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不順天親。天親云能見法亦復如是耳。
以天親云譬如星宿爲日所映有而不現
能見心法亦復如是故。又見相二字於偈不
次。若迴偈云相見及於識。理則無違。而
天親又以星配於見翳配相故。二者大雲別
爲一解云。此相如星者。全指上文共相見
識。以爲此相。謂第六識起分別見。縁共相
境故。喩如星夜有光明。五識各縁故非
共相。第七意識恒行染汚配屬翳喩。若八
識所縁行相倶不可知。以微細故。又無計
度強分別故。不合星喩。星喩要須有智明
故。見即分別耳。此釋亦是一理則成。論家不
釋自性相義牒之何爲。又令共相見識之
中燈喩不明故。不及前解。今爲一解。並
異兩家。謂此相之言。全指前共相見識。則
如大雲。而不將此句獨解如星。謂如星下
別解三喩。應云此相如星如翳如燈。以星
喩在初故先牒解耳。又不依古星喩相分。
今以星喩喩於見分。星有照了之能同見
分故。亦順天親能見心法亦復如是翳喩
相分猶有妄見。謂有空花之外相故。燈喩
自證分。此不異論。若爲此解亦順偈中見
相及於識。義次第故。亦得論家共相見識解
自性義。又通八識三分共是識故。而爲自
相。不獨第六而爲共等。論別解星喩。言無
智暗中有光等者。若無般若喩之如暗。便
有見分名有彼光。若有智日識見便空。
云有智明中無彼光矣。論次解翳喩云。人
法我見如翳。應如是見。何以故以取無義
故解曰。眼若有翳妄取空花。心有妄見
妄取我法無處。妄取名取無義。論次解燈
喩云。識如燈應如是見。何以故。渇愛潤取
縁故熾然。解曰。愛潤於取而成識縁故。令
識炎熾然増盛。則愛如油取如炷。識猶燈
焔。燈體即是第八。炎盛即是七轉。二解著所
住味相。論云。於中著所住味相者。味著顛
倒境界故。彼如幻應如是見。解曰。即偈器
字。六境爲所住愛心味著。無實爲實
顛倒境。如幻六境令人謂眞。三解隨順過
失相。論云。於中隨順過失相者。無常等隨順
故。彼露譬喩者。顯示相體無有。以隨順無
常故。解曰。即偈中身字。是身無常不久散
滅。如朝露故。論云彼泡譬喩者。顯示隨順
苦體。以受如泡故。解曰即偈受用事也。受
如泡者不久立故。三受即爲三苦。無樂可
著名隨順苦。四解隨順出離相。論云。隨順
出離相者。隨順人法無我。以於攀縁得出
離故。説無我謂出離也解曰。出離攀縁
也。云何隨順。論云隨順者謂過去等行。以
夢等譬喩顯示。解曰。但以夢等觀於三世
則隨順出離矣。夢者論云彼過去行所念處
故。如夢寤念夢時都無所有。夢望覺時即
是過去。論曰。現在者不久時。故如電可
知。論云未來者彼麁惡種子似虚空。引出
心故如雲。解曰。依空出雲如種生現。有
漏爲麁惡。論結云。如是知三世行轉生已
則通達無我。此顯示隨順出離相故。上依
論經故有九喩。若依秦經但有六喩。加一
影喩。云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
電應作如是觀。次第亦不同。論。而將影
喩添前則成十喩。古人亦將影喩攝星翳
燈雲。則六喩攝九。疏若依大品下。第六
大品智論所明十喩。十喩者。一如幻。二如
焔。三如水中月。四如虚空。五如響。六如犍闥
婆城。七如夢。八如影。九如鏡中像。十如化。
智論第七廣明其相。什公有傳叡公有讃。
下釋文中並已含具。但闕揵城大同幻故。欲
成十忍故不出之。又加三法故合三影。
皆爲成圓十耳。疏楞伽亦通者。即第七多
同大品。疏今經長行下。第二疏爲會通。言
有局者加下響喩。云一切諸世間種種
諸音聲非内亦非外。了知悉如響是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十五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三廣釋中疏謂聞無相不驚等者。此不驚
等同金剛經諸論皆釋。天親論第二有其
二解。一云不驚者。謂於諸無生之理心不
驚愕趣生道故。不怖者。謂於諸法無和合
相心不怖懼。而於世俗和合相中相續分
別不執爲實故。不畏者。心不如是永決定
故。第二釋云。復次不驚等言如其次第。謂
聞時思時修習時心安不動。衆生等想已遠
離故。無著論第二云。聲聞乘中。世尊説有
法及空法。於聽聞時聞有法無有故驚。聞
空法無有故怖。於思量時於二不有理。聞
不能相應故畏。更有一釋約三種無性
故。即下疏意能斷金剛般若論第二云。驚者
謂於非處生懼若正釋梵音
應云越怖也
違越正理如
越正道可厭惡故。言怖者應云
續怖
相續生
懼怖既生已不能除斷故。言畏者應言
生決定心一向畏懼。此等若無便成心離
惶惑。今疏中總有三釋。初一即無著。第二釋
而展彼論文。次釋即合其三釋。一正是天
親。第二約三慧釋。亦別配論文。二初句越
字次句續字後句定字。即正是能斷金剛意。
三者即此三字亦兼天親第一釋意。疏。又聞
有無所有等者。即第三釋即同無著第一解
故。疏三釋已含諸論五釋。疏愛樂者思慧之
初等者。論云云何菩薩法隨法行。當知此行
略有五種。謂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語意業
無顛倒轉。正慧正修此標列
五行也
論云。云何菩薩
於法正慧。謂諸菩薩獨居閑靜。隨所聞法
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乃至云。是菩
薩由即於此已所得忍數數作意令堅牢
故。能於其修隨順趣入。釋曰。樂欲思惟即
經中愛樂。隨順趣向初終之義。論中廣明。今
疏略顯。愛法樂觀爲初。久思向修爲終。
疏專心憶念者修慧之初等者。論云云何於
法正修。當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
二者毘鉢舍那。三者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四
者樂修奢摩他毘鉢舍那。乃至云。如是一切
所作業。由前四種修相皆得成菩提。釋曰。
論説四種修相。即此經中專心憶念修習安
住。修初後相。論亦廣明。今疏略具。以起加
行爲初。以成加行根本定及依定發慧。
而爲其體。疏具如瑜伽菩薩地中者。即第
三十八萬種性品。菩薩所受學法七種方便。
於中具多勝解。法隨法行第二方便中。廣
説此義。論云。云何菩薩具多勝解。謂諸菩
薩於其八種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
先決定喜樂。乃至云。八者於善言善語善
説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決定喜
樂。謂於契經應頌記別等。皆具多勝解。彼
疏云。契經等法是解所印之境。名勝解處。信
與勝解得遞爲因。今取彼信所生勝解。故
信爲先。言決定者。顯勝解之體。喜樂言顯
勝解之果。喜樂即是喜受也。或即欲樂。釋
曰。論言信解即此經中深信悟解故。晋經中
但云信解。第二順忍釋中。皆用止觀者。既行
順諸法行中之要。唯止與觀故。疏止思一
境者。謂創修之時繋縁一境不揀事理。經
云思惟。疏止安事境順其理故者。謂前創修
事理容別。今漸深入故。即事入玄。上之二
止皆通隨縁。體眞止中停止止也。二處之觀
並通空假。皆觀達觀也。疏謂止惑不生者。即
止息止也。以妄息名止故。其正住修習者。
即雙住空有中道不偏故云正住。義通觀
穿及與觀達。故云觀徹前境。疏寂冥理境者。
即不止止謂既與理冥。非止非不止強名
曰止。智顯於心者。即不觀觀。法界洞朗非
