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互相成如何不信。故賢首云。縁起法界理數
常。爾。應細深思自當見耳。觀此疏文。
似此弟子當聽之時。早已不受特令深
思故。疏。結云不信事事無礙恐未著深思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三十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二節疏。如泥中刺不覺其傷者。愛欲所覆
猶如溺泥不知其傷。言如瘡中刺者。即是
肉刺故。涅槃中名爲息肉故。彼十三經云。
深觀此愛凡有九種。一如債有餘。二如羅
刹婦女。三如妙蓮華莖下有毒蛇。四如惡
食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五如婬女。六如摩
樓迦子。七如瘡中息肉。八如暴風。九如彗
星。初一即聲聞縁覺餘習。二生子便食後
食其夫。愛食善子後食衆生。令入三惡
道。三五欲華下有愛毒蛇。令其命終。四強
食患下墮三惡道。五與愛交通奪其善法。
被驅逐墮三惡道。六纒繞凡夫善法令死。
七如人久患瘡中生息肉。其人要當勤心
療治。莫生捨心若生捨心息肉増長。蟲疽
復生。以是因縁。即便命終。凡夫愚人五陰瘡
痍。亦復如是。愛於其中而爲息肉。應當勤
心治愛息肉。若不治者。命終即墮三惡道
中。唯除菩薩是名瘡中息肉。八暴風能偃
山夷嶽拔樹深根。愛於父母所而生惡心。
拔菩提根。九愛之彗星能斷一切善根。令
凡夫人孤窮饑饉。今正用瘡中息肉一義耳
疏。普見通於性相故離二邊者。此上總釋
一偈。此下別解上半。上半。云普見於諸法
二邊皆捨離。今應問云普見諸法。如何即
能離得二邊故。今答云。通性相故。唯見相
者即是有邊。唯見性者即墮無邊。性相無礙
故離二邊。中論云。雖空而不斷。雖有而不
常。即由空有相即離二邊也。從謂眞故無
有下。引影公中論序以釋之。眞即是性。俗
即是相。依二諦融故離二邊。然二諦之義
玄中已明欲釋此疏略申四義。謂或説妄
空眞有。如涅槃云。空者所謂生死。不空
者。所謂大般涅槃。二者妄有眞空。即是今
文。三倶空相待無性故。四倶有性相不壞
故。於諦常自二故。今此正當第二俗有眞空
義。而有四對。初對定有無所在。我約眞
諦上。説空是無性空。不同無物空也。我
就俗諦明其有。此是縁有非定性之有也。
二眞故無有則雖無而有下一對。彰有無體
相。是不壞有之無。不礙無之有故成中道。
三雖有而無則不累於有下。彰有無之徳。若
是定性之有。此有則唯是有。不得即無。若
是定性之無。此無則唯是無。不得即有。
今二互相即故不偏滯。四不滯於無下一對。
彰有無離過滯空則斷累有則常。既不滯
不累故無斷常。又釋。初對雙離有無。故云
無有無無。此成空觀。第二對不壞有無。故
云雖有而無。雖無而有。此成假觀。第三對
明二諦相即故。不偏滯有無故。不爲有
邊所動無邊所寂。成中道觀。肇公亦云。渉
有未始迷虚。故常處有而不染。此不累
有也。不厭有而觀虚。故觀虚。而不證。此
不滯於無也。第四離過。準前有釋。初對中
初句云眞故無有。無彼定性之有是眞空
義。次句俗故無無。無彼斷滅之無故。是妙
有義。第二對亦有亦無義。第三對非有非
無義。第四對離過則成具徳四句也。又初對
雙離二過。一離有二離無。第二對離非有
非無。第三對。離亦有亦無。第四對總明離
過故。起信云。眞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
相非非無相。非有無倶相即斯義也。是以
結云。倶不倶等何由而有。謂第四對正離斷
常。第三對不偏滯。故離於倶句。第二句不
壞二故。離於雙非故倶寂也。又若有二可
得名倶。今有即無故。則有外無無。可與
有倶。今無即有故。則無外無有可與無倶
故。亦有亦無相違不立。言不倶不立者若
定有定無。遮彼有無有倶非句。今有即無
何有非無。今無即有何有非有。故雙非亦
寂。既無有無亦無一異斷常來去。靡不皆
如。故云都寂。是以經言二邊皆捨離。皆捨
離者。一切二邊非局有無。又言離者性自
離故。不取著故了眞性故。非有諸邊可
捨離也。疏。次一慈力降魔者。大乘方便經
説。波旬兵衆滿三十六由旬。圍菩提樹欲
作留難。菩薩住慈悲智慧。以手指地。八萬
四千八部大衆。皆發大菩提心。故云慈力降
魔。經云。導師降衆魔慈悲故如是。觀佛三昧
海經第二。説觀白毫功徳中。説慈悲降魔。
今取意引波旬。召諸八部及曠野鬼神十八
地獄閻羅王神。其阿鼻等諸大地獄。全至佛
所。及有無邊諸怖畏事。一時逼迫菩薩。菩
薩。爾時徐擧右臂。申眉間毫下向用擬阿
鼻地獄。令諸罪人見白毫中流出衆水。澍
如車軸。火滅苦息心得清涼。獄卒見鐵叉頭
如白銀山。龕室千萬有白師子。蟠身爲坐。
於其座上生白蓮華。有妙菩薩入勝意慈
心三昧。獄主發心。衆多罪人諸苦休息。稱南
無佛。皆得解脱。無邊惡事無由近佛。魔王
憔悴懊惱却臥床上。有三魔女。又懷惑亂
菩薩。亦以白毫擬之。諸女皆見三十六物
九孔不淨。背負老母抱死小兒。皆九孔流溢
匍匐而去。魔王奮劍向前。世尊又以白毫
擬之。令魔眷屬身心安樂。如第三禪。餓鬼
見毫端皆有百千萬億諸大菩薩。入勝意慈
心三昧。皆是慈力降魔。經云。光中演妙義者。
即眉間光。謂時魔波旬既不能壞佛。忽然
還宮。白毫隨順直至六天。於其中間無數
天子天女。見白毫孔。筒中皆空團圓可愛。
如梵王幢。於其空間有百千萬恒河沙微
塵數諸寶蓮華。一一蓮華無量無邊。諸妙白
毫以爲其臺。臺上有化佛菩薩。放於白毫。
大人相光亦復如是。諸菩薩頂有妙蓮華。
其華金色。過去七佛在於華上。是諸化佛自
説名字與修多羅等無差別。即光中演妙
義也。然是慈心三昧之力。是故總云慈力降
魔。疏次一智斷致用者。初句智次句斷。此
即精義入神故。能一念頓現一切。是致用也
易繋辭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
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注云。精義物
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也。故
能乘天下之微。會而通其用也。今借此言。
以智斷冥契。爲精義入神耳。第三節。疏性
相無礙。是眞通達者。疏。釋通達無礙。有其
二義。一所達之法性相無礙。二能了之智無
有二礙。二礙即二障了相故無智障。了性
故無惑障。故次句云。無二礙著。則轉依心淨
者謂轉無常雜染之依唯以功徳依常法身。
故云心淨離衆著。通達是智。無礙是斷。調
生是恩。云三徳備。疏。皆言或見者此九別中
有九或見在義易了。而人尚迷。今寄清涼
五臺求見文殊。以況法界。見佛差別總有
十義。一或多機異處各感見。一者如有五
人名爲多機。各在一臺名爲異處。一人南
臺見菩薩。一人西臺見師子。一人中臺見
萬聖。一人東臺見化佛。一人北臺見聖僧。
是各感見一也。二或同處各見者。五人同在
中臺故云同處。一見菩薩一見師子等。故
云各見。三或異時別見者。一人朝見菩薩。
暮見化佛等。四或同時異見者。上異時別見
不局一人多人今此要是多人。謂二人同
於晨朝一見化佛。一見菩薩。五或同時異
處見者。亦約多人同於晨旦。一於東臺見。
一於北臺見。所見之境。或同或異。或同見
菩薩。亦是同時異處見。或則一見菩薩一
見化佛。亦同時異處。六或同處異時見。同
於中臺朝見暮亦見。而能見亦通一人多
人。所見亦通一境異境。但取處同時異耳。
七或異時異處見。時則朝暮不同。處即東
西臺別。而能見亦通一人多大。謂或一人
朝於中臺見菩薩。暮於北臺見菩薩。異
人可知。然約一人其所見境亦通同異者。
同見菩薩如上已明。或一人朝於中臺見
菩薩暮於北臺見師子。然多分且約一境。
八或同時同處見。亦約多人同在中臺。同
於中時見菩薩。所見亦通同異。且約同
説。九或一人於同異交互時處見多人所見
者。言同異交互時處者。謂同時異處異時
同處。名交互時處。然同時異處即是第五。
而要是多人異時同處。即是第六通一人多
人。今唯一人頓見前多人。所以見此機
亦是不思議人。能於同時異處見故。謂有
一人於晨朝時在於中臺。見中臺多人所
見。亦在西臺見多人所見又於中臺。於朝
於暮皆見多人所見也。十或一人於同異倶
時處見一切人所見者。謂同時同處異時異
處。名同異倶時處。既是一人時該多時處
遍諸處。見通諸境。故是普眼機也。疏。然佛
不分身下。不分而遍。無思普現頓應前十
也。疏如第八會者。即五十九經各有十意。
説者應引。第四節疏。今觀於身若我即陰等
者。即中論法品中意。論云。若我即五陰我即
爲生滅。若我異五陰即非五陰相。若無有
我者。何得有我所。内外我我所盡滅無有
故。諸受即爲滅。受滅即身滅。業煩惱滅。故
名之爲解脱。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釋
曰。上中論意。正觀於身五陰之法。而如來品
五蘊上求如來。亦能就於我及我所説。即
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若了二我本自
空寂。則見法身堪然常住。疏。中初二句即
論。初兩句明即陰無我。陰是有爲生滅之法。
我即是陰故同生滅。次兩句是論第二兩句。
異陰無我。而論主但云則非五陰相。今云
以何相知者。是長行釋語。謂凡一切法。皆
以相知有離陰有我。即不以五陰爲相
爲用。何相知有我耶。故但妄情結成論意。
妄情計有我性實無。故云我性未曾有。疏。
既無有我下。以我破所。釋經我所亦空寂。
即論云。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疏。我我
所空身從何有。以無我遣身。釋經下半云何
諸如來而得有其身。即論内外我我所下。一
偈半文。疏。無身之身下。結歸疏意。三徳内
圓法身爲一耳。故經云。佛以法爲身清淨
如虚空矣。疏。二顯解脱般若徳者。即三徳
之二也。先釋解脱徳。引於涅槃。略有二種。
即二十五經。高貴徳王菩薩品第八功徳中一
義。經云。云何菩薩心善解脱。貪瞋癡心永斷
滅故。是名菩薩心善解脱。若瑜伽八十五云。
由三種相。當知心善解脱。一於諸行遍了
知故。二於彼相應煩惱斷徳作證故。三煩惱
