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究竟故。説三祇成等正覺。亦佛隨宜故。寶
雲經云。實經無量阿僧祇劫。華藏品初當廣
會釋。疏。得妙觀察平等性智故者。由破分
別我執。第七不與四惑相應。成平等性已
證眞如。於多百門已得自在。成妙觀察。未
捨異熟識體。不得大圓鏡智。異熟既存。眼
等五根是異熟生故。亦未得成所作智。此
二直至佛果方得。疏。世間中極者。前三地
寄同世間故。疏。離身見者。寄出世間初。同
須陀洹故。又初地斷分別身見。四地斷倶
生身見。疏。十平等心故曰等門者。三十六經。
入五地有十心。一過去佛法平等清淨心。二
未來。三現在。四戒。五心。六除見疑悔。七道
非道智。八修行智見。九於一切菩提分法
上上觀察。十教化一切衆生。皆有平等清淨
心。言疏諦法俗境者。良以十重觀四諦故。
四地出世。五地却入。云觀俗境。疏。得十空
三昧者。即六地末云。佛子。菩薩住此現前
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
昧。第一空三昧。大空。合空。起空。如實不分別
空。不捨離空。離不離空。句句皆有三昧之
言。結云。得如是等十空三昧門爲首。百千
空三昧門皆悉現前。疏。今自狹之寛者。娑
婆爲狹。華藏爲寛也。疏。諸天重重下。通妨
難。難云。既言華藏地動。華藏之地乃在
大蓮華地面。今娑婆界當第十三重。曾何
是地。設若是地是娑婆地。即非華藏故。今
通云。乃有二意。一以本該末。謂通擧華
藏總該利網故。二十重皆華藏内。況第十
三下。豈非地耶。二又染淨融故下。染淨交
徹。通摩竭之地便是金剛。染淨既融。是故
一動一切動也。疏。餘如別章者。即教義分齊
中明。謂智論引長阿含第二云。有八因縁。
一大水動時動。二尊神試力時動。三如來入
胎時動。四出胎。五成道。六轉法輪。七分教。
八涅槃時。九依増一二十八。更加大神
足。比丘心得自在。乃至觀地無相故令地
動。十智論云。授菩薩記。當於此界作佛之
時。地神喜故。所以動也。疏。地論有四非當
今文者。第十二論云。器世間中依四種衆生
聚。一依不善衆生。二依信種種天衆生。三
依我慢衆生。四依呪術衆生。爲此衆生。下
中上次第差別故動。乃至吼如十八句。異義
應知。如是生信功徳。今言非當今文者。
始成正覺便演一乘。皆是海會何有不善
等。據別行經順別機故。論爲此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二十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現相品第二。疏。四分之中已明教起者。四
分即擧果勸樂生信等分四。以四分科。第一
會名擧果勸樂生信分。六品分三。初品明
教起因縁分。次二品明説法儀式分。後三品
正陳法海分。初分已竟。次有説法儀式。二品
經來。此是四分科中。第一分内。三分之中第
二分來。擧其大科。故云四分之中。對前序
正流通三故。疏。以從多説者。此通妨難然
有二妨。一云以文從義科中。名所信因果。
經中復有遮那品。因何以問答相屬科中。
但名擧果勸樂生信分。隨其本會科中。但
名説佛依果會耶。故此答云。以多説果以
因少故。如河少水亦名無水。如乳有水
但名爲乳。勸物信樂宜擧果故。第二妨云。
上云擧佛依正二果勸物信樂。何故隨會。
但言説佛依果會耶。故此答云。多説依果
少説正故。亦以本意在於依果。正報之果
第二會去。方始説故。疏。二品名者下。疏文
分三。初總明。二然如來現相各有五義下。別
釋。三如是等下。總結。二中先釋如來。後釋
現相。疏。涅槃三十二亦同此説者。即是北經。
是樹提伽長者父之親友。讃佛功徳。復問
佛。云何名如來。佛云長者。如來世尊。於一
切法知見無礙故。名爲佛。發言無二故名
如來。斷煩惱故名阿羅訶。世尊所説終無
有二。釋曰。無二即無虚妄也。疏。轉法輪論
云。第一義諦名如等者。即第二論。疏。此與
