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
度等。是也。彼思不得一乘機。今思即得
一乘機爲異耳。餘文可知。疏。二順論釋可
知。疏。三約實圓融。即賢首國師意。於中四。
初正釋。二應機出現下。立理。謂若機熟不
應便爲失人。未熟而應虚心有待。二倶失
時。疏。祇園身子下。三通妨難。謂有問言。若
初成頓説。初成未度身子等衆。何處得有
五百羅漢。故今答云。九世相收。次有難云。祇
園身子等縱許九世相融。一念一時何有重
會。前時後時方有重故。故今通云。重會之
言。亦猶燈光渉入如點燈盞。似有前後
光。無前後而相渉入。今重會義但似燈光。
一時之中不妨兩會。法則有重。時不重也
疏。故法界放光下。第四引文爲證。於中有
三。初引法界品文。證是初成。法界品内見
坐道場初成正覺。明知法界同初會時。二
故此經十地下。引十地經。證無二七故。三
故諸經論下。後會諸教時。明二七言非爲
楷定並隨機故。密跡三乘玄中已説。普曜
説十二因縁。而三乘倶益。十二因縁通三
乘故。三乘既益明通説三。疏。法華過三七
日方云説小者。經云。我始坐道場。觀樹亦
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初欲説
一而無一機。次念説權諸佛皆讃。乃至云舍
利弗當知。我聞聖師子。深淨微妙音。稱南
無諸佛。復作如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
所説。我亦隨順行。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
柰。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
故。爲五比丘説。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
等。疏。時既不定下。結成隨宜。疏。約佛就機
下。會於權實。勸令善知。疏。上顯時分下。
第二釋成佛義。於中二。初結前總標。二小
乘已下。別明五教。一小乘三十四心者。如
婆沙八十二説。倶舍根品云。傳説菩薩三
十四心便成佛故。言三十四心者。見道一十
六心。謂八忍八智離有頂貪有十八念。謂
斷有頂惑。有九無間九解脱道。如是十八
足前十六。成三十四。一切菩薩決定。先於
無所有處。已得離貪。方入見道。不復須
斷下地煩惱。唯斷有頂一地之惑。但三十
四心一坐成佛。疏。五分法身初圓者。即戒定
慧解脱解脱知見。如十藏品。是實非化。揀
異大乘。疏。大乘之中下。第二始教。疏。據實
即古今情亡下。第三終教。古今情亡即觀行
意。但當無念爲始成故。心無初相。即起信
論云。菩薩地盡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其
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
竟究覺。今疏雜其語用。疏。無念而照名之
曰正者。若唯無念寂而失照。若但照體照
而失寂。並稱不正。正在雙行。疏。見心常住
稱之曰覺。即上所引起信論文。得見心性
心即常住名究竟覺。疏。始本無二目之爲
成者。起信云。謂始覺同本覺。無復始本之
異。名究竟覺即是成義。疏。約法身下。第四
頓教意。言無成無不成者。經云譬如世界
有成壞。而其虚空不増減。一切諸佛成菩
提。成與不成無差別。既無有成何有不
成。又體湛寂故曰無成。不礙隨縁故無不
成。即成終教意。疏。若依此經下。第五圓教。
言以十佛法界之身雲者。即成正覺等。十佛
義並如前。言念念初初爲物而現者。即體
之應。應無盡時生感即成。念念機感念念
成矣。成既不已故曰初初。一成一切成者。
事事無礙故。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
其身中普見一切衆生成正覺。故如來成。即
衆生成矣。況佛佛平等一切成佛。又於一
處成即一切處成。故十地中第十願云。願於
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離
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皆悉示現等。又云。
如於此處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佛身
無去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現等。無成不成
義不異前疏。一覺一切覺者。若覺一法一
法之中一切具足。無覺者遠離覺所覺故。無
不覺者。朗鑑在懷亦不存於不覺相故。餘
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十八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四別顯處嚴中。文亦有二。一通釋前
後。二別釋器界。前中疏。即如來依正者。別
顯處。嚴是依教主。難思是正衆。海雲集是衆。
而言輔翼不空者。菩薩即十八圓滿中輔翼。
圓滿不空。即眷屬圓滿。謂淨土中無有四
趣。龍鬼等衆是佛現有。欲示淨土不空故
疏。今初器界下。第二別釋器界。文中五。初
總科。二然此諸嚴下。示釋儀式。謂各三故。
三然或一因下。通妨難。謂有問言。因果圓
融。何以就因各別所表。故今釋云。實具四
句爲約所表。故別屬因耳。然通別無礙。四
然各攝無盡下。總科四事。疏。今初心地十句
下。第五釋本文。言徹華藏者。以華藏世界。
海大蓮華地面。金剛所成故。此依本經。若
依觀佛三昧海經第二。亦異常説而未盡
源。彼云爾時菩提場地化以金剛。滿八十
里其色正白不可具見。此相現時菩薩眉間
白毫相光。端潔正直矗然東向。長一丈五尺
有十楞現。釋曰。既有里數。又言化以故
非極説。四因中。疏。或於樹中現者。以上別
中第四寶樹行列故。言或諸嚴具及地中現
者。以是歎地尊勝故。二樹嚴疏長聳等者。
謂長聳爲高。迥露釋顯。圓妙釋殊勝。故獨
出爲特。然案西域記。長一百尺。即畢鉢羅
樹。疏。表神通等法者。即淨行品云。若見華
