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則此已有三十九矣。明知觀音諸大菩薩。各
能萬類之化皆略擧耳。*疏但是此中或現色
身及説法耳者。以三十五應皆云即現其身
而爲説法。具如初一。明知通是此二義耳。
疏皆五怖畏中事者。準十地論五畏攝諸
畏故。若是新經下文有頌一一具頌此十八
怖。法華觀音偈中亦不離此怖。恐繁不
引。今略明五攝然五多約果略由二因。一
邪智妄取我見愛著故即不活惡名死畏之
因。二善根微少即大衆威徳及惡道畏因。今
此十八有通因者然險道有二。若世險道
即不活及死畏攝。若惡道因爲險即是邪智。
熱惱有三。一失財熱惱。不活畏攝。二處衆
熱惱。即大衆惡名畏攝。三毒熱惱。即是畏
因。迷惑有二。若迷惑方隅等。即衆熱惱不
活畏攝。若心迷惑。大衆畏因繋縛。亦是不活
畏攝。殺害死攝。黒暗遷移乃有二意。現暗遷
移皆不活攝。惡趣黒暗三塗遷移即惡道畏
攝。愛別離怖正唯死畏兼及不活怨憎會怖。
正唯惡道。亦兼不活逼迫身怖死及不活。逼
迫心怖大衆威徳及惡名攝。其憂悲怖死
不活二畏之相。亦通餘三。疏即能離因者。謂
三業歸依我之三業。能令解脱令住正念。
即無我我所及邪智故。第八正趣菩薩寄
眞如相善友者。謂善根合如成迴向故。
第九無縛無著者。謂不爲相縛不爲見
著。作用自在故名解脱。第十入法界無量
者。等以法界善根迴向法界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八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大文第五。有十善友寄十地。第一婆珊婆
演底夜神。寄初歡喜地者。初獲聖性具證
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歡喜故。以於春時主
當等者。盛徳如春和暢發生故。表分別見日
皆已亡者。初地斷見惑即分別煩惱故。疏宗
説兼通者。前已引竟即楞伽意。故彼第三經
云。佛告大慧。三世如來有二種法通。謂説
通及自宗通。説通者。謂隨衆生心之所應爲
説種種契經是名説通。自宗通者。謂修行
者離自心現種種妄想。謂不墮一異倶不倶
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識。自覺聖境離因成
見相故。一切外道聲聞縁覺墮二邊者所
不能知。我説是名自宗法通。釋曰謂初了
唯心謂不墮下。境界則滅。超度一切下。能取
亦無。自覺聖下。正悟自心不由他悟。離三
量成故離因成。一切外道下。對他顯勝。經
結勸云是名自宗通及説通相。汝及餘菩薩
摩訶薩應當修學。偈云謂我二種通宗通及
言説説者授童蒙宗爲修行者。釋曰而前引
竟今復重説者。前約證者能説故先明宗
通。今約從教修證故先明説通。亦前從根
本起後得。今從加行入根本耳。文小異。
故第一疏中已引前文今復引後。古人云。
説通宗不通如日被雲蒙。宗通説亦通如日
處虚空。疏法門星象下。此中法喩雙辯。一身
以表如體。星象以表法門。星象不離一身
猶法門不離如體。下對亦然。教化表於大
用。毛孔以況眞性。其二愚二無我等並如地
品。第二普徳淨光主夜神寄離垢地者。謂具
淨尸羅離於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疏別
中三是智法光明者。疏但隨難解三。今當
重釋略有二意。一作總別釋。初一總餘九
別。別中一觀外相。二念内徳。三知所證。四
放光。五常光。六變化。七圓音。八名號。九調
生。二約十身釋。一菩提身。二相好身。三智
身。四法身。五願身。如賢首品毛孔放光皆
宿願故。六福徳身。七化身。八力持身。圓音持
法盡未來故。九意生身。隨意立名故。十威
勢身。結云威力故。十身並彰内外皆具。若
專念此何行不成。疏初明攀縁如實禪同如
來清淨禪等者。楞迦第二説有四禪。經云。
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爲四。謂愚夫所行禪。
觀察義禪。攀縁如實禪。如來禪。云何愚夫所
行禪。謂有聲聞縁覺外道修行者。人無我自
性共相。骨瑣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爲首。如是
不異觀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
禪。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性共相。外道
自他倶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増
進。是名觀察義禪。云何攀縁如實禪。謂妄想
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縁如
實禪。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
智相三種樂住。成辦衆生不思議事。是名如
來禪。故偈云凡夫所行禪觀察相義禪攀縁
如實禪如來清淨禪。釋曰然古皆配位
有二師。一云初凡小。二至七地。三八地已
上。四即佛地。二大雲言。亦初凡小。二十信
至迴向。三即加行。四即初地至佛地。以證
如故皆名如來。若修觀者凡夫直用如來淨
禪。今此文中即以第三同於第四不
初二。初二是凡小二猶未亡法無我。故即
以三四因果交徹。謂見佛法界即縁如義。
無取無入即同如來清淨禪義。又如來禪不
礙下。文廣利樂故疏文有十非大同。中論八
不者。不全同故名爲大同。而涅槃等多分
全同。以其八不攝理盡故云全同耳。初四
全同後六合爲四。言非實非妄即是不常
者。常有二義。一虚妄計度生死有常。今云
非妄即非常矣。二者出世實法名常。今云
非實亦無常矣。諸法實相中無實無非實
故非遷非壞。即是不斷者。斷亦有二。一世法
遷移即有斷滅。二滅壞煩惱成於斷徳。今
並非之故不斷也。又此十句標多約體。釋多
約用意。明體用皆無二故亦可。總爲五對體
用。初不來不去即體用自體。二不生滅即體
用相。三非實虚即體用力。四非遷壞即體用
性。五一相無相即體用徳。如十行辯。疏後思
惟下正顯四禪者。斯則以如來禪導於四
禪。不同三地寄位四禪。四禪不同即爲四
別。然大小雖異支林功徳名數。皆同有十八
支具如三地。地論皆攝以爲四類。一所離
障。二對治支。三利益支。四彼二依止三昧。
四中後三是支初一非支並如前説。疏離自
憂者約五受説初禪已離憂受。今大悲救護
即憂衆生之憂。離憂合是所離。今念他憂却
生喜樂故爲利益。疏二禪中等者。然二禪
具四支内淨喜樂定。初明滅覺觀即所離
障。疏次攝一切衆生是一心者一心攝故。然
一心言是三地經有故。彼經云滅覺觀内淨
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然其一
心是釋内心義。無覺無觀即是淨義。具此
二法名之内淨。又小乘内淨但是信心。大乘
内淨即合二禪三支所成。謂捨念正知此之
三心。尚爲喜覆力用未勝但能離外尋伺
故合爲内淨。今攝衆生一心攝故已有合義。
疏三禪中下。然具五支捨念喜樂定餘如前
説。疏四禪中者。四禪有四支捨念中受定今
四支倶亡是所離障。即捨念清淨爲對治支。
既無苦樂即是中受爲利益支。然其捨受世
爲利益出世望之亦是熱惱故。今疏云於下
苦中横生樂想。既一切息滅則捨亦捨矣。方
是眞捨餘如三地。疏修四念處等觀者。念
處觀者即無常苦。不淨無我等者等取十想。
與智度論第二十六十想大同故。言十想者
