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新華嚴經論 (No. 1739_ 李通玄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用也
第三發光地
將釋此地。作五門如前地。一釋地名目者何
故。名爲發光地。明此地修色無色界八禪定。
善達色無色界。世間禪體識相對治。明達三
界障惑分。明益令智慧明淨故。故名發光地。
爲從初地二地以善達欲界中隨纒法。於三
地善達色無色界四禪八定法門。得出三界。
智慧光明現前故。故名發光地。若但修治欲
界煩惱。不修八定達色無色界。由有上二界
障在。不名發光。爲此地修三界業障盡故。故
名發光地。以定能發慧光故
二明此地修何行門者。以忍波羅蜜爲體。餘
八爲伴。此明三界業障盡故。以此忍名爲順
無生忍。若也初發心住得佛智慧現前。名初
生諸佛智慧家。已十住十行十迴向總得無
生忍是總義。若也麁細進修言之地前三賢。
名爲以佛智慧調伏。名爲伏忍。初地二地三
地名順無生忍。自四五六地得出三界及世
間障亡方名得無生忍。七八九地方名無功
用寂滅忍。十地悲智圓該位同諸佛
三明善財表法者。善財於此位中得見喜目
觀察衆生夜天神。在去菩提場不遠。坐蓮華
藏師子之座。善財得大勢力普喜幢解脱門。
表初地初入地位初發心。第二離垢地是初
會菩提之體爲戒體。第三地是依菩提之理
修忍。忍是行首故。故去菩提場不遠。以菩提
成忍行故。坐蓮華藏師子之座。蓮華表在行
無染。師子明依主義也。號喜目觀察衆生者。
明法忍行慈也。夜天神者如前釋也。善財得
大勢力普喜幢解脱者。明出三界障盡法忍
成滿貪嗔忿恨惑不能生故。法忍現前有大
勢力故。普喜幢解脱者。明能摧壞自他煩惱
故。於諸境界不傾動故。於諸違順成法樂

四明此地於三界中得何界解脱者。此得三
界解脱。爲前二地對治欲界。此三地次對治
上二界。八禪總是三界障盡故。以四地修三
十七助道觀。五地修十諦觀。六地修十二縁
生觀。學出世中世間智慧故
五隨文釋義中。二義如前。第一長科經意者。
於此段發光地中。長科爲七段。第一爾時金
剛藏菩薩已下至得第三地有五行經。明從
二地修第三地向起十種心分。第一佛子已
下非但口言而可清淨有五十二行半經。明
正住第三地觀諸有爲法及於一切衆生起慈
悲并貴法重人能入火坑受苦樂聞法分。第
三佛子已下至而無所樂著有十行半經。明
住發光地修色無色界四禪八定隨順法性而
行無所著分。第四佛子已下至亦復如是有
兩行經。明此位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分。第
五佛子已下至明以願力而生其中有三十三
行經。明住此地以修禪定獲通力六根清淨
分。第六佛子已下至而説頌言有三十行經。
明此位菩薩見佛廣狹及受職分。第七而説
頌言是説頌分。於此七段經中
第一爾時金剛藏菩薩已下有五行經。明從
第二地。修第三地向。起十種心。如經自具」
第二佛子已下有五十二行半經。於中復分
五段。一從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第三地已下
至是爲十有十九行經。明觀有爲苦無常以
十種哀愍衆生分。二菩薩如是見衆生界已
下至究竟涅槃之樂有七行半經。明菩薩念
度衆生以何方便安置何處令得究竟涅槃之
樂分。三便作是念已下至如是觀察了知已
可有五行經。明菩薩所念知安置衆生之究
竟處分。四倍於正法已下至觀察修行可有
十九行經。明菩薩欲度衆生倍勤修求法身
命能捨入大火坑無苦分。五此菩薩已下有
兩行經。明決定修行非但口言分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四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五
 長者李通玄撰 
隨文釋義者。餘文自具。如欲度衆生令住涅
槃樂。不離無障礙解脱智。此是根本智。乃至
如實覺無行無生慧光禪善巧決定觀察智善
巧多聞。如此五法總是一根本智之隨用。修
行者。修方便定顯之可見。如倍於正法懃求
修習日夜唯願聞法者。喜法者。明智現無憂