開。當願衆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疏。下經
云。菩薩妙法樹等者。等取下文。云信種慈悲
根。智慧以爲身。方便爲枝幹。五度爲繁密。
定葉神通華。一切智爲果。最上力爲鳥。垂
陰覆三界。釋曰。此五十九經所以引者。意
明表法。皆有文據。非是臆説。疏。菩提智放
教智光者。菩提即是證智。教謂差別之用。
乃至言教即教證二道。十地廣明。疏。無心成
行等者。陶隱居云。雲無心而出岫。鳥倦飛
以知還。凡擧雲義雖有多種。多明無心
疏。即明涅槃衆聖冥會者。無有一聖不證
涅槃。猶如百川皆歸大海。故肇公云。恬然
而夷。怕然而泰。九流於是乎交歸。衆聖於
是乎冥會矣。疏。染違性淨等者。即通外難。
謂有問言。涅槃既無不包染淨同在其内。
何以果用即言出生。居處屋宅不言出生。
故今釋云。染淨之法涅槃實包。淨則順體染
則違體。證會涅槃方有大用。故曰出生。染
既違淨。非此出矣。而體不離故云依現
耳。疏。然上充遍等下。上直消經文。此下會
成無礙。疏。十種宮殿此應説之者。亦約表
法之宮殿耳。亦同上文妙法樹矣。即五十
四經。經云佛子。菩薩有十種宮殿。何等爲
十。所謂菩提心是菩薩宮殿。恒不忘失故。
十善業道福徳智慧是菩薩宮殿。教化欲界
衆生故。四梵住是云云教化色界衆生故。
生淨居天是*云云一切煩惱不能染故。生
無色界是*云云今諸衆生離難處故。生雜
染世界是*云云*今諸衆生斷煩惱故。現處
内宮妻子眷屬是*云云成就往昔同行衆生
故。現居輪王護世釋梵是*云云爲調伏自在
心衆生故。一切菩薩行遊戲神通。皆得自
在是*云云善遊戲諸禪定解脱三昧智慧故。
一切佛所授無上自在。一切智王灌頂記是
*云云住十力莊嚴作一切法自在故。是爲
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灌頂一切世間
神力自在。釋曰。從第三是下。皆有菩薩宮
殿之言。疏。空乃高而無上等者。疏有三義。
釋師子座。今唯約表法釋高廣妙好。事則
可知。下多就表。疏。諸覺諸通者。淨名。云覺
意淨妙華。淨行品云。神通等法如華開敷
疏。即菩薩妙法樹隨化分枝者。釋寶樹枝
果周迴間列。菩薩妙法樹。即前文所引。前
云方便爲枝幹。今以權實爲枝。隨樹不
同分枝差別。隨枝有華各各成果。隨因
有異感果不同。並依無相不離法空之座
疏。一一智中知一切法等者。如一實智知
遍法界理。如一權智窮事法界之邊。則二智
圓明無不知也。言一一法體顯一切智者。
如於一塵能顯實智權智中道智。證智教智
無邊智門。疏。智論云輪王寶珠等者。即第十
二論説。寶有三種。人寶天寶菩薩寶。人寶力
少。唯有清淨光色。除毒除鬼除闇。亦除饑
渇寒熱種種苦事。天寶亦大亦勝。常隨逐天
身可天使*今。亦可共語輕而不重。菩薩
之寶勝於天寶。兼能有人天寶用。又能令
一切衆生知死此生彼因縁本末。譬如明鏡
見其面像。疏。如文殊師利冠中毘楞伽寶者。
即文殊般泥洹經説。文殊身如紫金山等。
其文殊冠毘楞伽寶之所嚴飾。有五百種色。
一一色中日月星辰諸天龍宮。世間衆生所
希見事皆於中現是也。疏。用此嚴座者下。
出嚴所以。言寂照照寂皆瑩淨照燭者。準
瓔珞經妙覺方稱寂照等覺照寂。今菩薩寶
義同照寂。如來寶珠即當寂照。疏。佛境如
空故云廣大者。即問明品云。如來深境界。
其量等虚空。一切衆生入。而實無所入。疏。
顯教皆從法空下。上就事説。此下約表。無
有一法不從法界流。無有一法不歸於
法界。故從座流還周法界。第五教主難思。疏
前但云佛下。疏文有二。先彰大意。後文分
下。開章。前中二。先躡前徴起。對前二文。一
對標主。二對別明時分。後謂具十種深廣
下。總答。初答前佛。後遍於法界成正覺者。
答其成相。疏。今初總辯即菩提身下。疏文有
三。初當相以辯。即菩提身總示所屬具無
盡下釋世尊。次座相現時下釋爾時。次於一
切下牒釋餘文。於中二解。先當相解。後寄
對明。言開悟稱覺者。二諦中道理本湛然。
妄惑所翳久迷不見。今二障既寂。若雲卷
長空故名爲開。了了分明若晴天廓徹故
稱爲悟。悟即覺悟如睡夢覺。開即開發如
蓮華開矣。疏。若揀別者下。第二寄對以釋。
仍含二意。一對凡名覺。對小名正。對因
名最。對位極名成。二者對凡名覺。對邪
名正。對小名最。對因名成。一時雙牒如
文思之。疏。但悟我空未知我有等者。謂敵
體與菩薩相反。二乘知我空法有。菩薩知
法空我有。然二乘所空之我菩薩亦空。謂是
我執。若無我法中有眞我。菩薩知有二乘
不知。若但約二空了我空與菩薩同。不
了法空與菩薩異。疏。有厭生死空該涅槃
者。此出上空有之過。由謂法有故厭生死。
不如菩薩了生死之本空無可厭故。故淨
名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爲二。若見生死
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生不滅。如是解
者。是爲入不二法門。又寶印子菩薩曰。樂
涅槃不樂世間爲二。若不樂涅槃不厭
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
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
是爲入不二法門。二乘不能如是解故。故
厭生死。言空該涅槃者。即涅槃經意。涅槃
云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今二乘
謂生死却爲不空。以涅槃無餘永寂却是
於空。故云空該涅槃。疏。顛倒未除者。倒有
八種。外道謂世間爲常樂我淨。爲四顛倒。
二乘永寂計爲涅槃。則無常樂我淨爲四
顛倒。若謂世間無常樂我淨。涅槃乃有常
樂我淨。則名八行皆非顛倒。是則二乘但
有無常樂我淨之四倒。此約與之。若奪二
乘。二乘既不能知涅槃常樂我淨。則於無
常樂我淨亦不如實知以其漫該。如蟲食
木偶成字故。況不了生死實性即是涅槃。
安離八倒。故云顛倒未除豈得稱正。餘如
涅槃四倒品説。疏。設許稱正亦未名最者。
此對邪名正。對小名最。以上與之。能知
我空異乎外道。故得名正。不能雙覺二
空及不空義。故不名最。疏。菩薩雖正下。亦
有二意。初對二乘不名正義。今對菩薩方
得名正。有上者。上有佛故。有修者。未絶