論云。一無常想二苦想。三無我想。四食不淨
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七不淨
想。八斷想。九離想。十盡想。今有十三故
云大同。第三喜目觀察衆生主夜神寄發光
地。謂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
光故。疏神通度生菩提分等者。以瑜伽有
四菩薩行。一波羅蜜行上已廣竟故列下
三。疏後類通餘行具四菩薩行者。初菩提分
法行。以從初發心積集功徳皆助菩提是
菩提分。二入諸三昧下。即三昧行。三得淨天
耳下。即神通行。得菩薩解脱下。成熟衆生行。
故後結云分別顯示成熟衆生。疏未解即
心自性者。前劫未得十住自分。此劫未得
十住勝進。疏未得六地深順之忍者。六地得
上品順忍故。八妙勝劫下。無結説得之言。
合言未得七地。而前劫但云修行最勝道
即是已得六地耳。疏故其名亦順地義
者。此是疏家復爲一釋。以初劫名寂靜音。
已得初地二天勝劫。天即淨義亦順離垢。
三梵光順發光。四功徳月順焔慧。月有光
明發光焔故。五寂靜慧順禪増故。六善出
現順善現故。七集堅固王功用滿故。已得
方便不可壞故。八勝妙劫順於不動無功
用故。九千功徳法師位故。十無著莊嚴智慧
無著二嚴滿故。第四普救衆生妙徳主夜神
寄焔慧地者。謂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
惱薪慧焔増故。疏後二句是等覺者。不言
十地者上二句文十地顯故。餘位義隱故別
指耳。疏表眞精進却從定生者。眞精進者
離身心故非定無此。第五寂靜音海主夜
神寄難勝地者。謂眞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
相應極難勝故。疏後答中即分爲四者。下
疏文有三。初總科二問中下。料揀三今初。
下釋文二中由答與問不次第故。於中有
四。初正通不次之妨初答第三。二答第一。
三答第四。四答第二。故爲不次。今釋意云。
問中初二是所成故。三四兩問皆是能成。三
成於初。四成於二。故今答中以第三能成
成第一所成故。先答第三。次答第一。以第
四能成成第二所成故。後答四二也。二又
由能起所下。通伏難也。難云隔句相對於
理甚明。而其二對問中何以先明所成。答中
何以先答能成。故今釋云由能成所故先答
能。復應問言問中何以不先問能故應答
言。問覩所成求能成故。見果推因猶如
四諦。疏不明者。意易見故。三又觀察中下。
三通雜亂難。謂有問言。若以觀爲能成
者。何故答中有所觀耶所行之境是所成者。
何以境中有能成行耶。故今答云觀察之中
雖有所觀爲成能觀。如般若中雖有實相
爲成智慧。所行境中若能若所皆是所行。
如諸菩薩行深般若能觀所觀皆所行矣。
四故四問全別下。結引證兼結彈古人。古
人以第一所起方便。及第二事業。皆答第一
事業之問。以其第三答觀察。雙答第二第
四兩問。以觀察境界不相離故。以答第四
行何境界。却答第三起方便問。若爲此釋
非但四答相不分明。抑亦答不次第雜亂故。
疏釋竟今乃結云四問全別。是以晋經中下。
引經正證所行境中有能行義。謂若所知
境唯是所行。若分齊境即有能行。是故疏
云非但所觀。以晋境界含能觀故。疏二文
影略者。前有大劫之名略無小劫之數故。
應影取後文小劫。此中但明小劫之數略
無大劫之名。故應影取前文大劫。則共有
二佛刹塵數劫。疏若以普光明劫爲刹塵之
一者。上以普光即是大劫於中已有刹塵
小劫。今爲小劫之名。積普光等小劫之數
經佛刹塵。言闕二字者。合云從此命終還
即於此世界中生。經二佛刹微塵數劫。故
引晋經定有二字。言佛彌多矣者。向以
普光爲大。大中有刹塵之佛。今普光爲小
劫。一小劫中已有刹塵。經二刹塵小劫之
佛。二刹塵小劫之佛故佛彌多也。疏艮以
前之四問皆業用者。望於菩薩解脱門故。事
業但是四中之一。疏隨一深法有多品類者。
如一施度有九門等。四一一類中有多事法
者。如一外施有多財寶等。五如一施食有
多支派。第六守護一切城増長威力主夜神
寄現前地者。謂住縁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
若令現前故。疏二十五有理無二故者。偈
云四洲四惡趣梵王六欲天。無想五那含四
空并四禪。義如前釋。第七開敷一切樹華
主夜神寄遠行地者。謂至無相住功用後邊。
出過世間二乘道故。疏五濁爲因感三災果
者。三災果有二者。一小三災謂飢饉疾疫
刀兵。謂七年七月七日止。謂各是一七二大
三災。謂水火風壞於器界。今此是前經文。具
云初明飢饉以天不降澤故。二多諸疫病
即疾疫也。三馳走四方靡所依怙義兼刀兵。
然三災復有二義。一約劫欲盡時人壽十
歳等。二者少分往往多起。今此明約少分
災耳。疏先深起大悲者。鈔消經文此悲心
與第二地中集果多同。初一總明謂三求衆
生皆墮無底生死深坑難免出故。餘九爲
別。又分爲二。初一解邪理外推求總名爲
邪。横計世間常樂我淨。起貪等惑故令住
善業。餘八行邪於中別顯三求衆生。即分
爲三初五悲欲求衆生。次二悲有求衆生。
後一悲邪梵行求衆生。初中又二。前三悲現
行得五欲受用生過。後二悲未得五欲追
求生過。前中即爲三別。一悲不共財衆生。
欲資身命爲生老等苦之所逼迫。而不得
安令不著財則心安矣。二悲受無厭衆生。
内心難滿恐得惡名。怖失財利故令得
佛因。三悲貯積財衆生。不能了達財多禍
多。名無智眼決其疑見即爲方便。第二癡
闇所迷下。二門悲*未得五欲追求生過。
上三悲其起惑。此二悲其造業。前門悲
求後報造有漏善。如夜暗行迷失道路當
示慧炬。後門悲求現報造諸惡行。誑己
所有嫉他勝己。諂誑求財諸惑濁亂。若絶
諸惡則法身清淨。第二長時漂溺下。二門悲
有求衆生。前門即道差別。謂五道循環藏識
漂溺惑苦大海故令昇彼岸。後門即界差
別。謂眼等諸根六塵等。牽不得自在無有
出期。以佛威神引之令出。第三以第十
門悲邪梵行求衆生。行不正道迷無我理。
隨逐邪見乃至九十五種別故引入智門。上
十悲中。皆有所對能治。略以顯示餘如二
地。第八大願精進力主夜神寄第八不動地。
謂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疏今初由前起同己等者。疏文有三。初得同
之因。二同有四義下示同之相。言由見初故
則不殊餘二者。謂由證見法界體同。故上
同諸佛下同衆生。云不殊餘二則於菩薩
爲究竟之同。三良以八地下。偏説此文明
同之由。疏所救千佛等者。法華經如來壽量
品云。我實成佛已來經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阿僧祇劫故。疏初明内契理事者。此義全
同十通之中一切色身智通。前已廣説故但
略科總出其意。今當重説由内證實故外
現色。所以起信論云。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
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
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
以色性即智性故色體無形説名智身。以
智性即色性故説名法身遍一切處。所現之
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
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
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眞如