斷已於一切處離愛住故。經云。云何菩薩
慧善解脱。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知無障
礙。是名菩薩慧善解脱。因慧解脱昔所不
聞而今得聞。昔所不見而今得見。昔所不
至而今得至。釋曰。心善解脱即滅定障。慧
善解脱即脱智障。二障既除翛然無繋。故
名解脱。涅槃下經重復問起以顯前義。謂心
定有貪等則不可脱。定無貪等即不須
脱。欲明相有性無。此二無礙方名解脱。言
涅槃略有一百八句以顯深廣者。即第五經
廣釋二徳中。解解脱之徳。迦葉問言。世尊何
等名爲涅槃。善男子涅槃者。名爲解脱。先
示其體。亦色非色下。迦葉重請明解脱相。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哀愍重
垂。廣説大般涅槃解脱之義。佛讃迦葉。善
哉善哉善男子。眞解脱者。名曰遠離一切繋
縛。若眞解脱離諸繋縛。則無有生亦無和
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眞解脱者則不如
是。是故解脱名曰不生。迦葉譬如醍醐
其性清淨如來亦爾。非因父母和合而生。
其性清淨。所以示現有父母者。爲欲化度
諸衆生故。眞解脱者。即是如來如來解脱無
二無別。譬如春時。下諸種子得暖潤氣尋
便出生。眞解脱者則不如是。此是一句餘如
彼經。然依遠公云以義相從有九十四句。
隨別細分有一百九句。第二十二無逼切中
別有七句。第二十三無動義中有四句。第二
十四希有義中有其二句。第二十五虚寂義
中。亦有兩句。第四十甚深義中有其二句。
第五十一平等義中亦有兩句。第六十七無
窄狹中有其三句。餘各有一。是故分爲一
百九句。今言一百八者。即於二十二無逼
切中。但有六句以遠公見有七喩。故分爲
七。而第三句云。云何逼切無逼切耶。譬如
凡夫我慢自高。而捉蛇虎毒蟲。是名逼切。
不逼切者。如轉輪王所有神珠。能伏毒蟲
名不逼切。六句皆是無逼切義。唯此一句兼
明逼切。以顯無逼。看似兩句實是一句。
表除百八煩惱。亦同楞伽百八句問。疏。言
明行者。即般若徳。朗照萬法故稱明行者。
即如來具三徳人。疏。若作明行足釋者。重
釋明行二字。即十號之一。先引瑜伽。由有
止觀云禪慧徳。彼後更有極善圓滿。以釋足
義。約滿足義無脚足義故。疏。不引。疏。涅
槃十六下。此經十八先釋明後釋行。前中先
引經。彼有四釋。今當第四。就行修證入釋
明。即證入之體。後然皆般若因果理智異耳
者。是疏釋經。菩薩明者因中證智。佛明者
果中證智。上二皆智。無明明者是所證理。
智即觀照。理即實相。智度論云。説智及智
處。倶名爲般若。即斯義也。疏。足有二義者。
即釋行字。此中略無足字行字所攝。然經
四釋不出二義。第一釋云明者。名得無量
善果。行名脚足。善果者名無上菩提。脚足
者名爲戒慧乘。*戒慧足得大菩提。名明
行足。釋曰。此則據果尋因。釋以明爲果以
行爲足。行即是足脚足義也。行足不分是
今經意。二者經云。又復明者名呪。行者名
吉。足者名果。善男子是世間義。呪者名爲
解脱。吉者名無上菩提。果者名大涅槃。釋
曰。此偏就果徳釋然以世間況於出世。此
以涅槃爲足。是滿足義。亦智斷總別耳。三
者經云。又復明者名光。行者名業。足者名
果。善男子是名世間義。光者名不放逸。業
者名六波羅蜜。果者名無上菩提。釋曰。此
即從因釋果。釋謂明行皆因以足爲果。前
釋三皆是果。此獨菩提是果耳。今疏所引。即
當第四。但引釋明。彼釋行足云。行者於
無量劫爲衆生故修諸善業。足者明見佛
性。釋曰。此亦滿足釋足。以足爲果以行爲
因行足義開。今經無足故取初釋。行足合
義不引此文。疏。無數下顯其離過。即下三
句於中四。一總明。二因明立量下。釋世間
義。三如説佛聲下。指事以明求過。不得定
有則常。今非定有不同外常。因縁造作即
是無常。今從法性故離造作。不同無常何
可求過。四諸因量者下。隨難牒釋。言諸因
者。謂即生因了因。言諸量者。謂現量比量。
及聖言量。所言因者。所由所以順益待籍之
義相也。爲由有此所由所以順益待籍。宗果
方明。故説此等名爲因也。此即要是宗之
所由。亦是宗之所以等。由此即顯與所立
宗。一向一味能建立宗。故名因也。又因有
三相。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異品
遍無性。如立聲是無常缾等。爲同品。虚空
等爲異品。於同品定有異品遍無。是無常等
因。同喩異喩皆名喩也。言自他共等三種比
量者。因明。第二疏中廣説。今略示之。如薩
婆多立無表色自立量云。我無表色定是實
色。許色性故。如許色聲等此即自比量。謂
自立義。令他解了。二他比量者。於他立中
出宗因過。如大乘破薩婆多云。汝無表色
非定實色。許無對故。如心心所三共比量
者。於他立中。出比量過。疏。因爲量主者。此
即彼中三支有闕妨問。夫論立量三支圓滿。
果明不擧獨唱因明。答有二解。一云。對敵
申量即能立。三支具足。敵者起智所由並得
稱因所生敵。智即號爲明。理智合擧故説
因明。二云。就比量中有許未許爲成未
許必有能成。即能成是因。所成是宗。宗由
因顯。義得分明。此即因果雙彰理無違妨。
上之二義。正以後義因爲量主。又經中云
世間諸因量者。亦可世間相違求過不得
也。疏。蘊者聚義等者。倶舍界品云。彼論。問
云。蘊處界等別義云何。頌曰。聚生門種族。是
蘊處界義。釋曰。初句釋義。次句結成。聚謂
積聚即是蘊義。諸有爲色。若過去若未來
若現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近
若遠。如是一切略爲一聚。説名爲色蘊。言
麁細者。可見有對爲麁。餘二爲細。又不可
見有對。望上爲細。望不可見無對爲麁。三
唯是細染汚名劣。不染汚名勝。現在名近
過未名遠。餘蘊例然。但麁細一門有異。謂
意識相應四蘊爲細。五識相應五蘊爲麁。
依五根故。或約九地下地爲麁。上地爲
細。言生門者。處義謂六根六境是心心所
生長門處。言種族者。界義論有兩釋。一族
者謂種族也。是生本義。謂十八界爲同類
因。各生自類等流果故。是法生本。二族類
義。十八種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也。疏。倶
舍論云。愚根樂三下。此之半偈。論明教起不
同。謂愚有三。一愚心所爲我。二愚色。三
雙愚心色。如次配三。言根有三者。謂上根
聞略得悟故。説五蘊。中根聞中説十二處。
下根聞廣方了説十八界。言樂三者。謂樂
略説蘊。樂中説處。樂廣説界。疏。因滅無
常色即涅槃三十八如下當引。疏如來妙色
常安隱故。但要此句具有一偈。偈云。不爲時
節劫數遷。大聖曠劫行慈悲。獲得金剛不壞
體。疏。四歎佛超絶根境徳者。即其性本空寂。
偈初句何法不寂獨歎如來故。疏答。云境
智雙寂契彼性空。故爲佛徳。所以無心於物
境則未亡攝境歸心。心又未寂。今佛雙亡
寂照方契性空。此以第二句成上第一句。
次言根塵兩亡内外解脱。即上句釋下句。由
契性空故亡根塵。心所知法一切皆空。故
亡塵也。能知之心亦不可得。故亡根也。由
内亡故根不能繋。由外亡故境豈能牽。眞
解脱也。斯乃解脱惑障。次云亦常照内外脱
於無知者。此智障解脱。上寂此照寂照無二。
眞佛心也。次空上不存者。擧況釋第三句。空
爲所契尚不當心。妄念空華豈當佛意。第
五節。疏。次四修智上攀業者下。疏。釋有二
意。前意各別一行。後意通修諸行。文雖局
一義乃兼通。如長時修。謂長時信長時樂。
長時念長時學。下三亦然。若約所信。念
等皆佛功徳。疏。如淨名觀佛前際不來等者。
即見阿閦佛品。佛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
爲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觀身
實相。觀佛亦然。我觀佛如來前際不來。後
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
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受想行識
如。不觀受想行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虚空。
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
三垢已離順三脱門。三明與無明等。不一
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
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衆生觀
於寂滅而不永滅等。彼以觀身實相用觀
如來。今但自觀爲小異耳。眞實觀同。疏。又
法華不顛倒等者。即安樂行品第二親近處
經云。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
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虚
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
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
障。但以因縁有從顛倒生。故説常樂。觀如
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釋
曰。上經皆觀實相。即理實相也。云皆寂滅
疏中論法品下。引論全釋一偈。然順今經。
引論乃倒。今先具引論文。然後釋義。論云
諸佛或説我。或説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
無非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
滅。寂滅如涅槃。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
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自知不隨他。寂