學故。疏。設位極下。對上二乘得名正義。則
菩薩許得最名。但未成故佛方成耳。疏。我
佛獨能下。第三結歸就佛。具有成最正覺四
字之義。謂如量如理下。對上所覺境中。
釋覺義。如量覺俗。如理覺眞。三諦中道亦
如理攝。亦是合上二智覺於中道。了了究
竟。揀異菩薩。故涅槃云。十住菩薩見不了
了。唯佛世尊名爲了了。故闍王云。了了見
佛性猶如文殊等。疏。已出微細下。釋上了
了究竟之言。二障有三種。一現行。二種子。
三習氣。習氣種子名爲微細。佛已盡故。然二
障習氣。通障菩提及大涅槃。若就別説。斷
煩惱障顯於涅槃。今成正覺略言所知耳。
後別中。疏。一三業普周等者。十中後五。全十
身名。前五無有身言而義具之。一即菩提
身。前總中已示。二即威勢身。三福徳身。四意
生身。五相好莊嚴身。疏。今初意業下。疏文有
二。先總標。後前云於一切下。別釋。於中復
二。先略釋。後智即二智下。廣釋。於中亦二。
先標能入之智。後二智者下。別明智入之
相。即爲四段。一釋二智。二釋三智。三釋無
障礙智。四釋四智。以無障礙智約義即圓
故列在後。因三諦成故釋居四前。疏。一以
如量智達俗等者。然入有二義。一達二證。
故以達入俗。以證入眞。然二智相者。攝論
云。如人初開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閉
目。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眼。後得智亦爾。
應知如虚空。是無分別智。於中現色像。
後得智亦爾。疏。如其勝義覺諸法故者。證
第二義。上則二智別覺二境。則三世爲俗。
平等爲眞。今覺俗即眞。是故三世即是平
等。勝義是眞。諸法是俗。今以眞智而覺於
俗故。令諸法即眞勝義。以其性相非一異
故。疏。一眞俗互泯雙遮辯中者。俗即眞故非
俗。眞即俗故非眞。非眞非俗即是中道。則
三世即平等故非三世。平等即三世故非
平等。爲兩亡也。疏。眞俗雖即而不壞相者。
謂即有之空方是眞空。即空之有方爲妙
有。空有不二兩相歴然。如波即水而恒動。
水即波而恒濕。故云雙照疏。此二覺三諦
之境者。結成也。在境爲一諦而三諦。在心
爲一觀而三觀。在果爲一智而三智。如一
圓珠。珠相喩有。珠淨喩空。圓明喩中。三無
前後。此喩一諦而三諦。若以明鏡照之。珠
上三義一時頓現。即喩一觀而三觀。若就鏡
中觀珠。珠之與鏡非一非異。則喩心境二
而不二爲眞覺也。疏。境既雙泯而雙現下。
第三仍前三智釋無障礙智。謂合前二種
中道爲無障礙。然前三智圓融已爲無礙。
而未明遮照無礙故。復雙融明無障礙。然
雙泯即前雙遮。雙現即前雙照。若境雙泯。則
無心於眞俗爲寂也。若境雙現。則心權實
雙鑑爲照。故云智亦寂照而雙流。二種中道
既無障礙。二種二諦居然相融。疏。謂無障礙
智下。結成疏。言四智者下。第四釋四智。疏
文有三。初總標。二會釋經文。三通妨難。疏。
通縁三世下。第二會釋經文。然四智廣義次
下。喩中廣引論釋。今此但取其中同義。言
通縁三世者。四智皆縁三世之境。果位八識
相應之智皆縁三世。故云並入三世。下釋平
等。言鏡智離分別故依持平等者。論云。此
智心品離諸分別。所縁行相微細難知。故云
離諸分別。又云。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
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徳現種依持。故云依
持平等。意云。雖言現行功徳之依種子功徳
之持。由無分別故得平等。疏。平等性智證
平等性者。論云。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
情皆悉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隨諸衆生
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既云自他有
情皆悉平等。即是所觀平等故。云證平等性
疏。妙觀察智觀察平等者。論云。謂此心品善
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
定門。及所發生功徳珍寶。能現無邊作用差
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
情皆獲利樂。既云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
而轉。此即明平等能遍觀一切諸法。故云
觀察平等。疏。成所作智普利平等者。論云。謂
此心品爲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
現種種變化三業。此即普利之義。不揀怨
親豈非平等。疏。四智圓融一句攝盡者。歎
勝也。下身語皆四智之現者。明此中用四
智之意。以觀下文佛徳。與唯識論釋四智
同。故云皆是四智之顯現。所以總中宜用
四智釋也。疏。四智圓融無二性故下。第三
通妨。謂有難云。四智菩提有爲無漏。非我
經宗何得參雜釋此玄旨。故今通云。四智
菩提性相二宗皆具有之。但義小異耳。用之
無爽。謂圓融無二是其一義故。彼宗説四
不得相雜。今明一智便具四智故。下出現
以四寶珠喩其四智。經云。復次佛子。譬如
大海有四寶珠具無量徳。能生海内一切
珍寶。若大海中無此寶珠。乃至一寶亦不可
得。何等爲四。一名積集寶。二名無盡藏。
三名遠離熾然。四名具足莊嚴。佛子。此四
寶珠。一切凡夫諸天龍神等悉不得見。何以
故。娑竭羅龍王以此寶珠端嚴。方正置於宮
中深密處故。佛子。如來應正等覺大智慧海
亦復如是。於中有四大智寶珠。具足無量
福智功徳。由此能生一切衆生聲聞獨覺學
無學位。及諸菩薩智慧之寶。何等爲四。所謂
無染著巧方便。大智慧寶一大圓鏡智離諸分
別名無染著所縁
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
愚一切境相巧方便故
善分別有爲無爲法。大
智慧寶二平等性智觀一切法有爲無爲自他境
相名巧方便利他平等名善分別
別説無量法而不壞法性。大智慧寶三妙
觀察