故。樂法者。無生死故。依法者。依如來智故。
隨法者。隨順正解脱故。解法者。解第一義故。
順法者。順正智故。到法者。自到涅槃能到入
生死度衆生故。亦令到涅槃故。如得一偈法
勝得大千世界寶及輪王位者。明世法不免
生死故。已下准知
第三佛子已下有十行半經。是四禪八定隨
順法性無著分中。復分爲九段。一佛子已下
至離生喜樂一行半經。是住初禪分。二滅覺
觀。已下至定生喜樂一行經。是住第二禪分。
三離喜住捨已下至捨有念受樂有兩行經。
是住第三禪分。四斷樂已下至住第四禪有
一行經。是住第四禪分。五超一切色想已下
至住無邊虚空處有一行經。是空處定分。六
超一切虚空無邊處至住識無邊處有一行
經。是識處定分。七超一切識無邊處已下至
無所有處一行經。是無所有處定分。八超無
所有處已下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一行經。是
非有想定分。此三界頂。九但隨順法故而無
所著。是心無依定此是法界定體。隨文釋
義者。明此發光地得出三界心入法界自體無
作大三昧門。雖修四禪八定恒隨法性而無
所依。但爲錬磨三界習氣令智明淨。應如是
進修故。如善錬金不失銖兩喩。如是重重以
戒定慧錬磨。不失法界大圓明智銖兩。以此
八種禪定錬磨令智慧轉更明淨。以法身智
體本無増減故。名發光地。權教菩薩得出八
禪超三界苦生於淨土有慈悲者。留惑潤生
住於世間。聲聞羅漢出八禪之後。入第九定。
依空智滅身。智總無。如一乘菩薩修習八禪。
善知世法無有體性。成一切智之妙用故。達
三界體自無生滅故。發超大智知世法故。故
名發光地。初地修檀住世間。第二地修戒明
能淨世間。第三地修八定明得出世間。四五
六地明修出世間中世間之智。七八九地明
修入世間成悲智圓融。第十地明修智悲圓
滿成佛位故。計其理智無有地體層級。爲治
慣習及會融悲智生熟及修世間出世間差別
智有淺深。安立諸地。設有軌度令使倣之
第四佛子已下有兩行半經。明修四無量心
以大慈爲首分
第五佛子已下至以願力而生其中有三十三
行經。明神通自在分。於此段中復分爲六段。
一佛子此菩薩得無量神通力已下至梵世有
六行經。明神通分。二此菩薩已下至亦悉能
聞有兩行經。明天耳通分。三此菩薩已下至
以他心智知衆生心有七行經。明得他心智
分。四此菩薩已下至皆能憶念有八行經。明
得宿命分。五此菩薩已下至皆如實知有七
行半經。明得天眼分。此已上明菩薩五通自
在。爲智悲未滿本願故。具普賢行故。異淨土
菩薩故。異二乘故。不證漏盡。通以智於生死
隨行自在故。如淨土經云。雖證六通而不盡
漏者是也。六此菩薩已下至以意願力而生
其中有兩行經。明不隨三昧力受生分
第六佛子已下至而説頌曰有三十行半經。於
此段復分爲六段。一佛子已下至隨力修行
有六行半經。明此菩薩以願力得見多佛及
供養聞法分。二此菩薩已下至轉更明淨有
四行半經。明觀法解縛分。三佛子已下至轉
更明淨有三行經。明喩錬金金比菩薩地加
行智慧明淨分。四此菩薩已下至皆轉清淨
有三行經。明忍辱柔和十三種心轉更明淨
分。五此菩薩已下至隨力隨分有一行半經。
明此位菩薩所行之法分。六佛子已下至不
能數知有十行半經。明此位菩薩受職依定
見佛數量分。第七爾時已下明金剛藏説頌
分。於頌中有三十六行頌。兩行一頌。重頌前
法。如文自具
第四焔慧地
將釋此地。作五門如前。一釋地名目者。何故
名爲焔慧地。前地修上界八禪。得出三界智
慧故。名發光地。此地修三十七助道觀門。觀
身受心法轉加明淨。故名爲焔慧地。前地因
定發故名發光地。此地以三十七助道觀門
觀身受心法。自性無依慧加明淨。故名焔

二明此地修何行門者。以精進波羅蜜爲首。
餘九爲伴
三明善財表法者。善財於此位中。見普救一
切衆生妙徳夜神。得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
伏衆生解脱門。此神住在此衆會中者。即明
與前喜目神同會爲表。前離垢地是以法身
無作性戒是菩提體故。忍波羅蜜精進波羅
蜜是菩提行故。普徳淨光住道場之内。喜目
神住處去道場不遠。此第四地中普救衆生
夜天在此衆會中。明以忍精進二位不離萬
行故。又明三十七助道行門是助菩提行故。
故言在此衆會。此位明以菩提體却觀身受
心法成世間智慧故。前之三地已求出世菩