成實大同者。成實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
故曰如來。乘如實道。即第一義來。成正覺
即正覺名來。以如實道亦通萬行。故言大
同。疏。若理若智等者。若理即第一釋。若智
即第二釋。若開即雙明前二。若合者第三
釋。其第四釋義通理智。亦兼開合。謂例
大品云。諸法如即是佛。諸法如則無來無
去。此則唯約理釋。二云心無動搖。智絶眞
妄。則約智説無有來去。三若以心無來
去。方契如如體無來去。則通合説故。但判
爲離相釋耳。以離一切相名諸佛故。疏。
現相五者下。二釋現相。然五各二句。一句辯
相。一句辯意。如一云現面門光相者。辯
現相也。召十方衆者。即彰所以。下四例然
疏。即以佛果無邊刹海。具三世間無盡自在
者。然華藏品。猶似有邊有金剛輪山。蓮華
刹故。此外更有別刹海故。而彼文云。法界
無差別已無邊矣。況世界成就品云。十方刹
海叵思議。佛無量劫皆嚴淨。爲化衆生使
成熟。出興一切諸國土。又偈中云。所説無
邊衆刹海。毘盧遮那悉嚴淨。世尊境界不思
議。智慧神通力如是。則刹無邊矣。言具
三世間者。無邊刹海即器世間。毘盧遮那遍
興。即智正覺。刹網所持如來所化。即衆生
世間。言自在者。三種世間互相即入。隱顯
重重皆無礙故。故華藏偈云。華藏世界所有
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現佛如雲集。此
是如來刹自在。故無盡之義。即是無邊。況
三皆稱性。所以無盡。疏。初會標果起因者。
擧果即是標果。勸樂生信即是起因。疏。第
二會等者。次第修因。即是尋因契果。即爲
至果。疏。果無差別者。第七當會答者。當字
去聲而有二義。一對上六會不同。今但第七
一會中答。由第七會六品是因。不言一會
答也。二者不對前六。但第七會中六品因
圓。五品果滿。與因同會故云當會。當因圓
中即明果滿。故云當會。此中應有問云。若
果無差別。何不別一會答。故今答云。欲顯
因圓便得果滿。故當會答。若更別會。便與
因圓不相攝故。故前六品。望前是因。望後
是果。疏。然諸會更有問者下。通妨。爲有問
言。九會之中皆有問答。何判唯四。如第二
會中十首相問。第三會中正念天子及天帝
釋倶問法慧。第四會中精進林問。功徳林答。
第六會中解脱月問。金剛藏答。第七會中大
衆念問如來功徳。豈非問耶。唯第五會中
無別問答耳。何得獨判唯四會問。故今答
云。並當會別義耳。言以總收別者。第二
會問。但十信收。第三會問。即十住收。第四會
問即十行十藏所收等。故云以總收之。或重
明於前者。如不思議法品十問。但重擧第二
會初後十問耳。謂已答因竟。將欲答果。因
果懸絶故。於果初重復念請。亦表果徳是
所重故。疏。第八會明因果純熟者。初會已
信。次七已解。故云純熟。疏。行修無礙下。彰
當會答由。由二義故當會答之。一行修無
礙故。謂取前六位所修之行。諸位通修不隨
位局。故云無礙。既沒位名則無優劣。故當
會答。二者六位頓成設爾有位。一時頓成
異乎約解。差別因果故。一會答。此云當會
者。當會問答。疏。第九會明稱性因果者。謂既
證法界。則異前八。前八但明於信及解行
故。疏。四處都有下。結成問數。疏。初兩會果
廣因略爲成信解故者。初會四十句問。初二
十句問果。次十句通問因果。唯後十句問
因。故云因略。第二會四十問。唯第二十句
問因。餘三十句皆是問果。故云果廣。初會
爲成於信。擧果令信故。第二會爲成於
解。果相難知故廣擧之。疏。第九會問全同
初會。而因擧主佛之因者。此中十因。皆云
一切菩薩。即通餘也。法界中十因。但云顯
示如來往昔趣求一切智心。往昔所起菩薩
大願等。故是主佛之因。言明因是果因等
者。釋成第九擧主佛因義。謂因是得佛竟。
因非是菩薩正修之因因果皆證入故。疏。交
絡相望應成九句者。一言請言答。二言請示相
答。三念請言答。四念請云相答。五言請言及
示相答。六念請言及示相答。七言念請言答。
八言念請示相答。九言念請言説及示相答。
初四以單望單。次二以單問對複答。次二
