門。普賢是十方一切諸佛差別
智萬行大悲之門。今明五位進修至此位二
法圓滿名自佛出現故。放眉間光灌文殊頂。
令問自佛果極至頂法門。放口中光。是説教
之光。令説自己佛果極至頂差別萬行智悲
十方圓滿法故。以此二人表法令學者易解
故。非是如來自不能説。又表根本智非言所
及也。此一品經。表明法身根本智差別智悲
行圓滿故。十地十一地已前加行此位眞俗
二法功終。其義如文自明
第二於長科第二段中演説如來十種出現門
中有十段經文。説如來出現有十百千阿僧
祇事。其十者。一明如來十無量出現。二明
如來出現有十無量身。三明如來出現有十
無量音聲。四明如來出現有十無量心。五明
如來出現有十無量境界。六明如來出現有
十無量所行之行。七明如來出現有十無量
成正覺。八明如來出現有十無量轉法輪。九
明如來出現有十無量入涅槃。十明如來出
現有十無量見聞親近
新華嚴經論卷第三十一



新華嚴經論卷第三十二
 長者李通玄撰 
如是已上如來出現十無量法。一一法皆有
十喩。如經具明。如佉陀羅山者。是木名。尼民
陀羅此云持邊山。目眞隣陀山。此云解脱。此
是解脱龍所居處。優波尼沙陀分。前已釋訖。
或牟薩羅。此云紫色寶。如是已上都有百喩
如來出現身心智慧十無量事境界。皆是非喩
爲喩略示少分。是心智路絶。任不思議無性
無作。任無限自在之功用故。非言量譬喩所
表及故。如此品付囑流通中。此法門不入餘
衆生手者。樂學小乘三乘聲聞縁覺。樂空無
我。願生淨土者。是餘衆生以未迴心住變易
生死。是餘衆生故。若有大心凡夫及三乘有
迴心者。佛所付囑。名曰流通。設令於此法聖
位菩薩自所演説無凡夫樂學。不名付囑。不
名流通。明此經付囑凡夫及三乘有迴心者。
令使樂學。學已悟入。名曰流通。不付囑已生
佛家入位十地已去菩薩。若論十地已去入
佛境界菩薩。十方此土數分難量。如來何須
慮恐無人信樂無人流通。是故當知付大心
凡夫及三乘迴心者。令其悟入。名曰付囑流
通。不付囑十地已去大菩薩等。經意唯爲趣
向乘不思議乘菩薩説此法門。明趣向二乘
凡夫迴心悟入法界乘乘不思議乘十信十住
令其昇進故。又擧輪王太子具足王相者。王
命終後所有七寶不散滅喩。便以此子能治
王正位故。若無此子王命終後此諸寶等於
七日中悉皆散滅。佛子。此經珍寶。亦復如是。
不入一切餘衆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眞子。生
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若無此等佛之
眞子。如是法門不久散滅。明知但令凡夫發
心悟入不付囑十地已去諸菩薩故。若論入
地已去諸菩薩先得道者。數若世界海微塵
猶尚未比。何慮無人流通。意明設有聖者常
説。無凡夫樂修悟入其法自滅言無凡夫修
行言滅法無生滅。經云。唯除如來法王眞子
生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明如來以解
脱智慧爲家。如一念無念身心諸見已亡。便
生如來無性妙理正智慧家故。名十住中初
發心住。爲初生佛家。四地得三界法盡。亦名
初生佛家。八地得一分無功用現前。亦名初生
如來無生忍家。如前已説。種如來相諸善
根者。如來見一切法無性爲性。無相爲相。
不壞相而無相。明智境相自眞故。名種如來
相。明自心智境界非生住滅。是如來相。明自
心智慧等一切諸佛及以一切衆生智慧。皆
一性無性一相無相。無表裏中間。如虚空界
能隨衆生性欲樂現如影隨身。生無來處。滅
無去處。達心境如幻是如來相。達如斯法
者。是生在佛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種者。明
有修學如來如是眞智慧種故。如是凡夫聞
此法已。修學如來如是眞智慧種名爲佛種
不斷。名曰付囑流通。是故當知此教不付囑
已入位得道菩薩故。經云。設有菩薩於無量
百千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集種種菩提分
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徳法門。或時
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爲眞實菩
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如是菩薩即是權教
中。觀空無我。但欣出世。雖修六波羅蜜厭苦
發心樂求淨土。非是達自無明是根本如來
智故。此菩薩修於淨行。觀空無我。厭苦發
心。取捨全在。二見恒存。非如此教依智發心
達自心境本不思議無欣厭心無淨穢障故。
衆生境界是如來境界。衆生心是如來心。一
如此品所説。説此品時其地六種十八相動
説普賢行品直言六種震動者。爲明直言行
體。此品乃明法身理智并普賢行悲智圓滿
擧十方國動故乃至興供亦圓滿云十方各過
八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世界
外各有八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
塵數如來同名普賢皆現其身而來作證稱歎
等事。皆擧八十爲量。佛號同名普賢者。明
以八聖道是佛所行。以所行之行以立佛名
號故。此明八聖道覺行齊圓遍十方故。故
以八十不可説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佛同號普
賢。此覺行圓滿。以八聖行爲體。此會中十方
佛刹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一切神通三昧皆
得一生之記者。明既自己修行行果。此是所
化之衆故。亦乃一生得記。一生者。不見三世
生故。名爲一生義也。此乃總攝凡聖元一體
相無別異性。以一刹那生入此位者。名爲一
生。更不見三世生性故。實法如是。餘見皆非。
又佛刹微塵數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我亦與受記於當來世經不可説佛刹微塵
數劫皆得成佛同號殊勝境界者。明以一刹
那中方便三昧顯正智慧海現前時無邊劫迷
一時頓滅心境解脱名爲佛殊勝境界。非如
情繋有如許塵劫次第積修作此解者徒生想
慮。未有成佛之期。眞法中未曾如是。已下明
此四天下所度衆生廣多。總結十方同此。已
下過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世
界外各有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
數菩薩皆來詣於此充滿十方者。明普賢行
遍周同來作證普賢之法。故云我等一切皆
名普賢各從普光明世界普幢自在佛所來
者。明皆從法身根本性自清淨普光明智名
之普幢。從此智上起等法界虚空界等衆生
數差別行。行普賢行故。言從普光明世界普
幢佛所來故。餘義如經具明。此皆約根本智
作世界。約差別智作普賢。總合會覺行慈悲
圓滿。表明此品之法門如是故。爲以明如來
根本智中行普賢差別智故號佛爲普賢佛
故。總是表以佛智作諸行故。以八聖道十波
羅蜜不離根本智遍一切行故。故擧之爲數。云
八十不可説那由他佛刹微塵。總是表法也。
此教爲大心者説。非劣解者妄作穿鑿所知。
須深達本末前後經文隨位差降總別同異之
意。此品是自己進修經過五位已終理智萬
行大悲圓滿之畢也。是自己如來出現處世
利生無著之門。此品如大海。五位加行河
歸流廣大之極。此品如須彌山。諸寶山王高
莫過也。此品如大地。大悲育載一切含生故。
此品如虚空。法身智身法界充滿故。如圓
淨摩尼寶鏡其量遍周十方一切世界色像咸
現其中無礙顯現。此如來出現法門。亦復以
法身妙理無色無形普光明根本清淨大圓明
智鏡。普現十方一切衆生業普賢行海諸佛
身土。咸處其中無不自在。是故有發菩提心
者。當信自心及一切衆生心。總有如是如來
智徳自在。當知不久還同佛身。自信有故如
此品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經卷内在一微
塵中一切微塵亦復如是者。意令信知一切
微細衆生。皆有如來四智經卷之海。云破彼