提心。此四五六地以菩提心返修世間智慧。
此云在此衆會。此位中見普救衆生夜天神
者。明三十七道品四念處觀。是三世諸佛教
化一切衆生助道方便。一切諸佛從初發心
至究竟智。皆依此方便。而増明諸智慧故。是
故此神名普救一切衆生妙徳。妙徳者。明三
十七助道觀。能顯自他妙慧故也。明前三地
修戒定忍得出世心。此地重以三十七道觀。
再更治之。故名焔慧地。得普現世間調伏一
切衆生解脱門者。爲明此位三十七道品。通
三乘一乘共所修行調伏之大路故。名普現
調伏一切衆生解脱。一一依善財表。行中類
之可見其意。若不如是不可了知地位行門。
後至入法界品具明。四明此地於三界中得
何界解脱者。若以總相得三界一相解脱。若
別相昇進。明此位中以修三十七道品觀得
欲界中智慧解脱心多。大意明重治前第三
地中出三界餘習。爲明第五地禪波羅蜜修
十諦觀。得上二界并欲界中出世間中解脱。
皆須總別同異成壞論之。如初歡喜地表法
神。明初生佛家以檀波羅蜜能資生聖道故。
神名主當春生。如第二離垢地戒波羅蜜。以
法身無作以爲戒體。故神名普徳淨光明戒
光也。即住居道場之内。表法身是道場體故。
身是菩提體故。第三發光地以忍波羅蜜爲
體。神名喜目觀察衆生。以忍故無事不悦。去
道場不遠者。明忍以法身無作爲體故。第四
焔慧地以精進波羅蜜爲體。神名普救衆生。
以精進波羅蜜是普救義故。又爲普治前三
地出三界習氣住在此衆會者。明不離法身
及性戒忍行中行精進行故。如是總約名及
住處所表。地位次第令易見故。思之可見。又
入地中多以神爲表法者。明入地以聖智從
行祐生名神故。又以總別同異成壞之義。六
相法門思之。方無有惑
五隨文釋義者。有二義。一長科經意。二隨文
釋義。一長科經意者。於此焔慧地中。長科爲
七段。第一佛子已下。有十二行頌。明大衆聞
前地歡喜復請後地法分。第二爾時金剛藏
已下一段六行半經。明以十法修入第四地向
分。第三佛子菩薩住此焔慧地已下一段三
十七行半經。明修三十七道品分。第四佛子
已下五行半經。明對治身見分。第五佛子此
菩薩已下一段十五行經。明以前觀智方便
獲大利益柔和分。第六佛子菩薩住此焔慧
地已下。有三十行經。明此地見佛増廣分。第
七菩薩已淨第二地已下。有五十三行頌。明
重頌前法分
第一從初十二行頌中。復分爲兩段。一佛子
聞此廣大行已下至菩薩勝行妙法音有八行
頌。明大衆聞第三地法歡喜興供稱歎分。二
從願更演説聰慧者有四行頌。明更請第四
地法門分。已上文義如文自具。不煩更釋。如
自在天王大忻慶者。爲此天是説十地處非
餘天不悦。但擧説法處主故
第二爾時金剛藏菩薩已下修四地向中有六
行半經。分爲兩段。一爾時已下至當修十法
明門有兩行半經。明欲入第四地勸修十法
分。二何等爲十已下三行經。是正擧十法名
目觀察分。何故擧此十法重令觀者。明於前
三地得出世間智慧今重觀此十法。明將出
世間智慧返達世間同出世間故
第三佛子已下三十七行半經。分爲九段。一
佛子已下至生如來家有一行半經。明以十
種智得生佛家分。如十住初發心住亦名生
如來家。至初地中亦名生如來智慧家。此四
地亦名生如來家。有何差別。答。計其總相。生
如來智慧家。即一體無二。若論別相昇進即
有淺深。如十住之中於妙峯之頂。明創啓凡
情始開佛智慧。但啓迷解得一分煩惱清涼
故。佛果名月。如十住位中十箇月佛是。如善
財表法中。妙峯山上見比丘。且彰佛慧解脱
未明智慧神通。如初地生如來家。雖有智徳
神通。但且得出三界之神智。所教化衆生亦
以如己所知。未得達世間智慧與出世間智
慧自在無礙。此第四地生在佛家。明達世間
中出世間智慧故。與初地中。雖入神性共同
然。出世間世間智慧淺深差別。明前三位但
修上二界禪得出三界。一單之理。此位觀身
受心法故。經云得彼内法生如來家。内法者。
明智慧返觀達俗智無俗不眞故。二何等爲
十已下至是爲十有四行半經。明以十法成
此地之智慧分。從所謂深心不退於三寶中
淨信畢竟不壞故者。此三寶是通三界及三
世一切法總三寶攝。非如世情三寶故云深
心也。觀三界法性自無性。是名佛寶。了三界
法同異總別成壞。是名法寶。以自行門和衆
生心意方便引接令得應眞及人天樂。是名
僧寶。觀世間成壞故者。下文云因業故有生。
還因業故滅。約本法界無成壞故。明不成壞