以複問對單答。後一複問複答。今會正當
第九。第二會即第六句。第八會即第一句。
第九會即第四句。疏。第五疑之權實。疏文
分三。初徴起。次有云下。序昔説。後然此經
中下。申正義。非斥權實爲不當理。但成
縁起有異昔人。言此事舊爾者。法界之中
法爾有此疑與答故。言海印頓現者。疑之
與答。皆佛現故。由上二義故。疑答皆常。
其猶像模者。假以喩顯。以模喩疑。以像
喩答。像因模有。答假疑成。疏。皆希佛境等
者。總收上三。皆希佛境。即上實疑。並欲利
生。即是權疑。成縁起門即是正義。故入大
乘論第一偈云。薄福之人不能生疑能生
疑者必破諸有。疏二云何下。正顯問端。疏
文有二。先科判。後準義二文下。料揀。而有
二重。光明影略。後辯因果。前中亦二。先正
明。後故下偈中下。以義成立。引二文證故
一引偈文。直爾問中。已具列故。二引後會。
彼中引例。同此直請。彼中直請。同此引例。
二文相對。則直爾引例。皆合四十。其義明
矣。言正欲顯於下。結成上義。既引例直問。
皆具四十。明是道同佛道。既同知文影略
所以。要此二勢問者。直請以尊主佛。引
例爲顯道同故。疏。又四十句中。初二十句
問果。下二因果料揀。於中三。初正明。二前
是所求下。示爲三意。三分是擧果下。通妨。
此有二妨。一對上言因是所行。理合在
前故。今答云。分是擧果故先問果。二據斯
下。對科文難。既義有二節。何不分三。以
義從文。故分爲二。二段之中皆有結故。疏。
故此三事合則可一等者。可一故沒。可三
故出。此文無能攝取中。攝於自在及與神
通。法界品中。復以自在。攝於神通及無能
攝取。亦合有於神通攝無能攝取及與自在。
問中略無。餘經則有。疏。言佛地者下。疏文有
四。初出體。二辯類。三釋名。四結示。今初。言
即智徳者。正是出體。非斷徳故。言分位
者。便彰地義。疏。然此經宗下。二辯類。自寛
之狹總有五重。一無量法界融故。二略有
十者顯無盡故。三然體不出。五者剋實體
故言具。如佛地經等者。即五法攝大覺性。
謂一眞法界。四智菩提。又論第一釋佛地
名云。地謂所依所行所攝。即當所説清淨法
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
智。受用和合一味等事。是佛所依所行所攝。
故名佛地。疏。然要唯有二下。第四攝五爲
二。五法之中四是智故。金光明云。唯有如
如及如如智。獨存名法身故。疏。融而無二
者。第五攝二爲一。謂無有智外如。爲智所
證。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故。融無二。又融
無二者。總融五節。爲無障礙如來地矣。疏。
並有生成住持功能故名爲地者。三釋名此
有三義。一能生萬徳。二成熟自他。二任持
萬徳。萬徳依住故。如下十地中明。疏。此句
爲總下。四結示。結示是總。總持諸徳及示
答文。疏。二佛境界下。諸句皆別明佛智之徳
者。疏文分三。初對總彰別。二言境界下。牒
名辯體。三廣亦無量下。約類開合。亦有五
意。一廣無量。無有一境非佛境故。二略有
十種下。寄圓説十。於中二。先正説三種十。
然後出現多明體遍等者。揀三處不同。謂出
現品。即五十二云。佛子。菩薩以無障無礙智
慧。知一切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知一切
三世境界。一切刹境界。一切法境界。一切衆
生境界。眞如無差別境界。法界無障礙境界。
實際無邊際境界。虚空無分量境界。無境界
境界。是如來境界。佛子。如一切世間境界無
量。如來境界亦無量。如一切三世境界無
量。如來境界亦無量。乃至如無境界境界無
量。如來境界亦無量。如無境界境界一切處
無有。如來境界亦如是。一切處無有等。
釋曰。此即明體遍義也。言多明者。一切
處無有。亦顯深義也。言不思議品以辯超
勝者。即四十六經。所謂一一切諸佛一加
趺坐。遍滿十方無量世界。二一切諸佛説一
義句。悉能開示一切佛法。三放一光明悉