智此智善觀察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故説無量
法而不壞法性無量法者即攝觀無盡總持定門而言
説者雨大法
雨斷一切疑
知時非時未曾誤失。大智慧
四成所作智知機知時作所應作故若諸如來大
智海中無此四寶有一衆生得入大乘終無是
處此曰智寶薄福衆生所不能
見何以故置於如來深密藏故
其一一智。皆云
平均正直端潔妙好。即具四智之徳故。況同
一性居然融通。言修生本有非一異故者。第
二意不同彼宗。彼宗四智修生涅槃本有。今
即四智是本覺智。修生之四非別有體。如
金成像金像不殊故。疏。然上能覺下。第三
總結。所以結者。欲明一菩提身已具法報
二身。況具下九。疏。二其身下身業等者。疏
文有二。先總明。後法身普周下。別釋。於中
二。先隨相各別遍。二圓融總攝遍。今初。且
寄三身以明下。明攝十以爲三故。今明法
身本體遍。智身修成如體而遍。色身即體
之用遍。法身如虚空遍。智身如日光遍。色
身如日影遍。疏。並是圓遍下。別示遍相。三
身皆如下説。故云並是。言並是圓遍者。若
大若小皆圓滿故。非分遍者。非是分析散布
令遍。謂一切下示圓遍相。纖塵亦圓麁則可
了。總看亦現者。遍法界内唯是一佛。佛身
充滿於法界故。言別看亦現者。則向一一
國土一一塵中。皆見全身。故下經云。如於
此處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佛身無去
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現。是也。又總別看
者。總則一身處處皆有。別則支分眼耳鼻等
各遍法界。故現相品云。佛眼云何無有量。
耳鼻舌身亦復然等。疏。又國土等即是我身
下。二圓融總攝遍。謂前明能遍三身非所遍
土。今明能遍即是所遍。能所互融故。又明
一一身相融和雜遍故。又上約佛身上十身。
謂菩提願化力莊嚴等。今明三世間無礙之
十身。謂國土衆生等故。十身相作于何不
融。故云猶如燈光。經云。譬如冥室百千燈。
一一燈光遍室内。諸佛身智亦復然。疏。譬如
下喩顯下。疏文中二。先總明大意。後開章
別釋。今初。言佛三業非喩能喩者。八十卷
末云。三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佛爲譬喩。
譬如山林鳥獸等。無有依空而住者。虚空
眞如及實際。涅槃法性寂滅等。唯有如是眞
實法。可以顯示於如來。即其文也。又佛地
論第四云。如契經言。乃至所有施設譬喩。
喩諸如來所有功徳。一切皆是謗諸如來。唯
除一喩。所謂虚空。可喩如來。戒等無量功
徳同虚空故。疏。然虚空爲喩有同不同等
者。上兩句標。下釋二相。先釋不同。即第五
回向之文。此明佛有自利之徳。不同虚空
不能自利。而言等者。等取次下經文。云於
一切處令諸衆生積集善根悉充足故。此
明如來有利他之徳不同虚空。疏。今分取
同下。二釋同義。但是分同。言同義多種如
下十忍品者。即第十如空忍經云。佛子。此菩
薩摩訶薩了一切法界猶如虚空。以無相
故。一切世界猶如虚空。以無起故。一切法
猶如虚空。以無二故。一切衆生行猶如虚
空。無所行故。一切佛猶如虚空。無分別故。
一切佛力猶如虚空。無差別故。一切禪定猶
如虚空。三際平等故。所説一切法猶如虚
空。不可言説故。一切佛身猶如虚空。無
著無礙故。釋曰。上所引文。若取總通。無相
無起等。皆是虚空多義。若取別相。唯取
無分別無差別無著無礙。以喩於佛佛力佛
身故。又彼忍下文云。譬如虚空一切法依
不生不沒。又云不可破壞。又云一切世間
之所依止。而無所依。又云無生無滅。能持
一切世間生滅。又云無方無隅。而能顯現
一切方隅。又云非行非住。而能示現種種威
儀。又云非色非非色。而能示現種種諸色。
又云非久非近。而能久住現一切物。又云非
淨非穢不離淨穢。又云一切世間皆現其
前。非現一切世間之前。又云普入一切而
無邊際等。皆喩菩提經具有合。今略不
引。例喩於佛亦具上諸義。以十忍位是等
覺故。故可同佛。疏今有二喩下。第二開章
別釋。於中有三。一總顯喩相。二喩其所喩。
三結示有歸。今初可知。疏。以此四喩喩意
業下。喩其所喩。別喩三業。即爲三段。古
人唯將前喩。喩於意業。後喩身語。普遍喩
身。隨入喩語。今並喩三業。但引文證居然
可知。今初喩意業。中文分爲二。初引經總
釋。後隨相別明。今初。言佛智廣大同虚空
者。通於二智四智。然下三句云。普遍一切
衆生心。悉了世間諸妄想。不起種種異分
別。了世妄想即是量智。不起分別即是理
智。而今但取廣大同空。則二四皆廣。故云
總也。疏。量智包含而普遍下。第二隨相別
明。於中二。先喩二智。後喩四智。前中取前
喩中包含之義。及後喩中普遍之義。以斯二
義並喩量智。量智知差別故似包含義。
無法不知是普遍義。言理智無分別而證
入者。取前喩無分別義。後喩平等隨入義。
總取二義以喩理智。理智即無分別智。方
能證入眞如故。疏。又大圓鏡智下。第二以
喩喩四智。於中二。先以初喩。喩於圓鏡及
平等智。後以後喩。喩後二智。前中復二。先
別釋喩相。後總結喩意。前中復二。先喩鏡
智。後喩平等。前中又二。先引唯識。證包含
義。後引當經。雙證二義。今初唯識第十云。
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
所縁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
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徳現種依持。
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
如大圓鏡現衆色像。釋曰。純者無雜。淨者
離染。圓者滿義。現種依持者。現行功徳之
依。種子功徳之持。能現能生身土三智之
影。餘文可知。疏。下經云菩提智普現下。第
二引當經雙證二義。一經云。譬如大海普
能印現四天下中一切衆生色身形像。是故
共説以爲大海。諸佛菩提亦復如是。普現下
同疏。疏。無所現言無有分別者。上現心欲
等。即證含攝義。今證無分別義。然唯識鏡
智。亦有無分別義。前疏總中已引用故。故今
略之。然無所現有其二義。一所現即空。二無