微塵出經卷者。明菩薩自得此已及見一切衆
生皆等有之。及以方便智居生死海中。起等
衆生數身行方便。引之令心開悟。達自智境
如佛不異。故云破此微塵出此經卷。如經
云。如大海水潜流四天下地八十億小洲有
穿鑿者。無不得水。喩明一切衆生有自觀察
力無有不得如來智慧大海心水故。又經云
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
爲明諸佛如來不異此心成正覺故。又下文云
一切衆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正覺。此
明凡聖心自體清淨無異。但有迷悟不隔分
毫。但一念妄念不生。得心境蕩然性自無生
無得無證。即成正覺故。便以此法廣利衆生。
是普賢行故。無心性理妙慧。簡擇一乘三乘
人天因果惡道業報。名爲文殊。隨差別智同
行。知根利生無有休息。名爲普賢。以大悲救
護一切衆生。名爲觀音。以此三心一時修學。
名毘盧遮那。慣習心成。名爲自在。無法不
明。名爲無礙智。隨根應普遍十方性無往來。
名曰神通修之在初。慣習總得妄生多劫智
日不遷。此總非難。何須不作學而不得。猶福
勝人天不信不修。苦窮何盡。大意此之如來
出現。佛果之門文殊妙理普賢妙行等。一切
衆生咸共有之非古非今。性自一體。令後學
者如是信修。深誠非遠。勿自生難。如此品頌
云。如海印現衆生身以此説其爲大海菩提
普印諸心行。是故説名爲正覺。意明菩提是
無心性無體相無得無證之妙理。通達此法
者名爲妙智。以此菩提妙智普印邪思妄行。
自無生處名爲正覺。論主頌曰
    一切衆生菩提界 白淨無垢智無壞
    智珠無價在衣中 秖欲長貧住門外
    廣大寶乘住四衢 文殊引導普賢扶
    肥壯白牛甚多力 一念遍遊無卷舒
    如是寶乘不能入 但樂勤苦門前立
    不覺自身常在中 遣上恒言我不及
大體常須自信自己身語意境界。一切諸行
分別。皆從如來身語心意境界諸行分別中
生。皆無體無性無我無人。但以法界無作自
性縁生。本無根機處所可得。性自法界無有
内外中間。應如是知。如是觀察。觀自觀他。同
一體性。無我無我所。以定慧力如是修行。既
自知已。觀衆生苦自利利他。皆如普賢廣大
行願。一如此經五位法則。此品和會明文殊
是體根本智之法門。普賢是用根本智中萬
行。無作根本智是佛故。令體用自相問答説
根本智佛果之門。明根本智因此二行所成。
明根本智自無成壞皆因文殊普賢二法所顯
發故。以此還令所顯之因還自説故。佛自無
成壞者也。以明因可説果無作故。以此三法
自在圓通。名佛出現世間故。此明不作而作
作而不作者故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將釋此品約作五門。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
意。三釋敍致始成正覺所由。四釋説法之主
所以。五隨文釋義
一釋品名目者。所以名離世間品。明前品既
名如來出現此品即得離世間故。故名離世
間。此有二義。望説法之主。説教益衆生。是
利益世間品。合作利益之名望衆生。聞法處
世無染。是離世間品故。此約説法之主及得
益者二義通釋
二釋品來意者。明前品是五位昇進已終自
己佛果覺行已滿。此品是普賢常行。自從初
如來始成正覺以來。一時同説。是古今諸佛
共行。乃至從普光明殿説十信心法十定十
通十忍。阿僧祇如來壽量菩薩住處佛不思
議如來十身相海如來隨好光明功徳普賢行
如來出現離世間如是等十二品經。乃至四
十品經。天上人中不離一刹那際三昧。以
普光明智一時普印一時同説。以此諸會乃
至昇天皆云不離始成正覺普光明殿。此明
圓通始末時法不遷。此品須來
三釋敍致始成正覺之所由者。何故品初敍
其始成佛之時及處何意。經云。爾時世尊在
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普光明殿乃至
妙悟已滿者。意明此十定及離世間品等五
位進修始終皆以此普賢行體爲昇進故。又
四十品意謂雖別。總不離普光明智十定之
體。一時同説。無前後際。十方同然。以此昇
天。但云不離菩提場普光明殿。如説十定品。
一會説十一品經。在於十定初。亦同此品。如
前敍致還云。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乃至妙
悟已滿。以明十定品以定無前後普收一部
經之始末及三世故。此離世間品。以其二千
法門普賢行體。成佛因果。普收前後及三世
常然之道故以敍之。明總是初成正覺時一
時以普光明智人間天上及十方世界一時頓
印無有前後。圓鏡頓照諸境。爲此教頓爲大
心衆生頓擧智境。非如少解者情識所知故。
成佛亦一念成。説教亦一念説。但。約智體非
三世時分歳月情量所收故
四釋説法之主所以者。此品何故還令普賢
菩薩説者。明此二千法門是普賢所行常行
故。還令普賢自説自行。令諸聞法者倣而㩭
之。即行普賢之行。如是乃至示現成佛入涅
槃。總是普賢行故。若以根本法身智身佛。無
成壞之功。以差別智論。總是普賢行攝故。是
故如來出現品明自己覺行圓滿故。十方諸
佛同號普賢。以明十住十行十迴向中但一
分覺心。能治一切煩惱中一分麁惑。行得一
分慈悲。雖踐普賢一分行蹤。然未全具普賢
行滿故。隨位佛果但同號爲月爲眼爲妙。至
如來出現品。明覺行齊圓故。是以不可説佛
刹微塵數佛同號普賢佛故。明根本智全成
差別智用。滿得名故。以體收用。此乃就用成
名故。今此品令普賢説者。亦是以根本智就
用成名。若約初心信解。即將用從本。以普賢
用從根本智。世界名金色。佛果號不動智。能
覺之人。號曰文殊。此至自行佛果覺行已圓。
即以根本智從用。佛號普賢故。所行行亦號
普賢佛故。如説此品普賢。是約本從用普賢。
及説十定品普賢。亦是如初會中普賢是毘
盧遮那如來自行普賢。十定品已來普賢。是
凡夫。從十信已來昇進道滿自行普賢。明自
十信心至十地。以用從本即成根本智使令
圓滿。從十地向十一地以根本智從用成差
別智。一向利生。即説十定已來普賢菩薩是
也。是故説十定品時。已登十地。諸菩薩再三
求覓普賢不得者。明以根本智會用未及滿
故。如來令生想念。普賢如對目前方得見者。
明純用是普賢故。即以智體從用。是故出現
品中。令文殊問普賢者明以體從用故。如説
此品普賢是直以體從用普賢。共初如來初
會中普賢。其功相似。是以初會所説法門。皆
令普賢説法。亦是以體從用。第二會以普賢
智用從體。直至十地。皆是以用從體。且令成
其根本智使圓明。然後十地終捨三昧涅槃
樂。如稠林煩惱故。方令具普賢大用始得稱
周設教於生死中自在故。如是安立修行。以
智境乃是一時。是故十定及此品。總通敍始
成正覺菩提場始末。有發心之士。深須得意
方堪修道。作前後多生尋求不可相應。但自
以定慧力。觀照所縁眞俗内外心境染淨偏
多處。以理智體用平等法而用治之。散動多
者以定治之。樂寂多者以平等法身及大願
迴向力悲智治之。一如此經五位修行法。治
之至究竟趣。若自智不及志求良匠。不可安
然致無所益。當知此説法主者是成佛果。後
以體從用普賢説。始終常道普賢二千種法。
用該萬行。八地捨七地中有行。有開發智淨
無功。十地捨涅槃三昧稠林行成普賢行。入
於生死圓滿大悲。方始自在
第五隨文釋義者。於此一品有七卷經。長科
爲十段
一爾時世尊已下至盡於法界等虚空界有八
行經。明歎佛成道所得法門。是此品序分」
二與不可説百千億已下。至説不可盡。有二
十一行。是歎菩薩大衆志徳圓滿分。三其名
曰已下。至入於無礙清淨法界。有十行經。明
菩薩例名及歎徳分
四爾時普賢已下。至然後從其三昧而起。有
三行半經。明普賢入定大地十八相震動普
賢起定分
五爾時普慧菩薩已下。至佛子如是等法願
爲演説。有七十二行半經。此一段明普慧菩
薩有二百問都問一初發心乃至究竟佛果法
門行相分
六爾時普賢菩薩告普慧菩薩等已下。至第
五十九卷中二千答後佛子。是爲如來應正
等覺。觀十義故示般涅槃。此一段普賢菩薩
有二千答。其所答法一一有十法。其文一一
自具不煩解釋。但如説修行是爲正説分
七佛子此法門名菩薩廣大清淨行已下。至
當知是人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十
二行半經。是付囑流通此品法門分。八説此
品時已下。至頌有十一行經。明法威動地十