能遍照一切世界。四於一身中悉能示現
一切諸身。五於一處中悉能示現一切世
界。六於一智中悉能決了一切諸法。無所
罣礙。七於一念中悉能遍往十方世界。八
於一念中悉現如來無量威徳。九於一念
中普縁三世佛及衆生。心無雜亂。十於一
念中與去來今一切諸佛體同無二。是爲
十。上八句。初皆有一切諸佛之言。釋曰。既
一念能爲無盡之事。故云超勝。問明該其因
果者。即十三經問有十一。謂一何等是佛境
界。二何等是佛境界因。三度四入五智六法
七説八知九證十現。十一廣。上九皆有何
等是佛境界之言。初一是總。二即是因。智
證知廣。四句皆體。餘五皆用。偈中答云。如來
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衆生入而實無所
入。此雙答總及廣二句。又云。如來深境界。
所有勝妙因。億劫常宣説。亦復不能盡。此
即答因。餘如彼文。上三雖同佛境。説意小
殊。故云小有不同。謂佛即境者。分齊謂如來
所成。一切功徳智慧等是佛所有。如一國境
屬於當國之王。而菩薩不測。唯佛得故言
佛之境者。眞如實相眞俗二諦等。是智所
縁境故。云所觀衆生。國土等是佛悲所化境
故。云所觀化等。略有十種者。此含二段。
一即四十六經。十種爲衆生作佛事。何等
爲十。所謂一一切諸佛示現色身。爲衆生
作佛事。二出生妙音聲。三有所受。四無所
受。五以地水火風。六神力自在示現一切所
縁境界。七種種名號。八以佛刹境界。九嚴
淨佛刹。十寂寞無言。皆上一切諸佛下。有
爲衆生作佛事之言。故下開爲三類中。三加
非情作佛事等。二即四十七。十種大那羅延
幢勇健法故。疏結云。今此加持即是神力及
法雲地者。即十種持。經云。又如實知佛持
法持僧持業持煩惱持時持願持供養持行持
劫持智持。如是等皆如實知。離世間品者。
即五十八經云。所謂初始能發菩提之心。佛
所攝持。二於生生中持菩提心令不忘
失。佛所攝持。三覺諸魔事悉能遠離。四聞
諸波羅蜜如説修行。五知生死苦而不厭
惡。六觀甚深法得無量果。七爲諸衆生説
二乘法。而不證取彼乘解脱。八樂觀無爲
法而不住其中。於有爲無爲不生二想。
九至無生處而現受生。十雖證得一切智。
而起菩薩行。不斷菩薩種。皆有佛所攝持
之言。一如加持者。如此類甚多。謂化現多
身隨所樂見碎身舍利。一興供養千返生
天。全身舍利如多寶佛。即是如來力持身
也。如出現品醫王留身喩等。二如加耆婆
者。即涅槃第三十。南經二十八經云。我於
爾時往瞻婆城。時彼城中有大長者。無有
繼嗣。供事六師以求子息。於後不久其婦
懷妊。長者知已。往六師所歡喜而言。我婦
懷妊。男耶女耶。六師答言。必是其女。長者聞
已。心生愁惱。復有知識來謂長者。何故愁
惱乃至是耶。長者答言。我婦懷妊未知男
女。故問六師。六師見語。如我相法生必是
女。我聞是語。自惟年老財富無量。如其非
男無所付囑。是故我愁。知識復言。汝無智
慧下取意意引廣讃佛徳。令問世尊。長者
即至佛所。問佛言世尊。我婦懷妊。六師相。
言生必是女。是事云何。佛言長者。汝婦懷妊
是男無疑。其兒生已福徳無比。六師聞已心
生嫉妬。乃以菴羅果和合毒藥。授其長者。
令其妻服語云。若服此藥兒則端正。産者
無患。服已便死。送至城外以火焚之。如來
知之。便往塚間。長者難言。所言無二可名
世尊。母已終亡。云何生子。我言長者。汝於
爾時都不見問母命長短。但問所懷爲是
男女。諸佛如來發言無二。是故當知。定必得
子。是時死屍火焚。腹裂子從中出。端坐火
中。猶如鴛鴦處蓮華池。我於爾時尋告耆
婆。汝往火中抱是兒來。六師止之。耆婆
言。如來使我入阿鼻地獄猛火熾然。尚不
能燒。況世間火。爾時耆婆前入火聚。猶入
清涼大河水中。抱持是兒還詣我所。授兒
與我。我授兒已。告長者言。一切衆生壽命
不定。如水上泡。衆生若有重業果報。火不
能燒毒不能害。是兒業報非我所作。長者
請佛立字。佛言。是兒生於猛火之中。火名
樹提。應名樹提。爾時會中見我神化。無量
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云如加