中衆生妄見成壞。觀生死涅槃故者。明生死
本涅槃總無體故。觀衆生。土業故者。明國
由業起故。是本無今有故。觀前際後際故。
觀無所有盡故者。明三世本無無有盡相故。
不言多劫而有不盡。但言三世本無本無可
盡。是爲十。總結前十法故。三佛子菩薩住此
第四地已下至除世間貪愛有六行經。明觀
身受心法四念處觀門分。四念處觀者。一身
念處觀者。循者順也。明善順觀内身腸胃肝
膽心肺脾腎五藏六府都無我人主宰體相。
勤勇者。明勤觀不惓。念知者。不忘念也。除世
貪憂者。勤觀内身善知無主。除世貪欲煩惱
故。觀外身循身觀。循身者巡身。亦云順。亦云
善。意者。周巡觀察外身皮肉筋骨髮毛爪齒
眼耳鼻舌手足腰臗。都無主宰我人體相。皆
從虚妄繋著業生。無有實法。有業即有。無業
即無。當觀業體本無依止。達身無體。受者亡
遺有大智圓明。都無我人受者。動寂任智内
外無依。勤勇念知。如前。除世貪憂者。除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上貪憂。觀内外身周巡
遍觀者。内外身如前別觀。此令總觀其身内
外無主。猶如虚空無有一法而可得者。此是
身念處觀。已下觀内外受周巡内外。觀能受
所受内外中間。性無依止已下。觀内心外心
能知所知。都無住處已下。觀内法外法無有
我人。此已上是四念處觀。四復次已下至迴
向於捨有八行半經。是修四正勤分。復次此
菩薩修行欲定斷行者。明勤觀前四念處不
亂是欲定爲有覺有觀故。斷行者。勤觀前四
念法斷身見邊見邪見等及色受想行識等
行。此位重治練欲界惑上二界惑。以五地禪
波羅蜜重更治之。前二地以戒體治麁。此四
念觀治細。成就神足者。以欲界諸天等神足。
是下品十善業報。此約一分法性智通殊勝。
即不可比於三界及二乘三乘有限之通。且
望後位。即此位不如。雖作觀行皆以理智爲
體。爲成差別智。更令微細故。觀衆法起滿本
願成大慈悲故。依止厭者。對治不取世惡法
依止離者。性自無著故。依止滅者。滅諸惡法
令不生故。迴向於捨者。至無依處故。此明是
非總捨至露地智故。修行精進普救一切衆
生故。勤定心定觀定斷行者。一心專作無錯
失故。已下如前。五復次已下至迴向於捨有
兩行半經。明修信進念定慧五根分。依止厭
離滅迴向於捨。總四法爲對治之體故。如文
可知。六復次已下至迴向於捨有兩行半經。
是修五力分。還以依止厭離滅捨爲體。即於
境不動名之爲力。七復次已下至迴向於捨
有三行半經。明修七覺分。還依止厭離滅捨
爲體。明簡正邪名擇法覺分。自利勸他恒無
疲倦。名精進覺分。法樂現前見來求者歡喜
無厭。名喜覺分猗者。依也悦也。以無依住之
理智恒現前故。法悦熙怡世無憂恨之所傷
故。名猗覺分。内外觀終受心隨智不隨境轉。
名之爲定覺分。身邊見亡自他境滅。身受心
法都無所依。名爲捨覺分。心境見亡起唯智
起無雜亂故。名爲念覺分。已下如前。八復次
已下至迴向於捨。有三行經。明八正道分。依
止厭離滅捨爲體。以八邪爲八正道。九菩薩
修行如是功徳已下至善巧方便故有五行半
經。明作如是觀行之意爲十法故。以不捨一
切衆生爲首。如文具明。如十力處非處爲首。
如前已明。無畏者。四無畏也。一一切智無畏。
二漏盡無畏。三説障道無畏。四説盡苦道無
畏。如是四種。人天外道無能難其過失者。不
共佛法者。十八不共法也。一佛身無失。身行
善故。二口無失。口業善故。三念無失。無雜念
故。四意無異。怨親平等故。五心無不定。不異
法界無作智故。六無不知。以一切無不明了
故。七欲無減。滿衆生心作所欲隨順利生故。
八精進無失。自雖道滿建法利生無休息故。
九念無減者。善知一切衆生根時非時故。十
者定無退。本無動故。十一者慧無減。善簡諸
法無生滅故。十二者解脱知見無減。光明智
無不達故。十三者身業隨智慧行。四威儀中
無不成益一切衆生故。十四者口業隨智慧
行。無雜談論故。十五者意業隨智慧行。永無
邪思相故。十六者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事。十
七者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事。十八者智慧知
未來世無礙事。此十八種唯佛獨有。不通下
果。相好者。有九十七大人之相。隨好者。如隨