觀非不觀。而強名曰觀耳。疏上四皆止觀
倶行者。亦容有止觀別修。則未爲眞實順
忍。若倶運者方爲眞耳。第三無生忍。疏釋
中釋初徴意云下。疏文有二。先正答前徴。
後此則以縁集故下。釋上答。文偈文具有者。
偈云菩薩亦如是觀察一切法。悉皆因縁起。
無生故無滅是也。疏釋第二徴意下。此中
疏文有三。初明擧總攝別稱爲無生。二以
初攝後。但標無生。三重釋前義。疏若從別
義下。即第二以初攝後釋。但標無生。是以
信力入印度經等者。彼經廣説初地之相。其
第二卷云。復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有五
種法。則能清淨初歡喜地。得大無畏安隱之
處。何等爲五。一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
住無生法忍故。生安隱心爲令他住無
生忍故。起安慰心又言無生忍者。謂證寂
滅故。二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住無滅
法忍。故生安隱心。爲令他住無滅法忍故
起安慰心。*又言無滅法忍者。謂證無生法
忍故。三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住身念
智故。生安隱心。爲令他住身念智故。起安
慰心。*又言身念智者。謂離身心故。四謂得
受念智。受念智者。謂息一切受。五謂得心念
智。心念智者謂起心如幻故。後二略引勢同
前三。今但取前二故。疏不具引。然引有二
意。一正證第二義。明有無滅忍。二兼證初
義。以無滅成無生故。故彼經云無滅忍者。
證無生故。亦得名無盡忍等。疏又此諸句
各有二義下。第三重釋前義。謂無生中頓
具諸義。具相云何故下廣釋。於中疏文分
三。一雙標二門。二開章別釋。三結彈古
義。今初。然二門總釋前之初義。其第一後
後成前前。兼釋第二從別之義。以得無生
忍則得無滅等忍故。無滅等忍淨無生等
忍故。疏然文旨下。即第二開章別釋。正釋
第一門含釋第二門。故下牒初門。疏今初
云何下釋。唯就約理。然無生理中無有次
第。由所遣生等有次第故。以不不之亦成
次第故。疏先明生滅盡等理所依是事之次
第也。後今由前前無下。方顯無生理之次
第。疏故以後後顯成無生者。上方明前前有
故後後有等。今例結前以前前釋後後以後
後成前前疏次四顯理者。以盡是有爲垢是
煩惱。差別是事處是方隅。並所觀境。今了
即眞爲理無生。疏後六顯智無。生者。以心
動即名爲生。若心寂靜即智不生。故
偈云下引證約智。理智契合下結成上義。
偈擧一句。具云無滅故。無盡無盡故無染。
釋曰此即前四約理也。次偈云。於世變異
法了知無變異。無異則無處無處則寂。靜
其心無染著願度諸衆生。釋曰。即後六顯
智。疏擧一句顯智分明。等言等餘皆約
智相。疏三唯約智下。初由了從縁成智之由
故。智無起契上理故。起即生義。湛然不遷
體不滅無。不動約理無生可滅。正同十
地義大之中無生無滅。非一往滅耳。餘皆
甚深般若無生智相眞智妙用不同但空唯
遮諸過審須思之。疏。若唯約知下三結彈
古義。即刊定記彼中但云。謂法從縁故各
無自生。生既無生滅依何滅。故今彈云。若
理無生知之爲忍。小聖亦有故非等覺深玄
之忍。第四如幻忍。疏。今初有三等者。疏文
有二。先總科。後初一切下別釋。釋中有三。
初別釋第一段。二合釋前二段。三別釋第
三段。初中有四。一正釋一切法言。二故大
品下引證通義。三涅槃雖眞下釋經妨難。四
引文決擇。三中謂有難言。妄法縁生可許
如幻。涅槃眞實又不從縁。如何同幻故牒
釋之。釋有二意。一明雖眞而亦從縁。雖
非縁生而是縁。顯亦空無性。二明涅槃非
幻爲破著涅槃心。云如幻耳。是則破心
中涅槃亦顯涅槃體。即眞空而成妙有故。
並如智論。疏。廣中合云下。第四引文決擇
中。初引局文明涅槃非幻。次然有法世下。
以法通眞故該涅槃。次此爲有爲所隱覆
下。釋眞是世義。後云下引經成立該通
一切。疏。就法喩中下。第二合釋前之二段。
以開五義中具有能所成故。於中分四。第
一總開義門。第二對經顯意。第三釋通妨
難。第四別明義理。今初五法不出三性。初
一圓成。二三依他。謂二因三果。四明依圓
相即五即遍計所執。疏。今經云下二對經
顯意。於中言以第二爲因者。從縁生故令
悟。第三即是依他成。第四者即事歸理遣。
第五病者遍計情亡。歸第一者圓成理顯。疏。
然縁亦下第三釋通妨難。謂有難云。若以第
二惑業爲縁。令第三依他爲無性者。第二
業惑應當是實不從縁故。故今釋云。亦從
縁起謂業從惑生。惑由虚妄分別。卒至無
住。皆託因縁故。引中論明因果倶幻故。
論合云。如初幻化人是則名爲業。幻化人
所作則名爲業果。既未曾有一法不從縁
生。爲彰縁起故分能所。疏。然上五義下。
第四別明義理。於中二。先成有無後成
四句。言有無者。以三性中各有二義。皆有
無故。圓成二者。一性有。二相無。依他二者。
一縁有。二性無。遍計二者。一情有。二理無。
今初中即圓成二義。術馬皆是依他二義。而
術是能成之因。託眞而起故。用有體無。用
有即是縁有。體無即是性無。三馬是所成之
果故。相有實無。相有即是縁有。實無即是
性無。四明依圓不離。即事同眞生喩於妄。
死喩於眞事泯理顯故。生無死有。以無礙故
者。出其所因。即事理無礙也。五中就情則
有。妄見分明故。就理則無以是妄計必非
有故。所以幻喩廣説有無者。以惑情所執
有無皆失理。無惑計有無皆眞。是知幻喩
諸法非實非虚非空非有。若無於有不
成於無。若無於無不成於有。有無交徹萬
化齊融故。疏。又五中各具四句等者。第二
顯成四句也。於中有二。初一重四句。後重
重四句。今初又二。先正顯後揀非。今初也。
初性有相無四者。一有眞性有故。二空無諸
相故。三亦有亦空義門異故。四非有非空互
融奪故。二用有體無四者。一有迷眞有用
故。二空依眞無體故。三亦有亦空體用不
壞故。四非有非空無體之用故。非有即用
無體故非空。三相有實無四者。一有事相現
故。二空縁成無實故。三倶存無性不礙縁
成。縁成不礙無性故。四倶非縁成即無性
故非有。無性即縁成故非空。四生即是無死
即是有四者。一眞性顯故。二依他即無性故。
三性相雙存故。四性相即奪故。五情有理無
四者。一遍計妄情能招生死故。二即理而
求不可得故。三要由理無方知情有。若無
情有不顯理無故。四情有即理無理無即
情有故。疏。然皆具徳不同四謗者。揀非也。
言四謗者。謂定有者是増益謗。若定無者
是損減謗。亦有亦無相違謗。非有非無戲論
謗。疏以具徳故出不同所由。謂上明四句
即是具徳。以稱眞故。不同情計定執四句。
今重顯初門具徳之義。一眞如是有義以迷
悟依故。不空義故不可壞故。二眞性是空以
離相故。隨縁義故對染説故。三眞如亦有
亦空。以具徳故。逆順自在故。體鎔融故。四
眞性非有非空以二不二故。定取不可得
故。餘之四句前已略明。又皆即有之空方
爲具徳之空。即空之有方爲具徳之有。是
則非有之有非空之空爲具徳耳。又盡有之
空盡空之有方爲具徳。又隨一句必具餘
三。若隨闕者則非具徳。又四句齊照成解
境故。四句齊泯成行境故。皆言亡慮絶方
爲具徳耳。是知若依四謗四句皆絶。若依
具徳四句不亡。不即不離方知幻法故。楞
伽第二令觀四句。謂一異倶不倶有無非有
非無常無常等。疏。若以諸門交絡成多四句
等者。第二重重四句也。總有四節。成二十
重。第一節有八重。一以第一門中有。對第
二門中無成四句。謂一者縁起是有以眞性
妙有故。二縁起是無業惑無體故。三亦有
亦無雙照眞妄故。四非有非無眞妄雙絶故。
二以第一門中無。對第二門有成四句。謂