耆婆入火。則入火之言。兼於二事。一如向
所説。二如耆婆所言。佛令入阿鼻地獄猛
火不燒。復有一縁。即令入地獄問提婆達
多事也。疏。四佛所行。疏文有三。初正釋名。
次辯類。三揀濫。疏或説十種下。二辯類。
於中初約行化釋。後約所行釋。今初。十種
化不失時者。即第四十六經云。佛子。諸佛
世尊有十種化不失時。何等爲十。所謂一
切諸佛成等正覺不失時。二成熟有縁。三
授菩提記。四隨衆生心示現神力。五隨衆
生解示現佛身。六住於大捨。七入諸聚落。
八攝諸淨信。九調惡衆生。十現不思議諸
佛神通。皆上有一切諸佛。下有不失時言
疏。亦是所行之行等者。二約所行釋。於中
又二。先引文二。或大悲攝生下。類釋。今初。
謂無礙行是如來行等者。即五十二經云。佛
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
行。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無礙行是如來
行。應知眞如行是如來行。佛子。如眞如前
際不生。後際不動現在不起。如來行亦如
是。不生不動不起。下擧鳥飛虚空前後無
際。況眞如行。金翅闢海喩無礙行。廣如下
辯。疏。或大悲攝生下。二例釋亦成上義。大
悲攝生即無礙行。大智造縁即眞如行。無思
成事成上二義。亦該通所縁。疏。約人望行
下。第三揀濫。以經云如來所行濫於境界。
是悲智所行故。於中初正揀後引證。謂佛是
能行故。悲智之行是所行。非如於境悲智
是能行。眞如衆生是所行也。故云約人望
行摽云所行。疏。況所望不同者。上行通能
所。境唯局所。已是不同。設同取悲智行。約
所行以用悲智境。約能行以用悲智。如人
望子名父望父名。子一人二用。豈相濫耶
疏。若準瑜伽下。第二引證。以釋二相不相
同。經當第五。五界全同瑜伽。然瑜伽全寫
深密爲論。今引瑜伽引經者。欲雙引經
論故。疏。謂廣大力等如不思議法品者。即四
十七云。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廣大力。最
上力。無量力。大威徳力。難獲力。不退力。堅
固力。不可壞力。一切世間不思議力。一切衆
生無能動力。大那羅延幢勇健法。何等爲十。
所謂一切諸佛身不可壞等爲一。此上十力
遍於十種勇健法。廣如彼文。今略擧其名。
一身命不可壞力。二毛孔容持力。三毛持大
山力。四定用自在力。五常遍演法力。六徳
相降魔力。七圓音遍徹力。八心無障礙力。
九法身微密力。十具足行智力。一一力中有
多義。理具於下文。疏。離世間品説。有十種
無畏者。即第五十六云。佛子。菩薩摩訶薩
有十種無畏。何等爲十。經文浩博。今當義
引。謂一聞持無畏。二辯才無畏。上二。不畏
不能答難。三二空無畏。此不畏妄念。四威
儀無缺無畏。五三業無過無畏。上二不畏外
譏。六外護無畏。此不畏天魔外道。七正念
無畏。不畏遺忘。八方便無畏。不畏生死。
九一切智無畏。不畏二乘。十具行無畏。不
畏不能化生。疏。或説四種者。即十藏品辯。
謂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出障道。
四出苦道。疏。未必全爾者。非不許昔解。
但顯義包含耳。疏。如師子頻申等者。下六
十一經。略列百門。初名普莊嚴法界三昧。
二名普照一切三世無礙境界三昧。最後。云
師子頻申三昧。結云。以如是等不可説佛刹
微塵數三昧。入毘盧遮那如來念念充滿一
切法界三昧大神變海。疏。略説十種如不思
議品。説佛有無量不思議三昧者。即四十七
經云。所謂一切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
遍一切處。普爲一切衆生廣説妙法。二普
爲衆生説無我際。三普入三世。四普入十
方廣大佛刹。五普現無量種種佛身。六隨諸
衆生種種心解現身語意。七説一切法離欲
眞際。八演説一切縁起自性。九示現無量世