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若法
從縁生。不即不異因。是故名實相。不斷亦
不常。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
教化甘露味。釋曰。此有六偈。大分爲四。初
三明實相之體。次一智契實相。三有一偈。
名實相之由。四有一偈。明實相之教。初三
中。初一明實相雙非。次一明其深寂。後一
語其體圓。又三是横廣。三是竪深。初一非
深非廣。又初一對我説實相。二約性顯實
相。三該通性相明實相。以實是性非實是
相故。略知大旨。今之所用。但用二偈。初以
竪深釋經上半。以心絶動搖言亡四句。故
云心行言語斷。理圓言偏理與言絶。故云言
語道斷以欲言其有無状無形。欲言其
無聖以之靈。故口欲辯而辭喪。心以取相
爲行。實相無相故絶心行之處。是則心將
縁而慮息。以起心動念不會理而。故體無
生。既法本不生。今何有滅。無生無滅即是寂
滅。言如涅槃者。擧喩以顯。然實相之體即
性淨涅槃。而人知涅槃寂滅不生。不知實
相寂滅。故以涅槃爲喩。若了實相即是涅
槃。涅槃之相亦叵得也。次以雙非實相。釋
經下半。離我無我著。實相無我不可著。從
亦無無我。亦不著無我。若著二無我理未免
於著。從又離我者下。上來直就體明。此下對
人以顯不著無我。則不趣證故能悲濟。從
然我無我下。復以四句會融釋此四句。略
有三意。一對人以顯成前對人。謂唯我即
凡夫。無我即二乘。雙辯對小説大涅槃。云
無我者所謂生死。我者謂大涅槃。二乘之人
但見無我。不見於我。雙非即泯絶大小。二
者直就大乘性相。亦有此四。初句唯一眞我
迥然獨立。次句對病顯實我法皆空。雙辯
句。眞妄雙觀不壞性相。雙非句。性相融即
故互奪兩亡。三者但約觀照。第一句。知諸衆
生妄執有我。二稱理而觀離於二我。三亦雙
照性相。四即眞妄形奪。與第二釋異者。此
初句有我此是妄我。第二初我乃無我法中
有眞我耳。第六節。疏。初一揀迷此下。以經
初句下五字爲三節攝。佛地論歎佛偈。偈
云。自性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
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薄伽梵。今文具用此
翻六義。以顯眞佛最勝之法。初以自在熾
盛二徳。釋威徳字。論云自在者。永不繋屬
諸煩惱故。熾盛者。猛焔智光所燒煉。故此
内威。徳由内具此智斷二徳。外攝群魔制
諸外道。二以端嚴吉祥釋於色字。色即色
相。論云。端嚴者三十二相所莊嚴故。吉祥
者。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歎故。三以名稱
尊貴釋種族字。論云。名稱者。一切殊勝功
徳圓滿無不知故。尊貴者。具一切功徳。常
起方便利益世間。安樂一切無懈廢故。此
上二徳前是功徳。後是大悲。悲智功徳爲佛
種族。謂佛以功徳爲種性故。佛以大悲
爲根本故。爲出生故。即内種族故。能悲現
刹帝利種。疏。雖是薄伽下釋後半。躡上而
釋。謂上之六義號爲薄伽。依此而取未免
顛倒。見從外來即不了唯心。是起信文云。
見從外來取色分齊。取相二字向上成心
外取相。若就當句。設取心佛亦爲取相。
不了眞佛無相相故。言顛倒者。顛者頂也。
頂合在上向下即倒。如是合無爲有。合
内爲外。皆名顛倒。故擧空華喩。通二義
思之。疏一無限因成者。此中無文。含在隨
樂見中。上普興雲幢主水神偈云。清淨慈門
刹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一一諸相莫不
然。是故見者無厭足此慈一門已無量矣。
況於諸門。出現寶光主海神云。不可思議大
劫海。供養一切諸如來。普以功徳施群生。
是故端嚴最無比。即施門無量也。普發迅流
主河神云。如來往昔爲衆生。修治法海無邊
行。即無限因也。如是等或一切因共成一相。
或一切因成一切相等故云無限。疏。二應
機普現者下。擧三喩。別喩色形諸相。疏。後
半重釋等者。前半云。難可量則心行處滅。言
説莫及則言語道斷。今重釋者。何以寂滅諸
相心言罔及耶。釋意云。寂滅是不和合義隨
樂皆見是和合義。今亦不可作合與不合。
而知而説故。重釋云。於中寄三身説。初
約法身住體遍應釋。則前無相寂滅。即是住
體隨樂皆見。即是遍應故。今以二義相奪。
故非合不合。其住體遍應猶如虚空。隨其
竅隙方圓大小。二縁起修成下。約報身修
成契實説。如鑄金成像像全同金。亦互奪
叵説。三又縁即非縁下。約化身應縁説。猶
如影像有而即虚。亦二相奪不可得説。已
釋上句。從合相離故下。釋下句可知。疏。
中論云。戲論破慧眼等者。即如來品。此前
更有一偈半云。如是性空中思惟不可得。
如來滅度後分別於有無。青目釋云。諸法實
相性空故。不應於如來滅後思惟。若有若
無若有無倶。如來從本已來畢竟空。何況滅
後。釋曰。此偈總遣三句。次偈云如來過戲
論。而人生戲論。戲論破慧眼。是皆不見佛。
此偈二意。一者仍前破第三。此破第四非
有非無戲論謗句。即今疏文二者。總遣四句
百非謂起心動念皆成戲論。非局第四故。
次疏云。妄惑不生故非蘊聚起心則生便成
戲論。彼青目釋云。戲論名憶念取相分別此
彼。言佛滅不滅等。是人爲戲論。覆慧眼故。
不能見如來法身。疏。決定見者下。釋下半。
謂決定見者。則見法身。如來法身其相云何。
論云。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
世間亦無性。眞妄無性即佛法身。如是見者。
不隨相轉。若隨相轉則不自在。不隨相轉
即決定見。見同無性能所雙寂。何有有無
能累其神。則不畏有無等也。疏。初知解脱。
智者摽也。此偈第四句結歎。疏。總不別釋。
四句交絡相合而釋。謂初句身字。合次句
外字。初句心字合次句内字。應云外身内
心。平等二字是身心理。解脱二字通上身心
内外。而解脱不同外身。脱業繋苦相。即以
解脱字上取外身。下取第四句中無所繋字。
内心脱執取等相。即以解脱字上取内心。
下取第四句中無著二字。心無取著即爲
能證。契上平等名爲正念。是第三句四句
圓矣。從又内脱二障。更爲異解。上解脱字
別配身心。皆離障解脱。今釋内解脱者。離障
解脱。外解脱者。作用解脱。如淨名有解脱
名不可思議等。疏。謂即前分別之器亦無所
有者。上云月之一多由器有異。佛之一多
由感不同。今云心分別世間是心無所有。則
分別之器亦忘也。其猶夢中見器中之月。
豈唯月之不實。實亦器本自無。能現之器既
無。所現之月安有。約法可思。疏此法是佛
下。釋下半。依此見佛則如佛見。第七節疏。
今初一句所縁及一切種清淨者。契經諸論
皆説如來一百四十不共功徳。今依瑜伽四
十九説。論云。依如來住及依如來到究竟
地。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謂諸如來
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四一切種清
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
失法。永害習氣及一切種妙智。今經略具。初
三句中。具四一切種清淨言四種者。一一
切種所依清淨。謂煩惱麁重并諸習氣。於自
所依無餘永滅故又於自體如自所欲取。
住捨中自在而轉。二一切種所縁清淨。謂於
種種若化若變。若所顯現一切所縁。皆自在
轉故。三一切種心清淨。謂如前説。一切心麁
永滅離故。又於心中一切種善根皆積
集故。四一切種智清淨。謂如前所説。一切
無明品麁重永滅離故。又遍一切所知境中。
知無障礙智自在轉故。上四中除第二。皆
有二釋。今疏之中皆具四淨。而文少略。取
順經耳。初如來最自在句。有二清淨。所
縁是第二一切種智。是第四。於所縁中無礙
轉。釋第二所縁清淨。於所知中無礙智自
在轉。即是第四一切智清淨。彼論二釋今
取後釋耳。此二皆是最自在義。次句所依清
淨者。即經超世無所依。是第一淨可知。三
一切種心清淨者。即經具一切功徳。是第三
心清淨。亦二釋中。後釋對論易知。疏五無
憂喜之離染安住捨故者。即無染無所著。是
三念住。謂一者一心聽法不憂。二者一心
聽法不喜。三者常住捨心。謂有憂喜即染
不住捨即著。今無染無著故具三念住。疏。
六惡想都絶下。即經無想無依止。是三不護。
三不護者。一惡想都絶。二不依止名聞。三
不依止利養。今無想。成初一。無依止成後
二。疏。九智光遍覺即一切種妙智十可知。十
一即無忘失法故。常明記。疏。又此一偈即
四無所畏者。謂光明遍清淨偈無畏有四。一
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出障道無畏。
四出苦道無畏。至十藏品當釋。唯十力智
在第三。約法以顯中。即百四十功徳具矣
疏。故大般若云覺法自在性下。即文殊分中
如前已引。又心絶動搖。亦是此經次後那伽
室利分。那伽云龍。即龍吉祥菩薩。妙吉祥菩
薩欲入城乞食。龍吉祥問云。我欲入城爲
有情故巡行乞食。妙吉祥云。隨汝意往。然
於行時勿得擧足。勿得下足。勿屈勿
伸。勿起於心勿興戲論。勿生路想城邑
想大小男女想。所以者何。菩提遠離諸所有
想。無高無下無卷無舒。心絶動搖言忘
戲論。無有數量。今唯用後一對耳。疏。又瑜
伽九十五有六種戲論者。一顛倒戲論。二唐
捐戲論。三諍競戲論。四於他分別勝劣戲論。
五分別工巧養命戲論。六耽著世間財食戲
論動搖尚無斯六豈有之。疏。次偈入佛功徳
等者。文有三段。初略釋經文。二然一多相依
下。束成四義以順經文。三復總收之下。融
成十門。疏下文云知一即多者。十住經文
疏。一孤標獨立者。即前多中無一性。一亦無
有多。二法互無故得獨立。亦一即多而唯
多。多即一而唯一。廢己同他故云獨立。
二雙現同時。即下經云知以一故衆。知以衆
故一。無一即無多。無多即無一故。故二雙現
更無前後。如牛二角。三兩相倶忘者。即前
二倶捨也。四自在無礙者。欲一即一不壞
相故。欲多即多一即多故。一既如此多亦
準之。常一常多常即常離。故云自在。五去
來不動者。一入多而一在多。入一而多存。
若兩鏡相入而不動本相。相即亦然。六無
力相持者。因一有多多無力而持一。因多