一縁起是有業惑有用招生死故。二是無一
眞法界絶諸相故。三亦有亦無雙照眞妄
故。四非有非無眞妄雙絶故。三以第一門中
有。對第三門中無成四句。謂一縁起是有
眞性有故。二是無以事無眞實故。三亦有
亦無雙照事理故。四非有非無事理相即
互相泯故。四以第一門中無。對第三門中
有成四句。謂一事相有故。二理相空故。三
空有雙現故。四空有互泯故。五以第一門中
有。對第四門中無成四句者。謂一眞性有
故。二事即虚故。三雙照二故。四互即奪故。
六以第一門中無。對第四門中有成四句。
謂一無性之理有故。二理無相故。三二義齊
現故。四非有非無眞中道故。七以第一門中
有。對第五門中無成四句。一眞理有故。二
情計於理無故。三有處妄計無故。四性有
即是理無。理無即是性有故。八以第一門
中無。對第五門中有成四句。一有在情有
故。二無理無相故。三倶存要理無相方是妄
情有故。四倶非妄情之有即眞理無相故非
有。眞性無相能爲妄情所依故非無。此上
以第一門有無。對下四門有無成八重四
句。第二以第二門中有無。對下三門又成
六重四句。第三以第三門中有無。對下二
門復成四重四句。第四以第四門有無。對
第五門有無成兩重四句。都成二十重四
句。不得以後爲首更對於前。以不異前
門爲首對於後故。今具出八重。其十二重
取類思之。恐繁不出。疏一約相類者。如
覩一葉落知天下秋。見一華開知天下
春矣。疏。二約圓融下疏文自有三意。初一
事理無礙義。二以理融事下。兩門事事無
礙義。前門即法性融通門。第三即縁起相
由門。就第三門中疏文分二。先擧一門後
相即。既爾下例於餘門於中三。一以即例
入。二異體既爾下以異例同。三一門下
以門例門。如縁起相由門既爾。無定性門
唯心現等諸門亦然。又相即入既爾。微細相
容安立門等亦然。疏所非之事亦可次第對
前情非情境者。如非男非女。即對前了達衆
生。非地水火風即對前了達國土等。疏象等
非術故等者。即因果相異門。依他之果非遍
計縁故。下句反此者。術非象等明遍計非
依他。下明相有。即因果相成。疏動寂無二
下此下疏文有五。一總釋經文。二引證。三
釋不得有無之義。四擧喩帖成。五義門料
揀。初門可知。疏。故經云智不得有無而興
大悲心者。第二引證也。即楞伽第一大惠讃
佛偈然彼經歎佛了達三性。初偈云。世間
離生滅猶如虚空花。智不得有無而興大
悲心。此明了遍計。次偈云。一切法如幻。
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遠
離於斷常。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
大悲心。此上二偈明了依他。次又偈云。知
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焔。常清淨無相。而興
大悲心。此偈明了圓成。又此上偈準金光明
意。即顯佛具三身。謂了遍計成化身。了
依他成報身。了圓成成法身。然四偈下半
皆同。今經正引依他中如幻下半。其如夢
下半如夢忍中更引。疏。由了體空下。第三釋
不得有無之義。疏。如象生即是象死者。第
四擧喩帖成。疏此二相對應成四句下。
五義門料揀。於中四。初就第二門似有
無性顯成四句。第二對第一門明非一異。
第三例餘三門。第四例釋前後。今初成四
句者。一非異二非一。三非非一非非異。四非
亦一亦異。其所遣病者。一者異。二者一。三者
非一非異。四者亦一亦異。如疏思之。楞伽
第二名見妄想故須破之。疏。若以巾上二
義下。第二對第一門辨非一異。疏文有三。
初標所依。二一以巾下列釋十句。三若以
不異門下總結義旨。今初言巾上二義者。
一住自性義。二成象義。初即不變義。後即
隨縁義。象上二義者。一體空義。二差別義。初
即無性。後即幻有。第二別釋十句中。初四
句非異。次四句非一。九十二句收上二門
明非一異。就初非異中。第一句即隨縁與差
別不異。第二句不變與體空不異。第三句
即合前二句以無礙。第四句即合前二句
以相奪。今初句中。疏經云法身流轉下引
證。引二經證。問明已辨。今當更釋初法身
流轉五道名曰衆生。即不増不減經。法身即
是眞如。流轉五道即是隨縁。名曰衆生是差
別義。次如來藏受苦樂與因倶。若生若滅。即
楞伽第四。彼云大慧七識不流轉不受苦
樂非涅槃因。大慧如來藏受苦樂與因倶。
若生若滅。解曰。七識念念生滅無常。當起
即謝。如河流轉自體無成。故不受苦樂。既
非染依亦非無漏涅槃依矣。其如來藏眞
常普遍。而在六道迷此。能令隨縁成事受
苦樂果。與七識倶名與因倶。不守自
性而成七識。依此而得生滅云若生若
滅。此明如來藏即是眞如。隨縁故受苦樂
等。疏。二以巾上住自位義等者。住自即是不
變。體空之相即是如故。二義相順而會相歸
性故。云以末歸本。本即是性末即相故。疏經
云。一切衆生即如下引證。即淨名經彌勒
章中。然彼經*中云。爲從如生得授記耶。
爲從如滅得授記耶。若以如生得授記
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授記者。如無
有滅。一切衆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衆
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
授記者。一切衆生亦應授記。所以者何。夫
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者。一切衆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
切衆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
衆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衆生
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故彌勒
無以此法誘諸天子。今疏文略擧二句之
要。而言等者此有二意。一者等餘淨名之
文。如上所引。是二者等餘一切皆如之文。
故此經云。一切法皆如諸佛境亦然。乃至無
一法如中有生滅等。疏。三以攝末所歸
之本下。此句即合前二句令無障礙成此
一句。斯乃即差別之體空。與即不變之
隨縁相成故不異。言攝末所歸之本者。即
差別之體空也。是前第二句體空是本。差別
是末。斯即本融於末也。令末同本故差別
即體空。言與攝本所從之末者。即不變之
隨縁也。是前第一句。由不變擧體隨縁成差
別故。末融於本令本同末也。故云此二
雙融。由不變擧體隨縁故。本不礙末差別
即體空故。末不礙本故云無礙。特由法身
成衆生故。得衆生即如。由衆生即如方知
法身流轉五道作衆生也。則第一句本等
於末。第二句末等於本。故云本末平等。正
本等末時即末等於本故。上二經亦不相
違。故云前二經文不相離故。既合前二句
相成爲第三句。故用前二經以證此句。疏
四以所攝歸本之末等者。此句亦合前二句。
相奪以成此句。謂以即體空之差別。與即
隨縁之不變相奪故不異。然同用前二句
而爲懸隔。第三句用第一句。取即不變之
隨縁故本成末。今第四句用初句。取即隨
縁之不變。即本奪末也。但顛倒而已。第三
句用第二句。取即差別之體空故末成
本。今第四句用第三句。取即體空之差
別末奪於本也。亦但倒耳。故義懸隔。言所
攝歸本之末者。即體空之差別也。即第二
句。言所攝隨末之本者。即隨縁之不變也。