出世間廣大莊嚴。令諸衆生常得見佛。十
令諸衆生悉得通達一切佛法無量解脱。究
竟到於無上彼岸。毎句皆有一切諸佛恒在
三昧。於一念中遍一切處之言。一如初句
疏。或説有十如十通品者。一他心智通。二
天眼智通。三知過去劫宿住智通。四盡未來
際劫智通。五無礙清淨天耳智通。六無體
性無動作。往一切佛刹智通。七分別一切言
辭智通。八無數色身智通。九一切法智通。十
入一切滅盡三昧智通。廣如經文。疏不思議
品云。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礙解脱示現
無量大神通力。義引經文。無礙解脱一句牒
經。示現無量大神通力。顯此解脱是神通解
脱。如淨名不思議解脱。能以須彌内芥子
等。故經云。何等爲十。所謂一切諸佛能於
塵。現不可説不可説諸佛出興於世。二
轉淨法輪。三衆生受化調伏。四諸佛國土。五
菩薩受記。上五皆有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
不可説不可説言。一如初句。下五句但無不
可説不可説言。餘同上有。謂六現去來今一
切諸佛。七現去來今諸世界種。八現去來今
一切神通。九現去來今一切衆生。十現去來
今一切佛事。釋曰。既皆一塵頓現。明是大神
通力。疏。十通唯局菩薩者。欲生下六通。通二
乘故。六謂天眼天耳他心宿住神境漏盡
疏。廣有無量者。歴事別明故。疏或説百種
者。即五十六經。初列十門云。佛子。菩薩摩
訶薩有十種無礙用。何等爲十。所謂衆生無
礙用。二國土無礙用。三法四身五願六境界
七智八神通九神力十力。皆有無礙用言。下
九釋。一一各有十門。故成百也。疏。略有十
種。謂命自在等者。即五十五經末云。佛子。菩
薩摩訶薩有十種自在。何等爲十。所謂命自
在。不可説劫住壽命故。心自在。智慧能入
阿僧祇諸三昧故。資具自在。能以無量莊
嚴。莊嚴一切世界故。業自在。隨時受報故。
受生自在。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生故。解自
在。於一切世界見佛充滿故。願自在。隨欲
隨時於諸刹中成等正覺故。神力自在。示
現一切大神變故。法自在。示現無邊諸法
門故。智自在。於念念中示現如來十力無
畏成正覺故。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
則得圓滿一切諸佛諸波羅蜜。智慧神力
菩提自在。疏。不思議品亦説有十等者。即
第四十六云。何等爲十。所謂一切諸佛於一
切法悉得自在。明達種種句身味身。演説
諸法辯才無礙。是爲諸佛第一自在法。下略
取意。上即法自在。二心自在。三勝解自在。四
財自在。五命自在。六如意自在。七智自在。八
業自在。九受生自在。十願自在。然上二經與
八地全同。疏。十無能攝取。疏文二。先釋名。
二略有十下。辯類。於中二。先依晋經佛最勝
法釋。疏。如不思議品諸佛有十種最勝法
者。即四十六經。此順晋經佛最勝法言。故
引此文。經云。所謂一切諸佛大願堅固不
可沮壞。所言必作言無有二。二爲欲圓
滿一切功徳。盡未來劫修菩薩行不生懈
倦。三爲欲調伏一切衆生故。往不可説不
可説世界。如是而爲一切衆生而無斷絶。
四於信於毀二種衆生。大悲普觀平等無
異。五從初發心乃至成佛。終不退失菩提
之心。六積集無量諸善功徳。皆以迴向一
切智性。於諸世間終無染著。七於諸佛所
修學三業。唯行佛行非二乘行。皆爲迴向
一切智性。成於無上正等菩提。八放大光
明。其光平等照一切處。及照一切諸佛之
法。令諸菩薩心得清淨滿一切智。九捨離
世樂不貪不染。而普願世間離苦得樂無
諸戲論。十愍諸衆生受種種苦。守護佛種
行佛境界。出離生死逮十力地。是爲十。毎
句之中。上皆有一切諸佛之言。一同初句
疏。若取無能壞義等者。二依今經釋大勇
健法。前文已引。則義有兩兼。疏。多在不思
議法品者。亦有離世間等故致多言。疏。不
思議法品。諸佛世尊有十種法。普遍無量無