有一一無力而持多。七彼此無知者。二互相
依皆無體用故。不相知故。覺首云。諸法無
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
知。八力用交徹者。即前一中解無量。無量中
解一。九自性非有者。互爲因起擧體性空。
十究竟離言者。不可言一不可言非一。不
可言亦一亦非一不可言非一非非一。不
可言相即。以相入故。不可言相入。以相
即故。不可言即入。不壞相故。不可言不
即不入互交徹故。口欲辯而辭喪。心將縁
而慮亡。唯證方知同果海故。一多既爾。染
淨等法無不皆然。第八節疏。今文具三者。
具上三方便也。然其十偈皆具此三。取其
相顯。八九兩偈但有第二故。下疏云上之
二偈但了差別即是方便。餘之八偈即是即
實之權。約其因修。總是加行方便之力。如
第四偈善巧通達一切法。差別用也。正念勤
修涅槃道。加行方便也。上二皆權。樂於解脱
離不平等。即是稱實。對上故爲即實之權
也。餘可意得。疏。初二句有無無礙者。無即
是理有即是事。次句定散無礙者。恒住禪
寂定也。由契心性理也。禪不繋心。不礙
地即渉事也。疏。初二句趣如法界者。二
句之中唯取四字。是向實際。初句及一切
智。皆迴向菩提。疏。二界八地皆名爲想者。
以欲色二界有於五地。皆全有想。其無想天
在第四禪。不攝一地全故。八地有想。其有
頂天是第九地。不屬於想及與無想故。令
無色一界四地不全屬有無。故云二界。其
無色界下之三地。由是有想故。擧八地而
以攝之。第九節疏。初句無餘修者。此有四
修。一無餘修以皆修故。次句有二修。一長
時修。二無間修。日夜不息。即是長時精勤無
怠。故無有問。難度能度勇猛修也。此偈是
總。總示度相。師子吼者。名決定説。即涅槃
二十七師子吼品下。説法度類略有其六。亦
攝下偈文有四節。初偈即説佛性。度一闡
提。闡提佛性無明所覆迷眞起妄如墮大
河。二有一偈無我化外。三有六偈。皆説
欲苦度於波旬。波旬爲主諸類皆攝故。四
有一偈濟度三乘。聲聞法執不了性空。
縁覺無悲不隨六道故。悲智雙流普教群
生。即化菩薩。疏。五事難出。一水深即愛欲
海。二即流轉。三即無明。四即網覆義。兼蟲執
羅不得出五即大憂迫。次衆生下約法。釋
五而四釋蟲執。云妄見有徳結網自纒。餘
可知。第十節疏。初三句三達因圓者。三達即
達三世。於中初句了相無量。劫言通過
及未。次句了性。過去心不可得。故云無
去。未未心不可得故云無未來。現在心不可
得故云無住。故淨名云。若過去過去心已滅。
若未來未來心未至。若現在現在心無住。現
在是住亦生即滅故云無住。第三句結知佛
如是。知云何如是。非唯知無去等。亦知
其相。又性相無礙。又一念能知爲如是了
疏。兼方便等者。勸物渉有故是方便。勸生
發心即是大願。衆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
誓願成故。即修習力爲智決斷。言佛果朝夕
者。此有二意。一明果速。匪朝即夕故。一念
相應功圓曠劫。此爲正意結云速成。二朝
夕是海。文選云。挹朝夕之池者。無以測其
淺深。謂此是佛果大海以深廣故。與此相
應亦得速成。於一切法都無所求。即淨名經
身子念座因有此耳。疏。上四義皆先義後
利者。即佛地論。疏。若無説無示同佛説也。亦
淨名目連章經云。夫説法者。無説無示其聽
法者無聞無得。説約教道示約證道。無聞
則不如言取。故爲眞聞。無得則心無所得。
方眞證得無聞無得。則後偈聽法行中。今此
説法。但無説示。亦同寶積歎佛偈云。善能
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故言同佛
也。疏。次句悟理。揀去隨文者。不隨文故無
聞。悟理故無得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三十一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初來意等者。疏文有二。先標。後通。謂下
釋。通中二。一分來意直盡第七會來。二生
解因中。下唯明下三品來意。於中二意。一
依古徳信住合明。二又正答十信下。即疏
意別明唯答十信。以第二會。初十問之中
脱十信問故。今三品答之不答住也。然賢
首意。始教別開信位。如梁攝論云。如須陀
洹見道前四位。謂燸頂忍世第一。菩薩道前
四位亦爾。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又彼論
及佛性論。皆云地前修四種行。謂十信修
信樂大乘行。十解修般若行。十行修三昧
行。十迴向修大悲行。如其次第即是四位
故。又爲除四類障正使故。即此四位。謂初
除闡提不信障。二除外道我執障。三除聲
聞畏苦障。四除獨覺捨大悲障。又信成淨
徳因種。解成我徳因種。行成樂徳因種。迴
向成常徳因種。又仁王經寄四輪王。謂鐵
銅銀金。以上教義。故知十信亦成位也。若
終教。十信但是十住。方便自無別位。謂仁
王釋三賢云十信十止十堅心。十信即住
故。今疏不論成位不成位。皆以三品別
答信問。別一會答合有問故。已如前説。疏
二釋名疏文二。先得名。後雖諸下釋名。前
中先總釋。後然問有二下別釋。於中三一。
約論通。二分賓主。三約法理。今初問即是
難。明即是答。今對彼難問故答稱明。此明
局在答者。而有二義。一顯理爲明。此明屬
自。二明亦已下。破闇爲明。此約答他。令
他明故。疏又長行下。第二約賓主問。唯屬
問明通問答。言使答者亡言者。如縁起甚
深中問云。心性是一何以種種。若云縁令種
種。何以復不相知逆遮其救使其亡言。言
使答者易釋者。謂問意言。既是一性何以
種種。欲言種種復不相知故。答意云。由
不相知能成種種。種種無性即不相知故
不乖一性。即答者易釋也。疏又明即法明
下。第三約法理釋。亦是約教義説。謂問
即是教。釋有往復。故明即法。明是義所攝。
謂十甚深爲十種法明。就此法明。又約心
境。法即是境。明即是心。以智慧明照二諦
法。故云法明。第四釋文。疏前中以十菩薩
各主一門下。疏文有三。初約十甚深。次示
別理。後正釋文。前中二。先列十名。然此十
甚深。即遷禪師所立。今古同遵。後此十甚
深下。明次第。言縁起深理總該諸法者。若
染若淨。染淨交徹無不攝。故攝論中云。菩
薩初學應先觀諸法如實因縁。以成正信及
正解故。疏。又此十種下。第二示別理。於中
有二。一配十信。二配信徳。前中亦二。先正
配釋。然十信心。謂一信。二進。三念。四定。五
慧。六不退。七戒。八護法。九願。十迴向。配文
可知。後以是圓融下。通妨難。謂有難云。信
進等相釋處易知。今十甚深文義兼廣。何得
而是十信等耶。故爲此答。疏又亦攝十信之
徳者。信有十徳。一親近善友。二供養諸
佛。三修習善根。四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
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身心平等。九
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慧。配十甚深者。一
則正教甚深。近佛善友聞教法故。二即
福田甚深。三即業果甚深。四即縁起甚深五
即正行。六即助道。七即教化。八即一道。九
即説法。十即佛境。通説佛智爲所信故。既
有多含故文義兼廣。疏且爲十甚深下。第
三釋文。疏妙慧通於衆行者。文殊爲妙慧。
九首爲衆行。各主一門故。而問爲能成。答
爲所成。故妙慧衆行互爲能所。*疏。此二不
二。成信中之觀解者。融上二也。謂行與法
不二。了法成行。行契法故。又衍法師云。一
人問多。表一中解無量故。多人問一。表
無量中解一故。又文殊是主。餘九是伴故。文
殊是總。餘九是別。不是全要故略不出。疏。
二顯深理者。疏。文分二。先正明令始渉
者便悟心性超乎大方。故云始終皆實。故
起信論云下。第二引證。於中四。初至應
説。是論初標文。二從所言法者謂衆生心
即立義分。又論云。次説立義分。摩訶衍者
總説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
衆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眞
如相。即是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縁相。能
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釋曰。法通軌持。亦
能顯下義。故稱爲法。該於染淨大位在因。
故言謂衆生心。爲染淨依。故攝世出世。何
以故下。出攝所以。以有三大故。三大即義
大位在果。今取通爲縁起之本。故但引法
以證眞心隨縁。三從依一心法有眞如門
及生滅門即義引解釋分顯示正義中文。以
釋前法。論云。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
二種門。一者心眞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
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盡。是義云何。以
是二門不相離故。心眞如門者。即是一法
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等。次
下釋心生滅云。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有生
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
異名阿頼耶識等。廣如彼釋。今以眞如
證心性一。隨縁生滅而成種種。爲此深
理故。四從彼論依此生淨信故。即結示爲
實。馬鳴依此造論。令物生信何不信耶。
疏二述問意。於中三。初正釋前難二設
彼救下釋。業不知下。經文先出伏難。後
爲遮此救下。擧經通釋。三既離眞性各無
自立下。結成本難。於中二。先出所以。後
方正結。今初。言各無自立者。起信云。
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