即第一句。由隨縁即不變故。奪差別令體
空。則末寂也。由體空即差別故奪不變令
隨縁。故本寂也。以全本爲末故本便隱。全
末爲本故末便亡也。是則眞如隨縁成衆
生。未曾失於眞體故。令衆生非衆生也。
衆生體空即法身時。未曾無衆生故。法身
非法身也。故二雙絶。二既互絶則眞妄平
等無可異也。疏。次下四門非一者。此句總
標。謂第五門性相相違故非一。第六門性相
相害故非一。第七門但合五六二門明違
害不同故非一。第八亦合五六二門明
泯不存不同故非一。其五六門但交互第
二門耳。謂上第二門以不變對體空故則不
異。今對差別則不一耳。第六亦然。五中先
正明。言本末相違相背故者。謂本則寂無
二相。末則差別萬端故相違也。*疏。楞伽云
下引證可知。起信疏云。此中唯生滅是七
識。唯不生滅是如來藏。二義既分。遂使
梨耶無別自體故云不在中。此約不二義
非約不和合也。何以故。此中如來藏不生
滅。即七識生滅之不生滅故。與自生滅
不一也。七識生滅即如來藏。不生滅之生
滅故。與自不生滅不一也。此中非直不
乖不異。以明不一亦乃由不異。故成於不
一。何以故。若如來藏隨縁作生滅時失自
不生滅者。則不得有生滅。是故由不生
滅得有生滅者。是則不異故不一也。釋曰。
上所引義和會非一異義。今此分門正明不
一。若會非一異令其相同。即第十門。今以
因七識生滅之文便引會耳。疏。六巾上
成象等者。上第一句以成象對差別則不
異。今對體空故不一。先正明。又楞伽
云。七識不流轉下引證。即第四。經如前已
引。但前雖具引意在如來藏受苦樂。以取
隨縁成法故。今疏雖具引意取七識不流
轉義。以成相反末即空故。言七識不流轉
者。以本害末令末空故無可流轉。唯如來
藏受苦樂者。末害本故不守自性。清淨之
體隨縁成有。始欲成象被體空違。方欲體
空被成象違。故非一也。疏七以初相背等
者。此句即合前五六二門敵對不同。謂相背
如二怨家不喜相見。亦如參辰。夫妻反目
相害如二怨家。以死相敵。如父母之讐不
與同天。亦猶二虎之鬥勢不兩全。疏。八以
極相害倶泯而不泯等者。即亦合五六二句。
取不泯不存明不一。倶泯不泯即第六句。倶
存不存即第五句。何者以前第五相違是存。
第六相害是泯。然存上有不存之義。泯上有
不泯之義。若唯泯無不泯則色空倶亡無
可相即。以不泯故雖相即而色空歴然。
若唯存無不存則色空各有定性不得相
即。由有不存故雖歴然而得相即。以體
虚故是以第七但合五六之存泯。今第八門
乃合五六之不存不泯故。七八二門雖同
合五六二義不同。言此是成壞不一者。不
存是壞不泯是成。第九門非一不是非異
故。二門不一。第十門總融前八稱眞法
界。故亦非異。既無二理豈一異。有殊。疏若
以不異門取下。第三總結義旨。疏巾象相對
既爾下。第三例餘三門。疏上下諸門下第四
例釋前後。若依叡公十喩之讃。多顯空理。
如幻喩云。幻惑愚目流眄無已。長勤世間。
父父子子我實非我妄想而起。若了如幻此
心自止。然彼有十喩。水月鏡像既合影中。
更有犍城之喩應同幻攝。彼犍闥婆城喩
讃云。世法空廓如彼鬼城。凌晨敷影現此
都京。愚夫馳赴隨風而征。終朝乃悟窮噭
失聲。第五如焔忍。疏若十喩論法喩各有多
義者。智論釋如焔云。焔以日光風動塵
故。曠野中動如野馬。無智人初見謂之爲
水。男女之相亦復如是。結使煩惱日光熱
氣。諸行之塵邪憶念風。生死曠野中轉。無
智者謂爲一相。爲男爲女是名如焔。復次
若遠見焔想之爲水。近則無水想。無智之
人亦復如是。若遠聖法不知無我。不知
諸法空。於衆界入性空法中。生人想男想女
想。近聖法則知諸法實相。是時虚誑種種
妄想盡除。以是故説諸菩薩摩訶薩知諸法
如焔。釋曰。彼就妄説生死。爲曠野。今就
眞妄合説。故以空地喩如來藏。叡云。焔
惑癡愛樂之無極。非身想身非色見色。
實無可樂莫之能識。若有智慧此心自息。
第六如夢忍。疏然開此夢義下。疏文有二。
先開義後消文。前中疏一所依謂悟心以
喩本識者。若無所熏故則無無明等。亦
可喩如來藏。喩本識者諸宗共許故。法相
宗明如來藏不受熏故。*疏。二所因謂睡蓋
者。智論云。復次如夢中無喜事而喜。無嗔
事而嗔。無怖事而怖。三界衆生亦復如
是。無明眠力故不應嗔而嗔等。*疏。四此
夢事非有而有者。智論云。復次夢有五種。
若身中不調若熱氣多。則夢見火見黄見
赤。若冷氣多見水見白。若風氣多則見
飛見黒。又復所聞見事多思惟念故。或
天與夢欲令知未來事故。是五種夢皆無
實事而妄見。世人亦復如是。五道中衆生身
見力因縁故。見四種我。衆色是我。色是我
所。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如色。受想行識亦
復如是。四五二十得道實智慧。覺已知
無實。釋曰。論中身見力合上身中不調。五
道衆生亦可合前五夢。初火如地獄火塗
道故。白如人善法故。黒如畜生愚癡故。多
思如鬼天與如天故。然周體列子皆説六
夢。與此五夢有同有異。言六夢者。一正
夢。二噩夢。三思夢。四寤夢。五喜夢。六懼夢。
正夢謂不思慮忽然而夢。共天神與夢大
同。餘五多是見聞多攝。莊子第二齊物篇云。
莊周夢爲蝴蝶。自逾適志與不知周也。注
蝴蝶而不知周。則與殊死不異也。然所在
無不適志。則當生而係生者。必當死而
戀死矣。由此觀之。知夫在生而哀死者。
之矣。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
夢爲蝴蝶歟。蝴蝶之夢爲周歟。周與蝴蝶
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意云。昨日之
今已化矣。生死之變豈異於此。又自周而
言蝴蝶稱覺。未必非夢此亦可喩萬法
如夢矣。又列子中有人。晝爲主役而夜夢
爲人君主。則夜夢被役。二者各有其美也。
*疏。但心變故非見前法者。此通喩合約。喩
者即通妨難也。謂有難言。若無實者。何以
夢中見色聞聲等耶。故智論云。不應言論
無實之事。何以故。得縁便生夢中之識有種
種縁。若無縁云何生。故今答云。夢中五識不
行。所見五塵但心變耳。故智論云無也。不
應見而見故。如夢中見人頭有角見身飛
等。人實無角身實不飛故。二約法者。但心
變故合而有義。不見前境合非有義。疏
文中初明倶非下。第二釋文。於中疏文有
三。一總彰文意以成四句。二重釋。三引
證。疏然此四句皆由以是夢故下。第二重
釋。於中此上二句標。謂一以是下釋。於中
有二。先釋有無二句復釋雙非。前中又
二。先正釋。後然語有下。揀濫於中又二。先
正。後揀非。今初擧正。謂有無交徹即
夢事而性虚。即性虚是夢事。約法即性空
是幻有。即幻有爲性空。若是定有不得爲
空。若是斷空不得爲有。既無性故有即全
攝無而爲有也。既縁生故空則全攝有。而
爲無故結云非有二相。疏非但相有性無而
已者。二揀非也。謂諸宗計多有此説。但空
自性不空於法。如法相宗。但無遍計非
無依他。設學三論不得意者。亦云。法無
自性。無自性故説爲空。則令相不空矣。今
既無性縁生故有。有體即空縁生無性故空。
空而常有要互交徹方是眞空妙有故。其言
大同而旨有異。故令思之。若得此意則下
二句義旨可知。疏三以是夢故下。二釋雙
非中亦二。先正釋。後然此倶非下融通。亦
爲揀濫。謂尋常雙是義渉相違。尋常雙非
義參戲論。故令雙融令離二謗。成具徳
句。謂非但二不相違。亦乃二句相成。故云
若不奪無令盡無以爲無。言奪無令盡者非
無也。奪有令盡者非有也。謂若無非無則
無亦無。何者若無不盡是定性無故非眞無。
下句亦然。若無非無則無亦有。以有不盡
是定性有。非眞有故。故以非有非無。成上
亦有亦無。亦更合説倶句成於倶非。含在