好光明功徳品。但擧一箇手中隨好。名圓滿
王出光明爲熾盛。七百萬阿僧祇光明而爲
眷屬。但擧其一隨好無盡。又有十華藏世界
海微塵數大人相。一一身相衆寶如相以爲
莊嚴。此明無盡相無盡隨好等法界虚空量
故。音聲悉具足者。約總言之。有六十種梵音。
若隨差別經云。廣大微妙之音遍一切刹。住
無量劫求於上上殊勝道故。即以佛果法門
餘法不過故。隨順所聞甚深佛解脱者。乘如
來一切智乘故。思惟大智善巧方便者。巧能
隨逐一切衆生根所宜令度苦故
第四段中有五行半經。分爲二段。一佛子住
此焔慧地已下至一切皆離有三行經。明此
地以四念處所觀對治身見爲首。自餘我人
衆生等遍觀身受心法皆能離著處故。二此
菩薩已下至皆悉修行有兩行經。明此菩薩
見業是如來所訶所讃分。明一切衆生所作
業道恒流轉生死此是如來所訶。應可以觀
治之。若也以觀自治無業。當可以智方便隨
生死。同衆生事業濟度衆生。是順菩薩道。如
來所讃皆悉能修故
第五有十五行經。於中義分爲四段。一佛子
此菩薩隨所起方便已下至皆善修行心有四
行半經。明此位如上修集於道及助道得十
種利益心分。二此菩薩已下至得説法者意
可有兩行經。又得十種心得説法者意分。無
稠林行者。明無迷滯障所覆蔭故。三此菩薩
已下至道非道精進有五行半經。明此位菩
薩得十種精進分。此十精進以成當地令堅
固故。亦成後地令相應故。四是菩薩心界清
淨已下至皆悉成就有三行經。明此位菩薩
心界清淨得佛護念分。已上明已作四念觀。
於法深細。悟解明利。明斷具足故
第六佛子已下有三十行經。於此段中義分
爲八。一佛子菩薩住此焔慧地已下至一切
衆僧有四行半經。明以願力見多佛并供養
分。二以此善根已下至轉更明淨有四行經。
明見佛承事住多劫中深心信解更増明分。
三佛子譬如金師已下至悉不能壞有六行
經。明以金師錬眞金作莊嚴具轉明淨喩。四
此菩薩已下至第四焔慧地有兩行半經。明
此位中所行之行分。五菩薩住此地已下至
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可有四行經。明此位
菩薩受職分。如一切種者。明加行成種。一切
智智者。明入根本智及差別智皆可以求。六
復作是念已下至一切智依止者可有兩行
經。明此位堪爲一切衆生師首分。七是菩薩
已下至以爲眷屬有三行經。是依自報業入
三昧見佛及威動廣狹分。八若以願力已下
有兩行經。明以願力見佛甚多不能數知分」
第七五十三行頌中分爲兩段。一切兩行頌
歎菩薩已淨第三地法方能趣入第四地分。
二始登焔地増勢力已下至過於此數無能知
有三十行頌。明重頌前法分。如身見爲首。六
十二見者。明有身見。即六十二見倶生。以是
義故循觀身受心法以用治之。得無身受心
法。即諸見總無唯智所見也。名悟佛知見入
佛知見生佛家故。六十二見者。於五陰上各
有三世。於三世上横計有四句。一如去。二不
如去。三亦如去亦不如去。四非如去非不如
去。於未來五陰上各計四句。一者邊。二者無
邊。三者亦邊亦無邊。四者非邊非無邊。於現
在五陰上各計四句。一者常。二者無常。三者
亦常亦無常。四者非常非無常。於五陰上有
三世。三世上各有四見。一世有二十。三世各
有二十。通爲六十。總斷常二見爲本。共爲六
十二見。又爲色受想行識各有四見。一世上
有二十。三世爲六十。斷常爲二見共爲六十
二。若以四念觀門。諸見總爲佛事。爲身見無。
總是佛知見故
第五難勝地
將釋此地。五門如前。一釋地名目者。此地何
故名爲難勝地。爲以禪波羅蜜發起善根慈
悲喜捨。通達世法。下地不如。故名難勝地
二明此地修何行門者。此地以禪波羅蜜爲
體。餘九爲伴
三明善財表法者。云去此地不遠有夜神。名
寂靜音海。坐摩尼幢莊嚴蓮華座。善財得菩
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脱門。云不遠者。
不離菩提體而有禪波羅蜜行故。號寂靜音
海者。明禪是寂靜故。音海。是表定能發慧用
故。坐摩尼幢莊嚴蓮華座者。表摩尼名離垢
寶明禪定離垢故。幢者。明法性定體不隨境
動。明境界與心當體自定。爲無自性故。莊嚴
者。以無作性禪用嚴萬行故。蓮華者。表行無
染故。明行性不異無作禪倶無性故。得菩薩