自在用義故。釋曰彼雖約佛。今此位極大
同佛也。次釋經文又此三段。初明内契理
事明色即空。二明大用廣現色身者空即
色故。後結深廣不礙悲故。今初由了法界
無定實色擧體即空而非斷空。空中無色
不礙色故。色空無礙存亡隱顯皆自在故。
方能隨樂現種種色。故先明其内契事理。
經中先明證實離相。後雙了性相。今初悟
一切法自性平等者。此句總明云何平等。次
云入於諸法眞實性故。謂眞實性中無差別
相。無種種相無無量相。萬法一如何有不
等。此眞實性依何立。故復次明證無依法。
所謂不依於色不依於空。若萬法依空空
無所依。今萬法依眞眞無所依。即無依印
法門故。捨離世間。世間即有種種差別。斯
則性尚不立何況於相。亦不依空立色。亦
不依色立空。亦無異無不異。無即無不即
斯見亦絶強名内證後悉知。諸法色相差別
下。雙了性相初明了相即空。空即色故。後
亦能了達下。此明了性色即空故。又上句
色中無空下句空中無色。又上句色能容
空。下句空能容色。又上句。空能顯色。下句
色能顯空無障無礙。疏二而恒下。明無涯大
用者。經中初句云而能示現無量色身者。牒
前起後故云而能由上空不礙色故能現
色。又若以色爲色不能現色。今即色非色
故無不現。又即空之色方爲妙色。故躡上
明色空不二。成上眞空不二而二。斯爲妙
色。色空融即爲眞法界。縁起無盡即一現
多。起信等論明八地當色自在者。起信云。四
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釋曰
何以得知論是八地前有七地後有九故。
言等論者等取瑜伽等。即上八地由證無
生絶色累故。得十自在十身相作如影普
現皆色自在。疏上諸夜神歎深皆倣斯法喩
者。然多問發心時之久近而答智輪。即體
用故。然斯五喩非無有義皆前已有故疏不
釋。疏臏謂刖足者。然俗有五刑劓墨宮割
臏大辟也。疏義當彼時已得四地者。初地百。
二地千。三地萬。四地百萬故。第九嵐毘尼
林神寄善慧地者。謂成就微妙四無礙辯。能
遍十方善説法故。疏此十通於六位下。疏
文有五。一約位竪配亦名行布釋。二然依
行布下結前生後生後圓融。三若約圓融下
通諸位釋亦名圓融釋。四若定須具十下
結成上竪五若定竪下結成須横。實則横竪
無礙是此中意故存二釋文義昭然。疏亦初
住生家者。恐人誤爲初地生家。然其生家略
有六位。一初住生菩提心家。二四住生聖
教家。三初地生眞如家。四四地約寄位生
出世家。五八地生無生法忍家。六如來地究
竟生家。今是初住即第一生菩提心家。
即淨心地者。疏隨難釋今更委釋。言得如來
菩提光者。明心菩提故入菩薩方便海者。
證眞了俗故捨諸有趣。亦由已斷異生
性故。成就自在者分身百刹故。修菩薩殊
勝行者。淨治地法十行常修故。具菩薩根
者。由證信故餘皆成根。又大悲爲首故悲
爲根。已斷所知故心明潔十願成熟故願
不動。同佛證如故得佛護。分別頓盡名壞
諸障具上諸徳爲物依處。疏戒忍進等
者。等取禪慧各一増故。末後二句上句三
業善巧見者必欣下句。功用行滿。又以無功
得諸行故。疏六中下。初至爲生佛家此
有兩句。一正釋標。二即解釋。初之二句得無
生忍是釋生家。契同法性即釋隨諸佛住。佛
住甚深眞法性故。上即淨忍分成就。一切甚
深法門下。皆得勝行分此句爲總故疏不釋。
已下皆甚深法門故其願度増上釋具三世
已下經文。善根一體釋得一切佛下經文。謂
同無功用之善根故。同契無生法忍體故。
從惑等下釋具出世白淨法。上皆前經不
可知義。經安住已下即是前經正行廣大。入
諸三昧下即離障寂滅。後三句即三輪化益
並易故不釋。疏七中因佛力下。經疏倶易若
欲釋者由佛七勸。名入諸佛力此爲總句。
遊刹下別二句起行速疾。從了一切下。是淨
土分中事。於三世間得自在故。初二器界。
自在。次二正覺。後三衆生説法度生故。疏
八觀普智門言即法師之徳者。亦法師方便
成就。言於三性等者三性即是化法爲智成
就等。等字等取入行成就智十一稠林。經一
一門下。即口業成就具四十無礙故。能長演
餘皆法師自在成就。一三昧自在隨心頓演
故。二受生自在。三於有差別下。於法自在
事理交徹故。疏從即事知理下釋此初對
了即事入理即理入事。亦前句事能顯
理後句依理成事。又前不壞假名而説實
相。後不動眞際建立諸法。又前動不離寂。
後則靜無遺照。於無量下有無自在。於少境
下廣狹自在。通達下眞俗齊照。以文顯故
云可思準。疏九普現莊嚴先釋名後已得下
總釋大意。若別説者。初句嚴依。餘皆嚴正。
正中並祕密智初三句身祕密。演清淨下口
祕密。隨其心下皆意祕密。疏十中下經文顯
然。皆與本位義理相符。不爲此釋實抑經
文餘並易了。第十釋女瞿波。寄法雲地者。
謂大法智雲含衆徳水。蔽如空麁重充滿
法身故。疏悲智逆順權實寂用無礙雙行之
行者。此中疏有四種無礙。亦名四種雙行。
其十句中句句皆是雙行。約雙行事有十差
別。其中雙行但有四別耳。如第一句云云
何於生死中。而不爲生死過患所染者。即悲
智無礙。謂於生死中即有大悲故。不爲生
死過患所染。即具大智故二了法自性。而
不住聲聞辟支佛地即寂用雙行。三即實而
權雙行。四即權而實雙行。五即逆順雙行。六
即寂用雙行。七八皆即實而權。九十皆權實
雙行。九約化生。十約供佛。十一眞俗雙行
各有別相。疏然前長行但名帝網等者。此
即顯帝網之義也。疏先具相者。經有三十
二相。前文指此廣明。以文具故今當略説。
準瑜伽四十九。及大般若第三百八十一説。
然彼經次與今不同。今依彼經次第列名
以今經文注之於下。經云佛言善現。云何
如來三十二相。善現。一世尊足下有平滿
相。妙善安住猶如奩底。地雖高下隨足所
蹈。皆悉坦然無不等觸今經當
第三相
二世尊足
下。有千輻輪紋網轂衆相無不圓滿
世尊手足皆悉柔軟。如覩羅綿勝過一切
四世尊手足二指中間。猶如鵝王咸有網
鞔。金色交絡文同綺畫五世尊手足所有
諸指。圓滿纖長甚可愛樂義當
第二
六世尊足跟
廣長圓滿。與趺相稱勝餘有情七世尊足
趺修高充滿。柔軟妙好與跟相稱八世尊
雙腨漸次纖圓。如伊泥耶仙鹿王腨九世
尊雙臂修直傭圓。如象王鼻平立摩膝
世尊陰藏相勢峯藏密。其猶龍馬亦如象

十一世尊毛孔各一毛生。柔潤紺青右
旋宛轉二十
十二世尊髮毛端皆上靡右旋宛
轉。柔潤紺青嚴金色身甚可愛樂
十三世
尊身皮細薄潤滑。塵垢水等皆所不住二十
十四世尊身皮皆眞金色。光潔晃曜如妙金
臺。衆寶莊嚴人所樂見二十
十五世尊兩
足二手掌中頸。及兩肩七處充滿十六世尊
肩項圓滿殊妙
十七世尊膊腋皆悉充滿
十八世尊容儀洪滿端直三十
十九世尊身相
修廣端嚴義當
第一
二十世尊體相縱廣量等。周
匝圓滿如尼瞿陀樹三十
二十一世尊頷臆并
身上半。威容廣大如師子王
二十二世尊
常光面各一尋欠此一相含在
第二樂見之中
二十三世尊齒
相四十。齊平淨密根深白逾珂雪
二十四
世尊四牙鮮白鋒利
二十五世尊常得味
中上味。喉脈直故能引身中諸支節脈。所有
上味風熱痰疾不能爲雜。由彼不雜脈
離沈浮延縮損壞壅曲等過。能正呑咽津液
通流故。身心適悦常得上味義似頸文三
道即當十六
十六世尊舌相薄淨廣長。能覆面輪上至髮
二十
二十七世尊梵音詞韻和雅。隨衆多
少無不等聞。其聲洪震猶如天鼓。發言婉
約如頻伽音二十
二十八世尊眼睫猶若牛
王。紺青齊整不相雜亂二十
二十九世尊眼
睛紺青鮮白紅環間飾皎潔分明二十
三十世
尊面輪其猶滿月。眉相皎淨如天帝弓
頬如師子則
當第十七
三十一世尊眉間白毫相右旋柔
軟如兜羅綿鮮白光淨如珂雪等二十
三十
二世尊頂上烏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
二十
善現是名三十二大士相。釋曰上依
彼次具引。今經望之闕於圓光一尋。含在