邊法界者。即四十六經云。何等爲十。所謂
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身色相清淨。普入諸趣
而無染著。二無障礙眼。於一切法悉皆明
見。三無障礙耳。悉能解了一切音聲。四鼻能
到諸佛自在彼岸。五有廣長舌。出妙音聲
周遍法界。六身應衆生咸令得見。七意
住於無礙平等法身。八無礙解脱示現無
盡大神通力。九清淨世界隨衆生樂現衆佛
土。具足無量種種莊嚴。而於其中不生染
著十菩薩行願得圓滿智。遊戲自在悉能
通達一切佛法。佛子。是爲如來應正等覺普
遍無邊際十種佛法。其一一句上。皆有一
切諸佛有無邊際言。一如初句但第五舌無
無邊際言。以廣長替故。疏。離世間品各以
十門辯釋者。即第五十七經。謂十眼十耳等。
十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慧四法五佛六智。
七光明。八出生死。九無礙。十一切智眼。其十
耳十鼻等。廣如彼文辯。然彼是菩薩眼等。
而下結皆云則得佛眼等。故通因果。可釋
佛眼等。疏。出現品三業各十義者。身在五十
經。語意在五十一。各有十義。並以十喩喩
之。疏。常妙光明不可説等者。即四十六經。
十種莊嚴中。第七莊嚴文云。一切諸佛皆有
無量常妙光明。不可説不可説種種色相以
爲嚴好。爲光明藏出生無量圓滿光明。普
照十方無有障礙。是爲諸佛第七最勝無
上常妙光明莊嚴。疏。然放光下。通伏難。恐
有難言。若常光一尋。與放光異。今常光周
於法界。何異放光。故爲此通。疏而分別者
下。亦通妨難。謂上通放光異常光者。則放
光有時不放。今引相海常放。如何取別。故
爲此通。疏。佛智者廣即無量等。隨事無邊故
略説有十者。即如出現品。第五十一經明意
業中。如來心意識倶不可知。但以智無量
故知如來心。説有十智十喩是也。疏。體不
出五者。即攝論佛地論。皆言五法攝大覺性。
謂一眞法界。四智菩提。則一是理而非是智。
今清淨智。即一眞法界。清淨智即本來智性。
金剛頂瑜伽説有五智。初法界清淨智。即一
眞法界故。疏。通明法界所安立海等。此有三
釋。初即疏意。而言通明者。謂世界海。唯約
果説。法界安立海。通因通果。由起具因
縁能安立法界故。二若因縁者。賢首云。所
化生法也。復是一義。唯取化生之法。三亦是
前二下。是第三義。安立衆生世界。故前二
即世界海及衆生海。於中先正明。後安立。
然安立言下。引梵文證。此是賢首引證。後
二義法式。即化生法也。安立即第三義故。
結云即安立法式。四佛海指不思議等品
者。等取相海隨好。皆佛徳相用故。是妙覺
故。五佛波羅蜜指離世間品者。以二千行
法。一一皆到彼岸故。六如法界品者。佛親
證入離障解脱。及大作用皆解脱故。七指
僧祇者。僧祇偈頌。廣顯佛徳重重無盡廣大
用故。等即等於一經上下變化之文。疏。因
徳深廣下。疏文有二。先正釋經。後然此十
句下。料揀。於中三。初標。二釋。三結。疏。別則
初二下釋別。先以竪釋別。諸位淺深故。言
此約横論。一切菩薩者。結上別義。約所行
位。信住等異。即是竪論。約能行人。一一位
中攝多菩薩。故云横論一切菩薩。疏。若約
通説下。二釋通。約所行法。位位同修。即是
通義。隨約一人遍歴諸位。皆修此十。即是
竪論一切菩薩。疏。故此十句文通行位者。三
雙結也。別説寄位。通説約行。故疏四十句
答文下。對問辯答。於中二。先標徴。後通即
諸會下。釋相。先釋通。後釋別。通中二。先通
相釋。後總別釋。前中文四。一正明通。謂九
會通答故。二謂前衆海下。立理。此有三理。
一衆海常隨既通九會故。問答合通。二豈復
下。衆海智深能問盡故。三故知初會爲總下。
合總問故。以此三理問答合通。三而爲分下
釋妨。謂前問言。若言衆海問盡九會。九會
同答。何以下文。復有三位。大問故爲此通
疏。則顯分分之中。皆通因果者。謂問雖互
有廣略。因果皆足。則是重問耳。四則從此盡
光明下。正示答文疏。又就四十問下。二約
總別釋。十海爲總。餘三十句別。皆十海攝
故。總答十海。已答餘三十問。於中二。先正