方諸佛皆悉現前稱讃普賢所説之法佛共守
護此法分
九於無量劫修苦行已下。一段頌有十六行。
都歎能發大菩提心所行慈悲願行之人功徳
廣大無比分
十其心不高下已下。五言頌直至卷末。有二
百七行半頌。以諸譬喩頌諸菩薩大悲饒益
及所修法門分如經自具一一分明。但有發
菩提心者。皆應頂敬誦持以用莊嚴身口意
業。以成法身大智大悲行願之門。成就佛果
普賢大用如歎徳中妙悟皆滿者。無功之理
智性自遍知故。二行永絶者。斷常有無二見
也。達無相法者。智境如幻心境無主。住於佛
住者。佛無所住。得佛平等者。大智遍周知根
與益無自他也。到無障處者。聖凡同體總別
自在。不可轉法者。體用自在無性可轉。所行
無礙者。智用遍周無物爲礙故。立不思議者。
迷亡任智也。普見三世者。智印古今無延促
也。身恒周遍一切國土者。内外見亡大小情
盡。心如虚空智體自遍。對現色身非往來也。
智恒明達一切諸法者。歎如來差別智滿了。
一切行盡一切疑無能測身一切菩薩等所求
智者。歎如來最後身之徳用。義無不盡。行無
不周。身無不遍。事無不知。智無不圓。任無功
用。心無卷舒。十方普應。無心意識任徳所求。
以無依住聲一音遍告。隨根別悟任智不同
故。已下如文自明。此離世間品。是佛果之後
普賢恒行。普印十方無休息也。如善財見慈
氏如來。慈氏如來却令見文殊師利。又聞普
賢名。善財起無量十大願雲。方見自身入普
賢身此品同彼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將釋此品六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
意。三釋如來所居之處。四釋説法之主五釋
所集之衆意。六隨文釋義
一釋品名目者。此品何故名爲入法界品。明
信樂者。從迷創達。名之爲入。身心境界性自
無依。名之爲法。一多通徹眞假是非障亡。名
之爲界。又純與智倶非情識境。名之爲法界。
又達無明識種純爲智用。不屬迷收。是無依
智之境界。名爲法界。又以智體無依無方不
遍。普見眞俗總不思議。毛孔身塵參羅衆像
無邊境界佛刹重重智凡同體境像相入。名
爲法界。又一塵之内普含衆刹。無空不遍。無
刹不該。不壞報境。重重無盡眞通理徹名爲
法界。又以一妙音遍聞刹海。以一纖毫量等
無方。大小見亡物我同體識謝情滅智通無
礙。名爲入法界。此約智境普名。勿依肉眼情
識所見
二釋品來意者。前明自己如來出現。又明心
無所染名離世間。此乃純是法界無虚妄界。
以是此品須來也。此品是一切諸佛成道之
己智之常果。無始無終。亦是前之五位進修。
以此爲體。至此慣習滿故。任智施爲還源本

三釋如來所居之處者。何故前餘會之首。皆
云不離菩提之場普光明殿。又三會同居普
光明殿。此之法界一會。何故不同前會。直言
爾時世尊在室羅筏國逝多林給孤獨園者何
意。答曰。爲明前普光明殿説十信心。以次説
十住十行等五位。六位昇進之門。爲不離菩
提體上而有進修。故言不離菩提場如來成
正覺之體。恐失經之本意故。須重敍。三會同
在普光明殿者。明信進五位修行已終。不移
普光明根本不動智體爲境。非妄情故。時亦
不遷刹那之際。此法界會。直言在室羅筏國
逝多林明前約。位昇進已終。此會明自己成
佛果滿度衆生之行故。在人間國邑園林。又
化二乘聲聞縁覺及淨土菩薩。即純以自在法
界爲體。不立五位菩提及行可修。亦無差別
智普賢願行可學。總是佛果已滿。普賢行已
周。恒遍十方利衆生法不須和會。以此直言
逝多林。如衆流入海諸河名亡。但以法界爲
名。不同以前五位昇進和會行相故。在室羅
筏國者。舊云舍衞國。云室羅筏國者。此云好
道。亦云聞物。以此城中人好學道徳餘國聞
其國中有多人物故。以人之道徳以成國之
名。逝多林者。逝者往也。度也。速也。爲佛世尊
在此園居一切衆生而往佛所。速得度脱以
佛度衆生廣多故。故因立名也。林者此園有
林故。亦以如來行多。以法界普覆蔭遍含生
故。以佛行爲林。以林爲蔭覆。得清涼義故
以法界清涼。蔭衆生煩惱熱。令清涼故。故曰
逝多林。若以因置寺園之時。以所施成名。以
祇陀太子植林須達長者置園。以長者濟乏
所求孤老皆惠。亦號祇樹給孤獨園。今以約
如來智徳遍含廣多濟物。號爲逝多林。園此
方名寺。彼方名園。若法界體用智境普含。以
法界無限智境爲逝多林園。非以肉眼情識
所見也。乃是塵刹遍含之園也
四釋説法之主者。此説法之主。亦是前菩提
場毘盧遮那如來。亦是於五位法中諸菩薩
自成之佛。亦是當來彌勒如來所成之佛。亦
是三世古今一切佛故。以法界中智體無三
世古今延促之情見故。以法界中無新舊成
壞佛故。以法界輪度衆生入涅槃。不移法界
一毫一微塵體用時分不異故。在凡情妄見
異。在法界見見一切衆生初發菩提心乃至成
佛轉法輪智一切三世諸佛成佛一切衆生成
佛。同住一刹那一微塵一法身一智慧一言
音一解脱一神通一不思議一報境界一蓮花
座。重重重重無礙無礙。此約智眼實見。不可
隨願肉眼妄情所知。若有能如是眞實信解
者。當知此人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坐佛道場
得如來智。爲能信自他身心總一法界大智
之體之用故。此法界中能説法教體。約擧其
十。一以如來神力爲能説教體。以佛神力所
見法故。二以不思議爲教體。所現音聲法門
非口言心思任法現故。三以虚空爲教體。所
現諸法境界如虚空故。四以光明爲教體。以
此如來眉間光名普照三世法界如來放眉間
光明現諸法故。五境界爲教體。以一一境界
互融相含含十方佛刹法故。六以佛報果爲教
體。現昔往業所修行法門所莊嚴故。七以法
性爲教體。無身心可證修故。八以菩薩名號
爲教體。一一名號之中約所行法以成名故。
九以菩薩等名數爲教體。列普賢文殊五百
菩薩。十十同名。表五位因果法界境中一多
齊圓滿故。十以普光明智爲教體。十方世界
一時應根普現化故。如是説法教體無量無
邊。且約擧其十。若以能聞受教之人。約以六
事相應。眼耳鼻舌身心六處觸受得無所著。
以爲能聞及所受教之人。非獨耳根聽聞以
爲聞教之者
五釋所集之衆意者。此會初所集之衆。有一
百四十二箇菩薩。普賢文殊二爲之首。自餘
一百四十箇菩薩。十十同名。都云五百。經云
菩薩摩訶薩五百人倶又下文云。此諸菩薩
皆悉成就普賢行。如是五百菩薩。皆以文殊
爲法身。根本智之體。普賢爲差別智之大用。
如是一百四十二箇菩薩。云何成五百之數。
自天冠菩薩已下一百箇菩薩。是本法界果
體中本十波羅蜜之行。互融十中一一中具
十十中具百。是法界中等一切衆生。萬行大
用之門。十冠菩薩已下。是法界中行果也。自
初日光焔幢等十幢菩薩。十力菩薩。十藏菩
薩。十眼菩薩。如是四十箇。皆以文殊普賢二
行於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中。通普賢文殊
四十二賢聖行中。各以十波羅蜜。會融理智
大願大悲。進修四十心之諸行。一波羅蜜中
具十。十中具百。於四十心中成四百。加後法
界本果中百波羅蜜成五百。皆以普賢文殊
爲體用。以四十二聖行中。以四百箇波羅蜜
門。至此法界本果行中。天冠菩薩已下一百
箇菩薩行果。會同入法界故。故號爲五百。此
明四十心進修之佛果。會法界根本無進修
之本果行故。自十冠菩薩。所以爲法界中本
行果。冠是頂上莊嚴。明法界是本佛果萬行
之頂故。以名下之義及所嚴飾知之。爲此經
名目嚴飾住處衆數皆是法門。他皆倣此。次
下有五百聲聞衆。是得聞此法衆。次下有無
量世主衆。已下他方所來十方咸集之衆。皆
是法界本行因果。五百聲聞衆。是示現不聞
不見此法界不思議神力衆。如是五衆。隨文
釋義方明。且略言爾
六隨文釋義者。於此品中長科爲兩段
第一從爾時世尊在室羅筏國已下。至第六
十一卷中一切法界教化成就一切衆生而亦
不離此逝多林如來之所。有一卷半餘經。明
如來入師子嚬申三昧。及放眉間光現法界
門。令諸菩薩以五位昇進佛果。入法界無進
求自在佛果分
第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已下。直至經末已
來。爲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東行就根
利生成行表法。令後發心者不迷其行。令易
開解分。又於初段逝多林中復長科爲二十
七段
一爾時世尊已下。至與五百菩薩倶。有一行
半經。是當品序分