人所樂見之中。若依瑜伽開四十齒。與
牙齒鮮白有異則具三十二。今更依今經
次列之。注大般若次第於下。一端正殊特

二人所樂見含於第五甚可愛樂及
第二十二圓光一尋
三足下平
滿四輪相具備五足趺隆起六手足指
間皆有網鞔七足跟齊八手足柔軟
九伊尼耶鹿王腨十七處圓滿
十一陰
藏隱密十二其身上分如師子王二十
十三
兩肩平滿
十四雙臂傭長十五身相端

十六頸文三道義當二十五十七頬如師子義當
三十
十八具四十齒二十
十九四牙悉皆齊密大般
若合
上二則亦當二十
三今皆瑜伽開也
二十四牙鮮白二十
二十一其
舌長廣二十
二十二出梵音聲二十
二十三眼
目紺青二十
二十四睫如牛王二十
二十五眉
間毫相三十
二十六頂上肉髻三十
二十七皮膚
細軟
二十八如眞金色
二十九身毛上靡

三十髮帝青色當第
十一
三十一其身洪滿
十二如尼倶陀樹
釋曰上略會二經。若
依瑜伽及涅槃説相因各異。又小不同具
如初會。疏三寶女求歸者。女人謂嫁曰歸。
故周易中有歸妹卦。大文第二會縁入實相。
疏中有五。一總科釋。二然人雖下料揀。三
摩耶既會下解妨難。先問後豈不下釋。
又此一下別示義門。五初天主下。總釋諸
會而有二意。一即等覺入俗之意。二即是前
別明會縁。後歸此二。今初下釋文前五中
皆牒彼所得初天主光且須正念無失者。彼
得菩薩解脱。名無礙念清淨莊嚴故。二可
爲世師即遍友不得法門。三遍窮下即善知
衆藝童子得解脱。名善知衆藝而廣説字
母。四無依無盡則賢勝優婆夷得無依處道
場。又得三昧名爲無盡故。五無著清淨。即
堅固解脱長者得解脱。名無著念清淨莊嚴
故。六清淨即淨智發光者。即妙月長者得解
脱。名淨智光明故。七發光則智相無盡者。
即無勝。軍長者得無盡相解脱故。八無盡
則誠願不違者即最寂靜婆羅門。得解脱名
誠願語故。九方能還歸幻住者。即徳生有徳
得幻住法門故雖下總結。疏今初摩耶昔云
天后者。新譯爲幻術故云昔也。亦云幻生
得幻智門故。疏已能暗合願智幻門者。以
今文云具淨法身。以如幻業而現化身。以如
幻智而觀世間等故。疏冥契下文天后所現
者下見正報現無量身雲。今此未見已知現
身故云冥契。疏但總意若別配之。此十七
身。攝下經中四十身。四十身各有二句。
上標下釋。一隨意生身即總顯隨願。二無生
滅身即下二色身謂不生色身無生起故不
滅色身常寂滅故。三無來去身即下二身。謂
無去色身於一切趣無所滅故。無來色身。
於諸世間無所出故。四非虚實身亦攝二
身。即下經云非實色身得如實故。非虚色身
隨世現故。五不變壞身即下不壞色身。法性
無壞故。六無起盡身即不生色身。隨衆生身
隨衆生業而出現故。恒示現色身盡衆生
界而無盡故。上二句皆標之以性釋之以
相。異上一向無生滅也。七所有諸相皆一
相身下。云一相色身無相爲相故。八離二
邊身即是通意皆事理無滯故。若別配者。如
下云法性色身性淨如空故。大悲色身常護
衆生故。上句離有邊。下句離空邊。又上句
有智不住生死。下句有悲不住涅槃等。
九無依處身即下無處色身。恒化衆生不斷
絶故。十無窮盡身即無盡色身。盡諸衆生生
死際故。十一離諸分別如影現身。即下無分
別色身。但隨衆生分別起故。又即如影色身
隨願現生故。十二知如夢身即如夢色身隨
心而現故。十三了如像身即普對現色身。
以大自在而示現故。猶如明鏡質對像生。
十四如淨日身即清淨色身。同於如如無分
別故皎日無私故。十五普於十方而化現
身。即下化一切色身。隨衆生心而現前故。
十六住於三世無變異身。即下無動色身生
滅永離故。十七非身心身即下總顯其體。云
如是身者非色所有色相猶如影故。乃至離
識菩薩顯智空無性故。以一切衆生言語
斷故。已得成就寂滅身故。故今結云猶如
虚空所行無礙。超諸世眼唯是普賢淨目所
見略爲此配。餘縱不盡可以類收。疏即初
地淨治地法。十種勝行文少不次者。彼次云
佛子菩薩如是成就十種淨治地法。所謂信
悲慈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
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釋曰其供
養諸佛依教修行。即如説行之一行耳。疏故
央掘經等者。央掘之縁玄中已引。今直釋所
引之義。然第二經後世尊令其三歸依。答
云我唯一依佛即是法法即僧故。意明一學
至第三卷。佛問云何爲一學。偈云一切衆生
命皆由飮食住。是則聲聞乘斯非摩訶衍。
所謂摩訶衍離食常堅固。云何名爲一。謂一
切衆生皆以如來藏畢竟常安住。次二謂名
色。三謂三種受。四謂四諦等皆然。此即云
何名爲五。所謂彼五根是則聲聞乘斯非摩
訶衍。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決定分明
見具足無減修。耳聞鼻嗅舌嘗身觸一同於
眼。然有二本。一本云了了分明。一本云決
定分明也。次云云何名爲六。所謂六入處是
則聲聞乘斯非摩訶衍。所謂眼入處於諸如
來常明。見六入門具足無減修。聞嗅嘗觸
皆同眼也。意入處云所謂意入處。明説如
來常不聞違逆心淨信來入門。義如疏釋遍
歴七覺八正九定十力皆擧大折小。説如
來藏如來常樂我淨爲無缺減也。故疏云
餘可知可知有二。一則例央掘。二例此中
餘三昧等。疏普賢之華者此中雖不擧華
量。十定云無有邊際也。疏上二並是住體
遍應者。然此即縁起相由門中三義。一諸縁
各異義。二互遍相資義。三體用無礙義。今言
住體即諸縁各別。言遍應者即互遍相資
即住體。而遍應是第三體用無礙也。然上摩
耶萬類殊應即異體中多。今此善財一類之
身遍對摩耶即同體中多。若約摩耶善財並
不分而遍。同異雖殊住體遍應義無別也。
摩耶亦是同體一即多。以隨所應異無二
體故。下自言非一處住非多處住。善財亦是
同體多即一諸處善財。即一身前之善財故。
又二聖互望並含同體異體。以一摩耶應多
善財故。此即摩耶爲同體。以多善財對摩
耶故。即善財異體。疏不壞小而廣容。即廣狹
無礙門。無生起而生起。即事理無礙門。又願
收普賢等者。上約別願今是通願。無願不
收無智不攝。等願智相融皆是大幻。成不
共般若故生佛也。疏本來無二者稱一性故
者。疏以躡上即此多身。便云本來無二多皆
稱性故。若約事説亦可本唯一耳。下非一
處住非多處住總有四釋。第一唯就體上以
雙非故非多。云不如事故者。謂理唯一
味不如事之多也。第二對約不壞性相説。
上句不壞相。下句不壞性。亦是不壞一多説。
此一即是對別約事之一。第三對約事理相
如説。相如即無礙之義耳。亦是事理相遍第
四對唯約於事互相融説。即事事無礙義。然
具即入二門通縁起相。由理性融通及同體
異體。言並是釋中智幻之義者。以名中云
大願智幻上廣引願爲諸佛之母竟。故此
結中是釋上名中智幻之義也。疏天主光女
父名正念者。即第三會問梵行之王也。又
云往三十三天者。是摩耶捨化所生天也。
則知摩耶非獨在天。故晋經云在迦毘羅
城耳。第二遍友可知。第三衆藝中二我恒
下。顯其業用者。疏文有三。一標章立意。二
總科。三釋文。今初言字母爲衆藝之勝
説之本者。出偏示所以也。以標知衆藝而
偏釋故。故智論云諸陀羅尼皆從分別語
生。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語因
語有名因名有義。菩薩若聞其字乃至能
了其義。是字初阿後荼中有四十。得是字
陀羅尼多所成益乃至廣説。又如本行集
云。爾時菩薩爲諸童子一一分別字之本
末。乃至訓化三萬二千童子。勸發無上眞正
道意。是知字爲衆藝之本故。十地中以喩
十地爲諸法本。二有標下總例。三皆言般
若下釋文。先釋總標於中三。一暗引毘盧
遮那經。二明引遮那。三引五字經。今初彼
有偈云甚深相無相劣慧所不堪爲化是