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脱門者。表無作性
禪。體同法界。故云廣大。常居生死常行萬行。
禪悦無憂名之爲喜。以定嚴慧名曰莊嚴。不
迷靜亂名爲解脱。此名難勝地者。爲明以定
體善知世法無定亂性勝於定亂故。名難勝
地。爲過三界惑復不證涅槃。三界及涅槃。總
不能壞。其無依住之智慧。故名難勝地。夜神
者。表無依住中智慧處生死之長夜破一切
衆生迷故。此夜神所將名目及所坐之座。表
法。大意明不壞無依無作無性自體之禪。用
彰萬行以寂起用故。善財問言。此解脱門爲
何事業。行何境界。起何方便。作何觀察。夜神
答言。我發起清淨平等樂欲心。我發起離一
切世間塵垢清淨堅固莊嚴不可壞樂欲心。
我發起攀縁不退轉位永不退轉心。已下如
是無量發起心。具如經説。意明住欲界心多
者。便令使修寂靜定至。色界無色界禪多者。
令入法性禪發起攀縁於後上上位中智慧方
便廣度衆生等空無限大用故。不令守淨住
禪樂故。此寂靜音海主夜神坐摩尼幢莊嚴
蓮華座。百萬阿僧祇主夜神前後圍繞。表法
性無作體遍周無盡行體亦遍周故。言百萬
者。大數之長也。阿僧祇者。不可數也。此明寂
用圓滿以名座及同住之衆。及住處近遠及
法門名目。思之可解此地之意
四明此地於三界中得何界解脱者。若以總
相。三界同一解脱。若以別相。此地以禪波羅
蜜爲體。得上色無色解脱。爲四地重治欲界
細惑。此地重治色無色界細惑。既上界解脱
下界自然同一解脱。以此一乘法門常以根
本智以爲進修。以無作智爲禪體。以過上二
界中息想禪故。得任理智法界自在隨縁無
作禪。此明昇進漸妙智體不離本智。此明前
四地以三十七觀。重治前位欲界之習。知此
地重以將定體用治上界之細惑
五隨文釋義者。二義如前。第一長科經意者。
於此第五地。長科爲十四段。第一從菩薩聞
此勝地行已下有十九行頌。明大衆聞説第
四地法門稱歎歡喜興供及請説後地分。第
二爾時金剛藏菩薩已下。至得入菩薩第五
地。有十行經。明十平等心入第五地向。第三
佛子已下。至得不退轉心。有六行經。以十二
種法住第五地分。第四佛子已下。有十四行
半經。明善知十諦法門分。第五佛子已下至
生大慈光明。有兩行經。明知諦智於諸衆生
生大慈悲分。第六佛子已下至皆如實知。有
六行半經。明以智觀衆生起眞隨妄分。第七
佛子已下至波濤之所漂溺。有八行經。明菩
薩念衆生愚癡隨苦漂流分。第八佛子已下
一段有五行半經。明念一切衆生窮苦獨勵
發心不求伴侶以己功徳普令一切衆生得至
如來十力智分。第九佛子已下一段。有五行
半經。明菩薩以智慧觀察善根救護一切衆
生令入涅槃分。第十佛子已下一段。有十七
行經。明菩薩住第五地能善知諸法分。第十
一佛子已下一段。有八行半經。明此位菩薩
以布施愛語同行善能教化衆生及自求勝法
分。第十二佛子已下一段。有十一行半經。明
此地菩薩爲衆生善解世間諸雜技藝分。第
十三佛子已下一段。有三十二行半經。明此
地菩薩見佛廣狹及受職分。第十四菩薩四
地已清淨已下一段。有四十四行頌。頌前
法分
第二隨文釋義者。於初一段十九行頌。復分
爲兩段。一從菩薩聞此勝地行已下至瞻仰
如來默然住。十七行頌。明大衆聞法歡喜興
供稱讃分。二是時已下兩行頌。明解脱月爲
諸大衆請第五地法門分。於頌中文義。隨文
自具可知
第二爾時金剛藏已下至入第五地有十行
經。明以十種平等心入第五地分。如道非道
智。明此地治見道疑修行任運八地方終。十
地始自在大意。三地治上界禪麁惑。此五地
重治上二界禪細惑。以此能除見道是非疑。
第六地明得出世間中世間智慧自在。如十
住中第六住海幢比丘。是其樣式。同此第六
地。出世間中世間智慧自在故。以比丘表之。
此十地第六地位中即以守護一切城夜天
神。表以明出世間中世間智慧心城無有邪
思惡賊所入。一切邪念總成智慧城故。此明
第五地得難勝名者。爲出世間無作本寂用
定以終故。第六現前地世出世法皆悉了知
智慧現前已終故。以此十地以智成悲故。以
夜神表之。是故此五地除見道疑。六地除世
間出世間智慧疑
第三佛子已下一段有五行半經。明住第五
地法善修十二種法。如文可知
第四佛子已下一段有十四行半經。復分爲
兩段。一佛子已下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諦有