心而現。今取後義。疏。平等性智等者。疏文
亦二。先引唯識。後引當經。今初。論云。二平
等性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
有情皆悉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隨諸有
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形像差別。妙觀察智
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
未來際。釋曰。由昔因中執有我故。自他差
別。今我執既無故皆平等。隨十地有情所樂。
中無住涅槃所立。此識恒共悲智相應一味
無漏。疏。亦無分別者。然唯識論平等智中。
無有無分別言。今言亦無分別乃有二意。
一依唯識。四智通縁眞如境。故是無分別。
二者約境無差。名無分別。今初論云。大圓
鏡智縁眞如故。是無分別。縁餘境故後得
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俗由證眞故
説爲後得。餘三分二。準此應知。釋曰。準
此論文四智各通二智。並通縁眞俗。今且
約於増勝。而説増勝二喩。各配二智。疏。無
分別言顯無差別者。即此第二意。然所觀二
境無分別故。能觀之智亦無分別。故無分別
言顯無差別。此顯平等性智無分別義與鏡
智不同。鏡智無分別。若明鏡之無心。平等
性智無分別。如日合空空無異相。名無差
別。謂不分別差別相故。故攝論第八云。應
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能分別
亦無。疏。故下經云。於一切義無所觀察等者。
二引當經。即出現品菩提相中。經云佛子。如
來成正覺時。於一切義無所觀察。而言
等者。等取餘經。云於法平等無有疑惑。
無二無相無行無止無量無際。遠離二邊住
於中道。出過一切文字言説。釋曰。無所觀察
證大圓鏡無分別義。於法平等下證平等性
無分別義。餘義兼具。疏。是以太虚下。第二總
結喩意。在文可了。疏。二普遍喩下。第二以
第二喩。喩妙觀察及成所作智。疏文有四。
一引唯識。二引當經。三結成喩意。四總結
難思。今初。言妙觀察者。論云。三妙觀察智
相應心品。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
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生功徳
珍寶。於大衆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
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
利樂。釋曰。神用無方稱之曰妙。縁自共相。
名爲觀察。自即色心等別。共即同無常等。又
攝論云。圓成實性爲共相。依他起性爲自
相。言攝觀者。攝即藏義。觀即觀察。六度道
品爲功徳寶。諸神通等爲作用差別。既觀
有情自相共相等。明無不遍知也。疏。成所
作智曲成無遺。即隨入義者。論云。四成所作
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爲欲利樂諸有情
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
力所應作事。釋曰。既云種種三業。成所作
事豈非委曲。成就於物無所遺漏。此言即
周易繋辭云。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
萬物而不遺。注云。範圍者。擬範天地而周
備其理也。曲成者。乘變以應物。不係一
方者也。則物宜得所矣。此説易之徳。今借
況佛之徳耳。唯識結云。如是四智相應心
品。雖各定有二十二法。能變所變種現倶
生。而智用増以智名顯。故此四品。總攝佛
地一切有爲功徳皆盡。會二宗義已如上
説。疏。下經云佛智廣大下。第二引當經釋。
於中二。先釋普遍。後釋隨入。前中有四種
遍。一約智體遍。二約智用遍。此二即第八
十經。已如前引。三約契證通。心與境冥。即
出現品菩提章文。四約理遍者。即義引起
信論云。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
何能現色相。答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
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性
故。色體無形説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
説*名法身遍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
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
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
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眞如自在用義故。釋
曰。此文亦可證下身遍。今但取其二性不
異之義。以明智性之遍。上言智體以智爲
體。今是理性與前懸隔。疏。云何遍入下。
二釋隨入之言。今先正釋。言不壞能所者。
由前普遍之言。有其二義。一有能所遍。謂
約體遍。衆生却是智中物故。二無能所。若
約理遍。所遍全是能遍體故。則能所不二故。
今此義不壞能所。所證能證二相容差。疏。故
下經下引證。即問明品。佛境甚深中答佛境
入文。然彼中意入有二義。一者色身入。二
者智身入。今取智入。身入可見。智入唯智。
智能知故。故云非彼所能見。疏。由隨於如
下釋平等。入言此乃義。引淨名目連章云。
法隨於如無所隨故。謂若有所隨。所隨則
在能隨之外。能隨之法乃在所隨。如外所隨
之如。不遍能隨。由無所隨當體如矣。若
約觀行。隨如之心不生眞順如矣。下問明