等故兼存有無説。釋曰因字是有無相智是
無。故念誦瑜伽之者。先觀字相後入字義
也。阿字相觀云。八葉白蓮一時開。炳現阿字
素光色斯即字相也。而智表菩提心。悟本
不生圓滿具足猶如月輪。即是字義相有義
無。故云兼也。是以今經唱阿字時即是相也。
入般若波羅蜜門即是無相智也。智論云。此
字是實相門則顯三種般若。不相捨離字
即名字般若。入般若波羅蜜門。即觀照般若。
悟不生等即實相般若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九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故毘盧下。第二明引遮那。又上義證今即
文證。不可得言即般若相。故般若中廣説無
得爲般若故。疏又文殊下。第三引五字證
爲般若門。疏然初五字下。第二釋別列中合
爲四十二段。今疏有三初別釋五字。二釋
所餘。三總結示。今初五字約五字陀羅尼經。
而引不空會通字音。然古諸徳於此經中
不多解釋。靜法有章名爲漩澓。六門分別。
一釋名。二體性。三建立。四釋相。五利益。
六問答。而其釋相亦廣引諸經而不全具。
又諸經字音參雜。以梵音輕重三藏解釋不
看下義。但取字同故多乖舛。如涅槃以
阿字爲噁不中以囉字爲多。此等不以
義定故多訛謬。今亦別有一章。總引十經
一論。一興善譯華嚴四十二字門。二大般若
第四百九十三。引大品般若第八。四放光般
若第六。五光讃般若第十。六普耀經第三。七
興善三藏別譯文殊問般若字母。八別譯金
剛頂瑜伽字母。九涅槃第八。十即今經。言一
論者即智度論。其五字經唯釋初之五字。一
一具引對會異同。今疏但用大般若及興善
別譯四十二字。以二本多同故。初之五字
用五字經。餘文全要鈔更引證餘在別章。然
上十經前五釋四十二字母。次四即釋五十
二字母。次第不同義則多同。五字經中唯釋
五字。大品放光光讃但大般若廣略之異。字
義相同。次第不同義則多同。智論又釋大
品義亦同也。故疏但用二經具釋三十七
字故。今案定用五字。疏文分二。先別釋五
字。後收攝圓融。今初五字鈔却廣引五字。分
爲五段。文皆有三。一牒本經字母。二以彼
經義釋之。三會今經之意。今初一阿者。即
第一牒經字母。即今經云唱阿字時。今但略
取所牒之字下。四十一字皆然。二是無生
義即五字經釋義。三以無生之理下。會釋今
經意云。諸法皆悉無生故無差別故。上經云
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斯人
見如來。而大般若金剛頂全同上釋。大品云
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故。智論釋云若菩薩
一切語法中聞阿字時即時隨義。所謂一
切法從初來不生相。阿提此言初。阿耨波
陀此言*不生。故釋曰論文二節。一隨經釋
義。二阿提*此言初下。會釋方言下四十一
字皆然。見此論文則知四十二字皆是所依
之相。從此入於無得般若。故名爲般若之
門。放光云。阿者謂諸法來入不見有起。光
讃云。阿者因縁之門。一切法已過去者亦無
所起。釋曰上二經起即生義。因縁之門從縁
生也。文殊問經云。阿者是無常聲。普曜云。然
此言云無者。是宣無常苦空無我之音。上二
經似同小乘之無。若取無彼常等即與無
生義同。此阿字上聲短呼故譯涅槃噁字
當初。雖呼小異義亦同也。故云噁者不破
壞故。不破壞者名曰三寶。喩如金剛亦
同無生義耳。疏二多者此牒經也。彼經
第二下疏有五。一依五字釋。二今云多下
案今多釋。三如即無邊差別者會經也。四應
是譯人下。會釋偏正。言字形相近者。今
示二梵之形&MT03248;&MT00132;。此二小近聲相濫
者同疊韻故。五若順無塵下。正以囉字會
釋經文。以諸經字義第二多同故。大品云囉
字悟一切法離塵垢故。放光云。二囉者垢貎
於諸法無有塵。光讃云。是囉之門法離塵
垢。金剛頂云。囉者一切法離故。涅槃云。囉
者能壞貪瞋癡説眞實法。亦壞塵垢義。智
論云。若聞囉字即隨義。知一切法離垢相。
以囉闍*此言垢故。以上諸經皆第二囉字。
同離垢義故無惑矣。疏三波者別譯及餘經
多是跛字。今依五字跛字釋義。大般若言
跛者。一切法勝義教。大品云。跛者第一義
故。放光云。跛者諸法泥洹最第一義。文殊問
經云。出勝義聲。釋曰上諸經皆獨明第一義
但是所遣。唯金剛頂云跛者第一義不可得
則具般若相矣。故疏云謂眞俗雙亡下。會
經前二字。以第一義遣俗。今亦無第一義
則復遣眞。爲雙亡眞俗是眞法界上即所
照。從諸法皆等含普照義。智論云。若聞跛
字即知一切法入第一義。以波囉末陀此
言第一義故。釋曰此亦但入第一義耳。疏
四者興善譯爲左字。義則全同五字經也。
文中先釋義。後諸行既空下。會經大般若
云。入者字門悟一切法遠離生死。若生若
死皆無所得。釋曰諸行即生死體也。然諸經
多明生死之行。大品涅槃義當遮字。倶明
出世之門。大品云遮字修不可得。涅槃云。遮
者即是修義。調伏一切諸衆生故。然出世行
亦不可得。方爲般若之門耳。智論云。若聞
遮字即時。知一切法諸行皆悉非行。以遮
利夜*此言行故。疏五那者別譯爲曩。字義
亦全同。文中先依五字釋義。後謂性相雙
亡下。會釋經文諸經多是那字。大般若云。
聞那字門入一切法遠離名相。若名若相
皆以無所得而爲方便故。大品云。那字門
諸法離名性相不同不失故。放光云。那者謂
於諸法字本性亦不得亦不失。光讃云。是那
之門一切諸法離諸名字。計其本淨而不可
得。普曜云。其言不者出不隨衆生離名色
之音故。文殊問經云。曩字是遍知名色之
聲。金剛頂云。名色亦不可得。上三經皆云名
色。名即名字總取二字爲生死自性。涅槃
云。那者三寶安住無有傾動喩如門閫。釋
曰眞實三寶永離名相。智論云。若聞那字
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來不去。以那素
*此言不故。疏又云以那字下。第二收攝圓
融。於中四一從後倒收。謂由第五雙無
性相何有第四諸行。諸行即相故有相則
有第三第一義諦。既無有行。何有第一義
諦。由第一義空故。有第二本來清淨。既無
第三何有第二。由第二本淨故方説不生。
既無第二何有不生。疏以阿字法本不生故。
那字無有性相者。旋轉互收以初阿字生第
五那字。則周匝如環。謂不生之中何有性
相。故令五字互相生起旋轉無礙。疏汝知是
要下。結成觀行悟本清淨成三空觀。云離
我我所我所即法。故上三段皆五字經文。
疏遮那經下。會釋二文亦是結前生後。結前
五字生後餘三十七字。言多依彼經即毘
盧遮那經。及阿目佉所譯即別譯華嚴四十
二字門。此則別譯義既與大般若同。則是
依大般若而有二三字音小異故不言依
耳。然阿目佉別譯皆先牒經般若之名。而別
名爲先。後方釋義次下當見。疏六邏字彼
爲攞字。云稱攞字時。入無垢般若波羅蜜
門。悟一切法出世間故。愛支因縁永不現
故。釋曰今疏但引釋義更不引經。彼與今
經全同。但此別名在下。彼別名在上耳。然
準五字及彼譯四十二字。初十二字唯第五
有不可得言。餘十一字即以不生清淨亦無
無有等。爲般若相。餘三十字皆有不可得
言。不可得言即般若相。其不生等亦般若相。
故有不生更不要於不可得言。若諸字中
無不可得及不生等。則但是所依之法。如前
遮字無有諸行。若無無有但言於遮。遮即
行故但是所依。如色即是空是般若相。若但
云色但是所空耳。諸字例然。亦如下第十五
迦字云作者不可得。若無不可得但是作
者耳。迦即作者故餘皆準之。此下諸字文亦
多三初牒字母。次引彼釋。後會經文。牒字
之文下鈔不科。後二皆科而經若易兼無會
經但引義耳。今此具二先引彼釋。後離世
間下會釋今經可知。然大品放光等多爲