以九會答於十海。後問中爲次下。以答對
問。辯次不同。問中言。先有世界衆生者。即
標中本有三海。世界即世界海。及攝安立
海故。次則有佛出修因得果等者。即標中修
成。即自行意。言餘四皆大用臨機等。即標中
化他也。疏。答中先人後己下。先利他故。大
用四海。即先利他。言四海者。一名號海。二
四諦海。三變化海。四壽量海。言自利二海居
後者。即波羅蜜海爲因。佛解脱海爲果。八
九兩會答故居後。此中唯會六海。不會四
海者。以世界海及安立海。依問在前故。佛
及衆生本居中故。疏。又衆生一海下更以異
門釋衆生海。上欲具收十問故。以答因
屬衆生海。今以衆生爲總。即前答因屬演
説海。説諸位故。上來通竟。疏。若約局言下。
第二釋局答問。經來未盡者。遮那品後無結
束故。若來應具答盡。二答二兼餘者。謂正
答安立及世界。兼餘三十八問故。疏。亦表
身爲供養具者。即解脱和尚歎佛説偈云。合
掌以爲華。身爲供養具。善心誠實香。讃歎
香煙布。諸佛聞此香。尋聲來相度。衆等勤精
進。終不相疑誤疏。若別明者。如文思之者。
若此之類顯義無方。類例相似即可引證
耳。疏。面門即口者。以昔有解云。面門即面之
正容。非其口也。又云鼻下口上。以梵音呼
面及口并門。並云目佉。是故譯者解人。取
文非一。今以衆齒之間則口。爲定解。表四十
問者。有四十齒故。教道遐舒。即教智光。故
口生眞子。唯取口義故。法華云。從佛口生
從法化生。得佛法分。故下出現。加於普賢
光明入口。咀法味下。約齒明義。言總處
者。口爲説法處。一切法門總從此演故。疏。
通擧十號者。疏成正遍知者。理無偏邪目
之爲正。無法不照名曰遍知。即實智窮源
號。言是明行足者。明是證行。行是教行。二
行圓滿名明行足。即修行滿足號。言世間
解者。明解世間故。即權智圓明號。言可謂
善逝者。善者好也。逝者去也。謂不向餘三
界二乘去。唯向大菩提去。即直往菩提號。
言即佛義焉者。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
滿。名之爲佛。由此天上人間共所尊重。
故曰世尊。即無師自覺號。言謂無上士。夫
士謂士夫。遍於衆聖。於衆聖中更無過上。
名無上士。即位超諸聖號。言調御丈夫者。
調謂調練。御謂控御。故云調御。則乃攝有
情號。言天人師者。師謂軌範。説五乘教。
利益衆生故。即導軌衆生號。言是應供者。
謂堪受人天廣大供養故。即堪爲福田號。
言結云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
如來。即倣同先跡。號佛徳無邊。十號略盡
故。法華第三云。我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
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
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
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後世如實知
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汝等天人阿脩
羅衆。皆應到此爲聽法故。斯即擧十號以
昭然。初但云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如
大雲起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則通局有異。又
下衆集。但云天人阿脩羅等。勝劣小異耳。今
取彼意故。以十號釋經十號之義。法界品
方辯。疏。已至會中故闕初海等三事者。一土
海。二世界海。三佛名。非別從彼來。故此不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