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倶
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疏。
心性既一下。二正結。先以本難末。後事法
既多*下。以末難本。故初結云本末相違。
此結有四。一本末相違約能所生。二事理
直語體性。三一異唯語其相。然一有事有
理。今是理一。四眞妄唯語其體。然眞亦通
事。如佛眞智等。今亦約理爲眞。以含義
不同。故有四結。大同小異。疏。三揀定所問
者。意云。此是假名法相師問。欲顯法性義。
非是法性師問。顯法相義。故云揀定。於中
三。一正揀。二遮救。三結成。疏。亦不可言下。
二遮救也。即法相師救。此法性師難法相
義。心性是一者。八識心王同是心故名爲性
一。破云生於種種即眼耳鼻舌等故非相
違。亦非第八下。遮其轉救。救云。若八識非
一。第八頼耶此是一義故。今破云。汝第八
正是一所熏心體。含多種子熏一成種種。
亦非相違。心性之言下。以理正折第八。但
是心相生滅非唯識性。答中既云法性示生。
不言第八。無生示生明是眞如隨縁義耳
疏。文殊下。三結成也。疏。四會相違者。此門
躡前而起。謂若依上如來藏隨縁成立。則
違瑜伽等文。故今會之。先敍所違。玄談已
釋後答。瑜伽等下。後爲會通。於中亦二。先
會法相宗意。後楞伽密嚴下。申法性宗意。
於中三。初正釋。二引證。三結成。疏故密嚴
下。第二引證。總引二經三論以成此義。初
引密嚴自有二文。倶是第三卷阿頼耶微密
品末兩頌。相續中間有釋。故著又言。此前
更有一偈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常
始終離四句言説。次即云佛説如來藏
等。彼疏釋云。上半定頼耶體。謂是如來藏
與妄染合。名阿頼耶。更無別體。此是實
教所説故引佛説。下半明會權教。謂彼守
權教者。不能了如來藏作頼耶者。當知
彼是惡慧之人。此是訶守權之人令歸實
説。次頌即如來清淨藏等。彼疏釋云。此頌釋
成前義上半法説。牒擧二位下。約喩釋成。
謂如以金作於指環。環相虚無金體露現。故
云無差別。如來藏作頼耶。頼耶相虚藏性理
現。故云即是也。亦可衆生迷故成阿頼耶。
如來悟故成如來藏。體無有二故云無差
疏。楞伽中眞識現識如泥團等者。若具彼文
復如是下云。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
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泥團微
塵應無差別。如是轉識藏識眞相。若異者藏
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
眞相實不可滅。是故非自眞相滅。但業相滅
耳。賢首解云。此中眞相是如來藏。轉識是七
識。藏識是梨耶。此解甚當。但喩有二法。謂
泥團微塵。而合有三意少難見。此即第一
經初先明識三相。次明三識。初云諸識有
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眞相。釋曰。此三種相
通於八識。謂起心名轉。八倶起故。皆有
生滅故名轉相。動則是業。如三細中初業
相故。八識皆動盡名業相。八之眞性盡名
眞相。是故經云諸識有三種相。則知三相
通八識矣。次經辨三識云。大慧略説有三
種識。廣説有八種相。何等爲三。謂眞識現
識分別事識。釋曰。約不與妄合如來藏心
爲眞識。現即第八。故下經云。譬如明鏡現
衆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明是第八。餘
七皆名分別事識。是則三識別爲三類。現
唯第八。分別唯前七。眞相約佛是八出纒。
約凡在第八中亦兼在餘七。然泥團經文。
含前二段。意明三識。而參三相之名。轉識
即轉相之名。意是分別事識故。唯識中名七
轉識。藏識即是現識。此則可知眞相即是
眞識。上二取識類別故牒識名。眞相但取
通八識之眞。故牒相名。上經文言若異者
藏識非因者。謂三若異藏識。即應不同眞
相及轉識爲因。既以轉識熏故。眞識隨縁
而成藏識則知不異。非以藏識爲二識
因思之。故下重案定云非自眞相滅但業
相滅。斯則三事備矣。謂喩中有三。一塵。二
水。三泥。以水和塵泥團方立。以業熏眞相。
藏識便生業。以合水但水滅而塵在故。業
亡而眞存。經云若自眞相滅者藏識則滅者。
反顯藏識以眞妄和合而成。但其妄滅而眞
體不無。故下以水喩如來藏。波喩七識。合
成動。海即爲藏識。但波相滅。濕性不壞即
斯義也。不異之義易知。言皆此義者。皆是
如來藏隨縁成識義也。然云自眞相者。十
卷但云自相。曉公釋云。本覺之心不藉妄
縁。性自神解名自眞相。約不一義説。又隨
無明風作生滅時。神解之性與本不異。亦
*名自眞相。是依不異義説。疏又彼經云。如
來藏識。爲無始惡習所熏。名爲識藏者。
上辨與七和合爲藏識。今明無始無明爲
因。故論下文中無明爲因生三細。境界爲
縁生六麁。此中正取無明爲因生於三細。
三細既屬頼耶。已成識藏。即第四經文具
云。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
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覺
彼故三縁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
作者。爲無始虚僞惡習所熏名爲識藏。生
無明住地與七識倶。如海浪生常生不斷。
離無常生過。離於我論等。疏又入楞伽云
下。前引楞伽與七識倶。次引楞伽爲惡習
熏。今則雙具故復引之。大意無異。言而與
無明七識共倶者。與無明倶即前第二意。
與七識倶即第一意。疏又起信論云下。引
於三論。初直引起信。後雙引二論。今初。即
二門之中生滅門初。具云心生滅者依如來
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
合。非一非異名阿頼耶識。釋曰。初二句標。
所謂不生滅下。辯相。不生滅者。是如來藏
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擧體隨縁作生
滅心。不相捨離故云和合。非謂別有生滅
來與眞合。此心所以生滅者。因無明生。
此生滅心原從本覺而起。故有二義而無
二體。故下論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
風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説。此中動是風相。濕
是水相。以水擧體動故。水不離於風相。
無動而非濕故。動不離於水相。心亦如是。
不生滅心擧體動故心不離生滅相。生滅之
相無非眞故。生滅不離於心相。如是名
爲和合。此是不生滅心與生滅合。以是隨
縁門故。非是生滅與不生滅合。以此不是
向本眞如門故。言非一非異者。眞如全體
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眞性故與
生滅不一。此約三細以爲生滅。則第八中
已含動靜。若楞伽經云。七識染法爲生滅。
以如來藏淨法。爲不生滅。以此二和合爲
阿頼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者。就麁顯
説。然非一非異義廣如十忍品如幻忍明。
又如來藏名初品已釋。言不生滅等者。旦
公云。性該始終體非起盡。體遍迷悟性非
解惑。故云不生不滅。若不覺知能令生死
不斷名生。始覺能滅生死故名爲滅。疏。又
如達磨經頌下。雙引二論。於中二。先擧經
偈。而云達磨經頌者。攝論第二釋所知依
中云。此中最初且説所知依即阿頼耶。世尊
何處説阿頼耶識名阿頼耶。謂薄伽梵於
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説。釋曰此乃通指大乘
經爲對法經耳。文中但擧上半。下半云。
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疏。攝論等下。第
二引二論釋。初即法相宗論等者。等取瑜
伽雜集等。彼論釋云。無始者初際無故。界者
因義即種子也。是識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
染非是清淨。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
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若不爾者。
界聲已了無假依言。故第三論云。此中聞
熏習爲是阿頼耶識自性。爲非阿頼耶識自
性。下論答云。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
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倶轉。猶如水乳。
然非阿頼耶自性是彼頼耶。對治無分別智
種子性故。下二句易了。明知頼耶但是生
滅非眞性成。疏。寶性論翻下。即法性宗論。
疏中一句但是義。引彼論具足云。無始時來
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
即第四論。彼論釋云。此偈明何義。無始時
來性者。如經説言。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説
諸衆生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
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如來説如來藏者。是
法界藏。出世間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
清淨法身藏。自性清淨如來藏故。作諸法依
止者。如聖者勝鬘經言。是故如來藏。是依。