邏字耳。智論云。聞邏字即知一切法。離輕
重相以邏此云輕故。意明有惑爲重斷即
爲輕。今不可得亦無輕矣。即無無明亦盡
也。疏七拕字別譯爲娜字。大品爲陀字。放
光爲拕義皆同也。文中先釋義。後方爲不退
轉下會經也。智論云。若聞拕字知一切法
善相。以陀摩*此言善故。釋曰調伏寂靜眞
如平等善之極也。疏八婆上聲字別譯及般
若。皆爲麼字。與蒲我義大同。文中先
釋義。後方入金剛場者會經。如佛入金剛
三昧。斷如金剛。惑在金剛場則無縛解爲
眞斷也。智論云。若聞婆字即知一切法無
縛脱。以婆他此言縛故。疏九茶字別譯爲
拏字。二倶上聲。大品放光亦爲茶字。文中先
釋義。後是普摧義即會經也。智論云。若聞
茶字即知矯法不熱。天竺茶闍陀*此言不
熱故。釋曰若茶是不熱。則前離熱已是所
遣得清涼故。方爲般若之相。疏十沙史我
字別譯爲灑字。大品放光等皆爲沙字。文
中先釋義。後如海含像者會經。像之與水
不相礙故。智論云。若聞沙字即知人身六
種相。以沙此言六故。釋曰以大品云沙字
門諸法六自在王性清淨故。即内六處爲六
自在王。心海湛然不礙見聞覺知。猶如湛
海不礙像故。疏十一嚩房可
字此下疏文恐
繁不擧次第。今鈔牒疏欲令不亂皆如
次第。若有會經即科出之其釋義文。或略
不指。文中能遍安住即是會經。此乃仍上
釋義便會經文。智論云。若聞嚩字知一切
法離言語相。以嚩嘙他*此云言語故。疏十
二哆字從不動則圓滿發光。會經也。如密
室燈定如止水影圓。契於如如知無動
矣。智論云。若聞哆字即知諸法在如中不
動。以哆他此言如故。疏十三也以可
字。
悟如實不生是釋義。則諸乘下會經。智論
云。若聞夜字即知諸法入實相等。不
生不滅以夜他跋*此言實故。釋曰得此論
釋知異第一阿字。彼云初不生今云如實
不生。則不生所依法體異也。疏十四瑟吒字
後普光明下。會經智論單云吒字。論云若
聞吒字即知一切法無障礙相。以吒婆*此
言障礙故。釋曰障礙即制伏任持。疏十五迦
字悟作者不可得。此字上略一切法下。猶
有不可得此後諸字。皆上有悟一切法。下
有不可得。疏文從簡故並略之。下方總説
耳。從則作業如雲下會經智論云。若聞迦
字即知諸法中無有作者。以迦謂迦羅迦
此云作者故。釋曰既無作者何有作業。業
云雲不可承攬。無我無造故無差別。疏
十六娑蘇我
字。但有釋義。具云悟一切法。
時平等性不可得故。故智論云。若聞娑字
知一切法一切種不可得。以薩娑*此言一
切故。釋曰論云一切種智故。普曜云。其言
智者出智慧不壞音。金剛頂云一切法諦不
可得。涅槃云娑者爲諸衆生演説正法。意
明種智應時而説亦不可得故。今經名降注
大雨也。疏十七麼字者。別譯爲莽麼。字却
爲第十八。大品云。麼即悟一切法。我所執
性不可得。我慢高擧下會經。智論云。若聞
麼字知一切法離我我所義。以麼迦*此
言我所故。疏十八伽上聲
輕呼
字。別譯爲誐字。
義亦全同易故不會經。若欲會者以行取
故而能安立。智論云。若聞伽字即知一切
法底不可得。以伽陀*此言底故。釋曰行取
即生死底甚深故。疏十九他他可
字。疏但釋
義易不會經。會者眞如平等是所依處。出
生一切終歸此故。智論云若聞他字即知
四句如去不可得。以多他阿伽度*此言如
來去故。如去即是處所如來時去故。疏二十
社字。別譯爲惹字但擧其義若會經者有
能有所。是世間海故賢首品能縁所縁力。一
切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今不可
得成般若矣。智論云。若聞闍字即知諸法
生死不可得。以闍提闍羅*此言生死故。疏
二十一鎖字別譯是娑嚩字。若會經者念佛
莊嚴最安隱故。智論云。若聞濕波字即知
一切法不可得。如濕波字不可得。論云濕波
字無別義。而光讃中云無所起。無所起即
安隱義。疏二十二拕字。別譯爲駄字。義必
然者。以第七亦有拕字注云爲上故。然經
云揀擇法聚即能持界性。法聚差別即是界
義各各持自性也。智論云。若聞駄字知一
切法性不可得。以駄摩此云法故。疏二十三
尸苛
字。別譯爲捨。大般若云捨。涅槃云
奢。若會經者寂靜則順佛教。智論云。若聞
&T049271;字即知諸佛寂滅相。以&T049271;都餓
此云
寂滅故。疏二十四佉字。若會經者智慧等
空故能含藏。智論云。若聞呿字知一切法
等於虚空不可得義。以呿伽*此言虚空故。
疏二十五叉楚我
字。別譯爲漩澓字。若會經
者業海深廣無不包含。非是無爲終竟須
盡。智論云。若聞叉字則知一切法盡不可
得。以叉耶*此言盡故。疏二十六娑

字。先釋義後惑障爲非處下會經。智論
云。若聞娑哆字即知諸法邊不可得。以阿
利迦哆度求那。此言是事邊不可得。釋曰。
以大品云多字門諸法有不可得故。論爲
此釋以有即有邊必對無故。有是妄惑故
爲非處。以爲有邊無是眞空故。名爲處故
爲無邊。惑智雙絶即不可得。疏二十七壞

字。別譯爲孃字。若會經者能所知性即
智慧門。能知爲智慧智慧即門。所知爲智
慧智慧之門。智論云。若聞惹字即知一切
法中無智相。以惹那*此言智故。釋曰但有
能知必有所耳。疏二十八曷攞*哆*上
別譯
爲攞
後執著爲下。會經言境義者。
總有四義。一文義是所詮義。二境義是所縁
境。三道理義謂苦無常等。四性義即第一義
空。今是第二生死是果執著是因。並是智慧
所觀境義。智論云。若聞曷攞*哆字。即知一
切法義不可得。以阿利他*此言義故。疏二
十九婆上聲
呼引
字圓滿之言下。會經興善譯爲
道場者。故彼云稱婆字入一切宮殿道場
莊嚴。般若波羅蜜門。以梵云曼茶羅。通圓
滿道場二義故。智論云。若聞婆字了知一
切法。不可得破壞相。以婆伽*此言破故。釋
曰經中宮殿莊嚴以從縁故。亦可破壞以
不可得即非莊嚴。方爲圓滿成般若矣。從
然此婆下。會其文謂順於諸經多是去聲
故。疏三十車*上
字別譯爲縒。若會經文既
方便。隨喜樂故各別圓滿。智論云。若聞車
字即知一切法無所去。以伽車*此言去故。
大品亦云。聞車字時入諸法欲不可得。而
論云去者以放光云車者無可棄去。即是
樂欲所去耳。疏三十一娑*入聲麼。會經可知。
智論云。若聞濕淼字即知諸法堅牢。如金
剛石義。以阿濕淼*此言石故。釋曰意明專
念堅牢。我心匪石不可轉也。亦不可得。疏
三十二訶婆並*上
字。別譯爲訶嚩。文中釋
義無縁召令有縁即會經也。智論云。若聞火
字即知一切法無音聲。以火夜*此言喚來
故。疏三十三縒字。別譯爲哆婆字。若會經
者勇健方能修入功徳。智論云。若聞縒字
即知一切法無慳無施。以末縒羅*此言慳
故。釋曰無慳最勇健施爲行首。勇而能行故
偏説耳。疏三十四伽*上
字。若會經者如地
之厚平等能持亦能含藏。如海平等能持能
包雲雨説法。智論云。若聞伽字即知諸法
不厚不薄。以伽那*此言厚故。釋曰厚薄之
事事則已入般若矣。疏三十五吒字。別譯爲

字。若會經者積集念佛故能普見。智
論云。若聞咃字即知一切法無住處。南天
竺咃那*此言處故。釋曰念即處也。疏三十
六拏嬭可
字。別譯爲儜字先釋義。後謂以常
觀下會經。智論云。若聞拏字即知一切法
及衆生。不去不來不生不滅不坐不臥不立
不起。衆生空法空以南天竺云拏*此言不
故。釋曰去等即是喧諍。無即是不上二倶不
可得方爲般若。疏三十七娑*入
頗字。別譯
但云頗字。若會經者化生究竟方爲遍滿果
報。智論云。若聞頗字即知一切法。因果皆
空。以頗羅*此言空故。釋曰因果倶空方爲
圓滿。亦不可得。疏三十八娑
迦字。別譯
爲塞迦。若會經者蘊積爲廣大藏。無礙光
輪所積蘊也。智論云。若聞歌字即知一切
法五衆不可得。以歌大*此言衆故。釋曰五
衆即五蘊也。略擧一蘊耳。疏三十九也夷舸
蘇舸
字。若會經者衰老性即佛法境界。兼
餘老死者。菩薩勇猛觀境也。智論云。若聞
磋字即知磋字空諸法亦爾。釋曰以是通