六行經。此位菩薩善知十種諦法門分。二此
菩薩隨衆生心樂已下八行半經。明便述知
諦之所由。經自釋訖。如第一段中善知此苦
聖諦者。不同三乘厭苦忻淨方求聖諦故。但
達此世間諸苦體無故。即苦無滅性。道無生
性。當知苦體即不生不滅。即與聖道無二性
故。故云善知苦聖諦。已下三聖諦總如之。已
下諸諦義。如經自具
第五此菩薩已下一段有兩行半經。明善知
諸諦智已。如實知有爲虚妄誑惑愚夫轉増
大慈光明分。如文自具。諦者。實也眞也。如實
知見不虚。名之爲諦
第六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下一段有六行半
經。明此位菩薩觀諸諦無有諦相。根栽本末
無我無人之智。然不捨一切衆生。善知一切
衆生皆從十二縁有生居五蘊宅中。復知縁
體離我我所分。此一段如經自具。但以説法
者以大慈悲心如文稱歎。善知苦縛體性自
無爲
第七佛子已下至波濤之所漂溺有八行經。
明菩薩念衆生愚癡隨苦漂流分。如文自具」
第八佛子已下一段有五行半經。明此位菩
薩愍苦發獨立志愍接衆生不待伴侶分。如
文自具
第九佛子已下一段有五行半經。明所修一
切善根皆救護一切衆生令入涅槃不爲自求
己樂分。如文可知
第十佛子已下一段有十七行經明此難勝地
於世間出世間自利利他法具足及成就莊嚴
佛身語意分
第十一佛子已下一段有八行半經。復分爲
兩段。一佛子已下至以種種方便行教化衆
生有六行半經。明以布施四攝等十種方便
教化衆生分。布施一。四攝二。後有八。通爲
十。如文自具。二佛子已下至常勤修學殊勝
行法有兩行半經。明教化衆生恒相續分。如
文自具
第十二佛子已下一段有十一行半經。明爲
利衆生修學世間一切諸技藝分。經云印璽
者。明玄既未萌。及如咒中結手印等。准王
用玉爲璽。銅鐵木爲印。此明如龍樹等符印
也。地水火風。明五行陰陽。覺鳥情等云種種。
餘如文自具足也
第十三佛子已下一段有三十二行半經。於
中大意有十一種事。一明此地以願力故見
佛廣多。二明供養。三明恭敬聽法隨力修行。
四明出家聞法總持。五明住地多積修衆善。
六明如眞金以硨磲磨瑩轉更明淨。七明下
地善不能得及。八明受職爲兜率天王。九明
入千億三昧現身千億事千億佛。十明以願
力故其數甚過。十一明金剛藏説頌歎法。如
文自具
第十四説頌中有四十四行頌。明重頌前法
如文自具。意明難勝地以其禪體。治三界中
寂亂障。契菩提根本無造作禪理不出三界
不在三界。無有欣求淨穢等障。任理恒寂用
自在。以定觀察爲世技之妙能
第六現前地
將釋此地。五門如前。一釋地名目者。何故名
爲現前地。爲明此地世間出世間一切智慧
皆悉現前。爲善觀十二縁生故。爲得十三昧

二明此地修何行者。修般若波羅蜜爲體。餘
九爲伴
三明善財表法者。善財於此位中。見夜天號
守護一切城増長威力。在菩提場如來會中。
坐一切寶摩尼王師子之座。無數夜神所共
圍繞。現一切衆生色相身。現普對一切衆生
身等。得甚深自在妙音解脱。名守護一切城
増長威力者。經云。善男子。我於生死夜無明
昏寐諸衆生中而獨覺悟。令諸衆生守護心
城捨三界住一切智無上法城。明此第六地
是所修之法門此主夜神是此六地所行之地
行。恐修行者不解其事。以此法行二倶表之。
住在菩提場佛衆會者。明行以菩提爲體故。
坐一切寶摩尼王師子座者。明以一切差別
智慧爲座體故。還依果亦爾。摩尼表智慧離
染自他垢故。王者。明智慧自在故。師子者。依
主釋。皆須觀知因果故。無數夜神圍繞者。表
行遍周也。現一切衆生色相身者。對現色身
隨根接俗故。得甚深自在妙音解脱者。明此
位智慧自在善説教故。當以名義思之可見
大意。此位説教由恐衆生不解其行故。以是
聖者擧教及行。總彰令易解故。修行不錯謬
故。十住第六住且明出世間中世間智慧。即
以比丘表之。以十住且求出世心故。此十地
中明長養慈悲。即第六地及餘地。以女天表
之。准此例隨位昇進以知其意
四明此地於三界中得何界解脱者。此通三
界及三乘出三界中世間出世間智慧解脱。
爲明善能分別三界中染淨等智慧自在故。
得入明淨。隨順無生忍。如稱理契無生忍。即
七地以出世間智慧。善能入世間智慧。隨一
切衆生塵勞諸行。不異世間不壞無生。七地
創修。八地畢功。九地方能説法自在。十地始