二普賢菩薩已下。至如是等菩薩摩訶薩五
百人倶。有四十九行半經。爲列衆分
三此諸菩薩皆悉成就普賢行願已下。至以
大光明網照法界故。可有八行半經。歎前菩
薩志徳分
四及與五百聲聞已下。至於佛智海深信趣
入。有三行半經。明列聲聞衆及歎徳分。五及
與無量諸世主倶已下。至求一切智。有四行
經。明列世主衆及歎徳分。已上五段是列衆

六時諸菩薩大徳聲聞已下。至如來智。有三
行經。明諸大衆同心念請如來十種法門分」
七一切世間諸天及人已下。至一切智廣大
願力。有六行半經。明能信解開示此法之人
皆自非得加被方知分
八唯願世尊已下。至願皆爲説。有十二行半
經。明重請佛説隨順菩薩及衆生法及如來
往昔所行之行成道等有三十問。請佛爲説
分。已上三段請法分
九爾時世尊已下。至靡不咸以摩尼所成。有
十三行經。明如來以三昧力顯示往昔所行
報果莊嚴十方及此大莊嚴樓閣廣博分
十爾時復以佛神力故已下。至周遍十方行
列莊嚴。有十六行經。明以佛神力忽然逝多
林地嚴麗廣博周遍十方分
十一時逝多林上已下。至皆住虚空周匝遍
滿以爲嚴飾。有七行經。明以如來往昔善根
及自法力莊嚴虚空分
十二何以故已下。至如來身住逝多林菩薩
衆會皆悉充滿。有十四行經。明歎如來神力
自在莊嚴大衆圓滿都結十方同然分
十三見普雨一切莊嚴雲已下。至而爲莊嚴
雲。有十一行經。明十方虚空雨寶雲莊嚴虚
空及以寶地分
十四爾時東方過不可説佛刹已下。至與其
眷屬結跏趺坐。已上有十段經。十方菩薩來
集分。以上六段是答前兩度共四十種問。已
下亦是前之五段答前問佛三昧神力及佛報
境。次下十方來集菩薩衆。是往所修行身於
依報中。答前往因所修諸地十波羅蜜。以明
行滿故。莊嚴身亦滿。有十箇佛國十佛名號。
是所行行中因果。十佛皆號王者。皆明佛果
智自在。菩薩以網羅覆其身。皆明教網具

十五如是十方一切菩薩已下。至皆是如來
威神之力。有二十五行經。歎如上十方諸來
菩薩志徳用分
十六于時上首諸大聲聞舍利弗已下。至不見
如是廣大神變。有五十行經。明如上聲聞無
如是善根之種如來居逝多林神變莊嚴廣大
佛刹菩薩衆海爲宿世無善根皆悉不見分」
十七佛子如恒河岸有百億無量餓鬼已下。至
下頌有十種喩。比聲聞無有廣大菩薩善根。
在其會中不知不見如來自在分。其所有十
喩經文自明如是。聲聞示同不聞不見如來
變化神力境界菩薩衆海。令諸實是聲聞迴
心種如來大願大智大慈悲。常處生死廣利
衆生故
十八明毘盧遮那菩薩等十菩薩説頌分。已
下有十菩薩。並是十方來者。各説一頌各隨
自名。各自歎自法。是一切諸佛諸菩薩行。皆
隨菩薩名下義表其頌意可見。如初毘盧遮
那願光。明菩薩是種種光明直是佛果。願光
者。是佛果中菩薩行。從初總歎。令諸菩薩觀
察逝多林如來境界。次下九箇是總中別。各
隨菩薩名下義取所頌之法也。如不可壞精
進王者。還頌不可壞精進義王者自在義。已
下倣此准知
十九爾時普賢菩薩已下。至演説此師子頻
申三昧。有六行經。明普賢菩薩以十等一切
方便門欲演説師子頻申三昧分
二十何等爲十已下。至佛子此十爲首。是十
種不可説法句分
二十一有不可説佛刹微塵數法句都結通已
下六行經。是普賢菩薩觀佛境界説頌分。於
此十行頌中重頌前十無盡句法。意明法界
體性無礙。一多互參大小相入。毛孔微塵悉
含一切諸佛刹海。一一境界皆互容無礙。頌
云。一一毛孔中。微塵數刹海。悉有如來坐。皆
具菩薩衆。如經具明已上二十一段經。明如
來以師子頻申三昧。令五位中昇進普賢萬
行法門會入法界。性自圓滿本無和會。普賢
行故。自此已下如來放眉間光。名普照三世
法界門。令諸菩薩安住師子頻申三昧門。已
上二十一段且會法界中。普賢差別智無礙
行滿。還令普賢説頌歎法已下放眉間光即
明己法身根本普光明智與法界中無礙自
在。差別同異普賢行門。理智體用一時同會。
即令文殊説頌歎法。以文殊普賢二體成眞
俗二智法界平等恒然法門。此法界中體用
二門。若無普賢即差別智不行。即趣寂無悲
行。若無文殊。即普賢行是有爲。是無常故。以
此二人之法門成一法界之體用。一切諸佛
法總如是言其佛者。但於此二人體用中無
所住名之爲佛。言住佛所住者。佛住無住。但
於此文殊普賢理智萬行體用中。而無所住
之智。而得佛名。是故前普賢是以行彰理門。
後文殊是以理顯行門。爲言詮立教即名有
前後。約其法界二法同資元一體用故。且以
如來擧縁表法即師子頻申三昧屬普賢門。
眉間毫相光明即屬文殊門以光明是法身妙
慧所顯得。根本智所起師子頻申三昧。是差
別智中行故。二人同體方成法界自在之門。
表根本智自性無言。作用言説是普賢所收。
若也三法別行。即是人天生死。設得道者名
爲眇目矬陋。或止宿草菴。不入法界大宅門
故。師子頻申三昧者。是五位中進修已滿理
智會融。已終加行疲極頓亡。法悦充滿不屬
昇進。任智普周現化神通。不爲而智境應用
不作而佛刹互參。極微不爲小。而無盡佛刹
海處中盡。虚空不爲大。恒十方咸處纖毫之
内。此乃縱任智海現寶刹而互參。名曰頻申。
稱理而一多身境相含。名爲三昧。頻申者。舒
適悦樂無勞之義。意明前五位昇進。縁有爲
無爲融通作意疲勞相。此法界是昇進已滿。
任智適悦衆法自成。無作意勞倦故。已下放
眉間毫相光明。名普照三世法界門。此以法
身根本智顯行自在門。屬文殊師利。即下以
文殊説頌歎法。明令此文殊普賢理智法同
行故。即佛果自然圓滿。但體理智體用法界
之意。不可逐於紙素竹帛著録抄寫前後名
言。爲名言不可一時。但取理智知其總別同
異成壞。然爲迷情初啓。先須諸善行方便。以
顯理門。因理智明。如十波羅蜜中。九波羅蜜
是行。唯智波羅蜜是果。餘九波羅蜜是助顯
智之方便體用。以是如來出現品前先明普
賢行滿。出現品内方明果行一時。文殊普賢
佛以光加二人。共爲一箇理智萬行體用。今
此初以普賢會法界。大用之體。現師子頻申
三昧之門印之。以三昧是行故。次眉間光明
名普照三世法界門。令諸菩薩安住師子頻
申三昧者。即明法身根本智照現差別智爲
一體用方名入法界門。是故已前二十一段
經。是以行會理。無著門即以普賢爲主文殊
爲伴。以下如來放眉間光。名普照三世法界
門。即以理會行。圓融自在無礙門。即以文殊
爲主普賢爲伴。如是主伴參融方名法界自
在。從爾時世尊欲令諸菩薩安住如來師子
頻申廣大三昧故。已下直至不離此逝多林
如來之所。名以理會行圓融自在無礙門。於
此段中復分爲六段
一爾時世尊欲令諸菩薩安住如來師子頻申
廣大三昧已下。至入如是等十不可説佛刹
微塵數佛神變海方便門。有四十三行經。明
諸菩薩蒙佛光照得無量神變海方便門分
二云何爲種種三昧已下。至入毘盧遮那如
來念念充滿法界三昧神變海。有六十六行
經。正説所入三昧之名分
三其諸菩薩皆悉具足大智神通。已下至悉
見於佛。光明所照有五十三行半經明諸菩
薩蒙佛光明所益之徳分
四爾時諸菩薩得不思議正法光明已下。至
説頌有二十行。半經明諸菩薩所得三昧神
通現變化雲莊嚴逝多林及十方國分
五已下一段有二十六行頌。明文殊師利説
頌重頌前法分。如文具明。已上明佛光所照
諸菩薩蒙光照入頻申三昧普賢境界方便門。
但是一切三昧總是方便行門普賢境界。總
是文殊法身根本智所成就故
六爾時彼諸菩薩已下。至不離此逝多林如
來之所。有六十三行經。明菩薩以佛三昧光
明照故得如上三昧及無限大悲無限神通無
限饒益衆生分。二十七段經文。總明答前菩
薩諸世間主前後四十問
新華嚴經論卷第三十二




新華嚴經論卷第三十三
 長者李通玄撰 
六隨文釋義者。從初列衆之中有二義。一釋
菩薩名。二釋聲聞名。初釋菩薩名中。有六段
意趣
一從初一百四十二箇菩薩。以普賢文殊二
菩薩及佛。是總該五位及法界因果。通收一
部經之總別同異成壞法也
二從初十箇同名號爲幢菩薩。是十住位中
法慧等菩薩。至此法界無作果。號之爲幢。爲
以彼初發心十住智慧摧壞煩惱。至此法界
果位。號之爲幢
三次已下有十箇威力菩薩。明從十行中功
徳林等十林菩薩至此法界果中號爲威力
故。明以衆善行威力故能成法界果行故
四次已下有十箇同名藏菩薩。是十迴向中
金剛幢等十箇幢菩薩。至此法界果中號名
爲十箇藏菩薩以彼十迴向。以迴向摧破偏
見會。融理智悲願。能成衆徳。至此法界果中。
號之爲藏
五次已下善眼等十箇同名爲眼菩薩。是十
地位中金剛藏等三十七箇藏菩薩。至此法
界果中。號之爲眼故。以彼十地中含藏衆徳。
則法眼分明普見法界故。此已上四十箇十
十同號菩薩法界果前四位。以此四十心通
普賢文殊。爲四十二賢聖道。以成法界果門。