倶句。及下結中故略不明。若欲別明。應
云以亦有是即無之有故成非有。以亦無
是即有之無故成非無。疏存亡不礙倶泯
自在。方爲夢自在法門者結成也。存即是有
亡即是無。倶即亦有亦無。泯即非有非無。
皆互交徹故云自在無礙。又存者存四句。亡
者亡四句。倶者亦存亦亡。泯者非存非亡。
故曰夢自在法門。互爲坑行豈名自在。疏。
經云世間恒如夢等者。第三引證也。即楞
伽第一此即中間兩句。若具應云遠離於斷
常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前如幻忍抄已具引。疏上之四門各雙存互
奪以成四句者。如第一常無常門云。一者
常。二是無常。三合前即成亦常亦無常故
云雙存四約互奪即成非常非無常無常
奪常故。非常常奪無常故非無常矣。謂正
以體虚無實即自性無常故。下三門例知也。
疏後一句明覺即止觀門。下疏文有三。此
上標門。二謂要在覺下説立覺所以。三觀了
上之多門下釋止觀義。就立覺所以中亦
是解妨。謂有問言。此明夢忍那説覺時。故
今釋云。覺夢相成故須説覺。於中初以覺
成夢。以未覺時不知是夢故。於中初要
在覺時方知是夢者。正辨須覺所以。謂大
夢之夜則必有彼大覺之明。謂我世尊方知
三界皆如夢故。上引楞伽歎佛能了於夢。
次正在夢時不知是夢者。謂爲實故。爲諸
凡夫長眠大夜不生厭求故叡公云。夢中
矇夢純昏心也。次設知是夢亦未覺故者。此
通妨難。謂亦有人夢知是夢。如人重眠忽
有夢生了知我夢。以睡重故取覺不能。喩
諸菩薩。從初發心即知三界皆如夢。豈非
是覺。何用更説覺時。故今釋云。亦未是覺
未大覺故。故起信云。若人了知前念起惡
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
有生滅故。無明覆心不自在故。次云覺
時了夢知實無夢者。非唯覺時知夢。亦知
無夢。如八地菩薩夢渡河。喩證無生忍。
不見生死此岸涅槃彼岸。能渡所渡皆叵得
故。況於大覺。故經云。久念衆生苦欲脱無
由脱。今日證菩提豁然無所有。疏然由夢
方有覺故。辨夢覺時者。上辨以覺成夢。此
辨以夢成覺。對夢説覺無夢無覺。既了
夢無夢對何説覺。故覺夢斯絶。如無不覺
則無始覺覺夢雙絶方爲妙覺。疏觀了下
釋止觀義。照上四門故名爲觀。覺夢斯絶
即不取於夢妄故。無量義經歎佛云。智恬
情怕慮凝靜意滅識亡心亦寂。永斷夢妄思
想念無復諸大陰界入。即知究竟了夢唯我
世尊。叡公云。長夜之内大夢所成。皆由心
畫遍造衆形。神傳五道備盡跉竮。若能悟
之即破無明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十六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七如響忍。疏文可見。叡公讃云。聲以響
酬相和如一。縁扣而應誰辨虚實。業雖
虚妄罪福不失。若映斯照朗如皎日。又爲
讃曰。響無所在縁會發聲。不知自我喜
怒交爭。妄和眞心事像萬形莫知其本終
日營營。第八如影忍。疏性則非修相乃不捨
者。釋成雙照之義。如前文云非是世間義
當出世。下句云非出世間。即拂上出世。
世與出世倶拂故曰雙遮。今文若云非修
菩薩行。則由通雙遮。既云非捨於大願。明
是雙照。謂非修菩薩行即爲照實。非捨於大
願。即是照權故。得雙照之名耳。次明非實
非不實。例然雙照眞俗耳。疏。遮照一時爲
雙運等者。若約權實倶行爲雙運者。則第
二段。已是雙運竟。今遮照爲雙運。則此中方
有。即合前二門。爲此第三門矣。既言遮照
一時。則全遮爲照全照爲遮。則二門峙立。
以照奪遮遮亡。以遮奪照照寂。則爲遮照
兩亡矣。言無礙者自有二意。一遮不礙照
照不礙遮。二者雙存不礙雙奪。雙奪不礙
雙存。故云無礙。如此方稱自在。故下結云
以此結上二段。同斯無礙故曰深玄。疏今初
若約影喩別喩菩薩現身等者。疏文有二。先
揀所喩通局。後其河泉二種下。揀能喩通
局。言雖通能現者。以河泉之中見日月故。
故爲能現。言且爲所現者。以下經云於油
於水下方明能現故。今河泉以爲所現長
河飛泉入鏡中故者。出是所現之相。登樓
持鏡則黄河一帶盡入鏡中。瀑布千丈現於
徑尺。王右丞云。隔窓雲霧生衣上。卷幔山
泉入鏡中。明是所現矣。疏二能現中亦有通
別等者。疏文有二。先通辨文旨。後別開喩
旨。今初。言別喩機感及應現處者。日月既
喩菩薩則水等喩機。亦喩菩薩應處如影
落百川。喩菩薩身充遍法界。百川江河喩
機及所現國土之處也。疏。然此文具攝論
三喩下。第二別開喩旨。此二句總標下成
三義。即分三別。疏一以油水對上日月。爲
水月喩者。則日月喩菩薩悲智。水喩機心。
水中之月喩定地境界。謂定中見佛等。亦
喩遍處定境青黄赤白等故。出現偈云。譬
如淨月在虚空。能蔽衆星示盈缺。一切水
中皆現影。諸有觀瞻悉對前。如來淨月亦復
然。能蔽餘乘示修短。普現人天淨心水。一
切皆謂對其前。叡公云。水月不眞唯有虚
影。人亦如是終莫之領。爲之驅驅背此眞
淨。若能悟之超然獨醒。疏。二以於身對
上日月爲光影者。日月喩爲菩薩悲智。身
喩物機。日照發影以喩現身等。而言映日
等者。等取經上月字及燈燭故。疏。弄影
多端故喩於諸識者。上約別喩菩薩現身。
此約通喩一切諸識。動身俯仰即是弄影。
形端影正形曲影斜故云多端。以況八識依
身有異。亦喩七識依第八識對境差別。
上皆攝論意。叡公云。光不照處謂之爲影。
不照慧明生死長永。捨遠夷途而行榛梗。
若能悟之狂滅自醒。疏。三以寶鏡等對上
男子等者。釋第三喩。疏文有二。先正屬配
經文。後對喩辨異。今初。疏從通説云喩非
定地果報此攝論意。對前水月等定境。故
云非定地則鏡喩於因。故云謂無明等本質
喩縁。影喩果報。故淨名云。是身如影從業
縁現。又鏡喩本識如來藏性。本質喩無明
業等。像喩果報。如問明品。若將鏡像別喩
現菩薩身。則鏡等喩菩薩。本質喩機。像
喩菩薩所現之身。疏以鏡中影像離於本質
等者。第二對喩辨異。明此鏡像得果報名。
果與因別故。若影在身外。前映質下辨前
異此。日月在天影光在身。身即喩因則所
現法得與因倶。疏故喩諸識雖託境生異自
在我非在於境合上雖隨日等影乃隨身。
此就通喩諸識以説。若將光影喩菩薩現
身。則影隨身異。不在日光則身由生異。
不在菩薩智日令異。叡公云。形不入鏡
光照而有。世亦如是業影而受。不知此者
長嬰其咎。若能悟之還神氣母。疏於中一異
合離通顯影義者。此揀經中諸對通局。此通
三影故云通顯。次於川流下。唯明水月之
影。疏然一異約此影彼影者。自揀二對義旨
不同。顯無重言之失。言此影彼影者。江
中之月若與水一不可在河。若與水異江
河不同。應有兩月。言合離約影對水等者。
水影若合水流月亦應流。水影若離去水應
有影在。又合離者合意。亦二如二掌合。一
異不爾。一則無雙如冰成水。影與水異則
月可出水。影與水一則有水即月亦不可
移。合離之義不異前釋。疏不通二影者。唯
水月故非通鏡像及於映質。以文但云川
流池井故。言月映淮流者故。文選云月映
清流。疏兼於鏡像者。以文云雖現其中故。
通鏡像亦不通映質。映質之影無現中故。
若取日照身影入於水中。則亦通之。然是
水影中攝。疏不知此影無遠近故者。即釋經
中影不隨物而有遠近。如執鏡臨池池中
月出。而此影不近天上之月。去地四萬二
千由旬。影落潭中而亦不遠。以喩菩薩遠
在他方恒住此故。雖在此處常在彼故。
安有遠近之異相耶。一切遠近皆類此知。
第九如化忍。疏仁王云。法本自無因縁生諸
者。證上不實相現二義。然有二義。一因縁
生之即是相現。由縁生故有來。即無云法
本自無。即無實義。二者兩句共成一義。謂