亦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衆生
入。而實無所入。即其義也。疏。是以虚空遍
入國土下。第三結成喩意。於中先結喩。後
法合。前中先結遍入。後虚空之於國土下。結
平等隨入義。疏。虚空可喩佛智下。二法合。於
中復二。先合遍入。後合隨入。今初。言三世
有處。佛智必在其中者。佛智通達染淨無
礙。一念普觀無量劫故。則知佛智無不
遍知。如來定慧無邊際故。前觀無始。後無
終故。言佛智知處三世或無其體者。謂眞如
實際涅槃法性。是佛智證。彼無三世故。疏。
佛智之於三世下。二釋隨入之言可知。疏。
此猶約不二而二説等者。第四總結難思也。
於中三。初就隨入義結。次例普遍。後總結
二喩。今初。由上隨入之言。約不壞能所。故
云不二而二説耳。則喩中虚空爲能入。國土
爲所入。法中佛智爲能入。三世爲所入。所
入不得爲能入。今皆互相入。則國土亦入
虚空。三世亦入佛智。故云擧一全收。疏普
遍亦然者。二例普遍也。上但佛智遍三世。
今三世亦遍佛智也。疏。三世間圓融等者。
兼結上來包含之義及無分別。皆悉圓融故
云不可思議。疏故名下。總結二喩。疏。次以
二喩喩身業。即第二段亦具四義。初義引
經文擧況。以釋含攝之義。故云一毛尚容
法界全分必含衆像。世界成就品云。一毛孔
内難思刹。等微塵數種種住。一一皆有遍
照尊。在衆會中宣妙法。出現品云。如人持
尺量虚空。復有隨行計其數。虚空邊際乍
可得。佛一毛孔無涯限。次下文云。一一毛
端悉能含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皆即一毛
含法界義也。疏。出現身業第二下。引此一
喩。證前含攝兼無分別。但合文未具。具云
如來身亦復如是。以智光明普照明故。令
一切衆生世出世間諸善根業皆得成就。而
如來身無有分別亦無戲論。何以故。從本
已來一切執著一切戲論。皆永斷故。對文可
知。疏。佛身充滿於法界者。即現相品。下三
句云。普現一切衆生前隨縁赴感靡不周。
而恒處此菩提座。此四句皆普遍義。今但用
初句足已爲證。疏。又云譬如虚空遍至一
切等者。引此一文亦證二義。諸普遍隨入
二喩。喩中次釋經云。何以故。虚空無身故。
合中略引。具云如來身亦復如是。遍一切處。
遍一切衆生。遍一切國土。非至非不至。何
以故。如來身無身故。爲衆生故示現其身。
今但略引足證遍義。亦非至非不至。是平等
隨入者。謂無身故非至非至。即平等非不至。
即不礙至是隨入義。疏。次以四義喩語業等
者。即第三段如次證四義。言如來於一語
言中。具一切語言故者。即證含攝義。亦是
義引。即出現語業中。第四善口天女喩合云。
當知如來亦復如是。於一音中出無量聲。
隨諸衆生心樂差別。皆悉遍至悉令得解。
釋曰。據其末句。可證遍至。今但取前。即含
攝義。又妙嚴品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説
無邊契經海。亦即含攝義也。疏。舍支天鼓
無心出故者。即證第二無分別義。此有二
喩。一舍支者。即十忍品如響忍云。如帝釋夫
人阿修羅女。名曰舍支。於一音中出百千
種音。亦不心念令如是出。菩薩摩訶薩亦復
如是。入無分別界成就善巧隨類之音。於
無邊世界中恒轉法輪。天鼓即出現語業第
三。天鼓覺悟喩。結云佛子。彼天鼓音無主
無作無起無滅。而能利益無量衆生。下法合
竟結云。而如來音不住方所無有言説。即
無心出義。又如隨好品天鼓爲諸地獄天子
説法云。諸天子。如我説我而不著我不
著我所。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説是佛。不
著於我不著我所。即無心義故。諸論皆云。
佛身如摩尼珠無心現色。佛口如天鼓無
心出聲。皆無分別義。疏。如來音聲無不至
故。亦出現語業第一相云。應知如來音聲
遍至普遍無量諸音聲故。此證第三普遍
義。疏。應知如來音聲無斷絶普入法界故。
此全證平等隨入之義。以普入故法界平等
故。疏。又云如來音聲無邪曲下。引於二文。
別證平等隨入二義。彼文具云。應知如來音
聲無邪曲。法界所生故。言隨其信解令歡
喜者。具云應知如來音聲。隨其心樂皆令
歡喜。説法明了故。上來四文皆出現語業。疏。
以空下喩下。第三結示有歸謂既明文具有
故。應不可唯以初喩喩意業。及將後
喩喩身語也。疏。第二身恒下。此段疏文有
三。初標章。二謂隨諸下。引論總釋。後言一
切道場下。牒文別釋二中即唯識論平等性
智之用以四身明義。此當他受用身故。雖
語於土。意正取身。唯識第十云。一他受用
身。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徳
身。居純淨土爲住十地諸菩薩衆。現大神
通轉正法輪。決衆疑網令彼受用廣大法
樂。釋曰。彼唯據淨土。今十身圓融染淨交
徹。與彼小異耳。疏言一切道場下。牒經別
釋。上就別義配受用身。爲順法相。此中據
實故説十身皆坐道場。而言此四義便故
來者。爲順十身別故。若將十身配十道
場。初二可知。三即福徳身願身相好莊嚴身。
以福徳云三世所行衆福大海。是萬行故。願
是衆行之本。以行填願方能遍周故。相好莊
嚴由行成故。故十佛中名業報佛。由萬行事
業報得相好故。如云不可思議大劫海供
養一切諸如來。普以功徳施群生。是故端嚴
最無比等。皆約因成相好也。然法門之言。
是天台依智論立名。即功徳法身。四幻化
身。即化身意生身及力持身。此三皆屬化身
攝故。菩提身爲總。亦此化身攝。此四具九。
兼後威勢則十身具矣。上約別説。既十身
圓融。隨擧一身即十身具故。坐一道場即
坐十類。今就相顯。故説不同耳。已知十身
所坐之處。次當別釋遍坐之義。疏。智身遍
坐法性道場者。法性是所證。以能證智安處
理故。疏。法身非坐而坐道場者。法身既無
能所。故曰非坐。非坐之坐湛然安住。名坐
道場。疏。三法門身等者。即淨名經光嚴童子
章云。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
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時維摩詰
方入城。我即爲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