是持。是住持。是建立等。次論云依性有諸
道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生死者。依如
來藏。世尊。有如來藏故説生死。是名善説
故。及證涅槃果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
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證涅槃。
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
槃。不欲涅槃不願涅槃故。此明何義。明
如來藏究竟如來法身不差別。眞如體相畢
竟云佛性體。於一切時。一切衆生身中。皆
無餘盡應知。疏以此等文下。第三雙結二
宗。於中先正結。以上諸教皆如來藏爲識
體故。知心體性即如來藏。此外無法故爲
深也。又唯識下。引唯識文結同法性。故論
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眞如。常如其性故。
即唯識實性。釋曰。既用眞如爲識實性。明
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
人。唯立不變。故云過歸後輩。況世親造佛
性論。廣用勝鬘疏。又妄心之性等者。此下
一對成上二義。然有二意。一如次成上。謂
妄心之性成心之性。以性相不同故。眞心
之性成上即性。眞心即性故。二者通成。謂此
之二性別名二藏。前之二性皆具二藏。但
爲妄覆名如來藏。直語藏體。即自性心故。
此自性清淨眞心。不與妄合名爲空藏。具
恒沙徳名不空藏。前明即離。此明空有故
重出也。言皆平等無二者。上二即離不同。
由心之性故不即。由心即性故不離。不即
不離爲心之性。後二即空之實爲不空。即
實之空爲空藏。空有不二爲心之性。然空
有無二之性。即是不即不離之性。故但云一
也。疏。五趣諸根總別報殊者。如持五戒招
得人身。是總報業由於因中有瞋忍等。於
人總報而有妍蚩。名別報業。唯識亦名爲
引滿業能招第八。引異熟果。故名引業。能
招第六滿異熟果。名爲滿業。倶舍亦云。一
業引一生。多業能圓滿。猶如繢像。先圖
形状。後填衆綵等。然其引業能造之思。要
是第六意識所起。若其滿業能造之思從五
識起。疏。展轉異同成多差別者。都有六十
二句。謂初對是善惡爲二。第二對開二成
四。兼前二成六。第三對。開四成八。配前
六成十四。第四對開八成十六。兼前十
四成三十。第五對開十六成三十二。配
前三十成六十二。此約以後添前故成六
十二。剋實而言但有三十二。以後開前前
更無體故。如開善惡趣。各成滿缺。但有其
四耳。謂一善趣根滿。二善趣根缺。三惡趣
根滿。四惡趣根缺。此四之外更無有別善惡
趣故。又但若二二開之唯成三十二。若更
展其四生則復成多句。謂第三對先以四
生乘上四句。四四成十六句。更有勝劣乘
十六。已有三十二。配六已成三十八。後
後開之句數更多。第四對開成六十四。第
五對開成一百二十八。若從初善惡開爲
六趣。則句數更多。並可思準。故云後後必
帶前前。展轉異同成多差別。疏第三結成
前。於中文二。先總顯文意。後已知大意
下。釋文。今初。準下。諸菩薩問。皆有三段。其
第三段多是直結故。次釋文中。疏。一約本
識者。業是心所故依於心。心是第八爲根
本依。從離所無能下。釋不相知義。以相待
門釋。言離所無能者。既無所依心王。亦
無能依之業。今依心有業。業從縁生故。無
自性不能知心。離能無所者。離能依業
則心非所依。今由業成所依。所依無性故
不能知業。以各下結。謂各從縁成性。空
無體相。依無力故云無用。覺首亦云無
體用故。故不相知。疏。二約第六識。業是所
造。心是能造者。即以第六識名心。從於積
集。通相説故。謂第六識人執無明。迷眞實
義異熟理故。以善不善相應思造罪等三行。
熏阿頼耶。能感五趣愛非愛等種種報相。但
云六者。謂五識無執不能發潤故。非迷理
無推度故不能造業。雖造滿業亦非自
能。但由意引方能作故。後並皆速滅者下。
明不相知。通相而言皆約無體用故。別相
而言。用門不同。此用二門。一無常門故。言
並皆速滅。淨名弟子品云。優波離。一切法生
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
不住。諸法皆妄見故。心業皆空。下經云。衆
報隨業生。如夢不眞實。念念常滅壞。如前
後亦爾。故由無常不能相知。從起時不言
我起下。即無我門。約法無我明不相知。故
淨名問疾品云。又此病所起皆由著我。是
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
衆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衆法
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釋曰。上
以法遣我。次經云。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
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釋曰。此總顯
我空明不相知。次經云。彼有疾菩薩爲
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
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爲離。謂離
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
二法。謂不念内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
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
皆空。以何爲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
法無決定性。釋曰。此破法顯空。今但取我
法不相知義。故略用二句。次下經云。得是
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釋曰。
此以空空破空非今所要。因便引來成一
段義畢耳。疏。第二對約得報果時難能所
受等者。此釋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受是能
受之因。報是所受之報。此上總明。從謂受是
報因下。別釋。言即名言種者。唯識第八云。復
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
種。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
名言習氣者。謂有爲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
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
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
種。作有爲法各別因縁。釋曰。言各別親種
者。三性種異故。能詮義音聲者。揀無詮聲
彼非名故。名是聲上屈曲唯無記性。不能
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起種。名名言種。二
顯境名言。即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心。相
分心者。不能顯境故。此見分等實非名言。
如言説名顯所詮義。此心心所法能顯所了
境。如似彼名能詮義故。隨二名言皆熏成
種。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並如六地。有
支即是今文爲業所引。能引之業故。唯識云。
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
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
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
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故。論頌云。由諸
業習氣二取習氣倶。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
熟。此能引業即諸業習氣。此名言種即二取
習氣。言爲業所引者即彼倶義。親辦果體
即由名言。若無業種不招苦樂。如種無
田終不生芽。故此名言由業引起。方受當
來異熟之果苦樂之報。故六地云。業爲田識
爲種也。疏。離報無受下。釋不相知亦約
相待空故。疏。三約名言因就能所依難等
者。標也。即將第二對中能受名言之因。對
第一對中所依本識。前以業依識難。今以
種依現行難。從謂前能受報因下。釋不相
義。但釋受不知心。不解心不知受。故
結云餘義同前。若具應云所依心體。若離
能依亦無所依。無所依故不能相知。疏
四約因縁等者。取前第二對中所引名言及
能引業。相對以明。於中初標也。次所謂下
出體。後相待相奪下。釋不相知。言相待
者。業無識種不親辦體。識無業種不招
苦樂。既互相待則各無自性。言相奪者。
以業奪因。唯由業招故。因如虚空。以因奪
縁*則唯心爲體。故業如虚空。互奪獨立亦
不能相知。互奪兩亡無可相知。次言如
不自生等者。引例以釋。以縁奪因故不自
生。以因奪縁故不他生。因縁合辨相待無
性故不共生。互奪雙亡無因豈生。以此不
生類於不知居然易了。即以因爲自以縁
爲他。合此爲共離此爲無因。互有尚不相
知。互無豈能相知。疏。五約境智相對相見虚
無難者。相即相分。見即見分。諸心心所略有
二分。廣説有四。如下當辨。*從謂境是心
變下。明不相知義。於中先約唯識能所變