自者從來也。從無之有曰生。非本先有故。
云法本自無。遇縁即起故云因縁生。諸斯
即但用因縁生諸。即成二義。謂因縁生故
相有。縁生無性故無實。正順無而忽有名
化故。引此文。此文即第二卷護國品。第五
普明王爲千王説偈。此後更有偈云。盛者
必衰實者皆虚。衆世蠢蠢都如幻居。聲響倶
空國土亦如等。總有八偈。及事縁並如彼
經也。疏。淨化二義倣此可知者。即不實相
現之二義也。疏。慈悲復依方便立者。即下
出現品文故。彼偈云。譬如樹林依地有。地
依於水得不壞。水輪依風風依空。而其虚
空無所依。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復依方
便立。方便依智智依慧無礙慧身無所依。
彼説五重相依。今此但要慈悲依方便方便
即後得智。慈悲以後得智爲體。後得智中
與樂拔苦故。疏。謂無有亦無故者。經有二
句。云非有非無有。今偏釋非無有句。謂非
有即是無有。今亦遣彼無有故云非有非無
有。故云無有亦無。上句易故不釋。叡公云。
衆生如化非有非眞。不達此者轉如車輪。
解法清淨無我無人。衆垢消除如日無雲。
第十如空忍。疏標云。如空如空所喩通一切
法等者。此下疏文有四。一顯所喩通局。二
明喩相不同。三引論會釋。四結成大意。初
中上是本經之意。通喩一切。二佛地論喩清
淨下。引論明通局。疏。然其喩相下。第二明
喩相不同。於中有四。一唯將空喩對前六
喩。辨相不同。二又此諸喩若約能喩下。通
辨七喩所破差別。三又前六遣有下。三重將
空喩對六明空有不同。義成諸喩共喩於
空。空喩却成於有。四又上所喩即通一切下。
通辨七喩能所通局。言此中能喩則具多義
者。謂如一空。有無相義有無起義一味義
等。言所喩各隨別義喩一類法者。謂無相但
喩事法界。無起但喩世界。一味但喩教法
等故。疏。然龍樹下第三引經論會釋。於中
引一論二經。一智論四義略如文具。二佛
地十義。三八地十義。此之二經文皆十義。
意各不同。佛地十義唯喩如來清淨法界。八
地十義知虚空身十相不同。謂一無量相。二
周遍相。三無形相。四無異相。五無邊相。六
顯現色身相。文唯有六例合有十耳。但語
於空又不別喩於法。佛地十義今當具引。
即第三論去至第四論。方終第一義者。經云。
妙生當知。清淨法界譬如虚空。雖遍諸色
種種相中。而不可説有種種相體唯一味
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復遍至種種相類。
所知境界而不可説有種種相體唯一味。
二云。又如虚空雖遍諸色不相捨離。而
不爲色過所染汚。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
遍一切衆生心性。由眞實故不相捨離。而
不爲彼過所染汚。三云。又如虚空含容
一切身語意業。而此虚空無有起作。如是
如來含容一切智所變化利衆生事。清淨法
界無有起作。當第四卷初。故云。又如虚空
中種種色相現生現滅。而此虚空無生無滅。
如是云云。諸智變化利衆生事現生現滅。而
淨法界無生無滅。五云。又如虚空種種色
相現増現減。而此虚空無増無減。如是云
云。顯示如來甘露聖教有増有減。而淨法
界無増無減。六云。又如虚空十方色相無
邊無盡。是虚空界無邊無盡故。而此虚空
無去無來無動無轉。如是云云。建立十方
一切衆生利益安樂。種種作用無邊無盡。清
淨法界無邊*無盡故。而淨法界無去無來
無動無轉。七云。又如虚空三千世界現成
現壞而虚空界無壞無成。如是云云。現無
量相成等正覺。或復示現入大涅槃。而淨
法界非成等正覺。非入寂滅。八云。又如依
空種種色相壞爛燒爍變異可得。而虚空界
非彼所變亦無勞蔽。如是依止如來淨界
衆生界内種種學處身語意業毀犯可得。而
淨法界非彼變異亦無勞蔽。九云。又如依
空大地大山光明水火帝釋眷屬。乃至日月
種種可得。而虚空界非彼諸相。如是依止
如來淨界戒蘊定蘊慧蘊解脱解脱知見諸
蘊可得。而淨法界非彼諸相。十云。又如空
中種種因縁展轉生起三千大千無量世界周
輪可得。而虚空界無所起作。如是如來清
淨法界具無量相諸佛衆會周輪可得。而
清淨界無所起作。釋曰。上之十義具出經
文。如是字下皆有如來清淨法界之言。餘
並依經而論皆廣釋大意相似故。疏不引論
亦不具列經文。言大意相似者。通與一切
法非即離義耳。上正辨五法之中。一眞法
界故以虚空十義爲喩。若略取別相者。一
者體唯一味。二性淨無染。三無起作。四無生
滅。五無増減。六無去來動轉。七無成壞。八
無變易勞倦。九非諸相。十無所起作。觀
其經文十與三同。而三是含容無起作。十
是生起無起作。二合云無能所。若觀論
結十應言無分別。三應云無作意。今略
引論釋。釋第一云。次當顯示淨法界相。
釋難決擇法界差別。謂有難言。若諸如來法
界爲性。法界則用眞如爲體。眞如即是諸
法共相。諸法既有種種差別。法界隨彼云何
無有種種差別。法界若有種種差別云何
清淨。非頗胝迦種種依止共相應。故無種種
相。爲釋此難故説最初太虚空喩。意云。雖
遍種種不隨成形。不捨自性故。唯一味
下取意。引論。二有難云。法界遍在一切則
與貪等而共相應。云何不如有漏心法成
不清淨。故今通云。性清淨故非彼體故不
爲所染。三有難云。如來清淨法界眞如爲
體。則無戲論亦無起作。云何得容利有情
事。故今通云。由先願力爲増上縁與諸衆
生作利樂事。任運而住無有分別而無戲
論。四有難云。若淨法界遍在一切不相捨
離一向隨轉。是則法界應有生滅故。故今
通云。雖遍一切世俗施設則有生滅。眞勝
義體不生不滅。五有難言。若淨法界遍在一
切不相捨離。如來聖教現有増減法界亦
應増減。故通云。然一切世俗理説有増減
非眞法界而有増減。六有難云。若諸如來法
界爲體。如來施與有情利樂。或去或來法
界應有來去。故今通云。就受用身説有去
來。非法界體而有去來。七有難云。若無
去來云何得有成等正覺。故今通云。成者
約世俗勝義無成壞。八有難云。若法界遍
一切有情之類。云何有情得有毀犯。故今
通云。衆生有毀犯法界無變異。九有難云。
若法界遍一切。應無有戒等無漏蘊相故
今通云。有増上縁増長一切自無諸相。十
有難云。若一切佛法界爲體應無受用。云
何得有衆會差別。故今通云。約別別因縁
所得。非如來身有戲論分別等。以上十難
對上經文居然易了。疏。然別義有此不同
下。第四結成大意。然文有三。初總明。二故
叡公下引證。成於空義是同。此但總結十
喩之讃。若別明空讃云。空唯有名無用無
色人亦如是。莫之能識。妄造妄苦百艱孔
棘。馳空求空空竭其力。亦顯空義耳。
餘無礙義如前後説者。三結成此經之大意
也經疏前已有説。如如幻忍等。後亦有説
如徳齊空中説。前後遠文文更多矣。疏世
界共業所起者。出現品當説。疏。四即反此
者。謂無性故有。縁生故空。並如問明品。若
對經文應言從縁有故爲世界依。無性空
故而無所依。四句但出空義所以差別耳
疏。無法出空下別釋。譬如虚空一切世間皆
現其前。非現一切世間之前。疏。一味解
脱不殊故者。涅槃云。一切同一甘露一解脱
味。淨名云。解脱味爲漿故。餘文及頌文並可
知。十忍品竟
阿僧祇品第三十。疏。初來意有二等者。一通
以後三品對前三品。二別則此品對十忍
品。自有三意。一答第二會初。二一爲遠
答下。答第一會中十海。三又通下顯一部
之數。初中復有二意。一直辨菩薩。又二難
思下明菩薩知佛徳下。科偈文亦具此二
意。疏全帶數名者。無數乃是一百二十四數
之一故。疏。人法雙擧者。若人法不同即是
相違下。言及菩薩所問之算數即是依主。
*疏然僧下通妨。妨云。僧祇非初又非是