來。答我言。吾從道場來。我問道場者何所
是。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虚假故。發行是道
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増益功徳故。菩
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布施是道場。不望
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忍辱是道場。
於諸衆生心無礙故。精進是道場。不懈退
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智慧是道場。現
見諸法故。廣説乃至云。一念知一切法是
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薩若
應諸波羅蜜教化衆生。諸有所作擧足下足。
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釋曰。光嚴
謂事道場故。問道場何者是。淨名以法表
示故。萬行爲得道之處即是道場。故曰法
門身坐萬行道場耳。疏。四幻化身安坐水月
道場者。涅槃云。吾今此身是幻身矣。則所得
道之處。如水中月。故昔人云。修習空華萬
行。安坐水月道場。降伏鏡像天魔。證成夢
中佛果。意云。若因若果皆從縁生。如幻夢
故。二引疏若正約威勢下。別辯十身之一。
坐六類道場。但自狹之寛。威勢既通變化
他受用身故。約諸刹漸寛周遍法界。乃至
重重。疏。言如名號品等説者。等取四聖諦。
光明覺品。及昇忉利天宮品。謂遍法界虚
空界。皆有百億四天下等。一類相似佛皆遍
故。已如前引其名號四諦。皆先列百億。後
結周遍。皆有百億十千名等。故知皆是同類
界也。下之五類至下當見。疏。菩薩衆中等
者。即以此文顯是威勢身也。映蔽菩薩。疏
映山出沒等者。謂映山出沒如化身坐道
場。無隱顯者。即法身坐道場。處處全現下。
即報身坐道場。以即應即眞故。隨處即全
皆無異體。疏。大明流空下。正釋威勢。大明
即日。餘輝謂星月等。日喩如來。月喩菩薩。
星等以喩餘衆生。正取映奪。是威勢義。兼
菩薩不測。亦威勢義。言赫日之照難究其
涯者。即夜摩會勝林菩薩偈云。譬如孟夏
月。空淨無雲翳。赫日場光輝。十方靡不
充。其光無限量。無有能測知。有目斯尚
然。何況盲冥者。諸佛亦如是。功徳無邊
際。不可思議劫。莫能分別知可見。疏。既云
照世下通妨。謂有問言。既十身圓融則普應
一切。何爲唯處菩薩衆耶。故義取喩中如
日輪出之言。則無所不益。故云終益生盲
及照高山。皆是出現品。並如前引。疏今三際
已斷者。此下釋清淨義。若有三世相福非
清淨。稱法界修故無三際。謂不從前際來。
非向後際去。不於現在住。法身已淨爲斷
三際。福豈可量。萬行之上垢習斯亡。故云
清淨。謂恒沙等煩惱皆已盡故。疏。第四而恒
下隨意受生者。即意生身。然意生有二義。一
者是喩。猶如意去速疾無礙故。二者是法。
自有二義。一隨自意。二隨他意。總謂隨意
速疾而成故。餘義至迴向品辯。疏。謂慈悲
般若恒共相應等者。此即唯識平等性智之
用此下配屬於化身。略擧一相。實則此身亦
通他受用。隨十地菩薩意所生故。又悲智
相導通化用故。化身即是無住涅槃之大用
故。疏感而遂通者。即周易繋辭云。夫易無思
也。無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注曰。至神
者。寂然而無不應。斯蓋功用之母象數之。
所由生。意明亡象方能制象。遺數方能極
數。非動方能應動。彼取易之虚無。無動故
能無不動。今借此言。以況如來内體圓寂
外應群生。躡上衆福已淨之體寂。便言而
恒示生。故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即法身無
生。無所不生耳。疏。即願身演法等者。此文
有三。一標示。謂雨大法雨斷一切疑。即引
唯識妙觀察智之文。釋成此義。二故下經云
引文證成。疏三然經二句下。牒經委釋。三
中總有五意。一雲喩法身。雨喩説法。法喩影
略者。然出現語業第十。娑竭羅龍王降雨喩
中。廣説諸處雲色不同。雨亦各別。合中云。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無上法王。亦復如是。
欲以正法教化衆生。先布身雲彌覆法
界。隨其所欲爲現不同。所謂或爲衆生
現意生身雲。或爲衆生現化身雲。或現力
持身雲。色身雲。相好身雲。福徳身雲。智慧身
雲。諸力不可壞身雲。無畏身雲。法界身雲。皆
有或爲衆生現言。次復云此相現已。一切衆
生身之與心皆得清涼。然後從如來大法身
雲。大慈悲雲。大不思議雲。雨不思議廣大法
雨。令一切衆生身心清淨。所謂爲坐菩提
場菩薩。雨大法雨。名法界無差別等。故知
雲爲現身。雨爲説法。言法喩影略者。法
中但有法説。喩中但有興雲故。若具應云
廣現化身演一切法。如布大雲雨大法
雨。疏。又先興慈雲後注法雨者。亦即上出現
所引之文。疏。一雲一雨所潤不同者。即法華
藥草喩品云。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
長。華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
草木各有差別。喩也。合云迦葉當知。如來
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起。以大音聲
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如彼大雲普覆三千
大千世界。釋曰。上即合雲。次云。如來于時
觀是衆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
爲説法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釋
曰。上即合雨。何以知是一耶。次云。如來知
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脱相離相滅相。究