今至本故
六次已下有十箇菩薩同號冠。直至列菩薩
衆末。有一百箇菩薩。是法界中根本智上十
波羅蜜之行。爲一波羅蜜中互體圓融。即一
中具十。十中具百。如是天冠菩薩已下一百
菩薩。即明百波羅蜜行也。通前四十箇菩薩。
皆具十波羅蜜。四十中有四百箇。隨位進修
波羅蜜。通此法界果中百波羅蜜。共爲五百。
是故經云。如是五百人倶此諸菩薩皆悉成
就普賢行願者。即普賢文殊及佛根本智。三
人法行遍故。與如是五百行門。以爲自在體
用。乃至無盡。如下五百童子童女優婆塞優
婆夷列五百。總約此五百行門立名。一萬龍。
以約隨智萬行。六千比丘。約加信及五位中
五百行門通收。故云六千
第二釋聲聞衆名者。舍利弗以其母眼明利
如鶖鷺鳥目。以母之目似鶖鳥状。以爲子號。
大目揵連者。此云採菽氏。以母姓菽以爲名
故。母是緑豆仙之苗裔故。摩訶迦葉者。以身
金色能飮日光。亦云是飮光。仙人之裔也。摩
訶此云大。離波多者。此云供養。須菩提者。此
云善現。阿&T072933;樓駄。此云無滅。難陀此云歡喜。
劫賓那。此云黄色。是往昔黄頭仙之裔也。迦
旃延者。是一宗之姓。是此胤故。延爲胤也。
富樓那者。母號滿慈。以取母號。如是十大聲
聞示同不聞不見如來不思議法界變化之事
令。樂小法者趣求大故。前五百聲聞及世主
是先已有種者。能隨佛所行故。師子者。無畏
也。頻申者適悦無疲勞也。此明無作縱智自
在不爲而應無限深法自成也。以無功圓滿
也。如前已釋。入此頻申。三昧莊嚴樓閣忽然
廣博無有邊際者。廣大博寛也。言此樓閣忽
然寛大與法界虚空等故。明如來境界恒自
無邊。衆心迷解一念相應。無法不等故。心如
虚空遍含法界。故云忽然廣博無有邊際。此
乃引導後徒。非現前之衆。金剛爲地者。法身
感果所得報成故。無量寶華及諸摩尼普散
其中處處盈滿者。總別衆行之所感生。琉璃
爲柱者。無垢淨心住持悲願之所報感。衆寶
合成者。明柱上莊嚴。具足衆寶。明以一淨心
中住持萬行無所傾動。大光摩尼之所莊嚴
者。根本智之感生故。閻浮檀金者。其金柔軟
明淨甚過常金。柔和恭愼心所感生故。如意
寶王周置其上以爲嚴飾者。從根本智起差
別萬行。自在無礙饒益一切衆生之所感生。
危樓迥帶者。危者高也。迥者遠也。帶者以衆
寶嚴映。總言寶樓高遠。映帶互嚴以遍法界。
其中衆多寶樓互嚴映徹。以樓傍閣道傍出
棟宇。相承猶連接也。言一一滿法界窓闥交
映者。明寶閣上門窓映徹明淨無障。階墀軒
檻者。層級爲階。階下平地砌寶爲墀。階上寶
板爲檻。檻上寶竿爲軒。登樓賦云。憑軒檻以
遙望。此之是也。種種備足都言萬寶備嚴。大
約閣是差別智感成。樓是本智起觀照用。超
諸境界感報所成。或人天形像寶爲莊嚴。利
益人天行所報成。寶網是教寶。垣牆是戒寶。
樹是依蔭衆生之行。寶幡是迴向之行。寶河
是慈悲之行。一一如是約智衆行。所成報故。
又就以上報上。又加神通所嚴。初陳樓閣莊
嚴。次陳寶地遍周莊嚴。次陳虚空莊嚴。次陳
十方諸菩薩來集身相莊嚴。一一莊嚴皆映
徹相入互體重重。十方諸佛菩薩衆海身土
及莊嚴一一相入自在無礙者。但約法身根
本智爲體。差別智報得萬事合然故。設一切
如來起一切神通。不離此智起大用故。無不
自在。無不相入。無不明淨。如是之智以如上
五位和會進修乃得成故。獨修一法不可得
也。只可多不離一不可守一以爲自然。此逝
多林及一切法界國土莊嚴不離二法。一約
往昔所修行理智大慈大悲大願衆行所成。
二以佛菩薩不思議神通所嚴。如經自明。是
答前諸菩薩四十問。從爾時東方已下十段
經。明十方菩薩來集。明法界中佛果不可説
佛刹微塵數本行。答前菩薩所問。總是自佛
果行無盡遍周。是故世界名金剛燈雲幢。金
剛燈雲幢者。明一切佛皆從此金剛智起大
悲之行。摧破諸衆生煩惱。故名幢也。佛號毘
盧遮那。勝徳王者。即是行中之果。菩薩亦名
毘盧遮那。願光明者。是明以果隨昔願行大
慈悲故。王者。明佛果隨行種種自在無礙。以
從金剛智起故。以是果行名同故。與不可説
佛刹微塵數菩薩倶來者。言行滿令諸菩薩
會此法故。故云倶來。此明檀波羅蜜中主伴
行滿。所有諸來菩薩皆以寶網嚴身者。明教
行滿故。已下九方總以十波羅蜜。以次排之。
總是一佛之金剛智上。總別同異之行倣此
例知。已下如文自明。但釋經大意。法門經中
自具。已前二十一段經是。以行會理門已釋
竟。已上普賢爲主文殊爲伴。已下如來放眉
間光名普照三世法界門。即是以理會行圓
融自在無礙門。已下文殊爲主普賢爲伴。爾
時世尊欲令諸菩薩安住師子頻申三昧。放
眉間白毫相光明。名普照三世法界門者。以
此光是法界身中根本普光明智。此智現前
時。即見三世久遠如今一體。無盡劫生死。亦
不移現前總無體性。成大智海衆法清涼。便
以衆行起差別智知根利生普周刹海無有休
息。名爲普賢行。即經已下文中。獲不可説諸
三昧門教化無限諸衆生門。具如經説。如文
自具
已上二十七段經。答前菩薩大衆所問四十
法門竟。此法界法門。明智體自在以智力自
現不藉如來口言。又令文殊普賢二人本位
自宣本果之行。令易解故。不迷教之體用故。
已上是一部經之始終圓滿。總法界體收。自
已下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已下。名爲就俗利
生成行門。已前教中。但云文殊師利不云童
子明此已下入俗化蒙以行立名。便名童子
明已前總約佛果普光明智中起十方賢聖。
以立化儀即覺首目首等五位諸菩薩。是皆
通化無方潜顯自在。文殊爲信首。不名童子。
自此已下。以法界體中入俗草創化蒙。約行
所行立名。即號文殊師利童子。以妙智慧化
童蒙。入佛智慧生佛家故。此是三世諸佛。始
發菩提心。初法身現根本智無性之理妙慧
故。一切三世諸佛從此而初生佛家。從此而
成就普賢大願行故。何故名爲就俗利生成
行門者。已前但云昇天。表行成就諸天未往
入間俗中化利。此法界品已前一卷半餘經。
但有菩薩聲聞世主已得道者。未有處俗凡
夫入此法門。自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
已下。是入人間。就根接俗。化利凡夫。令其
得此法界道理。又令善財童子遍求善知識
五十二人。以表五位三種因果文殊法身中
根本智普賢差別智中行。於此二中無所住
智。名之爲佛。以此三法具足。名之爲佛。以
此三法遍與五位終始而作因果。名爲乘如
來乘直至道場。亦名乘法界乘。以法界還以
此三種因果爲體用故。前後五位因果例然。
總以此三法爲因果。此佛文殊師利普賢菩
薩。與五十箇善知識行。而作因果。而自無
因果。爲自佛果位中無所修無所行故。但與
五位中修行者。作治染淨二障習氣生熟處。
説名因果。然法身理智萬行自無因果。但
以五位中加行治惑習氣。而立如是因果之
名。以文殊師利往諸覺城人間。就根教化。令
善財起加行位求五十三善知識。成一百一
十因果法門令學者不迷其五位之行。使易
解故。與後發菩提心者。作修行之樣式故。故
名爲就俗利生成行門。爲與學者行樣式令
不迷故。更有餘意。至下就位方明。從此就俗
利生成行門中。自文殊師利童子已下至經
末。長科爲三段
第一從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已
下。至六十二卷之初。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
諸比丘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此一
段經。名爲創始就根入俗遊歴門
第二漸次南行經歴人間至福城東。是文殊
入俗人間。説普照法界修多羅門
第三從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知福城人悉已
來集已下。直至經末。是辨根與法成行門。第
一從創始就根入俗遊歴門中。分爲兩段
一從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已下。至辭退南行
往於人間有二十行半經。明與同行菩薩及
常隨侍衞之衆辭佛南行往於人間分
二爾時尊者舍利弗已下。至成就一切佛法。
有八十六行半經。明舍利弗等六千比丘隨
逐文殊師利南行在路發心得此一乘法門

隨文釋義者。第一從初爾時文殊師利童子
已下一段中。經云。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