後。何以偏標通意可知。疏。四釋文下此先總
科有二。一直就法科。後然此三品下約人
料揀。疏表數不離者。此釋心字。數與非數下
釋王字。王以自在爲義故。又顯此數下雙
明心王二字。心者統攝諸法一切最勝故。
王者統御四海爲最勝故。從所以偏問下。
料揀所問。言轉者謂阿僧祇。阿僧祇爲一
阿僧祇轉等。疏。始從一二終至正載者。從
一至十爲十。次有十三數。謂十十爲百。十
百爲千。十萬億兆京垓梓壞溝澗正載。言載
者天地不能容載。疏。小乘六十已至無數
者。即倶舍論説六十。向後更無數也。即第十
二論引解脱經説六十數中阿僧企耶。是
第五十二數。彼文具列。從一至十爲十。乃
至跋羅攙爲一阿僧企耶。於此數中亡失
餘八。但五十二。今云小乘六十已至無數
者。此之無數謂此外更無。非是阿僧企耶
也。疏。若依倶舍則以洛叉爲億者。彼論十
一釋三輪頌云。安立器世間風輪最居下。
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輪深十一
億二萬。下八洛叉水除凝結成金謂十一億。
是此方言下。洛叉即是梵語。若並從此方
合云下八億。是水餘凝結成金。故知以
洛叉爲億。疏。便有四箇不可説字者。謂取
前例合云不可説不可説不可説不可説。爲
一不可説不可説轉。上兩不可説不可説是
所積之一數謂一箇不可説不可説。兩箇不
可説不可説。乃至不可説不可説箇不可説
不可説故有四箇。今以此又字替却兩箇
不可説字。豈非妙耶。所以擧此者。以刊定
記破經此又字爲長故。疏。果徳深廣因能
趣入者。趣入約證詣前善窮約解了。又所
擧徳一約無礙。二約深廣則二不同。然趣
入善窮應通無礙深廣蓋影略耳。疏。稱法
性之一毛等者。此中文亦影略。若具諸刹毛
孔皆有稱性及不壞相義。今毛上取稱性義
故。如法性之無外。刹*上取不壞相義
故。不遍稱性之毛而著。悟者之言更有一
意。亦文影。略謂毛安悟者。則顯刹因迷有。
迷則有分悟則無邊。前義直就法論。後義
約人取法。思之可見。疏内外縁起非即離
故者。亦有二義。一約内外共爲縁起。由不
即故有能所入。由不離故故得相入。二約
内外縁起與眞法性不即不離。此復二義。
一由内外不即法性故有能所入。不離法
性故毛能包刹能遍入。二者毛約不離法
性如理而包刹。約不即法性不遍毛孔
思之成觀。然十段之中一段擧數即一段不
擧。不擧欲略擧恐失次耳。疏。且從相顯下
結釋顯深
壽量品第三十一。疏。來意中二。先立理二
正顯。前中正顯十身壽量。且寄三身明之。
謂眞身無脩短應身示有脩短。前中玄謂
玄理鑑謂鑑照。理智冥契以爲眞身。玄故則
虚凝鑑故則朗徹出乎數。不可語其壽命
短長出乎域。不可言其形量所在。又出乎
數。不可説其一身多身出乎域。不可同
其人天之壽。若開上能所證別則三身義具。
然應物下辨其應化。故經云。佛以法爲身
清淨如虚空。所現衆色形令入此法中。又
云。如來眞身本無二。應物隨機遍十方等
疏。故上品下第二正顯來意。於中二。一近
廣前品兼菩薩壽。二亦爲下遠答初會唯
如來壽。疏二釋名等者。亦依眞應以立其
名。然諸經論説三身壽量。化則有始有終
長短萬品。報則有始無終一得永常。法身無
始無終凝然不變。故法華中以伽耶生雙林
滅化身也。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報
身也。常住不滅法身也。此經宗意三身既融
三壽無礙。即長能短即短恒長。無長無短
長短存焉。一一圓融言思斯絶。疏。已隣刹海
平等者。猶有數限故致隣言。刹海平等無
數量故。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疏來意中
三。一廣僧祇。二亦遠答下酬其初會。三昔
將此品下敍異説義如第二會説。疏山海包
藏下釋山海意。此句約事山藏海納。言仁
智棲止者。寄外典説。夫子云。仁者樂山智
者樂水。意云。仁者好山如山之安固不動。
智者好水。如水之徳清鑑洗滌流止從縁。故
非要仁即住山智即近水也。從表大智下
正約所表。唯一大智雙合上二。高如山深
如海。止即是山照即是海。疏應是雪北之香
山者。凡有應是之言。即是帶疑事難融會
不可勇知。固當多聞闕疑矣。言雪北者。
倶舍論説雪北香南有阿耨達池。故知雪山
在香之南至。疏五清涼山疏文分六。一略釋
經文。二彰其所表。三定其方所。四顯其靈
聖。五徴其源由。六勸物修敬。今初然略有
二名。言代州五臺。即五臺縣及繁峙兩縣之
界。往者非一可略言也。疏。表我大聖下
第二彰其所表。多出金剛頂瑜伽。亦有以
理推析。言大聖者即文殊也。不指其名直
言大聖。今山中稱念但云大聖菩薩。即擧
總稱別指吉祥耳。言五智者。若準佛地經
論五法攝大覺性謂四智菩提一眞法界。依
金剛頂即一眞法界名清淨法界智。故成五
智。二五眼可知。三言五部者。一佛部。二金
剛部。三寶部。四蓮華部。五羯磨部。一切諸天
眞言皆屬寶部。諸鬼神眞言屬羯磨部。四五
陰者即我五陰。表是五臺中有大覺。即不動
智佛妙慧自在。即是文殊五言首戴五佛之
冠者。諸大菩薩多有此冠。而大聖不論戴
冠。六復常有五髻。然諸五義類例大同。謂
當中髻即中臺表之毘盧遮那佛居。是佛部
主法界清淨智亦佛眼也。其東一髻即是東
臺是阿閦佛居爲金剛部主。是大圓鏡智即
是慧眼。其南一髻即是南臺寶生如來所居。
是寶部主是平等性智。即是天眼。其西一髻
即是西臺阿彌陀如來所居。是蓮華部主。即
妙觀察智即是法眼。其北一髻即是北臺不
空成就如來所居。是羯磨部主是成所作智。
即是肉眼。七若配五乘中即佛乘。東菩薩
乘。南縁覺乘。西聲聞乘。北是人天乘。若人
天乘別北即人乘。合佛菩薩餘如次第。八
若清五濁但取五不同。不必如次。若配
五陰中即識陰。東爲行陰南爲想陰。西爲
受陰北爲色陰。例爲其次識爲主故。然五
如來皆有種子。一一觀行各各不同。學密
教者方知其要。今但略屬而已。疏然但云東
北下。第三定其方所。以經不指國名但
云東北故。引經定所。以此經不指者。以
在八方之例餘之七方皆不指國名在下
文故。今恐淺識者惑故引經證。此經亦名
八字陀羅尼經廣説文殊之徳。疏引猶略今
更引之。謂彼經金剛密跡主菩薩問如來
云。文殊師利於何處方面住。復何方面能
行利益。如來答云。我滅度後已下疏文全引。
下有偈云。文殊大菩薩不捨大悲願。變身
爲童眞或冠或露體。或處小兒叢。遊戲邑
聚落。或作貧窮人衰形爲老状。亦現饑寒
苦巡行坊市&MT01617;。求乞衣財寶。令人發一施
與滿一切願。使令發信心。信心既發已爲
説六度法。領萬諸菩薩。居於五頂山放億
衆光明。人天咸悉覩罪垢皆消滅。或得聞持
法一切陀羅尼祕密深藏門。修行證實法究
竟佛果願。具空三昧門習盡泥洹路。文殊
大願力與佛同境界。下更廣讃其徳。不能
繁敍要當尋經。疏。其山靈跡下第四顯其
聖靈。於中二。初略指諸文。後自述所覩。
前中本傳甚廣略有六門。一立名標化。二封
域里數。三臺頂塔廟。四諸寺廟宇。五古今
靈應。六聞名禮敬功徳。然今文中皆已略有。
今初二句通指諸門。地里誌云。其山層盤
秀峙路徑紆深。靈岳神溪非薄俗所居。悉是
棲神禪寂之士。冥搜造微之儔矣。疏。余幼尋
下二自述見聞。於中有二。先敍至山
由。由此菩薩住處清涼山之文。當時逆寇
亂常兵戈蜂起豺狼滿路。山川阻絶不憚而
遊。故云委命棲託。途雖五千反覆萬里。始
本暫遊日復一日傾馳聖境。一十五年作疏
至斯正當十載。疏。其感應下正敍見聞。從
其山勢寺宇下略指佳境。其山在長安東北
一千六百里。離代州之東南百餘里。磅&MT01197;
數州七百餘里。左隣恒岳秀出千峯。右接
孟津長流一帶。北臨絶塞遏萬里之煙塵。
南擁汾陽爲大國之艮。背迴泊日月蓄洩