釋。後以無境外下。約於當經互融以説。故
下經云。無有智外如爲智所入。亦無如外
智能證於如無有少法與法同住。以擧心
攝境則無心外之境。擧境攝心則無境外
之心。以性無二相即性故。相隨性融隨一
皆攝。上約眞心。後心境虚妄。下約其妄心。
眞則互融。妄倶無體故。下答中云能縁所縁
力種種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即
顯妄無性故不相知也。然上五對初及第四
唯約因中。第二一對因果對辨。第三一對心
含因果。第五一對義通因果。修因二取即名
言等故。唯識論釋二取中。總有四義。一者
相見。二者名色。三者王所。四者本末。末即六
識異熟。本即第八異熟。四種二取皆能熏發。
親能生彼本識上功能。名二取習氣。所變心
境即通因果也。又能變之心是因。所變之
境是果。心託境生。倶通因果。疏。第二別觀
者。上云通觀。五對之中一一通前善惡趣等
五對本難。今即以斯五對。別對前五而前
後鉤鎖。但有四重細尋可見。疏。以初二對
結趣善惡者標也。次云趣善惡者。正由業
熏是第一對。業不知心心不知業此對爲
因。次云受總報故即第二對。受不知報
報不知受。初。對爲因受第二對報。總報即
是趣善惡故。疏二復以第二及第三對結
受生同異者。鉤取前二對中第二對。即重
明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受即名言種故云
初對。以名言種對所生處。謂亦由識種
往所生處故。初地云。於三界田中復生苦
芽。次對以名言種對能依本識者。即心不
知受受不知心。受即名言種。心即能依本
識者。依名言種招現行識故。識爲能依則
此心言通因及果。上約因中本識故爲所
依。今約果中故爲能依。疏三復以第三及
第四對。結苦樂不同及端正醜陋者。即通
以此二對。雙結前二對。言初對觀現受時
者。即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對。謂亦由受
因受苦樂體及妍媸故。若無識種本識。此
二亦無所依。次對觀苦樂因及彼妍媸。皆
由縁令異者。即因不知縁縁不知因。謂
損益下。別示二對之相。由損他業感於苦
報。由益他業感於樂報。以嗔恚業感於
醜陋。由忍辱業感於端正。此中言因詺縁
爲因。此中言果是別報果。疏四復以第四
及第五對。結諸根滿缺者。此上總明。從亦
由滿業下。別説其相。滿業即第四對。因不
知縁縁不知因。縁即是業。唯取滿業。由
損他眼耳成盲聾等。由益他六根等成
六處滿足。次云又由内根有滿缺故。於
分別位了境不同者。即第五對。智不知境
境不知智。謂智於境有信進念定慧之滿
足。則受果中亦具五根明利勝上。若智於
境信等隨闕。或非深厚則得果時五根隨
缺。或成下品。疏並皆無性下。上別釋中。但
出能對所對二種法體。今則總明不相知義。
在文易了。意云並各相依從縁無性。何有
能所熏等而能相知。既不相知。誰令種種。
此但約第一直問意結。亦應帶疑云。爲是
種種爲是一性。結成難云。一性隨於種種
則失眞諦。種種隨於一性則失俗諦。一性
即不相知。亦應結云種種隨不相知則失
俗諦。不相知隨於種種則失眞諦等。第二
覺首答。疏今初。意云。特由從縁種種故不
相知下。疏文有三。初總顯偈意。二即此偈
上半下別示義理。三言諸法下。委釋經文。
二中亦三。初以因明立量示。二以縁起
相由示。三結示縁起深旨。今初。懸指後四。
以爲同喩。則此偈中但有宗因可知。疏。若
以縁起相由門下釋者。第二縁起相由示。然
縁起相由。具力無力。及有體無體。今顯不相
知理。但明無力無體。又因中亦有無體義。
今取義便。因縁相假但明無力。謂因假縁
故因無力。縁假因。故縁無力。果上亦有無
力義。今取義顯。但明無體。謂全攬因成縁
成無性。故云含虚無體。下四喩中皆有無
體用義。故指下明。疏。是故虚妄縁起下。第
三結示縁起深旨。然此正結縁起相由明。
兼結上因明立量。以立量中亦説不相知
爲宗故。即三義中初義。言現文但有初後
二意者。全取一偈即是初。意唯取不相知
言。即是後意其第二意。至後五偈答本難。
中方用斯義。疏言諸法者下。第三委釋經
文。言果從因生等者。上取義便。但因無
力説果無體。今欲盡理故具擧之。則上句
諸法通於因果。於中先以因縁門。明因果
倶無體。從因無性故何有感果之用。下以
上無體釋成因果無用。體尚不立用安得
存。從又互相待下。以相待門明無體用。
先明因果無用故云無力。後以他爲自。下
明因果無體。既全攬他故無自體。疏今初
喩中下。疏文有四。一釋喩。二釋法。三對問
會通。四傍顯水義。初中三重。即爲三別。初
唯流中文有六段。一標章。二別示不相知
相。三結示正理。四引他證成。五別釋前後
二字。六簡定不相知理。今初可知。然此偈
文晋經。云譬如駛水流水流無絶已。二倶
不相知。諸法亦如是。今文小異。義旨無違
疏。然此流注下。第二別示不相知相。謂欲
顯不相知理。故寄前後流異。成其十門。若
不説前後之流。將何不相知耶。一河之水
不出前後。則千里九曲皆悉無性不相知
矣。然雖十義本唯二流。成兩重能所。前流
望引爲能。望排爲所。後流望排爲能。望
引爲所。以斯四義相參成十。初及第三
以爲所故無性無知。二四兩門約不相到。
五六二門約無二體。以後流是能排即所
引故。前流是所排即能引故。七八約縁成
故無二。謂七中能排是後。所排是前。言亦
無二者。要有所排方有能排。此二相成故
亦無二。八約能引亦然。九十約不倶故無
知者。然其能排是後。能引是前。而言不得
倶者。後爲能排。前須爲所排。不得即
此名爲能引。義門別故名爲不倶。第十句例
此。前流爲所排時。後流須爲能排。不得
爲所引故云不倶。疏。是則前後下。第三結
示正理。疏。肇公下。第四引他證成。則物不
遷論。然其相連總有四句。論云。既無往
之微眹有何物而可動乎。然則旋嵐偃岳而
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
日月歴天而不周。復何怪哉。今四喩中但
用水風彼無火地。疏。然上云前後下。第
五別釋前後二字。一生滅前後者。此即竪説。
如壯與老。謂此流水刹那生。前刹那滅
刹那生。二此彼前後者。猶如二人同行狹徑。
後人排前前人引後。此即横説。分分之水
皆有前後。乃至毫滴亦有前毫後毫。故聚
衆多皆成流注則無性矣。疏。小乘亦説下。
第六揀定不相知理。文中二。先擧小乘。後
而不知下。擧大異小。小乘即倶舍論業品
中。釋身表許別形。非行動爲體。以諸有
爲法有刹那盡故。論文初句論主標有宗
義。下三句破正量部。以正量部謂以動身
爲身表體。故論破之。然正量部心心所法則
有刹那。此之動色無有刹那。今論主明
諸有爲法皆有刹那。何以知有後有盡故。
既後有盡知前有滅。故論云。若此處生即
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釋曰。此生此
滅不至餘方同不遷義。而有法體是生是
滅故非大乘。大乘之法。縁生無性。生即不
生。滅即不滅。故遷即不遷。則其理懸隔。然
肇公論則含二意。顯文所明多同前義。故
云。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眞而莫覺。既
知往物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
不來。今物何所往。何則求向物於向。於
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
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
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
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
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
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往返之
微眹。有何物而可動乎。即云然則旋嵐等。
下文又云。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
性住於一世。有何物而可去來。釋曰。觀肇
公意既以物各性住而爲不遷。則濫小乘
無容從此轉至餘方。下論云。故談眞有不
遷之稱。導物有流動之説。此則以眞諦爲
不遷。而不顯眞諦之相。若但用於物各性
住爲眞諦相。寧非性空無可遷也。不眞
空義。方顯性空義。約俗諦爲不遷耳。疏。
二法中下。第二釋法。文中三。初總。次初中
別。後正由此義下結。妄法有即非有。
是初義。隱即非隱。是第二義。以正爲事隱
之時。而有所依故。以非隱爲隱即第三
義。理常現故。疏。此上三意下。第三對問會
通。言思之者以易見故。若具説者。第一妄
法有而非有。答前直問既有種種。何縁不
相知。謂種種是妄。有體即非有故不相知。二
答懷疑爲是種種爲不相知。故今答云能
依妄法依所依眞。妄常種種。眞常無知故。
三答結成難者。即妄即眞故。種種不乖不
相知也。疏。何故以水喩眞心下。第四傍
顯水義可知。疏。第二依火中者。下之三
喩文勢稍略。隨其三義便以法合。今初。唯
焔喩中二義。一明後不知前。二明前不
知後。二妄法亦爾下。法合於中先總。後
謂已滅下別。然法喩倶用生滅門釋。而有
小異。喩中用前念滅後念生釋。今法。合中
亦用前滅後生。正合前焔後焔兼三時門。
今初已滅者。前念也。未生者。後念也。故此
二念一向無物。生已則滅者。前後二念皆即
生即滅。並皆縁生故言無體。體無實故。言
兼三時門者。謂一念之上即有三時。已滅
爲已生。未生爲未生。生已即滅是生時。故淨
名云。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
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經云。比丘
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故三時無體無可
相知也。疏。斯則流金爍石而不熱者。即莊子