悲智。圓成自在。若也取隨分無生。十住創心
即分分有之。若也論始終不易。雖同衆生無
量劫積修。元不移毫念。還依六相義。總別思
之。若也但逐昇進。即便乖其本體故。無虧本
智了積修昇降不遷。即理事非虧。即同異倶
濟。即智愚全別。即因果無二
五隨文釋義者。二義如前。一長科經意者。於
此第六地一段中。義分爲九段。第一從初一
段有十八行經約分爲兩段。一有十七行頌。
明聞第五地法門大衆歡喜興供稱讃分。二
最下一行。明解脱月更請後地分。經文自具。
第二爾時已下一段有九行經。明觀十平等
法修六地之向。第三有十段經。明逆順觀十
二縁生觀第四段有七行半經。明觀達十二
縁生無體得空解脱分。第五一段有十行半
經。觀十二縁大悲轉増精勤修習分。第六一
段有六行半經。明此現前地得十空無相無
願三昧分。第七一段有九行半經。明住此現
前地復更修習不可壞心入佛智地分。第八
一段有二十七行半經。明入此位中見佛廣
狹分。第九一段有四十四行頌。明重頌前

二隨文釋義者。於逆順觀十二縁生法有十
段經。具如下列。一如觀十二縁法中義。第一
段從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大悲爲首
已下有十四行半經。明觀世間受生皆由著
我。若離此者則無生處。又明由有我故。常求
有無。一切諸惡業邪道。皆由此生。邪道者。九
十五種邪道也。罪行者。三惡趣也。福行者。人
中及第六天已來散善福也。不動行者。色無
色界八禪是也。及小乘三果分段生死乃至
四果淨土菩薩變易生死。雖免麁苦。分段生
死及變易生死。皆名邪道。亦名不動行。積集
増長者。三惡道積集増長惡業。欲界積集増
長有爲善業。上二界積集増長有漏八禪。聲
聞縁覺淨土菩薩。積集増長淨業。成變易生
死之身。一乘菩薩積集増長具佛悲智。雖總
十二縁生。乘縁各有差別。若於三界中具縛
凡夫。以十二縁成諸惡業。二乘觀十二縁空
無體折伏現行煩惱。得有爲無漏。淨上菩薩。
以修四諦十二縁行六度門生於淨土。一乘
菩薩以如來知見。修十波羅蜜四攝四無量
三十七品助菩提行。成一切種一切智智。廣
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無限圓滿佛大悲大
慈大智佛果法門。及成法界無作自性縁起
大圓明普光明智。恒以一切衆生生死海。便
爲一箇道場。恒以十方佛刹衆生刹。住居毛
孔。夫縁生之法性自本無。衆生横計諸聖嗟
嘆。枉流生死無自覺知。故勞聖嘆大悲示護。
是故諸仁應當順理善觀離諸慢業便得識種
業謝智果開敷三界報亡等悲垂俗任性縁起
不沒死流對現色身應根利物。經云。於諸行
中植心種子。植者種也。於業田中種識種子
爲有取有漏。其漏有七。一見二諸根三妄四
惡五親近六愛七念。復起後有。生來世生老
病已下如文自具無明闇覆者。覆謂覆蓋自
己如如之本智故。爲智自無性逐境縁迷故。
隨迷苦極自覺迷除故。以覺無我智無明即
無故。迷我成妄覺我成智。覺之與迷各無自
性。皆從縁而有迷悟故。爲根本智自性無性
故。不自了知非智。但隨境起。逐境情生。起於
我見非至苦極厭苦求眞。若自未厭苦源。設
聖者化時不信從。斯發起有二種發心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五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六
 長者李通玄撰 
一有久從生死苦厭苦發心。有得三乘一乘
之果。名自覺聖智。亦名佛智自然智無師智。
二依先覺者。勸令知苦本方能發心。夫發心
者。有此二種。若言要。依先佛發心者。即有常
過。即同外道常見。即先覺者。以誰爲師。轉轉
相承不離常見。若有古時常佛爲展轉之師。
即古佛自體自眞不隨妄者。即不可踐其古
跡。爲眞自常眞不可以眞隨生死故。即生死
是常生死佛自是常佛故。若也衆生定有生
死者。生死自常生死。不可得成眞故。此是斷
見。此二種倶非不離斷常也。爲一切衆生生
死無性本無生死横計生死本非生死。一切
諸佛本無自性故。實無菩提亦無涅槃。而衆
生妄謂諸佛有菩提涅槃。若有衆生能如是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