雲龍。雖積雪夏凝。而名花萬品寒風勁烈。
而瑞草千般丹嶂横開。翠屏疊起排雲撥霧。
時逢物外之峯。捫蘿履危毎到非常之境。白
雲凝布奪萬里之澄江。杲日將昇見三尺之
大海。五峯一一難具言也。言寺宇者。北齊
崇敬置立伽藍。故壤二百餘所當時棲託寺
有八焉。貞元已來數早過十。或五峯抱出
或雙嶺中開。或疊起巖中或聳居雲外。不
可具言也。疏。自大師晦跡下。第五徴其源
*由。兼彰聖跡。初對正敍本源。大集經中佛
將涅槃委諸菩薩。分衞大千。此土多有毒
龍爲害人多愛樂大乘故妙吉祥菩薩處
斯以行化。故云妙徳揚輝於東夏。文殊般
泥洹經云。若但聞名者。除十二億劫生死之
罪。若禮拜者恒生佛家。若稱名字一日七
日文殊必降。若有宿障夢中得見。得見形
像斯人位階聖果應化廣大。故曰揚輝。次
對成上兩句。初成上大師晦跡。兼通妨難。
謂有問言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何言晦
跡。故今答云。二聖之本本皆湛然。二聖之
迹迹有隱顯。今靈鷲山盡是荒榛所翳。鷄
山即是鷄足。亦鷲嶺所管。應現下成上揚輝
於東夏。山似靈鷲故言鷲嶺得名。次下當
説。疏。神僧顯彰於靈境等者感通傳云。宇
文後周時文殊化爲梵僧。來遊此土云欲
禮拜迦葉佛説法處并往文殊師利所住之
處名清涼山。唐初長安師子國僧。九十九夏
三果人也。聞斯聖跡跣行至此。禮清涼山
皆神僧顯彰也。言宣公上禀於諸天者。南山
感通傳云。時有天人姓陸名玄暢。來詣云。
弟子周穆王時生天。余乃問曰。宇内所疑
自昔相傳。文殊在清涼山領五百仙人説
法。經中説文殊久住娑婆世界。娑婆則大千
之總號。如何偏在此方。天人答曰。文殊是諸
佛先師。隨縁利見應變不同。大士大功非
凡人境界。不勞評薄。但知多在清涼五臺
之中。往往有人見之不得不信。故云上禀
於諸天。又今山南有清涼府五臺縣。山北有
五臺府。亦可萬代之龜鏡故無惑矣。*疏。漢
明肇啓於崇基魏帝中孚於至化者。按感通
傳云。今五臺山東南三十里。現有大孚靈鷲
寺。兩堂舊跡猶存。南有花園可二頃許。四
時發彩人莫究之。或云。是漢明所立。又
云。魏文所作互説不同如何。天答曰。倶是
二帝所作。周穆王時已有佛法。此山靈異文
殊所居。周穆於中造寺供養。及阿育王亦
依置塔。漢明之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請
帝王立寺。山形似於靈鷲。故號爲大孚靈
鷲寺。大孚者弘信也。帝信佛理立寺勸人。
花園今在寺前。後之君王或改爲大花園寺。
至則天大聖皇后。與于闐三藏譯華嚴經。
見菩薩住清涼山。因改爲大華嚴寺焉。五
頂攅擁中開山心。离坎乾坤得其中理。千巖
聳秀萬壑森沈。拔鷲嶺之仙峯成華嚴之一
葉。信可謂衆靈翔集之沖府參賢覲聖之玄
都矣。所以前云鷲嶺得名於茲土。*疏。北
齊數州以傾俸者。傳云。北齊高帝篤崇大教。
置二百餘寺於茲山。割八州租税而供山
衆衣藥之資。至今猶有五道場莊。*疏。有唐
九帝之迴光者。自我大唐至于今聖。相繼
九葉無不迴於聖鑑。言今聖者。當徳宗
帝傾仰靈山。御箚天衣毎光於五頂中。
使香藥不斷於歳時。金閣岧嶢於雲端。猶
疑聖化。竹林森聳於巖畔宛似天來。故得
百辟歸崇九州持供。雲委霧合匝地盈山。
非我諸佛之祖師積萬行於曠劫。慈雲彌漫
而普覆。智海黯湛而包納。廓法界爲疆域
盡衆生。爲願門矣。孰能應感若茲宿善何
濃。遇斯遺跡情躍不已形于詠言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十七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五天殉命以奔風下。第六勸物修敬。初二
句引例勸修。五天竺國粗云二十萬里。孰
知其實數耶。若以陸行途經數百國。雲山
幾萬重。或捫索憑虚。或飛梯架迴或風行
雪臥。或木食松棲。或惡獸盈群。或盜賊相繼。
以水行洪濤無岸。雲島潜迴精怪搖風。
鯨鯢鼓浪日月出沒於波底。魂魄飄颺於夢
中。縱使浪息風停。只見水涵於天際。舟行
棹擧猶將息念作生涯。雖此難危而三藏
名僧相繼而至。總縁大聖委命輕生。故云
五天殉命以奔風。言八表妄躯而競託者。
自東自西自南自北。天徼月窟海潮日出。
有耳目者不憚艱辛遠而必至焉疏。其有
居神州下。正勸即反擧不往之失。以彰往
者之得。謂葱嶺之東地方數千里曰赤
神州。即有唐中華之國也。去清涼之境途
程不遙。坦然通衢車馬溢路。隨方觀化不
失家常。往必感徴如何不往。是知不往即
是三億之徒。故今秉鉞分茅方面之重無
不傾仰。西域諸王恨生五天不産東夏。
豈唯遙禮大聖。毎多仰羨此君。故有遊西
天者。先問曾居五臺山不。若不曾居棄而
不顧。今此國衆生宿因多幸。得誕中華。諸
佛祖師不解修敬。故此勸之。三億之徒者。
智論第十一云。佛出世難値如優曇華時乃
有。如是罪人輪轉三惡道。或在人天中。
佛出世時天人不見。如説。舍衞城中有九
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而眼
不見。三億家不見不聞。佛在舍衞國二十
五年。而此衆生不見不聞何況遠者。故今
中華有人曾到臺山。即亦聞亦見。有聞清
涼而不得到。即同聞名不見。只近五臺
亦有不聞不見之者。況於遠乎。故勸修敬
若見文殊。功徳之廣如前略説。廣在經文
疏。案西域記第七等者。彼云吠舍釐國即
毘耶離。梵音楚夏。云城東南行十四五里。至
大窣堵波是七百賢聖重結集處。佛涅槃後
百一十年。吠舍釐城有諸苾芻。遠離佛法
謬行戒律。時長老耶舍陀住憍薩羅國。長
老三菩伽住躓菟羅國。長老釐波多住韓若
國。長老沙羅住吠舍黎國。長老富闍蘇彌
羅住娑羅梨佛國。諸大羅漢心得自在。持
藏得三明有大名稱衆所知識。皆是
尊者阿難弟子。時耶舍陀遣使告諸賢聖。
皆集吠舍釐城。猶少一人未滿七百。是
時富闍蘇彌羅。以天眼見諸大賢聖集議
法事。運神足至法會時。三菩伽於大衆中
右袒長跪揚言曰。衆無諠譁欽哉念哉。昔
大聖法王善權寂滅。歳月雖淹言教尚在。吠
舍釐城懈怠苾芻謬於戒律。有十事出違
十力教。今諸賢者深明持犯。倶是大徳阿難
指誨。念報佛恩重宣聖旨。時諸大衆莫不
悲感。即召集諸苾芻。依毘奈耶訶責制止
削除謬法。宣明聖教。七百賢聖結集。南行八
九十里至濕吠多補羅僧伽藍。層臺輪煥重
閣翬飛。僧衆清肅並學大乘。其側則有過
去四佛座。及經行遺跡之處。其傍窣堵波無
憂王之所建也。如來在昔南趣摩掲陀國。北
顧吠舍釐城中途止息遺跡之處。疏。巴連
弗邑等者。西域記第八云。摩竭陀國殑伽河
南有故城周七十餘里。荒蕪雖久基址尚
存。昔者人壽無量歳時。號拘蘇摩補羅城。唐
言香花宮城。王宮多花故以名焉。逮乎人
壽數千歳。更名波吒釐子城。舊云巴連弗
邑訛也。初有婆羅門高才博學。門人數千傳
以受業。與諸學徒相從遊觀。有一書生徘
徊悵望。同儔謂曰。夫何憂乎。曰盛色方剛
羈遊履影。歳月已積藝業無成。顧此爲言
憂心彌劇。於是學徒戲言之曰。今將爲子
求嫂婚親。乃假立二人爲男父母。二人爲
女父母。遂坐波吒釐樹。謂女婿樹也。採時
果酌清流。陳婚姻之緒。請好合之期。時假
女父攀花枝以授書生曰。斯嘉偶也。幸無
辭焉。書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言歸懷戀而
止。學徒曰。前言戲耳。幸可同歸。林中猛獸
恐相殘害。書生遂留往來樹側。景夕之後異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