善住樓閣出者。明以自法身現根本智。樓
閣中起差別智。以利衆生故。名爲出。無量
同行菩薩者。成助道翼從。共教化衆生故。
是萬行主伴。常隨侍衞諸金剛神者。都擧
諸侍衞之神。此神之中。約有二義。一以諸
神所行約自徳立名。二約文殊師利之徳差
別行上。以標其徳。以爲侍衞守護之義。此
一段并菩薩神天有三十二衆。通後六千比
丘衆。以爲四十二衆。以爲四十二種方便
行。成就衆生大智慧解脱之海。初金剛神
者。法身中普光明智也。智現名神。普爲衆
生供養諸佛身衆神者。是恭敬義。以廣化
身雲十方恭敬供養諸佛引接衆生報得其身
端正嚴飾故。足行者。是精勤義。教化衆生
無疲勞行。風神者。以摩尼爲寶冠。表明淨
無垢智能設教義。以風體能吹壞散一切萬
物。亦能昇持生長一切萬物。然自無體性
所依。以離垢寶冠表之。像法身智慧能説
教網散壞煩惱染淨自無所依。以巽爲風教
故。餘如經自具。如鳩槃茶王所除餓鬼趣者。
以此大嚢垂下如冬瓜。坐以踞之。行以置
之於肩。取像表法。以大悲垂俗擔負衆生無
辭勞倦。摩睺羅伽王者。此是腹行大蟒之
類。取像表法。以胸腹行是恭敬義。此是守
護僧伽藍神。自餘准名下義。表之倣此。文殊
師利及諸菩薩出自住處者。隨根接俗也。右
遶如來無量匝者。敬順所行。右遶者。從南
自東至北是
第二舍利弗等六千比丘隨逐文殊南行段
中。復分爲七段
一爾時尊者舍利弗已下。至皆是文殊師利
説法教化之所成就。有十二行半經。明舍利
弗及六千比丘隨文殊師利南行分
二爾時尊者舍利弗已下。至白毫相光來照
其身從頂上入。有十六行經。明舍利弗勸諸
比丘觀察文殊師利隨路行時十種福相嚴身
及道路分
三爾時尊者舍利弗已下。至此諸比丘願得
奉覲。有十行半經。明舍利弗讃歎文殊師利
十無量徳諸比丘衆咸欲願見文殊師利舍利
弗爲白文殊師利分
四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已下。至願我一切悉
當具得。有六行半經。明六千比丘頂禮文殊
師利自發大願佛證知分
五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諸比丘已下至近如
來地。有十八行經。明文殊師利菩薩爲諸比
丘説十種無疲厭法行不墮二乘地入如來地
分。六時諸比丘聞此法已下。至住菩提心堅
固不動。有十六行經。明六千比丘聞文殊師
利説法得無礙眼三昧於一切法各得十十法
解脱門分
七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已下。至卷
末。有六行經。明文殊師利重勸比丘住普賢
行便得不離文殊師利足下普賢於十方佛所
悉現身具足一切佛法分
隨文釋義者。六千比丘表信心亦入位故。以
十信心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路上一
時總得故。故云六千前後圍遶。以舍利弗
爲主。自餘爲伴。主伴同行。明昇進求正法
故。出自住處者。出自聲聞及諸權見故。趣
求法界大菩提故。遶佛三匝。皆順佛正教
故。遶佛三匝。皆是右繞自南向東向北向
西至南。如是三匝。以爲右遶成法。令人返
左行。如是六千比丘是舍利弗同住。出家
未久非是羅漢。宿世有種皆易發心。經云。
六千比丘悉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根解力
廣大信眼明徹者。明往昔曾種信根今生信
種已熟。舍利弗勸諸比丘令觀文殊師利菩
薩福徳圓光映徹者。是心淨之常光。能令
見者歡喜。光網者。是法網圓滿明其教光。
嚴身見者。滅苦故。文殊師利所行之路左
右八歩平坦。莊嚴者。明身心常與八正道倶
故。周迴十方常有道場者。化行常滿十方。
諸佛説法之時。放眉間光灌文殊頂者。明文
殊師利是十方佛創蒙發心。法身無相智慧
之頂。一切諸佛初發心時。入此智慧而生佛
家故。一切衆生初發菩提心。皆以此法身無
相智慧爲體。一切衆生皆自有之。皆須方便
三昧。方能明現故。樹皆寶嚴。明因行報生
六千比丘觀察文殊師利及所聞十種無疲厭
法。便獲得無礙眼三昧者。得法身中無相智
眼明淨。以執亡見謝智眼圓通非肉眼故。身
邊等五見亡法自明矣。即十方礙盡。初一切
法中各明十法。以明三昧力創始。初明後勸
普賢願行加進一切諸明悉達。此已上明六
千比丘發心竟。後明覺城化縁利物。如舍利
弗。是示現聲聞。前已述訖。已上餘義可解之
意。如文自明
第二入俗人間。説普照法界修多羅門。即在
福城東娑羅林大塔廟處也。又此一段從爾
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已下。至娑羅林
中大塔廟處。有十五行半經。復分爲兩段
一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已下。至人與非人之
所供養。有七行半經。明文殊師利行往人間
至所堪授化縁之分
二時文殊師利與其眷屬已下。至大塔廟處。
有八行經。明文殊師利説普照法界修多羅
門聞法獲益分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發菩提心都結
前法漸次南行經歴人間者。明菩薩接引向
明以离爲明。經人間者。明菩薩大悲爲不請
之友就根引化故。福城者。約人多修福以立
城名。亦約聖者所止皆爲福徳莊嚴。幢者有
二義。一過去諸佛曾於此處難捨能捨破所
著故。名之爲幢。二此處古佛塔廟并有林木
森竦高妙之所莊嚴。大塔廟者。名稱十方佛
國遠聞。名之爲大。亦約説法界門無裏外中
間見亡。名之爲大。於中安置尊者之形像不
可毀壞。名之爲塔廟。亦名爲幢。有梵僧云。其
此塔廟。南邊打鼓。北邊不聞。故世間名爲大
也。娑羅云高竦也天龍夜叉已下。明天龍八
部及人常所供養故。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者。
所同來菩薩神天六千之衆。説普照法界修
多羅者。是根本智明徹遍周隨根遍故。百萬
億那由他者。當此溝也。大意明不可説修多
羅以爲眷屬。此明差別智遍周應根授益。修
多羅此云長行經。説此經時於大海中已下。
明無量龍聞法悉捨龍身生天人中。一萬諸
龍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及無數衆生於三乘
中各得調伏。明各自依根隨差別智得自根
性法門。已上明普照法界修多羅隨根濟門
如經自具
第三辨根與法成行門。從無量大衆從其城
出。直至經末。總是爲文殊師利觀察善財及
其數。并往南方妙峯山上。以次南行詢求五
十三人。爲善知識。用五位因果進修行門。欲
令後人倣之成行。劫名辨根與法成行門。於
此一段之中。復分爲兩段
第一從無量大衆從其城出已下。至爾時文
殊師利菩薩如象王迴。有九十四行經。明
福城四衆咸集文殊師利隨所樂求爲其説法
令得清淨及觀善財推其因果勸令親近善知
識門
第二爾時文殊師利如象王迴已下。直至經
末。名爲知根與法令其成行發生後學門。從
初第一段中。有九十四行經。約分爲六段
一從無量大衆從其城出來詣其所已下。至
五百童女。有二十一行半經。是大衆來集

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已下。至迴向菩提無
所障礙。有二十五行經。明文殊師利菩薩
觀察善財名字所因及歎往昔善根今生果
報分
三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是觀察善財童子已
下。至説一切佛平等無二法。有六行半經。
明文殊師利知善財根堪而爲説法分。四爾
時文殊師利童子已下。至然後而去。有四行
半經。明文殊師利爲善財及大衆説法已而
去分
五爾時善財童子已下。至而説頌曰。有兩
行半經。明善財聞法生信已勤求無上菩提
向文殊師利説頌自嘆三有苦輪及請法教
授分
六説頌中。有三十四行頌明善財自嗟苦本
以頌請法自利利他分。其此一段三十四行
頌中。初四行頌自嗟生死苦因已下。有三十
行頌。是歎文殊師利菩薩徳。及請法門分」
隨文釋義者。如初一段中四衆來集。經云。無
量大衆從其城出及其列數但言五百者。此
明約能發菩提心以五位十波羅蜜。成其數不
從人爲數。以五位修行中十波羅蜜互體有
百爲一中有十故。且如檀波羅蜜爲主。餘九