相更無別釋。然衰老性即是別義。疏四十室
者字。別譯云室左。文中先釋義謂積集即下。
會經諸處即是足跡者。佛所行跡故。智論
云。若聞遮字即知一切法不動相義。以遮
邏此言動故。釋曰以大品云遮字門諸法
行不可得行即動義。足即能行即因行有跡
跡爲所行。若依此義法雷遍吼即行法也。
疏四十一恥加
別譯爲吒。文中先釋義。
後謂無我下會經。智論云。若聞吒字即知
一切法此彼岸不可得。以吒羅*此言岸故。
釋曰即無我驅迫。令至彼岸亦不可得。若
約表位此當等覺故。法身欲滿始本欲齊
故亡二岸。疏四十二陀
文中先釋義。後
謂此究竟下。會經從然新譯下。會經字音
即興善別譯也。智論云。若聞茶字即知一
切法必不可得。以彼茶*此言必故。釋曰唯
至究竟爲必不可得故。般若中以無所得
則得菩提。又約表位此四十二當妙覺。故
大品云。茶字門入知諸法邊竟處。光讃云。
是吒之門一切法究竟邊際盡其處所。無生
無死無有作者皆菩提意也。若約初發心
時便成正覺。則初阿最後茶。疏上來從娑字
下。第二總相結束於中三。一會釋上文以
疏恐繁故文略之。若欲説時應須一一具
其上下一切等言。如云陀字悟一切法究
竟。處所不可得故。而上引智論多具上下。
二其中難者下會上之義。三更有對會
下。指廣在餘。於中有三。一對會同異前
已會竟。二修觀儀式。三所得功徳。後之二門
皆興善別譯。今當敍之先明所得功徳者。
彼文結云又善男子。如是字門是能悟入法
界邊際。除如是字表諸法門更不可得。何
以故。如是字義不可宣説。不可顯示。不
可執取。不可了知。不可觀察離諸相
故。善男子譬如虚空。是一切物所歸趣處。
此諸字門亦復如是。諸法空義皆入此門方
得顯了。若菩薩摩訶薩。於如是入諸字門
得善巧智。於諸言音所詮所表皆無罣礙。
於一切法平等空性盡能證持。於衆言音咸
得善巧。若菩薩摩訶薩。能聽如是入諸字
門即顯字印。聞已受持讀誦通利。爲他解
説不貪名利。由此因縁得二十種功徳。何
等二十。謂得強憶念。得勝慚愧。得堅固力。
得法旨趣。得増上覺。得殊勝慧。得無礙辯。
得總持門。得無疑惑。得違順不生恚愛。得
無高下平等而住。得於有情言音善巧。得
蘊善巧處善巧界善巧。得縁起善巧因善巧
縁善巧。得法善巧。得根勝劣智善巧。得他
心智善巧。得觀星宿善巧。得天耳智善巧。
*得宿住隨念智善巧。神境智善巧。生死智
善巧。漏盡智善巧。得説處非處智善巧。得
往來威儀施設善巧。是爲得二十種殊勝功
徳。大般若放光光讃大同於此。第三修觀儀
式者。彼文標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頓證毘盧遮那法身字輪瑜伽儀軌釋云。夫
欲頓入一乘。修習毘盧遮那如來法身觀
者。先應發起普賢菩薩微妙行願。復應以
三密加持身心。則能悟入文殊師利大智慧
海。若能修行者。最初於空閑處攝念安心。
閉目端身結跏趺坐。運心普縁無邊刹海。
諦觀三世一切如來。遍於一一佛菩薩前。慇
懃恭敬禮拜旋繞。又以種種供具雲海。奉獻
如是等一切聖衆。廣大供養已復應觀自
心。心本不生自性成就。光明遍照猶如虚空。
復應深起悲念。哀愍衆生。不悟自心輪
迴諸趣。我當普化拔濟。令其開悟盡無有
餘。復應觀察自心。諸衆生心及諸佛心。本
無有異平等一相。成大菩提心瑩徹清淨。
廓然周遍圓明皎潔。成大月輪量等虚空
無有邊際。復於月輪内右旋布列。四十二
梵字悉皆金色。放大光明照徹十方。分明
顯現一一光中具無量刹海。一一刹海有無
量諸佛。一一諸佛有無量聖衆前後圍繞。
坐菩提場成等正覺。智入三世身遍十方。
轉大法輪度脱群品。悉令現證無住涅槃。
觀悟入般若波羅蜜四十二字門。了一
切法皆無所得。能觀法界悉皆平等無異無
別。修瑜伽者若能與是旋陀羅尼觀行相應。
即能現證毘盧遮那如來智身。於諸法中得
無障礙。第四賢聖優婆夷可知。第五堅固
長者無念約心者。即以無字兩用。若無著念
三字連釋。則無著約止而不礙念念明記
即止觀雙行也。亦離二障則以智斷而嚴
法身三徳備矣。第六妙月長者可知。第七
無勝軍解脱有二釋。一約用無盡。二又諸
心境下約體無盡。從既見佛下。以法釋
名。第八最寂靜即如次釋前二義者。先釋始
終無妄。後善男子我以住是下。釋隨行不虚
心。行稱言故所作成滿通二利滿。*從虚誑
言息下。以法釋名。於中初釋最寂靜。次寂
靜即爲淨行釋婆羅門。後言行君子之樞機
下。釋其城名。然此一句即周易繋辭子曰。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
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
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
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制
動之主樞機之發榮辱之主。言行君子之
所以動天地可不愼乎。雖爲外典意與
斯合。但所言所行内外異耳。疏會縁之終
此二滿者。即悲智滿。言將見慈氏紹佛位
者。慈氏悲滿。佛位智滿耳。第九徳生有徳三
就五類法中等者。疏文有三。一釋一切法
即有爲。一切以無爲下。出揀無爲所以。同
掌珍論眞性。有爲空故。從異熟識等。出餘
四類之果。異熟是心。等餘七識及心所色法
并不相應。二從無始下。釋我見等能成之因。
然我見有二。一與七識相應即執第八以
爲内我故謂我所與四惑相應。今言我見
等者等取愛慢。二者與六識相應我執。兼
外取妄境以爲我所。及起餘惑故云種種。
三故感已下辨因。感果可知。疏四五二句。
別明不相應者。然不相應有二十四。今二
門中略遣其四。等於所餘。四中言即是時
者。釋經三世三世是二十四中之一時故。從
謂依行下。出三世如幻之由。行即五蘊刹那
生滅。前後相續。已謝爲過去。未起爲未來。
生已未謝名爲現在。離行之外何有分位
而有三世耶。況所依行空能依何有。疏五即
無常生老等者。即二十四中之三。一無常。二
生。三老等。即等上經言生滅及死。皆無常
攝。生老二字。即是二法但略無住。又諸聖教
多合生滅名爲無常。所以然者生名爲有。
有非恒有不如無爲。滅名爲無。無非恒無
不如兔角。由不同彼無爲兔角二常之相。
故名無常。疏謂依生已壞滅下。顯如幻所
由。故唯識第二云。然有爲法因縁力故本無
今有。暫有還無表異無爲假立四相。本無
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暫停即説爲住。住別
前後復立異名。暫有還無無時稱滅。斯即
依生已壞滅分位建立也。言皆妄分別者
正顯幻因。然其憂悲苦惱即生老中事。體
非不相應行。又上四五亦是前十二因中別
義。四明三世生老死耳。疏既有妄想故心見
皆倒者。即出三倒也。一想倒二心倒三見
倒。然十行品已廣分別。彼有多義。今是一
義。以心見非倒見由想亂故令餘二皆倒
耳。疏幻法非有等者。此中且約有無一異。
兼下中道以爲三觀。亦應有離四句。又以
合性相非一非倶非句。非異之義當非倶
句。既離二邊已是中道。亦亡中道絶待中
也。上即事理無礙由斯交徹下。即事事無礙。
餘義如前。疏約事則其中下。先釋廣大。有
多下釋毘盧遮那。阿僧祇下釋莊嚴。蘊多樓
下釋藏。疏具云迷諦隷者。西域記亦翻爲梅
怛麗。皆梵音輕重。然有三縁者。此三展轉相
生。謂由遇慈氏如來故得慈心三昧。得三
昧故母亦慈也。慈依智住者。上以樓閣爲
二智故。疏句各四事可知者。此四亦即涅槃
四近因縁。前已頻釋故云可知。初二句即親
近善友。第三句即聽聞正法。第四句即如説
修行。正念思惟遍於四句故。句句皆令起
如是想。亦可第四句合正念思惟。又第一句
是具四之人餘三可知第二相竟。疏。自下