中意説。於至人大水稽天而不溺。大旱金
石流火山燋而不熱。然其本意。非是水不
能溺火不能燒。意云。乘時處順不以水
火而爲患也。亦不横爲其所燒溺也。正
同今意燒而不燒。但彼約順時。此約無性。
理懸隔矣。疏。二依所依者。亦先喩。後合。然
與水喩釋有影略。水喩以水爲所依。今
以焔無體用而爲所依。若例前流依於水
者。應以火爲所依。火是熱性身所觸故。焔
是色動有形顯故。若依此釋應云前焔後
焔皆依於火。以無性故無相知。是則依
水依火。明二空所顯不空眞理以爲所依。
若無體用爲所依者。則顯依他無性即是
圓成。二空眞理以爲所依。顯義無方故有
影略。下唯所依亦準斯釋。又若例後風喩。
風依物動。則火依薪有。薪爲可然。火是能
然。故以然因可然。則然無體。可然因然。則
可然無體。則以無性可然而爲所依。疏。是
則無妄法之有下。結上三義也。然有無
有二。一定性有無。二眞空妙有。今無妄法
之有。則無定性之有。則非斷無矣。有妄
法之無是眞空之無。便爲妙有。是故若擧
妄取眞則妄有眞空。如三論説。若眞妄對
辨則妄空眞有。如涅槃明。遂令縁起之相
下。覆成上義。上句成無妄法之有。下句成
有妄法之無。相無不盡是初門。理無不現是
第三門。合上二句爲第二門。疏。上三義中。
下第三對問會通。唯焔無性故不相知。答
直問也。能依種種所依無二。答懷疑也。即
事同眞故不相違。答設難也。在義易了
故云準知。若賢首意。問者據其初義。答者
用其後二亦是一理。是則初義。兩家共用下
當重明。疏。第三依風有動作喩。有標釋
結而無對問。即以水樹等而爲所依。餘大
同前。但云斯則旋嵐偃岳而常靜者。即肇
公言。亦云隨嵐。皆梵音輕重。即興雲之風
北方風也。亦是壞劫時風。是故妄法下結。
文有兩對。具上三門。妄法全盡而不滅者。
單取妄法全盡是初門。將上而不滅對下
眞性全隱爲第二門。以不滅爲能依。全隱
爲所依故。下句中而恒露現即第三門。疏。
第四依地有任持者。有標釋結。二中三義。
義立名與前小異。前云一唯流唯焔唯
動。今初云地界因依。即喩勢小異。言一約
自類者。猶如累墼。餘並可知。言斯則厚
載萬物而不仁者。不恃仁徳也。老子云。天
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經云。譬如大地荷
四重任。而無疲厭也。次肇公下。亦不遷論。
末總結云。然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靜。洪
滔天無謂其動。苟能契神於即物。斯不遠
而可知矣。坤即是地故得引之。疏。二約異
類者。即出現品四輪相依喩。然其合文與此
不同。今但借其四輪用耳。疏。餘義同前
者。第三總結例也。然餘義有二。一者結前
三門應云一。妄無不盡是初門。理無不現
是第三。合二爲第二。二三合在第三。唯
所依中故。故云餘義。二者對上三問以爲
餘義。疏。第二別對諸不相知等者。上之四
喩通喩五對不相知義。今則別對。言及別通
前難者。即往善趣等五對難也。疏。初水流
喩前二對者。即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
報。報不知受。答趣善惡者。上云心性是一。
云何見往善趣惡趣。答云善趣惡趣。即是
總報。由業熏心受所受報。如水漂流。言流
轉體者。體即頼耶。故唯識云。恒轉如瀑流。
釋論云。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
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刹那刹那果
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漂溺有
情令不出離。亦如起信云。如大海水因風
波動。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等。二
地經云。一切衆生爲大瀑水波浪所沒等。
其文非一。疏。二大火喩。第二三對者。此亦
鉤鎖。第二對前已用竟。今復喩之。謂受不
知報。報不知受。及心不知受。受不知心。答
前諸根受生者。答前二難。由前問云心性
是一何以見有諸根滿缺及受生同異故。今
答云。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皆由識種。受所受
報亦依於心。如火依薪。疏。此以長風等
者。唯喩一對。謂因不知縁。縁不知因。答
前好醜者。謂前問云心性是一云何見有
端正醜陋。故今答云。今所受報有妍媸者。
皆由業縁異令報好醜。如風東西令物偃
仰。相各不同。疏。答苦樂者。喩不相知則同
於風。答前苦樂則不同風。謂上問言心性
是一云何見有受苦受樂。故今答云善因
樂果。惡業苦報。苦樂多種。如地輕重。言又
喩前境智者。前以風地二喩。同喩因縁一不
相知。今一地喩喩二不相知。答前諸根者。
以諸根有二義。一約眼等諸根。則火喩
答二信等諸根。今地喩已答地雖是一隨
種生芽。心性雖一隨根成異故。故信進
等各各不同。第二五偈答前設難。疏。今初。
前問有三下。即先明大意。於中二。第一總
彰偈意。第二通明縁起之義。前中疏然此
四因下。上別明。此下融會。言諸宗者。上四
因中。初一通性相二宗。二即法相宗。三即
無相宗。四即法性宗。據其實義。四因不缺。
方成縁起甚深之趣。隨情執見則乖聖旨。
如盲摸象不全見象然不離象。盲不識
乳則一向奪之。今盲摸象則乃是分奪。取
其不離並順聖教。此喩即涅槃第三十二。南
經三十。答師子吼。衆生若有佛性。不須修
道自得菩提。答意云。衆生有者定當得故。
後擧此喩云。善男子。譬如有王告一大臣。
汝牽一象以示盲。爾時大臣受王勅
已。多集衆盲以象示之。時彼衆盲各以手
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爾時大
王即呼衆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衆盲各
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爲何類。其觸牙者即
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
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
觸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
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蛇。
善男子。彼衆*盲不説象體。亦非不説。若
是衆相悉非象者。離是之外更無有象。善
男子。王喩如來正遍知也。臣喩方等大涅
槃經。象喩佛性。盲喩一切無明衆生。是諸
衆生聞佛説已。或作是言。色是佛性等。釋
曰。彼經喩意。明一切衆生雖有佛性見不
明了互執不同。然非全離。所執之法皆佛
性故。而非全見。今借此喩以況聖教深
旨。總喩於象。諸宗異見如盲所觸。並合聖
理故云不離。然非圓了故云非是説象。
故脇尊者云。依之修行無不獲益。言受
一非餘斯爲偏見者。言象如箕不信如
臼。斯爲大迷。但信諸識不信無性。眞如
隨縁故爲偏見。離世間品云。受一非餘魔
所攝持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三十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由無方有下。上辯不相乖。今明相成。然
事理相望略有三義。一相違義。二不相礙義。
三相作義。今用後二。其第一義是問家所用
疏。是以縁起之法下。第二通明縁起之義。
於中四。一總明。二開義。三融合。四別釋
性義。初中二。先立義配經。後是以無性縁
生故空下。會歸中道。今初。就四義中二
義是空有之義。謂縁生故有是有義。無性故
空是空義。二義是空有所以。謂無性故有是
有所以。縁生故空是空所以。所以即是因縁。
謂何以無性得成空義。釋云。由從縁生所
以無性。是故縁生無性是空之所以也。何以
縁生得爲有義。釋云。特由無定性故方始
從縁而成幻有。是故無性是有所以。故中論
四諦品云。若人不知空。不知空因縁及不
知空義。是故自生惱。如不善呪術。不善
捉毒蛇。若將四句總望空有則皆名所以。
故云縁生故名有。縁生故名空。無性故名
有。無性故名空。良以諸法起必從縁。從縁
有故必無自性。由無性故所以從縁。縁有
性無更無二法。而約幻有萬類差殊故名俗
諦。無性一味故名眞諦。又所以四句唯第三
句引證成者。無性故有。理難顯故。若具證
者。一縁生故有者。法華云。但以因縁有。從
顛倒生故説。淨名云。以因縁故諸法生。中
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縁生等。皆因縁
故有義也。二縁生故空者。經云。因縁所生
無有生。論云。若法從縁生是則無自性。若
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三中。言以有空義
故一切法得成者。亦四諦品文。由前諸品
以空遣有。小乘便爲菩薩立過云。若一切
法空無生無滅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
菩薩反答云。若一切不空無生無滅者。如是
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謂小乘以空故無四
諦。菩薩以不空故則無四諦。若有空義四
方成故。有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
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即無性故
有也。疏。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者。前已
引竟。今當重引。即淨名第二。推善不善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