爲伴。戒波羅蜜爲主。餘九爲伴。忍波羅蜜
爲主。餘九爲伴。皆倣此。如是百波羅蜜。於十
住十行十向十地十一地昇進見道治惑習氣
深淺上隨行名殊。安立五百若約普賢行。總
該法界無盡刹海。即有不可説不可説佛刹
微塵數諸波羅蜜。今且但約五位中。一位有
百波羅蜜。五位五百。前言一萬龍皆發菩提
心者。即明萬行圓滿。須達多者。此世善給。施
無依怙者。亦名給孤獨。婆須達多者。此云財
施。日有善行。如是四衆并一萬龍。發菩提心。
衆數有五衆。如龍衆及五百優婆塞五百優
婆夷。並是居世俗流。信心純厚。童子童女皆
是二十已下。年未弱冠。無染世欲。清信男女。
名曰童子童女。年幼創啓初心。歸法流而受
教。名曰童子童女。童者創蒙也。立下里爲童。
爲年居未長立志徳於閭里之間。號曰童子。
年居長者能有清淨信心。但云清信士女。已
上列衆。但隨名下義。是所修之徳。或以形貎
立名。如大智居士女。以父之號故約徳立名。
餘准知之。經云。威光赫奕者。明文殊師利身
色盛明映於大衆。如文殊師利觀察善財名
字因縁以初入胎時於其宅内自然出七寶樓
閣者。此從因感果不可無因而有報生。明先
世信心能信自心是具足白淨無垢法身及無
依住普光明智以爲信種。名之爲胎。如信位
中普光明殿説金色世界不動智者。是以白
淨無垢法身。名爲金色世界也。普光明智號
爲不動智佛爲本無性可動故。即今號無明
者。是爲往世信此自心無明及一切衆生無
明。總是一切諸佛法身清淨智種。以此信心。
名之爲胎。以此信胎生於世間。報得七寶樓
閣。此信時以智慧觀照力之所成就。云七寶
及七伏藏者。並約七種助道分之所報生。已
下七數例然。處胎十月者。於信心中。行十波
羅蜜。世法滿也。誕生者出世智生也。形體支
分端正者。以八正道法之所成就故。宅中自
然而有五百寶器種種諸物自然盈滿諸寶器
中間映相嚴者。明於先世信種之中信佛因
果五位行門十波羅蜜五百行門七覺八正同
異萬行始終因果總在信中之所報得。是今
生以此信還能發心。不離一生。一百一十城
之法門。一時頓印無虧。信處成一百一十之
法門。不出娑羅之林。而身遍遊諸國。只爲
塵含法界性自如然智該三世古今一念。此
乃約法界實。然不依凡情虚妄。餘義向下對
文方明。此已約因辨名約報辨因竟。經云。又
此童子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信解廣
大者。明往世信種今生信滿。爾時文殊師利
菩薩已下。所謂一切佛積集法者。明積集十
波羅蜜四攝四無量三十七品助道之分五位
加行一百一十城之法門。一百一十城之法
門者。以五位中有五十箇所修之因果。即如
前十住中十箇慧菩薩。是即十箇佛果。同號
爲月者是。如是十行中十林菩薩十眼佛等
十迴向中十幢菩薩十妙佛等。如是十地十
一地。皆依此十迴向中菩薩佛因果。如是五
位五十重因果上。各具進修因果。分爲一百。
不離根本三世諸佛恒常法界體中十波羅蜜
爲一百一十。以初從十住之中。以方便三昧
顯發法身根本智慧。乘法界乘行普賢行。以
治習氣安立次第。治惑習氣差別之門。以此
一百箇因果。以爲治惑習之昇降次第。十箇
波羅蜜下理智悲願之因果。即是法界體中
普賢常爾之行。與一切發菩提心者。以爲履
踐之跡故。是故名乘如來乘直至道場。以初
發心即乘法界中文殊普賢體用理智大悲願
行門故。即道場本之體用也。已下善財童子
善知識五十三人。是入道五位中行相故。明
前五位但説其法。恐迷其行今此文殊師利
菩薩。欲令善財起求法之樣。重明前菩薩五
位中行相法則令其後學者倣之故。安立此
五十三人。成一百一十重之因果門故。明於
法界體中。安立文殊爲法身佛根本智。普賢
爲差別智。彌勒佛是此文殊普賢理行中無
作之果。以此三法。成一法界體用自在無礙
之門。遍與五位中五十箇菩薩。以爲因果。還
如前以法界體中十波羅蜜爲所乘之行。隨
其勝進中五位上五十重波羅蜜。皆有因果。
如是五十善知識中一中有二。五十中有百。
通法界中本常行十波羅蜜。爲一百一十。文
殊普賢彌勒佛果。此三法但爲一法界無功
用中大用自在門。但與一切勝進菩薩作因
果以明勝進之功。然自無因果故。猶如帝王
自無階品。但如威徳自在。而與一切官屬。隨
有功者而作階品故。問曰。何故在此取彌勒
佛爲佛果。何不取毘盧遮那如來以爲佛果
答曰。明毘盧遮那是已成之果。彌勒是當來
之佛果。明如今毘盧遮那佛所初發菩提心。
一念成當來彌勒佛果契會相應。故同於彌
勒樓閣之内。會三世時劫日月。總一時故。明
以根本智印印三世古今無前後故。經云。積
集法説一切佛相續法乃至説一切佛次第
法。總如上釋説。一切佛衆會清淨法。明一切
佛衆會皆同一清淨故。身土衆會不相障礙。
重重重重以相映徹故。自餘如文自具。如此
三十四行頌。初四行頌。自嘆生死由三有爲
首輪迴諸苦生老不休。已下有三十行頌。明
善財歎文殊徳并及請法。三有爲城郭者。明
善財自嘆居三有中自固其身不出如處城
郭。三有者。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此三
有身一切衆生不能出離。憍慢者。非禮爲憍。
輕他曰慢。又有七慢。慢。過慢。慢過慢。不如
慢。増上慢。我慢。邪慢。諸趣者。所謂見趣戒
趣。又有三趣。邪定趣。不定趣。正定趣。又有
四惡趣。又人天五戒十善趣。又二乘厭苦出
世間趣。大乘菩薩淨土趣。一乘菩薩智悲圓
會未自在趣。如是等諸趣。隨善惡言之。皆是
門戸所入之業。愛水爲池塹者。以愛能津潤
生死故。如池塹。愚癡者。能迷眞諦號曰愚癡。
凡夫有八萬四千。十地菩薩有二十二種隨
位不了愚癡。若隨五位上一百一十種愚癡
若了。成一百一十種解脱。貪恚火熾然者。三
界煩惱以貪。爲十使之首。恚爲瞋之眷屬。無
明爲總。覆慢爲輕。自輕他。疑與五見倶能障
道。共成生死之因果。疑亡見謝智乃現前。十
使之中。疑與五見倶能障聖道。貪瞋癡慢能
障修道者行。若於行中不以道治之。還於生
死中隨業流轉不得自在。今以經文略。言其
貪恚二門。餘八總例其義。以此貪恚二障。一
切善根不生故。如火熾然。魔王作君主者。所
謂四魔。陰魔。煩惱魔。天魔。生死魔童。蒙依止
住者。所謂覆障令心不明。名爲童蒙。貪愛爲
徽纒者。前因貪起恚。此因貪起愛。以自纒縛。
徽纒者。執縛罪人之繩。諂誑爲轡勒者。明樂
虚誑被制御故。疑惑覆其明者。以於正道生
疑。趣入。諸邪道者。以於無性理智生疑即邪
道生也。慳嫉憍盈故者。慳有五種。住處家舍。
財物不樂。稱讃他善。於法悕惜。不樂與人。是
爲五。嫉者。憎餘勝己。憍者。自縱爲憍。不抱
禮故。奢者。不儉也。如愛恚慢嫉慳。但爲下
界五結。色愛無色愛掉擧慢無明。通上界下
界五結。以如是十使正結四魔。入於三惡道。
生老病死苦不得出世者。已上善財嘆三界
生死苦因縁竟。已下三十行頌。歎徳請法。如
文自明。如是三界煩惱。初地二地治下界惑。
三地治上二界惑。四地出三界。五地習世伎。
六地出世慧具足。七地入生死等三界六道
行行大慈悲。八地無功用智悲圓。九地佛用
方滿。十地普賢行周。十一地功齊法界理智
恒然。十住法則一分與此十地行門法用相
似。但勝進不同。十行但論無染行門。十迴向
中會融悲願。如下五十三善知識具彰至位
具明。第二文殊師利知根與法令其成行發
生後學門中。約立五門。一明信心已發。二明
聖者攝受。三明聖者勸親近善友。四明善財
請法。五明文殊指授修行所歸
一明信心已發者。如經云。善男子。汝已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此信心菩提入
位菩提。以三昧行方能顯得理行。相顯業盡
純明
二明聖者攝受者。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
如象王迴者。是攝受義。如大聖無方智圓形
遍隨根對現不背衆生一切衆生如應見者。
皆悉對面時諸衆生各不相知。但謂聖者獨
與我語。今言文殊師利見善財所請如象王
迴者。是知根採顧攝受與法故。三明聖者勸
親近善友者。經云。善男子。親近供養諸善知
識是具足一切智最初因縁。是故於此勿生
疲厭。此一切智是菩提心無所得。因此而現
名根本智。以無所得爲體。而照現萬法爲

四明善財請法者。經云。云何學菩薩道。有十
一問請菩薩道。問曰。何故但云求菩薩道。不
云學菩提心。答曰。爲菩提無所得無所修無
所學無所行。是故但求菩薩道學菩薩行。然
菩提心自恒明現。如下妙峯山上得憶念諸