大文第三慈氏一人者。先來意後故辦一生
下。釋攝徳成因之名。疏契法性之眞源者。文
有十句。初四法説一向契實。前三約法後
一約人。人亦得名圓成實故。次四喩明。就
相契實。即法而虚同實理故。皆上句標相
下句釋成。後二句約法結其性相。經言無
有生遞興謝者。以更興謝故無定生。下句
既從縁生。明無定性。無性即法界也。疏此
三無礙即三觀一心者。初假次空後中説有
前後。善財觀心一念頓具。非是從假入空
等也。今初報酬善惡者。文有十句但釋其
四事相濫故。業是増上縁即諸業習氣。果即
異熟由名言種。從信起佛通眞。應信爲道
源必到佛地故。化佛應現敬心便感。機感
於佛。云感他化身信心成佛乃是自佛。餘易
可知故。疏不釋。疏二契無性下。有十一句
略不釋初三及八十一。若具釋者既迴向菩
提。豈謂後身而無果也。二即理故非常。以
執定有則著常故。既知正因非無因矣。
斷見無果此見無因。釋第四句中常計無
常是二乘倒。不見涅槃妙有實理。無常計
常是凡夫倒寧知二空如實之理。疏自在見
者。即第五句妄謂自在能生萬物。今知從
業故不從他。自修人業尚不生天。安得
由他令我苦樂。釋次二句疏文可知。其往
來見易故不釋。影像隨身去來無實。隨業
六道實無往來。中論云。諸行往來者常不
應往來。無常亦不應往來。衆生亦復然。有
無可知。離一切法見。釋有三句初以理遣
者。法性空中法即非法。二縁會不得不生。
縁離不得不滅。故一切法不得自在。三以
願爲因出生諸法。因成無性淨法亦無。末
句易見。疏三會歸中道者。疏中有二先總
明。後別釋。前中言隨一句皆離上諸過者。
如隨種生茅即離斷常無因顛倒等。今且
通説者不對諸過。但通相説中道義耳。疏
如種生芽下。別釋唯就種芽示中道相。餘
並略之。説此中觀便收前二。即顯空假是
此中道之空假耳。非是從彼空假入斯中
矣。如是離斷常等者。例釋上文總離諸過。
疏種芽横喩萬法者。言知一切法故。謂若
善若惡若内若外皆從自種假縁生故。如印
生文。竪喩諸法者。此陰亦滅即現在陰滅也。
彼陰續生者。三世相望故。即涅槃經須彌山
頂品已引今復略示。謂此陰亦滅者中陰生
也而此五陰不至中陰。中陰五陰非餘處
來。因現在陰有中陰陰。如蝋印印泥者。蝋
印況於現在陰也。泥上文成喩中陰陰也。
印壞者現陰滅也。文成者中陰陰生也。印不
至泥如現在陰不至後陰。以印因縁而
生是文。即如因現在陰有中陰陰也。現陰
不至後陰即是不常。後陰非餘處來。因現
陰有即是不斷。不斷不常是中道義。餘如前
説。疏了世心現亦唯心觀者。正是中道故致
亦言。即就唯心以辨三觀。假心縁現即假
觀也。現而無性即空觀也。上二不二即中道
觀也。下法喩句對前可知。歎所住樓閣。義
理宏博。經文浩大類例可知故不委釋。疏爾
焔地者。此云所知等者。疏略引入大乘論。論
云。菩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徳。到爾焔
地向於涅槃。以愍衆生還入生死。阿僧祇
劫示受勤苦。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具
足一切功徳智慧。是故超度爾焔之地。乃至
云菩薩處生死海中。第一阿僧祇劫修淨治
地行求淨解脱。第二阿僧祇劫修淨禪定行。
第三阿僧祇修淨智慧行。除爾焔地障。是故
菩薩名乘自在乘。滿足十地得無礙無障。
一切具足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
以爾焔智得成大果。釋曰。爾焔梵語此云
智母。亦云智度。亦云境界。亦云所知。即所
知障亦名爾焔。以經云令過爾焔海故。疏
但用所知一義。即論中第三劫過生死海
也。論中又云入十地時便能永斷。由斯十地
説斷二愚及彼麁重。皆取爾焔爲所知也。
若據初云到爾焔地。及後結云以爾焔智。
得成大果即含餘義。今取經意但擧一耳。
疏百一十善知識古有多釋者。略敍三釋。初
一即上古釋。二賢首釋先敍後若依此下刊定
破師。三有云下即刊定記釋。於中亦二。先
敍彼釋。後若爾下疏破其釋。明其立義前
後相違。上皆敍昔。疏若會通下疏爲會釋。
總會三釋從後倒會。二然下復云下會藏
和尚意。取一百一十表法爲妙。言設有三
賢亦唯具十者。十地一一攝三位故。一位
尚得總攝於十。況三賢望地類例相似攝
之善成故。十地中各修一度。十行之位亦各
一度。十住之位初是發心。後是灌頂十地之
位。初證發心後亦灌頂而受位。故依開等
覺合信屬住。若合等覺即開十信。開信
是退開等覺是進要令十一成百一十。其
第一師義設經來未盡者亦百一十。疏界城
即十八界者。十八界是生死因相故。晋經云
三界。三界爲城郭約果相故。言界地即地
等四界者。倶舍云。大種謂四界即地水火風。
能成持等業堅濕煖動性故。及六處等並如
二地。疏即凡身一生者。約圓融説。亦解行
一生約行布説。故千年之烏下。成第一凡
身一生之義。依實修者下。通伏難。恐有問
言約法圓融是則可爾。豈得有凡身一生
而得成辦。故爲此通非獨善財行者豈能
即得。餘如發心功徳品。三入十住者此中十
句文有三節。初二總具行位。後四亦通。中
間四句乃有三義。一但攝三賢。以三是智
慧入法界同住義故。四五皆行故六是願故。
二又上四下重以此四攝十地。三即十地證
智證十法界故。四即別地行故。五即稱理
具修行故。六即大。願導諸行故。三又上四
下義含通別者。別如初配通謂位故。疏文有
二百二十一句。下文分爲二。先總科。後別
釋。前中總有四意。初明通發三心。二且分
爲二。三又前多明下依三種發心分之爲
二。四又前明菩提心殊勝功徳下。約高廣
分即光統意故。依之釋文。若順第三意則
前段但是三賢。即分爲三攝上十二。初三段
十住次五十行。後四十向。二意皆通。有宗法
師。於二百二十一喩皆立別名。亦不分判
亦無別理。疏以金剛智終成菩提故者。既始
從種性終至金剛菩提之智。竪配理明。初
心頓具諸位功徳。正順經宗。故毘盧遮那品
云。一切功徳皆在最初菩提心中住即其義
也。又後一百三句自在徳中。若唯配十地亦
可束之。十住爲初地。十行爲二地。十向爲
三地。初二三地並爲四地。四五爲五地。後
五依前如次判之。亦順本文恐繁不配
其中行相。疏其間梵語廣如音義者恐繁故
指。疏中隨難已釋其二。謂毘笈摩婆樓那餘
未釋者。今當具之言大應伽者。應伽云身。
然身有四名。一曰伽耶。二曰設理羅。三曰
第訶。四曰應伽。然應伽亦云分謂支分也。
次云樹名珊陀那者。此云和合。或云斷續。
謂此藥能令已斷傷者再續和合也。次藥
名阿藍婆者。此云藥汁其藥出香山及雪
山中。天生在於石臼之内。或云得喜。謂得
此藥生歡喜故。四須彌下四地徳中波利
質多羅樹。波利此云遍也。亦曰周匝質多
羅。此云間錯莊嚴也。意言此樹衆雜色華周
匝嚴飾。或曰圓妙莊嚴。次云婆師迦華。具
云婆利史迦。言婆利史者此云雨也。迦謂
迦羅。此云時也。雨時生故。瞻蔔迦華此云
黄色華。其華有香氣而形似梔子華也。蘇
摩那華此云悦意華。其華形色倶媚令見者
心悦故。五椰子下明五地徳。藥汁名訶宅
迦。此云金色水。甚於九轉還丹之力也。迦
陵頻伽鳥前已釋竟。此云美音。或曰妙聲。
此鳥本出雪山在&T021400;能鳴。其音和雅聽者無
厭。摩訶那伽此云大龍。亦云大象。今此力
士力如龍象。八如人下八地徳中摩竭魚者。
此云大體也。謂即此方巨鼇之類。兩目如
日。張口如暗谷。能呑大舟。凡出濆流即如
潮上。噏水如壑。高下如山。大者可長二百
餘里。安繕那青色藥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九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