竟至於一切種智。即一雲一雨之義也。偈云。
其雲所出。一味之水。草木叢林。隨分受潤
亦一雲一雨所潤不同下云。爲大衆説甘
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以一妙音演
暢斯義。乃至云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
法雨而無懈倦。一切衆生聞我法者。隨力
所受住於諸地。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
王。是小藥草等。皆一雲一雨所潤不同也
疏。亦隨物機宜雲雨各異者。亦出現意。上引
法華雲雨則一所潤不同。喩佛身説法曾
無有差異。在於物。今明佛能具異。謂現
十種差別身雲降十法雨。如娑竭羅龍王興
雲。或現閻浮檀金光明色。或毘琉璃光明
色。或白銀光明色。或玻璃光明色等。即雲不
同也。次云。所謂於大海中雨清淨水。名無
斷絶。於他化自在天雨簫笛等種種樂音。
名爲美妙等。即雨不同也。故云雲雨各異
疏。掩塵蔽日普覆無心者。即十地經。及法
華意。法雲地云。佛子。此地菩薩以自願力。
起大悲雲震大法雷。通明無畏以爲電光。
福徳智慧而爲密雲。現種種身周旅往返。
於一念頃普遍十方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
塵數國土。演説大法摧伏魔怨。復過此
數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
隨諸衆生心之所樂。霔甘露雨滅除一切
衆惑塵焔。是故此地名爲法雲。釋曰。此即
掩塵及普覆義。無心之義乃是通説。即出
現云。復次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龍王名大
莊嚴。於大海中降雨之時。或降十種莊嚴
雨。或百或千或百千種莊嚴雨。佛子。水無
分別。但以龍王不思議力令其莊嚴。乃至
百千無量差別。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爲
諸衆生説法之時。或以十種差別音説。或
百或千或以百千或以八萬四千音聲。説
八萬四千種行。乃至或以無量百千億那由
他音聲各別説法。令其聞者皆生歡喜。如
來音聲無所分別。但以諸佛甚深法界圓滿
清淨。能隨衆生根之所宜。出種種言音皆
令歡喜等。即無心義。即娑竭興雲喩中亦
云。雖彼龍王其心平等無有彼此。但以衆
生善根異故而有差別。亦是無心之義。法華
亦云。我無貪著亦無限礙。又云等雨法雨
而無懈倦。皆無心義。疏。謂於大衆會下。即
引唯識妙觀察智之用。釋成化身。疏。先明
廣容者。然法界如空有二義。一廣容。二普
遍。今一塵如法界之包含故。即是廣容。疏。
以廣容不礙普遍下。出毛内調生所以。謂廣
容。則收法界入於一毛。普遍則展一毛遍
於法界。今毛正容無邊刹時。即普遍故。便
遍所容刹内。疏。若廣遍十方示現下。二擧況
以釋。謂尚遍毛内何況外耶。疏文即是成所
作智之妙用也。疏。法身彌綸者。標章。彌綸
即周遍包羅之義。以法爲身等者。先明法
性法身遍無來往。後依法現色下。約應化法
身明無來往所以。用此釋者。由下以三
身收之。以此屬化身故。疏。力持等者。疏文
有二。先正。釋力持此經分二。疏。上約十
身下。第二以三身收束也。於中五。一正以
三身四身收之。二出收所以。三揀權實。四
融國土等身。五結歎難思。今初。然則十身
望三有通有局。菩提爲總。亦是化身。餘九
身中願化力持。此唯化身。意生威勢通他受
用及與變化。福智相好通於二報及變化身。
法局法性。今且取順次故爲此配。所以前
菩提身復明眞身。向來法身復明色身。欲
順今次第配故耳。二中疏。以諸教中三身
等者。二出收所以。謂有問言。何用更以三
身收束十身。故今釋云。以諸教三四迢然
不同。今明圓融一身具三。則權實有別。言
三身成異者。法身無成。但出障爲成。報身
四智創圓爲成。化身八相菩提樹下爲成。三
身説異者。法身無説。報身佛佛相見亦無有
説。化身有説。若攝末歸本應化非眞佛。亦
非説法者。即報身説。報同所證是法身説。
言四身成説異者。於報身中開自他受用。
自受用遍法界成。則無所説。他受用爲十
地成。爲十地説。若依楞伽。四佛皆説而説
不同。言四佛者。一化佛。二報生佛。三如如
佛。四智慧佛。初化次報後二皆法。如如及如
如智爲法身佛。亦可智亦是報。自受用故。
言説異者。化身説施戒等因縁法。報佛説
三性法。謂爲地上菩薩。説令成佛故。法佛
唯説離心自性。則以無念會於法界。是故
法佛唯説法性。智佛説者。依淨法界了相
智覺。如説而解故名爲説。疏。十身爲正下。
三揀權實。疏。又毛内調生下。第四融國土
等十身。毛内調生。則有衆生身聲聞身縁覺
身菩薩身及業報身。光中持刹是國土身。如
空普遍是虚空身。上菩薩衆中亦菩薩身。
如來居然可見。言三世間圓融豈報化之云
別者。十身中衆生業報。即衆生世間。國土虚
空。即器世間。餘是智正覺世間。此三情非情
異。染非染異。尚得爲一。豈一如來身上。而
分報化之殊。明知權説隔歴難可比此圓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十九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是知略以下。第五結歎難思。可知。第六衆
海雲集中。疏。一爲影響爲主伴故者。此集
意中十意。皆闇取下經。此初意引。即諸大
菩薩及下。證法如來皆互爲主伴。若影之
隨形響之應聲故。疏。二爲作輔翼等者。亦
是義引。疏。三爲守護等者。經云。皆於往昔
無量劫中。恒發大願。願常親近供養諸佛。
又下經云。一切諸佛化形所在。皆隨化往
一切如來所住之處。常勤守護。疏。常爲嚴淨
佛宮殿故者。此即主城神徳下經云。皆於
無量不思議劫。嚴淨如來所居宮殿。所以
標道場神。及釋却引主城神者。此中等字。
等城神故。然道場神合嚴道場。以道場神
所歎徳中。但云皆於過去値無量佛。成
就願力廣興供養。釋曰。由無嚴飾之文故。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