佛智慧光明門者。明託事表法。以艮爲山。爲
止。以約止心無念。妄想不生正慧現前。名爲
憶念。以正慧與一切諸佛無相妙理合故。以
此無相正慧現前普照心境。身邊等五見總
亡萬境虚寂。見亡業謝。名曰光明。故言憶念
諸佛智慧光明門。此明三昧禪定是方便行。
能顯理智體用二門。圓周自在。乃至不可説
三昧。總是現正智之方便行故。如十波羅蜜
中唯智波羅蜜。是無功用自在之果。餘九波
羅蜜。是助顯之行。從初發心住。十十互參。如
錬眞金轉轉明淨。而令成就種種莊嚴。業亡
智滿。行周入因陀羅網法門。方可稱法界。功
堪任運。從初發心住。皆以菩提心無作用。無
所修無所行爲體。而求修學普賢一切無盡
行門。以此但求菩薩道學菩薩行。無作菩提
隨行自明。以行行之中常有禪波羅蜜助顯。
體用理智轉令明白自在故。大意初發心住
以無念無作三昧加行方便。助顯菩提。以
菩提無體無性。與一切諸行作無住之縁。以
此求菩薩諸行。以諸行即菩提無體性故。若
於行外別修菩提。聲聞縁覺及空觀菩薩菩
提。非一乘文殊普賢理智萬行悲願自在菩
提。以是如來對權教菩薩。説諸行無常是生
滅法。以權教菩薩修行。法明空觀破三界有。
如來對此説諸行無常。未明三界諸有即菩
提用故。以此一乘實教菩薩。但求菩薩道行
菩薩行。即菩提用。明理智體用總該不別求
也。若也別求菩提即體用各別二見恒存。不
名乘不思議乘故。是故但求菩薩道無別菩
提也。以明菩提無求無發心無所行無處所
無問無答無得無證。行一切行具普賢道。無
行無修。是菩提大用圓滿故。但求菩薩道學
菩薩行故。始可得名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五明文殊師利指授修行所歸者。經云。善男
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爲勝樂。其國有山
名曰妙峯。於彼山中有一比丘。名曰徳雲者
是也。又於此知根與法令其成行發生後學
門中。直至經末。長科爲八段
一從爾時文殊師利如象王迴已下。至爾時
文殊師利菩薩説此頌已。并頌。有二十二行。
明文殊師利勸發善財童子親近善知識。明
趣入十住以定會理契眞門。即妙峯山上徳
雲比丘所得憶念諸佛智慧光明門。是以次
向下至王女慈行童女。有十箇善知識。總是
十住位中善知識也。從此妙峯山已下約立
七門
一從信趣入十住以定會理契眞門。十住品
是。二依眞發起諸行門。即善見比丘并已下。
共有十善知識。是十行品是
三理智大悲願行會融門。即從鬻香長者青
蓮花等。已下十善知識。是十迴向品是。四蘊
修悲智成徳門。即夜神婆珊婆演底并已下
共有十善知識。是十地品是
五悲終起智成佛門。即佛母摩耶夫人并下
共有十善知識。是十定品已下共有十品是。
六修行已滿佛果門。即慈氏如來。是如來出
現品經是
七法界自在無功大用如因陀羅網互參圓融
門。無功法界大用。是法界品是。明總法界該
括所收。如是五十三善知識起此行門。方便
令發菩提心者識其五位進修行門。令易解
故。前雖法説在行恐迷。是故令善財重起行
門。表示令學者不錯謬故。第一從信趣入十
住以定會理契眞門中。從爾時文殊師利菩
薩如象王迴已下。至願學普賢乘并頌有二
十二行經。於此段中分爲四段
一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象王迴已下。至是故
於此勿生疲厭。有五行經。明文殊師利稱歎
善財發菩提心勸親近善知識勿生疲厭分」
二善財白言已下。至云何令普賢行速得圓
滿。有五行半經。明善財請問十一問菩薩所
行分
三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已下。可有一行經。明
文殊師利説頌讃歎善財分
四正申其頌。云若有諸菩薩不厭生死苦則
具普賢道一切無能壞者。明以生死苦爲菩
提即無所壞若離生死苦修菩薩行發菩提心
即有所壞。何以故。即有生死涅槃染淨二障
所壞。即有是非二見斷常所壞。又云若入方
便海安住佛菩提能隨導師學當成一切智
者。明以大願大悲萬行海爲方便方可安住
佛菩提。若於一切法一切行。一法不明。一行
不行。即菩提心不得圓滿。以菩提心無障礙
無體性。一法一行上有取有捨。即有障礙但
以法界普光明智印印之。無法不徹。以此但
求菩薩行滿。即菩提心圓滿。以菩薩行與菩
提心無一不倶無合散故。二倶不可得故。如
是而行菩薩行故。生死涅槃二倶不可得故。
住於生死安住涅槃。如是修行一切菩薩行。
長大慈大悲大願。滿普賢道故。自餘如文自
明。又第一從信趣入十住以定會理契眞門
中。從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説此頌已下。至徳
雲比丘當爲汝説。有十二行半經。分爲五

一從爾時已下。有兩行半經。明文殊師利歎
善財發無上菩提心分
二善男子已下。至倍更爲難。有兩行經。明歎
善財求善知識倍更爲難分
三善男子已下。至應決定求眞善知識。有一
行經。明求一切智應決定求眞善知識分。四
善男子已下。至勿見過失。有兩行半經。明文
殊師利教誡善財見善知識勿生厭足勿見過
失分
五善男子已下。至徳雲比丘當爲汝説。有四
行半經。約有五法。一示善知識所居方面。二
示善知識所居國土。三示善知識所居處所。
四擧善知識約徳立名。五擧善知識道徳堪
能演説何法如文具説
新華嚴經論卷第三十三



新華嚴經論卷第三十四
 長者李通玄撰 
從此已下七卷。總是善財善知識。自此已下
十箇善知識是十住門
一示善知識所居方面者。何故令往南方。以
明託方隅而表法。以南爲正。爲离爲明。以离
中虚。以中虚故。离爲明爲日。爲九天。在身
爲頭爲目爲心。心達虚無智日自明故取之
像表其道也。是故經云。明錬十方一切儀式
主方神。方者法也。但取其法大像無方如日
行於天明麗於地。智行於空。明麗於萬物。無
不知無不明。取之一法十方混然
二示善知識所居國土者。南方有國名爲勝
樂者。爲明理智虚無能淨煩惱。名爲勝樂」
三示善知識所居處所者。其國有山名曰妙
峯。無念靜禪名之爲山。心空智現名之爲妙
理。淨智明慧能破惑名之爲峯。以艮爲山。爲
止。爲童蒙。爲小男。爲門闕。以正爲初。明以
三陽爻生之始。爲正月。一下止則正字也。以
十一月一陽生十二月二陽生正月三陽生故
取。之爲正月故三。陽生故以三爲正。又三
陽生處火生於寅。以火爲日。日生於寅。以日
生於寅。是明初生處故。名爲童蒙小男位故。
取之以像。表之以法。以文殊師利居東北方
清涼山者。取摩竭提國菩提場之東北方。此
山是此南閻浮提菩提場之東北。是此閻浮
提之衆山之王。以艮爲山故。萬菩薩於中止
住。是文殊師利主伴萬行圓滿之侶也。故以
文殊主法。身根本智之妙慧。爲一切諸佛啓
蒙之師。有一切處文殊師利。亦乃一切衆生
皆自有之。皆從此法初入聖智也。初生佛家。
與一切諸佛同一智慧解脱知見。從茲之後
學差別智發起願行成大慈悲。號曰普賢法
界行也。是故如來取像世間法則用表其法。
令易解故。即以勝樂國妙峯山取像。明其三
陽生處艮以爲止。以止則明初生故。以明初
生號曰童蒙。亦以文殊師利以發蒙入聖之
初故。故號文殊爲童子。菩薩因化立名故。以
發起一切衆生。入無相妙智慧故。此明以方
便三昧現根本智。初生一切諸佛智慧家故
故立名也。故以取像表法。令學者先以心無
念慮寂靜不動如山王。無相妙理智慧便現。
自心智慧得解脱。清涼即不要身足登山也。
是故十住位於須彌山頂上。説十箇隨位昇
進佛果。皆號之爲月同此。妙峯山徳雲比丘
已下十箇善知識。創從凡得法清涼樂也。此
明善財擧行用彰十住門。言妙峯山者。意明
從定方能顯發自心根本智慧。如諸佛見萬
法無性萬法無相萬法無依萬法無有本末住
處。契此法已。名爲住佛所。住方得見亡業
謝。生聖智流中。學差別智。成就法界無限普
賢大用。廣化無盡一切法界衆生。皆使入於
根本智之知見故。亦可凡初學先入山樂靜方
學定心用現正智。亦是方便。亦可得名勝樂
國妙峯山也。以心離俗境樂山寂靜亦是勝
樂義。引凡方便種種利生。但不住其中也」
四擧善知識約徳立名。名爲徳雲者。以徳雲
能雨法灑潤衆生令得清涼之義。比丘者。此
云滅諍。以滅有無是非煩惱之諍。故云滅諍。
以身邊等五見及有無二見能障道故。先須
以無念無思三昧止之正智方現。故云滅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